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旅游管理的主体

旅游管理的主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31 09:21: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旅游管理的主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旅游管理的主体

篇1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1-0084-06

一、主体分析

(一)旅游地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依据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的经典定义“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可将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能影响某一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或受其旅游业发展影响的群体或个人”。由于现实事物的复杂性,如果期望通过枚举的方式来研究旅游地相关利益主体,那么将很快陷入到语义和理论争执的泥沼中。因此,下文从系统论的角度,按照旅游功能系统来进行旅游地相关利益主体的讨论。

最早从功能结构的角度分析旅游系统的是规划学者Gunn,他在1972年提出了旅游功能系统模型,主要用于解释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关系问题。他把旅游功能系统分解为吸引物聚集体、旅游服务设施、交通、信息与引导和旅游者五个要素。

笔者在Gunn所提出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业实际,将交通作为旅游服务六要素的一部分并入旅游服务系统,从而将旅游地的相关利益主体划分为四大旅游功能模块(以下简称功能团):旅游服务系统、吸引物系统、信息指导系统、旅游者系统。每一个功能系统都为旅游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能支持。其中信息指导系统担负着各类旅游信息的产生、收集、和行为指导与监督、宏观管理等功能;旅游服务系统担负着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各项需求的功能;吸引物系统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源头体系;而旅游者系统则是将其他三个功能系统串联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核心。

(二)旅游地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分析

1. 不同利益对不同功能团主体有吸引力差异。

利益是利益相关主体追逐的目标和动力。不同的利益类型,会对不同的主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旅游功能团主体结构中,各主体由于所处功能团不同,而天生具有不同的利益偏好:在旅游地发展初期,由于社区居民刚从其他产业转入旅游业,所以他们从旅游业中所获得的利益是从无到有,这个时候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是最高的;当他们的利益最大化时,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就会转移到旅游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环境的污染、旅客对当地文化的冲击等等。旅游者关注的是旅游花费与旅游体验。旅游企业自始至终在意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则期望通过旅游地的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效益的“多赢”局面。总之,在旅游地开发过程中,各个相关利益主体由于其拥有的资源,参与旅游的动机、方式和程度各异,利益诉求往往不太一样,有的利益诉求甚至会完全对立。

2. 同一功能团内部不同主体间存在着密切的竞合关系。

一般情况下,功能团内部权力势能的高低是按照如下顺序递减的:在吸引物系统中,按照旅游地管理者、旅游地居民、旅游地周边居民的顺序递减;在服务系统中,按照基础设施供应商、一般旅游服务商的顺序递减;在信息指导系统中:按照政府、媒体、研究机构、民间社团、传闻者的顺序递减;在旅游者系统中,按照旅游者、旅游者家属及朋友的顺序递减。所以主体功能团内的各角色,一方面要共同合作保证整个功能团发挥应有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权力地位和能力的变化而出现内部竞争。也就是说,主体功能团内部存在着密切的竞合关系。由于这种竞合关系是基于承担同样功能的竞争,所以存在着长期同质竞争的严酷性,也存在着合作的暂时性。竞合的原则是:当功能系统具有足够利益空间时,表现为合作关系,相互进行产业链高低端的分工;当功能系统利益空间狭窄时,表现为竞争关系,相互夺取功能系统中不多的利益空间。

二、旅游地相关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如前所述,旅游地各功能团利益主体所追求的利益及其追逐利益的能力存在差异,同一功能团内部不同主体间存在着并不稳定的竞合关系。要深入了解这些,很有必要以一个游戏参与者的思维即与人博弈的思维来对旅游地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审视。

(一)博弈主体确定

在诸多利益主体中,为简化研究,笔者从枚举的各类主体中选取典型的主体代表进行博弈讨论。具体如下:(1)旅游服务系统:将旅行社、宾馆、娱乐服务单位等合并为一般旅游服务商,将通讯、银行、水电气等公司合并为基础服务供应商。(2)信息指导系统:考虑到政府的特殊性单列,将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媒体、NGO等合并为压力团体。“压力集团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王浦幼,1995)。(3)吸引物系统:旅游地管理者、旅游地居民。(4)旅游者系统:旅游者,由于未出游的旅游者家属朋友对旅游地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不在选取范围。

即将旅游地相关利益主体简化为一般旅游服务商、基础服务供应商、政府、压力团体、旅游地管理者、旅游地居民、旅游者7类。

(二)博弈假设

虽然讨论博弈应有着大量的科学研究提供指导,但实际中的情况却变化太多。因此,为简化有关旅游地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讨论,在此先行建立有关的基础假设。包括:

第一,假设旅游地旅游利益相关者即各博弈参与人(亦称局中人)是完全理性的。

第二,假设系统中的参与人是可以获得充分信息的双人博弈。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表现出信息沟通的及时性、便捷性。另一方面,为了简化博弈方式,只考虑两者博弈。多人博弈的情况可以看作是两人博弈的多次模型。

第三,我们假设博弈是单次达到均衡。无论具体的博弈行为是怎样进行或进行多少次,最终我们只关注他们达到的状态和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把参与人的行为看作单次行为而不影响结论的正确性。

第四,由于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性,参与人的行为并不都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们引进参与人行为的概率论,进行混合战略的博弈讨论(而非确定行为的纯战略的博弈)。这样的方式更加贴近群体间的博弈情况,也就是说,多个具有相同特征的参与人角色与另一群具有相同特征的参与人角色进行博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行为是以概率的形式表现出来,较为贴近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系统的现实情况。

(三)博弈的类型及结论

下面就以简化的7类主体为例,对旅游地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共同投资博弈、监督博弈、定价—接受型博弈展开分析。

1.共同投资博弈型。

博弈关系表述为,两个参与人共同进行项目投资以获取利益。其中,每个参与人都面临两种战略选择,一是与对方合作投资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项目,记为A;另一种是单独投资建设一个规模较小的项目,记为B。大项目自然可以分得到较大的利益,假设平均分配得到的利益为π1。如果双方都自己投资则获得较少的利益π2,(π2

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例如旅游地的各旅店、商铺等等之间进行的合作招揽游客或者相互竞争抢夺客源。他们的特点就在于双方可以共同协作做大旅游市场,也可能相互扯皮争夺利益。如下表:

三、腾冲案例分析

腾冲县旅游业是从2003年开始引入社会资本的,并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旅游开发。2003年以来,腾冲成功引进云南机场集团打造火山热海,引进柏联集团保护开发和顺古镇,引进深圳华隆集团建设腾冲国际生态健康旅游区,引进大港旺宝集团开发叠水河景区,引进云旅集团建设翡翠城,引进世纪金源集团开发大牛场和滇滩世纪金源休闲度假村。随着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旅游开发中的“人及其关系”的多种问题和利益冲突也随即产生。

(一)腾冲旅游开发中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失衡现象

1.共同投资失衡。

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旅游地的居民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利益经常被忽视。在腾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当地居民自身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往往不信任让他们完全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由此造成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方面的政策缺乏基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其次,当地居民土生土长的地域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进入之后,旅游企业成为旅游资源的最大受益者,享受旅游资源带来的丰厚经济利益,而当地居民不但经济收益比不上旅游企业,还要承受旅游开发后环境和资源破坏所带来的外部不经济,原本属于当地社区的资源甚至当地人的生活与活动都成了旅游企业向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在这种失衡状态下,经营者若坚持只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利益冲突必然要发生。

