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3 15:19: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学学科质量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学学科质量分析

篇1

【提要】

外科手术学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改善与提高,目前,外科手术学教学中存在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及缺乏经验、学生对外科手术学缺乏热情等问题,应通过分析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培养,特别要锻炼医学生手术动手操作能力,所以,需加强对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进,以适应现代外科学发展对医学优秀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动物,实验/外科学;外科学/教育;教学;质量控制

外科手术学是医学课程中从基础课程逐渐过渡进入临床课程的学科,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医学学习的关键课程,操作性、实用性强,是临床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手术技术不断取得进步,相应的手术教学也应紧跟外科手术学科的发展,结合学生实际技能,不断扩展教学内容与改进教学方法,使临床医学生能掌握最新技术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与学生的反馈,分析目前外科手术学教学内容与形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医学生临床外科实践能力[1-2]。

1外科手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设施简陋

本校动物外科手术室是20年前装修并开始使用,已使用20余年,当时尚能满足教学要求,随教学技术的进步,原有的设施逐渐陈旧,教学条件显得逐渐简陋,达不到许多最近发展的手术条件如腹腔镜手术的演示。手术间仅有3间,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在手术学教学中以组为单位,学生操作手术时往往因为手术视野小、手术不能重复进行等问题难以掌握操作要领。硬件设施条件未及时更新,配备必要的试听教学设施,整个示教过程无法实现多媒体实况直播。

1.2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缺乏经验

外科手术学是一门较特殊的学科,既需要丰富的手术操作技能,还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教学理论与能力。目前,外科手术学教学教师主要为各附属医院外科系统各临床科室择优遴选的外科医生,虽然其外科临床经验丰富,操作技能掌握扎实,但主要从事临床工作,教学实践较少,且专业方向各不相同,所掌握的临床操作技巧有差别,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反映教师的传授不够清晰。且每年度的授课教师均在轮换,不够固定,积累的教学经验不能积累,不能进一步应用与教学[3]。

1.3学生对外科手术学缺乏热情

外科手术学是与外科相关紧密的实践学科,是一门选修课,所以个别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或致力于从事内科的学生对该门学科重视不够。也有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时热情高涨,开始了解实践操作后学习热情逐渐淡化,常表现为操作不积极,上课走神、态度不认真等。也有个别学生出现缺课、逃课现象。很多学生存在学习内容与临床实践不符合的错误观念而对学习内容不认真,实验动物与临床手术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混乱,反倒不能熟练掌握技巧。某些学生不愿担任助手,未能领悟到手术的整体观念[4-5]。

2解决策略与行动方案

2.1稳定外科手术学教师队伍

外科手术学是一门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过度学科,授课教师的背景一般为临床外科医生,除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手术操作技能外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外科手术学课程讲授手术基本操作和无菌技术基本原则,内容均是由教师示教传授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言谈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授课前教研室应进行集体备课,对所有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致的基本外科操作手法,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寻找适宜的解决方法。积极培训临床教学方法,学习教学理论。要求各教师投身于教学工作,认真备课,除培养医学生临床操作实践能力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和无私奉献精神。初次接触实验动物时学生往往不忍心下手,表现出惋惜的情绪,导致手术时动作僵硬,教师应耐心指导学生,鼓励学生操作严格,遵循相应手术原则,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技巧提高了,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2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动物手术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术中通过团队人员的配合,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实践中可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手术录像或查阅文献熟悉相关常见外科疾病的手术方法,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操作技能通过动物手术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切身体会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手术中每一步骤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手术敷料打包、消毒和实验动物备皮、麻醉及绑定等[6-7]。可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地观摩手术。术中各小组成员的默契配合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十分重要。一般每小组由5名成员组成,每台手术轮流充当术者及助手、麻醉师、巡回护士、器械护士5种角色,在手术过程中每名成员认真配合工作,互相信任,各司其职,保证每台手术的顺利完成。这种教学模式可让学生在角色中体会其具体工作与职责,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在亲自参与实施的过程中对自身思维具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2.3教学方法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高等教育理论课一般采用传统的粉笔与黑板的模式,现在有部分学校或考试加上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均是以教师为主体、灌输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当然理论教学这是必要的。现代外科学教学特点为实践性强,所以,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从基本技能训练到动物手术实践,逐步掌握各项技能。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表现方式及可互动的教学模式可极大提高教学中操作步骤的直观性,带教教师集中示教,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外科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未来亟需的创新型高素质医务人员[8]。

2.4完善课堂纪律与考核制度

为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课堂纪律的严格执行及规范考核同样也是外科手术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传统理论考试外应根据学生在手术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或批评,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团体协作精神的学生可个别谈话,查找原因,鼓励其积极参与学习,必要时适当扣分。操作考试包括外科打结、实验动物麻醉及绑定、刷手、穿手术衣、消毒铺单、戴手套、器械认识等要点,内容应由随机抽签决定,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教学内容,避免只掌握单一的内容。学生应认真总结每一台手术中的要点及所遇到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今后步入临床外科工作奠定理论与操作实践基础[9]。综上所述,《动物外科手术学》是医学专业从基础到临床重要的实践操作课程,是基础理论与技术操作相结合的临床课程,在模拟动物手术过程时应以临床工作的实际要求进行示教和训练,让学生真正进入手术角色,最终通过动物手术实际操作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团队合作,养成良好的外科习惯与专业素质,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责任心。该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技术性强,部分学生兴趣很大,但部分学生学习起来较困难,因此,在外科手术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贯彻教学大纲要求,避免盲目和随意性;另一方面要抓住重点,将各项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与临床应用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陆源,厉旭云,夏强,等.基础医学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2):51-52.

[2]汪蕙,张文雪,袁德宁.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兼论创新性教育过程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2(1):16-18.

[3]蒋建国,易礼兰,邓开玉.设计性实验在外科手术学基础与动物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2):167-168.

[4]金钢,蔡郑东,卓冬兰,等.加强外科手术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医院管理杂志,2006,13(2):182-183.

[5]陈壮桂,陈岩峰,纪经智,等.在儿科临床实习中加强七年制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6):102-104.

[6]贾巍,李亚昙,代亚丽.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5):5-7.

[7]高小惠,张勤,徐薇薇.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科研训练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6):664-666.

篇2

班级

实考人数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及格率

优秀率

备注

三一班

69

1

5

17

52

25%

2%

三二班

69

3

17

52

24%

三三班

69

2

9

60

13%

三四班

69

1

2

7

62

10%

2%

三五班

69

2

10

28

41

40%

3%

 

二、基于课标和学情的教学诊断,学与教取得的成绩及经验

1、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分析

孩子基础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比如,在第三、四单元观察蚂蚁、制作蚂蚁、昆虫的定义,土壤对动物的影响等;大部分孩子是没有掌握这两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只有极少数掌握比较牢固第五、六单元是为了让孩子能选择合适自己探究的问题并会借助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提问,这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蚯蚓和自转旋翼、降落伞入手,通过了解蚯蚓、制作自转旋翼这个几个知识点学生掌握非常不好错误率最高,只有极个别孩子能够回答的比较好。

3、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分析

教材重视学生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教材容量大,知识点不很明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蜻蜓点水,眉毛胡子一把抓。表面上看课后问题少 了,简单了。其实不然,里面的训练点多了,需要掌握的信息量也增大了。 考察的知识点面广,形式灵活,无法准确把握。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严重缺 乏生活经验。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只注重教师做的实验好玩,不注重对知 识的理解和获取。 三年级的孩子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平常教学中 缺少系统的训练,很多孩子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律性 不强,甚至有的学生影响同伴的学习。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教学工作中 应该狠抓、努力提高的地方。

