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09:19: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医学基础概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通用的智能工具,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办公的无纸化、电器的智能化、消费的电子化等等,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1世纪的青年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手段来获取所需的知识。在当今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已成为了现代社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成为了当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目前,许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达不到社会的要求,这会给学生进入社会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从而提升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由于地区和经济的差异,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仍占有一定比例,而在中学学习过信息技术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得不系统、不全面,仍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因此,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从零开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深化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革。
2.理论教学与应用教学脱节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很多学生未能转变中学的学习方法,上课只求能听懂老师讲授的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作业,但给一个实际问题,却不能根据计算机知识设计具体的解决方案。欠缺自学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效率低
这门课程大都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和机房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还是处在“演示”阶段,并没有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的模式化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学生只能在教师思路的引导下思考,无法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没有形成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没有得到提高。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计算机教育应该分层次教学,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培养出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来组织知识体系。计算机的每个应用领域都是有其自己的知识体系,从层次上分有三个层次,即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和素养,专业支撑和融合及计算机应用。首先要求对传统内容达到大学要求的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注意市场需求,以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能力去设计高级应用课程,引入行业案例,以提高我们的课程水平。在保证有了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素质,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引导
2.构建交互式教学环境,提供共享资源
创建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在平台上随时进行的主动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进行学习,还可以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可以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形成多方面交流的合作学习氛围,逐步创建形成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了满足教师和学生对共享教学资源的需求,为广大教师、学生提供免费下载的共享资源(常用的工具软件,开发工具,杀毒软件)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模式是指教学必须以精选案例进行教学,并将要掌握的知识点融汇于各个案例中,先对知识点做简要介绍,然后通过精心挑选的随堂案例来演示知识点,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流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教学应以若干个案例为载体,形成一个种类多样的案例群,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并注意突出案例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完整性。在引导学生完成每个案例的制作后,给出相关的综合练习。对于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还要对不同的案例反复使用,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让学生完成案例制作的同时,逐步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岗位对工作技能的要求,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真正需求,为就业铺平道路。
4、渐进分析,由浅入深
所谓“渐进分析”,指教师根据案例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网页模板的教学中,提出对制作好的网站进行颜色的改版设计,怎么办?难道对网站的几百张网页一张一张的进行改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提出“模板”的概念,有了模板,我们只需要将模板进行颜色改版,其他几百张网页更新后就完成了改版操作。最后我们再具体教学生怎样来创建模板、应用模板、修改模板、更新网页。这种教学方法,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只要把难点分散、拆分,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用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课,学生就会感觉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学习很轻松,学到的知识很有用,就会喜欢老师的教学。
同时,对于不愿意自己思考的学员,采用逐步分析引导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对比直接教学法而言,渐进分析式教学法更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本质。
三、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同时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在整个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好的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是21世纪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既是文化基础教育、技术基础教育,又是人才素质教育,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重要概念是学科的主干知识,重要概念的学习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首先,重要概念的学习会对学生以后知识学习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其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用到对重要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应用,而不是靠记住一两件孤立和零散的事实;再次,如果学生依靠头脑中重要概念构建起知识框架,那么这个知识框架可以较长时间留在学生的头脑中,学生能更好地把一些事实性知识有条理地存储在这个知识框架中,这样他的知识就不是零散和孤立的,而是逻辑有序编排的。
2 记忆模型的特点
教学中,无论是提供事实为概念形成支撑,还是分析、讨论让学生理解概念,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将以重要概念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存储到头脑中,是要学生内化、记住概念,只有有了概念的记忆,才谈得上概念的应用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美国弗吉利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T.威林厄姆提出了一个人脑在思考记忆时的工作模型(图1)。
图1的左边是周边环境,有很多可看可听的事情、待解决的问题等,右边是科学家们称为工作记忆的大脑组成,现在可以暂时把它等价于意识,它保存在思考的事情。从环境指向工作记忆的箭头表示工作记忆是大脑中让你意识到周围有什么的场所。长期记忆是一个储存你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的巨大仓库,长期记忆中的所有信息存在于意识之外,在使用之前它都静静地待在那里,进入工作记忆时它才浮现在意识中。
丹尼尔.T.威林厄姆记忆模型揭示的学习规律是:要想学到知识,它必须在工作记忆中稍作停留。你思考什么,你就会记住什么。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3 记忆模型对重要概念教学的启示
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概念进入长期记忆,也就是让学生记住概念。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对学生来说,教师讲授的知识和其他小鸟叫声、汽车的轰鸣声一样,都是一种环境信息,问题是教师如何让学生专注你的讲授、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进入工作记忆)、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概念、内化概念(进入长期记忆)?
