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观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观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1 09:19: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观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观

篇1

小学语文教学由于过分看重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综合性,也忽略了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以及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诸能力的要求,下面笔者谈谈一些做法。

一、把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于活动之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规模小的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比如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可以设计出这样几个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加强课外专题性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要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和教材的拘囿,开展专题性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下列常规程序:一是围绕一个主题确定阅读内容,如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科学家的故事等,一段时间安排一个专题,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二是摘记或评析所读内容,并列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三是通过交流讨论或查阅相关资料,主体地判断、思考,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自学自悟的能力。

三、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有力延伸,它有着许多个体学习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问题,可以增加信息量,提供学生交流情感、展示个性的机会。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从而促使个人的创新潜能与集体的智慧相互补充,相互调节。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可以设计若干子课题,倡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四、借助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育就是生活,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者的生活问题。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办报纸,演课本剧,举办诗歌朗诵会,进行书法比赛,等等。这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我们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节假日,鼓励学生与家长外出旅游;组织学生作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等,这些综合性学习都有利于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同时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依赖于语文这个工具。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教室,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并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到生活中去实际应用,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传播功能。比如可以让学生写广播稿、倡议书、借条、招领启事、办手抄报等,也可以让学生为旅游公司设计广告语、导游解说词。

综合性学习就能把生活与语文紧密相连,把学生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安排如下活动:一是访谈。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建设工厂掩埋了多少条水渠和池塘及水污染的情况。二是调查。调查马路积水、小河浑浊的原因。了解地方管理机构对水资源的管理。三是讨论。讨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对策。四是写建议书。集体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写成建议书,张贴在社区,提高居民的认识水平,增强环保意识。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走访、调查,便是运用语言跟人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并且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把水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写成建议书,这便是运用语文解决生活问题。如此,借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就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手段,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时空范围,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比如在“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的综合性学习中,可让学生实地采访、网上采集,经加工、存储后成文,最后在网上传送,根据需要进行现场交流。在“家乡的桥”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让学生自由挑选一种桥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并在电脑中画出自己喜欢的桥,旁边可配上简短的文字,介绍这种桥的生活构造、功能等。这样通过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能促使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相碰撞交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

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已经自觉地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个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社会人。而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美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美学理论研究也表明:“美能使任何活动的境界得到提升。”

音乐教育是一门多功能学科,能渗透德育、智育、体育,但它的主要价值在于美育。因为它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艺术学科,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品德、良好的兴趣与志向、文明的行为与习惯。所以,它的社会功能也是多方面的。首先,音乐有审美教育的作用。在课堂上通过欣赏、演唱、演奏、想象、创作能力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美、感受美。其次,音乐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对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和行动有教育的作用。再次,音乐具有帮助我们认识人生、认识自我、传播信息交流感情的功能。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深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那么怎样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气氛中受到教育呢?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通过欣赏作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教材中的音乐欣赏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它要求音乐欣赏者除了在音乐形式方面获得审美愉悦外,同时也应把注意力放在对音乐内涵的体验上,在充分体验音乐中情感内涵的基础上,还要运用想象去追求音乐所表现出的形象和意境,欣赏者应积极调动自己全部心理功能,力求对音乐进行全面的综合体验。这种欣赏方式是要用“聆听”来做前提的,“聆听”是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即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聆听”音乐,这样才能达到审美艺术的欣赏。

为了培养“聆听”的习惯,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聆听”的氛围。我把音乐教室布置得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给予学生“聆听”的心情;在教室中挂了中外著名音乐家的肖像图,引发学生“聆听”的兴趣;运用高质量的音响设备,提高学生“聆听”的质量。总而言之,尽力创造条件,以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和优质的音响吸引学生去聆听。

