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3 15:19: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小学青春期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小学青春期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40-02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一项紧迫的社会工程,当前以女生居多的中职卫校学生平均年龄 15-18 岁,正是处于青春期年龄段,是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特殊阶段;是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由不成熟逐渐趋于成熟,对异性产生好奇、好感的年龄段;是渴望与异往,少女怀春少男多情的阶段。这使得中职学生恋爱现象如同大学校园恋爱一样较为普遍,时有早恋、越轨现象发生。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专业知识与性教育巧妙结合,在课堂中适时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就能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够正确理解性知识,同时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提高中职医学生青春期自我保护意识。而在所有的专业课中,妇产科课程与性教育比较接近,因此,可以在该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性知识教育。

妇产科课程是学校在第三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之一,笔者在长期从事妇产科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这个课程有很多知识点与性有关,比如生殖系统解剖、生殖系统生理、妊娠生理和计划生育等内容,如果借助妇产科教学,在课堂中适时渗入适当的性教育,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性知识,树立健康的性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课堂渗透的性教育途径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是可推荐的教育方式。下面笔者将这种通过专业教学课堂渗入性教育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教师和家长要正视青春期性教育

(一)教师和家长要纠正偏见,破除旧观念,开展青春期性教育。许多教师和家长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青春期性教育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情,每当涉及“性”这个字眼,就会闪烁其词地避开。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家长谈性色变,对性采取回避、躲闪的态度,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有关性的问题。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对性知识知道得越少越好,越安全。事实上,学生对教师和家长的这种闪烁其词,会加深其对性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如果旧观念不破除,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就不能开展,青春期教育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在妇产科教学的过程中,在讲授教学大纲要求的专业内容的同时融入青春期的性教育,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接受,教师也能较好地把性知识与性道德传授给学生,同时也使学校在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上减少了很多困难。

(二)学校要重视青春期性教育,塑造学生健康人格。长期以来,性教育在校园仍然属于一个,直到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的今天这还依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某地对中小学生的性健康教育调查显示,部分学生不知道性,部分是从同学、朋友、网络中了解,在自己遇到性问题时不知所措。这就足以说明当代中小学生性知识缺乏,普及性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学校设立的性教育课不能如同虚设,应该把它纳入义务教育的必修课之中。只有配以青春期教育教材,让性教育光明正大地进入课堂,才能全力纠正家长、老师、社会的偏见,正视青春期性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三)教育中职学生正确理解和性卫生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改变,中职生对的态度从懵懂变为盲目开放,他们单纯地认为婚前是基于爱情或者是双方愿意就可以的事情,在很小年纪就出现一些不理智的,甚至出现意外怀孕。这种理解偏差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成长,甚至影响以后的健康和生活。从生理来看,学生缺乏相关的性生理和性卫生知识,就不能养成良好的生理习惯,比如卫生习惯差,内裤不及时更换;个别学生为追求时尚常年穿紧身内裤,造成外阴长期受压,局部潮湿不透气、细菌大量繁殖而导致尿道炎、外阴湿疹、阴道炎或炎等疾病。

二、妇产科教学能为中职生学习性知识创新条件

妇产科W是医学必修主干课程之一,包括生理产科、病理产科、妇科疾病、计划生育等内容。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经历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过程中,也由萌发逐渐过渡到成熟,这是一个关键时期。青少年对性产生好奇,与其让他们对性知识进行猜测、猎奇,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这方面片面的不系统的知识,不如让他们科学地了解性知识。课堂作为传授理论知识的主场,将课堂中与性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更容易接受。中职学校妇产科课程中与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殖系统生理、妊娠生理等;与有关的妇科疾病的内容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生殖系统肿瘤、性传播性疾病、月经失调,计划生育中的避孕方法、人流、引产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等相关知识,可见,中职妇产科课堂教学能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性知识创造条件。

妇产科教学相比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在对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上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除了可充分利用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的相关知识点来引入性教育外,还可以利用妇产科的理论知识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内心世界,更好地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科学化、系统化,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理论基础中习得性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与人共处,学会自我约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使其能健康阳光、自信愉快地渡过朝气蓬勃又富有挑战的青春期。

三、在妇产科教学中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方法

(一)制定教学目标。课前编写教案,确定课堂目标,明确本次课与性教育相关的知识点,将性教育知识渗入课堂授课内容中。如在讲解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这一章节里,向学生介绍由于促性腺激素的作用,第一性征进一步发育,如卵巢增大卵泡开始发育、成熟并排卵,卵巢能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第二性征明显,月经初潮是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标志,丰满隆起,腋毛长出,音调高尖,骨盆横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部皮下脂肪增多,皮肤细腻光滑,显现女性特有的体态。

此阶段的女生在这种性成熟的支持作用下开始具有了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产生好奇好感,希望能吸引异性,渴望得到异性的关爱。通常会把@种异性的关爱当情来理解,然后幻想着与心目中的异性共同憧憬着未来,这正是所谓少女怀春。青春期的中职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弱、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做事欠思考不计后果,往往会因轻率的而造成终身的遗憾。在妇产科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如果把它搬到课堂上,那么学生会因羞涩和尴尬而难以挖掘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心理动机。此时如果抓住“”这个性道德的重要问题,那么就可以在对“”这个词的含义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性道德,知道性道德的重要内容是自尊自爱和洁身自好,尤其对女性的行为规范而言,它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明白了性道德,才能处理好男女之间的交往问题,也才不会行为失范。对学生开展性健康和性道德教育,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妇产科教学课堂中渗入青春期性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让学生体会到健康的性观念对于塑造健康人格至关重要。