4、家校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

不论是学校领导、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有责任和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取得家长的协助,统一步调,共同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情况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有些班主任、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能力过分自信,认为没有学生家长协助,自己也能教育好学生,因而认为没有和家长建立联系的必要。

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品德、才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家庭教育的不同。而现在一些家长却难以担负教育子女的重任,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管护,过分溺爱。一些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子女的生活靠爷爷、奶奶管理,而爷爷、奶奶一般对孙子、孙女过分溺爱,要啥给啥,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小皇帝、小公主便应运而生。学生往往生活上相互攀比,而学习不求上进,纪律松弛。二是素质低下,无力教育。有的父母虽然常年在家但由于文化程度低,管护孩子更多的是只问吃穿及用钱,对学生的行为及学习情况,过问的少或干脆不过问。有个别学生便瞒哄家长,家长问不出孩子学习的真正情况,因而也无法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护和教育。

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障碍从而在教育学生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误。因此,要使“家校联系”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焕发青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丶教育方式诸多方面进行革新。

三、基于课标和学情的教学诊断,学与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从学生的答卷显示,基本情况趋于良好,多数学生的语文素养基本能达到《课标》要求。但仍然有许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1、审题不清,造成错误。

审题不认真的问题虽然年年都在强调,但此次期末测试中,这一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很多学生因为对题意的理解不准确而造成的错误。如: 四丶操作题1.用导线、开关、小电珠、电池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把电路图画在下面的方框内。好多学生画的都是灯泡模拟图。

2、错别字现象仍然存在。

虽然在每一次的期末考试分析中都强烈呼吁重视学生的错别字严重现象,可是,从本次的期末考试来看,学生的错别字和书写不规范现象还是比较突出。如第填空题11小题,四大题,操作题,。这道题好多学生答案写一半且错别字比较多,如:变冷的“冷”学生少写一点,摄氏度这三个字不会写。

四、追根溯源,改进教,促进学的落实。

篇3

【关键词】分析仪器 质量管理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of analytical instrument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four areas: (1) the establishment of equipment-related records; (2)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strument operation program files (3) the establishment of instrument test and calibration procedures; (4) improve the ratio of th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Keywords】analytical quality control instrument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种各样的自动化分析仪器应用于临床检验, 使临床检测样本的分析更灵敏、快速、准确,这给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科发展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及更多有诊断价值的检测结果。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对检验科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检验科管理的核心,而搞好检验科分析仪器的质量管理则是实现检验科的全面、系统和科学的质量管理的关键。如何搞好检验科分析仪器的质量管理?结合临床实践,我们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 建立仪器的相关记录

检验科做为临床实验室应具有和所开展的项目相适应的检验仪器,应该保存每一台仪器对临床化学检验有重要意义的记录,用于监测并证实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都处于正常功能状态。所建立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仪器或设备标识。 仪器用途。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或其复印件。仪器的工作条件。仪器接受时的工作状态(新购置的、使用过的或曾修理过的等)。 仪器的适用范围。建立仪器维护、保养、使用档案,各种仪器由专人负责日常的维护、保养、校正,并做好记录。

2 建立仪器的操作程序文件

操作程序是将过程及其相关资源和方法用书面文字规定下来,确保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的书面文件,它明确规定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如何去操作分析仪器,使报出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信。由于检验科各种分析仪器原理各不相同,工作人员掌握分析仪器的操作过程也需要时间。

因此我们根据不同的目的,按说明书的要求,建立分析仪器的操作程序,对不同的操作人员要进行相关程序文件的学习和培训。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操作程序实施。所建立的操作程序文件要符合实际工作情况并为操作人员所熟悉和遵守,以便保证仪器良好的运转状态, 减少分析仪器故障的发生率。延长仪器的使用周期。

3 建立仪器的检定与校准程序

检定与校准程序对于检验结果在规定的范围内的准确和可靠是非常必要的,检验科的相关仪器如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量具、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其它测定仪器等要定期按要求进行检定和校准,如对自动化分析仪、分光光度计的摩尔吸收系数ε的定期校准。所有校准和检定都应有时间、结果、变更和频度的记录和说明。

检定与校准程序除非在各个专业的要求中注明可以不做外,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生产和注册登记的仪器,检验科应使用制造商规定的校准方法校准,并确认结果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要求。(2)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生产和注册登记的仪器,检验科可以建立自己的检定与校准方法。如有可能应建立溯源性。(3)至少每六个月以及分析仪器进行过一次大的预防性维护或者更换了重要部件时;质控出现了异常波动或偏移,或者超出了实验室的可接受限,采取一般性纠正措施后,不能识别或纠正问题时,必须进行一次检定与校准。

4 完善仪器的比对实验

对具有两台以上同类仪器,并有相同检测项目的实验室,应进行仪器间的比对实验,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仪器比对是保证实验室报告一致性的重要方法。至少3个月进行1次,并有详细记录,方法是:首先选择一台本实验室内技术性能最好的仪器(尽可能是用配套校准物校准的仪器) ,其他仪器分别与该仪器进行比对。一个完整的比对实验包括接受比对任务后的准备工作、接受样品后的实验前期工作、模拟比对实验和比对实验四个步骤。仪器比对试验效果是一个实验室技术管理水准和操作水平能力的综合体现,比对工作完成后,要根据参加比对的记录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汇总,做出比对总结报告,总体内容包括:比对实验情况说明、分析仪器的重复性、仪器精度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等方面。

总之,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不仅仅包括技术,而且分析仪器的科学管理也是关键,实验室要树立全面自动化、全面安全化、全面弹性化、全面标准化和全面开放性的观念。搞好分析仪器质量管理除了做好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以外,还要不断学习、借鉴更先进管理经验和理念,只有这样,检验科的质量才能不断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检验科才能跟上现代医学迅猛前进的步伐,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经过省市专家的现场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实践,创建了符合我校校情、教情、学情

的《“三二七”立体大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现将一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作一总结,以便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改革的背景及思路

1、改革是势在必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和规划纲要》中把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就如何推素质教育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针对课程实施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国家对普通高中提出六大培养目标,其中有两大目标是这样的叙述的:“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四大目标,其中一个目标是要建立新型的教学方式。具体要求是鼓励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

程实施环境;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xx省教育厅在XX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推进会上,提出了“实施新课程,聚焦新课堂,推进新课改”的方向和策略。要求各高中学校,必须把课堂

教学改革作为xx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怎么改的问题。

2、改革是形势所迫。

高考是社会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和逾越的一个门槛。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变为“能力立意”。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顺应高考的要求,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

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近几年来我校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近两年来的高一招生更是体现了“优生明显减少,差生明显增加”的特点,

这从下表中近五年来我校的生源状况不难看出。根据大同市和我校这几年高考应届生达线情况,客观地讲,我们的学生中,只有少数学生有望

达到二本线,部分学生可以达到三本线,多数学生只能被专科录取。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在实现继续深造这一目标的前提下,还能使他们

在其他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是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

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课堂教学如何解决学生爱不爱学习、会不会学习的问题。从我们所作的调查结果来看,如果把爱学习而且也会学习

的称作“顺教育”,把爱学习但不会学习,或会学习但不爱学习的称作“缺教育”;把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称作 “逆教育”。那么,我们的

学生中,顺教育的只是少数或者只是个别人,而缺教育和逆教育的是多数。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我们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自主权”,

没有“话语权”,没有“选择权”,没有“成功感”,甚至有时会在人格上、心理上、自尊心、自信心等多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是导致

学生不爱学习的主要原因。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要解决以上面临的三个问题,我们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3、改革需创新思路。

传统教学模式下,尽管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地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目标以应试为中心,重知识

