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09:16: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产业发展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农村林业产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
贵州省有着占全国总量1.8%的森林资源,在全国各地区森林资源占有量中排名第十六位,但在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上却相对较为落后,尤其在农村林业产业方面,不仅产业规模普遍较小,极少有规模型的龙头企业,同时在林业生产技术水平上也相对较低,工艺技术更新缓慢,林业产品缺少技术含量,深加工企业匮乏,产品附加价值低,对林果等产品的价值挖掘不够深入,且名牌产品数量不足,整体市场竞争力较弱,也无法有效的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2.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林业产业发展
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观念落后以及对短期效益的盲目追逐,导致在林业栽植过程中不注重混交林的培育,并且普遍选择易成活、易管理、生长周期短、效益回收快的林木品种,导致林业结构较为单一,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林业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隐患。同时,从产业结构来看,林业第一产业所占结构比重始终较大,第二产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且第二产业仍以木竹加工等初级阶段为主,技术水平落后,第三产业虽然生态旅游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但与之配套的服务业发展仍旧较为缓慢,整体来看林业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
3.融资渠道狭窄,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
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还面临着融资渠道狭窄和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的困境,一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对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方面仍然较为乏力,所能够投入的资金有限,而作为农村林业产业经营主体的农民由于对市场化环境下融资意识较差,以及缺乏科学的信息指导,通过社会金融手段获取发展资金的能力也相对不足,导致农村林业产业资金链普遍较为薄弱。另一方面,针对农村林业产业相关的管理与服务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许多地区甚至未能建立针对林农的信息服务机构,加之林农在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信息获取渠道了解运用较少,使得林农在市场信息的获取上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更加制约了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
三、促进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1.加强技术改造,扩大农村林业产业规模
当前贵州省农村林业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与林业技术落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在着力加强农村林业产业的技术改造,通过更加科学的生产技术的运用,充分挖掘疏林地和宜林地的生产力潜力,同时加大力度改造低产低效林分,以适应林板、林纸等工业用材林的需要。此外,还应鼓励广大林农大力种植当地珍贵树种,在增加林农收入的同时,提高贵州省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应加强对林业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吸引高新技术型加工企业到农村建厂,运用新型加工技术,深入挖掘林业产品的深层价值,增加最终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并着力打造名优林业产业品牌,同时扩大产业规模,增加规模型龙头企业数量,全面推动贵州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林业产业科学化发展
基于贵州农村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快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方面,应针对第一产业发展中林木种类单一的问题予以改进,加强混交林的建设与树种的改良,降低纯林比重,同时兼顾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合理选种栽培,提高林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降低林业病虫害大面积爆发几率,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协调好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在发挥贵州林业第一产业优势的同时,加强对第二三产业重视与投入,多渠道着手提高林业产品加工的技术水平,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从林业资源的初级加工向高级精深加工方向迈进,使林业加工产业向科技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贵州省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植被景观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及配套服务一体化的第三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旅游业带动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并以服务产业满足旅游业发展的各方面需求,从而实现林业产业的科学化发展。
3.加强对农村林业产业融资指导与信息服务
贵州省应在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针对林农市场服务与技术服务,可在农村设立专门的服务网点,给与农民融资方面、市场信息方面以及林业生产技术方面的指导,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帮助农民利用社会金融机构等渠道进行融资,为林农提供新鲜准确的市场信息,并指导农民如何应对和化解市场风险,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的支持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总结: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都具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时期贵州在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现代林业科技与生产工艺的运用,并结合实际与市场变化趋势,对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就够进行科学优化,同时做好对林业产业融资、市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工作,激发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为新时期贵州经济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杨清群 单位:沙包堡办事处林业站
一、我县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平台,以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全面推动了我县文体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到目前为止,列入全县文化体育统计范围的文化经营单位8家,出版物、音像经营单位9家,网络文化经营场所16家,印刷复印个体经营55家,工艺美术装璜6家,从业人员3000人。从农村来说,建成的乡镇文化站18家,村级文化活动室560家,农家书屋60家,村级文体活动广场460处,农村自乐班、文化活动大院570多个。总体来看,全县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大有改善,文化生活非常活跃,民间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市场渐趋繁荣。从经济类型划分,民营企业和摊点户数占到95%以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经营方式来看,已由最初的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可谓“百花齐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提升,民间剪纸、监军战鼓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文化事业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目前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文化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全市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1.文化产业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县城虽有“两馆一院”,体育场、馆,文化活动广场等,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严重滞后。18个乡镇还有4个乡镇文化站达标;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还未覆盖全县,个别农村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存在困难。
2.文化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县财力有限,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建设不能与经济建设同步,严重错位。特别是国有文化经营单位举步维艰,生存都较为困难。少数的中、省投资又是杯水车薪,难以扭转产业的发展困境,民营资本投资在利益效应下又却步畏难。
3.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低水平
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市场培育力差,多数网吧、书报刊音像零售出租门店规模小,档次低,竞争无序。导致有的经营业主违规经营,私自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营业,严重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
4.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失、老化,青黄不接且后继乏人
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有文体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绝大部分“吹、拉、弹、唱”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都是自娱自乐,没有经过专业辅导,演唱、演技、创作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村更缺乏会经营、懂管理的文化产业经纪人。
5.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
