时间:2023-08-27 15:11: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历史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升学应试的压力和历史知识本身的枯燥,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一现状就要求老师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1.老师要按《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如何才能避免初中学生学习历史专业化、成人化,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习历史轻松愉快呢?这就需要在各课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根据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不轻易地提高或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决不扩大或缩小学生学习历史的范围。切实把握好“知道”、“了解”、“列举”、“简述”、“讲述”、“探讨”、“认识”、“说明”“评价”等要求的分寸。
2.老师要提高学生学好历史的思想觉悟
提高学生学好历史的思想觉悟,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动力之一。我们作为历史教师向学生说明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够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能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老师要巧用图片资料,让课堂活跃起来
初中历史教材,正文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内容,而课文中大部分资料则是供学生自学和阅读的内容。有的是与课文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简介;有的是含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历史故事;有的是名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如在《科技革命》教学时,利用资料:牛顿在少年时代就喜欢制作机械玩具、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他还做了一个日晷放在村子的中央,被人们成为“牛顿钟”。牛顿一生能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勤奋精神分不开。他经常通宵达旦的做实验,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通过这段资料,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同时,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我还利用学生熟悉的贝多芬“我要握住命运的咽喉,他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爱迪生的“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名人名言感染学生,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史料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还激发了学习兴趣,让课堂活了起来。
4.老师要注重创建“综合化”的历史课堂
其一,加强学科内的知识体系与网络的构建。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单纯地考史实已不再是命题的重心,近些年各地中考命题改革已伸向史实的更深层次――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要求学生体系把握和整体把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体系,即内在联系、网络结构。历史知识的“点、线、面、体”之间都存在极为丰富而密切的联系,因而只有引导学生全面建立历史知识网络结构,形成纵横交错的历史知识之树,彻底认识历史知识体系的作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整体联系和整体思维能力。关于知识体系的构建,我建议:一是构建“单元知识体系”;二是构建“分册教材知识体系”;三是构建“历史发展阶段知识体系”,如: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现代史、当代史等;四是构建“专题知识体系”,如中国对外关系史、三次科技革命史等等。
其二,注意与相关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渗透。在指导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力做到“文史相通”、“哲史相融”、“史地结合”等等。如:中国历代文学与历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教育资源;“商鞅变法”的成功蕴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哲学原理;众多地理因素对历史现象的影响等等。
5.老师要创设思辨性的历史课堂
其一,要注重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培养。“历史沉甸甸地放在人们的眼前,而历史教师则是站在这幅巨画卷前的解说员。这种解说不仅需要有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更需要有一种智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思考和启迪。”如何引导学生揭示历史本质呢?一是结合历史背景去分析,如: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战是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背景下爆发的,因而定性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在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对世界人民构成严重威胁,世界人民联合起来进行反抗的背景下进行的,定性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是结合领导阶级的性质去分析,如:、、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三是结合具体措施去分析,如:决定商鞅变法性质的主要措施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因为这一内容是封建地租式的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
其二,要大胆激励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学习。新的教考改革特别关注学生探索精神、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知识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历史老师在各方面的努力之后也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此外,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因材施教,相信学生能和我们一起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97
近几年我们看到,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中考各学科的命题逐年增加跨学科的综合题。如数学应用题通过计算能力的考核渗透人口意识和资源意识,英语阅读题通过阅读理解考查地温变化规律等。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起步阶段,中考命题的正确导向无疑是为我们的改革和探索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动力。本文立足浙江,基于课标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对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与浙教版科学学科的跨学科知识进行整理,提出整合的原则,进而归纳出对上述两个学科的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建议。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科地理知识整合的必要性
1.它是落实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整合的需求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据本课程标准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应体现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在教学建议中专门提出要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统筹教学目标的设置,还关照自然地理在科学课程中的内容,有规划地统筹相关内容。
地理知识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层面之多,非其他学科所能及。而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目前浙江在历史与社会和科学两门综合性课程中把地理知识进行了分科教学,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对跨学科地理知识采取的处理方式,生硬地打破了两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原本立体、连贯的科学知识变成一个个知识片段。其实这两个学科在教学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整合起来,使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实效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它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
