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5:19: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0.引言
文化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当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状况。它不仅是历史的纪念碑和民族自尊与骄傲的象征,也是人类认识自身、获得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因而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开发资源。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人的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对文化类遗址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只从表面、短期效益看待遗址旅游开发问题,致使文化遗址的保护是举步维艰。重视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要知道文化遗址的失去是永远的失去,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历史文化为代价,遗址保护和创造经济价值这对逐渐尖锐起来的矛盾已经刻不容缓的需要我们来解决。如何在保证遗址资源不受破坏的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还文化类遗址一个真实的环境,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否则我们将愧对子孙后代。
1.文化遗址现状存在问题
1.1遗迹破坏严重
如今的文化遗址大都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破坏严重,无论是建筑还是环境,都已被破坏的面目全非。有些文化遗址甚至有些建筑荡然无存,只留下一片废墟。现在参观者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石碓或者一些仅有的历史痕迹,对这些遗址的建筑原貌、历史风范已经是难以寻找,因而难以深入理解这些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游客的兴趣。只能通过一些记载或者当地的流传来回忆当年的色彩。
1.2周边环境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已把文化遗址掩盖,当今的发展已经侵入到文化遗址区域中。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大量出现,以及部分素质较差的人存在,使得一些文化遗址的周边环境差到极点。
1.3污染严重
文化遗址的污染包含多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文化污染,其中包括毫无顾忌的无根源宣传,大肆的吹舞。其次就是水域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这些都影响着文化遗址的保护。
1.4交通组织落后
大多数文化遗址位置较为偏僻,所以道路交通组织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都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譬如政策、资金、及开发观念。所以这样就造成了开发前景基础薄弱,影响到文化遗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1.5景观的参观性差,内容少
由于前期人们对文化遗址的不重视,当今未开发的文化遗址大都没有景观设施,更没有很大参观价值。仅剩的一些建痕迹不足以展示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2.文化遗产,重点在于保护,既然是一个文化遗产,那么还原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设计的主要出发点
2.1实地调研,全面分析,科学论证评估,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
对任何一个文化遗址的开发都应进行实地调研,全面分析其历史性、真实性及可塑性。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作出正确的、符合历史事实的修葺方案,没有毫无依据地只凭主观想象将这些建筑人为美化或丑化,失去了历史真实感的文化遗址将难以吸引游人。对现状及前景做出科学的评估论证,尽可能恢复其历史原貌,对于没有破坏的部分仍然坚持保护原则。对周边影响文化遗址的东西要进行改造,尽量让其融合到文化遗址中,对影响较大的,不便融合的应进行清除,重新规划治理。
2.2改善周边环境
针对目前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料源的方法。在周边种植,建立防风固沙林,位于上风向污染源进行关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2.3道路交通改善
对于偏远地区的文化遗址,可根据游览和生活的需要改善交通组织,应将交通路线分为游览路线和公共生活生产路线。两条路线互不干扰。这样既满足了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又能满足遗址的开发。
2.4加大景观投入
为了给游客提供最为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应对文化遗址加大景观投入,包括小品及服务设施,使展区的内容更加丰富,增加观赏价值。
3.文化遗址,促进旅游开发。更得到有利的宣传和发扬其历史价值,文化特征和意义
3.1文化、功能上的合理定位,未来发展的长远打算。其城市性质因素、历史文化因素,为遗址的开发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旅游环境。
3.2游客定位准确。比如游客的年龄构成、本地与外地游客的比例构成、潜在的游客构成等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景区具体的主题内容和具体的配套功能设置等。
3.3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旅游资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4.结语
在传统的文化遗址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现代手段恢复、再现历史,加之专业合理的景观规划、科学完善的旅游系统管理。引导游人投身历史、感受体会历史,品位解读文化内涵的真正目的。因而对于文化遗址的自身价值和独有特色得到充分的继承、发扬。
文化遗址的历史内涵不是自然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借助适当合理的表现形式,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解读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只有建立在继承发扬文化内涵和恢复再现历史原貌基础上的表现形式,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嵩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03.
