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09:23: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体育养生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英语教材每单元除精读外,都配有阅读材料。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阅读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好材料。因此,课堂教学无疑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主渠道。鉴于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新形势下对育人规格新要求的适应,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传统的模式一般是:教生词——学生预读课文——翻译课文——教师详尽分析课文中的句型或语法现象——领读、齐读课文——做练习。很显然,要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增减目标是不能再照搬这种模式了。在教学中,我们一般采取下列步骤:
(1)做阅读准备。教师向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故事梗概或其它相关信息,提供几个线索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2)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主要分两步:第一步,快速阅读,也叫泛读,掌握文章大意,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第二步,仔细阅读,也叫精读,要求学生自查词典,弄清词义,了解文章细节,划出疑难句子。
(3)检查阅读效果。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学生理解文章中描述细节的程度;通过让学生做判断句子正误的练习,了解其读后的推理能力;通过让学生概括文章大意或口头复述主要情节,了解学生深层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语言概括应用能力。
(4)解释阅读疑难。教师可向学生解释本课学习的重点语法内容,课文中未作注释的长句、难句与有关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人文心理等内容。在解释疑难的过程中,必须有目的、有针对性。同时,为了避免母语的干扰,必须尽量使用英语,注意少作理性的归纳,多举实例;少作深层次的分析,学生弄懂句义即可;严格控制讲解时间,切记东拉西扯,一泄千里。
(5)布置作业。课后作业可分口头与笔头两种,口头如朗读课文或复述课文的一部分,笔头如改、缩、仿写某段文字。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坚持“精、易、活、趣”的原则。
二、立体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光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建立起有效的立体教学网络。所谓立体型教学网络就是把课前、课堂、课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穿插,形成严密有效的教学机制。我们的做法是除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在课前进行导学。即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工作,尤其是如何进行预习性阅读。教师应提出具体要求,列出预习提纲,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通过自学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怎样为课堂学习作准备。
2. 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做好复习、巩固并及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认真评改作业,定期打印与教材同等水平或稍高于教材水平的阅读练习,加强课外阅读的训练。
3. 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如会话表演、朗读、朗诵比赛、阅读竞赛等,须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 建立起良好的教学双边关系。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主动性。
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训练机会;另一方面,要不断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改进教学,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模仿规范语言的习惯;(2)养成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3)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4)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5)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当然,要提高阅读能力,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不够,关键还在于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的途径有如下几个:
1. 教师正确教法的影响。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不长,加上母语的干扰和影响,他们的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教法的影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
2. 源于课堂教学。教师在组织阅读课教学,处理教材时,要注意渗透对其方法的培养。例如,教学中“用英语讲授英语”就向学生提出了严格的学法要求,即要学会用英语理解语句、课文,用英语归纳复习方法。如果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先用汉语帮助解决英语上的问题。
3. 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阅读仅停留在让学生获得知识上是不够的,必须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思维方法对头,学习才能对头,所以阅读方法指导的本质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除了以上三个途径外,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如怎样运用SQ3R法(即Survey, Question, Reading, Recittion, Revision),如何进行查阅式阅读、略读、细读、评价性阅读,以及培养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及上下文推测词义、词性,寻找主题句,判断文章大意等技巧。
四、培养并增强学生阅读理解的独立意识
即独立阅读,独立理解,独立思维,独立答题。在平时讲解有关阅读理解的题目时,可让学生事先猜测它们的意思,鼓励他们大胆翻译,只要意思正确,翻译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并且,学生一旦出现错误,不要急于纠正,要等学生译完后,再请别的学生将错误的地方找出来。这样,既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其阅读理解的能力,增强了这方面的独立意识。
五、全方位、多侧面地培养英语语言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进行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主的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与训练;在课余开展诸如听说课、英文写作、英文打字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训练学生多方面的技能,从另一个侧面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有些教育专家指出: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则失去了依托和活力。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外语是教会的,过分强调教师的“讲”,造成“满堂灌”,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而素质教育则认为:外语是学会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英语教学不仅是教语言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开发其潜能。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2、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学生是一个个有感情、有智慧、有个性的人。他们每个人的未来是多样的,我们的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是要尊重他们学习的差异,因材施教。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一张课桌,教师唱独角戏。在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别是面对新课改,我们这些站在课改前沿的一线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努力寻找学生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最佳结合点,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正如语言学家亚力山大所言:“A teacher is just a facilitator. Teachers cannot teach anybody anything. The student is not an empty glass that will be filled with liquid , with knowledge and with wisdom .The teacher can only facilitate, make it possible to motivate students .”
