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措施

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31 09:22: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措施

篇1

教材解析:“环境问题的概念”部分,教材呈现两幅景观图(图41 大气污染、图42固体垃圾污染)。图片虽然直观,但对概念的理解帮助不大,可补充图1“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用图说明:人类社会是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对地理环境施加各种影响。具体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从(自然)地理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向(自然)地理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环境问题是(人类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超过环境再生能量或者(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从而使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并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该图使学生在了解人类社会和环境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有利于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环境问题的分类和产生原因。

二、加工图片,剖析环境问题的类型

教材解析:“环境问题的类型”部分,教材以“树状结构图”的形式呈现。该图很好地呈现出环境问题的四大类型,但该图对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提出环境问题治理的措施”知识点没有提供恰当的延伸契机。故可在原图的基础上加工(如图2)。

用图说明:加工后的树状结构图明确了某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到底是“索取大于再生”还是“排放超过自净”,有利于学生在探讨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思路。针对“索取大于再生”这类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根本思路是:减少索取,促进再生。针对“排放超过自净”这类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根本思路是:减少排放,加强自净。

三、以图为媒,探究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材解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的教学目标为:根据相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师可结合《选修6》对本节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基本思路为:某环境问题的概念―产生原因―治理措施。以案例教学模式为主,详细分析一个案例,让学生在掌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其它案例。现以“大气污染”为例,探讨具体实施过程。

1.利用景观图直击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指洁净大气被有害气体和悬浮物质微粒污染的现象。本环节利用教材图41“大气污染”、“雾霾中的天安门”(如图3)这两幅景观图片加以诠释。

用图说明:大气污染是学生身边的案例,采用景观图加以展示即可。与其它类型图片相比,景观图更直观、更能带来视觉冲击。

2.巧用活动图探究大气污染成因

通过教材图41“大气污染”、图47 “煤燃烧过程的生成物”、图48“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引导学生找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生活用煤产生的烟尘。在此基础上总结:大气污染成因的分析应从污染源和自净途径两方面入手(如图4)。

用图说明:教材用图能让学生深入了解煤和汽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了解导致大气污染的化学物质。补充图4可为探索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提供思路。

3.运用结构图总结治理措施

在成因探究的基础上,明确治理途径应“兵分两路”。一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为增强自净能力。该部分可设置学生探究环节,探究目标:针对大气污染产生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可利用树状结构图加以总结(如图5)。

篇2

人类活动(包括农业活动、大规模基本建设)、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土壤土质特性决定了流域产沙的复杂过程。一是人类活动使流域土壤的植被受到破坏,流域的覆盖率大大降低,土壤抗蚀能力降低,从而在流域内产生大量的泥沙。二是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于大气中,较松散、易受到水流、风流的侵蚀。据不完全统计,长江、黄河的年输沙量高达2 113亿t,我国江河多年平均输沙量约27亿t。泥沙在塑造美丽富饶的平原陆地的同时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灾害,由于泥沙灾害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数以亿计。泥沙灾害主要包括土地沙化、山地崩塌与泥石流、岸滩崩塌、泥沙冲刷、泥沙淤积等。泥沙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过程等方面具有类似的规律性。渐变性或突发性、群发性、时间分布不均匀性、危害严重性、灾害类型的转化性、地域分布不均匀性是泥沙灾害的主要特点。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接受流域泥沙的资源化与水沙优化配置,并已开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如建筑材料、淤临淤背、造地)。

2泥沙治理技术措施

2.1流域水沙治理方法

以黄河流域治理为例,黄土高原地区近几十年开展的大规模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显著地改变了流域的下垫面条件,也改变了流域系统的水沙过程。水利水保措施具有明显的减沙作用。通过采取淤地坝拦沙、滩地拦沙、梯田与果园减沙、水保林及封山育林减沙、种植草地减沙等有效途径,减少了泥沙淤积、引洪淤滩是处理黄河泥沙的有效途径。

2.2河口泥沙治理技术

每年世界范围内由河流带入海洋的泥沙约200亿t。充分认识河口泥沙扩散自然过程的必要手段是定量研究,地貌学、沉积学等是其重要研究内容。定量研究方法包括2类:一是间接得到泥沙扩散的方向和数量,可通过测量研究区沉积物的沉积速率获得,通过这类方法可以得到长时间尺度泥沙扩散的定量估计。二是结合水力条件,直接测量水体中与泥沙密切相关的物质或泥沙含量,计算水体中泥沙的搬运数量。但该方法只能给出短期泥沙扩散的定量估计或泥沙扩散的距离、方向等属于定性的估计。

2.3水库防淤减淤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流域的综合治理。由于人类农业活动和风化作用的加剧,降雨的冲刷作用较强烈,西北地区土壤的表层颗粒十分松散,抗冲刷能力弱,细、中颗粒土强度低,降雨可形成较大的高含沙水流运动。防治水土流失可以与绿色产业相结合,做好流域的植树造林、生态养护工程十分必要,即可以加强上游拦沙阻沙效果,或通过修建淤地坝等小型拦水建筑物[6-8]。二是枢纽底洞排沙。水库必须具有配套的排沙底洞,以便为保持水库留有一定的永久使用库容,利用坝前底洞将入库泥沙全部或部分排出。一般可以一洞多用,灌溉放水洞兼顾排沙洞。例如延安王瑶水库增建排沙洞运行后13年来累计排沙5 570万t,而无排沙洞时运行5年后的淤积损失率达31.2%。设置灌溉兼排沙的底洞,可使淤满的死库重新启用。三是充分利用异重流排沙。异重流排比较高,也属于壅水排沙的一种类型。多次异重流平均排也可以达到60%以上,一次洪水异重流排可高达90%以上。