(二)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优势,开展性教育。教师在妇产科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优势的教学资源,为中职医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创造条件。如在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一章的讲解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录像、各种挂图等,图文并茂地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并将之与男性的生殖系统解剖对比,由此扩展性知识点,延伸讲解男性遗精和女性月经形成的原因,科学认识与异性第二性征方面的差异,消除男女间的性神秘感。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解性传播性疾病中,通过播放大量图片、观看视频让学生认识性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及其对社会和个人所造成的危害等。教师结合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明白性传播性疾病,比如淋病、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等,主要是通过不洁的、体液接触、静脉注射等途径传播,让学生了解许多与性有关的知识。

(三)设计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正确认识性。准备并巧妙地运用妇产科的临床案例,如“未婚先孕、人流所付出的代价”,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在讨论相关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解释、引导,充分利用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向学生讲述未婚同居、过早、人工流产、滥用避孕药物等所产生的后果。告诉学生一些不懂得性知识的人因为把人流当作意外怀孕的补救措施,所以在上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甚至对过于放纵。这不但与性道德要求相去甚远,而且对身体也造成极大的伤害,容易导致产生妇科疾病,如阴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甚至影响到以后的生育而痛悔终身。从这些案例当中让学生正确认识性,告诉学生,一个人不但要有科学的性知识,而且要有性道德,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理、心理得到健康成长,也才能使生活更健康和快乐。要时刻从思想上提高警惕,以顺利度过青春期。

(四)结合临床见习,加强对中职医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学校有较大的临床实践优势,有自己的附属医院。教学中,仅仅利用录像、幻灯、挂图等教学资源来开展性教育是不够的,学校要利用附属医院的优势,让学生走进医院进行临床见习,通过相关的病,例如不孕不育症、少女意外怀孕、性病、宫外孕等,让学生与患者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草率的所带来的危害。见习妇科常见局部护理,如外阴擦洗、阴道灌洗、阴道及宫颈上药,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操作流程,而且经带教老师介绍还可以了解生理卫生知识,懂得如何保持外阴清洁干净,在经期如何注意卫生及其他事项。学校还可邀请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到校来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知识讲座,让学生对性教育不再感到羞涩和尴尬。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坦然地接受它,同时培养洁身自爱、尊重女性、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情操。

综上所述,教师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授课范围的基础上,适时有效地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渗入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引导他们洁身自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正确理解有关性问题等,让中职生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参考文献】

[1]彭兴萍.大学生性教育的必要性和教育模式[J].中国现代医生,2008(19)

[2]王婷婷,李新生.如何针对高职生特点进行青春期教育[J],考试周刊,2008(17)

篇2

一、引言

青春期是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转变阶段。有效的青春期性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体的生理变化,形成正确的两性价值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责任感。而高中生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相较于初中生,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他们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距离真正的成熟还相差很远。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对于自身出现的一些生理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却懵懵懂懂不深入。遇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对于高中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学校教育首当其冲,成为高中生青春期性教育的首要执行者。

二、高中生性心理现状

调查显示,高中生中普遍存在对性的不正确认识,多数人认为谈性不好,对首次遗精感到害怕,认为遗精有害,不知道遗精、月经是正常现象等等。高中男生的发生率很高,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后都存在愧疚心理,甚至感到有罪恶感。个别学生行为失控,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月经不稳定和痛经状况的女生多半与对性生理现象认识不正确产生的心理压力有关,而且这在高中女生中占很高的比例。高中生在对恋爱的认识上,认为各方面未成熟、不宜谈恋爱、早恋是糊涂错误行为的占大多数。学生们对早恋问题还是有一定正确认识的。

三、高中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的问题我们可以感受到进行高中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性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传授给学生大量的性知识,而是要学生学会正确的性态度和正确的。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青少年只有很好地解决性的问题,才算获得了良好的人格。

四、高中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要问题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无到有,从最初的遮遮掩掩、步履蹒跚发展到现在的逐渐普及,取得的成就值得称赞。但学校的青春期教育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学校对高中生的性教育依然是比较薄弱和滞后的,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依然严峻。

1.没有设置独立的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在我国,青春期性教育至今未被列入课程大纲,性教育在正规教育体制中形同虚设。学校大多采取学科渗透的方式开展青春期性教育, 一般是通过生物课、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进行渗透, 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统一性和时序性,也不容易使学生对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加之任课教师对性问题可能存在的排斥心理,使有关性内容的教学被选择性忽略,造成了走过场的事实。

2.封建的性罪恶、性观念还未完全破除。由于封建意识的长期束缚,人们把性的问题看做, 把性与下流等同起来。谈性色变、羞于谈性是中国老百姓的普遍感受。由于旧观念的束缚, 有些学校对性教育的知识轻描淡写, 对一些关键问题停留在“点到为止”的水平;有些教师就干脆避开课本中的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而不讲。封建意识长期影响所造成的愚昧和偏见, 使我国的学校青春期性教育困难重重。

五、高中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方法

青春期性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其优点是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较系统的性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讲授。

2.读书指导。即在青春期教育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青春期性教育的课外读物。

六、结论

我国高中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还比较薄弱, 如何从国情出发,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做到针对性强、适时、适度、适当并卓有成效,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做好高中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工作需要我们的领导者和教育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还要进行多方面的投入和取得相关人员的支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篇3

