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09:16: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在全国的战略位置越来越清晰,海西经济区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的时期。然而,虽然有中央支持、各方献策、台湾响应等有利因素,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要想发展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还是要面对诸多挑战的。如同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区的发展一样,县域经济是构成地区经济的基本元素。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经济发展要依靠县域经济的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海西经济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力量。
一、县域经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十二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加快推进
海峡西岸经济区涵盖20多个设区市的区域经济体,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独有的对台地理优势,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和决策。
去年,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单独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通过持续努力,到202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很显然,《规划》明确了“十二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加快步伐,持续推进。
2.县域经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个综合体,它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相互交织,构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海峡西岸经济区内有25个县级市和101个县。2010年,经济区内县级GDP总额超过经济区整体GDP总额的60%。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体现在县域农业现代化、县域新型工业化、县域企业民营化等几个方面。
1.海西经济区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
农业现代化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要求,它也是衡量海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效显著。这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以优势资源为主导的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收入结构发生变化。2008年福建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965.0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同年,粤东四市农业生产总值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农业生产总值为2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近年来,赣东南地区和浙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也逐年稳步提高。此外,海西地区在农业生产总值实现稳步增长的同时,农业产业结构也日趋优化。以福建省为例,目前,该省已初步形成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畜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在农民收入方面,“十一五”规划时期,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收入连续五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0年,福建省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在发展态势总体良好的状况下,海西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农业金融现代化发展滞后。当前,海西经济区普遍存在农业投入不足,农业融资渠道不通畅以及农业资本流失严重的现象。第二,农业产业化普及面窄,标准化发展落后。海西经济区内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还只是初具规模,缺少产地贮藏、保鲜和加工环节。第三,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体现在农业信息化水平落后、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民间农业合作服务组织发展迟缓等方面。
2.海西经济区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完全不同的现代工业发展的新模式,是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从工业竞争力角度测量,福建省总资产贡献率为11.8%、人均工业增加值为0.840216万元/人・年、出口依存度系数为0.40931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5439元/人・年,工业竞争力综合指数排名在全国处于第八位,海西经济区的整个工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游水平。 从科技含量角度测量,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为0.33%,人均专利申请受理量为0.2409项/万人,科研占GDP比重为0.54%,科技含量指数在全国排名为第十一位。从环境保护角度来测量, 海西经济区的环境资源综合指标排名在全国位列第二名。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得出,海西经济区的新型工业在优化结构、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该经济区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重工业化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传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该经济区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中还有一些矛盾亟待解决。这些矛盾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化工业化与资源短缺的矛盾。2002年以后,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就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化阶段。由于重化工业阶段的高增长产业,如汽车、造船和石化工业等大多数均为资源消耗性产业,能源消耗量系数高,对电、煤的需求大幅度上升。此外,海西经济区整体土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数量很少。该经济区内的土地,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征地难、开发成本高等问题增加了重型企业的运行成本。这种资源的缺乏和对资源的高消耗度都制约了重化工业化的过程。二是信息化与现有技术结构及工业结构的矛盾。三是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的矛盾。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是加快海西经济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途径,但是庞大的就业人口和低素质的劳动力却对技术进步构成了双重约束。
3.海西经济区县域企业民营化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以地摊、作坊形式产生后,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以福建为例,1978年,福建省生产总值66.37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1.01亿元,占46.7%;非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5.36亿元,占53.3%,民营经济力微言轻。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结构。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意识被唤醒,市场力量迅速崛起。1992年以来,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民营经济经济撑起了福建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但同时,该经济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民营经济的某些政策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依然存在。虽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有很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市场主体因身份、地位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的事例。二是民营经济的组织规模、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仍比较低。三是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经营者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四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仍需普及和加强。譬如,假冒欺骗行为,缺乏现代契约合同意识而最终导致资金等各种纠纷和案件,雇用童工、克扣工资、虐待雇员现象,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结语
县域经济作为地方经济的基础要素,其发展状况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但是在稳步前进的过程中还有些问题存在,需要解决。
参考文献:
[1]海峡西岸经济区热点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县域总量不断扩张。2015年,合肥市县域生产总值(GDP)1863.4亿元,比2010年净增加955.6亿元,现价增长1.95倍。
2.县域产业结构升级。2015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3.2:61.5:25.3,与2010年比,一产比重下降3.8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分别提高2.1和1.8个百分点。
3.县域工业地位凸显。截止2015年末,县域规上工业企业1543家,比2010年末增加近500家,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37.3%,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
4.县域财政较快增长。2015年县域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192.05亿元、125.18亿元,分别为2010年的2.6倍和2.9倍,“十二五”年均增长分别达20.6%和23.3%。