3.1 从学生思考的角度精心设计教案
根据记忆模型,学生能记住他所思考的。可是教师和学生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教师能获取知识在看教材内容时是俯视,学生受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的局限,学习知识是仰视,所以同一内容难易程度的感受是不同的。教师认为简单的内容,学生不一定觉得简单。教师必须知道在所学的内容上,“学生是如何思考的?”“他们在哪个层次上?”“他们会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兴趣特点,设计出更加适合孩子的方法和形式,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们跨过障碍。
例如,在进行“土壤里的微生物”一节教学时,从笔者所做的学情调查情况看,学生对动物植物比较好理解接受,而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细菌等很难理解。而学生对蘑菇、香菇、鸡腿菇等个体较大的也是微生物更是费解:为什么称之为真菌?什么是孢子?孢子是如何繁殖的?……都很陌生。教学时,笔者从经典的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现象分析、用手印菌落培养视频,让学生感知细菌就生活在周围的环境中。通过显微镜观察、数据分析,让学生感知其大小;通过生活中的酸奶、泡菜、醋等食品的生产,让学生感知,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害,有的细菌对人类有益。通过细菌、酵母菌、蘑菇显微结构的比较,让学生体会酵母菌、蘑菇等真菌“真”在何处。通过蘑菇孢子散发、萌发的高清视频、学生动手制作孢子印等措施,让学生理解孢子为何物,如何繁殖。通过解剖蘑菇、香菇等大型真菌,知道大型真菌和霉菌、放线菌一样,也是由许许多多的菌丝集合而成的,是微生物中的“大块头”而已。
教师站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来设计教案,教学就会有的放矢,就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概念。
3.2 让学生参与建构概念的过程
生物学概念是从生物学现象、事实的研究中抽象概括而来,以共性、原则、原理和规律等状态呈现出来,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理解和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需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积极主动地参与搜集大量信息,进行关键性的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即将建立的生物学概念所需生物学现象、生物学事实的搜集、整理、描述和交流;要重视让学生参与探究、实验等生物科学实践活动,只有实验探究等实践活动,才能学使生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例如,“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节教学中,光合作用的主要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如果不让学生亲自探究验证,初中学生是很难理解光合作用的内涵的。
教学中,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有机物(淀粉),是萨克斯的经典实验,经过“暗处理照光酒精脱色漂洗染色观察分析”后,实验现象清楚,学生不难得出结论。在本实验进行的同时,教师可以设立另两组对照:① 割断叶脉形成基部有水、割断部位至叶尖无水的对照组;② 选取两片大小相同的叶片,两个大小相同的透明塑料袋(不漏气),然后在一个塑料袋底部放7~8粒碱石灰颗粒(用小块纱布包上),套在一片叶片上,在叶柄部位扎紧袋口密封;在另一个塑料袋内不放碱石灰,套在另一叶片上,在叶柄部位扎紧袋口密封。这样形成了一叶片有二氧化碳、另一叶片没有二氧化碳的对照组。
选用银边天竺葵(也可以用银边吊兰)做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就可以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选用金鱼藻做实验材料,用氧气助燃的性质,可以验证出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1 培养教师的CDIO能
CDIO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其中两条标准对教师能力的提高提出了要求,即标准9教师能力的提升和标准10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组织计算机教师参加医学信息学术会议和医学实践活动,与医学专业教师加强学科之间交流,促使计算机课程与医学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与渗透,组织教师进行CDIO知识培训,开展CDIO教学研讨与相关调研活动,转变授课教师原有的一些授课习惯性的思想和观念,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教师将CDIO精神灵活地贯穿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构思、设计、实施与评价课程项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知识、扩大视野、创新思维、提高理论层次和教学水平的过程,也是CDIO模式的应用过程和具体体现,它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2 设计构思教学方案
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医学计算机意识、普及医药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在医药领域中的计算机开发能力,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同时,密切与医药专业相结合,通过“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等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联系医学专业计算机应用实际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调整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环节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综合应用教学等构成,确定课程考核形式多样化,设计教学项目,编制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
3 实施CDIO模式教学活动
由于地域或者家境等原因,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理论教学的首次授课时以理论为主,在以后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应用项目教学和综合应用为辅,实验课以朋辈带教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实验授课前教师从每组中挑选学生担任“学生教员”,规定带教任务和带教目标,进行实验操作的辅导,“学生教员”按CDIO模式自行构思、设计并实施辅导全过程,教师根据需要进行实验前和实验中的指导,实验课结束时,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教员”角色可以不断轮换,使每个学生都从中收获到仅作为一个听课学生所收获不到的能力、进步与成功,它有效实现了“个性化教育”,实现了因材施教,从而解决学生计算机基础个体差异过大问题。利用学生参加见习和举办各类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运用计算机手段进行活动方案设计,将活动内容、计算机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做中学”,形成获取知识(自学)、共享知识(团队工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等能力。教师通过搭建的网络教学平台、Email、QQ等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互联网的发展使师生互动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给老师留言或在线咨询,教师可通过网络上传教学资源和答疑指导学生,网络宽松平等的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学生考核注重的是能力考核,根据平时实验成绩、期末上机考试、期末理论考试和项目设计成绩综合评定,其中平时实验成绩和项目设计成绩各占总成绩的20%,期末上机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各占30%,教师是项目的评估者,学生完成项目并进行成果展示,然后教师根据已制定标准进行评估。教学监督由教学双周志和教学反馈组成,教学评估建立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价体系,专家评估、学生评价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专家评估占40%,学生评价占50%,教学设计占10%。
5 CDIO模式改革建议
首先CDIO教学模式由国外引进,但是还需要根据中医药院校各专业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设置,因此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先进的工程设计思想,设计出符合各专业特点的CDIO创新型教学模式方案。其次,建立健全的CDIO考核和评价标准尤为重要,这是CDIO模式下计算机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的评估和反馈,可以从中找出在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完善。最后,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设施设备优势,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大大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971年3月,由北京中医学院革委会教育革命组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试用讲义)》中,“主疏泄”首次被列为肝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后,在各类教材和医书中,“疏泄”一词的含义有3种。
