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企业信息化建设路径

企业信息化建设路径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3 15:19: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企业信息化建设路径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企业信息化建设路径

篇1

(一)信息化建设能顺应当今时代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发展也越发迅速,随之而来的是愈发白热化的内外竞争。在这个速度取胜的时代中,速度对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信息化建设无疑使企业速度大幅提升的建设。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可使企业的发展和需求得以满足,发展需要创新,否则无异于止步不前。因此,企业若想在残酷的竞争中得以一席之地,必须对管理方法或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信息化建设能提升工作效率

企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一样,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趋势不断进步发展的。科学管理是当前时代的要求,而将信息化建设相关内容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便能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信息化建设因其信息电子化的强大技术优势,使员工的工作效率均大幅提升,也使企业渐渐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式,从而带动了企业的发展。

(三)信息化建设能促进企业管理

对企业进行管理是为了促进企业的进步发展,并与高效率、高质量共同保证企业的发展能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十分复杂,且为一衣带水的关系,因而此过程绝非易事,而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捷径,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管理。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成本较高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需要较高的经济投入。然而部分企业本身的经济实力较弱,不仅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而且不具备良好的信誉。因此,可谓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有很多的融资压力。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即使融资成功也只能解一时之忧患,而难以将资金使用维持到最后,因而使之前的投入付之东流。

(二)企业信息化观念有误

企业信息化建设固然有诸多优势,然而它并非是万能的,其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企业的管理而言,需要技术、管理、战略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配合,而部分企业管理者忽略了企业的实际状况,一味地希望以信息化建设解决企业管理乃至企业中的各种问题,而这无疑是不现实的,也往往事与愿违。

(三)业务模式也需要改进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工具的使用可大幅避免工作中的数据错误,从而为员工的工作提供便捷,然而便捷并非是企业管理的全部目的。想要实现企业管理的全部目的,不仅需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时需要企业对传统业务模式流程进行改进创新,只有将以上二项内容相结合企业管理的作用才能被发挥。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短缺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技术,而技术就需要懂技术的人。然而实际上,我国企业中此方面的人才是十分紧缺的,甚至即使是从事该方面工作的人也只是简单的懂些技术,而其管理等方面的其他知识是明显不足的。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创新路径探索

(一)企业管理需落实到每个细节

企业好比一台机器,企业中的员工就好像是机器中的零件,机器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各个零件的正常运行,企业的良好管理也离不开企业中员工及各部门的紧密配合。这里的员工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由领导者在内的企业人员,领导是员工中的一部分,发挥着统领全局的作用,需结合企业实际做合理决策,并把关企业发展中的各个细节。同时,企业也需要内部调整,以抛出陈旧落后的组织结构,使原有的冗杂且职责不明的任务分工变得清晰明朗,以全新的适合发展的结构展现出企业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企业管理应立足于企业实际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的必经之路,然而信息化建设需要是有计划的,且符合企业实际状况而进行的,而非为了建设、为了适应时局而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原则应为以大局为重,以企业自身实际出发、合理统筹、分阶段进行、量力而行。建设中首先要把握住重点,如成本、质量、资金等均为管理中的重点,同时要分出框架,可分为技术、人力、产品等内容,把握好重点与框架之间的关系,使每部分都得到发展,从而使企业能够得以全面发展。

(三)企业管理创新应借助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环境和大的社会背景下来看,我国企业的管理基础不强、理念陈旧、管理落后、创新不足,管理水平整体偏低,而如此偏低的管理水平又是难以适应当今形势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企业管理创新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难题,但也并非无解,其中的一个答案便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所以,企业有必要对信息化建设合理利用,并不断发展自身的综合实力,以不断适应发展的社会,使其在竞争中生存并获胜。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长期坚持

篇2

【关键词】

会计信息电算化;局限性;探究方案;未来预测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是将会计与网络信息发展完美结合的体现,也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失误率,这无疑是企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21世纪的今天,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化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逐渐与信息接轨,而会计这一与数字紧密相关的行业也不例外。会计信息电算化可谓是大跨步的发展,并逐步完善。尽管当下会计电算化发展已初具规模,但这其中也不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

1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局限性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短缺,从而投入到会计信息化的资金不足。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无疑是一项长期且艰难的工程,资金投入不足将严重阻碍会计信息化发展。此外,中小企业信息化观念要远远落后于那些大型企业,管理制度方面也远远不及。相对那些大型企业,发展较好的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方面,中小企业则显得更加保守,它们更倾向于坚持传统那些记账方法,而对于会计信息化的投入,很大一部分也是由于追逐潮流的缘故,并非本身主动的结果。再者,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更是严重短缺,目前国内也没有能够更好满足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管理软件。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发展中更是举步维艰。

1.1 会计电算化仅仅起到简化劳动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会计电算化确实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是企业会计业务的一大革新。但现今的电算化仅仅局限于将会计与网络信息简单结合,只是将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通过电脑算法加以计算,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以及准确率,但并未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整合分析的能力。同样地,电算化只是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却并未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及管理能力,从而对会计人员提高学习积极性有不利的影响。只是注重企业内部的管理的会计电算化,终究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始终不能与外部信息相结合。这种电算化的实现,也只是一个企业内部自身的局域网,始终未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换言之,当下电算化的实现,已远远落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因此,我们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行业发展充分结合,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行业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1.2 会计人才结构不合理

