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09:19: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城镇现代化建设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04-01
城镇化水平标志着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以我国的许多地方在这方面化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同步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农业现代化包括变革农业手段与农业制度,使这两方面均达到现代化。这项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要求。这项重大任务的完成首先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要科学合理的改革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使农村现代化建设稳定、可持续的向前发展,土地制度进一步的科学、完善,推进创新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土地的耕种任务与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权益等六个重要问题。
一、始终坚持农业家庭经营方式不动摇
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有农户约2.2亿,户均土地所有量不到0.6公顷,随着农村主流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一些农田少人耕种或无人耕种,伴随着土地的不断集中出现个别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会不断增大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政府应该坚持农田农用,田地由农民自己耕种,通过利用农业科技和合理分配,使得较多的土地被较少的农民所耕种。切实的实现农民之间能科学自由的进行土地的流转,用来保证占主体地位是的经营方式是农民家庭经营。
作为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最小的国家之一,我们应鼓励有条件的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大规模农田集中耕种。随着农民不断向城市迁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具有一定组织规模的承包机构可以解除农业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为农业发展带来生机。
二、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需要保护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农业相关法规及制度制定的完善为前提,没有合理的制度,就不会有进步。本着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这一目的,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这是最有效地方法对农民利益进行保护。在推进健康发展城镇化和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保证农民获得其应具有的权利,逐渐成为城市的新市民。我国农村金基本经营制度的科学和稳定过程中土地产权制度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1.明确何为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了使农村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就要确保农民在生产经营上安心,就是要保证农村土地在进行承包时保持关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对具有法律效应的证书的颁发资格的农民,要提高速度的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的办法速度。彻底的消除以多种的非法名义进行强征强占土地,侵害农民产权的现象。确保农民知道自身所具有的自身合法权益及义务。
2.禁止以强迫的方式强制农民用土地权换取市民权。法律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利和宅基地用益物权的权利,而不是国家无偿赋予农民的,所以说,依法保障农民的权利,是让农民成为城市新市民的同时拥有自己的权力。
3.对被征土地进行合理补偿。我国征地补偿存在偏低。在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由土地产生的利益值巨大。应按照土地当前的市场价值对农民进行补偿,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党的十在这方面有了明确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不按照规定来办,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制度和规划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留给农民进行集体开发利用。
三、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的建立
把农村散户经营和集体经营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这是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加快由家庭经营向科技经营转化的速度,发展农户之间的联合经营,将服务体系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发挥村级组织在联合经营中协调管理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体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使农户尽快向专业化生产转化,向生产销售一体化发展。形成有利同享,有风险同当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村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四、 以科技发展农业生产
为了实现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确保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这一目的,我们应把科技发展农业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们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应该把技术合理应用到农业技术改造中去。用高科技武装农业成产,提高农业成产效率,是农业现代化的薄弱之处,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当务之急。要发挥科技在农业中的领导与支柱地位,加强科技改造农业,使农业达到机械化,科技化,从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田建设。
五、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出现主要劳动力减少,平均素质下降。在一些农忙季节,劳动力明显不足,而且随着问题越来越突出,可能会造成农业生产能力下降。未来谁种地,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发展各种专门人才,以发展农业。
1.在农村展开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
2.发展适合现代农业所需的职业教育。
3.对农林院校的学生鼓励他们毕业之后能够到农村学以致用,帮助农村进步。
六、使农民融入城市
减少农民的数量是发展农村的根本解决办法,但同时也是最大的难点。在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城市,存在大量农民工,他们没有稳定的就业,收入少,与家人两地分居且不享有相应的社会福利制度。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改变,农民工应要求合理的社会保障,包括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获得更公平的待遇。总之,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真真正正的增加农民收入,彻彻底底的改变农村面貌,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奋力谱写现代化大农业的壮丽篇章。
参考文献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也为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宏观的指导原则,为避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粗暴的政府行为提供了“行为规则”。
