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09:19: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设计思想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传统设计通常选用的装饰材料主要包括木材、陶瓷、玻璃、化工产品以及各种塑料产品,不仅消耗的能源较多,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从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传统的室内装潢设计主要存在如下弊端:(1)浪费十分严重。长期以来,人们对室内装潢设计存在较大的认识误区,认为装修必须要追求奢华、气派甚至另类。目前,我国正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显而易见传统的设计理念已无法适应这一发展理念。(2)“新房病”问题频频出现。传统的装修材料中往往含有很多化学合成物质,如甲醛、氡类甚至有某些放射物等。这些物质容易使人过敏甚至中毒,而氡类物质非常容易滋生大量病菌,导致室内环境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3)缺乏前瞻性。装潢设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退色,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而不能盲目跟风。
2生态设计理念中绿色植物的重要作用
20世纪以来,人们愈来愈热衷于在室内设计中引入一些自然植物并进行加工与浓缩,将室内空间有效绿化,让其发挥良好的装饰美化效果。绿色植物的重要作用有:(1)植物自身的美,如植物的颜色、形状、气味等。合理配置植物,使其与室内环境完美融合,从颜色、形态等各方面形成鲜明的反差或对比,从而营造出一种优美的环境。(2)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环境。根据中国室内环境委员会监测中心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绿色植物的枝叶对环境污染能够起到净化作用,且植物还能够起到滞留尘埃、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有效调节空气湿度以及减轻噪音污染等作用。(3)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空间结构。绿色植物还能够使室内空间更加开阔以及富有变化,从而进一步延伸室内空间。如可以充分利用植物装饰在餐厅、客厅、玄关以及过道之间起到优化空间结构的作用;在一些大的厅室内通过植物装饰将其分隔成一些小空间,如办公室、宾馆大堂、展厅等都可以利用植物进行有效分割。伴随着人们对室内绿化观念的日益重视,各种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得以推广与应用,人们仍在不断研发全新的环保建材,从而真正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及健康的要求。
3室内绿色植物的应用原则
3.1实用性与经济性有机结合
室内植物装饰必须充分考虑美观要求,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其经济可行性的要求。对于绿色植物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绿化、美化以及实用效果的完美统一。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不要盲目追求高档。还要注意植物与室内空间、装修以及配套设施的协调性,从而使“软装修”和“硬装修”能够完美结合。
3.2与室内装修风格相协调
室内植物装饰并非单一的,它需要和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必须与周围的陈设物相协调,以便将室内整体的和谐美充分呈现出来。如果室内家居风格为中式风格,最好在茶几上放置1盆兰花或盆景,从而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室内环境。此外,还应尽可能避免在室内布局中出现相同种类的植物,但植物种类也不宜选择过多,避免杂乱无章。
3.3注重绿色植物所占比例
通常室内植物所占比例不宜超出室内空间的10%,这样会起到扩大室内空间的效果,否则会让人产生一种压抑感。如客厅的空间比较大,可以选择龟背竹、棕桐等一些相对比较高大的植物,如果选择一些低矮植物就会产生一种空旷而单调的感觉。反之,如果在一些空间比较小的餐厅、卫生间等选择龟背竹等进行装饰,就会产生比较拥挤的感觉。
3.4根据业主职业、爱好选择适宜植物
由于受居室各种条件的局限,所选择的植物必须充分考虑其在室内环境的适宜性,如光照时间、温度与湿度、通风状况等。此外,还应考虑照料植物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如果业主工作比较繁忙,就很难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去照料一些娇贵的植物。
3.5宜选择耐阴类植物
由于居室内的空间通常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因此最好选择耐阴观叶植物或是半阴生植物。
3.6尽量避开有害植物品种
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尽量避免有害品种。如玉丁香闻得太久会使人产生烦闷感,导致记忆力下降;夜来香夜间散发出来的废气,会让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产生郁闷感;郁金香含有一定量的毒碱,如果接触时间超过2h会让人头昏。
3.7综合考虑植物的特征
植物的特征和主人的性格、情趣以及居室内的环境必须协调统一。如蕨类植物的羽状叶会让人产生亲切感;紫鹅绒的质地会让人产生温柔感;而铁海棠钢硬多刺的茎干让人产生坚韧不拔感;兰花则有一种幽雅芳香、超凡脱俗的性格特质。
4生态理念和室内装潢设计的完美结合
4.1空间布局体现生态理念
科学的空间设计布局能够使死板的空间散发出全新的活力。另外,气候对环境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设计师应解决好室内温度、湿度、通风以及光线等相关问题,从而使人们能够获得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如将南边的窗户设计为大窗户,将北边的窗户设计为小窗户,不仅能够增加光照,还能够降低热能损耗;按照建筑坡面及朝向尽量能够自然通风,以便夏季能尽量少使用空调;如果是寒冷地区,应选择多层隔热的保温材料,尽量将取暖设备的散热面积加大。为使集中供热量降低,尽可能利用太阳能、地热能以增加室内温度。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清洁的新型能源,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需求,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2用生态理念选择材料
在装潢设计过程中选用材料非常关键,材料的好坏对人们身心健康和环境有非常大的影响。如何选择生态环保型材料,事实上没有绝对的环保材料,只能做到尽量满足环保要求。尽管某些材料已经获得国家权威机构的环保认证,但也只是表示其环保性能及指标比较好。非环保型的材料含有一些对人体伤害非常大的物质,如甲醛、苯、氨甚至是一些放射物。伴随着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很多新型的无毒、无害以及无污染的环保型建筑材料受到广泛青睐,特别是一些天然的石材、纸纤、木材以及棉布等更是受到欢迎。这种材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然、清新,给人们带来简洁而温馨的感觉,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环保消费需求。
4.3生态室内设计绿色植物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等做出的具体安排,是具体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各项战略部署、原则要求和规划内容的关键环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中所处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控规也不断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在观念及方法上做出相应的反应,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1 生态规划设计诞生的背景及思想内涵
上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环境危机爆发的背景下,伊恩·L·麦克哈格(McHarg,1969)以《设计遵从自然》一书正式对追求人为秩序和区划的传统城市物质规划方法宣战,提出了基于生物生态学适应性原理的人类生态规划方法。
他的方法是使用“千层饼模型”(layer cake model),“强调土地的固有属性对人类使用的限制性和适宜性”。千层饼设计方法通过研究土地本身的特性制定规划,使对土地的使用建立在客观分析各种价值的评价基础之上,比单纯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经验式的直觉判断,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在其叠加的因子中,包括了坡度、地表排水、地价、历史价值、风景价值、居住价值等因素,可以看出他对于自然、经济和社会多重价值的重视。
2 生态规划设计现实意义
2.1 对环境破坏和人地矛盾问题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急剧扩张,给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环境破坏和人地矛盾等问题。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土地成为重要课题。“设计结合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视自然,重视多重价值的文明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方法,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可以保障自然环境和土地因素,在规划机制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2.2 对控规的指导意义
控规在规划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阶段,总体规划的战略设想经过控规之后被固化下来,直接确定地块层面的开发使用。因此在控规的编制阶段,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制定合理的土地使用功能和开发方式显得十分必要。“设计结合自然”通过具体的方法,所倡导的保护自然,重视多重价值的设计思想,可以帮助控规在编制阶段,深入研究土地的景观、地形、生态以及经济和社会价值,使规划具备更强的科学性基础。而且审批后的控规,规范了城市开发行为,可以保证土地和环境因素在规划机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有利于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 生态规划设计思想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思路
一般控规的编制方法遵循“调查—分析—规划”的工作思路,主要对用地的现状使用、建筑质量和高度、道路交通、景观环境等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用地规划,见图1。调查分析之后的工作,很大程度需要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所制定的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容易受到质疑。“设计结合自然”的核心方法是探讨用地的适宜性,在此基础上制定土地使用方案,这增强了规划过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从其重视“全体社会价值”的设计观念来看,麦克哈格所探讨的适宜性,从土地的物理属性出发,深入到土地的经济属性领域。他所强调的适宜性其实是土地适宜性和经济适宜性的综合。土地适宜性需要研究景观、地形、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以既满足建设需要,又减少对地形的破坏,并保护用地的景观特征。而经济适宜性则需要分析地价因素、地块大小、土方平衡、单位用地投资门槛、容积率等内容,以保证开发行为既节省成本,又有尽可能大的产出效益,见图2。
图1 控规框架图
图2 生态规划设计思想下的控规框架图
4 实证案例
4.1 项目概况
某区域总面积3059km2。规划用地位于市区西南部,与市中心的直线距离约为5km,北部与主城区西部组团相望,用地规模约2.38km2。可用的建设开发用地十分有限,规划用地将作为产业综合园区进行开发建设。
4.2 基地特征
基地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景观优越、生态敏感、地形复杂。规划用地内山峦叠嶂,该自西南向东北环绕用地,景观条件十分优越。规划用地位于该溪的上游,溪水清澈,用地内植被茂密,生态__敏感。规划范围内,超过85%的区域为山地,最高点海拔高度为297.1m,最低处海拔高度200.7m,绝对高差约100m,该市“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用地特征,在基地内得到充分体现。
4.3 规划策略
由于用地的景观条件优越和高生态敏感性的特征,规划采用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以对用地的客观分析评价为基础,采用设计结合自然引导下的控规设计方法,自下而上,确定土地的利用方式。
4.4 适宜性分析
1)土地适宜性
