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5:19: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育经济学理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网络教育的发展,对理论经济学中的案例应用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影响再加上案例教学在理论经济学中应用的比较晚,使得案例教学在我国的理论经济教学中的重视程度、教学手段以及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1]。本文主要就案例教学在理论经济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 现代远程教育的经济学研究
伴随着成人远程教育在国内的蓬勃发展,远程教育的经济学研究也得到了广大学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的目光集中在远程教育的经济学。本文主要立足于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借鉴国外的教育经济学成型的研究规律对我国的远程教育经济学进行研究方向的展望。主要应该对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研究:远程教育的外部效率研究,主要涉及远程教育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以及远程教育带来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效益等。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研究内容也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教育的生产函数、规模经济以及师资供给与相关培训等;最后一方面研究是如何更加公平高效的为教育生产提供相对充足的资源。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更好的对教育财政进行有效的研究。
二 案例教学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分析
案例教学起源比较早,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来在欧洲以及其它国家流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案例教学就被引入到了中国,在管理学、法学以及其它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也正是因为有科学的;理论支撑才使得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理论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理解和深化理论的具体内涵,除此之外,还要在理论指导下学会认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案例教学的精髓就在这里,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创新性以及互动性。对于理论经济学的教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 在我国的理论经济教学中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机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是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的形式,这与案例教学中的理念是完全相背离的。受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的影响使得案例教学在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机制下,很多学校对于案例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对于鼓励和倡导实施案例教学的机制也是缺乏的[2]。
(二) 案例库不够健全
想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案例教学就必须具备科学、合理的理论经济学的教学案例。因而学校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案例库。但是在构建理论经济学的的案例库时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难度系数比较大。有些学校在对案例进行收集、分析、研究以及整理方面还比较落后。很多案例都是从一些文学作品、期刊以及报纸上照搬来的,采用这种方式对案例进行编制,虽然就案例的教材以及案例的内容而言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差距,但是案例的教材与内容却没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及典型性。对学生的启发性不大,严重影响着案例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三) 教学手段落后
案例教学需要一些高科技的技术来支撑,比如多媒体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这就不免会给很多高效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有些学校缺乏专业的案例教学教师,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以及案例课件、信息传播等方面的资源是严重缺乏的。案例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实验性的教学方式,对于专业化的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的要求比较高。这种要求对于高校的经济也是一种压力。由于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的缺乏,使得经济学案例教学在高校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自然就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四) 师资力量不够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就失去了作用。在国内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另外对教师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具备这些素质的教师才能符合教学的需求。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在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高校进行教学,理论教学的素质比较高,但是还是缺乏实践经验的,不仅如此,在应变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总的来讲,国内的理论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是缺乏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的。因而各高效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完善师资力量来促进案例教学的发展。
四 提升我国理论经济学中的案例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针对案例教学在我国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一)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提高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
伴随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也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教育模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现代社会人们提倡终生学习,而远程教育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终生学习目标的需求。案例教学采用远程教育手段,通过函授、面授或者自学的形式来开展教学。通过对各种媒体信息手段的应用来对师生进行联系,进而对课程内容进行远程的传授。如今社会是现代化的信息社会,网络资源的信息量比较丰富,海量的教学资源可以任由受教育者进行选择。在远程教育中,教育的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教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学为主。远程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不同地点的快速学习,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经济学案例讨论作出及时的评价,对其中的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指明,建立网络讲堂的资源,方便更多的用户使用。不仅如此,远程教育技术还可以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指正,帮助学生及时的发现问题的存在进而更好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另外,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可以对案例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不但的锻炼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总之,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利用技术条件充分的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进而提高各类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 加大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革新
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想要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在教学的过程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设更多的案例教学课程,通过对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来促进案例教学的发展。另外,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7]。
(三) 建立和完善案例库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大纲内容以及教学内容,通过对多媒体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经济学案例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案例库进行不断的完善。加快我国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编制适合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提高案例库的案例质量。因而,在现阶段,就要加大对经济学案例库的建设。首先,对案例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要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案例,这样形成的案例才有利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其次,案例要能提供人们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切忌用所谓标准化的惟一答案来束缚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应该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来对案例进行标编,在案例教学中,不管是对案例进行选择和编制,还是对案例教学进行设计,都应该要围绕培养的目标和课程目标进行开展。
(四)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案例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案例教学的需求。因而必须要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来实现对他们教学技能的提升。从事案例教学的优秀教师需要具备以下三点优势:首先,必须对经济学以及相关学科进行透彻的了解。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未能掌握宽厚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不懂得经济学理论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国内外理论探讨的前沿及进展,是搞不好案例教学的。其次,要对案例有所了解,对案例中隐含的理论知识有个透彻的了解,明晰基本的经济理论知识。教师不仅需熟知案例内容,还要关注整个案例研讨过程,要为案例讨论过程作好充分准备。最后,要有平等的观念。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转变角色,增强对话、沟通意识,要能听取学习者的不同意见,尊重学习者的创见.对于案例研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不足,最好是在启发学习者的基础上让学习者自己通过讨论加以解决。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水平,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不仅如此,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起步比较晚,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分析,一定能够对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16-02
教育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借鉴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规模经济与人力供需等理论,实现教育人、财、物、力的合理配置,在追求教育数量、规模与速度的同时,刻意追求教育的质量、效益与适度发展,从教育的粗放发展转向教育的科学发展。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经济学理论问题:
一、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一)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
成本效益分析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普雷斯特与特威提出的,该词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与否的一个实际方法。有长远观点(这里是从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影响的意义上来讲)和广阔的视野(这指允许对人、各种行业、地区等产生的副作用而言)是很重要的。它意味着对所有相关的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和评估”。简而言之,成本效益分析,是指在投资成本与获取效益之间进行的系统比较。它强调追求成本投资的最佳效益,其目的是在探讨一种有效投资预测的良好方法或准则,以作为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的原则。
(二)教育成本效益分析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教育效益分析与教育的科学发展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教育的科学发展与教育效益分析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要以最小的教育成本,谋求最大或较大的投资效益。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在教育经费增加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最佳教育措施,改进教育方法,以期获得最佳或较大的教育效益;在教育经费持平的情况下,应该重视适当调整教育的结构与发展方向,以期获得可观的教育效益。其次,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是教育科学发展的依据,教育科学发展是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目标。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要求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首先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成本。可以说,估算教育成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教育成本的内容与种类是非常复杂的。依据王善迈先生的分析,教育成本包括教育的社会成本与个人成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等(见下表)。
教育成本还有:教育暗含租金成本,就是社会把学校土地与设施出租给非教育机构而支付的成本;教育免税成本,就是社会因教育机构免缴税款而支付的成本。
其次,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效益。效益与效果是在研究教育效益时必须明确区分的两个概念。效果一般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效益则是效果与利益的合称,主要是针对正效果而言。教育效益则是指用于培养学生而消费的教育资源所产出的一定数量与质量的教育成果。单位教育成本投资产出的教育成果多、质量高,表明教育的效益好;或者说,单位教育成果一样而所费教育成本低,表明教育效益好。教育效益的测量比教育成本的估算更加复杂,这是因为:其一,教育效益并不是影响个人所得效益的唯一因素;其二,由于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收益差别并不能适当反映出工作者的差异;其三,教育除了经济上的直接效益之外,还能产生间接效益或外溢效益(spill-overbenefit);其四,教育效益的计算一般是基于受过教育的人已全部就业,但事实上的教育失业已在全球普遍存在。