3、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
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已走出“语言翻译法”转入“任务型”、“交际化”的教学时代。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们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课堂效益的提高来设计教学行为。把英语真正当作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来用;把语言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把英语学会、学活。
二.创设语言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
教学实践证明:环境造就人。“语言环境”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学生缺乏真实的英语环境,教师应创设“仿真”的语言实践环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一是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坚持用英语授课。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等教学设备,创设情景化的语言环境。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如唱英文歌、英语朗诵、口语竞赛、英语作文竞赛等。
2.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传统体育养生与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关系
从查阅文献来看,各个学者和专家对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综合其内涵,将传统体育养生界定为通过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增强人体各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能,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健身运动处方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针对人身体状况而制定的运动健身方案,健身运动包括:健身内容和锻炼方法的选择、身体锻炼的负荷强度和运动频率、锻炼时间的把握,以及自我监督等。运动处方对锻炼者的锻炼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由上分析,两者达到共性,意义都在于增进健康和调节心理,且传统体育养生在健身的基础上,更注重防治疾病的功效。因此,两者结合相互促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更有利于发挥健身运动处方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终身体育观念。传统体育养生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心身统一,技术动作中的“导引”、“武艺”、“气功”都运用了身体运动,调心、调形、调意,三者合一,注重天人合一,形神俱养。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肩负着使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以及培养良好锻炼身体习惯的重任。把传统体育养生体育项目融入到健身运动处方中,使传统体育养生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健身的含义和方法,树立科学理性的终身体育思想和养生观,全面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传统养生体育讲究修身养性,精神内守,知足常乐。例如,使练习者的心灵得到荡涤而变得平和、安宁,形成“顺和自然”的养生保健思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端正人生态度,淡泊名利,具有仁慈情怀、博怀,可提高人体抗拒压力的能力,使其积极努力工作,认真做人。运动处方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传统体育养生融入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后,可以发挥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之价值。通过身体姿势的调整、呼吸的锻炼,不仅满足学生的身体需要,使锻炼内容和项目更科学,而且可以使学生摆脱焦虑、烦恼、忧愁、忧郁,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第三,有利于丰富体育教学资源,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过去,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竞技体育项目,如田径项目、篮球以及排球等。近年来,学校逐步引入了体育舞蹈、健身操、形体舞蹈等有氧运动,并运用运动处方的教学模式开始教学,学生开始对体育有了新的认识,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健康状况,教师们也注重自己所教的内容和方法,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对于有先天性或慢性疾病的、体质较弱和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显然以上的体育技能对他们来说有些吃不消,且难以掌握,简单易学的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内容符合这部分学生的需求,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可使教师和学生都发挥主动性。因此,学生学习传统体育养生的过程,是继承、扩大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充实体育教学资源的过程。
二、传统体育养生健身运动处方内容的制定
通过健身运动处方的学习,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几年的体育锻炼和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岗位能持续关注自己的体质状况,即使在繁忙的职业工作中也会有的放矢,不受场地、设备和时间的限制,也能忙里偷闲注重自己的健康状态。因此,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以后工作需要,把传统体育养生的观念注入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引入一些静养和动养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诸如安排一些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运动量不大、运动形式多样的内容,无论是伏案型专业(如文秘、会计)、站立型专业(如机电、纺织、烹饪、护士等),还是运动型专业(如市场营销、旅游、服装表演),这些内容均适合这些专业的学生。例如,运动型专业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静养内功调解气机,降低基础代谢率,心率等实现健康的目的,而伏案和站立型专业的可选择五禽戏、八段锦等一些“延缓”运动,达到气机畅通,舒筋活络。也就是说,职业院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需求、兴趣爱好、健康状况、体育潜质,选择一种或两种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并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终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内容,都要经过以下四个部分的练习,由浅入深:第一部分基础教学部分主要使学生学会呼吸,学会控制意念,做到松静自然;第二部分主要学会动作,在练功时,有意识地调整身体,放松身体、调整呼吸、集中注意、排除杂念;第三部分主要使学生在“练会”的基础上,结合“养”,也就是身体轻松舒适,呼吸柔和绵绵,意识虚无的无心自然状态;第四部分主要使学生更加完善其完整动作,使形、意、气合一,也就是练功时的意念活动达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表略)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一项或两项,科学地选配组合、灵活运用,每隔2周调整一次运动处方,每次练习60~90min运动时间,中等强度。
三、传统体育养生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
中国养生文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据史学研究,中国原始人类是世界上所知道最早利用火的人类。火的使用就表明原始人就已经开始熟食了。这应该说是人类饮食文化的开端。我国古代的一些传说,如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等等,都从考古的发掘出得原始人遗迹中找到佐证。
从殷商时代起我国就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有关保养生命活动的举措,甲骨文中记载古代的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得吉凶福祸与健康状况不时的问卦,甲骨文还记载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集体卫生(大扫除)之类的记载,这些都表明他们对平安、健康的关注与向往。
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据《周礼》记载,西周已设有专业人员掌管周王和贵族阶层的伙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登多方面饮食调理工作,提出了饮食与四季要相适应,这说明西周人开始注意卫生,防治疾病保养身体了,将养生作为已成为自觉的行为了。
这种自觉的行为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出现了不同的养生主张和做法,对养生文化的形成以极大的促进,其中对养生影响最大的就算是儒家、道家。
二、中国儒、道家思想对养生思想的影响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他的修身思想侧重于伦理道德,核心就是一个“仁”字。在强调伦理道德修身的同时,对饮食的起居也提出了在今天看来也受人们认同的一些卫生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言,寝不语”简直就是达到健康的要求。在两千多年的医药卫生条件下,孔子能享有73岁的高寿,应该说是与他的修身养生思想以及对饮食卫生的注意有关。他的以“仁”为核心的精神修养为主,同时注意饮食卫生的养生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养生乃至其他学派起着先导的作用。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养生理论家和养生实践者。老子是“修道而养寿”的倡导者和实行者,在传世的《老子》这本道家经典中,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既反映了老子的处事哲学,也体现了老子的“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特别是《老子》一书经西汉河上公的注释,被后世道家和道教养生家为养生修炼的经典,后世的“摄生”、“嘘吹”、“握固”、“长生久视”等养生术语都出自这本书。
三、传统养生思想对现代心理卫生保健的提供思想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跨世纪之初就针对全人类的健康问题,提出了“健康新地平线,从理想到现实”的理念,它要求卫生工作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它的核心观念是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是健康的新概念。
传统养生主要任务是“治未病”,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理论核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未病防治”是指在疾病在未发生之前,在养生学的理论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养生锻炼措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发生的目的。“已病防复”是在早期的治疗采取适宜的养生方法,在病没严重前,调理精气,防止病情的加重,“病后防复”是疾病初愈,缓解和痊愈时采取的适宜的养生措施,预防疾病的复发
