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19 00:39: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区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社区教育

篇1

一、制约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

1.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省市县社区教育虽已有了相配套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觉得有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严重制约着我们社区教育的开展。譬如说,我省社区教育从上到下虽形成了以省级开放大学为龙头、市县级社区大学(学院)为骨干、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及居民学校为基础的五级管理运行机制,但到基层由于缺乏统筹性和整体性,教育资源分散、管理多头,协调整合操作困难,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要么被动应付,要么单打独斗,工作难开展。

2.教育意识淡薄

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困境,其实就是人们对农村社区教育意识淡薄的具体体现,换言之,对于发展农村社区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影响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上至领导层面,下至普通百姓,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农村社区教育”的意识偏见,忽视了校外教育的存在形态,导致领导干部不愿投入、百姓群众不愿加入的教育意识淡薄的局面。

3.教育师资匮乏

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可是,我们农村社区教育的师资不尽如人意,社会兼职的较多,文化层次低,拥有农村社区教育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在我们县社区教育仍挂靠在中心小学,人员、编制都在小学,虽然有专职的管理人员,但专职教师少、专业素质缺失。因此,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4.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可是,政府对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甚微,这直接导致农村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正常教育活动难以为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不足必然会导致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后劲乏力。

二、大力发展基层社区教育的有效措施

1.创新管理体制

政府应该创新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明确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宏观决策层面上,政府必须有所为,依据相关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计划,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扫清外部障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当好督导。

2.实施精准培训

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结合当地实际,与党的富民政策相结合、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相结合。一我镇是农业大镇,面上要重点围绕“农业增收,农民增效”这方面组织开展作物栽培、农产品深加工、农机培训、家禽家畜饲养、河蟹养殖等技术培训活动,聘请职业学院教授及其专业技术人员到校讲课、讲座,提高农民多元技术,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以经济收益让农民在家“务农”,以农致富;二是全镇还有1000贫困户,点上要对贫困户精准定向扶贫培训。了解贫困原因、制定脱贫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扶持、基金支持,长期跟踪,确保如期脱贫。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必须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了解农民所需,掌握一门技术或上一个项目,能从地里挖出金娃娃,家前屋后也有摇钱树。

3.加强队伍建设

针对农村社区教育师资匮乏,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潜在的农村社区教育师资的培养;二是对现有的农村社区教育师资的继续教育。针对农村社区教育相关人才的缺乏,政府必须加大投入,重点筹划,积极发展和建设适合于农村社区教育需要的高等教育专业,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培养充足的人才。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现有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工作,或者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相关的师资培训,来提高农村社区教育师资的综合素质,深化专业知识。

篇2

2.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在社区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上埋头苦干的多,在理论研究方面工作较少,大多数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缺乏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印证和充实理论的意识,没有有效利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强大武器,来为社区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进一步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切实增强全市社区教育三级办学的基础能力,宜兴市2012年社区教育工作意见明确要求:社区培训学院要把宜兴终身学习网工作放上整体工作安排的相应位置,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专人负责,精心设计发挥全市社区教育龙头作用的服务方案,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予以实施。在具体工作的推进上,明确指出要建设好信息互通平台,结合宜兴实际,深度开发社区网上教学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在家门口接受终生学习的平台,以此发挥社区培训学院在全市社区教育办学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

二、增强社区教育信息资源示范辐射功能的实践

1.健全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社区教育制度建设

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服务体系的建成,确立了社区培训学院在整个系统中的龙头地位,并依托“宜兴终身学习网”作为社区教育网上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主阵地。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宜兴社区培训学院专门组建了宜兴终身学习网管理办公室,由此办公室统一组织和推进“宜兴终身学习网”相关事务,协调与其他社区教育机构的关系,共同建设和维护“宜兴终身学习网”这一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2.加强辐射源(宜兴终身学习网)软硬件建设

“宜兴终身学习网”由宜兴市教育局主管,由宜兴市社区培训学院承办,社区培训学院全面负责网站的整体策划、设计与建设等工作。通过招投标,确定杭州精英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共同研发数字化学习平台。社区远程教育整个应用系统中,系统构建的应用数据硬件平台是整个系统的重中之重。鉴于参与社区教育的人员分布地域广泛的情况,为保证能够支持大量学员及分布式架构管理,社区培训学院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当今先进的存储技术和硬件设备,购置专用的服务器,引入了千兆独享光纤,以保证其今后数年的技术先进性。目前,“宜兴终身学习网”拥有流媒体精品课程2200多门,涵盖休闲娱乐、保健医疗、法律维权、饮食起居、舞蹈健美、体育健身等三十多个门类。在学习人群上覆盖少儿至老年各个年龄段,在学习内容上覆盖生活、工作、修养各个方面。课程每月更新,每年更新1000门以上,同时整合全市其他社区教育中心的优质特色教育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全市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

3.“宜兴终身学习网”教学过程管理上的两点尝试

市民可到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公办备案制、民办教育机构)领取学习卡,登录“宜兴终身学习网”,填写实名信息激活学习卡;也可以直接登录“宜兴终身学习网”,自由注册并填写实名信息。市民登录网站后点击课程中心,选择想学的课程,就可以开始学习了。平台会如实记载学员在网站平台上的学习行为,学员也可以在“个人中心”查看自己所选的课程和已经完成的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管理中尝试引入“导学制”和“学分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宜兴终身学习网”学习过程如上图所示:市民在网上自主学习,很容易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方向,如果没有制定好一个可行的学习计划,没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志愿者)作指导,学习的效率将会大打折扣。“宜兴终身学习网”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点,引入了“专家团队在线帮助”和“志愿者在线服务”的导学制度。网站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和行业精英,组成“专家团队”;大量招募有经验并乐于奉献的普通市民,组成“志愿者队伍”。两者双管齐下,定期在开展指导讲座、答疑解惑等导学活动,为网站和学员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4.结合形式多样的社区互动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

“宜兴终身学习网”以丰富实用的学习内容、方便快捷的学习功能,吸引市民主动注册学习,达到网站覆盖面广、注册率高、学习效果明显的目的。同时结合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互动活动,积极开展市民数字化学习宣传,提高市民对“宜兴终身学习网”的知晓率和网上注册学习率,提高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影响力。例如“大手拉小手,学海共遨游”、“学习币实物兑换及抽奖”、“网络学习进社区”等一系列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成功展开,加强了宣传,增强了互动,扩大了影响,对学习平台的进一步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分散各地的社区学习中心及时上报新闻信息及相关活动材料,让市民足不出户,鼠标轻点便知本社区的大小事宜,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宜兴终身学习网”通过多种途径,定期开展网络学习的推广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网络学习。正式上线半年以来,平台注册学员人数达62895人,学习访问人次达1418773人次。

篇3

本届“新能源应用”大赛共分为六个板块:新能源创意模型设计制作竞赛、“风力小车”创意制作竞赛、“太阳能起重机”创意制作竞赛、“化学能动力车”创意制作竞赛、“太阳能爬杆机器人”创意制作竞赛,以及“新能源与美好城市畅想”少儿科幻画竞赛。