[2]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91 -02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天子权威下降,国家四分五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孔子提出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说:“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后来经过儒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入世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观,三是取财有道且寡欲的义利观。由此内涵不难看出,儒家的入世思想体现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一、儒家入世思想形成和兴盛的根源
历史上任何思想的形成和兴盛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儒家入世思想也不例外。儒家入世思想的形成和兴盛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根植于当时社会土壤中,才使得儒家入世思想生根、成长,并在后来枝繁叶茂。
(一)儒家入世思想形成的根源
1.社会处于大变革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国家四分五裂,周王权威下降,各方诸侯虎视眈眈;军事上冲突不断,杀伐不绝,常年战乱;经济上由于朝廷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上了,无力组织生产,老百姓不能正常地耕作,正常的经济秩序遭到了破坏;文化上礼崩乐坏,夏商和西周时期形成的奴隶制文化被瓦解,而新的礼制没有形成。泱泱周王朝名存实亡,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分散在诸侯手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总而言之,当时的社会处在一个大动荡、大变革之中。但是,正是这种动荡和变革的社会现实,为儒家的入世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土壤。首先,在社会变革时期,旧思想、旧制度、旧礼仪由于不符合时代要求,总是要被破除。如奴隶制时期高高在上的奴隶主与毫无地位和尊严的奴隶之间的关系要打破,奴隶不是奴隶主的附属品,他们不能任由奴隶主处置,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投身到生产事务中,而且还可以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其次,旧思想、旧制度、旧礼仪被破除的同时,总要有一种新思想、新制度、新礼仪来主导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儒家的人就想,动荡的根源在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集中在诸侯等奴隶主手里,他们想怎样就怎样。于是儒家人就提出大家要通过努力学习,学好了再参与到社会事务中。这就是入世思想的诞生。当然,一方面由于当时统治者不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当时黎民百姓的觉悟还跟不上儒家的倡导,入世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成为主导社会的思想。但是,它已经在社会上生根发芽了。
2.有识之士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积极探索国家和社会的出路
国家和社会越是动荡,越能激起有识之士对社会、对民生的关注。“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古训就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士人们救国图强的最好注解。当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人到处游学,思考国家何去何从,思考如何限制王权、如何解救百姓。他们向弟子宣讲,向王侯劝谏,表达自己主张,希望权贵践行。他们这种身体力行的呐喊,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能动。所以我们可以把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看作是儒家入世思想产生的客观原因,而把有识之士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注看作是儒家入世思想产生的主观原因。主客观原因都具备了,事物的产生也就是必然了。
3.社会包容性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儒家入世思想的形成还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很强的包容性有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权威下降,各地诸侯为了争雄称霸,需要笼络各方人才,广开言路,因此整个社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给各种学说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各种学说和言论开始互相碰撞、彼消此涨,形成了我国古代最引以为自豪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盛世时代。但是,在当时每一种主张都有其基础,也有其局限性,诸侯及权贵们一时也不知道怎么选择,任由其自生自灭。
(二)儒家入世思想兴盛的原因
1.国家兴盛成为社会各阶层共识
儒家入世思想第一次真正成为正统是在汉武帝时期。经历秦朝苛政和楚汉战争后,西汉初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心理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急需休养生息。一向备受冷落的道家忽然如鱼得水,大行其道,其主要流派――黄老学说,成为当时的国家哲学。老子清静无为思想得到提倡,成为当时文化学术的主流,并对现实政治和经济发挥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国家休养生息阶段结束,需要建设强大国家,黄老学说已经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了。社会各阶层都希望国家在恢复元气的基础上蒸蒸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后,儒家思想逐步被统治者接受,汉武帝接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从此走上强大王朝之路。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入世思想从此也成为了国家哲学的重要内容。
2.入世思想引领时代潮流,符合统治者需求
汉武帝之后的整个封建社会,虽然在一些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有所动摇,但是其入世思想在每个时期基本上都得到认可。这主要是因为无论在什么时期,统治者总是希望臣民能积极建设国家,百姓也希望在国家安宁的环境下积极生产和生活,读书人当然更希望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在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儒家入世思想的产物。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优秀人才管理国家和社会,同时也管控这些人才的思想;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改变自己的命运。儒家入世思想对于巩固封建生产关系,稳定封建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制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入世思想不仅调节社会,也调节人伦
儒家入世思想倡导处理好个人、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自身和外界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将人植根于其生活的自然界和人际间,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和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封建科举考试就是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入世思想通过科举考试制度使统治者和平民百姓之间达到了相对和谐的状态。不仅如此,围绕着科举考试,家庭间的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及其它人伦关系都需要调节。儒家入世思想既能在宏观层面作为国家哲学发挥作用,又能在微观层面调节人伦关系,所以受到历朝历代推崇。
二、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一)当今中国社会处在深刻变革时期,为大学生入世提供广阔舞台
当今中国已进入发展的新常态时期,经济转型换档升级,社会事业逐步推进,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各项事业的改革不断深入。而且现在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好时期。全国上下都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么大好的局面为大学生积极入世提供了广阔舞台,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让他们深刻了解国情,认清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国际、国内形势,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浪潮中。
(二)只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才能在进入社会后有所作为
儒家积极入世思想是儒学人士积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产物。当今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要有所作为,当然也需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只有把自己植根于社会、植根于群众,才能发现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才能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培养才干。大学教育不能理论与实践脱节,应该大力加强实习、实践教育,通过实习、实践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学生的社会实践不能搞流于形式的参观、访问等,必须贴近百姓、深入生产和生活,带着专业知识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去实践,才能有收获。
(三)当今社会包容性强,各行各业只要做出成绩,都会受人尊重
儒家入世思想诞生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包容性强的社会是各种思想、学说萌芽、生长的土壤。当今社会的包容性比春秋战国时期更强,各种新事物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行业进一步细分,各行各业都能涌现出佼佼者。为此,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要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二是积极探索多元教育,不要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都按一个专业计划、一个教学大纲从入学教到毕业,而要探索根据不同基础、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三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去向,鼓励学生到新兴行业就业,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让学生知道不管是什么行业,只要做出成绩,都会受人尊重。
(四)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取,才能成为时代的主人
儒家入世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都受到统治阶级推崇,它所提倡的积极进取精神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社会的主流。在当今世界,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不进取就落后,不进取就会被时代抛弃。作为大学生,要融入社会,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时代进步,成为时代的主人。首先是思想要有前瞻性,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善于批判地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其次行动要有积极性,积极面对学习和工作,就能和时代保持步伐一致。
三、结论
儒家入世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层面,而且这种影响从古代一直到当今社会。儒家入世思想的形成和兴盛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探究这种根源对当今高校的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可以从儒家的入世思想中汲取力量,古为今用,传承发扬。高校要研究探索怎样把传统的入世思想和当今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时代感。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接受,有利于入世思想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姚伟钧.儒家“入世”精神的形成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04):79-84.
