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09:23: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作者:宝力高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在高中教学中,学生思维相对较活跃,且学习的能动性较强,能很好的配合老师进行学习。特别是学习政治科学这一类学科的时候,老师应该让学生先熟悉课本,再熟悉所学习的知识,最后进行科学记忆性的学习。我记忆中的学生时代背书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很多学生对课本的背诵很反感,但文科类的学习靠记忆的东西很多,离不开背书,温书。在新教育的改革下,我们已不再使用传统的刻板方式去演习课本,我们讲求方式方法去记忆课本,获取知识。
一、以知识体系构建为基础进行记忆学习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高中阶段的学习都是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不愿意改变生活的现状也只有生活来改变我们。有些人说学习是为了考试,而考试的答案都是固定的。往往学生考完才发现,考试内容离不开课本知识。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又知之甚少。因此引导学生系统性的归纳课本、系统性的了解课本也是相当必要的。先构建知识框架再理论性、科学性的记忆学习是学习的基础。高中生在学习哲学这一课程时要适当的与实际相结合去理解去记忆。如果只是浅层次的认识和浅层次的分析是不够的,没有构成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去细化会导致学习的误差。在建立结构体系这一方面,老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让所学部分变成自己的部分。建立知识体系框架要循序渐进。例如老师教的唯物论这一章,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得出相应章节的知识梗概,加以分析记忆。其中老师在讲解较难知识点的时候,要注意拿实例来与同学分享,让学生从实例中找到学习的共鸣,发现学习的乐趣,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记忆。构建知识体系对每一个高中同学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考试的时候,能把每道题都分区域似的划分出来才是能者,这样的效果一是让我们脑子里形成系统化的学习模型,二是让我们方便记忆,改变死记硬背的习惯。
二、以图标、关键词为导向进行记忆
1.以关键词为导向记忆
在高中学习政治的时候,老师口中的关键词总是多不胜数,例如什么唯物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等都是政治课上常提到的关键词。关键词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快速熟悉课本,快速认识课本。从关键词的引申展开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点。以关键词为载体的记忆明显起到了串联知识点的作用。关键词记忆有很多,我们就来说说常见的吧。例如关键词缩句,利用关键词把一句难懂、难分析的话缩成一小句,方便记忆的同时还可以锻炼找重点的优势。再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关键词去背书,高中政治,特别是文科,要靠背诵的东西有很多,我们在背诵这些课本和知识点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去背诵。我们要学会找重点,画关键词。画出关键词后我们便能通过关键词想出记忆的点,由点即面的去记忆。关键词还可以用来描摹,当我们只记住关键词的时候,比如高中政治中我们提到唯物论或者方法论,我们便会想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等知识点。关键词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将大问题划分成无数个小问题来看。小问题解决起来较轻易,而且印象深刻。
2.以图标为导向记忆
其实在高中学习政治这一门课的时候,不再像小学初中一样去看图解字,小学生就很习惯性的喜欢去联系图文来拆解和分析课本内容。高中生自学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其实记住简单的图标和模型来学习记忆是很有帮助的。例如通过勾画和图标可以想到国家政体的一些主要结构和国家阶级层次。这样一来,学习的大致方向和大致范围也就明确了不少。建议高中老师利用树枝展开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填空和补充,达到知识点的延展和区分。不管是图形记忆还是关键词记忆都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牢记考纲范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政治这一块上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理解方式,可能有的天生喜欢死记硬背有的喜欢通过理解循序渐进的背诵,不管哪种方式,只要我们找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坚持完善就会取得好的成果。
三、以生活为载体进行记忆
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往往离不开生活,生活其实也是学习的一门行为艺术,但联系实际使我们盲目使我们不知所措。高中的政治学习与我们同学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着潜移默化的关系。当我们置身学习的时候不忘与生活相联系才是学习的精髓。在生活中,新闻媒体的传播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途径,他们通过知晓身边的事实案例进行相应的关联记忆,这在学习中又是一大完美的突破。我们往往忽略身边的小事而不去追寻根底,这酿造了我们多年的经验空缺,但当我们把课本记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我们才知道获取知识是可以走捷径的也是可以通过多方位尝试的。
四、结语
学习讲求一种主动性和方法性。当高中生在研习政治这一门学科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自己在学习中所用的方法是否恰当,所学的知识是否已经形成了框架印在脑中。我们在记忆背诵的同时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多方面的记忆方法去改变学习状态才是新时代中学生的号召。政治,特别是文学这一方面,不背书是不可行的,我们只有靠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才能突破性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有时候是始于形式,往往成功的道路是始于自己所认知的结果。
作者:韩莲 单位:石嘴山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盛士辰.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高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154-155
[2]刘晓惠.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方法分析[J].学周刊,2014(11):90
[3]谢以洪.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114