眼下,懂会计的人在我国随处可见,但既懂会计又能灵活掌握会计信息技术的人却十分缺乏。因此,实现信息资源的规划、信息化工程中成本、质量、完工程度的合理规划则显得有些困难。同时,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信息化服务与管理,高难度的信息化处理更是望而却步。近年来,会计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但绝大多数增长来自中低层次会计人员,而高层次会计人员依然十分紧缺。现今的会计行业,传统会计记账人员过度饱和,而能够更好地将现代信息化融入到会计实务中的高端会计人员则少之又少。尽管,每年有大量的高校培养出的会计人才流入社会,但他们仍旧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人才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此,若会计人员结构没有改变,会计人员没有质的突破,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只能成为空谈。

1.3 会计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仍需完善

由于很大一部分企业对会计信息电算化运用时间较短,对其管理还熟练,缺乏管理经验,不免造成会计档案的丢失或对外泄露。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规章制度的制定不健全,是造成会计档案人为破坏或外部所窃取的重要要因之一。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定时对会计档案进行备份与清理。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应及时对硬盘数据进行不少于两份的备份,同时备份不应存放于一处,应于不同地方进行保存。但有一部分企业因为对数据备份的管理不当,造成数据丢失后无法恢复,给企业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此外,因为对会计档案包括内容不太了解,造成相关档案磁盘和资料不能够及时归档,还有一些即使已经归档但内容并不完整。

2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2.1 会计信息化预测

2.1.1伴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扩展,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快速准确地获取财务原始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信息化发展无疑是未来企业会计发展的前进方向。

2.1.2会计职能将发生一系列改变,由传统的核算型逐渐向核算与管理相结合发展,基础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将紧密结合,进一步注重适时控制与分析决策内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仅仅以核算为主。会计系统将由传统的事后核算与记账转变为一个由事前、事中、事后组成的全面核算及监督管理系统。此外,在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影响下,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及时性要求越来越苛刻,传统的年报、月报报告已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因此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就成为企业会计信息发展的一个努力方向。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强化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2.1.3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网络信息与会计业务处理相结合,这也将对会计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提出巨大挑战,不仅要求他们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及运用能力。因此处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之中的企业应当进一步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企业高层更应给予会计信息化足够的重视。

2.1.4为了进一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亟需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人才无疑是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首先,国家应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投入力度,为企业输入更多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应加强对本企业会计人才的再教育,进一步提高其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最后,高校教育应注重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加强网络技术与会计的结合,从而推动企业会计由“电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同时,对会计人员的培养,要注重层次,既有中低层次人才的培养,也不乏高层次人员的培养,既有会计人员,也不乏计算人才,进而实现向复合型人才的逐步转变。

2.2 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领导应足够重视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其实,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各部门职能应明确,需要做相关调整的应及时调整;最后,要根据相关规定制定属于企业内部的适当的规章制度,为确保会计电算化规范实施奠定基础,此外还需制定相关的监督制度。

2.3 维护企业系统安全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实务操作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存在一定的网络风险,由于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还不是很高,这就要求企业可以与技术提供商相合作,进而规避一定的风险。财务数据对企业影响至关重要,是企业的绝对机密,一旦泄露,将对企业产生不可预估的损失,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国家应制定相关计算机法律来进一步约束计算机犯罪,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坏境。

【参考文献】

[1]赵金玲,刘爱东.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4期

篇3

我国99.8%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95%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与进程。现阶段,众多的民营企业发展参差不齐,但信息化建设在其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已受到普遍的重视。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如何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身信息化发展的路径。

一、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学阐释

(一)信息效能构成民营企业生产函数的主要变量。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来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流通领域,企业生产函数的基本变量主要是低廉的劳动力和有限的货币与实物资本。随着市场扩大和行业扩展,现代科技的影响逐渐渗透到民营企业的经营之中。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行业技术进步的跟踪与借鉴和引进,科技因素特别是信息技术产生的效能已越来越多地成为现代民营企业生产函数中的重要变量。

(二)网络技术进步引致民营企业边界发生变动。成长中的民营企业大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其灵活的经营策略在市场竞争中优选新技术,使生产过程中资源效能的边界得以扩大。它们在不降低其他资源效能或要素与产品份额的情况下,单独或共同提高其要素的效能,使企业的生产和市场边界迅速外移扩大。

(三)信息网络的运用降低民营企业外部交易费用。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的民营企业最关心在客户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采用适用的网络信息技术,以提高关键经营环节的效能和降低庞大的市场协调成本或营销费用,其结果明显节省了企业的外部交易费用。

(四)信息系统改善了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民营企业在管理架构上以家族式管理为主,60%—70%以上民营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机构成员属于同一家族或类家族成员。先进适用的信息系统使家族企业的信息传递由垂直化转向扁平,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与激励机制的性能得以改善。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理论及实践

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在上世纪后期提出著名的信息化建设的诺兰模型,该模型阐发的信息化阶段理论指出,任何组织由初步的手工信息汇总和处理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客观存在一般的发展道路和规律。数据处理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受到技术进步、应用拓展、计划和控制策略变化及用户状况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六个依次递进的阶段。

(一)计算机局部替代人工的初始阶段。计算机对用户还只是替代手工进行日常收支账务管理等数据登录汇总的附属性设施,企业管理者对数据处理控制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信息技术对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及对企业边际收益的直接作用,用户还停留在怀疑和观望阶段。