5.县域人民生活改善。2015年,肥东、肥西两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全市平均429元和746元,2010年五县市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6.县域发展好于全省。2015年,县域GDP增长10.2%,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速1.9个、1.1个和0.5个百分点,五县市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省9.3%的水平。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强,才能市强。合肥市始终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且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中肥西、肥东等县在全省排名靠前,肥西县位列《2016中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排行榜》第78位,但县域整体份额偏低,2015年末县域户籍人口464.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5.2%,土地面积10318平方公里,占全市90.2%,GDP仅占全市的33.4%,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在本市范围,县域间发展不平衡。从总量看,201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最高是最低县的5.3倍,GDP、地方财政收入最高与最低差距分别为2.5倍和2.2倍;从增速看,GDP、地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最高与最低增速差距分别为1个、8.4个和6个百分点。
2.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与合肥市产业结构(4.7:54.7:40.6)相比,县域三次产业的特征是:一产过大,二产支撑但优势不够突出,三产虽发展势头良好,但带动力不强,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
3.融资渠道不畅,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县域财政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致使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极为有限,对外开放程度不高,2015年县域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87亿元,不足全市的五分之一,外界互动力不足暴露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封闭,对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等短缺资源的吸纳能力较弱。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县域经济的落后,一方面不利于改善广大农村地区落后的社会面貌,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会对全市的城市建设造成负面影响,成为制约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十三五”时期是合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重要时期,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做好各项工作。
1.大力推进“四化”进程,全面提升县域实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农村独特优势,千方百计推介特色产业项目,为城市发展提供要素保障、资源支持和生态屏障。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积极发展环保型、科技型特色企业,按“四化”要求,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县域产业支撑体系。
1、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在2014年5月份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我省有183个县(市、区),是县级行政区划最多的省份,也是一个县域差别大、县域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四川省县级行政区划由171个县、县级市和市辖区组成,即包括农业人口比重为30%以上的县、县级市和市辖区,但成都市的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温江区,自贡市的自流井区,攀枝花市的东区、西区,泸州市的江阳区和龙马潭区,绵阳市的涪城区除外。
二是四川省县域人口多,且多为农业人口,但三次产业的从业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化。2013年四川省县域农业人口为6442.18万,比2000年减少了350多万。但四川省县域人口中仍然多为农业人口,2013年四川省县域农业人口占县域户籍人口的75.90%。
三是四川省县域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投资大幅增长,消费稳定增长。2013年,四川省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869.37亿元,是2000年的19倍多。此外,2013年四川省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915.65亿元,是2000年的6倍左右,慢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
2、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县域之间经济规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2013年末,GDP总量最大的是成都市龙泉驿区,为837.06亿元,最小的是甘孜州炉霍县,为4.63亿元,两地区之间相差了近181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的是双流县,达64.60亿元,最低的壤塘县仅有0.15亿元,两者之间相差了近43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高的地区是双流县,达185.63亿元,最低的地区是得荣县,仅有0.74亿元,两者之间相差了近251倍。201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最高的地区为双流县,达484.23亿元,最低的地区是得荣县,仅有1.64亿元,两者之间相差295倍之多。
2.2四川省县域经济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且效率低下
目前,四川省大多数县域为农业县,并且农业的生产方式多以传统农业为主。传统农业没有先进的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支撑,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比较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并且生产分散,规模效益低。二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没有大力推广或采用现代农业技术。三是农村劳动力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以及扎实的文化技能。四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步伐缓慢,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3、四川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3.1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一是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四川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壮大县域经济,四川省县域应该加强县域农田水利设施、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公路交通等的建设。
二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2013年,四川省政府办公厅确定了2013-2015年四川省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建设重点县名单,具体详见下表。县域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特色发展。
三是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广和引进成熟、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四川省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
3.2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
3.2.1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作为城镇化的核心
一是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减免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合理降低落户要求,促进外来人口的转移。二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为农民等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切实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的待遇。三是持续加强保障房建设,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四是要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社保水平和覆盖面,同时,使他们平等地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促使农民工更快地融入城市,加速农村人口转移进程。
3.2.2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注重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川省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依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原则,重点发展一批经济基础良好、人口规模较大、环境承载力强的县(市、区),帮扶一批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分布稀疏的县(市、区),逐步形成以若干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婷,徐少华.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新思路[J].农村经济,2005(8):50-52.
(一)、安徽省芜湖县的基本情况
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芜湖县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地处泛长三角腹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境内青弋江直通长江黄金水道,皖赣铁路、宁安城际高速铁路、104省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而过,沪渝高速、宁芜高速以及正在建设的铜芜宣高速、溧芜高速在县域均设有出入口,构成了芜湖县到江浙地区3小时高速公路网。芜湖县产业特色鲜明,选择符
合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发展前景广阔、综合竞争力较强的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并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皖江示范区建设,着力培育汽车零部件、机床设备、工程机械、电子电器、新能源等五大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举全县之力推进新芜经济开发区建设,加快实现开发区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先后被授予“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安徽数控机床制造(芜湖)基地”、“安徽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研究基地”等称号,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列为产学研基地,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当前,全县上下坚持以招商引资、开发区建设为抓手,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亿元,增长20.9%;财政收入13.7亿元,增长3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亿元,增长19.8%;进出口总额1.21亿美元,增长128.5%;农民人均纯收入8239元,增长16.6%。现在的芜湖县发展蓬勃,未来的芜湖县商机无限。(二)、芜湖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失调。目前芜湖县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较好的经济态势,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4.50亿元,增长4.8%。但是要保持良好的势头,仍有很多问题和矛盾亟需解决。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尚不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的范围小。农业产业结构与社会有效需求尚不适应,现在,在农产品有了剩余的情况下,农产品的质量、品种选择以及标准化成为了制约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问题,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难度变大。