2.4河道淤积缓解技术

建立在熟悉高含沙水流性质的基础上,可利用高含沙水流极高的挟沙能力进行长距离输泥可缓解河道淤积。

3流域泥沙治理存在的问题

流域泥沙治理是综合性课题,其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水沙变化趋势预测影响水土保持措施,人类活动显著影响了降雨产沙过程,预测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增加。因此,可不断探索用高新技术(GIS、遥感等),从基础理论、基本资料入手,根据实测资料分析水沙规律,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及趋势预测。从而较准确地分析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以便预测未来的水沙变化趋势。二是应加强对河道本身冲淤对水沙变化的影响、农田及耕作措施拦蓄水沙作用的研究。三是缺乏较成熟的水文统计模型分析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而产沙输沙的水文概念性物理模型起步较晚,还不能像降雨径流模型那样方便地应用于实践,因为影响水沙变化的因子较多,资料的代表性尤为重要。四是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的水沙观测资料缺乏,分析研究工作的困难增加。五是难以准确地将降雨侵蚀产沙试验资料和小流域情况分析推广运用到大尺度的流域上去。

4发展展望

通过上述提到的治沙办法可以看出泥沙治理技术日后会偏向于生态治理方向,从单纯的治沙转向治沙的同时利用淤沙,并且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流沙治理方面。应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作为一个系统,其目的是建立稳定、持续、高效的流域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经济系统[9-10];从实际出发,综合分析流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开发因素、制约因素、有利因素,合理确定治理技术发展方向和治理目标。

5参考文献

[1] 金德生,师长兴.流域系统的泥沙灾害类型及其划分原则[J].地理学报,2002,57(2):238-248.

[2] 王峰,石辉.红壤丘陵区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体系[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5):248-251.

[3] 谭卫青.高扬程灌区泥沙治理工作初探[J].内蒙古水利,2011(4):96-97.

[4] 蒋东,曹文杰,卜祥旭.黄河泥沙利用与防洪河道整治结合研究[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9):366.

[5] 陈富民.渭河下游水沙演进特性分析[J].陕西水利,2010(1):29-32.

[6] 刘双喜.金沟河渠首泥沙治理措施探讨[J].人民黄河,2009,31(11):79-80.

[7] 张彦南,张礼达.河道淤积泥沙来源及治理对策[J].水利电力科技,2009,35(1):15-18.

篇3

自20世纪70年代起。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开始显露出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集约化的农业生产,虽使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各种农用化学品投入量的高速增长,由此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比已超过了工业点源污染。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直接破坏了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人类健康也构成巨大的威胁,这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相对而言,面源污染问题研究还较有限和薄弱。

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124万t,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0kg/h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kg/hm2的安全上限。我国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很低,据统计,氮肥平均利用率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为35%-50%,我国农药年均使用量达50万t左右,其中约30%被农作物吸收,而35万t流入江河、土壤及农产品中,进入人的食物链,使全国933.3万h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地区生产的蔬菜、水果中的硝酸盐、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地膜污染、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我国每年产出秸秆6.5亿多t,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超过17亿t。由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村剩余秸秆被随意焚烧,不但浪费了生物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给人民生活和交通带来了不良影响。未经处理、利用的粪便和冲洗粪水,污染了养殖场周围空气,也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

2 农业面源污染的复合控制系统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把控制的防治农业面源问题作为水质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国面源污染研究始于北京城市径流污染研究及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调查和河流水质规划研究,现在面源污染已经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和其它学者们的关注,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没有从系统的角度考虑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现有的控制方式主要偏重工程和技术角度的运用,如人工湿地、植被过滤带和缓冲带、暴雨蓄积池和沉淀塘等,有的专家推荐使用国外的非工程技术如综合治理策略(IPM)和最佳管理措施(BMPs)等,这些单项治理技术虽然具有一定作用,但对复杂的农业面源污染的局面,不能完全有效解决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运用系统的方法通过控制整个面源污染的全过程,构建一个农业面源污染的前馈与反馈复合控制系统,采用源头阻控、迁移途径阻断和末端治理的综合治理方法,使之达到合理、经济、有效的预期目标。其系统结构见图1。

2.1面源污染预测与服务子系统及其运行保障

该子系统主要是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在春耕生产前,特别要注重根据市场上的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供应情况,及时采集整理与相关信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趋势预测,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加强服务,指导、监督、控制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充分依靠广播、电视、报刊和电子网络等传播媒介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全社会认识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性,自觉规范生产生活行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农闲季节,应对农民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为农民提供国家政策法律服务,提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项目工程的所实施的各项技术,以及相关的专家决策与咨询服务等。由此可见这个子系统的运行要依靠强有力的行政体系来保障,因此,各级政府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造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把农业面源污染预测与服务工作作为乡、村政府的一项常规工作来对待。通过乡村两组织完善工作职责,落实工作目标,并由各职能部门推动、检查、考核、监督、执法,保障该子系统的运行。

特别要注意结合农村生态改善的长期发展规划,以绿色GDP意识,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有机地结合农、林、牧、渔业,延长生态链,使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技术水平,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2面源污染决策控制子系统及其运行