1.1喜条达而恶抑郁
《中医基础理论(试用讲义)》中最早提及“疏泄”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的含义:“肝喜条达疏泄,恶抑郁。”其后,1971和1972年两版《简明中医学》延续了这一含义,前者认为肝主疏泄指“肝气喜畅达而怕抑郁。如人受到精神刺激后,情绪抑郁,就会引起肝气不舒(肝气郁结),而有易怒,两胁胀满等症。肝气郁结则影响脾胃,可引起一系列脾胃的症状。”[2]后者指出肝主疏泄即“肝气喜条达(舒畅)而不宜抑郁。如情志不舒,就会引起肝气郁滞,出现胸闷胁胀等症,称为‘肝郁症’或‘肝失疏泄’、‘肝失条达’,治疗以舒肝理气为主。”
1.2疏通、畅达(舒展、通畅)
北京中医学院1974年印《中医学基础》提出:“疏泄,即舒展、通畅的意思。”[4]26后经过1978年版《中医学基础》[5]1984年版《中医基础理论》[6]等书的发展,形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中“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7]的含义。
1.3排泄
《肝病证治概要》中提出疏泄具有排泄的含义:“疏泄,意即肝有疏通排泄的作用。”
2肝主疏泄三种含义背后的支撑理论
在各类医书和教材中,“疏泄”一词含义差异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论述肝主疏泄功能时所依据的支撑理论不同。
2.1喜条达而恶抑郁———五行学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肝主疏泄理论形成之初,是以五行学说来解释肝“疏泄”的功能。如1970年《中医学讲义(西医学习中医试用)》所述:“肝性如木,喜条达疏泄(就是畅通无拘束的意思),恶抑郁,忌精神刺激。”[9]肝之所以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疏泄作用,是因为其“性如木”,而木具有舒畅、条达的特性。若违反了这一特性,就会引起“肝气不舒”[2],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症。
2.2疏通、畅达(舒展、通畅)———气机理论
1974年版《中医学基础》中,肝“主疏泄”功能的实现是在气机主导下完成的:“肝气疏泄,主要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气机,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气机调畅,升降正常,表现为某些内脏的正常生理活动[4]。”“主疏泄”功能主要表现的两个方面同样如此。情志方面:“肝之疏泄,对气机的调畅有重要作用,因此,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了由心所主之外,与肝的关系也很密切。只有在肝气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的情况下,人才能气血和平,心情舒畅。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就可引起情志异常变化,表现为抑郁和亢奋两个方面[4]26。”消化方面:“肝的疏泄功能,不仅可以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且还与胆汁的分泌有关。因为胆汁是受肝之余气所成,因此,肝之疏泄实为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条件[4]。”同时:“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有通利三焦、疏通水道的作用。若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瘀血阻滞,经脉不利以致水液不行,常可引起水肿,腹水等病症[4]。”其后1978年版《中医学基础》、1984年版《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等书中都是以气机为主导论述肝主疏泄功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疏泄”疏通、畅达(舒展、通畅)这一含义背后的支撑理论是气机理论。
2.3排泄———肝“司疏泄”理论
排泄的含义来自朱震亨的肝“司疏泄”理论。肝“司疏泄”理论第一次将“肝”和“疏泄”联系在一起,指相火推动男子排泄。[10]《肝病证治概要》中对于“疏泄”一词的使用,始终遵循肝“司疏泄”理论中排泄的含义。原文中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对血液循环的调节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两个方面。调节血液循环方面:“肝具有藏血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可根据人的不同活动情况,以调节血液的需求,如人活动时血液循行于诸经脉,人卧时血液内归于肝。血液或行或藏,亦由肝气的正常疏泄来实现。”[8]这里肝气的疏泄对血液的调节即排泄作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方面:“疏泄又包括肝敷布阳和之气以运行全身的动能……又如水谷精微运行全身,或为营,或为卫,或为气,或为血,也需要肝气的疏泄,协助脾气散精,从而‘气于筋’,以成‘罢极之本’。”[8]强调的是肝的疏泄功能对阳和之气和水谷精微的敷布、布散,即排泄作用。原文还指出:“机体代谢过程中废物的排除,也是藉肝气疏泄的作用,诸如水气潴留,痰浊内生,瘀血阻滞等证,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肝失疏泄有关。”
3肝主疏泄三种含义及支撑理论之间的关系
3.1以五行学说解释肝主疏泄功能,其落脚点是气机理论
“主疏泄”作为肝的功能出现之初,看似借助了五行学说中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来解释,但其落脚点实为气机理论。如《中医基础理论(试用讲义)》中,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情志和消化两个方面,情志方面:“由于精神因素或其它原因的影响,使肝的疏泄失调,则可造成肝气郁结,而出现两胁胀痛,精神抑郁或性躁易怒。怒则气上,郁则化火,肝血随气火上逆,则可见到头晕、头痛、耳鸣、目赤,甚则引动肝风,而有抽风、昏迷、口眼喎斜等证。”[1]疏泄失调导致肝气郁结,而肝气郁结是其后一系列病证变化的主导因素,讲述的实际是气的出入运动即气机理论而非五行学说。消化方面:“若疏泄失司,肝气不调,使脾胃升降及胆汁之分泌疏泄发生障碍,则出现食欲不振,胃脘胀满,大便溏薄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如果肝气郁结,日久不愈,气滞血瘀,结于胁下,则为癥瘕。肝气横逆,血随气涌,则可见呕血、衄血之证。”[1]依然是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即气机理论在解释。在1971年和1972年两版《简明中医学》的肝主疏泄部分内容与上述情况相同。
3.2以气机解释“疏泄”,与肝“司疏泄”理论有明显差异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肝主疏泄功能是以气机为主导进行论述。文中虽然指出:“最早提出肝主疏泄者,乃元代医家朱震亨,他在《格致余樊文博,等:疏泄的三种含义及其支撑理论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明确提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但在解释男子的排泄现象时却点明是肝脏之气的疏泄作用,与肝“司疏泄”理论中排泄之意不同。肝“司疏泄”所在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的论述中,“疏泄”出现两次。前一次,“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讲男子正常的排泄;后一次,“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讲由相火妄动引起的异常遗泄。两次中“疏泄”的对象都是男子。[10]但与《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中肝主疏泄功能以肝气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影响精血津液、脾胃、情志等不同,该篇疏泄的动力不是肝气而是相火,“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说明了这个机制。故而,肝“司疏泄”概括的是肝肾相火推动男子正常及异常排泄,与以气机理论主导下“疏泄”的理论内涵有明显差异。
3.3肝主疏泄理论是由现代科学理论方法重构的新理论
上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肝藏象以藏血功能为主,尚未出现“疏泄”一词。如《中医学概论》[12]中肝藏象部分内容为“肝藏血”,“肝为将军之官”,“肝和筋及爪甲的关系”,“肝和目的关系”以及“肝主春”。秦伯未在《中医入门》[13]五脏生理肝脏部分仅提出“肝藏血,主谋虑”。七十年代“主疏泄”提出之初,“主藏血”仍是肝脏的第一生理功能。在71年《中医基础理论(试用讲义)》、72年《简明中医学》、74年《中医学基础》等书中皆如此。随着以气机理论为主导解释肝主疏泄功能的不断发展,“主疏泄”开始替代“主藏血”成为肝的第一生理功能,见于1978年《中医学基础》、1984年《中医基础理论》、2007年《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等书。联系前文我们可以看到肝主疏泄理论从无到有,从最初借助朱震亨肝“司疏泄”理论中“疏泄”一词、五行学说和气机理论进行构建,到不断向气机理论演变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肝主疏泄理论是建国以后中医学界借助现代科学理论方法重新构建的一个新的理论。