全国高考政治主观题试题分值比重相对高些,题目所给材料具有时政性、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的特点,因此主观题选拔功能突出,既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更突出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现实问题的分析、论证和解决的能力,既尊重个性,又体现开放性,要在政治科目中取得高分,提高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技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及复习备考训练中,对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审题审设问,找出考点
政治主观题的特点是:围绕一定的背景材料,设计若干问题。高中政治主观题设问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针对性题型。从微观的角度,考点限制性强,指向性明确。在设问中已经明确提出考查的知识模块及该范畴中的某个知识点。这类题目难度值比较低,针对大部分考生,类似送分题,让绝大多数考生可以拿到基本分值。只要掌握基础知识,那么原理分数就可以轻松拿到手,再扣上材料点对点分析,拿高分并不困难。如2016新课标二卷39题第1问(1)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2分)题目直指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考生可以快速切题答题。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然后扣上材料分析。
二是综合性题型,这是宏观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大综合和小综合。小综合题型,难度值有一定的提高,需要学生具备对模块知识的整合能力。在设问当中提出了某一模块的考点中的某一单元或者某一主体,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一卷政治试题38题第一问(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12分)像此类题型,学生在平时的复习当中一定要构建对整本书的提纲,从而在解题时快速获取信息。
大综合的要求则更高,选拔功能更强,这类题目开放性强的设问,需要学生对材料信息有较强的提取能力和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发现考点,并回归课文中的原理。题目的问题当中只告诉了学生某一模块,却没有指出该模块中具体的哪一考点。如2015年福建高考文综试题第39题第(2)问,联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福建自贸区建设应如何依法推进。题目中没有具体涉及哪个主体应该怎么推进福建自贸区的建设,这就需要学生回归材料,根据材料中出现的“党、人大、国务院、社会各界”等关键词,提取必修二中每个主体对应的知识点展开组织答案。
二、构建模块思维导图,提取知识
政治主观题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不到位,混淆考点,导致审题不清,答错答题的范围,盲目提取知识答题。在一轮特别是二轮的复习中,构建模块知识思维导图尤为重要。特别是采用全国卷中,政治科目考试范围不再考查选修知识,重点突出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本必修模块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既要有对单元的实施框架又要有对四本教材的梳理。
《经济生活》主要有四个单元,概括起来是:一是货币、价格、消费;二是生产、劳动和经营,包括三个主体,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是收入与分配,讲述国家的财政收入、支出及财政的巨大作用,分析个人的收入分配制度级分配的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四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介绍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市场和计划,以及当前的小康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及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等知识。在本书基础上,还应重视对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主体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政治生活》包括公民、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国家制度,党的相关内容、当代国际社会及国际关系部分。像38题第1问,当代国际社会,看到题目马上想到当代国际社会包括国际关系、国家利益、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中国的外交政策,从而分点对应材料扣题分析。
《文化生活》主要描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发展及创新,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第三单元主要围绕中华文化,讲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及包容性的特点,分析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最后一个单元主要是介绍当代文化的建设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当前文化市场中出现的落后和腐朽文化现象,如何应对的问题。
《生活与哲学》简单说主要在讲马哲,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作为本书的开篇,介绍了哲学的关系问题,包括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世界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他们的共性,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和时代的关系,哲学来源于时代,既是时代的总结和升华,又是时代变革的先导。第二单元开始围绕马哲展开,马哲可以分为两个角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又分为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展开。唯物论必然离不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的讨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认识论主要讲人的认识的来源,即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又讨论了其中正确的认识、真理的相关内容;辩证法提出了四个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角度,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又要有创新精神。其中要特别强调学生分析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的区分。第四单元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及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创造与实现。
从以上知识体系分析会发现,有些主体是有交叉的,如同样是政府,可以是经济生活中的国家财政角度,也可以是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职能角度。同样是个人,在经济中有个人的消费、就业问题,在政治生活中是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可以是文化生活中个人对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所以,一旦混淆了考点,就容易导致整题失分,在平时的训练与复习当中,不仅要巩固基础考点,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只有知识扎实灵活,思路清晰明确,才能事半功倍。
