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云计算的发展与应用

云计算的发展与应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8 09:23: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云计算的发展与应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云计算的发展与应用

篇1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 应用 问题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计算机性能大大提升,同时其发展面临瓶颈期,只有实现突破,才能更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基于云计算技术,可对大量网络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并提高计算机的性能,为人们带来更为优质的服务。云计算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集成和升级,尤其在商业方面有诸多应用。但是,在该技术的应用实践中,仍然能够发现云计算技术应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发展进程。对此,有关人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云计算技术的研究。

1 云计算技术概述

迄今为止,云计算技术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

(1)云计算技术可规避资源空闲或过载问题,为用户提供所需的资源信息;

(2)云并行分布的系统,具有虚拟化等特点;

(3)云计算技术属于软件的逻辑阶段。

作者认为,云计算技术是借助互联网,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技术,对系统软硬件服务都有涉及,既能为用户提供针对,又能获取商业利益。从云计算技术的特点看,主要包括:

(1)云计算技术必须具备维护数据安全可靠的特性,因其作为存储中心,如若发生数据安全问题,则对用户造成损失;

(2)云计算技术对客户端的要求相对较低;

(3)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

(4)云计算技术开发具有无限性。

2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应用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社会众多行业领域中有应用,尤其在运营商IT系统中的应用,更具独特的优势,彰显云计算技术的魅力。就云计算技术在运营商IT系统中的应用而言,主要应用于ICT业务平台和IDC中心两方面:

2.1 应用ICT业务平台

运营商ICT类型业务发展以来,使业务平台数量逐渐增多,促进运营商运营模式的创新,能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在该业务平台中,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对运营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云计算技术应用后,能够对ICT业务平台加以有效整合,构建统一的资源库和实现集中式管理。在云计算技术应用中,可以为ICT业务平台提供良好的PaaS、SaaS服务,使用户能够借助网络浏览器对相关软件进行访问和使用。最为典型的应用是:云计算技术应用后,无需计算机设备对各种数据库软件的安装,即可在CRM软件服务功能的作用下,为计算机使用者提供Sales force服务,满足其信息数据存储需求。另外,运营商能够开放平台应用接口,借助平台硬件设施对系统进行不断的开发和研究,为运营商与客户合作搭建桥梁。最后,云计算技术应用中,运营商构建ICT业务平台,对各个系统的资源进行整合,为系统运行提供统一的平台,不仅能够提高运营效率,而且可规避信息数据重复载入、查询费时费力等问题,降低运维成本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2.2 应用于IDC中心

云计算技术在运营商IDC中心的应用,可以为运营商构建巨大资源池,在云计算管理平台的作用下,可保证运营商将资源动态部署、资源调度、监控等信息内容提供给用户。与此同时,IDC运营维护效率明显提高,不仅降低管理难度,而且能够有效安装自动化软件,减少客户进入市场的时间。IDC中心是在云计算技术基础上构建的,可使运营商对外界提供IaaS业务。用户利用该中心,能够获取需求的信息数据内容,并以租赁方式而实现。IDC的计费方式十分灵活,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如若运营商发展中,能够构建统一的管理平台,则能够为IDC的扩展提供良好条件。

3 云计算技术在应用中的问题

通过云计算技术在运营商IT系统中的发展应用看,其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标准化问题是主要应用问题之一。与传统网络计算技术相比较,云计算能够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厂家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商业模式,缺少对技术的考虑。云计算技术发展至今,缺乏明确的云计算标准。可见,我国对云计算技术标准的设定仍处于初级阶段。基于此,用户在程序、数据的迁移过程中可能存在障碍问题。其次,安全问题。运营商发展中,数据共享是尤为常见的方式。基于云计算技术而构建统一的资源池,可对全部信息数据加以管理和储存,但数据丢失、泄露等安全问题接踵而来,如若存在安全隐患,则对运营商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因而,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应用中,相关科技人员应注重提高该技术应用的安全性,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以打破云计算技术发展的桎梏。最后,商业模式问题。云计算技术发展应用中,尚未制定完善的付费机制,导致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关系尚不稳定。由此,我国要推进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应用进程,必须对上述问题加以充分考虑,以解决问题,清除技术推广的阻碍因素。

4 结论

现阶段,云计算技术成为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但无论从其自身发展视角,还是从应用看,云计算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始终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就IT系统建设而言,云计算技术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既能降低经济成本,又能实现资源的高度整合,为系统平台自动化建设、虚拟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必然在社会众多领域中有应用,通过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其发展应用进程。

参考文献

[1]秦荣生.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J].当代财经,2013(01):111-117.

[2]王建冬,刘洋,王继民.国内云计算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群知识结构及演化路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773-782.

[3]邹复民,蒋新华,胡惠淳,等.云计算研究与应用现状综述[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3(03):231-242.

篇2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069-01

一、引言

21世纪之初,云计算作为一种新概念开始在IT业界引起广泛关注,云计算是IT产业的第三次变革,仅仅几年时间云计算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几乎各行各业都在研究云计算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相继进入云计算的产业中来,不断推进云计算市场的快速发展。

本文第二部分介绍了云计算的相关知识,第三部分介绍了目前云计算的应用。最后对云计算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二、认识云计算

云计算的概念

通俗的说.云计算就是资料存储和服务应用的中心。它使计算分布在拥有庞大规模和计算能力的大量分布式计算机上,这些计算机集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于一体,你只需要用本地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远端就会快速的将计算结果返回本地计算机。它的按需服务将使用云计算资源犹如使用水电煤气等资源一样,无论你身在何处,只需支付少量“租金”,即可进行下载和使用[2]。

三、目前云计算的应用

由于云计算的绝对优势,其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应用并且在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相继进入云计算的产业中来。云计算的应用方方面面,有大有小。首先,看看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接触到的云计算。

(一)生活中的云计算

电子邮箱: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只需要指定发送的地址和内容。不需要知道邮件是怎么发送的,邮件存储在什么地方,并且使用不分时间与地点。

云音乐[4]:比如,多米云音乐可以将手机、电脑及多米音乐网站中“我的最爱”和“自定义”列表同步到服务器,或从服务器恢复到手机上,音乐列表永不丢失,更能使用多种终端同步收听。

(二)从服务模式的角度看云计算的应用

1.软件即服务(SaaS)

这种类型的云计算通过浏览器把软件提供给用户,用户只需要将终端连入互联网,即可随时随地使用软件。在这种模式下,服务提供商管理和维护软件的正常运行,用户只需要支付一定的租赁服务费便可使用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2]

这类应用有很多,比如杀毒软件:电脑在安装杀毒软件后,虽然安全性得到了保障,但是电脑的速度却慢了下来。使用云计算杀毒软件,用户不必在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而是在线用“云”来杀毒[2]。

云计算ERP以及在线进销存系统等[9],使用这类服务用户只需上网登录,调用服务器端的软件就能实现相关功能。使用过程中,软硬件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都是由服务提供商来完成。这类应用模式使得中小企业用户不必购买软硬件系统,而直接购买服务。这样企业可以减少信息化的成本,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形势,决定服务的增减。

2.平台即服务(PaaS)

这种形式的云计算把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用户在厂商提供的设备上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通过其服务器和互联网传递给其他客户。[2]