尽管如此,成本效益分析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一是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可以作为教育经费支出的依据之一,有利于拟订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或人力发展规划;二是可以大致指出教育资源配置的适宜性与优先次序;三是可以充分发挥教育成本的经济价值,使教育的量、质、效等协调发展;四是可以逐步实现教育成本负担的公平原则,达到教育经费支付与开支多元化。正是基于上述的原因,近年来,许多教育经济学家已将成本效益分析普遍运用于教育科学发展中,比如用于教育投资计划、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评价标准与教育效益测量等方面。
二、规模经济理论
(一)规模经济的概念
规模经济一词,指在生产技术、管理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规模适当,充分发挥了资源的效能,那么会产生单位生产成本降低而产出增加的结果,这时投入按一定的比例增加,产出则远远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相反,则为规模不经济,其表现有二:一是如果规模过大,引起额外资源的需求,那么会造成单位生产成本增加而产出反而减少的后果。这时投入按一定的比例增加,产出则远远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种经济就是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cs ofscale)。二是如果规模太小,单位生产成本因产量低难以降低,也是规模不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规模经济理论要求人们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务必要去追求规模的适度性或适当性,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
(二)教育规模经济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所谓教育规模经济,系指在教育资源投入中(一般以生均成本计算)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生均成本增加的比例下的教育规模。反之,如果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生均成本的增加比例,就是教育规模不经济。当代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一般基于以下条件:
1.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具有不可分性与整体性。整体性是指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必须同时采用相关的教育资源,如场地、设施、教职员工等。这些资源并不因学生太少而不用。不可分性则是指资源的使用至少要以一个单位为使用量,不可因使用不及一个单位而将该项资源分解。正是因为这两个特点,所以要求人们尽量将学校的规模控制在使教育资源得到100%的利用上,这时生均成本就会下降到最低点,教育的规模经济就达成了。这一是因为即使学校规模再小,也必须投入一定的教育资源,尽管此时投入的资源因使用人数太少而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二是因为如果一味追求生均教育成本降低,一味地追求扩大办学规模,从而导致资源使用超过100%,那么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就会受到影响,也不能产生规模经济。
2.适当利用教师资源。在适当利用教师资源的研究中,美国学者John Riew在对美国威斯康星州108所高中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校规模越大,教师越能发挥其专长,任教科目越少;学校规模越小,教师越难发挥其专长,教师平均任教科目也越多。
3.学校的规模适当。学校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经济。这是因为办学规模的无限扩大会衍生出许多弊端:师生关系的疏远、民主的缺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比率降低与行政的僵化等。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学校只有在适当的规模之下才能达到规模经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育规模经济理论对我国教育的科学发展有许多启发。首先,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要求学校最好拥有能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学生数。其次,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要求学校要做到规模适当。这就要求教育决策者在进行教育决策时务必遵循规模经济理论,以达到最佳学校规模,从而实现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教育科学发展目标。
三、人力供需理论
(一)人力供需理论的概念
人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是:人为一种资源,任何人由出生到死亡都可以称为人力;狭义的人力是指各国立法上承认的已达到从事生产劳动年龄的人群,即劳动力。所谓人力供需理论,就是在狭义的范围内研究现实社会中人力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关系的学说。
一方面,人力供应首先取决于人口的数量与人口的增长。其次,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工作意愿与努力程度。影响劳动力上述情况的因素有三:一是工资。工资决定个人工作意愿与努力程度,从而影响到人力的供应量。二是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中具有劳动能力与意愿、实际就业及积极谋求就业的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的百分比。一般而言,落后国家主要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参与率较高。发达国家主要偏重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参与率较低。三是学校的入学与毕业人数。这二者决定了每一年劳动力的供应量与供应的类别。
另一方面,人力需求决定于生产总量、生产要素运用与市场操作等。生产总量通常由GNP来表示,假定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一定,则生产总量的增减就会产生人力需求总量的增减。人力供需理论要求人们在进行某种决策时,务必要考虑人力的供应与需求情况,考虑影响人力供应与需求的各种因素,以求达到供需之间的平衡。
(二)教育供求理论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教育供求理论是人力供需理论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它要求决策者思考怎样才能达到教育供求之间的平衡,如何才能达到教育数量、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1.教育供应。所谓教育供应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机会。中外教育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教育机会的提供受制于以下几种因素:(1)资源配置的多寡。一个国家资源的配置一般依据该国发展的需要而定。任何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怎样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就需要对国家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的配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注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配置国家资源。(2)经济结构的需要。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影响着这个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具体而言,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可以分为三类:即高层人力、中层人力与基层人力。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轨的时期,对中层与基层的人力仍有较大的需求,因此,我国应该在发展正规教育的同时,重视在职训练与成人教育。(3)教育的单位成本。教育是一个单位成本递增的事业。教育等级越高,年限越长,教育的单位成本就越高。教育的单位成本越高,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机会的提供就要相对减少。(4)师资的供求状况。师资的短缺、师资的质量等等,都会影响到教育供给的数量与质量。
2.教育需求。所谓教育需求是指个人、企业和国家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它代表着个人、用人单位与国家的支付能力,还表现为受教育者为接受教育而牺牲的其他收入。尽管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动机是不一样的,但是国民对教育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因此,国家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应以教育需求为导向制订教育计划与政策。
总之,教育的供求从静态角度看存在着平衡,但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由于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是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的,加之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随时间的变动而变动,所以教育的供求关系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教育的短期和长期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准确、合理、适时地进行调节,以求得基本的平衡,培养出适合国家需要的劳动者与专门人才。
收稿日期:2006-6-21
前言
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科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一门学科。换句话说,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投资效益的一门科学。教育经济学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与经济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物化,有力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重视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对于从理论上把握和实践中解决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教育经济学的理念和思想与大学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关联性。
一、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回顾
国际上一般把上世纪60年代初期作为教育经济学诞生的起点,主要标志就是舒尔茨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大门开始向西方开启,教育经济学正式传人中国,其标志为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成立。此后很多学者开始将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1984年10月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全国性学术团体的成立使教育经济学研究形成了全国的协作组织与交流台。对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尔后至今,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具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授予并招收教育经济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单位达20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达到100多家,标志着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又上一个台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
二、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的关系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的科学,它侧重于从经济理论上阐明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教育管理学侧重研究教育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之间的关系,好像经济科学中其他分支的管理科学与理论学科之间的关系一样,反应了应用经济学与一般理论之间的关系。教育经济学与教育学存在某些重叠的问题,其主要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所以研究的是一般经济理论问题。然而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进行管理的相关问题,对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经费的预算、计划、使用、监督和调节等,侧重于教育经费的筹集和分配问题。
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是相互促进的,教育经济学位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提供经济学理论,而教育管理学又为教育经济学提供实证材料与研究课题,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和社会主义教育管理科学体系。
三、运用教育经济学加强大学教育计划管理
1.宏观计划管理
加强教育经济宏观计划管理,提高大学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应该正确的估计与分析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和阻碍大学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在教育与经济的比例结构上逐步趋向合理。同时应该做好科学人才预测,制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避免计划的主观性、盲目性,使其具有科学的指导。
2.微观计划管理
加强大学内部的微观管理,提高大学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对大学内部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育投资,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率,培养更多,更好的各类专业人才。同时应进一步做好大学人才培养的成本考核与计算,克服盲目建设与购置,要调整人员结构比例和仪器设备配套,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投 资经济效益,加强微观计划管理。
四、教育经济学指导大学管理的意义
运用教育经济学指导大学管理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能使大学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把大学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客观联系,揭示其客观规律性,就可以使我们的大学教育的事业发展客服盲目性,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次,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科学管理、提高大学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以最少教育投资取得最佳的教育经济效果,为我们的科学管理提供定量的依据;再次,教育经济学为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提供了科学论证的重要理论依据,促使大学现行管理体制与领导体制进行改革;最后,有利于大学教育内部的结构合理和协调发展,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建立大学教育内部的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层次比例和规格等方面的合理结构。
总结:
教育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它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教育的内部建设,促使教育体系结构调整,更好的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教育经济学体系自身建设的同时,应该将其思想和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中去,指导教育发展,使教育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完善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杜玉红.中国教育经济学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6).
