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篮球课程

篮球课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13 03:34: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篮球课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篮球课程

篇1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reet basketball; course teaching

0 引言

街头篮球起源于美国,在第二十一世纪初进入中国体育市场。街头篮球以其花哨的运球、传球和投篮动作,吸引了大多数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正因街头篮球自身主要是以学生的自由发挥、强调自我,极具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为主体,使其主体在整体的篮球运动中具备了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而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更加善于去接受外来的一些新鲜事物,这个年龄阶段也喜欢在运动中积极地去表现自己的特点和想法,从而在主观意识上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顽强毅力。

1 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现状

1.1 传统教学方法陈旧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在选择上较为保守和传统,其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和兴趣,对新课改的教学计划和新《纲要》的指导思想的认识也较为片面。在整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只考虑以篮球运动中的竞技性标准作为教学依托,全然忽视了对学生们在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导致传统的篮球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普遍性和实用性。目前的篮球教学往往只注重使学生在篮球技术和战术生搬硬套式的灌输,过分强调学生的固态思维和套路的形成,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结构的多样化需求和体验式认同。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将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抑制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热情,并改变其在学习过程中以“终身体育”为教学目标的初衷。

1.2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早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篮球技术概念,对于篮球基本技能的重复性学习往往会感到没有新的驱动力,显得过于枯燥乏味,对传统的篮球课程学习提不起兴趣,学生往往期待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教学比赛,在实战中体验篮球所带来的乐趣。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教学课程仍然是以模仿模式为主导,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多地要求学生的技术动作无比规范,框架式地去学习篮球的竞技战术、动作技术精度等,势必将会导致学生在整体的篮球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展示自身的个性、能力、特点,其自身想法受到了诸多限制,不能满足其“终身体育”的需求。兴趣是学生完成篮球课程任务的前提条件,但现阶段传统的篮球教手段使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1.3 整体考评体系不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在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下,其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理念一直受到竞技性体育的深刻影响和约束,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考核手段和数据较为偏重于学生的个人竞技指数。传统的篮球课程评和评价体系更局限于设施环境的标准和充分遵守竞赛规则之中,大多数篮球教学考核往往都是普通的竞技性性指标数据的测量,以及相对固态的统计指标来体现学生对篮球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但是,传统的篮球竞技性考核手段及指标所体现出来的考试成绩无法立体、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每位学生所掌握的实际熟练程度和具体情况,一味地通过分项目的测量参赛容易造成“身体素质最终决定体育分数”的现象,迫使许多体质较差的学生,最终选择放弃参与篮球运动的意愿。

2 街头篮球教学的特点

2.1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街头篮球是在遵循参与者共同意愿和遵守共同自我商议尺度的情况下,彻底打破了传统篮球比赛的规则和场地约束。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地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能够实时地根据自己的特点、能力和想象来进行运球、传球、跑位及投篮等动作,街头篮球元素将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在运动中的自我意愿。在篮球课程的授课方式上加强教学手段的随意性和开放性,在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学氛围中促使学生自发地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对篮球运动的理解。

2.2 满足学生的需求性

街头篮球实际上是以休闲娱乐为主体的一项体育运动,学生通过自主理解和认知,通过夸张花哨的运球、突破、传接、跑位、投篮来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个人技能和团队合作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我喜好,进行分组实战演练,这种手段既弥补了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在纯理论和竞技性指标和参数作为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体的不足,又弱化了纯竞争战术训练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自我需求和自主运动的积极性。

2.3 促进学生的参与性

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考核和认定形式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对其具体的掌握状况,往往容易造成“身体素质最终决定考核分数”的现象。在整体考核过程中,许多体质素质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在面对课程考核时会持续产生恐惧和厌烦的情绪,容易选择出现放弃篮球运动的意愿。在整体考核形式和组成部分中,摄入部分街头篮球的内容,将使学生对篮球的参与形态、身体素质和运动功能带来更多的自由选择,能够大力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街头篮球在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中开展的措施

3.1 革新教学方法,分层实施教学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仍然以传统的“模仿”教学模式为主体,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将在教师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学生往往一味地以模仿为学习目标,将难以主动、积极地自主进行课程的学习,缺乏互动性的教学氛围,局限了学生的自我思考,导致学生不能得到全面、深刻地认识到篮球运动的优势。同时,由于部分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掌握的篮球运动基础水平也会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遂高职院校的篮球整体教学形式要根据科学的教育原则和动态思维方式作为指导思想,建立客观、全面、完整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框架。

通过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摄入街头篮球的手段和内容,将使学生在整体的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真正地从自我出发,能够根据不同的自我需求,针对学生的篮球技能掌握程度进行分层教学,并结合篮球技战术特点和实时效果进行分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传统的篮球教学过程中,适度摄入街头篮球的教学手段并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下进行全程观测和引导,使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来掌握其篮球技术,并将其所需求的篮球运动战术理念有机地融合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

3.2 拓宽组织形式,改变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教学方法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时机、目标范围、课时分配和场地规模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和布局。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教学,对学生在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其对学生在持球、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动作是否规范,跑位、战术分配是否按照教大纲要求过于侧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篮球运动本身自由和随机性的运动特点,这势必会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只注重规范的动作,却忽略了学生自发的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动作,其所传递的信息量无法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从而整体教学最终无法达到课程的目标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篮球动作的精髓,无法充分合理地运用技战术动作。因此,如何合理选择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快速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战术水平,是我们在整体教学改革中所要面临的挑战。

目前,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过于依赖通过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和定点式的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动作,又寄希望学生在整体的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势必需要我们在篮球课程环节上进行切合时宜的调整。以学生的自我需求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为辅助的教学原则来安排技战术练习和教学。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摄入街头篮球的手段和内容,通过学习夸张的运球,花哨的突破,灵活的跑位、巧妙的投篮等练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篇2

中图分类号:G807;G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6-0074-04

篮球运动是集对抗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体育项目,既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国内学者从教学视角对篮球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都没涉及到深层内核改革,因此有必要重新对篮球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剖析,对篮球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反思。本研究从知识分类学和项目课程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高校篮球课程改革。

1 我国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高校篮球教学现状

在课程内容上,当前高校篮球教学形成以技术教学为主的内容体系。高校篮球教学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篮球发展史和裁判规则,实践知识主要包括篮球技术(多以移动、运球、传接球、投篮、运球上篮为主,部分学校还包括持球突破、抢篮板球)、基础配合(掩护)等主要内容,涉及到战术教学内容少;课程内容(教材编写)的组织上,也是按上述内容罗列,长期以来形成以技术教学为主的内容体系。上述教学内容基本与中学教学内容雷同,造成学生对篮球课的兴趣逐渐减少[1]。无论是篮球课程内容,还是学习顺序均以进攻技战术为主,直接导致学生形成重进攻、轻防守的篮球意识,与现代篮球注重攻守平衡训练理念大相径庭,从根本上颠覆了篮球育人和篮球文化传承的课程功能。