多数乡镇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淡漠,甚至缺失。片面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费钱费力不讨好,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三、加强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务。根据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部署,针对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干部应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向前向深层次发展。乡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分类指导、实施意见,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互促互动、共同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
县、乡、村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财政部门应确保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项目和内容而需要增补的经费的问题,保证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并为乡文化站、村文体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设施、器材及书刊,用于扶持农村文化事业,以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和各类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3.加快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
应充分调动和发挥乡、行政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富裕农民的积极性,大力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尽快构建出乡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各个行政村有文化(体育)活动室、自然村里有文化活动户、农家书屋等多层次文体活动网络。
4.培育引进人才,不断强化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我们应尽快配齐乡文化站专业人员,理顺体制,落实编制,妥善解决其归属、工资待遇等问题,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从根本解决农村文化队伍老龄化、人才断层和青黄不接的问题。
1湟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优势产业不明显,集约化程度较低
湟源县大多数农村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并伴之劳务输出,在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有部分群众积极发展各式农业产业,成效显著,如苗木种植、养殖业等。但其间产业的发展,多为农民自发盲目的自主型农业,缺乏集约型管理和规模化经营,优势产业不明显[1-2]。
1.2传统习惯根深蒂固,承包土地流转困难
在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仍普遍看重自家土地,个体经营性较强。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大部分人没有将土地流转出去,大面积抛荒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给农村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1.3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破坏现象普遍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对以集体劳动方式修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只使用、不维护的现象比较普遍,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破坏严重,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2发展对策
2.1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
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为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当务之急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目前有些农业机械不适合小块土地的耕种,需要改良。应鼓励工厂生产适宜不同地块类型的机械,并扶持农民购买,对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有很大的帮助。
2.2加大宣传力度,妥善开展流转工作
基层干部要从为民办实事出发,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并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应通过以下2方面来实现:第一,要加大对土地流转的宣传工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存在农民群众对流转的认识度和知晓度不充分的现象,应在思想上做好群众工作;第二,要多形式、多渠道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把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对土地流转法规政策要进行广泛宣传,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工作,改变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有效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3-4]。
2.3进一步维护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维护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会浪费大量资源,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在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维护。
2.4强化统筹理念,加快整合各类资源
一是整合资金资源。实现“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二是整合部门资源。整合分散在计划、财政、农业、农发、扶贫、科技等部门的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条件。同时,整合交通、水利、电力部门资源,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所需的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整合信息资源。加快电子农务服务站建设,鼓励支持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公司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确保每村每户在2010年底至少有1个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
2.5强化规划理念,加快构建区域特色产业
在规划编制上,根据湟源县区域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坚持规划到乡镇、到村组,明确每个乡镇的产业发展重点。按照“稳粮、兴牧”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地膜马铃薯种植,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县域粮食安全;积极实施奶牛基地建设、饲草基地建设、乳制品加工企业招引、奶畜配套产业建设四大工程,建立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监测、技术推广四大体系[5]。
2.6强化工业理念,加快组建产业化龙头企业
迅速组建龙头企业,坚持把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招商引资、县传统企业的挖潜改造、乡镇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以附加值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使其惠及于民。
2.7强化市场理念,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目前湟源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6个,拥有会员8 000人,涉及种养业、加工业、流通业等领域。针对不同产业建设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有以下几种组建方式:一是由农村专业大户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二是由农村能人牵头,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专业合作社。三是由村委会牵头,吸纳该村或周边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四是由农牧部门牵头,依托其人才、科技优势,与农户联合发展主导产业。五是由供销社牵头,联合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建立专业合作社既可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可提高农民及相关产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促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3参考文献
[1] 牛树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6):5-7.
[2] 张宇松.略论农业产业化[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5-8.
摘要:本文从体制、机制、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农村金融配套政策入手,全面分析了县域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支持农
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农信社;支持;农业产业化;问题与建议
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
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进程,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在于:培育壮大农业龙头
企业、规划区域化产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
组织、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创新金融投入机制等。为此,笔者
对紫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金融支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
行了调查,以寻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切入点。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金融支持情况
紫阳县位于陕西南部,汉江中上游,大巴山北麓,属亚热带
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万山综错,河溪密布,从而形成了“三山
两水一川”的地貌特点。紫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茶乡、
歌乡、桔乡、板石之乡”和“笔石圣地”之称,被文化部和省文
化厅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陕西省民歌之乡”,
紫阳民歌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 1998 年
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及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
大信贷投入,强化信贷管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
等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
