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09:19: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对企业基本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向报表使用人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基本信息,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在很多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都将《财务报表分析》设置为一门专业方向课。这门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体系,更重要地是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突出。因此在《财务报告分析》理论课程的开设中设置课内实验,或同时单独开设《财务报告分析实验》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报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由于财务报表分析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突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通常在四年级上学期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在目前的《财务报表分析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其一,很多教学案例基本与理论课程中的“例题”无异,内容干瘪,和经济现状联系不紧密;其二,教学过程缺乏设计,教学方式较呆板,教学过程较简单,难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实验的兴趣;其三,教学内容上注重财务指标比率分析,而使学生利用财务报表,对企业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的能力较弱。
二、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方法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理论把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与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三个组成部分。在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方法设计的研究中,笔者基于该课程强调技术性与操作性的特点,根据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理论,以“实践式”教学为基本出发点,从知识信息活动的组织、个人活动的调整、活动过程的随机检查三方面对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的进行探讨。
(一)课堂组织的基本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的开展中,其教学方法要注意与财务报表分析理论课程相区别,突出学生自主参与,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减少课堂讲授时间,把更多空间留给学生,通过具体的财务分析方法的运用,实现理解与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主要分成了三个环节,即:组织学生分小组搜集财务报表资料测算财务指标讨论并完成分析报告。
1.搜集某公司的财务报表资料
这一教学环节,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搜集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通过网络或证券类报刊获得。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实地走访,搜集当地或自己熟悉的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第二种方式在实践中难度较大,因此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是第一类方法来完成财务报表资料的搜集。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不仅实现了财务分析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而且在阅读年报等公司财务资料的过程中,更真实直观地了解了公司财务报告的结构及内容,加上时效性较强,使财务分析对象更加“鲜活”。
2.拟定分析目标,测算各类财务指标
明确财务分析目标,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不同的财务报表分析目标,会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先通过自行拟定分析目标,再利用前期收集来的基本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根据理论课堂里学习过的相关内容,测算财务指标。我们要求学生掌握在Excel电子表格中处理报表数据,计算财务分析所需相关指标。Excel是财务人员常用的办公软件之一,充分运用电子表格的运算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与分析财务指标的效率。而且通过Excel电子表格,可以方便地进行图表分析,使分析更直观与全面。
3.小组讨论并完成分析报告
在测算出各类财务指标后,学生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新问题。除了教师应对学生给予指导外,进行小组划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有效的团队讨论,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财务的全面性。财务分析中,不仅需要学生发挥个人能力,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财务分析报告。
(二)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何激发所有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是影响该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财务分析实验把更多的课堂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自主安排进行小组讨论,有时会出现学生“搭便车”的现象。为此,我们强调在实验课开展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促使每一位学生主动地加入到实验课程训练中来。
在实验课前,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自由选取他们感兴趣的公司或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对选择的分析研究对象,不作统一的硬性规定。这些企业有些是学生感兴趣的上市公司,有些是学生较熟悉的实习单位。学生用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重新认识这些企业,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学习热情。通过实地走访收集资料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增加社会见识与人际交往能力。在实验课中,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与讨论,同时教师对其加以引导。如要求学生关注企业理财环境,进一步搜集行业资料及企业的历史资料,进行横向或纵向对比,使学生对企业运营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不使局限于财务指标。学生在“做”中“学”,带着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小组的分工协作,也使学生降低了大量财务指标计算的枯燥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团队协作能力。
(三)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
教学效果的检查,我们主要是通过撰写实验报告来实现。同时要求各小组制作PPT,演示财务分析结论,展开班级讨论。其次,部分以实习单位作为分析对象的学生,我们鼓励他们将分析的结果提供给其实习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在“实战”中接受检验。在期末考核中,我们一般不单独设置考试,均以学生在本学期完成的实验分析报告及他们平时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三、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存在的局限
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的开设能较好地增强学生的财务分析实战能力,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与团队意识。但根据该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经验来看,还存在以下局限。
其一,限于条件,大部分学生在完成该实验中,是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从而使很多同学在分析中,缺乏对企业运营的整体直观认识,分析方式也仅限于对常见基础财务指标的计算。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学校建立的实践基地等平台,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能收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其二,学生在选取分析对象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未做特别限制,这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也加大了教师的指导难度。加上财务分析以是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的方式下完成,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3-5人为宜,全班5-6组,因此仅适宜小班授课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赵自强,顾丽娟.中西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比较[J].财会月刊,2010(10)
[2]宋雷.“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
[3]银莉.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体验式教学[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6)
一、“三维”教学法教学环节设计
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运用三维教学方法后,将一定的课程内容按课时数划分为三大教学模块,这里以周课时数4、一共12周课、合计总课时数48为例进行划分。
理论教学:24课时,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方法、内容;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方法以及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利润表结构分析以及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分析;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以及企业价值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结构分析以及企业保值增值能力分析;财务报表附注分析;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沃尔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相应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
案例教学:16课时,教学内容包括:某公司资产负债表的阅读与分析;某公司利润表的阅读与分析;某公司现金流量表的阅读与分析;某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阅读与分析;某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的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体系综合分析。教学目标:能读懂某公司的财务报告并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做简要的分析;能判断公司的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能预测企业的利润趋势和现金流量趋势并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做简要分析。