2.监督失衡。

目前,腾冲开发和新建景区景点20多个,成立旅游开发公司8家,旅行社5家,旅游宾馆饭店达130多家,其中旅游局有直属企业13家共 264人。政府职能部门业务中实际存在的经营管理,加上其对旅游地范围内的旅游经营活动具有相对的垄断性,必然造成管理部门与其他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之争。企业利益最大化导向和管理机构的公共利益导向,在监督问题上发生了内在的矛盾。在课题组的调查中,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一致认为政府和旅游企业在相关利益主体中享有较大的权力(打分时按被调查者的排序情况,依次按第一到第七的分数7至1分打分,然后将各项的分加总而得:政府—625、旅游企业—549、环保部门—368、旅游从业人员—363、社区居民—335、社会媒体—328、旅游者—311),这从侧面反映出压力团体和当地居民等对政府作为监督的有效性是严重不足的。

3.定价—接受类失衡。

在课题组对腾冲旅游者的调查中,42%的旅游者认为景点的开发设计还需要改进;371%的旅游者认为旅游的服务质量还需要改进;36%的旅游者认为住宿餐饮条件还需要改进;385%的旅游者认为交通条件还需要改进; 266%的旅游者认为景区环境还需要改进; 238%的旅游者认为人员素质还需要改进;其他占56%。与此不协调的是,旅游者认为腾冲旅游收费偏高的占119%;认为收费与服务不等价的占189%;认为很合理的占35%;认为部分收费不合理的占343%。据此可以看出,旅游者中有65%觉得腾冲旅游存在收费不合理的现象。

(二)促进腾冲旅游发展的决策建议

1.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序发展,规范旅游开发行为。

伴随旅游业的发展,应科学、超前地规划旅游地的未来发展方向。规划的前提是“保护性开发”,应当明确哪些是可大力开发的部分,在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开发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提出将影响降到最小的措施。同时,规划要综合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与要求,多方参与共同规划,为整个旅游地发展提供机会。

2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努力提高社会软环境建设。

根据“木桶原理”,在旅游地旅游利益相关者系统中,各功能团的相对强弱就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强弱。因此,应当积极将获得的旅游经济利益用于改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环境,完善和提高当地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从而实现旅游地旅游利益相关者整体系统的良性发展。只有解决了限制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才能真正发挥出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也必须同步改变各区域不适应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及村民习俗,尽量移风易俗,与时俱进,完善旅游软环境建设。

3塑造旅游品牌,提升产品档次和品位。

建议设立专门的旅游品牌监督机构,采取不定期的方式,对旅游产品市场、企业和个人进行检查,实施有效监督,把质次价高的旅游产品清除出市场,消除对游客的误导,减轻对环境的压力,树立旅游品牌形象,获取超额价值。腾冲是一个翡翠城,而玉石的鉴定与识别是大多数旅游者所缺乏的,因此为了防止旅游者在买玉的过程中上当受骗的事情发生,可以借鉴大理古城对商家的信誉评价的方法以减少旅游者的损失。

4深化社区参与机制,共同分享发展果实。

兼顾旅游地居民的经济利益,吸引他们从旅游开发的前期就参与,并从中获利。针对经济、社会贫乏的局面,更加要重视共同分享利益的机制建立,建议定期进行利益分配的磋商机制,可以考虑从当期收益中建立共享的旅游基金用于后期分配,不断提高当地居民的旅游开发热情。居民广泛参与的利益协调组织有两种可选择的类型:一是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通过集体谈判缔结条约或协议,组成一个紧密的组织来进行区域旅游合作。这种协调机制具有法律强制性,更有利于推进区域紧密型合作。二是非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采取集体磋商形式,组成松散的旅游合作组织形式。

5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政府的注意力应转移到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上来,以使本地区能更多地吸引各种经济活动,从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政府的作用在于:一是帮助企业解决其自身所不能解决的增长障碍,即承担对企业进行指导、扶持和服务的职能;二是防止企业在追求其独立的利益时,侵害其他企业和旅游者的利益,即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监督、协调和控制。

6在利益相关者博弈过程中引入沟通仲裁机制。

设立信息沟通渠道,化解因误解和沟通不畅造成的冲突与矛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一支专业工作队伍,打造信息平台,增强政府、企业、居民、旅游者四者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考虑进一步用好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在突况和中发挥冲突化解的作用。此外,设立“仲裁者”角色,引入仲裁机制对双方难以自我调适的冲突进行权威仲裁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1]罗云峰.博弈论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Gunn, C A, Turgut Var.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 (4th ed)[M]. NewYork : Routledge,2002.

[3]Dobby, A. Conservation and Planning[M].London: Hutchinson,1978.

[4]Dogan, H. Z. Form of Adjustment:Sociocultural Impacts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9.

[5]张玉堂. 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6]田喜洲.旅游市场监督博弈分析.经济经纬, 2004, (4).

[7]陈英.基于博弈论的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08.

篇2

一、引言

世界旅游发展史显示:逐步普及是旅游活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趋势。在原始社会末期,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道,而从奴隶社会至19世纪产业革命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仅仅体现在奴隶主阶层、封建统治者和贵族等少数社会群体上,远远不具备普遍的社会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旅游活动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各国对教育事业和旅游发展的重视,大众旅游成为现代旅游活动普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这段时期,旅游的经济性得到了太多的关注和淋漓尽致的发挥。21世纪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旅游已成为一种国民基本的休闲权利和生活方式,其社会意义更加凸显。

但旅游活动的实现有赖于多种条件,包括客观的和主观的。比如足够的闲暇时间、可随意支配收入、良好的身体条件、旅游动机等等。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旅游活动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所接受,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经济等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旅游需求和愿望。因此,一种旨在关注弱势群体休闲生活与权利的理念与做法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社会旅游。

二、社会旅游的内涵

一方面,我们可以把社会旅游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或旅游形式,即低收入群体在其归属的某社会组织如国家、地方政府、雇主或工会的资助和支持下进行的旅游活动,又称社会补贴性旅游。 社会旅游将旅游权利看作是国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国家一定要为国民提供实际的旅游机会。同时社会旅游又是一种辅助旅游,实施主体有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企业主、工会、俱乐部和其它劳动者所属的机构等,实施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旅游是政策性、制度性、人为性较强的社会经济政策支持活动。

本文主要从第二种理解的角度出发,尝试探讨社会旅游的功能价值和实施方式。

三、社会旅游的价值与实施

(一)社会管理层面

社会旅游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的旅游权利,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促进国家文化的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社会旅游还可以解决分配问题,实现分配正义,从而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事业,应当是包含多种目的和动机的,例如政治动机、经济动机、社会文化动机等等。而现实情况是,人们往往容易用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业来代替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忽视其它方面尤其是旅游在社会文化方面的作用与效应。发展旅游的经济作用人们已是耳熟能详了——强大的“注入经济”,高度的产业关联带动效应,解决劳动力就业等,不一而足。有许多地区确实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了,因此,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管理者都给予区域旅游开发以过多的关注,而忽视了真正需要它的一些民众。有些地方的旅游开发还被用来当作炫耀的资本——政绩,曾看过一则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的广告语——“想通过旅游开发来提高政绩吗?请联系我们。”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出发点变了味,其结果可想而知。