(二)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散阶段。企业管理者开始关注信息系统方面的投入和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信息技术边际收益远高于其边际投入的现象,激发用户不仅在财务、行政业务管理,而且在购销与存货管理、生产与设计管理等方面开始谋求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

(三)信息化系统控制阶段。在经过初始和传播阶段的不断摸索后,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始步入正轨。企业专门设立正式的信息管理部门,以统筹和控制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处理活动。同时,要求在企业层面和不同职能部门的层面制定实施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计划和系统发展的方案。

(四)规划和标准趋向统一的集成阶段。企业从管理计算机转向管理信息资源,新兴产生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生产(CAM)等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相继运用并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管理者开始使用数据库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现有信息系统的整合。

(五)信息系统全面综合应用的数据管理阶段。企业的信息系统已从单项应用发展到数据库支持下的综合应用。管理者基本上可全面考察和评估信息系统建设的各种成本和效益,分析和解决信息化过程中不同部门的平衡与协调。日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系统直接进入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常规管理。

(六)信息化嵌入企业发展的成熟阶段。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已将信息化建设视为企业常规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提前规划企业的信息化蓝图和采用先进的信息控制管理系统,为企业各项业务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系统支持。先进信息技术系统的嵌入完全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充分体现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功效。

诺兰的信息化建设阶段理论或模型描述的是发达的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通常都要顺次经历的程序。阶段理论认为模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不可能跨越,尤其是第三阶段控制和第四阶段集成这两个阶段的过渡转化在整个流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信息技术进步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不妨碍不同的组织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策略或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时,首先应认识到实施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根据该阶段的特征来指导实施主体的信息化建设。 转贴于

三、民营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信息化态势

民营企业的信息化要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必须把握民营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相应阶段的信息化需求态势,并以此为参照来寻求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实践与信息化阶段理论的契合。民营企业从规模扩张和管理体制更新的角度考察,其自身发展和信息化态势可概括为五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的信息化业务有待激活。早期的民营企业主要是以个体、私人企业为主,资金少,人员少,技术少,生产与经营波动大,市场有待入门,风险抵御能力低,企业分化严重,存活率低。企业的家族色彩浓厚,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管理架构简单。随着中后期的科技型企业与国企改制型企业加入民营企业阵营,上述情况有所改善。这一阶段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基本上还是一种自在的状态,少数企业使用了计算机,大多数企业处在信息化建设的初始状态。

(二)适应阶段的信息化业务尝试跟进。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民营企业进入适应阶段,经过不断探索调整,生产经营正常运作起来,但不平稳。技术路线和产品尚未明确定型,生产故障和产品质量问题不断,客户资源短缺,进入市场难。在管理体制和架构上企业开始摸索和尝试合伙、合作、有限责任制和股份制等形式。企业在处理内部财务报表和营销资料工作中广泛应用计算机,在财务管理的MIS系统、办公自动化的OA系统等一些易于实施的方面进行尝试。这一时期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已觉醒,成为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最为关注的传播阶段。

(三)稳定阶段的信息化领域逐步拓展。民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取得一定的市场资源和客户关系,生产经营进入稳定阶段。这一阶段企业技术路线明确,产品定型,目标客户锁定,融资渠道建立起来,内部管理架构和制度及人力资源基本形成,经营业绩显现并渐趋平稳。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则表现为由传播阶段向控制阶段过渡,部分企业设立起独立的信息管理部门,拥有自己的企业网页和邮箱,信息技术的运用从内部管理扩张到外部购销业务和信息输出。同时,大量有待甄别和处理的信息资讯开始拥堵,企业信息化建设处在最为迫切的阶段。

(四)成长阶段的信息化需求出现井喷。企业完成初期的原始资本积累后进人快速发展的成长阶段,生产规模扩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提升,专利等专有技术拥有量增加,员工数量和素质上升很快,利润增长迅猛。但资金筹措、产能发掘、市场维护,劳资关系、客户关系、银企关系等矛盾冲突迭起,管理高阶化提上日程。这是民营企业信息化进程中需求最为旺盛的时期,为解决企业管理日渐增多的矛盾冲突,应对各方面信息资讯,企业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大量投入,集成多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系统,以有效实现生产经营信息的收集汇拢、筛选分类和传输处理。

(五)成熟阶段的信息化系统格局形成。企业进人行业中上游地位,生产与营销处在高位运行,企业开始注意企业形象,社会影响度广为接受,这是成熟阶段的民营企业的重要特征。在优秀的民营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体制为企业主和经营者所认同,企业不同阶层的经营管理者、技术团队、基层员工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企业逐步与社会资本融合,并进一步向公众公司发展,成为社会混合制经济的主要组成。这一阶段企业在信息化的需求和发展态势上,与企业信息化阶段模型中的的成熟阶段相吻合。

四、民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构建路径

(一)确立信息化与企业发展在阶段上相互适应融合的思路。民营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不同阶段的渐进演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和需求是逐步递进的,而且信息化建设的阶段通常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阶段,信息化是由企业生产经营进步的需求所拉动的。企业信息化也是一个不间断的流,与企业的资金流、物资流、人员流一样处在不停的运行流转之中。它的起点可因企业的行业性质、规模实力和所处阶段有所不同,但它的发展演进仍须遵循自身的内在规则。信息化与企业发展过程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理想的目标境界是达到信息化与企业的现代工业化进程的相互融合。