为了培养“聆听”的习惯,教师要以亲切和蔼的教态形成课堂教学中师生融洽的情感基调,同时根据作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学生对音乐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聆听”的愿望。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我先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搜集每一种动物的形态、特点以及这些动物最美丽的图片,然后上课的时候先把图片展示给同学们,再让同学来描述每一种动物的形态。因为学生自己去搜集了图片和资料,所以他们在聆听音乐作品的时候就会积极地有“聆听”的愿望。

但是“聆听”习惯的养成,仅仅使学生持有积极的态度还是不够的,因为“聆听”不仅仅是聆听音乐的过程,同时还是对作品深入感知体验和理解的过程。“聆听”习惯的培养和“聆听”能力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聆听”音乐的方法,培养“聆听”音乐的能力,引导学生“聆听”作品的情感、性格、风格;“聆听”节奏、节拍、旋律线、调式;“聆听”作品的乐句、乐段、曲式结构,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理解音乐,体会音乐的思想。

二、通过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兴趣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造就伟人,它可以使人为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奋斗终生。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而且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可以在课前的导入部分多下工夫,利用故事导入法、观看光碟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声音、图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和学生一块儿明确本节课活动的主题、目标、要求,也可以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音乐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集欣赏、演唱、演奏、想象、创作于一体,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受美、发现美。如果课堂上一味地采取唱歌、讲解等陈旧的教学方式,势必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而在教学中适当采用直观教具,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以助视听,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看得见、记得牢,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三、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在欣赏音乐作品中,注意穿插优秀的美术作品,让音乐中的节奏、旋律与美术变化统一。无声与有声艺术的结合,使学生在欣赏中充满激情。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为了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欣赏了俄罗斯画家列宾创作的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再引导学生对这幅作品所运用的色彩、线条等进行讨论,分析其表现手法,再同歌曲的强弱处理和情绪结合起来,就这样,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了解了歌曲《伏尔加船夫曲》所塑造的形象和表达的内容。

篇3

前言

从20世纪末至今,我国教育战线正在轰轰烈烈而又稳步进行着教育改革。现阶段教育改革提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课程改革应当建立在中、小学生体能和健康状况及其需要的把握上,建立在对学校体育实践及其存在问题的全面而深刻的研究基础上。在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中,要重视对运动深层的教育价值的挖掘,不能因为强调体育课程的健康性,而把运动仅仅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看待,忽视其社会性价值。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健身的手段,还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体育教材内容的构建应突出具有终身体育价值的运动项目的地位,积极吸纳新兴运动项目,使教材内容多元化,能够满足来自学生和社会的多重需要。

一、国内外学校开展攀岩课程的现状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应当建立在对国民健康状况,尤其是中、小学生体能和健康状况及其需要的把握上,建立在对学校体育实践及其存在问题的全面而深刻的研究基础上。在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中,要重视对运动深层的教育价值的挖掘。不能因为强调体育课程的健康性,而把运动仅仅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看待,忽视其社会性价值。体育教材内容的构建应突出具有终身体育价值的运动项目的地位,积极吸纳新兴运动项目,使教材内容多元化,能够满足来自学生和社会的多重需要。现在很多国家都很流行的攀岩运动,一般都选择在垂直的悬崖峭壁上,运动员们要战胜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对这种挑战的恐惧心理,及高高耸立在面前的悬崖。为了避免天气对运动的影响和提高安全性;室内人工造的岩壁或墙壁为许多攀岩的初学者提供了练习的场所。目前攀岩运动不仅是青年人的爱好,越来越多的少年人也开始迷恋上攀岩。在德国的中学,甚至开设了攀岩课,由攀岩高手担任教练。据统计,目前至少有200余所学校的100万余名中小学生正在接受正规的攀岩训练,并借此培养勇敢、顽强、坚毅等品质及集体主义精神。德国慕尼黑的牛莫法堡学校还特意为喜好攀岩运动的学生建造了一个攀岩馆。馆中设有6座攀登难度不一的人工山峰,学生们根据年龄、体力、经验的不同循序渐进,直到规定时间攀上难度最大的第六座人工山峰。此后,他们便被允许有组织地远赴野外,去攀登真正的险峰,把野外生存及户外运动引入大学课堂,在国内已不新鲜。现阶段全国中学上来看只有极少数大城市里的中学能够在学校里面设置攀岩项目开始开展,因为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的学校改变以往体育课锻炼形式简单枯燥,学生不愿主动参与,难以达到锻炼效果的局面,开始选择相应的特色运动,使体育锻炼趣味化、游戏化,不但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欲,·还能开发他们的体能和智力。如北京和上海已开始把攀岩、滑轮运动引入到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当中。攀岩虽然是学生喜爱的一项运动,但对学校而言,因为受场所、环境或安全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难以普及,攀岩器能很好地突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学校以此能增加运动项目,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二、攀岩运动对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

