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环境经济学理论

环境经济学理论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9 09:19: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环境经济学理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环境经济学理论

篇1

(一)内涵上

传统经济学是指以“经济人”为理论的前提假设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其中,“经济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且人都是自私的;第二,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精通算计。

循环经济学又叫做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在人、自然和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以及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来增长经济价值的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物流方向上

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几部分构成的。人们通常通过生产和消费,最大限度上的将地球上的资源开采出来,并将产品生产和消费之后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土壤或者水系之中。

循环经济是从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以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开采和利用资源。实现清洁生产、废弃物、开采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将可持续和可重复利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物流方向上形成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

(三)基本特征上

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能够减少生产和消费中物质能源的流量,再利用能够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能够将产品使用后的产生的垃圾资源转变成再生资源。

二、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理论上的发展

循环经济较之传统经济,其倡导的是一种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其最终发展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生产、减少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相比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主要在理论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新的发展观

传统经济将经济发展和进步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于国民经济增长,这种片面、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而循环经济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的虚假性观念,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发展观认为,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以及自然资源的可开采率都是有限的,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进行超越自然环境承受力的开采,要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能够为了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放弃局部的经济利益以及眼前的利益,杜绝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效益。

(二)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第一,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价值,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实践开采的关系上,人类劳动能够提高资源环境的价值,反之,也能够降低资源环境的价值。第二,通过资源开采所获取的经济价值要与其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相协调。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将三者孤立的局势,禁止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环境价值造成的损害。新的价值观指导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时,不能将其视为材料的垃圾场,要在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科技时,要考虑到科技力量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能力,发展和应用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第三,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能只考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要积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新的资源观

传统经济中,人们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获取,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制开发,最后导致大量资源的枯竭。同时,传统经济没有考虑到资源利用带来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而循环经济在实践和认识、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了新的资源观,提出人们对资源开发要尊重人和自然资源和谐的规律,要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循环经济要最大程度上实现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从资源开采到资源利用、生产、处理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战略。

(四)新的生产观

篇2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4-0128-03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循环经济正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环境与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加紧了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在我国循环经济也开始起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不断的探索。

循环经济是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生存环境的巨大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主要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的融合,强调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以更多地节约使用资源,并不断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的排放甚至实现“零”排放;通过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及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则是一种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资本,因而,就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

在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否会失去其使用的价值呢?

一、 自然资源与生产函数的长期化

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中,生产是指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过程。其中,投入一般也被称为生产要素或生产资源,它们一般被划分为了四类:劳动(L)、土地(A)、资本(K)和企业家才能(P)。

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资本则分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企业家才能则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企业的才能。土地则指除了包括土地本身外,还应该包括一切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江河湖海、矿藏等。这样一个生产过程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即生产函数用Q=f(L、A、K、P)表示。在短期内,也就是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投入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这个短期中,生产资源的有效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产函数要求,在一定的投入条件实现产出的最大化,当然,如果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投入增加会引起产出的增加。这并不是说传统经济学会主要强调多投入带来多产出,而是要强调生产资源的有效使用、投入的最大化被利用。而这在当今强调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中,在分析投入时,更多的是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看作生产函数的外生变量,是独立存在于生产过程之外的。这样的分析容易使我们将生产过程、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的提供者――大自然割裂开来。而二者的割裂会使得生产者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生产的过程和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效率,而对于生产行为产生的对资源的影响考虑不多。这主要在于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更多地侧重于短期生产过程的分析。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在过去的实际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的生产者都不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关注生产过程之外的东西,而对于生产过程之外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问题就更不会关注和分析了。因为,只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生产过程中已经获得的资源的最优使用问题上,才能真正对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发生作用,这样的做法也是非常理性的。而各级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者,为了经济发展等问题,也自然地更为关注所有企业的生产活动的经济性,对企业生产过程结束后,有可能产生的诸如资源减少和环境的破坏问题等,关注度也不会很高。这是因为环境保护等问题对于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没有太大的贡献。

事实上,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都不可能长期地脱离自然环境而进行下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相适应、相依存、相制约。如果人类进行的生产等经济活动只是一味地、简单地向大自然不断地索取,那么,自然生态就会不再平衡,人类的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化就难以实现。因此,人类只有在发展经济、发展生产的同时,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才会长期进行下去。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这显然不是单个企业所愿意考虑的。企业只有将长远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才会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对大自然和环境进行反哺。

由此可见,循环经济的自然资源的价值理念要求对传统经济学生产函数做一个长期化的补充说明和肯定,而不是简单地将经济学原理予以否定。

二、环境成本与经济人假定的不变性

经济学原理的基本假定前提之一就是将理论分析的人看作“理性”人,即将厂商和消费者看作是经济人。也就是说,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每一个单个的经济行为主体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本身就会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亚当・斯密,1776)。这样的分析结论,是以经济社会在对已经拥有的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一旦出现了社会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情况,政府就应该作为一个经济主体进入市场,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通过使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对单个的经济主体的行为加以影响和引导(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以此来提高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的水平。

早期的经济学家在分析问题时,更多地探讨如何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数量。这是因为,这时的供给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显得不足,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能够消费的商品数量。此时重视对于生产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的学者探讨财富和商品如何增加,人们更为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发挥和使用的资源投入问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丰富的商品需要出路,因此,消费者需求什么、为什么需求等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消费者在消费各种不同的商品时,只是根据不同的商品价格和自己所拥有的收入考虑消费不同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来实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被使用,人们消费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地丰富,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开始成为人们消费的组成部分。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效用水平的问题。优美和谐的环境成为了影响消费者效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的舒适和安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

从上面经济发展过程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循环经济概念的被提出,是生产不断发展的一个新的必要的阶段而已,只是在生产过程被充分发展后才会被提出和被关注,是生产过程的一个延长。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已有学者注意到人类生产等经济活动可能带来的问题时,不被大多数的国家和政府所接纳,而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人们所关注和重视这样的一个事实。