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关系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到具体的公共行政领域主要体现为治理主体与客体的平等性、政府的依法行政、以及政府“公信力”的建设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政府与农民的互动过程,如何实现在庞大的中国有条不紊而又高效地完成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一个棘手的课题。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指导,在整个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秉承“平等”精神来推进政府的依法行政,强化“公信力”建设以及推动政府自身与农民的平等地位建设。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首先体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平等,亦即政府与农民的平等关系的存在。在我们国家以往的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和农村更多的是“被城镇化”,政府单纯地追求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而忽视了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更为严重的是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政府是“管理者”,农民是“被管理者”,两者处于截然对立的地位和状态,严重的违背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因此,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坚持政府和农民的平等主体地位,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多地照顾农民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政能力体现在政府的依法行政上,依法行政是政府活动所遵循的根本原则,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作用也变得更加强大,在这一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政府违法的现象,诸如社会上所发生的“违规强拆”、“城管行凶”等突出问题,这些都违背了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从而也导致了政府治理能力的下降,更何谈政府治理的现代化了。为此,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推进政府自身角色的转变,使政府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彻依法行政的根本原则,以平等主体的精神对待农民,对待城镇化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切实推进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
第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有赖于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和发展。政府公信力是民众基于政府的行政行为所做出的判断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政府信赖和依赖的程度。当前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成为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显性问题。腐败的发生除了政府工作人员本身素质原因外,更大程度上在于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约束公务员行为的规则,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仅仅在于对政府自身的有效行为约束,更要在制度层面上实现现代化,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城镇化过程是一个政府和农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制度的建设,实现双方地位的平等,从而避免由于某些方面的制度性破坏而导致政府腐败行为的发生,更卓有成效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的是时间的积累、制度的保证、政府和农民的主体的互动,提高政府公信力,强化国家治理能力及现代化建设才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强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农民生活水平,扩大内需,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始终认真贯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以“治理”促“管理”,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强化国家的社会治理能力,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一,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村居民就业的有序进行。新形势下的城镇化发展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城镇化的特点,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尚未完成、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下、城乡差距较大……这些都是阻碍新型城镇化有序进行的障碍。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这一过程的重中之重,而不应单纯地追求规模和速度。坚持以人为本,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强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就在于转换政府角色,使政府不再单纯地以“管理者”自居,从而实现政府和农民双方主体的平等,更好地促进农民的就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强化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十以来,国家强化了对腐败的惩治力度,这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防治腐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贯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原则――平等性,并以该原则不断推进政府行政过程,特别是房屋拆迁、城市规划等事项中的制度创新,坚决捍卫法律的尊严,以法律作为政府行政的保证。依法行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政府公信力的不断提升是整个国家威望不断增加的前提。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法律和制度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才能不断提高国家治理及现代化的能力。
第三,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合理的城市形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于对村镇地区的改造,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通过拆迁改造实现城镇化没有本质意义上的社会进步,只有优化产业结构,使得地区的农、林、牧、副、渔得以因地制宜的发展和规划,构建合理的城市形态,才能治理城镇发展的“本”。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指导原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使得城市形态以构造能够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一个指导原则,也是我们孜孜追求的一种价值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又有了特殊的意义,它既是指导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行政的指导原则,又是检验新型城镇化效果的标准体现。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国家社会的其他领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1 城镇规划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1 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任务。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资源、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1.2 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镇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镇发展方针必须合理发展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地区中心城市,改善提高小城镇,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明确把发展城市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使城镇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城市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
1.3 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城镇用地的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突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域之间分配不均,因此,城镇规划时需考虑各省市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特点和实际,使资源与城镇发展相互协调。
1.4 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区域基础设施的重点在交通,交通是联系着各地经济发展的枢纽,因此,要发展城镇经济,必须考虑拓展扩大经济和接受经济辐射的特点,加快铁路和公路的出省通道建设,将核心城市建设成为综合通枢纽,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区域通枢纽,加强各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通过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形成。
