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09:21: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古代字词文学常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现阶段教授古典诗词的观念相对滞后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首先应提高对古诗文教学价值的认识,明确指导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并非可有可无之事,而应视之为对教师的一种要求,一种无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现阶段教师自身对古诗文价值的认识不足,教学观念滞后,必然体现在教学设计和过程的实施中,其主要表现为:重内容 ,轻意蕴; 重传授,轻感悟;重背默,轻朗读。此类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将古诗词最具价值的神韵剥离肢解,“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张炎《词源》),课堂也了无神采,索然无味。
二、新课标下小学高年段古典诗词的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文的教学当然也应体现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
(一)诵读,明诗意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诗词的学习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通过单个读、齐读、范读、师生共读、赛读等多样的朗读形式使学生乐读、爱读。诵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大类形式,背、默、吟、唱都是诵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诵”为一种绘声绘色的语言表达。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绘声绘色地朗诵,以培养语感。同时,诵读还能避免课堂单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式多变的诵读, 能发动全体学生参与, 使诵读与理解揣摩字、词、句、篇紧密结合。每次诵读前, 我们应提出指向性要求, 要求应包括:感知什么内容,思考什么问题, 诵读技能达到什么水平。
另外可以指导学生循序分层地诵读:
音读。音读是诵读诗歌的基本层次。其要求是读准字音, 读顺诗句。诗歌中常有一些平时不常用的生字、生词、多音多义的字词, 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遇到当中生僻的字词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 读准字音, 进而读顺诗句, 以便更好更准确地理解诗意。
意读。意读是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的学习过程。即要求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 把握诗歌内容的基本要点。意读是诵读中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感知, 不是让学生马上读出诗的深层含义和复杂的章法句法, 只要求学生通过诗歌的字面意义粗通。意读是由诗歌表层的字面意义向体味深层言外之意的过渡。
情读。情读就是要读出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来。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指导学生体会出作者在诗歌中意欲表达怎样的情感, 然后调动起作者心中与之产生共鸣的情感, 作者与学生在诗歌某一点上达到共鸣后, 再借助技巧真正达到情读的目的。
(二)感悟,揣诗情
诗词的语言是含蓄凝炼的,它们往往运用具体的意象传情达意。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意诗情,可以引导结合注释先自己感悟,然后再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美的语言对诗句进行描述,进行创造和深加工,从而深切地感受诗词语言的精美,深入到诗词的意境中去,真正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知人论世,结合作者时代和背景去感悟
古诗题材主要有八类,有送别诗、爱情诗、边塞诗、思乡诗、山水诗、田园诗、战争诗、怀古诗。其实大多诗词你都不会事先清楚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得从诗歌中去找。可以先通过字词之间辨别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哀是喜,这比较容易做到。另外要分析诗歌中具体的词、句,这需要积累一定的基础。
2.品词度句,咀嚼、琢磨诗的意境和感情
品,是品味,仔细咀嚼、反复琢磨的意思。品字,学古诗词必须咬文嚼字,一字一词的品。古诗词中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每个字都是诗人费尽心血提炼出来的。我们在教授学生品的方法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第二,品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包含的哲理;第三,品析诗歌中一些名句,既要品出诗句的意思,又要品出诗句在表达上的特点和效果;第四,品析诗句描写的画面、诗歌的意境等。
(三)比较,引思考
比较就是看出异中之同, 或同中之异, 即看出共性与个性, 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完品读训练之后,可以选取一些题材、立意、意境等相似的诗词,通过对比阅读,也可以选同题目、同词牌、同作者、同时令、同地点的一两首诗词让学生见识见识、欣赏欣赏, 虽不必说出它的美丽, 但能感觉诗词的魅力, 比较其间的异同, 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需。
(四)运用,促迁移
小学高年级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凭借古典诗词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长文学常识和社会常识。但文学理解力和鉴赏力不是靠一两篇诗词就能形成的, 如果就诗词讲诗词, 没有知识面的扩展, 知识就成了死知识, 能力就不能形成。所以, 诗词教学中, 最后的扩展运用是必要的, 是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形成自己对诗词的独立分析鉴赏能力的必经之路。
总之,提高学生阅读赏析古诗文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上述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模式并不是僵化的、 固定不变的, 根据不同诗歌体裁和学生的实际, 可以灵活运用, 有的过程可以跳跃, 有的过程可以反复, 而且可增加一些程序。总之, 从教学实践看, 此模式对突破教学重难点以及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我国的诗歌浩如烟海,诗人也是灿若星汉,古诗教育方面也受到了重视。因为古诗词孕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诗词都是我国诗歌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篇幅不长,表达的意境比较深远,对于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词就是用语言表达的。认真学习诗词,是我国中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也是他们接触古典文化的一个很好的教材。
