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传统文化的常识

传统文化的常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1 09:19: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统文化的常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传统文化的常识

篇1

【媒体声音】

一、“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评价维度

(一)正面评价

1.《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文化盛宴。

《中国诗词大会》通过一首首美妙诗词的吟咏,以浓浓的诗情,激发人们的诗意,使其受到文化的洗礼,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是一般演出节目所难于比拟的。

――江曾培《〈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文化盛宴》(东方网)

2.《中国诗词大会》打动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

在评委嘉宾蒙曼看来,《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就是打动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跟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相比,我们是最爱诗的民族。《诗经》和《楚辞》作为源头,唐诗宋词作为高峰,一直到当代诗词文选,中国人习惯以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情趣。”节目恰恰打在了中国人内心最敏感、最柔软的地方。

――蒙曼《〈中国诗词大会〉:打动了国人“诗心”》(新京报)

3.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地道的“中国创造”。

《中国诗词大会》能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它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地道的“中国创造”。让朴实的草根平民来演绎原生态的中国文化,它本身就打破了过去一贯盛行的“非明星便没有观众”的惯性思维。

可以说,它是地道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一档综艺节目,对中国时下的文化创新以更多更深的启示。

――陈先义:《〈中国诗词大会〉走红背后的文化思考》(中国军网)

(二)负面评价

1.《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本质上都是综艺秀,作用更像广告而不是教师。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不管《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选手多么满腹经纶,不管点评嘉宾多么妙语连珠,不管主持人董卿的谈吐气质多么不凡,这终究还是一档在电视台播放的综艺节目。

这种电视台播放的综艺节目,可以唤起人民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望,能够起到很好的广告效果。但如果指望它成为老师,看几期节目诗词水平就能突飞猛进,那也不现实。

综艺节目与文化传承,说到底是两条几乎平行的直线,它们没有相交的义务。

――李岩《〈中国诗词大会〉虽好,复兴传统文化才刚上路》(腾讯网)

2.题库的取材范围有些保守。片面追求节目的“全民参与”性而忽视了必要的提高。

作为央视平台,节目受众似乎需要设定恰当的目标人群,节目难度也应当体现应有的梯度。

3.题目的设计流于单调。考题大多是直来直去,缺乏变化与美感,缺乏必要的中介性转换,甚至不少题目比语文课的考试题更加乏味。

4.选手答题不尽人意。而由精挑细选出来的“诗词达人”组成的百人团,答题正确率却令人大跌眼镜。整体而言,参赛选手对传统诗词的疏离感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相里云《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大热狂欢背后的思索》(中国诗歌网)

二、参赛选手、主持人和评委表现评价维度

(一)对参赛选手评价

1.武亦姝

年仅16岁的高中生武亦姝,最终摘得年度总冠军的桂冠,可谓众望所归。这位年纪最小的擂主自小酷爱诗词,拥有了令人震惊的诗词储备,然而最让她“吸粉”的,并不是其在古诗词领域表现出的“学霸”属性,而是其超越同龄人的沉稳从容的气质。

在她所有的参赛环节里,我们能感受到一颗温婉又充满灵气的女孩子对于诗词的热爱,这种热爱毫无功利意味。这样的年轻人,真真是让人看到了美好和希望,也难怪有网友的评论“武亦姝满足了自己对于古代才女所有的想象”。

――甘如怡《〈中国诗词大会〉惊艳圈粉,然后呢?》(南风窗)

2.白茹云

如果说武亦姝对诗词的热爱还带有“阳春白雪”的“高大上”气息,那么抗癌农民白茹云的遭遇则足以让人感受到诗词慰藉人心的“接地气”的力量。这位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普通农民,先是用背诗的形式减轻病弟的痛楚,后又以诗歌激励自己对抗淋巴癌。生活并没有温柔相待于她,而一个柔弱的生命却以诗歌为武器,表现出了不屈的意志和让人动容的乐观。

她答题全程表现出的认真专注、淡定从容、胜不骄败不馁,满含了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坚强,在其一出场念出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曹林《不要用诗意美化苦难,那是咬牙活着的灵魂》

(二)对主持人评价

4.董卿

“没想到她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这是大多数观众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时对于董卿的表现所发出的感叹。

既以节目主持人长袖善舞的职业能力应对场面,也以《中国古诗词大会》参与人的身份轻车熟路地不断激活场面,从而使场面自始至终都沉浸在浓厚的古诗词文化氛围中,这就是我们重新认识的董卿:一个全新的文化的知性的董卿,一个重塑和充实了自己后气质高雅的董卿。

――搜狐网《主持中国诗词大会,董卿又火了》

(三)对评委评价

1.正面评价

蒙曼、康震、郦波教授的诗词点评让人受益匪浅。康老师在点评“不可沽名W霸王”一句中,引李贺之诗、楚汉之史,生动地将不同时空的人联系在一起,将诗的前世今生摆在《中国诗词大会》这样一个舞台上,令人不禁感叹项羽之愚、李贺之悲、之伟,字字铿锵有声,听来心潮澎湃,回味无穷。

而郦老师点评刘禹锡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句时,更是将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志气联系其中,有着谦谦君子风度却难掩文人风骨。

――廖与可《康震、郦波该离开诗词大会吗?》

2.负面评价

有人认为节目组邀请的评委十分地不专业。节目虽然只是背诗而不是作诗,但评委在点评时仍然可能涉及格律、声韵、对仗等诗词写作的基础知识。如果没有长期诗词写作的经验,没有对诗词字音的高度语感,极容易发生错误,贻笑大方。如爱国诗人陆游的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忘”字,就应该读平声而不是去声。

三、诗词教育与传统文化维度

(一)异议之声

1.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

年轻人的文化偏好,都很舍得下工夫,也有工夫可下。背诗词只是其中一种文化偏好,还有打游戏打得棒的,看动漫看得好的,写程序写得溜的,萝卜炒青菜,各人心中爱。电视台做节目聚众消费一下,也无可厚非。但非要把某种爱好抬高到“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步,反而就漏洞百出。

光靠背背背,能济得甚事?我们这个社会是缺记忆力,还是缺创造力?