1.5 科学整合
1.5.1 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1.5.2 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以小城镇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征呈现的。所以,需对小城镇加强科学整合,并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1.6 整体提升
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2 我国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狭窄
我国大多数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产业结构还在一、二、三或者一、三、二的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上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入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加上地域文化习俗和陈旧观念的制约,“靠山吃山,靠地种地”的小富即安的价值观在潜意识中断绝了穷则思变的创新思想,安于现状的行为准则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社会的异质性特征突出表现在从属关系上对家族和土地的依赖。
2.2 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2.3 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3 一体化趋势下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3.1 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做好保障措施
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镇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3.2 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
为切实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镇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城镇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应该把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镇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镇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城镇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即城镇的发展问题,而应点、线、面结合,即不但要对单个城镇、城镇网络进行研究,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城镇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镇发展的方针,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是城镇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3.3 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城镇建设的重点仍是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主要是一路二水三防洪四绿化和住宅小区的建设。建设的思路就是在“量”的提高上,重点是“质”的突破。城市水、路、热、气、讯、绿化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要加大建设力度。同时,要注意城镇基础设施的质量,城区道路、给水、排水、供热、供气、防洪、园林工程设施建设要纳入质量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序列,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质量监督和认证,未经质量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项目不得交付使用。同时还要提高城镇园林绿化水平,加快住宅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城镇住宅建设关键在于变革现有城镇住房分配体制,培育个人直接支付的住房消费市场,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根据目前全市的住房现状,合理确定“搬迁安置、经济适用、舒适豪华”三种类型住宅的比例,以此满足各阶层的需要。工作的重点是老百姓愿意买房,买得起房,买得到房。而以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有赖于城市建设资金投入问题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在现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要切实管好用好建设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要足额收缴,全部用于城市建设,此外,要引入市场运行机制改革,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方式,从福利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改革的着眼点要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价格关系和有偿使用三个环节上,寻求城市建设资金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
参考文献:
[1]陈先林,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城镇规划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7.8
多年来,农场加大了对“十项民生工程”的投入和改善力度,幼儿园开园、医疗水平提升、供热和饮水质量提高,道路条件完善,参保人员实现应保尽保,扶低帮困、低保救助工作实现全覆盖,呈现农场的生产生活整体向好的景象。
2014年,实现粮豆总产33.39万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64亿元,实现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3万元:在全场党员干部及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场的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丰硕成果。
(一)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全年投资800余万元,完成水利桥涵、清淤、排涝等工程。投资2080万元,建设侵种催芽基地一处;投资1182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9000亩;投资750万元,完成千亿斤田间工程建设。加大了农机更新投入力度,投资1500万元,引进各型号农机具500余台,套,发放农机具补贴130余万元。二是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全场57万亩水田实现种子包衣、统供芽种、三膜覆盖、大棚卷帘器通风、微喷浇水等10项新技术应用率100%,全场共完成了88万亩水田的防病航化作业。同时,开展了高产高效、节水控灌、侧深施肥、水稻适口性等新技术科学示范和推广,效果显著。三是“绿满红卫”工程持续建设。投资180余万元,完成植树造林1400亩,栽植树木12万株;四足畜牧水产业健康发展。新建养猪基地一处、养牛基地一处、生态养殖基地两处。
(二)工业与自营经济增长情况
2014年,以米业加工为主的民营工业保持稳步增长,实现了水稻加工3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25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578万元,实现利润921万元。自营经济发展迅速。实现自营经济产值27027万元,利润10172万元,户均收入4.2万元。
(三)小城镇建设和服务情况
全年,农场投资801万元,建设48#楼教师周转宿舍,解决大学生住宿难题。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绿色城堡30%工程。投资17万元,完善休闲广场亮化工程。同时,加大了场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力度,做到了整洁干净无死角、并保持常态化。
(四)经营管理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
一是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严格土地承包制度,土地包满种严,土地承包费100%收缴到位。全年协调多家金融机构为农户贷款3.6亿元,并协助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贷款100%按时偿还;按时足额完成了3090户3350万元支农惠农资金的发放;规范经费管理制度,实现了公用经费压缩10%,三公经费压缩15%的目标。持续加大清欠力度,盘活资产。全年共收回各类欠款1535万元,其中陈欠35万元,房屋欠款1500万元。二足体制创新改革逐步深化。农场体制改革实行人才兴场战略,继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引进和生源地大学生的安置力度,共公开引进本科毕业生13人,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工勤人员32人;公开招聘实地看护员(协警)、征税员电工、维修工等9人,提高了全场就业增长率。