这类应用比如,谷歌推出的应用软件引擎:Google App Engine。使用Google App Engine,企业不再需要服务器,只需要上传应用程序,就可以立即为企业的用户提供服务。解决了企业管理各种设备的复杂性,让程序员可打造软件,但又不需担心未来若既有软硬件设施不够用时,还需另外重建的问题。

3.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IaaS是把厂商提供的基础设施以服务的形式,作为计量服务提供给客户。这意味着,用户以付费的形式使用由厂商提供的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组成的虚拟资源池。[2]

这类应用比如:GoogleMaps:手机或者电脑上并没有存储一张地图,但是当我们要了解交通路况时,只要按一个键,就可以找到我们所要找的地方。

IBM蓝云:“蓝云”解决方案是由IBM云计算中心开发的企业级云计算解决方案。IBM的“蓝云”计算平台是一套软、硬件平台,将Internet上使用的技术扩展到企业平台上,使得数据中心使用类似于互联网的计算环境。它使得企业可以构建自己的云计算中心。

四、云计算未来的发展

云计算已经真实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并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云计算是IT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人们会像使用水和电话那样使用云资源。

在云计算的时代,意味着移动便捷的终端设备。在云计算成熟的时代,人们只需要一个能连网的终端设备,便可以随心所欲的享受数据资源。软盘,硬盘等存储设备也不再需要,数据只要传入数据中心,便可以终身使用不同终端共享数据。这样人们也不再为数据丢失,中毒等事情忧心。

五、结论

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云计算在互联网市场中的应用已然崛起。云计算的诞生与应用会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某些软件、平台和基础设施已经作为一种云服务出现,人们享受到了它们带来的方便快捷。在云计算成熟的时代,人们只需要一个能接入互联网的终端,便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数据资源。

参考文献:

[1]林沛.探索云计算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7:35-36

[2]卢雅婷.云计算及其应用[J].科学时代,2011,11:297-298

篇3

【关键词】云计算 定义 主要技术 应用

初期的大型机时期,大型机集聚了全部计算;而到了PC时代,计算能力则散布在每台PC上;在将进入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以后,计算能力又将走向集中。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几万甚至几千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各自的需求进行存储和运算。

1 云计算的服务

云计算不妨认为包含下列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1.1 基础设施即服务(上层)

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

1.2 平台即服务(中层)

实际上是指把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软件即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因此,平台即服务也是软件即服务模式的一种应用。但是,平台即服务的出现可以加快软件即服务的发展,尤其是加快软件即服务应用的开发速度。

1.3 软件即服务(下层)

它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无需购买软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SaaS可以说是目前最符合市场需求的形态,大多收费较少,甚至免费,容易使用,功能丰富,易于访问,并且能够保证较高的可用性,但是由于应用广,其安全性比较难以得到保障,用户在使用时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2 云计算的特点和云计算环境的类型

2.1 云计算的特点

2.1.1 High scalability(高扩展性)

能够为大量的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2.1.2 Agility(灵活)

云在分布式模式的环境下工作,能够使用户、任务之间的资源得到快速共享,提高了效率。

2.1.3 High availability and reliability(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服务器的可用性高,基础设施出现故障的机会很小。

2.1.4 Multi-sharing(多分享)

多个用户或者应用能够共享一些需要的基础设施,使得成本开销减小,提高了效益。

2.1.5 Services in pay-per-use mode

当使用需付费的服务时,必须在用户和服务供应商之间定义SLA,这是一些复杂服务的基础。

2.2 云计算环境的类型

2.2.1 Public clouds

这种环境下,广大市民可以使用。这包括个人,企业和其他类型的组织。通常情况下,公共云由第三方或供应商在互联网上的管理,服务提供在按使用计费的基础上。这些也被称为provider clouds。

2.2.2 Private clouds

这种云计算环境驻留在一个组织之上,并专门用于该组织的效益。这些也称为internal clouds。他们主要由企业的IT部门建立,为了优化企业内部基础设施资源配置,通过提供使用网格和虚拟化的概念的基础设施。

2.2.3 External clouds

这种云计算环境是组织之外的,当然它不一定是公共云。一些外部云将他们的云基础设施提供给特定的其他组织,而不是一般公众。

2.2.4 Hybrid clouds

这是一种综合了上述两种环境的云计算环境。

3 云操作系统

云计算越来越受到关注,如谷歌和微软等大公司已经开始推出基于云的产品,为云的使用做广告,甚至推出了开源的云操作系统。就像一个传统的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对低层次的云资源负责和为应用程序提供一个高层次的接口。然而,不同于传统的操作系统,一个云操作系统必须在大规模上处理这些资源。

云操作系统是实现云计算的关键,云操作系统有以下几个作用:

(1)治众如治寡,能管理和驱动大量服务器、存储等硬件,将数据中心的硬件资源逻辑上整合成一台服务器;

(2)为云应用软件提供统一、标准的接口;

(3)管理大量的计算任务以及资源调配。

4 云计算和云操作系统的安全

不过,笔者更关心的是云计算和云操作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进展。虽然云计算和基于云的操作系统都不是全新的,但是由于对使用云计算的认识得到了更好的普及,重新评估云计算的安全变得十分重要。此外,大部分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已经存在于目前使用的计算方法中。说到这里,有一些新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云网络的安全性涵盖的不仅仅是用户的数据安全,它也包括预防基于云的僵尸网络、垃圾邮件和其他类型的在云里的对看似无限的资源的滥用。这些安全问题不仅包括与传统计算相关的事物,也包括涉及到云计算的安全事务,还有一些安全问题会同时影响到客户和供应者。大多数人提到计算机安全的时候只会想到是用户的计算机受到攻击,但是,考虑个人滥用云计算而产生的僵尸网络也是必要的。接下来,将讨论一下几个有关安全性的问题。

4.1 XML签名

确保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内数据的真实性的一个方法是创建XML签名。本质上说,一个XML签名是为了证明给接受者数据是真实和完而负载XML片段上的。XML对于云计算在系统间共享信息是必要的,然而,有一些已知的的攻击叫“包装攻击”,攻击者可以在添加额外代码的时候复制注入XML的一个片段,这样会让计算机去做另外的本来不应该做的任务,导致恶意的问题。

4.2 浏览器安全

对于云操作系统,例如Google Chrome OS,浏览器是用户输入输出的主要地方。在云里,有不少关于浏览器的安全问题。对于服务器,浏览器防御的共同的第一线是同源策略。这是服务器用于监视请求提交时的浏览器的初始位置,而且,当请求来自同一位置时才会接受的策略。不过,这已经被证明是一个不安全的方式。

4.3 轰炸攻击

有一种类型的攻击称为“阻断服务”攻击,就是所谓的DOS攻击,攻击中,骇客使用方程式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网络封包或请求,堵塞服务器的端口,使之瘫痪,使得正常的使用者无法获得服务器提供的服务。虽然云中的服务器的资源看起来是无限的,但是如果DOS攻击以此为目标,会导致云提供非常多的资源给这写由DOS产生的无意义请求,不仅会增加提供者的消耗,也会影响云的其他使用者。

4.4 侧通道

在一块有多个虚拟机的硬件里,资源是共享的,侧通道信息可以在通道内从一个虚拟机传到另一个虚拟机。有一种攻击是基于在同一块硬件内的虚拟机之间的共享资源。攻击者如果成功邻接目标,可以用多种方法拦截虚拟机发送和接收的数据。不过这种攻击已经被记下来研究,而且有多种方法预防这种攻击。