三、分清试题题型,注重语言表述
第一,原因类,包括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样做有什么样的意义、这样做的依据、合理性等。如2016I卷38题第(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12分)2016II卷39题(2)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10分)解答时可在原理前面加上“有利于”,从而转化角度,特别是意义类的,有利于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有利于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有利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以从理论的角度也可以从现实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措施类,包括启示类。这是政治学科中最常见的试题类型。通常此类题目会限定主体,如国家、企业或者个人,或者唯物论、认识论的角度等,此类设问,如39(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思考的角度要多元化。解答此类题目,最先要抓住与此考点的相关知识,迅速而简洁得罗列纲要,钩玄提要,并在理论前加上“要……”“坚持……”等,强调做法。
第三,评析类,包括谈谈对某种现象、观点的看法,或者“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较好区分,而有的试题中的观点有时候迷惑性较强,正误夹杂在一起,合理性与不合理因素并存。解答评析题切忌着急下笔,而应当先理清题目的思路,确认命题中的对错,这是解题的前提,然后回归课文原理。接着指出命题中的正确部分是什么,并说明理由,同时辨析题中的错误部分在哪里,说出理由。最后,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四、规范答题,原理加扣题分析
首先,确定要点,要有逻辑性,分点表述,每一点中的关键词、关键意思是什么,反对不分段落整体罗列,把要点序号化。
审好题是做好题的关键。因此要仔细审题,抓住关键词,明确题目的立意。
1 审范围
搞清楚问题要用哪部分知识来回答,是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还是哲学常识,如果是哲学常识,是用辨让法,唯物论、认识论还是人生观等。例如:“好又快发展”蕴含了丰富的唯物辩让法的思想,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如果审清范围,那就明白此题是考招学常识,运用辩让法中联系的观点,导发展观是矛盾观点对材料进行分析,解题思路也清析了。
2 审主体
要明白答题的角度也就是搞清楚问题的录当中是谁?例如:结合材料谈谈我用企业如何更好的“走出去”该题中的主体是企业,在组织答案的时候要从企业的角度来回答那就必须联系第三课企业的有关知识来回答。
3 审设问
搞清楚问题的指向,我们通常可以把问题分为三类: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样的设问。一般要枞现象和本质两个角度分析。为什么的设问一般要从原因、意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怎么样的设问一般要从解决的办法、措施、启示的角度分析。
二、 归类对号,落实到课,节框
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材料加以推敲,做到书题结合,将试题中的信息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明确题意,确立论据(即书中的观点、推理)信息与书本知识对比交流可认在阅读问题把握,设问方向明确答题的范围时进行,在明确题意后,需要运用书本知识对试题的理解并组织答案。
三、 规范组织答案的步骤
1 先归纳题目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
2 请清楚有关理论的观点,即请清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
3 运用原理观点分析问题,这是答案的主体,即理论与材料相结合,切忌只有理论不结合材料分析。
4 可联系重大时事,例如三个代表主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在哲学教学中,如果能巧借古诗词,分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使其与哲学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巧借古诗词学习辩证唯物论
高中哲学主要有两大模块四个单元,学生首先涉及到的哲学知识就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生初次接触到哲学这门学科,对其原理的理解和认知,有一定的难度,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容易出现认知上的瓶颈,制约学习的发展。这时可借用古诗词对其进行引导,拓展思维。例如结合资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这句古诗是学生普遍熟悉的,课堂上可从熟悉的事物着手,加以引导利用,让同学们合作探究,为何“月是故乡明”?你是否有相似的感觉?是先有月亮再有对月亮意识,还是先有意识再有月亮?通过探究分析“月是故乡明”不是客观事实,是诗人自身的主观感受罢了。审美活动也是认识(意识)活动,自然也遵循认识(意识)的一般规律。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是先有物质,再有意识,因而选B答案。这样一来,使学生从古诗中掌握哲学原理,点燃辩证唯物论的第一把火,照亮学习的道路。
二、巧借古诗词学习认识论
认识论也是学生不太好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在理解时,之所以不易深入,主要是因槠绞敝皇茄习,没有深入社会实践,感觉得获得的知识均来自书本,来自己教师的讲解,故对实践决定认识,没有切身深刻的体会。教学中可以引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强调的是要真正消化理解书本知识,还要积极参加实践。在认识论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材料加以深化,加深了学生印象,进一步地掌握了哲学原理。
三、巧借古诗词学习辩证法
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辩证法与认识论很不好区分,教学时要首先给学生讲清楚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1.巧借古诗词弄清楚联系的观点
教学中针对此观点可以引用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的人间疾苦声。”政府工作人员用这首诗鞭策自己,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B.事物的联系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D.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先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探究,然后解析这首诗从“萧萧竹”联想到“疑是民间疾苦声”,体现的是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D比较接近题意,A和B与这首诗无关,C是错误的观点。通过分析古诗词,突破联系观的理解。
2.巧借古诗词弄清楚发展的观点
在理解发展的观点教学活动中可以引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组织学生集体朗诵后,笔者提问学生: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3.巧借古诗词弄清楚矛盾的观点
