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

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1 09:19: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

篇1

首先从阅读人手。在比较了众多训练方法后,我选择了程汉杰语文快速高效阅读法。此法是计时量化阅读,利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调动和激发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目的。

这种阅读训练方法的具体操作是:训练前创造安静的训练环境,要求师生在阅读期间都不要出声,并明确阅读篇章段落,独立完成;训练中完成指定阅读后举手示意,老师计时,学生接下来完成阅读检测试题或默出记忆中的阅读内容;训练后老师点评阅读内容,分析讲解测试题。 训练全部完成后学生可计算阅读速度、理解率、阅读效率,其公式为:阅读速度=文章字数÷阅读用时(字/分钟);理解率:卷面得分÷100(%);阅读效率=阅读速度x理解率(字,分钟)。老师收集学生每次的训练数据,可以长期观察学生的训练成效。

二、改变陋习。扎实根基

1 阅读姿势不正确

学生在阅读时使用不正确的阅读姿势。有趴着的。有歪着头的,有托着下巴的,还有把腰扭成S形的……

研究表明这样的姿势会告诉大脑:该睡觉了。所以不难理解。在语文课堂上为什么常有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的学生。想纠正学生的学习陋习,要先从纠正阅读学习的身体姿势开始,正确的阅读姿势应该是:双腿与地板平行,背部直立,眼睛离文字材料的距离至少是50厘米。

2 阅读分神,小动作多

学生常无法从头到尾地保持阅读状态,会在阅读过程中分神,表现为多种状况,如:发呆、摸头发、玩衣服扣子、转笔玩等。这些都大大影响了阅读的质量和速度,甚至中断阅读无法继续。要在课堂训练的过程中有意识提醒和训练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加强学生的心理暗示。所以最初训练时集中阅读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一分钟左右,文章篇幅要适当,这利于在训练之初调动学生参加训练的积极性,之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3 出声读

部分学生在阅读时沿用了小学时的出声朗读法,这样他们的阅读速度受到发音速度的束缚,而且由于注意力集中在了发音上,对文章的理解反而少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应是从语言的认知内语言的运用(无声的思考或大声的朗读)的过渡。在这个过渡过程中,读者不是机械地将原文读(或者讲)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已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语句和段落,从而把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思想变为读者自己的思想”。因此,阅读是由感知、思考、推理、评价、判断,想象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心智活动构成的。旧有的出声读的习惯会严重阻碍学生阅读力的提高。

4 回读

学生阅读过程中可能喜欢回头看那些已经读过的、应该理解的内容。这其实是常见而又不可忽视的毛病,会浪费时间且理解的效果并不好。这种学生往往会找不到自己读到哪儿了。在训练中应要求只能读一遍,不能回头看,否则视为无效训练。

针对以上种种不良的阅读习惯。老师要向学生明确指出、解释,在每一次训练中作出正确要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暗示,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改掉陋习,为下一步的阅读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三、科学方法,有效训练

1 提高视觉技能法

阅读首先是眼睛对文字材料的感知和摄取。要提高阅读首先要提高视觉技能。只有视觉技能提高了,眼睛才能适应快速阅读的要求,才能反应灵敏、快捷,才能有效大量地摄取文字信息。

在第一节阅读实验课上,我给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努力注视下图中的中心一点,尽量少眨眼,时间―分钟。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开始计时,全班鸦雀无声,都睁大了眼睛盯着图片。一分钟后,学生―片长嘘,都说太累了。我解释道:“感到累是正常的,因为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又有学生反映;出现眼花、一点变两点甚至三点现象。我笑说:“那是因为你走神了。”

在注视的时候,集中力和注意力若有游移,黑点会出现叠影,即学生看到的多点现象。若重新集中注意力,恢复原来的视觉意识,黑点便呈原状。所以,能维持着清晰看到黑点为佳。

2 节奏阅读法

有的学生在阅读时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形如小鸡啄米。这样下来阅读的摄入量十分有限。不利于增大限时阅读量和提高阅读速度。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节奏训练方法,按照每行两拍或三拍的节奏来阅读,对于理解和提速都相当有效。

3 反向阅读法

这个方法在提出时,受到大多数同学的质疑。但同时也激起了许多人的兴趣。反向阅读法是反常规模式的,打破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当第一行从左读到右以后第二行接着第一行的末尾从右读到左;第三行再接着第二行的开头从左读到右;以此类推。这个训练方法进行后,一部分学生觉得不适应,另一部分喜欢学习有新鲜刺激性的学生则觉得此法有趣。愿意尝试。

所以各种方法因人而异。能结合自身实际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四、适时激励。持之以恒

阅读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有计划地进行和坚持。我的计划训练时长为两年(2006年9月~2008年6月),坚持每周一课时的专门训练。

篇2

在试验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快速阅读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快速阅读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快速阅读法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按固定程式、高效率地读完指定的文章,然后完成相关的题目;老师只以仲裁者的姿态明确要求、公布时间、评价结果。这种训练方法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克服了过去那种读书漫不经心的现象,而且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培养了学生专注、勤奋、善思、上进的阅读品质。例如,在学习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一文时,我首先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通读全文,各自记下所用时间,算出自己的阅读速度,然后要求学生在二十分钟内完成老师精心设计的10道疑解难题,各自算出自己的理解率和阅读效率,最后老师公布、分析、评价训练结果,表扬优秀,指明不足。为了强化训练结果,我又要求学生精读有关段落,每人至少提出一个质疑题,点名要求学生或老师回答。这样一来,学生思维十分活跃,提出不少颇具水平的问题。这种训练,拓宽了知识领域,充实了教学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大大压缩了授课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事实证明:快速阅读法从根本上克服了那种老师独霸课堂强塞硬灌的不良现象,扭转了那种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听得奄奄思睡的被动局面,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快速阅读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快速阅读法,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它根据阅读规律的学生的阅读实际,指导学生按照七个基本点进行固定程序阅读,经历“定向(七向)阅读思考解难”四阶段,促使学生记忆力、感知力、想象力、思维力、语言操作能力快速发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把阅读的方法交给学生,真正体现了叶圣陶老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从文章的标题、作者、文章出处及出版时间、文章的基本内容、文章所涉及的重要事实、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和有争议之处(包括自己的不同看法)、文中新思想及读后的启示等七个方面快速阅读、快速思考、快速解难。这样有了一个阅读的大致模式,以后学生阅读起来自然就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效果自然也好得多。

篇3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

1.前言

1.1选题依据

现代篮球比赛已呈现高空争夺的格局,高空拼抢不断加剧。高空优势除了取决于运动员的身高外,出色的弹跳也是夺得高空优势的关键。篮球比赛中的弹跳力是一项综合性的专项素质,它取决于力量、速度、柔韧等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水平。目前篮球界对于如何提高弹跳力的问题观点较多,有的教练员强调以突出发展某项素质(如力量或速度等),即以突出发展优势的方法来提高弹跳力;而有的教练员则认为,弹跳力的发展应建立在与弹跳有关素质的均衡发展之上;本文根据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这一时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进行研究,为发展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1.2国内研究现状

在世界篮球运动发展中进程中,无数比赛典例证明,篮球运动员出色的弹跳在比赛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90年代,世界篮球运动已呈现高空争夺的格局,空中制高点拼抢更加激烈,谁能获得高空优势,谁就能掌握比赛的主动。关于高空优势除了决定于运动员的身高外,出色的弹跳则是夺得高空优势的关键。