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能发展轻情商培养,重接受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控制,缺乏个性意识,缺乏参与意

识,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必须本着对教育负责的精神和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按照新课程提出的相关要求,

创新思路,转变方式。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教适应学,教辅助学,教服务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独立性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

有提高,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目标是:让学生快乐学习,使学生健康成长,促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三个转变”,完成“两个奠基”。其中,“三个转变”是指,课堂

由“讲堂”向“学堂”转变;教师的观念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转变。“两个奠基”是指,为学

生进入各类高校继续深造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课堂教学模式是“三二七“立体大课堂。既“三个基本理念”、“两种基本课型”、“七个基本环节”。

二、目前的现状及分析

通过一年多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尽管还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尽管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已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方面:

教学的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

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学校提出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过程中的八个定位”、“教学设计的三

个突出”、“‘自主、合作、展示、交流’的学习方式”等理念认识到位、把握准确。

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操作趋于科学规范。

学案的设计更有利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深入导思、科学检测,两种课型、七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操作更加突出实效性。特别是,教师在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方面进行的有效地探索和实践。

教师的教学行为明显改进。

教学过程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保证了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思考、相互讨论、充分展示的时间。教学过程中 ,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目无学生、一讲到底”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师生关系呈现出良好势头。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变得更加民主、平等,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

教学研究的氛围日益浓厚。

从教材的研读到课标的解读,从学案的编制,到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从学情的分析到生成问题的解决,各备课组都能自觉地、经常地进

行集体商讨,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熟步伐。

学生方面:

学生在课堂中的精神状态明显改观。

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高涨,课堂上睡觉的没有了,玩手机的没有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而且有些学生的学习已

经由课内自觉向课外延伸。大同日报记者杨元丰在观课后激动地说,“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快乐、高效。”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上升,依赖性在下降。

在问到学生遇到问题时采取怎样的解决途径时,传统教学模式下,44%的学生等待老师讲、16%的学生采取自主探究、40%的学生采取与同学

讨论;现在教学模式下,24.6%的学生等待老师讲、22.1%的学生采取自主探究、53.3%的学生采取与同学讨论。

在问到你在哪种教学方式下学习的主动性更强时,有64%的学生认为是现在的方式,22%的学生认为是以前的方式,有14%的学生认为都一样。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问到与以前相比你的学习兴趣怎样时,36.4%的学生认为与以前一样、55.4%的学生认为比以前增加了,8.2%的学生认为比以前降低了。

在问到与以前相比你学习时的心情怎样时,30.6%的学生认为与以前一样、61.2%的学生认为更快乐、8.2%的学生认为更厌学。

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在问到在新模式下学习,你的能力是否得到锻炼和提高时,25.6%的学生认为与以前一样、68.6%的学生认为得到锻炼和提高、5.8%的学生

认为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在问到现在的教学模式的最大好处是什么时,学生写到,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气氛更加

活跃,班集体更加融洽和谐。

在问到自主学习的最大好处时,学生写到,便于发现问题、理解更深刻、计划性更强、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增加了学习兴趣。

在问到合作探究过程中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时,学生写到,有利于交流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同学之间关系更融洽,不会

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在问到展示交流阶段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学生写到,有利于的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理解问题更透彻,了解更多

的学习方法。

多数学生对新模式下学习基本适应

在问到你在新模式下学习是否适应时,63%的学生完全适应、35%的学生基本适应、12%的学生不适应。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欣喜的看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明显提高,自律与合作意识明显提升。

学生的感受与预期目标相吻合。

xx同学说:现在的课堂使我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

xx同学说:以前的课堂总感觉有些沉闷,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现在的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参与到学

习中来。

xx同学说:新模式下学习,不仅培养了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合作学习既有利于优势互补,使个人的

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xx同学说:自主学习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我们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钻研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及

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矫正,就一定能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

xx同学说:现在的课堂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自主学习课的学习,第二天的上课就会有针对性。通过两个月学习,我

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自主性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xx同学说:每个小组的成果展示,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让同学之间更好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这次考试有的同学

成绩好,有的同学成绩不理想,这应该是适应不适应的问题。如果适应了的话,那么学习可以说是轻松而又快乐的事情。

xx同学说:这种做法让我对学习有了主动地态度,我现在似乎变得勤奋了。

xx同学说: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课堂也变得活跃了许多,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学生个人特长也得到了发挥。

xx同学说:在讨论中获得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又不容易忘记。

xx同学说:我从这种教学方式中尝到的甜头,是以前没有收获过的。

应考成绩方面(以上学期期末考试为例)体现出四大特点:

第一,课改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成绩。

本次考试,就我校高一年级情况与三中相比,无论从学科的均分、及格率(个别学科外),还是从各主要分数段的人数,与三中的差距在缩小

均分对比:

。。。。。。。。

就学校内部而言,一方面,本次考试,普通班5班生物学科的均分超过重点班2班。普通班5班的历史、普通班7班的地理、普通班8班政治、

普通班9班的生物、普通班12班的语文其均分接近重点班。这是在传统模式教学的情况下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另一方面,入学成绩并不理想的学

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课改,使他们脱颖而出。以高一年级为例,入学成绩在年级140名后的学生,期中考试有42人上升为年级前140名,期末考

试有52人上升为年级前140名。

第二,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成绩提高显着;对老师依赖性大的学生,成绩明显下降。

通过对入学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年级前140名学生的对比跟踪调查分析发现,凡是在初中阶段学习独立性强的学生,更加适应课

改,成绩进步明显。如5班xx同学入学成绩为年级第389名,期中考试进入年级第31名,期末考试进入年级第8名。8班xx同学入学成绩为年级230

名,期中考试进入年级第151名,期末考试进入年级第12名。凡是在初中阶段学习对老师依赖性大的学生,不能尽快适应课改,成绩下降明显。

如3班xx同学,入学成绩年级第13名,期中考试为年级87名,期末考试为年级132名。当然,入学成绩较好,学习独立性较强的学生,成绩依然

优秀。如2班xx同学入学成绩年级第一名,xx同学入学成绩年级第四名,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分别为年级的前两名,这两位同学期末考试的总

成绩分别是734分和708分。

第三,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阅读能力的提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阅读速度提高;二是初次阅读文本时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三是通过阅读善于发现问

题和提出问题;四是通过阅读善于提取有效信息;五是针对新材料、新背景的考题得分率较高(文综尤其突出)。

思维能力的提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逻辑性更强;二是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三是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更加自如;四是思维的发散

性更强;五是针对考察能力试题正答率超出教师的预想(文综尤其突出)。

第四,凡是贯彻课改要求比较好的学科或同一学科比较好的教师,其教学成绩都相对优秀,这其中不乏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凡是贯

彻课改要求不彻底或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师,不论教学经验如何,教学成绩都明显不好。

三、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既是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又是贯穿于“两种课型”和“七个环节”的重要内容,它们的质量如何,在某种意义上

来说,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学生层面来看,自主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提升,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有效性有待加强。

从教师层面来看,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给参与课改的教师增加了负担。一方面如何使广大教师能够跟上课改

的步伐,适应课改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改的全过程,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如何使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更加科学规范,如何

使课堂教学改革的效益最大化,是我们面临的两个最突出的问题。

从学校层面来看,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相配套的制度还不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德育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

从社会层面来看,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市还未形成一定的社会氛围,加之当前社会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必然导致家长的许多不理解,因而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目前正在做的几件事情:

第一,制定学生学习规范,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以主题班会为突破口,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实行导师制,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加强自主

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的指导工作。

第二,制定教师教学规范,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细化教学常规管理。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问

题为课题,全方位、全员开展校本教研。

第三,全力做好大同市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会的准备工作,并在本学期举办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以此进一步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向纵