获得信贷服务的面有所拓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贷款难”
问题得到缓解。重点支持了我县茶叶、畜牧、药材等支柱产业的
发展,并带动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
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链条”运行。
二、制约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程度与效能,离不开农村金融整
体所处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当前,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困难和障碍,其根源既在于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内部因素制约,
也与农村金融市场环境、配套支持体系等外在影响密切关联。
(一)从体制方面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功能性障碍
一直以来,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目标与农业高风
险、低效益特点的不对称性及经营战略的不同,使其对农业发展
的支持没有太大的积极性;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刚刚拓展对农业信
贷支持, 但相对于其资金流出总量, 支持农业发展力度明显偏弱;
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农信社由于受县域资金总额被多家金融
机构“瓜分”的影响,其自身资金规模受到限制,无法提供更多
的金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二)从机制方面看,信贷资金管理与农村发展资金需求存
在矛盾
一是经营决策和管理权逐级上收;二是内控机制趋严,贷款
发放除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外均强调抵押担保;三是信贷责任与信
贷考核制约了农贷投入。为规避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对信贷人员
实行贷款“三包”责任制,即包放、包收、包效益。基层信贷人
员往往采取宁可少放或不放的作法来避免风险,使有的农户正常
资金需求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同时信贷人员所承担的风险与收益
不对称,影响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控制
与农户资金需求存在矛盾。金融机构按照等级条件给予农户的资
金额度不能满足规模种养殖农户的需求,导致农户发展受限;五
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脱节。由于现代农业已打破传统农业
的春种秋收模式,向反季节、长周期发展,一些特色农业生产周
期延长,而目前金融机构仍采取传统的农业贷款发放办法,无论
贷款种类、用途均实行 1 年以内的贷款期限,已不适应现代农业
经济的发展模式。
(三)从环境方面看,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缺位制约金融
服务
一是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农业保险面临供给和有效需求
的双重制约:一方面,农民普遍对农业保险认识不够,参保积极
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回报率低,各保险公
司不愿涉足农业领域,即使有开设的,险种设置也不尽合理,农
民选择保险品种的余地很小;二是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缺位,致使
涉农小微企业受信贷瓶颈制约。紫阳县仅涉农企业就达 67 家,
这些企业很难办理符合要求的抵押担保,而能够有效解决其融资
难担保难的农业信用担保机构还仍处于缺位状态,造成大企业贷
不足、中企业难贷款、小企业贷不到,其信贷需求满足程度较低。
金融部门对涉农民营企业投入不足,减缓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四)从政策方面看,农村金融配套政策不齐,激励不够,
滞缓了创新步伐
由于政府部门在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中的巨
大能动性,其提供配套政策的种类、方向与力度对农村金融创新
有着很大影响。但目前农村金融相关配套政策存在以下几方面问
题: 一是外部环境不够宽松, 政策扶持和风险规避机制相对滞后。
地方政府总体仍停留在撮合贷款、“口头契约”等指令式阶段,
未能在市场风险补贴、信用建设、融资中介担保、农业保险等方
面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支持;二是政府配套措施明显滞后。如林
权抵押因采伐政策过严,商品林采伐指标偏少,加之一些地区林
业部门对采伐指标分配不透明,容易造成抵押贷款林因无采伐指
标而拖欠银行贷款现象。一些中介评估机构对抵押物的评估价值
尺度不一,难免出现评估失真或人情评估的现象,不利于银行合
理掌握贷款标准。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 农村种养大户、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微小企业贷款办理抵押的评估等费用还比
较高。同时,林权抵押品变现涉及诸多手续及交易费用,处置到
位存在较大困难;三是对农村金融创新的鼓励不够,部分银行业
机构在创新活动中放不开手脚。
三、推动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的有关政策。
全面落实农村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投放的考核机制,启动《县级
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对设在农村的
各类银行应确定一定的比例发放农业贷款,加大信贷的支持力
度,缓解农村资金严重外流的局面;其次,要改进信贷管理体制
和抵押担保方式,增加农户贷款品种。要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多
元性,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农户除存贷款业务以外的金融服务需求。要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
平,让农民真正得到金融服务的实惠;再次,农村金融机构要扩
大和延伸支农服务领域的宽度和深度。 一是变 “等贷” 为 “引贷” ,
变小农业为大农业。金融机构应树立市场营销理念,改进支农服
务水平,变小农业为大农业,对符合农村产业政策、资金投放安
全、还款有保证的都要予以积极支持。二是积极引导,加快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综合效益放在重
要位置,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为其想点子、找路子,让
市场农业、科技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避险农业成为当地
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农民致富的好法宝。三是培植农村产业
化龙头企业,培养优良的信贷载体。积极寻找和培植高效金融载
体和生息源,优先支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发展,逐步
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四是加快城镇
化建设。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
(二)构建风险补偿机制,合理分散支农贷款风险
一是借鉴国家助学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农业贷款也实行
财政贴息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逐步引导银行信贷资
金向农业领域配置;二是通过制度和财力扶持,培育一批专业性
的农村信用担保组织。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农村担保基金,积极拓
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并完善农户联保制度,切实解决农
民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如可以县、乡(镇)两级政府财政出资为
主,以龙头企业等经济主体筹资为辅,组成农业贷款担保基金,
主要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服务,解决农户及农村个体私营经
济大额融资担保难的“瓶颈”问题。这同时也使金融机构信贷资
产得以有效保全,免除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后顾之忧;三是
建立农村支农贷款保险机制。农业保险同样大有潜力可挖。针对
农业投资风险较大的现实,由农户、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三方协
商,在农户贷款时向保险公司投保,试行农业保险贷款,既拓展
了保险业务领域,又消除了农民投资和银行贷款的后顾之忧。
(三)搭建信贷支农信用平台,降低农业融资成本
一是营造信用政府。政府应加速实施信用环境建设,将信用
建设的目标、步骤分解细化,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与政
绩挂钩,形成强大的压力和促动力。司法部门要公正审理金融债
权纠纷案件,不偏不倚,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以自身的公信
力带动全社会的信用建设;二是创建信用金融。各农村金融机构
要牢固树立“信用立行(社)”思想,严格规范经营行为,遵守
信贷合同;三是培育信用客户。客户树立“信用为本”的观念,
切实履行合同条款,按时还本付息;此外,为降低农业融资成本,
改善农业融资软环境,着重解决贷款中介收费门槛过高问题,建
议政府专门就此作出规定,根据各农村经济主体的承担力制定与
之相关的抵押、评估、公证、登记程序和收费标准,减轻融资双
方成本负担。
(四)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外部环境,完善配套政策,激发
创新动力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配
套政策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完善。为此,一要大力发展各类中介
组织。政府部门应积极培育社会化、竞争化的中介机构,在贷款
抵押物价值评估、登记、过户、资信证明、信用评估等方面发挥
与银行业机构的衔接作用。同时,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府和中介服
务,切实降低确权、登记、过户等中介服务成本,以有效降低金
融产品创新成本;二要建立有效合理的经营管理及监管机制。各
银行业机构上级行应制定更加灵活的信贷管理、责任考核措施,
在落实信贷风险控制责任制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基层银行业机构
信贷产品与服务创新权限;三要进一步发挥监管部门对金融创新
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稳步推进农村金
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健康发展。
(五)切实发挥农信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全面启动实施“金
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
大工程,助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信社与“三农”同根、同源、同成长的鱼水关系,无疑使
农信社支持“三农”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精耕“三农”
市场,实施“三大”工程,就是要构建与“三农”紧密互动,互
惠共荣的新型客户关系,全面支持“三农”科学发展。一要把富
民惠农作为实施“三大工程”的根本出发点;二要通过推动服务
网络多元化、手段多样化,使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
贴近到农户;三要通过全面实行信贷过程公开化管理,提高信贷
业务透明度,提升贷款公平性和可得性;四要通过建立全面的创
新体系,顺应市场变化和“三农”需求,开发“量体裁衣”式的
金融服务产品,提高客户需求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浙
江大学,2004年.
[2]阮小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创新问题研究[D].西南财
经大学,2000年.
[3]张汝安.从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A].
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
会文集[C].2000年.