实验教学:8课时,教学内容包括:收集上市公司报表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教学目标: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如此构成的教学环节设计,能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层层递进的培养,其中,理论教学环节培养财务报表分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案例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能力,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财务综合分析与财务决策的能力。
二、理论、案例与实践三结合的“三维”教学方法
(一)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环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系统介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笔者认为,教师在教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注重定量指标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我们以应收账款周转率为例。在讲解该指标时,首先介绍定量的指标计算方法,应收账款周转率=年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公式中,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定量的指标计算方法讲解完之后,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这个指标的计算结果分析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高低,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回款速度的快慢以及管理效率的高低。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款速度快、管理效率高、流动性强。
2.注重分析同类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在讲解企业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时,有两个重要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以此为例,笔者谈谈将同类指标联系讲解的方法。首先介绍这两个指标的计算公式,然后对这两个指标做定性分析。讲完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的指标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一类指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例如,可以从问题着手引导学生: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否有关联?两者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仅凭应收账款周转率单一指标是否能说明企业资金营运能力的好坏?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然后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分析结果:应收账款周转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资金营运能力强,短期的应收账款回收快可能是企业实行了紧缩的信用政策,而这样做可能失去原有的一部分客户,降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长远看会降低销售量从而导致存货周转率降低。
3.注重不同类别指标之间的联系。例如,可以将反映企业流动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联系起来分析。
笔者认为,在理论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讲解一些简单的公式、方法。当然,在讲解财务指标公式及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大量数据的计算,为了提高效率,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的思路,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EXCEL电子表格的某些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案例教学环节
与理论教学环节不同,案例教学环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这个环节主要体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引入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互动式的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将理论部分讲解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案例中,提高综合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引导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为了使学生接受案例教学,并对案例教学感兴趣,教师在介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时,应该明确引导学生,该课程的学习重点在于会利用相关指标和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而非指标本身的学习,也可告知学生案例分析课的课时数,以及期末考核案例分析的分数比率,通过引导和压力双重作用得到学生很好的配合。
2.精心准备合适的案例。首先,课前应该精心挑选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典型案例,为了保持教学的连贯性,案例的选择最好是某上市公司的整套财务报告。其次,教师应该事先设计好案例分析题目,课前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对案例分析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3.案例讨论形式的设计。案例教学重在讨论,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点评,教师对于讨论过程中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做详细讲解和补充说明,可以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的弱点进行暗示和提醒。对于案例讨论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具体设计,如果是30人以下的小班教学,可以让学生逐一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是大班教学,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一般每个小组不超过4人,每个小组讨论后,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发言,在发言过程中教师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同组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说明。
(三)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环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下面笔者介绍两种实验教学方法:
1.ERP沙盘模拟教学。目前很多学校的财会专业都开设有沙盘模拟实验课,几乎都是针对经营管理课程或者会计课程开设的,对于财务报表分析没有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笔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可以依托ERP实验室进行实验课教学,利用沙盘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全真模拟,将财务报表分析与模拟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仿真模拟教学法。仿真模拟实训教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校办企业或者校园超市的财务情况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意见,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调研项目,让学生在课外实习或利用节假日收集真实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三、“三维”教学法实施的条件
(一)“三维”教学方法的引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般是根据教材照本宣科,不能结合实际讲解理论,学生感觉内容空洞乏味,加上《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是一门专业拔高课,有一定的难度,致使该门课程的学生到课率不是很理想。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仅熟知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应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将实践融入到理论教学中。
(二)学校应为“三维”教学法提供有利条件
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已由“核算型”会计人员的培养模式转向“管理型”、“应用型”的培养模式。为此,学校可以提供有利条件让教师深入企业实习,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可以安排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或聘请企业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担任实验教学环节的讲师,或者举办相应的讲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提高学生对“三维”教学法的兴趣
教师应该做好宣传工作,给学生讲解该课程的性质和重要性,也可以将教学安排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林萍.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4).
2.唐顺莉.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活动。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我们可以正确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全面反映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如何有效地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是每一个财务报告分析者都要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就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若干因素作一论述。
一、分析主体
要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分析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如果分析主体缺乏财务分析的理论知识或没有很好地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或不具备从事财务活动应有的心理素质,就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分析和判断。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主体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较高的理论水平
分析主体应熟悉会计理论知识,不断学习企业会计准则,掌握财务分析理论与方法。只有这样,分析主体才能在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做出正确合理的专业判断,才能胜任财务报表分析这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2.较强的实践能力