大赛自举办以来,得到了全市众多中小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的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经过基层学校和区县选拔赛,来自本市17个区县的400余名选手脱颖而出,参加了今天的新能源现场竞赛。同时,本届大赛在扎实办好新能源制作竞赛的基础上,新增加的“新能源与美好城市畅想”少儿科学幻想画作品征集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踊跃参与,组委会共收到500余幅青少年参赛作品,并择优选出了100幅画作现场展评。

田林街道举办青少年科普俱乐部

2012年起,上海田林青少年科普俱乐部开设免费乐高机器人编程兴趣班,聘请上海师范大学机器人专职讲师吴俊担任兴趣班志愿者老师,同时,邀请上师大的大学生志愿者辅助教学,“手把手”指导社区青少年。从2月份开始,机器人编程兴趣班每周五开展活动,让青少年亲身接触高等级的科技制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普意识,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田林街道一贯重视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在街道社会发展科的支持下,田林街道创办了青少年科普俱乐部。俱乐部成立四年来,在区、街道各位领导的关心下,众多学校老师的积极参与下,俱乐部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为孩子们搭建能更好了解科技的互动平台。

科普俱乐部主要负责人王通钦老师为孩子们倾注了极大的心力,对俱乐部里的小朋友们总是积极引导,耐心教授,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组织学生理事管理各项科技实践活动。在王通钦老师的联系下,香港知名人士任九皋先生为纪念并传承母亲的教诲,向田林科普俱乐部捐资50万元,成立“任闻玉科普基金”,以激励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特别是培养青少年发展科普创新能力,以利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湖南街道家庭科普擂台赛日前举行

近日,上海湖南街道在湖南社区学校组织了一场科普擂台赛,场面热闹非凡。比赛项目有“鸡蛋撞地球”、“越高越好”、“纸绳拖重”、“纸杯搭高”等。每个项目的比赛过程中都有精彩的,特别是在“鸡蛋撞地球”项目中,参赛选手的发明创造各显神通。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人人爱科学,家庭更和谐”。活动拉近了家长和孩子的距离,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发展。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社区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努力做到了时时有科普,处处存科普,人人讲科普。

徐汇区启动市民在线学习徐光启主题活动

篇4

关键词 社区教育;挽救;帮扶;失足人员

社区失足人员在其重新投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社会一定的帮助和自身的文化水平的有限而无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社区教育对于社区失足人员的挽救帮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社区教育对于社区失足人员的意义

社区教育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而逐步出现的。社区教育的内在作用在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社区生活的质量和推动社区的全面发展。在社区教育的功能当中,其服务性是其功能性的主要方面。其社区服务的内容囊括有生活、职业、教育、思想道德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社区服务并没有拘于一格的服务形式,其主要的服务方式有家庭走访、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法律援助等多种多样的途径。在社区教育的过程里,对于社区失足人员的必要的思想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社区教育在其发挥服务性能的时候,有着传播优良文化的独特性功能。在社区教育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其对于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人际交往的道德观的影响也是具有独特的作用。而社区教育能够把文化宣传中的内容进行选择、修正、和传递,使其服务对象可以最大限度地感受到社区教育的好处。而目前,社区失足人员最缺乏的,并不是对其实行改过自新的法律法规制度,也不是对其实行事后惩罚的相关刑事或民事体制,而是对其失足犯错之后的更改自身的指引性的教育。

因此,社区教育就在挽救帮扶社区失足人员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如何在社区工作中通过开展,对于失足人员具有针对性的救扶措施,去实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和社会价值观的扶正教育,是摆在每个社区工作人员面前的重大问题。社区教育人员只有对其自身的工作内容有着充分的认识,充分理解社区教育对于失足人员的实际意义,才能有效及时地开展挽救帮扶工作。

2.通过社区教育去挽救帮扶社区失足人员的具体措施

社区教育对于失足人员的帮助和指导是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人员是做好社区失足人员挽救帮扶工作的主体。因此,社区工作人员要从自身出发,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教育知识,把自己的心态摆正。有的社区教育人员由于对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理解存在着一些偏差,从而无法很好地开展自己岗位上的工作。现代社会对于触犯过法律法规的人都带有一定的偏见,潜意识里认为失足人员就是罪恶的代名词。这种观念在我国的社会中存在已久。因此,作为社区教育人员,首先要明确好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在具体开展挽救帮扶工作中,社区教育人员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开展对失足人员的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失足人员重新正确认识自己。失足人员通过接受到了一定的体制上的自由的限制之后,其心理上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陌生感和失落感。社区教育人员需要把握失足人员此时的心理特征,积极地引导和开展失足人员的身心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讲座、社区聚会和加强对于法律的知识认知的教育等,把失足人员在社会存在、交往和发展的过程中所欠缺的部分弥补回来。与此同时,教育人员要根据失足人员因人际、社会、家庭等困难所产生的相应的生活难题,适时地开展疏导工作。使其可以重新认识自己,努力改善自己未来的生活。

重视对于失足人员的社区化监管,预防其重新犯罪。由于存在着社会上对于社会失足人员的片面性的认知情况,失足人员的重新犯罪案件屡见不鲜。这需要引起社区教育人员的注意,积极应对好失足人员的帮扶教育工作,预防失足人员进行重新犯罪。首先,对于本社区内失足人员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同时,要建立失足人员的详细档案制度,从其生活背景方面着手,探讨失足人员铸成错误的真因。再次,成立帮扶社区失足人员特别工作小组,建立起当地社区、志愿者团队、街道办事处和街道警察支队等主体的共同合作模式,在失足人员的问题上专项设立相关的档案办公室,利用各方的资源渠道去多方面地把失足人员的信息库建立起来。同时,特别行动小组可以定期开展专项的法制知识教育,使失足人员体会到社会和社区的亲切关怀,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开展一定的心理引导和治疗的挽救帮扶工作,这也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在社区工作中,对于失足人员的心理治疗取得过不少成果,也出现过很多成功的帮扶案例。但从目前来看,该项教育在整个社区教育当中的重视程度还远远赶不上失足人员对于它的需要程度。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很多社区失足人员对于心理咨询都有着社会上的认知偏差,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心理问题,不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从而对心理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人员对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还远没有达到专业的水平。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教育工作的缺失。因此,社区教育人员需要学习必要的心理学知识,通过掌握了专业化的知识,从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实现对失足人员的挽救帮扶工作。

篇5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赵爽(1976-),女,汉族,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农村教育。

一、社区与社区教育:概念是否相通

对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的考察,发现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社区与社区教育具有毋庸置疑的联系。对于社区以及社区教育概念的使用也处于想当然的随意状态。因此,从理论上对社区以及社区教育的概念进行澄清是必要的。

(一)社会学中方法论意义上的社区定位

“社区”是社会学的核心词汇,很多社会学家对其进行过界定。学术界认为最早提出“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他的著作“GemeinschaftundGesellschaf”(1887)被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翻译成英语时,把德语Gemeinschaft翻译为英语community。与Community一词对应的汉语词很多,公社、团体、共同体等。我国存在该书不同版本的翻译,《社区与社会》、《共同体与社会》。滕尼斯认为“社区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社会团体。”将社区视为特定的人类群体,这种界定没有体现现代社区所具有的地域含义。