[4]罗南旺.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与发展方向[D].湖南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033-03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莘县隶属山东省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聊城市辐射中原经济区“桥头堡”的前沿阵地。莘县农业人口88.8万,耕地面积128.5万亩,是山东省的农业大县。近年来,莘县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的目标,以“基地建设”为契机,狠抓农业重点项目和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粮食、蔬菜、食用菌、小肉食鸡、生猪五大产业,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粮食总产20.2亿斤,蔬菜总产320万吨,小肉食鸡出栏6亿只,生猪出栏110万头。全县形成了共同扶持和保障农业产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县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
一、山东莘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莘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还处在起步和初级发展阶段。
(一)农业产业规模偏小
目前莘县农业产业规模偏小,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粮食、蔬菜、食用菌、小肉食鸡、生猪等多个行业,产业涵盖面较广,但都规模较小,产业链短,手工作坊式的产品多,精深加工的品牌产品少,产品难于走向市场,竞争力不强,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产业效益不明显。从全县农业发展整体来看,莘县的主导产业近十几年来还保持原有的几个,并未增加,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莘县目前的主导产业及围绕主导产业的衍生产业还太少,已形成的主导产业的规模也太小。
(二)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首先,企业规模偏小。与发达县市相比,莘县龙头企业的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偏小的问题。目前在我国有41.3%的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上亿元,最大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有100亿元左右。而莘县龙头企业总资产超过5亿元的只有4家,年收入超过2亿元的只有12家,连接基地800万亩,辐射连农户100万户,辐射、带动率只有37%。
其次,质量品牌建设落后。目前有些企业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体系,没有对产品的原料和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把关,造成农产品残留农药、兽药超标。莘县目前小作坊式的加工企业较为普遍,还没有形成像蒙牛、伊利那样超大型的、足以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精深加工企业,大量农产品仍以初级原料销售,并且农产品还未真正做出品质和环保品牌。
再次,营运资金不足。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将逐渐转化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龙头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十分旺盛。但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健全,导致龙头企业运作资金不足,龙头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无力更新厂房、设备等,从而制约企业发展规模和企业自身竞争力。
(三)“利益共同体”没有真正形成
目前,莘县的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够科学、合理,“利益共同体”没有真正形成,这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
首先,农民在分配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农村,由于农民缺乏联合,缺乏共同的利益诉求,导致单个农户很难与龙头企业抗衡,在利益分配中处于被动地位。
其次,利益分配不合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龙头企业往往凭借自身的主导地位和自身优势,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很大一部分利润占位了己有,龙头企业总是尽可能的压低农产品价格,甚至个别企业拖欠农户资金。
(四)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产前服务满足不了。比如,农民对当前市场上需求旺盛的新的引进蔬菜瓜果品种的趋势找不到方向;对农药和化肥的选用存在茫然,不能正确选择适合的农药和化肥。二是产后服务跟不上。目前莘县某些农产品还存在卖难的问题。三是农业生产服务系统也存在严重不足。如在二三产业的投资效益和投资机会激增的情况下,农用资金被大量挪用挤占,收购农产品不能兑现,出现拖欠现象。四是农民进入市场后,信息服务严重滞后。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对农业生产干预减少,农民对“种什么”“怎么种”等相关信息的需求增大,而农业产业化服务在这方面的不足更加重了农民在调整种植结构时的无措。
二、山东莘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以市场为导向,建设标准化的生产示范基地
做大产业基地,构建规模优势。充分利用莘县农业基础良好、农业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通过指导规划、配套技术、资金扶持、基地龙头带动、奖励先进企业等手段,形成莘县自己的乡镇区域布局、打造绿色生态、集中规模的发展结构。重点发展粮食、蔬菜、食用菌、小肉食鸡、生猪五大产业,集中精力做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
首先,定规划,建基地,助推莘县主导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积极自筹资金、多方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及时对路、渠、电等设施进行规划和修整。大力发展园区。着力做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划分大棚种植区、露天种植区,明确各产区功能,细化育苗区、种植区、储藏保鲜区和销售运输区。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莘县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推广以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和多元立体高效种植模式。
其次,重科技,创品牌,努力提高主导产业品质。不断改良作物品种。通过技术传播,并根据市场行情,不断摒弃产量低、效益差的品种,引进优良新品种,促进农产品品种更新换代。初步形成了以食用菌等特色蔬菜为主要品种,打破了过去地方品种为主的格局。加强技术培训。聘请专家对农民进行农作物种植、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种植养殖技术。
再次,建网络,优环境,畅通蔬菜销售渠道。建设经纪人队伍,莘县各乡镇专业合作社应大力组织村组干部和经纪人先到广州、武汉、北京等大中城市为农户跑信息、找市场、引客商,解决“卖难”的问题。同时,应多召开农村经纪人座谈会,了解市场信息,并对贡献突出的给予奖励。鼓励莘县广大农户参加与企业或农作物市场的对接活动,促进越来越多的农户与莘县本县及莘县周围城市企业或超市达成农作物供应协议。
最后,提升莘县现有的农业等级,提高莘县农业档次,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目前莘县蔬菜瓜果基地大棚发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根据农户自身要求,新上设施农作物,增加亩产收益,大力发展钢架大棚等设施蔬菜。改良种植品种,真正提升莘县的蔬菜大棚的等次和档次,增加农民收益。
(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
首先,做强龙头企业,构建加工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做强龙头企业,构建农产品加工转化优势。要抓好现有龙头企业的扩建改造,尤其要抓好燕塔风味食品有限公司、龙威肉鸽厂等重点龙头企业的改造和扩建,真正做到规模化生产,增加企业效益。在原有企业基础上,还要鼓励兴建新企业。围绕主导产业,以肉食加工业为重点,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引进或兴办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含量的龙头企业。原料基地要和兴办企业同步进行,为新建企业提供充足的加工原料,保证其后期发展。
其次,做优名牌产品,并建立质量上的优势。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重点应放在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产品的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一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及器材装备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生产高科技含量、长保值、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二是必须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帮助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大学机构以及推广机构合作,吸引科技人员以自己的专利技术、研究成果到企业入股。三是积极开发高品质的产品,并将其发展为国内甚至国际品牌。莘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并积极支持企业将标准化的技术应用到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的深度开发,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高品质新产品。四是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营销网络。大力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销售网络,采用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销售方式,将莘县的农业品牌推向全国乃至世界。五是根据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支持龙头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和跨越式发展,确定重点企业,优先扶持。
(三)以市场化管理为标准,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
首先,推广农业产业化新型组织模式。总结各地探索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等新型组织模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扩大龙头企业群,使大、中、小型龙头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企业成片发展的良好格局。
其次,完善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明确权利责任,规范合同内容,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和购销等多种服务。引导农民以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再次,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并扩大品种和范围,重点支持企业的原料产地基地,帮助农民很好的参加和利用农业保险,使农民在灾情发生时能得到保险赔偿。引导龙头企业设立风险基金,降低龙头企业破产风险。引导出口型龙头企业使用信用保险,在国(下转176页)(上接34页)际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给龙头企业造成的风险损失减少的同时缩减龙头企业参保费用。同时,给予龙头企业地方政策保障。
最后,建立重点龙头企业监督约束机制。要加强对莘县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了解企业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和带动农户的等情况,在政策依据上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还要加强监测力度,保障及时发现生产不合格的企业,并坚决取缔不合格企业,以保障发展潜力大、产品质量高、社会责任意识强的优秀企业的发展。可以设立龙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使企业自觉提社会责任意识。