(2)、工业发展速度缓慢。众所周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劳动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增长速度相对减缓,这种变化凸现了全县工业发展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工业发展方向不明。工业究竟是发展大企业还是发展中小企业,以引进外地企业为主还是以发展本地企业为主,方向不明,定位不准。其次,产业融合度低,很难产生集聚效应。最后,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3)、中小企业发展受制。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芜湖县中小企业的的不断壮大,中小企业面临诸多问题。第一,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观念落后,抗风险能力不强。第二,中小企业融资艰难,银行贷款门槛过高,广大中小企业可供抵押的厂房、设备有限,社会诚信机制不完善,贷款十分困难,造成了本县资金大量外流。第本文由收集整理三,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因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在本企业范围内建立人员培训、信息收集、产品研究之类的机构。
(4)、服务业发展滞后。芜湖县201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6亿元,而第三产业仅占总产值的19.1%。
二、 发展县域经济战略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1)、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特别要支持増粮增收,逐年增大农民的种粮补贴。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充实主要农产品储备,调节供求关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等环境的机制,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达到资源利用效用最大化。
(2)、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芜湖县四季分明,盛产优质大米,为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因此在稳定粮食、油料生产的基础上,调整农、林、牧、渔各业间不合理的比例关系。实现产品由低质为主到优质为主的转化。同时,加快发展规模化,提高蔬菜,水果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以达到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工业产业结构的改进
(1)、振兴主导产业。作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研究制造基地、国家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等的芜湖县应振兴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特别是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核心部件生产、新能源领域。
(2)、促进产业融合。以芜湖县的主导产业与农业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宽工业与农业、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结合发展的空间。培养新的产业,如把工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形成可借鉴的新型经济示范区。同时加快发展复合产业,促进生产,拉动就业与消费。
(3)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主体。推进高素质研发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加快建设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使之成为具备公共研发、技术交易、科技信息咨询、投融资、知识产权和技术项目孵化等各项功能的创新服务平台。
(三)、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1)、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为小规模企业提供经营指导,提供设备贷款,促进其设备的现代化。对芜湖县县域经济发展中起龙头作用的企业加大资金扶持,促进产业的扩散,发挥产业的主导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通过政府组织协调,将一批持续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偿债能力较强的优秀中小企业集合起来,进行集合公开发债,以发挥规模效应,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有效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为中小型企业创造更多发展与合作机会。尽量将大企业的配套产业链放到本地中小型企业上。另外,政府还要利用自身所获取的信息,帮助中小型企业寻找新的市场切入点。要从根本上为中小型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产业配套体系的形成,培育新的增长点。
(四)、扩大服务业领域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形势
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直接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速的直接提升。而对于县域经济而言,农村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活跃县域经济,解决农村经济中的资金问题,近些年农村金融的发展力度较大。目前,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形势:
1.县域经济中的农村金融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农村经济中,要想促进农业发展,就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焦点在于资金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县域经济中的农村金融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2.县域经济中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明显增多。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村经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数量明显增多,农村金融服务目标相对明确,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初步解决了农村融资难的问题。
3.县域经济中的农村金融服务职能大大加强。由于农村金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目标设定,服务职能拓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有效保证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受到金融体制改革和县域经济资金总量的限制,目前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1.农村金融总体资金量十分有限。虽然农村金融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是由于农村金融受到县域经济的限制,在资金总量上尚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实际需要,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对农村经济形成有力的支撑,没有发挥出农村金融的积极作用。
2.农村金融缺乏必要的融资手段。目前农村金融资金的来源主要依赖县级经济的支持,而对于多数县域经济来讲,要想获得足够的农村金融资金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农村金融急需探索必要的融资手段,提高融资能力,实现金融服务和支撑的作用。
3.农村金融体制急需进行深化改革。由于目前农村金融面临着资金短缺、缺乏融资手段等问题,在整个农村金融体制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从制度上解决现存的资金和融资手段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资金配套服务职能。
三、县域经济中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的重要地位和促进作用,我们应积极解决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发挥农村金融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盘活农村金融现有资产,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考虑到农村金融资金不足问题,我们应从两方面入手解决。首先,我们要努力盘活农村金融现有资产,发挥现有资产优势。其次,我们要以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为由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
2.开展小额贷款和抵押业务,拓展融资手段。针对农村金融缺乏融资手段的问题,我们应积极拓展融资手段,可以借鉴成熟银行的经验,广泛吸纳农民存款,并根据农民需要开展小额贷款和抵押业务,增加融资形式和手段。
3.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追求改革实效性。对于目前农村金融体制所表现出的制约因素,我们应努力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根据农村金融发展形势,以服务农村经济为目标,拓展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辐射面,使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实效。
四、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的趋势分析
尽管目前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农村金融在县域经济中的主要地位是无法忽视的,并且随着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现有的资料分析可知,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大发展。
1.农村金融体系将逐步完善,将会给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农村金融体系的布局将逐步完善,布局将趋于合理,在未来的几年,农村金融体系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出来,农村金融的资金支持将更有力。
2.农村金融将成为农村经济中重要的服务产业。农村金融归根到底是为农村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的,因此农村金融本质上属于服务产业。考虑到农村金融的重要作用,农村金融将成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服务产业。
3.农村金融将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可以直接带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未来农村金融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将为县域经济的增长做出突出贡献。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占有主要地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推动县域经济的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董彦岭,吴立振.对我国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7(01).