有人会说:至少这节目还是让人亲近古诗词,比什么什么晚会总强过许多吧。嗯,你们为于丹辩护时,也是这么说的。你们这么热爱传统文化,总该知道孔子说过一句“恶紫之夺朱”吧?为啥孔夫子不说恶丹之夺朱,恶青之夺朱,非要跟紫色过不去呢?孔安国说了,因为“紫”是“朱”与“黑”混合的“间色”,近于朱而非正色。所以啊,这些貌似清流,实则有寄生虫的桶装水,才是该使劲挑挑毛病的吧。

的确,感觉姑娘很棒,但是公众过分解读了。无奈的是,经过这件事,复旦附中的注重传统文化培养的教育路线被推上神坛,许多初高中竞相模仿。还是那句话,作为校园文化特色挺好的,但这种教育路线能培养出多少的武姑娘?人家从小对诗词有兴趣,但也有太多无感的孩子,你按着头让人家背诗背词是否会产生反效果?复附学生起点高,可能还学有余力,但如果这种背诵之风盛行,又是否会加重学生负担?个人认为,对诗词的兴趣真的强求不来的,它和对运动对音乐等领域相似,爱的人自然会追随。

――杨早《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

2.人们喜欢的,不过是对古诗的幻想。

现代人,尤其是现代的家长,对诗词有许多幻觉,对传统文化也有许多幻觉,这些幻觉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就有了超出背诵之外的意义。

作为一个个人爱好,古诗词和文言文当然可以写。爱好只要不妨碍他人,就是私事,轮不着他人去指手画脚。但如果把它当成一种值得推广的活动,那我就会反对了。

文体有兴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像后来的律诗也是从四言诗、楚辞、五言诗等一步步演变而来,非要扭转这种文体的演变,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成功过的。更何况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文字和语言有了一个天翻地覆式的变革呢。古诗词的文体形式,已经没有办法描述现代人的生活,它只能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

异议者们对诗词大会之类的风潮,也许是有点反应过敏。但是这种过敏的背后有种真实的忧虑,那就是我们不能把推重传统文化当成贬低现代、否定未来的一种手段。而要想毁掉一件文化品,最快捷的办法也不是遗忘,而是捧杀。

――押沙龙《人们喜欢的,不过是对古诗的幻想》

(二)辩护之声

1.少年人背个诗词,又怎么不算本事?

“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的潜台词(或者很容易让人想多的)是:少年人,你除了背个诗词,又有什么本事?这种质疑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本身就不公平。武同学除了背词,当然还有其他本事,以后也自然会有更大的本事。对于向学的后生,更多的应该是包容和鼓励,而不是泼冷水。更何况,少年人背个诗词,又怎么不算本事?所谓的“诗词大会”,是背诗大会,而不是作诗大会,这一点电视节目的定位也很明确。武同学不是靠投机取巧,不是靠坑蒙拐骗,在遵守比赛规则的前提下,最终脱颖而出,自然可喜可贺。

何况她形象好,气质佳,成为“诗词大会”鲜活的代言人,至少让不少观众重温了那些离他们远去的诗词,重新触摸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温度。这本身便是功德无量的事。

让大家重新亲近传统文化,当然不是“诗词大会”或武同学所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意外走红”,也正说明了传统文化与我们之间的疏离。但风华正茂的高中生,本身代表了一种希望。武同学满足了大家对“才女”和“记忆力”的所有想象。这两样事物,本身其实都是很美好的事物,何必视之为洪水猛兽?

――狗镇《少年人背个诗词,又怎么不算本事?》

2.庞大的背诵量,是学习古典文学的不二法门。

彭敏从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后,成为《诗刊》编辑。在校期间他每年阅读上百本书,几乎拿遍了北大所有的文学奖项,工作后依然保持惊人的阅读量。

彭敏说:“很多朋友问我如何提高古典文学修养,其实古人学问往往从背诵中来,能把这几本书背得滚瓜烂熟,就是最强大的资源库。很多人会去看各种诗词鉴赏类的书,我觉得都属于舍近求远。庞大的背诵量,才是学习古典文学的不二法门。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死记硬背,但只有这样,这些东西才能真正融入到一个人的灵魂和血脉深处,并且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灵魂质地。有背诵量做基础,再去旁及其他鉴赏和史料类的书,就会事半功倍。”

――《〈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北大才子“偷来的人生”》

【多元思考】

1.有人评价《中国诗词大会》,在“娱乐至死”时代这个节目,是一股清流,是一场“诗词界的饕餮盛宴”,并从中看到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也有人认为,《中国诗词大会》只是综艺秀,只有广告效应,很难成为老师,让你从中学到什么,复兴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你是如何评价这个节目的?

2.有人说:“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又有人说:“少年人背个诗词,又怎么不算本事?”你赞同哪个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3.有网友感叹:武亦姝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也有人认为现代许多家长“对古诗有一种幻想”。请说说,现代人对古代才女有哪些“幻想”?现代家长对古诗,对传统文化,有怎样的幻想或幻觉?