身体素质.通常人们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1。有些运动项目还能充分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记忆能力,如棋类;而体操、跳水、花样滑冰、健美操等运动项目则能充分发展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美的表现力。一些走、跑等动作的发展对少儿感知和思维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在排队、赛跑、跳上跳下、投包等一系列活动中可以培养低年龄学生的识别和理解上下、前后、左右、高低、远近和先后、快慢等概念,从而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低年龄学生在做复杂的游戏时,要敏锐地观察瞬息多变的环境,独立地,快速灵敏地,创造性的处理当时所发生的问题。这对发展和提高少儿的观察,注意,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由此可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份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对学生进行综合体质测试。采用身体素质测评法,对学生的力量、柔韧、灵敏3项素质进行测试,并按学生性别分组。

三、攀岩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

3.1攀岩教学降低了学生考试焦虑,克服考前焦虑和考后顾虑,帮助学生学会考试焦虑症的放松方法,提高了学生攀岩成绩与文化成绩。

(一)攀岩成绩较差的心理原因

1、攀岩学习动力不足。

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

3、意志品质薄弱。7

4、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二)对攀岩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1、提高攀岩成绩较差的学生对体育目的、意义和锻炼价值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攀岩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对攀岩的间接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热心帮助他们寻找攀岩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

3、对攀岩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教学,让他们能够体验到攀岩成功和肌肉锻炼的乐趣。

4、对攀岩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歧视。

(三)攀岩锻炼对情感过程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可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n。学生经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其情感取向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攀岩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不管是在课外活动和体育课上,还是在有竞争的运动会,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情感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在一起。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刺激,有利于人的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发展,克服考前焦虑和靠后顾虑,帮助学生学会考试焦虑症的放松方法,提高了学生攀岩成绩。通过攀岩教学的心理锻炼以及心理辅导使得学生在考试前放松、减轻压力,得以对比较原来成绩有所提高。通过攀岩教学后对学生的考前焦虑有明显帮助,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女生都同样存在攀岩成绩较差同样考前焦虑严重。转载于范文中国网 fw789.com。

3.2攀岩教学帮助学生克服社交恐惧,并且能够使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攀岩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都会寻求帮助的,因为练习内容里面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就最简单的准备活动和攀岩保护就是最好的合作例子,在课上练习当中设有合作小组的共同练习,组长组织大家在一起完成攀岩练习,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交流,行成一个协作的团队,让学生在团队里面体会交际带来的优势,让学生通过攀岩教学增进心理健康,在攀岩课堂上体现出学生主动互相联系,消除社交恐惧,增强团队凝聚力:

1、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2、通过攀岩练习建立合作的人际关系

3、通过攀岩练习加强团队锻炼

4、保持适度的紧张

男生在社交恐惧和人际交往方面比女生要有优势,男生在克服恐惧方面要优于女生,体现在用于攀登高度和难度,女生在团队协作方面都要高于男生,攀岩项目对于女生本身就存在恐惧感,所以在团队协作方面女生更趋向于协作。