归根结底,旅游活动是人类之间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旅游者是其主体,社会文化性是其本质属性,其它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只是其伴生产物。了解和接触异域社会及其文化既是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同时也是旅游者访问异国他乡的客观结果。旅游在公众的心目中已不再是生活的奢侈品,而早已成为放松身心、消遣娱乐的基本方式之一了。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人体身心健康,使人们适时改变生活环境,恢复体力,焕发精神。旅游活动有助于突破惯常环境对思维的束缚,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旅游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中还有一部分公众,因为经济上、身体上等原因而无法体会到旅游的乐趣,甚至一年都未曾出游过一次。所以,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各级政府,不能总是把目光集中在本地区旅游业的开发,而无视那些真正需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的普通公众。应当积极帮助本地国民都能够有机会加入到旅游的行列当中,运用好社会旅游这种人性化的社会管理工具,分条件、分地区逐步将其纳入到社会保障的内容当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旅游活动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世界上,瑞士、日本、法国等国家都是社会旅游实施较最早较完善的国家,例如瑞士设立的旨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旅游机会的瑞士旅行金库,日本建立的“国民旅游村”等各种旅游设施,法国实施的旅游券制度等。对于我国而言,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情况逐步开展。首先,带薪休假制度是社会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将其法制化。带薪休假是最理想的旅游时间,连续并且集中,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一部分人实现自己的旅游愿望,还可达到宏观调控、错峰出游的效果。第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加大公益性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力度,增多参观游览项目的免费开放日,将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真正落到实处,而非仅仅是在某一天所谓的“旅游日”引发的等待领取免费参观门票的壮观排队场景。第三,面向社会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发放

旅游代金券。这种做法在我国一些地区已付诸实施,今后关键是继续扩大实施范围并将实惠落到真正需要的群体身上。

(二)企业管理层面

即使我们从直接与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来看,社会旅游也具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值得引起相关利益者的关注和参与。社会旅游可以成为企业营销和公关活动的创新点。社会营销理念告诉我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同时关注并兼顾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一些品牌化、国际化的大企业的公益、赞助、慈善等公关活动频频见诸报端,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利益,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实施社会旅游举措,是企业关注社会、关注公众的新思路,新方法。

对于旅游企业,面向社会实施社会旅游帮扶措施,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是水到渠成的。例如旅行社可以减免一些费用,面向周边社区或农村当中的低收入居民设计并推出相关的旅游线路。游览场所可以积极配合政府社会旅游政策,选择特定的时间向特定的群体免费开放,或者发放旅游代金券。住宿类、交通类企业也可以推出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优惠减免活动,制造营销亮点。虽然在短期内会有一些经济损失,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措施给企业带来的各种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对于其它非旅游类的企业,也可以有计划的推出社会旅游措施,实施对象包括社会公众和企业内部困难职工。对社会公众,可以出资帮扶。对内部职工,首先要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其次可以由企业组织有困难的职工外出旅游。在如今,旅游福利比传统的物质奖励更容易让人感受关怀和记忆犹新,更能有效的激发工作热情和团队凝聚力,因为在这类旅游活动中会设计一些与企业文化和管理相关的活动项目。在我国,有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文件,已明文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例如我国广东省的《关于加快广东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社会旅游诸措施的推出和实施,出发点应当是真正关心需要帮助的人,而非作秀和哗众取宠,唯有此,才能真正彰显社会旅游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旅游业是在19世纪40年代后开始走上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从那时开始,旅游经营者一直都在积极地寻求如何借鉴、吸取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工商企业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来改进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在学术界中,旅游管理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没能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7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旅游管理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论文、刊物、专着已日渐增多。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设想与建议。但人们对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如对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原理命题,学科的性质与理论框架,学科的前沿问题,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的确定等问题的认识,至今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由于旅游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视具体研究问题的不同,分别采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

    从定性分析描述问题到定量分析描述问题,这是一门学科日渐成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标志。在信息时代,旅游管理研究人员要能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统计学、经济数学、管理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描述旅游管理研究所碰到的问题,以推动旅游管理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醒华 .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39-42 .

    田里 .旅游管理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姚行正 .对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浅层分析(J).企业导报.2009(07):153 .

    颜醒华 .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造.2007(01):21-24 .

篇4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

    (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

    (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

    (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

    (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

    (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由于旅游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视具体研究问题的不同,分别采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

    从定性分析描述问题到定量分析描述问题,这是一门学科日渐成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标志。在信息时代,旅游管理研究人员要能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统计学、经济数学、管理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描述旅游管理研究所碰到的问题,以推动旅游管理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醒华 .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39-42 .

    [2] 田里 .旅游管理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姚行正 .对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浅层分析(J).企业导报.2009(07):153 .

    [4] 颜醒华 .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造.2007(01):21-24 .

篇5

旅游活动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学科体系,但基本上是围绕着人们的旅游活动的管理、服务、消费而展开的,相对于人和组织而言,可以构成一个共同的载体或对象,即旅游客体。旅游专业的不同学科都要围绕旅游客体展开教学,这也是开展旅游活动和旅游研究的必然要求。于是就形成了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旅游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同一旅游客体的局面。这种多学科研究同一客体对象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对旅游事物和旅游产业的认识水平,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重复教学现象。

对于旅游研究而言,要求精、深、广、博,学科发育越是细密,越是有利于弄清旅游事物的本质。但对于旅游教学,尤其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而言,高、精、尖、新就未必合适。高职旅游教学时间短暂,所有课程教学基本上控制在二年以内,只相当于本科教育的一半(去除公共课、实训实岗课后,课堂教学比例更低),不允许有更多的重复教学。虽然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内容重复,但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同样会出现“教学疲劳”和“似曾相识”的感觉。随便对比一下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化学等教科书目录,就可看清这些学科有着几乎完全一致的教学对象――广义上的“旅游产品”系列。

毋庸置疑,上述学科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研究范畴,比如,旅游资源学研究旅游产品对象(景区)的资源属性和特征;旅游美学研究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和心理体验;旅游文化学研究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研究旅游景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关系问题;旅游产品学研究旅游劳动对象和旅游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价值性、市场适应性和产品销售等问题;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地理事物的现象、特征、成因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有了各自的研究范畴,就可以形成各自的学科,但这并没有改变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客体物――旅游本体。是否能够将关于旅游客体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统一到一个教学环节中呢?答案是肯定的,道理也是简单的。只要是同一事物,就可以对它进行综合性的解释和解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只是需视其情况各有侧重点而已。