该子系统主要是对工程技术建设和非工程技术管理进行决策和控制,提出合理的控制方案。农业面源污染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能幻想在短时间治理完成,应制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中长期规划,在规划与审批环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建设人工湿地、植被过滤带和缓冲带、暴雨蓄积池和沉淀塘等工程项目。控制农业生产面源污染的迁移过程;建设公共厕所、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农村供排水基础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以及沼气设施控制农村生活面源污染源等,并科学实施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对农村现有对环境有污染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工程项目也应限制、控制其生产或取消其建设。对于没有条件建设工程项目的地方,应加强非工程技术管理,如改进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和径流的产生,实施综合治理策略(IPM)和最佳管理措施(BMPs)等等。决策控制子系统目标应作为市、县、乡、村政府和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以保证农业面源污染的中长期规划的实现,统计部门应该增设农业面源污染的指标。要像工业点源污染一样在统计年鉴中反映,为政府及部门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

由于农村环境问题的外在性,建议政府增加农业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每年从农业开发、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公共卫生等项目资金中切出部分来,捆绑用于整治农业面源污染。但由于其规模小、投资分散,中央和省难于直接操作,需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去落实。可以考虑采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的办法,中央政府下拨资金专款专用,并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追加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除此之外,也可以运用市场机制筹措一些社会资金。同时,为了让农民有积极性参与这些项目的决策,监督这些项目的建设,也可以让农民以资代劳等。

2.3农业面源污染措施控制子系统及其内容

农业面源污染措施控制子系统是指任何能够减少或预防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措施、操作程序,包括工程、非工程措施的操作和维护程序。根据污染的过程又可分为污染源控制、污染迁移途径控制和面源污染末端治理三方面。该子系统主要以源头控制为重点,同时采用一定的迁移途径阻控和末端治理工程性控制措施。在采用具体控制措施时,可以根据各地的控制要求,结合自身的经济、社会、地理特征等条件,灵活选取简化流程,以多种经济、有效的控制措施相组合。在不同的时空阶段中实施不同措施。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和改善与农村生活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充分考虑建设一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设施,如人工湿地、植被过滤带和缓冲带、暴雨蓄积池和沉淀塘等项目。其主要内容见图2。

2.4面源污染监测子系统、治理评价和污染残留量比较子系统的构建

篇4

级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此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

根据县综治办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经乡党委研究决定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副职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治办。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合理的人员安排,不仅为此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广泛的有效宣传途径,还提拱了坚强而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统筹安排,精心部署

乡综治办公室召开了“综治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各村负责人和乡直单位负责人会议,对重点活动进行了分解落实,并对各村和乡直有关部门“综治宣传月”活动的组织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活动内容、活动重点等作了明确要求,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各单位以发放宣传品等形式进行宣传。在单位醒目的地方悬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横幅。在学校开展一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知识教育,加强师生对反对“×××”等组织活动的教育和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加强,确保我乡的社会政治稳定。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把反警示教育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有效地做好组织排查活动,确保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发生;按照5月11日召开的“全省、全市十一运会社会稳控和安保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做好了各个重点建设项目泄洪漕工程、四段青岛世恒项目区、永胜煤田建设等工作的稳定和安保,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宣传力度。各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发挥作用,在所包的学校开展了三至五次大型法制宣传教育,积极预防和减少在校生违法犯罪。乡财政安排专款用于支持综治宣传月活动的开展,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

篇5

前言:在当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源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停的增加。在我国工业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加剧。有效降低固体废弃物对水体资源产生的污染危害,已经成为目前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如何全面优化相关治理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就成为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研究关键。

一、固体废弃物对水体产生的危害

固体废弃物对社会水体资源造成的污染现象最为常见,其污染的规模和力度也最大、最强烈。在我国当今社会相关环境保护的专家学者研究理论之中,固体废弃物对水体资源造成的污染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界定类型。点染污染以及面污染,都是固体废弃物对水体资源造成污染的主要类型。每一种分类下的污染类型,都有着不同的污染现象,以及与之相对应不同的污染治理方法。

所谓点污染,其具体指的就是能够对水体资源造成污染的固体废弃物,从一个集中的切入地点进入到水体资源之中,从而发生污染的现象。而固体废弃物对水体资源造成的面污染,则主要指的就是固体废弃物来自于整个水体资源的地表或者地下。但无论是哪一种存在形式的污染,都需要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及时采用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加以治理。否则固体废弃物通过水资源的流动性传输,将流入到其他地区的水循环系统之中,甚至还会对农作物的种植田地造成严重的损害,后果不堪设想[1]。

二、固体废弃物水体资源污染的治理方法

随着社会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缓解和降低固体废弃物对水体资源造成污染危害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增多。目前被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所广泛应用的应对方式,主要可以根据其应用性质的不同,而进一步划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式以及生物手段三种不同的处理途径。

(一)固体废弃物的物理处理方式

固体废弃物的物理处理方式,是我国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治理工作人员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治理方法。所谓固体废弃物的物理处理方式,其具体指的就是当相关工作人员,发现能够对水体资源造成污染危害的固体废弃物时,通过采用破碎、碾压的方式将废物无拆卸分解的处理手段。通过应用现代化机械设备或者人力破碎的工作途径,改变固体废弃物内部物理分子的构成方式,从而降低其对水体资源造成的污染危害力度。相比现代化的化学治理方式和生物治理手段,物理处理方式所消耗的财力较少。对相应破碎分解工作的开展,提出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要求较低。在物理方式治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相关工作人员能否准确判断出相应固体是否会对水体资源造成污染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2]。