在课程实施上,高校篮球教学基本形成传统教学定势,其特征表现为教学顺序上依附于技能为主,教学方法以示范和无目的的教学比赛为主,练习方法以重复训练为主,教学组织上重队形,形成了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篮球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紧紧盯在篮球技术的传授上,以致每一堂课学生们都在简单模仿,这种用技术教技术、为技术教技术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损害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2]。这种重形式、重教法、轻学法、轻能力培养的篮球教学模式,违背了学生主体、情境教学的教学理念;而且在教学设计上,技术与基础配合内容多,战术内容少,技术练习与战术训练没建立任何联系,这种多技能、轻战术、少比赛及活动开展的篮球教学,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观的篮球和全局的篮球意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评价上,高校篮球教学考核内容主要为投篮和运球上篮,评价内容结构上仅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五大目标之一的运动技能目标,形成以技能为主导的、“工具理性”式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上的导向性直接导致篮球运动本身的价值及课程目标严重缺失。

从我国高校篮球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效果差,学生持不满意态度。调查表明:95%的学生喜爱篮球运动,但同时也有85%的学生对篮球课程不屑一顾[3];仅有25%的学生认为篮球教学是提高篮球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75%的学生对学校篮球教学是提高自己篮球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持否定态度[4]。

1.2 高校篮球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以学科体系模式组织课程内容,没体现实践知识体系的特点。

学科体系是按知识的系统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主要为学科课程开发及静态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而篮球课程是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篮球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以实践性知识为主组织课程内容和开展教学,更强调学生应用技能的能力。传统理论与实践关系模式表现为实践知识是叠放在理论知识之上,表示理论知识是实践知识的基础,实践只不过是理论演绎的结果,认为只有充分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进行实践,才可能发展实践能力。篮球课程无论从课程内容组织,还是教学的逻辑顺序上无不体现了上述传统观念。这种脱离现代篮球运动实战,按照现行的技术理论体系组织教学的现状,其结果仅仅是使学生学会了篮球运动的某些动作(技能),而没有学会打球,在教学训练中普遍幻想的那种“只要动作做对了就会成功”的因果关系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3]。这种教学内容不切实际,教学效率低下,必须进行结构性的改革。

2)没有理解技能与能力的概念内涵及相互关系。

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技能的本质是程序性知识,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5]。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技术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能力是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从心理学来看,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和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6]。按以上定义,通常讲的篮球技术实质是操作技能(动作技能),篮球基础配合则是操作技能的组合,不仅如此,篮球是开放性技能主导项目,完成各类动作技能必须同时有心智的参与,需要操作思维和实践中的直觉思维,因此学生能力的形成不是技能的简单应用,而是技能、心智、情境等综合活动和复杂的转换过程,技能只是能力形成的条件,仅依靠动作技能的重复练习是不能提高能力的,而目前高校篮球教学基本是以动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这就是技能主导的教学体系下学生经过一年的篮球课程学习后还是不会打球的根本原因所在,这种复杂结构的转换,必须解构传统篮球课程内容结构或内容组织形式,重构以篮球实战为基础的内容结构。

3)没有深刻领会课程的内涵与精神实质。

从现代课程涵义的演进上看,课程横向上是老师、学生、课程资源与情境组成的生态系统[7],纵向上是从国家、地方到学校、教师、学生的课程,而且现代课程是由静态向动态扩展的。对高校篮球课程而言,必须考虑各自学校的特点和学生需求,需各高校及教师等多元参与,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对篮球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与设计。

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有其学科基础,任何课程开发必须以知识论、学习论和教学论为理论基础,科学组织课程内容。其中知识论用于理解篮球课程内容性质、来源与结构,篮球知识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而且篮球实践活动的实质是程序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等的有效整合;学习论指学生如何学习的心理过程,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动作技能学习的基础,构建主义心理学强调学生主动性参与和问题解决,情境认知心理学强调实践活动重要性,共同构成学生能力形成的理论依据,成为篮球课程主要的心理学基础,从而技能、认知、情境是篮球课程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学论从教师角度研究教学设计,这是传统以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依据。

课程思维是指课程开发、设计或改革的工作逻辑顺序,课程开发多采用演绎模式,即以泰勒的课程原理为指导,按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的课程思维逻辑路径展开。传统的演绎模式为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许多课程改革从怀疑课程内容及内容组织的合理性开始,上述已对篮球课程“技能主导”的内容提出质疑,如要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势必打破传统的篮球课程内容体系或内容组织顺序,转变以能力为本,以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这种以任务式知识结构中任务处于焦点,与任务直接相连接的是实践知识,其次是理论知识,是对实践知识的解释。能力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上,能力可表述为完成相关任务,任务的结构与组织比任务本身更重要,这样使得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而不是知识的地位结构成了课程知识构造的基本依据,以此理论为基础,可将篮球课程内容与内容的组织作为篮球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即采用以篮球战术聚焦篮球技术与基础配合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篮球教学内容。

2 基于项目课程理论的高校篮球课程设计

2.1 项目课程及其相关概念

项目课程源自17—18世纪课程教学中以实验研究、案例研究、沙盘演习等组织教学。我国学者将项目课程是定义为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7]。基于上述概念,项目课程的实质是以一个或多个项目组织课程内容,是课程内容组织的一种模式,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程。项目课程起源于职业教育,但已不是职业教育的专利,而成为一种有着深厚理论基础的课程模式。

项目课程中的项目是指具体产品、服务或决策。对于篮球课程内容,项目的确定体现为战术体系的形成。篮球战术是为取得比赛的胜利,队员根据一定的战术指导思想,以篮球技术为基础,在战术意识的支配下,按照一定的阵势,全队有组织、有策略地进行协同配合的方法和原则[8]。按篮球战术的定义,每一种战术形成都可以看做一个产品,如快速进攻体系、防守体系是一个综合性项目,阵地防守、阵地进攻等均可以作为一个项目。

项目、任务与技能间的关系,项目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任务是指工作过程的一个环节,项目是按照工作任务要求进行一系列操作所获得的结果。以人盯人防守这个项目为例,防溜底、防突破、防挡拆和掩护、防内线、防策应和夹击等是任务,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各种操作技能(篮球技术)和瞬时判断、经验、决策等智慧技能。

2.2 篮球课程项目(课程内容的组织)的设计与序化

项目课程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项目的设计与排序是最重要的环节。项目设计主要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这是影响课程目标达成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课程开发最为复杂的问题。篮球课程中项目设计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即依据篮球运动的客观规律,篮球运动是一项以对抗为核心的攻防体系,涉及到攻防体系的任一环节都会影响篮球的制胜规律。2)认知性原则。即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能力的形成机制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的项目顺序。3)实战原则。即以篮球比赛实战为依据,注重结合实战的基本技术训练,强调简单、精确、对抗、实用,通过实战来学习篮球,紧密联系比赛实际是符合实战训练的核心[9]。4)适度性原则。篮球课程内容多,因此必须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特别是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依据篮球课程目标、学生的需求与认知规律、知识的性质等选择和组织适量的课程内容。

项目序化是指篮球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或逻辑顺序,包括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高校的篮球课程设计中,比较关注篮球知识与篮球技术等具体知识、技能,认为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就具备了能力,不重视让学生以什么结构获得这些知识。在项目课程理论指导下,篮球课程内容必须重视内容的结构设计,使由教学生“知道什么”转向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依据项目设计的原则,以知识论和学习论为基础,根据篮球的竞技规律和实战特点,重构篮球课程内容(见图1)。