加强课程整合不仅体现当今科学技术进一步分化必然导致进一步综合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反映了面向未来培养的社会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改革方向。跨学科整合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
就学生而言,他们面对日益开放、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已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超出课本的范围、学科的范围,一个知识结构单一且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不甚了解的教师是很难做出圆满的答复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和丰富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对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能尽早地让学生接触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是对他们学习生涯一个很好的引导。
3.它是落实新课改“课程整合”理念的需要
加强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加强历史与社会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对教师来说,可以开阔教学思路,挖掘教学潜力,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可以形成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材而言,可以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引人入胜。与此同时,也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教育部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及缺乏整合的现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学校能够从实质上落实“课程整合”的理念,因此在初中地理知识教学中,尝试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课标的学科相关性的统计验证
众所周知,课标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枢纽,不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科教学与检测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科教学与评价的根本依据,起纲举目张的核心效用。而教科书作为课标实施的载体,课标整合的程度决定了教科书整合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因此,课标整合是该项研究展开的第一步,也是具有决定性指导意义的关键一步。
2011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把历史与社会分为三个主题。其中以地理知识为主的是主题一“生活的时空”。本主题分如下四个专题:专题一,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专题三,体味自己生活中的“历史”;专题四,学会获取、整理相关信息的工具和方法。2011版初中科学学科课程标准中以自然地理为主的是主题二“人类生存的地球”,本主题包括地球、地形和地壳的运动、土壤、地球上的水体、天气与气候五部分内容。在这一主题学习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地球空间的环境构成,认识地形、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2.基于教材的主要相关内容比较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工具。根据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感知越丰富,观念越清晰,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识就越容易。同时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便于学生自习、复习和完成作业。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与科学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两门学科中部分相关知识在教材中是以自己的学科特色进行呈现的,如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开发和保护等,两科有交叉,在章节呈现上有所不同,但部分知识相关性非常大,进行整合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对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科中地理知识进行整合的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学科知识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整合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力求综合范围适当、建构形式合理。与原来政史地分科教学比较,自然地理知识加入了历史与社会和科学学习的内容,其内容注意这两个学科的知识联系,知识的呈现具有综合性、连续性与系统性。历史与社会教师如果能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开展地理问题教学,则能使各类知识融会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学生也会被教师的博学所吸引,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借助教研活动或备课活动积极推进学科整合
为进一步关注整个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更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后续性和系统性,开展历史与社会学科和科学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很有价值。两个备课组活动同时进行,可避免重复与无效劳动,正确把握各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强调同一知识点在不同阶段的要求,统一文字表达等,及时有效有序地开展各学科教学工作,充分关注初中阶段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3.通过实践教学来合理处理联系密切的知识内容
在七年级的教学中,学生先从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学习到地球仪、经纬线的划分、地图的三要素,如何绘制平面图,地形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天气和气候等知识,同时发现科学学科中有关地理的知识面广泛,为学生学习这门学科中的地球及空间科学知识打下了基础。教师教学中要注意这两科在知识讲解中的先后顺序,比如讲地图三要素、经纬线、地形类型等知识都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先讲授,在科学学科中再作拓展教学。
4.开设跨学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
鉴于我国学校教育现状,课时问题成为在常规课堂当中进行整合教学的最大障碍。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选择、认真甄别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课程资源,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技能提升;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省时、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2015届学生要求进行选课教学,学校可开办选修课、组建地理-科学兴趣小组,开发跨学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理论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创造了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难得机会。课程可由某一科教师独自讲授,也可由两科任课教师分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自然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跨学科知识的魅力。
总之,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整合教学中一定要基于课标,弄清楚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思考历史与社会学科问题的一个角度,是目前历史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历史与社会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存在因自身知识结构不够完整而不好理解有些内容的情况,这就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所了解,不断更新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与渗透,用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的办法开展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历史作为传统的文史类学科,话题的探讨性和开放性是对学生知识的考验和能力的提升驱动。客观地讲,作为开放课堂的主要形式之一,课堂讨论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尤其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材内容、深化知识理解,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历史知识的欲望。然而,当前的历史课堂讨论课,尚且存在诸多不如意的地方。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初中历史教学经验,对如何科学开展课堂讨论,提升课堂效率进行了如下探索与研究:
一、构建民主课堂
民主课堂是学生学习和讨论问题的土壤。开放问题本来就没有封闭的死答案,是让学生见仁见智、自主讨论和发挥的,如果教师还再高高在上不识时务进行思想意识的统一,那肯定无法激活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改变以往的絮絮叨叨的宣讲式封闭教学,要还原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构建和谐、民主的氛围,鼓励大家敢于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勇于探索。倘若在讨论过程中,遇到学生持不同意见,我们也不要严以打击,我们要认真分析其观点和立场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帮其改进认识,这样采取民主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站在相互的立场来进行说服,让他们充分体验学习主人翁的责任感,促进积极健康学习方式的建立。
比如,在学习南北朝时期,就让学生以北魏孝文帝迁都为切入点让大家讨论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对历史的影响。大家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到该时期鲜卑族、汉族以及其他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家重点讨论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六项措施,从政治制度、文化生活到思想意识还有血缘的融合等各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讨论,认识到民族融合在历史中的积极意义。
二、认真设计讨论问题
课堂讨论氛围和组织形式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课堂讨论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能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关键点,否则课堂讨论就会变成历史故事串讲或影视讨论,信马由缰、漫无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事先备课,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有一定的把握,这样才能紧紧抓住教学难点和重点、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题讨论。设计的问题不但要能帮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还能启发他们提高自己的能力,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和分析历史现象,当然还要参照学生的认知兴趣及思维开阔。
1.创设新颖的角度
提出问题角度不同,对学生的启发方向就不同,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设置新颖的命题来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讨论与研究,从而得出新颖的观点和看法。例如,通常学习,我们都会让学生对《》逐条背诵,然后有板有眼地分析其对中日两国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不但枯燥无味,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所以笔者就引导学生从当时大的历史背景出发,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假如您是当时的大清客卿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重,会对中日两国提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如此设置角度新颖,吸引学生进行了见解性的讨论和研究。事实证明,新颖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话题多样性
讨论题的类型也要不拘一格,可以是分析题、比较题、综述题、评价题等多种形式,这样利于学生掌握多种问题回答方式和技能;在设置问题的形式上可以由传统的老师提出问题法,还可以尝试学生提出问题法。事实表明,学生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兴致普遍较高,更能激发探究的积极性,讨论的效果更好。
三、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是对学习和探索的最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具有开放性和创设性的讨论主题。这样才能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发散思维,探索思考,引导学生在解放思想的同时,敢于摆脱束缚,从新颖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索问题,然后博采众长,实现创新和提高。
比如,在教学近代史时,我们可以放开学生思想束缚,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摆脱教材的解说来思考“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展的,以什么为目的的运动,对我们现在的现代化改革和建设有何启示?”“假如没有慈禧干涉,中国能和日本一样走上君主立宪制吗”这样的论题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学生需自己搜集材料,再分析归纳,这样必然从新颖的角度得出创造性的答案。
上文是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对初中历史课堂讨论的探索与研究。概而述之,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情感设置相应的话题讨论,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求知欲。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彰显历史学科的史鉴功能、人文性的特点,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试题保持了结构的稳定性,体现了命题者“求新、求活”的理念,同时对学生认真仔细审题、科学准确表达、严密灵活思考要求较高。试卷呈现以下特点: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与2013年中考试卷相比较,试题内容比例有所调整。在题型、题量不变的前提下,内容有微调,具体为:中国史65分,其中中国古代史21分(2013年为18分),中国近代史22分(2013年为23分),中国现代史16分(2013年为17分),漳州历史6分(2012年为7分);世界史35分,其中古代史2分(2013年为4分),近代史15分(2013年为14分),现代史18分(2013年为17分)。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考查初中三年七本教材的70个知识点,重点考查“双基”的核心内容,试题绝大多数都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历史主干知识及基本理论的理解及运用,如,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唐太宗、、等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考点,考点分布与实际教学时数吻合,在各个能力层次的分布也合理。
2.体现三“性”一“关注”的特点
一是体现发展性,突出思维能力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历史素养、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命题的基本原则,这份试卷对学生能力要求从多方面进行考查,例,第28(4)题从三个不同角度概括出冷战的影响。二是体现时代性,凸显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本试卷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如第29题【“申遗热”的思考】通过申遗来拉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热潮。对此,你认为怎么做更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等。三是体现开放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四是关注新课标,与时俱进。试卷命题符合新课标要求,对引导教师的教学实际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够不断引导教师关注学科动向,提高学科素养。
3.考卷的主要亮点和创新点
一是注重图文(表)信息的转化。今年试卷注重图文并茂,重视历史地图、人物图像、事件图片、数据表格等图文(表)材料信息的直观生动的再现,通过创新试题形式,设计重视考查图文(表)信息转化的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识读提炼图文(表)信息得出结论的理解能力的提升,对初中历史教学重视发挥图表教学功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二是历史学科色彩浓厚。本份试卷学科性较强,在命题原则上更倾向关注学生历史素养,强调试卷浓厚的历史气息,强调用史实说话,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三是体现漳州地域特色。为引导教师、学生关注乡土历史,挖掘地方史资源,2014年中考仍然设定专门分值考查地方史知识,第1、2、29(1)题都属于漳州历史内容。例如,29(1)图6(下图)的建筑因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什么?