(二)固体废弃物的化学治理手段

固体废弃物的化学治理手段,是在物理治理方式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治理途径。固体废弃物的化学热分解以及降解的处理方式,都是化学处理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应用化学热分解等各种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形式,相固体废弃物的一部分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形成一定形式的自然生产能源。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工业生产阶段之中,固体废弃物的化学治理手段,在热电厂的固体废弃物分解之中的应用最为常见。需要环境治理人员尤为注意的是,在许多情况下,固体废弃物水体污染的化学治理手段可以和物理治理方式相结合应用。比如在建筑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之中,保暖建设材料的降解和硅酸盐的化学分解作用等,都是通过应用化学治理手段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实例。

(三)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应对措施

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应付措施可以根据其生物种类划分领域的不同而分为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厌氧发酵以及好氧堆肥化处理都是生物应对的主要方式。厌氧发酵经常被应用在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过程之中,而好氧堆肥化的处理手段则经常应用在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营养原液的工作环节之内。通过利用推动生物分子的有基分解,实现固体废弃物向无机污染物的转化和发展,最终达到有效治理固体废弃物造成水体资源污染的消极生产现象。无论是哪一种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方式的应用,都需要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能够采取对症下药的处理手段,才能实现治理保护工作质量的完善和提升[3]。

结论:总而言之,在国家环境资源保护管理局可持续发展基本生态治理理念的影响下,有效缓解和水体资源的环境污染现象,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话题。在水体资源的污染类型当中,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力度最大。相关环保技术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各种固体废弃物在水体资源方面能够产生的实际危害,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因对措施,才能实现环保治理工作的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在许多地方,有关部门在进行社会管理执法时,往往强调与公安联合执法,意图借助公安机关的强制力对社会进行“暴力式”管理。同时,许多领导处理社会问题时思维陈旧且传统,习惯对人民内部矛盾或突发事件“上纲上线”。可以说,这种社会管理方式和“维稳思维”(实质是“以暴制暴”)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或矛盾的协调,甚至会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在社会管理的方式上,地方政府囿于传统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惯性,习惯于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体制控制社会。这种管理方式凸显了政府把自身凌驾于公民之上的思维惯性,忽视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的制约和监督,忽视了政府管理过程中公共责任机制的建设。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民的民主法治观念、权利意识和主体性意识有了较快发展,社会自下而上地对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进行选择、评价和监督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因此,传统的、简单的、粗暴的行政手段和惩罚手段日益引起公民的不满甚至抵制。单一性的行政化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利益格局。控制型的社会管理必然依赖行政手段去推行。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管理经济社会,但在管理实践中,其实际上难以很好地应对立体的、纵横交错的新型社会利益格局。结果是造成公利和私利对立、公众和政府对抗,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合作网络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

    总而言之,这一途径就是说,政府作为治理唯一管理主体应积极作为,以市场为导向,学习和借鉴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努力朝着合法、效率、负责、透明、开放政府的目标前进。公民社会的途径,与政府管理的途径不同,在公民社会的途径看来,治理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公民社会部门即第三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一种“没有政府的统治”,是独立于国家体制之外的,由个人组成的多元且自主的领域。公民社会涉及NGO、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的社会运动等第三部门。公民社会的途径将治理看成是横向联合的“公民参与网络”,是一种“社会中心论”的治理观。它某种程度上把国家视为一种潜在的威胁,有将国家边缘化的倾向。合作网络的途径,这一途径试图在“网络管理”的框架内整合上述两种研究途径。一方面,它继承“自组织网络”的主要观点,将治理看成是相互依存状态下的管理,将公民社会部门看做社会治理的主体;另一方面,它也吸收了“政府管理”途径的重要观点,承认一个负责、高效、法治、透明的政府对于有效治理的重要作用,认同“掌舵而非划桨”、“以市场、顾客、结果为导向”等新公共管理的思想精华。更为可贵的是,它不仅吸收了上述两者的长处,并且认为在网络中,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是平等的关系,需要通过对话、建立伙伴关系和借助其他主体的资源来实现依靠自身无法实现的目标。合作网络治理途径,实现了政府层面与非政府层面治理的综合,如果说政府管理的途径强调的是政府本位的治理;公民社会的治理途径强调的是社会力量本位的治理,那么合作网络治理的途径则强调政府、市场力量、社会力量三方主体的合作共治,三方主体在一定的法律制度框架下,基于公共利益的诉求,通过面对面的合作方式组成网状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合作网络治理视野下创新社会管理范式

    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合作治理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社会问题,但不可能杜绝所有的问题,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甚至某种程度上在推进社会的发展,大量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存在是必然,旧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为此,必须实现从重管制轻协商向统筹兼顾、协商协调转变,要改变过去主要靠行政手段通过管、控、压、罚等实施社会管理的方式,更多地学会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要构建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以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得到及时化解和向好的方面转化,使社会处于动态平衡、健康运行的状态。同时,加强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依托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化优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第二,实现社会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和途径的多样化。目前,政府仍然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主要机制,但不是唯一机制,在某些方面,也不一定是最佳机制。当前,要改革政府包办社会公共产品的模式,政府在一些领域可以采取非直接提供的方式,通过购买或竞标的形式交由第三方来提供,由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来提供,政府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社区公共产品政策和规划,提供资金和设施资助,制定公共产品标准,对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进行严格监督等。结语合作网络治理在社会转型时期为众多的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一种具有启发性的理论视野和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框架。政府、社会组织、居民三方应突出合作治理,积极转变观念,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创新社会管理,以便早日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篇7