此外,法国人类学家雷蒙•布东在其《社会学方法》一书中按照范围把社会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社会整体”、“个体”、“自然单位:群体、机构、社区”。这里的社区在范围上不仅指特定的群体,还隐含了群体生活的时空特征。

虽然德、法社区在先,却未直接影响中国。“社区”一词来到中国,与中国早期社会学者与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往来密不可分。上个世纪30年代,确切地说是1932年,受燕京大学吴文藻先生邀请,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派克先生来燕大讲学,在“集合行为”和“社会学方法”两门课中将芝加哥大学通过田野调查方法针对城市社区进行的研究介绍到中国,派克将其方法称为communitystudy。燕京大学的社会系学生将community译为社区。可见,从词源的角度看,中国的社区一开始就与美国的社区研究一脉相承。

来自美国的社区研究恰逢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之萌芽。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首先需要方法论支撑,从社会调查向社会学调查实现了这一转向。从调查目的来看,社会调查意在服务于社会;社会学调查意在了解社会历程;从调查内容来看,“社会调查的中心是事实”,社会学调查的中心是理论;从调查的方式来看,“社会调查比之照相”,社会学调查比之电影。而社区研究正是社会学调查的核心。吴文藻先生曾说:“‘社区’是和‘社会’相对而称的。……从社区着眼,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社会是描写集合生活的抽象概念,是一切复杂的社会关系全部体系之总称。而社区乃是一地人民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词,它有物质的基础,是可以观察的。”⑥社区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田野调查验证某一社会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因此,理解社区在中国的含义必须首先明确几个基本前提。第一,社区是在社会学本土化过程中作为方法论被界定和应用的;第二,社区是相对于抽象的社会而言的,因此是具体的,在这个意义上,社区成为认识社会的一个微观单位;第三,社区研究具有人文意蕴和文化内涵。本土社会学的形成过程其实质是以相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文化中构建起来的。总之,社区是个情境词,从引入之初就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社区也是个历史词,在方法论意义上不断改进。

(二)用社会教育注释的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同样是个外来词。一般认为1986年上海市真如中学成立的社会教育委员会是社区教育开始的标志。若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看,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试验计划,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当前的社区教育研究,并不具有相同的概念基础。研究者不过是在概念相通的意义上将各国教育与社会融合的不同形式等而述之,比如将北欧的民众教育、日本的公民馆等社会教育办学形式视为社区教育,强为社区教育进行比较。因此,从词源的角度看,中国的社区教育源自美国communityeducation,从思想的角度看既有国际社会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有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而在形式上却汲取了各国社会教育模式并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可见,从研究的角度看,社区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界限并不清楚,研究者更多的是用社会教育来解释社区教育。在我国,由于政策导向的缘故,社区教育有包含社会教育的倾向,而在理论研究中,社会教育无疑是包括社区教育的。这种矛盾还需要政策与理论研究不断调和。

作为不同时期引入的外来词,社区教育中的“社区”与社区研究中的“社区”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这与当前社区教育研究中想当然地解释社区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社区教育研究的角度看,利用社会学方法论意义上社区研究的相关成果无疑会在研究的视域和研究的方法方面有所获益。

二、社区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是否相通

社会学认为“模式是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示和解释方案”。有人从结构功能的角度来界定模式,认为模式就是“事物的结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形成具有一定功能价值的组合形态。”任何模式其实都是人们对实践的解释,这种解释建立在人们特定的认识基础上。因此,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各国社会教育模式,可以了解各国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初动因和影响因素。

(一)各国社区教育模式分析

在介绍国外社会教育模式时,人们经常引述美国、日本和北欧国家的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形式。认为各国社区教育模式各异:美国以社区学院为代表、北欧以民众学校为代表、日本以公民馆为代表。这种认识属于事后归类,并不能透露出社会教育发生的历史缘由。就好比后发现代化国家必须思考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历史动因和历程才能有助于本国现代化发展一样,单纯地面对现代化国家的现状无益于自身的成长。

1.美国的社区教育模式:民众自主开发模式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新大陆的开发是由具有不同信仰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进行的。因此,在教育方面也汲取了各地移民原有的传统,并形成有利于新大陆整合的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形式。新大陆的移民们“无意识地肯定一切机构都做教育工作,都能够培养信仰、文雅和学识三种移民必备的素质。”美国知识界关于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的理念与人们生活中对社会之教育功能的认识一脉相承。美国社区教育模式正是以此种传统为基础的。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社会机构以体现教育性为追求:“教育性教堂、群居式街道文教团、救世军……它们都自命为具有开创性的教育机构……”;美国“20世纪教育机构均如19世纪的教育机构一样倾向于把自己描述并因而想像为社区性的教育机构,教育的赞助者也成为私利的、商业机构更为广泛地运用向公众表明自己是社区性教育机构的手段。大都市人寿保险公司为大众举办讲座讲授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什雷酿酒公司向公众讲授酒后驾驶的危险性;美国电话及电报公司也在报纸广告中声称,该公司通过电视推行实施教育规划,且此教育节目不受商业广告的干扰。”

可以说,社区教育是美国社会教育思想的凝练。从这块新大陆建设之初,在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过程中,社区的形成以及社会教育功能的不断扩大成就了美国的社区教育模式。20世纪70年代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社区学院不过是社会教育体系中的新亮点,更可以说是社会教育趋向正规化的体现。

2.日本的社区教育模式:国家主导模式

与美国社区教育模式具有普遍的教育思想基础不同,日本的社会教育主要是由国家促成的。无论是战前的教化政策还是战后的重建政策,都体现出国家的强势。特别是战后终身教育思想与日本战后重建的决心不谋而合。终身教育思想以及社会教育思想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日本《社会教育法》第20条指出:“公民馆的目的是为“市镇村及其他一定区域内的居民,开展各种有关适应实际生活的教育、学术及文化事业,从而谋求提高居民的教养,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振兴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作贡献。”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将公民馆视为综合性的文化设施,具有多方面职能。公民馆的设置使日本的社会教育成为实体性的存在而成为日本社会教育的代表性模式。

3.北欧各国的社区教育模式:民众启蒙模式

通常认为北欧各国的社区教育模式以民众教育为依托,因其处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因而也称为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但在北欧各国,瑞典、丹麦和挪威,社会教育却是面向成人展开的。各国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社会教育目的有所不同。如:丹麦由于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希图通过教育唤醒民众民族意识之觉醒;而瑞典却希望通过民众教育拓展成人学习的机会。民众教育就是因此成为北欧社会教育之代表的。

(二)社区教育模式开发需要理论支撑

上述三种社区教育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各国社区教育虽然起始时间不同,但都是某种教育思想普及所促成,比如美国的大教育思想的泛化;日本教化思想与终身教育思想的融合;丹麦教育启蒙思想的普遍认同。可见,社区教育模式开发需要以大众对教育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为基础。

1.教育思想基础:从社会教化到终身教育

教育思想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即便在国家交流日渐增加的现代社会,国际先进教育思想的引进也是在与传统教育思想的调和、摩擦中被进行解释的。

从大众对教育的认识来看,中国古代社会“重教”的传统在国家现代化初期被赋予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仍主导着中国大众的教育选择。这使得终身教育思想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官方行为。另一方面,教化育人的传统在国家从伦理本位社会向建设法制社会的转轨时期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为。因此,引导、启发国民的教育意识的觉醒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头等重要的大事。