4.5 数据的松散控制

可以说,阻碍企业和个人使用云计算和云操作系统的最重要原因是使用者对数据的松散控制。在企业或个人拥有的传统PC或这服务器,数据存储、访问和限制的机制已经是建立好的。但对于云计算,数据是存储在服务器和第三方企业里的,使用者需要十分信任提供者,存储重要的、机密的或者敏感的数据。但是我们并不一定能找到这样的受信任的组织或第三方有存储这些数据。很大程度上,企业和个人都不希望他们的数据被其他人得到。

4.6 对互联网的依赖

由于云的使用变得更加普遍,我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成倍增加,这因越来越多的使用者依赖服务器来存储他们的应用程序的数据而成为现实。尤其当用户使用云操作系统,例如Google Chrome OS,用户完全依赖互联网中任何形式的计算。如果发生灾难性的病毒爆发或者恐怖袭击会导致绝大多数的生产遭到致命的打击。

5 总结

在分析了上面的内容之后,为了使云中的安全性得到最大化,有一些东西需要得到关注。

首先应该是安全等级的标准。安全性,虽然是我们在纸上讨论的问题,但却是云计算中必须面对的和会遇到很多挑战的问题。我们应该会明白,建立一个标准是很重要的,建立一个让所有企业和个人遵守的标准应该成为各大公司的研究方向。有了这种标准,服务器将根据分配的等级,执行具体的安全措施。使用者可以给不同的信息指定安全级别,安全级别较高的信息将得到重点的保护。例如说,一些企业可以将他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和未发表的文献数据定下很高的安全级别。这样,别的企业就不能访问到这些数据,而只能浏览到安全级别较低的数据了。

然后是列出要让所有人应该知道的东西。可以说,在选择使用云计算和云操作系统之前,使用者有太多东西需要知道和考虑。我们可以尝试列出一部分这些事物,并让他们明白安全性,特别是在云计算这种动态的东西中,是会不断的发展的,是需要他们自己不断寻求更多的知识的。他们需要自己来决定是否使用云计算或云操作系统。

参考文献

篇4

据赛迪顾问3月份最新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606.78亿元。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的云计算领域的产业链规模预计可达7500亿~10000亿元。

面对如此火热的云计算市场,如何更好地发展云计算事业,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云生态系统初显

近些年,云计算不仅成为了主要发达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更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重要的战略项目。国际数据公司的数据显示,仅2010年一年,俄罗斯用于数据中心服务的开支就超过了1.6亿美元。而截至2015年,云计算将为印度直接提供210万个新增工作机会。

处在云计算发展大潮之中,我国的云计算战略也在稳步推进。目前我国已有二十余个地方相继出台了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鼓励建设示范试点工程,制定了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各地政府通过政企联合、官产学研一体化运作,积极推进本地区IDC、灾备中心等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的主要推动者。赛迪顾问总裁李峻表示,中国云计算产业在2011年的总体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了164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层占了接近40.6%的比重,应用服务层则是17%。

赛迪顾问调查研究了国内现有云计算的应用试点城市,其中推出的首批试点城市得到了国家云计算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应用示范,中国云计算示范驱动模式已经从传统政策驱动逐步过渡到政策驱动与应用驱动并重的模式。除了发展云计算的一些重点大城市,越来越多的省区城市,以及地方政府也开始投入到发展云计算的浪潮中。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云计算事业的同时,各大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商、互联网服务商、软件开发商陆续推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产品及服务。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云计算技术及产业发展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在谈到云计算产业的空间布局问题时,李峻说:“中国云计算产业已经分布到了全国的绝大多数区域。云计算产业正在逐步向低运营成本的地区比如内蒙古、新疆转移。”

在云计算应用模式大发展的背景下,硬件、软件、集成、运营、内容服务等领域的主要厂商纷纷借势转型发展,基于已有的产品及技术优势,推出云计算服务及解决方案,这使得云计算产业链得以构建,以基础设施服务商、平台服务商、应用软件服务商、云终端设备提供商、云内容提供商、云系统集成商为主要角色的云计算生态系统正在加速形成。

浪潮集团副总裁袁谊生认为,云计算给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使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公正地获取和使用。资源管理需要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云计算将促进社会化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理性避免云计算狂热

云计算不仅仅是发展的大势,更是一个聚宝盆,各方都希望进入这个盆中赚个盆满钵满。在云计算战场上,国外的Google、亚马逊,国内的华为、中兴、百度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2011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三部委拨款15亿元,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云计算示范工程专项资金,重点推动国内云计算产业发展、扶持云计算领军企业。阿里巴巴、腾讯、华东电脑在内的多家企业入围首批重点扶持企业。

除企业外,政府对于云计算的热情也有增无减。2010年10月,工信部与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作为先行试点示范城市。目前,云计算项目在地方呈放射状扩散开来,北京有“祥云计划”、上海有“云海计划”、 广州有“天云计划”、重庆有“云端计划”、宁波有“星云计划”。

一个对各方而言的利好消息是,云计算市场的增长趋势不会短期之内消失,这是一个成长中的巨大市场。

Gartner2009~2011年全球十大战略技术分析报告称,到2012年全球财富1000强企业中80%会通过不同方式使用云计算服务,20%的企业将不再拥有任何IT硬件资产。赛迪顾问副总裁孙会峰表示,经过2011年的快速发展,2012年将会有更多更好的云计算应用服务于社会各个方面。

在政府与企业大力投资云计算产业的同时,我国云计算发展的隐忧也逐渐凸显。云计算作为一个新兴应用,在发展初期,用户对其技术成熟度、系统安全性、方案有效性、建设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顾虑,因此早期的案例中多以小范围试用为主。应用云计算技术解决单一、非核心业务问题时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形成规模化应用。

为了理性推动我国云计算应用的发展,赛迪顾问认为政府与企业在发展云计算应用时应该着重从以下几点进行推进:首先要关注重点项目的商业模式、标杆作用与带动性;其次要跟进首批国家级应用示范项目示范内容;再次应该聚焦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共性需求;然后要构建以示范应用加快产业集聚的生态链;最后应规避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投资过热中的风险。

平台更具优势

目前,很多地方在发展云计算的计划中都提到要建设云计算示范平台或者公共服务平台。在五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的内容中就涵盖了平台搭建,这无疑为地方发展云计算提供了政策支持。孙会峰表示,地方政府建设的云计算平台与公共服务平台属于云计算应用。地方政府通过云计算的技术手段可以带动本地产业的哺育、企业的聚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赛迪顾问认为,围绕云平台建设、运维、服务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平台的掌控者将成为未来竞争的优胜者。随着云计算应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行业希望通过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整合现有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高效、动态、弹性的“灵动型”一体化云平台,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需要。而传统软硬件或信息服务企业,为了确立未来的竞争优势,也纷纷加快从提品,提供解决方案,向构建云平台、运维云平台以及提供云服务等方向转型。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云计算专业委员会发起成立的“中国云计算基地(中心)联盟”,汇聚了国内主要的云计算基地园区、云计算企业、研究机构和用户资源,通过联盟来重点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政策规划制定、产业资源集聚、云计算中心建设以及应用示范项目落地等,正在成为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篇5