学习矛盾的特殊性的观点时,可以引用“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想治好心头之病,必须用治心病的药;要想把铃铛解掉,还要请来拴铃铛的人。从哲学角度分析可得知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各不相同,各有其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今后解决问题指明方向。
四、巧借古诗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哲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利于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发展。教学活动中可以引用“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进行哲理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诗词中荀子把君王和老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船和水的关系,是想告诫统治者,要想坐稳江山,就要对老百姓施行仁政,要通过轻徭薄赋、减轻刑罚的方式,赢得民心,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通过更多古诗词的运用,使学生受到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总之,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借用古诗词,帮助学生对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理解,深化认识,更好地记忆与运用,从而点燃学习哲学的火把,照亮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高中生心理现状。一线教学的经验表明,无论是较富裕还是略贫穷的学生,大都不同程度存在自卑、攀比、虚荣等心理问题,而且往往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友等,和他们聊人生的目标。可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只忙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更应多关注他们心理动向,这也正是当前学科教学的盲区。这时候高中政治教学便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是每个政治教师的责任,我认为,仅靠专业心理教师空洞说教并不理想。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高中政治课是以基本观点为指导的公民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认识,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综合课程。高中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的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3.思想政治课是实施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政治教学中,穿插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材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有利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在高中新课改教材中注入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课程,从不同方面渗透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特别是《生活与哲学》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等4个方面的知识传授,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些内容都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资源。
二、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积极发掘教材中可以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中政治的许多内容是与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教材中有许多的知识点直接或间接与心理健康的内容有关。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在讲授学习《经济生活》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时,我采用了四人为一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对学校在校生进行调研,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自我研究性学习,通过他们的调查报告,发现他们的自主性和团结意识都较以前有所增强。
2.注重言传身教,利用教师个人魅力在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通过言传身教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呢?首先,在每次上课前面带微笑,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每堂课都保持着用激昂、奋进的语调和具有幽默感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既给课堂带来生机,也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学生就会喜欢上课、听课。其次,充分运用角色渗入法。就是教师通过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站在学生角度去看问题,从而理解和分担学生的各种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的方法。它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并产生共鸣,从而增强教育效果。课上经常使用“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么做”“在以前我也会这样的”“请坐、请回答”等语言。通过这些亲昵的语言使师生双方角色不断转化,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化解焦虑、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再次,由于现在大部分高中生或多或少的存在个性张扬、无所禁忌、自卑心强、自信心差的心理问题。在教学中积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课堂表现。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对与错,我都认真倾听、充分肯定并给予赞赏。