(二)坚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选择的先进适用原则。民营企业现实生存发展要求和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现代工业化浪潮下的企业发展,不论发展中的新型现代工业企业还是改造中的传统工业企业,都必然会融入信息化的元素。但企业的信息化显然不是硬件和软件越超前就越好,也不是资金和人力投人规模越大就越强,它必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阶段相适应。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时期的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取舍、硬件和软件装备的配置、信息化运行和维护的模式,都应有其特定的内容和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支出代价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回报是企业经营的根本准则,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样要遵循这一准则。信息化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但它的实质只是企业盈利的手段。因此,先进而又适用的才是最好的。

篇4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当今的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在细节决定成败的今天,企业都把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与同类企业竞争的资本。笔者认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学习型企业,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氛围,才更有利于打造出一支优良的员工团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企业文化分析

就当前知识经济时展的特点看来,当前学习型企业文化乃是新时代企业的生存灵魂。学习型文化是一种新产物,是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一种个性文化,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源自内在需求的一种具有竞争力的选择。每一家企业的学习文化都由于该企业的自身原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当今社会企业的个性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且也是企业竞争的基础源泉,它从本质上推动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

1.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

毋庸置疑,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以往相比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超越,一个以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市场在全球逐步形成。在此时,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其明显的时代特性,一个是科技发明的周期越来越短,另外一个是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其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崛起使社会经济的增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其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新形势下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市场竞争及其变化要求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

科技的高速进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的物质产品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丰富程度。人们对商品的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大,商品市场也由最初的以卖方为主的角色转轨到以买方为主的市场变形中。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但给消费者的自由需求带来了利处,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商品的生产经营者以深远的影响。总而言之,随着市场消费者需求的越来越高,致使国内、外市场体制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浪潮中,企业要想得博得一席之地,必须与时代同步,进行产品的时代创新、技术创新,把企业全体员工的知识、智慧集成于一身并将其融入到产品与服务中,打入市场,溅起经济市场的浪花。

三、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的作用

首先,学习型企业文化保障组成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协调发展。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的价值观、精神以及行为文化,因此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运行与发展都有一个全局的反映。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其导向作用,使企业的各个部门与成员都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目标,明确各个部门、人员的任务与职责,从而使资源在企业内部合理分配,使每种能力都有其形成的合理的资源基础。

其次,学习型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促进各种企业内部能力将这些能力有机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逐步演变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习型企业文化以这样的凝聚力作为竞争力的基础,使企业员工深切认识到只有把握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团队精神,才能真正增强企业的实力,从而将各种小能力变成大能力,最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最后,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中,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企业管理者在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自我审视,清楚了解企业内部存在的和将要解决的不足影响,在对于这些信息的反馈中进一步改进,从而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稳步上升,使企业在当今激烈的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

四、学习型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1.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基石和灵魂

学习型企业文化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企业文化为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动力。战略的制定是企业决策机构整合各方力量,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为企业选择适宜的经营战略的过程,这就需要决策层在分析企业战略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文化特点的便于贯彻实施的发展战略。企业制定出战略以后,必须将战略的构想转化为战略的行动。企业管理人员只有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才能使战略获得成功,而统一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无疑会有利于战略的推进。

2.学习型企业文化与战略目标的协同

学习型企业文化具有战略导向作用。一方面,企业战略是学习型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单元。学习型企业文化往往会指导构建有效的企业战略,并且是战略管理的驱动力与重要支柱。而企业战略则反映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企业文化烙印,帮助企业实现使命和达成愿景。另一方面,学习型企业文化应该服务于企业战略,成为调动全体员工实施战略的保证。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创建有利于战略执行的企业文化来导航和支撑,必须用文化来打造企业品牌、树立企业信誉、传播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应特别注重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战略导向,一切战略行为均要与学习型企业文化保持一致,并在学习型企业文化的约束和指导下进行。

五、结论及建议

总的来说,当市场信息反映出企业创新活动有所不足,且这种不足是由于文化的惰性与落后所引起的,这时企业就应意识到对于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引入与实施,以其来激励企业的各方面创新,从而形成一套更完善、更先进的企业价值观来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达到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253.9

现阶段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电力需求快速增长,这就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准则。深入开展电力体制改革,使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处于不断变化中。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正在从最基本模式过渡到“物流中心”模式。本文通过研究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讨了在“物流中心”模式下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架构,提出了相应的路径优化,阐述了信息一体化建设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应用意义,加快了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升了电力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1 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认识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是指为达到客户要求,从发电始端到终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电力流动与相关环节的服务信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设备与配件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中。电力企业物流管理分散在电力系统中的不同职能部门,其相关内容涉及到物资采购与供应、设备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等方面。物流主要是以财务、运作、营销展开的,主要的活动包括运输、库存、订单、管理等,相关活动紧密相连,因此物流信息的管理将大大影响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高效性,不断加大对电力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革力度,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分析我国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的现状,虽说整体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总体发展没有实现生产自动化的有机结合,在信息化建设发展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缺乏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才能立足当今社会。从目前许多电力企业来看,其物流管理大部分采用的是最基本,最传统的模式,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能力不足。即使有少部分电力企业采用了现代化的“物流中心”管理模式,但仍是建立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没有实现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与规范化;有的企业不采用“物流中心”管理模式,缺乏对物流信息的了解,无法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制约了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无法实现,企业不能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加大了物流管理的投资成本与管理成本,降低了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2.2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专业的部门设置不够规范,不够完善,许多电力企业缺少专业化、规范化的物流管理部门,其岗位与建制也不够完善,使得专业化的物流管理工作无法推进,减缓了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除此之外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不够,技术革新速度慢,信息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不够好,应用不够普遍,效率不够高,发展相对落后。有些企业虽然引进了最新的科学技术,但管理模式不够先进,不能充分发挥科技的便捷,实现效率最大化,信息系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3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结构不够合理