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以最小的投入实现目标产出或用一定的资源生产出最大的产出。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企业生产同样的商品所需要的资源总体上看是越来越少。单个企业在生产中只会考虑生产成本的最小化,而不会考虑社会成本或环境成本的最小化。因为如果不需要企业负担的成本,它是不会考虑的。因而环境的破坏更多地与政府行为有关、与政府政策有关。只有当环境成本由企业负担时,企业才会考虑生产中解决环境的问题。而政府一旦通过相应的政策将环境成本由企业负担时,企业仍然会将这一成本考虑在生产中。所以,随着环境问题的严峻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企业负担的成本会增加,这样企业会不断地寻找成本最小的方法。从整个社会看,仍然实现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只是企业现在的成本中既要考虑解决其生产过程原来要考虑的成本,还要考虑产生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问题。

由此可见,环境成本只是增大了需要解决的成本内容和范围而已,而对于经济人的假定并没有否定。

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和居民在消费过程中都必须贯彻所谓“3R”原则。也就是减量化(Redue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的原则。

所谓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过程的开始投入期,企业必须考虑到控制生产资源的投放量。这是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因为只有企业在进行资源投入前,就考虑到资源的使用量问题,才可能在生产过程的结束阶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样的安排应被看作是一种“事前”的方式。这种事先的方式,实际上要求企业为本企业的长期发展,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的前提下,节约生产资源的使用。而这恰恰是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所必须考虑的。不过,就现实看,如果企业这样做,会在短期内加大企业的成本投入。因为,如果要减少企业的资源投入,就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使用资源的效率,而这需要企业通过改进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企业一方面要保证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又要用更高的技术水平来减少资源的使用量,这显然不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因此,短期内企业是不会将资源的效率作为主要的考虑对象,而只有当企业将长期发展作为策略时,才会将资源效率带来的成本降低考虑进去。由此可见,减量化的原则一定是企业有长远发展的时候才会考虑的。

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是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努力地提高产品的潜在使用频率和利用效率。实际上商品的使用频率主要是由消费者来完成和实现的,这就要求企业在提供商品时,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不同于以往的改进。再利用原则体现在消费阶段,而非生产阶段,但要求生产过程中就存在。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产品的潜在使用效率的开发上,而这样的工作在短期内,仍有成本过高的问题,显然也是企业在短期内不予考虑的。

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是指把已经完成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和效用的商品,即以往被称为“废品”或“垃圾”的物品如何变成可以再利用的再生资源,并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原则。当这些所谓的“废品”或“垃圾”的物品作为可以利用的生产资源进入又一个生产过程时,这只不过是又一个生产过程的开始而已。在这个新的环节中,利用这样再生资源的企业同样是考虑了这一资源的成本后进行的决策,是个新的生产过程,是企业考虑一定的投入能带来最大的产出后做出的决定。在这个新的生产过程中,已有的生产函数仍然起非常大的作用,企业也仍然要考虑成本和利润的问题。而消费者在消费使用这些用再生资源生产出的产品的时候,同样还是根据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来考虑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各界现在对环境资源的探索和认识,或者说,所谓循环经济分析的深入,只能是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内容与范围的充实和补充,是在新的时期,伴随生产过程对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提高而产生的,是生产过程的长期化的结果。

篇3

但如今讨论已经不是在对错中选择,而是在实际的,现实可行的,可操作的对于以笛卡尔、培根和牛顿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的调整问题。所以,现在争论的焦点是法律主体的扩张的问题。在环境问题中,最鲜活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人类关注的便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瑰宝,但现在野生动物的数量却在迅速的减少,有些已经灭绝。所以,现在有很多环保人士,正积极的参与野生动物的保护之中,呼吁全人类共同的保护野生动物。就保护野生动物而言,能够有效地限制人的行为是重中之重,而法律在这方面应该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环境伦理首当其冲,很多法学家认为现阶段法律主体应该扩张,一共有三种思想:1.坚持原有的“主、客二分法”不改变。坚持对原有的方法论不改变,笔者认为就是坚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2.法律物格制度的基本思想。认为动物还是属于物即客体,但是认为对于物的类型应当有所区分。对物进一步加以类型化,从而使得人对物行使所有权的时候能够有所区别,从而把需要特殊保护的物做出特殊保护的规定,对一般的物则以一般的规则来处理。3.法律主体扩张(野生动物)《德国民法典》第90a条明确宣布或告诉人们的结论是:“动物不是物”,动物也不是人,动物既不是民法中的人,也不是民法中的物,动物就是动物。“动物不是物”是对传统民法理论中“人、物二分法”的突破,是对传统民法学中“主、客二分法”研究范式的创新,即新修订的《德国民法典》承认世界除了民法中的人与民法中的物之外,还存在着既不属于民法中的人也不属于民法中的物的其他东西,例如动物。

主张“动物人格权论”的学者认为,动物不是物,那么动物就是“人”,动物也拥有“人格权”,因此对动物不但要对它加以一般的保护,而且更要赋予它主体的地位,赋予它“人格”,使动物享有“人格权”,具有生存权、生命权、健康权等权利;甚至还有学者提出,动物应享有人格尊严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在这里姑且不说动物不是物,动物就是人了?这的确对笛卡尔、培根和牛顿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造成冲击,但是思维却又被禁锢在“主、客二分法”的不是物就是人的范围中。但是把野生动物划出物这本身就有点不现实。在环境的日益恶劣下,野生动物大量灭绝,更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已经濒临灭绝。基于野生动物灭绝的快速和它的不可恢复性,对人类和大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所以,非法捕猎野生动物能引起人们的愤慨。但是,如果就基于以上原因或者其它的理由就把动物“特殊对待”并不适宜。在这里,应当理智地保护动物: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而不是超越现阶段的能力,盲目地保护动物。虽然,人们都希望我们能够不伤害任何生物,包括植物。但这只是一个好的愿望,就现实而言,要做到非常困难。因为我们人类势必会不断地发展,发展权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权,这不仅仅是在发展中国家。而且,现在主张把动物划出物,那么把动物放在什么地位笔者认为这也是个难题。若把动物放在人类之下,那其实和特殊的物就没有本质的区别。现在坚持把动物和物区分开,就人类的愿望而言是希望把动物的地位放在和人类相同的地位上,但这根本就是理想国。

所以,弱势人类中心主义或者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更适宜现在的形势。弱势中心主义修正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某些做法,不仅仅着眼于当前的利益,还把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在内,确立了一种全新的主体观念。弱势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的是一种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许多环境保护的内容,这种思想如果身体力行,真正地落实,完全可以满足保护环境的需要,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泉生.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M].法律出版社,2008.