[2]范先佐.20世纪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1).
[3]王善迈.关于教育经济对象与方法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
随着世界范围内相关行业专家及学者对于教育经济这一新型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教育经济领域的权威性学者及专家都表示,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而无数的实践也证明教育投入所产生的教育成果即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素质)的提高,对于每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由此可见,教育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及社会的进步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那么,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当中教育经济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而教育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以下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简要的探究阐述。
一、我国教育经济的发展现状
不可否认,我国教育经济在过去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成人继续教育当中,对于已经从事工作的成人而言,教育经济对于其工作岗位职能的有效发挥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相比于国外很多国家教育经济在实际中的发展及应用水平来看,我国成人继续教育中对于教育经济的教学行为并不先进。这种不先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
1、教学方式方面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科,教育经济学在我国整个教育行业都属于一种新的尝试,成人继续教育也不例外。相比于其他义务教务及高等教育而言,成人继续教育的对象可以说是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参与主体,对部分已经参与到实际工作中的成年人进行教育经济的继续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更具现实价值的活动。但就当前我国成人继续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并没有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经济的教学方式。具体的表现首先是成人继续教育活动中对于教育经济这一学科的定位还是存在一定偏颇的,不管是将其归位教育学还是经济学,都不够贴切,这样会影响教育对象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使教育经济对成人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在教学中浅尝辄止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学习主体对这一学科的根本精髓及关键性内容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无法把握教育的标准和教育对象的接受程度,缺乏系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科中的相关知识无法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这也就导致成人继续教育中对于教育经济的教学失去了现实的教学价值。
2、教学内容方面
我国成人继续教育教学当中,对于教育经济的教学活动在内容上相对落后,这种落后并不是教育机构对于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而是我国对于教育科学这一学科的研究从学术水平、理论基础、理论实践及学科的可操作性等方面都与国外一些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不紧密。当前我国成人继续教育对教育经济研究中对教育与经济这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探讨还只是处于逻辑思辨及理论探究的层次上,只有少数学者对于两者之间所存在的互动关系及互动关系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与关注。所以相关成教工作中对于教育与经济之间互动发展的实施原理、实施动力及具体的实施途径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定量研究。另外,就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来看,经济教育学研究还应当对教育培训投资、人力资本发展及人力资本的使用这三个问题进行相应的关注,通过分析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人力资本及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进行相应的探究,能够为教育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靠信息及依据。
第二,学科在制度结构方面不够完善。某一研究领域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最终产物就是一种新学科的产生,学科的产生可以说是对研究领域进行制度化和建制化结果;学科的制度结构可以说或是该学科实现合法构建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科研究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的支撑。通常情况下,学科制度结构包括职业或专业化的研究者、研究机构及相应的学术交流平台,规范化的学科培训规划,学术成果的社会评价及公开流通以及稳定的研究基金支持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但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这一学科在制度结构方面还不完善,一方面学科的外在制度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学科内在制度的构建也相对匾乏。导致学科难以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已有的学术成果也难以进行评估和应用。
第三,学科理论体系不完整。从我国教学经济学的研究现状来看,教育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还不成熟的发展性学科,其学科的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相对模糊、学科研究缺乏科学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独立的研究范畴、没有独立且完整的学科研究的理论体系。另外,从该学科在成人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来讲,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学校对这一学科的设置偏重于管理学方面,有的偏重在经济学的方面,还有的则是将该学个归于教育学当中。由此可见,在我国教育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成,而确定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重新构建学科的概念体系及理论体系,这已经成为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
第四,学科研究方法不科学。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不管是对何种学科进行研究,方法的选择一直都是为学者专家所重视的问题。而就教育经济学这一年轻的新兴学科而言,使用方法论进行研究,不但能够保证该学科的规范性、促进学科的发展成熟,同时也是学科建设的根本要求,更重要的是,采用方法论进行教育经济学研究能够促使这一年轻的学科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交叉性学科。但是,从教育经济学这一学科在我国产生开始,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所存在的适宜性的问题就一直存在,在方法论上的偏颇使得很多学者认为,研究好教育或者是研究好经济就能够实现对教育经济学的充分理解与应用,更有部分学者甚至忽略了方法论这一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使教育经济学成为一门抽象、空乏的理论,这也决定了成教工作者在进行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所传授内容也不过是索然无味的空理论,这对于已经参与实际工作的成人而言,不具备任何实用价值。
第五,国际学科理论直接本土化。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一样,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特定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模式,而这些不同的生活习惯及模式从某一角度上来看,其实是不可重复的。在一切社会科学的领域当中,也很难发现完全客观的、普遍适用性的知识,当然,对于应用学科当中的教育经济学而言,也是如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其教育经济所处的文化传统、制度环境、价值观念及经济基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对学科的研究,也许在概念上会有相同之处,但在本质内涵上却应当是存在差异的。但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袭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先进的研究成果进行直接的本土化套用,这样的研究可以说是毫无生命力可言的,与此同时,各地成人教育中,对于这一学科的教学活动也都依照我国现有的研究理论来进行,不具备地方特色,更不具备地方教育与经济的针对性,无法使教育经济这一新学科发挥其应用的社会及经济价值。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教育经济的整体发展现状并不乐观,这也决定了这一学科在成人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水平,所以,要转变教育经济在成人继续教育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教育层次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必须将研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完善,使学科研究不再偏离正常的研究轨道,如此才能够使这一年轻的学科走向成熟,取得骄人的发展成绩。
二、我国教育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经济研究中各种问题及不足之处的逐渐暴露,相关专家及学者纷纷对自己的研究行为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完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经济的应用价值,运用教育经济的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一是提出了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强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概念;二是重视教育经济的投入,科学的利用教育资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放开对教育办学自主、自由竞争的权力;三是更加关注竞争机制和教育市场化改革,不断发挥市场功能作用,调节配置教育资源,以此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保证了人们平等地接受教育权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些具体的措施代表着教育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前教育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探究、调整的阶段,而结合国外很多国家对这一应用性学科的研究现状而言,未来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是较为可观的。随着对这一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将更加宽泛,学科的体系也将更为开放;学科研究的内容将不断扩展,甚至会扩张到经济消费的领域当中;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继续教育中教育经济的普及与应用依然是一个关键性的途径;另外,随着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学科将逐步实现与培训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可以说,未来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是较为乐观的。
三、结论
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教育工作及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经济学在当前的发展现状并没有达到相对完善的水平,各种研究及应用上的不足之处依然存在,因而相关专家及学者应当及时作出调整,以便于使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更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为成人继续教育乃至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提供最科学的学科研究依据及教学理论,进而使该学科在教育及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其应用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对于参与式教学的本质理解,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方法,例如,陈向明(2003)认为参与式教学已经是国际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强化批判意识。[1]高广胜(2009)认为参与式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参与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理念。例如,许建领(2006)指出,参与性教学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投入,从而实现其内在素质的强化。[3]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李峻(2008)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透视与反省,认为参与式教学首先应当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教学方法是理念的载体,参与式教学并不是以特定模式机械的运作,而是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的即席创造。陈时见(2014)认为从理念上讲,参与式教学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和共同参与;从方法上讲,参与式教学要求师生平等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5]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以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1.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性原则。本科学生提高《教育经济学》课程知识应用能力,应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为前提。首先,根据加涅对学习类型的研究,概念的教学是基础,原理的教学是中心,问题解决则是前两种教学的综合和提升。其次,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以概念的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为基础的,并且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对判断的掌握,对推理的运用呈现出层次性、阶段性和等级性的特点。第三,教育经济学的学习必须以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感知为起点,才能指导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完成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升华,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结构。