二、试卷的导向作用及教学建议
1.对“开卷考试”应试的引导
开卷考试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面对开卷考试,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认为是开卷考试平常不用花时间,到时抄书就行。
2.对“基础知识”教学的引导,夯实基础
历年中考试卷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做到依“纲”据“本”。“纲”即《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考试说明》,“本”就是手中的课本。
3.对“落实三维目标”教学的引导
在平常教学中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加强“双基”教学,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重视知识的整合和渗透,初步形成基本的历史学科素养。
4.对“漳州历史课程”教学的引导
教师的教学能从多角度开发课程资源,使地方史与中国史、世界史有机地结合起来。
5.对“历史知识生活化”教学的引导
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时政,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历史,反思历史,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新理念。
6.对于“现实热点”问题历史学科化教学的引导
一是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课本知识,还要注意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热点,重视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二是坚持关注热点,留意周年的意识,中考很多试题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都不同程度地隐性介入社会现实问题,故在复习备考中,要常怀“热点”意识,关注历史问题的现实切入点和现实问题的历史链接点。
中考复习,教师普遍的做法都是分三轮:第一轮梳理基础知识,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模拟训练。在这三轮中,各有轻重,教师应把重点放在第一轮梳理基础知识中。中考的命题范围是初中整套教材,若是学生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做题就会觉得无从下手,而且第一轮复习好了就可为第二、第三轮复习打好基础,更容易达到复习效果。因而我认为,第一轮复习时间应是最长的,需要将近两个月时间。要在两个月时间内梳理完初中整套教材并非易事,每节课的容量都很大,若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效率肯定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将每个单元基本内容用知识框架的形式列出来,对照往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在列出的知识框架上空出重要知识点,提前一课时将讲义发给学生,作为作业让学生课下查书、填写。上课时教师主要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强调知识要点。
经过两个月的知识梳理,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二轮复习时以专题的形式展开复习,把教材内容按专题分为几个模块,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把当时的时政热点问题融合进来,将两者结合起来,即讲解热点专题。从各类报纸、杂志和模拟卷中搜集相关专题,通过手抄、剪裁等手段制作专题,这样将历史与时政相结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复习效果。
在进行第二轮复习的同时进行第三轮复习,两者穿插在一起,可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加深印象。
二 初三历史复习中需注意的几个细节
第一,掌握基础知识,熟悉教材。基础知识是历史考试的“本”和“源”。纵观近年中考试题,试卷难度适中,考查的重点是基本史实的再现。中考是政治和历史共同组成一张试卷,是开卷考试,开卷考试看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若是每道题都要翻书,时间肯定不够。那些依赖翻书的学生往往没法做完题目,思考能力题基本上都没做,并且试卷中也不是所以答案都能直接从书中找到,而是要经过一番思考,考的是学生的综合历史素质。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熟悉甚至能记忆基本史实,以提高答题效率。但中考在即,要求每位学生都能熟悉所有知识要点似乎不现实,由于是开卷,所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知识点的位置也可以加快答题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答卷的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本非常熟悉。建议可以让学生多看每册课本之前的目录,在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可让学生比赛谁最先在书中查到,借此帮助学生熟悉课本,引导学生把书本目录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而要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
(一)初中生课外历史阅读的必要性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要求。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涵盖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又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博大精深。而初中三年的历史课程安排,只能是精炼抽象、非常浅显的学习人类发展轨迹的轮廓,从中领略一下人类文明发展中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学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历史课堂的讲解,对学习初中历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加大历史课外阅读的容量,扩大课外阅读的知识面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历史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阐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中,新课标把“文字资料”,包括教科书和其他各类历史书籍认定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即倡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阅读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阅读时间、阅读地点,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学习过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3.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阅读可以引发思考和拓展视野,缺乏阅读则必然影响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并具体表现为狭窄的知识面、较差的文字理解力、浅薄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课外书籍中记载着大量的朝代兴衰更替、历史人物的崛起浮沉,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更重要的是当学生阅读到这些内容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也就有了一定认识,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初中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依旧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很多学生每天要应付课业,忙于作业,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非常有限。即使能抽出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阅读的娱乐化倾向也非常严重,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休闲放松,他们没有认识到有益的课外阅读对于促进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业的关系,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发挥课外阅读的功效,是值得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需要历史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一些方法指导。