[2]李冰.转型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控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166-02
一、迁西县工农产业发展现状
1.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新的突破。首先,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一是以板栗为主的林果业发展迅速。2009年,全县经济林总面积已经达到了74万亩,其中板栗65万亩、3 700万株,产量创历史最高,达到了4 000多万公斤,规模和效益已经超过了湖北罗田,位居全国首位。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 000多元。其次,不断强化龙头企业组织带动能力。目前,全县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了25家,其中省级3家。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其中18家市级以上的板栗龙头企业和21家板栗合作社,加工销售了全县80%以上的板栗。
2.工业发展取得较大进展。首先,经济运行调节取得新成效。在工业发展上,县政府帮助较为规范的矿山企业完善各种手续,并采取缓收水资源费、排污费等措施,使130家矿山系统实现了正常生产。并促使津西等重点企业实现增产达效。其次,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重点支持本县特色产品,加大板栗产业技术研发力度,通过专家论证并开始建设全省第一家省级板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技术指导,实施高新技术项目33项,全县科技型企业发展到5家。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冶金工业区集中供水工程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新集工业区一号路建成通车,津西和罗家屯220KV变电站项目获省发改委核准。使本县产业链的形成和优化,并促进了本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差。迁西县众多的农业企业中,没有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升级龙头企业仅有3家,深加工能力差,全县18家板栗龙头企业,只有远洋食品、金地甘栗、喜峰口板栗合作社等5家企业具有深加工能力。且在板栗深加工方面,湖北罗田和安徽金寨走在了迁西县之前。就唐山本地而言,迁西县龙头企业数量、规模明显不如遵化、迁安、丰南和玉田等县区。多数龙头企业以加工销售原品为主,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每年用于深加工的板栗不足10%,遵化市板栗产量不足迁西县一半,却打造出了国家级板栗龙头企业――栗源食品有限公司。安梨深加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栗磨、核桃等农产品尚无具有较强加工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
2.市场不规范。农产品市场不规范,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往往引发“谷贱伤农”的情况。首先,因缺乏统一的市场,使消费者在产品的价格、品种、服务上没有更多的选择,也使企业在购买生产要素和销售产品时缺乏更好的选择。其次,市场闭塞,使企业之间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的层次上展开竞争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最后,市场竞争混乱,经济活动缺乏生机和活力,市场不能保证平等竞争和公平交易,不能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目前,迁西县仅有“迁西板栗”这一产地证明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产品商标无一个国家级名牌,只有“胡子板栗”、“喜峰口板栗仁”、“栗之花”、“向旺”等省级名牌产品商标。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注重产品包装和商标注册,有的虽已注册商标,但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介,知名度不高,品牌的影响力不强。总之,迁西板栗深加工企业普遍缺乏品牌和品牌建设的基本概念,未形成对其产品自觉维护并培育名牌的意识。“向旺”牌安梨汁饮料口感好,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但是该品牌在外省市却鲜为人知,远不及承德“露露”的品牌影响力大。
(二)工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畸形。迁西县工业产值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最高,2009年该县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65.5%,而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仅为5.3%,第三产业的比值也仅有29.2%,这种产业结构严重导致了“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该县地区生产总值中,仅津西铁厂的年纳税总额就占了半壁江山。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可能导致城市经济的弹性和回旋能力弱,一旦外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城市经济经受不住冲击;此外,由于重工业占绝对主导而导致的就业性别比例失调,从而造成女性就业率低,失业比重大。
2.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迁西县的绝大多数工业企业是采矿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极高。资源是矿企成长的生命。迁西矿企主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的原料工业企业发展结构单一,在市场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企业若没有一定的转型准备,当用尽了资源企业将停止发展,驻足不前。唐山金信矿业有限公司从公司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已成功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分别成立了唐山福春林木业有限公司和迁西县金信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
3.环境问题严重。采矿业对环境污染很严重,首先,噪声污染,铁矿石开采过程中的打眼放炮,铁选场日夜连续生产,车间运转噪声等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其次,采矿业和铁厂烟尘污染也很严重,矿石和铁精粉的运输途中难免有碎石和铁精粉的遗落,以致马路灰尘铺面,尘土飞扬。铁矿石的超重运载,导致马路破坏极其频繁,路毁后的修路工作又经常导致交通堵塞。同时津西铁厂每日烟尘的大量排放,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空气质量,正是因为企业的环保意识弱而且缺少排污设备,导致了迁西县经济发展了而环境指数却下降了。
三、制约迁西县龙头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制度与政策。迁西县县域经济制度发展滞后且形式单一,主要表现在:所有制结构缺乏活力,市场经济制度不够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等。在农业企业的政策扶持方面,部分项目门槛偏高,因此存在有钱大户不想干,普通老百姓却因资金筹措难不愿干的现象。在信贷方面,筹资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龙头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此外,在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资金因素。雄厚的资金积累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目前大部分工业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积累机制,在遇到金融困难时不能自主克服。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很可能因为国家制定的价格体系严重扭曲,经济利益大量转移,进而导致区域财力极为不足。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矿企和钢铁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当时迁西县的矿企基本处于停产状态,铁矿石价格大跌,甚至出现停购现象;津西铁厂大量裁员,待业员工高达半数以上,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恐慌。
3.技术因素。工业企业采矿技术和采矿设备都很落后,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当前,应用创新要求建立畅通高效的创新服务体系,为技术与产品研发提供最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信息,亟待推动应用创新,并进一步提供技术进步的动力。工农业企业应主要通过引进技术,加速自己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树立新型科技投入理念,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运作科技创新活动。
4.人才因素。工业企业中的员工专业知识技术差,农业企业中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要促进要素结构升级,就要构建以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人力资本组织体系,没有高素质的企业家,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企业;没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农技人员匮乏,影响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如迁西县鲜切花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外来技术人员手中,产业发展受制于人。
四、科学发展龙头企业,壮大迁西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1.做靓品牌强化市场开拓,积极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进行产品商标注册,提高产品包装设计。利用各种媒体,广角度、全方位强化宣传推介板栗、栗蘑、柴鸡蛋等农产品。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广泛推行名优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鼓励名优农产品进超市。
2.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的财政扶持力度。县成立农业投资担保公司,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在公共设施上,政府要全力搞好服务,切实解决龙头企业的后顾之忧。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以确保水、电的及时供应,保证企业的顺利经营。政府还应加大交通体系的完善速度,进而保证原材料及机械的运进与产品的运出。协调发展一二三大产业,着重加强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的培育并加大扶植力度。
4.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把以工业企业带动发展县域经济转变为以一、二、三大产业协调带动发展县域经济,把以工矿企业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结构转变为最终生产高附加值的一体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加大对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淘汰落后产能,应用现代高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奇星.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升级的政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1,(Z1).
[2]舒晓婷.科学发展农业产业壮大靖安县域经济[J].现代商贸工业,2010,(18).