把篮球课程内容划分为阵地进攻、从攻转守、阵地防守和从守转攻等4个项目,任何一个项目既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同时一个项目的结束即是下一项目的开始,在篮球比赛中,任何一个环节做的不好,都可能影响比赛的结果,这4个项目构成了自循环的、封闭式的篮球知识体系。设计项目时,根据实际需要或按实用的思路,可以把综合性或大项目分成子项目,如快速进攻体系可以分解为快攻和抢攻两个子项目,阵地防守也可分为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紧逼防守等子项目。按项目课程理论重构的篮球知识体系,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每一个项目,又有利于从项目顺序结构上重新认识篮球规律,从而形成了篮球运动的过程观、全局观和整体观。

2.3 篮球课程实施

1)按项目结构构建篮球课程结构。

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以来,大部分高校采用选项课的教学模式,高校篮球教学不断探索篮球分层次教学改革,即按学生的技能水平分班组织教学,具体实施上分为两类,即同一学期分为初、中、高3个不同等级的3个层次班级,或是第1学期为初级班,经过考核合格后第2学期到中级班学习的教学模式。事实上,一方面学生的技能水平本身不太好甄别,传统意义上篮球有8大技术之多,而且篮球比赛中5人位置不同,技术要求也不一样,另外分层教学的考核标准设计也是一个难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分层次教学理论上设计非常好,但实际操作非常困难。按分层次教学设计篮球教学实质上还停留在传统的以学科体系组织教学的模式,要真正转向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可采用项目式篮球课程内容组织篮球课程教学,按上述构建的循环式篮球内容结构,每个项目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即每学期安排一个项目内容,如第1学期课程内容安排项目1(阵地进攻),具体内容可选择一个子项目,如1-3-1进攻等;第2学期内容安排项目3(阵地防守),具体内容可选择一个子项目,如2-3区域联防;第3学期到第4学期为综合项目,增加攻守转换项目。

2)学期课程的内容设计。

循环式篮球内容结构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按篮球技术、基础配合和战术的顺序组织知识模式,转向围绕项目或任务组织知识和技能,每学期篮球课程都是以一个项目为主要学习内容,按单个项目及其任务的学习需要选择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即按项目-任务-知识与技能的顺序进行项目内容开发。以第1学期学习为例,由于阵地进攻是一个大项目,可选择其中一个子项目的内容进行教学,如1-3-1进攻项目,经分析该项目包括外线与内线(罚球线策应中锋)配合进攻、内线与内线或外线之间的进攻、内线(策应中锋)的进攻、外线队员的进攻等典型的任务,其中内线(策应中锋)进攻任务包括中距离投篮、突破上篮或分球、给内策应中锋和底线两侧外线队员传球等技能,外线队员进攻任务包括传球、溜底、突破和投篮等技能,技术理论知识包括阵地进攻、传球、溜底、突破和投篮等的定义等,还包括进攻队员的移动路线、进攻点及原则与要求等知识。

3)篮球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课程有5个领域目标,篮球课程的学习目标不仅要获得或掌握技术、战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还要达到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能力形成的实质是知识与任务建立联系,能力的形成机制是通才实践活动的构建[7]。对于篮球运动来说,能力的形成就是建立战术、任务与技能(基础配合)的联系,学生是在完成各类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篮球技战术知识的,学与做融为一体,在做中学。在学期课程中以战术实践知识为主要内容,单元内容设计上围绕以完成任务需要的典型技能和基础配合为主要内容,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以比赛为主要教学手段,组织各种课外竞赛活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俱乐部、社团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丽娟. 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理论的现状与发展[J]. 科技创新导报,2012(7):170.

[2] 潘如福,邓国良.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32(11):143-144.

[3] 李杰凯. 论篮球教学训练中技术概念界定及其分类的理论误区[J]. 体育科学,2008,28(1):82-88.

[4] 曹竟成. 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探析与尝试[J]. 体育与科学,2002,23(5):73-75.

[5] 姚寿广. 示范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王利明,陈小荣.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篮球;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问题研究

通过对省级以上9门篮球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进行浏览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篮球精品课程全面分析,首先分析了高校精品课程的地位作用,并根据对调查显示的当前对于高校体育类篮球精品课程建设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而后立足于国家对精品课程建设的“五个一流”针对现阶段高等院校篮球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和从出现的问题入手,深入探讨,分析了各方面建设的重点和要求以及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如何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1、对篮球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认知分析

经过在“十五”、“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进一步深化精品课程建设,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对已经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建设一批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为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精品资源共享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建设以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基本覆盖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为目标,通过共享系统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体育精品资源共享即篮球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就是指上传到网络的篮球精品课程基本模块,其主要是指教学资源的上传部分。

2、篮球精品课程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2.1体育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内容结构现状

精品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课程概况、二是课程内容、三是互动交流所有的内容如同一本完整的教科书给与分解,不能真正体现网络资源学习的共享、互动、情景创造等特点。所有内容的网络课件不能下载,对于边远地区网络资源欠发达学习起来更不方便,极大地减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2篮球精品课程的管理现状

课程管理是一中网络教学和学习的专门软件,可以保证学习的平台更加广阔,篮球精品课程运行的质量好坏直接有课程管理所决定,课程管理包括教学内容管理、评定和互动资源管理,课程所有者利用此软件对自己的课程做有序的安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显得整个学习内容井然有序,可促进学习者的探索学习兴趣。

2.3篮球精品课程的运行现状及后续管理

国家级篮球精品课程的浏览率通过课程浏览型调查只有63.2%,而其他精品课程的浏览率接近87%,在精品课程浏览量排名前20的没有体育类精品课程,这与精品课程的后续管理有密切的关系,只有精品课程的建设者不断地修改,更新内容,更新网络连接,启发新技术,提高连接速度才能促进精品课程快速发展,发挥其精品的作用。

3.篮球精品课程的建设现状

3.1我国体育精品的建设者基本都是各个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体育圈有一定的资历和影响力,都属于资深的专业教师或专家,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开发质量。

3.2本身体育学科内部发展不平衡,在国家体育类精品课程中体育教育训练学占48%,篮球占7.8%,通过数据比较发现国家级精品课程内部发展不平衡,以国家篮球精品课程的发展失衡值得引起注意。

3.3篮球精品课程建设在激励方面不足,在课程建设中内容乏味,网速慢等都影响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所以网站的维护,更新都需要经费,必须加强优秀网站的激励来促进篮球精品课程的建设更加完善。

3.4篮球精品课程建设在评审和复评方面相对合理但是在评审的具体体系不够详尽,指标有些模糊抽象,由于篮球精品课程的建设者都是行业内的学术带头人,即使是评审专家也不完全领会建设者的课程核心,很容易出现评分的误差。对于精品课程的复评通过调查我认为有重要意义,复评有利于课程更新,管理。让精品课程更精。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篮球精品课程建设不平衡,我国体育类国家精品课程主要分布在高校集中、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分布不均衡。