2.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和现实性原则。探究性强调的是教学要围绕参与式教学的多元目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发现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树立探究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置探究性问题,创设与现实紧密相关的情境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现实性强调要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的参与性教学活动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具体而言,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社会现实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才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否则,脱离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厌恶学习,觉得学习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
3.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他们越来越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来获得新知识、新观念。因此,本科《教育经济学》课程实施参与式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开放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参与式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情况,适时地变换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二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三是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理解、对话、宽容、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学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的才能。
三、《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探讨
在《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注重把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讨论和研究中来。具体改革路径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
1.课前预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应当更加注重课前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问题设置的初衷和目标。任何一个好的问题都包含目标、已知信息和有限障碍这三个部分,当问题的设置初衷和目标之间距离越远,那么问题探究的空间就越大,越能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主探究积极性。二是要将书本上的理论性问题与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加工后有意义的问题指引下,学会发现问题,进而运用正确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树立并强化自身的探究意识。参与式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是给予学生宽松的环境,让其自由探究,但就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向而言,探究是在教师预设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进而预设学生的思维路径,提出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问题。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例如,可通过观察、调查统计、文献研究等方法,让学生独立钻研、自主探究教育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网络教育的发展,对理论经济学中的案例应用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影响再加上案例教学在理论经济学中应用的比较晚,使得案例教学在我国的理论经济教学中的重视程度、教学手段以及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1]。本文主要就案例教学在理论经济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经济学研究
伴随着成人远程教育在国内的蓬勃发展,远程教育的经济学研究也得到了广大学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的目光集中在远程教育的经济学。本文主要立足于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借鉴国外的教育经济学成型的研究规律对我国的远程教育经济学进行研究方向的展望。主要应该对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研究:远程教育的外部效率研究,主要涉及远程教育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以及远程教育带来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效益等。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研究内容也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教育的生产函数、规模经济以及师资供给与相关培训等;最后一方面研究是如何更加公平高效的为教育生产提供相对充足的资源。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更好的对教育财政进行有效的研究。
二案例教学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分析
案例教学起源比较早,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来在欧洲以及其它国家流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案例教学就被引入到了中国,在管理学、法学以及其它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也正是因为有科学的;理论支撑才使得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理论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理解和深化理论的具体内涵,除此之外,还要在理论指导下学会认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案例教学的精髓就在这里,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创新性以及互动性。对于理论经济学的教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在我国的理论经济教学中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机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是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的形式,这与案例教学中的理念是完全相背离的。受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的影响使得案例教学在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机制下,很多学校对于案例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对于鼓励和倡导实施案例教学的机制也是缺乏的[2]。
(二)案例库不够健全
想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案例教学就必须具备科学、合理的理论经济学的教学案例。因而学校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案例库。但是在构建理论经济学的的案例库时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难度系数比较大。有些学校在对案例进行收集、分析、研究以及整理方面还比较落后。很多案例都是从一些文学作品、期刊以及报纸上照搬来的,采用这种方式对案例进行编制,虽然就案例的教材以及案例的内容而言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差距,但是案例的教材与内容却没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及典型性。对学生的启发性不大,严重影响着案例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三)教学手段落后
案例教学需要一些高科技的技术来支撑,比如多媒体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这就不免会给很多高效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有些学校缺乏专业的案例教学教师,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以及案例课件、信息传播等方面的资源是严重缺乏的。案例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实验性的教学方式,对于专业化的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的要求比较高。这种要求对于高校的经济也是一种压力。由于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的缺乏,使得经济学案例教学在高校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自然就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四)师资力量不够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就失去了作用。在国内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另外对教师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具备这些素质的教师才能符合教学的需求。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在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高校进行教学,理论教学的素质比较高,但是还是缺乏实践经验的,不仅如此,在应变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总的来讲,国内的理论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是缺乏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的。因而各高效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完善师资力量来促进案例教学的发展。
四提升我国理论经济学中的案例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针对案例教学在我国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一)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提高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
伴随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也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教育模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现代社会人们提倡终生学习,而远程教育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终生学习目标的需求。案例教学采用远程教育手段,通过函授、面授或者自学的形式来开展教学。通过对各种媒体信息手段的应用来对师生进行联系,进而对课程内容进行远程的传授。如今社会是现代化的信息社会,网络资源的信息量比较丰富,海量的教学资源可以任由受教育者进行选择。在远程教育中,教育的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教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学为主。远程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不同地点的快速学习,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经济学案例讨论作出及时的评价,对其中的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指明,建立网络讲堂的资源,方便更多的用户使用。不仅如此,远程教育技术还可以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指正,帮助学生及时的发现问题的存在进而更好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另外,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可以对案例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不但的锻炼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总之,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利用技术条件充分的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进而提高各类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加大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革新
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想要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在教学的过程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设更多的案例教学课程,通过对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来促进案例教学的发展。另外,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7]。