2.社区研究与社区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任何学科的方法都不是从一而终的,因为方法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总要依托于特定的研究对象,因此必然具有历史性。方法论意义上社区的内涵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事实上,促成这种变化的问题――小社区研究能否透视中国大社会,从方法确立之初就存在,也就是社区是否具有社会代表性的问题。不同时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代表了社区方法论内涵的变化:1920s-1940s,在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的认识下,小型社区研究开始繁荣;1950s-1960s,社区代表性受到质疑,大型社会史和社会结构分析取代了社区研究;1960s-,社区研究经受了方法论的反思,重新受到重视,并开启了国家社会关怀的社会史叙述研究。①

对于社区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一问题的回答实质上是不断寻求社区之社会代表性的解释。如果用图形来勾勒社区内涵的变化,最初,社区是一个封闭的圆环,历史、国家、社会不在社区场景之中;当这种封闭性受到挑战之后,社区在时空坐落中与历史、国家、社会的界限变得模糊了,社区也因此失去了方法论意义;但作为探究复杂社会的方法,社区研究中内在包含的田野调查法并未失去应有的魅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社区成为“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透视单位的结合体”,超越了最初作为方法论单位的功能内涵。

三、社区教育模式开发展望

对于社区方法论含义的阐释以及各国社区教育模式的分析为社区教育模式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托和方法依据。

人们将当前国内社区教育模式总结为: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连动型社区教育模式;以中小学校为主体活动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学院为载体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小众传媒为平台的媒介型社区教育模式。

从上述各模式能够回答的问题的同质性来看,这种归类是按照社区资源开发方式进行的。每一种模式都回答了谁开发、开发什么以及如何开发三个问题。然而,进一步的追述会发现,各种模式都是在行政主导之下的。街道办事处本身就是政府的一级单位,中小学的办学主体也是政府,社区学院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也难以形成,而地域边界与行政边界几乎是重合的。政府主导模式是中国社区教育发展不能超越的历史阶段,也符合后发现代化地区国家力量的强势。但以政府为主导开发社区教育难免造成社区教育模式单一化的局面,社区方法论内涵的转变能够带来如下的启示:

1.社区的方法论内涵可以解放我们将社区教育视为区域教育的狭隘思想,与其说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莫不如说它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因此,在社区教育模式开发的意义上,要确立“模式开发,理念先行”的原则。

2.社会变迁意义上的社区研究使我们能够历史地看待社区教育及其模式。也就是说社区教育模式的开发应当具有历史视野,在传统与创新中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式的模式构建。比如:超越服务于一代人的想法,做代际传承式的模式开发。

3.淡化社区模式代表性需要从政策、理论上解放社区教育模式开发中的思想障碍。从理论上看,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模式,这与当前我国全国一盘棋的做法大相径庭。

4.社区模式开发不是纸上谈兵,需要基于对地方的了解,而这就需要以田野调查的方式为社区模式开发准备充分的资料。因此,建设社区教育资源库是社区教育模式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注释:

①此部分参考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95-96页。

参考文献:

〔1〕马姝.我国城市社区定位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以北京市LG社区为个案〔J〕.甘肃社会科学,2005,(1).

篇6

1 锻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精神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精神是文化的提升。城市的精神比人的精神面貌包含面要大,既包含人的文化精神面貌层面,也包含物的文化创造的层面,但人的精神又与城市的精神是相通的,人的精神是城的精神中最重要的部分。

2 强化主人翁精神,增强投入“三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积极性

通过学思想、学文化、学科学,可以从内在文化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取向诸方面有效提高居民现代素质,增强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形成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培养公民意识,调动广大居民自觉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参与精神。通过良好的社会风尚、社区习惯、行为规范、法律法规等手段,保证社区的和谐与稳定,建设良好的社区生活秩序,促进社区安定和社会稳定,建设文明美好新家园。

3 整合资源,让社区处处是课堂,呈现出“人人向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区新景象

通过组织居民学专业、学技能,培养居民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和吸引特色人才,促进社区成员与决策机构合作,共同改善社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状况,把社区建设与国家富强融为一体,开创居民安居乐业和社区生活发展新局面。让社区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构建人人参与的人力资源库。

4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篇7

二、社区教育与市民素质

“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公民素质就是第一国力。”可见,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在于公民素质已经日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能够直接面对社区居民的需求,直接介入居民的现实生活,直接参与各阶层群体的组织化过程,成为提高居民素质的重要渠道。社区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社区教育能够满足广大社区居民不断增长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通过开展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活动,陶冶情操,营造“我学习、我快乐、我进步”的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社区居民积极地价值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等功能。

三、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作为居民的群体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它包括居民的知识、信仰、艺术、情感、道德、习惯以及社区居民从中获得的各种能力。而社区教育对这些文化内容的传播、提升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区教育是社区创造新文化的基础,是社区文化发展的载体。体现在:

(一)社区教育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区教育从一开始就蕴含着一个核心理念,即人文关怀和人文情结。社区教育使社区居民之间,各类组织之间,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形成加深了解的精神纽带。这样会把社区居民吸引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使人更具有创造精神,对社区发展起到推进作用。社区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就是不断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包括孩子和老年人都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使社区全体成员,使每个人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社区教育能够培育共存性的多元文化

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城市,其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不同国籍、种族、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汇聚在一起,共同劳动,也共同消费,城市便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集合体。联谊活动,使国际人士间增加感情,互相熟悉,增进本土居民和外籍人员之间的价值认同,共同营造和谐的多元文化空间。社区教育通过培育文化教育社团,在国际人士聚居的地方开展跨文化的社团交流。这种多元文化给社区的居民交往、社区管理等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居民学会理解和宽容,能从不同的文化立场理解他人,增强对多元文化现象的适应力。

(三)社区教育通过开展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居民文化素养

“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社区教育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等通过整合融为一体,有效克服了职业教育的功利性;学校教育局限性;家庭教育的封闭性。学习型社会是人人、时时、处处学习的社会,是通过学习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为社区全体民众提供全面、全程教育服务与学习支持,有力弥补了国民教育体系的不足,社区教育是整合各类教育,支持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最佳平台。社区教育提供了学习型社会必须的全天候、全方位的学习支持系统。

四、社区教育与社区参与

社区自治的衡量标准是社区参与的程度和民主意识。随着城市政府管理的法制化与民主化程序与步伐的加快,社区治理公众参与和微观社区自治化已经成为我国步入法制化时代的重要标志与内容之一。

(一)社区教育与社区参与

社区教育强调的就是居民的参与意识,它能够启迪民智,促成社区参与行动。社区建设以人为本,人既是社区建设的客体,又是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也就无所谓社区建设,“从各国社区发展的实践来看,一部社区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培育居民社区意识,提高参与能力,扩大参与领域,提升参与质量的历史。”在社区建设与发展中,公民参与是衡量现代社会民主化程度和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公民进入公共领域、参与公共治理的重要途径。构建参与型社区的要求,意味着居民不仅生活水平要达到小康,更重要的是树立新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具备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素养,成为一个社会关心的“社区人”,当好负责任的“社会人”,这都离不开社区教育主动积极的参与。通过社区教育,在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提升了公民素质,为公共参与奠定了基础,增加了公民对于政府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在与公民基础和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政府官员也更多地倾听公民的意见和公众选择,这无论是对于公民还是对于政府本身,都是一种学习与教育的过程,这是激励政府组织放弃他们所拥有的部分决策权给其它参与团体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社区教育与民主意识