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管理模式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其设置不够合理,不够系统,这就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世界。在信息全球化的形势下,电力企业应该不断革新内部组织结构,使其顺应时代的要求,促进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应该改变其传统管理模式,实行自上而下控制的组织形式,实现其网络化、扁平化和系统化,提高各个部门的融合程度,使企业组织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使其立足社会,不断发展。

3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优化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对现代电力企业而言,以“物流中心”管理模式的现代化管理是时代的要求,是物流管理发展的趋势。因此转变管理观念,完善管理体系,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重中之重。针对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起步早,信息化管理相对较低,管理模式传统,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等特点,需要采取高效的措施,以此提升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1 加大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力度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此时电力企业应该从大局出发,统筹规划“物流中心”管理模式,整合企业内部系统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从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基础建设等各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电力企业应加强信息一体化的建设,实现信息和管理系统、政策支撑系统以及安全支持系统的一体化,将创新精神应用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利用硬件配置的基础,开发软件,完善科学高效的信息化体系,增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3.2 完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构建健全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保证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电力企业搜集更多的资源,同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健全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用,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提高综合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在处于不断变化中。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完善,综合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能,才能推进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电力企业可以不断加强物流融合意识,通过完善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存储系统,运输系统,咨询系统,仓储管理系统,配送货系统等,进一步加快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

3.3 加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规范、合理的组织机构能够带给企业最大的效益,能够实现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为适应物流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趋势,电力企业应设置科学、规范、标准的物流管理系统,以降低运行成本,加速现金周转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努力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稳定发展、高效运行及建设。电力企业在设置组织机构是必须坚持效益原则、成本最低原则以及科学管理原则等,加强廉政建设,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电力企业应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监督保障电力企业的运营与发展。通过制定供应商、采购价格、采购合同、采购质量、效益监督、责任与奖罚等管理制度,以此加强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组织架构建设,努力实现组织机构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综合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结论

综上,建立以“物流中心”管理模式,将会给电力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电力企业通过加强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力企业的效益最大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我国电力企业的腾飞。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共享企业资源信息,密切联系企业各个部门,使管理更加具有规范,更加专业。同时电力企业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实现电力企业管理中人、财、物的优化配置,建立一个服务、业绩、质量高效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推进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吴勇.浅谈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J].经济视角,2011(2):26-61.

篇6

PPG模式留下的疑问?

成立于2005年10月的批批吉是中国垂直电子商务网站的一个神话。这家没有任何实体店、厂房和流水线,员工总数不到500人――其中还包括200多位呼叫中心工作人员的新企业,只有三个用来存贮成品的仓库。

就是这样一家利用网络、电话和目录进行直销的新企业,在短短两年内直逼国内传统服装界的老品牌。

没有工厂和店铺,因此PPG也被称为“轻公司”,相对于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PPG模式显然虚拟的更为彻底。

良好的市场表现,不仅使得TDF、JAFCO Asia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在2006年对其进行第一次投资之后,又进行了第二次追加投资,更是吸引了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首次对其进行大量投资。其男装直销模式的一度火爆,不仅使得国内多家模仿者相继投入到网络直销的阵营,比如当当网、VANCL等,一批新成立的网上衬衫销售公司如“BBS”、“51衬衫”等也纷纷投身到这一热潮中来。

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衬衫企业也参与到淘金行列。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报喜鸟集团在原有基础上建立的BONO网络直销品牌。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规模的快速扩张所带来的管理水平的下降,使得上游企业控制不力、产品质量控制不严、售后服务差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此前市场传言,因为拖欠广告公司债务的诉讼纠纷,PPG旗下两个商标“PPG”和“YES!”已被法院查封,有关PPG资金链出问题的话题已是满城风雨。

业务模式不成熟致祸?

PPG模式之所以在短期内获得成功,在于其充分迎合了国内已经颇为成熟的网络消费者的需求,使得电子商务这一早期被证明只能成为宣传平台的技术真正成为了服装企业的销售渠道和商务平台。

随着国内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技术再一次在服装销售领域展现出了勃勃生机。这可能是PPG模式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那么,为什么PPG模式又会如此昙花一现呢?