(四)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
要改革政府农业服务机构体制,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完善其公益型服务职能,要按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36-01
1 引言
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过渡阶段。所谓过渡阶段,是指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主要为市场提供初级的农业产品。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业产业链仍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产业链非常简单,且发展布局非常不平衡,不具备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农业产业链条是毕竟之路,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产品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能够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地区的风气改善。本文建议,应该积极推动农村地区产业链的现展,打破传统农业只能提供初级农产品的尴尬局面,实现农产品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
2 当前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连接不紧密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阶段,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依然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业,很少有农村地区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群。种植和养殖是农业生产的的中心环节,但却长期被孤立的留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农产品的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等后续工作却集中在城镇地区。生产环节与后续环节的分离,造成了两方面的提出问题。一是广大农村地区仅仅占有农产品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利润十分有限;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次性买断初级农产品,给农民收入的增加造成了阻碍。二是农产品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连接不紧密,不利于农业产品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的推广,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2.2 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除了各个产业环节联系不够紧密外,还存在着产业链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产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农业发展表现为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农业发展较为迅速,现代化水平较高;而西北地区农业发展较为封闭,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阶段。初次之外,不平衡性还体现在具体的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受到市场形式和产业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平衡的格局。以华北地区为例,此地区棉花种植十分广泛,崛起的产业链带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具体表现为棉花加工企业数量过多;而在养殖业发展却长期滞后,很难形成规模,防疫工作跟不上,很多农户很难独自承担市场形势变化和动物疫病的双重风险。
3 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改进路径
3.1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本文提出的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是指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迂回程度,具体表现为广大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延伸方向来看,可以分为农产品产业链的向前延伸、向后延伸以及增加中间环节等方法。目前而言,农产品产业链的延长多以向后延伸为主,即增加产业链的后续环节,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产业链在向后延伸的过程中,通常会追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因素,通过加工来获取更高农产品附加值。
3.2 重视科技投入
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加强农科联合,根据市场形势来调整农产品的具体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共享了,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在产业链条的延伸过程中,应该重视市场开拓的重要作用,开拓本地市场、国内市场甚至是国外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产品的生产规模,重点生产和加工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使得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紧密相连,不至于出现农产品的滞销现象。
3.3 提升农产品产业链
农产品产业链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知识、资本等因素的投入。这是产业链优化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十分重要。从根本上讲,农产品产业链的优化就是提高各个环节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附加值水平。在提升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各个环节在技术层面存在的差距,需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全面提升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
3.4 整合农产品产业链
应该农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源的变化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各个产业链时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也应该整合物流、信息、价值等产业链形态要素整合经营主体。本文建议,应该充分重视产业链中各因素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强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合作与衔接,通过产业链的整合而提高实际效率。
参考文献
××县位于××市东南部陇东高原沟壑区,属季风半湿润气候,全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蒸发量1500毫米左右。耕地53.79万亩,农业人口21.43万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90%,是一个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县。改革开放前,××县主要是以粮食种植为主,仅有的经济作物也是自产自用的一点油料和蔬菜。改革开放后,××县把农业产业开发做为提高农民收入,富民强县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区域统筹,分类指导,举产业旗,打绿色牌,走特色路,通过三十年来不断调整和优化,在保证基本粮田面积的前提下,“塬面苹果、烤烟,川区蔬菜,林区缘边草畜,全县劳务输转”的农业产业格局更趋成形,产业效益已逐年显现。20xx年全县粮食种植28.94万亩,比1978年减少9.15万亩,下降24%;烤烟种植3万亩,比查字典1978年增加2.71万亩,增长9倍多;
1978年和20xx年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对比(万亩)
粮食
经济
作物
果园
粮经
①小麦
②秋粮
①烤烟
②油料
③药材
④蔬菜
比例
1978年
38.09
21.36
16.7
2.91
0.29
1.46
0.17
0.9
1.92
84:16
20xx年
28.94
12.05
16.89
23.82
3
9.34
2.49
7.65
19.82
55:45
增减±
-9.15
-9.31
0.19
20.91
2.71
7.88
2.32
6.75
17.9
油料种植9.34万亩,比1978年增加7.88万亩,增长6倍多;药材种植2.49万亩,比1978年增加2.32万亩,增长近15倍;蔬菜种植7.65万亩,比1978年增加6.75万亩,增长8.5倍;果园面积达到19.82万亩,增加17.9万亩,增长10倍多;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到311公斤,比1978年净增14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88元,提高到3000元;粮经比例由1978年的84:16,调整到55:45。
1.粮油产业。按照“稳面积、优结构、靠科技、攻单产、提质量、增效益、保安全”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全县粮食生产稳步发展。通过大力实施推广玉米、洋芋、豆类等作物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粮食单产水平再创历史新高。20xx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28.94万亩,和上年相比下减5%,总产量达到90032吨,和上年基本持平。亩产达到311公斤,同比增长5.2%,创历史最好水平。冬小麦生产积极整合粮食创高产、科技入户、良种补贴等项目资源,落实小麦示范田10000亩,辐射带动全县冬小麦播种面积达到12.09万亩,总产量达到28896吨,比上年增长26.26%。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在25个行政村推广4.15万亩,全县玉米播种面积达到8.7万亩,总产量39792吨。
油料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优化区域布局,在不与粮食争地的前提下,通过向优势区集中,扩大套种、复种等途径,适度扩大油料种植面积,积极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双低”优质油菜和麦后荏(紫苏)移栽。20xx年油料种植面积达9.34万亩,总产达到1.13万吨。其中油菜籽1.31万亩,荏7.61万亩。同时,大力发展种子、地膜洋芋、中草药等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年制种面积1万多亩,种植地膜洋芋2.8万亩、中草药种植2.49万亩,培养了一批重点村和专业户。
2.苹果产业。按照种植结构化、结构产业化、产业规模化思路 ,积极引导果品产业上新台阶,坚持新栽和补植一齐抓,不断扩大全县果园栽植面积,大力推广果实套袋、果品深加工等提质增效措施,发展壮大果品营销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20xx年10月被国务院授予“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近年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年均新栽苹果5万亩,建成苗木繁育基地20xx亩,果园面积累计达到19.82万亩,20xx年果品总产量达到5.2万吨,产值7100万元。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全县人均一亩果目标。
3.烤烟产业。紧扣创建全国优质烟叶填充料生产基地的目标定位,烤烟产业开发稳步推进,规范措施有效落实,现代烟草农业有序推进,烤烟测土配方施肥、榆林子标准化烟站建设等项目顺利实施,全面完成了烤烟基地县8000多万元的烟水配套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新打机井、蓄水池各12座,新建密集式烤房700座。20xx年全县规范种植烤烟3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96.2%。和往年相比,种植面积在量上尽管有所减少,但由于烤烟单价的提升和市场需求量的加大,烤烟种植效益明显提高。全年烤烟产量达到5700吨,烤烟均价从去年的6000元/吨提高到今年的9500元/吨,仅此一项,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增加近百元。全县累计收购烤烟9万多担,实现税收1000多万元,达到了“规模种植、优化布局、提高质量、增加收入”的目标。