三、重视学生作业反馈和辅导,运用激励原则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生活化的,社会热点案例走进课堂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学生的学服务是课堂教学重要体现。在政治课教学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就需要让社会新闻事件,热点和突出的案例走进教学课堂,把教材知识与社会案例融为一体,使教材的知识理论生动有趣,更具有说服力。例如在讲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时,“规范市场秩序”这一知识点,有关道德和诚信的重要性,利用近几年来相继发生的食品药品领域安全事故的案例,“毒奶粉”、“皮鞋很忙”、“染色馒头”、“地沟油”等事件,这些恶性的安全事故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所以必须要加强诚信和道德建设。例如在讲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一课时,有关“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知识点,可以开展《走进2014感动中国人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探究,说明价值观对人的导向作用。在讲“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点时,利用目前大学生就业热点案例,负面例子--高不成低不就的“啃老族”,某高中生汪某,自己没有考上清华大学就自暴自弃成为了社会的流浪者,靠母亲救济,母亲不给钱就杀母;正面例子--职业无高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如卖肉的北大才子、杭州的破烂王宋岩,不分职业贵贱自主创业收入上百万,利用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让学生积极讨论,从而认同“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这一知识点。
引言
分层教学是一种依据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相关教育理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所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即把教学活动中的各个要素纳入教学设计中,通过对每一要素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将每一要素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规律分为各个层次,教师再对各个层次采取相应的办法,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最后完成整个教学活动。
一.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的现状和特点
1.1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的优点
政治分层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首先是在学生方面,分层教学由于采用教材分层的方式,充分承认和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在保证教育资源能够惠及每一个学生的同时,特别注重帮助和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从而有效减轻后进生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得到肯定和关注的同时,增强自信,真正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是教师方面。分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扭转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分层教学所带来的挑战迫使教师超越自我,通过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总结新方法,不断地从新的角度进行分层教学,灵活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规划,从而切实提高教师课堂设计的能力和课程进度掌控的能力,极大地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1]。
1.2高中政治分层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心理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分层教学容易令学生产生误会和曲解。他们误以为教师对学生存在着区别对待的情况,因而丧失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于分层教学也会有不会的偏差理解,优等生可能会产生不屑情绪,而后进生则可能走向极端。
(2)教学要求降低
教师为了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往往缺乏了全局观念,忽略整体教学目的,从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需要在不经意间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长此以往会严重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分层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策探讨
2.1提高教师的分层教学能力
针对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教师应适时提高自身的分层教学掌握能力。首先,教师应尽力避免学生产生误解情绪,做到显性分层和隐形分层的有机统一;其次,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关注多元化、有层次性的设计重点[2]。
以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修一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为例,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货币形式与学生实际生活情况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由于每一位学生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的差异,每一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货币形式也就大相径庭。有的孩子可能更加熟知硬币,有的更加熟知纸币,还有的可能接触信用卡的机会更多。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既要特别注意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不同的货币,又要防止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教师可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将不同的层次的货币分发给不同小组的学生,让他们在认真谈论分析该货币特征的同时,消除小组之间的差异可能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样以来,各个小组的学生既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理解认识到货币的一般特征和根本特征(本质),同时教师又能够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前提下活跃课堂气氛,事半功倍。
2.2分与合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法上我们讲究世间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同理,分层教学活动中的整体与部分,也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应做到分与合的有机统一。分即指教师的分层教学,层次清晰,脉络连贯;合即指各层析之间存在内部联系,所有部分有机统一于教学任务这一整体活动中[3]。
