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1 09:19: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

篇1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篇2

物理知识点必修一1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

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5、重力(A)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

6、弹力(A)

1.弹力

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弹力: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物理知识点必修一21、质点:

(1)没有形状、大小且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是否能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其具体分析。

2、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4、匀速直线运动(A)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物理知识点必修一3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物理知识点必修一4一、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弹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3、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探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

(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分析受力情况;

③建立适当坐标;

④列出平衡方程

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

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

说明;

①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

②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

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会知道牛顿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的关系。在对一个物体用力的时候同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这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物理知识点必修一5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 ,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篇3

高中地理必修三干旱知识⑴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变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

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⑵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变式: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⑶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

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

②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⑷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⑸华北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⑹东北无春旱的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⑺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产生原因:

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

①南水北调;

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⑧海水淡化等。

⑻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②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三干旱分类1.气象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以特定历时降水的绝对值表示。

2.气候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不是以特定数量,是以与平均值或正常值的比率表示。

3.大气干旱:不仅涉及降水量,而且涉及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气候因素。

4.农业干旱:主要涉及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态,或许是某种特定作物的性态。

5.水文干旱:主要考虑河道流量的减少,湖泊或水库库容的减少和地下水位的下降。

6:用水管理干旱:其特性是由于用水管理的实际操作或设施的破坏引起的缺水。

高中地理必修三干旱知识原因造成干旱的原因既与气象等自然因素有关,也与人类活动及应对干旱的能力有关。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气象原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偏少等气象条件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因素。

(2)地形地貌原因:地形地貌条件是造成区域干旱的重要原因。

篇4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1

地球运动基础知识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7、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

18、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2

地球的运动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的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的逆时针方向和南极上空的顺时针方向。关键是要找出地球自转方向与地球上经线的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或者根据自转方向来推断经线的经度。

②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晨昏线的变化和应用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掌握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很重要,一般来说可以根据“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东昼西夜为晨线,东夜西昼为昏线”来判断。晨线和昏线与赤道相交的两点分别是6时和18时,是晨昏线知识的重要应用。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的关系也是判断日期的重要依据。

③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与经度的变化相关,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区时的计算随时区的变化而改变,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地方时和区时都是“东早西晚”,因此在计算时一般采用“东加西减”的原则。

④“北京时间”。关键是要区别开“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这两个概述。“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是我国目前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而北京的地方时是指116°E经线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要晚约16分钟。

2、地球公转的规律和黄赤交角。

①地球公转的方向从文字上表述为自西向东,但要与地球的公转轨道结合起来,因为从不同的方位看,地球的公转会有不同的表述,关键是要掌握地轴与地球公转方向的关系。而地球上的四季又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有关。

②黄赤交角与五带。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叠加而形成的,是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的平面——黄道平面之间形成的一个夹角,目前的黄赤交角为23°26′。地球上的五带范围随着黄赤交角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示意图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结果,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①昼夜长短变化可以分为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冬季太阳高度角小。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3

地球圈层结构

一、知识点梳理

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划分依据及内部圈层结构——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两个判断题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

A.当雄

B.成都

C.上海

D.北京

(2)此次地震,拉萨有轻微震感,理论上拉萨居民感觉到 ( )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

(3)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西藏地区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其研究原理是________

【解析】

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

第(2)题,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

第(3)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 。

篇5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模式

时代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原始社会

传统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

过渡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展中国家20世纪中期-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迁移原因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形

平原,高原,山谷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

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

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

商贸联系:区域贸易。国际贸易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量。

地形、土壤,河流

科技:劳动力,科技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

种植水稻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

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第三节工业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工业布局:1.远离河流上游2.分布在盛行风下风向3.盛行风垂直郊外4.最小风频上风向

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工序)(2)轻,薄,短,小(部件)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生态破坏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的减少资源的枯竭、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部分资源短缺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古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

现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生态和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20世纪80s)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

控制人口规模

2.