目录

第1章云计算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石

1.1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1.2云计算是物联网的基石

1.3物联网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1.3.1物联网应用的整体发展情况

1.3.2全球的物联网应用处于起步阶段

1.3.3发达国家处于领先地位

1.3.4我国物联网应用初创待发

1.3.5物联网应用的发展趋势

1.4物联网的发展深刻影响未来

第2章云计算的起源

2.1 Animoto的创业故事

2.2云计算是当今的热门名词

2.3云计算在中国

2.4云计算的前世今生

2.4.1高高在上的大型计算机时代

2.4.2合久必分:PC时代的到来

2.4.3分久必合:互联网让PC合在了一起

2.4.4合中有分,分中有合:云计算时代来临

第3章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

3.1云计算概念

3.2云计算的分类

3.2.1公有云和私有云

3.2.2 XaaS

3.3云计算的特点和优势

3.3.1快速满足业务需求

3.3.2低成本、绿色节能

3.3.3提高资源管理效率

3.4云计算与网格计算

3.5云计算中心和超算中心

3.6 Google云计算成功的秘诀之一

3.6.1 Google的蜕变

3.6.2一个简单的想法

3.6.3顺利启程

3.6.4 MapReduce

3.6.5初见成效

3.6.6幸运女神的降临

第4章云计算的服务形式和商业模式

4.1云平台和云服务

4.1.1云平台

4.1.2 Google App Engine

4.1.3云服务

4.2云计算的典型商业模式

4.2.1 Google在互联网领域的神话依赖于PaaS

4.2.2 Amazon的商业模式创新全面启动了IaaS服务

4.2.3 SalesForce.com的成功源于SaaS

4.3典型的云计算应用

4.4云计算的商业模式的成功秘密

4.4.1海量用户支持、良好用户体验促成互联网后向收费模式的成功

4.4.2“人人是服务的使用者”,“人人是服务的提供者”

4.4.3对大规模用户的海量数据计算成为可能

4.4.4 IT服务设施从硬件依赖转向软件依赖

4.5云计算的优势

4.6云计算的社会价值及其影响

4.6.1云计算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

4.6.2云计算的价值

第5章云计算关键技术和开源社区

5.1云计算技术框架概述

5.2虚拟化技术

5.2.1什么是虚拟化

5.2.2虚拟化技术的分类

5.2.3云计算机时代下的虚拟化技术

5.2.4虚拟化打开了云计算的大门

5.3海量分布式存储技术

5.4并行编程模式

5.5数据管理技术

5.6分布式资源管理技术

5.7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

5.8云计算是一种多粒度和变粒度的计算

5.9绿色节能技术

5.10云计算和开源社区

5.10.1虚拟化平台软件Xen与KVM

5.10.2云基础设施管理平台Eucalyptus与OpenNebula

5.10.3分布式计算框架Hadoop

5.10.4云平台访问接口适配层libcloud与Dasein Cloud API

5.10.5开源精神

第6章云计算的产业现状和发展

6.1云计算的产业现状

6.2云计算产业市场分析

6.2.1美国市场走向成熟

6.2.2国内市场政府推动,喜中有忧

6.2.3现状原因:供给匮乏,需求乏力

6.3云计算的未来发展

第7章云计算数据中心及其度量维度

7.1云计算发展迅猛,市场初具规模

7.2云计算对数据中心建设带来挑战和机遇

7.3国外先进云计算数据中心

7.3.1 Google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最佳实践

7.3.2 Facebook的绿色数据中心

7.4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构建

7.4.1电子邮箱服务中心的构建

7.4.2搜索服务中心的构建

7.4.3视频服务中心的构建

7.4.4云存储服务平台的构建

7.5粗略评价数据中心健康性的5个指标

第8章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关系

8.1云计算是物联网最具成本优势的IT基础设施

8.2云计算是物联网最具计算力和存储力的平台

8.3云计算是物联网数据挖掘的大脑

8.4云计算是构筑物联网长尾效应的开放平台

8.5云计算和物联网融合发展

8.5.1物联网和云计算融合发展第一阶段

8.5.2物联网和云计算融合发展的第二阶段

8.5.3物联网和云计算融合发展的第三阶段

第9章云计算和物联网融合应用案例

9.1云计算与无线城市

9.2云计算与交通物流

9.2.1智能交通

9.2.2智慧物流

9.3云计算与健康医疗

9.3.1医疗保健应用

9.3.2家庭社区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9.3.3医院临床无线医疗监护系统

第10章物联网和云计算相融合的未来服务形式

10.1物联网业务模式分析

10.1.1物联网的商业机会

10.1.2物联网的商业应用类型及其应用系统组网方式

10.1.3物联网业务的商业运营模式和商业合作模式

10.1.4物联网的商业模型

10.1.5国内外运营商分析

10.2当前物联网应用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0.2.1当前物联网应用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篇6

一、中国云计算产业的现状

全球云计算产业虽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不大,但将会引导传统ICT 产业向社会化服务转型,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2011 年全球云计算服务规模约为900 亿美元,美国云服务市场规模约占全球60%,远高于欧洲(24.7%)和日本(10%)等国家和地区。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总量目前仅占全球ICT 市场总量的1/40,但增长迅猛,未来几年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超过20%。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到2012 年预计将达到1072 亿美元,2015 年将达到1768 亿美元,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国际主要IT 企业将云计算作为公司未来主要战略方向,云计算相关的合作与并购十分活跃。近年来,大型IT 企业面向云计算制定战略并调整内部组织机构,以适应未来的发展方向。早在2008 年,包括思科、惠普、戴尔、EMC 等在内的主要国际IT 企业就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推动云计算技术和市场进展,并相继了云计算战略。近年来,IT 巨头在云计算领域的并购行为尤为频繁,希望借收购补足其产品短板,提高其云解决方案和云服务能力,如IBM 收购Platform,戴尔收购Force10,微软收购Opalis,Verizon 收购Terremark 等。另一方面,处于各垂直领域的企业也在寻求通过联盟或合作的方式形成新的产业集团,以实现取长补短,如由思科、EMC、威睿组成的“VCE联盟”,由法电、思科、EMC、威睿组成的“Flexible 4 Business 联盟”等。

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云计算技术与设备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总体规模较小,但追赶势头明显。据Gartner 估计,2011 年我国在全球约900 亿美元的云计算服务市场中所占份额不到3%,但年增速达到40%4,预期未来我国与国外在云计算方面的差距将逐渐缩小。

大型互联网企业是目前国内主要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业务形式以IaaS+PaaS 形式的开放平台服务为主,其中IaaS 服务相对较为成熟,PaaS 服务初具雏形。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开发了云主机、云存储、开放数据库等基础IT 资源服务,以及网站云、游戏云等一站式托管服务。一些互联网公司自主推出了PaaS 云平台,并向企业和开发者开放,其中数家企业的PaaS 平台已经吸引了数十万的开发者入驻,通过分成方式与开发者实现了共赢。

国内部分省市和大型企业已开始关注云计算产业发展。北京、广东、无锡等城市率先启动云计算基础设施、云计算服务平台和云计算产业园区建设,吸引国内外云计算技术和服务企业入驻,部分云计算平台已开始向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部分基础运营商和数据中心企业从市场需求出发,着手建设面向企业服务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一批新兴互联网企业基于云计算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已开始提供服务于产业的云计算基础平台;传统软件企业纷纷抓住产业变革机会,推出面向行业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国内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集团也在密切关注云计算产业发展动态,掌握云计算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已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