2、篮球精品课程内容过于笼统,形式单一基本就是照搬教材,完全是一本教科书。教学内容不完善,缺乏生动学习资源,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3、缺乏有效的精品课程管理,导致精品课程无法显示管理页面,有些长久没有更新,学科前沿的资料没有更新,不可能及时回答学习者的疑惑,缺乏交流平台,把管理系统当成摆设,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的兴趣。

4、篮球课程建设在评审和复评方面相对合理但是在评审的具体体系不够详尽,指标有些模糊抽象。

5、评审机制不够完善,激励政策不足,后续复审经费管理不够。

4.2建议

1、合理分配和平衡建设篮球精品课程资源的方式,依托名师,名校资源带动边远地区的篮球精品课程的建设,促进体育精品资源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在精品课程发展强区加强青年教师的科研和梯队建设,促进精品课程完善发展,加强精品课程弱区的师资力量建设。

3、更新篮球精品课程建设完全照搬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动画等直观教学方法,建立“立体化”教材,更好促进学生的学和同行对资源的借鉴。

4、加强篮球精品课程的管理,设立统一的篮球精品课程模板,不断更新和维护网络建设,认真维护学习交流平台。

5、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

6. 建立以学习资源建设为主导,以建构性学习为目的篮球精品课程建设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2003

[2]曹亮.论当前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

篇4

体育课程中可以引导同学们先开展一些简单的与篮球相关的游戏,老师可以亲自演示做一种篮球运动基本动作,将动作技巧要素反复演示给学生们看,避免直接讲解复杂的篮球技术动作的要领。体育课程中的篮球课程中,学生们的兴趣注意力应当哪个集中在篮球运动所带来的竞技娱乐中,在愉快地掌握了篮球球性的同时,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素质的目的,并为今后篮球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1.2在体育课程准备活动运用

在熟悉篮球球性基础上,体育课程准备活动中,学生们就可以开展一些运用篮球游戏,代替慢跑等其他准备活动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上课积极性更高涨、更活跃兴奋;另一方面,篮球游戏所带来的体育锻炼活动量,是远远超过其他准备活动的生理运动要求。比如,“三人传四球”、“不倒翁”、“三角传球”等简单篮球游戏,运动强度不大、身体活动却很充分,还可以安排有球或者无球环节,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3在体育课程基本部分运用

根据教学大纲学习任务,体育课程可以将篮球专项课作为主要内容。在这样课程中,可以联系引导教学中学习过的篮球技巧,加上准备活动中的篮球游戏内容,直接开展具有竞技到篮球联系,让学生们反复莱纳西,达到熟练掌握篮球技术技能的目的。同时专门设计篮球对抗练习,不仅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培养学生们勇敢顽强的竞技精神和互相配合的团队精神。同时,也可以在规定的体育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篮球竞技活动,设计一些专门游戏,反复练习,达到掌握基本篮球知识的目的。

1.4在体育课程结束部分运用

经过了一趟篮球课的锻炼,学生已经做过了比较剧烈的体锻活动,应当适当安排一段修整。这时,可以安排以篮球为按摩的工具的肌肉按摩放松,帮助学生从身体兴奋状态中慢慢恢复过来,彻底放松肌肉,课后身体不会出现酸痛的情况。此时的运动量不宜过大,要注意运动量要逐步减少。在课程接近尾声时,让学生们边巩固篮球动作技巧,边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课程。

2体育课程中篮球教学训练设计

2.1运球训练设计

运球作为篮球练习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在体育教学总可以引入快速推进进攻、带球摆脱防守、上篮得分等内容,这些都是竞技对抗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训练中,老师可以在准备活动中引入一些带球的技巧,帮助学生们熟悉球性,并对相关运球的手法进行练习,对手部击球的动作予以纠正。比如个别学生臂力不够,运球时常常会使用手腕发力;学生们会在运球时,会左顾右盼或眼睛总是盯着球看,总是掌握不好手感,此时老师就应当帮助学生纠正这些容易犯错的问题,并指导反复练习。在对同学们对基本动作都过关后,老师可以安排一些运球变化动作,也是比赛中常用的动作,如体侧运球、急停运球、体前换手运球等,或者变化联系花样运球,如“之”字型、“8”字型运球等。

2.2传球、接球训练

篮球是团队竞技运动,传球、接球与运球一样,不仅是篮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基础,还是团队默契配合,联合完成比赛的关键,也是体育课程中需要重点训练的内容。老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需要将传球、接球训练与运球训练有机配合起来,组织学生们开展传球、接球的技术的严格训练,传球的手法有双手、单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等。老师应当指导学生们练习行进间的传球和接球上篮,还有原地的双人双球练习等,并鼓励学生在训练之余多进行接传球的练习,锻炼自己的手感,从而不能够完成简单战术配合。在训练中,老师除了要注意教授一些动作注意事项,还需要强调让学生们注意观察球的飞行路线,并判断球的最终落点,来确定传球接球的手法。同时,适当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对抗联系,要求在训练中注意运球、传球、接球中的配合,教师需要提醒学生们,加强对球的控制,避免传球、接球时的丢球现象。

篇5

0 引言

社会的需要决定教育目标和方向,也规定着体育课程的目标和方向。高校体育课程应根据社会对高等教育和体育的需要,对课程目标进行规划。随着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及终身体育等思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正由增强体质的一维目标向多维目标演进,它不仅加强了体育与学生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广泛联系,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经验、能力以及终身体育价值观的培养。本文在阐述学校体育思想体系和教学改革背景的基础上,对高校篮球教学目标、内容、形式、手段、评价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篮球教学改革的深化,使学生的篮球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1 高校篮球课程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篮球课程虽然经过了多次的修订,但其本质还是沿用了建国初的教材,这些教材在一定意义上对于今后我国高校篮球的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代篮球的迅猛发展,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过去在篮球课程的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篮球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在篮球上面培养良好的兴趣。

篮球运动在近几十年里飞速发展,无论是运动员体能、技战术、防守训练都与以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像是在以前面对进攻队员的掩护大多采用的是挤过、绕过、穿过这3种方法,但是现在在篮球比赛中大多采用的是延误,而很多教练员由于缺乏研究新课程的原因大多还采用以前的老教法,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接收新知识,高校培养的学生尤其是体育专业的学生以后工作面对的是中小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以后中小学生的篮球知识的学习,这种现象出现的只能是使我国在篮球课程方面越来越滞后。

2 篮球教学改革思想

2.1学校体育思想

学校体育发展的整体战略思想应该“面向社会,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进行健康教育,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重视基础知识(包括专业知识)掌握,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培养,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思想已逐渐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主导思想。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上看,在经历了生物的一维体育观时期,到生物与心理相结合的二维体育观时期,再到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观,时期和多维人文体育观时期等 4个阶段后,学校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完成了与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及终身体育等思想体系的接轨。并且,学校体育教学也进一步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总体来看,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体系在构成上已包括了技能培育、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思想;在目标上,确立了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核心,培养“身心”健康和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有竞争精神的一代新人;在构建思路上,通过不断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学校体育理论,并总结和提炼我国自身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所取得的成果,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思想。