中医儿科学作为一门临床学学科,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中,难免一些内容与以前所学的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有所重复。为了避免相同知识的重复讲解,在讲授重复知识时可以采用提问式的方法,让同学参与互动,使其更好的巩固这部分内容。比如讲到四诊概要时,大部分内容是中医诊断学中所学的内容,但是要突出儿科的特色,像小儿望指纹、小儿切脉方法等,要详细讲解;比如感冒、咳嗽、哮喘、呕吐、泄泻等,这些疾病同样是中医内科的常见病,但重点讲解小儿与成人的不同点,通过比较加深印象。
2不避中西医之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儿科疾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我国古代四大证“疲、痘、惊、府”转化为现代儿科四大重点防治疾病“腹泻病、贫血、小儿肺炎、徇偻病”,儿科病的病种在发生着变化。同样,一些疾病如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多发性抽动症,川崎病等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在我国古代医籍中很少记载,另外比如小儿肺炎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现代西医治疗有明确的疗效。所以在讲解这些疾病时应该注重西医知识,特别是西医治疗疗效迅速、作用肯定的危重证候,要详细讲解诊断要点及西医的抢救措施。本着发展中医儿科学的观念,不避中西医之嫌,培养学生的综合临床能力,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多年来中医儿科教学多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的方法,即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是单纯的课堂讲授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教师单凭口头和文字描述,教学形式单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欠佳。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角色和地位,由课堂上的“绝对权威”转变为提供高水准指导与支持的“教练”。课后提出一些超出课本范围的“难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激发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非常符合中医儿科学的教学特点,使理论与临床实践形成有机结合。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精细设计,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被严谨地安排在这些问题之中。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重视临床见习
高等中医药教育50余年来进行了很多适应社会变革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校生人数为80,637人,至2005年达到303,075人(《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办学规模翻了两番;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由原来的6一7个增加到20个左右。但是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中医药教育仅仅依赖单一的院校教育模式,并且根据临床实际要求,中医院校学生中西医两套理论都要学。基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内容,培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思维和中医实践能力不尽如人意,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上也显得不足,部分学生甚至面临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尴尬局面。
1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
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不完整、没有依据完整的中医学知识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毕业实习三段式培养模式。中医学人才成长缓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中医技能不足,更缺乏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从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弱化,纯正中医后继乏人。作为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扩招、培养目标不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临床实习基地西医化等因素,临床实践中中医比例过少,缺乏纯正的中医治疗,教师和学生都偏于西医知识的深化学习,或者西医诊疗操作的锻炼,忽视中医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忽视锻炼学生的中医诊疗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渐渐弱化,中医临床基本功逐渐减弱,中医思维慢慢被西医的思维模式所取代,不能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使中医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临床中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医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从目前高校的学生培养过程来看,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比较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度却显得不足。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目前的中医教育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部分高等中医院校不注重锻炼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科研技能,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十分差,中医毕业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具备科研优势。
2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思考
如何使身处21世纪的高等中医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相得益彰,既传承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又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中医院校必须进行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思考,还必须在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临床教学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套用西医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从中西医学发展规律的差异进行反思。
2.1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定位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去办学。中医药不同于西医学的学科体系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中医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办学道路,开展试点,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当务之急是要深刻思索中医教育的主要任务,继承中医药传统思维和方式,以培养具有中医传统文化基础和具有在中医领域进一步深造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为目标,跳出固有的中医教育体制,顺应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拓展思路,敢于开展并确立新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
2.2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几点思考
(1)系统学习中医课程,早期建立中医知识架构
多年来,各界对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普遍认同的是要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中国传统文史哲和自然知识以形成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药的经典医著以确立中医药学的概念和体系;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导引、食疗等疗法。