许博等人在“篮球专项素质及其训练方法”一文中,提到弹跳力是一项综合性的专项素质,它取决于力量,速度等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水平。但目前篮球界对于如何提高弹跳力的问题观点较多。通过对篮球运动弹跳的特点,弹跳训练的原则,弹跳训练的三方面。认为:与多种技术动作相结合的弹跳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空间优势的必备条件;篮球运动是应看中发展肌肉离心收缩力量,提高从缓冲阶段层快速过渡到蹬伸阶段的能力;在弹跳训练中应贯彻“补缺”训练思想。

胡本东在“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及其训练”一文中,提到现在篮球竞技运动不仅是比技术,比战术,比作风,同时也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较量,运动实践已证明,运动员要想合理,灵活,准确地在场上运用各种技术,战术来攻击对方,取得比赛的主动权,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而篮球运动员专项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弹跳力,弹跳力在篮球运动中表现出不同形式,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对运动员弹跳动作分析,找出影响弹跳力的构成因素,制作训练方法,从而来提高运动员的弹跳力。

王加强在“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及其生理依据”一文中,通过对上述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和其他文献资料中报道的篮球弹跳力的训练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对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法的设计研究,找出影响弹跳力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弹跳力训练方法的设计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以后的体能训练中提供需要。

综上所述,现在人们对于篮球运动员弹跳力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有很好的了解。通过对于资料的查阅,了解弹跳力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目前在国内对于篮球运动弹跳力的研究比较多,但是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具体的训练方法还是相对较少。各地方队伍在训练方面缺乏更多的训练内容,本论文通过针对弹跳力的各方面分析,提出一些训练方法,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今后的体能训练中提供需要。

2.

2.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训练学专著,利用中文期刊数据库搜索阅读了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面的科研论文成果,进行分析总结论证,为本课题打下理论基础。

2.2.2专家访谈法

对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向有关的专家、学者通过面谈的形式进行咨询。

3.结果与分析

3.1影响弹跳力的因素

弹跳力属于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快速力量具有专项化的特点,所以完成动作时正确技术的要求也很关键。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表现出各种跳跃动作,有优美的凌空高跳、有迅速反应的快跳和激烈争夺的连续跳,高跳主要表现在:起跳腾空后,身体有较长时间的滞空,便于空中有效地完成技术的动作。快跳主要表现在:适应攻守变化的节奏,把握稍纵即逝的有利战机。随着篮球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在起跳动作上由原地起跳和助跑起跳发展成为变向、跨步转身及不规则对抗下的多种起跳动作。起跳后由空中收腹发展成为空中转体、变向、空中位移等动作。要完成这些的动作还需要很好的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等素质。

综上所述,弹跳力的影响因素除了神经肌肉学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运动素质的影响,因此在发展运动员弹跳力时,最大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柔韧以及躯干稳定性的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弹跳力能力的提高。

3.2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特点

弹跳力是指运动员起跳时两腿做蹬伸动作与躯干和两臂配合所爆发的一种力量,它使运动员向上运动。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通过运动员的髋、膝、踝关节屈伸动作,以及腰背、腿肌群和两臂的协同用力,给予地面以作用力,使地面产生一个与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传递给运动员,使运动员获得向上的加速度,而跳起腾空。弹跳力越好,起跳越高。篮球运动员的弹跳不仅要有绝对高度和速度,而且还要掌握好起跳的时机,能在各种情况下向各个方向及时起跳,跳起后还要能控制身体平衡,能准确地落地并能迅速投入下一个战术行动。从起跳方式看,篮球比赛中的弹跳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起跳方式,有单脚起跳,也有双脚起跳,有原地起跳,也有行进间起跳,有跳一次的,更有连续多次跳起的,要求尽量跳得高,跳得快,滞空时间要长,而且空中的动作变化还要多。

3.3弹跳力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意义

弹跳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种,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急速离开地面的能力。

弹跳力作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是由篮球运动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因为篮球比赛是以投篮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而篮圈距地面距离是3.05米,所以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只有具备了突出的弹跳力(即跳的高),再加上身高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篮下攻击力,从而在攻守中出色得完成投篮、补篮、扣篮及空中封盖、抢断、争抢篮板球等技术。篮球运动的主要体能特征是速度和高度。运动员在比赛中要不停的快速移动(突破、快下、回防)和做起跳(封盖、跳投、争抢篮板)的动作。因此,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4.结论与建议

篮球运动中的弹跳力有着它独有的特点,如,随意性,连续跳等。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所以对它的训练就必须与各种技术要求和比赛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才能增强训练的实效性。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骨骼等发育还不完全,在青少年弹跳力的训练中,要根据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生长发育特点,应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

参考文献

[1] 王宝林.如何发展我国青年女篮的速度和弹跳[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2(4):21

[2] 魏如亭.浅析少年的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J].体育科技,1993(7):21.

[3] 王加强.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法及其生理依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7-80.

篇4

中学生阅读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阅读能力低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紧迫感,时间观念不强。因此,进行计时速读测试可以增强紧迫感,从而达到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目的。

(1)训练前,学生先不要看书。

(2)待老师发出“开始阅读”的命令之后,才开始阅读;同时,老师在黑板上随时记下阅读的时间。

(3)当某位同学读完文章后,记下自己所用的时间。

(4)读完文章后,马上把文章收起来,学生凭记忆笔答测试题。

(5)答完题后,老师逐题公布正确答案和判分标准,学生互相评判。每个人所得的分数就是自己的理解率。用“%”来表示。

(6)每个人计算出自己的速度(所读文章字数除以所用的时间)和阅读效率(阅读速度乘以理解率)。

(7)每人将本次训练的数据准确地记在阅读训练本上,老师将全班训练的数据登记在记分册上,以备将来总结分析之用。

第二曲――量化阅读

为满足快速高效阅读量化训练的要求,把中学生应有的阅读能力分解为若干能力点,使每个能力点的训练都得到量化处理。这种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训练方法,实现了快速高效的量化训练。

由于实现的量化,每次训练都可以在计时的全过程中,通过“读”(计时阅读)、“答”(笔答测试)、“判”(根据统一标准评判分数)、“算”(计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四个步骤,严密而精确地掌握每个参训者的有关数据。参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采取措施,从而达到迅速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的目的。

第三曲――系统化阅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有如下几个方面:

(1)提要和概括能力。即归纳段意的能力,提炼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2)划分层次,辨析思路的能力。即分段分层,理解段落篇章结构的能力;(3)准确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能力;(4)评价和鉴赏能力。即分析鉴赏作品选材、剪裁艺术特色的能力,领会鉴赏作品结构艺术的能力;辨析、体会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体会鉴赏作品语言特色的能力;理解文章形象特征,体味优美意境,理解作品中的景、事、物的表现作用,以把握作品主题的作用;(5)快速阅读能力。初中要达到每分钟500字,高中要求达到每分钟600字。

根据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构成,快速高效阅读法为此设计了9项单项训练:

篇5

【摘 要】英语阅读技能可从扩大阅读视幅,扩充词汇量入手,尝试SQ3R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搜寻文本要旨、段落主题句,以及通过设计阅读练习等多种方法加以训练。

关键词 阅读技能;词汇量;训练

阅读技能训练(泛读和快速阅读)是强制性的语言训练,是以一种强大的压力来激励并迫使学习者在大量阅读中提高效率。海内外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证明,外语学习者通过努力和得当的方法指导,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大幅度提高阅读技能。