传统养生思想对现代健身观的启示。传统体育养生其目的并不是只为了练习的本身,而是为了个人健康长寿,这样练习者自然不仅关心技术,而且会关注和积累养生保健知识,从而使其养生健身练习更加的科学,有效合理,反过来,练习者掌握了养生知识,知道锻炼的重要性,学到了更有效的锻炼方法,练习的积极性会更高,练习的效果会更好,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传统的养生历来重视“天人合一”,认为健身养生不仅是要把人的自身生存和发展与整个宇宙运转联系起来,把人放在大环境中,与天地运转相应和根据自然规律去开发引导调整自身,适应环境,四季变化,使人充分和谐,进而对确立环保意识,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健康水平有利。
传统体育养生也重视“人社合一”,认为人是社会的人,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而通过共同的练习,交流技艺和心得,可以改善练习者的社会心理,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融洽。不仅讲求性命双修而且还讲求道德可以陶冶练习者的情操,遇事不争强斗狠,不走极端。从而更加融洽自己和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达到“人社合一”的目的。传统体育养生一直把道德的修养,精神文明的建设放在首位,把涵养道德,与人为善作为修炼养生的技术要素。
传统体育养生还重视“身心合一”,认为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人的精神状况。而人的精神活动特别是情志活动,从来就与人的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系统有关,以传统的健身术历来重视养练结合,动静结合,来达到“身心合一,形神共养”的目的。
进行传统体育养生的练习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重视后,不仅树立养生的理念,获得养生的知识,还会自觉的进行养生实践。包括:调养精神、饮食调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食药并举,趋利避害等。
四、结论
(一)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是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养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传统的养生思想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滋润中成长,在历经数代人的丰盈中日趋完善。传统养生思想蕴含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和成果,在很多方面给予现代养生观以启示,给现代健身观提供了可借鉴之处。现代养生观可以从中汲取精髓的思想来充实自身的理论。
(二)传统养生哲学思想贵在“体道养生”,尊重客观规律,顺其自然行事,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的自主养生,同时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不仅如此,还特别强调人的精神的修养以适应社会变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现代的体育养生观不仅要注意人在生态环境中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要注意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注重身心修养的同时还要注重道德的修养。此外,还要以贵和尚中为前提才能事半功倍。
(三)传统养生思想给现代体育养生观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给现代体育养生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法。对传统养生哲学思想的深入挖掘,势必会给现代体育养生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现代健身观发展的同时,传统养生观自身也得到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这样,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也就能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交汇与碰撞中收获更多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而使带有中国特色的养生理论逐步走向世界的舞台,为全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元翔,张华.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3):3-5.
[2] 吴京梅.中西方体育养生之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28(6):79-81.
[3] 徐丽娟.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2):51-52.
[4] 孙玉红,朱小平.试论我国现代体育养生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6):147-148.
[5] 苏克强.先秦儒、道养生思想的异同比较及其对现代健身观的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7.
[6] 王言群,赵贵彬.老子思想与传统体育养生[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19-20.
关键词 古代体育 体育养生 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传统运动养生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上古时就知道以舞蹈、导引、按跷按摩的方法活动筋骨,治疗寒热疾病,并以这种养生方法_到健身祛病目的,并在生产活动、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为后来养生理论和实践打下基础。据文字记载,其萌芽可追溯到殷商时代,据甲骨文考证,当时记载的多发病即有疾止足、疾肘、疾骨、疾目、疾耳、疾齿、疾口、疾首、疾腹、疾胸等十多种,商代人将这都归咎于谴神罚或作崇,把治疾寄托在祭祀或问卜上。这种祈求当然无效,但却表现出对健康和平安的追求,可认为是养生思想的萌芽。
据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中说“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奎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闷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这种舞就是宣导气血,活动筋骨的养生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指出,在中国中部地区,地势平坦而潮湿,各种植物都可以生长,人们吃的很杂,但是劳动不够,所以很容易得病,就用导引和按摩来治疗《内经素问・异法方宣泻》。
春秋战国时期到西汉,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医学与哲学结合,引入像阴阳五行・精・气・神这些哲学概念,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中医理论,出现了《黄帝内经》等重要著作,导引行气术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出了两大养生派别。一种是在养生中强调“动”重要性,这种以动为主的养生思想,直接导致以肢体活动为主,配合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导引术,也许我们可以用现在语言把这类养生术称为“医疗保健体操”,另一派别则是强调“静”是通过控制意念和呼吸运动养生治病的持气术,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静气功”。这两大养生形式共同构筑起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体系。
南北朝时,佛教的另一个瑜伽教派传入中国,它主张修心养性调心静坐,其方法在形式上与中国道教之食气、吐纳和胎息相似。南梁武帝时,天竺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创立禅宗。禅,意为坐禅静虑,静坐修心,其方法与瑜伽派相反。这是佛教在新的土壤中发生的变异,受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欢迎,从而流行起来。
唐朝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581-682)在其著作《千金方》里面写到养生术也与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腰痛导引法:在医疗体操方面,他记录了一个治腰腿病痛的方法:“正东坐,收手抱心,一人于前踞摄其双膝,一人后捧其头。徐牵,令偃卧,头倒地。三起三卧,久久效”;天竺婆罗门按摩法:这是一套完整的肢体运动。它说:“依次行三遍后,一月后除百病,行及奔马,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健,不复疲乏”。这套健身操,可能是在中国古代导引的基础上,吸收了古印度的某些健身动作而创编的。它可使身体各部分受到锻炼,运动量适度,对中老年人有良好效果。
八段锦流传于我国民间,是一种八节连贯的防病健身操。八段锦之名始见于北宋。据《夷坚志》记载,徽宗政和七年(1117),起居郎李似矩“尝于夜半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八段锦按活动方式区分,可分为文八段和武八段两种。文八段采取坐势进行,它吸收历代健身术中的行气、叩齿、嗽咽、按摩、集神等方法,配合简单的头颈、躯干、上肢的活动。武八段采取立式进行,多以肢体活动为主,而辅以呼吸或咽津。[3]这种导引术包括身体各个部分,简便易行,并分别提出各段对身体部位所起功效,较其他导引术广为流传。
与八段锦同样具有养生价值的易筋经,始见于明末熹宗天启四年(1624)的手抄本。它是在我国传统导引术基础上,采用立势,吸收武术动作,强调肢体运动而加以创编的。到了清道光三年(1823)和咸丰八年(1858),相继有傅金铨、来章氏两种《易筋经》刻本。易筋经具有全面锻炼身体的价值,书中提出的“内壮神勇”,就是指内脏器官的锻炼与坚实;“外壮神勇”就是指肢体的锻炼与强壮。书中还规定“内壮既熟,再练外功”。说明古代导引侧重“内功”,不重练力。自明末清初开始,增加了力量练习,从而成为健身运动新导引。原来多为文人练习的导引,从此以后,也为武术家所练习。
今天我们研究运动的养生价值时,旨在系统挖掘研究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所内蕴的丰富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并以科学态度和理性眼光分析批判传统运动养生中渗杂的宗教神秘主义、巫术迷信内容,摈弃其糟粕,挖掘其中有价值的精华部分,为人类的健康保健事业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主干学科: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社会体育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体育也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对应的概念。由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民,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社会体育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1、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可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适宜于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学科 专业 课程 培养方案
一、前言
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第一次了统一制定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在此目录中,教育部规范下的高等教育体育类本科共计8个专业,武术专业为基本之一。
自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考至1997年20年间,教育部不断调整专业、重新编制专业目录,武术专业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而被完整保留下来。1993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现为教育部)重新颁布了《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武术(代码040306)列为适当控制点专业与其它7个专业共同构成教育学门类体育学科类专业(代码0403)。