应当看到,利用传统的旅游地理学学科教学模式承担这种对旅游客体的综合性解读,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因为传统旅游地理突出的是区域差异性、地理现象和成因,对于旅游对象的审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价值体系并不十分关心。需要有一种共同的“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个纽带就是旅游客体本身,也即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如果能将传统旅游地理的内容集约和简化为“旅游景观地理”,那么上述几个学科的内容就能较好地统一到这个教学范畴中来。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概念的提出及其特性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概念 《旅游景观地理》既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也可以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一门课程,其核心在于“景观”。“旅游景观地理学”即依托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特征,将对职业活动有用的旅游对象归结到广义的“景观”概念中,对旅游景观的现象、审美、成因、价值、特征和规律等内涵加以整合,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适应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审美性、体验性及教育性要求,以“旅游景观”(简称“景观”)为纽带,可以很自然地将旅游资源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整合到统一的“旅游景观地理学”中来,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就是“景观”,而真正能够将它们整合到一起的也只有“景观地理”这一学科,因为“景观”(包括微观和宏观)都是供旅游的,类型和范畴是广泛的,对旅游学科而言也是最为贴切的,“景观”同时具有资源性、审美性、生态性、文化性、科学性等特征。但应注意,“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不限于“观光景点”,而是包括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各类旅游活动的旅游客体的统称,是对不同旅游消费品类型的高度概括。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特性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学”改造成为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性。旅游景观是整个旅游活动大系统的共同载体和基础,旅游景观地理以此为研究对象,其成果和教学内容将成为许多旅游活动的基础知识,也可以进一步作为上述学科的基础,使其研究基础更加牢靠,可以吸收多学科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巩固和发展本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因此,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基础性不但没有丧失,反而使其基础性、服务性的地位更加巩固和重要。

2.包容性。诚如上述对“景观”概念范畴的扩展,“景观”不仅包括各个类型、各个尺度的旅游产品型态,而且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研究重点,旅游景观地理学可以将这些内容有重点地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包容性特征。这正是其他许多学科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对“景观”概念的真正回归(许多学科都在运用“景观”这个概念,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导致“景观”概念的泛化)。

3.实用性。传统旅游地理难以直接应用,原因就在于教学内容的学科性太强,对教学要点和教材的选择总是顾此失彼。改为以“景观”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后,研究对象的产品性、类型性、具体性(可视性)显著增强,可以直接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去。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导游词写作、讲解,对旅游线路进行组合设计包装,使旅游产品宣传能够真正找到诉求重点和景区卖点。

以《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为核心

统一旅游客体诸学科教学的好处

可避免研究对象教学的重复和交叉,加深对景观内涵的认识 在一定意义上,旅游客体诸学科研究的对象究其本质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景观”,或者说“景观研究”是旅游客体研究的共同内容,且都是为旅游建设服务的。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分出不同学科安排教学,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概念紊乱现象,即每一门学科都在谈“景观”,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将其讲清楚。如果将“景观”的内容加以捆绑“打包”,则可以从不同侧面将其本质内涵讲清楚,学生对“景观”概念的认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可大大节约旅游教学课时总量,促进课程教学分工简捷化 将3~4门课程合并到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中来,从表面上看将大大加重“旅游地理”的教学工作量,但经过认真筛选和整合以后的旅游景观地理课程,内容更加充实紧凑,教学模式更加明晰有序,总体上是以识图(是什么)、读图(审美,怎么样)、释图(成因)、用图(产品化)为基本环节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总体上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对于未来从事旅游职业服务活动也将更加准确、更加有底气,因为“景观”教学的内容是与野外的景观现象一致的,整个教学活动就像是对野外现场的预演,生动、形象、逼真。所以,课程教学合并后就可以一门课程的课时量(或略为增加)替代多门课程的课时量,使总体课时量大为减少,而教学效果反而会有所提高,成为促进以“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为导向的高职旅游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包括旅游地理在内的旅游客体诸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向来都是以专业基础课为定位设计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重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轻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技能活动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这也是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的弊端所在。建立“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对专业基础课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景观地理”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将“所学”与“所用”贯穿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与职业过程相结合,导游词的撰写、讲解,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与整合,都可以很有效地“边讲边做”,实现景观地理教学的“学中做”,基本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步进行。这种教学改革虽然重点在课堂教学,但与旅游野外职业活动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的,同时可体现景观地理学课程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使景观地理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建设《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体系的构想

集中力量编撰《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整合相关诸学科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尚未出版,相似的专著即便有所出版,也难以真正为职业教育改革服务,难以符合这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尤其是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游开发教学工作者下一番工夫,将与旅游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景观地理教学内容筛选出来,建立完善的“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并以此为基础,编著以景观综合知识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这是实现旅游客体整合式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师资培训促进教材在师生中的合理应用,是旅游景观地理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教学模式改革为景观旅游地理教学模式,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在短期内是难以适应的,人们往往习惯于既有的教学模式,而不思全新教学内容的创新开发。主要是不了解其中的目的、价值与意义,不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具体性、实用性,同时对相关旅游美学、旅游产品学等学科知识也比较陌生,这将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对旅游客体的教学一定要尽可能做到通透连贯,尤其是旅游审美和旅游产品设计的知识和概念对旅游地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多年以来,对景区景观资源的价值评价主要还是在旅游地理工作者中进行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旅游美学和产品设计的知识和规律。至于课堂教学的流程与控制,经过简单的模拟演示培训,多数教师和学生是能够适应的,而且会发现其中的好处要远远胜过传统旅游地理教学方式。此后,景观地理的教学就可以生动形象起来,对旅游活动的指导作用会更加明显,旅游景观地理的职业服务功能将大大提高。

搭建课程网络公共平台是促进课程科学化运行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 不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模式创新,都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活动,都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适应和完善,新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共同完成。为此,需要搭建《旅游景观地理》精品课程公共网络平台,在这里形成统一的教学公共资源,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点击学习、下载利用,也可以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尤其是可在与职业活动过程的结合上多加探索,或作为典型案例加以推介和交流,同时也是对旅游业界的一大支持。现在有许多旅游产品设计质量低劣,粗制滥造,影响了公众对旅游产品品种和质量的期待和要求,景观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为改善旅游消费品的产品类型、结构、质量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篇6

一、前言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校区),以下简称为郑州新联,是经河南省政府同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被纳入郑州新联的课程体系中。

 

独立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院校,又不同于高职高专,因此,独立学院的旅游管理课程设置既要有学院的独特发展特色,又能满足于市场的现代化要求。在分析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前提下,从课程结构体系、社会需求、学校培养目标等几个方面探讨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和措施,以提高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郑州新联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构成现状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基石,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很好的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1]。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校区的旅游管理专业开始近五年的时间,还处于初创时期的摸索阶段,很多的方面有待改善。从目前开设的课程体系结构看,分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基础课,旅游学概论、导游业务概论等专业基础课,旅游礼仪、旅游美学等专业选修课,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课,以及专业实习。

 

三、分析郑州新联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培养目标问题

 

郑州新联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掌握并具备丰富和扎实的旅游管理、旅游资源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类旅游企事业部门,从事旅游管理、资源开发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把培养目标重点放在了培养理论性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的目标上,培养的目标定得太高。这就需要结合独立学院的发展特色,在课程设置中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以培养出理论知识优越于一般本科院校,实践操作能力不逊色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课程结构。

 

(二)课程开设门数和学分比例分配不协调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基本上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各校课时比例不一,但差距不是太大,大致为公共基础课占课时的41%—43%,专业课占37%,选修课占20%左右[2]。从郑州新联旅游管理课程开设门数和所占学分来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开设门数比例分别为33%、27%、27%、12%,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的学分比例分别为44%、27%、14%、12%(资料来源于郑州新联教务处相关材料)。而且,在旅游管理专业所修科目的总学分中,公共基础课所占的学分过高,高达44%,专业课所占的学分较低。

 

(三)开设课程的时序安排违背课程内容的逻辑性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3]。每门学科的课程内容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如果忽视了这些联系,就会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成为肤浅的或者说是片面的。从分析每学期安排的课程得出,郑州新联第一学年、第二学年课程设置以公共基础课为主,第三学年、第四学年课程安排以专业课为主,导致整个课程结构成层次分化,违背了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