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需要分析主体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适应错综复杂的财务环境的能力。这需要分析主体在大量的财务实践中逐步培养。
3.较强的职业判断力
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合理的判断能有效地解释问题的本质,得到有用的信息,有利于正确地做出决策。而错误的判断会导致信息失真,误导决策,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4.客观中立的立场
财务报表分析主体多种多样,大多是企业利益关系人。分析主体与企业之间具有形形的利益关系。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之前,他们往往已经对企业有了一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往往起着心理暗示的引导作用,这将使财务报表分析有失公正和客观,容易造成报表分析的片面性,最终导致错误的分析判断。因此,分析主体必须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始终保持客观的态度和中立的立场。
5.分析主体的财务观念和风险意识
要对财务报表作出正确的分析,首先要正确地解读财务报表。这就需要分析主体的财务观念和风险意识与财务报告编制主体保持一致。另外,分析主体财务观念和风险意识的差异,也会造成对财务评价指标看法的差异,从而导致分析结论的不同。
6.分析主体的心理素质
财务报表是一项相当复杂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除了要求分析主体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判断力之外,还要求分析主体有较好的心理素质。由于财务分析涉及的财务指标体系庞大繁杂,分析主体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要计算大量的财务指标并对这些财务指标作出分析。这就需要分析主体在整个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地阅读报表数据,小心谨慎地测算财务指标,深入细致地分析财务指标,全面地考察各种因素,最后才能给出结论。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范围
财务报表分析主体很多,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政府机构及其他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甚至还包括社会公众。分析主体的目的不同,需要的信息和分析的程序也就不同。因此,只有明确了分析目的,才能适当地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才能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因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相当丰富,财务分析的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分析主体应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按照成本效益原则,明确分析的范围,确定分析的重点,以较少的分析成本获得较大的分析效益。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是相关的企业财务信息。要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和效果,必须有真实可靠、系统完整、准确及时的相关信息资料。
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主要有两大类:
1.财务系统信息
财务系统信息应包括企业所有的财务资料,可分为财务系统基本信息和财务系统附加信息。但是绝大多数分析主体能接触到的财务资料一般是会计报表信息。会计报表信息是企业外部分析主体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依据,具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财务系统附加信息是在财务系统基本信息基础上产生的伴随信息,主要指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2.财务环境信息
财务环境信息是指财务系统运行环境中与财务系统信息相关联的信息,可分为企业内部环境信息和外部环境信息。企业内部环境信息是指有关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信息,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信息、实物资产结构信息、有关销售、生产、管理、技术、职工等方面的信息等。企业外部环境信息,包括政治环境信息、法律环境信息、行业环境信息、市场环境信息、金融环境信息、经营环境信息等。
为了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分析主体要全面搜集财务信息,对获得的财务信息要慎重考察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要系统整理,正确解读和利用财务信息。要结合分析的目的,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有效地选择财务信息。
四、评价标准
财务报表分析评价标准的确定是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对同样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评价标准的差异也往往会导致分析结论的差异。因此,财务报表分析评价标准的确定,对于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意义重大。通常,财务报表分析评价标准有经验参数、历史参数、行业参数和预算参数等。各种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标准都有其优点与不足。在财务报表分析中不应只用单一标准,而应综合运用多项标准,从不同侧面评价企业的状况,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五、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传统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除此以外,还有回归分析、模拟模型等技术方法。
分析主体应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作出适当选择,并灵活、准确地加以应用。
在对企业财务状况作全面评价时,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结构分析与趋势分析、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以充分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精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史继坤.财务报告的阅读与分析[M].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
[3]王德发.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邹香,谢万健.财务报表分析[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
[5]戴欣苗.财务报表分析技巧策略(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史德刚,傅荣.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7]Gibson,Charles H.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 using 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8th ed,South-Western,1998.
[8]钱春萍,郑见,张红宇.财务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9]李敏.会计分析技术[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财务分析也就是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企业的现状对未来企业前景做出预测提供支持,评估企业价值,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从而做出合理决策主要分析财务的状况,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以及偿债能力。财务报表全面、系统、综合的记录了企业经纪业务发生的轨迹,相关利益人对它的分析越来越关注。
一、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作用
会计报表分析是对会计报表上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发现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揭示企业的潜在发展能力,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对报表使用者来说,特别是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运用各种专门的方法,对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进一步加工、整理、分析、研究,从中得出有用的信息,从而为预测和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在企业管理中,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体现在内部管理,内部控制以及业绩考核上。
1.在内部管理方面,企业收入的支出以及成本费用的构成可以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得出,在市场条件下,实现这几个方面的前后对比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问题,例如,销售环节,采购环节等从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及时调整营销以及采购相关策略。
2.在投融资管理方面,企业的负债,资本结构以及现金流状况可以通过偿债能力以及资产状况分析表现出来,通过分析企业的负债资本结构以及现金流状况,能够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一个时间段内资产的运动状况。
3.在业绩的考评方面,在大多的企业当中定期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报告,定期的财务报告是决策者及时对企业变化作出决策的必要条件,一般包括企业的当前经营成果,经营状况,对预算的执行状况风险承担等。
二、财务报表分析对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很多如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项目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其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分析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策略以及财务方针,作为企业信息披露的核心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做的全面的分析的参考依据,财务报表能准确详细地反应出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结果,加强对企业报表分析的作用,能够对企业做出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对企业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清楚掌握和了解,财务报表分析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报表分析对财务管理重要性主要体现其描述上,财务报表分析描述是指对当前衡量指标的水平,例如,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表中,仅固定资产这一项就将企业当时拥有的实物资产数量描述出来,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为直观。
2.财务报表分析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解释上,财务报表是相对复杂的,对于一些没有经过会计专业训练的管理来说,理解财务报表有一定的难度,而财务报表分析中,可以对衡量指标当前的原因做解释。
3.财务报表分析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推论上,推论就是结合企业过去经营发展状况,利用相关数据得出未来发展中企业可能遇到情况,为企业的未来规划提供数据支持,预测未来数据走向。