一、儒家中庸思想的主要内涵
“中”即中正、中和;“庸”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庸,用也”。中庸合在一起解释的意思就是用一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和之义来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最佳状态。中庸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今社会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一)做人的中庸之道。《礼记・曲礼上》有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意思是说,人们在为人处事方面要遵循中庸之道,做成功一件事情取得成就之时,不可滋长骄傲的心态,不能过分地放纵自己的欲望,要有所节制,不可因理想的一时得到而自鸣得意,固步自封,不再追求上进。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也是现代人所推崇的为人处事原则。低调做人,指的是人的姿态、心态、行为、言辞等各方面都要保持低调。做人要懂得谦逊,因为谦逊能够克服骄矜之态,能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人身处地位时要以平和的心态蓄势待发,积聚能量,身居高位时也要知足常乐,平和的待人留有余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内涵、有智慧、受人尊重的人,使自己更优秀,事业更稳健。
(二)对待物的中庸之道。对待自然界,对待世间万物我们也要遵循中庸之道,讲究适度的原则。《资治通鉴》有云:“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当代人今天所面临的自然资源枯竭、空气污染、江海污染等自然环境问题,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中庸原则,这也与我们当今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我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的片面增长,要以长远的发展的眼观,从资源的整体性出发,改变以往急功近利的思想,把节约原则贯穿生产过程的始终,把经济和效益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系统。
(三)治理国家的中庸之道。作为国家治理者的各级官员,也有着为政的中庸之道。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里没有对为政者有过于夸张的近乎完人的道德要求,而是把握了中庸之道,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提出了官员的为官之道: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得帮助他人施加以恩惠,有自己的理想欲望但能有所节制绝不贪心,严谨的做人、做事态度让人望而生畏,而非用手中的权力让人害怕屈从。遵循中庸之道就是要兼顾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要勇于维护和争取自己的个人利益,同时,不得损害社会整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要始终坚持以德入仕的为政操守,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这样才能成为百姓爱戴的好官,国家才能安定团结。
二、儒家中庸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中庸思想能够提高人的道德境界
在人格塑造上孔子也提倡以中庸之道来提高人的道德境界。中庸之道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把自己完善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要求君子的言行不能偏于极端,而应“叩其两端”“允执其中”;要求君子既不粗野,又不轻浮,而应“文质彬彬”;又要求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还要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乐而不,哀而不伤”。中庸要求人们要端正自己的心思,修养好自身的秉性,和顺自己的家庭,进行自我完善。
(二)中庸之道能够使人际关系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庸所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理想状态,这就为我们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稳定和谐的奠基石。然而,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在改革开放以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各种矛盾的相互交织与激烈碰撞。而儒家强调“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倡导仁爱、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非常有益。因此,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中庸之道强调中和,主张协调各种矛盾,把矛盾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去激化矛盾而使之破坏现有的稳定发展,也不去试图同化各种不同类型的矛盾而使之变的统一乏味,中庸之道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适度中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根据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等待适当的时机去缓解矛盾,促进更大的发展。这一古往今来备受推崇的中庸之道为我们当代社会的稳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中庸之道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可借鉴尺度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要遵循中庸之道,面对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我们要把握“适度”的原则。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也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更要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这就存在着一个中西文化的汇合点、古今文化的交融处问题,而中庸思想的适度原则有助于我们去寻找这个“结合点”。“和”的本质内涵是“以他平他”,是一个方面去平衡协调另一个不同的方面,使对立的差异双方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统一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统一体。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遵循这一传统的中庸之道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产生的,经过中西思想的激烈碰撞、相互融合,我们的党把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结语
儒家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财富。古往今来,都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的历史局限性也是我们不能回避和忽视的。所以,对待中庸思想,我们要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上一分为二的地加以看待。既要看到其在新时代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和谐人际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要正确地认识其思想的局限性,不适应甚至阻碍当今社会发展的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辩证扬弃地理解中庸思想,才能利用其中一些有利的思想观念,把它改造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武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06.
[2] 王梦鸥,王云五.礼记今注今译[M].新世界出版社,2011.
[3] 论语.为政[M].中华书局,2006.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与重任。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一线劳动者,作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目前中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普遍重视专业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科学教育,学生的文化素质缺失。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则尝试将“四个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找一条更适合、更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一、“四个文化”
从广义角度而言,文化没有明确的定义,是一个外延非常广泛的概念,简单概括为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不同的地域、行业、社会历史范围和区域范围内,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行业文化这个概念最早产生于西方管理理论,是指行业内企业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业道德规范,是企业思想管理的一种方式。优秀的行业文化可以成为行业发展的可持续基本动力,激励员工爱岗敬业做贡献和遵守行业规则,增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当今生产生活中,行业文化可以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展其外延,被当作是一条新时期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新途径。
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招生对象多面向本省学生,针对这一特点,地域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资源,可以对各个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种补充作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也是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与地域文化目的一致。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主要空间为校园,主要价值导向是“育人”,主要内容是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积极向上、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会在学生的校园实践活动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强大的推动力。学生可以通过良好的校园氛围和丰富的校园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道德素养、开拓自己的眼界。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具有极其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当今社会,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去芜存菁,古为今用,不断赋予它新的活力。
二、“四个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意义