1 扩大视幅训练

成功的训练方法首先建立在改进眼睛的运动模式上,其要点是扩大视幅,变逐词阅读习惯为按意义单位(thought unit)或意群(sense group)阅读,眼睛的运动变不间断移动式为跳跃式,克服回视习惯等。

在英语中,词是最小的意义单位,但单个词因为一词多义或有引申义,其意义常常不确定;只有和其他词组合在一起时才有意义上的作用。所以在语段语篇水平上传递信息时,最小的意义单位不是词,而是大于词的意义单位,例如词组、句子、语段等。读者从词组、句子、语段、语篇和语境中,从词与词之间的彼此关系中解读讯息和知识以及内涵。扩大视幅训练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快速寻找并处理较大的意义单位,把句子作为整体来读,这样至少能快速地领会句中所有的词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扩大视幅的训练主要采取词/词组快速无意义辨认法,词/词组/句子快速理解辨认法,短文意群辨读法等。从纯粹的眼力扩幅运动逐步过渡到眼力加理解扩幅运动。根据美国学者调查,人在阅读过程中目光停顿的时间大约仅占阅读时间的6%,目光移动时间竟占94%。由此可见,正确移动目光可以增加两次停顿之间目光所复盖的词数;视幅越宽,读速越快;视幅越窄,读速越慢。

阅读过程并不只是眼睛的运动过程,眼睛的运动方式直接影响到脑的工作以及阅读效果。阅读过程是把视觉符号(印刷文字)快速加工转换为信息的思想领悟过程,其速度有快慢之分,因人而异。不同的阅读领悟力就象电脑的更新换代,新一代的电脑与老式电脑相比,其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没有差别,差别在于新一代加工处理数字信息的过程要快得多。扩大阅读视幅是提高加工处理视觉符号速度的关键性一步,只须经过数周(每天半小时)的训练,就可以体会到明显的进展。每隔数周再反复训练几次,效果更佳。

2 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小是造成阅读困难的因素之一。对英语学习者而言,词汇量决定他能阅读的材料的难度。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他就可以读越来越难的材料。学习英语的经验证明,一个人并不是先记忆了数以千计词汇就可以阅读,而是如何在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后提高阅读效率。词汇量的扩大伴随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步发展,也就是词汇量的增加推动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提高加速扩大词汇量,这是一种辩证关系。对已学过多年英语的学生来讲,扩大词汇量并不是一种深不可测或非死记硬背不可的办法。

关于词汇量,有一些有趣的统计数字,很能启发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即扩大词汇量的目的是可以自己掌握和达到的,第一,英语最低限度词汇量,专家们的意见多倾向于850到时1200之间,基本词汇不超过2500。第二,300个最常用的词占据了所有现代英语文字材料大约一半的篇幅。这些词使用极频繁,复现率极高。第三,现代英语词的构成大半依仗派生法。100多个积极的前缀与后缀通过与基本词或词根相结合的方法几乎可以生成无限的词,这是扩大词汇量的一条捷径。

为了增加词汇量,还应该多使用英英词典,少用或不用英汉词典。使用英英词典有助于学会用英语思维,这样就可以在阅读中逐步摆脱两种语言符号的对译干扰,提高领悟的速度。

3 其它训练方法

还有寻找篇章中心思想(main idea)、段落主题句(topic sentence),写题纲(outline)、概要(summary),寻找事实(fact finding)、细节(details)以及浏览和查阅等。

4 在泛读训练时还可以尝试SQ3R阅读方法

SQ3R方法指的是survey, question, read, recite和review。

Survey(浏览): 粗略涉猎,了解大意,寻找重点。主要是快速浏览序言,目录,小标题,插图,封底梗概与评论,开头的几页以及每章头几行文字,以求对材料的初步了解。

Question(提问):自拟提纲,提出问题,设定目标,以便有的放矢地阅读。

Read(通读):通读全文,核对印象,充实细节,以能回答“提问”为准。

Recite(复述):根据提纲及问题复述概括,每条复述应列举所读章节的一个重点。可以使用读者自选或自拟的例证,分别用口头或书面方式归纳自己的阅读印象。

Review(复习):根据遗忘率,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加深印象,从整体上理解作者的意思。

在泛读训练中有一点要特别予以注意,即不能一味跟着作者的思路走,完全被动地把“读”当成唯一的目的和唯一的思维活动。这种方式容易使人疲劳或走神,所读材料留不下任何印象。正确的阅读方法应该辅之以多种主动性的思维活动。比如强烈的阅读欲和寻找新事物、新思想和新境界的好奇心,对阅读材料及其重要部分精心思考和选择。除了钻研材料,找出要点之处,还要求能做提纲、做笔记或概括性复述,给已读内容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使之条理化,并使各部分关系变得明确,便于理解和记忆。

5 合理设计阅读理解习题

阅读理解练习是对计时阅读的效率进行检测的方法,通常采取多项选择填空法、是非判断法和完型填空法。除了对阅读材料的客观事实及主观信息的理解进行测试外,有时也对材料中的生词在上下文中的含义进行测试。这种练习或检测方式不是目的,它所能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当我们使用“阅读速度”和“阅读时间”这类概念时,做理解练习的时间以及检错重读、核对答案的时间都不计算在内。

目前国内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以练代读的倾向,也就是过分强调检测性练习的重要性,削弱直接阅读,占用大量直接阅读时间,从而使阅读题材和体裁更趋狭窄,阅读篇幅越来越短小,违背了第二语言学习的规律。实际上对阅读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并不仅限于做多项选择题和是非判断题。

学习英语就是持之以恒。在非英语环境中,阅读是最好和最方便的可以自我控制、自我掌握的技能训练领域。也就是说,阅读技能训练更依靠主观能动性。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提高阅读效率的追求,要克服畏难情绪,妥善处理好工作和阅读之间的关系,以及阅读与其他交际技能训练的关系。

同时要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课余、睡前来进行阅读。当然也不可过于零碎,最好每天安排固定时间用于阅读英语材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贵在坚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Norman Lewis.How to Read Better and Faster[M].

篇6

快速作文教学法是当今作文教学领域中的一种适应时展需要的、最佳的教学法,是教学观念更新的产物,它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一种扬弃。它科学地揭示作文教学的内在规律。适应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写作,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作文教学中的许多弊端。

本人以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法为基础,结合自己20年的高中作文教学经验,尤其是多年高考教学感悟,自创“快速优质作文法”,希望这种教学法能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发他们作文的欲望,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范围

以高三年级两个班10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以快速优质作文法的三步训练-基础训练、技巧训练、综合训练为实验内容。训练时间为一年。

二)实验方法

1.创设情境: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2.发现法:针对学生实际及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实验方式、方法。

3.对比实验:设置实验对比,及时总结对比结果。

4.表扬效应:以表扬为主体,坚持民主性教学原则,激发学生创造潜力。

5.讨论法:及时进行师生讨论总结,以有效推进实验开展。

6.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好的教学方式、写作规律。

三、实验步骤与训练方法

一)实验步骤

二)训练方法

快速作文着眼于一个"快"字,这就要求在训练时有严密的计划和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有计划、有步骤的实验。

第一步:基本功的训练

快速作文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掌握一定技巧的基础上快"得起来的,否则就会欲速而不达。基本功的训练是多式多样的。