对土地适宜性分析,主要通过对用地现状、景观、地形和生态条件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用地现状主要以耕地、林地、村庄建设用地和水域等非城市建设用地为主,部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基地北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占地面积共8.04hm2。
地形方面,现状地形以低山丘陵地为主,高程在200~298m之间,规划用地内高程呈南高北低的特征,南部山体高程多在260~298m之间。规划区内坡度较大,山地坡度多在15%以上,主要分布在山体与平地交接的地形骤变地带,整体坡度分布较为“零碎”,开发难度较大。
景观方面以与规划用地隔河相望的该市西部城区为主要观景点,对用地的北侧景观界面进行重点评价。从整体远景来看,规划用地内山峦叠嶂,自然植被保护较好。从近景来看,位于北部东西向延展的前景山体为主要的景观界面,前景山体的西部地形起伏,植被茂密,轮廓线优美;东部山形低缓,局部植被稀少,景观不及西部优美。因此,规划应注意对前景山体的保护,使之呈现出景观的连续性。
生态方面主要分析了地表植被分布特征。根据现状植被分布,土地分为五类,即水稻田、木耳和蘑菇轮作地、自然林地。水稻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该溪边平坦地带。木耳和蘑菇轮作地主要在基地南部有少量分布。自然林地主要分布在用地中部的山地地带。茶园主要分布在基地南部,在东部也有少量分布。
2)经济适宜性
对用地的经济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提出要求,将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控制指标,并提出合理的实施建议,增强规划方案的可行性。经济适宜性评价主要研究用地功能、地块划分、土方平衡、容积率确定、投资门槛要求等内容。为确定地块规模和容积率,规划研究了该市已经建成的相关产业工业园区的地块大小和容积率指标,由于当地的特色产业以竹木加工、玩具制造为主,因此企业规模都相对较小,规划确定的单个厂房用地规模在1.2~1.7hm2,确定的容积率指标为0.5~1.0。为使土方工程量最为节省,减少建设成本,要求制定竖向规划的多方案比选。为使产业园区具备良好的产出效益,规划研究了该市已开发建设园区的成功经验,确定工业用地的单位面积投资规模为每亩不低于150万元,每亩净地出让价不低于12万元,供建设管理部门参考。
3)适宜性分区
根据对用地的适宜性进行分析,规划用地可分为五个适宜的用途分区。
4.5 总体布局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五区”的布局结构。一心,即位于片区主干路与53省道交汇处的片区公共服务中心。两轴,即省道城市功能发展轴和片区功能发展轴。五区,即位于省道西侧的公共设施区;位于用地中部的产业园区,包括新技术产业园和高品质农业加工园;位于该溪沿岸的居住生活区;位于居住区和产业园区之间,主要为自然山地的生态涵养区。
5 结语
总之,生态规划是融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于一体的综合性规划,涉及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种学科领域,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而生态规划设计引导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探讨了土地的固有属性对功能使用的适宜性、限制性,是一种“自下而上”确定土地使用的思想和方法。这种方法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可供遵循的标准,因此,具体应用及其效果有待于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在国内外,人们用eco-socialism来表示生态社会主义,但是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定义尚无结论,比较统一的一个口径就是认为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世界十大流派之一,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西方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绿色生态运动的发展紧密相连,其产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反映。它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经济应适度增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等若干正确观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在生态问题上、政治理论基础上、经济理论上、文化价值取向上等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理论,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独特新颖的理论特征,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思潮和流派。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
在生态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大多数生态社会主义者都不太重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主张建立一种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混合型”的社会主义经济;注重产品的分配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但相比于70、8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者的主张,9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者有了极大的进步,其经济理论也更趋现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经济增长理论
反对“稳态经济”,主张经济的适度增长。所谓稳态(steady state)是指主要经济变量以不变速度增长(即增长率不变)的状态。在这需要注意两点:第一、不同变量的不变增长率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第二、不变增长率可以等于0。这里所指的“稳态经济”(即生态经济)就是指实现经济的“零增长”。70、8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就是支持这一个观点,主张建立零增长的稳态经济。西德绿党主张“我们根本反对一切数量的增长,特别是当它由于追求利润而受到刺激时……” [1]这一主张虽有它的可取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南北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这种主张就未免显得太幼稚了。因为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它们最根本最基本的权利。而要解决它们的生存问题必须依靠经济的增长,一个国家要发展也要依靠经济的增长,所以如果还妄想着在这样贫困的,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国家企图建立零增长的稳态经济,这无异于就是叫他们自杀。实行这种经济政策的后果也只能是两极分化的日益扩大。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现在资源的短缺,生态的失衡,如果我们要解决这种现状,就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对现有的企业进行技术上的改造,而要实现技术的进步,就需要经济的增长,然而在这种零增长的经济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者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转而他们开始反对“稳态经济”,主张经济的适度增长。高兹明确提出:“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只能意味着停滞、失业和贫富之间的差距的扩大。” [2]他提出建立一种“不自主领域和自主领域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格仑德曼也赞同高兹的这种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他们都主张在未来的社会应保留市场的调节功能和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同时需要明确的是9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者他们所主张的经济增长是随着人们的需求的增长而增长,而且这种增长必须是适度的,合理的,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的,而不是利润。高兹提出“生态重建”的口号,要求实现生态的现代化,即经济的增长应该符合生态原则的的要求。英国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学家大卫・佩珀也认为:“一个建立在公有制和民主管理的基础上的社会,仅仅为了使用而不是为了出售和利润,那它将为人们提供一个为生态环境所接受的满足需要的框架。”因此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必须是理性的,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共同利益而发展的,也是有利于生态的。
2、关于舒马赫主义
20世纪70、8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大多反对大规模、集中化的经济体制,崇尚“舒马赫主义”,主张实行小规模、分散化的经济体制。英籍法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在其一本很具影响的书《小的是美好的》中指出:高度集中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并不存在什么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他提倡一种“适宜的技术”,即小规模的、分散化的技术,他还从各种道德和政治的前提出发论证说,最大的并不一定就是最好,而小的才是美好的。莱斯认为现存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包括我们对能源密集、大规模的工业技术的依赖)的方式就阻碍了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责任感的发展。阿格尔也赞同舒马赫主义,他曾指出“只有按小规模技术发展起来的民主地组织和调节的生产过程才能使工人从官僚化的组织系统中解放出来。”[3]但是舒马赫主义带有严重的乌托邦性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绝大部分生态社会主义者放弃了舒马赫主义,认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失业率上升等问题早已不再是一国的问题,不可能再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思考,因此再来谈小规模、分散化的经济已不再具有任何意义,相反是在倒退。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评析
1、积极意义
在关于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生态社会主义从主张建立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到放弃稳态经济,主张经济的适度增长,这一变化过程无不表明了生态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现实到更趋现实,这一转变对于我们选择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更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虽然在经济全球化和南北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主张建立“稳态”经济的社会主义是不现实的,但是这不代表它毫无可取之处。主张建立稳态经济的社会主义,要求人们在劳动中寻求欢快和满足,不仅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更加注重精神生活,主张实行劳动闲暇一元化,毫无疑问这也正反映了广大劳动人们的愿望,代表了历史的进步。
2、理论缺陷