3.3攀岩教学帮助学生锻炼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协助教师完成课上教学任务和

管理本班学生日常事务,起到了锻炼学生组织能力的作用在体育课的开始是体育委员和班干部统一一起整队等候上课,在课间能够迅速让同学们从教室出来,并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站成体育课队形,这就需要体育委员和班干部的配合与管理能力,在攀岩课上的锻炼中,能够帮助学生得到管理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在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攀岩课堂上的学生练习时,一起帮助教师进行分组练习协调管理,来锻炼提高体育委员与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

男生在管理方面要优于女生,体委在喊口令和集合整队上更有优势,所以在课前组织管理方面男生要优于女生,在攀岩教学里的组长男生、女生都能帮助教师管理本组学生安全练习。

四、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学校攀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初中学生力量、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中考体育三项成绩有显著性增长。

4.1.2长期学校攀岩活动能够促进初中学生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记忆能力。

4.2建议

4.2.1在学校没有专业的训练力量、柔韧、灵敏反应协调器械时,可以选择攀岩教学,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改成攀爬等内容,运动当中来锻炼到学生的力量、柔韧、灵敏反应、协调能力。

4.2.2学生出现解决考试焦虑、恐惧、自我评价、动机导向等问题时,学校在不具备心理辅导能力的时候,可以通过攀岩教学里的练习内容来解决学生的考试焦虑、恐惧、自我评价、动机导向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建国主编.

[2]王己峰.西北五省(区)教育学院文选[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11-15

[3]王己峰.中小学量化管理实用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7:55-57

[4]贺桂梅, 高安民, 王己峰.教育评价研究—_中美教育评价研讨会陕西省基础教育研究报告[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13-17

[5]刘威.运动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1(8):23-25

篇4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关键在教师,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中学政治教师面临的挑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潜心学习教育理论,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而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必须钻研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认真研读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等教育论著,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观念;转变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转变以求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求知与做人相结合的教育观念;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确立全新的学生观。

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等。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一桶水”,因为“一桶水”若不及时更新,就会风干、枯竭或者变成一桶死水、废水,既不能喝也不能浇灌。只有不断汲取源头活水,随时吸纳新的信息,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形成“一条流动的河”,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活力。所以,中学政治教师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拓展学科知识,具备精深的专业素质;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具备广博丰厚的科学文化素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中学政治教师的知识应该是复合性的,既要横向拓宽,又要纵向深化;也应是文理渗透的,既要熟知人文科学,又要了解自然科学;还应是动态的,要不断补充、丰富、重组知识结构,了解前沿知识,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欠缺,跟上时代的脚步,实现中学政治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应对新的挑战。

三、注重教育科研,提高科研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角色定位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由“教书匠”转向“专家型”、“学者型”,这种转变的实现要依靠教育科研。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更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树立科研意识,懂得一般的科研过程和科研方法。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教师对教育发展趋势,教育规律,教改实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的认识更为准确、深刻,能将教育教学活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并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所以,中学政治教师要树立强烈的科研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积极钻研教育理论,拓宽视野,确立现代教育观念,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不断分析、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理性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训,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以适应新的教育发展的要求。

四、适应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依赖于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理论知识不足,教育科研水平较低,学科知识薄弱及知识结构单一等,这些问题必然导致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必须培养中学政治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首先,确立教育创新的意识。传统的教育观念,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和能力培养;重求同再现,轻求异创新;重权威结论,轻反思批判;重识记应试,轻实践应用等,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其次,在学科教学活动中体现创新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科知识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营造活跃、宽松、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积极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在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理,保护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见解、新结论,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使学生具有开展探索性学习的广阔时空,不断扶植和加深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再次,构建教师的创造性素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创造型教师应具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和真挚的教育情感;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善于创造的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获取、加工和处理最新教育信息,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开创教育科研新领域;要有广博、精深、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开放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启发学生思维,点拨思想火花,激发创新灵感。