以人教版高中政治章节复习课堂为例,教师在讲述“”主义这一概念之前,先通过回顾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已学习的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政治降级学、科学社会主义,在学生对每一章节知识点有基本理解之后,教师再将所有知识点装进“”这个大口袋,教师告知学生包括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样就能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不断提高自身分层教学的能力,将分与合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进一步加快分层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进程,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政治教学进程,不断总结出新理念、新方法。
参考文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们反复强调背诵记忆环节的重要性,不仅要求学生背诵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论,而且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均能历历在目,了如指掌,能够构建“知识树”,把课本学透、学薄,并时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多动脑、动口、动笔,特别强化了学生记忆典型例题的答题方法和答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提升效率。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明确教学中的记忆目标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所以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认真指导学生从前言、标题、摘要到正文认真熟记教材,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多动脑筋,真正弄清每个知识点。重视记忆背诵环节,明确背诵的内容。比如应该记住一些哲学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记忆要准确,有些关键词要与教材完全吻合,不能随意搞错,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实在”就不能说成是“客观存在”。又如规律不能说成规则,意识反作用不能说成反映。这些基础知识就如同我们房子的地基,一定要打牢打稳,只有这样才能无坚不摧。
三、运用科学的方法――“典型”记忆法
1.比较记忆法
易混比较法,就是把一些看似相似,其实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比如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规律与规则、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等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弄清这些概念的真正区别和联系。对照比较法,就是把要比较的几个对象在同一时间出现,使学生直接在感知过程中进行辨别分析,如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等概念,从内涵上进行比较,比较它们所反映的思维过程的不同层次水平,所反映的范围、程度。意识,属于唯物论范畴的概念,而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真理则属于认识论范畴,它们的个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水平的反映。
2.关键词法
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要注意发现、归纳和概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比如,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可以分别概括为:“调节”、“刺激”、“促进”或者“棒子作用”、“鞭子作用”和“筛子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的三点可以概括为“对内”和”对外”两个大的方面。企业的兼并就是“大鱼吃小鱼”,企业的破产可以理解为企业按法定程序“安乐死”,等等。关键词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上课听老师总结。
3.系统记忆法
化繁就简,使琐碎的知识系统化。整个哲学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又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部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明确知识范围,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如我用六个字概括辩证法的内容,即联系发展和矛盾,要求学生一提到辩证法就想起这六个字来,就从这六个字里面找知识点、找范围。
4.趣味记忆法
哲学的一些原理枯燥、抽象,记起来比较困难,我就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比如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教学中,我就用了“任何事物分两点,两点之中有重点,重点并非不转变,亦可转为非重点”来概括,这样,学生就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另外,我还采用缩句法等,如:规律就是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是本质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等。
5.公式记忆法
我们把哲学的主观题归结为体现型,即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运用公式“观点+材料”;说明型即什么样的哲学道理说明材料里的现象;原理+方法论+做法(哲学侧重方法论)做法型,即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应该怎么去做。
6.事例法
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比较难懂的),一定要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辅助理解,做到抽象理论具体化。比如: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就可以对应到课本上的图画“一哄而下”;理解商品的概念就联系“自己用的书”不是商品,而“书店出售的书”才是商品;“社会主义国家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可以联系“神六的成功发射”、“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建设”,等等。事例的寻找可上课从老师那里找,也可以自己总结,事例应该是材料、图表、漫画、数字等直观形象的东西。
7.动笔记忆法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遭,不如手过一遭,教师应要求学生动笔整理、积累、作答。
8.反复记忆法
好多学生都会说其实这些题,我们都做过,当时也明白了,就是没记住,考试时就是不会做,所以教师应注意旧题的重复和再现,好题不怕重复,重点不怕重复,重复到学生一看类似的题目,答案就能呼之欲出。