一、初中古诗的学习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少古诗学习兴趣
对于古诗词来说,跟学生的时代距离比较远,而且古诗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社会常识或者是社会制度跟现代社会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觉得学习古诗没什么用处。加上古诗跟学生的现代口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产生语言文字上的障碍,当读不懂的时候便会出现畏难心理,自然古诗学习兴趣不大。
(二)教师缺少古诗学习方式的指导
一部分老师觉得学习古诗就是理解课本中的句子和词语的含义,让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就等于完成了古诗学习的任务。就导致在教学方式上选择的是简单的串讲,没有进行有步骤的训练,对于古诗词的鉴赏方式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讲解都不是特别到位,学生缺少完善的古诗学习方式的指导,学习成效不明显。
二、优化古诗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反复朗诵,品味声韵魅力
诗词之所以被人们觉得语言很美,就是因为语言的节奏美感。古诗在表达感情的时候会采用拟声、双声或者押韵等形式来表达诗词的声韵美。诗词把这些形式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形成了节奏鲜明,读起来抑扬顿挫的作品。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诵,在优美的旋律中对古诗的美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特别是配上音乐来朗诵古诗的时候,就能让学生在朗诵中进入古诗优美的意境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古诗的感情基调。比如,在学习《观沧海》这首诗的时候,要先让学生了解曹操这个人物,明白曹操想统一天下的决心和抱负,知晓这首诗正是创造在曹操北征的路途中,全诗格调激昂,显示除了曹操的英雄本色。再比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了解杜甫本人一生的坎坷,具备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这样就能对这首诗沉郁顿挫的风格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进行反复的朗诵,更好的品位诗歌声韵的魅力。
(二)字斟句酌,欣赏语言魅力
学习古诗词,需要对诗词中的字词进行反复的斟酌,体味每一个重点词句的含义,通过这些字词来感受诗歌中的形象和已经,更深一层的领略诗歌中的情趣,获取相应的审美体验。在对诗歌的语言进行品位的时候,要先读懂一些语句。对于古诗词来说,具备其特殊性,像语句比较浓缩,成分的省略性比较强,意思的跳跃明显等等,这些都是初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的障碍。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真帮助学生梳理句子和词语,告诉学生要先进行分词解意,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的理解,明确这个词语在本诗中所表达的具体含义,启发学生去感悟。比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时候,要先让学生品读其中的字词,“枯藤”的“枯”字,“老树”的“老”字,“昏鸦”的“昏”字,简单的几个字,就奠定了古诗的格调,烘托了冷落暗淡的氛围,显示了一幅沈深秋僻静的乡野图。再比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早莺”,“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新燕”和“啄”,初春时的早莺,南归的燕子,衔泥筑巢,莺歌燕舞,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让人陶醉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喜悦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通过这样的字斟句酌,反复的吟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魅力。
(三)情景交融,感受意境魅力
在古诗教学中,要让学生发挥想象,领略诗歌表达的意境美。因为中国古诗的文字都相对比较精练,而且意境比较深远,具备特有的诗中有画的感觉。著名教学学家叶圣陶曾经指出:“在讲授诗歌的时候,要关注学生性情的陶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精要的部分,一两句的指导就足以,不需要冗长的解说。”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通过过媒体把文字、图片与动画等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的表达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比如,在学习《江雪》这首诗歌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这样一幅画面:漫天飞舞的大雪,夹杂着呼呼的北风,天地之间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浑然成为一体,就是在这个辽阔与寂冷的画面中,出现了一艘孤零零的小船,上面坐着一位蓑衣笠帽的渔翁在江边垂钓。用多媒体播放出画面让学生去感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感受诗人的孤高,感受其中的意境魅力。
(四)融会贯通,反思哲理魅力
对于古诗来说,本来就是诗人触景生情的产物,是诗人对于人生以及社会万象的思索得出的结果,具备发人深省的哲理,融合生活情趣与艺术形象为一体。人性的两个方面就是理性与情感,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哲学理念是当时人类意识的主要体现。就像孔子在面对大江大河奔流不息的时候,就说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名句,这是在告诫其弟子不要虚度光阴,浪费时间。这些富含哲理古诗把本来对立的理性与情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事实上,哲理诗歌跟叙事诗歌以及抒情诗歌一样,都是古诗的组成部分,是可以让学生慢慢咀嚼的另一种审美方式。比如,我们在学习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的时候,其中“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如果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感觉作者是在观赏风景的体会,但是深入思考就可以得出一条哲理: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以及学识,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结论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古诗词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都在文化中显示出来,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所以,要认清当前初中生古诗学习的现状,优化古诗教学,反复朗诵、字斟句酌、情景交融、融会贯通,让中华民族的古诗词文化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时下,国学的热潮持续升温,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在讲国学,那到底什么是“国学”呢?