二、云计算的推进方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当前我国应该将云计算作为重点发展和推进的内容和重点。

      1、有序引导和扶植产业发展。

      由于云计算产业已经出现了个别区域盲目投资,造成了云计算产业的严重发展障碍,而且在整个市场、能源资源、网络设施等方面采用尽可能的倾斜政策,鼓励云计算的投资和发展,通过支持国内大型企业的发展云计算技术,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率先使用自主云计算服务和产品。

      2、突破技术局限,制定发展标准。

政府通过组织和支持国内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通过创新的发展整个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解决数据相互接触、相互发展的问题,通过执行了云计算超大规模计算操作系统、虚拟化数据、高速网络等关键技术的发展上取得关键性进步,形成云计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积极开展云计算的标准制定工作,特别是操作性问题,为产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3、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督机制。

      由于云计算属于新发展起来的事物,因此在管理和监督上应当采用积极鼓励的态度,在面对新事物的发展上起到鼓励和监督作用。通过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尽早出台政府、重要行业使用云计算服务相关法律规范,从而强化云计算业务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升用户对于云计算技术及服务的信心,大力支持建设绿色、安全、可信的云计算系统及业务体系。

三、云计算未来发展建议

身处席卷全球的云计算热潮之中,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迫切需求,政府及企业应积极应对,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及有效手段,共同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1、全面评估云计算的影响,选择重点领域进行示范试点。

      由于本地云计算发展的企业非常众多,如果能够相互连接,整合资源就能够获得更大的生产能力,带动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从产业链的角度,选择有影响力和带动性的重点产业环节作为发展重点,通过深入普及要组织开展云计算示范试点工作,抓紧制定云计算示范点示范的整体思路与规划,科学制定示范试点选择标准;选择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地区开展试点示范,做好试点推广应用工作,形成一批重大应用示范项目,摸索出适合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特色的云计算发展与应用经验,催生出一批云计算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云计算应用的典型示范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云计算的整体发展。

      2、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推动应用发展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先机,将云计算与下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和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等新应用结合推进,通过示范工程加速推进云计算的行业应用。在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同时,鼓励云技术创新、应用模式探索,以云应用服务作为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云计算应用模式、服务模式研究,分析云计算应用对系统、设备、网络等资源的需求,指导企业、行业用户对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改扩建,适应云计算的应用需要;通过组织实施云计算试点示范工程,探索云计算应用模式和服 务模式的创新,推动云计算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建立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

      3、加深中国云计算用户的环境发展

   由于国内外的IT应用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异,而中国云计算存在主要的发展局限性就在于网络发展过慢,信息传递不流畅等,因此根据当前中国云计算用户的需求进行了解,依据其业务和发展方向、以及IT应用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加之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三网融合”、“节能减排”等重大发展战略,结合这些应用趋势的解决方案必将能够获得市场青睐。

      4、与产业链上各相关方形成良性互动

在当前国内云计算的发展能力局限性很强,许多用户仅仅了解云计算名称,对其的实质内容根本就不了解,因此应当积极开展各类中国云计算领域技术论坛、产业峰会、高峰对话等活动,向潜在客户展示先进技术理念,可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不断扩大企业在中国云计算发展的应用领域影响力,进而能够在培育潜在市场。同时,积极开展与规划设计单位、集成服务商、客户关键业务系统开发商的相互联系,让更多企业用户人群了解产业的发展以及详细的内容,通过对产业链相关方的研究、梳理、筛选,确定潜在价值的合作伙伴,共享其客户资源,分工协作,共同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解决方案,同时使企业自身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快发展。

四、结束语

云计算被IT服务商领域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它已经让国内外的运营商普遍重视和发展,国内外的各大运营商已经纷纷综合各种资源进行投入和发展,对于服务商IT领域而言,采用云计算有可能打破原先IT发展的常规,它不但可以优化现有IT资源,而且能够通过云计算降低企业的内部运营成本,而且它也能够将IT服务商转变成为综合性发展业务运营商的转型发展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篇7

2.云计算安全:架构、机制与模型评价

3.云计算访问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4.云计算采纳行为研究现状分析 

5.Google三大云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分析流程的技术改进优化研究

6.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研究 

7.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  

8.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 

9.推动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 

10.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11.我国云计算教育应用的研究综述  

12.云计算及云计算实施标准:综述与探索

13.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 

14.云计算环境下的联网审计实现方法探析 

15.云计算和云数据管理技术  

16.基于云计算的多源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综述 

17.云计算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18.云计算系统相空间分析模型及仿真研究 

19.云计算时代关键技术预测与战略选择

20.云计算方案分析研究  

21.基于云计算的B2C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链优化  

22.面向图书馆的云计算研究综述  

23.云计算时代的数据中心建设与发展 

24.基于Hadoop的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研究 

25.云计算研究现状综述 

26.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信息平台 

27.云计算资源调度研究综述 

28.论云计算的服务质量 

29.我国云计算教育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0.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  

31.云计算技术发展分析及其应用探讨 

32.云计算应用服务模式探讨 

33.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

34.构建云计算平台的开源软件综述 

35.云计算安全研究 

36.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  

37.基于企业视角的云计算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38.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新能源应用:研究现状与趋势  

39.云计算环境下的电子文件迁移模型研究 

40.云计算:构建未来电力系统的核心计算平台

41.移动云计算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2.云计算中虚拟机放置的自适应管理与多目标优化 

43.云计算: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  

44.基于虚拟散列安全访问路径VHSAP的云计算路由平台防御DDoS攻击方法

45.云计算集群相空间负载均衡度优先调度算法研究 

46.电力系统云计算中心的研究与实践 

47.云计算初探  

48.随机任务在云计算平台中能耗的优化管理方法 

49.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 

50.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51.云计算中调度问题研究综述

52.云计算给图书馆管理带来挑战

53.云计算安全研究综述  

54.云计算中数据隐私保护研究进展  

55.云计算应用及其安全问题研究  

56.基于云计算的电力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及其关键技术 

57.基于云计算和极限学习机的分布式电力负荷预测算法 

58.美国联邦政府云计算战略  

59.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新型电子取证研究 

60.云计算信息安全分析与实践 

61.基于Openstack的科研教学云计算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62.云计算安全关键技术分析  

63.云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64.基于云计算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65.面向云计算环境的能耗测量和管理方法 

66.基于云计算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67.云计算概念、模型和关键技术  

68.云计算环境下的审计业务模式变革研究 

69.基于Hadoop的分布式云计算/云存储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70.云计算环境中绿色服务级目标的分析、量化、建模及评价

71.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发展 

72.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73.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云计算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74.云计算的价值创造及其机理  

75.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76.寄心海上云:云计算环境下的知识管理 

77.基于云计算的居民用电行为分析模型研究 

78.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存储  

79.基于效用的云计算容错策略和模型 

80.云计算环境下的智能决策研究综述  

81.云计算安全风险因素挖掘及应对策略 

82.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83.云计算安全需求分析研究 

84.智能电网中虚拟化云计算安全的研究 

85.云计算架构下的移动学习 

86.基于云计算的终身教育服务平台设计 

87.云计算在电力系统数据灾备业务中的应用研究 

88.云计算与图书馆:为云计算研究辩护 

89.浅谈云计算技术  

90.云计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91.云计算环境下的著作权制度:挑战、机遇与未来展望 