三、设计财务分析方法体系需遵循的原则
设计企业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设计出有利于完成财务分析目标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必需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经营的重心在于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财务分析人员是否提供了真实、可靠、有用的财务分析信息。如果财务分析人员采用的分析方法不科学,提供的财务分析信息就不可能准确、真实、有用,甚至是错误的。在这种错误的、不正确的信息导向下,决策者不可能制订出正确的、有效的经营决策因而,经营者也就不可能完成其经营目标。如果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人员没有采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进行财务分析.也将不可能获得有用的财务信息.同样会影响他们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各类财务分析人员应该选择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以保证获得有用的财务分析信息
2.实用性原则。在建立财务分析方法体系时.应根据企业内外财务分析人员的知识水平、管理水平及财务分析信息使用者的实际需要.选择那些既科学又实用的分析方法不宜把数字符和数学计算过分地用于财务分析中.那样既不便于操作.也分析不出有用的财务信息在定量分析方法上较多地运用统计方法、函数分析、线性规划、趋势分析等方法。同时还要采用简单而又实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3.可操作性原则。中小企业财务分析主要是基于加强财务管理的需求.在分析形式和方法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分析形式上较多地采用专题式资料说明式等.不一定要写出完整的财务分析报告:在分析方法的设计上必须针对不同的指标采用不同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方法要有可操作性。近代数学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分析的应用性科学,在财务分析中,大量运用数学模型,有利于推广电子计算机处理财务信息.有利于进一步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增强财务分析信息的准确性和有用性。
四、结束语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以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会计相关资料为依据进行分析的。对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可以进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有助于企业对经营期内经营状况的总结,为未来的经营做出预测。但是财务报表分析也有其固定的局限性,一是,对于财务报表分析人员能力的局限性,报表分析需要多科知识的融合,企业内部缺少这种综合型人才。二是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并不能把企业经营的所有情况都包含进去,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能得到保证。三是报表使用者对于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并不能把财务报表所包含的会计信息完全性的挖掘出来。
一. 对财务报表分析者的局限性
由于财务分析是融会计学、审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金融学、数学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经济管理学科,因此对于分析者的要求也比较高。不同的财务分析员由于自身的认识度、知识水平、账务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不同对于财务报表的理解分析也不相同,最终会导致财务分析指标结果的不同。由于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经营各个方面的经济信息情况,财务报表分析者应该首先与报表使用者沟通确定需要分析的信息比率,因为不同的使用者对于报表比率考虑的角度都不相同,自然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财务分析人员不能只是依照公式做报表分析,要为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 对财务报表本身局限性的分析
(一) 真实性。由于人为操纵,企业的财务报表出于各种目的会向企业外部人员展示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特别是在上市企业,一旦企业的预期经营目标不能够达到,有些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选择会计虚假做账达到粉饰会计报表的目的。比如企业对于应付账款的掩饰来增加当期利润。这种虚假的报表会给报表使用者错误的公司经营信息,误导报表使用者。由于财务报表真实性的问题使得对失真的财务报表的分析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 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价值的不完整性。会计报表都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很多的数据代表的是过去阶段的成本或者变现价值,没有现时意义。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会导致币值贬值,这样如果只是简单的数据相加的话,使得报表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不能对决策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三.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3.1 分析理论、分析方法、分析指标的局限。我国的财务分析分工不够科学化,在很多企业财务报表的制定者往往也是财务分析报表的分析者,这样就难以避免因为追求片面利益使得报表的分析结论失真。另外由于我国现有的比率分析法属于静态的分析方法,没有可比性,对于企业未来财务的预测并不可靠,财务指标会因人为原因而改变。
3.2 分析过程的局限性。我国财务分析一般是定量分析原则,定性分析比较少。定量分析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人来说,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其实用性得不到保证。而且很多企业并不重视财务报表分析,仅仅依赖会计软件集成合并的会计报表。这种报表生成很快但是有效性不高。比率分析法分析的都是以前年度的财务会计,对于这种先发生经济业务,再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再对报表进行定性分析,这样的分析过程具有“滞后性”。虽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其不能作为判断的绝对指标。
四.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财务分析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分析标准,不同的企业对于自身的财务报表分析由于其分析指标的不同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企业可以采用违规的会计方法少计应付账款、少计费用、少提设备折旧,多计库存、多估收入、多记应收账款,隐瞒应收账款的坏账处理,隐瞒不利于企业的交易等来改善财务指标,达到企业良好运营的外向指标。所以,在财务分析过程中不能过多地依赖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已获利息倍数)、资金营运能力指标(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盈利能力指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
五.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5.1 从意识层面上,重视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综合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不仅仅从企业本身的经营来分析财务报表,还要关注企业经营环境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影响。比如外部经济环境、产业环境、国家政策支持度等等这些。虽然在财务报表上看不见,但是却能对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影响的指标,弥补企业财务报表信息不足的缺点。
5.2 充分理解会计报表的附注信息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审计是外部的意见,有别于企业的内部会计师做出的财务报表分析意见,相对来说更加注重真实性。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的审计意见是财务分析者判断公司是否存在利润操控、虚假信息的主要线索。
5.3 选择合理的财务报表分析的评价标准,增加财务报表的横向、纵向比较。企业年度财务指标不仅仅要与企业过去年度经营状况比较,更加要注重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各项指标的比较,这样才能找出差距进行改进,相对来说建设性更强。
六.结语
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年度内经营情况的汇总,对于一份完善、真实的财务报表采用适当的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可以为企业过去年度经营状况进行总结的同时对未来的企业经济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预测。
参考文献:
[1]孙绍谦.浅议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经济论坛,2006 (24)
财务报表分析也叫财务分析,其含义是将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根据其他补充信息,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情况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为银行的贷款决策提供有用依据。做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对于银行的信贷业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
当前,财务报表不能很好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也无法反映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有重大的参考价值信息,而只反映了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和一些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信息。对于银行信贷人员来说,会计的政策和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比较多,这会让各企业的同类报表数据不能很好比较。不同企业的经营业务一样,但是财务分析却不一样。信贷人员会以自身的经验和情况去估计计量报表数据。所以,财务报表数据就会受到影响,使得财务分析出现偏差。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采用传统会计计量已经不能客观而全面的反映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随着时间不变化,历史成本和市场价值的偏差会变得更大。
2.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
在财务分析过程中,企业的资产要是不能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就会被列入资产负债表,从而出现“虚拟资产”,它们无法具备变现支付能力,所以在计算时将这些“虚拟资产”的指标算进去,就会影响财务分析,出现和实际相偏离的情况。现金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通过比较债务的现金流量能够将企业的偿还能力更清楚的反映出来。如果指标数值很高,那么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很强,就可以很有保障的支付债务。不过,要是比率过高,也说明企业在经营中没有充分的运用现金。企业的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都是用“经营现金净流量”,而实际上,在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中,经营现金净流量在会计分析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差别,不管将指标怎样去比较都会有较大的问题出现,会出现偏差。如果运用现金净流量的总和去计算现金流量比率则会更适合一些。同时,企业的某些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也会造成了财务分析有失偏颇。