寄宿制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远离父母,性心理健康如果没有恰当的引导是非常容易造成学生性心理的混乱的。因此,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学过程中,将青春前期性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强学生青春前期性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1.加强学生青春前期性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农村寄宿制小学针对学生的青春前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教育教学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让学生能够从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心理需求、素质能力以及对性知识的了解等方面解决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康问题。青春前期指的是8~12岁,此时孩子们基本上都在小学。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发生了变化,性发育已经开始,到了12~13周岁达到顶峰。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对青春期有关的知识所知甚少,甚至什么也不知道,当身体出现变化的时候,有些学生甚至会惶恐不安。即便是和家长团聚的日子,可能家长对这方面的指点也较少。学生的无知将会造成思想压力过大,成绩大幅度下降等各种不利的因素。因此,加强学生青春前期性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2.青春前期性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小学六年级,青春前期的懵懂让异性之间开始互相吸引,有个别男女生可能出现一些“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可能就是幼稚的早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寄宿制小学的教师要关注学生青春前期的性心理,对学生进行必要及时的卫生保健,帮助学生缓解青春前期引起的思想压力,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青春萌动期的躁动。学生在青春前期之间的紧密联系有着更为重要的转变,对青春期的问题一般不会和父母去探讨,而是转向家庭以外的同龄人去寻求帮助。而同龄学生也并非都能向学生阐明这种关系,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正确的青春前期性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关注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能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避免形成不良品德

1.教师要关注寄宿制学生青春前期性心理,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

农村家庭的家长一般情况下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觉得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成长自然就很健康。但是一旦家长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或者采取粗暴的压制教育方式,就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在学校寄宿,远离父母,和父母交谈的时间较少,导致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不清楚。作为教师,不应该仅仅关注应试教育,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有些学生内心世界意志非常脆弱。教师要抽出相应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教师可以采用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影视录像等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正确的心理健康疏导可以让学生正确关注男女生之间的友谊甚至爱情,摆脱在青春前期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

2.教师要细心观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要把握班会课以及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师要细心观察,对学生的异常行为和不良行为习惯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青春期教育方面的书籍,或者对学生的异常行为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及时纠正,让学生减少不良心理对他们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确保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评价自己,以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塑造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象,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

1.塑造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象

小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一方面是来自于自我感知,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师以及家长的认可。作为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多理解、多宽容、多激励,还要多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自我意象。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抑恶扬善,点燃学生积极进取的火焰。教师要不断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在宿舍生活中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成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强化信心。学生只有具备积极成功的自我意象,才能更好地度过青春前期。

2.有针对性地进行青春前期性心理健康教育

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随着年龄差距的不同,性心理状态也不一样。作为小学教师,要把握寄宿学生的青春前期的性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性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素质。学生是一个个生命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有着自身的心理需求,教师要多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进行青春前期性心理教育。

总之,农村寄宿制小学青春前期性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学生自身性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确保教师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小学学业的重要一环。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性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

篇4

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搞好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计生工作摆上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以确保全区教育系统计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的文件精神,更好地落实各学校校长亲自抓、重点抓的要求和计划生育的工作职责,把计划生育工作与评先评职、晋升职务、入党入团等挂起钩来,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单位包干”的计生管理体制和工作措施,把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求学校健全有利于计生工作开展的有关配套制度和台帐,使制度更趋完善,并狠抓落实,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篇5

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1.1 学习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1.1 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1.1.2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1.1.3 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1.2 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小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中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的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爱、理解和激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不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同学,不能以表扬、鼓励代替批评、指责,学生则会失望,就会缺乏成就感。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不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1.2.2 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小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的情况。

1.2.3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友好的家庭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1.3 青春期心理问题

1.3.1 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1.3.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小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或秘密想对别人倾吐,但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1.3.3 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初中高年级和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1.3.4 挫折适应问题

中小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小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所谓消极反应是指人在遭遇挫折时伴随着强烈的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所做出的有悖于正常行为的反应,是对挫折的一种退缩、逃避、屈服。这种反应如不及时纠正,并在心理和行为上固定下来,便会形成对挫折的不良反应,较大时期内影响着心理行为的正常发展。

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2.维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篇6

一、青春期学生普遍存在的威胁心理健康的问题

(一)学习的压力

在中国,青春期学生必须要面临来自学习的重大压力,学生被寄予殷切期望,要考入重点高中,升入重点本科。所以很多学校都会给学生布置非常多的作业,仅仅是作业就几乎占据了学生所有的生活,让他们无暇再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另外,学校还会一个月甚至一周对学生进行测评,青春期学生必须要承担各种考试的压力,让学生长期处于智力超负荷运转的紧张状态,甚至有学生会因为考试而出现焦虑的情况。面对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反而会导致学生无法投入到学习当中,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不得不进入中职或高职学校,早早地进入社会,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残忍的,他们会更容易陷入重重心理矛盾之中,引发心理问题。

(二)人际关系

首先是亲子关系,学生在青春期与父母的关系很容易恶化,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对于学生的期望过高,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子女的学习表现和考试成绩一直都是家长非常重视的问题,家长始终希望学生能够名列前茅,一旦学生成绩下滑就会选择责骂学生。另一方面是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成长,在孩童时期,孩子一般会非常依赖父母,也非常听父母的话。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家长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差别,所以就很容易觉得父母跟不上时代或者认为父母的某些想法是错误的,渐渐与家长关系疏远。其次是同学关系,青少年时期学生渐渐与父母疏远,而更加倾向于与同龄人交流。同时青春期的学生渐渐有了异性意识,青春期的懵懂会让他们喜欢上异性朋友,但是学习的压力,父母老师的反对,心理上的羞涩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不安,不知道应当如何正确地处理与异性的关系。最后是师生关系,在学校学生遇到问题,其实最好的途径就是向老师求助,但是青春期的学生大多不愿意向老师吐露自己的心事。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于老师存在畏惧心理,另一方面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关心不足,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这就到导致学生感觉与老师存在距离,老师不可能会理解自己的烦恼。更严重的是,有时教师会严厉地批评学生,但是青春期学生很容易冲动,很容易直接与老师发生冲突,恶化师生关系。