2.2篮球教学思想

传统体育教学观以技术教学为中心,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技战术方法,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学校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和“快乐体育”指导思想出现的早期,教学指导思想由竞技性向娱乐性转变中虽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身心体验,然而却淡化了教学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出现了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全部胜任篮球教学工作的现象与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质量的要求不符。为此,教育部将篮球专修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结合篮球运动特点及规律,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把学生综合能力的改善与提高作为重心,使学生不但具备扎实的篮球基本功,而且具备良好的从事篮球运动的综合素质。所以,应精选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体育活动的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摒弃单一的技能教学目标,创设以篮球游戏,娱乐性比赛教学为主线的教学环境,建立突出“普及”和“娱乐性”为特征的教学模式,运用过程性评价的考核形式与之相呼应。

3 高校篮球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3.1实现篮球课程教学诸要素的有机配合

篮球课程的教学是在教学诸因素的相互配合下才得以顺利实施的,在教学中学生、教学目的、篮球教学课程、篮球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获得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信息、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必须有机的配合才能顺利篮球课程的改革,在改革中任何一项因素的短板都会导致篮球课程改革不顺利,因此在进行篮球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好这些因素的相互配合,不要让任何一个因素成为短板,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水桶盛水的量不在于最高的模板而在于最短的木板,因此在进行篮球课程改革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些因素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找出对策。

3.2加强实践性练习

篮球课程教学改革的初级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参加篮球训练,篮球训练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在实践中去练习,所谓的实践主要是指篮球比赛,现代教育存在的一个弊端是篮球课堂中往往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上课中教师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一旦和其他学院或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比赛时效果往往不是很好,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教学中学习的技术无法在比赛中得到表现,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贯彻学习和训练的关系以及训练和比赛的关系,扎实的基础训练就像是向银行存款,而比赛则是向银行取款,如果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篮球知识与实际比赛相脱节的话,那么在比赛中这种状况则是很容易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梅,张江伟.新疆地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6(23)

[2]曾维刚.高校体育教师必备素质和能力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6(23)

篇6

2 体育院系篮球课程教学现状

第一,教学思想不明确。长期以来,很多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认为篮球教学主要是以对抗性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教学的心意,传统的教学观念严重地阻碍了现代篮球教学的进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技术,对于学生的能力而不仅过多地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要求学生们按照教师的教学模式来锻炼。这种方式往往对学生们一概而论,没有任何针对性。但是,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兴趣以及体能之间都存在着差异,二而且教学思想的明确程度不高,严重地影响到教学地高效性。

第二,教学方式呆板,对于学生的个性、能力的重视程度不高。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们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直接影响到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课程的设置。但是,多数的体育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教学方式仍然比较呆板,而且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这种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挖掘学生身上的内在潜力,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提升,一直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下。这就和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差甚远。

第三,课堂组织和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正规化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推进,课堂结构的规范性日益突出。要想让学生完全地掌握技术技能,应该从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和健康意识。学生们的“学习结构”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们运动技能的培养,适应体育课堂的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来深入挖掘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而提示学生们的体育成绩。

3 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篮球师资队伍,转变教育观念

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力量是不可替代的。教师的素质和技能都应该达到标准,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学校在聘用体育教师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考核力度,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以及学历和素质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要定期的安排教师进修和培训,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师要有固定的研究方向,提升教学思想的高效性,提高专业的素质,培养教学的能力。

转变教学观念就是对于教师来说,要改变对传统篮球训练的认识,不仅要重视篮球课程的对抗性,还应该提升学生们对篮球的理解能力。要通过篮球课堂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体育的作用,在掌握专业体育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教学的高效性。同时,还应该根据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让学生们成为社会体育的传递者。

3.2 优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强化素质教育

从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可以看出,篮球教学主要是一种竞技项目,在实际运动的过程中,应该掌握体育运行的规律,提升体育教学的创意性和趣味性。另外,还应该对篮球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要增强课程设置的高效性。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同时还需要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大纲的相关体系,扬弃教学中的不足。从篮球教学的完整性出发,处理好体育教学和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提升体育教学的综合性和丰富性。

3.3 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体育教师放置到中心的位置,整个体育课堂都由体育教师来进行操纵。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的效果也不会十分明显。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看出,篮球课程需要以不断开发资源为主,要从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实现多层次的教学模式。从多角度的教学方式中可以看出,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调节,同时还应该根据篮球教学的特点来实现篮球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而创造出一种和谐,民主以及相互促进的教学氛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现可以看出,在篮球教学的课堂上,采用丰富和完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至关重要的。

3.4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篇7

一、前言

篮球课的教学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如何提高篮球课对学生特别是女生的吸引力是教学的关键。本文首先提出女生在学习篮球课程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并利用文献分析法提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旨在通过这些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快乐篮球教学的氛围,真正全方位的展现篮球运动独特之处和其特有的魅力,使学生特别是女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掌握篮球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女生学习篮球课程时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往的教学情况情况,总结并提出了女生学习篮球课程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缺乏对篮球运动的全面认识;(二)对篮球运动缺乏兴趣;(三)惰性较大,领会动作慢;(四)女生身体素质个体差异性较大;(五)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利用多种方式提高篮球课程对女生的吸引力

(一)必要的理论教学——全面认识篮球运动

在篮球课程里针对女生的教学中,应首先通过一定理论教学使女同学认识到篮球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的作用。在理论教学中要简明扼要,注重实效。依据篮球项目不受年龄、季节、气候条件的限制讲解其群众性、广泛性。根据篮球项目是集体项目,要通过配合,让女同学认识到篮球运动是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的集体精神。通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讲解篮球运动对掌握其他体育运动技能的作用,使女同学全面的认识篮球这项运动以及篮球课的目的、任务。

(二)偶像激励法教学——培养女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不少同学因为“球王”贝利而迷上了足球运动,很多人亦是通过“飞人”乔丹而熟悉了nba,以此迷上了篮球运动。以往的事实证明,以榜样为师,以体育明星的光辉形象和模范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如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人陈镜开,中华民族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摘取奥运桂冠的第一个炎黄子孙许海峰,世界上当之无愧的体操王子李宁。

“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利用偶像激励法通过使用学校电视网络系统观看精彩的篮球比赛。篮球比赛大都配有嘉宾和优秀解说员的详细讲解。通过对篮球比赛的直观感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项运动,并利用运动员在比赛和表演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勇敢、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和运动瞬间身体姿态的健康美、运动美增强了对女同学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从而达到传授体育知识和审美教育的目的,并以此来培养女生对篮球这项运动的学习兴趣。

运用偶像激励法进行教学,当学生们在电视媒体中看到漂亮优美的动作,特别是体育明星的风采,可强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完美准确的动作示范——女生尽可能准确的领会动作要领

教师的示范不但直观性强,而且起到讲解难以起到的作用。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偶像激励的兴趣培养对女生篮球运动的学习固然重要,然而教师完美、准确的示范动作更是不容忽视。大学阶段的学生足已具有了一定的欣赏、分析能力,并且有了兴趣趋向。如果教师的示范不仅动作准确规范,而且成绩较高。比如在个人突破上篮示范中,教师不仅在突破过人中要迅速移动步伐,而且还投篮命中。这不但提高了教师在女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也能迫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并为之兴奋;在兴奋的同时去模仿教师的动作。不仅仅限于情趣使然,更能够自觉自愿的投入到对这项运动的学习中来,才能尽快的掌握和理解篮球运动中的动作要领和技术技能。当然不仅对教师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要求很高;也要求教师在课前就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以保证示范的成功。

(四)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针对个体差异分别制定训练方法

由于女同学之间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同一个练习内容,有的觉得轻而易举,有的却尽了最大努力无法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安排练习时要因人施教,区别对待。防止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即要照顾关心差学生的学习,又要考虑优秀学生的提高发展。这就能使每个女同学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练习的次数和提高准确度。

(五)适合女生的篮球游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由于性格的差异,相比男同学而言女生的性格相对内向,与人交往能力稍弱。具体表现出来的就是缺乏团

结协作精神。做一些适合女的篮球游戏可以增强女生之间相互信任;,培养相互协作和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感。

四、结语

总体而言,提高篮球课程对女生的吸引力的方法是很多的。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女同学的心理特点并且掌握相应的教学规律;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运动技能;就会让女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掌握篮球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宏,王苏平.略论电视教材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7,(4):86-88.