(五)强化民生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始终坚持高起点编制城市规划,以规划统揽全局,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是抓定位。总的是要建好“六城”,就是立足半山区农业县自然生态优势较为突出的实际,明确提出绿化美化好我们的城市,达到“城在树中,花在城中,人在花中”,把绥棱打造成为园林城。与此同时,还要把县城弄得干干净净的,打造卫生城;倡导文明新风,打造文明城;把地面搞得太太平平的,打造平安城;让群众安居乐业,打造乐业城;发展旅游业,打造旅游城。依据“六城”正确处理远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深入搞好城市规划,做到有序建设。始终坚持先修路后开发,以道路引带开发,以开发促进道路建设。二是抓布局。奉行做大城镇规模、长远发展不受局限的理念,确定城镇“南扩西移”,以党政办公中心易地建设为牵动,扩大县城规模。提出建设五横五纵道路主骨架,并在其中规划商业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工业发展中心、居民居住中心四个发展板块,拉开城市建设框架。依据五横五纵道路主骨架和四大发展板块,详细规划建设项目,相互映衬,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体现特色。三是抓执行。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配套一条龙”,做到一张蓝图,几届班子共同努力,向同一个目标迈进。县里成立规划委员会,所有城市建设项目必须由规划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同时,严肃规划纪律,对违规建设行为及时发现、纠正和制止,确保建设行为符合总体规划。去年以来,查处违法建筑26个,14个,有效维护了城镇建设正常秩序。
二、以人为本,加强城镇基础建设
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城市建设的重点。我们始终紧紧围绕群众的所需所盼,在抓好公园景点建设、供热供水建设的同时,坚持从基础抓起,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创造老百姓感同身受的幸福。一是先修路,方便群众出行。三年改造道路40多条,主次干道和大巷道硬化全覆盖,小巷道也都进行了红砖铺装,群众出行难问题彻底解决。在道路改造中,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解决排水问题,后推进道路建设。几年来共修建排水管线15公里,城镇排水进一步顺畅,过去冬季冰包如山,夏季雨水淹房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还坚持道路建设与绿化相结合,在建设道路的同时把绿化考虑进来,打通绿化带,确定好所栽树种,做到建成一条绿化一条。同时,坚持道路建设与清障相结合,把道路建设规划范围内的板障子、非法建筑物等障碍物清理到位,为以后平面布置各种线路留出空间。二是大搞绿化,美化县城。连续三年开展“城乡绿化年”活动,响亮提出城镇居民人均新增一棵树。以街道、景点、学校、庭院、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重点,见缝插绿,规模绿化,把能绿化的地方尽量都绿化起来。三年城镇新栽植乔木、灌木180多万棵。目前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0%,绿地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去年被省里评为“绿化先进县”,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三是突出抓棚改,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用政策吸引鼓励连片改造、集中改造、配套建设,政府主导棚户区的拆迁,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在优先考虑对棚户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安置照顾的同时,注意打造高品位小区,引进先进理念,在楼体立面、造型、色调等方面进行高标准设计。近三年每年棚改面积都在30多万平方米,今年达到130万平方米。现在已经有上万户居民搬进了新楼房。2008、2009年连续被省里评为棚户区改造先进县。四是全方位亮化,创造优美环境。按照“纵横交错、一路一景、路街璀璨、疏密结合”的方针,采取财政建、部门建、社会各界建的办法,使城镇主次干道和公园、广场、景点全部亮化,近百个沿街建筑物都进行了亮化装饰,实现了城镇的“立体”照明。当夜幕降临,绥棱小城霓虹闪烁,绚丽纷呈,流光溢彩。
三、搞活经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面对着人多地少的资源状况,如何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这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国外发达农业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经验。尽管农业经营规模有差异,但是细碎化经营的状况显然是无力承载农业现代化的。
经营方式上,现代农业是集约化农业,应当适度规模化经营。单家独户的小农经营面临着诸多困境,不利于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利于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也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小农经营更显得十分脆弱。尤其是在地形平坦、耕作便利的粮食主产区,应当适度推进规模化经营,扶持种粮大户、农业公司、合作社等。
生产方式上,现代农业追求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共同提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去,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数将会显著下降。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即单个农业劳动者的农业产出会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方是利用工业化发展成果来支持农业发展,如化肥、农药、良种、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这些现代要素进入农业,才能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显著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综合产出。
二、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现代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是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也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民以食为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离乡进城,由农产品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肉、蛋、奶等粮食转化产品消费量大幅度增长,农产品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耕地和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需求增加和资源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将低产低效农业建成高产高效农业,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奠定稳固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就无法保障,全面现代化就无法实现。
(二)农业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市的客观要求。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是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及市人大六届一次会议做出的战略部署,其核心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农业产业发达、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殷实,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代农业强市,这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实现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良好的环境的基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农业产业化是发达农业的重要体现,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强市的过程,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它充分体现了建设农业强市的客观要求。
(三)农业现代化是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稳定器。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民收入增长明显,特别是近几年更是连续快速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不仅如此,农村人口的交通、教育、医疗、医保、养老等社会化服务水平与城市人口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无法真正实现农民的体面劳动、惬意生活,就没有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谐稳定。
三、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道路,带来了新机遇。新型城镇化将根本上改变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现状,在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后,既能增加可耕地面积,还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因而将是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良好契机。