9.对比联系法
对于相近的、相反的概念和原理,把他们放到一起加以对比和联系,这比单纯一个个理解和记忆更容易。比如,学习“价值”,要对比联系“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等概念;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要对比联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学习“企业”,要对比联系“市场主体”、“公司”、“企业法人”等概念。每学完一节尤其是一课的内容后,都要做这一项工作。另外,要注意老师上课在这方面的总结和参考书上面的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77
学校教育是一项富含情感艺术元素的实践工程。若有情感艺术的渗透和浸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凸显他们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能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逐步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取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情感智力”效应。情感究竟从何而来呢?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强调:“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这就是意境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那么,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如何开展意境教学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试简要阐述之。
一、课前导入丰富多元,努力攫取引人入胜的“凤头”效应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想象,如果教师采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课前导入模式,势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教学也不易出彩。古语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营造引人入胜的导入情境,则能迅速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有效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如教学“普遍联系”的内容时,有位教师引进某餐馆的广告词:“请到此处用餐吧,不然你和我都将会挨饿的!”如此导入,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原本空洞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鲜活起来;另一方面能够对学生思维进行积极有益的“激励、唤醒、启迪、鼓舞”。再如,在教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容时,执教者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有选择性地播放《亮剑》等影视精彩片段,让学生从“以少击多、以弱胜强”中激情感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他们从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中深刻体会到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重大意义与作用。有了这些生动活泼的课前导入,学生就会产生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心态,我们又何愁他们没有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灵感呢?
二、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努力攫取丰满圆润的“猪肚”效应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和重要阵地。在这一阶段,如何产生“景中情、情中景,情景交融”并实现主客体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开展意境教学活动最关键的因素。有鉴于此,教师若能创设一种生动形象的意境,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实现更深层次、更有效果的情境统一。以经济常识设计为例,我们应着重以其中的“商品”和“货币”词语为本,并通过教材中的目录和提纲,把文本的主要内容串讲并辐射起来,例如商品与货币的产生、含义、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基本符号以及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等等。如此,课堂设计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它从宏观层面明确了本课教学体系,同时从微观层面构建了相关知识点及其内部关系,从而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实现了主客体间的有效融合。再以“价值规律”这一重点教学内容为例,应从内容、生产、交换、表现形式、作用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分层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在条分缕析中形成清晰良好的课堂意境,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讲评课存在下列无效现象,在讲评中是应该避免的:
1. 只对答案型。这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认为讲评课就是对对答案,答案对完了就讲评完了。2. 不分主次型。有些教师对试卷不作分析统计,不分主次,不作归类,从头到尾,平均用力,不管学生答题情况如何,也不管该题难度大小,条条流水式讲下去。一来浪费讲课时间,二来影响学生兴趣,三则重点不突出,那只能算作为失败之课。3. 教师主讲型。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死记硬背的错误做法。4. 就事论事型。政治讲评课必须注重整体知识结构及知识间的时间联系,讲清知识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5. 放任拖拉型。测试完毕后,教师必须及时、尽快地批阅试卷,讲评必须及时。
二、提高高中政治讲评课质量的措施
1. 及时性原则
检测之后,在认真批改、分析统计的基础上及时讲评,讲评越及时效果越好,时间拖得越久则效果越差。因为时间过久,逐渐淡忘,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2. 注入鲜活的生活元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习题是“死”的,但习题所呈现出来的知识却是鲜活的,关键就看教师怎样去处理。其实政治这门学科,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也最容易联系现实。例如,在评讲“如何才能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这道题时,教师可以引用前期媒体报道很多的深圳富士康集团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从而得出“实现职业理想需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样的答案点。这就比单纯要求学生打开课本找答案有趣多了。