4.我国是个诗的国度,中国诗词沉淀着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精髓,而现代人对古诗词疏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5.你对学校诗词教学现状有怎样的看法?请谈谈诗词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适切话题】

复兴传统文化 古诗词与传统文化 传承与创新 倡导与促进 腹有诗书气自华 善待新生事物 诗意栖居 多点欣赏鼓励,少点挑剔指责 宽容与理解 剔除应试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走近大师,拥抱经典 疏离与回归 背诗热潮与诗意远去 重塑自我 任重道远 精神气质与灵魂质地

【时评选读】

挑剔别人的死记硬背,掩饰自己

的又懒又low

王 昱

最近《中国诗词大会》很火。冠军尘埃落定好几天了,网上的讨论依然热度不减。背诵竞技的形式,让话题很快延伸到“中国式教育”这一沉重的领域。很多人说这本质上是一场记忆力大比拼,是高考模式的可悲延伸,是对青少年的误导。作为从12年应试中死里逃生熬过来的中国学生,我也对片面强调机械记忆的填鸭式教育痛恨有加、心有余悸,所以非常理解一些朋友的悲叹与唏嘘。但冷静地想想记忆在学习中扮演的角色,我觉得如上观点仍有可商榷之处。

只强调记忆背诵的“诗词大会”可能是有些偏颇,但我认为不能以“不就会背个诗吗,算什么本事”这样高冷的腔调去贬低选手的实力。且不说在数年如一日的积累过程中下了多少功夫、背诗的过程中克服了多少倦怠,单是在最躁动不安的年纪,能腾出安静的心境去装纳诗词,能用这样的方式去舒缓严酷的升学压力,能不盲目追随同龄人聚集的潮流,到平仄韵脚中开辟出一隅静壤,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敬的举动。浅表地看,她们的确“只是会背个诗”,背呗,谁不会啊。但往深里想,坐得住、静得下来、坚持得住,诸多品质是我们身上非常稀缺的。

别说人家只会背个诗,有什么了不起的。很多人都有一种幻觉,好像只要自己愿意,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成为下一个擂主,只是自己不屑于做罢了。好像所有比赛中,凭借记忆背诵制胜的是最没技术含量的――有本事你也去背啊,去背啊,背啊,啊――背不下去吧?坚持不下来吧?自己没能力、没耐性这么做,却能从“背诵抹杀创造力”“只会死记硬背”中寻找到很多自我安慰的借口,用轻蔑又不屑的口吻去贬低选手,淡化她们的光环,从而寻找到让自己心理平衡的砝码,这种心态是很low的。

我倒不会以“又懒又low”去概括所有反对者。因为的确很多人透过这档节目,在郑重地表达对“记忆学习”的思辨和忧虑。对此我要提醒的是,我们的思辨和忧虑非常容易反弹到另一个极端。从前是鼓吹背诵、强调记忆,现在是贬低背诵、贬低记忆,好像那是抹杀想象力、创造力的万恶之源,一看到靠记忆取胜、考察记忆的竞技与测试,就觉得不科学、反人性,对记忆过度警惕、排斥。一些教英语的反对背单词,一些教中文的反对背诗句,@种“拨乱反正”本身也是很偏颇的。

可能你不愿承认,但很多时候,记忆是理解、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它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耐力,的确不像恣意挥洒、创造那么痛快。在记忆达不到一定量的条件下,奢谈创造是件很不靠谱的事情。在单词量达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没法优美地遣词造句,在对古体诗掌握得不够熟稔的时候,没法泼墨创造。相比于“此节目宣扬死记硬背”,这种贬低记忆、跨越步骤、无视学习规律、片面迎合惰性痛快的“教育理念”,才是对青少年真正的误导。

“不就是会死记硬背么”的背后,有两股根深蒂固的偏见。其一,将所有记忆等同于死记硬背。其实很多时候,如果真的静下心去捕捉到震撼心灵的美感,不必刻意去记也会过目不忘,刻意去记也并不很费周折。一说记忆就是死记硬背,全然忽视了人在其中的主动性和理解能力,只能说明,持有此偏见者是个很不会学习的人。

篇2

2在家居饰品中传统文化如“福禄寿喜”“八吉祥”等这些具备吉祥寓意的传统造型也应用非常广泛。

很多设计师喜欢借用传统纹样所传达出的吉祥寓意在家居饰品中体现出来,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表达一种全新的时代感,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带动性。家居装饰花瓶,此设计在结构设计中采用鲤鱼抢珠这一动态造型,加上泛起的浪花形成了一幅吉祥喜庆的画面感。此花瓶在鱼翼、鱼鳞以及浪花的设计中都采用了传统吉祥纹饰卷草作为设计元素。设计师采用鲤鱼作为花瓶的载体,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就有着“鲤鱼跃龙门”的吉祥寓意,所以将设计加入具有喜庆、吉祥、希望等寓意的元素,会使得家居装饰品和家居装修更具有文化魅力,从而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

3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其结构、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它所体现的形式更多是一种意向的表现。

例如中国馆,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标志性建筑中国馆“东方之冠”,整体红色的格调,寓意热情开放的中国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它的造型一高一低的交织成体,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解读。它的里面很丰富,是多层次的,外观颜色选为鲜亮的红色,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矗立在广阔的世博园区里非常醒目,外墙颜色选为与故宫外墙的颜色,也是中国的特色。这些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建筑上的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赞叹不已,同时吸引了无数人的来到上海参观,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侧面带动了上海的一部分经济发展。

4在纺织品中也很常见传统文化的应用,融入文化元素的图案与设计题材相结合,将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展现更多的时代感,焕发鲜活的生命力。

现代旗袍设计中,将传统吉祥纹饰、色彩和造型充分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之中,打破了传统旗袍造型单一、拘谨的局限性,为传统文化产品拓展了新的市场,带动了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传统的文化在整个设计中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而且更好的提升了传统文化在纺织品中体现的商业价值。

5在视觉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就更加广泛。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以一种创新的姿态呈现给大众全新的视觉享受。