3.财务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这三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它通过分析对比经济指标来寻找指标的差异和趋势,但在实际运用中要求比较双方要具备可比性。而比率分析法是以事后分析为主,分析发生了的经济活动。它需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来进行计算,不能很好的为银行贷款作出正确的决策。比率分析法的分析是根据单一值班进行,无法较好的综合所有结论。比率分析重视的是“量”而不是“质”,这样容易出现值班数量的堆砌,无法剖析实质性问题。而趋势分析法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或者存在偶然因素的情况下,因会计计算方法不同而让财务报表没有可比性。
二、如何做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1.完善财务报表
第一,财务会计要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格外重视。通过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更加详细的了解报表内容的相关情况,随着附注信息的增多,其作用也更大了。并且,财务状况说明书要详细的进行披露,方便报表使用者查看。这也是对企业贷款正确五级分类的需要。
第二,更加重视对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使其实际操作性更强。当前,我国会计界急需解决的难题就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根据国外的经验来看,一般货币购买力调整的财务报表和现值的财务报表被很多国家作为补充报表。而在我国,对于通货膨胀会计理论的研究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要深入对此进行研究。
第三,企业要认真的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在经济业务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会计处理方法的过多选择以及估计,努力实现同行业的统一标准,让财务报表分析更加具有可比性。
2.完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
在进行财务报表指标分析的过程中,要将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安全边际分析指标考虑进去。企业不同方面的会计信息会通过现金流量以及会计利润反映出来,他们之间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当前情况下,现金流量信息的分析在财务报表指标分析中意义重大。具体来说,现金流量信息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补充盈利能力指标。企所获得的利润中能够有多少比例的现金支持,主要反映在补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全部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这三个指标上,这也让企业对利润的现金保障有更清楚的判断。其二,让企业的获现能力指标增加。企业的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标能够有效的补充净资产收益率,使其对现金概念越来越重视,指标也变得更加可靠。企业将净资产现金回收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对比,可以很好的发现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中存在的问题。而通过对主营业务收现率的分析,可以让企业对自身的销售质量有正确的评价,在分析中让企业清楚的了解主营业务的资金收入形式。其三,企业要对自身的偿债能力指标进行完善。企业的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债务总额比能够将企业经营中的现金净流量对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进行有效的反映,使企业对于自身的偿债能力有清晰的了解。而利息保障倍数将企业的现金偿还债务利息有效的反映在经营活动中。
3.改进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分析方法的运用。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将动态和静态、综合和个别分析统一结合起来。要注意的是,对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使用也要重视。这样可以更好的揭示在不断变化的时间过程中,预测财务报表分析中揭示的发展规律。在分析财务报表的时候,必须以企业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为依据,全方位的进行分析,在运营分析方法时将企业的发展环境和经济运行趋势也考虑到其中。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要想做好企业的信贷业务,就必须要做好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而对于银行信贷人员来说,在做财务报表分析时要以敬业的态度来看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科学的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主营业务,通过会计报表分析为银行的贷款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思菊,陈雯娟.财务报表分析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讨[J].2009.
[2]李学峰,闫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解决对策[J].商业会计,2010(01).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很多学者提出应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结合示例性案例讲授财务报表分析原理、方法,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案例搜集与选择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而案例的搜集、选择与设计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主要来源于教材本身以及案例类教材,这些案例都是经过精选,典型且目的性强,但是时效性差,而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往往需要对最新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教材提供的这类案例大多是示例性案例,主要针对某个知识点,一般有着明确的结论,需要学生讨论、分析的地方少,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与运用能力的目的。
2.互动性问题
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下,仍由教师支配整个课堂教学,教学重心主要放在财务报表的概念、形式、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方法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整个授课过程过于单调,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全程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实务性课程的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与主体作用为出发点。通过对研讨性案例的相关资料搜集、研究分析和讨论,达到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理论方法运用交流、分析观点碰撞并形成多元化的结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课堂沉默、作业任务搭便车等现象。
3.课程安排等其他问题
在《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课堂安排不合理等其他问题。比如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够、课堂授课人数过多、教学场所及环境不合适等,这些也都或多或少会对《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当然,具有充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教师也是顺利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
二、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特点
研讨式案例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交流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式。它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促进师生多层次、多角度互动,帮助学生从对案例的简单认识到灵活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方法。研?式案例教学以“导”为主,教师搜集充足案例资料,以现实财务报表研讨为载体,把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变成教师组织讨论及点评为主,引导学生搜集被分析企业所在行业及其他相关资料,通过小组研讨的形式进行交流、互补学习,通过案例分析汇报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再通过教师提问、点评等环节对整个过程做总结。由此可见,研讨式案例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有以下应用特点:
1.“教与学”双向互动
不同于单向、垂直的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研讨式案例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双向交流方式。以公司财务报告为载体,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也可以对学习中的疑惑进行自由提问;教师回答学生疑问,在研讨过程中适当引导、旁敲侧击,也可以在讨论的最后提出总结、建议。“教”与“学”紧密联系,形式活泼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无压力的学习氛围
研讨式案例教学建构的是一个开放宽松、积极、无压力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会感到拘谨,围绕《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可以做到畅所欲言,师生以案例为载体,以尊重、平和的态度进行相关知识探讨、沟通、学习甚至学术交流。
3.启发与创新
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下,在无压力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是生动活泼的,相互的知识碰撞使得研讨式案例教学具有“抛砖引玉”的启发作用,由此带来的“思维发散”、“头脑风暴”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
三、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
1.学时安排
在本科教学中,《财务报表分析》一般课时为48课时,考虑到《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体系内容及重点难点,研讨式案例教学所占比例以25%-30%为宜。以安排14课时研讨式案例教学为例,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研讨分析3课时,利润表研讨分析3课时,现金流量表研讨分析2课时,财务能力研讨分析4课时,综合能力研讨分析2课时。
2.研讨案例开发
通过组建《财务报表分析》研讨案例开发团队,充分考虑研讨式案例与案例教学、理论知识体系和实验内容的耦合性,共同筛选、提炼具有代表性案例以供研讨案例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并设立《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案例库,定期进行更新。
3.研讨式案例教学过程