篇5

(一)学历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达标率逐年稳步上升,但这与教育部规定的小学教师需中师学历,初中教师需达到大专学历,高中教师需达到大学本科学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一些地方、学校及体育教师本人为学历达标而“达标”的问题很突出,学历层次的提高注入了水分。

(二)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长期以来,在体育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重训练轻教学,重体育特长生忽视普通学生”的现象。究其根源,依然是应试教育观念在作怪,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部分教师把体育课变成体育达标测验课和中考体育加试项目模拟考试课“,达标项目中有什么就教什么,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做实际上是把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简化,与体育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背道而驰。再加上一些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教法和手段陈旧,教学有“形”无“神”,停留在“出大力、流大汗”的重负荷、低效率阶段,致使许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

二、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一)高尚的师德是教育之根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无私奉献、敬岗爱业、团结协作、改革创新的原动力。体育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心理素质等,同时还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创造力。这种责任感是建立在为学生服务意识的基础上,因此,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时代特点,采取客观的、发展的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的人格、志趣和需求,保护其自尊心,不断增强其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

(二)健康的人格是教育之本

健康的人格是为人师表的重要条件,其特征表现为:热爱学生、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热情开朗、坚定果敢、努力上进等。如果体育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成为健康的象征,他的人格就会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能力、性格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会使学生产生敬爱感、信赖感,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教学效果。另外,健康的人格还有助于教师自身缓解现代生活快节奏带来的工作压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乐观的情绪。

(三)全新的观念是教育之魂

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现代体育教学不仅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要在学生心理健康、情感陶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1.整体教育观素质教育强调对每个学生负责,使每一名学生都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力和发展机会,不论学生资质、个性、学习成绩、社会背景如何,教师都有责任教育他们、关怀他们。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应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条件,对身体素质好、聪明、乖巧、成绩好的学生与身体素质差、迟钝、调皮、成绩差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对学生的关爱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掺杂个人好恶。

2.发展教育观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有能力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心理、个性等方面关心和指导学生,不仅要教学生掌握知识,指导学生学习,而且要教学生做人,指导学生探索人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主动教育观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练”的程式化教学,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地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与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性发挥、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要求极不相称。因此,以主动教育观指导体育教学过程,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多元的知识结构是教育之能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师自身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因此,中学体育教师也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1.体育学科专业知识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应深刻理解准确掌握体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这个知识体系包括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解剖学等。同时要积极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不仅要传授基本技能,还要传授体育健身的思想,这需要用最新的体育思想去开阔学生的视野,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篇6

2.初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的今天,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内容较抽象、应用较广泛、推理较严谨等特点。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出发点,使每一位学生都形成健全的人格作为最终归宿,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数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要依据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素质教育渗透入数学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如何求知、学会如何独立生活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素质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3.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前提。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无论是对于深化教育改革,还是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传授他们数学知识和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2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强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灵活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提出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数学的乐趣。

3.3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利用数学的这一特点,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去。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他们的思维有明确的方向、独特的见解和广阔的思路等。为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教师应注意突出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4.结语

当前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彻底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创新,为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发展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非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项迫切、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善于总结思考、勇于探索钻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张玉成.整体思想方法与解题能力培养[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03.

篇7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

一、职高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2011年初,调查组从以下几方面对职高生素质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显示:1. 58%学生胸无大志,缺乏学习动力;2. 27%学生纪律观念松弛,自我约束能力差;3. 72%学生没有良好学习习惯,不能倾注于学业;4. 76%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理解能力不高;5. 45%学生怕吃苦,还期待成功;6. 95%学生愿望良好,渴望进步并得到欣赏;7. 100%学生希望得到理解、尊重和宽容。

调查结果显示,职高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了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他们没有远大理想,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缺乏爱心和审美情趣,没有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职高生综合素质偏低的原因

(一)教育观念滞后

有些教育者认为,职高教育就是升学和就业教育,只要学生考上大学或是掌握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就达到了教育目的,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突出强调专业课的地位,忽视素质教育。据调查显示,大部分职业学校很少开设有关素质教育及礼仪方面的相关课程。

