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09:27: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环境评价的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从研究的视角上看,目前国外学者对创业的研究视角趋于多样化,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而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介绍和引进阶段;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大体上逐步经历了对创业的概念、创业的动因、创业的主体、创业的障碍、创业的教育模式、创业环境等不同的研究阶段;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集中于案例实证分析,普遍以思辨为主,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创业环境研究成果的梳理,以期总结创业环境的研究现状、最新成果和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一、创业环境的概念及现实意义
(一)创业环境的概念
学者们对创业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业环境概念的研究、创业环境模型研究和创业环境评价研究这三个方面。对于创业环境概念的研究,学者们从“平台论”、“因素论”、“机会论”及其他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全球创业观察(GEM)提出的模型将创业环境分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等九个方面。二是Gnyawali和Fogel的五维度模型将创业环境分为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对创业资金支持、对创业的非资金支持五个维度。三是Lundstrom和 Stevenson提出的MOS 模型将创业环境分为创业教育、创业促进、减少进入障碍、启动支持、启动融资以及目标群体政策六个维度,建立了创业环境分析框架。关于创业环境包含的要素,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如下表所示。
笔者认为创业环境是指那些与创业活动相关的所有机会、平台和因素的集合,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自然和法律等因素。行业环境是指给企业提供发展平台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行业周期、发展阶段、行业进入与退出障碍、行业需求及竞争状况、行业的主导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等。微观环境是指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的集合,主要包括企业的顾客、竞争者、供应链、营销渠道等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如下图所示。
(二)创业环境研究的现实意义
1.把握创业机会,提高创业成功率。创业机会是具有价值的创意,它来自于一定的市场需求和变化。良好的创业环境有助于企业更加科学、快速地识别创业机会,抓住市场需求,提高创业成功率。
2.搭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服务平台。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创业工作,先后在企业注册登记、费用减免、金融贷款、资金扶持、税收及企业运营保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并设立了专门服务于创业的机构。研究创业环境有利于党和政府进一步搭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服务平台。
3.优化创业核心因素的组合。伴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科技型创业者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良好的创业环境能够更好地把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和创业资源等核心要素组合起来。
二、国内外创业环境评价模型回顾与比较
(一)国外主要创业环境评价模型
目前国际上常采用的三大创业环境概念模型,即GEM(全球创业观察)模型、五维度模型、MOS 模型,虽然都是对创业环境进行评价的模型,但存在以下不同点。
1.研究的出发点不同。GEM模型重点考察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不同国家或地区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是什么因素影响和决定了差异的存在?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如何?五维度模型从影响创业环境因素角度分析,将创业环境归结为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对创业资金支持、对创业的非资金支持五个维度。MOS模型以“创业机会论”为基础,从动机(Motivation)、机会(Opportunity)、技能(Skills)角度提出六维度创业政策框架。
2.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从GEM模型考察的九大因素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的基础包含了“平台论”和“因素论”。五维度模型的评价体系则以“因素论”为基础,MOS模型以“创业机会论”为基础。
3.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GEM模型的九个维度框架下包含了若干个子指标。五维度模型共有33个子维度指标。MOS模型共有34个二级指标,优化后有26个二级指标。
4.应用的范围不同。GEM模型着重于研究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侧重于宏观创业环境研究。五维度模型以其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易于衡量的指标体系更适合于小地区的研究,且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MOS模型将创业过程分为创业前、创业、创业后三个阶段,创业政策围绕M-O-S而构建并评价,具有系统性,适合评价大学生创业的创业环境。
(二)国内创业环境评价模型回顾与比较
我国创业环境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快。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国内对创业环境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创业环境概念的研究(平台论、因素论、“两者论”)、创业环境模型的研究、创业环境评价研究。这三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践上开看,我国对于创业环境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1.引入或加入国际上较为成熟的评价模型。比较典型的是2002年清华大学作为我国的代表加入了GEM项目的调研工作,相关专家学者引入五维度模型和MOS模型等。
2.引入并改进国际上相关的评价模型。比较典型的有唐海仕、姜国俊以Lundstrom 和Stevenson开发的M-O-S模型为基础,针对我国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创业群体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构建了一套适合评价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的评价体系。
3.根据我国的情况重新建立创业环境的评价体系。比较典型的是张玉利、陈立新在Devi R.Gnyawali和Daniel S.Fogel 的创业环境模型的基础上,把创业环境归为四大类:金融与非金融支持、社会经济条件、创业与管理技能、政府政策与工作程序。
我国关于创业环境的研究如下表所示。
从我国学者对于创业环境研究的发展来看,研究的内容是逐步深入的,且大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大都是针对创业环境所进行的研究,专门针对创业环境对创业能力和创业机会实现影响的程度做出深入探讨的还比较少;对某个完整的地方行政省份的创业环境进行全面评价与比较的研究还不够。
(三)国内外创业环境评价模型的比较
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且都为实证研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在发展中提出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构成框架和研究方法。其中,GEM模型适合从宏观上总体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业环境;五维度模型适合评价小范围地区的创业环境,其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更好;MOS模型适合将创业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来考察创业环境。国内关于创业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或政府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创业环境的概念,主要有“平台论”、“因素论”、“两者论”;关于创业环境模型的研究则侧重于模型的构建原则、影响创业环境的因素、创业环境包括的内容等;关于创业环境评价研究,主要是引入国际上发展较为成熟的评价模型或改进模型或从我国某一地区的实际出发构建的创业环境评价模型对某一地区的创业环境做出评价。