 

(四)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郑州新联的实践教学设备只能满足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其他的课程教学设备还未到位,例如模拟导游课程,缺乏导游模拟软件或者是导游实习基地。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和景区经营与管理这两门课程,缺乏相应的实习基地,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理论知识就变成了死板的课本知识,缺乏灵活性。校外实习基地,目前仅在上海和厦门的星级酒店,缺乏旅行社、旅游景区的实习基地。

 

四、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一)优化课程目标,体现学院独立发展特色

 

一般的独立院校大多沿袭它所依附的高校的课程体系,把培养目标重点放在培养理论性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上。作为介于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独立学院,应调整其培养目标,以适应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加之旅游管理本身的专业要求,其课程目标更应该注重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4]。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培养出和普通本科院校相当的旅游管理人才,又不逊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旅游专业人才。

 

(二)优化课程开设门数和学分比例

 

国外如欧洲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主要是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语言课,四类课程所占比例大致为33%、50%、8%、8%,以上比例均未计毕业论文和实习[5]。通过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门数和欧洲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门数的对比,可以看出欧洲旅游管理专业比较注重专业课程的开设,比重占到了50%,而我国独立学院专业课程的开设,比重只占到27%。而且公共基础课所占的学分过高,专业课所占的学分较低,会造成学生为争取学分而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下降。因此应该重新调整旅游管理课程开设门数,使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开设的门数比例协调,使在校的旅游管理学生不仅能学到广泛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学到与专业有关的充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三)优化课程时序衔接

 

每门学科的课程内容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应符合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首先,独立学院旅游管理课程在设置传统科目的基础上,要注意建立新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学科。其次,改变传统大一、大二学习公共基础知识,大三、大四学习专业课的传统教学计划,在新课程设置计划中,可以适当的将一些专业课穿插在公共基础课中,让学生在掌握公共基础理论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专业课程和专业特色,提前产生对自己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的兴趣。再次,对于实践课程的安排,应该放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之前,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掌握操作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再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把实践技能综合在一起,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四)优化实践基地建设

 

篇7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高职人才需求产生了变化,这就需要高职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尤其是要想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职业能力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就显得更加必要了。这样,探索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具有专业自身特色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文试以当代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借鉴英、德等发达国家成功的职业教育理念,结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就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三线归一、层阶递进”式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旅游管理专业对应的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

(一)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属第三产业。与制造业、农业相比,服务性行业科技含量相对较低,而对环境、氛围、地域要求却明显大于对设备基础的要求。这一行业的学科背景更多表现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其工作对象是人,劳动过程是为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工作中注重人的差异,强调因人而宜,随机应变,对交往艺术和交流方式有较高要求。

(二)旅游业是多种知识、多种能力复合运用的活动,因此,行业中的众多岗位,很难提炼出一门“一招鲜,吃遍天”的能够立身的核心技能,无法强调一专而只能在多能的综合性职业能力上下功夫,宽专多能是这一领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旅游行业的学科理论对深度要求不高,但要有相当的广度,实践性要强,经验积累更是十分重要。经营和服务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对技能运用强调艺术更甚于科学;经营过程中语言的艺术性、行为的艺术性、策略的艺术性等决定着活动的效果与效益,而这些能力却不是通过课堂教学就能学会的,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培养。

(四)对旅游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企业最看重的不是学生的学历、专业知识和单纯的专业技能,而是毕业生职业意识所显示的综合性职业能力,如团队协作、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吃苦耐劳、有效沟通等。

(五)随着服务性行业的迅猛发展、社会人员职业转化频繁等特点,对高职人才的要求更强调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求学生会学习,会工作,会共处,会做人,这些能力对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引入了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学习和借鉴了国外一些成功的经验,调整了课程设置,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课程体系构建源头上还没有做根本性的改革。其主要表现为:

(一)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高职教育普遍强调教育的“高”层次,不能摆脱学科体系课程模式的影响,课程按学科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只注重了高职教育“高”的—般特性,而忽视了“职”的特色,强调学科知识系统性、完整性。这种模式虽然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其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的甚至是脱节的。这就造成一方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学了没用;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反映毕业生实践能力差,适应不了实际工作。

(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体系混乱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经营和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具体到哪一职业岗位哪一职位层次,比较混乱。尤其是服务行业的经验性决定只有从基层做起才能升职到管理岗位,这样就使许多院校在确立人才培养规格,特别是涉及职业能力分析时,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目标导向性,造成培养目标模糊,导致课程体系也跟着混乱。

(三)过于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综合素质、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旅游类专业的特点不同于理工科,企业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片面追求专业技能培养,以单一的岗位操作技能等同于综合职业能力,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体系即使使学生某一单项技能较强,但高职教育强调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却受到严重局限,达不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三.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与理念

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仅仅抓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中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一年会服务、二年能操作、三年懂管理的“三线归一、层阶递进”式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具体思路如下:

1. 把握校企合作、源于企业工作任务原则,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将工作任务、工作内容、职业能力、职业素质需求融入课程内容中,加上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符合职业的需求;

2. 把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多元整合原则,设置四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平台,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两个系统的交融,即理论教学中有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中有理论知识的巩固与拓展。

3. 把握课程体系整体序化与优化的原则,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计从一线服务、岗位操作到基层管理的职业岗位课程;设计从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到综合性职业能力培养的能力递进式课程;设计从认识实习、企业教学顶岗实习到毕业顶岗实习的实习过程。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步骤与方法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主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课程的设置,二是课程的编排。

1.课程设置

(1)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课程体系构建之前,需要调研,根据专业面向的岗位群,明确对应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内容、职业能力,其中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为确立核心课程提供依据,工作内容、职业能力为课程教学目标确立和教学内容选取提供依据。

(2)归纳整合工作任务

① 形成典型工作任务

结合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将工作内容关联性大、具有完整行动过程的工作任务整合在一起,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其他独立具有完整行动过程的工作任务可自行形成典型工作任务。

② 转化为教学任务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融入教育教学因素,考虑人的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和优化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

③ 确立核心课程

融入教育规律,考虑专业现有师资、教学等条件,形成导游实务、旅行社运行实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前厅运行与管理、餐饮运行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管理实务7门专业核心课程。

④ 形成理论知识课程

根据核心课程,确立完成本课程岗位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点,提炼出核心课程共性的知识点,经过整合,形成服务于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课程。

本专业的理论课程分为五个平台,即运用于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课程、运用于积淀文化底蕴的课程、运用于职业基层管理能力培养的课程、 运用于职业资格考试的课程、运用于职业拓展能力培养的课程。

⑤ 设计实践课程

为凸显专业面向核心岗位实践技能的培养,搭建支撑核心课程需求的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从旅游企业认识实习、市区地陪讲解实训、短线导游服务实训、旅行社计调业务实训、教学顶岗实习、旅游企业产品设计、毕业设计、就业顶岗实习等13门实践课程。

⑥ 开发自主学习课程

自主学习课程主要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维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三项任务之一。通过为学生搭建各种校内外专业活动、技能竞赛、应用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构建课外培养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力。

⑦ 配制公共基础与公选课

专业借助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的系统设计,对学生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大学生通用素质进行培养。这些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受益匪浅,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得以拓展。