转变发展模式

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6

一、人民版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点

从目前人民版高中历史课程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其在知识体系上,具有以下优点:在处理知识方面更为灵活;知识的包容性以及专题性较为突出;知识的个性化以及选择性更为明显。但同时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历史内容缺失、重复以及跳跃等;知识的系统性较为破碎;知识的学术化以及专业化不断增强,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比如在高中必修一中关于西欧封建专制制度方面的内容缺失,导致学生对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阶段的封建制度构建所呈现出的进步性不能进行深入地了解,更无法深入认识法国民主力量和专制之间的斗争所呈现出来的残酷性、反复性以及复杂性。

针对上述内容,笔者认为在编写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点以及在教学时,均应有意识地对其实施调整,淡化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术化以及专业化色彩,改变以往教材中专题孤立静止这一状态,增强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推动其发展。其调整措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第一,在历史内容上对具有其他学科色彩的这些内容实施“历史化”,比如在处理中国绘画、京剧、戏剧、元曲、相对论、明清小说、国外宪法等相关内容的时候,应该防止纯科学、法学、艺术、政治学以及文学的学术化以及专业化特征的出现,最好用具体的历史事件或者相应的时代背景来将这些内容带出,而不是单独地进行某些制度、历史人物、事件以及现象的介绍。第二,注重初中教科书与课标的参照,补充以往所忽略的知识点;第三,尽量避免概念的抽象化,加强语言通俗化,降低其难度,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高中历史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课程知识各模块的整合

纵观近年来我国的教学改革情况,在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改革上,有很多突破性的尝试,这些尝试不管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念上,一直到今天为止,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和借鉴价值。因此,在进行教学体系的调整过程中,除了要认识到这一点内容外,同时还应该审慎、积极地汲取国外历史教育观念中的积极因素。鉴于此,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进行教学体系调整时,应将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的基础性放在首位,让学生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第一,从思想文化、政治以及经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古今中外历史的叙述,基于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密切的关系,以及其互相作用的特征,在建立和完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时,应整体研究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注重教材中各模块之间的统筹兼顾与互相参照,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来全面、深入且客观地进行历史专题的叙述。

第二,加强各模块内部之间的整合。基于《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教师可将教科书作为其整合的“依托”,基于其自身对历史宏观、微观的理解,在不违反课标的改革精神和不违背其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对历史教学体系重新进行建构与整合。比如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必修一,教师可采取以问题作为核心的方式来实施整合,整合单元1、单元3、单元4以及单元8的相关内容,着重探讨我国政治发展的简史。此外,还可采取以对比为目的的方式来其进行局部的整合,比如为了理解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特点之间的不同点,可把单元1、单元6以及单元7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结合,以此来分析和探讨中西古代制度的不同。

(二)通史体例的编写

其编写可从以下两个方案来实施设计:方案一为中外历史“合编”通史体例,将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点分为三个模块,即古代世界、近代世界以及现代当代世界。其中古代世界主要叙述的是人类出现至1500年这一段的历史;而近代世界则阐述的是16世纪至20世纪初这一阶段的历史;现代当代世界则为20世纪后的历史。通过这种体系的设计,使高中阶段的学生逐步了解人类在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方面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方案二为中外历史“分编”通史体例。从初中历史课程教材知识体系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考虑,鉴于该阶段的知识体系较为松散,信息量较小且知识较为零碎等,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对中国历史以及世界历史的认识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因此,在高中历史中将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进行分编,使学生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一个深入、理性且整体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对本国历史发展道路及其文明特征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使其树立一种正确国际意识,培养其爱国情感。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历史课程上必须要注重其基础性,在必修课方面可基于政治、文化以及经济这三个模块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作用,来进行中外合编通史或者分编通史的编写。而在选修课程上,则应把多样性以及选择性作为其编写与调整的原则,可通过专题史的编写来达到这一目的。在打好基础后,再由学生自己来继续拓展并深化历史方面的知识,以此加深其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广义.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刘亚芬.高中历史新课程难点问题突破研究——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篇7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高中历史;主体性教学;人教版

上个世纪末,我国正式全面进入素质教育阶段。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之下,主体性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得到凸显。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中,并且能够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主体性教学思想指导之下,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得以体现,教师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做到全面发展。但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这一教学思想还存在部分阻碍因素,给主体性教学实践活动带来不小的困扰。

一、当前高中历史主体性教学实践活动面临的挑战

1.高考的巨大压力导致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凸显

历史学科作为高中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有100分的比例,是文科学习的重点之一。在高考越来越重要的压力之下,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越来越以在高考中获得高分为目标。在这样的目标之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特别凸显教师主体性,教师向学生传授各种历史学科的知识点及考试中的解题技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服从教师的教学安排,以做题和听课为主要学习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被掩藏,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不能积极学习。