深发展。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改革是一件具有风险而又复杂的事情,既需要决策者有足够的勇气,更需要所有成员投入足够的精

篇5

数学学科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引导学生准确地运用相应的逻辑思维方式,就会更加凸显数学学习的枯燥和困难。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极容易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厌倦感,导致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错过某一环节的理解,就会使分析环节断层,从而无法及时准确地解决问题,更加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以至于学生数学成绩一再下滑,使其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放弃的心理。

(二)缺乏数学逻辑,不注重知识连接点

数学学习是一个通过已有认知结构加工新信息的过程,这就需要在新旧知识间找到连接点。通过分化后重新组合,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但在新知识学习中,由于缺乏积极的引导,学生不能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不能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这种无连接点的灌输方式,也无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通过对以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建议。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生动灵活地展示课本枯燥的理论,让学生处在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他们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大学习成效。学生能否建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创造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方向,让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数学课堂上,问题的提出比解决更有意义。解决问题只是数学知识的再运用,而提出新问题则是掌握知识基础上富有创造力的再造。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于自己提出问题的积极思考,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探究。例如,在教学“圆的方程式”时,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提出自己关于圆的方程式的问题。例如,什么是圆的方程式?圆的方程式是怎么得来的?怎样使用圆的方程式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过思考提出来的,也是学生迫切想探究的,通过这种学生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够使数学课堂教学的进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加强思维能力培养,促成正确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它的知识系统是环环相扣的,如果解题时没有较强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思维,久而久之,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维的习惯,克服数学学习中的思维障碍,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三)给予自由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需要借助原有知识接受新的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系统。身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理解和加工新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究、去学习、去创造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探究,不仅仅为了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进行猜测,及广泛地收集信息,通过自主分析和综合得出答案。此外,我们还应该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积极解决数学课堂中的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导者,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

篇6

1、体育课密度与教学质量评估的相关理念

1.1体育课密度。体育课密度又称为课的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它是指体育课中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和总时间的比例。①课间时间分布在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组织措施、帮助与保护、观察与休息等部分。

1.2课堂心率与时间预测计算法。体育课各项密度大致比例为:讲解20%,做练习45%,组织工作15%,休息时间15%,浪费时间5%。测定密度的方法是从上课到下课采取累计计时法记录各项活动时间,加以统计,从统计数据中可作如下分析: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时间分配比例;计算课的合理时间与不合理时间;计算各项时间的比例;评价教师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一般来说课堂的练习密度能到达30~35%之间,学生的平均心率能达到125~150次/分比较适宜。

1.3体育课质量的评估。体育课质量的评估主要是对课堂气氛、效果的评价。主要涉及了体育课堂前的授课准备、教案质量、教学内容安排;体育课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特色、锻炼效果、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评价指标。②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某大学2013级公共体育课学生,并选定2名心率测定对象。

2.2测量及研究方法。测量:以一组5人为单位,分工合作。2人负责记录填写《体育课密度记录表》;2人负责《体育课心率测定记录表》,其中一人负责测定心率,一人负责记录登记;一人负责登记记录《体育课学生心理符合测试登记表》。

(1)测量体育课密度的方法:测定课的一般密度是从上课一直到下课为止,将各项活动时间全部记录来。以电子秒表为例,上课即开表,在出现5项活动的转时(必须自始自终跟踪一个学生进行测定)即按暂停键,报告该项活动结束时间,再按返回正常走表状态,以此类推至下课。记录者迅速准确作好记录,供统计计算分析之用。

(2)测量体育课心率(生理负担)方法:主要采用了手模脉搏。课中选择好测定时机,通常是练习前后与约定定时测相结合的方法,每次课测定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0次,每次测定以l0s为宜,每次及时准确地测定后,即时报告测定时间、内容、心率并记录在表,课后测定受测者心率恢复情况,并了解学生自我感觉。③

2.3研究方法。首先,统计与绘图,将所测的数据,换算成每分钟心率,再绘制心率变化曲线图及平均心率。其次,通过2次公共体育测量数据的整理、总汇对2次公共体育课的观察,课后对少部分学生对上课效果及体育兴趣的访谈、学生对本节体育课堂的反馈。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两次课的基本信息

(1)上课时间分布情况。上课总时间81:04、72:04其中,合理时间67:36、68:10占总课时83.39%、95.5%;不合理时间13:28、3:54占总课时16.61%、5.4%;教师讲解时间3:54、7:18占总课时4.8%、10.13%;学生练习时间44:22、48:58,占总课时54.73%、67.94%;课堂管理时间16:30、3:30,占总课时20.35%、4.86%。

(2)教学内容:健美操大众一级学习为教学内容、健美操大众一级学习

(3)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制教学,学生人数约30(性别:男)教师人数1人(性别:女);合班教学,学生人数约100人(性别:女)教师人数4人(性别:女)

(4)受测者心率测定情况。受测者A性别:女整个上课过程最高心率为每分钟114次,最低心率为每分钟72次,平均心率为每分钟96次.。

4、研究结果分析

4.1公共体育课课堂常规问题。受测评的两次公共体育课,教师均未进行课前常规与课后常规流程。其次对于例行检查上课学生的着装问题,见习生的安排问题,都没有落实到位。

受测评的两次公共体育课,均为对学生在课后提出练习要求。课外体育锻炼与练习是体育课的延伸、外延,也是体育课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应该重视课外体育教育。

4.2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组织过程。测评以健美操大众一级学习为内容公共体育课,采取合班教学,由一位教师进行啦啦操动作讲解、示范,学生人数过多,教学过程,教师很难察觉个别学生存在的动作问题,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练习情况很难把握,整个课堂的学习质量与效果令人堪忧。

受测评的两次公共体育课时间安排问题。首先,两节课上课总时间应为90分钟,但是两节课总时间分别为81:04、72:04都没达到标准。其次,两节课存在不合理时间13:28占总课时16.61%、不合理时间3:54占总课时5.4%,不合理时间产生主要是由于课堂实施中教师管理欠缺,练习任务安排不明确、不合理,学生纪律性较差、态度不端正,不积极的原因造成的。

受测评的两次公共体育课,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懒怠、积极性不高,集体意识淡薄,课堂纪律松散不严肃。

(2)教学方法。受测评的公共体育课,均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导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师生之间处于一个不理想、不和谐的氛围之中,这会让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逐渐减少,体育课学习与练习效果差强人意。

(3)练习密度。受测评的公共体育课,学生的练习情况分别为学生练习时间44:22占总课时54.73%,学生练习时间48:58占总课时67.94%,学生的练习时间与所占课堂比重都是合理的,但是学生的心率却不理想。分析原因如下:一、对于课程层次的安排欠缺。二、没有运动负荷安排,没有突出体育课身体练习的特色,学生的身体锻炼的效果较差。三、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手段、方式老套,造成学生对动作学习兴趣不高。四、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差,不重视体育课,上课状态松散,不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身体锻炼与动作学习中。受测者的平均心率91次/min,可以为充分说明这些原因的存在性。

参考文献

[1] 谈丰田.大学生体育课堂密度计算方法及注意问题[J].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0.10.