篇4

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校或班级教育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与学校心理辅导领域的研究主题之一。社会生态学将个体发展视为“个人――环境”的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人与环境若达到最佳匹配则有利于个体的发展。班级或课堂环境是与家庭环境处在同一层次,对个体发展有较为直接影响的环境之一。在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班级环境比课堂环境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并且影响更加广泛。班级是学生生活、发展的重要环境,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学校环境是通过班级环境来对学生产生作用的。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对大学生而言,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社会成熟是心理成熟的先决条件。但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社会实践活动不够成熟,与社会生活有着一定程度的隔离。现阶段大学生,特别是“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独特的个性化倾向,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对新事物的更强的接受能力,个体间的差异也更大,故而心理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思想紧跟潮流,但现实中的独立生活和群体生活并不一定如他们所想,在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刚进入大学阶段,是心理最敏感时期,也是最需要归属感的时期,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就中国现在的教育而言,班级环境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和重要性。“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环境单位,班级环境是指“贯穿于班级组织中,由学科教师、班主任以及该班的全体学生构成,对班级成员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田友谊,2004)。它是一个复杂的环境,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并发生联系,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班级环境又有别于学校环境和课堂环境,班级环境是学生最直接接触的环境,而课堂环境更多地局限于影响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的环境,班级环境的影响较二者更为全面深刻,并且作用的时间也更长。

但是班级环境的建设不是目的、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教育契机。我们需要通过它对教育产生促进作用,这才是最终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周围的世界是生命的思想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教师就是教育环境的设计师。”独立学院是时代的产物,其特殊性也体现在学生群体的特殊上,良好班级环境的建设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独立学院班级环境的特点

1. 个体独立性、敏感性

现阶段大学生具有“90后”的特点,个体差异较大,个性独立,处于心理断乳期,摆脱束缚是他们的鲜明特点,独立学院学生相比其他性质高校,学生更趋向于追求自由、独特、叛逆,但不失创新、敢于冒险、追求完美,由此,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班级环境具有个体独立性,并趋于成熟。

独立学院学生较其他高校的另一个特点即是贫富差距较大,这一特点导致学生过分敏感,自尊心较强,间接导致学生之间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班级环境处于微妙的气氛中,极易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教师正确的引导、督促、监控,能促使学生审视自己的认知及行为,懂得换位思考、顾全大局,建设适合自身班集体的班级环境。

2.凝聚力不足,集体意识薄弱

班级凝聚力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会对班级成员的个体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活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大学强调个性发展,自主学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共同发展,学习内容一致,并且有教师的监督,填鸭式的教学导致部分学生不会自主学习,自觉性差,进入大学后突然地放松与自由使自己失去了动力和目标。现阶段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拿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在班级中不迁就别人,逞个人主义,而且大学生活中大多数时间是自由支配,学生相互之间沟通较少,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出一众的“低头族”,大家成为“朋友圈里的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人际关系逐渐演变成“人机关系”,这也导致学生没有班集体的归属感,班级凝聚力不足,学生集体意识薄弱。

3.学生多元发展

当今世界的多元格局引发价值多元趋势,学生价值认同过程中也会产生多元的价值体系。在教师、家长及同学的分析及引导下,多数学生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不同的人生追求。在班级环境形成的过程中,常常有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水平上的交叉,多元价值及学生行为将产生冲突和整合,基于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师命令下的班级环境将对学生的多元发展产生制约,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向正确、有原则的方向发展。独立学院学生人生目标较其他性质高校更为发散,这对班级环境的建设有很大的挑战,如何建设一个适合班级学生多元发展的环境是班主任值得思考的问题。

4.思想动态不稳定性

大学阶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逐渐成熟,趋于定型,但是也是极不稳定的状态,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思想上的不稳定。大学班级不再是固定座位固定教室,有时候会小班教学或者跨专业交流,学生在这种不固定的班级交流中,慢慢形成自己正确的思想观念,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多方面文化的冲击,对于未踏入真正社会的他们来说,在一段时间内会表现出迷茫、自卑、否定自我,这期间如果不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并接纳自我,将形成不良的思想观念,导致心理异常,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独立学院学生班级环境建设方法

1、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环境是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形成的,班级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在大学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状况、身心健康等。大学是个人走向社会的起点,是个人走出象牙塔的过渡期,正确处理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未来的人生道路。

班主任作为班级环境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在整个关系的建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适时的开展主题活动,介入学生之间的交往,成为家校联系的纽带,形成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和谐稳定的家校关系,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发挥班级环境的积极作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强化班级凝聚力

良性竞争,能有效刺激与促进竞争者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开展班级竞争,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成就动机,高度的责任感,促使学生顽强拼博;开展班级竞争,可以让学生在竞争中看到自己及班级的成绩、实力,增强自己及班级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开展班级竞争,还可以增添学生及其班级克服困难的勇力,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班级竞争是一种综合能力的竞争,学生要想自己所处的班级在竞争中取胜,他们对外必须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力量,这有利于班级凝聚力及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由竞争促进合作,摆脱个人主义,发挥集体力量,让个人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具有良性竞争和合作的班级环境,身处于其中的学生多数具有利他主义意识,学会团队合作,为之后步入社会,进行团队工作打好基础。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健全的班级环境建设离不开成员的心理健康,独立学院因其特殊性,学生心理异常问题相对较多,心理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调适情绪异常波动,必要的心理辅导使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走出阴影,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班级在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在互动或个人辅导的方式下,使问题得到尽快解决,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4.提供多元文化发展空间

学生多元发展是新时代对青年的要求,这就对班级环境提出了一个更大的难题,即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及学生成员共同努力,在宽松的范围和没有等级之分的空间中双向沟通,通过各种班级文化,利用科学技术,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期,充实自我、战胜自我、积极关注自我。每个成员都参与进去,并在不断变化中得到发展,以有效的方式建设班级文化,对不同的价值和观点允许争论,以期比较和不断修正,但不求唯一。