2.高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程度不高

在互联网全面普及之后,高中阶段进入了互联网教育的全新阶段。教育经费的大量支出,几乎每一所高中的每一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但是教师运用这些多媒体设备的过程中,对其功能的实现很是狭小,甚至有一些教师只在教学过程中采用PPT教学,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几乎没有,必然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只是把知识点的内容从黑板上的板书变为了投影仪投影的PPT,依然没有触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地位依然牢固。

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历史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既能够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的强大作用,又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在高中历史学科,实行主体性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参与,更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策略选择与安排。

1.通过影片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在改革之后,分为选修部分和必修部分。选修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在高考中考察的难度较低,因此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实践中,选修部分的教学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以选修一的重大改革为例,学生很难在高中阶段理解这些改革的内在有什么联系,而有一些教师只采取片段式教学方法,在选修一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像必修教材一样的统一指导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影片教学法。例如,针对商鞅变法、北宋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这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次改革,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采取网络视频教学方式,给学生播放网络上与这三个改革相关的历史学家们的讲解视频,可以让学生深层次理解这些改革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教师讲解达不到的效果。

2.鼓励学生多在网络上查找历史学科的学习资料

对于高中历史来说,虽然高考中的知识点数量有点,但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学科之一,历史学科承担着重要使命。主体性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除了课本和课外习题之外,学生难以寻觅到学习资料。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之下,这一缺憾得到了极大弥补,网络上历史学科的学习资源极多,只要学生能够利用好网络,必然能够在知识海洋里遨游。首先,针对学生网络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入门的网络学习网站。如网易公开课、国学网、腾讯儒学、腾讯佛学、凤凰网文化频道等。教师可以在讲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时候,在班级上举办一次“寻找网络孔子”的比赛,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的网络,尽可能多地搜寻网络上与孔子有关的学习资源,最终由教师评判,对寻找到最多、质量最好的学生奖励一本《论语》。其次,教师可以在班级举办一次网络历史学习的讲座,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网络中,历史学科的学习资源极多,不管是针对高考,还是平时的历史学习。高中生毕竟是要面对高考的,在高考中取得一个满意的分数是教师教学成果的体现。教师可以在班级上举办一次这样的网络历史学习讲座,鼓励学生在网络上寻找各种各样的历史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应试能力。

三、结语

新课改以来,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越来越要求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体性,但在目前还存在阻碍主体性教学全面展开的一些因素,如高考的巨大压力导致高中历史教学的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凸显、高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程度不高等。针对此,笔者提出通过影片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鼓励学生多在网络上查找历史学科的学习资料的基本策略。

作者:孙然美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黎明,徐金超.手段•方法•教学观———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高中历史主体性教学情况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07,02:54-55.

篇8

【中国分类法】:G633.51

时间是叙述历史知识的基本载体。如果描述历史事件与时间概念脱离,那么便无可谈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传统的以时间先后为主线的通史体例不同,历史课程采用了专题的形式。把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单独呈现出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另一方面,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学科基本特点时序性的培养。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的时候,只知道历史事件的本身,却不知道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学生在脑海里根本就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严重缺乏通史方面的知识。由于知识零散,导致学生出现颠三倒四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后果以及影响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碰到与时间有关的题目。并且碰到与时间有关的历史题,错误的概率便大大增加。这是因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也与新教材的专题特点有关。作为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的流变过程。

一、引导学生认识教材专题中的时序性

对于专题史的时序性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两个困惑。一方面,从有些专题的设置来看,专题史的时序并不清晰。例如在必修一专题二中,讲述了关于的相关史实。而专题三,从天平天国运动,在叙述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同时,又涉及到了的内容。这会给学生造成误解:(1)发生在运动之前;(2)1924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市时期。显然,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专题史学习的时候,是不是要记住每一事件的具体时间。的确,要理解一个历史事件,不能脱离事件发生的原因。例如在必修一专题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这一课中,在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要列举从汉到元主要事件的发展顺序,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因此,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从汉朝到元朝的主要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但是具体是从汉朝哪一年到哪一年,元朝哪一年到哪一年就不需要学生记住了。对于这类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认识。