生态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存在片面性。它彻底否定跨国公司和现代化大生产的作用,它将劳动的破碎化归咎于现代化的大生产和技术的理性统治,因而主张废除大工业,大技术,而代之以人性化的小生产,小技术。主张建立一种小国寡民的经济单位,认为各种垄断企业和跨国公司是挥霍资源和践踏生命的始作俑者。甚至一些生态社会主义者因为反对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希望能够回到以前,这在当前,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根本就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这也否定了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的进步作用,甚至赋予它们以“原罪”的性质。这种理论主张的片面性和非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有悖于社会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首先,设计人员应该做到让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达到和谐,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对当地环境进行综合的考察,比如地域环境以及河流植被等。设计人员应该以当地的地形、地貌为基础,如果建筑地貌十分复杂,无法不对其进行改造,但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后果,有些植被可能改造之后,无法再生长,及时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也需要加以设计,确保影响最小。其次,尽量对现有的植被不要进行处理,从古至今,植被都是城市建筑必要的点缀物,但是大多数建筑设计人员或者建筑开发商,一般都会选择先清理植被后再种植的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所起到的效果就是事倍功半,不仅前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期所栽种的植被也不容易存活,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这样使得建筑更会充分野趣。
1.2结合水文特征
溪流、河道、湖泊等环境因素都具有良好的生态意义和景观价值,建筑环境设计应很好的结合水文特征,尽量减少对环境原有自然排水的干扰,努力达到节约用水、控制径、补充地下水促进水循环并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的目的。结合水文特征的基地设计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保护场地内湿地和水体,尽量维护其蓄水能力,改变遇水即填的简单设计方法;二是采取措施留住雨水,进行直接渗透和贮留渗透设计;三是尽可能保护场地中可渗透性土壤。
1.3保护土壤资源
在进行建筑环境的基地处理时,要发挥表层土壤资源的作用,表层土壤是经过漫长的地球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的适于生命生存的表层土,是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载体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在自然状态下,经历100-400年的植被覆盖才得以形成1cm厚的表层土,建筑环境建设中的挖填土方、整平、铺装、建筑和径流侵蚀都会破坏或改变宝贵的表层土,因此,在这些过程之前应将填挖区和建筑铺装的表土剥离、贮存、在建筑建成后再清除建筑垃圾、回填优质表土,以利于地段生态环境的维护。
1.4生态建筑的能量利用
我国的建筑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电能和热能、电能是市政线路供电,热能是采暖所需的暖气和做饭所需的煤气,天然气或石油液化气,电力来自水利或者火力,核能发电,而火力发电暖气和煤气供应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煤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就我国的能源贮藏结构而言,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致可采年限分别为320年、16年、50年形势非常严峻。并且这些能量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粉尘悬浮物严重污染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在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应当重视新的能源利用方式从可再生能源多想办法。目前应用于生态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其中以太阳能的利用最为广泛技术也最为成熟。
1.5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的原理与方法
阳光、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在修建房屋时,就知道利用太阳的光和热北方民居多设火墙、火坑、墙内设回环盘绕的烟道饮烟的烟道通过火坑然后通过空心火墙流至排烟口,把饮食余热做为采暖热源二次利用且利用得很充分。这一绿色思想及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在能源危机的今天,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窑洞这一传统民居形式,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利用黄土所特有的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是传统节能节地建筑的典范。
1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积累和传播的中心,也是人口高度密集、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域,也是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人与自然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生态失衡最为严重的地方。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创造着许多“城镇密集区”、“都市连绵带”的同时,我国城市规划生态化理论视野正从个体城市向整体区域拓展。但是由于地域和部门条块分割等多种原因,对区域生态资源的保护、对整体生态环境的引导等几乎没有反映到城市规划体系中,特别是付诸实践的行动纲领中,因而城市规划还无法对广域生态予以全面的引导和控制。城市规划生态化必须注重整个城市的空间与环境的和谐和统一。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及其空间变化来间接地对城市社会发展施加特定的影响,而生态学关于城市规划理论核心、本体部分、土地的利用及工作方法则利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拓展。
城市规划生态化的本质特征是要保障城市发展的高生态绩效,然而目前,我国虽然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已日渐重视,但是由于各种规划行为缺乏正确的生态理论的导引而使得近年来打着 “大树进城”、“城市化妆”等旗号的城市建设行为屡屡出现,并凸现了 “三化”问题:第一是城市建设中的 “贪大化”,这是城市建设中 “贪大求洋”的问题。这个“大”,首先就是大草坪,树木只是点缀之笔,还有大搞大广场、大马路、大CBD、大音乐喷泉;第二是河道整治中的 “渠道化”,许多城市的河岸工程措施常常是拓宽河道、裁弯取直、水泥村地、石砌护坡、高筑河堤,有的甚至把河流变成暗渠,不仅使河岸功能单调、人工痕迹累累,而且使乡土植被毁坏、生态严重失衡;第三是景观建设中的 “奢侈化”,很多城市的规划者和管理者为了追求所谓的 “政绩”而 “大兴土木”,把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城市形象的塑造上使得整个城市的 “生态量”和 “生态质”严重失衡。
2 生态城市规划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所谓的生态城市规划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 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为规划对象,结合生态学的原理、 方法,应用规划科学、 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确定最佳生态位,并提出人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 环境规划、 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和计划,基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以生态学、 环境学、 城市学、 社会学、 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城市社会、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合理地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发展方向,布置生态区城市建设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 经济、 环境协调发展、 规划布局的合理设计等,生态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 经济、 资源、 环境问题,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3生态平衡问题与城市的发展趋势
生态平衡是当前国内外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自然界中,诸如森林面积减少、沙漠扩张、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气候旱化、洪水泛滥、环境污染及人口膨胀等,都是生态平衡失调的表现。人工、自然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或城市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食物网、食物链比较简单,遇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很容易使其结构破坏,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一般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即生态阀值比较小,只靠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有序的耗散结构、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甚至破坏,特别是原有的生物群落大为减少或者不再存在。为了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与防治污染,必须把建立适宜的城市面积园林绿地系统列入规划之内。
城市生态建设与规划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日照和交通条件,维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充分利用再生资源;采用新型的自然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能等,以及各种节能措施,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利用生态技术实现“三废”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再生利用。概括起来,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一是可持续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主要是城市土地的生态规划,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各要素与土地结构单元之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城市土地适宜性,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土地利用生态分区及其结构和功能分析、进行土地利用的生态设计等;二是可持续城市生态关系的调控,根据目前学界的观点,这是一种软规划,是在对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背景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控制论原理对城市系统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行为进行辨识、模拟和评价,找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关键因子、机制和机会,从而不断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关系,增强系统的活力。
4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应符合的原则
城市生态建筑设计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局部环境,比如健康舒适的温度、湿度、良好的通风环境、清洁的空气、合理的光环境和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用途的开敞空间等,又要保护好外部的客观大环境----自然环境,也就是要对自然环境索取的能量和物质要少,而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小。归结城市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环境为本。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在能源和物质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的思想,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包括节约土地等。
(2)将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