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提升体育学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专业即体育教育(代码040201)、运动训练(代码040202)、社会体育(代码040203)、运动人体科学(代码040204)、民族传统体育(代码040205),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位列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由原武术专业拓展而来的,它主要包括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专业方向。此后,全国一些体育院校相继将武术系改名为民族传统体育系,当然也有部分体育院校以武术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的代表地位及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仍没用武术系这一名称,但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已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范畴。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立以后,相关体育院校就围绕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专业领域逐步设置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一批新开发的理论课程相继进入课堂并出版发行了配套教材,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等,为了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上海体育学院在2006年、2008年相继召集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全国高等院校,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设置等进行研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逐步走向规范。
为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教育部在广泛听取专家和办学单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和深入的研讨和论证,在新一轮的本科专业调整中,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调整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因此,对我国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调取了首都体育学院等8所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就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理念、培养方案与专业、学科、课程的关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首都体院等8所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注重顶层设计
首先,明确大学的功能定位。被誉为美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设计师”的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曾把战后新兴的高等教育机构称为“多元化巨型大学”,他认为其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传授知识和技能、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功能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作为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改革,因为专业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而专业培养方案又同培养目标与规格、学科、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以及市场等要素密不可分,是实现大学三大功能的最有力支撑。
(二)理清课程、专业和服务社会的关系
由表1可以看出,在加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课程、专业、服务社会同材料、产品、占有市场的之间对应类比关系来进行培养方案设计和修订工作。要有服务社会的良好结果(社会效益)和使大学生(受益者)就业,就必须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要完成上述目标,就要科学选择课程特别是核心专业课程,也就是找准了本专业突出特色。加强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使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转化,形成综合专业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观念,提升学生的素养,扩大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水平与交往深度和广度以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与推广力度,努力造就和培养复合应用型的人才。
(三)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专业受大学功能和社会市场规律支配,它是以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区别而划分的,专业人才之所以成为专业人才,就是因其掌握某一学科或学科群的比较精通的知识,并且提高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和素质。专业与学科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主干学科作为自己的支撑。在实践中,人们为强调专业的主干学科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其它专业相区分,常常习惯以主干学科对专业命名,如物理专业、生理专业等。于是在实践中,人们有时将“专业”混同于“学科”,将这两者错误地视为可以互换的概念。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是按照研究对象划分的,是关于某一客观事物或某一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科学研究领域[1]。在英文中,“学科”(discipline)的定义:“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和“科目知识或教学的分支(A branch of knowledge or teaching)”[2]。《辞海》中指出“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等[3]。”学科作为一个专门的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标准。学科是以探索的对象或研究领域划分的,而一个学科研究领域的确定,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其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的专门术语、概念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学科反映的是人类在一定研究领域里对某一客观事物或某一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认识的深化,它在实践中的基本形式主要表现为探索研究开发[4]。由于学科的目的在于探索新知识,强调研究分化、深入等。学科的发展和构建对其相关的专业和课程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先导作用。
展现其学科实质的课程则是把适用于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中所必需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一个教育实体,主要包括同其学科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等方面。从内容来看,则隶属于学科范畴;从课程的构建过程和属性来看,它隶属于教育范畴。由于在实践中,课程是按其内容来划分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程是提取其学科研究成果并科学有机组合起来的比较稳定的知识。因此,其课程与学科的不同主要在于,学科的首要任务是不断扩大人类对未知领域的认知,而课程的首要任务却是传递人类已掌握的知识,在其传递知识过程中进行人才培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科、专业和课程是本质属性不同的三个领域。虽然学科与其专业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本质属性却是有严格区别的,区别是:专业是根据大学功能和社会市场规律即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计的有关知识、能力、素质的一种综合结构,是针对人才培养的;而学科则是具有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5];而专业的人才就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说,都不可避免地附带有多学科、跨学科的特性。这三者概念的逻辑关系是,社会对不同规格专业人才的需求决定着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的规格,专业培养方案不仅以一种社会需求的特定形式,促进学科的发展,同时还决定着对学科知识的取舍和组合,形成专业特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该专业特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对学科内容具体加以取舍和组合,使之成为可传递的知识单位,这就形成了课程。课程不仅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得以完成的实践途径,而且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反馈信息,同时对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养方案受以上规律综合支配,它是专业、学科和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最新结晶。因此,在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设计和修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四)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指针,它在培养方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抽调的8所体育院校中有6所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占75%;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的,8所体育院校中只有2所,只占25%;8所体育院校没有将创新能力作为其培养目标之一,但都能够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培养目标。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强调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要在传承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设置
调研结果显示,各院校的课程结构的名称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能够按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规范中规定安排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通过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专业教育课程特别是核心专业课程以拓宽和强化学生学科专业基础;通过专业教育拓展课程特别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促进学生专业和个性发展。