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班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解决不必要的问题,形成良好班风。(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参考文献:

[1] 傅建明,胡志奎.班级管理案例[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1:212-252

篇5

根据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我国目前法学教育中出现的案例列举、庭审观摩、播放视频均不应归类于案例教学,它们与案例教学的主旨并不一致。在实施案例教学法之时应明确其类型,以避免混淆案例教学的应有含义,从而进一步明确案例教学的主旨是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这有利于案例教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开展教学案例调研,精心挑选教学案例

篇6

二、生态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1.建立科学教学构架,开设生态设计课程

环境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应将重点放在生态设计理念的培养方面,将生态设计相关课程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在设计课程中给学生讲一些概念性的理论就能使学生完全理解生态设计理念,生态设计教育要具体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居住区景观设计、街道区景观设计、商业区景观设计、滨水区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专题设计课程,结合设计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适度设计,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解决环境设计问题的思维习惯。最终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树立科学的设计观,秉持生态设计理念,探索低能耗、低污染的环境设计方法和途径。教师应是生态设计教育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只有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者,才能将生态设计的可持续观念深深植入学生的大脑。教师言传身教所传递的信息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环境设计观,这是一种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正能量,相信这种力量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建立科学教学构架,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可持续设计,就要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增设生态设计课程。教师应遵循“理论—方法—实践”的环境生态设计教学思路,尽可能在大学二年级以前开设诸如设计学概论、环境学概论、城市规划原理、景观生态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建立基本的目标概念和设计观念。在大学三、四年级时,应系统地将生态环境策划、生态环境元素、生态设计方法、生态设计法规融入环境专题设计课程教学,并辅以一定的实验教学与实训实务等。

2.树立生态设计意识,积极感知生态环境

树立生态设计意识,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生态观的设计思维习惯,积极感知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生态设计的内容是核心,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将生态设计理念及其重要性传递给学生,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任何给定的设计中,学生都要仔细分析生态给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水景、人群等带来的价值,不是先设计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再考虑生态性,而是要从生态的角度进行环境中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的设计。环境设计绝不能脱离生态理念而凸现个性创意,任何时候都要从塑造生态环境的角度创造环境的构成形式。另外,对于环境设计的创作成果,师生也不能只注重方案多么个性,效果图多么漂亮,构成形式多么震撼,而要学会关注环境的长期寿命,即通过生态观与环境的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当这种生态设计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学生才会在作业训练或设计实践中更积极地感知生态环境,认真思考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3.关注设计生命周期,节约能源物质消耗

以往的环境设计教育中,对于环境外在形象、功能特点、艺术感的训练较为偏重,而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课程由于与实践脱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因此,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软肋。虽然许多高校针对这类知识设置了一部分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课程,但是其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知识是设计立意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倘若在设计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本身就缺乏生态观的考虑,那么整件设计作品的生态性将荡然无存。在材料选用方面,具有生态性的材料形式非常讲究,环境设计师应尽可能地采用当地材料和自然材料,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构造技术和建造形式,同时以能循环使用、降解再生的材料为主,并且高度重视环境的使用寿命。在环境设计中,自然景观元素和生态系统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如自然水体景观、原始森林的保护,应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以及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通常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设计师应视自然资源为宝,在环境设计中合理地利用自然中的光、风、水体、植被、土壤等,使其服务于环境的新功能,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一些西方国家的环境设计将关闭的工厂和废弃的场地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使其利用生态技术恢复后再次被人们使用,成为市民追求时尚潮流的休闲娱乐场地。因此,设计师应充分关注环境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包括材料选择、构造技术、施工建设、使用管理和废弃过程,这样会大大降低环境设计场地的耗能和耗材,实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舒适健康的美好愿望。

4.把握生态设计原则,尊重自然环境设计

篇7

一、经济社会学理论简述

经济社会学定义。经济社会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以社会学家介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为特点,反思和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经济社会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至今在国际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名称和定义,

第一次给经济社会学下定义的是,1976年的,斯梅尔瑟,他认为: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其核心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研究经济背后中的社会学变量同非经济背景中的社会学变量之间的关系。换言之,研究经济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群体,经济与社会分层,第二个部分:研究经济行为本身,经济行为是如何把不同的角色和集体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对经济过程进行社会学分析,研究包括地位体系,权威关系,权利系统等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历程。新经济社会学一词同样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必须获得对经济社会学这门特定学科的新发展; 二是所建构的理论必须是一种可竞争的一般性理论。新发展意味着对旧经济社会学的继承和拓展。经济社会学创立至今, 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演化阶段。以马克思、杜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经济社会学已为该学科确立了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学术空间, 然而, 他们之间却未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至20世纪50年代, 以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为代表的现代经济社会学家, 以其理论整合的方式, 在古典经济社会学确立的研究范围内, 建立了一个抽象力和形式化俱强的综合的经济社会学理论, 即功能结构主义经济社会学。然而, 由于其概念和框架太过抽象和机械, 加之其忽视了宏观系统分析的微观基础, 而被认为于研究经验事实无补。力求理论综合而漠视经验分析的倾向, 不仅在70-80年代以后的美国而且在各发展中国家也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因此, 作为经济社会学第三阶段的新发展从其发展的脉络来看应当是一种既突破旧经济社会学的理论限制, 又能充分包容旧经济社会学的成就, 也就是说, 新经济社会学是沿着旧经济社会学传统的一种创造性转化, 而并非是对传统的反叛或是一种研究上的背道而驰。

我国的经济社会学发展现状。我国的经济社会学界1985年在天津召开了第一次经济社会学研讨会,并形成了中国学者的经济社会学定义,:“经济社会学以经济和社会现象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经济社会学应该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现象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既要研究经济政策也要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随着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社会学领域发表和诸多的著作,并且以对西方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介绍—经济社会学对于我国的市场转型的指导意义,以及我国的自身的经济社会学学术发展的角度去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学的从产生到发展。