对于西医知识的学习,各界也持有不同观点,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教授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概要》中提出:“能否不要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和外语课程,将来工作需要西医知识和外语时,可以再脱产学习。起码应允许一半中医药院校以纯中医药院校方式存在,同时,应允许师徒传承方式的存在,并给师带徒出身的人以一定的学术地位。培养兼具中西医知识的人才应该由西医院校承担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学习西医基础课程的现状下,培养中医药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大中医经典的学习深化,扩大中医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的比例。当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牢固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中西思维的碰撞建立在基本理解中医内涵和确立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那么,中医药学生也会更加客观深人地看待中西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2)重视中医临床技能的早期培养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石,但其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思维去学习和体会。因此中医专业思想的根植,是一个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医的院校教育应以中医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内容为重点,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的临床技能的学习运用能力。
因此,应该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进行临床跟诊、见习,也就是在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见习的同步性。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中医讨论、临床见习、中医门诊跟诊,或者经典与临床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同时,接触实际病例,在临床上培养中医经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并及时深化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本科教育和七年制教育中,以医学知识基础为根基,加强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为了巩固中医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学生人学的第二个学期起,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基础》五门课为主的“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历年的考试成绩将作为进人临床实习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实践课的比例,规定实践教学应占整门课程的30 %。实践学习时间的增加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70%的理论学习时间基本保证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也为提炼实践知识留下了足够时间。
(3)继承师承教育,发展院校教育
现今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采用院校教育的形式,具有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相对于院校教育,师承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继承教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因此将中医药教育的师承教育和现代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的中医教育体制中适当的方式是在学生的临床课和临床实习中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医有专长的教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如普及性的师带徒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既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从业个体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内涵,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增强人才队伍对中医的信心。
针对近年来中医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承教育的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代带二代”、“跨学院、跨医院、跨地区”的模式进行师承,甚至可以试行优秀的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辅导本、专科中医药学生的方式,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不断的修正培养方法。
根据邓铁涛等巧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倡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为试点,创新传统“师带徒”模式,发挥“集体带集体”的优势,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中青年骨干,由中青年骨干带徒学生,师生定时见面,进行生动的授业解惑,并且实行定期的不同的名老中医跟诊制度。该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均受到了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拥有开阔的思维,在掌握自己导师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其他老中医的医学思想。
(4)中医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中医外治疗法,是中医推拿的一个原始分支,渊远流长,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但是长期以来,小儿推拿在治疗儿科疾病方面并非处于主导地位,也未受到一贯地重视,以致生存范围狭窄,从事小儿推拿的医护人员不多,对外交流则是捉襟见肘,甚至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9年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的《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项目中,也未列入小儿推拿方面的英译内容。
为了促进小儿推拿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让小儿推拿这一神奇瑰宝发扬光大,温暖人间,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小儿推拿进行一系列翻译探索和研究,从而规范小儿推拿术语英译,推进国际化进程。
穴位是小儿推拿基础的基础,因此小儿推拿的穴名英译需要首先达成一致。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资料,笔者暂未发现有关小儿推拿穴名英译的专门论述,即使在有限的交流材料和英译书籍中,基本也以直接音译为主,以简单的字面直译为辅,比如在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金宏柱主编,杨洪英主译的《中国推拿》(英汉对照)中,小儿推拿的穴名英译就完全采用音译方法。其实,在中医翻译中,适合音译的无一例外地属于中医学所特有的概念和疗法,内涵广泛或独特,译入语中没有对应或近似的表达法,但是小儿推拿的穴名大部分是可以找到对应语的,并不适用于简单的音译法。这种完全没有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翻译,十分不利于记忆理解和交流实践。
1 小儿推拿穴名英译规范化的原则
众所周知,小儿推拿穴位不同于针灸穴位的点状循经分布,而是点状、线状和面状等共存地散在分布于小儿体表,没有顺序性和规律性。因此,采用针灸穴位英译一样的编号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同时笔者认为不一定把穴位全都英译成Point,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如线状穴位是Line,弧状穴位是Arc和圆状穴位是Circle等,以免引起误解。在目前的翻译实践情况来看,要做好小儿推拿穴名英译,必须要符合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原则。下面分别对其加以概要介绍和分析。
1.1 自然性原则:指的是翻译的中医名词术语应是译入语中的自然对应语。这要求在翻译时既要考虑到中医的固有特点,又要考虑到自然科学的共同之处。具体到小儿推拿穴名翻译上,对一些与西医较为接近的概念可采用相应的西医术语对译之。这不但使译语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自然性。因为这样的译语才是译入语中最自然的对应语。例如:坎宫穴(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故可英译为Eyebrow Line,而不是Kan Palace Point;又如,天柱骨穴(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英译为Cervical Line,就比Heaven Pillar Bone Point为好。