(一)适度集中居住,增加可耕地面积。在农村地区规划修建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后,首先是原有的宅基地、村庄空地可以进行复垦,变为良田,而新社区的多层住宅也节约了农民的住宅用地。这样,国家基本农田不但不会减少,还会有所增加,为工商业发展和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提供了充足土地。
(二)加速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各个新型农村社区都具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社区附近通常也规划产业聚集区,帮助农民本地非农就业,将更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新型社区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也免除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更愿意将土地流转给大户种植。应当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完善公共服务,加速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改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
1、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要素,是任何经营方式都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因此,中原农业的现代化应当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如上文所述,L村的农业公共服务建设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要整合惠农资金,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显著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立公益性质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推广测土配方,指导农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化肥,提高有效性;推广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正确使用农药,提高科学性。培育和推广优质种子,改善农作物品质。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农田。有条件的地方尝试发展有机农业,推广无公害生产,创造农产品自主品牌。
2、培养职业化农民,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只要加大投入,合理规划,严格落实,即可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而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农民却不易大量产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经营更加集约化,应当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完整的科技推广体系,将新的要素引入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四、进一步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市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措施作保障。
第一,要努力增加农业投入。不断开辟新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畜牧业发展基金、保护地蔬菜开发以奖代补资金、榛子产业开发以奖代补资金、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的作用,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和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特色乡镇、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推介以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力度,积极拓展农业信贷业务领域,放宽农业抵押贷款和担保限制,落实小额贷款政策,增加农业信贷投放量。
第二,要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一是要切实把农业项目招商作为项目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与二、三产业项目招商同等对待。要把农业项目招商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围绕所分管的产业积极招商,拓展招商空间和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方式,吸引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基地,特别是要鼓励采取有偿转让集体与农户土地使用权、转让集体闲置存量资产、转让农户承包地和自留山使用权等多种农业招商方式,加快引进一批农业生产加工项目。同时积极包装论证和贮备一批农业生产加工项目,建立农业招商项目储备库。二是大力培育农产品优势品牌,积极开展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争创活动,着力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发挥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展洽会,全方位包装、策划、推介名特优新农产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建立农产品域外销售窗口,发展连锁配送、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农产品进超市。搞活农产品营销。五是切实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一、城镇化
在传统的观念中,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其实不然,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理解,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仅仅只是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而已,不能仅仅是简单的用城镇化率来说明城镇化的效果。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他不仅仅包含了人口的变动,即城镇人口的增长和乡村人口的锐减,还包括其他多方面的问题。城镇化不仅仅是社会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历程。它涵括了城镇的繁荣与兴盛以及乡村的变化,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地区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城市文化的扩散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就是其具体的相关内容。
总之,新型城镇化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建设生态文明城镇集群,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城镇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建设必要性
和传统城镇化相比较,新型的城镇化可不仅仅只是农民进城,更加不是城市的规模盲目扩大。新型城镇化是人口因素和相关社会经济因素集聚的过程;是生态空间的格局和社会经济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生活能力和生活方式的升级过程;更是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些过程呢?社会现代化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承担者,是财富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这里的财富不仅指物质财富,同样包括精神财富。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实现整体社会的现代化,必然绕不开人的现代化问题。
三、我国人的现代化情况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碰撞。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那么在我国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其发展的民族性特征十分的鲜明。中国人的现代化程度要低于西方发达国家,面对外来的冲击和影响,既要完成现代化的时代性转换,同时还需要考虑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髓的传承问题。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就成为了中国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
(二)现有的思想优劣性影响。中国人现存的思想有优点也有缺点,而这种优缺点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发展。但是,时代在变,思想也在随之转变,而当社会发展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不同文化的碰撞过程中,国人的现代化内容必然会因为融入了新的元素,有一个全面的升华。
(三)传统价值观的遗落。社会大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处于一个转型的特殊时期,因而国人的现代化也就具有着过渡性的特征。社会多元化、多样化的进程中,人的价值选择空间变得庞大,传统的价值观得到怀疑甚至是抛弃,人们在价值取向上陷入随波逐流的境地,优良的传统价值观被很多人认为是不适用现在的社会生活而被扔掉。