(3)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减少城市中产生的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的排放,将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并入城市生态建筑设计中,同时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 。
(4)强调整体效果。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5 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表现
城市生态建设与规划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包括:水资源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能源规划、交通规划和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和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生态产业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远景规划则要求展望更远的时间空间,审视更广的地域空间,透视更深的内部空间,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全面思考城市化的全过程,预见城市增长到稳定态的进程。
5.1城市基质、廊道和斑块。城市区别于其他的关键在于其主体为各种类型、体量的建筑体,交通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城市中高度的通达性,这些建筑和硬质地面街区构成城市中的硬质本底或基质。城市中的廊道,主要是人工廊道,即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整体形象的骨架,通常是城市中物质、能量、信息及生态多样性集中地区,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增加廊道绿化率,可以形成城市完整的绿化网络。城市中的斑块主要是散布其中的公园、公共绿化地、休闲广场及建筑周围绿化等,共同构成城市的绿化系统,同时能够调节局部地区的微气候,减少环境污染。
5.2城市功能区划分和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从空间结构产生,以满足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并与周围的空间格局相联系,形成规划区合理的空间格局,实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规划区可持续能力的增强。城市空间规划首先应满足功能需求,为居民提供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各种类型的本底、廊道、斑块组成的人文和自然氛围,共同构成城市功能区,在生态理论指导下,根据各功能区所需条件、居民的心理生理要求等,合理安排功能布局,比如居民区附近应安排相应的学校、商场等以满足人们的配套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及物流、能流的高效流通,同时展现一定的城市文脉及满足人们对艺术与美的追求。
5.3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内部的绿化空间的规划应重点考虑,做为人文理念的基础及支撑。城市空间有限,应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多层次绿化,乔、灌、草复层绿化体系以及垂直绿化,将绿化与建筑结合起来,并合理选择和搭配植物种类,将城市建在绿地中。合理的绿地规划才能有效发挥其生态意义,绿地斑块与生态廊道共同组成城市生态基础,并融入整个区域绿色生态网络系统。
5.4 文化生态建设。城市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功能的发挥决定着城市的品位与内在价值,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将城市的特色资源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城市文化,这是搞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失去即成千古遗憾。既要保护原有文化资源,又要体现时代特色,做到在协调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协调,不断创作出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有整体美感的城市建筑群。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12-02
一、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基本观点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蓬勃兴起的生态运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思潮。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带来的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黄金发展,西方社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生存发展环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随着以保护生态平衡、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主题的生态运动的深入发展,西方社会逐渐兴起了一股批判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社会思潮,它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新型社会。到20世纪70年代,这股思潮同社会主义相结合,逐渐形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其基本观点是:
1.人与自然是辩证和谐统一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坚持以“人类尺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自然只有在与人类的共同存在以及相互转化中才具有意义;人与自然是通过人的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整体性存在,人与自然在相互交往中走向统一;人类在自然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这种地位是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标志的;劳动是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统一的现实途径。
2.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因此,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也才能确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关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的危机趋势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消费领域,由消费异化导致的生态危机已经取代了经济危机,者应该根据新的形势的发展变化,修正已经过时了的的危机理论。
4.关于“稳态经济”模式。早期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将生产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稳定下来,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改进上来,从而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后期的生态社会主义则反对“稳态”经济,认为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既与生态环境的要求相兼容,又有利于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5.在社会变革的途径上,提倡非暴力革命与改良主义相结合的原则。生态社会主义者坚信非暴力革命与改良主义是通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钥匙”。通过“教育”、“示范生活”,为人们展现崭新的绿色生活,逐步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
二、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1.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大学生认清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认为,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得到了缓解。但是,这种矛盾的缓解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性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第三世界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的,是以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贫困、少数人的富裕为基础的。这些思想和观点不仅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使大学生认清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速发展及其国内的“和谐安定”并非依靠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优越性,而是依靠传统的剥削和掠夺;同时也使大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大学生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深刻认识。
2.有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对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关系失调的忧患意识,对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的深切关注,是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逻辑前提。因此,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经济增长必须考虑环境代价,将生态成本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参数,并以系统论为指导提出了新的社会发展观。这与我国当前所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相似之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以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及其二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
象湖公园地处南昌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北起灌婴路,南至昌南大道,东临施尧路,西倚翠屏路,规划建设面积6.65平方公里(含水面积为4.55平方公里),已建成并开放面积为3.15平方公里,待建设面积为3.5平方公里。它是一座以本土文化为典型特征的,集园林绿化、生态保护、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水上竞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城市公园。整个园区的空间布局是以环湖主干道为纽带,以长堤景观为轴线,以万寿宫、垂钓园单元为中心,以十一大观赏单元为节点,形成穿插状空间布局结构,具体概括为“一轴、两心、十一区”。
1、园区地理特性分析
象湖公园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尾闾,因象湖的平面图颇似一头大象,故而得名。园区位于南昌市西南面,朝阳洲片区东南部,抚河故道上游。
园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为各种动物繁殖与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据2002年调查统计,有鸟类12种,数量达10万只,水禽占很大比重,达8种;兽类10种;两栖爬行类2种;鱼类11科39种。
园区植被覆盖率为76%,人为绿化量大,但保持了生物多样性。据统计,风园区内现有各类树木43万株。其中,乔木类60余种7.7万株,灌木类60余种32.3万株,地被及其他类15种3万株。
2、园区功能片区与绿化种植分析
2.1、空间结构
象湖公园的空间结构分为水面游赏空间、生态湿地游赏空间、绿地广场游赏空间。
2.2、园区组织
象湖公园西部为威尼斯水城游赏单元,以威尼斯水城文化、风光为特色;南部为生态湿地游赏单元,以原生态湿地景观为特色;中部为万寿宫游赏单元,以道教文化科研为特色;中南部为垂钓园及沙滩泳场游赏单元,以民间垂钓文化及游泳活动为特色;中东部为隆兴岛、灌婴筑城、天鼋风荷游赏单元,以南昌历史文化及古建集萃为特色;中西部及东部为北线七景,东线六林、西线三景游赏单元,以城市植物景观为特色.