社区教育具有政治社会化功能。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指个体逐渐接受现存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现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并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过程。社区教育有助于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所谓社区意识,就是社区居民包括法人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参与感。社区意识是社区的灵魂,是社区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共同评价标准,社区居民具备了社区意识,从而对社区事务形成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增强民主意识。它包括政治认知的形成、政治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以及政治参与三个层面。社区教育作为社区群体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适应性教育和再社会化教育,通过灌输明确的政治取向,发展社区成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维,从而影响其政治认知和政治观的形成,通过政治传播和政治激励,培养社区成员的政治情感和态度,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社区成员的参政议政能力与政治参与程度。具体地来时说,笔者以为,社区教育能起到丰富地区文化生活、维护地区社会安定的作用;社区教育能够满足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社区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全体国民精神文化教养和整体素质的目标;社区教育能够启迪民智、促进公民参与提高社区自治水平。

五、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课题组深刻地认识到,社区教育的成长与发展,既受到生态主体的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诸如国家政策、城市化发展进程以及地域环境等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与制约。反思我们的课题研究历程,我们提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方筹集社区教育资金

目前,社区教育事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着政府的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支持。首先,政府应加强对社区的管理,加大社区资金的投入。一是,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二是政府应逐年加大对社区教育资金的投入,为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广开渠道,多方筹集社区教育资金。可以采取政府拨款、单位企业帮忙筹款、社会个人捐助等方法,广开渠道,为社区教育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

(二)开拓新的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社区应开拓新的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社区教育内容要与居民生活、工作、学习等息息相关。开展一些比如婴幼儿保健、怎样处理邻里关系及婆媳、父母子女及夫妻婚姻等家庭关系、心理健康咨询、烹调厨艺、健身、养生、美容养颜、社交礼仪、书画鉴赏、股票股市、投资理财、下岗工人再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活动。

(三)教育社会化与社会化教育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化教育”社区教育理念来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教授,他提出了“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强调教育必须回归到生活中去,回归到社区中去,只有学校与社区相结合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教育社会化与社会化教育最终是要实现教育与社区的均衡化。即学校和社区在教育需求上实现融合与平衡,一方面学校认识到教育必须走向社区、利用社区、服务社区,才能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因而许多学校把社区教育纳入教育规划,把社区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社区也认识到,社区教育要获得深度发展,必须亲近学校、学习学校,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优势资源来改造社区过去初级的、不成熟的、缺乏体系的教育状况。社区资源和学校资源的有效均衡,把“教育社区化”和“社会化教育”两种理念融合起来,学校和社区实现互利双赢。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其基本理念就是打破学校和社区的界限,学校不仅仅是一块纯学术的圣地,它还应该为社区服务,并首次把烹饪、纺织、木工、金工等纳入学校课程。

(四)注重社区教育的科研,充实科研力量,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充实社区教育研究队伍,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也成为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较好地发展社区教育,首先应当对社区教育有足够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社区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开展相关活动,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社区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与探讨还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篇8

2.社区独特的社会化方式可以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社会人力基础。家庭、学校和社区都是人类实现基本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社区的社会化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的社会化,它具有“非制度化、非中心化、民主化和地方化”[1]的特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果不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就无法让居民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家庭中人的社会化主要面对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是血缘和情感,学校中人的社会化则强调对于外在规章制度的服从,它们都无法取代社区社会化对人的影响。社区中的社会化首先强调人与人之间是因为彼此需要而聚居在一起。社区对于人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和他人共同居住在一起,更是一种互相依存的需要。社区满足成员需要的手段不同于血缘家庭和制度学校,它强调在社区中,“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也就是说,这个人只有为自己而存在才能把自己变成这个人而存在———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人们在社区中需要学会平等的与他人共处,但是人们在社区的社会化过程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人们的学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会对社区经济的发展及社区文化的繁荣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可以近距离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好的社区不断帮助社区居民接受公民教育,学会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与他人形成互惠互利的相处原则,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

3.社区的资源丰富性可以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社会资源基础。社区是由众多成员的社会需要形成的一个社会支持网络,也是一个资源网络,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教育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政策的改变,人的改变,还应包括新资源的开发、旧资源利用以及管理方式的变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区物质资源不但包括学校、社区图书馆及博物馆,还包括工厂、田野及社会服务机构等可供学生参加实习的场所;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历史名人和敬老爱幼等乡风民俗;社区拥有的网络资源包括社区的志愿力量、公益团队及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交往等等;这些资源之间过去由于单位之间的壁垒,开放程度有限,缺少足够的引导和共建。在教育改革中,经济资源被过度重视,文化资源本身的价值被忽视,如果能对社区资源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可望有效缓解教育改革资源不足及人才匮乏的问题。

二、现阶段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困境

教育改革与发展在新世纪已经进入深水区,是积极吸纳社区参与,还是忽视社区的支持介入,关系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在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型的过程中,社区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内部体制的制约,现阶段在发挥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功能方面,社区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1.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识难以激活。首先,大多数基层社区组织的工作重心和重点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好社区管理和服务,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目标,往往缺乏了解和准确把握,也没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政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对于大多数社区来说,这并没有直接带来对教育改革支持意识的增强。社区目前发展的主要目标仍然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维护政治稳定,经济效益的高低往往能决定社区工作人员收入的多少,旧的考评机制多数都和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程度挂钩,这就造成社区更加关注经济发展及政治稳定相关的事项,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受关注程度并不乐观,基本上停留在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传播层面。其次,社区对自身参与教育改革的能力表示怀疑。现代社会强调专业分工,教育被认为是有目的系统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专业和职业行为,应该由专门机构组织与实施,教育改革则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对于教育发展趋势的一种系统干预,社区认为自己作为外行人,没有参与的资格,也与自身无关,绝大多数社区宁愿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来决定自己工作的范围,也不愿意对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系统的建议。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让社区获得了表面上的稳定,但也失去了挑战自身能力的机会。再次,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愿参差不齐。居民的参与意愿往往会受个人认知、情感和评价的影响,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将参与分为三种政治文化类型:(1)村民,对于政治系统没有期待,政治角色没有从宗教和社会取向分离出来;(2)臣民,情感上对专业化的权威有些感情,但是消极的关系。(3)参与者,成员公开地取向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参与政治和行政的结构与过程。[3]按照这种划分方式,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愿大体可分为三类:村民型的社区居民对于教育改革漠不关心,臣民型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改革则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参与型社区居民则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整体系统的一种担忧。居民参差不齐的参与状态如果遇到信息不对称,受到个人功利理性思想的主宰或不恰当舆论的引导的情况下,会采取抗议性的方式参与,扩大既有体制与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也为社区协调带来难度,导致“政策产品的价值背离参与初衷,反而导致政策质量的低下。”[4]