在2008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设计是运用了传统文字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传统汉字的造型设计,巧妙的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会徽是中国传统印章,成为“肖形印”,同时也正式更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最终表现形式,又与中国书法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又将两者和运动元素相结合,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与创新,体现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字的精美结合,让人体验着浓浓的中国韵味。这些设计都反映出中国元素设计领域的文化灵感,这些元素不仅仅体现在外观上,整个制作,消费以及体验的过程都应该感受得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

篇3

1 目前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主要是结合我国各个民族所具有的特色,采用各民族特有的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作为我国传统文明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对于我国文明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奈何,现代人急行向前,功利心过重,注重即时的利益,忽视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中传递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作用,导致传统手工艺品民族文化缺失。因此,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迎合时代的需求,不断创新,将我国的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在不断发展中继续弘扬下去,薪火相传。

手工艺从业人员年龄老龄化,是目前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当代年轻人不愿意从老人那继承传统手艺,导致目前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面临断代问题,我国很多的优秀文化也因此失去了传承者和继承人。

手工艺品的品牌意识不足也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当下,国内旅游行业势头正盛,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措施,政府资金的涌入,使得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商业契机。但是当下,有关部门和经营者没有意识到品牌对于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重要作用,使得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难以持续发展。

2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开发内容

2.1 产品形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若想拔得头筹,在文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就需要维护自己的产品形象。只有自己生产的产品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质量,才能在市场中展现它的活力。产品形象是企业向外界展示自身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只有形成独特而优秀的产品形象,企业才能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市场并且获得好评,否则产品就会缺少持久发展的动力,难以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大潮中获得生存机会。

我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结合我国各个民族所具有的特色、传达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天然的文化底蕴,这种自然属性对于构建产品的形象是非常有利的,而在市场营销中,应该巧妙利用这一特性,拨动消费者对于传统文化认同的心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节奏也将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内心感到空虚与无助,开始寻求心灵的净土。而这些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代表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澄澈,是品位的提升。因此,提升传统手工艺品的产品形象,才能受到现代人的追捧。

2.2 价格

价格在市场营销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价格制定得合理与否,将直接决定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在市场上能走多远。对于企业来说,价格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收入,价格的制定要合理。过高,则会缩小目标客户的范围,同时给人留下世故、奢侈的印象;过低,则会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产品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企业在制定价格时一定要考虑诸多因素,同时依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变化及时调整价格水平,不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价格难以适应当今多变的市场环境。价格的制定要以价值为基础,要能够体现出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人们的购买能力、社会资源行情等状况,合理制定价格。

2.3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代表着企业独特的文化和内涵。企业形象对于其产品是否卖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若想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使得产品的性价比较高,获得大家的认可,同时辅助各种手段大力宣传,这样才能不断扩大消费者范围,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2.4 促N

促销虽然降低了单件产品的利润,但是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为创造一个强势的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促销能够扩大消费者的范围,从而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品牌认可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批的忠实消费者。

3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市场开发战略

3.1 战略目标

在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与现代品牌化相互融合的今天,只有通过展现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独特魅力,体现出它的竞争优势,才能最终获得经济利益。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是从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品牌延伸力。因此,在实现手工艺品的市场化进程中,高质量、严格管理、优质服务、广泛宣传、高额销量,便成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战略目标。

3.2 品牌开发战略

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在当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助推作用还是非常强烈的。因为流传至今的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是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部分,是直接与传统文化接触过和融合过的优秀文化。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不能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应该增加创新元素,以差异化为核心,增加产品的特色。同时,加大对于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增加对我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熟悉度,只有增加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曝光度,才能让人们不断发现和思考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产生购买的欲望。

4 结语

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在文化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在几千年的时空流转中,经群体的历练、文化的整合,逐渐形成其自身的特色。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据一席之地,也应该在市场大潮中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中国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梦想和追求。在本文中,我们从目前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开发内容、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的市场开发战略三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希望对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在文化市场的推广有所帮助。

篇4

中图分类号:U41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作为传承民族地域文化的一种载体,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人文精神,挖掘传统地域文化在其设计中的艺术魅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涵义的景观文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宣扬主题

城市广场作为一个体现城市文化的核心,其景观是这个城市民族地域的文化象征。主题标志物作为现代城市广场的景观要素,是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民族风格、生活习俗、地域特色等,而民族地域的内容差异则是将灵感集中在本民族典型的文化内涵上,寻找一种活力的源泉,通过载体――富于结构美的景观元素来表现这些本身无形的文化,营造出具有地方风采的典范,充分宣扬本民族、本地域的主题思想,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如重庆市涪陵某现代休闲广场,景观主体浮雕墙设计以地方历史文化――世上独有的“水下碑林”――白鹤梁和传统榨菜手工制作程序为内容,反映了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从形式、风格和手法上体现了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可见,在当今变幻莫测的景观审美倾向上,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满足人们对民族的、传统的情感依赖,也是对未来地域特色城市景观一种精神主题的宣扬。

一个整体有意义的景观设计是由相对独立的景观元素通过某种内在的秩序融为一体,利用直观的艺术形式风格来构筑,达到功能、形式的完美统一。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建筑,其形式、手法也可多样化,创造性地表现主题景观设计,生动地再现地域文化格局及民族色彩语汇,不仅景观的感知性好,还赋予了新形式的景观内容,更加鲜明地宣扬了地域文化的精神与主题。