[2]李素玲.录像在体育教学辅助系统中的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7,(4):88-89.

篇8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知识更新换代最快的时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力度更大,市场经济改革的面更广,我们的基础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双语教学反映了当今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是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双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是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从2001年开始,我国教育界开始了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规定:“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重申:“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这次课改试图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在全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开展双语教学之时,体育院校也不甘落后。篮球课程作为体育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双语教学受到了体育院系的高度重视,从专业课程到选修课程,从理论课程到实践课程都有施行双语教学之势,并且有部分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如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师范学院、杭州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等。篮球课双语教学的目标,在掌握篮球的技术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篮球词汇和体育课的基本课堂英语,在篮球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学习篮球技术和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并学会应用在欣赏体育比赛中,了解篮球裁判用语,更好的理解体育文化的内涵,从文化背景出发了解体育的意义,提高英语能力。篮球课程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传统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在保证学生获得篮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前下,提高学生在篮球术语与篮球对话方面的运用。随着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在全球的广泛推广,人们对篮球的关注不可避免集中在美国,因此英语已经成为篮球文化传播的最为重要的语言载体,因此对篮球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双语教学的概述

(一)双语教学内涵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如何正确理解“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所谓双语教学,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是指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把母语作为第一语言、外语(在我国一般指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科是指除英语学科之外的其它学科。以用英语进行双语教学为例,包括使用英语教材、用英语板书、用英语布置作业、用英语命题考试以及使用英语口授等形式。

(二)双语教学模式

关于双语教学中两种语言在课堂上各自应该占多少百分比的问题,没有量化的规定,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课程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现阶段在我国教师外语水平普遍不太高的情况下,要求教师用外语从头到尾对一门课程来讲授是不太现实的,这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学生角度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减轻师生的压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双语教学?一般来说,在我国双语教学的实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学生的外语基础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双语教学模式。

我们以英汉双语教学为例,用下面的图示来进一步说明双语教学的基本层次:

CC > EC = EC < EE

1 2 3 4 5

C: Chinese (汉语) E: English (英语)

在我国双语教学的推广应该遵循这样一种模式,从传统的单语教学(全汉语教学)(图示中的第一个阶段)逐渐过渡到英语/汉语交叉使用的阶段(图示中第二至第四阶段),然后通过努力力争达到单语教学(全英语教学)(图示中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最终目标。

三、篮球课程双语教学建设

(一)篮球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讲解(explain)、示范(demonstrate),使学生初步将英语口令与动作联系起来,用简单的英语会话贯穿整个课堂主要是使用一般英语课上教师常用的语句,如Look carefully, Follow me等简单的句型;教师英语口令提示,学生边读口令边做动作。在实现英汉转换的同时,强化英语口令与动作的联系,从而加深记忆,如篮球教学,从篮球、球场等简单的知识介绍,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并适当的提问、提示,增强记忆,每到一动作都有英语单词,教师大声的说,学生学动作的同时把单词也说出,做到身、脑、心配合;教师在技术与语言练习中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融入情景,每个学生在练习情景中都有一个明确的角色,表达什么、做什么,大家都十分清楚,加之情景练习中热烈活跃、自然的气氛,很容易消除单纯语言练习时的害羞心理,突破(开口难)障碍。因此,在这种情景中,语言的交流讨论、相互间的提示,能在自然轻松状态中进行这正是语言学习所需的环境,如篮球课上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有的同学做裁判练习裁判英语;有的同学做评论员,用英语和汉语相结合来评论和欣赏篮球比赛;教师说英语,学生做动作或教师做动作,学生说出英语,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英语与动作的结合,提高对英语的敏感度和动作的反应速度;学生说英语,学生做动作。此时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老师”,指挥其他同学,锻炼英语,提高熟练程度。

(二)篮球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的教材

教育部在《意见》中要求高校使用优秀的、先进的教材,双语教学所采用的教材一般应采用英语国家的原版教材,也可以根据权威、正规、专业的英语网站下载的资料,经过适当的取舍,编排而成的教材。这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教材,可以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良好环境,同时可以使学生了解业内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

外文教材加中文译注这种模式就是采用有中文译注的外文原版教材,由于由我国的出版机构的版权引进,其费用会比直接购买外国原版教材便宜。它的缺点是学生容易过分依赖中文,而忽视对英文的学习,从而就偏离了双语教学的目的。我国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英语程度与双语教学的效果密切相关,学生的英语程度的高低与双语教学效果成正比。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学院、年级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适当的教材,使学生在学习时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三)篮球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

教师的素质是双语教学的关键,任课教师必须转变意识,明确认识到危机感,清醒地看到双语教学对自身的发展和生存的影响,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针对当前现状,着重需要提高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英语语言水平,尤其是要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一方面语音不准会误导学生,尤其是大一的新生,许多农村中学软、硬件条件较差,英语教师的语音不够标准学校也没有像样的语音实验室,教师的语音很差还会造成学生听不懂以及对你的不信任感,甚至从对你的英语水平引申到你的专业水平,进而对你所教授的专业知识都可能产生怀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配合与效果;二是教学实践水平,要不断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对各种课程理论、课程组织、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和实验,使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升华到理性的认识,进而指导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三是专业知识水平,要加强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充实与提高,同时还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一专多能,“要给学生一碗不,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样,当用一种方式讲授而学生听不懂时,你就可以通过迂回方式、利用已知的相关知识引证、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关联、通过外围知识的盒围、通过日常生活的实例等手段来引导学生,使之触类旁通。在体育院校中开设双语教学,不能盲从,要有一定的师资条件,若不对教师进行授课前的英语培训,就让教师开设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最终只会留于形式。

双语教学成败关键在师资,开展师资培训、转变用人意识和实现资源共享是解决师资匮乏问题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首先,可在本单位选择专业基础扎实、英语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教师进行系统的、有组织培训可解燃眉之急。比如,可以采取边教学边培训的方式,定期辅导,专门培训课堂用语,学习专业方面的关键词,使教师尽快胜任双语教学,当然有条件的请外国教师前来讲学,也可盘活教学资源。作为双语教学的教师而言,还希望能获得“国际双语教学资格证书”,因为它已被国家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认可,目前正在部分高校试点,暂不为双语教师上岗的必要条件,但从长远看,一旦过度期过后,势必都要获此证书才可胜任双语教学。另外各校还可以出台响应的政策招纳贤才,引进既有渊博专业知识又有英语水平较高的复合型教师来补充血液。其次,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四、教学形式与组织实施