[3]薄锡年.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河北省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0,(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3-0095-02
一、我国县域经济现状及特点
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国约有县级行政区划2860多个,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人口约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1%。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全国县域经济的GDP总和占全国GDP的50%左右,全国县域经济的社会消费总额大概占全国的50%。可见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脉络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正确地认识县域经济的特点。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特点:1.各地区差异性显著。由于地理区位、自然禀赋和人文环境等诸多条件的不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很大的地区差异性;2.与农业联系紧密。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囊括各种经济类型。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又可区分为国有、集体、民营、外资和各种混合经济;4.政府主导性明显。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而处于政府执政关键地位的县域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必然由政府严格控制;5.对自然资源及环境依赖比较严重。如陕西省的神木县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煤炭产业在当地经济中比重较大。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当前我国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突出表现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规模及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011年评出的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县中,东部沿海的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分别有29个、26个、24个、8个进入榜单,占据87%,并且大部分位于榜单前列,无论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远超中、西部地区的县域。
2.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观念落后,过于看中经济发展的速度和GDP的增长。发展思路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过去传统农业经济时代,以资源的大量低效率耗费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现象比较严重。
3.“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很多地方发展县域经济热情很高、力度很大,却不同程度存在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倾向。有的地方甚至以统筹城乡为名,强征农民的耕地改为建设用地,往城里统筹,损害农民的权利。
4.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短缺,技术水平落后,人才流失严重。政府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含量低,缺乏资金支持。而于大城市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比较好,绝大部分有知识和技术的人才纷纷涌去,导致县域经济发展遭遇人才瓶颈。
5.当前我国很多县域发展经济过程中缺乏自身的区域特点,缺少特色主导产业,没有充分发掘本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间各自为战、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很多县域的中小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位于产业链的低端。
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加大发展中、西部县域经济的政策力度和决心,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县域要抓住机遇,学习和借鉴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特点迎头赶上,缩小地区差距。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县域应在已有基础上再接再厉,同时加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县域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同时要积极促进县域非农产业,特别是个体经济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3.加快我国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尤其要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发展县域经济要做到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切实有效地解决老百姓的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
4.加大政府对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优化经济环境和市场秩序,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支持,降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农业贷款门槛,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努力引进人才,以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留住人才,让人尽其才。
5.大力发展我国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把握区域分工带来的机遇,突出区域特色和产业集群。通过产业整合把人、财、物等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上,将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功能的一个集合体,也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支撑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下,研究和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从而实现整个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
[1]高宏彬.县域经济发展及其评价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商务印书馆,2003.
[3]张秀生.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2007(07).
中图分类号:TN913.7 文献标识码:TN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03901
光纤通讯技术是一种以光波为载体,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有线通信方式,其优势是传输容量大和保密性好。凭着这种独特的优势光纤通信技术已经逐渐取代宽带技术,并成为现在最主要的通信方式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通讯要求的增多,原有的光纤通讯技术已经无法更好的发挥作用和满足人们需求,这就需要从通讯技术实际出发,不断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不断的研究新技术,以满足当代人们对光纤通讯技术的需求。
一、光纤通讯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光纤通讯技术问世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时期包括美、英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发展光纤通讯,近十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这些国家重要的通讯技术之一。这期间我国对光纤通讯技术也尤为重视,通过多年的探索,在光纤通讯技术水平上已基本上和世界齐平。光纤通讯技术在中国通讯领域应用三十多年来,在扩大网络传输容量上有着其他通讯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现在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为较完整的光纤通信产业体系,也基本掌握光纤、系统和器件等多方面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互联网和三网融合、海底通信等领域。具体发展应用状况如下:
1.核心网光缆的应用
随着光缆技术不断的发展,光缆已经被各省区广泛应用于干线光缆中,为了满足通讯需求,原有的多模光纤已逐渐被单模光纤取代,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单模光纤G.652和 G.655,而G.653和G.654光纤在光缆通讯中也有所应用,但其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G.654光纤因拓展范围有限,几乎没有发展潜力。此外,因干线光缆常用于室外,使用时要注重外层保护,但目前这种干线光缆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很少在光纤通讯中使用。
2.光放大技术
光放大器开发与应用是现代化通讯技术的重要成果,其能弥补原有光纤通讯技术的不足,促进光复用技术、全光网络和光弧子电信的发展,使光纤通讯技术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在没有发明光放大器之前,光纤通讯距离一直受光纤内衰减和讯号变形的影响,而无法长距离传输,即便能传输也需要通过光通讯中继器,中继器将光讯号、回电讯号放大之后,将信号转化成较强的光讯号传至中继器。这种方法虽然能实现光讯号转换,但通过中继器不仅会使系统整体构架更加复杂,也无法满足新一代波长分多工技术要求,同时通过中继器实现信号转换,需每隔二十里设置一个中继器,会增加通讯工程成本。光放大器在通讯领域中应用,可以直接将光信号放大,并在光纤内进行短波长雷射激发实现信号传输,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光纤通讯工程成本。
3.接入网光缆的应用
接入网光缆是一种分支较多、距离较短且分插频繁的电缆,将其运用于光纤通讯,需要采取增减光纤芯数的方式来满足光缆芯道容量要求,尤其是在室内管道附近敷设。室内管道受其内径的影响,需要在减少光缆直径、质量和提高光缆光纤密度来实现接入。以前的接入网使用的光纤一般为G6.652普通单模和G652.C低水峰单模,接入时如果波分密度较大,会采用低水峰单模光纤,但因市场因素的影响,现在这种低水峰单模光纤应用较少。
4.室内光缆的应用
室内光缆一般是用来传输文字、数据、声音和视频的,除此外在传感器和遥测中应用也比较多。室内光缆可以分为综合布线光缆和局部光缆,综合布线光缆是室内的用户端,其较容易受损,使用时需采取一些保护措施。而局部光缆则用于电信机房和中心距内部,为了确保其效果,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二、光纤通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改进全光网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通讯技术信息传输速率要求的增高,高速通讯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提高光纤信息传输效率,并使光纤技术发挥到极致,将光转换成电或将电转化成光。全光网络是一种信号进出网络时能实现光/电、电/光变换,并在网络传输与交换过程中始终以光存在的网络,其在整个传输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点处理就能实现PDH、SDH、ATM等方式的传送,是提高光纤信息传输效率的重要网络。而传统的全光网是用节点进行全光化的,实际网络传输中应用节点采用的是电器件,电器件使用过程中,易影响通信网干线的容量,使传输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为此,应对全光网技术进行改进,并将其节点作为关键点,用光节点替代电节点,实现节点全光化,使信息和数据之间的传输能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用户信息处理也可以波长为依据进行。
2.大容量传输技术
大容量传输技术有两种,一种为光存储技术,其是一种利用激光与介质相互作用致使介质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将信息存储起来的技术,对信息存储有重要作用。现在较为常见的光盘就是利用光存储技术制成的,而深入的光存储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中,光存储技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信息容量问题,大量的存储空间和高速度的光储技术是现在乃至未来研究的重点。另一种则为光波分复用技术,其是利用一根光纤同时通过不同光波长信道传输各自信息的技术,将这种技术用于光纤可以抵损耗波段,增加光纤的传输容量,延长传输距离,如果将这种技术用于跨海光传输领域将会有很好的前景。从目前波分复用系统发展现状看,光传输速度为1.6Tbit的WDM系统,已经逐渐向商业化转变,其传输距离也在大幅度的延伸,将波分复用技术应用于光纤,能提高光纤的传输容量和最大化的实现其传播效率,但因光时分复用技术和密集波分技术提升能力有限,在光纤中应用,需要集中利用多个光时分复用信号才能实现大容量的信号传输。因WDM/OTDM系统是由多个关键技术构成的,在解决其大容量传输问题时,应从关键技术着手。
3.深入研究光纤接入技术
近些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光纤通讯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在满足其基本语音业务的同时,也要满足高保真音乐、高速数据和混动视频需求,这些多媒体业务的实现需要通过宽带和光纤实现信息传输。光纤接入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而目前光纤接入技术还不能更好的解决多媒体业务高效传输的问题,需从高效接入方面入手,对光纤接入技术做进一步研究。要对宽带无源光网络技术、实现技术与动态款待分配方案、实用化技术与高性价比的宽带接入方案、测试技术与相关性能指标等新一代光纤接入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的掌握宽带光纤核心技术。
结语:综上所述,光纤通讯技术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通讯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应用于各通讯领域并发挥着高传输效率和长距离传输作用。在看到光纤通讯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光纤通讯技术不足之处。针对光纤通讯技术的不足,对光纤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使光纤通讯技术更好满足实际需要,还需要政府加大对光纤通讯技术的支持力度,以促进光纤通讯技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锐.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特点及现状[J].科技广场.2011(07).