二、对青春期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提高班主任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素养

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和家长无疑是施加最大影响力的两个方面。首先是班主任,班主任想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自己必须要具备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阅读心理健康的相关书籍,了解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在日常教学当中。班主任要更加认真仔细地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发展变化,经常与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发生心理变化的原因,然后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正确地引导学生。班主任还应当定期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最近的烦恼匿名写在小纸条上,随机抽取几张小纸条,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解除烦恼的有效办法。其次是家长,青春期的到来,学生会表现出自我意识高涨、逆反心理、情绪起伏大等情况。首先,家长要多多阅读书籍和观看网络上的相关教育视频,深入了解青春期学生的特点,学习应当采取怎样的方式去指导孩子,帮助他们解决青春期的烦恼。其次,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不愿意听从父母的话,家长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了解其反对的原因,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与支持。最后,家长要与老师常常沟通,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沟通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与心得。

(二)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虽然中学时期学生的学业繁忙,但是学校仍然应当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可以采取低年级一周一节,高年级两周一节的方式,灵活地安排课程表。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尽可能丰富教学方法,例如情景设置、角色扮演、游戏教学等方式,让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尽可能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了心理教师的上课以外,学校还可以聘请具有丰富知识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然后教会学生应当如何在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消除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学校还应当开设一个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针对学生的各种烦恼开展个人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青春期心理发展中的各种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排解心中的压力。特别对于校园中恋爱现象,学校要正确对待。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恋爱现象是非常反对的,一旦发现都会给予十分严厉的批评。但其实这是这个时期学生的正常表现,所以学校应当改变之前的态度,一方面对学生及时开展青春期教育,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的办法。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地与学生沟通,表明自己理解的态度,但是也要向学生强调在这一时期学习也同样重要,不能因为青春期心理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而荒废了学习。

参考文献:

[1]邻强,全莉娟,姚本先.浅析中小学生危机心理辅导的实施[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2).

篇7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有许多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一些调查和统计的数据可能不够准确和客观,但已经让我们认识到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预防作用,同时帮助一些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认识自己,完善自我,化解心理障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推进需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校都配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国的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有了明确的要求,我省的一些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城市也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明确的要求,省教育厅有关文件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我省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的客观需要下,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满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我省中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人员编写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即《成长与心理》,并经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开明出版社出版,从2009年开始,安徽省中小学都能使用这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属于中考或高考直接要考的课程,但现在已有相当多的学校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肯定地预测,将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主要是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明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

《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主题选择

《纲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纲要》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初中阶段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从《纲要》中阐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看,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学习、情绪、青春期、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初中《成长与心理》各册主题结构如下:

初一上册:

自我:第五讲,做自己的国王;第二讲,做时间的主人。

学习:第三讲,规划学习;第六讲,学习的动力。

人际交往:第四讲,学会幽默;第八讲,赞美的话儿这么说。

社会适应:第一讲,感受初中。

其他:第七讲,诚信人生更精彩。

初一下册:

自我:第二讲,借双慧眼看自己;第五讲,成人,我们这样诠释。

学习:第七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绪:第六讲情绪世界。

青春期:第一讲,少男少女初长成。

人际交往:第三讲,同学交往的桥梁;第四讲,老师,我想对您说。

社会适应:第八讲,带着梦想成长。

初二上册:

自我:第八讲,自胜者强。

学习:第一讲,观察力:开启智慧的窗户;第五讲,记忆解码。

情绪:第三讲,给心情放假。

人际交往:第四讲,相逢是首歌;第七讲,与父母面对面。

社会适应:第二讲,抵制不良诱惑;第六讲,生活中的我。

初二下册:

自我:第二讲,唤醒心中的巨人;第五讲,偶像与追星。

学习:第一讲,站远点,打量学习成败;第七讲,漫话考试。

青春期:第三讲,青春心事。

人际交往:第四讲,坦然面对你我他。

社会适应:第六讲,社会是本书。

其他:第八讲,职业世界。

我们在尊重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基础上,关注社会发展热点,在选择主题时尽量做到:

1.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学生最关心的话题作为各讲的主题。如初一上册的“学会幽默”、初一下册的“同学交往的桥梁”、初二上册的“与父母面对面”、初二下册的“偶像与追星”等。

2.注意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年龄及不同时期的身心特点,选择主题。如情绪方面,初一下册的“情绪世界”是认识情绪,初二上册的“给心情放假”就是控制和调节情绪。青春期方面,初一下册的“少男少女初长成”是对生长发育及心理变化的认识,初二下册的“青春心事”就是对进入青春期后的情感变化的认识。

3.具有针对性,选择当前学生最突出的心理问题,如“学习的动力”、“抵制不良诱惑”、“漫话考试”、“偶像与追星”等,都是以与同学关系、与父母关系、适应社会、必须面对的学习问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等为内容,这些都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又容易出问题的方面。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主题结构或设计思路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为了使编写思路更加明确,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到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中主题内部结构相对统一,初中阶段每个主题的内部结构包括心理点击、心理博士、自我报告、心海导航、成长感悟、心灵自助等模块,下面从功能设计和教学思路等方面对各模块作一些介绍。