2.3、职能结构
象湖公园的职能结构分为风景游赏、游览服务两大职能系统。风景游赏系统由28处景点和55处景物景观共同构成。游览服务系统则由游客中心、旅游村、服务点三级构成。
2.4、绿化种植苗木种类配置
由于象湖公园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强、生态效益高、景观效果好,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首先考虑了植物群落结构模式,并针对不同的绿地形式,选择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
3、园区规划设计理念
3.1、体现主体资源的自然分布并突出其本质特色
园区内风景资源分布呈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即主体高品位资源基本环湖道路分布,形成了一条环湖风景资源带,客观上为风景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即有利于突出保护重点。沿环湖路分布的众多风景资源,又自然形成了不同特征、不同类型的资源群落,这也为合理进行总体布局与分区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以环湖主体风景资源自然形成的带状分布为依托,沿景观轴线布局,在分区上突出风景资源群落的主题性。
3.2、便于风景主题氛围的形成
环湖路分布的风景资源自东向西呈现从人文向自然过渡的特征,这就使整个区域呈现明显的多元化风景资源的特质,由此决定了园区划分的地域性和多元性。
3.3、旅游接待功能相对集中
在园区总体布局与分区规划上,将旅游接待功能集中布置,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布点过散、放任自流、盲目发展,造成散、乱、差。这样既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旅游环境容量,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及环境承载压力,又保证了园区的服务水准,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3.4、绿化种植兼顾景观风貌与资源保护
园区绿化种植设计以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基础,致力于展现象湖特有的景观风貌,开展湿地资源保护。并采用丰富的植物品种给游人一个舒适丰富的游览环境。因此,园区在绿化种植设计中遵循了以下五点原则:
3.4.1、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用乡土树种和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
3.4.2、坚持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的原则,既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通过艺术构图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所产生意境、季相美;
3.4.3、坚持多样与统一的原则,结合营建景观的需要,营建景观丰富、有春花、夏叶、秋实、冬干等季相变化并且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相互协调的植物景观,提高园区的景观价值;
3.4.4、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科学抚育山地生态林,形成林分结构稳定、生态功能强大的森林群落,提高园区的生态效益;
3.4.5、坚持绿化屏挡与植物造景结合的原则,对重点景点进行重点绿化,创造优良的环境景观;
4、园区生态思想
象湖公园结合其外部条件,构建稳定的生态格局,注重与外部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中心保护,发展,在园区内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山体、陆地、水岸和湖泊有机相连,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逐步丰富物种多样性,维持乡野气息浓厚的原生自然景观。所以,象湖公园在造园过程中体现了以下五点生态思想:
4.1、生态优先
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取积极的保护策略,通过不同层次生态系统的建立健全,完善区域生态结构,增强物种的多样性,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发挥“地球之肾”在提供人类必需的动植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水平衡、调节气候、降解污染、提供珍稀动植物栖息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
4.2、特色性
利用资源优势塑造特色环境,遵循地域文化,保持原生肌理。通过历史文脉的延续和景观的再创造强调空间和景观的乡土性、趣味性、艺术性。
4.3、科学性
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立足湿地资源的保护,保护与发展辩证统一,以发展促保护,通过综合发展提升整体效益,建立与城市的有机联系,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4.4、相宜性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当地材料就地取材等构筑了亲切宜人的空间,建立人与空间、人与水、人与植物等之间亲切、互利的关系,强调经济、实用、节约。
4.5、统一开发、分期建设、协调发展
园区内的风景名胜资源及其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土地利用、科学管理等因素,都有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并按计划有步骤的分期实施、协调发展,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
结语
南昌象湖公园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的产物,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园林绿地、沼泽湿地、功能水域、人文建筑,在这里和谐地成一统;是城市人梦寐追求的回归自然的生态环境。不远处是城市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喧闹,快节奏……,在园区内是蓝天碧水,水天一色,青山绿水,山水相映,宁静,自在,心旷神怡……,得天独厚的地位优势,和谐一统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南昌市城乡规划局.《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01
Abstract: The urban development is the process of competition and symbiotic, transformation and adaptation between mankind and na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y, urban planning has incorporated zoology into the core system, this concept will help build a more reasonable and sustainable new urban pattern.Key words: City planning;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及其空间变化来间接地对城市社会发展施加特定的影响,而生态学关于城市规划理论核心、本体部分、土地的利用及工作方法则利于城市规划生态化的拓展。
一、城市规划制度生态转型的要点要实现城市规划制度的生态转型,促进传统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的转变,实现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应注意以下要点:
(一)整体思维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通过竞争追求个体发展是其主题,这也是传统工业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而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角度,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系统,而是以一定区域为依托的、与其它城市、乡村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存在着复杂生态联系的空间、经济、社会、自然综合体;在地域空间上每个城市是与其它城市及广大农业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存在有机联系的城乡复合体;并且区域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关系趋于整体化,不再是一种竞争和从属的关系,而是一种协作共生关系,共同形成区域共生统一体。因此,加强区域意识和整体思维是城市规划生态转型的重要前提,只有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个体自身的发展,并且兼顾区域和全球的发展的城市规划才是真正的生态型的城市规划。因此,生态型的城市规划应强调通过全球全人类的共同合作,建立全球生态平衡,来保护地球上各种生命体的生活环境及其生存发展,并有效避免“生态殖民”,这要求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共管生物圈,以实现“生态无国界”。(二)理论创新一方面,自然生态原理向现行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展示了独特的视角,它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维。它可以通过改变城市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对抗性关系,将经济增长置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来实现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另一方面,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具有自然生态属性。因此,需要积极引入生态学的理论知识,来加强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的生态性,促使传统城市规划原理从经济理性走向生态理性,促使运用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来分析、认识城市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并重新审视城市和自然的关系,这不仅是实现城市规划制度生态转型的有效手段,也是构建具有高生态效率城市系统的理论支持。(三)制度建设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它的生态转型必须和社会制度的生态变革紧密结合起来,包含规划编制技术体系的生态完善,如规划技术规范的革新,以及法律体系的生态完善等;而绩效考核制度的生态变革更显必要,如通过绿色GDP核算过程与结果的数据分析,建立一系列与绿色GDP相关联的指标,纳入到决策者的绩效考核中,能够促进城市系统发展的生态转型。这些指标可以是:万元GDP的能源消耗,万元GDP的水资源消耗,万元GDP的土地资源消耗,万元GDP的废水、COD、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等等。通过绿色GDP核算将自然资源耗减、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加以货币化,把环境质量的恶化问题与地方决策者的政绩挂起钩来,在检验社会生产力发展得失的同时,检验自然生产力的消长,督促决策者从根本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制约的现状,改变地方决策者片面追求GDP增长,不注重生态效率的现象,从而大大促进城市规划制度的生态转型。