[2]冯子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3.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为的是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表1即根据该书资料编制而成。
从表1可以看出,大连市无论是在综合竞争力排名还是各单项指标排名上都遥遥领先于东北地区其他城市。由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定大连市就是东北地区的唯一经济增长极。
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大连的这种数据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成实际上的优势。表2中的数据是根据2006《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的资料编制而成,这些数据能更加清楚地说明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状况。从影响一个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极为重要的GDP指标来看,大连和东北地区其他城市尤其是和沈阳市来比,其领先优势并不明显,也可以说两者处于均势状态。因此大连市的纯经济实力还不足以影响沈阳市在博弈过程中主动配合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步伐,这就大大影响了大连市在东北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综上所述,在东北区域经济板块中,大连和沈阳中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带动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大连市的优势在于其本身的区位优势上,这使它具有很大的涉外影响力,因此没有大连的开放,辽宁经济的振兴只能是封闭式的。而沈阳的优势在于其雄厚的基础设施和其工业经济实力,没有沈阳的积极参与,辽宁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落到实处。
综合考察东北地区的空间结构,要想推动本地区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
三、沈阳-大连城市产业分工选择
根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既然在辽宁地区存在大连和沈阳两个核心城市,那么在这两个城市之间进行合理地专业分工,实现协同发展就成了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经过研究发现,现阶段大连市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业的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首先,大连市的地理位置条件的优越性可以让软件外包公司拥有更多的接触新信息技术的机会。在国际软件市场上,日本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软件产业及服务需求国。同时日资企业进入大连市又比较早,投资范围也很广泛。这些都是大连市特有的优势,能够为企业更紧密的接触国际市场提供各种机会。
其次,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大连市形成了一些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公司。随着对日外包业务的不断壮大,大连市已经有26家企业通过了CMM认证,拿到了从事离岸外包业务的国际通行证。与此同时,大连市软件企业也开始跨出国门,到美国寻找商机。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大连华信、海辉、中联电脑等多家明星企业还自发结成“IT外包联盟”,开始建立了从美国到大连的外包信息渠道。
再次,大连市拥有一支潜在的适应能力强的劳动群体。大连市不仅拥有软件从业人员4万多人,而且还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体制的外语语言培训体系,计算机软件类人才的外语语言应用培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所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软件从业人员的适应能力,为大连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对于沈阳市来说,该城市的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288.6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8位。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沈阳市应该改变以往的“工业兴,沈阳兴”的旧观念,进而认为沈阳市的落后主要源于其深厚的工业文化情结,因此他们比较倾向改变原来地“重工轻商”的发展思路,而代之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沈阳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选择问题而是工业企业的整合问题。
随着沈阳市工业布局规划的总体推进,通过工业区的重新整合来实现沈阳工业振兴的时机已经成熟。近几年沈阳的工业布局呈现出由中心集中型向周围集中型过渡的发展趋势。根据工业结构升级和郊区乡镇工业集约化的需求,沈阳市通过整合郊区原有工业用地,规划建设了功能明确的地域组团——重化工业向西部迁移,汽车产业在北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南部集中,现代农业加工业向北部扩展,从而初步形成了“东汽、西重、南高、北农”的工业区域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整合,实现了产业结构系统整体能力的增强。
四、关于筹建“大连软件特区”和“沈阳工业特区”的建议
经济特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在该区域范围内国家政府会给予其管理部门一定的政策制定权,进而使本地区在竞争中拥有更多优惠条件,以实现既定目的。按照功能的不同,经济特区可以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贸易型经济特区、工业型经济特区、科技型经济特区、金融型经济特区和综合性经济特区等。
在大连和沈阳设立专业经济特区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在东北区域经济板块中要想真正实现大连和沈阳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实行专业分工,而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这方面来说,在大连和沈阳分别设立经济特区是协调东辽宁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其次,鉴于大连软件外包业务发展的现状和沈阳市整合工业区的实际现实,大连和沈阳已经具备了分别设立“大连软件特区”和“沈阳工业特区”的所有条件。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关键词】渝黔区域经济合作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
1、引言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发展走势。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由渝黔经济合作和国家政策扶持展开,针对现阶段渝黔经济发展需要和两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现状,借鉴其他地区的合作方式和发展思路的实践经验教训,对渝黔经济合作进行综合考量,从而为渝黔经济合作发展模式和发展对策提出创新的思路。
2、渝黔经济合作规划及意义
渝黔经济合作随着渝黔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两地的经贸合作往来越来越紧密,运输、旅游、经验交流等方面保持高度来往。两地众多区县顺势而为,携手发展,形成一股良好势头拉动整个周边经济的发展与资源整合,区域内的重庆綦江县、万盛区、南川区、江津区、武隆县和贵州桐梓县、习水县、正安县、道真县、遵义市、铜仁市等地市区县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完善区域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深化公共服务、社会治安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宜业宜居生活氛围。到2020年,两省市深度合作机制成熟运作,基本形成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要素便捷流动的现代流通圈和旅游生态圈,西部和东盟深化经贸交流合作的枢纽。
加强渝黔合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人民最根本的利益需要的决定;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是扩大市场有效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快渝黔合作是谋定区域中心,实现“314”战略目标定位的迫切要求。
3、制约渝黔经济合作发展因素分析
渝黔经济合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一些成效与发展,同样也出现一些问题,与其他区域的成熟合作相比,依然存在着不足。
一、产业集群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集群是省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也是构成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因素。渝黔区域的合作整体竞争能力明显不足。现形成的区域经济合作只是表面形成,还没有更高深层次的达到高度合作。缺乏区域内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
二、缺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题规划。在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引领下,国内许多地区对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热情高涨。但由于整体战略规划滞后,地区间、行业内盲目发展、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无序发展现象已出现苗头。