2.2 简洁性原则:为保证译名的信息密度,运用“简洁法”的译法,反映中医术语的简明扼要特点是有必要的。所谓“简洁法”,就是对采用其他翻译法翻译的中医名词术语进行简化的方法。这种“简洁法”在医学英语中也很普遍,例如:DNA(脱氧核糖核酸),CT(电子计算机横断层扫描)。对小儿推拿穴名翻译来说,主要体现在按自然性原则所得出相应的西医术语复杂,需要简洁的情况下。例如:耳后高骨穴,相当于西医解剖的枕外隆突,若译成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Point则是繁杂突兀,可以简洁为EOP Point;而穴位掌小横纹,小横纹,四横纹和大横纹中均有“横纹”二字,可将Transverse Crease简洁英译为TC,从而以上四穴的英译形式分别为Palm TC Point,Small TC Line,Four TC Line和Large TC Line。
1.3 民族性原则:中医学在思想原则、概念范畴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观念系统、理论系统和操作系统方面与现代医学都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就文化特征而言,中医学还只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体系,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事实表明,中医语言中只有一部分在西医语言中能找到对应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找不到的。民族性原则就体现在这部分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上,小儿推拿穴名的翻译也不例外。例如,六腑穴中的腑和内八卦穴中的八卦,都不能在西医语言中找到对应语,只有采用音译形式:Six-fu Line和Interior Bagua Circle。
1.4 回译性原则:“回译性”是指英译的中医名词术语在结构上应与中文形式相近,便于双向传递。具有回译性的译语有利于翻译人员准确传递信息,也有利于限制滥译。例如,桥弓穴在颈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线,若采用西医相应术语,应该是Stermocleidomastoid Muscle Line,显然不如Bridge Arch简洁形象,而且回译性强。其它如脾经和肝经等,按回译性原则翻译成Spleen Channel Litie和Liver Channel Line也很明了。
1.5 规定性原则:“规定性”指的是对中医名词术语在内涵上加以规定,使其不能另有解释。由于英语中缺乏中医对应语,因此,在翻译中医名词术语时,我们可以对其译语的内涵加以规定。这样既可以保证释义的一致性,又能消除种种误解。对于小儿推拿穴名翻译来说,由于有许多穴位可有不同比较合理的译法,若不加规定,势必造成混乱不一。比如,天河水穴,根据自然性原则,可译为Anterior Forearm Mid Line;根据回译性原则,可译为Heaven River Water Line;而根据简洁性原则又可译为AFM Line或HRW Line。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加以统一规定,如可以规定为HRW Line,不能有其它译名。以约定俗成形成规范。
2 小儿推拿穴名英译规范化试译
根据以上五点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原则以及小儿推拿穴位特殊性,笔者试将小儿推拿常用和特定穴位英译如下。
2.1 小儿推拿穴位与针灸穴位位置相同,根据针灸穴位编号的有:太阳(EX-HN5),人中(DU26),百会(DU20),风池(GB20),印堂(EX-HN3),准头即素GF373(DU25),牙关即颊车(ST6),囟门即囟会(DU22),迎香(LI20),耳门(SJ21),膻中(RN17),中脘(RN12),脐即神阙(RN8),肩井(GB21),大椎(DU14),肺俞(BL13),脾俞(BL20),胃俞(BL21),肾俞(BL23),十宣(EX-UE9),合谷(LI4),曲池(LI11),箕门(SP11),膝眼(EX-LE5),百虫窝(EX-LE3),三阴交(SP6),足三里(ST36),涌泉(KI1),内劳宫(PC8),外劳宫(EX-UE8),后承山(BL57)。
2.2 小儿推拿穴位名称根据自然性原则英译的有:坎宫(Eyebrow Line),山根(Nasal Root Point),天柱骨(Cervical Line),脊柱(Spinal Line),腹(Abdominal Region),胁肋(Hypochondrium Area),丹田(Lower Abdominal Point),龟尾(Coccyx Point),小天心(Thenars’ Boundary Point),五指节(Penta-knuckle Point),总筋(Tendon Point)。
2.3 小儿推拿穴位名称根据简洁性原则英译的有:耳后高骨(EOP Point),掌小横纹(Palm TC Point),小横纹(Small TC Line),四横纹(Four TC Line),大横纹(Large TC Line),二扇门(Bi-gate Point),二人上马即二马(Bi-horse Point),三关(Tri-pass Line)。
2.4 小儿推拿穴位名称根据民族性原则英译的有:内八卦(Interior Bagua Circle),外八卦(Exterior Bagua Circle),膊阳池(Forearm Yang Pool Point),六腑(Six-fu Line)。
2.5 小儿推拿穴位名称根据回译性原则英译的有:天门(Heaven Gate Line),桥弓(Bridge Arch),肚角(Belly Corner Line),七节骨(Seven-bone Line),脾经(Spleen Channel Line),肝经(Liver Channel Line),心经(Heart Channel Line),肺经(Lung Channel Line),肾经(Kidney Channel Line),大肠(Large Intestine Line),小肠(Small Intestine Line),肾顶(Kidney Top Point),肾纹(Kidney Crease Line),胃经(Stomach Channel Line),板门(Plank Gate),老龙(Ancient Dragon Point),运土入水(Earth to Water Arc),运水如土(Water to Earth Arc),一窝风(Whirlwind Point),洪池(Large Pool Point)。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认识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证候和防治方法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于19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该校所收藏的民国时期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近年来在整理这部分藏书的同时,总结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承前启后,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民国时期,中医著述沿自清代以来的特点,重视对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籍,不是原本照搬,而是经过系统整理及收集后世各家之说而予以补充,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云:“仲景书必跳出旁门可读,……先生收回唐宋以后之原书还诸仲景,而仲景不亡。其编曰《读过伤寒论》,不读则拾人牙慧,……是书乃伤寒论之文谰,先生即张仲景之书记,两本书若作一本读,则此解如蔓藤,觉有伤寒论为之前,是书宜今亦宜古。”[1]在近代教育体系确立之后,以一部经典、一家注疏作为教材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将中医典籍的研究与新式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中医理论不仅作系统的整理,而且联系实际,去粗取精,进行发挥和提高。如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务在“博取众说,去其重复,撷其英华,发挥药性之本能,提挈药用之纲要,……又益以各种医书,补其未备,旁及西说,作借镜焉”[2],尽量采用各家之长,以启迪思路。
注重实践,结合临床总结经验
岭南医家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不尚空谈。重临床、务实际这是一种优良的医学学风,但这也使岭南医家不擅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故在全国范围影响较小。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的兴起,促使老中医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如岭南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其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著称于世。但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多尚武,对医学理论探讨较少,伤科学著作甚少,其丰富的各种理伤手法,或散记载于其他医籍中,或在民间流传,一直未能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近代岭南著名骨伤科医家管季耀认为:“我中国驳骨一科,其术之妙,其药之效,其技之能,有不驾乎外国者哉?果能于各科之中,合中西医学,舍其短而取其长,细心研究,使我国四千余年至精至微之医药学,发明而广大之。”[3]“因将三世所历试不爽妙要灵方,编成课本,综其大纲,详其节目,俾学者有所循序焉。”[4]于1929年编撰的《伤科学讲义》,把骨伤经验上升为理论,填补了岭南,乃至全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文献编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其编撰形式呈多样化格局,既有专著,如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黄公伟的《伤寒切解》、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等;又有教材讲义,如梁翰芬的《诊断学讲义》、管泽球的《外科学讲义》、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吕楚白的《儿科学讲义》等等;更有学术期刊,如李仲守主编的《医林一谔》、张阶平主编的《杏林医学》等。