92.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模型的研究 

93.云计算发展态势与关键技术进展 

94.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 

95.国外云计算发展现状综述  

96.云计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影响  

97.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学资源建设模式——以浙江开放大学为例 

98.云计算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研究  

99.对云计算技术及应用的研究 

100.云计算应用展望与思考  

101.云计算给图书馆带来的发展机遇  

102.云学习:云计算激发的学习理念  

103.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式研究  

104.云计算研究进展综述 

105.云计算及安全分析  

106.一种云计算操作系统TransOS:基于透明计算的设计与实现 

107.基于等级保护的云计算安全评估模型  

108.云计算:从概念到平台  

109.云计算环境下信息安全分析  

110.云计算技术简述  

111.云计算综述与移动云计算的应用研究  

112.中国云计算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  

113.云计算安全问题  

114.云计算下的国外图书馆联盟服务研究 

115.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综述  

116.云计算在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探究  

117.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信息平台的构建  

118.云计算技术驱动下构建数字图书馆虚拟化环境的探讨  

119.云计算支撑信息服务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 

120.云计算环境下基于协同过滤的个性化推荐机制 

121.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技术研究  

122.云计算模式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篇8

1 云计算信息产业的现状

从全球市场来看,2015年全球云计算产业将达到5000亿美元。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及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前列的美国视大数据为“未来的新石油”,美国已在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商业企业、科研院校等多个领域推进大数据应用。

国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十二五”期间我国云计算领域产业链规模已达10000亿元,如:北京市的“祥云工程”力争打造世界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产业链规模达2000亿元;上海建造的亚太地区云计算中心,在云计算领域产业规模1000亿元等。

河北省正在大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为云感知、云传输、云存储、云处理、云应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河北省政府提出“河北云”升腾计划,在5大重点领域与云计算产业深度融合,包括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水资源监测传感网应用、区域智能交通、食品药品行业应用、智慧城市试点等。

秦皇岛市政府与IBM联手打造的全球首个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在秦皇岛开发区落成。该平台可以通过云技术有效支持3D互联网应用的开发、测试和上线运营,可以显著降低相关企业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进入门槛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引领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2 秦皇岛市发展云计算信息产业的意义

秦皇岛市云计算产业运行模式和商业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发展水平和京津相比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云计算产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方面,本研究将对云计算产业的重点领域的发展形势、机遇挑战、对策措施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促进秦皇岛市云计算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成为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的重要平台。秦皇岛将云计算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将对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秦皇岛打造河北省云计算信息产业新经济增长极的研究能够使《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精神落到实处。通过加快推进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云计算服务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推动秦皇岛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3 秦皇岛市发展云计算信息产业的做法

3.1 云计算信息产业推广的思路

(1)借助秦皇岛市举办的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相关研讨会,探讨如何更好地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并通过国内外云计算相关产业交流与合作平台,吸引京津地区大量的高端科技人才作为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智力保障。

(2)合理布局秦皇岛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充分利用秦皇岛能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区位优势,积极争取更多数据中心落户秦皇岛。

(3)创新电子政务服务模式,探索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建设运行新机制,减少政府部门自建数据中心数量,促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业务协同,为云计算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带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4)推进秦皇岛智慧城市建设,强化云计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融合应用,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推广低成本、高质量、广覆盖的云服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力争赶超石家庄、廊坊。

3.2 云计算信息产业的阶段成果

(1)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高新技术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并被河北省政府列为河北省五大物联网产业基地之一。秦皇岛市依托燕山大学国家科技园和北京大学数据产业研发中心,正在全力打造发展数据服务产业,建成集数据传输与服务、应用软件、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和三维互联网技术于一体的数据产业集群。

(2)秦皇岛开发区与IBM联手建成了全球首个云计算平台的三维互联网孵化平台,该平台通过云技术有效支持3D互联网应用的开发、测试和上线运营,可以显著降低相关企业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进入门槛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引领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3)秦皇岛市开发区云计算产业基地已经聚集了北方云计算中心、新线云计算、IBM技术支持的物联网技术中心等云计算和物联网企业,并在全面推动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代表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

(4)秦皇岛云计算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探索建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与企业联合培养云计算相关专业人才,依托信息安全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建立了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专家队伍,并建立了信息化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加强了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能为云计算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

(5)秦皇岛已形成燕大正洋电子有限公司等几家技术进步快、经济效益好、增长速度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骨干企业,信息产业的先导性、支柱性和基础性作用初步显现。

4 云计算信息产业转化为经济增长极的价值体现

4.1 创新价值

云计算是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也是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神经中枢,是国际信息技术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云计算不仅是一种技术变革,更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够引发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服务模式,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云计算最有前景的方向是应用到企业、政府的信息处理过程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特别是服务于中小企业。

4.2 应用价值

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已掀起云计算产业发展浪潮。秦皇岛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必须把握住本轮云计算产业蓬勃兴起的机会,将云计算数据产业培育成为秦皇岛重要的战略先导与支柱产业。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多数园区的基础设施、硬件条件一流,但缺乏与之配套的服务、管理体系;信息不透明,园区内部的企业信息交流不畅,跨园区的信息交流更少。园区借助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能有效整合产业链,提高产业上下游企业的聚集,提高园区的安全管理和防线控制能力。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极大地推进秦皇岛市智能工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云计算发展至今已经有3到4年的时间了,早期业界对其评价相对乐观。一时间,产业界认为信息产业的发展似乎已经全面进入云计算时代了,政府、企业的各项IT规划也都纷纷与云计算挂钩,云计算甚至已经成为技术信息化水平的判断标志。然而,这样的产业评价及定位并不够准确,用王鹏教授的话来讲,“当前云计算的发展还远未达到应用能顺利接入的要求,云计算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云计算产业链并未形成健康完备的发展形态。如果用云计算自身的标准进行判断的话,从数据中心到应用落地,再到整合应用推向市场这一完整的过程,还没有完全地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王鹏教授进一步解释,尽管如此,云计算的未来也并不是悲观的,相反他认为,越是没有发展定型的产业,越是充满生机和机遇。尽管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符合云计算理念的云计算成功案例可供参考,多数的云计算产品只是具备了云计算某一个和几个方面的特征并将其作为云计算产品推广。云计算目前的产业规模是被大大的高估了,一些传统互联网产业的份额被算进了云计算产业,但云计算未来的产业规模是不可限量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健全,随着大量的政府、企业、研究者投入到云计算产业,云计算的发展正在逐步提速,未来实现完全符合云计算模式要求,将计算力、存储力作为资源弹性化的提供并通过应用整合提供者输出给最终用户的产业模式将指日可待。

他介绍,2012年3月在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云计算的定义是这样的: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是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整个定义的核心部分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这一定义将云计算定位为一种“模式”而非一种新“技术”表明其对产业影响很深远,已远不是单一技术的创新所能概括的。一直以来大部分人是将云计算仅仅是看作一种技术来对待的,一些学者一直希望能对云计算有一个严格的定义,然而云计算的技术化定义让人们越发看不懂云计算,所以至今也没有一种云计算的技术化定义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但将云计算作为一种产业模式的改变来定义,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一种产业模式是需要大量不同的技术来支撑的,没有一种技术化的定义能完全的包括所有云计算产业需要的技术要素。