2.课程编排

梳理上述专业课程设置内容,编排课程先后顺序。按功能将其编排为四条能力培养线,第一条线的课程属有助于理论知识培养的课程,第二条线的课程属有助于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理实一体课程,第三条线属有助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三条线在最后归为一条线,属有助于提升综合性职业能力培养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课程。

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运行

旅游管理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旺出淡归、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企业为中心,打破传统学期授课教学安排,满足企业旺季人才需求,安排学生6月到10月进行教学顶岗实习,总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并运行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入校后第一学期主要对基础素质部分课程进行学习,对这部分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有一个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走入社会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

第二阶段,学生入校后第二学期主要对基础通用能力和导游员职业资格考试的部分课程进行学习,对这部分课程教学采取的方式是在训练学生基础通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资格应试和能够胜任导游工作应战能力的培养,集中用一周的时间实地训练学生导游服务应战技能。

第三阶段,学生入校后第三学期主要对旅行社相关业务的课程进行学习,本部分课程内容主要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每一个学习情境都要完成从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六个工作步骤,融合地理、历史、经济、公关、营销、心理、旅行社外联、计调、接待等各种岗位需要的知识与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中,完成学习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第四阶段,学生入校后第四学期主要对旅游景区和酒店相关课程进行学习,随后学生有三个月的时间在旅行社、景区、酒店进行教学顶岗实习,实施“旺出淡归、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阶段,第五学期设计的课程内容是完成学生理论学习—教学实习—理论提升—毕业实习中理论提升部分内容的学习,大部分课程是知识拓展和管理实务内容的学习,完成对基层管理工作的深入体验和学习。

第六阶段,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和教学顶岗实习,学生会准确地判断出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完成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篇8

社会经济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无疑促使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及需求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高职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探索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主线,具有专业自身特色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并经之路。

1 旅游管理专业相关行业特点及人才需求

1.1 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属第三产业

工作中注重人的个体差异,强调因人而宜,随机应变,对人际交往艺术和交流方式有较高要求。

1.2 旅游业是需要多种知识和能力融合运用的行业

企业最看重的不是学生的学历、专业知识和单纯的专业技能,而是毕业生职业意识所显示的综合性职业能力,宽专多能是这一领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1.3 旅游行业的学科理论对深度要求不高,但要有相当的广度,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培养

1.4 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社会人员职业转化频繁等特点,对高职人才的要求更强调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递进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思路与理念

1)把握校企合作、源于企业工作任务原则,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将工作任务、工作内容、职业能力、职业素质需求融入课程内容中,加上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实现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岗―课―证)、内部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与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与管理)的充分融合。

2)把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多元整合原则,设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平台,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双融合,即理论教学中有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中有理论知识的巩固与拓展。

3)把握课程体系整体递进化的原则,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计从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到综合性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式课程。

2.2 开发步骤与方法

旅游管理专业递进式课程体系构建主要抓住两个环节,即课程设置和课程编排。

2.2.1 课程设置

1)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课程体系构建前,需要调研,根据专业面向的岗位群,明确相应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及职业能力,其中工作岗位和任务为确立核心课程提供依据,工作内容和职业能力为课程教学目标确立和教学内容选取提供依据。

2)归纳整合工作任务

①形成典型工作任务

结合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将工作内容关联性大、具有完整行动过程的工作任务整合在一起,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其他独立具有完整行动过程的工作任务可自行形成典型工作任务。

②转化为教学任务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融入教育教学因素,考虑学生的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和优化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

③确立核心课程

融入教育规律,考虑专业现有师资、教学等条件,形成专业核心课程。

④形成理论知识课程

根据核心课程,确立完成课程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点,提炼核心课程共性知识点,整合优化,形成服务于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课程,即运用于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积淀文化底蕴、职业基层管理能力培养、职业资格考试及职业拓展能力培养的五大课程平台。

⑤设计实践课程

构建多维多效的支撑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将课堂实训、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等三个实训环节有机结合,环环相扣,构建实践教学的最佳体系。实现“两个目标”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突出“一个重点”即顶岗实习,服务社会。

⑥开发自主学习课程

自主学习课程主要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三项任务之一。通过为学生搭建各种校内外专业活动、技能竞赛、应用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构建课外培养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力。

⑦配制公共基础与公选课

借助公共基础课、公选课的设计,对学生的大学生通用素质进行培养,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得以拓展。

2.2.2 课程编排

梳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内容,编排课程先后顺序。按功能将其编排为四条能力培养线,第一条线的课程属有助于理论知识培养的课程,第二条线的课程属有助于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理实一体课程,第三条线属有助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三条线在最后归为一条线,属有助于提升综合性职业能力培养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课程。

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递进式课程体系的运行

第一阶段,学生入校后第一学期主要对基础素质部分课程进行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工底,为走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学生入校后第二学期主要对基础通用能力和导游员职业资格考试的部分课程进行学习。在训练学生基础通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资格应试和导游工作应战能力的培养。

第三阶段,学生入校后第三学期主要对旅游管理相关业务的课程进行学习。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每个学习情境都要完成完整的工作流程,融入各岗位需要的知识与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中,完成学习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第四阶段,学生入校后第四学期主要对旅游景区和酒店相关课程进行学习,随后学生有二个月的时间在旅行社、景区、酒店进行职业实践。

第五阶段,第五学期设计的课程内容是完成学生理论学习―教学实习―理论提升―毕业实习中理论提升部分内容的学习,大部分课程是知识拓展和管理实务内容的学习,完成对基层管理工作的深入体验和学习。(下转第230页)

(上接第217页)第六阶段,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和顶岗实习,学生会准确地判断出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完成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

篇9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20—01

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电力企业的服务理念由计划用电向市场开拓转变,由用电管理向营销服务转变,这种以市场为导向、对内以营销为中心、对外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新机制,需要企业的管理层、决策层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快速、科学的决策。然而国内的绝大多数供电企业建立的基于联机事务处理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还不能很好地提供对决策分析功能。

主要的问题表现在:历史数据难以利用;统计口径多、数据的一致性不能保证而难以全面地掌握企业经营信息;查询效率低;决策应用和业务应用相互干扰等等。

二、设计思路

用电营销综合分析辅助决策系统采用数据仓库技术来解决用电管理辅助分析决策方面的问题。第一步将用电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及其他相应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通过清洗、过滤等手段进行加工,然后加载到系统的数据仓库中进行统一存储,形成一个全局性的、标准化的、高质量的数据服务平台,从而解决了统计口径不统一的问题,实现了数据的一致性,同时采用数据粒度技术把历史数据进行存储,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数据的作用。第二步从业务部门管理层、决策层的角度出发,按照主题分析的组织原则,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对相应的数据建立星形模型,数据是按照分析主题组织,从而消除了决策查询效率低的问题。第三步在建立了强大的数据支持后建立各种联机分析应用多维模型,满足各层次用户的分析决策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企业经营信息分析系统。

三、辅助决策系统

(一)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订过程,数据仓库技术的主要体现是通过划分不同的主题,规划不同的数据粒度层次来组织、建立星形模型,从而达到规范、整理数据,把面向业务处理的数据结构向面向决策分析的结构转变,更加符合分析的需要。

(二)联机分析处理。是从数据仓库中的集成数据出发,构建面向分析的多维数据模型,再使用多维分析方法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对主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比较,通过其强大的分析功能提供一种验证式的分析手段。