二、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理性选择理论:最大化的实现私利是决策者行为选择的标准,纯粹的理性在于人是为了目的理性的最大化而实现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平衡。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发生的成本和时候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合同而发生的成本

谈判理论:以传统的价格理论为基础,认为自愿合作可以使得一项资源从股价低的主体转移到股价高的注意中,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也提高了合作双方的福利水平。这三种都是典型的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其他诸多的小范围理论,本文暂不赘述。

对于环境法的借鉴意义:①揭示了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经济本质。环境被视为可以提供一系列服务的复合性的资产,他提供了维持他们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如同其他资产一样,我们要力图避免对这项资产不恰当地过低估值。环境为经济提供了可以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消费品的原材料以及使这种转化得以顺利运行的能量。最终,这些原材料和能量以废料的形式又返回给了环境。环境的资产这一经济属性根本特征是能量和物质的稀缺性。也就是可利用的极限性。也就是能量和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条定律意味着从环境流向经济系统的大量能量被积累起来或者以废弃物的形式返回给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环境资源的分配和能量运转达成最大化的平衡。②揭示了环境资源法的效率价值。正如波斯纳所说的,正义的第二种含义---是效益。对于善法和恶法的概念,应当引入经济社会学中的关于效率的定义,所谓善法,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现实经济发展的规律。富有效率,能够促进和增加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这样,效率也是我们的一个要追求的目标。而我们在将资源分配给不同主体的时候,应该实现资源的配置功能,基于不同的权利给资源带来的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其其后所产生的效率效应。

经济学可以摒弃过去的法学的,以正义和公平作为衡量目标,可以从制度安排的经济绩效进行成本分析,能够指出哪种法律制度的规定更能实现机会均等。促进经济的效益。这种法的经济效率价值分析的经济实质,在于揭示法所反应的物质生活条件的规律也就是经济规律。而规律作为符合事务的本质的法则,类似于“自然法”和“正义法”。③揭示环境资源法改革的均衡目标。均衡分析时理性选择理论分析决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使得单个决策者能够按照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的标准选择最佳行为方案,仅是实现了个体在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均衡。个人不再有激励选择其他的行动方案。所谓的法律均衡是法律供给适应法律需求。不存在过剩,也不存短缺。通过将经济社会学引入到环境法的研究中,可以实现环境法资源分配以及代际分配之间的均衡以及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

篇8

生态学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1年首次提出,并于1886年创立了生态学这个学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生态学不仅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且与农、林、牧、副、渔、医都有密切关系的应用基础学科之一。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科学的总称。包括理论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待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变化的经济因素。包括部门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地域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

生态学与经济学两个名词同源于希腊字母(Oikos)。分别是指有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问题与管理。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生态学和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与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科。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特点。在中国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在此期间,生态经济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旨在整合生态与经济系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许多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及时投入这一崭新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中部分内容。在推动建立全民生态意识和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学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价值流循环与转换。生态经济系统划分范围可大可小,从层次上看,有由地球表层的生物圈和经济界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国民经济总体生态经济系统、部门生态经济系统、行业生态经济系统。按地域大小分:有国土生态经济系统、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庭院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组成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四大要素。

“现代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统体,因而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按照这个理论,中国现代经济不是个封闭系统,而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巨大开放系统,这个开放系统就是生态经济的有机整体”。生态经济学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生态经济全面要求理论、生态经济生产理论、生态经济价值理论、生态经济循环理论。生态经济学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从结构、功能、平衡、效益、调控高度揭示生态经济系统这一客观实体的运动发展规律。

篇9

[中图分类号]B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11-0017-02

环境问题总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由于对自然以及科学技术认识的偏差,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正确认识科技以及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发展服务是个重要问题。

一、人类在科学技术发展不同时期的认识

1.古代:知识和美德是不可分的统一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相当弱,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适应关系。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也日渐增长,产生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萌芽,但整体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比如古希腊苏格拉底说过:美德即知识。中国古代《礼记・中庸》中也有“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说法。就是把学问和德性二者结合起来,知识和美德是不可分的统一。也就是说,科学知识都是善的。

2.近代:科技决定论

近代,科学技术与道德逐步地相分离。伴随着人类中心论的形成和确立以及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人类开始沉醉于科技的伟大,认为科学可以决定一切、统治一切、解决一切问题,成为一种科技决定论。

在近代,还流行一种技术悲观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他在1749年发表了《科学与艺术》的著名论文,把历史上一切卑劣行为和道德败坏的根源都归结为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认为科学产生之后加剧了道德沦丧。卢梭的思想代表了当时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思潮。这种思潮在我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均有出现。技术悲观主义者仅仅认为技术会扭曲人心,使人见利忘义,对道德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而很少考虑科学和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本身的作用。[1]

3.现代: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20世纪50年代,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提出了“新工业革命是双刃剑”的警告,后来人们用“双刃剑”这一形象的比喻来诠释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界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是利用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而体现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科技也会引发诸多的负面影响:逐渐导致和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的分裂状态,随之而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

4.当代:科技万能论和科技有限论

20世纪科技观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科技万能论。米切尔・施加格文断言:“90年代将与80年代不同,将由过去的“选择商品”,转到“选择设计”。另一种观点是科技有限论。中山秀太郎提出,以为科学、技术什么都能解决,这是对科学技术的迷信……人类从事技术工作,总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这是无法避免的,技术万能主义对人类安全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思想。[2]

由此可见,只有在科技应用中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对科技正确定位,才能更好地利用科技,为人类服务。

二、对科学技术的环境价值进行正确定位

在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的人类社会史中,科学技术在解放人的劳动、改善人类生活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由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和偏见,对科学技术价值缺少正确的伦理定位等因素,使科学技术对环境的负面作用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必须从科学技术的环境伦理角度来找出解决人类困境的答案。

一般说来,人类发明科学技术的初衷有两个:一是把人从被自然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二是把人类从物质生活的匮乏中解放出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追求人类的真正自由和人的全面充分发展。然而目前,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初衷,让人类失去了自我、走向了自我的异化。[3]那么,科学技术的价值定位究竟在哪里呢?一般认为,科学技术有经济价值、环境价值、教育价值、医学价值、军事价值、道德价值等,其中环境价值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科技发展的一个重大偏差就是片面强调和追求人的物质方面的利益,仅以经济价值来衡量科技的价值,忽视了科技的人文社会和环境价值,而环境价值被忽略往往导致社会和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所以,人类在科学技术活动的开始阶段,应对生态环境进行预测和评价,并且在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和结果,有效预防科技对于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