受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到职业学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或是考入大学,没有必要学习与高考无关的知识。

(二)职高学生自身素质不高

职高学校的生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中招考式招收的初中生。职高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在各类高中是最低的,进入职高的学生,同其他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综合素质都是较低的。二是“插班生”。这类学生学习成绩很差,文化课水平极低,可进入社会年龄又很小,家长只有把学生送入职高学些技能。这些学生的素质可想而知了。

三、提高职高学生素质的对策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俏皮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

(一)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模式

在职业高中教育中,传统教育模式重考试科目相关知识传授,忽视素质的培养,重认知过程,忽视情感、意志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重要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素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克服“功利主义”“专业至上”“重文凭轻素质”的思想。同时,也要教育学生转变观念,自觉地学习多方面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孩子成长。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高度发展的综合素质。必须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训,可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强化教师自身健康心理素质意识等方面着手,选派部分教师进修学习,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教师队伍,使其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较好的渗透对学生素质的教育。

(三)在平时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内容

职高教学计划特点是考试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及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结合平时教学进行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涵的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发挥专业课在提高素质方面的作用。

(四)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增设素质教育课程

调整教学计划,设立一定比例的素质教育课程和开展必要素质教育活动,使素质教育走进课堂,构建学生合理知识体系。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平台

篇8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新的课程改革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意在培养具有各种素质的人才,这不仅是形势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如何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并确保新课改将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这就需要一套新的教育评价体系。这套体系不仅要体现个人的成长过程,还应全面考核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能力等多种素质。新的评价体系侧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再单纯以考试的成绩排名,它所反映的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和考量。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动态的,严密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评价。它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并在各个过程中进行了多渠道教育评价和认证。它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等各种情感和认知层面的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的评价。另外,评价还是全程性的,从目标的确立到运用的方法,以及感受直至最后的评定都在这个评价体系的关注范围内。此外,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还是多渠道、多角度的,评价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还有同学之间的互评,家长的评论以及社会实践的评论。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形式。具体来讲,开展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校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检验和改进。借助评价,学校和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思想、行为情况,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为进一步检验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教育学生提供科学的依据。那么,如果将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落实到实处呢?

一、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遵循的原则

首先,以人为本的原则。新课程教育最本质的理论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有这样几层意思:1.尊重人。对人的尊重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礼节上,更重要的则体现在对独立的个人个性发展的鼓励和引导上。2.对人长远的发展负责。这要求我们要放眼未来,既要看到学生眼下的学习,又要考虑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3.实施人性化服务。要处处考虑到受教育者的需求,尊重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

其次,导向性原则。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手段,是反应学生成长的标尺。每一次评价都是下次评价的起点。这种评价是动态的,反映的仅仅是一个相对时段中学生的基本情况,所以,教师切勿在思想上以某一次评价为最终的评价。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利用素质综合评价来引导和纠正学生的成长。

再次,多种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不是单一的评价模式,我们要反对一语定乾坤的武断做法,所以,这个评价体系必须是多种评价和多层次评价相结合的结果。在具体的评价中,要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结合到一起,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在一起,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在一起,知识技能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结合在一起。

二、构建可操作性强的素质综合评价体系

任何评价都是在现有的教育条件下相对的评价。评价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具有指导性的真实的评价,如果评价流于形式,搞成挂在墙上的文件,那么这样的评价体系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要把评价体系建立在客观的教育条件之上,合理地设置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努力构建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

首先,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多层次地进行评价,而不仅仅看学生的结果。课堂上问题的探讨更容易暴露出一个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或思维习惯等更本质的东西。太繁琐的评价体系虽然科学严谨,但是缺乏可操作性,也难以贯彻始终,所以,可操作性强就必须强调更加简洁。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评价应该突出表现学生对于问题的主动性,可以参考攻其一点,以点带面的做法,即用主动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次数来记录并加以评价。这是因为课堂上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和思考,需要他们对问题有热情,用这个简单的评价就可以反映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这是简单而易行的方式。