可以说,在编撰形式上,突破了原来经学式研究的独尊地位,开始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对古典医籍进行注解和阐述,并借鉴了近代其他学科讲义的一些形式,编写通俗教材或给原文加注释,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作为入门阅读之用。如谢泽霖与李近圣合编的《妇科学讲义》,其中第一、二篇在所选录的名家论述之后加上按语。如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5]之后紧跟按语:“按,经水固有应乎天气之因,而亦能因天气以为病,凡属六所伤者,是外因也。”[5]又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西药概要讲义》,该书以贺氏治疗学为底本择要节录,详细论述了各种西药的成分、用法、疗效等等,还配有各类术语、药物的英文名。学科门类,基础临床分类清晰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在学科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基础、临床、中药、中西汇通等学科门类。基础类又分为中医基础类及西医基础类,如卢朋著的《医学史讲义》、陈汝来的《生理学讲义》、《病理学讲义》、马毅民的《卫生学讲义》等。临床类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如内科有高轩、陈任枚、刘赤选、钟少桃等人分别编写的《温病学讲义》、杨志仁的《内科学讲义》、陈汝来的《杂病学讲义》、李光策、胡镜文分别编写的《金匮讲义》等,外科有管泽球、巫达云分别编写的《外科学讲义》、管季耀的《伤科学讲义》,妇科类有谢泽霖、李近圣、吕楚白、林国铭等分别编写的《妇科学讲义》,儿科有陈汝来的《儿科证治纂要》、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儿科学讲义》、古绍尧的《儿科学讲义》,五官有古绍尧的《喉科学讲义》、梁翰芬的《眼科讲义》,针灸有周仲房、梁慕周分别编写的《针灸学讲义》。中药方剂类有卢朋著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的《药物学》、《方剂学讲义》,邓鹤芝为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编写的《方剂学讲义》、以及黄悌君的《药物学》、罗绍祥的《药物学讲义》。中西汇通类有《中西医学比观》、《中西医学全书》等等。
随着对疾病认识日渐深化,临证经验的更加丰富,各科都有一些专门论述某些病种的著作问世,也使得教材分科更细。例如,儿科对麻疹、痘疹的诊治有进一步的研究,如陈伯坛的《麻疹蠡言》、《痘疹学讲义》、古绍尧的《痘疹证治》,外科对性病也有专论,如管泽球的《花柳学讲义》,且各有自己的见解。
教材内容,引进自然科学成果
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主张吸收西方医学教育,用西医学知识丰富自己的教材,不满足于整理古籍文献与临证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倡中医教材融会贯通中西学说。在教材的编写上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尝试,试图沟通中西医理。如张公让的《中西医学比观》。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比较粗疏,所以专门编撰了《全体学讲义》,该书绪论中有说:“欲研究身体之构造,须讲全体学(又曰人体解剖学);欲研究各部分之功用,须讲生理学。此二科者,乃医学之基础也。”[6]其他诸如《西法诊断学讲义》、《化学讲义》、《生理学讲义》等等,体现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谋生存、图发展的特点,并开始吸收和利用近代科学的成果和技术来补充及研究中医。
【参考文献】
1陈伯坛.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2卢朋著.药物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3管季耀.伤科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中国医药大学资深教授林昭庚博士以中、西医双重背景的专长,汇集台湾当代中、西医学结合专家的热忱、智慧、经验与毅力,前后费时共计12年,编成《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不仅为中西医结合之巨大工程,更是迄今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国所完成之中西医学病名汇编及工具用书中,数据最为齐全的书籍,极具可读性及可参考性。该书以现代医学的病名为纲,搜罗历代中医文献可与之对应或近似的疾病名称,力图让中、西医病名对应汇通,旨在化解中、西医学之间的争端疑惑,更进一步提供中医学者了解现代医学、西医学者认识中国传统医学的机会,让彼此有良好的互相学习、讨论与沟通管道,有助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发展,早日达到“中西医一元化”的目标。
《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一书是目前唯一的中西医病名对照之工具书。该书之主编林昭庚教授中西医学之学识修养深厚,在台湾与海外学术界颇富声誉,国内外230多篇,著作32种,以其学术成就在台湾获奖,亦受国际学术界之肯定,国内外院校机构聘为荣誉院士、教授等殊荣达30项,对中西医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副主编共4人,均为博士或副教授、硕士资格之中西医专家学者。编著者36人亦多为兼具中西医师执照,且任职于台湾医学中心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西医疾病之范畴有极多共识,亦共同历经12寒暑,克服困难,终于完成此书。对中西医学界来说,《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的出版,堪称空前壮举,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值得高度肯定与赞许!
就《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内容及编排架构来讨论,第一版以现代的“国际病名分类”为基础,逐一从中医典籍中找出相对应的证型,之后还加入了“实验诊断”的部份,让读者知道可以协助诊断的现代检验项目,并且以中、西医的角度,分别详细叙述该疾病的定义与临床症状,同时根据作者的临床经验,比较该疾病中、西医学上的不同,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的肯定。该书繁体版本是由台湾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出版,第一版自1992年着手编写,于2001年出版,而大陆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之简体版本,乃为第一版之版本。
鉴于中西医病名繁杂,林昭庚博士再度集结多位台湾当代中、西医学结合专家,共同参与该书的再版工作,经过了3年的努力,再完成了《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第二版》,于2004年出版,该书亦是根据作者们多年的临床经验,选取适当的中医病名作为对照,所选取的中医病名乃以相关中医文献为依据,内容较第一版更为丰富,全书共5册,约400万字,引用并参考458部中医文献,西医书籍86本,专门探讨中西医学对于同一疾病,其定义、证候与诊断上的相似与相异点,是一部内容丰富、篇幅巨大的著作。
《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第二版》以第一版的《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为基础,收录新增的西医疾病病名有133种,总西医疾病病名数达到997种,中医相关病名1759种,编次的原则系根据“国际疾病伤害及死因分类标准”之编号顺序为蓝本,只要该书上的西医病名能找到相关的中医病名与病症,则尽可能地予以收录,依序分成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肿瘤、内分泌、营养及新陈代谢疾病与免疫性疾患、血液及造血器官之疾病、精神疾患、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之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妊娠、生产及产褥期并发症、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骨骼肌肉系统及结缔组织疾病、先天畸形、周产期病态、征候、症状及诊断欠明之各种病态、损伤及中毒等共18章,997篇;其中第十八章为“中西医病名对照表”,首列西医(中文)病名对中医病名对照表,次列西医(英文)病名对中医病名对照表,再列中医病名对西医病名对照表,以便于读者检阅。
书中每篇病名的编排项目分成6大部分,依序为本书编号、国际疾病分类(ICD-9/ICD-10)编号、现代医学病名及定义、中医相关病名及文献出处、诊断要点、综论等内容。该书特别将国际疾病分类编号写入,使读者在查阅内容时,除了以书中目录为指引外,亦可以“ICD-9/ICD-10”为指引,以利国际学术交流。
医集研究
(5)论述《本草纲目》对中医妇科的贡献 游卉 尤昭玲
基础研究
(7)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肝损害及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研究 徐欣萍 安博 邹军 啜佳然 朱玉群 徐有青
(11)薄芝糖肽抑制大鼠实验性癫痫发作及其机制研究 梁晓玲 史宝龙
药物研究
(13)舒筋活血分散片溶出度的研究 李燕 杨文科
(15)麻仁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测定方法的研究 赵彩霞 闫辉
无
(17)《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影响因子年报 无
临床研究
(18)乳腺黏液癌的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影像特征对比研究 李峻 肖祥胜
(20)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5例临床观察 黎汉文 杜嫦燕
(23)中医手法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张凯
(25)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张晓东 顾群浩 朱晓明 陈徽 罗振凌 冯寿全