二、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应符合的原则城市生态建筑设计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局部环境,比如健康舒适的温度、湿度、良好的通风环境、清洁的空气、合理的光环境和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用途的开敞空间等,又要保护好外部的客观大环境----自然环境,也就是要对自然环境索取的能量和物质要少,而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小。归结城市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以环境为本
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在能源和物质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的思想,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包括节约土地等。
(二)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减少城市中产生的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的排放,将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并入城市生态建筑设计中,同时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三)将自然融入城市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四)强调整体效果
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三、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表现城市生态建设与规划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包括:水资源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能源规划、交通规划和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和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生态产业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远景规划则要求展望更远的时间空间,审视更广的地域空间,透视更深的内部空间,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全面思考城市化的全过程,预见城市增长到稳定态的进程。(一)城市基质、廊道和斑块
城市区别于其他的关键在于其主体为各种类型、体量的建筑体,交通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城市中高度的通达性,这些建筑和硬质地面街区构成城市中的硬质本底或基质。城市中的廊道,主要是人工廊道,即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城市整体形象的骨架,通常是城市中物质、能量、信息及生态多样性集中地区,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增加廊道绿化率,可以形成城市完整的绿化网络。城市中的斑块主要是散布其中的公园、公共绿化地、休闲广场及建筑周围绿化等,共同构成城市的绿化系统,同时能够调节局部地区的微气候,减少环境污染。(二)城市功能区划分和布局
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从空间结构产生,以满足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并与周围的空间格局相联系,形成规划区合理的空间格局,实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规划区可持续能力的增强。城市空间规划首先应满足功能需求,为居民提供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各种类型的本底、廊道、斑块组成的人文和自然氛围,共同构成城市功能区,在生态理论指导下,根据各功能区所需条件、居民的心理生理要求等,合理安排功能布局,比如居民区附近应安排相应的学校、商场等以满足人们的配套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及物流、能流的高效流通,同时展现一定的城市文脉及满足人们对艺术与美的追求。(三)城市绿地系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项目的融资来源较少、融资渠道较窄。以2009年为例,鄱阳湖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193.3161亿元,其资金来源依次为六个方面:国家预算内资金5.7%、国内贷款9.63%、利用外资2.57%、自筹资金69.03%、资本市场0.5%和其他资金12.56%。可以看出,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将愈发以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为主。
绝大多数项目采用的方式以独资、合资的合作方式进行融资,而这种融资方式仍然是以大型国企资本为主。例如,万安核电项目的建设资金来自中核集团出资51%,赣能股份和赣粤高速共同出资49%。另一方面,在699个规划项目中,采用项目融资方式的仅仅只有7个,包括2个道路建设和改造项目、2个航空城配套项目、3个污水处理厂,采用的项目融资模式为BOT、BT、TOT。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是巨大的,但是其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其融资供给方面看,其融资资金的成分是以国有资本为主,民间资本所占份额很少。作为一种新颖的更有效的融资方式,项目融资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中却运用的很少。项目融资具有减小政府财政压力、转移项目风险等优点,我们应该广泛的积极的运用这种融资方式。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世界范围内,项目融资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然而,项目融资在我国的运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并且由于不同地区具有的政策、环境、经济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各个地区的项目融资具体问题又因地而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立在经济相对较为薄弱的江西省,他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项目融资的体制问题
江西省乃至全国的项目融资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尤以体制问题最为根本。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法制建设尚不规范。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依据,全国地区的项目融资法律建设还比较滞后、不够完善。我国的项目融资的法律保障仍然停留在宏观层面,专门针对项目融资的法律文件至今没有出台;(2)信用制度尚未建立。江西乃至全国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制度,也没有统一规范的信用评估标准和体系。缺乏统一的评级标准和评估模型,项目发起者资信状况以及第三方对项目效益的评估结论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项目融资难以有效进行;(3)管理体制不完善。全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机构来统一管理项目融资,这使得投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许多项目进展缓慢。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无法充分引入市场机制,致使许多项目的运营效率十分低下。
(二)项目融资的主体作用问题
项目融资主体包括投资主体、政府、金融机构、项目服务机构等。这些项目融资主体的职能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将决定项目融资的成败。首先,投资主体结构的缺陷。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项目融资可以看出,投资主体仍然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他们大多是以中央直属企业为主进行直接投资和运营,然而广大的民间资本却很难进入;其次,政府职能定位的偏差。有的项目适合于政府投资,有的项目却不适合政府投资但需要政府的参与及提供担保。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和定位,在产权界定和保护、合同实施和适当监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最后,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够。大型国有商行由于资本金不足,不良资产包袱较重,并且项目融资周期较长,而商业银行的投资目光主要集中在中短期信贷上,这些都导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融资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三)项目融资的风险问题
项目融资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泛,其潜在风险是很大的。项目融资中的风险分为两种: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非系统风险包括完工风险、经营和维护风险和环保风险。综合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个项目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有信用风险、建设风险和市场风险。第一,信用风险。项目融资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融资行为,各方以项目实体为基础,相互之间达成附有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如果某些项目参与方不能履行协定的责任和义务,则会使项目执行陷入困境。第二,建设风险。主要表现为:项目建设延期;项目建设成本超支;由于种种原因,项目达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甚至由于技术或其他方面的原因,项目完全停工放弃等。第三,市场风险。他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质量与产量,以及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在靠收费作为项目收入来源的交通行业中显得非常重要。
三、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融资主要问题的措施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项目融资将在江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中运用得更为广泛。因此,我们必须克服目前项目融资中的主要问题,使这种较为新颖的融资方式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一)建立规范的项目融资体制
首先,需要加强项目融资的法律体系建设。我国需要在现有的立法基础之上,借鉴国际上项目融资的立法经验,多种法律多层次的构建项目融资法律体系。完善的项目融资法律体系需要对项目各个参与方的责任和义务给予严格清晰的确定,使项目融资在具体操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包括江西省在内的各地方政府也应该建立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项目融资法律法规,促进地方项目融资的健康发展。
其次,需要建立统一的项目融资管理机构。鉴于项目融资将在我国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中央政府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项目融资管理机构,制定明确的审批程序,设置专门的机构(比如地方项目融资管理机构)来协调和管理,对项目融资的规划以及主办人、贷款人的资格等进行严格规范的审核,确保项目实体成立后能够按要求进行和完工。