二、通过“时间轴”展开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时间轴为基本方式,展开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仍然以必修一专题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这一课为例。这一课属于中国政治专题,涉及到古代中国王朝的更迭次序。如果学生对王朝更迭次序不熟悉,那么掌握的知识也比较零散。所以教师在上这一课时,可以绘制一条时间数轴,在时间数轴中标出王朝建立与灭亡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互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黑板上把王朝填写在相应的时间内。这样从秦到明清的时间脉络就清晰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为这条时间轴添枝加叶。拿“君权与相权”来讲,在古代君主专制的背景下,皇帝是如何加强自己的权力。秦的三公九卿、两汉的三朝与外朝……隋唐三省六部制……最后到清的军机处的建立。这样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幅以时间为主干、以中央官职为枝干的图像便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把文字与图表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巩固对历史事实的兴起与发展脉络的知识点。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在高中历史课文必修一专题八中,其中有一课题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该课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几乎都发生在1917年。教师可以尝试以“难忘的1917”为主题,让学生按时间顺序对事件进行整理。并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强调了解历史事件的前提是要弄清楚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碰到学生难懂的时间术语时,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引导,给学生讲述纪年法,以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例如中国是干支纪年,而西方则采用公元纪年。在碰到历史年份与世纪换算的题目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一个世纪是一百年。因此,在分析年份的时候,应该先分析其中有几个一百,然后再加上一便可以了。而一个世纪分为早、中、晚期,一般以三十年为界。笔者结合典型高考题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加以训练。如2012年的背景卷文科综合第20题,下列材料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很明显,B项中的1844年应该属于19世纪中期。因此,这一项材料与结论逻辑不正确。倘若学生熟练掌握时间计算能力,这一题目便不在话下了。

此外,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有两类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一类是从“原因与结果”视角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军事等专题的学习内容。对于第一类以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例,建立以下图示表:

对于第二类,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可以这样进行梳理:(器物)―(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思想文化)。通过这样的归纳,学生很快就一目了然:中国近代史从学习西方技术起步,再发展到制度,延伸到思想文化。层层深入。

结语

总之,学习历史必须要有确切的时间概念。而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是高中历史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尤其是在专题模式下的历史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做到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才能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章明.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时序感的培养问题[D].浙江师范大学.2010.

[2]陈光裕,靠近学科特点,考查学科素养――2012年高考北京卷历史试题考查目标析要[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7).

篇9

对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来说,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向学生讲述一些和考点相关的内容,对于那些与考点无关的内容,教师直接略过。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真正地掌握所学历史知识,并且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不利于历史教学的开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发现学习”模式指的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探讨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印象,同时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一、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现学习”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是教师直接指出所要学习的内容,就会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停留在表面。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往往忽视了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得学生很难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教师应该改变这一情况,主动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现历史规律。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历史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

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中第一章“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新航路的开辟”。很多影视作品都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并且还有当时的历史图面和文字,教师都可以加以利用。通过向学生展示这些内容,可以再现历史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向学生展示视频和音频文件之后,应该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当时的航海家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展开航海活动”、“航海家的航海都分别到达了哪些地方”以及“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由此可以看出,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而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要学的知识“嚼碎”,然后“喂”给学生,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所学历史知识中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并提高他们的历史水平。

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中第一章“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以为例,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负责一个知识模块,比如A组负责“背景知识”,B组负责“战后损失”,以此类推。每一个小组根据自己所要负责的部分展开探究和讨论,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在讨论完毕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各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讲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关于的基础知识。

三、确保客观评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评价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历史学习。要是课堂评价太过主观,并且主要就某一方面进行评价,就不能真正地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主要参考他们的考试成绩,而对他们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等予以忽视,使得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提不起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确保客观评价,并且确保全面性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中“中国军民维护旧家的斗争”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教师就拿“”的内容为例,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应该在讨论之后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因素。在学生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针对他们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和讨论结果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态度加以分析,最后得出综合评价的结果。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客观评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让他们的历史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很难真正地掌握所学历史知识,并且较难发挥创新思维。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采取发现式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该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教师还应该确保客观评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只有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加深对于历史知识的印象。

篇10

高中新课程改革后,许多学生都反映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部分难度有所增加,题目不好解答,甚至觉得高考考的内容与教科书学的内容关系不大。出现这种情况,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差异以及教科书与高考的适应性不同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笔者也发现许多高考题依据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解题的难易程度会发生变化。比如有些高考题依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学科知识很难解答,甚至感觉到解题条件不足(笔者所在省份高中全部使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但是依据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却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什么与高考有较好的适应性?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命题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就教于方家。