(三)建立和完善案例库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大纲内容以及教学内容,通过对多媒体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经济学案例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案例库进行不断的完善。加快我国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编制适合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提高案例库的案例质量。因而,在现阶段,就要加大对经济学案例库的建设。首先,对案例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要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案例,这样形成的案例才有利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其次,案例要能提供人们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切忌用所谓标准化的惟一答案来束缚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应该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来对案例进行标编,在案例教学中,不管是对案例进行选择和编制,还是对案例教学进行设计,都应该要围绕培养的目标和课程目标进行开展。
(四)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案例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案例教学的需求。因而必须要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来实现对他们教学技能的提升。从事案例教学的优秀教师需要具备以下三点优势:首先,必须对经济学以及相关学科进行透彻的了解。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未能掌握宽厚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不懂得经济学理论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国内外理论探讨的前沿及进展,是搞不好案例教学的。其次,要对案例有所了解,对案例中隐含的理论知识有个透彻的了解,明晰基本的经济理论知识。教师不仅需熟知案例内容,还要关注整个案例研讨过程,要为案例讨论过程作好充分准备。最后,要有平等的观念。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转变角色,增强对话、沟通意识,要能听取学习者的不同意见,尊重学习者的创见.对于案例研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不足,最好是在启发学习者的基础上让学习者自己通过讨论加以解决。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水平,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不仅如此,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起步比较晚,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分析,一定能够对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外语教育经济学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拓展于90年代(许其潮,1999)。将“语言与经济”的思想运用于外语教育,主要是考虑到,外语教育“热”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各类外语学习培训机构的诞生,各类外语学习资料,各类外语学习活动等。外语学习途径的多样化证明外语学习的消费市场是巨大的,在笔者的调查问卷所收集的信息中显示:不仅仅是因为外语是高考的主要测试项目,外语对于提升找工作的概率,以及出国留学而言都是必要的技能。从学生的长远规划而言,大部分的家庭都会尽全力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外语是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
一、外语教育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
从外语教育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人们对于外语学习的狂热和消费,主要是因为看重外语带来的效益。很多家庭甚至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就学习外语,期待学成后的经济效益。不仅仅能在学校里面领先其他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能够的毕业后找工作是作为一项国际性的工作必备技能。另外,英语也可作为一项特长来培养,实现一举多得的可观效益。从目前在英语学习市场所做的初步调查中获悉,外语学习培训项目的收费相对于其他学习科目要高出1-1.5倍,但是报名的人数依然不减。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中的英语学习资料,外语原版教材以及多媒体学习资料的销售数量同样相当可观。初步统计显示,在所有科目学习中,外语学习依然是投入最多的。
二、外语本身的工具属性
外语本身既是人力资本,又可以作为人力资本用于补充和取代其他类型的人力资本。补充则是指人们通过通过外语这一交流工具学会其他知识和技能来服务于雇主、家庭和社会,从中获得新的工作技能;取代是指人们直接利用自己不断完善的语言知识技能来从事与语言有关的工作而获得生存资料,如语言教学或是语言翻译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在融合,对于人才的要求在逐步提升。语言是交流和工作的基础,多种语言技能能够帮助人才彰显自己的价值,同样也是实现人力资源不可替代性的重要手段。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同样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投入,与很多家长的培养理念正好相符合。
三、外语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
外语经济的价值高低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和广度,其使用程度又受到对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简单来说,只要外语能力在劳务市场上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就会取得不同的经济效益。英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同样是世界上使用广度最大的语言,使用人数同样很庞大。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英语学习者,因此消费市场同样很大。
四、磨蚀理论对于外语教育经济学的影响
语言磨蚀是指语言学习的逆过程,海量的语言学习资料及培训机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语言学习费时低效的现状。语言学习主要面对的问题是,语言知识的遗忘。从头脑词库中经常出现提取词汇困难或是提取失败,其主要原因是受到语言磨蚀因素的影响。触发语言磨蚀现象的条件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曾出现长期停止语言学习或是语言知识的输入,目前已经探明的语言磨蚀影响因素一共有七个。分别是: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和读写能力。在语言学习中注意这7个因素后,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以科学的理论来提升语言学习的效果,进一步提升语言学习的能力,增加语言技能的抗磨蚀性,使得语言内化为自身的技能,在工作中提升自我的价值。
五、结束
根据外语教育经济学的观点,把外语学习者在学校教育或是培训机构中获得的外语能力看成一种“商品”,把学校的外语教育过程看成是“商品”,把学校的外语教育过程看成是“商品”的生产过程,把外语的实际运用看成是“商品”使用,来分析我国当前外语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预期的结果则非常不理想。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学校,家庭,社会等在外语的教与学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收效实在是与之不成正比,收获甚微。虽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如果仅从外语磨蚀的角度考虑,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只考虑在外语学习上投入巨资,却忽视了外语能力的终身学习制度,其实外语能力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外语学习是“期货”一类的交易方式,学习过程短,一次性投入大,累积投入小,短期收效明显,外语能力的保持过程长,一次性投入小,累积投入大,长期效益明显。因此,语言是需要终身维持所需水平的,时代在发展,语言也在发展,新的词汇及表达方法的投入也将会影响到语言的输出,从情感层面衍生出更多的学习主动性配合科学的学习和维护语言技能的方法才能保持长期有效。语言学习应该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外语学习的方式和最终的考察体系都是能够促进英语学习者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蔡寒松,周榕.语言耗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4).
[2]倪传斌,刘治.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基本目标水平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一、语言习得四要素的内涵及数学模型的构建
语言习得的四要素是指:多媒体教学、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传统教学。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构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在《课程要求》的指导下,语言习得的模式,特别是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构建是根据语言传播要素的分析,构建四个数学模型:时间模型、内容模型、方式模型和层次模型。时间模型指小时间数模和大时间数模。小时间数模指的是在100分钟的时间内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分配。大时间数模是指某专业、某科目整体教学时间的多元素化时效性配置。内容模型,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指的是语法、语音、写作、翻译、阅读、词汇等的时间分配和使用策略。方式模型指的是针对某教学主题内容进行哪些方式的学习与教学策划和课堂要素诸方面的变量效果的整体效益。层次模型指按某一课程的整体要求、专业层次、学校定位、培养目标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语言习得数学模型注重语言学、教育经济学、数学模型三个学科的优化组合。该模型运用语言学中的语言习得理论、经济学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应用数学中的数学模型理论。语言习得四要素数模理论研究以经济学的投入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理念为理论基础,以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二语习得理论为研究平台,以应用数学的数学模型构建理论为研究载体进行综合理论研究。本模型注重与语言习得尤其是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希冀推出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语言习得课堂教学数模理论与应用数模。本模型尝试对语言习得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进而对语言习得四要素数模进行定性描述。
1.1现代语言习得数学模型四要素的现状
1.1.1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声、电、光、影等多元素的功能,使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它能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也能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1.1.2自主性学习的现状《课程要求》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朝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式发展,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向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由此,网络自主学习进入了英语教学的平台。
1.1.3研究性学习的现状20世纪初杜威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课程改革。其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学校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学校即社会,学生能熟悉和融入社会,而不是脱离社会。于是美国学校摆脱了欧洲的影响,有了核心课程、概论课程和问题课程等的设置。20世纪80年代,这种课程在美国的学校已经非常盛行,大约在90年代传到了欧洲。
1.1.4传统教学的现状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教学中心。教师以知识拥有者、赠与者和传授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以各自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和知识优势进行充分备课,完全控制课堂讲课的模式、授课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与难点,完全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解答深度或层次。
1.2语言习得模式的研究趋势网络教学自由空间大,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解疑答惑为重点。在教学中以研究性方式获取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现代教育的这四大要素,发挥各要素的优势,实行优势互补,以数学模型形式创建新的教育合力是现代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二、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意义
2.1更有效地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数学模型的构建研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要素的新的教学及学习方式的研究,它着重于以理性的方式合理分配课时、安排授课内容,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决定什么可以自学,哪些内容该讲;它要求采用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策略的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学习信息进行搜索、整理、挖掘,将定性和量化的课堂内容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2.2更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多媒体、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四位一体的结合,可以克服不同情形中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病,取长补短,优化时间和内容配置。: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原来的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合并组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归入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规定可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据114国际教育网的资料;2007年全国范围有105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3个招生机构招收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短短两年前的2005年这一数字分别为59个和8个,可见专业布点快速增加的趋势。目前,本专业不但在师范院校、综合类院校有设置,近年来逐渐扩展到各层次的理工类院校、农林类院校、财经政法类院校。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得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立至今已愈10年,本文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着手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及前景。