其次,应该避免ABC这样简单的等级评价方式。尽管等级评价较之分数有形式上的区别,但其本质是一样的,仍然是将学生分了三六九等,只是没有分数那么触目惊心罢了。评价应该更侧重反映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因为这是能力的体现而非等级的评定。比如,有的学生擅长推理,有的学生擅长想象,这两者是没有A等和B等之分的。

三、培植素质综合评价生存的土壤

篇9

一、全面革新教育观念

对我国现行中学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教育途径单一、教育方法呆板、教学过程失衡、教育评价片面等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出了一定的改革措施。

首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前提。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为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

其次,构建以良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学素质教育改革的环境离不开家庭、校园和社会。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搭起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环境。

再次,构建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原则、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手段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关键。

最后,对大学、中学教育衔接点的思考。长期以来,中学教育对大学教育茫然,大学教育对中学教育漠然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虽然教改的声音越来越响,但中国教育几大问题之一的中学大学衔接问题仍没有得到改善。减少并尽快避免脱节现象的存在,能够真正的实现学习的“金字塔”构架,使得压力、目标、习惯等各个方面能够做到循序渐进,顺理成章。

二、科学选择教育模式

首先,应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开设必修课与选修课,借鉴大学课程设计内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某领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要保证这样的课程体系,还应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可以依据其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性学习,这与我国的人才战略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其次,注重网络资源的利用,使用视听资料、交互媒体、综合媒体来组织、实施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概念发生变化。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可以从多方位感知信息。

最后,将教育目标从传统的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转为真正的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使倡导多年的素质教育不再徒有虚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与解惑,教师以其言传身教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得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且强调要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教师的最大任务。因此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学教育改革这一工程的推进情况。

首先,教师专业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中学教育科研是教师提升自我的有效方式和衡量标准,因此应对学校的教育科研的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教科研成果以及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其次,制定教师定期考核制度并完善相应的奖惩机制。在当下中学教师的激励中存在着功利倾向,这种倾向性与教育的伦理目的和教师的伦理追求产生了矛盾。为此,将教师激励与伦理相结合,从伦理分析的角度来思考中学教师激励的问题,以期中学教师激励能更好地符合伦理的目的。

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在这种矛盾压力之下,就要求教师们对学生多注重人格感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我国中学教育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应抓住以下几点:

首先,应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学生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学生的行为。

篇10

【分类号】G633.951

1、引言

初中音乐教育对于帮助中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提升精神境界以及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下,我国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并不完善,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普及,提高初中音乐教育质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初中音乐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经过素质教育的多年发展,我国初中音乐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音乐教育观念有失偏颇,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尽管新课程改革早已启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学校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完全理解“教育育人”的本质意义,部分初等中学迫于升学压力,将初中音乐教育置于整个教育工作的边缘,没有切实落实初中音乐教育工作。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近半数学校初中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不科学,甚至部分毕业班直接取消音乐等与升学无直接关系的课程[1]。部分学校没有坚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功利化,往往是教育局下发的文件规定考什么就教什么,音乐教育观念缺失直接导致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2)音乐教育投入不足,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设施不全。由于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对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学校在教育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分配上忽视了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教育资金严重不足[2]。初中音乐教育投入不足,一方面由于初中音乐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不高、职业发展受限等原因导致了初中音乐教师专业素质难以达标,部分音乐教师甚至是其他课程的兼职老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和器材的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导致了音乐教学设施不足,缺少音乐教学室、多媒体设备等。音乐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教师素质不高和教学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

(3)音乐教材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有待提高。由于现行的初中音乐教材大部分由教育部门统一制定,音乐教材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和社会文化差异,教材内容可能并不利于初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受传统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目前仍有部分学校在初中音乐教育上采用教师本位制的教学方式[3]。在这种模式下,音乐教师通过带头示范作用来引导学生模仿,带有填鸭式性质的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爱好,也容易扼杀初中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