四、主要的业务分析功能

(一)用电营销分析。通过对售电的分析,为供电企业分析市场潜力和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电力市场营销所关注的核心是客户售电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供电企业应该采取的营销策略。

(二)业扩报装分析。根据各行业、各地区、不同类别用户的业扩报装业务分析,可以判断用电发展趋势,确定电力需求增长的潜力所在。

(三)计量装置分析。统计分析各类计量装置的状态、数量,分析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的实际性能价格比,为设备采购提供依据。

(四)用电检查分析。分析用电检查中的各类指标,找出违章用电的规律,提高检查工作的效率。

(五)大用户分析。市场营销的核心是研究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用户分析也是用电营销的重要环节。从各种角度分析VIP用户的用电特征,制定贴身的营销策略,获取更高经营利润。

(六)综合统计分析。分析各类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统计购电、售电和调度等数据,分析某段时间企业运行状况。

五、示例

(一)不同用电时间段的售电量分析。根据不同月份用电总量统计数据,纵向分析各个月份售电量变化趋势,横向比较不同月份售电量差异,形成多维分析,比较不同月份之间售电量变化的差异;了解市场需求的时间属性,及时捕捉市场的变化。

(二)不同地区的用电分析。分析地区售电量历史数据,形成该地区售电量变化曲线,根据曲线走势判断该地区未来电量变化趋势;分析各地区对总体售电量涨跌的贡献率;根据该地区各行业用户分布情况,结合行业发展综合指标,进一步分析、判断该地区售电量潜力;分析各经济指标对电量涨幅的贡献率。

(三)不同电价类别的售电量分析。针对不同类别的电价,统计售电量历史数据,分析不同类别电价的对应售电量变化趋势;通过多维分析,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立体、直观地分析售电量变化率差异,可以得到不同电价类别的售电量增长潜力,为用电营销部分的电价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四)不同行业的用电分析。按照行业分类,统计行业售电量,比较历史数据,形成不同行业售电量变化曲线;纵向分析某一行业售电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横向比较不同行业售电量的差异,重点关注不同行业之间售电量变化率的差异,关注售电量大、售电量变化显著的行业,揭示带动电量增长的主导行业。

通过对售电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和深层挖掘,揭示行业用电潜力、各类用户需求潜力和区域用电增长潜力等,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六、系统的主要特点

(一)一致、准确、高效的数据服务。数据仓库系统整合现有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并保证数据全局一致、准确;

(二)强大的数据分析服务,通过任意钻取、预定义钻取、细节钻取和旋转等OLAP技术,从所有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能显著地提高珠海供电分公司在数据分析、统计、报表定制等方面的效率和精确度;

(三)提供数据预警功能,以达到监控和防范风险的目的;

(四)提供界面友好、简单易用的客户端访问工具,最终用户能通过前端浏览器登录系统进行动态数据分析及报表制作;

(五)提供领导信息系统(EIS)的分析应用,让任何级别的领导都能轻松地使用;

(六)提供分析报表制作功能,简便、快捷地生成图文并茂的分析报表;

篇10

区别于一般旅游方式,社区生态旅游特殊性极为明显,其将部分社区内容融入生态旅游发展中,并强调将社区居民作为主体,使居民能够主动参与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活动中。尽管近年来社区生态旅游发展速度较快,但单纯从管理角度看,管理模式带有明显的滞后性,社区、旅游区管理机构二者很难进行融合,这样便造成社区生态旅游被忽视,更无从谈及提升社区旅游管理水平。因此,本文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生态旅游的相关概述

关于社区生态旅游,其概念并未在学术界中被统一界定,但综合近年来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看,其实质是以生态旅游为基础的高级形式,强调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其中,确保社区中人文特色、自然特色得以展示的基础上,注重对区域民俗文化、居民利益给予足够的保障。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社区生态旅游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其可满足较多游客在旅游方式方面的需求。从社区生态旅游的特征看,其以旅游行业为基础,并将重心转移到社区中,这样围绕社区使旅游向周边扩散。同时,在社区生态旅游中,要求将社区居民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使社区旅游发展中居民积极参与其中,以此达到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由于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本身是继生态旅游后的高级旅游模式,且无论从发展模式还是管理模式上看,都与传统生态旅游不同,所以其未来如何发展,必然成为旅游界以及大多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影响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因素研究

1、从外部影响因素角度

不可否认,近年来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取得较多突破性的成就,但在管理方面仍受到较多外部因素影响,包括生态旅游者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以生态旅游者为例,其本身作为旅游的需求者,关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活动中是否能够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这就要求生态旅游管理中应保证基础设施、旅游服务、旅游项目等都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可见旅游者对社区旅游管理影响极为明显。再从非政府组织角度看,其与政府、旅游企业不同,侧重于在管理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沟通以及建议等服务,且可有效监督评估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是旅游管理的重要“辅助者”,所以非政府组织能否发挥其基本功能将会为管理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除此之外,对社区旅游管理的因素也表现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如在政治环境方面,管理活动中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使管理模式与整个发展大环境相适应;而经济环境方面,不同区域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对管理活动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假若社区能够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完善,很大程度将为居民创造致富的可能;再如社会环境方面,管理活动开展中需充分考虑到社区居民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念等,若管理模式未能与这些社区社会特性相结合,很容易造成管理活动失败;从技术环境看,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在于有相关的技术作为保障,如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太阳能技术的运用,其不仅可帮助社区有效管理旅游活动,且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2、从内部影响因素角度

社区生态旅游,其在构成上主要以社区居民、旅游企业以及区域政府等为主,三者任一一方存在问题如居民参与意识不强、政府管理缺失等,都会影响旅游管理的有效性,要求三者能够相互配合进行管理与决策,这样才可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另外,对旅游管理模式影响的关键性因素也表现在社区素质方面,其中的社区素质主要指社区中所有主体的素质。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区域政府素质的影响。旅游管理中,政府需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林业、环保以及宗教等各方面的管理职能,并做好旅游管理中人员的配备以及相关管理体制的构建等,若这些管理体制、人员配备不完善且职能缺位,便会影响管理的有效性。第二,旅游企业素质问题。从现行较多关于旅游企业的形象问题方面看,“鼠目寸光”、“利欲熏心”等常被用于形容这些企业,尽管评价并不全面,但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旅游企业负面形象将会影响管理有效性,所以在实际管理活动中,旅游企业在环保意识、经营素质以及责任意识等方面都需不断提高,确保发挥其在游客中“教育者”与“服务者”角色功能,以及在社区居民中的“合作者”角色功能。第三,社区居民素质。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下,强调以居民作为主体,这样居民是否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生态意识以及较高的文化程度,将会对管理效果起到明显的影响。

三、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社区居民主体地位的缺失

区别于一般旅游模式,社区生态旅游强调旅游活动主题确定中应以社区形式为主,而其实现的关键在于社区居民主体性的发挥。然而从现行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情况看,整体经营与管理模式仍局限在传统旅游模式方面,社区居民在旅游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尊重。例如,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部分居民参与过程中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真正进行决策管理的仍以政府部门或旅游企业为主,居民的决策权、参与度都不明显,完全与社区生态旅游理念相背离。另外,对于较多参与意识不强、决策与管理能力较低等问题,政府与企业未做好相关的教育与引导工作,难以使居民主体意识得到提升。由此可见,现行社区旅游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便体现在居民主体地位缺失方面。