一、就业现状
大众化高等教育下,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专业培养必须使得毕业生顺利就业。笔者针对部分著名高校2008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电话采访和实地调查后发现,
一是就业困难,毕业之后尚有不少没有确定单位的同学,当然这没有考虑因学生自主创业等原因而“自愿失业”的情况;二是升学比例比预期为低,但没有资料表明这种状况是由就业情况所引致;三是职业倾向度过于偏向高校,达到50%以上,当然这种抽样统计较难反映整体形势;四是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好于其他类型大学,主要表现在就业去向更为多样、未定和待定单位的人数较少。
进一步对这些高校相关专业的资料分析表明,就业较好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内容大部分都要求数学(好多学校还要求数学三甚至数学一),招生方向上更为具体而切合社会实际需要(如教育投入与财政而非教育财政学,教育系统分析与设计而非教育统计学或教育经济学等),课程设置上倾向于数理分析分析方法、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锻炼。
笔者通过调查还发现,去高校工作的多数毕业生就业趋向为大城市的公办本科高校;因为就业压力和专业特性的缘故,绝大多数去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以做教辅人员为主,极少担任专业教师。此外,有不少毕业生去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教育学校。相对研究生总体在90%以上的就业率统计结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是比较低的;此外,相当程度的职业偏向度是本专业就业难的表现之一。这为我们通过调整培养模式适应人才需求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二、发展建议
1.严格控制专业布点。可以说布点过多是本专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障碍,不但对于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没有太大意义,对学生就业也有害,这都可能反过来影响本学科的健康发展。在目前设置本专业博士点的17所大学中,有13所大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就究竟有多少大学是出于扩张规模的盲目冲动,难以说明,但是比例如此之高,值得深究。再者,某一专业的培养层次和布点多少必然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盲目设置培养层次和扩大培养规模对于一个专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如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必须要在高水平大学培养,而且最好是硕士以上层次。同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专业布点要少而精。对于一般的单科性、多科性高校应该严格控制其设置本专业,最多可以作为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下面的一个专业方向。对于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高校、师范类高水平大学的本专业要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扩招比例控制在一定幅度。
2.培养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虽然在众多高校开设,但教学人员相对比较匮乏,遑论研究人员。现有研究队伍中既懂教育学,又能熟谙经济和管理的“科班人员”极其匮乏,本专业极为有限的毕业生中也大多未能投入到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交叉学科研究中,新补充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往往从其他相关学科和专业调入。由于高校的特殊环境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一定程度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成为行政领导、兼职教授、转行专家、圈外人士栖身的学术领地,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长远健康发展。鉴于学术队伍资源存量不足,难以外聘、选调,只能选拔、培养有条件的高校要遴选一批多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教育主管部门要支持目前研究水平较高的高校优先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适当扩大重点学科覆盖范围。
3.鼓励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和教材。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目前尚不成熟,如教育经济学也只是由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很小的一部分――人力资本理论――衍生出来的,迄今未能充分运用经济学研究的独特思维对教育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不但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而且还缺乏独立的、完整的理论。教育管理学也是一样,至今并没有形成所谓的“理论范式”,概念平移、理论套用、经验逻辑推演构成了我国当下教育管理学的三大顽疾,作为由其二者合并而来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更显幼稚。笔者认为,以本专业名称命名的、代表本学科发展现状的学术专著或教材的出现,可以体现本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范式、理论架构、应用范围等,从而进一步成为这个学科专业成熟的显著标志。同时,高质量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教材也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保证。目前除了娄成武、史万兵的《教育经济与管理》(2008年本书出了第二版)之外,至今尚未有其它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为名称的专著或者教材。相应的,在课程开设上,据笔者注意到的多所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显示,一般没有《教育经济与管理概论》或类似课程。为促进本学科研究范式的建构、研究成果的推广普及、争取本学科的学术空间、统一学科话语,尽快为本学科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较高质量的教材,要鼓励尽快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教材。
4.完善课程设置及改进教学方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不仅要打牢学生的理论功底,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要丰富现有的教学形式,倡导开放性、建构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形式。面对学制有限、课时缩短、教学内容繁杂的状况,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强基本理
论课程和研究方法论,尤其是中高级经济学、管理学、外国语、分析工具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形式上,适当引进课堂讨论、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外参观实践的形式,扩展学生理论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在关于就业的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目前多数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学情况,一般说来,以学制三年的高校而论,前三个学期(部分学校前两个学期)基本上可以把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修完,学生拿到相应的学分,后面的大段时间都被“放养”式地浪费掉了。应该充分规划利用好三年的培养时间,增强学生理论学习、方法训练和课外素质拓展,增加课外参观考察、实践活动课程的比重。这方面南京农业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它的课外实践课程直接到学校的分校区、实验农场,通过实地参观、师生和管理人员座谈等互动形式,使学生对高校发展规划、财力资源利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等问题产生切实的体会。上表2列出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机构设计。与现有的多数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比,更加注重了夯实基础、扩大知识面、强化实践能力、扩展适应领域等方面。
作者简介:刘凤义(1970-),男,满族,河北围场人,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4.3;F0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06-04 收稿日期:2007-02-04
生产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且他们关于生产理论的渊源、具体内容等还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很多人因此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是关于资源配置的一般理论,且有着较为成熟的模型,所以,我们搞市场经济,完全可以拿过来“为我所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在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层面的确有可借鉴之处,但在方法论上却存在一定局限性。下面,本文就对两种范式的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经济学的创新抛砖引玉。
一、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看作生产要素,又作为生产主体来研究
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研究生产者如何通过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行为,这一研究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以此为基础,他们建立了以生产函数为基础的生产者的决策模型。“生产函数是一种技术关系,被用来表明每一组具体投入品(即生产要素)所可能生产的最大的产出量。在每一种既定的技术条件下,都存在着一个生产函数。”(萨缪尔森,1992)为了分析方便,生产函数通常表示为:Q=f(L,K)。生产理论基本内容就是通过生产函数,来研究在各种不同约束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力之间如何通过不同组合形式,实现产量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
应该说,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西方经济学通过建立对现实生产过程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用简洁方式描述物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投入和产出的技术关系,是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比如运用一般形式的生产函数可以分析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对物质生产过程做技术分析,找出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用定量方法分析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对产出的影响;掌握生产过程中的突变机理,不失时机地调整资源配置方式以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等等。
然而,进一步研究会发现,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建立起的生产理论存在严重悖论:即“经济人”假设把每个人作为自由选择的主体与生产理论中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之间的逻辑悖论。
在西方经济学家那里,“经济人”被看作是对人性的最好描述,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了自由、平等和博爱,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最终必然达到全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按照这一信条,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是在自由交易中进行,每个行为主体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最大化目标进行理性选择。资本所有者可以自由选择劳动者;同样,劳动者也可以自由选择资本所有者。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是平等、自由的契约关系。可是,我们从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看到的却是与“经济人”假设相背离的另外一番图景,在那里,能够按照“经济人”行为行事的只能是资本所有者(或称之为厂商)。他们可以依据等成本曲线、等产量曲线等函数关系,通过自己的理性选择,为实现最大化目标,任意选择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排列组合。而劳动者,则仅仅被视为同资本一样的、服务于厂商最大化目标的生产要素。在这里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完全被剥夺了,更不可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选择。
正是由于把劳动者仅仅看作同资本、土地一样的生产要素,所以,很自然地得出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一样,都具有生产性,在生产的过程中,它们共同创造了商品的价值。每个要素对价值创造的贡献率,可以通过边际生产力来衡量。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也就成为分配理论的依据。对此,萨缪尔森(1992)直言不讳地指出生产理论是作为对收入分配理论讨论的序曲,“在经济学的生产论中,可以找到这种要素定价的关键。”所以,“对经济学中的生产论的一个概略分析可以给理解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提供一把不可缺少的钥匙。”接下来,他们自然就把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搬出来:基于价值创造的贡献,资本获得利润(或利息)、土地获得地租、劳动力获得工资。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多么公平的社会制度呀!