再次,信用体系的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是成熟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对江西乃至全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尽快建立以行业体系为基础的,服务全社会的社会信用体系,各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由各地各部门先行试点,逐步快速推进。建立以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为主的社会信用体系,将对我国经济的投融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规范引入民间资本。国家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渠道,用于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到项目融资活动中。国家应该鼓励民营企业以及个人以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于有效益、回报比较稳定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这样不仅可以让民间资本也可以分享到经济建设的利益,也可以缓解我国正规金融体系外的民间金融带来的压力。
(二)加强项目融资的主体作用
项目融资中的项目实体能否按质按量按要求的完成,关键在于各个项目融资主体的作用是否完全发挥,它们的责任和义务是否完全落实。这里主要涉及到当地政府、项目主办人、项目贷款人。
(1)明确政府在项目融资中的定位。政府在项目融资过程中应作为主要的促进者而不是投资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项目融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为融资提供担保帮助,可以是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此外,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外汇政策等为项目融资提供优惠待遇。
(2)加强项目主办人职能作用。项目主办人是项目融资中重要的参与者,是负责筹措项目资金、负责项目实施的项目开发商,他们对项目起到促进、开发和管理的作用。由于项目主办人的多重角色,项目主办人通常不直接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3)使项目贷款人多元化。在我国,项目贷款人主要是指商业金融机构。我国应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同时调整金融体系的结构趋于合理化,确保资金融通的多方式、多渠道和融资的合理性。对于江西省政府而言,应该利用大举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契机,要给予金融机构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提高资金融通的效率。
(三)完善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
项目融资的风险种类繁多,因此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由于项目的一次性,他的风险一旦形成则没有改进和补偿的机会,所以项目风险管理的要求通常要比日常运营管理中的要求高许多,而且项目融资风险管理更注重项目前期阶段的风险管理和预防工作,因为这一时期项目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项目风险高于后续阶段。
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融资的三大主要风险,他们的风险管理需要做到有的放矢。(1)信用风险,它指的是借款人不能支付贷款人债务的风险,为了准确评估风险,对项目收入来源相关的风险进行评估是必要的。降低信用风险的措施是:项目发起人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是自己在风险分担安排中具有优势。(2)建设风险。建设风险主要是指完工风险,完工风险也是项目发起人面对的最重要的风险。降低完工风险的措施包括:要求承包商、供应商和分包商提供履约保函或者第三方担保;购买足够的商业保险;通过谈判确定一个因延误或执行出现问题时必须赔偿的金额。(3)市场风险。降低市场风险的措施是:通过谈判确定一个针对收费公路的影子收费协议或最低缺口保证。针对其它的项目,如果没有合同安排,需要通过一些其它的发起人支付方式来满足银行贷款的要求。
四、结论
近些年,项目融资逐渐成为一些大型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2007年,在世界范围内通过项目融资方式投资的大型项目就达3000亿美元。尽管项目融资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在我国进行成熟、高效运用的条件还有所欠缺,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项目融资的优越性,着力解决当前的困难和问题,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社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融资所反映的问题,也是项目融资广泛应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以鄱阳湖项目融资现实问题为基础,对项目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深入探讨,这对今后我国各种大型项目进行资金融通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J].江西日报,2010-02.
[2] 刘林.项目投融资管理与决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7.
[3] 蒋先玲.项目融资[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0.
[4] 叶.项目融资:理论、实物与案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一、 当代社会城市人生存危机
城市化进程即人口聚集的过程。城市急速的膨胀扩张大大超出社会资源的承受力,人与环境的矛盾凸显,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当代社会人生存危机是前所未有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
1.自然生态危机
人在社会发展中一直扮演强势的英雄角色,人征服自然,奴役自然,无休止的开发自然,致使人的生存状态处于种种的矛盾之中,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有:① 自然资源日趋匮乏,水资源紧缺问题最为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② 环境污染是城市生态危机最明显的表现。空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电磁波辐射等环境问题使城市人面临巨大的健康危机;③ 目前,城市人口严重超出城市的负荷,人口膨胀带给城市空间危机,主要体现在居住环境和道路交通的拥挤。
2.精神生态危机
在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之时,危机向人类的心灵蔓延。① 城市化进程使贫富差距拉大,促使人对财富的欲望扩张,卷入物质流的漩涡之中。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人被物欲文化洗脑,物质文明正侵扰着人类的心灵世界;② 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人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焦虑、忧郁成为城市人的通病,社会犯罪率不断攀升,人的心灵无处安放;③ 人忙于追逐名利,忘记了思考,忘记了阅读,忘记了亲近自然,失去了人生的信仰,人日渐丧失基本的精神情怀,使精神家园日趋荒芜。
二、 对生态美学的解读
生态美学的提出被公认为是近10年来中国美学界对世界美学的最突出贡献。“生态美学包括多重审美关系: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是一种和谐的审美观,诱导精神性的回归。”②生态美学打破传统思维,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为根本原则和价值观,来探讨人的生存问题。生态美学是一种回归大自然的美学。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和美学有机结合,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成果支撑生态美学发展。国外生态的美学与环境美学更为接近,西方在生态美学方面的研究更多是其在现实环境中的实践应用。
生态美学归根结底是一种美学形态,美学追求精神自由,提倡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带有超功利的思想倾向。生态美学叙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一种动态平衡,是一种独特的生态审美状态。它怀念自然朴素之美,倡导人与万物和谐相处,渴望到达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当下人们面对重重生存危机,精神世界一片荒芜,生态美学所显现出的审美精神弥足珍贵。
三、 生态美学思想对城市人生存危机的作用
生态美学引发了人对原有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启示人理性的分析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法来引导人走出生存困境。
1.对自然生态危机的启示
生态美学致力于返璞归真,将过度人化的世界向自然原生态还原,让人重新回归自然古朴之美。生态美学强调和谐,它要求人自觉维护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共存。生态危机使人对自己的英雄主义思想进行深刻反省,生态美学启发人意识到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存在与发展和自然密切相关,人只有遵循自然法则才能与自然协同发展。
同时,生态美学还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生态美学可以直接指导社会实践。越来越多的生态保护组织以他们的方式参与到城市建设之中,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应运而生。生态美学对生态环境进行新的审美塑造,是传播生态文明的最佳形式。
2.对精神生态危机的启示
生态美学为我们深入地认识人性、构筑精神家园提供了崭新的观念。生态美学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人本精神,它站在对人类生存关怀的高度让人摆脱心灵的禁锢,走出精神生态危机。生态美学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扩展到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联的自然领域,尊重自然,关怀自然,是构筑美好精神家园的基础。生态美学挖掘蕴藏在人内心深处的人性,确立“精神性”的审美价值观,为人提供新的信仰支撑,极大的帮助人缓解精神生态危机,到达本真的审美境界。
生态美学关注的是人整体的命运,从哲学的高度引导人关心其他物种,尊重自然的价值。相信在生态美学的引领下,人最终可以实现“诗意的栖居”。
参考文献
[1] 杨通进编.《生态二十讲》[M].天津人民出版社.
[2] 徐恒醇.《生态美学》[M].陕西人民出版社
[3]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4] 刘芳芬.诗意栖居:论生态美学[J].语文学刊.(2010.05)
[5] [俄]H.B.曼科夫斯卡娅.国外生态美学(下).哲学科学.(1992)
[6] McIntosh,Robert P.Ecology Without Nature,Rethinking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The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160.1(Jul 2008):262-263.