(四)教育水平落后的制约。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人才”。从当前的教育进展来看,教育改革的深化及素质教育的推动,其速度都是十分缓慢的,全面人才的培养成为空中楼阁,人的现代化进程在无形中遭到阻碍。
四、如何实现城镇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建设
(一)创造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体力劳动在整个劳动体制中占有较重的比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不争的事实,重视科技的发展,将科技转换成生产力的形式,这样就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这样使得个人可以支配的时间随之增多。自由的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及发展,个人社交和关系得到不断的扩大,人的现代化建设得到发展。
(二)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人是群居动物,外部风气对个人的影响巨大。我国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风气交相影响。社会风气是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道德等情况的综合反应,是人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社会风气凭借其强大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的形式,掌控人们的言行举止,故而良好社会风气的创造能够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对人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完善社会制度。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制度,为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折射,不同经济状态下的人也是不一样的。只有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是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人。市场经济对于人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其将传统的人身依附的社会关系转化成为通过交换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并且使人拥有独立的人格,故越完善的经济体制制度越有利于人的现代化发展。
人生活的环境自然也包括政治环境,民主和法制建设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保证。不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增强人的民主法制意识,从而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这样民主管理和监督等政治参与的能力素质得以提高,真正意义上在行为方式、思想和态度上实现现代化的转变。
(四)发展现代教育。科教兴国是我国的既定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根本,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头,依靠教育来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全面提高民族的科技及文化素质,加快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因素中最最基本的因素,其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教育不足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的致命的影响。广大人民享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机会,我国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形成终生、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带动人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经济现代化一马当先既是追赶型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苏南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一直以生产型经济著称。对此,苏南经济发展必须转型,实现两大转变:
实现从苏南制造向苏南创造转变。“制造”是“我有人也有”;“创造”是“人无我有”,苏南制造是向土地、劳动力等低级要素要效益,苏南创造则是向管理与技术等高级要素要效益,从而减轻发展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今天,苏南大量的加工制造业正在向中西部转移,倒逼着苏南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与成长,并使得苏南的经济现代化不得不去寻找内生动力。苏南得以冠名为国家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实际上一方面肩负的是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输出传统产能的地区均衡发展职能,同时也担当起创新技术以及创造现代产业的先导示范职能。在产业发展机制上,实现接受转移型的依赖路径向自主创新型的独立路径转变,则是从苏南制造迈向苏南创造的逻辑结果,也部分地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从单向追赶生产型经济转向生产型与消费型经济双重追赶。苏南过去实际做的是“生产一边倒”的事,与之相关联的是“出口导向型”模式的过度使用。生产型经济决非等于经济现代化。在今天外需不振、明天内需为主的总趋势下,单纯的生产型经济不可持续。从供给角度看,即使苏南现代化促使苏南从生产型经济转向创新型经济,同样也要充分考虑发展民生型服务业,通过再分配机制来提高苏南居民的消费者利益与社会福利水平。推进苏南从生产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变,无论是政府的执政理念,还是居民的生活方式,都要经历颠覆式的变化,彻底放弃“生产中心主义”,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消费型”社会,这样才能提升人民群众对现代化的切身感受。
实现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等值化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愿景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形成布局合理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形态格局。苏南的五大城市将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依托,各项基础设施完善,科教文化发达;苏南的乡村则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地,绿色、宁静和恬适是其本色。位于五大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集镇则把城市与农村有机地联接起来,承担起农民市民化、生活城市化的重要功能。大城市、集镇、乡村各具特点、互相衬托,又都同时具有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社会为主要特征,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格局。
形成城乡等值的现代文明生活。苏南的未来将呈现城市与乡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共享基本公共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发展格局。“城乡等值化”是其目标模式,就是实现“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形态但等值”。让农民在工作条件、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交通等生活质量方面与城市等值。在“城乡等值化”的理念下,未来的苏南地区城市生活作为一种现代性在城市、集镇与乡村普及。因此,这也将使苏南的城镇化主要以农民生活方式的市民化为主要内容,农民不用进入城市就享受现代城市生活方式,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提升民生幸福与社会公平
在社会发展方面,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将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并实现共同富裕,必然在民生幸福与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全面增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苏南地区的幸福指数。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过去30多年苏南的发展,在人民群众的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求方面,或者说生存需求方面,包括衣食住行等,都得到了满足。今后七八年的发展到2020年,要从满足生存向提升幸福转变,每一个人都能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下得到全面发展,增进幸福感。
维护社会公平,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民本归宿。社会大众的“公正”理想和价值得到确立、公平竞争的制度和程序得到建立,全社会“公平”、“公正”的社会信仰得到树立,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有所保。
实现环境美化与生态宜居