三、渝黔地区各区县已初步形成了以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的、各自为阵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这个格局特点直接导致了“各自为阵”的地方政府都拥有强烈的赶超意识、挑战心理以及对自身优势的过分自信,忽视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期望自己的区划内部能够“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结果造成了区域经济磨擦不断、地区商品封锁和垄断现象较重,甚至产生地方保护下的诸候经济等等。
4、渝黔经济合作的发展建议
1.加强规划合作,编制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2. 加强产业项目合作,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3. 加强商贸物流合作,促进渝南黔北地区经济大流通。4. 加强城乡统筹合作,推进渝南黔北地区的城镇化进程。5.加强文化旅游合作,打造红色文化和休闲旅游品牌。6.加强人才科技信息合作,打造区域合作发展软环境。
除了以上几点,我觉得还可以在渝黔经济区采用与沿海发达城市优秀政府官员交换任职,即“相互挂职”。发达城市的政府官员在渝黔经济区任管理指导职务,把自己成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运用在渝黔经济区的发展上,带领着经济区的自我深化和转型。渝黔经济区的政府官员调职在发达地区,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管理经验。在一定的年限后,双方对调各自的岗位,在学习发达地区的管理理念和经济发展战略后,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会有实质性的突破,不仅学习到有用的管理经验,发展经济区实际增长,同时增进了两地友谊,促进了两地的和谐发展。
5、结论
世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想要迅速发展崛起,在经济竞争强烈的当下站稳脚跟,地区就需要有效的联合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渝黔地域相邻、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两地都由衷的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双赢互利。以共建渝黔经济区为载体的渝黔合作,不仅有条件和可能,更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共同争取渝黔经济区成为国家重视的开发区,将有利于渝黔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通过经济、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承接国际和我国东部优先发展区的产业转移,成为承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载体,给西部地区一个很好的表率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1]梁双陆,李娅.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J],经济问题探索,2009,(6).
[2]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 2010.
[3]于培伟.经济全球化的/续0与/变0 [J].经济研究参考,2007(2).
[4]BrunL F,Combes J.LandRenard M.F. Are therespillover effects between coastal and noncoastalregions in Chin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2,(13).
中图分类号 F3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80-02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林下空间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初级加工、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形式,开发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的复合生产经营活动。林下经济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新兴产业,是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内容,具有发展模式多、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的显著优势,是林改分山到户后农民发展林业产业的首要选择,是贫因地区加快发展、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路子。吉水县林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前景非常广阔。该文针对吉水县当前林下经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探索林下经济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思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笔者在深入了解全县林下经济产销状况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吉水县林下经济规划,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提出了肤浅的认识[1-7]。
1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吉水县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吉安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14°52′08″~115°37′30″,北纬26°49′50″~27°34′,全县地形以丘陵岗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全县林地面积168 905.5 hm2,占国土总面积的65.7%,其中有林地面积156 052.6 hm2,疏林地面积1 255.6 hm2,灌木林地面积6 226.1 hm2,无立木林地面积2 405.9 hm2,宜林地面积818.3 hm2,全县活立木总蓄积558.2万m3,森林覆盖率达62.60%,是江西省林业重点县之一。根据对全县自然资源和现有林木的生长情况的调查,在全县范围内,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逾3万hm2,主要分布在文峰、八都,双村、乌江、丁江、白水、水南等十八个乡镇。
目前,全县现有总人口512 615人,其中农业人口382 742人,从事林下经济的农业人口3 670人,林下种植2 600人;林下养殖420人;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利用600人;森林景观利用50人。全县林业总产值26 189万元,其中林下经济产值1 4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 752元,其中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民人均纯收入39元。全县林下经济现有经营模式主要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利用和森林景观利用等[6]。
1.1 林下种植
吉水县林下种植的模式主要有林药模式、林菌模式、林果模式、林茶模式、林油模式、林苗模式。当前主要以林药和林油模式生产为主,近年来这2种生产方式有了一定的效益。全县林下种植模式涉及林业用地面积4 470 hm2,以用材林为主。主要种植品种有山苍子、荆芥、黄栀子、金银花,其中山苍子、荆芥以原有的野生为主,经过近几年人工补植、抚育和管理,现经营面积达300 hm2,年产各种药用香料产品达0.09万t,年产值达400万元;黄栀子、金银花是通过工程项目造林,人工栽植面积达170 hm2,年产量达0.082 5万t,产值达815万元。油茶产业是吉水县的传统产业,人工栽培面积4 000多hm2,年产茶油量420 t,产值达840万元[6]。
1.2 林下养殖
全县现有的林下养殖的模式主要有林禽、林畜、林蜂。各林下养殖都以用材林的有林地为主,涉及有林地共230 hm2。
借助于家禽家畜的野生习性,喜栖于山林中,养出具有原始野味的土鸡、山羊,品种主要是本地的优质杂交品种,采用规模养殖。目前,全县养殖土鸡3万羽,年产肉鸡2万只,年产值达300万元;养殖山羊800头,年产肉羊500头,年产值达200万元;养殖蜜蜂1 000箱,产蜂蜜达5 t,年值达50万元;养殖白鹅1万羽,年产值达100万元。
1.3 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利用
全县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利用主要有湿地松、马尾松松脂采割加工利用。吉水县松类面积逾4万hm2,可采脂面积2万hm2,采脂资源丰富,年均采集松脂5 000 t。江西金林化工有限公司是吉水县以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利用的大型企业,企业以松脂为原料进行深度加工,主要产品有松香、松节油、黑松香、双戊烯中油、异长叶炳等,年产各类油产品0.5万t,产品主要销往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北京等省市,异长叶炳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2 000万元。
另外吉水县毛竹资源丰富,全县毛竹林面积6 667 hm2,采集加工竹笋也已成为当地林农增收的一个途径。目前都是散户经营竹笋,全县竹笋总产量已达130万t,总产值达26万元。
1.4 森林景观利用
吉水县森林资源丰富,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森林较多,但利用得较少,人文森林景观点只有2个。近年来,吉水县充分利用名人效应和现有森林资源,在祖籍八都镇建有一个祖籍游览苑,规划森林面积30 hm2,吸引周边市县游客旅游参观1万多人次,年产值达10万元;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森林景观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省级森林公园吉水大东山,建有一个夏季避暑旅游休闲胜地,每年吸引省内外游客5万人次。目前大东山森林景观利用涉及防护林地面积100 hm2,经营旅游和生态山庄,年产值达20万元。