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内涵

1 地域文化

“地域性”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强调地域自然环境(地理、气候、资源等)的特殊性与一贯性,也强调文脉,即特定地区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与一贯性。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的综合。地域文化与当地人的风俗习惯,文化底蕴以及人们行为方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2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开放空间,是人们从事生产、文化、生活活动及科技交流的主要场所,是不同城市文化展示的舞台,更是一座城市最具魅力的地方。广场作为其中一类独特的场所,将各个城市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相结合,因地制宜的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还能够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文化传承与发扬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地域文化的形式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既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艺术价值。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需从一种观念找出一个民族文化的踪迹,体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血脉相连。将传统地域文化符号、传统形象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提炼、概括,运用形式美构成规律有意识地进行组合,传承其浓郁的民族地域气息。每一件景观作品,都是在追寻从随时光流逝中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的艺术结晶,传承一种民族艺术美,探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地域文化的传承,不仅重视景观要素的风格和形式美感,更应重视它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因为文化内涵是颇具信息传达功能的,它既是民风、民俗的传承,也是从精神上对文化的一种延续。同样,带有某种精神内涵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品,也是大众所关心、熟悉、喜闻乐见,以及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从这点上看,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融合是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必然。如重庆某休闲广场的景观设计,紧紧围绕蜀国古都的历史文化展开,其中以日(凸起向上金属圆雕,代表一种阳刚之气)月(凹下水池,代表一种阴柔之美)相辉映为主体,体现了刚柔相济、天地合一、阴阳相生的世俗传说,整个景观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象征某种寓意的神秘文化,体现了其地域作为理学发源地的特点。可见,根据民族地域的民风民俗及其历史文化合理地设计尺度空间,营造一种舒适亲切的景观环境,是一种独特文化观念的继承与发扬。总之,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融合传统地域文化,创造性地延续了地域历史文脉,传承了民族文化的信息,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 传统地域文化指导下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思路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科学发展及主观认识发生一定的变化,未来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营造,应根据地球环境变迁,总结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从人类视觉感受需求出发,创造性地沿袭与利用传统地域文化形式与风格,融合现代的观念和技术,创造科学的、各民族赏心悦目的景观形象。另一方面,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深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应吸取传统文化生态知识,突出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借助自然设计一种传统的鸟语花香、心旷神怡、触景生情的心理“意境”之园,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如:学习中国古典园林中“形”“神”“意”综合作用下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在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中,依赖传统地域文化,综合运用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心理,是探求景观艺术至高境界的方式之一。

1 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广场作为人们进行交往、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点缀与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场所。人是空间活动的主体,广场设计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支持人在广场空间中的各种环境心理和行为表达,实现城市广场空间的“人性化”。

1.2 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设计延续历史、合乎时代的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是每个城市都面临发展的问题。怎样在已有传统与时代变迁两者之间做到平衡与结合,往往成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一大难题。文化需要历史文脉的积淀与继承,同样也需要随着时代激荡而创新与发展。

1.3 突出个性的原则

西方早期的城市美化运动单纯追求视觉上的美感,造成城市景观的枯燥与空洞和雷同现象。今天出于延续地域文化目的,对古代建筑形式的简单模仿依然不能起到传递文化的作用。广场景观设计中对地域传统景观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应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融汇。形式上注重对地域特色的提炼;材质上注重新材料、工艺和质感的表现;空间上注重对原有传统装饰元素本质特征的保留。

结语: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传统,会产生不同城市广场的理想景观。城市广场景观概念在文化层次上的含义也会有一定的地域差异;传统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融合运用使其构造方式、表现手段发生变化;发扬优良传统,借鉴现代设计观念,以地域性、民族性文化为旨归对传统设计元素进行再创造,将文化在继承中创新,使其富有新的活力;保护、开发和创造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的城市广场景观。

篇5

对于国人而言,音乐与产业,在传统观念中不可相连,作为音乐的连接词是音乐“事业”,音乐的服务性、非商业性是传统共识,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文化的市场功能和产业性质日渐显露,文化可以也应当成为产业逐渐形成新的共识。

关于音乐文化产业的内容,吴存东、吴琼的《文化创意产业概论》一书中说到:包括了物质形态的可以成批量生产的产品,如音像、拷贝、乐谱、歌词……等,以及精神技术交流形态的音乐信息、设计、策划、评奖、演出及经纪等行业的整体商业服务活动。这将音乐文化产业所涵盖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概述。而商业演出作为音乐文化产业的分支,在胡月明的《演出营销》中有着清晰的行业界定――“营业性演出是服务性行业”。

音乐形成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形态条件,包括整体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标准,应当具有独立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音乐产业内部生产行业形成完整而相互联系产业链。本文将运用调查法与事实例证等方法来阐述音乐文化产业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联系,并试图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新观点,开拓新视野,探寻如何通过产业的形式来传播我国传统音乐。但苦于调查条件有限,未能深入分析,望各位专家读者指教。

一、音乐文化产业市场的现状

1.音像制品市场

音像产业,是指将声音信号或声像信号复制到特定的物质载体上,以商品形式进入消费领域获取利益的事业。音像的产业链包括音像制品的制作、出版、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和出租等经营环节。其中,制作、出版和发行是产业链中的三大环节。出版环节包括出版与复制;发行环节包括进口、批发、零售和出租。

然而近几年来,国内音像市场持续不景气,大型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公司也感到困难。困难在于产品制作上的多层环节,使得产业链出现制造成本高、运作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诸多弊端。另外盗版猖獗、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也是音像市场的发展障碍。

2.商业演出市场

音乐演出业是指将音乐运作于市场,通过观众消费实现赢利的事业。其产业链包括演出策划方、文艺表演团体、投资方以及演出受众。演出业是为大众提供文化娱乐消费品的行业,产品性质的特殊性决定其根本核心是艺术创作与生产;而演出市场的核心主体是表演艺术个人或团体,现代演出市场无法脱离整体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素养,这些都客观决定了演出市场的成败。