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内涵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职业化教育是它的特色,“以就业为导向,满足行业人才需求”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高职学生毕业之后主要是充实到各行业的劳动第一线,是生产活动中的基层劳动者。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他们将来进入生产领域的准备阶段,应该让学生尽早的了解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的特点、以及本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增强学生对行业的文化认同感,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是行业发展对学校提出的要求。而一些高职学生缺乏秩序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所以学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易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成为合格职业人才的教育环境。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地域的了解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以本省学生为主,毕业之后大多数也是留在本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开展地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感,愿意留下来为家乡的发展奉献自己。学校则可以为本地区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类优秀人才。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除了必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应当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由于当今社会一些负面言论或社会负面事件的影响,部分在校大学生思想空虚、颓废,毫无政治热情,功利色彩浓厚,崇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连最基本的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都不知道。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鉴于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和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培育学生良好的伦理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有利于书本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具体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理论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可反作用于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缺点就是理论经常与现实脱钩,不少学生只是把它当成一门具体的学科,应付考试为最终目的。没有把它当成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条途径。校园文化则可以通过具体的校园活动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更好的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具体行为。
三、“四个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的途径
以“促进就业为办学导向,立德树人为办学根本,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为目的,通过以下方法形成“行业文化、地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富有‘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人才素质教育”三者的良性互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D422.6;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2
0 引 言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指的是在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领导下,由众多村民参加,规定社会行动、调节社会关联、缓和社会冲突、处理社会难题以及维持社会治安的活动。与广义上的社会治理相比,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更加贴近于现实社会,因此,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更加有利于村民。
1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1.1 垄断问题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严重的垄断问题,特别是部门的垄断状况更是频繁发生,导致各活动分开进行,效率非常低,由此造成农村基层社会工作者的公共观念意识日益降低。其次,农村基层中缺乏一些固有的社会项目,而政府机关中却拥有充足的项目内容,政府和农村基层严重不统一,进而使政府机关的项目得不到更好的运用,进一步拉大了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距离。
1.2 脱节问题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脱节问题,主要是由政府机关带动的,政府自身直接渗入与间接调节之间出现脱节问题,换句话说,政府只关注直接渗入功能而忽略了间接调节的发展。由此导致农村基层组织严重脱节于社区组织,也就是只关注城市居委会的建立而忽略农村村委会的培养,使居民治理观念严重欠缺。
2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必要性
2.1 建设国家治理系统的根基
我国的国家治理系统属于非常繁杂的集体构成,涉及数目繁多的主体项目,比如:大方面的政府机关治理,稍微小方面的社会单位治理还有最本质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等,都是国家治理系统的部分。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治理系统的创意之处就体现在由传统意义上的“大的政府,小的社会”转向成最新出现的“小的政府,大的社会”。其实,要想从本质上达到我国倡导的“大的政府”状态,务必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的作用,把政府的治理、农村基层的自治及社会单位的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因此,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属于我国国家治理系统的根基,必须要奠定好根基才能够建造出稳固强壮的国家。
2.2 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据了解,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政府机关都是社会的管治者,经常运用自身的各种权力,拟定相关策略,对社会中的一些行为进行管理,有时甚至是强制管理。后来,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取代了计划经济,在社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管治者身份的政府渐渐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迫使管制型政府朝着服务型政府发展。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对于建造服务型政府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将人的利益当成首要利益,牢记“以人为本”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理念,要带动村民的自治;其次,政府机关要适度下放权力,给农村基层相关部门更多的治理权。另外,当真正实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时,乡里或镇上的负责人要适当将相应的权力转交到具体村民委员会手中,拟定策略时要以遵从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更好地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设立。
2.3 能缓解多种社会冲突
当我国迈入社会体制转型的快速发展期,急速化的发展势必会造成许多社会冲突的出现,比如:社会上欠缺完善的保障系统、强迫房屋拆除、工人的工作配置不恰当等矛盾,综合分析这些问题发现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基层农工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庇护。
著名科学家科塞提出了“安全阀”理论,指出应该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来缓解社会上的多种冲突,维持社会的安稳秩序。他指出,通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能够缓冲社会中各种大小冲突。
3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探索
3.1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具体方向
经过多次调查与考究,得出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整体方向和目的是完善我国治理系统与提高治理实力。农村基层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系统的完善与实力的提升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基。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方向是,在国家适度调控的基础上,灵活推行村民自治,由此实现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以及推动我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发展。其实,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就体现了农村基层和当今社会身为治理者的多样化,其整治构成渐渐脱离单一的政治化监控,朝着互相调节、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另外,该方向也彰显出社会治理机制的理性化及治理手段的民主化等,以便更好地达到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目的。
3.2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方向的详细内涵
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详细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治理主要负责人的非单一化,也就是我国农村基层自治的负责人除了政府部门以外,其余的非政府机关,像公司单位、村委会或居委会、村民或居民等都可以变成社会治理的主体而非客体。而且,这些能够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角色在具体的范畴内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观念促进其余各种组织间的调节。第二,社会治理的构成呈现网格化趋势。如今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不再是以往那样的单一化模式,而是扩展成了各个治理对象的网格式路径,重新打造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手段方式,更好地促使政府机关和农村基层之间权益和权力的配合与调节,进而提高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实力和水准。第三,社会治理的机制更加理性化。正式实施该方向举措时,政府进一步改进和健全了多种机制与策略,以便推进自身在管制活动进展中的程式化与理性化等,从而提高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固定性、坚守性与理性化。第四,社会治理更加民主化和法律化。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社会治理也重点要求公民要根据法律有秩序地参加民主,要将法治当成准则与根基,经过观念、机制与科技上的创新,进一步带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手段的法律化与民主化。第五,社会治理使用的科技更显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科技的进步,现代高科技产品数量繁多,高科技技术手段也是更加先进,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也使用了基于电子网络的当代高科技手段,将其运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
4 结 语
本文通过探讨在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尚且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进行社会治理创新的必要性,最终得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和目的。其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事情都在变化,同样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对其实施的创新程序也不应停止。当对于农村基层的社会治理构成进行改革时,不单单要限制在政治与社会上,还要更多的关注农村基层的发展,防止出现因策略不当而发生工作成效降低问题。同时,我国要善于综合协调农村基层的内外部组织单位,时刻加强农村基层本身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成效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凯强.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矛盾及其创新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7).