(1)让学生明确快速作文是时代对写作的要求。

(2)激发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作为"我"要写作。

(3)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及阅读素材。

(4)书写的速度达每分钟40个字左右,每个学生备有一本正楷字贴,长期坚持练习书写。

第二步:思维的训练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大脑的思维具有潜能的性质,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大脑才能发挥他的思维能力;快速作文的关键在于强化思维训练,开发大脑中的智慧潜能,在学生写作的全过程中,思维高度活跃,高度集中,一见到作文题,让能立即进行最佳思维状态,挥笔成文。

(1)优化思维环境,教师事先不设置人为的框架和禁区,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自由的、活跃的思维氛围,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

(2)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加强常规思维训练的同时,教会学生识别和具有求同与求异,发散和聚合,纵向和横向,顺向和逆向等思维方法。

(3)教给学生分析、概括、综合、判断等基本逻辑方法。

(4)进行快速思维训练。快速思维训练主要是灵感思维和写势思维训练,灵感思维是思维的思路突然接通,思维最活跃,情绪最激昂的一种状态,可激发写作灵感。

第三步:技巧训练

技巧训练的基本做法是专题指导。读、讲、写三者结合,根据各阶段的不同任务和写作中各环节的特点和要求作好专题指导。如“掌握重心法”、“跳越障碍法”、“数学配方法”、“添加因素法”等就是技巧训练的专题指导。

第四步:综合训练

学生40分钟写成800字的文章,这是总目标,在实践过程中,要把总目标分解成基础、思维、技巧、综合等几个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对每一个环节的训练都要有具体要求。分项达标后,再进行综合训练。

四、实验结果

在实验进行中,本届高三学生参加了2019年全国高考,成绩已经公布,现把本届毕业生与上届毕业生的高考语文成绩列表对比。

从高考情况来看,随着实验的推进,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这在实际的高考中得到了验证。另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本实验历时1年的时间,我既完成了新教材写作教学的任务,又编写了两册校本作文教材。

篇7

关键词 竞技健美操 表现力 影响因素 训练方法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是指运动员通过自身所具备的认知力、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自信心把动作和音乐的主题思想转化为自身内在情感,借助于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等外部形态持续地表达出来,用以吸引和感染观众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以主观评分为裁判名次的运动项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体操、武术、体育舞蹈、花样滑冰等运动项目,表现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比赛的结果。因此,在健美操训练中加强对表现力的认知、培养和训练显得无比重要。

影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套路编排、音乐配置、运动员自身条件等。总结和归纳了提高表现力的训练方法,可以从素质训练、舞蹈训练、表情训练、心理训练以及乐感训练等方法实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8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运动员的表现力。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阅读有关竞技健美操表现力培养、竞技健美操训练方法等资料的基础上,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为本文积累提供翔实的史料来源和依据。

2.专家访谈法

通过咨询健美操、舞蹈方面的专家以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

3.观察法

通过录像、比赛、表演、视频等,研究和分析表现力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观察比赛视频和访谈健美操专家,找出影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套路编排

一套成功的竞技健美操必须要以成功的动作编排为前提,成套动作的创编又是实现表现力的基础之一。一套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是由若干组合动作、难度动作、过渡与连接动作、托举、配合组成。单个动作是由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组成,它包括头部、手部、手臂、躯干和腿部动作,是编操最主要的要素,也是组成成套的基础。而腿部动作要素又是健美操动作设计的核心,是以高低冲击的基本步伐和步伐变化为主要形式,是动作设计首先考虑的要素。所以先设计步伐,后设计上肢动作,是竞技健美操动作设计的一个特点。通过观看视频,发现运动员的操化、难度都大致相似,难分伯仲,但艺术分参差不齐,表现力就占据了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音乐风格、节奏

健美操动作是在不同的音乐伴奏下,通过动作的幅度大小,速度的快慢变化,使成套动作错落有致,从而提高健美操的表演效果,增强动作的感染力。完美的动作只有在于动作风格相一致的伴奏下才会使动作更富有生命力,才会使无声的形体语言更富有感染力,才会使动作本身的内涵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如果所选音乐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突出、与成套动作风格统一,将会进一步渲染、强调、烘托整套操的动作,并且赋予动作以更全更新的诠释。

(三)运动员自身条件

1.身体素质

在健美操表现力的训练中,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表现力的发挥。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一般包括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协调素质和灵敏素质等。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在成套健美操动作的学习中, 要求动作要有力度,因此很大程度上力量素质的好坏会影响整套动作的完成。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动作节奏与肌肉协调程度的迅速变化上,并善于使身体各个部位跟随音乐节奏及节拍的变化做出相应的速度变化,还体现在对成套动作的快速掌握上。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在健美操成套动作的教学中,柔韧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动作的幅度、优美性、准确性和完成的质量。

协调性是指学生身体各个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健美操教学中的协调性包括三方面: 一是音乐节奏与动作协调一致;二是动作与空间感觉协调一致;三是肌肉收缩与放松协调一致。

2.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在训练和比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动员应当具备稳定与乐观的情感和坚毅果断的意志,这些心理品质是比赛取胜的关键之一。健美操运动员如果具有以上所说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消除自卑心理,建立一种自我信任、敢于挑战的竞技心态。只有在这种心态下,运动员才能有高昂的激情和出色的表现力,才能使成套动作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3.比赛经验

运动员在比赛中除了技、战术之外,心理与意志的较量也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而在关键比赛时,能够正常或是超水平发挥,则往往还需要比赛经验。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和相互暗示的手段,明确比赛成功的标准,确立恰当的期望水平,正确处理输与赢的关系,可以达到降低比赛压力、有效控制情绪体验的目的,最终保证比赛的成功。因此,比赛经验也是影响健美操项目表现力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4.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类型按传统方法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粘液质四种,具有粘液质的运动员稳重、安静、反映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漏、注意稳定但不易转移、有较强的忍耐性 ;而多血质的运动员活泼、好动、反映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情感丰富而具有感染力、容易建立条件反射、动作技能能很快被掌握。由此可见,多血质和粘液质结合型气质类型运动员正与健美操所需要的力度感强、节奏鲜明、活泼、情绪热烈、充满激情而又沉着稳健地将操化动作与难度动作灵活自如地过渡并流畅完成动作的特色相吻合。

三、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训练方法

(一)专项训练法

1.技术动作训练

在技术动作训练中,可分为基本训练和提高训练两部分;基本训练是指对运动员基本技能和基本动作的训练。训练中可进行健美操基本步伐训练、徒手体操、健身性健美操、基本难度动作以及成套动作的练习。加强基本训练,有助于培养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节奏和韵律。提高训练是在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进入高、新、难的动作学习和训练。在此阶段,要加大训练强度、密度、提高训练的熟练性、稳定性、艺术性等方面,从而提高动作的质量、增强技术动作的感染力,提高运动员的表现力。

2.身体素质训练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完美表现力和提高技术水平的前提。竞技健美操的专项素质训练是对完成竞技健美操动作所需要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平衡等运动能力的训练,以下是主要训练方法:

(1)柔韧素质:练习柔韧素质的目的在于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增强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发展柔韧的方法有被动法和主动法两种,可综合采用,练习部位可重点放在肩部、腰部和腿部。

(2)力量素质:通过力量素质练习可增加腿部支撑人体各种协作的能力以及腰、背的力量,使动作更富弹性、节奏感和感染力。在力量练习过程中,每个动作之间的间歇一般不超过30秒,每组动作之间的间歇一般不超过3分钟。练习部位可重点放在腰腹部、腰背部、臀部和腿部。