(一)什么是国学
在古代,国学指代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国学在中国古代是指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高等学府,其教育课程主要是《五经》、《四书》。中国近代国学不是古代国学的断裂,而是在学术意蕴上的承传和发扬。它是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鉴于中国严峻的内忧外患,为保国保种,救亡图存,而倡导国学,以与西学相颉颃,是中西方文明激烈冲突的产物。多数人认为,国学定义始见于章太炎的《国学概论》,章太炎认为国学是“一国固有之学”,坚持“国粹主义”原则的“国学保存会”主要的发起者邓实,曾与1906年撰文指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下定义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的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我所理解的国学就是对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主要是以“儒学”为核心,以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进行研究的学问。
(二)国学传播形式
在大众传媒时代,呼唤国学,掀起国学热并非偶然,因为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的信息提供者,“一些重要的‘稀有’公共传播资源,例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等,也是国家以某种制度方式委托给传媒组织专用的”。传媒环境下传播国学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形式:
1. 名家讲坛。以央视的《百家讲坛》为例,该节目的宣传口号是: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请来的都是名家大腕,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古典著作,运用现代流行语言思维重现历史,讲述的趣味饱满,吸引了大批观众。把晦涩难懂的古典文学以及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通俗易懂的传达给平常百姓,由此国学常识得到大力普及。大众传媒作为桥梁,使得所谓的高雅文化与普通群众紧密联系,彼此了解。
2. 字词竞赛。去年开始,《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等文化教育类节目红遍大江南北,这类节目采取了竞赛制的形式,关关设卡,层层选拔。此档节目旨在传播汉字文化及诗词文化,在敲击键盘的时代,掀起了对手写汉字的重新审视,像当年《百家讲坛》掀起的国学热一样,就是用当时新鲜的形式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同时期的节目类型也一定会有创新,现在这几档节目都抓住了荧屏普及传统文化的新核心――好玩、有趣、紧张。
3. 翻拍经典。近几年来,电视剧、电影行业对传统文化领域的选题也是呈上升趋势,迎合了读图时代人们的心理:人们不再愿意坐下来心平气和的仔细品味名著,而是通过电视、电影了解国学。四大名著被翻拍,在新时代的影视技术下再次演绎不同的视觉效果,电影方面,《花木兰》、《赤壁》、《墨攻》等传统国学中的经典题材也陆续被搬上荧屏。在这样的时代,人们仅靠一些外在形式慢慢品味着国学真谛。
4. 国学频道。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国学的传播也与时俱进。百度开设全球首个国学频道,免费为广大网友提供国学相关知识搜索,提高古典文化典籍的在线阅读及下载功能,使得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同时,博客界也推陈出新,建立了专门的国学博客,为大家交换国学学习心得提供了一个平台。微博、微信等媒介也为国学的传播贡献力量。
二、国学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这个新旧媒体交替的时代,各种媒介相互策动,国学普及呈现“大众化”、“通俗化”,虽然拉近了传统文化与群众的距离,但是国学教育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暴力化”、“快餐化”、“商业化”趋势。
(一)国学传播内容失真
在掀起的国学热潮中,大家对国学有着一种非常深厚的热情,以至于在传播的过程中盲目传播国学,将国学里面的部分进行全部传播。很多人已经不关注国学本身,而是以偏概全,更看重的是当代一些名家的调侃理解。在经济效益面前,一些媒体机构拿国学当幌子而大行一些欺骗之术,这就使得国学走向了一种庸俗化,这种心态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学传播中国学精神失真、变味。
在这个大众传媒时代,电视、网络等先进手段的加入,使传播速度更加广泛快捷,某些学者与媒体利用这种工具相互炒作,为了追名逐利,媒体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与神秘感追求,报道一些离奇的、牵强附会的情节,而学者们也乐此不疲。例如,纪连海在百家讲坛讲到大禹治水的情节时,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门是因为他在外边有情人,诸如此类的讲解岂不是对国学神圣性的挑战?