除了之前提到的PPG规模迅速扩张下引起的管理水平下降外,其本身业务模式的不成熟才是根本原因。

网络直销模式带来的价格优惠和新鲜感,最初的确赢得了很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随着最初的兴奋消逝后,消费者的需求随之提升――他们渴望实体店购物带来的感受体验。

然而PPG们在最初的成功之后,并没有借助技术创新来满足消费者这一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所以其模式注定将是昙花一现。

服装直销模式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那么,服装直销模式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无疑是借助技术创新以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也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服装直销模式较为成熟的欧美国家,同类企业的直销模式正是以数字技术为龙头的,凭借其过硬的服装定制软件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凭借渠道营销这一可简单复制的环节。

早在2004年,美国服装行业协会就嗅到了服装销售产业IT化的气息,仅仅在纽约,就有20余家软件公司接到了来自不同服装品牌针对网络定制要求而发出的软件设计定单。

当时,美国服装行业协会想要下属数百家成员公司在互联网上向全世界的用户制作最新款式的服装,提供最出色的服务。美国服装业已决心启动全球性的个性化服务。

顾客进入“电子裁缝”试衣亭,选择满意后,按要求向网络银行支付定金。所有的测量数据经公司的内部网传至总部,再将订货单分送至就近的子公司或协作生产据点,后者通常拥有CAD/CAM,一般在15天内就可送货上门。

无独有偶,领先亚洲服装业的日本,服装IT化的进程也是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日本东芝公司早在2006年就已研制出了电脑试衣系统,能够在屏幕上显示顾客的三维影像、模拟顾客的肢体动作,顾客还可以通过电脑虚拟试穿中意的服饰。

所以,PPG模式要想持续获得成功,必须不断深化数字技术的应用,满足网络用户个性化的定制需求,才能真正建立起竞争壁垒,也才能把产品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男士衬衫扩展到所有的服装品类。

ITAT模式带来的思考

同PPG模式一样,ITAT模式的出现对传统服装零售领域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店面从2004年成立之初的8家,到2008年计划开出的2000家。销售额从2004年的546万元到2007年的40亿左右,一切似乎只能用爆炸式增长来形容,短短4年的迅猛崛起成为了近两年中国服装行业突围破局的一面旗帜。

ITAT商业模式以“铁三角”著称。“铁三角”模式出现在服装生产商有大量存货需要找到一个出货路径,同时部分商业地产资源又处于闲置状态的情况下。

ITAT将服装生产商、商业地产的闲置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减少中间环节令货品成本降低,实现品牌服装平价化。

ITAT通过零进场费、零销售费、快速结款吸引服装生产商。进驻商场,ITAT并不像传统租赁一样预付租金,而是将销售额与商场分成,根据当月商品销售额按提成来支付场地租金吸引房地产商。同时,ITAT实行零货款战略,并不先付货款,而同样是将销售额与供应商分成。

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其良好的发展潜力更是先后吸引到了1.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更进一步支撑了其快速拓展。

然而,与此同时,其产品销售能力的不足、商业地段选择的不当等等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以致其原定于2008年香港上市的计划迟迟难以实现,前途未卜。

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迅速扩张

无论ITAT最终的命运是什么,都不影响我们对其进行思考。很多人在评价其成功原因时,都提到了其有效资源整合而创造的新商业模式。

的确,ITAT成功的第一要素无疑是其创造性地整合了急待出货的服装生产商和急待寻租的商业地产商。但是除此之外,我们不得不提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其快速扩张所带来的支撑作用。

从服装供货商方面来看,ITAT在全球寻求合作共赢的商业伙伴,其合作品牌涉及来自法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上百个品牌,这直接加剧了其服装销售以及运营管理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支撑其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基础正是可以迅速复制的IT技术。

ITAT通过高效的ERP系统,根据自己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快速的供货补给,同时,ITAT的ERP系统对其千余家供应商提供信息系统查询帐户,供应商可以监控终端库存的变化,随时查到产品在ITAT全国所有门店的销售时间、价格,并且可细化到款式、码数、颜色等,这使得其供应商可根据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及时安排货品的补充或调拨,从而提高了效率。

同时,在高效的信息交换体系下,ITAT真正实现了全面的信息化管理。通过ERP-POS系统,ITAT各门店的销售状况真实、细致地展现在了商业地产商和服装供应商面前,其完全透明的经营策略对合作者全面开放其信息化系统。

或许ITAT建立强大信息共享平台的初衷是为了实现信息透明下的利益公平分配,但是基于信息共享平台的运营管理方式客观上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可以想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许我们还会发现与ITAT模式类似或者更优于它的新商业模式。

信息化建设问题初探

服装产品具有短生命周期、SKU(库存保存单位)众多、消费者偏好难以把握等众多特点,这一切使得服装产品运营管理的焦点成为了供应与需求(销售)的平衡。既需要避免因缺货带来的损失,又要避免库存积压带来的成本上升,然而这两个问题正是国内服装品牌商面临的最头痛的问题。

服装产品的需求很难预测,往往采购提前期越长需求预测的误差就越大。所以从实践来看,应对供需平衡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上文提到的电子商务方式,即通过引导消费者订购从而实现“零库存”运作;二是利用快速响应不断缩短采购提前期,通过短期预测和补货来尽量降低预测误差所带来的损失,而这正是“ZARA模式”所采用的方式。然而,无论是哪种方式,强大的信息平台都是其有效实现的基础。

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企业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逐渐把信息平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全力打造适合自已的信息化平台。

他们试图依靠优势信息平台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反应周期或者是加强对终端的控制能力。然而从最近一家咨询公司对国内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调研结果来看,国内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与国外企业信息化投入一般至少要达到销售额2%以上的水平相比,66.67% 的国内被调查纺织服装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低于2%;在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方面,58%的企业认为“缺乏技术积累,技术风险大,技术创新成本高”,可见,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信息水平提高的关键要素;而55%的企业设置了CIO职位,直接向总经理负责,这也从一个方面例证了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但是信息技术人员流动性的偏高,限制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化。

信息化建设路径求解

与上述问题相比,更为棘手的是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大量投入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价值。原因何在呢?