4.蔬菜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和振兴××县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点产业来抓。围绕建设服务煤田开发的“菜篮子”基地,坚持一手抓旧棚生产,一手抓新棚建设,在稳固提升四郎河川区万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的基础上,采取政府投资扶持、整合项目资金、农户自愿建设的办法,筹措投入资金526万元,新建永和罗川、宫河王录等示范点4个,新建永和罗川半地下式日光温室50座,新建山河解川、永正樊湾子、佛堂大棚瓜菜示范点3处,拱架大棚300座,建成榆林子中巷、周家芦堡城郊百亩蔬菜基地2个,竹架拱棚300座,修复因灾毁损菜棚257座,发展中小拱棚3.2万个,7840亩,及时栽植了辣椒、西红柿、黄瓜等名优品种,单棚最高收入达到1.5万元。通过示范推动,整体推进,全力抓促,20xx年落实瓜菜种植面积7.65万亩,其中设施种菜1.08万亩、瓜类0.82万亩、大葱3万亩、常规种菜2.75万亩。蔬菜总产量10.48万吨,产值1.8亿元。
5.养殖产业。坚持小群体、大规模,以子午岭林缘乡镇为重点,积极扶持规模化养殖,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发展规模养殖乡镇5个,专业村12个,永盛标准化、山河王阁、榆林子乐安坊、山河西关等养猪小区4个,规模户累计达到4336户。20xx年全县大牲畜存栏1.4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11%。牛、猪、羊存栏为1.36万头、2.23万头和1.52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5%、12%和13.4%;三畜出栏0.59万头、2.05万头和0.8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3%、14%和11%。畜牧业总产值完成5866万元。
6.龙头产业。坚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按照“扬起一个龙头、带动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围绕果、烟、菜、畜等支柱产业,采取招商引资、启动民资、能人带动、集资入股等方式,积极鼓励兴办“农”字号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加工增值增收,建成了以绿源公司、金牛公司为代表的果品加工企业,以奥神洲公司、大地、聚源果业公司为代表的苹果贮藏运销企业,以高星农产品加工公司、鹏达薯业公司为代表的蔬菜加工运销企业,以康达肉食品加工公司、甘肃永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为代表草畜开发加工企业。坚持以高产优质、生态安全为方向,积极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成大葱、紫苏、辣椒无公害农产品栽培技术规程,“宫河”牌大葱、“陇蜜”牌苹果、“惠尔灵”牌紫苏油等名优产品商标已经注册和绿色认证,培育开发“个丁个”牌小杂粮、“良创天下”牌小米、“醉杨妃”牌果脯、“保全”牌酱牛肉、“三禾”牌米醋等农业新产品10个,实现了“企业联基地、基地带产业、产业富农户”的良性发展。目前,全县共建办产业化龙头企业27户,其中省级1户、市级3户,奥神洲、金牛公司等7户企业获得了自营出口权,其中奥神洲果业公司已累计出口苹果4000多吨,创汇600万美元;金牛公司出口紫苏油90吨,创汇13万美元。
7.劳务输转。始终把劳务输转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大项目、大产业来抓,按照“缩小分母、扩大分子”的要求,坚持城镇农村统筹、培训服务齐抓、就业创业并举,努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组建成立劳务中介机构2个,巩固创建环勃海湾、长三角等劳务基地30个,实现了劳务输转由季节型、苦力型、自发型向长期型、技能型、组织型的转变。20xx年共输转劳务人员4.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50元。
8.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了县乡科研推广机构和农民技术员队伍,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新技术,良种覆盖率、科技覆盖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分别达到98%、95%和50%以上。加大市场建设和产品营销力度,共建成各类农产品经销市场17处,年交易额达到9000多万元,发展农村营销服务企业350户。农村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45.7%,农村经济结构正在由第一产业主导型向一、二、三产业均衡型发展。
二、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看,经过多年持续不懈地调整,全县粮经种植配置趋于合理,多种产业、多种经营得到迅速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水平基本相适应,符合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总趋势,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但是,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调整步伐缓慢,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受国家烟草“双控”政策制约,烤烟产业严重萎缩,种植面积由20xx年的11.9万亩,大幅压减到20xx年的3万亩,早日争取到国家烤烟种植基地县任重道远。南塬苹果主产乡镇果树填平补齐空间很大,北塬果业拓展举步维艰,稳烟扩果任务十分繁重。
二是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在结构调整中,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农作物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精品意识不强,栽培技术和品种更新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优质农作物发展不快,种植面积小,专用品种少,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相对滞后,与绿色无公害产品标准差距较大,大路产品、原料型产品多,专用产品、深加工产品少,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难以抵御外来产品冲击。
三是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产销衔接不够紧密。目前仅有的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范围窄,没有把市场和农民很好地联结起来,未形成较稳定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全县缺乏有实力、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难以实现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在运作方式上,还没有真正形成“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分散经营与市场经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矛盾越来越尖锐。农产品市场建设规模小、层次低,龙头企业少且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开拓力弱,80%的农副产品以低级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形式出售,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利用,品牌优势不够明显。
四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差、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还相对脆弱。农业科技转化率低,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仍以产中指导为主,加之作为结构调整主体的农民,年轻的、有文化的外出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留守农村劳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小农思想严重,市场观念淡薄,获取农业信息的手段落后,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新观念的能力低,短期内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五是开发资金短缺,调控能力不强。县乡财政困难,向上争取资金数量有限,银行信贷渠道不畅,农业结构调整资金无法足额投入,结构调整方式单一、手段不灵,仍依赖于政府计划的单向调整。
三、发展思路
从××实际来看,要实现产业调优、布局调新、质量调高、效益调活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实现效益最大化,促进调整思路由适应型向战略型转变。按照“突出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强化龙头带动、完善开发机制、规模集约经营”的调整路子,持续发展“两带两片一区”(南塬优质苹果基地带、北塬优质烤烟、苹果带、三嘉瓜果套种片、林缘种草养畜片、四郎河川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等特色优势产业片带,集中建设具有竞争实力的产业带、产业群、产业园。
二是实现布局区域化,促进主导产业由传统型向高效型转变。加强烤烟产业规范化生产步伐,积极顺应政策、市场变化,严格实行订单种植、合同管理,使烤烟生产逐步走上规范化生产管理的轨道。果品产业在提升品质和效益上下功夫,坚持新栽、补植、管护“三结合”,重点建设北塬6个优质苹果基地,力争经过多年努力使我县成为陇东果业大县、果业强县。草畜产业以牛、羊养殖为主,猪、鸡、兔养殖为补充,大力发展人畜分离的规模养殖场、养殖示范区,每年种植优质牧草3万亩以上,力争草畜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率达到20%以上。蔬菜产业以设施拱棚种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大葱及常规露地种菜,力争 “十一五”末全县蔬菜面积达到8万亩,其中设施瓜菜面积突破2万亩。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09-1
1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组织实力不断增强,带农惠农能力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机遇期。到2012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呈现产业升级、质量提升、效益增长的良好态势。
1.1 带动型龙头企业达到一定数量规模
带动型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解决就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近十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增幅都在1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1.2 龙头型企业集群集聚发展
龙头企业立足我省资源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吉林省围绕优势农产品基地已形成了粮食加工业、畜禽加工业和特产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
1.3 科技支撑作用明显
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如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走科技兴企之路。
1.4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仅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国家级品牌就达90多个。
2 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2.1 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近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工转化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但是,与企业加工配套、衔接紧密的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制约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的主要瓶颈。
2.2 融资能力较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吉林省部分龙头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规模相对较小,资产总量相对较少,可抵押物品少,加上企业实力相对较弱,融资渠道单一。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积极扩大规模,谋划项目,但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2.3 科技研发能力较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而吉林省龙头企业中民营企业居多,松散管理比较普遍,高科技人才短缺、科技研发投入有限、研发能力不足,致使加工的产品科技含量较小、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较短、市场占有率较少。