(一)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来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干预的。但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几百万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只是局部性地给环境带来破坏性的影响。20世纪以来,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地球的破坏也进入到史无前例的时期。

1.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性开发及过度利用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利用引起了森林草场面积大幅锐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从而使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日趋减少。同时,由于人类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其中的原因,既有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和城市化等因素,也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过程中,对传统动植物品种等不采取妥善保护措施,使遗传资源遭到破坏;转基因和克隆技术的发展加剧传统物种的消失和变异等。

2.科技的不合理应用加重了环境污染

目前,环境科学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特别是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是高科技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只是在形式上避免了传统产业的污染,但常常带来新型的、危害程度也更高的污染形式。这些新型污染称为“科技型”污染,其主要表现是:合成化学物质污染、高科技废弃污染物等。

3.科技工程活动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工程活动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工程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兴建大型工程导致的环境的变化。以阿斯旺大坝表现最为突出。阿斯旺大坝在上世纪70年代竣工,成为埃及的骄傲。这座水坝结束了尼罗河年年泛滥的历史,生产了廉价的电力,还灌溉了农田。然而近年来人们发现,它也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引发一系列灾难。

由此可见,现代科技发展和应用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作用,已经发展到了极为广泛并且严重的地步,已经到了我们必须反思、反省并采取行动的时刻了。

(二)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有着两面性。有些技术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有些技术却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改善。高新技术直接运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可以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开辟广阔的前景。例如,发展海洋和空间技术,给人类提供新的生存空间;运用高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废物资源化、污染物资源化,以避免或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科技发展中应遵循的环境伦理原则

科技发展的负面作用,使我们必须思考防范科技对环境危害的基本伦理原则――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原则就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应当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科技发展的生态关怀原则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该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为标准。目前对生态平衡影响和干扰最大的已经不是自然因素,而是人为因素,科学技术扮演着突出的角色。生态原则的提出,就是要为人类确立科技发展和应用的方向,为人类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有效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和行动规范。

五、制定符合环境伦理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对策

1.制定全面系统的科技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关于科技研究和应用中的环境方面的法律,在立法时应该遵循如下四个原则:权威性,即在科技法律面前,任何人和任何机构,都一律平等;探索性,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现实性,就是科技环境法律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于从现实出发,必须着重考虑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实际,尤其是我国科技发展与环境的实际;超前性,科技法律体系的建设能够应付科技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影响。具体来说,就要加强预测,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动向。

2.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绿色科技

为了重建人类的自然家园,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而要实现二者的和谐,关键就在于创造一种全新的技术理念,即实现科学技术绿色化。所谓绿色科技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平衡发展,追求低消耗,注重对污染的控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存在与发展的指导原则。

3.树立和培养科研人员的环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科研人员作为科学技术和环境伦理意识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环境后果,他们的环境价值观在发展绿色技术、推进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科研人员要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环境正义”,不仅要考虑到短期的局部利益,还要顾及到长期的整体利益,不仅要考虑到“代内利益”,而且要考虑“代际利益”。同时,科研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对社会、对环境高度负责的态度,否则,科技的研发活动就有可能对人类生存或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4.培养政府官员等决策者的环境伦理价值观

决策者作为重大事件的决定人,他们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所决策的事情起到至关重大的作用。对于科技发展这些前沿问题,需要更多专业知识作为铺垫,一旦失误,后患无穷。所以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环境伦理意识,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5.提高群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参与意识

要提高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安全教育和宣传,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环保公众参与制度,实行环保信息公开,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公开环保管理规定,公示建设项目环保审查、排污收费等情况。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3-0026-05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自然旅游资源得到迅速的开发与利用。1998年中国人和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100个自然保护区调查时,就有82个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展了旅游经营。当我们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消息也接踵而至,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此,我们必须发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经验与伦理智慧,找到一种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规范。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环境伦理学正是一门关于人类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类行为道德的最基本准则就是尊重生命、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通过对自然的道德关怀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199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近年来环境伦理学成为应用伦理学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学科之一,许多学者开始发掘我国古代哲学、宗教作品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1-5],但对我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却很少有人问津。事实上,昭示人与自然和谐是中国古代游记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们之中蕴藏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学思想,以致有人将我国古代游记定义为是“一种揭示和展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文体”[6],并指出它们“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比较多地看到人和自然的融洽与亲和”[7]。本文拟对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的内容、特点和价值做一初步探讨。

1、中国古代游记中环境伦理学思想的内容

中国古代游记开始于魏晋,成熟于唐宋,盛行于明清[8],到今天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概括起来,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内容主要包括:

1.1爱护自然,珍惜资源――人类应是自然保护者的思想

环境伦理学关注人对自然的道德态度。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掠夺与征服成为现代社会对待自然的主要方式。所以环境伦理学说倡导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道德态度。而我国古人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流露出的人类是自然保护者的思想,与之不谋而合。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楚地时看到“自州至永明,松之夹道者七十里”,不禁由衷的赞叹“栽者之功,亦不啻甘棠矣”[9],植树造林、爱护自然的行为得到了徐霞客的大力赞扬。他在粤西登叠彩山时,发现一洞“高可丈五,而高广盘曲,亦多垂柱,界窍分岐,而土人以为马厩,数马散卧于其中,令人气阻[9]。自然美景被糟蹋为饲养场,令人扼腕不已!在桂林猫儿山的白岩洞,当徐霞客看到“出洞而东,有庵两重,庵后又有洞甚爽,僧置牛栏猪笠于中”,不由得发出“此中之点缀名胜者如此!”[9]的愤慨,表现出对破坏自然美景的不满。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的游记一直备受推崇,在其游记作品《齐云》中,他不但对肆意毁坏自然资源的行为严厉谴责,“青山白石,有何罪过,无故黥其面,裂其肤?吁,亦不仁哉”,而且希望立律令来保护自然环境,“俗士毁污山灵,而律不禁,何也[10]一种对生态环境的仁爱之心,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油然而生。从赞美、惋惜、不满、谴责到要求立法,充分表达了人类作为自然保护者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1.2回归自然,与景为友――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环境伦理学试图把人之外的自然界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倡导在深刻的伦理关怀和道德情感指导下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游记中也早有涉及,许多游记通过将自然景观拟人化,以朋友甚至自然之子的身份来关怀自然、回归自然,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江水注》中盛赞三峡美景,日“其迭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他与自然山水是知己良朋的关系。唐代诗人独孤及游虎丘山时“抚云山为我辈”[11],把云山胜景作为我们人类志同道合的知交。徐霞客一生走遍大半个中国,陈菡辉曾如此评价他:“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游山玩水对徐霞客而言就像走访老朋友一样。在其作品《徐霞客游记》中也常常流露出他以景为友的思想,当他出发“为人闽登陆道。十五里,出石门街”,结果途中“与江郎为面,如故人再晤[9],与自然景观的再见恍如老朋友再聚,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甚至因爱美景,而“恋恋不能去”,安居在大自然中,返璞归真,建成庐山草堂。“三间两柱,二室四牖”;装饰也很朴素:墙壁只涂泥土,不刷白垩,砌台阶用石块,糊窗户用纸张,一切再普通不过,按今天的说法是简朴环保的,美国著名的环境伦理思想家梭罗是在一千年后才在瓦尔登湖畔过上这种生活,白公在这种草庐中“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发出“庐山以灵胜待我”,我“又何求焉”的感叹![12]回归自然的举动充分体现和实践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1.3融入自然,天人合――人类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思想

环境伦理学的基础在于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及人在其中地位的认识[13]。古代中国和西方哲学都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但在西方哲学观念中,人与自然是分开的(apart from nature),“自然界是理性研究和思考的对象,是被科学所操纵和掠夺来最大限度服务于人的工具[14]。中国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a part of nature)。我国古代游记是中国哲学土壤中生发的奇葩,也蕴含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5]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人不是地球的统治者与征服者,自然也不是孤立和封闭的,人与自然之间是水融的关系。东晋文学家 孙绰在畅游天台山时,面对自然美景,感到“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11],人与自然不知不觉的融为了一体。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和四年秋(809年)游览法华寺时,见到西山美景,尽收眼底,不禁“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12],诗人在美景中心神安定,形体舒适,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清代诗人方苞在游雁荡山时,面对秀丽明媚的山川河流,发出“万感绝,百虑瞑,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8]的感触,天人合一之情油然而生。

1.4尊敬自然,关爱生命――人类与自然生而平等的思想

人类是否真的可以站在其他生命之上,对天地万物为所欲为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生命来自其他生命,其他生命来自我们的生命,这一生物学上的事实在精神上特别重要”[16]。我们人类并不是掌控地球万物的霸主,卡尔逊也曾把这种企图控制自然的野心称为“妄自尊大的想像产物[17]。环境伦理学将生命关怀的范围从人扩展到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把尊重生态系统和基本生态过程作为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认为天地万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宝贵,人类与自然是生而平等的。这样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游记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中国古代游记强调人类不仅要尊敬自然,而且要像关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关爱其他的生命。唐代独孤及和朋友们在虎丘山聚会游玩时特别注意“不乱行于鸥鸟者”[11],不让自己的举动惊扰了鸥鸟们。宋代秦少游和辨才法师观龙井,盛赞“此泉之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之使迁;壮如涮江,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以养其源;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虽古有道之士,又何以加于此?”[8]把龙井泉水和人放在一起对比,结果泉水的美德甚至超过古代有道德的人。这样尊敬自然之情,使人们不再觉得自己是自然的统治者,而是平等视之。《西游记》中,唐僧就是一个“行路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18]的典型的生命关爱者。唐僧的原型是唐玄奘,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对关爱动物的行为都特别加以记述,如西游到达千泉时,看到“中有群鹿,驯狎于人……下令群属,敢加杀害,有诛无赦,故此鹿群得终其寿[9];到北印度时,当地国君规定:百姓不准吃荤,谁若杀生,格杀勿论。[19]这些均体现出众生平等、仁爱万物的思想。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二十七日霁,乃散步藏经阁,观丁香花。其花娇艳,在秋海棠、西府海棠之间,滇中最多,而鸡山最盛。折插御风毯。时毯下小截,为驼夫肩负而笋,与上截处稍解。余故垂之墙阴,以遂其性”[9],徐霞客对一株小小的折地丁香花也倍加关注,表现出他对植物生命的人文关怀。

2、中国古代游记中环境伦理学思想的特点

历经近二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游记中所蕴含的环境伦理思想,在东方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大背景下,有其自身的内涵特色。

2.1 哲学基础――整体的自然观

我国古代游记中蕴含的环境伦理思想强调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思想,即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整体自然观。游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到“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11],人和天地万物不知不觉的、鬼斧神工的合而为一。看到山水风光时人们觉得“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决然兀矣”[20],超越纷然杂陈的万物囿别,达到个体与万物融合为一的生命境界。正是以这种整体自然观为哲学基础,我国古代游记中大量的环境伦理思想才能茁壮成长,也正是以这种整体自然观为哲学基础,才指导人们在对待自然万物时,不是站在自然界的对立面,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协调。《徐霞客游记》中谈到旅游景观规划的要点――“点缀得宜,不掩其胜”,就是要求人工景点的建设应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实际上这就是遵循“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自然整体协调理论在风景区的体现[21]。所以整体性的自然观在我国古代游记环境伦理学思想中起到了了理论支柱的作用,引导人们形成热爱自然、尊敬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职责。