3、提高初中音乐教育质量的具体措施

针对我国初中音乐教育存在的不足,提高初中音乐教育质量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提高对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视,树立现代化音乐教育理念。首先,教育部门应当深化义务教育改革,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工作,提高对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善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考核体系,全面评估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其次,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要转变陈旧过时的音乐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初中音乐教育在帮助初中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提升个人品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深入了解素质教育本质的基础上树立现代化音乐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加大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宣传力度,定期举行歌咏比赛等音乐活动,呼吁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其中,提高社会各界对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2)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音乐教师素质,完善音乐教学软硬件设施。学校应当在充分认识到初中音乐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学校教育资金等教学资源,落实音乐教育工作。一方面,学校应当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校可以通过提升音乐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提高音乐教师进入门槛等措施吸引外部优秀人才为本学校服务,学校也需要加强对现有音乐教师的培训,定期举行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和音乐器材的学习班,鼓励音乐教师积极参与音乐专业的资格认证考试,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音乐教师匮乏的情况,学校可以加强与艺术类高校的合作,积极吸引高校音乐专业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完善音乐教学环境,修建音乐教学室、购置钢琴和多媒体等音乐器材和设施,加强音乐教师对相关器材和设施的学习,为初中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软硬件支持。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音乐教材内容,转变音乐授课方式。学校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师本位制教学模式,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树立现代教学模式。一方面,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流行音乐因素对音乐教材进行相应优化,也可以将音乐教学活动与当地民族特点和社会风俗相结合,创造出受初中生欢迎的音乐教学内容,适当降低古典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比重;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应当灵活运用音乐教学方式,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户外音乐活动的形式将音乐教学工作与踏青郊游等野外活动结合起来,也可以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电子游戏,提高音乐教学活动的娱乐性,让学生在娱乐中体会到音乐教育的魅力,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初中音乐教育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设施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不足之处,通过树立现代化音乐教育理念、提高音乐教师素质、完善软硬件设施、改善授课方式等措施,可以提高初中音乐教育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教学中发现,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它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摧残了学生幼小的心灵,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不得不完成的被动的苦差事,其负面性不言而喻。在大环境及社会机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减负”是当前摆在中小学校面前的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当前,切实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其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也成为一个敏感的问题。到底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呢?下面笔者就如何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注重课堂教学过程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学生课业“负担”问题,让学生课业合理化。为了改变当前教学中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特别要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下工夫,即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使素质教育的推进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一)作好充分的课前备课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所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整个的课堂设计,并对课堂作好必要的预设。其实,真正的备课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用自己的一生来准备每一节课,这样方能做到厚积而薄发,为实现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三)提供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还应注重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改革高中招生制度,从根源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考试、评价制度是教师教课的指挥棒,制度怎么变,教师的教课方式也随之变化,因此,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得从各级各类招生制度这一源头抓起。

(一)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及文化科目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

在考试内容上,贯彻“依据课标、考查能力、紧扣教材、贴近生活、控制难度”的命题准则,注重考试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在考试形式上,将一次性评价录取变成毕业考试与多次评价相结合, 把学生平时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作为中考录取的重要依据。

(二)积极探索自主招生、推荐录取与文化课考试相结合的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录取方式

一是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招生比例,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二是改革热点高中录取方式,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与推荐生面试相结合制度,加大招生学校对推荐生、特长生的选择权。虽然这对在当地高中教育还没有普及的情况来说有一定的距离,但也是高中招生发展的方向。

三、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认识,建立责任追究制

一个学校的健康发展来自于领导的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领导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方向,也为每一位教师的授课方式指明了方向,而一个有全新理念的教师也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一)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识

学校领导和教师应从素质教育观念转变入手,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取得共同的认识。打破陈腐的教育思想,确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要深深知道减负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面向 21世纪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