2、地方性人文理念的缺失

区域发展旅游业,是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然而需注意的是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对于社区文化、社区环境都会带来较多不可避免的冲击,严重情况下将使地方区域文化特色发生改变,影响文化多样性发展。这就要求在社区旅游业发展中,应兼顾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确保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文化发展需求。但事实上,真正能够做到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的行为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发展中人文理念逐渐丧失。例如,社区居民在生态旅游开发前在民俗民风上极为质朴,然而在生态旅游快速发展下,大多居民为获取经济利益,完全投身于旅游活动中,开展较多旅游组织与经营等活动。尽管社区居民这种主动参与行为值得肯定,但长期置身于外来文化影响下,社区原有的习俗传统、本地文化都可能面临消散情况。因此,现行地方性人文理念的缺失成为生态旅游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旅游管理模式不健全

旅游管理模式是否合理将决定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目前大多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便表现在旅游管理模式不健全方面。首先从旅游企业竞争管理角度看,旅游企业为保证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便采取低价策略,这种方式很难使旅游企业利润得到保障,而因利润的降低,企业往往从服务质量方面进行成本控制,这样整个生态旅游的发展将处于恶性发展状态。另外,从旅游产品管理情况看,不具备较强的创新力。需注意的是社区生态旅游一般旅游模式不同,其强调游客、居民共同参与到旅游活动中,但目前旅游企业为游客提供的产品仍集中在“观光”层面,所安排的旅游行程较为固定,何种形式下将社区生态旅游完全趋同于传统观光形式上,这样社区生态旅游的价值由此丧失。

四、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相关建议

1、社区生态旅游管理中区民的参与

针对现行旅游管理中存在的弊病与影响因素,在实际管理中首先应注意鼓励社区群众参与其中。社区居民本身在角色定位中便应为旅游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无论在经营管理或决策方面,社区居民都有相应的权利。因此,为使社区居民这些效益得到保障,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应充分考虑到居民的意见,确保旅游发展方向更为明确。另外,在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为使居民积极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中,应进行居民交流平台的构建,可将相关的制度与旅游发展政策等利用平台进行,而居民也可在平台中将自身的意见与建议反映出来。尤其需注意的是若居民对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意见较大,相关部门需做好协调处理工作,确保对民心实时了解,才能避免旅游管理中有更多矛盾纠纷问题存在。

2、利益分配制度的构建

利益是否得以合理分配,是决定社区生态旅游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需在利益分配制度上进行不断完善,如相关的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同时,区域政府为使居民利益得到保障,也可引导居民利用旅游产业带来的机遇,开展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另外,区域发展生态旅游中,可对社区居民、旅游企业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使企业与居民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得到保障。另外,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需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但现有居民因知识文化素质较低,很难接受这些管理知识,更无从谈及将管理理念用于实际管理活动中,因此,社区管理工作中可考虑引入相应的引导机制,这样才可满足旅游管理要求。

3、居民旅游意识的强化

生态旅游发展中,对于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也提出较高的要求。从大多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现状看,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多在外地谋生,而留在社区中的多以年纪稍长的人群或儿童为主,所以在文化知识水平方面并不高,尤其在旅游知识方面更加匮乏,很难参与到生态旅游管理活动中。因此,在社区管理活动中,相关部门应适时做好引导与培训工作,保证社区居民充分了解旅游知识。另外,社区居民在生态环保意识方面也需不断加强,这样在游客到社区旅游过程中,社区居民会将社区的传统文化、生态环保理念向游客传递,以此为游客带来更良好的体验。

4、旅游管理模式的构建

为提升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水平,需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区域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合理选择政府管理、社区自主管理或委托管理模式等。首先,对于政府管理模式。其主要指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中涉及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开发、保护以及管理等,都由政府主导完成。政府管理模式的应用本身有一定的原因,如旅游的拥有者便为国家,所有旅游区的管理主体也应以政府为主。再如旅游区发展中较多的项目都由政府制定,这样在项目管理中也要求有政府部门参与其中。目前,较多区域在应用政府管理模式中,政府部门多会指定专门的旅游公司进行管理,这样整个经营管理活动更趋于专业化,管理效率相对也较高。

其次,在社区管理模式应用下,其主要指为社区生态旅发展中涉及的开发、经营、保护与管理等工作主体以社区居民为主。一般社区居民在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中对自身的利益极为关注,这样在活动中将表现的极为积极,所以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同时对于社区中的生态旅游资源,社区居民了解较多,对于社区自然内涵、人文内涵较为熟知,因此在经营管理中可保证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最后,委托管理模式的应用。这种模式主要针对生态旅游的某个项目或所有的项目,由政府部门将其委托给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从这种模式的的优势看,其强调经营管理权、所有权的分离,有利于整个管理效率的提升。综合来看,区域在旅游管理方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保旅游管理满足社区生态旅游发展要求。

五、结论

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影响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实际提升旅游管理水平中,应正视社区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立足于影响社区旅游管理的因素与当前管理中存在的弊病,注重完善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社区居民旅游意识,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旅游管理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社区旅游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伊灿.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分析[J].品牌,2014(06):17-18.

[2]仝利娜.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问题与加强措施[J].商,2015(31):81.

[3]刘秀青.基于居民感知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广州大学,2012.

[4]李刚.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互动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5]赵微.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6]龚克.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战略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7]付恒阳.旅游对景区生态的负面影响及景区生态保护研究[D].长安大学,2014.

篇11

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会通过货币支付的形式来购买相关的产品及服务,而这二者的总和就是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包括三大部分: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延伸部分。旅游产品的公共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旅游产品既包含有形的商品,还包含无形的服务,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第二,在某种程度上,旅游产品属于社会形态的产品,带有强烈的社会本质属性;第三,旅游产品具有跨地域性。基于这三方面的公共性表现,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及协调。

2.旅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

在旅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二是不同的旅游企业之间以及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阻碍旅游市场的正常发展,而且对旅游业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尽量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性,就需要政府干涉旅游管理,建立起信息系统,披露准确、真实的旅游信息。

二、政府旅游管理制度创新的举措

1.树立政府旅游管理的新理念

政府在创新旅游管理制度时,首先要树立新理念,可从四方面来进行:第一,服务主导。政府创新制度时,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在实行旅游管理时,政府要坚持服务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建立起公众满意的旅游管理制度。第二,公民本位。所谓公民本位是指政府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充分了解公民在旅游方面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制度进行创新。第三,有限政府。政府在行使管理职能时将自身定位于有限政府,承认政府并不是全能型的,不能包办一切事务,进而实现对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第四,透明政府。政府应充分调动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并将政府相关的旅游政策透明化公开,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因此政府在制定旅游管理制度时,要坚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就要求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起完善的旅游管理制度相关的法律体系,从而实现依照法律来规范、引导、制约和保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3.强化政府旅游管理主体的责任感

旅游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公民、旅游企业、社会团体等。作为责任主体,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当前我国旅游管理制度责任主体责任感普遍不强,因此政府要通过相关的措施来加强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感,进而推动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4.培养公民的公共理性

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政府要参与其中外,我国的公民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当前,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还比较淡薄,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及服务。对此,政府应该积极地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并有效地增强公民的整体素质及政治能力,让公民参与到旅游管理制度的创新过程中,进而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人翁,最终实现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