注解

篇7

(一)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原则明确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原则意义重大,就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较多地认为构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遵循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张恩忠等人补充了系统性、可行性原则,黄作良补充了目标性原则。(1)全面性。制定教学质量监控方案时,必须通盘考虑,设计全面的教学监控指标体系[1]87。李俊等人认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包含以下因素:“课程评价、专业评价、教学工作评价、课堂教学评价、试卷及考试质量评价、毕业班调查评价、教师教案评价等”[2]7。(2)全员性。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全体师生、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每个人都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要充分展示主人翁身份,同时也都是被监控的对象,要自觉配合监控环节的各项工作。(3)全程性。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不是靠最后的评价、检查得出的。因此,应当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的循环、统一[3]69。(4)系统性。系统性的实质是把教学质量管理作为一个由各级系统组成的整体来看待。由校、院、职能部门、教研室、班级等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网络,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3]69。(5)可行性。监控措施的制定必须以学校现有的物力、人力为基础,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监控方案[2]8。(6)目标性。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是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度、发现培养目标的误差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机制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当将全过程的各项监控活动有机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1)明确的监控目标。监控目标应尽可能数量化,对实施监控的措施、责任者、实施时间、进度等尽量予以细化。(2)专职的监控组织。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中,监控组织掌握监控体系的动态,组织新的协调与平衡。(3)高效的信息系统。明确规定各种教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路线,明确各种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4)科学的评价结构。科学的评价结构必须是过程的规范性控制和结果的实效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包括准备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还应包括随机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5)完善的监控职能。明确监控体系中每个环节的具体监控内容,将监控工作落实到每一个职能部门、每个人,使有关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6)阶梯的循环运转。“建立一个闭合的监控循环,即找出教学质量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对策—执行对策—检测效果—将监控经验制定成标准—进入下一个监控循环。”[4]170

二、当前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问题的探讨

研究者认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建立独立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构何李来等人通过比较国内外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现状,指出:由于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设置独立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构,使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显得非常薄弱[5]21。

(二)监控的客观性难以保证江昌勇等人提到: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根深蒂固,较少地融入质量管理与监控意识。管理者忙于应对繁忙的行政事务,对质量管理的深层次问题缺乏了解和研究,而在职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乏力。又由于教学质量监控的最终依据模糊不清,难以避免个人评价的偏差,很容易受到复杂人际关系的制约和影响,从而造成监控者和监控对象的隔阂和对立,不利于工作的开展[6]84。

(三)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缺陷李俊等人提到:“现在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不健全,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监控制度,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散见于其他各项制度之中并且相互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2]5

1.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研究者普遍认为:对本科教学质量的监控,不可能只依赖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就万事大吉。目前许多高校尚未建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单一,并且评价体系人为成分较重,难以避免个人评价的偏差,缺乏客观性和可比性。

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部结构错置研究提到:本该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占支配地位的激励机制被置于从属地位,而本该居于辅助地位的约束手段却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以约束为主、激励为辅的机制严重影响了教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学的各环节人为限制过死,缺乏活力。

3.缺少教学质量的奖惩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由于没有体现对高质量的褒扬和低质量的批评,更没有在招生计划、投资项目以及拨款数量方面体现出教育质量高者优先的原则[5]21,再加上管理人员普遍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薄弱环节重视不够,对监控系统的信息缺乏决断和落实,限制了高校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直接削弱了教学质量监控的效能。

4.传统评价机制的局限性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反馈环节,研究者纷纷提出传统的评教制度存在的局限性:(1)评价专家组构成不合理。专家组的学术结构、工作背景结构、年龄结构、评价经验结构不合理,评价的主力没有定位在多次参加评价活动、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上,并且对所评的学科、专业缺乏针对性[7]。(2)评价的主观性强,无法排除人为因素影响,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难以实现真正的客观化。(3)评价内容陈旧。由于长时间不进行修改,评价的内容不能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学科发展相适应,评价的结果对教学改进的应用性差。(4)评价指标体系中遗忘了两个主体:高校和大学生。在实际评价活动中理应占据重要地位的高等学校大多数疲于被动应付,主体性丧失。而大学生的就读经验,要么被师生比等数据掩饰,要么被简单化为单纯的学业成绩,出现“质量主体”缺位的现象[8]5。过分量化崇拜,高校囿于过分细分与死板的量化考核,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是否完整、试卷批改是否规范等细枝末节上,是非科学的,也不符合教育规律。教学评价中过分的量化崇拜只能导致数据上的弄虚作假[9]3。

(四)监控过程的不平衡性周印利认为:学校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或者某些方面进行独立监控,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且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偏重于课堂教学,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监控较少;对理论教学环节的监控较重视,对实践教学环节则缺乏监控[10]194。张恩忠等人认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执行教学计划、稳定教学秩序的监控较重视,而对执行教学大纲、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监控不足[1]86。把监控的对象指向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监控学生学习情况时,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核,而对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较为松弛。李俊等人认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目标相对微观,主要关注具体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2]6。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因此不仅要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实施监控,还要兼顾其他相关工作,保证高校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协调。

(五)监控内容的专业性不够何李来等人认为:大学专业的分化如此明显,因此大学本科的教学质量监控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实施专业的质量监控[11]。然而大多数高校在本科教学监控体系的构建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专业分化的需求,实行对全部专业具有普适性的监控体系,没有专业针对性,也忽略了各个专业的特殊性。

(六)反馈不力陈慧等人认为,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大多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没有建立质量监控的动态适应和过程预防体系,导致不少高校仅仅注重教学的执行和检查过程,信息的反馈及其在管理和决策中的运用相对滞后,造成“监而不控”的现象[12]。李俊等人对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运行做动态追踪,结果显示: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过程跟踪不到位,数据处理片面,问题解决缺乏效率,调控措施无法彻底落实,使得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难以实现[2]6。

(七)尚未真正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余小波等人认为正确的思想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一是以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没有得到充分确立,数量主导的发展思想和实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二是以促进、激励、服务为重点的思想还没有在质量监控中得到充分体现。教育及其管理的对象是人,同时教育管理也是由人实施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然而,在实际教育质量管理中,企业管理模式常常不加区别地被引入教学质量监控中,重管理、规范、控制,轻引导、激励、促进。”[13]2

三、完善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

对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笔者将各种解决方法进行归类,具体如下:

(一)思想方面

1.强化质量意识邱容机提出了几点合理建议:第一,强化质量意识,发展学校内部的质量文化,落实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第二,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重点做好计划过程、实施过程、检测反馈过程、调节过程的质量管理,使教学质量管理发挥最佳效益。第三,优化学校的质量宣传教育系统,积极推进质量文化建设[14]226。

2.融入人文理念传统的以约束为主的管理侧重于行政权力的运用,人文观念淡薄。因此,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融入人文理念,发挥监控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对突况进行灵活处理,构建一个以人为本、以人的质量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提高监控主体的素质和责任心研究者发现:监控主体素质的参差不齐是影响教学质量监控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教学质量监控队伍的选择与丰富其管理经验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责任感,在监控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二)措施方面

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个具有合理内部结构、严密通畅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当是包括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问题反馈的闭合系统,是教育现代化对高校教学过程提出的要求在教学层面的具体体现。邱容机提出:“将本科教学监控纳入常规的教学管理中,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质量信息收集分析系统、质量评价系统,并保证三个系统有机统一、信息畅通。”[14]226施晓光认为:“坚持持续的质量改进,实行全面的质量监控,以为高校自身及其顾客提供更多收益为目的,在整个组织内采取旨在提高各项活动效益和效率的措施。”[15]韦巧燕提到“:减少学院之间的无效竞争,强调学院之间的‘共振效应与共生效应’,增加教学资源配置上的互补性,使各类别学院的教学功能相互配合、协调,在整体上实现整个高校内部教学系统功能的优化。”[16]

2.实行全方位的质量监控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培养人才的质量上”[17],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各项职能活动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因此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应突破传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监控对象相对局限、监控内容专业性不够等缺陷,一方面监控教师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强化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行为的监控。在监控学生学习情况时,不仅强调对学生知识的考核,还要兼顾对其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此外,在充分考虑专业分化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每个专业的特殊性,配备相关专业人员实施专业教学质量的监控。