1 林业有害生物现状

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危害形式、预防治理措施、生态经济评价及其法律政策制订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有效保护当地森林资源,推动区域林业生态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治理实用技术体系,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立体防治网络,难以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持续监控和有效治理,无法满足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利于我国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针对林业有害生物传播途径、传播机制、发生发展的特点,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才能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实施好、落实好,从而达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发挥最大的防控效果。具体措施:

2.1 建立预警机制

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采取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治理策略。对通报发现有疫情的区域,应全面调查和清理病死木,做到全面无公害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同时,加强对疫区苗木的监管,严控从疫区调运苗木,加大对苗木的检疫检查力度,杜绝疫病向外传播。加强对隶属不同区域的苗木及其木制品调运的检疫检查力度,特别是应加强对外贸进出口的苗木及其木制品的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检查力度,对检疫出有害生物的物品应就地封存,尽快查明传播源后做无害化处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相关情况,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因此,加强植物检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植物检疫水平和科技含量,建立以林业苗木检疫检测为主、进出口检测检疫为辅的联合防御体系,实现共建共防,联合预警。

2.2 做好干群联动机制

目前,我国造林类型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造林面积大且较为零散,伴随而来的森林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也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加之防治经费有限,专门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相对缺乏,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任务十分繁重,导致治理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当前森林经营管理权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条件下,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林区职工群众参与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有害生物的防控效率及其防控效果,而且对提升营造林的治理效果、增加林区职工的收入、缩减投入产出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中,采取有力措施,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彰显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群控群防,干群联动,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成败至关重要。

2.3 建立生物防治技术体系

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除采取人工去除染病林木植株,就地销毁外,还可以利用诱捕器、黑光灯诱杀等对成虫进行诱捕,利用化学试剂进行药物毒杀等。然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根据有害生物特性选择适用的生物防治技术,如推广使用对有益生物和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病毒、Bt、白僵菌、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制剂、仿生制剂等。根据对有害生物的系统分析研究,在系统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引进、释放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如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利用大唼腊甲红脂大小蠹等。此外,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适时将遗传生物工程和基因技术应用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同样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防治技术实际应用与开发

应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损害,除强化对有害生物本身的防治,采取生物、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有害生物消灭,达到保护林业资源的目的外,更为直接科学有效的措施是充分利用森林植物本身的持续抗性作用,即通过混交的方式建立抗病虫的林分结构,或通过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将森林植物的防御、耐害、补偿和诱导抗性等调整到最佳状态。

此外,充分挖掘有害生物的潜在利用价值,变废为宝,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如某地区,利用有害生物紫茎泽兰通过“脱毒、脱苦、脱臭”处理,变成优质饲料,一方面,提升了群众防治有害生物紫茎泽兰的自觉性和推动力,有效地抑制了紫茎泽兰的蔓延,保护区域生态经济;另一方面,为当地畜牧业提供了廉价的饲料来源,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畜牧业的发展。

2.5 建立奖惩机制

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与治理,应坚持“奖惩并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政策,决不能顾此失彼。为遏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除林业检测检疫人员恪守职责、严格执法外,应通过立法或建立风险基金的方式予以规避,以减少林业有害生物传播发生的机率。为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治理林业有害生物的积极性,应建立健全必要的奖励机制,激发人们参与的热情,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使之发挥最大的防控效果,进而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治理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治理。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环保型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内,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执中等.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篇8

国内学者对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项目,例如水利、轨道交通、道桥、医疗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等等,针对不同类别项目特点,提出了项目绩效管理的重点及关键点。同时,对于不同项目投资或管理模式(如BT,BOT,PPP,代建等)等下的建设项目绩效管理结构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绩效改善实现方式、激励机制等提出了建议。

2项目绩效改善研究范式

2.1项目绩效的界定与评价方法发展截止20世纪60年代,绩效界定以项目建设成果评价为主,指标包括财务指标中的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项目利润率等动态及静态指标,以及传统建设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三大指标。评价方法主要为传统财务评价方法,即各种指标的计算,还包括项目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质量、成本、进度三大指标的对比分析,挣值分析等。20世纪末,项目绩效界定由注重成果转向成果与过程并重。评价指标在项目不同阶段和不同视角下形成了多种体系,评价方法转向多目标评价法,如层次分析法、灰聚类法、神经网络法、模糊聚类法、包络法等,同时借鉴其他行业经验,提出了建设项目的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等方法。随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项目成功标准及项目成功关键因素逐步提出,评价方法也出现了项目成功度多目标评价法、项目成功标准比较模型等。近年来,项目绩效界定重点逐渐向运营、报废及再利用等项目全生命周期延伸,将市场投资项目与政府投资项目进行比较,不断完善了比较基准。

2.2研究范式随着项目管理理论与项目治理理论的发展,绩效改善的研究范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但变化并非演化替代的过程,而是丰富完善的过程。

2.2.1技术范式传统项目管理理论中,项目是约束条件(质量、成本、进度)下完成明确项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绩效改善过程解决的是在技术层面探寻项目资源投入与项目完成成果(绩效)产出之间的关系,方法包括关键路径法、信息及文件分发表、计划评审技术、甘特图、工作结构分解、挣值分析和风险管理等。