2.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式与渠道单一化。根据《纲要》,社区支持教育改革可以在本区域协助规划和实施素质教育、公平教育和终身教育,依据三个不同方面的需要协调资源,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在素质教育、公平教育及终身教育等方面提供的支持非常形式化。首先,社区素质教育空洞化。在素质教育中,德育占据先导地位。我国现行教育目标中明确规定,要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爱家乡的教育。社区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本来可以利用本地及本土的文化资源,帮助学生及其它社区居民进行爱国、爱家乡、敬老爱幼、扶贫帮弱、自强自立及诚实守信等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在实际的社区工作中,由于资金匮乏和缺少工作人员,开展类似的实践活动变得较为困难,学生素质教育在社区难以落实。其次,实践教育匮乏。近年来,在许多地区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学生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成社会服务或产品。其实,社区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教育平台,农村社区可以为学习农、林、牧及医等应用性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造福家乡;城市社区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服务实践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做社区的小主人,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这些需要社会帮助的成员提供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中提升自己,将所学的知识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发展结合起来,培养更加扎实的素质。但是,由于学校教育过分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社区往往投其所好,迎合家长功利性需求,宁愿配合学校举办办各种学习成绩提高班,也不愿组织各项实践活动。其次,社区公平教育弱势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区域、社会阶层及生存环境差异明显,公众在接受教育方面并没有完全获得公平的机会,户籍制和身份制为不同人群贴上了标签,尤其是在优质教育资源面前,那些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人群更是望洋兴叹。教育的不公平必然导致社会成员之间教育利益分配的不公平,进而对弱势人群的社会流动、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产生实质性的不利影响,使得他们的社会劣势地位进一步加强。当下社区在救助社会贫困和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入学等方面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对社会弱势人群给予了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如何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及如何维护社会弱势群体享受教育公平的权利,社区尚缺乏系统地考虑。因家庭困难而在义务教育年龄段辍学的孩子在许多社区仍然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明证。在某种意义上,社区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自身就处于弱势状态。最后,社区终身教育虚无化。1965年终身教育概念提出后,经历了一个从理念到实践的发展过程。社区是终身教育的落实之地,可为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成年人扫盲教育和社区劳动力培训以及老年人的“老有所学”提供支持和帮助。社区可以对每一个有自主学习欲望的居民,提供合适的机会,承担起教育的功能,社区可以分类研究不同人群的教育需要,运用社区内外的教育资源,根据社区应承担的终身教育责任,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目前,我国居民教育的需求在社区远远无法得到满足,我国现有0-6岁幼儿人口达1.3亿,占世界同龄儿童总数的1/5,然而,我国幼儿毛入学率仅为40.7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标准。成年劳动力在家庭和社区中扮演着中坚作用,但是,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所导致就业机会低、工作待遇差等现象仍然比较常见,他们在社区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非常少,终身教育并没有在社区中得到充分落实。

3.社区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能力有限。其一,管理体制相对僵化。社区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受社区自身治理结构的影响较大,目前,我国的社区虽然是法定的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的发展已经从社区服务阶段逐步转向社区建设阶段,但社区发展仍然受制于传统的管理体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区支持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主导型的管理体制,权力和资源都过分集中于政府部门,社区在事权、经费及人员等方面都缺乏真正的自,社区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也都集中于政府下达的行政性事务,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很难提上议事日程。其二,资源和能力不足。当前,社区自主性程度较弱,无论是资源分配还是利益分配,社区都无法获得行动所必需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对于社区来说,社会资本存量越大,社区支持和从事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就会越强。社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参与能力也取决于其获取和综合利用各项资源的能力,事实上绝大多数社区并无专项经费支持和人员配套,居民也没有自我组织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资源和能力,这就导致了目前社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其三,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力度方面,东西部社区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东部一些社区,经济比较富裕,能够主动寻找渠道满足社区居民教育的需求,面对劳动力转移和当地技术人才缺乏等现实问题,主动与相关部门协商,利用本地优势,帮助筹建幼儿园及职业院校,对成年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达到了自身与教育双赢的效果;然而,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社区,资源匮乏,社区缺少足够的意愿去关注教育改革,它们将教育变成个人责任和家庭责任,造成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率低,也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才储备的质量。

三、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开放的策略探寻

《纲要》提出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改革和发展追求的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培养具备现代人特征的劳动力,需要人们社区这个相互需要的平台上“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基于以上目标,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社区作为居民熟悉的地域,在空间上比较临近,在交往中比较便利,比较容易形成高凝聚力的社区文化,社区可以通过社区动员的方式和社区居民一起发现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社区教育发展的长、中、短期的规划与计划,还可以通过与业主委员会及非政府组织等单位联合,了解社区中残疾人、老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存在的教育需求,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例如社区的三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文化站)作为阵地,挖掘更多社区文化的潜力,培养骨干队伍,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扩大参与渠道,在社区中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积极参与的文化,提高居民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

2.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释放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应有的活力。社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程度,不仅仅受到居民参与意愿的影响,还与社会结构的优化休戚相关。社区作为法定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最为重要的平台,它依法承担着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及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最综合和基础的供给职能。然而,由于社区管理体制职责不清,社区在教育改革问题上养成“等、靠、要”的习惯,被动等着上级主管部门拨付经费,出台公平政策,失去了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活力。未来的社区可以依照相关政策法规把实现社区自治作为基本目标,完善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运作机制,协调社区各个层面的相关利益,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增加更多的推动力。

3.强化社区资源整合能力,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基础。社区不仅仅是利用资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政策倡导和社会服务的基地,还是多种社会资源的整合平台,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社会资源都可以成为社区资源,只有那些能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服务与帮助的,能为社区所掌握、支配和动员的资源才是社区的资源。社区整合资源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首先,社区可以充分利用相关政策资源。社区的各类人群都有相应的保护法律,例如老年人有《老年权益保障法》,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有《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等。社区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资源,调动各类居民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不同人群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利益诉求提供法律支持。其次,社区可以利用不同平台提供更多的服务。例如创造条件为学前儿童创办优质的幼儿园,为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少年提供物质救助和贫困证明,为照顾困难家庭提供社区服务,为有就业需求的成年人提供入职培训和技能培训,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讲座及身体检查,等等。最后,社区可以发动社会公益力量整合资源。公益以对他人的尊重为前提,关注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利他性及学习性的特点。社区成员以公益形式参与教育改革,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增进社会交往,培养合作能力,同时,对社区来讲,公益力量的壮大,可以更好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促进社区教育公平,还可以节省行政成本,促进社区居民的融合。

4.联合多方参与,拓宽社区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途径。目前,社区与学校、家庭尚未围绕着教育改革形成行动的合力,如何才能打破系统之间的壁垒,真正做到将家庭、学校和社区教育相融合,是现阶段推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社区、学校和家庭三者的联合需要优势互补。社区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为家庭和学校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学校可以调动社区、家庭成员作为合作单位,为学校自身发展出谋划策,教育质量高的家庭可以为其它家庭提供咨询建议,在合作的过程中,三方各自发挥优势,相互协作,一方无力解决的问题,可借助另两方的关系或力量来解决。其次,充分发挥专业社会教育组织的作用。伴随教育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落户社区,专业的社会教育组织有成熟的理念及处理复杂问题的丰富经验,利用自身的优势对教育合作的活动进行策划、实施、评估,降低活动的风险。最后,形成合作共同体。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需求,社区应该发挥枢纽作用,主动提供平台,主动与各方沟通,整合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形成合作共同体,扩展社会支持网络,使得参与合作的各方都能够得到收益,完善社区终身学习体制,保证教育改革与发展在社区顺利推进。