1.心理点击。从一些调查结果、生活事件等入手,引出主题,并对主题心理现象作简要阐释。教学时可通过教材上提供的调查结果、生活事件,也可以准备类似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感性的认识,使学生由此进入主题。

2.心理博士。对本讲主题涉及的主要心理现象和事件用心理学原理进行科学的解说,突出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在教学时,要考虑到初中生的知识背景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立足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不要求学生去记去背这些心理学原理,而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这些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并与本主题前后的案例、活动等结合起来。

篇8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及营养也逐年改善,青少年及儿童的体格生长和青春期发育也较过去提前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教授马华梅等人针对儿童体格生长和性征发育调查了广州、福州、南宁、武汉、北京、上海、青岛、重庆、天津等九大城市的男孩、女孩各约 2 万人。“首次获得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当今中国儿童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参照值,得出中国儿童属国际发育较早人群的结论。”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女生青春期启动的中位年龄分别是 9.20 岁、11.16 岁以及12.27 岁;男生青春期启动的中位年龄10.55 岁、12.78 岁和 14.05 岁。这意味着我国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就陆续步入青春期,进入性成熟年龄。中小学学生面对身体发育带来的惶恐,以及与异往引发烦恼,如果没有得到家庭、学校及时的辅导,孩子难以健康地快乐地成长。

二、儿童性教育未能与时俱进

1. 家庭性教育严重缺失。

央视曾在2012年底进行街头采访“我从哪里来?”三成受访者表示曾从父母口中得知自己是“被捡来的”,其它回答也是各种雷人的答案。由此可见,受我国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认为性是一种本能。恋爱、结婚、生儿育女是顺其自然、无师自通的事情。生活中,女生在初潮后还能得到家长关于使用卫生巾的肤浅教导,而男生在初次遗精后,往往难以启齿,不到及时的指引。大多数家长因观念问题,或缺乏性教育的知识,对孩子羞于谈性。他们比较关注的是孩子的衣食住行及学业成绩。殊不知,因为家庭性教育的严重缺失,易诱发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反而耽误了功课,妨碍了健康成长。

2. 学校性教育流于形式。

2008年教育部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与性教育相关的“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被纳入其中,但所占分量不多。《纲要》规定学校每学期要安排6-7课时,通过名为《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来开展教学。但在“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却做出如下指引:“不适宜户外体育教学的天气时可安排健康教育课。”因此,很多学校没把《体育与健康》设为常规课程,导致该课程没有固定的课时确保施行。更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开发出完整的配套的学生课本。

三、社会上另类的“性教育”

对于性教育的态度,家长欲说还休,学校隔靴搔痒,甚至很多人视之为潘多拉盒子,担心一旦全面实施儿童性教育,反而会激发学生“性”趣,诱发学生的,引发青少年性滥交。其实,身处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于自身的发育难免惶恐,对于异性也会莫名躁动。面对孩子对性知识的渴求,家庭、学校的性教育却“供不应求”。当前社会上还出现了很多另类的性教育。

篇9

今天的女人似乎比以往面临更多的妇科问题,受问题困扰的女性也越来越多。中国女性的胸部普遍偏小、扁平,所以才导致隆胸市场越来越火。的大小,60%-70%是遗传,也与后天的生活方式有关,而的美和健康,在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尤为重要。家有女儿的父母,不妨多多留意下面这些问题。

元凶一:学习压力

女孩一般从10-12岁进入青春发育期,下方有个硬结,逐渐扩大,乳晕开始突起扩大,也逐渐长大,的身形就出来了,从发育到基本定型大约需要四、五年的时间。

的发育主要受内分泌多种激素的影响,如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泌乳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此外还需要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等的作用。当然,的发育也和饮食、营养等方面有关系,不过,现在的城市孩子,只要饮食均衡,一般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

营养、情绪、睡眠、环境、运动锻炼等均会影响少女的内分泌系统。长期巨大的学业压力易导致精神紧张,必然会影响到少女的内分泌功能。此外,学业压力还易使甲状腺呈亢奋状态,导致皮质醇上升,加速脂肪燃烧,而胸部又是最容易流失脂肪的地方,成为“太平公主”也就不难想象了。

专家建议:戴胸罩不要过早,等充分发育后再戴,且不可因害羞而过紧地束胸。发育过程中,有时可出现轻微胀痛或痒感,不要用手捏挤或搔抓。此外,家有女儿,更要注意帮助女儿排解内心压力,经常谈谈心,互相信任,及时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要鼓励她多参加体育锻炼,让女孩对自己的身体更加满意,更有自信,也更有活力。此外,妈妈还可以教女儿做做按摩,即洗澡时用热毛巾热敷3-5分钟,然后用手掌轻轻按摩,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按摩20-50次。

元凶二: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的危害,众所周知。对于青春期少女危害更是深远。因为夜晚深睡期间是身体各种激素分泌的高峰期,睡眠不足,会严重干扰内分泌功能,影响青春期的发育。

不少家长说:“青春期的孩子挺不容易的,起得最早,回家最晚,睡得最少。” 教育部早在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已明确规定,要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但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日,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钟,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的比例达78.1%。

专家建议:对于青春期的女孩,保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父母可以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减少课外辅导课程,以及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和作业习惯,来为孩子赢得更多的睡眠时间。