(3)协调素质:协调指人体各部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练习过程中,应注意难度由低到高、强度由小到大、内容由简到繁,配合音乐完成动作。

3.动作力度的训练

动作力度是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用力大小,用力顺序的准确体会和控制,由肌肉运动觉、视觉、听觉、触觉、平衡觉等一系列感觉所组成。竞技健美操要求动作刚劲有力、积极快速、力度感强,无论上肢、下肢动作都要求有明显地“制动”表现,以充分表现动作力度。因此,在动作力度的训练中,教练员可以用语言刺激、负重与阻力练习等方法进行针对性训练,使运动员能有效控制肌肉,形成良好的动作力度控制能力。

(二)舞蹈训练

1.基本姿态训练

健美操的表现力可以通过人体的形态美来表达,良好的舞蹈基本功是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基础。基本姿态首先要通过扶把练习来完成,如进行把杆上前腿、旁腿、后腿的压腿和踢腿来提高腿部的柔韧性和爆发力;不同脚位擦地、小踢腿、画圈等练习来增强脚趾关节的感觉。其次是不加上肢动作的走、跑、跳练习,从而体会脚掌与地面的亲和力,增强动作的弹性。

2.表情训练

健美操竞赛规则中明确指出:表现力是运动员能够持续地通过目光、真诚自然的面部表情和身体的活力与观众交流的能力,而非叫喊来体现的能力。表现力训练,一是在平常对着镜子训练自己的面部表情,锻炼和控制自己脸部的肌肉,感受哪一种表情是最吸引观众的,是最能够打动裁判的,进行反复训练;另一种就是在比赛中通过对于面部表情的调节,来调整自身竞技状态的方法。

(三)心理训练

1.成功情景表象法

表象法又称念动法,指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的回忆与再现、唤起临场感觉的训练方法。此方法一般在比赛前后进行,练习时可采用静坐的姿势,在教练员的暗示语的引导下,按程序进行训练。表象数次后,深呼吸数次,放松1―2分钟,并睁开眼睛,慢慢环顾四周,然后进行训练、比赛前的准备。

2.自我积极暗示法

此方法用于比赛前进行,通过积极的言语暗示,如上场前心中默念“镇定,放松,我是最棒的”等积极的暗示语来镇定情绪,提高自信。

3.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的方法有语言模拟和实景模拟两种。语言模拟法是利用语言形象地描述未来比赛时的情形、对手的行动以及自己的情况。实景模拟法是在训练过程中,创造与比赛相类似的场景,使运动员身临其境,了解这种环境下,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因此,在心理训练时应采用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采取针对性练习。

(四)乐感训练

培养乐感,就要多听、多看、多思考。第一,多听。人与音乐的最初接触就是听觉,所以,要引导运动员通过多听音乐,在头脑中树立一个审美标准和分辨优劣的能力,起到培养乐感的目的。第二,多看。是指观看,可以经常观摩高质量的音乐VCD,也可看他人的比赛视频,从中欣赏音乐与动作的完美配合。第三,多思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忘多听、多看、多记录自己的感受。

四、结论

(一)表现力在健美操训练、比赛、表演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归纳起来有套路编排、音乐配置、运动员自身条件等。

(三)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训练方法可通过素质训练、舞蹈训练、表情训练、心理训练及乐感训练等方法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洪.竞技健美操训练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篇8

(洛阳市第十四中学)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 统计法,对中学生100米跑的训练方法及手段进行探讨; 中学生100米跑训练方法及手段有它固有的规律性,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水平,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与步骤,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方法,为学生今后提高成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学生 100米跑 训练方法及手段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85-02

1 前言

100米属极限强度运动,是发展速度素质最有效的手段,是许多田径项目以及其他一些运动项目的基础。100米跑是体育高考必考项目之一,百米是灵魂, 100米成绩好的学生,其他项目一般也不会差到哪去。因此,应重视100米的训练,并科学的安排和制定训练方案与步骤。

在进行短跑训练问题上,往往容易出现急躁的心情,在训练中不顾学生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水平,盲目地加大运动量,不注意训练节奏,忽视科学地安排劳逸结合,机械地搬用成年人的方法,不重视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致使学生产生了“速度障碍”,感到枯燥,不愿意参加训练。训练有它固有的规律性,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水平,制定训练方法及手段。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文献资料法:

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100米方面的文献资料。

2.2 统计法:

对中学生发展力量采用统计训练的方法。

2.3 研究对象:

洛阳市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3 结果与分析

3.1 注意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和运动能力。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和柔韧。身体素质的发展可为学生或者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和专项成绩奠定基础。在100米跑的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

3.2 力量很重要速度是关键

短跑的力量训练,要根据短跑的肌肉用力特点进行安排。力量训练主要采用:负重练习、举重练习、抗阻力练习、跳跃练习。

提高中学生肌肉的最大力量,主要通过负重练习和抗阻力练习。一般以递增负重的方法实现的。练习时采用最大负重的60-70%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到100%的重量,完成5-7组,每组4-5次。

提高中学生爆发力,主要采用负重练习、抗阻力练习和跳跃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60-75%,动作速度快,完成5-7 组,每组10次左右。采用跳跃练习时,选择距离在60-100米负重或不负重的快速跳跃练习。

发展中学生力量耐力负重和抗阻训练的主要练习有:

(1)负杠铃练习(全蹲、半蹲):最大负荷量70-80%开始,逐渐增大到100%。完成3-5组,每组4-5次。

(2)负重弓步走:最大负重量40%,弓步走距离20-30米,完成3-5组。(3)负重半蹲:最大负荷量70-80%,完成5-7组,每组5-7次。

(4)哑铃跳:重量15-25公斤,完成5-7组,每组10-20次。

(5)负重直腿跳:最大负荷量的20-30%,完成5-7组,每组40-50米。(6)拖重物跑或拖重物跳:重量5-10公斤,完成5-6组,距离30米、

60米、100米。

(7)卧举、挺举、抓举及持器械摆臂等练习。

(8)胶带牵引发展腰后肌群、小腿肌群、髂腰肌等力量练习,完成5-6

组。

速度素质在短跑项目中是起主导作用的专门素质。速度训练包括提高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速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发展的过程,其中主要的是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速率的发展。速度训练采用的练习主要有:提高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提高肌肉收缩速率和力量、提高运动过程的协调与放松能力。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练习有:

(1)行进间跑30―60米,3―4组。

(2)短距离接力跑双人50米或4人50米,3―4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4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 40米 60米 80米 100米)3―4组。或(30米 60米 100米 60米 30米)3―4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 20米惯性跑 30米快跑 20米惯性跑),3―4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3―4组。

(8)反复跑30―60米,3―4组。

提高反应加速跑的主要练习方法有:

(1)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触及高物。

(2)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向前倾斜并快速跑出。

(3)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

(4)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3.3 灵敏素质是人体综合能力的反映,应加强灵敏的训练

为了提高灵敏素质,教练员应尽可能采取逐渐增加复杂程度的练习方式,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器械、器材等方式增加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能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观察能力、节奏感等。

3.3.1灵敏素质练习的主要手段:

在跑、跳中做迅速改变方向的各种跑、躲闪、突然起动以及各种快速急停和迅速转体练习等,做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做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如用“之字跑”、“躲闪跑”、“穿梭跑”和“立卧撑”四项组成的综合性练习。以非常规姿势完成的练习。如侧向或倒退跳远、跳深等。限制完成动作的空间练习,如在缩小的球类运动场地进行练习。改变完成动作的速度或速率的练习,如变换动作频率或逐步增加动作的频率。做各种变换方向的追逐性游戏和对各种信号作出应答反应的游戏等。发展灵敏素质的途径包括徒手练习、器械练习、组合练习和游戏。徒手练习单人练习:主要有弓箭步转体、立卧撑跳转体、腾空飞脚、跳起转体、快速后退跑、快速折回跑等练习。双人练习:主要有躲闪摸肩、手触膝、过人、模仿跑、巧用力等双人练习。器械练习单人练习: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个人运球、传球、顶球、颠球、托球等多种练习,单杠悬垂摆动、双杠转体跳下、翻越肋木、钻栏架、钻山羊以及各种球类运动、技巧运动、体操运动的专项技术动作的个人练习等。 双人练习: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传、接球、运球中抢球,肋木穿越追逐等双人练习。组合练习 两个动作组合练习:主要有交叉步后退跑,后踢腿跑圆圈跑,侧手翻前滚翻,变换跳转髋交叉步跑,立卧撑原地高抬腿跑等。三个动作组合练习:主要有交叉步侧跨步滑步障碍跑,旋风脚侧手翻前滚翻,弹腿腾空飞脚鱼跃前滚翻,滑跳交叉步跑转身滑步跑等练习。多个动作组合练习:主要有倒立前滚翻单肩后滚翻侧滚跪跳起,悬垂摆动双杠跳下钻山羊走平衡木,跨栏钻栏跳栏滚翻,摆腿后退跑鱼跃前滚翻立卧撑等练习。游戏:发展灵敏素质的游戏具有综合性、趣味性、竞争性的特点,能引起练习者的极大兴趣,使人全力以赴地投入活动,既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巧妙对付复杂多变的活动场面,又能锻炼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反映过程,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发展灵敏素质的游戏很多,主要包括各种应答性游戏、追逐性游戏和集体游戏等。

3.4 严格规范技术,以求提高100米跑成绩

3.4.1很抓基本功练习

优秀运动员的技术要经过艰苦地磨练而获得。好的技术,不仅在形态上,更重要的是在力学结构上较合理,大家都这样一个共同感觉吧,改正一个错误动作要比学一个新动作难得多。因此在训练中,我们要重视抓好基本功。跑的专项技术练习,经常采用小步跑,后蹬跑,跨步跑等专项技术综合练习,在练习中严格反复进行。

3.4.2抓好途中跑

3.4.2.1在训练最初阶段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大小腿的及时折叠技术:重点抓好蹬地腿离地转入后摆时大、小腿的及时折叠程度的技术训练。后蹬之后大小腿的及时折叠,足跟快速向臂部靠拢,能缩短向前提腿的重力臂,使整个腿对髋关节横轴转动惯量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增加腿作摆动运动的角速度,这样可以增加跑的频率。

大腿高抬快速前摆技术:在肌力相同的情况下,大腿向前方高抬得快而有力就能加大另一条腿后蹬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并且向前带髋,增加步长。

减小前蹬的制动力技术:在大腿加速高抬前摆的情况下,能积极前摆扒地,可把前蹬的制动力减小,相对地增加了向前跑的推动力。

缩短支撑阶段时间技术:当脚掌着地后人体处于远端支撑,大腿后倒肌群收缩,使骨盆前移,推动人体向前移动,大腿抬的越高下压扒地的力量就越大,向后下方的冲量也就越大,推动人体向前速度就越快,从而缩短了支撑阶段的时间,加大了频率。

3.4.3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按上述顺序逐个掌握跑的动作技术,应注意学生对上一个动作技术基本掌握的情况下,再提出下一个动作技术的要求。

其次,在开始训练阶段,跑的速度不宜过快,用中等速度即可,这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

最后,在一次练习中,教练员注意不宜提出技术要求过多,一次练习,只能提出一个技术要求。在每一个技术训练前教练员应清楚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注意强度变化交替分段跑的实际应用。这种方法有效地处理了提高体力强度与掌握正确技术的方法的矛盾。

3.5 训练的方法

30m中速跑,3组; 10m中速跑4组;10m快速跑2组;20m快速跑 1组;20m中速跑1组; 30m快速跑2组; 40m快速跑2组; 50m放松跑2组。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1.1 100米跑对发展中学生的速度、力量、爆发力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并对其他运动项目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 探讨中学生100米跑的训练方法及手段有着重要意义。

4.1.2 经过调查研究对于中学生100米跑的训练方法应采取多种有效的科学手段,如注意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严格规范技术,以求提高100米跑成绩等方法。

4.2 建议

4.2.1加强中学生对100米跑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2.2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水平,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及手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田经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

[2] 文超主编田经运动热点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

[3] 周小山、严先员编著新课程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J]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

[5] 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讨》[J]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

[6] 陈起倪中学生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J].福建体育科技1997年.

[7] 文 超田径热点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

篇9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249-02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邯郸市春晖中学随机抽取的2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17名,女8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大型期刊网站上进行相关的资料搜索,为本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的理论基础。在维普网和中国知网上进行论文资料检阅,共搜索到相关文献16篇,在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有利于本研究后续工作的积极开展。

2.对比实验法

本实验主要采用对比法进行,随机抽取25名学生,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训练,具体实验安排如下:

实验时间为2016年4月―5月。

实验内容:根据研究需要,对这25名中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前后对比实验(训练时间为每天下午,在不耽误正常上课的时间进行训练),主要采用常规式和结合式两种训练方法进行训练。为尽可能减少外在因素的干扰,在实验过程中由同一名教练员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训练。

3.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201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结合三线表对实验数据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4.逻辑分析法

运用综合、归纳的逻辑分析方法,具体分析提高中学生200米跑成绩提高的训练方法,进而得出研究结论。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中学生200米短跑成绩提高常规训练方法分析

中学生200米短跑的成绩提高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还应该从速度素质、专项技术节奏感、力量素质、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相结合式训练等角度对中学生200米跑成绩提高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

1.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作为常规的训练方法,是体育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就是在运动强度和动作结构不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按照既定的动作要领不断进行重复跑动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不断重复的训练,可以帮助中学生快速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提高训练效果。这种训练方法的不足在于训练内容较为单一,训练方式较为单一,重复性的训练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很难充分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采取间歇休息的方法进行训练。就是在训练者完成一次练后,在身体尚未完全恢复过来时,就进行下一次的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使训练者进行中高强度的训练,间歇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者的抗缺氧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训练者的机能潜力,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间歇性训练的要素主要包括每次练习的距离、练习次数、练习速度以及两次之间的间歇休息时间。间歇训练法的适用范围较广,优点在于练习期间,可以通过严格的间歇时间控制、运动强度控制,将个人的心率控制在最佳的范围之内,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这种训练方法在体育训练中的运用,有效提高了训练者的训练效率,提高了训练者的训练兴趣,增强了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增强身体机能水平。

3.力量素质训练法

在现代短跑训练中,力量素质已成为影响短跑成绩的重要因素。加强200米短跑力量素质训练,是提高中学生200米短跑成绩的重要练习方法,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力量素质,才能为速度素质的提高提供保证。力量素质的基本练习方法主要有负重跑、跳跃练习。负重跑练习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小腿部位绑重量不等的沙袋,强化下肢力量练习,通常是负重情况下,进行50―60米短跑,连续进行4组练习,每组2次。为了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也可以通过背同学的方式进行身体力量练习。跳跃练习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进行立定跳远练习,连续进行5组练习,每组进行3次练习。单足跳跃练习,指导学生连续进行6组,每组进行5次练习,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跳跃摸高练习,连续进行5组练习,每组进行15次练习。