一、基于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的高考题解答

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25题: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该题旨在考查宋代“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原因。题干中没有给出相应的信息,因此只能根据所学知识做出判断。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人教版必修2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中,谈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后的土地兼并,并说“面对土地高度集中,政府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但却没有提到政府的“不抑兼并”政策。岳麓版教科书对土地兼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提到“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另外,岳麓版教科书还提到了地主土地私有以外的自耕农私有土地,并说“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根据岳麓版教科书的基本表述,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D。

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1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见相应高考试卷,在此省略。

图9为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为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该题从汉唐地方管理行政区划变化入手,考查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正确解答该题,需要有汉唐地方行政区划和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背景知识。对此,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没有丝毫的涉及。但是,岳麓版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课知识链接部分提到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另外,必修2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解答该题也就胜券在握。

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历史现象。因此,也就成为历年高考的主干知识之一。

如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第26题: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灰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小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25题:

图四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图见相应高考试卷,在此省略):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整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关于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问题,只有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进行了讲述,其他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均未涉及。因此,使用岳麓版高中教科书的学生解决诸如此类的高考题就容易多了。

另外,岳麓版教科书对《课标》必修部分确立的25个专题,在坚持“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下,对中外历史的编写顺序做了一定的灵活调整和精心处理,采取了中外混编、中外对应的编写原则,将中外历史放在同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去体现。因此,在解决中西交往和中西比较的问题时,也就更具宏观的视野和全局的观念。

如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第40题第(2)问: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

根据岳麓版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中,西方近代科技与中国古代科技的比较的论述和第30课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

此外,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最大限度吸收史学研究新进展、新观念、新成果,紧跟历史学科研究的趋势。因此,在解读高考题中的一些新材料,评述一些新观点时也就有了史实依据。

例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如果注意到岳麓版教科书必修2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中,关于“14~18世纪,在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的全面高涨的局面”的相关论述,特别是课本提到“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这些事实正好可以用以论证“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以上所举仅仅是近3年全国新课标卷的部分试题,而分省命题的高考题中此类情况也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适应高考,使用地区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是有力的证明。对此,《中国新闻出版报》在2010年8月27日做了相关报道。

二、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适应性原因探析

从上文分析来看,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相对来说与高考确实有较好的适应性。综合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科书本身具有鲜明的特色。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特色主要有两点:

一是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精神,依据《课程标准》,但不刻板僵化。教科书创新体例建构起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教科书结构体系。各册单元在排列顺序上独具匠心:“开始分列中外古代农业文明时期的相关历史,然后叙述西方率先近代化的轨迹,继而在描述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进程的同时,展现中国等国家与地区在自身内因与西方冲击影响下独特的近现代化历程。”教科书的结构体系对《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所提出的的专题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和重组。一方面,重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阶段性与连贯性;另一方面,重视历史发展的共时性和中外交往,对共同的历史专题进行中外比较,从而体现出历史内在的发展、互动关系和逻辑顺序。使全套教科书真正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多视角,多层次”“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面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的精神。

二是以历史学科和史学研究为基础,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许多在学术上有一定影响的大学教授和专家参与了教科书的编著工作。如曹大为教授、赵世瑜教授、刘北成教授、曹文柱教授、杨宁一教授、郭小凌教授等。他们有扎实的史学素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有丰富的历史著作经验,熟稔历史学科知识,深谙史学研究动态。因此,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反映了史学研究的的新进展、新观念和新成果。教科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努力用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等多角度来解读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正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总主编曹大为教授指出的“人类历史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纵向由低级到高级、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横向从分散到整体的趋势。现代化成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从全球文明进程的宏观视野观察历史,特别是从现代化进程的视角重构现当代史的学科体系,已愈来愈为学术界所认同。”按照史学研究所达成共识的社会发展进程的主轴,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各册单元在排列顺序上独具匠心:“开始分列中外古代农业文明时期的相关历史,然后叙述西方率先近代化的轨迹,继而在描述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进程的同时,展现中国等国家与地区在自身内因与西方冲击影响下独特的近现代化历程。”就具体知识点来看,教科书引入了大量为史学界所公认的一些史学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正好反映了当下史学研究趋势和社会热点,有一定的前瞻性。如必修1中监察与谏议制度,五四精神等,必修2租佃关系的发展,司马迁的区域经济思想,明朝中期至清朝前期,中国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区之一的地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新变化等。必修3中荀子礼法并施的思想,破解“李约瑟难题”,等等。另外,教科书还以“综合探究”“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等栏目,进入了大量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让人耳目一新,求知欲激扬。