三、我国创业环境评价模型未来的研究方向
随着学者们对创业研究的不断深入,创业环境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重视。对创业环境的研究,需要深入和可选择的方向有四个方面:一是构建全面的创业环境评价体系,包括我国创业环境的总体评价和完整的地区创业环境的评价(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二是结合国际上对创业环境评价的模型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分类评价我国的创业环境(按照不同的产业或群体);三是深入研究创业环境对于创业过程及创业的影响程度;四是根据相关研究成果试点优化地区创业环境的可行性方案。
参考文献:
[1]Gnyawali DeviR,Fogel DanielS.Environments for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s: key dimension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4(04).
[2]陈裕先,郭向荣.新世纪大学生创业环境建设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6(04).
[3]许明,肖强,韦鸿鹏.广西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4).
[4]罗良忠.中国大学生创业环境与政策问题研究[J].未来与发展, 2007(07).
[5]吴启运,张红.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6]姚晓芳,龙丹. 合肥、深圳两地科技型创业者素质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8(01).
[7]卫,唐根丽,钱丽.安徽省城市创业环境评价及其优化政策设计基于 GEM 框架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09(02).
[8]李君,陈寒松.我国创业环境研究的文献综述[J].市场周刊,2010(06).
[9]唐海仕,姜国俊.基于MOS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03).
[10]王喜东.济南市创业环境研究[D].清华大学,2004.
[11]吴佳.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07.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日益深化,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生态产生的影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简称EIA)的出现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早期的EIA主要应用在对单个建设项目的评价上,但是随着开发规模的逐渐扩大,致使环境问题区域化甚至全球化。因此,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系统的评价是必然趋势。上世纪后期,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在传统的项目EIA的基础上,将评价范围扩展到计划、规划和政策的高度,即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简称SEA)。近年来,SEA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发展迅速。在我国,虽然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大力呼吁建立正式的SEA制度,但由于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相对缺乏,SEA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1-2]。
1 政策环境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1.1 政策环评的概念
作为SEA在政策层次上的应用,政策环境评价是对已有或计划制定政策及其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综合的评价过程[3]。政策环境评价通过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关于环境方面的基础信息,并且分析各种政策选择对环境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环境因素成为决策过程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从而建立其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有效的决策机制,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政策环评的意义 开展政策环境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政策环境评价体现了SEA的思想,是EIA的完善和提升,从最宏观的层面预防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虽然简单的项目EIA 对防止项目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众多项目累积而成的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影响是项目EIA无法解决的。只有从项目开发的源头――政策导向入手,才能有效地预防这种负面累加作用的发生。我国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等政策,助长了全国各地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风潮,导致了严重的自然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4]。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这类例子并不少见。
第二,政策环境评价是政策制定的必要工具,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实现途径。大多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环境将或多或少地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政策一旦颁布,就在较长时间内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其作用和影响不能被轻易消除。因此,避免和减少政策实施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也是科学决策的技术方法之一。另一方面,从EIA到SEA,公众参与是其中的必要内容和环节。对于政策环境评价,虽然评价的内容具有层次高、覆盖面广、复杂性,甚至保密性的特点,但是公众参与同样不可或缺。政策环境评价的公众参与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使政策的制定获得公众的信赖和拥护,从而推动政策的实施[5]。这也是决策民主化的具体体现。
最后,政策环境评价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思想就是通过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来实现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并改善人类(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活。政策环境评价正是把环境保护纳入政策决策层面,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实际上,早期的SEA正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1]。
2 我国政策环评的发展现状
由于政策的综合性、宏观性、多样性、以及时效的滞后性等特点,政策环境评价工作在理论、方法学研究以及实际操作上都有很大难度,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体系[6]。它的发展现状可以从理论研究、工作实践和制度建设三方面考虑。