与儒家“性善论”不同,先秦法家不相信人性本善,他们认为趋利避害、好逸恶劳、贪生怕死乃人之本性,也是犯罪的唯一根源。与此同时,他们更不相信礼教道德可以收到改善人性而致天下大治的功效。所以为维持社会秩序,在政治姿态上应当表现为取法排礼,具体到刑事政策即是以恶止恶、以杀止杀、以刑去刑的重刑主义。商鞅提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他在秦国的实践就很好地回答了如何治民这一问题,即“行罚,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另一位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在从荀子那里继承认识人性求诸自然的进路的同时,又探索以往法家在治国治世方面所提出的理论,并从道家“人法自然”的思想中获得了启示,提出了一套更为详善的治理思想。韩非子的治世之道可概括为赏、罚二字,或者说刑、德二柄,只是两者之间不可等而用之,需要置于不同等的位置上,并且应该以罚为主、以赏为次,以重刑为核心、以德礼为辅助。
二、结语
[中图分类号] F27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4-0025-03
人类已经迈入了21世纪,呈现在人类面前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科技的高度发达,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等等。这一切还在继续深化,而且更为迅速,更加全面,更加彻底,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和人类本身。科学发展在这期间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成果。在科学的各个领域,人类不断的进行着知识的创新,突破了前人难以企及的界限,取得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不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出现了众多的前言问题,这些问题如何站在哲学的高度去认识,去探讨,则是新形式下科学获取突破的有力指导。在此结合社会科学发展中新学科――公司治理学中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及其]进
从公司治理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1]。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因为在广义上,公司已不仅仅是股东的公司,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公司的治理机制也不仅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对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公司治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治理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信息,良好的公司治理能提升公司的价值,并享受治理溢价。公司治理的]进,从不同的维度划分,有着不同的]进路径。从治理模式来看,大体遵循内外部各自治理――共同治理(治理模式的趋同),一方面说明没有一种最佳的治理模式,同时也反映了各个国家在治理环境趋同的趋势。从公司治理的理念来看,经历了股东导向的单边治理到利益相关者导向的共同治理,兼顾公司各个方面的利益,公司的共同利益最大化成为新的目标。
二、公司治理中的前沿问题
1.公司治理发展至今,大体遵循了从萌芽的自发性治理到国家层面法律的强制治理再到公司层面的自主治理螺旋式]进,]进机理是应对外部市场带来的潜在获利机会和降低公司组织内参与人的不确定性预期[2],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公司治理总是结合时代的特点,寻求与时代特征吻合的治理理念、治理形式。这种治理形式的]进遵循着一般事物发展的科学规律,是科学规律在公司治理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科学把握公司治理的]进轨迹,能更好指导人们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公司绩效。
2.公司治理中利益导向问题。早期的公司治理由于忽略人力资本重视物质资本,往往以股东利益导向,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产,核心能力和员工的智力资本逐渐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创造出越来越大的价值,不仅员工贡献出自己的智力资本,企业的供应商和顾客,银行等债权人、新闻媒体以及政府、企业所在的社区等等都对公司创造的价值作出了相应的贡献,他们分别向公司投入了各种资源,理应相应获取回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并日益成为公司治理中呼声最高的价值取向。
3.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企业集团发展程度往往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集团毕竟不同于单个公司,集团的股权联系纵横交错,既有横向的环状相互持股,又有纵向的母子企业控股,集团的存在使两权分离更趋明显,使控股股东掠夺中小股东更具隐蔽性,给中小股东带来更大的治理风险,集团治理逐渐浮出水面并成为公司治理学科的热点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无疑成为当今社会典型特征。如何在信息化的社会借助外部资源并整合内部资源获取竞争优势,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是企业的头等大事。企业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共同分享网络信息平台带来的好处,借助战略联盟,虚拟化企业等形式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通过网络连接企业与企业组成了联合体,如何治理这个联合体即网络治理也是当今社会的又一热点问题。
三、对前言问题的哲学思考
1.公司治理的]进遵循了从低级到高级,从自治到法治再到更高层次的自治的循环,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公司治理产生之初,由于是个新鲜制度,人们对这种制度很陌生,不太了解运行规则,对其认识停留在肤浅的水平,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解决好委托关系带来的公司治理问题。个人信任在公司治理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委托人和人依靠相互信任保障契约执行,实际上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自律和他律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没有相应的刚性约束,因此也极易出现种种契约风险。由于公司的这种自治行为的固有的弊端,迫切需要更好的制度来消除这种弊端,政府则顺应要求,提供了法律法规来辅以治理,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配合,共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维护出资者利益。法律法规是在公司自主治理的基础之上,为了弥补仅仅依靠内部治理带来的缺陷而产生的,是对内部自主治理的补充和完善,是公司治理制度在新的环境下的进一步发展。