4.提高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

第一,平板支撑练习,6人一组,每次进行90秒,进行5组,每组间隔休息3分钟。第二,屈膝仰卧起坐和伸膝仰卧起坐,6人一组,每次进行30个,进行5组,每组间隔3分钟。第三,拱桥,保持这个姿势10-1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连续做10―15次。第四,侧卧训练,坚持30秒,然后换另一侧做同样的动作,左右侧为一组,进行5组,每组间隔休息3分钟。第五,仰卧抬腿,5人为一组,每次进行30 个仰卧抬腿,进行5组,每组间隔休息3分钟。

5.弯道跑技术的训练方法

在200米跑过程中弯道跑技术相当重要,如果弯道没有跑好,那么200米的整体成绩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练好弯道技术是提高200米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200米起跑就是弯道,所以在起跑的时候,起跑速度要快,迅速摆动两臂,在进入弯道时要对着左侧跑道的切点,也就是说要先跑一定距离的直线,最后,在起跑加速后进入弯道步幅要逐渐放大,频率稍低,这样可以省力。弯道跑技术的练习:(1)学生5人一组进行50米弯道跑,要充分利用所学的弯道跑技术进行训练,进行5组练习,每组间隔休息3分钟;(2)学习完整的弯道跑技术,中学生5人一组进行120米的弯道跑练习,体会进弯道跑、弯道跑、出弯道跑的衔接技术,练习3组,间隔休息时间为5分钟;(3)最后进行弯道快、直道慢5圈/组x2-3组。每组间隔休息时间为5分钟。

(二)力量训练与柔韧训练相结合的练习方法

力量训练是短跑训练的核心,核心力量的核心肌群包括腹部、下背部和臀部的肌肉,如果这些核心肌肉不够强健的话,就不可能发挥最好的成绩,因为这些核心肌肉为短跑的最后冲刺、长时间维持最有效的跑步动作提供所需要的稳定性、动力和耐力,而且还可以避免肌肉和各关节的损伤。练习方法:负重体前屈,正压腿时教练给予外力阻止或减慢学生躯干前倾的速度,2人一组,一人压腿或体前屈,另外一人给予外力阻止或减慢学生躯干前倾的速度,每组练习时间2分钟,进行8组练习,每组间隔休息2分钟。

(三)200米跑成绩实验前后对比

经过为期两个月对实验组的训练,通过观察表2可以明显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在200米跑上的运动成绩存在明显的差别,实验后实验组200米成绩有显著性提高。这说明常规式和结合式两种训练方法在提高中学生的200米短跑成绩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学生进行200米跑成绩测试,主要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由以上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在实验前,实验组学生的200米跑成绩最慢为33.8秒,最快为30.1秒,平均值为31.8秒。

在实验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200米跑成绩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组学生的200米跑成绩最慢为30.5秒,最快为27.6秒,平均值为28.9秒。通过实验前后对比分析,实验组学生在200米跑上的运动成绩出现明显的差别。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200米成绩有显著性提高。这说明常规式和结合式两种训练方法在提高中学生的200米短跑成绩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四)200米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在200米短跑训练中,教练员运用各种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训练方式。因为不同的中学生在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上存在差异性,因此,注重因材施教,对中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是在提高中学生200米短跑成绩的训练过程中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2)在训练过程中,还应带领中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使中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参与到200米短跑训练中。这样既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短跑训练信心,又可以有效避免中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

(3)在饮食结构、作息时间等方面,教练员应引导中学生注意合理膳食,z取充足的营养,训练后要做好身体的放松和休息,注重身体的保暖。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中学体育训练改革不断深入,对中学体育训练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适应中学体育训练的需求。体育训练方法得到进一步创新,结合式训练法已逐渐被应用到体育训练中。

(2)通过实验测试分析,采用常规和结合式训练方法的实验组学生在成绩和身体素质上均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常规和结合式训练方法在提高中学生的200米跑成绩上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3)在200米短跑训练中,运用结合式训练方法,对于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和下肢爆发力具有积极的效果。耐力素质和下肢爆发力都是取得较好运动成绩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应在中学短跑中积极应用和推广结合式训练方法。

(二)建议

(1)对中学生进行200米短跑训练时,不仅要注重提高中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以及爆发力,同时还要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中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中学200米短跑训练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体育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提高中学生的短跑训练兴趣,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海棠.如何提高学生200米跑的成绩[J].新课程(中学),2013(07):60.

[2]谭友谊.提高初三学生200米跑成绩的实验与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3):125-126.

篇10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300-02

一、文献综述

1. 800米运动的项目特点。800米跑是田径运动难度最大的体能类极限最强度项目。800米跑是在高乳酸条件下保持长时间高速度的项目,决定其成绩的关键因素是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其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提高800米运动的成绩,必须对运动员进行最酸训练、乳酸耐受力训练、运动员自身快速消除乳酸的能力的训练和最大速度储备的训练以及力量耐力的训练以充分发展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能力。

2. 800米跑供能特点。对中长跑项目来说,运动员体内能量的产生和运动员体内能量输出快而持久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人们从理论上将有机体内的供能系统分为三种,即磷酸原系统供能、糖酵解系统供能、有氧氧化系统供能。10~15秒极量强度运动项目由磷酸原系统供能;糖酵解系统供能是在缺氧条件下由糖原通过酵解的方式供能;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供能时间最长,但合成能量的速率比乳酸低一半。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中,800米跑既有以磷酸原―乳酸代谢类型的无氧代谢,又有以乳酸―有氧氧化代谢类型的混氧供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海南省海口永丰中学800米专项运动员,男生4名,女生两名。平均年龄14岁。在校一直进行较系统的训练,运动成绩水平一般。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收集了国内外有关中长跑的文献资料,对目前800米跑训练的方法和现状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2)实验法。在训练计划实施前,测量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成绩等指标作为基本变量。在训练中,为训练计划的实施进行控制,评价训练课负荷的

表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表

大小、运动员承受能力和恢复状况。在训练实验结束时测量同样的指标,对相关运动指标、生理指标进行测试,通过实验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以确定训练方法的可靠性效性。(3)对比分析法。在理论上对使用间歇训练法与不使用间歇训练法进行比较,在实践中将两种方法进行应用,将2010年和2011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三、研究意义

1.研究现状。随着科技在体育运动中的广泛应用,推进了各项体育运动的成绩。中国在运动的中高科技投入也逐年增加,其中在田径运动的投入尤为突出,并有了显著的成果。。

2.间歇训练法的概述。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其基本类型分为三种,即: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和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

3.研究依据:间歇训练法对提高中长跑运动员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训练距离上进行分类:短距离间歇跑能有效发展中跑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及冲刺能力;中距离的间歇跑对发展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提高中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长距离的间歇跑能提高长跑的专项耐力和混氧供能能力;变换距离的间歇跑,根据不同的需要能发展运动员的多项竞技能力。间歇训练法在中长跑训练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训练中,间歇时间、间歇方式、练习强度、训练距离、重复的次(组)数等因素都会对训练的效果产生影响。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结果。在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把间歇训练法运用到实际的训练中,通过这次系统训练使永丰中学800米跑队运动员的成绩变化明显(如表2所示):