篇9

2、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的评估制度,社区教育指导教师的管理制度,学习型组织评比制度,经费、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教育活动的准入制度,使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发挥街社区教育优势,挖掘培养和收集优秀教育成果和先进经验

1、我街社区教育以“九校一室(社区党校、市民学校、社区老年学校、青少年法律学校、社区科普学校、社区团校、残疾人素质培训学校、社区人口学校、社区家长学校、图书室)”为依托,开展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2、以街科技园区为依托,开展好居民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素质,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受教育居民率达到80%以上。

3、加强由街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发挥志愿者队伍教育优势,体现出本街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

三、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组织

1、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学习的氛围,创造学习型街道和学习型社区

2、推进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意识,大力开展多内容、多形式教育培训活动,做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评选工作

四、调动街道各方面资源,共筑街社区教育平台

1、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与街内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有机结合,做到协调发展、借势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2、逐步规范街道、社区教育基地建设,提高街道社区教育活动基地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落实公共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制定规范教学社区工作计划和内容。

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从我区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充分利用、优化和拓展我区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不时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探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全民综合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积极创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

开展争创社区教育示范街道活动;力争到2011年底,从2010年起。全区有3-4个街道通过申报、验收,被确定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

(二)力争创建社区教育省级实验区

立足“合理规划、北部先行、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共同发展”原则,全区范围内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创建安徽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至2012年,全区再争创一批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同时申报争创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逐步打造南北一体、均衡发展、服务滨湖新区建设的具有包河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新格局。2011年,创建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的基础上。

(三)构建完整的社区教育体系

深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通过整合社区内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各类资源。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不时提高居民对形成学习化社区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和完善学习型社区和终身教育体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建立社区教育的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同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逐步构建社区教育规范化体系。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社区教育工作领导机构

区教育体育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直有关部门、街镇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教育体育局,区教育体育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促进教育与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管理,社区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社区教育资源。包括制定规划、建立制度、评估督导、组织试点、交流推广等。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难点问题。社区教育工作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管理、激励、监督等长效机制,制定社区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方法。区直各有关单位和各街镇要高度重视,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计划;要明确一名社区教育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

(二)做好社区教育整体规划

作为全力打造“安徽第一城区”重要基础工作来抓,1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社区建设规划。充分调动区内外有利资源,开拓性、发明性地开展工作,打造出社区教育的包河品牌。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2建立街道社区教育学校和社居委学习点。满足社区成员的基本教育需求,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感受社区教育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文明的新社区。

宣传科普知识、法律知识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3将社区教育工作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社区教育的平台。增强社区成员的公民意识及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加大社区教育宣传力度

明确社区教育理念,全区各相关部门、各街道以及学校要深入学习社区教育理论。要把社区教育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纳入到党员干部和教师的学习中去。全区党员干部除了要加强自身学习之外,还要积极主动走进社区,加大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主流媒体及标语牌、宣传橱窗、板报、专栏、宣传册、文艺扮演等形式,广泛宣传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舆论引导,提高社区居民知晓率;各社区要定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培训活动,营造社区教育浓厚氛围。

(四)加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建立学习型社区。需要较为充分的师资力量。要充分发挥我区教育人才优势,整合区内人才资源,定期开展各种业务培训,特别是社区教育基本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不时提高社区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优质师资队伍及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

(五)优化社区教育资源

篇11

二、构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构建网络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2003年10月我区社区教育在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筹建并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社区学院定名为江干区社区学院(筹)。闸弄口街道、采荷街道、凯旋街道在此前后成立了社区学校。基层社区先后成立市民学校,至今全区49个基层社区成立市民学校41个。4个镇则依托化学校,拓展社区教育的功能。全区46个村也均建立了村民学校,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三、建立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队伍

我区重视社区教育、成人教育队伍建设。已建立起由专职、兼职和志愿者三部分组成的干部师资队伍。目前全区有专职人员16名,其中区社区学院6名,各镇6名、街道4名。15名干部是由区教育局委派。1名由镇解决。兼职人员主要由各基层社区、村文教委员担任。目前社区文教委员49名,村文教委员46名,共计95名。2004年通过举办两期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提高了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其余是外聘的师资和志愿者,根据教育活动的内容需求,随时聘请参与工作。

四、制定政策文件,采取措施,推进工作深入发展

(一)近年来我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出台的文件如下:

2001年:

由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下发了《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2年:

区教育局下发了《江干区中小学参与社区共建、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实施意见》。

2003年:

1、区教育局向区政府报告申请社区教育专项事业经费并经同意按我区常住人口每年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

2、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江干区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

3、区教育局与文明办、民政局联合下发《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的评估认定的意见》,同时下发了《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评估细则》。

2004年:

1、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了《江干区关于加强社区教育工作,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召开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会议。

2、区教育局下发《关于社区教育券发放方法的通知》。

(二)为了贯彻落实有关文件,采取了以下一些举措

1、2002年起,区教育局就分别对闸弄口、凯旋、采荷三个街道派出专职干部到街道承担基层社区教育的指导工作。从近两年半的工作来看,工作成效是明显的,在指导网络建设、活动开展、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收到一定的成效,也受到街道、社区的欢迎。

2、2002年起全区中小学场地等资源向社区开放。区教育局统一制作铜牌向社会公布,统一印制市民活动卡,大部分学校开放工作比较好,也受到市教育局的奖励。

3、加强对基层市民学校的管理。教育局统一印制社区教育工作台帐,规范基层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过程的记载和年度工作和小结,并通过例会,调研等形式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加强工作指导。2004年通过创示范市民学校活动并进行评估,评出十所首批区级示范市民学校,区教育局分别授予铜牌并予以5000元的奖励。这些措施的落实,在促进基层市民学校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基层社区工作的积极性。

4、2004年试行江干区社区教育券制度。采用学习者自己出一点,社区教育券补贴一点的办法,激励市民参与学习,提高素质。全年共计发放社区教育券16万元,已基本回收。社区教育券主要用于市民三项等培训。1000余名市民受益,其中600名市民通过培训拿到市教育局颁发的结业证。从试行的情况看,收到一定的效果。市民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一定的调动,同时也调动了社区学院和各成校、社区学校的培训的积极性。

五、教育培训活动蓬勃开展,我区成员和市民素质得到提高

随着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形成,各层面均开展了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区社区学院成立一年来,举办了成人业余高等、中等学历教育11个,学员500余人;面向我区机关公务员开展电子政务培训班9期,360余名学员培训结业;举办“十万家庭网络行”培训,1997名市民通过培训结业;还举办了基层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等等。