王鹏教授将云计算产业用发电厂与电器制造者来做了一个比喻,他说:“传统的信息产业‘发电’与‘电器制造’是由一家公司完成的,IT企业一般来说既要建资源‘发电’,又要开发应用‘造电器’,进入云计算时代之后,应该把‘发电’和‘造电器’有效地分开,‘发电’由专门的电厂完成,这一模式其实在传统的电器制造业中早已在实行,发电厂、电器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分工现在已非常的明确了。云计算的出现就是要避免很多做应用的企业既要做应用,又要发电的难题,使各自专注自己的工作。资源、应用、销售在产业链中的分离是云计算时代产业链的基本特点,按照这样的思路,云计算产业链才真正理顺”。

泡沫有理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已毋庸质疑,但如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初期我们经历了一次泡沫期的洗礼那样,云计算的发展也会经历泡沫期,目前云计算的泡沫正在逐步形成和变大,但这种泡沫的存在并非是坏处,最起码能够证明人们对这一产业模式的热情和认可。”王鹏教授说。

泡沫存在的合理性虽然能够解释目前企业、政府等单位对这一技术模式的追捧,但其存在的根本问题依然不能回避。进入“十二五”发展阶段,各地的云计算产业项目上马迅速,参与到云计算产业的企业逐步增加,云计算在产业界和用户中的认知度已没有了问题,同时各级政府机关对云计算的态度也在从观望走向实践,一大批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鄂尔多斯、哈尔滨等都公布了自己的云计算产业规划方案,大量的系统解决方案要求采用云计算,这种情况的出现反倒使一些企业由于技术、人员等多方面的原因有些措手不及了,这说明市场已在逐步地认同云计算这种新的互联网服务模式。与此同时,当投入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云计算却并没有让人们看到预计中的应用效果。

对此,王鹏教授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关键是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尚未解决。一项技术想要形成并支持住一个产业需要很多条件,包括技术本身的成熟度;这一点就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生产力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相应的生产关系是无法建立的,云计算技术是生产力,产业模式就是生产关系,只有云计算技术成熟后相应的产业模式才能顺利的形成。生产力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尽管各地数据中心建好了,也只是硬件,数据何来?应用何来?生产力问题尚未解决,强行建立生产关系自然无法水到渠成,两项必要条件都没有具备的情况下,效果必然无法体现。

篇10

云计算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呈现“绿色改造、云化加速、产业融合、模块建设”四大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超过20个城市将云计算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相继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鼓励建设示范试点工程,制定了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云计算的驱动下,数据中心大集中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加快,第三方数据中心市场将快速发展,数据中心产业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目前数据中心建设呈现出四大特点:业务发展驱动传统数据中心加入绿色改造与重建行列;新技术应用推动下一代数据中心云化进程;产业融合化趋势明显,企业战略合作和联盟更加紧密;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在行业内迅速推广。

云计算促进数据中心发展呈现“区域布局集聚化、建设集约化、应用虚拟化”三大趋势

我国大国大市场的优势明显,无论人口基数,还是网民规模都位居全球第一,随着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应用的纵深推进,数据中心需求潜在巨大。随着各地数据中心建设的热潮,数据中心的发展也正在发生变化,呈现三大趋势:从布局上,总体向富能源、高纬度地区转移;从云环境下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上,呈现建设集约化、管理智能化、平台开放化、建设与运营服务标准化趋势;从数据中心应用上,数据中心网络虚拟化将成重点,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将成为数据中心高效运行的支撑,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将更加深入。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面临“选址有风险、设计不规范、应用不充分、扩展难实现”等巨大挑战

篇11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066-04

引言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其影响至今尚未消除。世界各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困境,积极致力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占领未来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其中,云计算产业同智慧地球、物联网等概念一起迅速成为全球各界的关注焦点。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能够节约用户数据中心建设费用、计算机软硬件购置费用,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信息的高度共享,因而,云计算产业被视为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革命性变革之一。

目前,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预计在2015年之后将进入成熟期,云计算模式将会被广大用户接受[1],未来市场非常广阔。中国各级政府、电信基础运营商和云计算应用开发商纷纷向云计算产业进军,以便在新一轮技术发展浪潮中抓住战略机遇,占据国际产业分工制高点。基于此,本文在对云计算、云计算产业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行了云计算价值链与服务模式介绍,归纳与总结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主要制约因素,并为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云计算与云计算产业相关概念

(一)云计算的定义

尽管云计算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少国际IT企业如IBM、Google、Amazon等也纷纷从各种角度诠释云计算。但云计算至今尚未出现确切的定义。

维基百科(Wikipedia)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新方式,通过互联网上的异构、自治的服务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计算。中国赛迪顾问认为,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眼中是随时可以获取、按需使用,随时可以扩展、按使用付费的。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云计算是一种信息技术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计算机软硬件与数据处理等功能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在网络上进行流通,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所需的相应资源;同时云计算也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云服务提供商将资源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按需的服务形式。

(二)云计算产业

业界专家对云计算产业的概念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现有研究只是形成了对云计算产业的产生路径、基本特征和范围形成了一些基本看法。

关于云计算产业产生的路径,祝小云(2011)认为,云计算产业由传统的IT产业、通信产业、广电传媒和互联网产业相互融合产生[2]。云计算产业对传统产业技术和资源实现了整合,因而具有具有资源整合性和垄断行的特征。

笔者认为,云计算产业是传统的计算机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相结合的产物,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提供云服务,具有强大的汇集整合资源能力,为社会各个部门提供软硬件资源与信息处理能力的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云计算产业价值链条与服务模式

(一)云计算产业的价值链

一般认为,云计算产业价值链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运设施提供商、云平台提供商、云应用开发商、云服务运营商以及云系统集成商云计算产业价值链如图(见图1)。由此可以出云计算产业价值链涵盖了诸多传统IT产业,包括从芯片、服务器、PC、网络设备、存储等硬件设备,到平台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厂商,到IT服务运营和外包服务商,再到电信运营商,最后面向政府、企业、个人用户。

(二)云计算产业服务模式

根据目前国内外云计算发展实践,云计算产业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服务模式,即IaaS模式、PaaS模式以及SaaS模式。其中:

1.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服务模式。该模式主要为用户提供基础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获得相对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服务,其典型代表产品是亚马逊的AWS(Elastic Compute Cloud)。

2.PaaS(P1atform-as-a-Service):平台服务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软件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基础架构之上建设新的应用,或者扩展已有的应用,同时却不必购买开发、质量控制或生产服务器。其典型代表产品有的、Google的App Engine和微软的Azure(微软云计算平台)。

3.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服务模式。该模式面向用户提供简单的软件应用服务以及用户交互接口等,如同一种软件分布模式,是最成熟的云计算模式。其典型产品有、NetSuite、Google的Gmail和等。

三种云计算产业服务模式由低到高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从不同层次上为用户提供资源服务(见图2)。

尽管PaaS、IaaS和SaaS模式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其核心经济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采用外包的方式,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管理、维护服务器硬件、网络硬件、基础架构软件和/或应用软件的人力成本。从更高的层次上看,它们都试图去解决同一个商业问题——用尽可能少甚至是零的资本支出,获得功能、扩展能力、服务和商业价值。当某种云计算的模式获得了成功,这三者之间的界限就会进一步模糊,成功的SaaS或IaaS服务可以很容易地延伸到平台领域[3]。