在理论研究上,从1992年SEA概念传入我国以来,政策环评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在1993年上海召开的“国际影响评价学会年会”上,曲格平正式提出了要开展发展战略及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2]。上世纪末,李巍等重点研究了政策评价问题,阐述了政策评价的意义、特点、程序、原则及方法[7],提出借鉴多观点系统分析方法来生成政策替代方案[8],构建了综合集成SEA方法学框架,对重大经济政策进行环境评价,并用于汽车工业政策[9],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政策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做了探讨[5]。朱庚申、张衍对区域政策环境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评价的原则、程序和指标体系[10]。洪尚群等将政策划分为直接作用于环境为主、间接作用为主及直接与间接并重的三种类型,讨论了各种可能的政策组合在进行环境评价时可以采取的方法和原理[11-12]。这些研究虽然对政策环境评价的主要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有的也给出了较完整的系统框架,但在方法应用上探讨得比较少,没有摆脱既有的EIA体系束缚,无法体现评价过程与决策过程的融合,也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技术体系。
在工作实践上,主要是学者们对一些现有政策环境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价。张颍对天津市污水资源化政策环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对政策进行了模拟描述[13]。于书霞等对土地利用政策进行了环境评价,主要方法是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评价指标,通过比较分析政策实施前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对吉林省的生态省建设中土地利用政策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6,14]。元相虎通过建立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和预测模型,对吉林省产业结构和政策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替代方案,进而对吉林省的产业政策实施提出了建议[15]。韦洪莲、倪晋仁对西部开发政策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开展政策环境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政策环评的度量指标、工作原则和技术程序[16]。毛显强等在总结了贸易政策环境评价的研究步骤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贸易政策环境评价的特点,并对案例进行了定量分析[17]。学者们在理论上的研究对政策环评的实际应用有积极的意义,但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仅是对已经形成的决策方案进行评价,仍然是被动式的评价,且评价思路依旧是沿袭项目EIA 的思路。
在制度建设上,1993年首次的《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要“开展对现行政策和法规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并在有关立法中规定,建立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要求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规划过程中以及企业立项时,对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1996年公布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中也指出:要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对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向对各项资源开发活动、经济开发区建设和重大经济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拓展。”同年,在《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在制订区域和资源开发、城市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时,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环境影响论证”。然而,在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的评价对象仅包括了规划和建设项目两大类,但政策和计划并不在评价对象之列。2007年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也只强调了各类发展和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未涉及到政策环境评价。
总之,我国的政策环境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项目EIA、区域EIA、规划环境评价,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体系、实际应用、还是制度建设上,政策环境评价都远远滞后。这是因为,政策环境评价与常规的环境影响评价相比,其评价对象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和难以量化性;其评价方法更难以形成、实施和标准化;此外,SEA概念引入我国的时间比较短,在综合决策中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发挥。这就导致了政策环评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经验都相对不足,从而制约了相关制度法规的建设和发展。
从国际范围看,虽然还没有正式的政策环境评价的理论和制度框架,但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比如,加拿大在立法上对于政策环境评价做出了规定,并明确了执行的范围;美国环境政策法规定,大项目、规划、计划、政策等联邦活动以及涉及有关联邦投资或许可管理的开发建设活动,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中国香港也已明确规定,提交行政会议的文件必须包含政策、建议或问题的潜在环境影响章节;中国的台湾省在1998年了列表式的《公告应实施环境影响评估之政策细项》[1]。
现阶段,我国的政策环境评价虽然还主要停留在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阶段,但从工程项目EIA向规划环境评价乃至计划、政策环境评价扩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随着对SEA认识的深化,我国环境评价制度将日趋完善,政策环境评价也必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我国政策环评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我国政策环境评价未来将向以下两个方面发展。
第一,学界和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政策环境评价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的研究力度。现阶段,我国政策环评面临的主要障碍仍是缺乏自己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这大大制约了政策环评的实际应用和制度建设。而项目EIA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已比较成熟,规划环境评价的技术手段虽然还有待提高,但相关研究也较为充分。作为SEA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环境评价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可以由专门的机构开展方法技术的开发、组织与协调工作和教育培训等活动,从而为实践应用和制度建设奠定基础。
第二,具体而言,从政策环评的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在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上应当突破原有的项目EIA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束缚,在工作实践上从被动的事后评价向积极的事前评价发展。目前已有的政策环评框架主要沿袭了项目EIA的思路和方法,但是高层次的政策环评在思路上应当更加关注整体、全面的生态环境,在方法上将传统的EIA方法与政策评估方法相结合,在工作模式上真正将评价过程贯穿于决策的过程,而不是决策的一个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环节。另一方面,虽然事后评价在政策环评的发展初期是必要的,但是在决策制定前开展的事前评价对才是政策环评的要义所在。因此,应该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展那些改善决策质量、促进综合决策的“决策前评价”的方法学[1],并进行试点和实验。此外,政策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是一大难点,也是未来政策环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明光,陈新庚,桑燕鸿. 战略环境评价的实践进展和问题讨论[J].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6):365-368,374.