2.2.2组织范式组织范式下,项目被定义为人力资源与非人力资源组合的,具有特定目标的临时性组织。组织在委托关系前提下,通过变革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实现项目资源的有效配置。绩效改善的目的是明确项目吸收、储备、配置资源的能力和项目绩效间的关系,进而从组织层面改善项目绩效。绩效改善方法包括项目群管理、项目总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

2.2.3契约范式项目在此范式下被视为契约关系的组合,是各利益相关方在市场中通过一系列合约建立的具有生产功能的临时性契约组织。契约安排制度的完善是改善项目绩效、提高项目交易效率的最重要途径。项目绩效改善通过协调利益相关方的契约关系,减少或避免利益冲突,在制度层面改善绩效,方法包括合同治理、价值管理、利益相关方分析等。

2.2.4关系范式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项目可以视作临时性社会网络,非正式契约可以补充与完善正式契约,进而提高项目交易效率。绩效改善是在非正式制度层面,通过增强临时性社会网络特征下的信任与规范程度,为项目治理增加剂,主要方法为关系治理、社会资本理论等。无论是政府投资项目还是市场投资项目,项目绩效的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大致相同,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工期等等,由于项目实现目标不同,各指标的权重配比也存在差异。政府投资项目更重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产出时效、服务对象满意度、可持续影响等指标,市场投资项目则重视投资效率、经营效益、品牌影响等指标。为实现项目绩效改善目标,技术、组织、契约与关系等主要研究范式均可提供有效借鉴[4],以上四个范式可以整合为“技术—管理—治理”的研究框架。

3技术途径

技术途径的实现包括技术准备和工程项目实施两个阶段工作,如设计任务的委托,施工图纸的审查、设计交底、处理和办理工程变更、洽商,技术方案和措施(包括季节性施工的技术措施)的审定,材料及半成品的技术检验,技术问题的处理,规范、规程和工艺标准的贯彻实施等。技术途径还包括技术开发活动和其他方面的技术工作,如科学研究;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使用及技术培训,如技术装备;技术文件、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技术责任制的落实等。

4管理途径

管理途径下实现建设项目绩效改善,可以通过管理基本职能中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

4.1计划计划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工程项目的计划可按需要编制代表发展商意愿的切实可行的总指导性控制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分解出)若干分计划,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头去执行。工程项目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以计划为依据,使项目实施各阶段、各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以此来协调工程项目的各项活动,因此工程项目计划是工程项目实施的指导性文件。计划使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建设资金等各种资源都能得到合理的充分有效的运用,并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及时地对各阶段各环节的活动进行协调,以达到质量优良、工期和造价合理的理想目标,因此工程项目计划是实现工程项目目标的一种必要的手段。

4.2组织在熟悉工程项目形成过程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部门分工、职责划分,明确职权,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工程项目的各阶段各环节各层次都有管理者分工负责,形成一个具有高效率的组织保证体系,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的实现。特别强调的是可以充分调动起每个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和长处,以每个管理者的完美的工作质量换取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的全面实现。

4.3协调协调职能使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通过统一指挥形成目标明确、步调一致的局面,同时通过协调使一些看似矛盾的工期、质量和造价之间的关系,时间、空间和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充分统一,所有这些对于复杂的工程项目管理来说无疑是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4.4控制控制职能通过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和工程成本管理等实现。通过与承包人或供应商签订合同的形式,将工程项目的任务和目标分解后,由承包人或供应商严格按合同要求的有关条款为工程项目的部分任务和目标服务,合同的有关条款就是一种控制和约束手段,同时也是体现合同双方利益的依据。招投标管理工作实际就是目标分解的过程,也是合同管理环节前必要的一种手段和准备工作。施工质量管理包括对有关单位的资质审查、质量检查、工程质量的评定、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等实行计划与资金的动态管理。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目标的分解、编制成本控制计划、采取技术措施控制项目成本、资金支付管理监控、工程成本风险管理等。

5治理途径

治理途径包括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两部分。需要设计有效适合的项目治理结构,并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协调的内外部治理机制来实现项目绩效的改善。

篇9

最近几年,人们越发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土壤的保护问题,土壤可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基础支持,因此,土壤污染将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与水污染问题相比较,土壤污染问题往往会受到忽视,尽管我国已经运用法律条文内容对土壤资源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是,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垃圾处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壤污染问题越发严重,而要想在此新环保法视野下,强化对土壤的治理,就要依据新环保法中的内容,制定土壤污染的防治方案,笔者则对新环保法视野下的土壤污染的对策进行了探究,详见下述。

一、对于我国土壤污染的实际状况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土壤污染状况较为严峻,诸多区域的土壤污染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极大的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可见,当前进行土壤污染防治已经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也是确保区域内的土壤可以被正常应用的重点内容。

我国部分地域试图应用土地覆膜技术来提高庄家的整体产量,但是,在覆膜之后,未能将这些塑料薄膜予以科学的处理,将会随之融入到土壤之中,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此种情况下的土壤污染极难处理和解决,即便对土壤予以处理,还会导致土壤难以恢复到之前的水平,治理的周期也较长,同时也会提升土壤的应用成本[1]。

此外,农民为了更为高效的对庄稼进行种植,往往会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尽可能的降低人力資源的消耗,但是,喷洒农药的方式,将会对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造成破坏,致使土地无法被切实的应用。同时,在种植庄稼的过程中,部分农民无法切实保障化肥的质量,劣质化肥将会进一步导致土壤受损,同时也会破坏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致使土地不能被高效的应用。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也会造成土壤污染,通过水资源的途径加强了土壤污染,未经处理的污染水体,不仅会造成土壤污染,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2]。