对研讨式案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主要的步骤为:根据学生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分组;每次研讨前明确研讨的内容,并给予足够时间查阅资料、分析;轮流汇报发言,确保每一小组每一成员的平等参与;研讨完成后分小组提交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并及时反馈信息。
近年来,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下,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同时,市场经济在所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不被时展所抛弃,各个企业都进行了一些变革,同时,这在无形之中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企业如何做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管理者关心的问题。而企业财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的好坏,而且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信息则是 整个企业运营情况的方向舵,是协助企业管理者调整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一、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是反映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的一种手段,在进行报表分析时,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各方面经济的比率、经济体制结构、组成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如下:首先,准确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够为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能够更好的分析诸多衡量指标,并且总结出企业所拥有资产数量,而且进一步解释出企业当前发展水平的原因,进而以当前数据为依据,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借助于财务报表分析所得的结论,管理人员才能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其次,财务报表分析还可以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重要的参考;众所周知,企业资产和盈利能力的有效分析是投资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依据。同时,当判断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偿债能力时,企业财务报表中对资产流动性的分析也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再者,经营者及时的对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及时的发现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是因为报表分析的内容包括对企业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的分析,这些数据能够及时的反应出企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而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指明方向。综上所述,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所以,管理者应该重视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度,如此,才能使财务预算更加有效,进而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广大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一般来说,根据财务信息的使用者的不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又有以下几种:首先,对于债权人而言,报表分析后的资产流动状况和盈利能力等指标能够及时的反应出贷款的风险,进而为债权人是否向企业贷款提供参考依据。第二,对于经营者而言,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及时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经营情况,进而有助于经营者为提高经营业绩而做出准确的决定。第三,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的资产分析和盈利能力的分析对投资者而言至关重要,这为投资者是否是否进行投资提供重要的依据。最后,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为企业的主管部门提供重要的财务分析,这包括企业的纳税情况、职工的收入水平等等。所以,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不同的人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进而为改善财务决策、提高经营业绩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依据。
2.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所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所包含的信息。通过对这些报表分析所得出的内容,能够更好的反应出企业的各种经营状态。而且当管理者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负债能力以及财务运营状况等指标的判断时,财务报表分析能够提供更加关键性的依据。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不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又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是企业的偿债能力,这是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还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又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短期的偿债能力分析,这往往要通过对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分析来实现,它包括运营资金和流动比率等,在一方面就是长期的偿债能力分析,它是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的分析进而得出的结论总结。第二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衡量企业盈利状态的重要标志,是反应企业在某一段时间管理的好坏程度的重要指标。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够及时的反应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让管理者及时的采取对策,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最后,就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该部分主要包括三部分:资产构成分析、权益构成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这也是反应财务信息的重要指标。
3.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我国现阶段最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趋势分析法。除此之外,图表分析法和项目分析法也是两种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但是由于这两种方法操作起来较为复杂,所以不被企业广泛应用。
三、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财务报表分析都是由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现金流量表分析三部分组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高效的会计信息才能为管理人员做出决策提供更加有利的依据。下面,笔者对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现金流量表分析等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时段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它通过对企业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情况的统计来揭示企业实际价值的一种报表。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投资金融分析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分析可以为其提供可靠地依据。这是因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一栏是反应企业投资活动的重要信息,同时,资产也是投资的保障,只有准确有效的对资产进行合理的分析,才能确保企业获得更加可观的利润。再者,资产负债表中还有所有者利益一栏,这是企业进行融资活动的结果,这为企业提供了相应的融资方式,在资金的融通下,企业在投资中才能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这也是获得高额利润的重要基础。最后,企业的价值分析是资产负债表分析的重点,合理的价值分析有利于报表中的相应计划的实践,进而转换为现实价值。由此可见,通过使用资产负债表所传达的信息,财务管理人员才能及时的了解到各类财务方面的各类信息,才能将各类资产和负债的规模、结构及其数量进行一一对应,如此,管理人员在进行运营结构、方案的调整时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2.利润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利润表是两个资产负债表相互结合后的产物,而且能够总结出一定期限内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成果,同时也是反映盈利状况、总结企业价值的重要载体。利润表中所包括的内容都是对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收入和耗用费用的总结,并且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耗费情况进行综合概述。再者,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企业获利情况的分析时可以结合利润表中不同时期所反映的获利信息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进而总结出企业日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方向。
3.现金流量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状况的变动表,该表在进行编制时的基础是财务情况,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反应企业获得现金的能力。现金就像企业的血液一样,时刻处于流动状态,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则直接反映出企业的健康情况,是揭示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此外,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结果能够让财务管理人员看到企业内部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进而为日后的经营判断提供参考。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基础,而财务报表分析又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所以,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中,各个企业的财务部门都应该注重财务报表分析这一环节,如此,在未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下,企业才能实现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怡然,郭小婷.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在投资者经济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30).