(二)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历史课外阅读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历史课外阅读有了兴趣,很自然地就转化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去,能自觉地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而学习和研究又促使他们去进一步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习的责任感,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习“古代希腊的文明”这一知识点时,我通过提出问题:“你更愿意生活在古代的雅典还是斯巴达?”来激发学生对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希腊著名城邦不同点的探究,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而后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畅谈对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向往,或者对古代斯巴达崇尚武力、报效祖国的憧憬。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学习兴趣。
2.方法指导。虽然历史课外阅读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但是,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乐读、会读、读得好、读得深。
(1)推荐与历史课程有关联的、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的课外书籍。历史学科的课外读物浩如瀚海,一个人穷其一生都难以读完,初中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其冰山一角。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会很茫然,感觉无从下手,因此需要教师做适当的推荐,给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初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学生的理性思维处于形成发展时期,感性思维还特别强烈,所以教师推荐给学生的书目,一定要跟历史课程有关,如初一、初二、初三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学术性太浓。学术性太浓,学生会感觉枯燥、读不懂,从而丧失读书的兴趣。所以初一的学生,可推荐他们看《中国通史故事》、《上下五千年》、《明朝那些事儿》、《汉朝那些事儿》等通俗读物,初二可以阅读的书目有《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故事》、《》等。总的说来,初一初二的历史课外阅读以培养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为主。学生到了初三以后,历史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适当少些,因为学习任务紧,其目标以培养分析能力为主,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阅读的课外书目有《两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欧洲历史名人》等。
(2)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有助于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的阅读方法有很多,“精读和略读是阅读的两种基本方式。”各种书籍因性质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师要告诉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阅读内容等灵活使用阅读方法,做到行之有效。由于受阅读时间的限制,略读是历史课外阅读中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内容比较浅显、阅读目的在于拓展教材知识的历史读物,可以快速阅读,在阅读中要能抓住关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阅读重要的史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精读法,“如要重视史料的来源和作者,认识史料的性质;学会认读和解读史料,把史料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等。”在精读课外历史读物时,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与其他学科课外阅读的关系。首先,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简单把历史课外阅读等同于历史学习,要使学生明确历史课堂是历史学习的中心,教师要不断地从教材中挖掘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又与学生的阅读兴趣密切相关的阅读主题。其次,历史知识的包罗万象决定了历史课外阅读必然会有无数的线索与其他学科相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方法,突出历史学习的特色,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外阅读中逐步提高历史学习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的能力。在讲述九年级上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一课中的《马可·波罗行纪》这个知识点时,学生普遍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马可·波罗究竟是如何描述东方的,是否真的把东方描写成遍地是黄金?一个同学去书店买了一本《马可·波罗行纪》放在班级的图书角,供其他同学阅读,并相互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还提高了他们分析材料,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合理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历史课外阅读也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的一部分,所以也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更有效的去阅读并促进教师指导策略的不断完善。课外阅读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所以课外阅读评价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要从多方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另外,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督促评价,容易半途而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可以是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知识竞赛,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或是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小报评比,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也可结合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有意识地在试题中选用历史读物材料,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特点和年级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活动,笔者所在的学校,初一学生每年都有历史小报设计评比、优秀历史读书笔记展出,初二学生的活动则为课外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讲坛等,初三则是请学生根据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来命题,效果都非常好,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目前,初中历史课程设置时间较少,只有两节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学生阅读的背景知识点较低,升学考试制度等等都影响着历史课外阅读的开展。