[2] 李明光,游江峰,郑武. 战略环评在中国的发展及方法学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23-27.
[3] 李巍,王华东,姜文来. 政策评价研究[J]. 上海环境科学, 1996 ,15 (11) :5-7.
[4] 谢华生.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制度建设的研究[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5] 李巍, 王华东,王淑华.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与公众参与[J]. 环境导报, 1996, (4):4-7.
[6] 于书霞,尚金城,郭怀成.基于生态合算的土地利用政策环境评价[J]. 地理科学,2004,24(6):727-732.
[7] 李巍,杨志峰,刘东霞.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1998 ,18 (增刊) :66-69.
[8] 李巍,杨志峰,刘东霞.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中政策替代方案的选择和形成方法[J]. 中国环境科学,1998 ,18 (增刊) :42-45.
[9] 李巍,杨志峰. 重大经济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初探――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环境影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2000, 20(2):114-118.
[10] 朱庚申,张衍. 区域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9(2):35-41.
[11] 洪尚群等. 不同政策组合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J]. 环境保护科学, 2001, (27):49-51.
[12] 洪尚群等. 基于政策规律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J]. 重庆环境科学, 2002, 24(1):9-12.
[13] 张颖.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探讨[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14] 于书霞. 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土地利用政策评价[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高端科学含量的先进技术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使人们生活越来越便利。然而,在人们享受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同时,诸多副作用也显示出来。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衡量指标,在这种显性的高质量生活中,也隐藏着各种弊端,并使得人们在无意识中付出了代价。交通规划方案的出台,已经将交通发展对于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从而也将环境保护意识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交通对于环境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
1 战略环境评价
所谓“战略环境评价”,就是指各种因素对于环境的影响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对其所造成的后果进行系统性地研究。这种评价是基于宏观规划项目而言的。也就是说,人类对于自然改造的各种项目,都需要进行科学性地评价,以不破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否则,任何的给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项目,即便为人类带来的各种利益,也是暂时性的。其危害是潜在的、持续的,影响到了人类的未来发展和自然的可持续。
“战略环境评价”的英文缩写为“SEA”(Swategic Environ mental Assessment)。战略环境评价是针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所提出的方案,并对此拟出调整性的建议,在交通规划与战略环境评价之间,要实现相互沟通,对于各种相关的信息做到相互反馈,以利于方案的调整。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如果对其进一步追溯,其概念的形成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加拿大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各国的专家针对环境质量进行了细致地探讨,并提出了这个概念。
进入70年代,环境影响评价得到了推广,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在全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当中,都实施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得到了有效地应用。
美国率先将战略环境评价纳入到法律体系当中。随之,一些发达国家也将战略环境评价纳入到国家管理日程上来,并通过政府机构之间的协调性,将各种评价技术方法纳入规范的运行轨道当中。虽然当时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和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战略环境评价已经呈现出全方位展开的态势。
2 发达国家交通专项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
对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发达国家起步较早一些。因为在这些国家存在的更多可以实践的地区。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战略环境评价一般都会应用在国家级的交通设施规划当中,对于区域通规划设计的较少。而美国则不同,主要还是以州和地方层面为主,并且将环境保护列入到法律的范畴。
比如美国的加州环境质量不达标。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城市改造,已经在空气质量上有所改善了,可是就目前来看,这个州还是美国环境较差的一个州。
城市中环境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交通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那么,对于环境的分析,就需要交通管理部门与大气质量管理规划在采取的措施上保持一致。建立战略环境评价,将环境保护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列入到城市规划框架当中。