元凶三:运动缺乏

今天的孩子们坐着不动的时间更长了,运动的时间更少了。

伏案,对于女性来说,伤害最大的就是,由于经常受到桌子边沿的挤压,情况可能更加严重。因为斜着靠或趴在桌上,双乳正好处在挤压的支点上。有研究认为,如果受硬硬的桌沿挤压近一个半小时,就能够干扰乳腺内部的正常代谢,时间长了自然会造成不良后果。

对于青春期的少女,长时间伏案学习,不仅会有上述危害,还可能因伏案造成含胸、驼背,导致发育不良。青少年驼背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还会影响心肺发育,使青少年易产生疲劳感,影响身体成长发育。

专家建议:青春期的女孩,选择竞技性小、娱乐性强的运动进行锻炼,比如健美操、踢踺子、游泳、跳皮筋和跳绳等,对少女形体塑造及的发育都是有益处的。

关注:呵护四数字

8——每天戴文胸的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更不能戴着睡觉,否则会诱发乳腺疾病。

篇10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5-0005-03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还有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至今,我国还没有形成中小学性教育的课程设置,实施中小学性教育只能隐含在相关学科知识中进行。而性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它是培养学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和谐人格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热点新闻助推社会公众关注青少年性教育

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青少年性教育问题,并在中学生物课中设有专章讲授相关知识。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的21世纪,不断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性教育理念,一些学校针对现有的性教育落后的现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然而,学校的性教育课设置却显得力不从心,行进维艰。2011年夏秋之交,北京、上海的小学超前性教育读本引发社会热议,莫衷一是;学校的性教育课设置经历了从“谈性色变”到“欲语还休”的过程,让整个社会颇为尴尬,很伤脑筋。2013年5月8日海南万宁发生的“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其中6名被害人都是未满14周岁的六年级学生,此后互联网、新闻媒体又相继公开报道了多起涉嫌猥亵或案件。一时间,性教育问题再起波澜,社会各界热切希望中小学开设性知识和性安全教育课程,弥补教育面临的“真空”,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防范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

二、当前青少年性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家庭没有肩负起青少年性教育的重担

人类早期,儿童性教育大多是由家长实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50~70年代时,西方文化已经形成自己完整的人类性认知体系,将性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认为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并逐步在中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例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将“纯洁教育”改为“性教育”。我国是一个性文化相对保守的国家,甚至对生育这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应进行的教育都成为一件极其为难的事情。在家庭教育中,青少年性教育一直遵从自古流传下来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存在着一味回避和封闭信息的态度,造成长期的蒙昧状态。青少年性教育萌芽发展缓慢,对“性”讳莫如深,一旦孩子自然流露对性的好奇时,家长只能消极缄默,或尴尬搪塞。与子女沟通和谐的家长,一般都会在孩子四年级左右的时候被追问到相关的性知识,但是如何教育,却要么束手无策,要么莫衷一是。不过不少家长都认为学校在这个阶段应该向孩子讲授性教育知识。而那些与子女交流困难的家长,因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发育状态,一发现孩子对性好奇,就会禁止、呵斥甚至是打骂,以致反而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二)素质教育理念有待进一步落实

目前,许多学校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教育的管理并没有摒弃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理念,这严重阻碍了中小学性教育课程的发展。就本质上看,中小学性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保护自己、珍爱生命的素质教育。如果青春期性知识教育不纳入考试的范围,就等于放任自流,甚至名存实亡。据调查,非考课程的老师讲课缺乏激情,学生听课没有兴趣,应付差事,草草收场,效果极不理想。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仔细研究、认真对待,从转变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入手,并与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等结合起来,塑造自心健康、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

从师资队伍来看,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各级各类学校数目可知,全国中、小学学校共有320533所。如果一所学校至少需要2名性教育教师,全国至少需要64万名性教育专业教师。如此庞大的师资缺口在短时间内是难以补足的,因而,任用非专业教师在所难免。非专业教师任教需要专业培训,使他们能胜任教学工作。这些培训既是知识传授,以增强其对性知识和犯防范意识的理解认识,又要帮助教师清除封建意识,加深对性教育意义的认识,而后者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法律在保障青少年性教育上比较滞后

法律的发展对青少年性教育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等行为。”该条文中明确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对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其中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等教育都包含有与青少年相关年龄段的性知识。第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进行青春期教育是1992年提出,经2006年和2012年两次修改后一直沿用的提法,其实质与核心就是性教育,这是中国人谈“性”色变的心理在法律文本措辞上的真实体现,法律也无奈地选择了等待。

(四)媒体低俗“黄毒”监控难度大

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人因一味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了道德、法律的规范和制约,甚至在利益趋使下,肆意通过网络媒体、小杂志等传播低俗文化,误导青春萌动、涉世未深的中小学学生,使他们沉迷在网络“黄毒”、游戏暴力等虚幻情节之中。而这些“黄毒”监控难度大,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作,稍有松懈就会“死灰复燃”。因此,为了子孙健康成长,保障中小学性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刻也不能放松对网络媒体、小杂志的监控力度。

三、推进我国中小学生性教育发展的前景

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需要从传统的家庭性教育向学校和社会性教育发展,并形成以学校为主的三者结合教育模式,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性道德、性伦理和性文明修养,虽然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众多困难,但前进步伐不可阻挡。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的法律建设工作已经启动