3.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质量的监控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不可能只依赖于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就万事大吉。建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总结如下:第一,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成符合各个高校实际的、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制定包括教学规范、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等的质量评价标准。第三,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在评价方案的制定方面要紧紧抓住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素质培养等进行测评。第四,合理控制评估质量。一方面选择与培训评估专家多向发展,避免专家成为“只靠一套冷冰冰的量化指标打分的机器人”[9]3;另一方面,吸收师生、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参与,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注入新鲜血液,更加公平。

4.增强反馈力度监控结果的反馈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发展意义重大。如若仅仅通过实施各种措施改进和完善当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监控结果的反馈不力,就不可能及时调整体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周印利提出实施360度反馈[10]195,通过建立学生信息员、问卷调查、领导听课等制度,真实有效地采集教学质量信息,及时反映教学过程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陈娇等人通过研究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提出“建立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和反馈体系,对每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高校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和不足,使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保持动态的适应性”。[4]171

5.完善经费投入制度缺乏经费支持已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因素。在这方面的研究中,邱容机提出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的具体实施步骤:第一,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在保证教学实施的基础条件上,有步骤、有计划地逐年增加经费的投入,使实践教学、教学实习等教学环节能运行顺畅。第二,加强高校的其他硬件建设,投入一定的经费保证教师、学生的正常教学和活动场所,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14]226。第三,建立内部经费管理机构,确保经费的使用效益,切实提高经费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篇8

教师即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观念如果不能改变,改善教学质量也只是空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给学生做好榜样,工作不仅要认真负责更要对学生宽容和充分的了解,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给予最好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也要随着改变,教学备课等相关准备工作也要随之发展完善,要将教学内容与对学生认识相结合,采取创新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可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只做课堂的旁观者,老师要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及时解决问题与矛盾。

1.2教学课程优化设置

教学的课程是教学的载体,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对教学成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教学的课堂设置不能只利于期末成绩的考核,更多的是要适合学生自身的身心教育和未来发展,普通学校是培养综合性人才,高职体育院校是培养专一性人才,因此课程的设置要合理合适,学校要安排学生学习时尽量让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而不是强制性安排,要给予自由选择的空间,否则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只会对课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课堂设置要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1.3注重教学方式

1.3.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职体育学院不仅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更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短期内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还应注重学生未来的长期打算,因而要以此为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而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除了传授学生相关的体育技能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和与体育相关知识的传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脱离实践则一切都是虚设,而实践脱离理论则容易在实践中防错受伤。

1.3.2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老师的教学方式和产生的教学氛围对教学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古板粗糙乱糟糟的教学氛围只能产生负面效果。课堂上学生才是主体,老师知识起到引导作用,在传授知识时除了解释清楚相关知识要点时,还要通过实践用以演示,并让学生也实践学习,对知识印象加深牢固。在实践联系时可以让学生互助来练习,相互指出正确不正确的地方,通过他人的练习了解到资金的错误。教师亦可以通过游戏或是让学生自己组成一个小团队,每次自己上台讲解知识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课堂中来,更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1.3.3合理的教育评估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但现在的教学目的慢慢偏离了轨道,因为考试在中国的教育中地位是最高的,越来越多的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考核取代了学习的真正目的。教育的评估应该建立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方面的发展基础上来制定评价标准。要采取综合的评估方法,不可只注重最后的期末成绩,要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期末一次的考核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整个学期学习的成果,只重视期末成绩只会以偏概全;要综合自身评价和他人的评价,学校不能仅考虑老师给出的片面评价,还要结合学生的自身评价和同学对他的评价,成绩不突出但是平日积极主动,乐于助人,有组织能力号召力等也是值得鼓励的;定量与定价评估相结合,这样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9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阵地,是促进学生智力、思维发展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质量是其关键性影响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解读素质教育理念,采取多样化手段,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1.巧优课堂导入,打开学生兴趣大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是点燃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点。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兴趣爱好、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巧优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走进数学课堂,在无形中打开他们数学学习兴趣大门。以“三角形的特征”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导入这一新课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数学水平,巧妙引导班级学生,让他们先说说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说说生活中三角形的实物,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在和学生互动中,巧妙引出“三角形的特征”这一新课题,引导学生积极走进“三角形”的世界,发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在无形中打开他们的兴趣之门。又比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章节下的“认识小数”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喜欢游戏这一特征,结合“认识小数”知识点,科学设置趣味性小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互动中,并巧妙导出新课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课题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认识小数”教学各环节中,确保新课题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埋下伏笔。

2.生活与课堂相结合,促进学生发展

由于数学学科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和课堂的巧妙融合,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准确理解数学课程知识,并将其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科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下的“口算除法”为例,在讲解相关知识点中,教师可以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巧设生活化课堂问题,比如,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小明特意去学校附近的蛋糕店给妈妈买生日草莓小蛋糕,蛋糕店还有6块草莓蛋糕,总共18元,请问买一块生日蛋糕多少钱?提出该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和班级学生共同探讨、分析题意,探索该生活化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将其和课堂中所学的除法知识点结合起来,再引导学生解答该试题,在亲自解答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吸收除法知识点。随后,教师可以围绕解题答案,进一步设置相关问题,比如,小明手中有30元,请问可以买多少块草莓小蛋糕?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析题意的基础上,进行解答,强化他们自主学习意识,深化理解“口算除法”内容,将其更好地应用到日常实践中。以“面积”章节下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物体引入到课堂中,利用实物,向学生讲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这一重要知识点,使其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科学理解并记忆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随后,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利用该课题知识,设置关于“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生活化数学问题,相互交换设置的数学试题,进行解答,深化理解课堂数学教学内容。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测量生活中常见长方形与正方形物体长、宽、高的基础上,计算物体面积,去解决生活中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数学思维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3.优化利用多媒体,构建高效课堂

篇10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5-0977-07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System

HUANG Yan

(Jiangsu Radio & TV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6, China)

Abstract: Data Mining, based on Data Warehouse, is a quite active research field which deals with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including Ar? tificial Intelligence, Machine Learning, and Database etc.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ques, how to apply the techniques of Data Mining and Data Warehouse to the education and implement the data mining on the data warehouse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 tem and subject-related data cube has become the key question of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fiel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grade-centered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scheme which references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d? opted b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Course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System”based on Delphi.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ion of Data Warehouse and OLAP,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analysis model and data model of the system, and shows the results of OLAP on information of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Key words: data warehouse; OLAP;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multidimensional data model

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及程度越来越高,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俱,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学校的生源问题、专业课程建设等问题,都是学校急于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对毕业学生能力的认可度,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生存能力。

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一般是采用以下方法:1)通过对教师进行测评打分,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课程教学质量;2)通过对课程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地进行总结,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获得相关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以上方法,尤其是在对课程成绩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与课程成绩相关的各种实际因素进行分析处理,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大,大多数学校一般都是采用电子表格软件或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完成,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录入、处理,由此产生的工作量是十分繁重的。当然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教学管理软件,但主要是侧重于日常的管理工作,一般只能完成简单的统计功能,不能够利用以往积累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功能相对较弱。

因此,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测评软件系统应综合联机事务处理(OLTP)和数据仓库中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技术,来解决高等院校中教学管理中的教学质量测评难题。

1数据仓库与OLAP

1.1数据仓库的概念

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dss)和联机分析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它从历史的角度组织和存储数据,并能集成地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仓库研究和解决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问题。数据仓库的特征在于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

一个完整的数据仓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包含了数据源、数据存储与管理、联机分析处理服务器和前端工具四个层次,其中数据源是基础,数据存储与管理是核心。如图1所示。