各院校都突出强调实践环节部分,而且形式多样,如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军事训练和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等并能体现其培养方案的职业指向、专业特色和优势。在实践环节要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规范中规定必修和选修课程总学时数为2700-2970学时。从表3可以看出:超过总学时数范围的院校有1所,所占比例为12.5%,低于总学时数范围的院校有3所,所占比例为37.5%,在总学时数范围内的院校有4所,所占比例为50%。必修课所占总学时比例超过70%的有3所。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低于1300学时的院校有5所,所占比例为62.5%。核心专业课程中理论与技术的百分比差距比较大的有1所,所占比例为12.5%。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总学时应安排在2700学时左右比较适宜,保证必修课学时比例在55%比较合适;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不能低于1300学时,适当增加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学时比例,保证其在75%比较合适;安排选修课时,兼顾方向模块课,要恰当选择与将从事职业相关联的课程。以实验、实习、观摩等形式,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将知识和理论专化为运用它们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专业素养。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专业培养方案又同培养目标与规格、学科、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以及市场等要素密不可分,是实现大学三大功能的最有力支撑。
2.培养方案受以上规律综合支配,它是专业、学科和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最新结晶。因此,在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设计和修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3.在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强调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要在传承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实践环节要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5.总学时应安排在2700学时左右比较适宜,保证必修课学时比例在55%比较合适;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不能低于1300学时,适当增加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学时比例,保证其在75%比较合适。
(二)建议
1.注重顶层设计重要性,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
2.明确我国体育院校(本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核心专业课程还是今后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重点。
3.尚需进一步具体确定和构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对象、特征、方法、内容、目的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建祖,张兴华,陆俊杰.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SSME)学科体系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09(01).
[2] 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M]. 36.
在当今东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和交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国粹的武术其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2008年的奥运会,多少国人希望武术能借此东风走进奥运赛场。
1武术的内涵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中的动态的概念,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它具有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养生修性、竞技比赛、娱乐观赏等功能,是一项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从而激发练习者的兴趣。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武术运动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临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
2武术的社会功能
2.1武术文化价值功能
2.1.1武术的哲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和谐”观念无疑是对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儒家关于“和谐”的观念是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作为起点,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继而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才能不破坏“自然的和谐”这种由内而外、由人到自然的和谐,恰恰体现在武术的技术范畴里,而且贯穿始终,诸如上下相合,内外合一,“眼随手动”、“目随势注”,讲究“六合”;而躯干与四肢相合的“身法”,表达了周身和谐的高度境界。
2.1.2武术的教育性
在当代社会中,经济的发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物质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武术作为文化教育的一类,它具有十分独特教育功能。首先,武术教育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可以开发智力、充足精神,对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具有十分积极影响;其次,武术教育具有培养、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的功能;再次,武术教育具有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功能,这对于适应当代高竞争社会,增强生存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武术教学就是修炼学生思想道德作风、处世哲学的过程,更是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改造过程,这种内外双修而以修心为先导的思想观念更具有重要的人生指导价值。
2.2武术的技击价值功能
武术的源起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原始社会的生产活动,人们为了生存而与猛兽进行搏斗,逐渐练就了击打、闪躲等格斗技能,而且创造了尖锐锋利的生产工具,并具有使用利器与兽搏斗的本领,这些技术孕育了武术技能,为武术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条件。原始社会崇尚勇敢精神,每个猎手也同时是战士,手中的工具也就是武器,勇敢的战士成为一种社会的荣誉和人们的渴望,为武术的产生准备了精神条件。
2.3武术的健身与医疗保健康复功能
2.3.1武术的健身功能
人类在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的同时,自身的运动机会却越来越少,导致了所谓的“文明病”的发生,大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开始关注武术。武术以其特有的健身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武术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养生学、医学的诸多精华,大大扩展了武术的健身价值,认为“形要小劳,无至大疲”。实践和科学实验也证明了武术的健身价值,武术对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人体机体的适应与免疫能力、延缓衰老都具有特殊的功效。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武术健身事业,力争普及武术健身功能,促进全社会的健康水平。
2.3.2武术养生与医疗保健康复功能
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锻炼。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心身,即不仅要进行外形肢体运动,还要善于养内,运气调息内守心神,使内在的气血和顺、精气充沛、情绪稳定,从而达到身心健康。武术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起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作用。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独特的练功方法,它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其原理是武术能激发患者的内在机制恢复正常,从而不治而愈。气、血、精、津是人体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其具体表现。气、血、精、津旺盛,人体就健康。
3结语
武术本身具有的价值远远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其潜力是巨大的,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发扬光大。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武术应该更好地发挥它本身价值为社会服务。武术教育可以起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武术练习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通过观赏武术表演,不仅能够加深对武术的认识,而且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振奋民族精神和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1.《武术理论基础》、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
2.《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张选惠、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关键词】健康 患病 膳食 运动健身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健康是福,没有健康将一事无成。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个方面。而在一定条件下,许多人却在健康与患病之间的某种状态上徘徊,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运动能力受到一定限制或降低,心理失去平衡,抑郁、焦虑,恐怖等,生理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上减弱,但临床检查机体无确切病症,这种机体状况称为亚健康或灰色状态,它是健康与患病的临界态。一般人称之为“病前征兆”。
1 亚健康的分类和主要内容