[2]金亚文.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6).
[3]张爱娜.关于财务报表分析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
[4]赵晶.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2).
[5]刘盛瑜.浅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解决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5(04).
财务报表分析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得到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为目的,并为相关利益主体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本身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资料本身的局限性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能以货币计量”,因而财务报表并没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 在企业现实中“企业有许多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或者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或者是由于会计惯例制约并未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体现。因而,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的一部分,而且我们所看到的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是企业非强制性的给相关利相关利益主体看到的,因此,资料本身是有限的,并带来有一定目的性的。
2.由历史成本带来的滞后性
在我国,会计核算实行的是历史成本原则, 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都是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上核算出来的,并未考虑通货膨胀对数额的影响。因此, 如果存在物价的变动,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就不能反映现在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导致财务信息缺乏准确性。另外,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 使企业在对比不同年份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时,缺乏可比性,例如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趋势分析时,就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3.财务报表数据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按照现有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可以选择的,受它的影响, 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个人经验和企业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估计计量的,例如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等,都与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判断有关,这种数据失准的局限性是无法避免的,并且在本身方法的选择上,也会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4.企业无形资产价值难以确认
在科技时代的条件下,无形资产占企业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也表明了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潜力。而我国目前对无形资产尤其是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的确认要求比较严格,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不能得到客观的反映,这也就低估了企业的价值,使企业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符,进而影响财务报表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5.财务报表提供信息的暂时性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会计分期”,所以财务报表是根据分期核算的会计资料编制的,一般反映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而伴随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不能固定说明企业今后一直所处得状态。
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各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有其各自不同的局限性:
1.比较分析法:在实际操作时,比较对象之间必须具有可比性才有实际意义,然而数据是否可比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如计算方法、计算时间、时间跨度等;在百分比比较中,由于基数的一些变异,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情况,例如基数为负数、为零等情况,则会扭曲指标变动的经济意义;在进行同行业比较时,至少要满足同行业性质相同或相似、经营规模接近、经营方式相同或相近等条件,这些条件限制了比较分析法的应用范围。
2.比率分析法:所分析的项目要具有相关性、可比性,将不相关的项目进行对比构建出来的指标是没有意义的;比率分析法的分子项与分母项必须在时间、范围等方面保持口径一致,而有些指标在这方面存在差异,如总资产的周转率等营运能力指标,两者口径并不相同;另外,该类指标还容易被人为控制。
3.趋势分析法:一般是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方法比单一进行两个期间的比较分析能了解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在企业发展趋势方面。但由于用来分析的财务报表数据所属年份、期间不同,并且数据并没有进行任何处理,来调整这种差异,所以一旦会计处理方法变更或受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影响数据的可比性,进而影响分析结论。
4.因素分析法:计算结果的假定性,连环替代的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数会因替代计算的顺序不同而有差别,即计算结果只是在某种假定前提下的结果。
三、财务报表分析者自身的局限性
首先,财务报表分析人员自身的素质是有差别的,由于他们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不同,因此不同的分析人员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方法掌握不尽相同,导致对财务报表分析时对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出现偏差,进而产生不同的结论;另一方面,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常出现人为操纵现象,出于维护企业的目的,进而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的分析指标,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
四、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一方面,财务指标分析的主观局限性:财务分析指标是分析人员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报表本身的局限性和分析人员的主观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计算出来的指标也带有这种倾向,甚至从企业利益出发,恶意隐瞒,直接影响着分析的结果。
另一方面,财务指标分析的客观局限性:在实际的财务分析工作中,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企业盈利情况的计算和分析,而忽略了对企业资产配置、资本结构等财务头部以及各种资产使用效率的分析,缺乏财务管理的高度。同时有些财务指标出于一定的目的,容易被粉饰,从而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参考文献:
[1]李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研究.2008,01
[2]沈春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局限性浅谈[J].商场现代化,2010,4
[3]夏菱.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
关键词 报表分析方法 信息 指标 局限性
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离不开财务报表分析所提供的科学依据。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告数据及相关补充信息资料为基础,通过专业分析工具,系统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指标,预测未来发展。但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是上一会计周期的数据,因此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很难满足不同层次使用者的需求。
1.财务报表分析法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历经百年衍变,运用较为广泛和成熟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1.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经济指标数量的比较,用以揭示经济指标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与企业自身历史数据比较称为纵向比较法;与同类型企业数据相比称为横向比较法;用执行结果与计划指标相比称为差异分析法。
1.1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根据经济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确定各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影响因素包括资产收益率、成本、利润等,可以客观科学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
2.财务报表分析存在局限性
2.1提供信息的局限性
企业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所提供的信息存在局限性,造成了一定的财务风险,直接导致企业决策者做出决策出现偏差。这种局限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第一,企业自有经济资源过少。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仅程式化地体现货币变动信息,往往忽略了客观因素的变化,诸如人力资源变动、市场新兴竞争力的出现等等。