(27)320排cta在脑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陈永汉 李宗豪 张刚 田耀辉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之一。《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关于辨证论治的专著,它通过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方剂内容,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韩医是有独特理论和丰富临证经验的医学,其理论基础是“四象医学”[1]。“四象医学”是韩国医学家李济马先生于1894年著述的《东医寿世保元》这部专著中的一部分,是论述体质学说的专论,包括四象整体观、阴阳论、四行论、脏腑论、病理学、临床学、预防学等内容。辨证与辨象均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下面就二者做简单的比较,权作笔者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的点滴体会。
1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的特色
《伤寒论》原文中并无“六经”之名,只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之名。六经辨证是后世形成的概念,六经辨证不仅仅是一种辨证方法,而是一个包括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津液等在内的综合性的辨证论治体系[2]。这个体系综合了邪正阴阳、表里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等内容,一直对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六经辨证必须落实到脏腑,才能在治疗上有明确的立法、处方和用药。例如麻黄汤宣肺平喘,小青龙汤温肺化饮,小柴胡汤和解枢机,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理中汤温运脾阳,真武汤温肾阳利水,麻子仁丸润肠通便。可见,六经辨证是以脏腑的生理、病理,邪正的消退和脏腑、经络定位为基础的,六经辨证如果游离于脏腑辨证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所适从。当然,六经辨证并不等同于脏腑辨证,而是有其特定的意义。六经辨证更注重疾病的传变规律和预后,反映疾病变化的动态过程[3]。六经辨证体系认为,六经的病证是处于动态之中的,是不断演变的,这一演变可以按循经传变,如经典的循着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传变,也可有越经传变,如太阳病直接传入三阴,或者表邪不经太阳直中三阴,或者由表里经传变等形式。即使在施治的过程中也强调动态观察病变的传变趋向,治法应随之改变。
《伤寒论》六经辨证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主要用盂外感风寒之邪所致的外感病。但由于外感病的发病及传变并非单一不变,与其他杂病常相并发生,故《伤寒论》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杂病的治疗,其应适用于外感病及杂病[4]。所以对六经辨证来说,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其病因病机。对经方的运用,尤其是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更不应求症状之全,只要病因病机相符,用之有道,就可使用。
另一方面,六经辨证方法应包括其他各种辨证方法。《伤寒论》虽以六经辨证为纲,但六经辨证必须与其他诸辨证方法结合才能完成和体现出来;而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皆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为渊薮。因此说,《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是既可以运用于外感病又可以运用于杂病的辨证体系,是包括了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辨证体系。
转贴于
2 辨象辨证的特色
“四象医学”的辨象施治是在朝鲜民族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医学理论,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辨象论治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四元构造论和人类中心论[5]。“四象”一词来源于《易经》,李济马先生借用其名,并根据《灵枢·通天》篇五态人论,取其太少阴阳,舍其阴阳和平人,将人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类,称为四象人,创立了四象整体观、阴阳论、四行论、脏腑论、病因论、病理学、临床学、预防学等,称为“四象医学”。其中四象诊断学先辨象后辨证,是韩医学在诊断上的独到之处。辨象是应用望、问、闻、切的方法,全面收集病人的体态、性情、嗜好、病史、易感特异证等方面的有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辨别四个不同的“象”,通过辨象可推断出病人内部状态、心理状态、吉症和重危症等。辨象是在辨证之前一个大的分类,即把病人分成四个大块,再在所处一块(类型)中确定其病性、病名、治则用药,等等。辨象后再通过望、闻、问、切进行寒热分型,辨证分析病史、病证、病位和病性,确定病名和病情,参照辨象作出诊断。在辨象辨证施治过程中,要注重人体药物的选择性。“药乃局限于人”,是韩医学所独有的药性观[6]。一些药物对一些人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而对另一些人不仅不起治疗作用,反而有严重的副作用。这是由于人的天禀强弱、阴阳分布、气质特点、体质不同而产生的特殊现象。因此,提出了药物归象、按象用药、辨象施治、随证加减的用药规律,阐明了药物的异象反应原理,把药物分成太阳人药、太阴人药、少阳人药、少阴人药,严格按象用药,不可混用。同时又应顾及体质发展的阶段性。以小儿为例,因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所以在用温热或寒凉之剂时,用量均不可过重,且应中病即止。四象医学的辨象辨证对于正确认识人类生命现象,把握生理与病理关系的实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六经辨证与辨象辨证的关系
“四象医学”按照体质类型把人分为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这种太少阴阳理论虽然和《伤寒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的名称相似,均与阴阳论的自然哲学观点相关,但其内涵和外延有本质的区别。正如《东医寿世保元·医源论》所云:“余生于医药经验五六千载后,因前人之述,偶得四象脏腑性理……原书张仲景所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以病证名目而论之也。两者不可混看,又不可厌烦,然后可以探其根。”辨象关键在于判断体质特性,在辨象施治过程中,详细体查病人情志状况及修养程度等。人体的结构、机能与代谢的变化同年龄有关,从而形成体质方面的特殊性。体质是一个随着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变的生命过程。体质的发展经历了“稚阴稚阳”(幼年)“气血渐盛”(青年)“阴阳充盛”(壮年)和“五脏气衰”(老年)等不同的体质阶段,反映了个体体质发展的时相性和阶段性。根据外邪侵入人体后随体质不同出现的不同症状,定为四象人不同的表里病证。在辨象的过程中涉及了辨证的某些程序,如病因、病性、病位的判断等,而且也运用了寒热、虚实的辨证纲领。
但是,辨象辨证在病证的适用范围、疾病的传变类型、辨证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没有六经辨证广泛。四象医学的辨象辨证重点针对“人”,认为任何因素的作用都是基于人的体质特点不同而异。因辨证方法单一,未能把握疾病的传移变化规律,因而只分为表证与里证。六经辨证蕴涵了中医辨证体系的多种方法,如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病因辨证、经络辨证等,注重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探索,因此,可用于外感与内伤的各类病证。辨别体质是四象医学的特长,倘若同辨证论治结合,因人施治,调整人体生理的动态平衡,即可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4 结语
韩医学之核心为辨象论治,如同中医学之辨证论治一样成为韩医学区别于其他传统医学而独成体系的原因所在。辨象辨证是在《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质医学体系,其阴阳所演化的四象,在辨证应用中有本质区别。笔者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后,认为韩医辨象辨证来源于中医,并且与中医之辨证论治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韩医的理论精髓都在于个体化论治,这也是东方医学自成体系的核心所在。辨象与辨证均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对其异同进行比较,取长补短,将有益于中韩医学的发展和整个医学体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戴 翥,戴 莹.朝医“四象医学”渊源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3):131132.
[2]梁华龙.《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来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1):78.
[3]邓玉梅,王育文.《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概要[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1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