1.1 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 ① 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 ② 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③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④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1.2 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 ①身心上有不适感觉,但又难以确诊的“不定陈述综合征”;②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疾病前状态); ③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不明原因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④某些病原携带状态:如乙肝病原携带者、结核菌携带者、某些病毒携带者等;⑤某些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如血脂、血压、心率等偏高状态和血钙、血钾、铁等偏低状态等;
1.3 按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器官可分为: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特殊感官等亚健康状态。
2 亚健康的原因
亚健康在人一生中可间断也可持续,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诱发疾病。是患病的主要诱因和起源。亚健康是怎样引起的呢?其中有社会的、心理的、营养的、环境的等诸多因素。
2.1 过度紧张和压力。研究表明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对健康有四种危害:
①引发急慢性应激直接损害心血管系统和胃肠系统,造成应激性溃疡和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速血管硬化进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
②引发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
③破坏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
④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恶性肿瘤和感染机会增加。
2.2 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
2.3 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2.4 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这是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
3 亚健康的危害
①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 ②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 ③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④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⑤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
4 亚健康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①生理性轻度失调,经常患感冒,身体乏力,食欲欠佳,烦闷,心悸,健忘,失眠等。 ②轻度身心失调没有得到调整或控制,却进一步发展,成为患病的高危趋势。如长久头痛,偏头痛,头昏耳鸣,精神不支,反复感冒,给人印象是精神不振,活力减退,对周围环境冷淡等,则主要表现在营养不良,长久痨损。 ③已经有病变,症状尚不明显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被明确诊断。
5 对策
我们要足够地重视身体所处的亚健康状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把疾病防范于未然。①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三餐营养合理搭配,饮食多样化,减少脂肪、盐的摄入。调整机体各组织的营养补给,调整血液循环和机体新陈代谢及免疫力从而调节机体功能状态。 ②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③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运动健身如登山、跑步、游泳、保健操等各项体育活动都是走向健康的主要途径。
科学合理的运动健身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活力,加强血液抗凝系统活性,延缓衰老。可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4
[2] 陈青山,鄢红洁.传统体育养生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重视道德养成与完善
奥林匹克精神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这曾是一种非常神圣的祭神运动,要求在道德上没有污点的人才能参与,对人的要求不仅仅是体能上的,道德的要求同样重要[1]。顾拜旦正是从这一点看到了体育与人的道德培养的关系。1894年召开第一次体育大会时,顾拜旦就是抱着通过体育锻炼人的身体,最终塑造并教育人的目的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重视道德的养成,强调不自欺, 《孟子》中要求做到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修己慎独,自觉提升道德水平,孟子的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儒家的 “我欲仁,斯仁至矣”,佛家的 “人人皆可成佛”等均为此意。明代大儒王阳明更是提出 “良知”概念,指出 “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传习录下》),这里的 “良知”是人道德追求的一种价值准则[2]。道德修养是人格确立和提升的前提,也是人文精神赖以存在的基础。1991年重新修订的 《奥林匹克》在运动员和裁判员誓言中提到 “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参加比赛和执行裁判工作。其实古希腊奥运会早就依靠的魅力,培养运动员良好的道德习惯,玩弄诡计、欺骗裁判员或对手、弄虚作假不仅要受到良心的谴责,而且是对神的不敬,迟早会受到神的惩罚[3]。在的基础上,人们通过长期的奥林匹克实践,在行为规范、道德观念、良心、义务感、自豪感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一个体系,这就是奥林匹克道德。千百年来,人类无法回避自身道德与欲望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提倡 “见利思义”(《论语• 宪问》)的原则[1]。义是行为评判的准则,利的取得要受义的制约。中国古代有一种道德至上的思想,如董仲舒提出的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儒家更是建构了一个堪称世界上最完美的道德体系,将最高道德称为 “仁”,还有忠、孝、悌、信、义、温、良、恭、俭、让等具体道德标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特别注重道德修养,特别看重道德在协调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将道德上的进步与完善视为人精神世界的最高追求[4]。以上可见,重视道德的养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共通之处。
1.2 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
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和压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地去面对,奥林匹克文化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向人们提供了答案:勇敢地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幸,不怕竞争、不怕挑战,敢于超越自我,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1]。萨马兰奇在给 《奥林匹克运动》做的序中说到: “体育运动应当有助于教育它的实践者培养运动员的品质,教育他们克服困难。”孔子同样认为人应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并 “发愤忘食”(《论语•述而》)。孟子对自暴自弃的行为批评道: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儒家倡导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4]。曾子也说: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荀子说: “契而舍之,朽木不折;契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可见,这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中西体育文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3 崇尚和谐包容的胸怀
首先, “和”是儒学 “厚德载物”的开放宽容的胸怀,儒家认为真正的和谐不是无差别完全相同的同一,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而是各种因素各得其所、相得益彰的含有多样性的和谐,即矛盾中求和谐,差别中求统一[4],即 “和而不同”。其次,“和”还指团结、人和,即孟子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包容和谐的精神深深地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全世界人民相互交流的开放的盛会,它不依附于政治、经济、宗教,是全世界人民与运动员之间相互了解、交流的桥梁。全世界以奥林匹克为平台为多样性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渠道,奥林匹克以开放的胸怀兼容各国文化,可谓海纳百川。
“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精神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主导,使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雍容、和平、宽柔的特质,这与 《奥林匹克》所提倡的 “奥林匹克的宗旨是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社会”,这一宗旨与以友谊、团结精神为特色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完全契合的[1]。奧林匹克运动体现的是健与美的和谐、灵与肉的和谐、世界多元化与文明的和谐。奥林匹克哲学就是要为人类和谐发展服务,通过体育锻炼使人们的体魄、心智、精神全面发展。孔子也很重视身心和谐发展,他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强调内外兼修,身心和谐发展,不可偏废,显示了他对人的发展的一种辩证的认识。
1.4 倡导公平竞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追求奥林匹克的正义与公平,费厄泼赖精神 (fair play)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命和宗旨,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竞争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别,只有公平竞争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建立和谐氛围。中国体育文化也讲竞争,《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孔子说: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即在射箭比赛中讲求公平竞争,这种竞争遵守公正、公开的原则。
1.5 生命在于运动
奥林匹克主义提倡生命在于运动,儒家唯物主义同样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张载说: “气块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正蒙•太和》)强调大自然在运动中化生万物,万物在运动中复归自然。他还提出: “太和所谓道,中含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正蒙•太和》)说明了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吕氏春秋》亦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还强调 “人休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神医华佗也说过:“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