但只要历史教师与学生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因地制宜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定能实现历史课外阅读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梁琼珍.《走出盲点,关注学生历史课外阅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杜芳主编.《新理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创设新颖的角度提出问题角度不同,对学生的启发方向就不同,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设置新颖的命题来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讨论与研究,从而得出新颖的观点和看法。例如,通常学习,我们都会让学生对《》逐条背诵,然后有板有眼地分析其对中日两国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不但枯燥无味,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所以笔者就引导学生从当时大的历史背景出发,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设若您是当时的大清客卿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重,会对中日两国提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如此设置角度新颖,吸引学生进行了见解性的讨论和研究,事实证明新颖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话题多样性讨论题的类型也要不拘一格,可以是分析题、比较题、综述题、评价题等多种形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多种问题回答方式和技能;在设置问题的形式上可以由传统的老师提出问题法,还可以尝试学生提出问题法。事实表明,学生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兴致普遍较高,更能激发探究的积极性,讨论的效果更好。
二"认真设计讨论问题
课堂讨论氛围和组织形式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课堂讨论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能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关键点,否则课堂讨论就会变成历史故事串讲或影视讨论,信马由缰"漫无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事先备课,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有一定的把握,这样才能紧紧抓住教学难点和重点"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题讨论。设计的问题不但要能帮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还能启发他们提高自己的能力,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和分析历史现象,当然还要参照学生的认知兴趣及思维开阔。创设新颖的角度提出问题角度不同,对学生的启发方向就不同,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设置新颖的命题来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讨论与研究,从而得出新颖的观点和看法。例如,通常学习,我们都会让学生对’(逐条背诵,然后有板有眼地分析其对中日两国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不但枯燥无味,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所以笔者就引导学生从当时大的历史背景出发,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假如您是当时的大清客卿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重,会对中日两国提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如此设置角度新颖,吸引学生进行了见解性的讨论和研究。事实证明,新颖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话题多样性讨论题的类型也要不拘一格,可以是分析题"比较题"综述题"评价题等多种形式,这样利于学生掌握多种问题回答方式和技能;在设置问题的形式上可以由传统的老师提出问题法,还可以尝试学生提出问题法。事实表明,学生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兴致普遍较高,更能激发探究的积极性,讨论的效果更好。
通过比较,笔者发现2011年的《历史考试说明》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范围与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题型示例”和“参考试卷”上,基于2009年和2010年的《历史考试说明》的原有结构作微观调整,体现“稳中求新”的改革思路。本次修订在以下几方面突出体现了《历史考试说明》的福建地方特色:
1.保持稳健务实的风格
指导思想以“稳健”为主基调,力求稳妥过渡、稳中求新。整体架构不变,但在细节处精益求精,在创新方面力图全国最新潮流。这种基于福建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本省高考自行命题的思想符合福建省情,无疑是务实和妥当的。
2.体现新课程改革“减负”的理念
落实“减负”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导向,贯彻了上级领导部门的指示精神,也反映了基层学校师生的广泛呼声,彰显人文主义的精神。
2009年以来的《历史考试说明》,均无明确规定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进入高考的考查范围,客观上减轻了基层学校师生长期以来承受的负担。它们坚持把有关“知识内容”细化到三级子目,比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大纲・历史》规定的“知识内容”明显减少。以选考部分为例,比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大纲》有关“知识内容”的内容减少了近三分之一。整体上纳入考查范围的“知识内容”的历史主干知识增减基本达到平衡并有所减少。这表明,它坚持“能力立意”的思想,重点落在基于历史主干知识之上相关历史学科能力。
3.体现稳健创新的策略
鉴于福建省进入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处于初始阶段,三年来坚持在《历史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历史学科考查的难度系数。其意图是让高考历史命题和基层学校的历史复习教学做到有章可循,有利于从旧课程向新课程的稳妥过渡。
通过适量的替换,精心挑选和改写最新的参考案例充实各个栏目内容,顺应全国以及各实验省区高考历史命题最新发展趋势。根据近两年我省分省命题背景下的高考历史考查实测反馈情况,在“题型示例”、“参考试卷”中加大对“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考查,并在丰富试题的呈现方式、增加考试评价的开放性等方面有所侧重,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创新精神的合适新生,也更能展现近年来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成果。
三年来,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考试范围与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题型示例和参考试卷等方面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历史考试说明》进行了部分调整,目的是使命题更趋科学、合理。本次修订的内核依然是坚持和强化全面考查基于历史主干知识的学科能力。