苏南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由于追求GDP量的扩张,经济活动中难免忽视了环境成本因素,向环境索取过多,或者说环境的经济“外部效应”被苏南过度地利用了。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必然把环境美化、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可以预见,未来的苏南,生态宜居将成为核心价值,“精明增长”将成为共同追求。“精明增长”是控制城区过度蔓延从而保护农地、保护环境、繁荣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苏南地区处处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提升民主法治与人的现代化水平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在民主法治与人的现代化的愿景主要表现在:
中小城镇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仅可以为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提供物质基础,还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中小城镇建设的黄金时期。城镇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镇化概述
1.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必经阶段。表现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产业的转移。核心是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口结业结构的变化过程。
2.城镇化的特征
(1)人口转移。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完成空间转换。
(2)产业经济转移。主要产业经济由农业经济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经济的转移。
(3)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成绩
(1)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较快,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教育不断得到改善。
(2)城镇化发展体系逐步成熟。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化发展的体系也逐步走向成熟。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依托大城市发展。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城镇群落。并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等几个大的城市群。
(3)转移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城镇化进程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转移,大量剩余的劳动力被转移出来,并形成了跨省流动的趋势。这些劳动力占据了流动人口的80%以上。并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大城市,近年来逐步向中西部转移,某些省市出现了劳动力回流的状况。
(4)推动中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城镇的经济建设依托周边城市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推动。一些小城镇依靠当地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大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部分中小城镇根据当地的农产品优势,结合政府优惠政策,将生产、加工和销售集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依靠地域优势,将周边城市发展为销售市场。
2.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城乡分割严重。户籍制度对城镇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虽然我国的户籍制度即将改变,但是在现阶段,户籍制度造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户籍制度的限制下,农村居民无法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受到差别待遇,制约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2)规划制度不健全。规划制度不合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制度的不合理。我国实行的是集体土地所有制,但是在所有权的归属方面,对集体成员的界定不明显,农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所有者。土地在流转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转让土地的收益分配不公平。二是指城镇规划不合理。我国城镇规划没有从整体出发,城镇的规模规划不合理,难以依托城市发展。经济结构也不合理,不重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3)保障制度不完善。城镇的保障制度难以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缺少法律保障,同时社会保障主要覆盖在城市地区,对农村地区覆盖较少,而且城乡地区社会保障的差距很大,政府对农村保障的投入较少。
(4)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仍然是我国中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势,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弱,对劳动力的吸收比较少,造成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严重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三、加速中小城镇建设促进城镇化的发展1.中小城镇的建设有利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建设中小城镇可以有效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只有实现城镇化,才能发展中小城镇的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中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2.加快中小城镇建设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城镇化的发展能够将从事农业经济的劳动力大量转移出来,为其它产业提供劳动力。加快中小城镇的建设有利于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完成经济的产业升级,将经济的发展模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源集约型转变,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小城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小康社会的总体质量。
3.中小城镇的建设有利于协调城乡的发展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口分流。建设一些有特色的中小城镇,能发挥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将城市经济与中小城镇的经济有机结合,优化资源配置,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加速中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实现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小城镇经济对于促进农村的工业化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工业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同时经济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实现中小城镇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四、结束语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加速中小企业的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加速中小城镇的建设是当前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魏晓峰.浅谈对于中小城镇的建设规划与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2):20-20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我国最初只注重对个别文物的保护,后来才发展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随着我国各项有关国计民生建设项目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对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由于各种现代文明的冲击,我国不断涌现出各种不同的思潮,这时人们就会面临一种选择,即怎样对待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的十七大之后,我国继续沿着“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方向前进。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十的召开,文化体制改革变成了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策略,文化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向前推进,这一切都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优点