信息化建设的盲目性是罪魁祸首。企业实施信息化并不是单纯的软件应用,它涉及到对企业管理架构的重组,会触动企业的根本结构。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的是一个整体的企业运作模块,它蕴涵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敏捷的IT技术,将引导企业进入标准化的管理运作模式。

然而,很多企业领导者都认为将管理系统引进过来,进行大笔投入就好了,而并没有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改进原有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策略。

实际上,信息化的作用是支持业务模式、进而促进业务模式的改进,这才是信息化的最大价值。

所以,企业在实施信息化项目前首先要分析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模式,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业务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软件本身并没有好坏,关键是是否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

其次,信息化建设的断续性也是导致信息化价值无法实现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企业受制于资金、企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一阵风,无法做到持续投入。

从国外先进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经验来看,信息化的最大价值在于构筑起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而这种响应能力往往需要企业对诸多环节进行信息化的投入才能真正实现。

例如,以POS和分销系统实现销售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分析;以CAD/CAM等系统实现快速设计和生产;以SCM系统等完成对上游供应商的管理,从而实现采购提前期的缩短和快速准确配送;以商务智能系统实现信息的智能分析,以支持快速科学决策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快速响应能力的失效。所以,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性才是保证信息化应用价值实现的基础。

当然,处于不同供应链环节的企业应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业务支持系统。比如,生产企业应首先建设以ERP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系统;品牌商则应强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辅助设计系统的建设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化建设投入回报的最大化。

篇7

中图分类号:TP319;T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8-89-04

0 引言

近年来,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在企业核心业务领域成效显著,有力促进了企业精细化管理。然而,现场作业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短板,信息化手段尚未全面延伸和覆盖现场作业,造成现场作业管理依旧粗放和低效。同时,电网现场作业环境较为复杂,不规范的操作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和风险,甚至出现失控,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运用信息技术规范和简化现场作业流程,实现对现场作业的管理和实时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DA等终端设备逐渐普及,移动现场作业开始成为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在电力线路巡检作业、应急抢修等方面得到初步应用[1-2]。但是,移动现场作业的信息化刚刚起步,存在诸多问题,如移动应用建设路线不统一,可集成性差;移动应用功能简单,操作复杂、可扩展性和规范性差;终端管理混乱,数据传输安全系数不高,安全防护和集中管理困难;数据传输效率低,移动业务监控难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移动现场作业信息化的发展[3-5]。

1 现场作业的业务模型

电网企业移动现场作业在诸多管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需求。

⑴ 生产域:涵盖变电运行、变电检修、输电、配电、试验等专业,可对线路或者设备的日常巡视、检修、维护、试验等作业进行管理。

⑵ 营销域:涵盖电费、计量、业扩、用检等专业,可对日常电费抄表、电费复核、电表新装、电表换装、用户信息核查等方面进行管理。

⑶ 其他:涵盖物资、基建领域,可对物资盘点、抽检、监造、基建进度、质量等进行管理。

结合上述现场作业涉及的业务领域,建立了电网企业移动现场作业的业务模型,如图1所示。先由业务部门根据需要派出工单,并指派工单到具体工作班组,之后现场作业人员按照标准作业指导书,开展现场作业,并在作业表单上逐一记录数据。完成现场作业后,将作业表单的数据回传给业务部门。

2 建设需求

电网企业需利用移动信息技术,全面规范现场作业和管理流程。

规范现场作业主要包括:

⑴ 规范作业表单格式,通过标准化的作业表单格式,尽可能消除差异,为后续的作业数据分析打好基础;

⑵ 规范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通过统一的风险评估及控制,保障一线生产人员的作业安全,降低作业风险;

⑶ 规范操作步骤及说明,将详尽的作业指导书固化到系统,确保一线生产人员正确、简便地进行操作,杜绝错误操作。

规范作业管理流程主要体现为“4W1S”,即明确现场作业的类型和工作内容(What)、明确现场作业进行的地点(Where)、明确现场作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When)、明确现场作业的工作负责人和安全监护人(Who),以及对现场作业过程进行监督和管控(Supervision)。

3 移动现场作业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

3.1 设计目标

信息平台针对电网企业移动现场作业存在问题,结合现场作业特点和业务需求,全面支持移动现场作业应用体系,规范现场作业,简化作业流程,降低作业风险,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3.2 技术架构

信息平台整体设计采用J2EE技术架构,提出轻量级的技术实现框架。整个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移动应用层:主要指作业人员进行操作的统一入口,在PDA、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移动终端上运行。作业人员通过登录移动现场作业信息平台,进入移动应用门户界面,根据分配权限使用不同作业应用的客户端。

移动通讯层:主要通过3G/CDMA/GPRS等公共无线通道的接入,建立APN专线接入,为接入的移动终端提供通道的通信和安全保障。

安全接入层:主要通过多种安全策略,保障移动终端的接入安全、数据传输安全和企业内网安全。

服务处理层:作为移动作业平台的核心层,主要完成业务处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访问监控等功能,为移动终端提供移动应用的服务端支持。