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共赢
2.1 儒家义利观遏止奥林匹克的异化
虽然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作了最大的努力,试图以一种广泛的、人文的文化精神来规范奥林匹克体育运动发展的方向[1],但在现代奥林匹克实践中,过度的政治化、商业化以及兴奋剂、黑幕等异化现象污染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国传统儒家价值观认为,当道义的原则与功利的要求发生冲突时,应优先考虑道义原则;强调在对 “利”的追求中不能违背 “义”的道德准则[5]。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自己要发展和成功,也要帮助别人发展成功的推己及人、关爱他人的心态,注入奥林匹克文化中,对所有奥林匹克运动参与者有很好的教化作用。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抑制自己的行为,维护礼制,这种自我约束、自我校正地提升自身的观念,外输于奥林匹克文化中,可以更新奥林匹克主义,净化奥林匹克运动,使每个奥林匹克的参与者自觉抵制黑暗腐败现象,让奥林匹克运动朝健康阳光、公平公正的大道前进。
2.2 西方人本主义与中国传统群体主义的互学共赢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精神反映了西方近代以来的人本主义文化精神,它强调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倡导对人的尊重,探求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发挥人的最大潜能,但由于过分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反而造成了许多背离人本精神的文化社会后果[1]。儒家又太忽视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其规范的 “礼”全是群体道德规范和群体共同利益的体现。儒家基于群体利益,将群体价值作为个体价值的参照系。当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主张要以群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要勇于牺牲个体利益[4],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认为将修己与安人、安百姓及齐家、治国、平天下相联系,即 “内圣”、 “外王”,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和义务,忽视个人的价值、利益、发展,这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不足之处,应向奥林匹克文化学习,发挥个人的潜能、创造性、积极性。群体是由每个个体组成,若每个个体均无幸福满足的成就感,群体何来发展与成功?不重视个体价值的群体也是不人道的。奥林匹克文化也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大局出发,重视群体利益,强调人对他人的孝、悌、忠、信、教,提高责任感,抵制弄虚作假、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拜金主义,建立一个平等、民主、消灭种种丑恶现象的奥林匹克制度;形成运动员奋力拼搏、遵纪守法、公平竞争,裁判员大公无私、严格执法的和谐奥林匹克风貌,达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共赢。
2.3 传统养生观与西方健身文化的互通互补
奥林匹克文化提倡多运动健身,提倡征服和自我超越,通过体育竞赛拼搏进取,奋进向上。在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还保留着: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往往以静为主,《老子•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 曰 复 命。复 命 曰 常,知 常 曰 明,不 知 常,妄 作,凶。”虽然也有提出动静结合的理念,但主要仍是以静为主,如太极拳、气功等均属竞争对抗性不强、不激烈的运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可向奥林匹克运动学习,多加以对抗性强、有活力的运动,动静结合,增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力与进取性。然而也须看到,过度耗损会损伤肢体的健康,许多退役的运动员都伤病累累,这方面,奥林匹克运动可适当吸收中国传统养生、保健中静中含动的运动形式,助于身体健康,防止身体过度透支与耗损,违背了锻炼身体的初衷。通过动静结合,实现和谐发展。
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要“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以及要“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1]。由此,在体育课程及教学改革中不同的学者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建设性的建议,如学者刘成[2]首次提出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学者周二三[3]对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等;包晓法[4]、杜治华[5]等学者从体育课程资源的角度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指出设立体育保健课程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研究领域。而随着社会对健康及大学生体质问题的高度关注,本文针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开展的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探究,旨在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体育保健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到体育保健课程活动,并有利于体育保健课程目标达成的各种因素。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亦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2大类[6]。素材性资源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锻炼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与教法、课程目标、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等5方面;条件性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doi:10.16104/j.issn.1673-1891.2017.01.034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刘晓莉(亳州学院体育系,安徽亳州236800)摘要:高校体质弱势群体是特殊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身体部分异常和病、残、弱及体质不及格且体重指数和体育器材用品资源等5方面。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要根据课程目标进行探索和创造一切有可能进入到体育保健课程建设的各种因素;而对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利用则是要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因此,对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完善体育保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体育教育质量,节约体育经费投入,对促进体育保健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健康促进理念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
2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2.1体育保健课程资源观念淡薄体育保健课程资源观是对保健课程资源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起着导向、维持和监督的作用,同时还决定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效果。目前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由于受到传统体育课程教材权威性观念的影响,认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就是教材,从而限制了教师对教材内容开发利用的创造性以及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其次,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体育保健课程观,在“三基”指导要求下,更加注重培养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保健课堂适应性、正确的健康促进理念和有效的健身方式方法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2.2体育保健教师专业成长缓慢自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要求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及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已近14个年头,整体实施现状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一是相关部门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规范和监督具体的实施情况;二是没有对以康复、保健为主的课程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导致部分高校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任课;三是配套的以保健、康复为主的教材及辅助教材空缺或是不足,导致相关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依可循。目前体育保健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由保健学专业、康复学专业或是一般体育教师担任,这部分教师虽然能够担任常规的课堂教学,但是对课程的理解和贯彻力度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进一步提高或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空间及能力显得力不从心,出现精力不足或懈怠现象。因此,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迫切需要专业教师的快速成长,以便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体质健康实际,在构建自身专业化水平及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上,构建体育保健课程教材框架,完善教材内容,满足学生健康需求,实现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和学生健康促进的现代化。2.3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实效差目前,体育教师在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教材的选用方面多以《大学体育与健康》为主,或兼顾体育保健或体育康复课程内容,较少有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需求及学校情况进行编制或研发的《体育保健课程》校本教材。这就为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但同时,由于教师的非专业化以及监督管理力度的松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课程资源的盲目开发,如侧重于对体育设施、信息和课内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素材性与条件性资源间的相互转化。另一方面,意识淡薄导致大量被开发的课程资源不能够及时利用,形成了有价值的体育保健课程资源闲置和湮没。因此,高校应积极组织相关的专业教师,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并结合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状况及体育运动需求研发或编制校本教材,切实做到体育保健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最大化。2.4课程资源优化配置有待提高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丰富程度,决定着体育保健课程目标实现的广度和深度。而其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质就是利用开发出来的体育保健课程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并促进与提升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的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大学生。目前,体育课程资源的建设与优化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在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尚需要进行长时期的探索与提高。同时,制定并研发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是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