一、库区发展生态产业的环境条件与演变
水库工程建设是河流整治和开发的战略重点,也是实施流域规划的战略步骤,体现了国土整治的具体内容及其在流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成为河流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骨干工程和保证。建设水库需要具有一定的库容,以利于调节河川径流,使水资源在时空上重新分配,以满足国民经济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方面的需要,促进社会生产,造福人民。另一方面,水库蓄水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产生淹没问题。日常所说的库区一般指水库淹没区以及库周影响区[1]。库区内的国民经济发展与周边其他地区经济和生活的联系是自然的、历史的形成结果,因而按照高程划分的实物与区域数据,并不能确切的反映淹没影响,故而在研究库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时,库区是一个泛区域概念。
1949-1986年间,水库工程建设与移民安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重工程轻移民,在安置过程中强调行政手段的运用,进行消极赔偿,简单执行“三原”原则,移民往往难以摆脱贫困;库区产业“一农独大”,但因当时土地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充裕,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尚未纳入决策视野。
1986年之后,国务院在转发《水利电力部关于抓紧处理水库移民问题的报告》的文件中又明确提出了开发性水库移民工作的方针,移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高涨,但发展受到规模、技术等因素制约,发展方式粗放,带来的污染现象严重。
2007年,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理论有机组成的“以人为本,利益协调,系统融合,科学发展”和谐库区建设思想逐步成为库区发展的指导理念,该理念强调“坚持以融入人本理念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维,统筹公平与效率以及生态协整理论等内容[2],关注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库区人民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发展目标,库区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运用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生态产业逐渐成为库区发展中的重要抓手与发展特色。
二、区域层次上的生态产业链研究与库区生态产业发展整合
生态产业链是在产业聚集区内,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基于成熟的产业规划基础,借鉴并运用自然生态规律人为构建,以废物和副产品为纽带,最终实现资源、能源等在区域范围内循环流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产业生态系统[3]。从适用层次上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企业生态产业链、区域生态产业链直至社会生态产业链,它是生态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区域生态产业链发挥作用并不是孤立的,需要链条中的基础设施、支持服务与企业主体等共同参与,协同发挥作用。其运行过程中呈现出系统动态平衡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多样性增强,具有协调和共生关系的企业根据生态产业链要求进行衔接,相关群体之间形成利益耦合,区域产业发展系统内部物质循环趋于闭合,每个企业通过缔结联盟调整自身的增值活动以适应价值链上的其他企业,相互叠加构成整条“产业增值链”[4],从而使整条产业链上企业之间在联盟中发挥出强大的整合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共赢。
依据库区特有的自然资源、良好生态产业基础、公共政策支持等优势,考虑人地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且大量外流等不足,库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突破生态环境约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发展思想、民众生活方式、产业选择等方面重新思考,选择一个既能合理利用自身资源促进库区经济发展,又要减少污染促进环保,且能关注民生促进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发展思路。库区发展生态产业,有助于多个产业或多个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得资源、能量多次利用,高效产出,契合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思想的内涵:一是引领产业升级,将传统产业生态化,提升产业生态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驱动产业间的物质循环与协作共赢,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环保事业发展。二是完善的生态调节功能改善民生。生态产业发展能够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实现生态环境资源供给、废物分解等生态调节功能,有助于库区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催发企业与民众等利益相关者生态意识。生态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利益相关者在经营管理、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认知转变,建设生态文明,使得经济与社会和谐共处与持续发展。
三、生态产业链管理思想影响下的库区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设计机理
(一)作用机理
核心生态产业链共生网络的形成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价值驱动。企业只有认识到通过相互协作可以实现价值目标,才能基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相对封闭的闭环系统,链条中的经济主体只有掌握了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才能在产业链条中取得主动权,强化对于其他主体的吸引。二是利益主体新增。依据耗散结构理论,相对稳定的产业链条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链条内外刺激性因素的增多致使原始链条主体裂变为更多新的利益主体,产业链条的复杂性增加[5],生态产业链条涉及领域延展,集聚效应的产生扩大产业链条对于区域外资源的整合能力。
(二)动力机制
生态产业链的形成与存在,根源于产业链条能够为置身于其中的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高竞争优势:长期的协作形成的信任可以降低因搜寻、谈判、监督等活动开展带来的市场交易成本[6];链条中分工与协作使得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产生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区域内的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积聚产生的知识外溢等效应有助于技术创新与技术突破;环保法规的严格与国际绿色壁垒的压力为区域生态产业链的形成提供外部条件,促进企业技术水平提升与企业间协作,积极应对环保风险,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三)价值链整合分析
区域生态产业链的价值链为产业链条中各个企业价值链的整合结果。依据波特价值链分析理论,各个企业只有在产业链条中突出自身价值创造的环节优势,相互之间在各自的价值链优势环节上展开合作,才能强化整个产业价值链价值创造能力[7]。区域生态产业链的意义在于将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接在一起,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取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单个企业完成系列价值增值活动的部分内容,这些活动相互叠加构成整条“产业增值链”。
四、库区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设计框架与实现路径
(一)设计原则
区域生态产业链是按照自然系统生物链原理设计提出,旨在通过资源综合利用、闭合物质循环达到最大效益,在库区产业链条设计时统筹考虑链条中各个企业相互协作关系、区域实际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状况,关注生态产业链条运行中对于企业清洁生产的要求,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节约与废旧资源再生利用,强调企业间生态和经济价值之间的整合,减少环境污染,使得自然、社会与经济系统和谐共生。
(二)设计内容
物质与能量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企业层次上关心清洁生产实现,采用节能技术、节能工艺以及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企业间层次上考虑资源效用的传递与循环利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能量消耗;区域层次上寻找资源配置优化,以旅游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重点生产原料加工等为抓手,实现产业集群基础上的资源梯级利用,建设资源再生利用和废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取得规模效益[8]。
服务设施设计。一是区域内交通、水利、信息、仓储、集中供电(热)、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应优化完善,为企业间有效协作提供信息基础,提升库区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能力,降低企业利润创造过程中物流成本、交易成本等耗费,提高区域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二是建设技术创新支持系统,库区生态产业链条效益发挥需要持续的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及升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协作、技术市场完善等技术创新支持系统发展尤为重要,应重点围绕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循环等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在满足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拓展研究范围,引领产业发展潮流。
(三)实现途径
库区生态产业链的有效设计是一项系统创新工程,按照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考虑生态环境约束,考察技术条件,运用链式思维依据生态经济产业化机理和运行规律调整区域内企业间的协作关系,调整企业间物流与能量交换流程,实现企业间产品与消耗互换、资源共享的产业共生网络建构。
库区生态产业定位。调查库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资料,了解区域产业发展现状,明晰当前产业原料输入与输出、产品及副产物的产量及流向,污染物的排放及利用情况,考察区域发展优势与机会,进行主导产业发展定位。
确定产业链条主导企业。在产业定位的基础上,优选具有能够体现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规模实力和发展潜质、处于产业链条关键节点位置、产业关联和连锁反应强等特征的企业作为产业链条主导企业,增强产业链条吸引和容纳能力。
纵向展开。分析产业链条主导企业的生产代谢特征、价值活动连接,从产品代谢、废物代谢两个方向延伸,构建体现价值创造优势的库区生态产业链。依托不同的主导企业,可能在同一区域内同时创建不同的核心产业链条。
横向耦合。基于核心产业链条中的主导企业原材料需要、副产品和废物利用、产品流向,强化产业链多样性建设,增强产业链之间的横向交流,注重不同产业链之间企业的长期协作,保证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市场相对稳定,从而提升库区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
关注补链。服务于产业链条企业发展,应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与工艺,延伸产业链条或者强化链条间的横向联系,赋予生态产业链条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使得库区产业整合竞争能力提升,实现和谐库区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伟. 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安置管理概论[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10-15.
[2]郑瑞强. 和谐库区建设思想的理论支撑与特性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1):9-12.
[3]王兆华. 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应用[M]. 科学出版社,2009:3.
[4]武春友. 资源效率与生态规划管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5-96.
[5]王正明,温桂梅,路正南. 基于耗散结构系统熵模型的产业有序发展研究[J].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2(12):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