各街道社区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也举办市民三项培训、中老年书画班、文史知识、外语等各类培训班。市民参与率不断扩大,有些班级学员报满供不应求,还涌现一大批学习积极分子和动人事迹。各基层市民学校也开展了“百场讲座”活动,内容涉及公民道德、法律知识、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健康教育等等。各街道、镇和社区把青少年的教育纳入社区教育范畴,利用暑假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参与,据统计参与率达到80%以上。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创新。例如:“家门口的陶吧”、“小市民道德论坛”、“青少年模拟法庭”、“我爱家园演讲比赛”,给青少年以很好的教育,也受到媒体的报导。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区还出现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学习型团队。例如:景新社区的书画社、庆春门社区的集邮文化夜校在全市都有点名声。农村成校仅2004年举办成人业余中专学历班学员298名,大专学班学员135名,其它培训班培训人数1690人,还配合镇各有关部门开展各类培训达12500人次。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有1099名获得技能证书或学历毕业证,大大超额完成区今年下达的200名指标。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为提高我区城乡人员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区社区教育工作虽然收到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下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概述如下:

一、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有效,需加以完善。

社区教育以提高辖区全民素质为宗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落实各级的目标任务,并健全有效机制。目前,街道、镇和基层总体讲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工作的开展主要靠领导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因而在社区教育的人员、经费、场地、设施、工作的落实上随意性很大,个别街道至今尚未建立社区学校正常地开展社区教育。随着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并统一由区管之后,各镇、街道的教育工作重点,应及时转到以提高辖区成员的综合素质的社区教育上来。区政府要起到对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落实各级的工作目标责任,建立符合我区、镇(街道)、社区(村)分级主办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各层面内部协作机制,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区自2003年起作为区级层面,每年按常住人口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这笔经费除了解决区级大型社区教育活动和区社区学院事业经费外,主要用于基层市民学校建设的奖励和江干区社区教育券发放,即推进基层工作的规范化和鼓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培训工作上。与兄弟区相比我区的投入尚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上城区是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2元的标准列入预算。下城区则把外来人口也列入预算。江干区是个外来人口大区,对他们的教育也关系到我区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把外来人口列入社区教育经费指标。在镇和街道层面的投入方面也严重不足,较好的镇和街道除场地设施的一次性投入外,社区教育活动的日常经费就很少,而且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至于城区各基层社区市民学校普遍反映经费难以落实,给社区教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社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除了区级予以投入外,街道、镇也应该给予基层社区教育工作一定的经费保障,并形成制度。

三、落实专职社区教育人员的编制,理顺管理体制。

我区现有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教育专职人员,除社区学院外,其余人员的编制还在原学校。随着中小学定编工作的开展,如何落实这些人员编制,理顺管理体制有利于人员安定,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西湖区、上城区的做法是派到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干部的编制全放到区社区学院。农村成校的编制,兄弟区、县(市)的普遍做法是规模较大的成校,编制独立。最近省教育厅、人事厅的文件规定,农村成校编制控制在农村人口的万分之二。根据上述情况,我区人员编制问题解决的方法可以是采取以下做法:

1、下派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专职干部,其编制统一放入区社区学院,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年度奖金由教育局发放,其它每月的奖金福利由街道给予解决。

2、农村成校前几年已办妥独立建制的法人单位手续,其人员应从原单位划出并划入成校,同样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年度奖金,由教育局统一发放,其每月的奖金、福利由镇给予解决。

四、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003年10月市教育局批准我区社区学院(筹),但至今仍借用四季青小学场地。进修学校、社区学院新场地已在筹建中,内部规划需充分考虑社区教育的特点、规模和功能。根据市教育局对社区学院的评估指标要求建筑面积要达到4000平方米,在设计上要考虑功能的整合,以便实际使用并能顺利通过市教育局的评估认定,正式批准我区社区学院。四个街道有3个建立了社区学校,其余1个至今未建立社区学校。要加大指导力度的同时,把街道社区教育工作列入区级对各街道的工作考核目标体系。各街道都要整合资源建立社区学校,并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分管领导任主任的校务委员会制度,同时实行分管领导任校长,教育局下派专职干部任常务副校长的社区学校管理运行模式,确保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区教育局要对各街道社区学校实行督导评估制度,认定合格社区学校。各镇成校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向社区教育接轨,现阶段成人学校要通过区教育局督导评估增挂镇社区学校牌子。各街道、镇也要加强辖区基层市民(村民)学校的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和完善市民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区教育局要继续实行区级示范市民(村民)学校的评估认定工作,进一步推进市民学校建设。

五、打破条条分割,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的整合

社区教育是一定区域范围内面向全体成员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社区教育具有“全面、全员、全程”的特征。也就是说教育内容全面广泛,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会生活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休闲娱乐教育等等;教育对象涉及辖区干部、职工、农民、市民、外来人口等等;培训过程涉及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中老年教育等。目前我区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上都存在条条分割的问题。在教育资源上各条线都要基层成立学校。例如;老年大学、妇女学校、人口学校、团校等等,名目虽多其实并不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而且各条线对下都还要组织考核等,使得基层不得不忙于应付,不但浪费有限的资源而且极大地增加基层的人力、精力上的负担,还会助长了形式主义。

区、街道(镇)、基层社区(村)三级都应该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两方面加以整合。萧山、余杭等兄弟区整合电大、职业培训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教育培训,统一建造一所区社区学院。规模大、功能全,具有极大的教育培训优势,较好地满足辖区各类人群培训的需求。我区应该打破条条分割,建设好江干区社区学院,使之成为面向我区干部、职工、市民、中老年等为一体的上规模、设施新、功能全的一个终身教育平台。

街道(镇)和基层社区(村)同样整合有限资源,建设和完善社区学校、市民学校,把其它各类称呼的学校均纳入其中,成为各层面的终身教育平台。纳入之后各条线在管理上要加强协调和整合,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有序进行,真正起到提高辖区成员和市民综合素质的作用。

六、社区教育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培训面有待扩大

区社区学院成立以来,延续了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进修学校的学历教育的同时,也拓宽了一些培训内容,例如十万家庭网上行。但总体来说,培训面尚不宽,且主要是政府推动的项目。社区教育从培训目标和内容来看,一部分是公益性的,即政府对市民提高文明程度、法制意识、综合素质要求的教育培训活动;另一部分则是公民为了提高自身学历、技能、专长、生活质量的培训,这一部分则应该引进市场机制,作一些有偿的服务。区社区学院更要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深入企事业单位、深入基层、了解需求,搞好课程开发,搞好教育服务不断提高知名度。各镇街道社区学校除了大量开展面向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培训活动外,也应该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社区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教育服务。各基层市民学校则主要开展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活动,以提高市民的素质,促进辖区的文明建设。通过各层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扩大市民参与率。

七、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网络在农民素质工程中的作用问题

我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初步形成,这是我区提高城乡市民素质的主力军。我区社区学院和农村成校,均有开展教育培训的场地,教育培训的设施设备,还有计算机等专用教室,也有专门的干部师资队伍。社区学院前身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农村成校均有10多年的办班培训的经历,不但开展了成人高等、中等学历教育,也开展了1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还与省、市高校,技术学院和职能技能培训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完全有能力承担和组织我区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失土农民的技能培训。可是2004年我区失土农民培训却通过招标方式,让民办教育机构承担。据了解,民办教育机构也无专门的培训人员,基本上也是外聘人员,而且在我区并无健全的网络和基地,最后还是租用我区的成人学校的场地设施并由成人学校参与管理来实施培训工作。我区既然构建起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整合培训资源,发挥我区自己网络的作用和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