2.公司治理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共性。公司治理从某种意义上是约束激励人的招,是一系列治理制度和机制的复合体,这些制度和机制需要不断地和外界交换信息,内外部治理双管齐下,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治理效果[3]。由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治理主体和客体的主观能动性,这个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新陈代谢,经历着孕育、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期间,经历着从治理制度向治理机制,从相互制衡到科学决策的转变,这就是公司治理的动态性。公司治理的整体性指的是公司治理是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其作用,每种机制均有着特定的角色,行使着特定的功能,缺一不可。仅有内部治理,缺少了外部市场和政府的参与,就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侵蚀中小股东的利益[4];忽略内部治理则易引致经理主导企业的现象,使投资人利益受损。单单某种治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内外部治理共同发生作用产生出1+1>2的整合作用。公司治理还具有层次性,在公司治理中存在多重委托关系,董事会对股东承担的是信托责任,经理层对于董事会担负职责,同时在公司经营中委托公司员工努力工作。其中,股东对于监事会、董事会的治理属于公司治理中的第一层次,监事会对董事会、经理层的治理是第二层次,董事会对经理层位于第三层次。公司治理的层次性反映了治理或纵向或横向或斜向交叉的有序关系存在。
3.公司治理中利益导向的]进反映了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在公司治理产生早期,由于生产力并不发达,有形资本比如资金、设备等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稀缺资源,同时也由于这些资本的价值易于量化估值,在公司投入的资源中,资金等有形资源的投入多少就成了衡量公司股东话语权的大小的标志,资本主义、资金领导成了当时的时髦词汇。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就成了当仁不让的价值取向。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来临,资本主导的公司治理取向逐渐让位于人本主导的公司治理取向,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在创造企业价值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开始与资金设备等有形资源享有同等的话语权,客观上要求公司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实现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最大化。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经营者和员工有着经营管理公司,创造公司价值的潜在劳动能力,这是人的内在价值。然而他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价值,他们的外在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就是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也是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对人的价值的高度认可的体现,是一种新的治理理念。
4.公司治理体现普遍联系的哲理。世界上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都直接或间接处于种种相互关系之中,揭示了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公司治理发展至今,公司相关的各个利益主体包括社区和政府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着博弈。治理本质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纠偏的过程,对公司资源投入者应该获得的收益和实际获得的收益进行均衡的配置,使其对称和均衡。在这个意义上讲,公司的股东、董事、监事会、经理层、员工、供应商、顾客、债权人、债务人、新闻媒体、中介机构、政府和社区等无不与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股东和债权人投入了物力资源,经理和员工投入了人力资源,顾客提供了市场资源,政府则投入了社会资源等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通过公司联系在一起,向公司提供了资源,相应地从公司获取
回报,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四、用哲学思维正确把握公司治理的前沿问题
哲学是万学之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公司治理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也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换资源的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世界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性,更重要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人的价值愈来愈受到重视。
1.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以动态的[光去观察。世界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公司治理理论在新的环境中突破以往的框架,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不断推进现代企业的网络治理,实现公司网络组织中各方的相互嵌入,建立优势互补的动态战略联盟。公司治理机制的创新同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不断强调治理机制的创新,加强治理工具的多样化运用和有机组合。
2.公司治理是一个社会科学大系统下的子系统,具有系统的共性特征和自己系统的个性特征。人们生活在各种系统当中,无时无刻不和系统打交道,自然就要研究系统、认识系统。同样,企业在进行公司治理的时候,必须以系统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用系统思路思考公司治理发展和成熟的过程,综合运用各种各样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治理制度,同时要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灵活选用相适应的机制,以使公司的各个利益主体分享治理收益。
3.在现代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以及协调出资者利益时,一定要同时兼顾各个利益主体的需要。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目标,但是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符合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要求。利益相关者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公司治理中关注的焦点,利益相关者贡献了专用性的风险资产,并分担了公司的剩余风险,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在公司治理的结构框架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赋予其应有的地位,构建一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价值的提升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只有兼顾到公司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公司经营活动才有治理上的保证,才能顺利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各方面的利益才能最终得到保证。