二、对于新环保法视野下颚土壤污染防治方式分析

(一)健全土壤监督制度体系

在当前新环保法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有所转变,越发地注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地强化土壤保护的力度。在此过程中,要想切实的对土壤予以保护,首先就要通过制度内容,对土壤污染情况予以监督和约束,促使土壤的应用更为高效和绿色。

运用法律规章以及体制的作用,对土壤污染行为予以监督,可以有效的确保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同时也会使人们从自我做起,避免日常生活中,对土壤造成污染。此外,政府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优势,对土壤污染问题予以切实的治理,强化土壤保护的力度,并推动土壤保护体制的构建,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健全的体系和评价机制,从制度层面,杜绝土壤污染问题出现,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措施,对土壤的应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引导人们更为高效的应用土壤资源。

(二)科学的应用化肥农药

农民在种植庄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应用到化肥和农药,而基于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土壤污染,则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庄稼种植的具体特征,科学的应用农药和化肥,促使土壤的应用更为高效和科学[3]。

比如,在施肥时,可以重点运用动物粪便以及有机肥等,增加土壤中的营养。而对于给水体污染造成严重影响的工厂,所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政府部门也要将自己的职能体现出来,坚持服务人民,为人们提供一个更为优美的环境,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将这些不达标工厂进行“彻底废除”,确保污水排水达标后,再进行生产,参考法律规章制度内容,对工厂的所有人进行经济处罚,运用这样的方式,对污水问题予以治理,间接地降低工业水体污染给土壤资源造成的污染。

(三)通过媒体途径,宣传土壤污染的危害

当前是信息化的时代,媒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而新环保法的落实,也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进行积极地宣传,对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予以阐述和分析,而后再对新环保法中的内容进行自觉宣传,同时还要确保宣传手段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最终达到极佳的宣传效果。

一般情况下,媒体对法律条文进行宣传的过程中,都会应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受众在此氛围下,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新环保法条例的影响,并逐渐的意识到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将会从自我做起,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进而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切实的保障,间接地强化土壤污染治理效率[4]。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在接受这样的宣传内容时,应当本着公益性的原则,不应予以收费,其次,媒体理应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强化人们土壤保护的思维和心理。并引发社会舆论,最终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提高对土壤资源的保护。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环保法的实施是一项需要长期解决的任务,它的落实具有较强的整合性以及协调性,和传统的环保法相比较,新环保的内容对其内容和诸多条款进行了更新,并更加强调人性化的管理,在此发展背景下,要想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就要将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实处,尤其是当前形势较为严峻的土壤污染问题亦是如此,要强化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并遵循新环保中的内容,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性作用和媒体途径的宣传作用,提高土壤污染的治理效率,推动环境保护目标的落实,促使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夏利亚,来俊卿.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J].能源环境保护,2011,25(4):54-55,58.

[2]王宏巍,张炳淳.新《环保法》背景下我国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思考[J].环境保护,2014,42(23):58-60.

篇10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结构还不完善

盈余管理结构不够完善体现在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盈余管理密切联系,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盈余管理结构的完整性,不利于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二)上市公司的盈余监管机制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股票发行一直是上市公司获取盈余的重要途径,与证券一样能够给上市公司带来收益,股票、证券收益管理成为了盈余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很多上市公司往往对股票收益的管理不重视,导致没能及时建立健全盈余监管机制,使股票、证券收益产生不必要的流失,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健康持久发展,透析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监督和控制力度不够[1]。

(三)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在现阶段,注册会计师处在一个买方市场的外部环境下,注册会计师为了防止失去客户便有可能妥协于被审计单位而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误导会计使用者。

二、强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措施

(一)通过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来抑制盈余管理的内部环境

1.解决委托人的缺位问题。

因国有股比例在上市公司比重持续下降,导致委托人缺位,致使国有股权人缺乏竞争,造成国有股权集中持有,不利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所以上市公司应做到:第一,增加国有股持有人,适当分散持有、国有股权,以此实现人之间的有效竞争、相互制衡,使私人持股得到一定程度放宽,有效增加对经理人的监督和约束;第二,上市公司进国有股分散时,应注重机构投资者的大力培育,包括社会保障基金公司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使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1-2]。

2.完善报酬契约机制。是指将经理人生活必需超出的部分奖励收益,留存在上市公司内部,待上市公司一定经营期限届满后一次返还的一种报酬契约。所以对报酬契约的完善能够有效避免经理人短期化盈余管理不良行为,成为经理人行为不当的风险抵押基金。

3.将独立董事会制度引入公司治理。上市公司应根据企业需要,将独立的董事会制度引入公司治理,以此加强对经理人的监督,实现外部审计的独立性,进而实现外部审计揭发作用在盈余管理方面充分发挥。

(二)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准则来压缩盈余管理空间

会计准则是上市公司实现高效盈余管理的重要法律保障,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准则来完善盈余管理体系,才能使上市公司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这要求上市公司:第一,要按照现行会计准则来编制企业财务报表和制定企业会计标准,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标准化、法律化和规范化,进而实现高效性、经济性、标准性盈余管理;第二,上市公司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企业经营变化,调整企业会计标准和财务报表策略,调整时应遵循“真实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此实现盈余管理空间的缩小,提高企业盈余管理质量和效率[2]。