国学中既有好的部分,也有不好的部分,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一定要在内容真实的基础上,切不可过度炒作、盲目传播。
(二)国学传播形式跟风
继央视推出的《百家讲坛》之后,全国各地电视台争先恐后的仿效此节目,文化与商品结合,传播媒介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进行再生产、包装、销售,国学内容扭曲,国学传播形式雷同,相互模仿却缺乏创新。
这些节目传播形式皆坚守大众化取向,调动多种表现手法和文化元素加以包装,本是一种机智的文化引导,却因娱乐至上的心理使得价值舆论导向有失偏颇,“它们的灵魂是娱乐,只是采取了不同形式包装,面向不同娱乐需求的观众”。
如同物质产品有其生命周期一样,文化产品同样有它的生命周期。并且,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是通过一系列创新、创意支撑的,受众一旦“审美疲劳”,就会失去新鲜感。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国学传播时,其形式也要不断创新,但要秉承一个原则:面向大众、实事求是。切不可盲目跟风,相互攀比,向大众传播国学要揉进多种元素,注入新的智慧,如此才能更好的普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国学传播价值失衡
国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传播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传播价值:
1. 提升人文精神。目前,在我国的转型社会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如世界观、价值观等混乱的问题,而国学的传播价值中就具有提升人文精神的作用。在国学的传播过程中通过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让人们能够继续恪守传统的道德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树立文化自觉。国学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弘扬。一方面,对于国人来说,国学的传播能够让国人对国学更加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更加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而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以提升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国学的传播通过国际渠道向外传播,从而让外国人能够了解中国文化,并且更深层次次的了解中国,这是国学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3. 传承文化观念。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而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的传播也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这种价值观念是体现在国学中的。国学传播就担负着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这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
然而,在当今“国学热”的背景下,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因为国学的传授人们的精神境界有多大提升,并没有感受到国学的核心精神与理念,并没有感受到因为国学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多大改进。绝大多数传播者与接受国学的人们都是从功利出发,舆论导向错误。在国学的传播价值的认知上,不注重自身应有的独立品格与追求,缺乏远见卓识,缺乏最宝贵的东西,偏离了体现文化传播先进性的正确方向。选取一些非规范、非道德、非健康的价值观错误的内容进行传播,亵渎了国学的真谛。
三、国学传播对策研究
在国学传播的热潮中,国学中那些积极的理念、精神与价值最应得到关注,并且大力传播。而我们目前在传媒环境的影响下,传播媒介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将国学内容扭曲化,传播形式单一,舆论价值导向失衡,使国学沦为一种“文化快餐”。国学的传播很多都停留在了表层的视听享受上,无法给观众提供更多的营养。因此,对目前国学的传播一定要做有深度的理性思考,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一)丰富国学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国学传播的普及性,要求其传播形式和内容必须充分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国学的传播应该根据受众所处地域环境的历史沿革、社会发展状况、民风民俗以及受众个体的文化层次、从事职业、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生活经验等诸多因素,针对不同层次、类型撷取传播的内容,设计、创造多元的传播渠道和形式。做到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适应不同受众的需求。
同时,在国学的传播过程中,要着力保持国学所传达的信息的真实无误,体现对国学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珍惜与应有的敬重,避免对国学文化的曲解和误读;在传播形式上也要推陈出新,具有创意性。一方面要追求趣味性,即讲故事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基于史料的深刻理解,只有两者结合,国学的传播才能健康持续。
进行国学传播不能只流于形式,重要的是内容的精华,在传播的过程中应该传播优秀的文化部分,而对一些落后的思想应该进行自觉的理智舍弃。在现代提倡国学教育很有必要,“国学热”的出现说明大众有这方面的需求,因此,国学要积极地服务于大众就必须走进大众,走进大众就要健康的普及,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大众紧密相连,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舆论导向
国学是中华民族通过数千年的积淀、诠释、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想要真正汲取其精华,就必须真正潜下心来,仔细的揣摩研读,仅靠“商业化”的文化快餐不仅不能传承真正的国学知识,很有可能造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在国学传播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舆论导向很有必要。
1. 加强媒体自身素养。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加强自身媒介素养,坚守媒介应有的文化操守,真正的为大众提供一片解读文化的净土,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的传播必须承担起引领文化的社会责任,保持批判、继承、发展的主旨,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履行自觉传播、发展和提升先进文化的职能。
大众传媒要着力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弘扬国学中彰显的注重人格、伦理、利他、和谐以及自强、坚韧、奋斗的人文精神。激励广大受众追求安宁幸福,和谐社会,引导他们认识、憎恶并抵制当今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进而以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国学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最优秀的东西得以传播并充分发挥作用。
2. 提升受众者的分辨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开放的社会机制与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多元价值观提供了条件,但是也造成了各种价值观交织、思潮激荡的情况,甚至道德沦丧、人们精神空虚的现象。与此同时,在今天的读图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没有时间去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当传媒成了我们的耳朵和眼睛之后,我们的世界被传媒建构起来。在这样的世界,我们被舆论左右,自己缺乏分辨能力,因为有了无数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却不知道选哪一个,现在的人们迷失了。
在国学热的背景下,各种媒介交互作用,新旧媒体交换,使得国学的传播渠道多样,传播内容复杂,需要受众者增强有关国学的基本知识,提高辨识能力,学习正确的、有益于身心的国学精髓,摒弃错误的、有害于身心的国学糟粕,使得国学教育更好的普及到受众者中。
(三)区分传播的通俗化与庸俗化
国学传播需要通俗化,只有通俗化才能为大众接受、理解并吸收。这就要求国学经典的讲解要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正确的东西,讲出经典的精义所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