除了机动车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交通工具,如航空飞行器等,也会释放出尾气,同时还会带来噪音污染。那么,针对城市战略环境评价,要制定出科学性、可行性的指标,其主要的依据就是要在交通规划中融入战略环境思想。
3 中国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
进入到二十世纪末期,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改善交通对于环境的影响。交通政策和交通规划从此被纳入到了考虑范围内,并开始了研究和实践。
中国规划层次上的战略环境评价起步较晚一些,目前还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即便是探索当中,也对于战略环境评价格外关注,并同样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
目前来看,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的实践范围还具有局限性,主要是集中研究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技术方法。任何一种实践性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交通规划中战略环境评价所涉及到的研究理论包括很多,已经逐渐地深入到了各个研究领域当中。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生态学以及交通环境等等,无论是从实践研究的角度,还是理论探讨,对于交通规划中战略环境评价都具有参考价值。
(1)在一个国家中,任何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主宰着一切的社会活动,并为之建立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战略环境评价要被建立起来,是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的。
(2)当提到环境保护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生态学理论。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将生态学纳入其中,着重研究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控制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进行交通战略的制定和评价,首先要考虑到地区性。从区域发展入手,建立更高层次的、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对于实现发展目标非常有利。
(3)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流程
交通规划中,要制定并实现战略环境评价,从理论有效地过度到实际应用当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首先,要根据战略环境评价的系统分析数据,初步建立起战略环境评价模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将其进一步修改、完善并作出评价总结。当工作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并没有结束,而是要将战略环境评价所获得的理论基础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并进行检测跟踪,以获得更为具有科学性的数据。
如此循环进行,就可以将影响战略环境的一些潜在的行为挖掘出来,并作为评价工作顺利执行的基础。
4 优化交通规划
4.1 改进技术
要实现控制环境并主动预防,就需要在技术方法上有所改进,将综合交通规划与战略环境评价之间架起动态的桥梁,实现两者之间的共同完善、相互融合,可以将战略环境评价更好地体现出来。
在现代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将战略环境评价纳入其中,一般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环境空气质量的问题,基于对污染物扩散现象的计算,来评价大气环境的现状。
(2)城市污染问题与交通的发展状况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交通需求与机动车发展进行评价。
(3)既然涉及到了可持续发展,就会联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问题。当交通环境已经影响到了城市生态的时候,那么,城市交通承载的各项指标就要进行分析,对于交通环境的容量问题进行评价。
(4)除了对于现实问题进行评价之外,还要对相关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并建立起交通规划战略方案的构架。那么,交通环境测试以及其反馈信息,就有必要分析并作出评价。
4.2 管理程序优化
(1)战略环境评价提前介入
在进行战略环境评价之前,首先就需要对交通管理状况有一个系统化的分析。一旦需要在交通规划中进行环境评价,就需要将战略环境评价体系提前介入其中。在环境评价与战略环境评价之间各有轻重,但是在一些城市当中,战略环境评价因其潜在性,所以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将环境评价与战略环境评价同等对待,并实现同步的自我评价,对于综合交通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2)优化审批程序并实现公众参与
交通规划的审批程序过于繁琐,不但会影响到工作效率,还会形成各种的矛盾。所以,当需要跨部门审批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系统,将审批程序简洁化,并且做到公开、透明。
对于一些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交通项目,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其进行战略环境评价。在交通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尤其是环境评价的时候,最好要组织群众参与,并征求其规划意见。
5 总结
交通的发展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和资源耗费,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阻挠作用。在传统的城市交通建设当中,由于没有将这些因素纳入到管理的范畴当中,导致城市面临着环境日趋恶化的后果。将战略环境评价融入到交通规划当中,可以充分认识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对于改善交通发展模式,丰富和完善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伟,彭克江.对综合交通规划中融人战略环境评价的思考[J].城市交通,2012(01).
[2]冯平刚.浅议交通规划中战略环境评价[J].魅力中国,2010(107).