2.1 国内演出市场

随着演出市场的逐步法制化、规范化,我国演出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资本及外资资本逐步进入演出市场,民营及海外文艺表演团体及个体演员、演出经纪机构及个体演出经纪人、演出场所纷纷出现,活跃了演出市场,演出市场的改革和转型已经逐步得到磨合,市场开始稳步发展。从地区发展看,呈现出以首都北京和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为龙头,中部和内陆各省市跟随的演出市场发展态势。

2.2 国际演出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形成,现代国际演出市场随之出现。这不是一国鼓励的文化经济行为,而是国际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突破传统民族国家及地域界限,在不同国家为某一个剧目安排演出场次与内容的事实,标志着现代跨国演出市场的最终形成。其音乐产品融合传统民族文化及现代文化于一身,具有形象真实的艺术感染力、现场互动交流等特点。

3.数字音乐市场

数字音乐市场不同于传统音乐产业行业。它是指在音乐的制作、储存、传播与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数字化技术的音乐生产和消费形式。如手机铃声、彩铃、MP3、无线音乐等。音乐是一种艺术,而手机则是一种无线通讯工具,二者之间本无人和联系,然而数字的发展却使它们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根据音乐传播与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数字音乐分为在线音乐与移动音乐两类:前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音乐,可以直接在线欣赏,也可以下载到音频播放器中;后者是通过供应商的增值服务,如下载手机彩铃。据悉,2006 年我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38.2 亿,无线音乐118.9 亿,互联网音乐1.17 亿。可见它的出现对于其他传统音乐产业行业而言,是个颠覆性的挑战。

二、与传统音乐的联系

1.音像制品市场

在我国,音像市场是音乐文化产业的重要市场。目前,全球音像市场潜力巨大,其消费总量在380亿美元左右,但是,世界各地区所占的市场份额却极不平衡。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到1%。随着数字音乐的入侵,城市消费者对音像制品的热情大不如从前,而在网络没有完全普及的乡镇村,音像制品依然是人们欣赏音乐的主要渠道,然而在当下,音像制品的内容多偏向于城市消费人群,殊不知劳动人民更需要符合他们音乐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娱乐的音像制品。因此音像公司应当积极挖掘土生土长在民族民间的传统音乐(戏曲、歌曲等),拓宽乡、镇、村市场,制造农村消费群体喜爱的音乐产品。

2.商业演出市场

2.1 国内演出市场

在演出中,传统音乐同样可以找到发展之路。通过对传统音乐进行一系列的二度创作与加工,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同时也为迎合受众人群的喜好做些创新,虽然这对于传统音乐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契机。如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执导的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一个产业运作与传统音乐音乐成功结合的案例,其创造的商业价值非同一般,每天两场,每场70分钟,场场爆满。据说每场毛利上百万,净利20万。《印象・刘三姐》采用了“四结合”的模式――政府扶持与广维集团投资管理结合;本土文艺工作者与著名艺术家的品牌效应结合;高素质专业艺术队伍与助学扶贫工作结合;开发山水景观大舞台与拉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结合。

2.2 国际演出市场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联系

国际演出市场是推动传统音乐发展的机遇,是国际市场中的个性名片。正如2008 年“北京音乐与艺术市场现状及发展态势高层论坛”中,某一国际演出公司老总谈到其公司成功经验时指出,在国际演出市场,他们公司主推原生态民族民间剧目和中国古典文化剧目。把民族文化与国际接轨,吸纳我国各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商业化运作,找到国外观众的文化认同点,使得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在世界内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另外,演出市场的音乐消费群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可以引导音乐商品价值的延续和派生产品再消费。吴存东、吴琼的《文化创意产业概论》一书中提到“引信”理论,即“在一定环境下经‘引爆’后释放巨大的能量,从而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如炎黄风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推出《炎黄风情》交响组曲时,逐步开发《炎黄风情》系列的动漫、新媒体绘画、雕塑、工艺品、服饰等产品;流行音乐的粉丝们也会因为钟爱某歌手或明星而购买其代言的非音乐类商品。这种营销的手段也称为“矩阵式营销”,即一个产品为轴心,以其他产业衍生出一个矩面,即衍生产品。再如2005年香港导演徐克的《七剑下天山》,制定了严谨的产业链,如七剑游戏,销售规模达7000亿、七剑动漫,中韩动漫、七剑音乐,出口七剑原声大碟等。2006年湖南卫视的热播剧《大长今》,通过观众对《大长今》的着迷,开发者随即以此为契机,衍生相关产业,如韩国料理餐馆、药膳坊、韩式美容机构等。这一举措不但拉动了消费,同时在国外掀起了一股强有力的“哈韩”热潮,对传播韩国本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相比从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韩语,去韩国求学,这一切都是潜在的利益。

3.数字音乐市场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联系

消费者会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数字市场中的音乐产品,而生产商和销售商为了吸引更多类型的消费者,尽力充实自己的音乐产品库。数字音乐市场可以效仿音乐制品市场,积极挖掘传统音乐素材。近几年,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风”正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盛行,证明这样“接地气”的创作手法不仅具有我国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而且消费者也很买账。如此既传播了传统文化,又收获了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即营利与公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结合。(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方式以发放问卷为主。这次调查发放问卷共600份,收回489份,回收率81.5%。我们以川北医学院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各专业抽取部分学生对其做问卷调查,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对语言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 回收问卷之后,用excel表格对调查的问卷进行统计,然后根据数据和统计结果进行系统分析。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与数据分析

调查医学生对语言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我们主要从对语言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生活中了解语言文化常识的途径及语言文化常识的使用情况。从这几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常识了解程度不足。川北医学院作为一所医学院,由于医学生在校学习课业较重,自身兴趣,学校不重视,了解途径少等因素,造成了当代医学生对于传统语言文化常识的不了解。