4.要重视人的价值。公司治理过程中,人才越来越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人的作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起者决定性的作用,人力资本价值越来越受到公司各个利益主体的重视和认可。但是这种无形资源在现在却缺乏一种有效的评价系统对其估值,难以科学的量化其价值,因此在实践中暂时还不能和资金、设备等有形资源一道参与公司股权计量和收益分配。随着科学进一步发展,无形资产的计量会得到合理的解决。
公司治理体制的完善有利于现代企业的进步,在企业进步的实践中同样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哲学的影子,我们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把握公司治理发展的脉搏,用发展的[光实现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和创新,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取向,以追求公司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维安.公司治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马连福,陈德球.自主性治理:公司治理制度]进的新趋势[C].第四界公司治理国际会议论文.2007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5]鲍宗豪.哲学与现时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n the Forefront Issu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un Banjun,Zhao Chen,Chen Yongbin
一、存在问题:
1、爱岗敬业上做得不够突出。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可以,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
2、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
3、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4、课堂教学语言欠精炼,普通话不标准,随意性较强。
5、由于个性使然,往往不拘小节。说话随口无心,想说就说,有时较情绪化,课堂教学往往受情绪支配。
6、后进生有时态度不冷静,说话有伤学生的自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偶尔对学生小施惩戒,还认为是对学生的关爱。
8、时学生中出现问题,也懒得跟家长联系,总是想,自己能解决个什么样就什么样吧。
9、学生严肃有余,亲和不足。较少关心学生的情绪等心理问题。
二、今后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争取坚持每天看半个小时的书报杂志、或电视新闻,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教育部门有关学习活动,把时间用在业务钻研上勤劳苦钻,精益求精。
3、加强业务学习,自觉坚持每学期学习两本业务书籍,并且坚持订阅
业务杂志,观看先进的教学片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切实转变观念,增强紧迫感,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公司 本质 理念
今天,“公司”一词的出现是如此频繁以至于我们有些熟视无睹。公司已经无处不在,我们的财富来源、创业理想、衣食住行、情感寄托、人际交往,都与公司这个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令世人震惊。在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公司左右着世界经济运行的今天,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
据报道,在2009年时,公司已经为全世界81%的人口提供了工作机会,创造了全球经济总量的90%,其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94%。在全世界100大经济体中,有51个是公司,49个是国家。在企业为了不断扩张而纷纷走上上市之路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仍有着一些特殊“企业”的存在。
在伦敦,有一条以出产精致的手工西装闻名于世的街――萨维尔街。这条街上坐落着一家叫亨利?普尔的裁缝店。1820年开张的亨利?普尔一直是家族企业。如今的老板年逾七旬,两年前才放下针线。铺子不大,充当作坊的地下室里,五六个老师傅和四五名年轻人一起飞针走线。这家铺子的客户包括许多社会名流:丘吉尔、戴高乐、狄更斯……甚至100多年前的维多利亚女王,以及今天的伊丽莎白二世。老板向每一位来店里的顾客保证,这里的西装可以穿一辈子,哪怕腰围渐长,只要拿回来,把当初预留的部分放一放,依然合身。他们的衣服平均每套卖价3000到4000英镑。“我们也许是最贵的,但是,我们保证你花的每一分钱都值。”老板说。亨利?普尔100多年来从未赶过时髦,所以也并不担心式样过时,它只是用最传统的方法,把最好的面料缝制成最合身的衣服。它也从没有扩张过规模,唯一投资的“新技术”是缝纫机。它没有过什么大规模营销,更没想过上市。
另一家铺子,是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皮鞋铺。这家皮鞋铺里只有一对老夫妻,带着一个年轻姑娘,老先生做鞋,老太太和姑娘负责把它们卖出去。在这间小作坊里,老先生做了50年鞋。铺子面积不大,装潢也很朴素,但引人注意的是,铺子里有一个大玻璃柜,里面摆了从大到小七八双童鞋。老太太说,这是当初老先生做给孙女的,孙女长大了,就把它们摆在店里。这是一个非常走心、非常真诚的广告,因为它在告诉人们:我们做的每一双鞋,都和为自己孙女做的一样。
谈及公司的本质时,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其本质就是以营利为目的。许多人都把公司视为挣钱的工具,把利润最大化看做是公司存在的根本理由。这些当然不错,但对比上文中的裁缝铺和鞋铺,我们不禁重新来审视这个问题:公司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1997年,亚马逊公司上市当日,公司股票开盘价比原先的目标价高出了62.5%,并且当日收盘时分,公司的市值比开盘时多出了5400万美元。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终于开始证明,公司拥有可行的商业模式、实际收入以及已得到证实的发展方法。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上市企业的数量也不断上升。从1990年到2016年,这个数量已经由8家变成了2845家。公开上市能够让企业获得流动资本、得以进行收购、积极贯彻公司发展策略,可以接触到更加巨大的Y金池。为了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得到更多的利润回报,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上市之路。然而,也有像欧洲裁缝铺、鞋铺这样的家族企业,这类企业往往以永续经营为目的,他们将这个店铺作为自己一身的事业,精工细磨、做专做精,从不理会上市、扩大经营规模这些战略。这样的公司就不仅仅是为了挣钱,它变成了一种可以安身立命、传诸后世的“生计”。其实这折射出的是当今社会的两种企业理念,前者以盈利最大化为目的,后者以永续经营为目的。这两种理念无所谓哪个好哪个坏,关键看公司的所有者对其公司的目标、态度与感情。
在当今社会中,也有很多事情不绝于耳,比如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泄漏了约490万桶原油、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如果说以盈利最大化为目的和以永续经营为目的没有对错之分,那么发生这些事件的公司显然已经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道路上走偏了。为了追求盈利,他们不惜压低成本、欺骗顾客、压榨员工、破坏环境,最终也还是影响了公司本身的发展。对比上文中的鞋铺,如果所有的公司在制造产品时,都能有一种这是为家人做的心态,恐怕这世界上就不可能有“假冒伪劣”一说了。虽然追求盈利很重要,但是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更好的满足人们需求的某种产品和服务,那么我们还要它干什么?