首先,我国充分地利用了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优势。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是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留下的。而韩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资源较少。所以,中国在文化遗产的申请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性。而经过选择之后申请成功的文化遗产每一个都是精华。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同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一样进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在迎接各种挑战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机会。与韩国相比,我国更具有发展的潜力。
(三)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不足
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受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比较深刻。首先,文化遗产保护受城镇化建设影响深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现了不少文物古迹,但有的黑心企业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利益而选择了视而不见。我国许多城市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旧貌换新颜”,缺乏浓郁的城市特色。而这些地方多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名城。其次,我国文化遗产缺少完整的法律保护。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法律来保护文化遗产,但并不能解决当前的所有问题。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需要稳定充足的经费支持,这些都需要法律来提供保障,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
二、从中韩文化遗产之争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改进措施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与公民的思想道德建
设有机结合起来我国目前存在很多不尊重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都是因为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遗产对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中有益部分的宣传,可以多种渠道相结合。学校、家庭、社区、各种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等都是宣传的有效渠道。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不断地认识到,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是不可替代的,并且会指引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二)要从法律层面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国的法律部门要与其他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联手加快立法进程,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法律依据。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巩固本民族文化的根基,更好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被韩国的步伐扰乱阵脚。首先,要做到历史文化资源不被遗漏。各个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都不同,但无疑都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部分。其次,要将具体的保护措施纳入法治轨道。遇到具体问题要有依据可循。对于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无论其主体是政府还是个人,都要追究其责任。最后,要通过法律形式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充足的资金。资金充足了,才能放开手去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
一、提高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县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数量较多,联系群众面较广,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阅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县级图书馆联系着广大城镇和农村,担负着为本县工农业生产、为广大城镇和少年儿童服务的任务,他们要为农村种植专业户和养殖专业户服务,为他们发家致富提供实用性科技信息。同时,县图书馆对农村图书室建设具有重要和直接的责任。这种作用是在图书馆提供的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服务环境中,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去开发读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所以,县图书馆是地方的信息中心、知识门户,是提供和利用科学文化知识信息的服务机构。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县级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县图书馆必须不断调整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工作内容强化管理、该机装备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的信息优势,才能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在激烈的信息服务业竞争中的生存的依据。搞好现代化建设,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适应信息服务与发展的需要。有的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认识不足,在政策和体制上对图书馆定位不够明确,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态度不那么积极。没有把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从关系到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知识信息服务水平,满足飞速发展时代需求的高度来认识,忽略图书馆在经济建设和传承发展先进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搞好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关键在领导,关键靠领导。地方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领导,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把县级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人员、经费、设备、设施等方面来保证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要深化改革,通过改革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注入活力。以适应信贷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图书馆学发展的新动态,适应科技、文化教育领域体制改革的新变化。要抓紧图书馆立法工作,市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有法可依。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文化机构,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 政府投入同民间投入并举
县图书馆现代化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而资金短缺是全国县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县图书馆的主要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而且通常把群众文化和图书馆的经费拨给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再根据过去的基数来分配,图书馆所得到的经费数量非常有限。严重阻碍了文化信息的传播和消除文化贫乏差距的步伐。面对困难图书馆应发挥艰苦创业的精神,政府支持和图书馆吸引企业和个人以赞助体育教育那样来赞助图书馆事业,吸引民间资本介入图书馆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图书馆增强自身活力,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搭建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