(一)明确课程目标

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是专业课而不是外语课,外语课是通过教材的内容达到学习外语的目的,而双语教学则反之,是利用外语工具来学习专业教材的内容,其侧重点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不是外语的词汇和文法,所以授课时必须明确这个事实,教学的中心不能偏离。所谓双语教学是指通过用非母语的表达方式来解释和理解专业知识的概念、内容与思想,是为了培养学生怎样用外语来思考、来表达专业知识的内容实质,而不要拘泥于方法的细节如时态、语态等。处理好两者的矛盾,可取的做法是:①课前由教师将专业的词汇和个别难以理解的结构选摘出来,印发给学生作为课前预习材料,以便学生在听课中不必忙于抄笔记而影响专心听讲,而且不会被过多的生词工长句、从句所拖累,而同步跟上教师的讲授思路和进度;②教师在备课中努力舍弃烦琐冗长的句子和表达方式,尽量用简单的词汇和方法表达成教案和板书,让学生首先理解内容的基本概念,然后再进一步去攻读原文,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明确“双语”含义 双语教学并不意味着用纯外文授课

在授课初期或遇到非常专业的概念和较深奥地理论还是应该用中文来辅助表达,等学生理解或基本理解专业意思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解读原文,这样就可以做好教授专业知识、理解原文的表达方式两不误。第一语言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很好的安全感,减少他们因担心听不懂第二语言而产生的种种忧虑乃至学习障碍甚至抵触情绪,从主观情感上保证学生对双语教学课程的主动配合。因此,不能为了追求所谓指标、档次而偏离教学方向和目标,忽视了最根本、最重要的教学效果问题。同时也给教师本身减轻了用纯外语表达和叙述的压力,而用更多精力去考虑怎样把专业知识传授好。

(三)作业与考试方式

作业和考试必须使用外文命题,以便强化学生课后对原文的复习和理解。作业要每课布置与检查,及时发现教学的进度和讲授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在后续课程中适当的重复、进度调整与方法改进。考试虽然应该使用外文出卷,但是要把握一个原则。双语教学考试首先检查的是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而不是他们的外语水平和能力。所以出题时不能在冷僻的词汇、文法和结构上设置障碍,而是用清晰的、标准的、常用的表达方式来叙述问题。考试可以采用闭卷或开卷考试的方法,学生成绩的考评还应与平时作业成绩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平时作业的自觉性以及与教师配合的主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合理地平衡与调节学生因缺乏双语考试经验而造成的考试偶然失误的状况,从而给学生提供(与非双语教学的学生相比)较公平的考评结论。

(四)“教”是为了“不教”

篇9

(一)中小学篮球教学内容创新标准

为了更好地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就要在体育教学上格外重视,并培养适合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全面性人才。因此,在中小学的篮球授课过程中,就要求其授课教师不断地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上进行创新,并明确其目的,采取适当高效的方法,以此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们更加团结,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充分发掘出学生们的潜能,让孩子们尽情的彰显自己的个性,增强大家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同时,要发扬兴趣教育理念,要尽量使授课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抓住孩子们心里想的,才能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篮球训练中,然而,孩子们毕竟还未成熟,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游戏将更加吸引他们,并能极好的带动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这样不仅能使师生双方更好地互动,还能培养学生有优秀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二)中小学篮球基础训练课的内容

在创新的同时,仍然要注重课堂上的基础训练内容,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体育方面更是如此,因此,从小学生开始就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如对球感、球性认知的练习,如何控制静止、运动中的篮球,怎样更好地支配篮球等等,要通过课堂游戏等丰富的形式,让孩子们对篮球的一些相关常识了如指掌,使其更加多彩有趣,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

而对于相对大一点的中学生来说,让他们在不断巩固扎实基本功的同时,更要加强对篮球的控制、保护和支配等专业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配合相应的练习,可以以小组对抗的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快速的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然后,逐渐的渗透实战训练,模拟比赛场景,大大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二、中小学篮球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体育就是玩,而打篮球就等于做游戏,倒不如把时间留给学习文化课,但是,大家都错了,篮球不仅是一项积极地运动,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甚至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篮球这项运动释放学习压力,还可以增强身体素质,使学生们更有精气神,从而,放下心理压力,轻装上阵。可见篮球教育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因此,各相关教育机构也要提高篮球的相关器材、场地及设施的建设与投资,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动员家长积极支持。

(二)运动性损伤

然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活泼天真是他们的本质,好奇是他们的本能,同时,他们的身体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硬度较小的骨骼有着较大的韧性,容易变形,且耐力也不足,极其容易疲劳。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比如一些常见的运动性损伤。所以,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合理分配,劳逸结合,以便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形式与内容

长时间以来,我们都没有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并受其影响,使学生们了解相关知识技能之外,很少的锻炼其综合素质,不注重实际运用演练,中规中矩的教学模式难免会让学生厌倦,逐渐失去兴趣,最终偏离了正确的目标。

三、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篮球课程的对策

(一)创新教学观念

面对已有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应该加快创新的脚步,增强创新的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先进的教学目标,并优化教学体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营造民主的授课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二)更新教学目标

以前,大部分篮球教育,要么过于死板,要么过于机械,因此,导致出现了很多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所以,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目标,让同学们更加重视健康发展,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全面发展。

篇10

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自诞生起就广受关注,随着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已被很多高职院校引进。该模式以网络化学习理论为基础,课程覆盖了多个专业,丰富了教学方式,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方向,而且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从国内高职院校教学情况来看,相比其他课程,慕课在篮球体育教学课程中的应用较少,很多地方尚不完善。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慕课的重视

大规模、开放性、与网络信息技术密切相连,这些都是慕课的基本特点。大规模可以保证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而且是很多人,可以给不同的人多种选择。开放性则降低了高等教育的门槛,很多慕课课程都是免费,学习者只需利用计算机或其他工具联网,便能学习相关课程,并与其他人进行交流,通过考核后,还能获取证书。可见,这些特点决定了慕课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必然很受欢迎。

而高职教育近些年迅速发展,为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的优秀人才,应当跟紧时代潮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体育是高职院校一门很重要的课,能够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但由于过去不受重视,体育课程安排较少,且教学方面弊病甚多。素质教育改革提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成为真正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实现高职教育目标。

以篮球体育教学为例,教学水平偏低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方法单一、讲课枯燥等。这表明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有所创新,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我国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高职生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如果利用这一特点,相比传统教学方法,他们更容易接受慕课这种新型模式。而且,慕课课程可以下载,随时随地都可观看,遇到关键动作,还可以慢放、重复播放。所以,为促进高职院校篮球体育教学,需加强对慕课这一新模式的重视。