近年来,我国市场出现三聚氰胺问题牛奶、毒疫苗、莆田系医院等事件,食品安全和药品质量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产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暴露了我国的一些公司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树立正确的公司理念。因此,我们需要新的商业文明来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公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起正确的企业价值理念是顺应剧烈变化的国际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公司做强做优的内在要求。
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说:“公司不该是权力的工具,而应是普通人展示智慧、汇聚能量的舞台;公司不该是金钱的奴隶,而应是带动社会创新和进步的动能;公司不该是冰冷的机器,而应是以人为本的倡导者和受益者。”促进自由、公平的竞争,创造丰富而廉价的产品,这是一个优秀的公司应该有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庞春祥. 公司本质论[D].吉林大学,2012.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模仿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去理解科学概念和其研究的本质,培养提高科学研究能力。要了解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探究,什么是教学模式。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而教学模式,其界定是众说纷纭的,有这样一种说法可作参考:“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1]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模式就是“导向特定结果的一步步程序”[2]。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是指以探究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探究教学的理论指导,积极认真的态度和精神,以模式分析等方法建造起来的教学活动框架构造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三大环节:一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二是引导、帮助学生探究、发现概念、原理;三是将探究结果运用到新情景中去。
2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深化理论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创新思维与社会适应能力。
2.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旨在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引导他们学会并做到在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由于有关道德、法律、社会发展、经济、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常识有相当的理论抽象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因而,以教师生动讲授为主的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所必不可少的。然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进步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是脱离不开,密不可分的。
2.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了疑问就会引起思维,思维通常都是从思考问题开始的,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就认为“思维来自惊奇和疑问”。众所周知,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但由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并且有些理论知识难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所以单凭教师的个人讲解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一、引言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地球变为地球村,经济也逐渐迈向全球化,从而使得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由小范围的国内竞争逐渐延伸到国际竞争。因此,企业在原有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企业现有模式的不足之处,并做出改革和完善,通过学习和运用预算管理手段,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下面我们根据预算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对企业推行预算管理作出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二、预算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1.预算管理的内涵。
预算管理是在关于企业的利用价值和相关的价值形式上进行基础的科学的市场猜测,通过规划、控制与协调企业将来的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预算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另外,预算是提前做规划的一种方式,所以预算本就属于计划的范围;预算管理也不仅仅是只对财务、会计或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进行管理,而是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统一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为了适应当前环境的一种内部管理方法,是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机制在企业方面互相结合的一种体系。关于预算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以下几点:第一,预算并不是盲目的猜测、估计。猜测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得出的一种事先的假设,它可以是口头假设或书面记录,没有太严格的规定。预算是对猜测的规划,是一种特殊的猜测。第二,预算管理不属于财务计划。预算虽然是科学的分析、猜测,但它并不是普通的财务计划。它在计划的范围内,并不在财务计划的范围。第三,预算与市场经济机制并不矛盾。部分著名的经济学家发表自己的观点,认为之所以存在企业是因为市场交易和市场契约的成本远远高于企业内部交易的成本,因此企业的存在可以有效的节约社会成本。企业成本低的原因则是因为企业内部存在能够进行预算的一个管理部门。另外,从机制上来看,预算化管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为预算如果确定下来,管理过程就是控制预算的过程。
2.预算管理的特征。
预算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个性特征:第一,综合性。在世界上一些治理较为先进的企业中,企业内部职能的界限没有原来那么明显,并出现了相互融合的现象,部门之间相互融合,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综合的协调管理,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第二,战略性。关于战略性问题的分析,我们不能只注重经济、金融等的变化,还需要将国内外环境、政治、法律、自然环境等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的分析、预算。预算是一个滚动式的概念,贯穿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另外,预算过程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预算管理也有所不同。最后,在预算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国内企业的一些情况,如企业合并、企业拍卖、企业兼并、企业内部资产进行重组、企业实行股份制等。唯有将这些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然后再进行讨论,作出的预算结果才真正的可以实行。第三,机制性。预算过程具有一定的程序性,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如立项、审阅等过程。从而落实书面化的方案。预算是一个机制化的过程,过程的严格性有利于更好的保证预算的准确性,进一步降低预算的风险。从预算的治理角度来说,机制性预算有利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第四,市场性。预算过程本身是假设了一种与现实情况相近的小范围市场,通过市场的引导,企业财务体系的保障,全面的控制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而更好的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三、对企业推行预算管理的思考
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了,人们对企业推行预算管理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第一,国有企业的经验教训。从国有企业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国有企业经历了计划体制下的统收统支、国有承包制等,唯独没有真正的实行预算管理,或者说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基础十分薄弱。在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当中,许多企业实行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很少有企业使用预算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企业以原有的目标和以后的经营目标进行粗略的分析,然后制定企业计划。这样的经营模式有许多弊端,很容易因一时的失误而造成收益和成本不对比的现象。另外,国有企业对钱的不重视,过分的铺张浪费导致国有资产的不断流失,也使得经营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后通过结合预算进行企业管理,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第二,世界级企业的先进做法。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实行预算管理在企业中是很常见的现象。部分世界级的企业中,综合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了国内外许多企业,甚至超过了部分国家的综合国力。在这种条件下,企业更需要注意实行预算管理的作用。另外,在当今社会,已经有许多国际的大企业和一些企业集团都实行了预算管理,而且预算已经成为企业的商业机密,需要严格的保密,一旦泄露,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毁灭性的打击。一些企业为了打败其竞争对手,也会想方设法的取得对方的预算估计。第三,企业预算编制要体现严厉性和科学性。企业预算需要考虑市场的一些因素,并进行科学性分析,不同于其他的预算,如政府预算。所以企业预算在编制过程中需要更加的严格和科学合理,不能只是列出数据,却无法说明数据列出的原因。严格的治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未来的发展,也为企业将来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四,企业预算与政府财政预算、百姓家政计划。一般来说,国家政府每年都会有财政预算,用来控制国家的各项支出和各项收入,并且规范国家的运行过程。普通老百姓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家政理财手段是量入为出,这也是一种较为朴素的预算思想。政府预算和家政理财的一些相同之处是合理节约支出,维护收支平衡。企业管理要将该共同之处运用到预算管理中,在预算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降低成本,减少支出,还需要增加收入,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支出和增加收益,并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另外,企业的发展目的便是最大程度的发挥资源的利用率,追求利润。所以,在进行企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和竞争的影响性,提高企业的成本预算,在以后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突破预算,提高了成本,我们就需要增加收入来弥补这个空缺,维持好企业的收支平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已经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得到了部分企业的认同,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推行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有着一些比较严格的要求,在程序性上的要求也比较细致,所以,一个预算部门或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都需要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导致消耗的十分多,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对于一些小企业而言,如果过分的注重预算管理,或者在预算管理中投入过多,会导致资金短缺,无法正常的运行。所以小企业只需要有一个经营计划就可以了,如果进行预算管理,可能会得不偿失。但是对于一些大型企业、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等,合理的预算有利于其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云鹤推行企业全面管理的几点思考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