2.4 品牌创建意识不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品牌代表着企业的信誉和产品的质量。而吉林省多数龙头企业仍然属于粗放型和人员密集型加工企业,产品也只是简单的粗加工。品牌培育和创建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投入不足、品牌经营战略不深、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
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3.1 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
加大配套基地建设力度,搞好规划布局。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和订单等形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
3.2 积极搭建融资平台
充足的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要积极沟通协调各金融部门,为龙头企业广开融资渠道,设立贷款担保机构和产业发展基金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搭建银企对接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走多渠道多形式融资并举,加快发展企业资本市场,积极推进已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
3.3 提高科技研发能力
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支持企业吸引高科技人才、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成果、谋划新项目,不断延“深”产业链条。
一、甘肃省农业区域产业化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是继之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经济发展格局,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又一创举。近年来,甘肃省紧紧围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扩大产业基地规模,整合各类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
甘肃省坚持把农业科技推广作为发展农业科技的关键措施来抓,围绕“草畜、瓜菜、粮食”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抓好农牧业新技术推广,重点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牛羊品种改良、测土配方施肥、畜牧标准化养殖、秸秆青贮氨化、保护性耕作、循环农业生产、设施蔬菜生产、麦后复种移栽十大新技术,各项技术都要确定推广面积,制订实施方案和示范点,采取部门抓点示范、乡镇全力推广,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在此同时,集中全力抓好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
二、现阶段甘肃省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体系不健全
目前甘肃农产品市场仍以初级集贸市场为主,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市场机制的整体功能发挥较差。一是农产品产业批发市场发展较慢,必要的期货市场尚未形成,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大批量、远距离交易。二是农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很多是马路市场,交易场所的信息网络、通讯手段、中介服务、运输仓储等服务,即简陋又不配套,影响着市场交易活动的进行,对区域专业化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2.经营主体分散化与经营规模的细小化
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甘肃农村区域专业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的农户经营分散化、细小化的格局未变,从而使农户经营规模和生产集中度都很低,不利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和统一作业,更不利于综合性强、系列配套、须连片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和引用。此外,由于劳动力就业不充分而实行的小规模经营,造成农业收入的低水平,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使农户趋向于较小风险和较稳定收入,专业化经营本身意味着风险损失与风险期望之间的货币权衡,那么,兼业经营就成为农户的一种合理的选择,这必然与区域产业化的商品生产构成矛盾,在兼业经营条件下,相对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也必然是零散的。
3.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甘肃省小麦、洋芋、布尔山羊等初步实现了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养殖区域化布局,但产品系列化加工还未提到议事日程,或者还未延伸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缺乏科学而竞争性的中长期区域产业化发展规划。农产品种植、销售、加工、科研等环节联系松散,农户与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的协作关系发育不成熟,既没有事前的契约收购关系,更没有形成与合作社,种植大户或各类中介组织紧密联接的组织形式,农产品收购多少、价格高低只有靠当时的市场行情的“事后决定”无形中增加了生产的盲目性,影响了农村区域产业化的发展。
三、完善甘肃省农业区域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1.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农户规模经营
没有规模化就没有区域产业化,走区域规模化道路,有两条路径,一是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二是通过向农民有偿转包土地使用权,搞集中开发、走规模化的路子。首先,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建立社区性的合作服务组织,对小规模农户实行统一耕作、统一栽培、统一病虫害防治,连片种植,逐渐形成区域化经营或基地化生产的格局。在非农产业发达的城郊,县城周围农村,鼓励农户在自愿的前提下,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鼓励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转出土地,鼓励种田能手多承包土地,改变小农分散的传统作业方式,促进农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其次,大力培育农工商经济联合体,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实行土地承包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具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自愿把土地使用权折股,加入和组成新的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统一综合经营,直接形成新的生产规模、有条件的地方可向农业园区、大农场过渡,提高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达到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准。
2.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强化社会化服务
农村分工产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农村产业化商品发展,必然要求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服务体系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发展农村服务体系的重点应强化县和乡镇级经济技术部门,开展综合服务;鼓励支持产业服务大户、专业技术协会开展的产业服务;引导和扶持农民之间的联合,开展自我服务,创建农村产业全过程的服务网络。应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基本形成手段先进、制度规范、队伍健全,集信息采集、分析、预测、于一体,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立健全区域性的农产品供求、价格、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和农业适用技术等信息采集和信息系统,力争使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相对滞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区域专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过程,实际就是农业分工不断细化、结构不断优化、由兼业向专业化、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并且前者是后者的有效组织载体和重要带动力量,从实践看,农业产业化搞得好的地方,区域专业化水平也较高。因此,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区域产业化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生长区为基础,选择开发潜力大、后续产业链长的产品为重点,确立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经营过渡。二是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在新品种选用、订单种植、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三是以乡镇区域为单元,实现农村区域产业化,在农村区域专业化推进过程中,一个村不足以形成产业规模,而在县域经济范围内选择主导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又规模过大,会掩盖县域资源多样化的特点,也会因过度专业化而增加自然和市场风险。因此,应以乡镇为农村区域专业化单元,以乡镇企业、龙头企业为载体,实现一乡一业专业化规模经营,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发展质量与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武陵山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相对粗放,传统农村产业升级相对缓慢,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
农村经济发展是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村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减贫放缓的重要原因在于增长质量下降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贫困人口受益比重下降以及获取收入机会的减少。中国经济过去30年增长有其特点,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问题及挑战需要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产业发展有关农业核心技术欠缺、资源环境约束等诸多问题,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与宏观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当前全国正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域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优化发展环境与平台。学者们在以下方面达成一致:只有提高中国农村产业整体效率,关注不同区域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才有可能使农村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在国外,许多国家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法、德、韩、日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德从土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村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建立了强有力的制度与运行机制;日韩充分激活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民主导农村内源性发展逐渐壮大。而巴西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中,过分依赖市场机制,简单地用牺牲农业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此类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武陵山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明确行政区域范围为湘鄂渝黔4个省市的71个县(区、市)。该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武陵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并在武陵山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这种形势下,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选择武陵山区作为分析重点,深度探究武陵山区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探索中国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热点关注