2 发展林下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
2.1 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林下经济具有投资少、产出高、见效快、易操作等优点,深受农民欢迎。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大,生产的产品具有绿色、环保、健康的特点,有利于拓宽农民就业和创业的渠道,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1-3]。
2.2 发展林下经济是构建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利用林地资源进行复合经营,能够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资源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发展林下种植,既可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能力,又可以改善人畜混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实现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2.3 发展林下经济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林下种养是一种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进行立体经营的生产模式。其林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复种指数均较高,大幅度提高了林地综合效益。林下经济改变了林业经济收益慢、产业链长的传统问题,既可以使农民在较快的时期内获益,又可以兼顾林业的远期经济效益,实现长短协调发展,对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维护生态安全以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4-5]。
3 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规模总量不大,缺乏龙头带动
近年来,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林下经济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规模小、竞争力差等问题,难以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
3.2 群众认识理解有偏差
一是部分农户存在怕吃亏、怕赔本等思想,对发展林下经济抱着怀疑的态度,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二是部分农户因为对林下经济的政策了解不够,因此未能积极参与,应该加大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升农户的热情;三是农户普遍对林下种养缺乏认识,未能了解其优点和特点。
3.3 林下经济模式和品种相对单一
目前,林下经济模式少,而且林下种植和养殖品种单一,林下经济产品加工利用水平低,森林旅游景观点须进一步打造,林下经济发展跟不上社会和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3.4 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与农户对接的生产企业,如进行“林菌”种植,农户只能自行制作与扩繁菌棒,既增加了生产成本,有缺乏质量保证;二是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在发展林下种养时多采用自产自销的方式,缺乏行业协会组织,生产竞争力差;三是技术水平不高,由于技能培训与服务指导跟不上,农户未能正确掌握科学的种养技术和管理措施,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率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3.5 基础设施条件差
林地多处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较差的地方,基础设施不足是制约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重要因素。
4 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4.1 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如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宣传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和成功典型,并通过与普通种养模式的对比,展示其种养模式的优势和综合效益,提高农户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增强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同时,以“引进来”的方式引导投资者扎根林下经济,推动林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4.2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特色产品和市场需求,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制定地方标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要搞好林下产品产地认证,打造一批名牌产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森林旅游精品线路,扩大吉水县森林旅游的知名度。
4.3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在摸清适宜林下产业发展的林地类型、范围的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规划好如何发展当地林下经济,把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方向。
4.4 加强技术服务,推进科技进步
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在推广适宜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加强新模式的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健全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指导,提高林下经济的科技含量。
4.5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调
重视林下经济工作,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对林下经济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督促指导以及检查考核等。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技术部门加强科技指导和技术落实。水利、交通运输、电力等部门要支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部门要将林下经济发展与产业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业务经营特点,加大信贷扶持力度;保险机构要根据林下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探索为林下种养业重点项目提供配套保险产品和服务新途径;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林下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4.6 加强典型示范,培育龙头企业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建设一批连片规模66.67 hm2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加大扶持力度和技术支撑,以培育一批典型农户和企业,发挥其示范带头的作用。要积极创建森林旅游示范地,打造森林旅游精品线路,充分发挥森林旅游示范地对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等休闲、度假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步形成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发展局面。加大宣传,突出典型,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
4.7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强金融服务协调,支持龙头企业与金融机构搞好项目对接。各金融机构要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制定合理的惠农措施,简化审批手续,对林农贷款给予适当的优惠,推行免评估、可循环小额信用贷款。
4.8 加快林改步伐,激活生产要素
为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步伐,以构建现代林权管理服务体系,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更加规范化,逐步激活林业生产要素市场。为促使林下经济产品的快速流通,应当加大林产品专业市场的建设,促进林产品的规范化交易[7]。
5 参考文献
[1] 姜国清.安徽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以青阳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21):11108-11110.
[2] 吴蒙.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17):151-152.
[3] 鹿伦跃.肥西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148-149,153.
[4] 农忠献.浅谈西林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2(5):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