前置业务层:包括数据交换和内部业务实现,数据交换担负各应用系统与移动作业服务之间数据交互的任务,业务系统包括营销、生产、基建、办公等系统及相关移动服务接口。

3.3 功能架构

移动现场作业信息平台的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图3中,表单管理提供作业表单模板、模板附表的增、删、改、查以及模板编辑器、编辑器结构控制等功能。附表管理是对表单模板的补充,模板编辑器是对表单模板的局部调整,可灵活适应各类业务领域现场作业的差异化要求。

任务管理是对现场作业任务的管理、指派和监控,同时可查阅与现场作业相关的工作信息。

安全管理包含终端监控、作业行为监控、授权管理、接入认证、审计管理、安全策略管控等,实现对作业人员的GPS定位、作业轨迹和行为的监控。

基础数据管理用于基础信息的录入以及修改,包括任务类型、专业类别、作业类别、单位管理等信息。

查询统计用于对作业表单录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多维度统计,便于管理者及时准确掌握现场作业的详细情况。

系统管理包含移动应用的综合管理、终端设备管理、现场作业用户的权限分配等。

3.4 系统集成

移动现场作业信息平台通过对各业务系统进行应用服务和数据服务集成,实现各业务系统向作业现场的全面延伸。信息平台的集成架构如图4所示。

集成流程主要有以下。

⑴ 通过集成平台与各业务系统实现集成,当有新工单或任务时,集成平台通过业务系统提供的WebService服务接口获取相应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同时调用移动作业管理平台的WebService写入到数据库。

⑵ 移动作业管理平台根据作业任务的类型或者信息,自动或手动分配任务,绑定相应的作业表单,并推送到作业任务管理器。

⑶ 任务管理器按照任务的类型、规则和约束,分发推送给相应的终端和人员。现场作业人员登录终端时,可看到分配的任务列表,在完成现场作业后,再将现场数据回传。管理人员在后台进行作业统计记录和管理,并通过GIS系统实时监控作业人员的工作位置和作业路径。

⑷ 现场作业完成后,集成平台调用移动作业管理的WebService服务接口获取作业数据,并通过对应业务系统的WebService写回数据,整个集成流程结束。

3.5 平台安全防护体系

从终端安全、网络安全、业务安全、数据安全等四个方面,构筑移动接入安全防护体系,如图5所示。

终端安全:提供移动终端IMEI码/SIM卡绑定,按照安全策略强制执行开机验证和设备数据控制,自动检测异常设备使用情况,锁定遗失或被盗设备等;提供远程数据擦除。

网络安全:以第三方运营商提供的VPDN/APN专线通道为基础,提供APN入网申请、入网审批管控;提供SNC和HTTPs等安全通讯机制,实现与VPN网络集成;提供SSL VPN用户管理,保证所有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安全的,并保证事务的一致性。

业务安全:提供移动应用的用户统一认证、统一授权、单点登录管理,保障用户权限的合理分配和移动应用使用的安全;提供统一的CA服务器认证、移动应用动态口令管理,提高终端用户保密性。

数据安全:提供移动终端加密保护缓存数据,自动备份和恢复数据配置文件,恢复手持终端上丢失或损坏的数据,提供白名单、数据格式定义、应用层Web页面URL控制、关键词过滤功能等安全机制进行数据交换。

3.6 部署架构

移动现场作业信息平台部署包括移动终端、网络安全接入、移动作业应用平台、数据存储交换及内部业务系统,部署架构如图6所示。

移动终端:客户端通过专用的无线接入点接入基站。

网络及安全接入区:通过运营商的专线直接与企业机房连接,保障移动作业数据的安全传输。

远程移动安全接入平台:按照企业内部网络安全架构运行。

现场作业信息平台:提供平台应用服务、数据交换服务和数据存储服务。

内部业务系统前置机:提供各业务系统的移动作业接口服务。

4 应用案例

移动现场作业信息平台适用于电网企业诸多业务领域,现以生产域的日常线路巡视作业流程为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

⑴ 班站长登录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巡视任务的创建,生成对应工单,并派发给相关线路巡视人员。

⑵ 移动现场作业信息平台通过接口自动接收工单,并做相应处理,巡视人员通过平板电脑或PDA主动接收任务。

⑶ 巡视人员手持移动终端到达现场,严格对照该任务对应的标准作业流程,按顺序进行现场作业。

⑷ 班站长通过终端定位功能和轨迹跟踪,查看作业人员到位情况,并实时监督。

⑸ 巡视人员现场作业完成后,通过终端进行数据回传。

⑹ 班站长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若现场作业过程中发现缺陷,则启动相应缺陷处理流程。

⑺ 班站长查阅作业统计报表,全面掌握工作完成情况,并依此开展员工绩效考核。

至此,线路巡视作业全部结束。

5 结束语

通过电网企业移动现场作业信息平台设计、开发和应用,固化了安全风险措施和作业标准流程,规范了现场人员操作,减轻了工作人员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现场作业信息化管理,可实现作业数据的实时传递和分析应用,显著提升资产运行、客户服务、员工绩效评价、作业成本控制等管理水平。该系统平台在企业运营管理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荣岳,李军.基于PDA移动作业系统的设计[J].网络信息技术,2005.1:42-44

[2] 张金玲,黎峰,刘镇顶.基于PDA的移动作业标准化管理系统[J].计算机软件,2008.7:1831-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