目前,对侵犯未成年人性犯罪惩治力度还不够严厉,以及社会上的封建残余思想和歧视女性等性观念的影响,对未成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缺少强有力的保护,以致对未成年人的犯事件频频发生。前文提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一直沿用的提法是“青春期教育”,这虽然和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但是当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把犯罪的黑手伸向青少年时,我们不应该思考怎样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2013年7月最高法表态赞成废除宿罪就是一个可喜的开始:2014年1月四川邛崃两男子宿13岁,检方认为“明知不满14岁仍发生性关系符合罪犯罪构成”。这成为全国首例宿被诉罪的案例。这充分证明了法律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才会使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对未成年人进行的犯犯罪得到法律的应有惩罚,同时,也预示着青少年性知识和性安全教育已不必再遮遮掩掩,破除神秘、普及法律赋予的权利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中小学性教育课程设置条件基本具备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0年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将性教育的全部主题归纳为六个关键概念――关系;价值观、态度和技能;文化、社会和人权;人体发育;;性和生殖健康。这必将有利于我国进一步确立中小学性教育的课程价值和地位,学校的性教育也必将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法律解读、心理健康辅导等全面的素质教育。社会各界也为中小学性教育课程设置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各省编写了以性教育及其相关知识为内容的地方必修教材,社会各界知名学者编撰了许多有关中小学性教育的书籍。这些都说明,期盼已久的中小学性教育课程已经初露端倪。

(三)各地中小学性教育课程试点班形成规模

中小学性教育课程的设置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根据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试点班,并且已经初现成效。以四川省为例,成立了以成都工业学院为重点研究基地的四川省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和省性教育协会,以周边高校作科研支撑,附近中小学为课程试点,大规模、全过程地开展性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它必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性教育实践与研究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前卫性教育教材.家长签署同意书方能授课[EB/OL].新华网()2011-8-22.

[2]王丽莉,徐 韵.中西方儿童性教育比较[J].山东教育,2007,(36).

[3]毛海波.国外性教育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性教育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3).

[4]中小学性教育队伍仍是支杂牌军[N].中国青年报,2013-6-25,第3版.

[5]余雅风.通过立法保障青少年性教育的实施[J].中国教师,2011.

篇11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家长教育的需求、学校教育的需求和文件的指引,我校非常重视对高年级学生进行青春期前期性教育,从2008年尝试进行青春期讲座开始不断探索,还以市级立项课题“农村小学青春期前期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为抓手,精益求精,扎扎实实进行实践研究,守护孩子们阳光的青春期,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立足现实,共同把脉青春期前期教育现状

为了让我校的青春期前期性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一开始就确立方向――最重要的是做好现状调查,从现状着手开展工作:以问卷调查形式,摸底调查,了解学生及家校现状,切实了解学生及家校青春期前期教育知识情况,在归纳中找准研究的切入点。

通过收集报刊资料、上网查询,我们了解到了许多相关知识,并精心设计了三份问卷调查表,分别为学生版、家长版和教师版。我们共发放55份教师问卷,剔除无效数据,回收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为 90.9%;300份家长问卷,有效问卷261份,回收率为87%;350份学生问卷,有效问卷310份,回收率为88.57%。

我们就回收的621份调查问卷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整理,我们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一)学生需求强烈、内心困惑

月经、梦遗……这些曾经在中学时代才出现的生理现象,不经意间已开始在小学高年级时期出现。据调查,我校高年级男女生已有一部分学生出现第二性征,有39%的女生反映胸部开始发育,隆起,有19.75%的女生已经开始了月经。接近五分之一的男生反映自己声调变低,有11.1%的男生有过遗精经历。部分学生对月经、遗精或其他生理变化感到紧张焦虑,亟须进行相应的指导与培训。

青春痘是青春期孩子共同关注的问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痘痘给他带来了烦恼,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会常用手去挤痘痘。对青春期不正确的认知以及不恰当的处理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青春痘给学生们带来的影响,因而教给他们青春痘预防及日常护理的常识和技能,可以让他们更加阳光坦然地拥抱美好的青春期。

我校高年级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他们对异性好奇,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甚至对异性产生了朦朦胧胧的好感,“××学生喜欢××学生”之类的议论也时有发生。在这个特殊阶段,应注意正确看待和引导男女生的交往,而不要一味地阻止反对。

从数据统计和学生问答题回答的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希望得到青春期教育指导,他们最希望了解的青春期知识依次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怀孕和避孕的知识,如何和异性正常相处,如何排解青春期的心理烦恼。他们希望的授课形式多为男女生分开课堂教学或讲座。在简答题中,孩子们反映最希望解决的是青春期的生理问题:比如月经的周期、月经期间的保健、青春痘的预防等。令人吃惊的是,竟有49%的孩子想要了解怀孕和避孕的知识,可能孩子们在“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上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意的答复。

(二)家长思想重视、行为忽视

绝大部分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孩子知道有关青春期的常识,但是却从没有主动和孩子谈论“性”的问题以及青春期的问题。

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青春期阶段无论从衣着、兴趣、性格、交往还是其他方面都发生着变化。有的孩子会比较注重衣着上的打扮合不合潮流,够不够有型。兴趣往往会偏向同伴关注度比较高的方面,如男生会比较喜欢NBA、科幻片、恐怖片等,女生会追星、逛街等。而在性格方面,他们也不再是叽叽喳喳的小鸟,而是慢慢会有自己的思想,并学会了沉默。

很多家长欠缺青春期常识,不知从哪方面进行教育;有些家长知道要给孩子进行教育,但在子女面前“无从下手”,非常困惑;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教育孩子会听不进去,有种逆反心理;还有的家长觉得“性”方面的知识不好开口,希望学校代为教育。