第二,财务信息披露不全。信息披露既要全面又要及时,才能体现信息的最大价值,但在现实操作中,大多数企业所披露的财务信息仅为前一周期的财务状况,极少或根本不涉及未来财务信息变动的预期分析。
2.2提供指标的局限性
尽管用于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有许多,但各个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并不尽如人意。
第一,各指标之间缺少关联性,使得整个指标体系不够严密。财务指标只着重于反映企业在某一方面的经营成果,过分强调指标自身,使得指标与指标之间缺乏关联性,造成整个指标体系不够严密的现象。
第二,计算口径不同。由于自身经济资源和选取的时间周期等情况不同,各指标的计算口径也很难实现统一。诸如存货周期率指标,可用“销售收入/存货”为计算,亦可用“销售成本/存货”来计算。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不同企业在计算同一指标时存在明显的差异,无法实现横向比较。
2.3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前面已经叙述了两种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即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从这两种方法来看,现行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
缺乏纵向、横向的可比性。比较分析法的基础是统一标准下的实际数据,即在不同企业、不同时期遵照同样的标准选取历史数据、同业数据、计划数据。显然这样选取的数据缺乏科学性,因为企业未来的发展不能用过去的财务状况去评判;而同业之间也存在技术水平、硬件条件的差异,简单地选取一成不变的数据来比较缺乏均衡性。当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多选取静态的、已发生的数据指标,无论比较分析法还是因素分析法,都是选取历史数据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的。因此现行的财务报表分析法已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4人为因素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受到分析人员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分析人员个人能力的差异。分析人员受业务水平、实践经验和能力素质的影响,对于信息或指标的敏感程度也不尽相同,必然造成分析结果出现偏差。人为粉饰现象的影响。一些企业为追求经营业绩、高额利润或其它目的,人为地操控分析指标和结果,甚至虚构财务指标,误导投资者或利益第三方决策失误,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
3.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为复杂多变,要求企业对于信息的获取量更大,因此要加入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诸如人力资源、业务状况、市场风险和先进技术等,更好地辅助决策者做出决策。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要求企业对自身的财务报表指标不断完善,以帮助决策者、投资者和利益第三方更好地预测企业未来发展。
财务人员担任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都非常重要。通过职业培训和实际工作经验可增强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但职业道德尤其是人为粉饰行为的出现,则需要完善的奖惩制度来培养,通过监督体系使财务人员实现自律,以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
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和发展策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增加涵盖信息量,将为企业的决策者、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提供丰富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徐雪英,梁江红.企业财务报表报送制度改革探讨.中国农业会计.2009(1).
1、引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良好的企业管理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核心与关键。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就必须要加强企业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其管理的核心要点就是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报表分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财务报表分析所反映的数据信息,既能全面体现企业的经营状况,也能为企业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防止出现决策失误而导致企业经营或投资效益偏离预期。
2、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亦称之为财务分析,其主要内容是针对企业资产负债表、企业利润表及企业现金流量表等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分析结果,来进一步判断企业的负债情况、盈利情况、财务运转情况和综合运营情况等。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还可以对企业现在及未来经营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预估,从而为企业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控制提供正确引导。
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过程中,一般都需要涉及到很多会计资料,但是,因为会计资料对企业信息的反映比较有限,若要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就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常用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项目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及图表分析法等七种,在这其中,前五种方法是最为常用的。
3、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在现代企业中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上市企业,由于其分支机构和经营项目比较多,其财务数据信息量往往都比较大,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多。如果只是简单地通过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等表单进行分析,将无法全面地了解、评估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也无法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必须要结合其他附表单及附注,进行全面分析,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结果。
3.1制定明确的财务报表分析目标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制定明确的分析工作计划,是准确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根据分析目标不同,财务报表分析可分为偿债能力分析、发展情况及盈利情况分析及全面分析三种。一是偿债能力分析,对于企业的债权人来说,这是最为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企业债权人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就能对企业现有的资本结构、流动资金情况、长期和短期内的偿债情况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还可获得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净现资金和自有资金情况等,根据这些信息,债权人就能对企业当前的运营风险状况进行合理评估,判断企业贷款需求及贷款量等。二是发展和盈利情况分析,企业现有投资人及其他投资人,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可以获得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情况,包括企业的毛利率、利润率、项目成本、增长率等,并以此作为投资的参考依据。三是全面分析,即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所有财务指标,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从整体上了解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决策和战略部署与调整,从而保证企业各环节协同有序地发展。
3.2做好相关财务资料的收集
在应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相关财务资料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财务报表附注、企业管理者的声明及审计建议等相关财务信息资料,其完整性、真实性、详实度,都将会影响到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在对相关财务信息资料收集时,要根据分析的目的来收集,因为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不同,其目的也会不同,所需要的信息种类、数量、难易等也不同。假如要了解企业的偿债情况,那么,就应当要收集企业当前所拥有的各项资产情况、资产质量情况、负债结构等,采用比率分析的方法,来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比率、负债率和速动比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假如是想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则就需要收集企业经营的毛利率、利润率和可持续增长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另外,企业经营项目信息资料、社会评价、知名度等信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这部分信息资料也要给予足够重视。
4、结语
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报表分析非常重要,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相关的各方主体,都能较好地了解企业资产负债情况、盈利能力、现金流情况等,从而为各方主体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料支持与帮助。因此,企业在具体财务管理实践中,要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力度,以充分发挥财务报表的积极效用,促进企业健康、良性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