数据仓库的基本功能包含:数据抽取,数据筛选、清理,清理后的数据加载,设立数据集市,完成数据仓库的查询、决策分析和知 识的挖掘等操作。

1.2多维数据模型的概念

多维数据模型是为了满足用户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基于事实和维的数据库模型,其基本的应用是为了实现联机数据分析。它包含事实表和维表两个部分。事实表用来记录具体的事件,包含每个事件的具体要素及基体发生的事情;维表则是对事实表中事件的要素的描述信息。基于事实表和维表,就可以构建出多种多维模型。

多维数据模型主要采用的是星型模型和雪花模型。其中星型模型结构比较简单,它以事实表为中心,周围链接维表而构成星型的结构,特点是设计简单、便于建模,容易理解和使用。雪花模型则是星型模型的扩展,它在星型模型的基础上,将维表分解成主维表和次维表,其中主维表与事实表直接关联,而次维表是与主维表关联。其特点在于减少了数据的存储量,但增加了查询的复杂性。

1.3 OLAP的基本概念

联机分析处理(OLAP- On 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是共享多维信息的、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的快速软件技术。它通过多种可能的观察角度对多维数据进行快速、稳定一致和交互性的存取,它允许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对数据进行深入地观察分析,可以根据分析人员的要求快速、灵活地进行大数据量的复杂查询处理,并且以一种直观而易懂的形式将查询结果提供给决策人员。

联机分析处理的主要特点,是直接仿照用户的多角度思考模式,从用户的不同分析角度预先为用户组建多维的数据模型,再对数据进行切片、切块、旋转、挖掘等多种操作,让用户能从多角度多侧面观察数据,深入了解包含在各种数据中的信息。它具有分析的快速性、多维性、灵活性和信息性等特点。

图1数据仓库体系结构

2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系统设计

2.1数据仓库系统设计

数据仓库的系统设计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1概念模型设计

概念模型设计所要完成的工作是:1)对系统进行边界界定;2)对系统的主要主题及其内容进行确定。概念模型通常用实体-联系法(E-R法)的形式表示,其结果在于在原有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较为稳固的概念模型。由于概念模型的设计是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进行的设计,因此建立概念模型时可以不用考虑具体技术条件的限制。

2.1.2技术准备工作

该阶段的工作包括:技术评估,技术环境准备。成果是形成技术评估报告、软硬件配置方案、软硬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3逻辑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设计是数据仓库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它能直接反映用户的需求,同时对系统的物理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主要工作有:1)分析并确定装载的主题域;2)粒度层次划分;3)数据分割策略;4)关系模式定义;5)记录系统定义。其结果是对每个当前要装载的主题的逻辑实现进行定义,并将相关内容记录在数据仓库的元数据中。

2.1.4物理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设计所做的工作是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确定索引策略,确定数据存放位置,确定存储分配,是逻辑模型在数据仓库中的具体实现。

2.1.5生成数据仓库

这一步所要做的工作是在具体环境下进行数据接口的编程,并装入数据。其结果就是形成一个具有相对完整数据的数据仓库,以便提供在其上的各种数据操作。

2.2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结构设计

2.2.1系统功能层次结构

从对课程质量分析的需求角度出发,整个系统按其实现功能的层次进行设计,主要分为基础数据的采集、数据归纳与管理、数

1)基础数据的采集

这部分数据是系统分析所需的基本数据信息,涉及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针对学生、教师、专业及课程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到的数据经过筛选、归纳、整理和传输,加入到数据仓库的数据库中。同时通过特定的数据抽取机制收集和截取在评测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等子系统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更新补充到数据仓库的数据库中。

2)数据归纳管理

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通过确定的分析主题建立相应的多维数据模型,同时设置刷新的机制,及时更新数据。本系统主要建立了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分析主题的多维模型,同时采用了定时(按学期)、增量更新的机制来更新数据仓库,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数据联机分析处理

按照确定的分析指标,通过对数据仓库中的多维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挖掘处理,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本系统主要从影响课程质量的几个主要方面(课程、时间、教师、学生、地区等)入手,分析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

4)展示应用

将前面的分析处理结果,通过直观的图形、表格或其他方式进行展示,为分析者提供相关反馈信息。

图2系统功能结构图

2.2.2应用系统总体架构

整个系统按层次化结构方式进行设计,以数据仓库为核心,集成各种数据采集、归纳、分析、管理、更新、展示应用等模块。系统总体框架如图3所示。

图3应用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的最下层由基础数据源(各种数据信息库)、数据抽取器和数据源监视器三部分构成,它是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的部分。系统中间层以数据仓库为中心,集成数据集成器和数据管理两大模块,是整个应用系统的数据核心。系统的最上层是面向最终应 用的部分,主要由多维数据建模、联机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三大部分构成,它是整个系统的重点,是直接面对用户、满足用户需求而设计的部分。

2.2.3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模型设计

1)概念模型设计

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需求主要是以课程的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结合课程、时间、班级、地区、教师、学生情况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不同的因素对课程质量的影响程度,以达到分析改进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概念模型设计结果如图4所示。①分析的主题

本次概念模型的设计原则是以学生成绩分析为主题。

学生成绩分析主题:课程的考试成绩是反映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角度入手,分析课程、时间、教师、学生以及地区等各方面因素对课程教学的影响程度。

图4学生成绩分析主题的分析模型

②维度与指标

针对该分析主题的维度与指标的设计结果见表1。

表1维度与指标

2)逻辑模型设计

本系统采用星型模型图来构造学生成绩分析主题的逻辑模型。

星型模型图包括维度、指标和详细类别三种逻辑实体。星的中心是指标实体,也是用户查询的中心。在学生成绩分析这一分析主题中,指标实体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维度实体可以使数据仓库的用户从不同的角度浏览指标数据,在实际设计中还可以帮助用户减少指标实体内数据的行数。我们根据考试成绩这一指标实体,定义了课程、时间、教师、班级、学生、地区等维度实体。通过将E-R图转换成星型图,完成了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见图5)。

图5星型图中的指标实体和维度实体

为学生成绩分析主题确定的事实表和维表的属性如下:

学生成绩事实表:学号、专业代码、课程代码、班级代码、教师代码、地区代码、考试时间、考试性质、成绩学生维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代码、班级代码、地区代码、联系方式

课程信息维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专业代码、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教师维表:教师代码、教师姓名、性别、年龄、职称、部门代码、学历、毕业专业

时间维表:年、月、考试时间、学期、周

地区维表:地区编号、地区名称

班级维表:班级编号、班级名称、专业、班级人数、班主任姓名

3)物理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设计完毕后,可以进行多维数据库的物理模型设计。其设计过程与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相类似。通过对事实表和维表进行分析、定义,确定其数据标准、定义实体及特征、数据容量及更新频率等相关内容,完成物理模型的设计。

以学生成绩为分析主题的物理模型设计结果见图6。图中同时列出了主要字段的类型,主、外键及不同表间的关联关系。

图6成绩分析主题的物理模型

3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的实现

3.1开发环境与工具

本系统采用的开发环境为Delphi,它是一种方便、快捷的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它使用了Microsoft 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许多先进特性和设计思想,采用了弹性可重复利用的完整的面向对象程序语言、当今世界上最快的编辑器、最为领先的数据库技术。

本系统的开发也采用了TeeChart控件,它是西班牙Steema SL公司开发的一个图表类控件,可以生成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形式的图表。

3.2用户分析界面

系统可采用单机运行的方式,用户在输入必要的数据后,即可进行分析,其主界面如图7。左边可以选择分析的维度,右边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分析的结果,例如图8。