有人可能会说,劳动者也是“经济人”,西方经济学已经论证,作为消费者,劳动者可以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理性选择;作为劳动力的要素提供者,他们可以按照最大化的原则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对于这种观点,马克思(1867)早就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至于从消费者的角度把劳动者当作“经济人”的说法,马克思也作过深刻分析,马克思指出,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所以,一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决不是单纯由个人的理性选择决定的。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的是,经济学关于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历史的、现实的人基础上的。
应该说,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这一点看上去似乎与西方经济学没有区别。但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个人,决是不是西方经济学所讲的“经济人”,而是现实生产关系中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理解这种生产关系,才能理解这种关系中活动的人。马克思之所以批判斯密、李嘉图把那个时代的个人不是看作历史的结果,而是看作历史的起点,并认为合乎自然的个人不是历史中产生而是由
自然造就的观点,就是因为他们脱离开生产关系来研究人的经济行为。马克思把经济学分析的人概括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反对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也反对西方经济学把人看作生来是追求自身私利的经济动物,并认为个人动机决定社会生产过程。在马克思看来,既然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就不完全由个人的意志支配,在其现实性上,他必然受同他们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
马克思强调人的经济行为的社会性和客观性,同时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的生产理论中,劳动者绝不仅仅是生产要素,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构成能动的生产主体。在创造财富的生产过程中,人作为独特的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料的性质完全不同,因为劳动这一要素是能动的。劳动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物质生产过程的客观实在性的统一。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创造着人类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条件。劳动者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是精神能力和躯体能力的有机统一。他们总是有目的性、计划性,即主观能动性,用马克思的话说,再蹩脚的建筑师也比蜜蜂建房有“计划性”。正因为人的劳动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才不仅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而且创造新价值。社会发展既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人自身不断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同时,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其劳动也必然是在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这使得劳动不再是单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群体或阶级行为,劳动创造的价值也会因社会生产关系不同而有不同占有形式。比如,劳动可能是在共同劳动、地位平等、产品平均分配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也可能是在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凭借经济权利强迫另一部分人劳动,产品归生产资料所有者所有这样一种阶级地位不平等的生产关系中进行。这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最终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决定着这种生产方式的全部性质。”资本家之所以获得剩余价值,是因为他们拥有占有剩余的经济权力,决不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对这些要素创造价值的回报。
正是因为从历史的、现实的人出发来研究生产过程,所以,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不仅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含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经济学的生产效率含义,不仅仅来自于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组合,还来自于对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工协作的协调、组织管理的科学等等。
二、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只研究生产一般,因而使用价值(即效用)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而经济学则不仅研究生产一般,更注重研究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因而把价值范畴作为研究的核心
萨伊是把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引向纯粹对生产一般分析的始作俑者之一,他把生产定义为:“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萨伊这个关于“生产”的定义,表面看来无非一个关于“生产一般”的定义,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将发生重大转变:即这个定义把经济学引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回避了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萨伊的生产观对后来西方经济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继萨伊之后,约翰・穆勒、马歇尔、萨缪尔森等,都把研究财富生产一般作为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比如莱昂内尔・罗宾斯1932年在他的著名方法论著作――《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中,明确强调了西方经济学只研究生产一般的观点,他把经济学定义为“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一种关系来研究的科学。”这样经济学纯粹成为一门关于“选择”的学科。经济学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我们不再探究生产和分配变化的原因,而是探究在某些初始资料给定的情况下,各种经济‘量’达到均衡的条件,……我们不再把经济系统视为一架生产总产量的机器,不再探究哪些因素决定这种产量的多少以及按何种比例分配这种产量,而是把经济系统视为人与经济货物之问的一系列相互依赖而在概念上又独立的关系……”显然,在罗宾斯那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某些初始资料给定的情况”,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制度性因素被彻底隐藏起来了;与之相适应,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只是“人与经济货物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对生产一般研究的理论意义,然而,抽象掉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只研究生产一般的生产理论,就必然使经济学“使用价值”成为研究的核心范畴,从而导致经济研究存在诸多局限性。这些局限性突出表现在:(1)它是建立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的基础上的,把资本等同于生产工具,把资本主义生产归结为生产一般,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的同时就是价值增值过程;(2)它混同了产品和商品、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生产的区别,抹杀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的根源;(3)它没有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去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分配问题,却被用来为替资本主义分配做辩护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做佐证;(4)目前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数学抽象方法只能说明渐变的有连续性的生产过程,不能反映生产过程中的突变现象。也就是说,它既不能很好地反映科技革命时期生产力飞跃发展的生产过程,也不能正确地描述生产力突破了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桎梏时生产过程的跃变。因此,有必要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为指导,批判地汲取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有参考意义的东西,建立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函数(吴易风、王健,1994)。
西方经济学只研究使用价值,不研究价值,更不理解价值本质,所以,长期以来,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厂商理论始终回避对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分析。在他们那里,企业始终是一个“黑箱”。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者,看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抽象掉人与人之间关系分析厂商行为的局限性,所以,他们试图运用“契约”的分析方法,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入厂商理论,提出了分析厂商内部人与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从而建立西方经济学的所谓的企业理论。
然而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仍然是建立在抽象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的,因此,他们研究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时抛开了生产领域,而是局限在交换领域;他们所说的制度,不是生产关系,而是上层建筑层面的一些具体规则。本来,科斯在他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试图通过视企业为等级制度,把企业内部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与市场交易的自愿平等关系区别开来。循着这一思路,人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企业内部契约关系不平等的深层原因问题。但在1988年的论文中,他又否定了这种认识,他甚至认为这个观点是那篇论文的主要缺陷之一,因为它误导了人们的注意力,使经济学家