三、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一)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计世资讯提供了一种包含搜索引擎与网络游戏的口径较宽的统计数据,认为2009 年云计算应用的市场规模已达403.5 亿元,比2008 年的315.2 亿元增长了28%。另外,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结果,2009 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为92.23 亿元,比2008 年增长26.85%。根据赛迪顾问2012年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初步估计2012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为606.78亿元,相对于2009 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92.2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7.4%。由此可可见,中国云计算产业正处于市场起飞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二)云计算服务模式相对单一

云计算服务分为硬件层的基础架构云(IaaS)、平台云(PasS)和软件应用云(SaaS)三个层次,从长期来看,在云计算的产值中应该呈现均衡发展的格局。但是,中国目前云计算产业服务模式比较单一,大多数的云计算服务主要以PasS和SaaS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在IaaS层则主要依赖于技术实力强劲的IBM、谷歌等国际公司。计世资讯的研究提供了云计算应用的细分市场结构,其中,以软件即服务(SaaS)为代表的云应用服务所占市场比例最大,是目前云计算服务的主要方式。2009 年,SaaS 在云计算服务中所占比例为87.8%,平台即服务(PaaS)所占比例为11.8%,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所占比例为0.4% [4]。这表明,中国云计算基础设施与基础服务领域非常薄弱,对国外企业的过度依赖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

(三)云计算产业布局缺乏统一考虑

尽管云计算服务在中国尚未真正全面普及,但是国内地方政府对云计算产业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各地纷纷建立云计算中心,投入相当高,动辄是几千万或者是上亿元;初步统计,中国正有超过20个城市将云计算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例如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很多省市都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了各自的云计算发展战略。这种一哄而上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局面已经严重偏离了云计算的本质。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云计算中心吗?这些云计算中心真的能够高效地为我们提供服务吗?大多数的云计算中心建设项目不但未能对已经过剩的计算资源进行整合和高效利用,反而演化成为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从而造成更大规模的IT资源浪费。

因此,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来发展云计算产业,需要从国家层面上统筹协调、统一考虑,参考各地实际需求来布局,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四)公有云难以“落地”

公有云是云计算服务的一种形式,在美国和世界很多地区已经大范围普及,对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然而公有云在中国一直难以“落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客户接受程度。根据埃森哲公司对100 多位IT 高级管理人员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已开始探索使用云计算,但在态度方面依然谨慎,目前更倾向于创建私有云,而不是使用公有云服务,只有不到20%的受访企业在使用公有云服务,构建和运行私有云平台的比例要更高,愿意把核心应用委托给云服务商的用户极少[4]。另一方面,则是发展环境不成熟。机房基础设施、网络环境以及政策管制等都是公有云发展的绊脚石,国际上成熟的云服务比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Rackspace等移植到中国困难重重;国内土生土长的阿里云和盛大云等,不仅面临政策上的限制,也面临很多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

四、制约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影响云计算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也是云计算服务用户所关注的首要问题。云计算安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户层面的数据安全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计算系统问题造成的数据丢失、黑客攻击隐私泄密,以及竞争对手通过非法手段窃取商业秘密等。另一方面是国家方面的数据安全问题。公有云计算环境下可能导致有关国家经济、军事、政府部门的敏感数据以及科研成果失窃,从而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安全。云计算中的数据对于数据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云计算用户是保密的,但是对于提供云计算的商业机构而言确实毫无秘密可言。面对这些潜在危险,商业机构和政府机构选择云计算服务、特别是国外机构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时,考虑到安全问题不得不放弃云计算服务。

(二)标准问题

标准问题是云计算产业发展中的又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首先表现在国际统一标准的缺位。虽然目前云计算在国际上已成为标准化工作热点之一,但多个标准化组织互有交叉和重复,云计算标准还处于草案规划阶段,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云计算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国内云计算的标准工作刚刚启动,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相比较严重滞后,在标准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总体来说,云计算服务标准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一致的标准才能使得云计算的应用更加广泛。

(三)人才问题

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中的人才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软硬件人才在数量上供不应求;二是质量结构不合理,缺乏多层次、复合型、交叉型、国际化的综合人才。 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大学生们缺乏创新的基本思维方式,创新型人才极度匮乏。其次是人才竞争问题。对于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国际大公司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和吸引力,优秀的毕业生首选外企工作,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云计算企业人才短缺困境。

(四)网络带宽问题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络的应用,网络的是否流畅直接决定了云计算服务的质量。足够高的、可靠的、低成本的、容易获取的带宽资源,是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和国际上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较中国互联网带宽差距较大,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网民使用的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超半数用户上网平均速度达不到标定速度”,“使用4M宽带的用户中,平均速度在400KB/s以下的占91.2%;使用2M宽带平均速度在200KB/s以下的占83.5%;使用1M宽带在100KB/s以下的则占67.6%”。云计算环境下,数据交互大幅度增多,互联网流量呈几何式增长,会给本来就发展滞后的互联网进一步增加服务中断、网络延迟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五)资金问题

云计算产业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高技术产业,传统的融资渠道难以满足云计算企业的资金需求,必须依靠风险资本的运作来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可事实上,中国目前扶持高技术企业技术转化的环境还不成熟。在美国,一项创新技术很容易获得风险投资顺利地实现商业化;但是在中国,同样的技术却难以获得风险投资。资金问题也将会严重制约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在对云计算产业相关概念界定以及云计算产业价值链和服务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现状,认为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发展迅速,但是存在服务模式单一、布局相对缺乏统筹考虑、公有云客户发展滞后等问题,而安全问题、标准问题、人才问题、网络带宽问题以及资金问题是制约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关键因素。

(二)对策建议

1.关于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首先,政府要积极制定云计算产业发展政策,构建宽松的发展环境。例如制定相对宽松的政策和标准,细化云安全、云可靠性和市场准入机制。 其次,提高中国网络基础设施的质量,尤其要提高中国宽带网络的速度和可用性,做好最基本的云计算产业发展保障工作。再次,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例如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以及云计算产业的相关项目;政府率先应用云服务,支持诸如“政务云”、“公共服务云”的建设,起到行业表率和带动作用。 最后,做好国际对接工作,构建宽松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国际环境。例如,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上云计算相关产业政策和标准的起草,确保中国具有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政策与标准;鼓励中国企业和国际领先企业交流、合作,吸取国际云计算应用和服务的成功经验,避免中国企业在发展道路上走弯路。

2.关于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首先,云计算企业要致力于云计算理念普及,提高用户云计算接受程度。云计算企业可以借助于各种技术论坛、产业峰会、高峰对话等活动,向潜在客户展示先进技术理念,可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不断扩大企业在中国云计算应用领域的影响力,培育潜在市场。其次,中国云计算产业要形成云计算产业战略联盟,壮大中国云计算产业实力。云计算产业企业可通过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形式,解决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例如,为云计算产业发展提供策略、规划及政策建议,积极维护联盟的合法权益,引领行业自律发展等。最后,积极开展云计算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中国云计算产业还在发展初期,成功的云计算应用案例还不多,经验与技术的等方面都不成熟。可以借鉴国外政府、交通、教育、物流、制造、流通等各个行业的云计算成功应用案例,为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房秉毅,张云勇,程莹,等.云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J].电信科学,2010,(8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