(三)教师思想重视、方法需引导

绝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在小学进行青春期教育很重要。尽管如此,但只有14%的教师会经常给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超过50%的教师认为,观看音像制品、阅读书报、课堂教学等是青春期教育的有效方式;有部分教师认为专题讲座和个别指导也是有效的。

二、多措并举,用心探索青春期前期教育策略

(一)构建学校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课程体系

1.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课程

在课堂实践中,我们也在思索构建学校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课程体系,并确定了学校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课程的目标。具体目标是:让孩子们了解、关注自己及朋辈群体的青春期身心变化,学会用坦然的态度面对青春期,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惯;认识性别意识的发展过程以及男孩女孩的差异,学会尊重男孩女孩的差异,悦纳自己的性别;懂得异性学生间积极交往的意义,掌握异性学生之间交往的原则;学会尊重异性,不侵犯异性的隐私,懂得自我保护;丰富自我体验,深化自我认识,正确地评价自我,进一步悦纳自己,完善自己。

围绕生理变化、男女性别差异、卫生保健和男女生青春期心理、悦纳性别,利用每两周一节的心理课,课题组开设了“嗨,青春期”“男孩女孩,看过来”等青春期主题团体辅导课,还利用课堂时间选播了“花季小樱桃”“雨季葱头仔”系列青春期教育视频。《哎呀,我不会还尿床吧?》《“好朋友”来了!》《女生保卫战》《的秘密》等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让孩子们在赏析中与小樱桃和葱头仔共情,在共情中感悟青春期到来的忐忑与坦然。围绕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的困惑,开设了“认识我自己”“这就是我”等心育课,引领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学会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围绕青春期孩子亲子沟通、同伴相处困惑的现状,开设“换个位置想一想”“假如我是……”“学会沟通、让心靠近”等课程。这些主题(见表1)贴近小学生高年级的实际,而且心育课形式生动活泼,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并期待每一节心理课。他们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2.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讲座

除了课堂,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围绕学生关注的青春期热点问题,或分开男女生,或男女生混合一起,进行重点突破和灵活疏导,为女生开展了“我长大了”“众说纷纭青春爱情小说”等讲座,为男生开设了“青春悄悄来”讲座,为男女生一起开设了“走进青春期友谊”等讲座,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在实践中,结合我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初步构建了学校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讲座的框架体系(见表2)。

在青春期前期教育主题课程的实践中,课题组主持开发的“男生女生,快乐青春”精品课程获市提名奖,“认识自我,快乐成长”精品课程获市入选奖,课题组执教的“男孩女孩,看过来”获2010年市青春期教育优秀课例评比二等奖,“认识我自己”获2012年第三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二)开发学校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校本教材

根据青春期教育调查(学生版)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只有57.8%的学生会主动去学习青春期知识,绝大部分学生需要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们现有的青春期知识获得的途径依次是报刊杂志和书籍(97.4%)、互联网(95.2%)、妈妈(家人)、课堂和教科书、学生朋友、广播电台和电视。他们最愿意的是从互联网、报刊杂志和课堂上获得相关知识。从网上、报刊书籍中获取青春期知识固然是很好的途径,但是网上和报刊书籍信息浩如烟海,良莠不分。如何从网上和报刊书籍中获取正确有益的青春期知识,需要家长和教师进行指导、监督。所以,课题组在扎实开展课堂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忘搜集适合学生阅读的青春期书籍。两年来,我们购买了《Why?新时期少年科普知识动漫百科全书》《阳光寄给你:青春期心理健康故事》《爸爸写给青春期儿子的80封信(珍藏版)》《妈妈写给青春期女儿的80封信(珍藏版)》《漫话青春迨拢男生版)》《漫话青春迨拢ㄅ生版)》等几十本书,并罗列了青春期阳光阅读的推荐书目给学生。很多学生表示阅读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

在立足课堂实践和推荐读物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对我校高年级学生有所助益的青春期前期教育校本教材《启航青春阳光相随》。教材以“男生女生,快乐青春”精品课程内容体系为蓝本,共有四个主题:一是“嗨,青春期”;二是“男孩女孩看过来”;三是“走进青春期友谊”;四是“众说纷纭青春爱情小说”。每个主题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由“名家名言”引出“导言”,结合调查、采访,通过情境故事、访谈手记和个案分析开展的“马教师的悄悄话”,对处于青春期前期的高年级孩子指点迷津,最后提供富有“营养”的“阳光阅读”,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了解爱与性,树立正确的观念,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也为教师和父母了解、关爱、帮助孩子提供参考。

(三)以活动为载体,多途径进行青春期前期教育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坚持在高年级孩子中开展“馨心园”个体咨询,让学生在诉说与真诚关注中豁然开朗;开展“青春期主题”手抄报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搜集青春期主题相关资料,丰富自身认识;开展“青春心语”活动,让学生自主或写或画表达自己在青春期的快乐、困惑与成长感悟;通过青春期主题征文、视频、电影赏析方式进行教育,开展“馨心园”心理社团系列活动。“馨心园”心理社团以团体辅导、心理剧为主要形式,以游戏活动体验表演为主,穿插学生分享感悟。丰富多彩的主题,生动活泼的形式,身心参与的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加阳光开朗。2010年,课题组指导的综合实践报告《为青春导航――小学高年级青春期调查与反思》获中山市第七届中小学科技节之科技创新大赛综合实践报告二等奖;2011年,课题组原创了校园心理剧“我的学习梦”,组织学生彩排、演绎,最终获得中山市东开镇首届心理剧一等奖第一名、最佳创意奖,中山市三等奖。

三、搭建家校青春期前期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