二、遵循规则,合理设计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慕课的优势,实际教学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设计。首先,科学控制时间。不管是国外慕课网站,还是国内平台,每段视频课程的时间都不会太长,通常会控制在8―15分钟,甚至更短。因为当前社会节奏很快,如果按照传统课堂的时间设计,难以体现慕课的优势,学生也没耐心看完。10分钟左右的视频正合适,学生可以很好地利用碎片时间,且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

其次,内容高度凝练。因为时间限制,视频课程讲述的内容应本着全面、实用的原则,灵活选择知识点,剔除不必要的内容。对于一些关键点和难点,尽管没有时间详细解释,也要提及,给学生留下疑问,促使他们自己查找资料,或者及时与教师沟通,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往篮球教学中,多是从实际技能直接开始,导致很多没接触过篮球的同学兴趣淡薄,那么在慕课视频中,就可以介绍一些基本规则、动作,由浅入深,在学生储备了一定的知识后,再进行技能训练。

此外,合理运用多媒体。比如三步上篮,如果教师当面讲解,动作太快,在说明一些细节时,教师无法及时停止。慕课中可利用动画代替,将三步上篮的动作放慢,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掌握动作技巧。不论是兴趣,还是技能,女生都要弱于男生,这就必须考虑其差异性。慕课视频起点不能过高,应该照顾到全体女生,在测试和练习中,应划分两种标准。最后,还要遵循互动性原则。慕课本质就是在线课程,师生处于同一平台,交流渠道众多,教师和学生应当经常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构建平台,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慕课的应用符合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即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被削弱,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理论知识方面,教师除了体育专业,还要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如医学,如果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受伤,应当掌握一些自救技巧;如计算机网络,有些素材资源可以在网上搜索,但多数视频还是教师自己录制,所以教师还要熟悉相关软件,保证画面清晰,色彩适宜,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愿意继续观看。在制作视频时,教师不妨尝试使用一些网络流行语,能有效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所以教师应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接受新兴事物。

网络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慕课平台也基本实现了信息共享,教师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进步。一方面,学校应构建师资学习平台,搜集与篮球教学有关的视频,或者录制优秀体育教师的讲课,放在平台上供教师观看下载。过去教师深造多是参加培训班,经常会遇到时间冲突、时间段不适合、成本高等问题,慕课则可以随时免费学习,帮助教师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应有进取心,积极与同校以及其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交流,交换想法,分享经验,学习对方的教学方法,抓住其中的亮点,将其融入自身教学中。也可以联合本校体育教师商讨,制定出一套健全可行的教学体系和慕课制作方法。

四、增加功能,创新网络考评模式

目前,国内已有学堂在线、腾讯精品课等多家慕课平台。高职院校可以联合其他院校,共同打造一个专门针对高职教育的慕课平台,创建理念和内容设计都尽量符合高职教育特点,为高职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平台要想吸引学生,首先要注重首页设计,如果能给学生留下好印象,他们才会去看各个模块。

篇11

论文关键词:高职 篮球 教法

1 语言形象化

在教学中,教师用讲解法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作用、要领、做法及要求,以指导学生进行联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而且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思想教育也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精练、通俗易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力争以最短的时间,收到最大的讲解效果。

1.1 讲解动作技术的名称

教师在讲授技术时,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技术概念,用准确的术语讲清技术动作的名称。如:双手胸前传接球,不应该说成双手接球;单手肩上投篮,不能说成单手投篮。教学中的术语运用要准确,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动作术语。

1.2 讲解动作技术的要领

教师在讲解动作技术名称后,要把动作的技术要领交待清楚,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技术动作。在讲解动作要领时,为了达到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可采用口诀式讲解。例如篮球运球口诀“两腿弯曲头要抬,臂腕柔和指分开,以肘为轴频按拍,按球上方落体侧。”又如教授篮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双手持球在胸前,目视篮圈正前沿,蹬伸翻腕指拨球,弧度适中球后旋”。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学生反映好,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1.3 讲解技术的重点和关键

任何技术动作都有它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技术的重点和关键,便于学生理解和指导实践。在学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时,应向学生指出其重点是蹬地、伸臂、翻腕、拨球动作要连贯协调。又如篮球行进间投篮,告诉学生重点是“一步大,二步小,三步要高跳”。抓住技术动作的重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印象深,掌握快。

1.4 讲解技术动作的顺序

教师在讲解技术动作时,为了使讲解内容有层次,有顺序性,不至于出现遗漏和重复现象,一般在讲解时刻根据动作结构,先从准确姿势开始,然后可过渡到完整动作的方法,同时根据人体结构采用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的讲解顺序。如:在讲解篮球双手原地胸前传球时,可先讲解传球的准备姿势,持球方法,然后讲解用力顺序,蹬、伸、抖、拨。这样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既有系统又便于记忆。

1.5 讲解动作技术的特点、运用时机

学生在练习比赛中根据教师讲解的篮球技术的特点、运用时机,能够合理运用各种技术。如:“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特点,是持球部位和出手较高,一般是在比赛中中距离投篮和罚球时使用。”又如:“高姿势行进间运球的特点是,推进速度快,一般在防守反击而又无人防守的情况下采用。”学生学习了技术并清楚了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对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技术,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良好的作用。

2 示范动作直观与准确

动作示范是篮球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正确的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示范,应是动作的典范,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动作有正确的概念。正确的示范,尤其是第一次示范,不但能使学生明确动作的完整形象,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完整示范

完整法是教师把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示范,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在篮球课教学中一般在新授教材时采用。例如:篮球双手胸前投篮或者是篮球进行间运球,学生初学时,教师就可采用完整的示范,给学生建立完整的直观形象。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无误,尽量做到示范一次成功。尤其是示范投篮动作时,投篮如投中对学生鼓舞是极大的。

2.2 重点示范

亦称局部示范。它是为了更好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并强调动作的关键部位所采用的示范。必要时可放慢速度,重点部分也可稍加夸大,使学生的视觉感受时间长一些,看得更清楚,印象更深刻。例如:在进行篮球行进间传球时,就可放慢速度、节奏,让动作的内在联系更清晰地反映出来。

2.2.1 比较示范

也叫对比示范,一般是在教学中用来分析动作,纠正错误时采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通过动作的正确与错误的示范对比,使学生对动作的正确与错误有个比较和鉴别,有助于巩固和强化正确的技术概念,自觉的克服错误动作。教师在模仿学生所产生的错误动作时,要恰如其分,不易夸大和过多的重复,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在进行间投篮教学时,学生易产生错误,共性问题是一步小,二步大,三步高跳不起来,影响了投篮的命中率。根据学生所产生的共性错误,在教学中抓住技术的重点,通过进行间投篮的要求“一大,二小,三高跳”的技术示范,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明确了学习的要求,领会动作的要领和完成方法,使学生在练习中有目的有意识去克服和纠正,逐渐掌握正确的动作。

2.2.2 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教师在示范时,应根据学生的视野,观察的部位,动作的结构和要求,选择最合理的示范位置和方向。一般在篮球课教学中,教者可采用“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向示范”等方法。如:篮球的移动技术(滑步,交叉步,防守中的左右移动)可采用正面示范; 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投篮,持球或不持球的过人技术,行进间投篮,采用侧面示范;背后运球和单手背后传球等可采用背向示范。总之,使所要观察的动作与学生的排面成平行的部位,使每个学生能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