以武陵山区农村为分析重点,探讨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原因、主体、特征,关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包容性增长,并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成为关注的热点。具体研究过程中,以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问题为主线,以武陵山区为研究重点,分析该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解读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并通过国内外的比较,验证研究的理论预设,提出相应的应对路径。
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非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要素空间演化具有时空差异。产业转型升级的非农化、服务化响应强度及其空间绝对差异都呈扩大趋势,非均等化程度高。西部大开发推进,地处西部的贵州产业面临大发展和大调整。产业承转对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产生影响,需要采取政策措施来应对。传统农村产业不断根据当地及外界市场变化和国内外产业政策导向,进行转型升级。随着要素价格上升、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等推动农村传统产业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实践中,将其置之于经济增长的视域中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构农村的组织载体等,形成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长效机制,彰显包容性发展新要求。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有其近中远期目标、发展重点、路径选择、政策支持等,需要系统探究当地农村产业的演变、转型与升级,并认识其基本特征。武陵山区作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其农村产业发展态势不同于中东部地区,需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科学道路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体如下:一是从体制机制、资源环境、地理区位、各级市场等方面,对当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二是针对武陵山区这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利用好武陵山区独特资源,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倡导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实现武陵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的宏观探究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需要宏观上的探究,其转型升级的实质是整体贫困环境下的城乡良性互动中的产业发展与农村发展耦合运作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其原因在于农村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发展存在不统筹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不协同发展等问题。就武陵山区来说,其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需要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科技支撑上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特色结合、城乡统筹与良性互动的关系。其转型升级的主体在于农民,需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的多元参与。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 性;推进农村产业整体素质由低端型向高端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竞争性,提升农村产业高附加值,凸显当地特色。具体涵盖加快以农业品牌创建、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的农村产业转型;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凸显生态、安全、养生特点;外力推动内力,用好财政增量资源,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农村,激活农村闲置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发挥各种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经纪人等在带动贫困农户和协调企业方面的纽带聚合作用,促进企业和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构建具有武陵山区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等。
总之,立足武陵山区为代表的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农村地区实情,着眼十二五规划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审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史,关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包容性增长,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视域中把农村的一二三产业与城市产业衔接,破解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性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科技支撑上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特色结合、城乡统筹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庄巨忠,汤敏等.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熊勇清,侯玲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政策的变迁及特征分析——政策文本计量分析视角[J].软科学,2013(5).
一、前言
现如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发展不断能有效改善农村整体生活条件,同时可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尤为重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可展现我国农村整体发展,同时可丰富农村人群的生活。
二、农村文化产业现状
现如今在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根本问题是农村是否具备文化产业。我国农村文化产业与其他国家相比,发展较晚、思想较为落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农村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重视,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以及商品制作已经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以把经济发展看的尤为重要,从而忽视了生活质量。
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老百姓在过红、白喜事时,请民间乐队为其表演庆贺,是农村文化重要的突出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民间乐队逐渐在人们生活中活跃起来了,但是在民间乐队发展的过程中,不难看出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农村生活人群并不注重其发展。从而体现出两个问题,首先是农村生活人群对文化产业的不重视:其次是农村生活人群并没有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例如:在乐队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丰富自身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节目的形式,传播正面的精神文化力量,尤为重要的是民间乐队可为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这些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并没有重视和发现,因此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发展较为缓慢。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单一化也是存在的重要问题。农村文化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仍不能得到创新,这种问题尤为严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相关政府部门大力宣传组织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农村居民融到其中,可是单一的文化产业已使多数人们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突破以后的文化,为农村居住人群展示出更加丰富的文化产业,提升人们对文化的兴趣,从而使更多的农村居住人群投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
三、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定位
农村文化产业定位应呈现多元化状态,不能单一的进行发展。农村产业应大力结合自村特点,开展文化产业市场。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与城市相结合,做到农村电影、品味、消费等。
在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建立上,应将解决剩余劳动力为前提。农村人文化产业定位中,应解决农村根本问题,那就是农村人群以种地为主要生活来源,人们应打破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定位问题。
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局部消费也尤为重要,我国部分农村仍处于出行、消费、购物不方便状态。针对此类现象可在加大农村的整体消费水平,在农村建立相应的消费机构、交通设施。消费机构文化产业不仅为农村整体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可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村生活人群大力的投入在消费产业的发展中。
四、农村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并且将城市现有的文化产业建立在农村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以及经济条件。并且文化产业在发展中要与国外先进的文化结合,从而有效的提升我国整体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农村生活居民应高度配合。从自身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可提升整体生活质量,为自身带来方便及好处。从而改善文化意识,与现代先进思想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