图7用户分析主界面

图8多维分析展示界面

3.3数据库的实现

在本系统中,共创建了以下几个数据表,各个数据表之间可通过关键字段相互关联。

图9数据表

3.4分析结果的实现与展示

本系统是从与课程质量分析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也就是从时间维、地区维、班级维、教师维、课程维和学生维这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的,下面作简要说明。

1)时间维度分析(图10)

分析相同课程在不同的学期里成绩的变化。

2)地区维度分析(图11)

分析在相同学期里,不同地区的相同课程的成绩比较,从而得到课程教学质量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情况。

3)教师维度分析(图12)

分析相同课程在不同教师教授过程中,学生成绩的比较,从而反应教师的教学质量。

4)学生维度表(图13)

分析在一个班级或整个地区中,相同课程男、女生成绩的比较,从而可以看出哪些课程对于男生相对容易,哪些课程对于女生相对容易。

5)课程维度分析(图14)

分析同一地区或同一班级中,不同课程成绩的比较,从而反应出哪些课程教学质量好,哪些质量差。

6)班级维度分析(图15)

主要从班级的角度出发,分析相同课程在不同班级中的考试成绩的比较。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4结束语

本文的工作是以笔者所在学校课程教学质量分析为实际应用目标的对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系统实现的尝试。所开发的“课程教学质量分析系统”以课程的考试成绩分析为主线,结合本校的分层管理的特点,从时间、地区、学生基本情况、课程教师情况等影响课程成绩的主要因素入手,进行数据仓库和多维数据模型设计,并对数据进行切块、切片、旋转、钻取等联机分析处理操作,实现了对分析结果的图表化展示,基本达到了辅助教学质量测评的目的。但是,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仅是着重于课程成绩这一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因此,如何针对其它因素进行课程质量综合分析,还是以后需要继续补充和钻研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康晓东.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曹煜.高校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的开发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在其中的应用[D].沈阳:东北大学,2005.

[3 ]陈志泊.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兴会.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吴建兰.基于数据仓库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D].厦门:华侨大学,2005.

篇11

作者简介:罗伟华(1983-),男,湖北荆门人,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06-02

作为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电路分析”课程,具有内容多、概念多、理论抽象、知识体系复杂等特点,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和掌握的程度极大影响着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如何提高“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打下良好的电路理论分析和设计综合基础,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有关如何提高“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也有一些研究。[1-2]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并进行自我评估,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于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三步走:预先设定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进行自我评估、适时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质量的预设定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教材,[3]首先要明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教学内容的选取、不同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由于“电路分析”的内容比较多,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课程要求也存在一些差异。如笔者所教的学生为一年级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三相交流电这部分内容就不做要求,相量这部分内容的要求也会相应降低。此外,他们还没有学习如何求解高阶微分方程,对于二阶电路这一部分,就只能做简单的分析介绍。

“电路分析”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很多内容会显得比较枯燥,学生在听课时容易产生疲劳感,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能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保证课堂的生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动态电路时,介绍电路的充、放电过程时,可以结合空调的制冷/制热过程、相机闪光灯的闪烁等进行讲解。

“电路分析”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都需要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掌握,能融会贯通。比如基尔霍夫定律,这是整个电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必须要让学生能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运用。还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定理,如电路中的等效、叠加定理、置换定理、戴维南定理等。这些知识点将始终贯穿于电路的学习分析中,如果能让学生把这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都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也就达到教学目标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二、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估

在课堂教学进行中,应及时对教学质量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估和总结,以便改善教学质量。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堂实际教学情况

“电路分析”中的知识点非常多,而其前后有一定的连贯性,这需要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老师要在讲新内容的过程中不断地回顾前面讲过的知识点,同时需要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比如网孔分析法,实际上是基于KVL来列写得到的方程组,节点电压法又是基于KCL来得到的方程组。又比如分析动态电路的三种响应,为什么要对电容的电压和电感的电流分析列方程,主要是基于电容和电感的基本性质——连续性。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可以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能比较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并能较快较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问题,则表明课堂教学情况较好。

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一方面可以了解他们对待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问题,一方面可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特别是有些课后习题需要学生能独立思考并举一反三的。如果学生能较为规范并及时、准确完成课后作业,表明学生学习“电路分析”的态度较为端正,且能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意味着课堂教学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反之,如果学生的课后作业较为糟糕,抄袭成风,则反映出课堂教学没有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处于较低的水平。

3.课后与学生的交流

利用课间休息的空隙或课后答疑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课堂讲授内容的节奏与方法,能较为及时地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和要求。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清楚地了解老师在教学上的不足和特色,也能较为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动态。这样,就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情况的掌握,并能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考察,教师对教学质量可以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自我评估,并能较好地总结出老师在课堂教学上的特点和不足。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进行过程中不断调整,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质量更优。

三、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教学效果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阶梯效应。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自我评估之后,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尽力采用多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或改进课堂质量的主要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课堂教学内容要多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电路分析”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要激发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就需要考虑选取一些生动的实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生活中有许多与电路分析理论相关的实例。例如在讲动态电路的三种不同响应时,就可以联系路灯的变化情况来讲解。当路灯接通电源时,路灯并不是立刻达到最亮,而是逐渐变亮,这就属于零状态响应问题。当路灯断开电源时,路灯也没有立刻熄灭,而是逐渐变暗,这就属于零输入响应问题。此外,也可以将许多事例与电路分析理论进行类比。例如,讲基尔霍夫定律时,KVL可类比为大家绕操场跑一圈回到原点,这期间虽然消耗了很多能量,但做功为零。将各种实例不断引入课堂教学中,就能让学生保持兴趣来学习和消化,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2.重逻辑,轻计算

“电路分析”课程主要是从理论上教会大家怎么去分析电路,电路分析中的计算都是些基本计算,即电路分析方法才是这门课程的重点,而电路分析中的计算则属于次要部分。要让这些方法能很好地被学生接受,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时采用恰当的方式,注重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如讲授戴维南定理时,就需要把置换定理和叠加定理的逻辑性讲解透彻,这样学生就易于理解为什么一个单口网络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在重视电路的逻辑分析上,进一步强调计算,这样就可以把整个电路分析弄得非常清楚透彻。

3.前后知识点的关联对比

“电路分析”课程的知识点非常多,但是这些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各部分的联系,适时进行对比分析、归纳联系,帮助学生理顺思路,便于理解。如第一章学习的基尔霍夫定律,贯穿于整个电路分析中。第一部分电阻性电路分析中的有关定律、定理以及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后续部分要学的动态电路的分析。通过这种不断的对比分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加深对之前学过的知识点的理解,也有助于新内容的消化。

4.例题、课后习题的选择要得当

“电路分析”课程中的许多定理,都需要结合例题来进行讲解,以便于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师在选取例题时,也要尽量有针对性地选取有代表性的例题,而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例如在讲戴维南定理时,可以先讲解简单电路的等效,然后再慢慢过渡到较为复杂电路的戴维南等效。同样,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选择恰当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应该仅仅是课上老师讲解过的题型,还应该包括少量的老师没讲到的题型,这样除了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点之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5.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质量除了要求保证教师的讲授质量之外,还要看学生的接受程度。[1]学生的接受程度又容易受到他们的主观情绪的影响,比如对教师的形象、仪态以及教学态度等的主观评价。因此,课后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可以让学生对教师多一些好的主观印象,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也会相应有所提高。另外,课后的一些交流,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难题,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全神贯注于课堂上,并注重与教师的教学互动。

四、总结

“电路分析”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基础课,需要学生能很好地去掌握,也要求教师在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情况下尽量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能使得整体教学质量保持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预先设定教学质量的目标,然后对教学质量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估,最后再采取相应的手段来改进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高质量地完成“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