高考试题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是甄别与选拔性;试题的设置要有理想的难度、区分度和效度;试题能够真正考查出考生的优点与潜能,既满足高校选拔优秀学生的需求,又反拨引导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近年来的命题依然遵循“能力立意”原则,强化史证意识,以“新材料、新情境和新问题”为基本格调,推进素质教育。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本为本”和“依纲靠本”,而是基于课程观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和“以史为鉴”以彰显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适度创新,直接体现在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之上。
以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38题为例,可以较典型体现当年“稳中求新”的指导思想。它以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与西欧人均GPD水平的素材为载体,考查相关历史主干知识,跨度大、联系广。本题集中体现2010年的《历史考试说明》指导思想,以及当年高考福建卷历史命题的风格。把“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比较”、“分析”、“解释”、“总结”四种能力要求,均对应体现在本题的4个设问中,能力目标的要求渐次提高。笔者把本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能力目标和实测难度加以整理,见下表:
第(1)问到第(4)问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层次渐次提高,而实测难度正如预测的那样,也相应从0.63逐渐提高到0.40,区分度达到0.61的优秀等次。从实测情况来看,本题较为理想地体现了高考需要的甄别、区分和选拔的考查功能。同样,2009年和2010年的历史高考各试题均较好达成了高考预期目标,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高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普遍的社会性,因此需要从国家考试的高度着眼。严格意义上说,大规模的国家考试需要实行实施多次小范围的模拟考试,积累相当数量的实测数据,并通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考试测量学方面的专业分析,作为未来高考命题的重要参考依据。两年来的我省自行命制的高考历史试题从试题结构、呈现方式以及基本风格上,均已经大致成形。它们已经得到社会有关方面的普遍认同,也得到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较高评价。因此,这两年的《历史考试说明》以及高考历史命题,对2011年的高考命题工作具有教学和科研参考价值。
应该看到,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高考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导向作用。鉴于上述对历史考试说明以及高考历史试题的研读与分析,可以推定2011年将继续延续既定的“稳健推进”方针。建议当前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工作,应从观念的若干“转变”中寻求突破口并抓好落实:
(1)转变课程观念
当前的高考命题视角与素材多指向社会学、人类学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突破了传统的史学研究范畴。因此,落实用课程标准教学而非用教材教学的理念,利用丰富的相关材料作为学习资源,设置诸多问题情境,倡导“问题探究教学”,多以“史料教学”和“案例教学”进行专项训练。强化学生依托所学历史知识去理解和研读新情境、新问题,从“材料”中而不是从“课本”中学习历史。养成从材料中获取证据的意识,掌握“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基本方法。
(2)转变史学观念
高中历史新课程强调时代性,要求教学反映历史学科发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应用不同史观去研读历史问题,形成新视角和新思维是历史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培养历史教师的阅读习惯,最重当前史学界最新研究动态,并把文明史观、生产力史观等新史观应用于教学之中。
(3)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减负”与“增效”有机结合起来。改变教师教学进度模式,以学生学习情况作为推进教学进度的依据。提倡引入新材料、构建新情境,体现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思想,让学生充分讨论、研读、体验,扩大其视野并增强其能力。
初三历史复习,首先就应该弄明白中考考什么,怎么考。只有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历史复习中不走弯路,提高效率。为此,我们一定要深入研读考纲,明确规定考试的指导思想、考试意图和命题原则等重要内容。其次,我们还要认真研究近三年中考历史试卷,进行试卷分析。可以说,中考历史试卷就是一个样本,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考试说明,从实践层面上告诉我们考试究竟考什么、怎么考。
二、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备好历史复习课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确定考点。教师一定要明确对于知识的能力层次要求:哪些知识是要求识记的,哪些知识是要求理解的,哪些知识是要求运用的。一般来说,属于识记层次的,只要掌握知识点是什么即可;属于理解层次的,则需要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让学生真正理解;属于运用层次的,要求更高,需要能够运用所了解到的基本事实,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解决历史问题。尤其是属于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更需要我们把它们真正弄懂弄透。
2.认真备好每节课,重点是制订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备考复习时间有限,所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备好每节课。备课中,重点应根据前面对考试要求的分析,课标的认真研读,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复习课知识容量较大,经常要复习一个甚至两个单元的内容,所以更需要我们理出个头绪来,弄明白这节课究竟应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提高哪些能力;采用什么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这些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课堂复习才不至于盲目,才能提高效率。
3.备课时,还应出好每课相应的课堂练习题,以检测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同时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的复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三、具体复习建议
1.按单元进行复习。历史涉及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四大板块的内容。在对这些板块进行复习时,建议首先还是按教材中的先后顺序,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这样做,第一可以全面复习巩固学生以前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尤其对于以前知识掌握不是很好的同学,这样的复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第二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建立起时间概念,并从整体上掌握各板块历史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第三许多单元本身也是一个历史复习专题,所以单元复习的同时就是进行专题复习。