3. 注意归纳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在练习讲评课中,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将思想政治试题的题型归纳为选择题、体现类试题、为什么类试题、表格题、认识类题型等,并针对不同的题型归纳出独特的解题思路。这样,笔者教给学生的不再仅仅是试题的答案,而是一种解题思路。针对选择题,笔者总结出得解题思路为:(1)看清试题的设问角度。既要审清设问的范围要求,是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哲学知识,是用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来回答问题。又要抓住设问的主体及限制性词语,是从政府、企业还是个人角度来回答问题。(2)找出材料的中心句,把握材料的侧重点,注意“一方面……另一方面……”与“不仅……而且……” 侧重点是不同的。(3)排除本身错误的选项。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与教材表述不相符的;二是表述太绝对的。
例题: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充当市场经济中的“指导员和教练员”,而不能当“运动员”。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主要指政府要(D)
A. 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制定规则。
B. 发挥自身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C. 积极履行政府职能。
D. 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
针对“体现类”试题,笔者总结的解题思路为:①把握设问的范围要求,是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哲学知识,是用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来回答问题。②抓住材料中的每个关键语句,结合课本知识一一对应,组织答案。
4. 夯实基础,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同学们丢分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因此,在政治总复习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高中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犹如电脑一般,鼠标一点,“记”上心来。要达到这一点:一要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去强化记忆,而且要学会同遗忘作斗争,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要适当增加看教材的遍数,同时必须不断提高看书学习的速度,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三要学会从宏观上去把握知识,使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图表化。考生在总复习过程中,应当自觉做到章章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自我建构每一门学科的立体知识体系,以备需要时随“点”随“到”。
5. 用好典型错案评讲法,发挥错题集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经过几次训练的试题学生仍然会做错,这让笔者非常着急。怎样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教师要注意平时练习评讲多用典型错案评讲法,让学生对教师呈现的典型错案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教师再加以点拨,学生归纳整理答案,这样有利于加深印象。另外,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典型错题进行整理,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进行自我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发挥错题集的最大功效不是去看错题,而是再次去做错题,以达到彻底掌握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的目的。
三、高中政治讲评课的教学步骤
1. 自我纠正。每次练习或测试过后,将本次考试测验的试卷及答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个人考试结果、分析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对于一般知识性的错误就可得到初步解决。同时,教师利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扼要概括总结本次测试的主要特点及考试结果,全班总的答题情况,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题目特点,了解集体或个人所取得的进步,认识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实际上也就使学生明确了讲评的目标方向,调动了学生矫正学习的热情和积极参与教学的意识。
2. 重点讲评。这是讲评课的关键之所在。主要讲共同存在的问题、考查知识的范围、考查的能力层次,讲理论与知识的欠缺处、答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评出错的原因、出题者的意图;评一题多问、多题一解。帮助、启发学生找差距,培养他们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别,所存在的问题也定会是千差万别,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使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得到重点解决。同时,为使个别存在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需采用不同的矫正方式。如集体矫正、自我矫正、小组矫正等可以互相结合。
3. 矫正训练。在矫正补偿之后,分期或一次性投放矫正练习题目,让学生将所获取的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运用于解题实践,以巩固矫正教学的效果。矫正训练可以题型为矫正单元分期进行,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教师必须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评定,保证训练质量。训练方式可以多样化,把口练、笔练、脑练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归纳小结。综合学生出错的原因,一般是在认识规律不清或操作方法不明,这就要求在这里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高度来认识自己的不足,认识规律性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确实明白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差距和不足,认识导致出现差距和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知道应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消除所存在的问题。总结评价首先要体现以表扬鼓励为主,对已达到目标和已付出努力但暂未达到目标的学生均要给予不同层次的表扬和鼓励,同时要对已达标学生提出新的努力方向,对未达标学生制定新的矫正补偿措施,这样就会使政治讲评课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