(三)通过完善审计监督制度来制约盈余管理外部

1.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约束

加重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处罚力度,建立相关的民事赔偿机制,对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由目前的行政处罚为主过渡到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并重。同时,还要强化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充实监管队伍,并赋予相应的处罚权,建立调查委员会、技术鉴定委员会,提高行业自律监管的权威性。

2.加强证券市场建设速度。上市公司要根据股票发行情况及盈余管理问题,对股票发行制度进行针对性、专业性和规范性调整,具体调整措施如下:第一,将连续三年盈利制度转变为累计三年盈利制度,该项转变针对成立时间≥3年的股份公司;第二,根据现行股票发行价格确定方式,将传统的股票定价过渡为市场确定价模式。

3.加强证监部门监管力度。第一,上市公司要根据具体财务指标,结合经济环境实际变化,及时调整监管政策;第二,监管机构要对上市公司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同时端正自己的监管角色,执行应用的职责;第三,监管机构应将审批权力划分到需用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监管性机构,以降低因监管权力过大带来的监管风险;第四,应缩小审批权力,扩大监督权力;第五,要用会计、社会、经济的态度看待盈余管理,以此及时发现盈余管理的会计问题、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等,并通过会计途径、社会途径和经济途径解决上市公司盈余问题,以此保证了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强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措施有:通过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来抑制盈余管理内部约束、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准则来压缩盈余管理空间和通过完善审计监督制度来制约盈余管理外部,而这三项都是为了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强化盈余管理的根本措施。然而,为保证我国上市公司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还要不断提高会计准则质量、压缩盈余管理空间;加大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审计力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篇11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良性循环的重要措施。而目前,在我国由于受传统的节水观念以及粗放式经济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城市污水治理仍然停留在被动治理阶段,这种传统的污水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不符合城市水的可持续利用原则。推动污水资源化, 指导各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探讨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的政策措施、工艺技术路线和标准,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多渠道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城市污水治理也必须引入循环经济的思想,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推动我国的城市污水治理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污水再生利用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节水的重要措施。在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时,应当首先立足于本地自有水源,最大限度地实现水的再生利用,借此增加可用水量,提高城市供水的可靠性;应尽可能降低对外部水源的依赖程度,减少或避免远距离调水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成本。我国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进展缓慢,应当抓住主要矛盾,以循环经济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予以推进。

第一,按照循环经济基本思路加强城市节水管理,抓好城市污水治理系统规划,是城市污水治理和再生利用的关键。我国的城市节水管理,应该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城市节水管理从被动节水转变为提高水利用效率,主动科学管理,降低水需求,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加强水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城市污水治理和再生利用,对城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保护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城市节水的认识从单纯的抑制需求、减少耗用量,发展到用同样的水量消耗来满足人们迅速增加的健康和舒适度的需求;从消极、被动的节水阶段发展到积极、合理的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阶段,体现循环经济高效率的基本特征。需要强调的是,在大力推广污水再生利用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加强水质监测和设施维护,建立应急预案,保障供水安全。

第二,遵循循环经济的系统工程的理念,抓好城市污水治理设施专项建设,提高区域性和系统性,是城市污水治理和再生利用的核心。城市污水治理系统是由专项硬件设施支撑起来的,为解决好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生活污水大量产生,影响到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和安全供水的问题,必须加大对区域和系统污水治理设施硬件建设的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污水收集管网配套能力,为污水资源化创造必要的条件。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遵循循环经济的系统工程的理念,要以实现污水综合利用为目标,同步规划和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布局、处理规模和工艺方案,促进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协同发展。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在城市水域的下游,没有考虑日后再生利用的发展需要。许多大型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规模很大,建在城市的下游,污水收集管网较长,造成长距离输送。所以,缺水城市应以再生水利用为目标,优化调整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规划。

第三,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抓好城市建设中污水治理收集系统的配套,采用适宜的技术和工艺,不断完善和提高系统运行能力,推广使用符合标准的再生水,是城市污水治理和再生利用的有效方法。城市污水治理,是一项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服务区域的设施配套,提高收集能力,强化点源治理,才能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实施污水资源化,要将城市污水处理的战略目标由传统意义上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转变为以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为核心的“水的循环再用”,相应地要调整污水处理技术路线,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尽快提高我国城市处理和再生利用的工艺技术水平。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不一样,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再生水利用方案,优先选择水质要求低的再生水使用途径,尽量缩短输水距离,降低再生利用成本。积极开发适应当地条件的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工艺,较好地维护了城市污水治理系统的完整性,加快了城市污水治理的速度。

第四,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城市污水治理工程资金落实和市场化运作,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是城市污水治理和再生利用的基本保证,是城市污水治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持续开展,需要有资金作为保证,积极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污水再生利用。在城市污水和资源化的管理方面,政府有主导的义务和职能。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单靠政府行为,没有市场推动,显然动力不足;单靠市场推动,没有政府引导,也必然难见成效。城市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模式是决定城市污水治理工作能否持久开展的关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路子,是当前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积极探索。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投融资方式和运营管理模式,鼓励并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参与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法律约束,促进污水处理及资源化的市场化运作。努力进行市场化资本运作,推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社会资本买断,不断滚动回笼资金和再融资,促进城市污水治理项目的再建设,必将对实现城市污水治理系统的良性循环,深入、持久开展城市污水治理工作,切实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