从表1看出,调查的大部分学生表明不知道是如何形成的,知道传统语言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仅占28.22%。从这些大的方面显示出川北医学院学生对于语言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和认知度不足,需要加强语言文化常识方面的学习。

从表2看出,大学生日常对语言文化的积累情况,大学生由于各种网络语言的使用,而降低了对各种广告用词规范程度的关注度,当代大学生查阅工具的习惯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三、可行性建议或讨论

中国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而语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1] 。语言文化常识在人类的发展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人们的道德素质得以提升,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因多多加强对于语言文化常识的学习。通过调查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增强大学生对于语言文化常识的认知力。

1.学校科学合理的开设语文、文化、语言常识类课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常识,可以增加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程度,再者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提升,展示个人综合素质的平台。大学生语言、文学、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是高校培养综合高素质的高层次人才目标的体现[2]。

2.开展丰富的有关语言文化常识类的活动,如办讲座,做宣传等。通过宣传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化的教育。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语言与各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3]。学习中国传统语言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爱国意识,扩大中国在世界的文化感染力有很大帮助。

篇7

是运用传统文化的典范。譬如,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引用《国语・周语下》中一句话“从善如登,从恶如崩”;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兰考县常委扩大会议上讲话中引用宋代朱熹的话说:“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一文中,他引用《墨子・修身》里的一句话:“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在的讲话和文章中,类似这样的古诗文比比皆是,可见传统文化精髓对于他执政理念和为人处事的影响。

从经史子集,再到忠、孝、仁、义、礼、智、信理念的传承,古往今来,无论历代教育制度发生怎样变化,传统文化之脉都不应该断了,这也是维系教育的根本。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常识常常被人违反、丢弃,甚至粗暴践踏。据报道,今年开学,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被发现变“薄”了,其中删除了每个章节后的“古诗诵读”部分,共有《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夜宿山寺》等8篇古诗被删去。我在最近从事教材编写中发现,不知谁定的规矩和标准,小学生只能接触古诗,不能接触古文,而古诗只能泛泛而讲,只能讲大意不能讲词语。甚至到了中学,古文的篇幅也不能超过20%。

篇8

在复习备考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期待。

一、关注文化常识

贵州省采用的全国课标Ⅱ卷在2015年首次出现了对文化常识的考查,由于之前的关注度不够,导致这道题的得分率较低。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认为在新一轮的复习备考要加大对文化常识的关注。

文化常识比较零散,需要对其归纳。大致可以归纳为十一类: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目、录辞书、古代军制。由于这块知识系统性不强,很多学生在记忆时都靠死记硬背,这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我认为可以在梳理的过程中寻找相关知识的逻辑性来满足学生对这块知识的期待。

以科举制度为例,可以将科举相关的知识按学生――学校――教师――学习内容――考试级别――录取这样的思路进行归纳整理。

如考试级别可以归纳如下:

这样,学生就能在理解和联想的基础上来记忆,既省时又牢靠,可以在考试中准确作答。

二、关注文化类人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贵州省采用的全国课标2卷12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几乎都是人物传记,进几年选择的人物涵盖了科技界、军事界、文化界。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在今年的模拟题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界人物,如庞朴、汤一介、季羡林、朱自清、叶嘉莹、杨绛、阎肃等。首先,这些文化界的人物本身就是各类文化的传承者,他们传承的有传统诗词、有文艺散文、有音乐;其次,他们身上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如朱自清先生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叶嘉莹女士一生奔波体了对古典诗词的执着坚守,阎肃老人呕心创作体现了对音乐的痴爱。这些精神和品质对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中生而言无疑是最好的精神之钙。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加大对文化类人物的关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写作部分积累写作素材。

在具体的积累过程中,又可以将这类人物进行分类。如下图所示:

积累了相关人物的素材文章后,可以利用时间集中阅读,寻找类文的规律,畅谈阅读启发。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应对12题的解答,又能为写作部分积累到写作素材,还能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三、关注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有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现代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其宗旨是通过教化而培育人格健全和精神完善的人,然后让这些人走向社会,去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旨在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完善。所以,关注人文精神意义重大。

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卷和Ⅱ卷中出现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更高层面上考查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精神完善。Ⅰ卷中女儿检举揭发父亲的不当行为,意在引导学生在面对亲情和法律之间怎样抉择,Ⅱ卷中要求学生在三个风采人物中进行比较权衡,意在让学生对不同的精神品质进行评价。无论是Ⅰ卷还是Ⅱ卷,都在考查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注人文精神,可以利用各类作文材料来实现。如下图所示:

篇9

诚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天文、地理、宗教、历法、科举、钱币、习俗、书法等,无所不包。高中语文课肯定不能做系统介绍,也不能做深入挖掘。那是大学甚至研究院的职责。中学阶段,只是要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感情,对常识有所了解,不至于浑浑噩噩。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一、提升语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这些语句无一不在提醒教师自己要有所积淀。当下教师的状况却是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对有关常识知之甚少,只是满足于在大学里学到的一点皮毛。再者这块内容属于考试的范畴,教师对此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其实,教育是教书育人,不仅仅是应试。难道我们忍心看到煌煌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出现断裂吗?不能。为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身为语文教师,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重拾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一点一滴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笔者案头就散落着《论语》《菜根谭》《阅微草堂笔记》等,闲暇时翻翻,给自己增加点营养。只有这样,在讲授时,才能有底气,才能深情投入真情流露,引导学生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二、语文教师要杜绝学科本位思想