表2 研究对象的运动成绩提高表

2.分析。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2010年11月之前是未系统使用间歇训练法,运动成绩虽然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期间通过系统的间歇训练法效果显著。每位运动员成绩都有明显提高,这说明间歇训练法是非有效的。

3.目前800米跑常用训练方法的分析。800米跑项目已经经历了多种训练方法,各种训练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800米跑运动成绩,都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些训练方法对快速提高800米成绩有一定局限性。(1)持续训练法的局限性:不能用比赛那样的强度训练,因而不能给动员腿部肌肉群大强度的刺激,机体达不到近似比赛的状态,长期使用单一方法,易形成速度障碍,不利于比赛时的加速。(2)法特莱克训练法的局限性:跑的距离不准确,不能很好地培养运动员的速度感。难以正确地执行计划,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各作业的运动量,不能对训练进行很好地控制,对运动员速度素质的发展不足,尤其对中跑运动员的速度影响更明显。(3)马拉松训练法的局限性:此训练方法是大运动量训练,运动量大,运动强度必然降低,所以对运动员的强度刺激较小。

4.提高800米跑成绩的有效训练方法。(1)有氧能力训练。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混氧代谢能力训练,主要提高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通过有氧氧化合成ATP的能力,它是800米运动员进行最酸训练和速度训练等大强度训练的基础。通常安排在准备期。(2)有氧无氧能力训练。以乳酸供能为主的混氧代谢能力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氧代谢能力,是提高800米运动员供能能力的一种主要训练手段。通常采用持续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心率达到180~190次/分,运动时间一般控制在3~12分钟为宜。通常安排在准备期的中、后期。(3)乳酸耐受力训练。是发展800米运动员乳酸耐受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一般认为在进行乳酸耐受力训练时,以血乳酸在12mmol/L左右为宜,然后在重复训练时维持在这一水平,以刺激身体对这一血乳酸水平的适应,来提高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4)最酸训练。是一种发展800米运动员乳酸最大供能能力的训练。血乳酸在12~20mmol/L是糖酵解训练最敏感的范围,在训练中要达到这一乳酸值范围,必须经过多次重复训练,每次的间歇时间又可以获得合理的恢复。(5)消除乳酸能力的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自身消除乳酸能力,对专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通常采用大强度训练使运动员机体的血乳酸水平达到较高水平,然后接中等强度训练最后再进行大强度训练的方法。(6)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储备,发展速度水平的训练。高强度的速度训练或无氧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也是增强肌肉代谢能力最好的方法,还能使运动员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在发展800米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中,除发展磷酸供能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发展运动员的磷酸原与乳酸的混合供能能力。(7)力量耐力的训练。对于800米运动员来说,发展无氧代谢能力是第一位的,力量耐力的发展居于第二位。力量耐力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对改进跑的技术产生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运动员使肌肉的代谢能力增强,防止训练过程中受伤。通常采用循环练习法,以本人最大力量的30%~50%多重复时间长进行练习。

五、结论

1.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其特点是在训练中依据运动员的训练阶段、竞技水平等因素,科学地运用训练学的原理,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不同性质和比例的训练内容,以获得最佳整体效应的训练方法。

2.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分析得出间歇训练法,是现代中长跑训练发展的趋势。

3.间歇训练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安排量和强度灵活地调节运动负荷训练方法的优点和功能集中在一起,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颖.对800米跑训练特点的研究与构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5).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37-162.

[3]丁月兰,毕红星.间歇法在田径中的的运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5,(3):54.

[4]徐连进,贾昌志.间歇训练法的分类及其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J].田径,2004,(3):44-45.

[5]马云霞.从生理角度谈间歇训练法对中长跑训练的作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9,(2):46.

篇11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203-02

一、引言

近年,随着翻译学的成立,各高校相继设立翻译学院、翻译专业和翻译课程。同声传译的学习训练方法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向广大语言学习者展示当中奥妙。如果说同传是语言学习的最高殿堂,那么同传训练方法就是通往殿堂的天梯。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同传训练方法不仅适用于翻译学习,也可用于提升其它英语教学效果。

二、顺句驱动与阅读理解

复句和长句是英语精读教学中一大重点与难点,也是英语学习者的最大挑战之一。英汉语言习惯不同,语言运用展现出不同偏向,给阅读理解带来挑战。无论英语专业学生抑或非英语专业学生,碰上长句和复句,大部分会有理解困难。笔者在课堂上观察发现,即便长句由许多一目了然的单句组合形成,许多学生还是会本能地抗拒长句,形成阅读心理障碍。

为缓解学生对长句的恐惧,教师在课堂中可引入同声传译技巧顺句驱动中的“断句”概念。一般而言,无论多么复杂的句子,当中必定包含相对简单的短句,适当引导学生按意群断句,将长句拆分为短句,逐句击破,有助克服阅读理解中对长句的心理抵触,建立信心。

英语中长句断句的关键在于区分不同意群,在实际教学生,教师会发现,不少学生会因为句子过长而无从判断该在何处断句。英语长句的断句可以从标点、连接词、意群三方面入手。

(一)标点断句

长句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是断句最直接的暗示,但凡使用标点的地方,必然可作停顿和断句,标点分隔的短句间意义相对独立,可自成一句,如:

Then just before the revival ended, / they held a special meeting for children, /“to bring the young lambs to the fold”.//(斜线为作者所加,下同)

学生看到长句总习惯性地畏惧,但如果将上例按照斜线拆分,每一个短句本身并不难理解。笔者经过课堂教学试验,标点断句在学生阅读理解类教学中最适宜推广应用,学生在课本中遇到不懂的长句,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原文标点将长句拆分,该技巧简明易用,学生能快速掌握,效果显著。

(二)连词断句

除标点符号外,英语文本中最常见的断句之处往往为连接词前后,因连接词作用在于连接意思相对独立的简单句或句子成分,因此,从连接词入手,可以轻易将长句和复句拆分为若干短句,易于理解,以下为一例:

The bones of a human skull are tightly and firmly joined/ so much so that no physiologist or anatomist has ever succeeded in taking them apart /whatever means they try.

从上例可见,即便长句中没有明确使用标点符号,连接词本身即意味着该处前后可作停顿与断句。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连词省却,单独理解各短句意义,再将各句意思串连起来。

(三)意群断句

断句中最根本的原则和技巧在于意群断句,识别句子中相对完整独立的意群,拆分句子,将原本冗长的句式打破,还原成简短的片段。该方法特别适用于按照标点或连词断句后,各分句依然较为复杂的情况。如下例:

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 /-- 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here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 /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 /that this nation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and that this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该例中,即便按照标点与连接词断句后,学生依然感到难以理解。此时,则可根据意群进一步断句,将分句进一步拆分为简短易懂的句子成分,具体如下:

[1]We are here.

[2]We a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3]These are honored dead.

[4]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e cause.

[5]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6]We here highly resolve.

[7]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

[8]This nation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9]This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10]This government by the people.

[11]This government for the people.

[12]This government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经过标点、连词和意群三方面的断句处理,学生能够将长句中最小意义单位的意思较好地理解。

三、结语

近年同声传译风靡各大高校,师生争相追捧,各种培训班、讲座和教材大受欢迎。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笔者在教学中思考如何将同传技巧转化为具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上,践行同传训练的各种方法技巧,结合教学体会,探索顺句驱动中断句技巧在阅读理解教学中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国金.同声口译金话筒[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林超伦.实战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