近几年,高考题大量引入的史学研究新观念、新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的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自然就适应高考。

其次,参与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不少专家本身还参与了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另外,有多位专家还是国家或省级考试中心特邀研究员。参与教科书编著的杨宁一教授、曹大伟教授和李少兵教授还是近年来高考全国文综历史学科命题人员。这就有效保障了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契合国家课程标准和高考理念,从而也就保障了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的适应性。

岳麓版历史教科书与高考的适应性,还在于它所构建的学科知识契合高考考试测量的要求。近年来,高考全国文综历史学科命题组负责人杨宁一教授特别强调高考中学科知识的测量,他指出“学科知识是考试测量的内容,它即是考试测量的对象,也是考试测量的基础。”历史学科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和基本知识点等。而“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显然,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构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方面,具有优势。基本知识点则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了基本史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由于一标多本,一省多本,使得基本知识点的确定非常困难。命题时虽有变通的办法避免基本知识点的确定,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他建议“应该在新课标模块和专题的范围内确定基本知识点,而且必须经过有专家的论证。”很明显,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专家组是有一定分量的。

三、研究教科书与高考适应性意义考察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命题的关系问题,普遍受到关注。研究教科书与高考的关系,有利于教科书革新、有利于高考命题、也有利于整个新课程改革。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这就明确了课程改革中《课标》、教科书与高考命题的基本关系。高考命题要以《课标》为依据,教科书又是《课标》的具体体现,因此,高考命题自然也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是在“一标多本”局面下,高考命题需要在多个版本高中教科书中做出一定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选择某版本教科书的问题,而是选择各版本教科书中更能体现《课标》精神和史学研究趋势的部分。当然,选择的不仅是学科知识体系,也包括具体知识点,也包括能力培养层面的东西。这就要求教科书编写时要深刻领悟《课标》精神,要更好的适应《课标》。另外,教科书编写者也要研究高考,使教科书适应高考,体现高考测量的要求。试想,一部不适应高考的历史教科书怎么可能得到广大中学生和教师欢迎呢。当然,教科书编写在前,高考命题在后,起初高考命题会迁就教科书,但是如果教科书编写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满足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需要,高考命题自然要弃教科书而去。这就要求教科书编写要建立起合理的修订体制,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改进。另外,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也要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各个版本教科书要依据《课标》与时俱进,取长补短,不断创新。一方面,要满足普通高中教育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需要,从而全面实现课程改革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大伟,赵世瑜,李伏媛.积极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体系[A].车华玲.改革与创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研究与使用[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历史教学,2004,(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历史教学,2004,(8).

篇11

一、高中历史总复习的特点

高中历史学习应遵循这样的公式:整体―局部―整体。首先从整体上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走向,总结每一专题历史知识给后人的启示。再去探究部分,一定要在全面熟悉和识记基础知识点包括课题、节题和框题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点一线一面”的结合,以此为前提,突破重点。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最终达到结构化历史科学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整体。

1.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

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的体系必须注意三点:①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以时间为序列的纵线索和以地域为区位的横断面相互交织而成的柱形历史舞台;②把每一人国家的每一个历史横断面看作是一幅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织的历史画卷;③打破教材的编排程序,沟通古今中外的历史,把具体的历史知识从一定的序列中分解开来,又可以用新的线索串联起来,从而组成新的序列的不同链条。

2.各个历史专题的总结

历史专题的总结在高中复习阶段至关重要,通过阶段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构建各个专题的知识结构。例如中国古代史先秦的阶段特征总结:

先秦:【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原始民主制―分封制和井田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

①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②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③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④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阶段复习方法

根据学科复习特点,以及本人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高中历史阶段复习比较有效的方法。

1.目录记忆法

从目录来复习,纲目明确,可以总体把握,做到宏观心中有数,居高临下全面看问题。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2课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3课 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专题二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6课 雅典民主

第7课 罗马法

2.提纲复习法

根据目录的线索,整理出每一个单元的复习提纲,把整个的知识点整理、归纳、系统化。如阶段复习特点里提到的总结方法。

3.结合习题综合复习法

复习一单元后,可以重新翻阅本单元习题,再一次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4.反复复习法

根据记忆遗忘规律,经常反复及时复习,就遗忘得很少,否则就忘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