3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3.1以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身体健康实际为本的原则高校体育保健课程主要是针对病、残、弱等学生群体进行的体育保健康复课程,因此针对以该部分群体学生为教学对象的课程资源开发,必须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体质状况,再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如针对患有疾病且不适合剧烈运动的学生,可以选用健身走、远足、郊游等学生喜欢且又不引起学生健康隐患的运动项目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再根据学生的具体体质状况及对健康的需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既能够参与到健身康复活动中,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质健康水平。3.2有效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健康针对性原则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保健康复教学,主要采用分层教学或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设置运动健身处方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设计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但其宗旨一定是符合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旨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因此,在择取课程资源及教学内容时,要突出不同个体学生的体质现状和健康需求,实现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最优化和高利用率。3.3因地制宜原则不同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文化背景及传统体育养生特色不同,要求各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的情况下,体现区域特色、地方特色和传统养生特色。不同的高校要根据本校所处的环境背景及师资力量、场馆设施等条件,有选择地引入并优化到体育保健课程教学中。比如身处“武术之乡”的亳州学院,就可以重点借助亳州的体育养生文化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传统华佗五禽戏、晰杨掌、六合八法拳等民俗特色项目的开发利用,不仅有效促进传统地方高校的文化发展与传承,还能够有效优化和促进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体质健康水平。3.4经济实用性原则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节约体育教学经费,还可以更大程度上促进教师的教学实效,因此在实际的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尤其是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要注意经济实用性原则。经济实用的体育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进行科学健身及有效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因此,简单实用的体育保健课程资源,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开发成本,降低教学器材消费,还可以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课余健身的兴趣和积极性。
4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途径
4.1教材内容资源的开发体育保健课程教材内容的开发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用等方面。在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改造方面主要体现在对运动项目的简化,包括简化规则、技术动作、战术等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团队意识的提高、适应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对于有氧性的走跑类项目,比如快走、健身跑等,重在培养学生健身的热情、意志品质的提高等方面。在新兴运动项目的引进方面,主要根据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选择,比如定向运动、瑜伽、拓展训练、健身舞等方面资源的开发。而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根据当地的民俗特色进行开发,比如亳州武术之乡的拳术等。4.2人力资源的开发体育保健课程的人力资源是直接促进课程资源建设和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对于高校体育保健课程的人力资源开发至关重要。高校体育保健课程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对体育教师或是专业教师资源的开发、学校领导资源的开发、地方特色体育传承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相关人员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比如,对体育教师资源的开发,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教学及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并对实际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相对了解,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使用,节省了教师针对教学资源利用的培训时间,缩短了针对教学资源的熟识度,方便了教学,更好地促进了教学实效。地方特色体育传承人资源的开发,可采用外聘的形式,指导高校体育保健课程教学,同时还可选派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等。4.3信息资源的开发体育课程信息资源的开发,旨在利用网络传媒的快捷实效性特点,及时了解体育保健、养生、体质健康促进等方面的最新消息,以及生动直观的视频资源进行课程资源的吸收和相关教学内容的更新引进,比如央视开展的健身舞起来、养生堂等栏目,不仅对大众健身进行了普及,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选取相关内容进行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恰到好处地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实现体育保健教学的实效化。4.4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体育设施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物质保证,因此,对于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的前提条件。高校可以依附体育专业建设的体育场馆、实验实训室、康复保健室、体质测试室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教学。比如针对体育保健专业学生开设的体育保健实验实训室、体育康复实验实训室、运动康复实验实训室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现状及教学层次,有选择地进行使用,既保证了体育场馆、实验实训室的使用率,还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质弱势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时,还可以依附学校校医院的保健康复器材进行针对性教学,校外健身俱乐部以及医院保健康复部门的校企合作等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4.5自然资源的开发校外的自然环境是最直接最经济的体育保健课程的绿色资源,因此在校内教学环境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利用空气和阳光进行慢跑、有氧健身操、日光浴等有氧运动;利用季节变化进行水上或是冰雪运动;利用野外环境进行定向、越野等适应自然环境的教学等。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还可以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健康水平。
5结语
高校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开设的体育保健课程及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属于新课程改革领域中的新篇章,其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尚需要深入细致的研讨。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还需在加强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筛选,研发并编制体育保健课程教材;强化校外课程资源开发,避免资源的闲置和荒废;课程建设要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内生性;构建体育保健课程资源评价体系,体现课程资源设置的最优化等方面进行完善。
作者:刘晓莉 单位:亳州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EB/OL].(2002-08-06)[2016-11-18].http///20021227/3074984.shtml.
[2]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5,5(12):72-74.
[3]周二三,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的理论构建[J].体育学刊,2008,7(15):47-49.
[4]包晓法,叶献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2005,25(6):100-102.
[5]杜治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6):92-94.
[6]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张伟东,龚勋.黑龙江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