我们在进行单元复习时主要应明确每个单元的大致时间、主要历史事件、事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体现出来的单元特征、单元的基本线索等。并且,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还要将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各板块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1)将同一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归纳比较。如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近代社会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欧洲与日本经济的发展等。复习时重点是注意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并通过对同种类型知识的比较,找出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感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2)将中外历史上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比较。可以是同种类型的,如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西方跨入近代社会门槛与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等。也可以是同一时间的,如19世纪60~90年代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要变革等。通过比较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更好地了解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3)同一国家和地区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如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美国历史上杰出总统及其事迹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等。通过这种纵向联系比较,能够综合分析、认识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历史。
3.历史复习课应做到“三讲三不讲”。由于初中历史复习内容多,课时少,很多历史教师总是抱怨每节复习课总完不成教学任务,导致课堂效率低,课节安排紧张,这就要求我们复习课必须落实新课改精神,真正打造“高效课堂”,力求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三不讲”具体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老师讲得时间少了,给学生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加强双边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 巧用导入,以问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可用如下导入法:一是县念质凝法。如在讲《西汉与匈奴的和战》这一课时,可先问学生:“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共得了多少奖牌?” “那位同学知道这第一名也就是冠军的称呼从何而来呢?”学生都不知道,坐在那儿直摇头。然后我就指出:这冠军的称呼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历史人物-------霍去病有关,那为什么有关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二是时事与史实联系法。如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时,我用报上摘录的新闻来导入:据报导,1990年7月,探险家们在美洲密林丛中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汉人村,村民都讲汉语,保持了民族特色。据考证,可能是秦始皇时代徐福率领数千名童男童女漂洋过海留下的后代。在日本也有类似的传说,现在日本还有一座徐福墓的遗址。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秦汉时期,封建迷信思想怎样在统治阶级中盛行的呢?三是家乡与历史联系法。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都非常熟悉,运用乡土历史导入,容易进入课堂的角色。比如在讲《活跃的学术思想》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中江的南北二塔的修建有些什么传说吗?”学生回答不一,然后告诉学生,传说这南北二塔是鲁班为了和妹妹比手艺而修建的。鲁班是能工巧匠,还发明了锯,那么大家知道他是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在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春秋战国时期活跃的学术思想。四是增强直观性的图片法。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如我在上《秦朝的统一》这一课时,首先挂出一幅秦始皇的图像,让学生描绘出他的外貌特征,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灭亡六国、统一全国的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也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秋一帝”,他究竟有何功过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秦朝的统一》。图像与一个人的事迹结合,学生记忆深刻。
二、 拓展思维,讨论兴趣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由此看来,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多种,通过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讨论可分为学生与学生讨论法和师生间讨论法。那些较易回答且并不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答案的讨论题目可交由学生自主讨论,那些较难回答且答案较固定的讨论题目须由老师引导讨论。如:你认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点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回答可能很多,老师便须抓住统治者的腐败、逆民心这一条线来讲,不致让学生偏离主题。通过讨论,可作到活跃思维、扩展思维、相互启发、加深印象的作用,学生的讨论成果得到老师的肯定,他们就会很有成就感,同时对这门学科产生莫大的兴趣,就会变被动为自主学习。
三、 巧设情境,以情求趣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情感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文天祥这一课时,可告诉学生,文天祥生活在南宋后期统治极端腐朽之时,那时,蒙古族正对南宋虎视眈眈。文天祥20岁那年,在临安参加科举考试,他大胆地在试卷中提出来了改革政治的主张,希望强军富国,挽救南宋,那么文天祥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吗?他金榜题名了吗?此时学生会为文天祥的命运担忧,同时又佩服文天祥的勇气。继而再讲到文天祥运气还好,他的试卷获得了主考官的常识,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然而命运多舛,文天祥的报国志向还没实现,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攻陷,此时文天祥被任命为丞相,坚持领导抗元斗争。被俘后,他誓不投降。元军用船押送他南下,过零丁洋时,文天祥写下了表达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诗篇《过零丁洋》,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在元朝大都的监狱中,他又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元军见他意志坚定,不能劝降,于1823年,杀害了文天祥,当时他年仅47岁。请大家想一想,当时元皇帝用汉族贤才,如果文天祥归降,结局会怎样呢?文天祥为什么不归降呢?从文天祥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通过一系列的思考、讨论,学生会为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既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印象深刻,又培养了学生好的意志品质和高贵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