2.2价值取向――和谐的人地观

怎样的人地关系才是最理想的呢?什么才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呢?通过与自然景观的频繁接触,我国古代游记提出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即和谐的人地观,以对自然的道德关怀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这既不是人对自然的卑恭臣服,也不是人对自然的狂妄征服,而是推崇一种最和谐的人地关系。在唐代诗人权德舆的《许氏吴兴溪亭记》中就描述了这一幕和谐的场景,当他游观吴兴郡溪亭时,看到“鸥飞鱼游,不惊不喁”,人在自然风景中惬意徜徉,鱼儿鸟儿在人周围闲适自在,人没有伤害鱼鸟之心,鱼鸟也不畏人,当地人置身其中更是心情“陶然,心与境冥”[11],这既是自然之幸,同样是人类之福,其乐融融的景象尽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以这种和谐的人地观作为人类的价值取向,将成为提升人们道德人格的内在动力,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更为根本。

2.3实践途径――人化的伦理观

中国古代游记中所体现出来的这些环境伦理思想确确实实在实践中规范人的行为,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其特色在于将自然人伦化。承认自然是我们的母亲,人类是自然之子。明代诗人袁宏道游天目山时就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12],是说对天目山来说,我也属于子孙辈。所以不管人类发展成什么样,人与自然之间都是母子亲情关系,人类对母亲的感激与敬爱之情应该是永恒不变的。把自然景观当成我们人类的知心好友,以朋友的方式对之,徐霞客认为“下至一涧一阿,禽鱼草木,亦贤人君子”[9],所以人类应该爱护一草一木,珍惜一景一观。正是人与自然在冷冰冰的功利关系之外有了一种亲情、友情的关系,才能人伦化地相处,游客对待自然时才能有一种道德责任感。在湖南郴县游乳仙宫时,徐霞客由于“足袜淋漓,恐污宫内”而退避,后至中观,又因“观门甚雅,中有书室,花竹悠然,乃王氏者,亦以足污末入”[9]。正是徐霞客有了一颗和自然人伦化相处的心,他才能过风景名胜却不入,细微的举动典型表现出他爱景护景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3、中国古代游记中环境伦理学思想的旅游学价值

当旅游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重,当旅游业“无烟产业”的光环日趋黯淡时,我们从我国古代游记中挖 掘到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对今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3.1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旅游环境问题的解决

现代环境伦理学还在形成与建设中。要我们的普通老百姓尽快接受这种环境伦理思想并体现在人们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上,就必须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紧密结合。“如果这种伦理观点与各种文化传统相容的话,它被接受的可能性就大得多,而一旦被接受,它也会迅速成为文化的一部分”[22]。而由我国古代游记中提炼出的环境伦理学思想,以其鲜明的东方传统特色,成为一个桥梁,使环境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找到支持,非常有助于人们尽快接受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价值观念,使爱护自然、尊重自然蔚然成风,从而在根本上促进旅游环境问题的解决。

3.2有益于引导和规范当今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高审美情趣和道德责任

我国古代游人在旅游中更注重审美感受和道德修养,重视人与自然的交融。在春天“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在夏夜“吾爱其泉ss,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11]大自然不知不觉间给人的熏陶和感染,哪里说得尽呢!游人与自然美景的关系是那样的亲近,是朋友,是母子,而不是对立的敌人。这种道德伦理的关系会很好发挥出力量,正如刘湘溶先生说的:“道德手段在调控人类行为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可取代的”[23]。通过这种道德伦理观念的教化,人们无限膨胀的欲望才会维系上心灵的秩序。只有这样旅游者的环境伦理意识才会提高,并落实在自觉的行动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范旅游者的行为,使人们在旅游中自觉地善待自然世界,保护旅游资源。

3.3有助于提升旅游开发商的道义责任,确保自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对待旅游资源的态度上,人类一直以自己的利益作为惟一的出发点和动力,视自然为自己的对立物,以技术为中介,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自身旅游享受[24]。正是这种观念割裂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使人与自然的天平开始倾斜,出现了很多以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以满足人类各种欲望为目的的经营运作与规划开发。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还是为了更合理的保护旅游资源?是一味地满足眼前的利益,还是应该考虑到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思想使我们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最美的风景。事实上,我国古代游记作者中不乏为旅游资源的规划者、开发者。唐代著名诗人韩愈就提出“宜其与山水……智以谋之,仁以居之”[11],要用智慧来谋划山山水水,同时也用仁爱来保守自然风光。在白居易的《冷泉亭记》中称在余杭郡“从山复湖,易为形胜”,前人已建五亭,他认为这“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白公充分认识到这里山水与亭阁的特点,聪慧理性的“故吾继之,述而不作”。独孤及在慧山“深源因地势以顺水性,始双垦袤丈之沼,疏为悬流,使瀑布下钟”[11],依据山水自然的特点来创造自然美,开发资源,也不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吗!

3.4有裨于开阔旅游理论研究人员的思路,为旅游伦理学的形成提供养分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未竟的科学,需要丰富与完善。国外的学者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环境伦理学创始人之一的施韦兹就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是“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并“伦理的肯定了世界和人生”[25]。我国近两千年来的古代游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生态智慧中枝繁叶茂的一簇,是现代环境伦理学的有益参照和养分。近十年来,一门新兴的学科――旅游伦理学在悄然孕育,其中旅游的环境伦理思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理论到实践这种思想会如一股澄澈的山间清泉,使旅游相关理论的研究者开阔思路、融会贯通。在它融入现代环境伦理学后,将会为环境伦理学的完善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保护自然旅游资源上发挥出重要作用。

篇11

二、案例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契合性

从实践应用方向分析,案例教学具有真实感和互动感。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通过剖析环境艺术设计实例,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更加本质地了解课程的精髓。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使用工业时代的教学方法外,还能使用大量的视频、图片、模型等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这能很好地弥补以往教学方式的不足。案例教学的优势是能够无缝对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打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思维禁锢,正所谓不破不立,能让学生拥有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符合国际和国内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潮流,与我国教育政策和国际教育潮流接轨,能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满足社会需求。

三、在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中应用案例教学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

首先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案例教学,以及与以往教学模式的区别。其次要突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这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其一,要区别对待不同设计方向的教学方式,如在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教学中,要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具体教学;其二是案例教学在运用上的区别对待,如徒手表现、计算机制图、文案表现等的区别教学。最后,综合分析各种案例的区别,从中找到其文化内涵重点,并将其总结、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