忽视企业的主要活动――企业经营。科斯这一观点表明,他批评把企业看作不平等关系所结成的契约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经济性质就在于节约交易费用的主张,从而把新制度主义者通过对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的研究,来揭示企业经济性质的道路彻底堵死了。因而,他们的企业理论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刘凤义,2004)。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侧重研究生产的社会形式。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双重关系相适应,生产中的资源配置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抽象的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是具体生产方式下的资源配置。属于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体现在一般的劳动过程中,它是一切社会形式的生产所共有的。它表明,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都要在不同用途间对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是人类社会进行生产永恒的主题。然而仅仅研究生产一般,无法真正理解具体社会生产方式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认为,研究物质生产只能是某一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抽象的生产一般,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正因为经济学研究生产理论时强调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所以,“价值”范畴而不是“使用价值”范畴才成为其生产理论研究的核心。马克思批判古典经济学时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缺点之一,就是它始终不能从商品的分析,而特别是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发现那种正是使用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恰恰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优秀人物,像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把价值形式看成一种完全无关紧要的东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东西。这不仅仅因为价值量的分析把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这就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因而同时具有历史的特征。因此,如果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会忽略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特殊形式。由此可见,马克思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确立了劳动价值论,而劳动价值论又为进一步理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内部的生产关系提供了“钥匙”。西方经济学家对此并不理解,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非就是确定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的理论而已。对此,斯威齐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误解和攻击,在于他们看待价值问题的态度,使他们有偏重交换比例的倾向,而忽视那隐藏在表象后面的社会关系的性质。所以,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批评,连篇累牍,而难得有一个字谈到抽象劳动。
正是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范畴,进而指出在资本生产关系条件下,资本家利用形式上平等的契约,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资本家用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从而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就通过价值范畴逐渐被揭示出来了。也正是运用价值范畴,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经济的关系科学揭示出来了。国内一些学者谈到企业理论,也是言必是科斯、威廉姆森等新制度学派的观点。笔者认为,从方论的角度看,马克思提出了比新制度学派更为科学的企业理论方法论。突出体现在:马克思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作为企业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从资本统治下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中揭示企业的起源与演变;在对生产过程的考察中揭示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通过科学区分劳动和劳动力范畴,破译“契约自由”的神话(刘风义、沈文玮,2004)。这些深刻的内容,在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中都无法揭示出来。
三、西方经济学用个人主义方法,把生产理论仅仅置于微观领域来研究,致使其理论体系在微观与宏观上形成脱节;而经济学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中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把生产理论仅仅视为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他们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方法论密切相关。西方经济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仅仅是量上的差别,社会就是个体的集合,总体等于个体的简单相加。基于这一方法论的生产理论,只需要在微观领域研究就可以了,宏观经济问题无非是微观经济问题的在量上的简单加总而已。所以,我们看到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总量问题时,是通过以微观领域的生产函数为基础的加总来进行的。他们假设,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如果每个厂商都是理性“经济人”,都能够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投资,那么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新古典理论以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为基础,建立了技术关系的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理论,其核心是表明商品和要素稀缺性的相对价格,这种相对价格也是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指数。该理论所要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给定偏好和技术,可以求出最优解。但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讨论宏观经济问题时,创造了异质品模型中的总量生产函数这一与相对价格完全不同的理论。显然,如果是单一产品模型,总量生产函数的使用是没有疑义的,但把总量生产函数套用在异质品模型中却背离了新古典资源配置理论的宗旨。
尽管西方经济学家中出现了像萨缪尔森这样的新古典综合派,但至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处在严重的矛盾中。尽管,以斯蒂格利茨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者试图把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微观基础上,从而使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起来。但问题是“以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为基础的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实物分析,与凯恩斯的货币经济分析和现实经济根本不能融合”(柳欣、靳卫萍,2005)。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这一方法论指导下,经济学不仅克服了经济学研究的形而上学思维,正确处理了微观与宏观的辩证关系,而且通过在商品生产中抽象出价值范畴,建立了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的桥梁。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个体是作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个体,而整体又是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作为经济学研究方法,个体分析和整体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把二者简单对立起来。但二者的结合又不是简单相加,它们之间通过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有机联系起来的(胡钓、刘凤义,2003)。
在经济学中,没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严格界限,这是因为微观与宏观是相对概念,只有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揭示经济规律。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无论是从三卷内容的整体安排上看,还是从每一卷具体内容的分析上看,处处都能体现出个体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有机结合。在第一卷研究资本直接生产过程时,马克思以单个资本主义企业作为分析的起点,接着从第2篇到第6篇,通过对单个企业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然后,在第7篇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则是从整体上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经济教学不仅包括了经济管理学习,还包括经济技术应用教学,如经济统计教学等。要使不同的教学内容能够得以完全展示并使学生的经济知识能够贯穿起来,教师就有必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用心编制不同的案例。如果教学内容是经济知识中的某一个细则,如经济法律法规,那么,教师所编制的案例就应该是对经济法律法规的详细表述,学生应该能够在案例当中总结出所要学习的经济法律法规的知识点;如果教学内容是对一个单元的经济知识的总结,那么教师所编制的案例就应该包括多个问题,案例应该更加复杂,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对一个单元的知识的综合建构。
(二)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案例呈现的方式
呈现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使用不同的方法呈现案例,学生对案例中的主要内容的观察角度不同,对案例的理解也不同。对于那些简短的、只包含个别知识点的案例,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的方式展示案例,例如,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注意到不同的统计方法对经济统计结果的影响,那么就可以将两种统计方法和结论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节省课堂实践,也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又如,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到不同的经济管理理论对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则适合使用“课堂短剧”的形式呈现案例,事先提供案例,请学生自愿根据案例内容编排剧本并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这样逼真的呈现案例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课堂案例上,使经济管理理论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具有吸引力,还能使学生根据案例中的冲突对经济理论的应用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准备短剧表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经济理论进行精研和学习的过程。
(三)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是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之表现。教师需要在呈现案例之后,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案例讨论,小组合作方法是比较可取的。教师可以事先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进行分组,保证每组学生的基本水平相同,并规定每个小组学生在案例学习中的具体责任,如设置“观察者”、“小组长”等角色,使每组学生都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意见;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给学生下发案例讨论总结的表格,使案例报告的形式统一,使每个小组将讨论结果综合起来,得到对案例不同的见解和解决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一来,不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完全发挥出来,不同的案例讨论结果也能够给学生以不同的启发,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思考,这就是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二、案例教学使用的原则
(一)以课堂控制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教学因其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现实性,往往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是轻松的教学。实际上,案例教学的实施并不轻松,其轻松教学的目的更非很好实现。案例教学的实施,以教师对课堂的高效引导和控制为基础,这是案例教学发挥其教学作用的重要保障。
(二)以教学评价巩固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应用在本科学校的经济教学中,使经济教学的效果得到全面的改善,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学生对经济统计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的死记硬背少了,但当他们真正面临某个冲突情境的时候,能够根据案例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迅速做出判断并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是学生在学习当中获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能通过卷面考试中大量的和记忆有关的试题检测出来。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调整教学评价方式,对试卷题目类型进行重新划分,或对成绩考评方式进行创新,以便更好地判断会计教学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