语文,就是纯粹的语言文字吗?不是。生活即语文。文化呢,有个比喻说的好,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有人可能就要说了,语文和文化关系不大啊,倒是政治课里有个“文化常识”模块,看来文化是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其实不然。语文教师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文史哲不分家,传统文化教学并不是单纯哪个学科的教学任务。语文教师要和政治、历史教师一道,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出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不能推卸责任,要把传统文化教学当做自己的教学任务,要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扬。如此,学科之间的隔阂没有了,文史哲在同一个层面上得到了交汇和融合,这才是语文大课堂。

三、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

语文课堂知识传授,无论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在一个课堂上完成的。它的样本都是前人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因此,语文教学本身就相当于传授传统文化。

1.创设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成绝大多数靠课堂,只有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课前可以印发与课本内容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兴趣。这样,课堂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气息就浓厚了,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

2.构建师生交往交流的平等平台。语文教学是教学双方知识、理念、精神、思想、文化等因素物化交往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着力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课堂上完成教学。语文教师尤其要注重身教,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

3.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挖掘文化价值。中学语文教材经过几代人的筛选,留下的大多是经典之作,尤其是古诗古文,它们往往承载着厚厚的文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教师要立足课堂,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走进作品的精神世界,比如《论语》中的仁者爱人思想;《孟子》里“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积极入世态度等。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就要注意引导,让学生涵泳体会,进而受到震撼和熏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篇10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随着全球化加剧,大多数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被外来文化侵占,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作为伟大的民族教师都应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消失而担忧,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高中课堂中,让学生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1简介中国传统文化

在数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在时间上,表现在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优秀文化;在空间上,包含中原、边疆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内容上有经济生活、科学住行和政治制度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摒弃,深深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不同程度、不同功能的社会效应,无形之中对人们的思想言行产生重大影响。还有部分人觉得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逐步演变成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例如:习俗、信仰和法律等各种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同,定义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各不相同,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各不相同的原因是语言学角度多、视野广以及研究者研究对象的不同,研究角度不一样等。

2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积淀,传统文化象征着国家的精神,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一直打开国门对外来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把自己传统的中国文化带向世界,然而却没有实际做出行动,大多数时间只是走形式主义,缺少文化的发展、交流和传承行动。中国缺少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行动,更不要提研究、发展和弘扬了。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要顺应高考,像2017年的考纲中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因此老师必定加强学生对古诗文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这样极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完全依据高考内容而设定,尽管学生也会学习到部分文言文,但是学习目的仍是为了高考,没有真实的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只是让学生大量的记忆古诗文和大纲要背诵的文章,只需要学生知其然,而不需知其所以然,出发点不一样使得传统文化不能顺利地传承。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3关于如何合理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地融入进去,利用教学内容和方式改进的方法进而实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3.1通过兴趣培养挖掘教学资源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若你仔细观察思考便会发现高中教材的每一单元每篇课文都有其编排的目的。教材中《论语》、《沁园春》、《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课文和《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著作都充分地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元素,这些文章中,有的体现了中国人的义,有的体现了智,有的体现了勇,有的体现了其谦让不争的德行等。因此,教师应当合理地使用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而且还能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传承传统文化,首先要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带领学生鉴赏传统文化,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描写,例如,对于归隐生活,李白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豪放的性格和心理,可通过课上让同学模仿仰天大笑出门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然而陶渊明先生却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恬淡,再比如苏轼,妻子的离世他表现出一种“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痛苦,而庄子却在妻子离世后鼓盆而歌,非常开心。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时刻让学生进行比较,领会不同作者的精神和思想方式,了解各个时代人的思想内涵,与此同时,语文教师需要知识渊博才能带领学生深刻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3.2通过课堂文化氛围熏陶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营造课堂文化氛围,进而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围绕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关注名家朗诵的文言文和古诗词等。中国的名胜古迹上大多留下了古人的诗词歌赋,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去参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能够切身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心灵的熏陶,使学生的心灵和传统文化与美德结合起来,让学生见识到民族文化的精彩,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数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忠、耻、信、义、智、孝、礼、廉,它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传统文化的根。大力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国人才能拥有仁义、睿智、忠勤等优秀品质,中学生才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华民族才能和谐稳定地发展。

3.3拓展名篇,在教学中加入国学经典:

中华传统文化存在于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名著中,然而,教材中只出现了篇章的一部分,再加上学生学习负担沉重,课外又很少阅读经典名著,因此,学生完全不能领会名著所讲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可以通过开展有关名著的背诵、赏析、竞赛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和学生一起学习传统文化。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在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进而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4结语

综上所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传统文化的积累,使得我们获得智慧和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意义深远,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每个人都应担起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

作者:郭丽艳 单位:铁岭县高中

参考文献

篇11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在高中学习的课程中,语文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核心,通过核心的作用,开展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非常有必要和基础的。在我们国内特别注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在课程中更注重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思想道德的建设,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燃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从另一个侧面就衬托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现状

传统文化目前在我国高中的语文教育中,渗透不是特别明显,我们的教师一般都是按照课标要求让学生掌握一定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完成考核要求。比如:(1)必修课本。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梳理探究

一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其中称谓语、禁忌语等都涉及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常常被老师们忽略,有的蜻蜓点水。在高中学业任务重的情况下,受学生重视的程度可想而知。(2)选修课本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欣赏》,涵盖了丰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表现汉民族诸多优良品质:爱憎分明、勤劳勇敢、坚强不屈、开拓进取……这些品质也是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要发扬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在古典文学中找到源头。可惜的是,选修课本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了解,而不是教学重点,甚至有的选修课本因为时间紧张而放弃。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样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语文课程中,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多开展一些对于传统文化的座谈讨论,小组竞赛,让学生自主获得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通过诗歌、古文等形式的课堂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理解,开展相关性的弘扬传统文化的社团,都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融入自己的深刻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贯穿于教学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