[3]白洪涛,徐鹤.中国交通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02).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89
1 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内容概述
所谓土壤污染,指的就是由于某些土壤元素的超标,导致土壤的效力下降,对于农作物的生产起到了不良的影响,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截至目前为止,对于土壤污染的含义的界定,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定义指标。
目前,所广泛使用的土壤污染的3类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采用土壤环境背景上限值的评价指标。在该类型的土壤污染评价过程中,主要是对土壤所能够承受的污染元素的总体含量进行考察,一旦土壤中的元素数值快要接近这个数值,就要对土壤的污染排放和元素摄入进行合理的控制,防止土壤污染的产生和加剧;第二,是采用土壤环境评价的相关国家指标参考,该指标主要指的是GB-15168之中所谓土壤污染元素的含量的具体规定,具体的来说,一旦相应的土壤污染元素数值超出了该指标的具体规定,就需要对该土壤的实际污染情况进行深度的调查研究,防止土壤污染的情况的出现;第三,是采用土壤污染临界值的土壤污染的评价指标,该指标主要是对当地区域的土壤的质量进行深度分析,为土壤环境选择一个具体的污染临界值,一旦土壤中的污染元素超出了这个临界值,就需要对土壤的污染元素进行重点的整治处理,有效的防止土壤污染情况的出现。
2 进行土壤污染的3类评价指标研究的重要意义
所谓土壤污染的3类评价指标研究,指的就是在进行土壤污染的研究控制过程中,按照保证土壤质量的实际要求,进行对监测土壤污染的各个指标进行严格监督管理,保证在进行土壤污染控制过程中,都进行严格的指标设定,以便于保证最终得到的土壤污染的3类评价指标研究结果可以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土壤的实际状态,为后续的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进行土壤污染的3类评价指标研究工作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证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真实有效。其中,保证土壤污染的3类评价指标研究的完整性指的就是最后的数据结果可以满足后续的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数据要求;保证土壤污染的3类评价指标研究的代表性指的是所采用的研究指标可以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土壤污染的真实情况;保证土壤污染的3类评价指标研究的准确性则是保证最终得到的土壤污染情况数据有着对于区域土壤环境的真实反映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进行土壤污染的3类评价指标研究工作,可以对土壤的真实污染情况进行真实的反应,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3 土壤污染的3类评价指标的深度探析
3.1 土壤环境背景上限值的评价指标
在进行土壤环境背景上限值的评价指标的应用过程中,要对我国目前的环保政策所标出的土壤中所蕴含各种污染物质的数据信息进行调查。具体的来说,进行采样的过程中,要对进行土壤中所蕴含的酸碱度数值情况、有机物蕴含情况、重金属浓度含量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测研究,并按照相应的土壤环境背景上限值的具体规定,并在进行土壤污染数值的控制之前,对于土壤环境背景上限值进行调查设计。一般情况下,土壤环境背景上限值指的是在很少经过人类活动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土壤污染数值,在进行该类型的土壤污染的控制过程中,要保证要进行对于该数值的适当人为调整,保证土壤环境避免可能经受的污染情况
3.2 土壤环境评价的相关国家指标参考
在进行土壤环境评价的相关国家指标参考之中,要对相关的国家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所采用的国家参考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土壤中的各种元素的实际含量。具体的来说,在进行土壤环境评价的相关国家指标参考设定之前,要对检验数值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研究,保证所使用的参考指标可以真实的反映出土壤的状态。在进行土壤状态的监测过程中,还要对相关的参考数据进行整合处理,防止由于检测的疏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的准确度。最后,要保证所使用的土壤环境评价的相关国家指标参考数据都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土壤的真实状态,保证后续的土壤污染排除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土壤污染临界值的土壤污染的评价指标
在进行土壤污染临界值的土壤污染的评价指标研究过程中,要进行对土壤承载能力的真实考核。具体的来说,要对进行土壤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并对土壤的元素含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土壤污染临界值研究的合理性,还要保证制定出来的土壤污染临界值可以和土壤环境的实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做好了土壤污染临界值的研究工作之后,还要对土壤元素含量的研究过程中,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来进行研究,以便于充分的满足后续的土壤污染的需要,为后续的土壤污染解决过程提供足够的参考建议。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研究过程中,通过采用土壤环境背景上限值的评价指标、土壤环境评价的相关国家指标参考、土壤污染临界值的土壤污染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的控制好土壤质量,并为后续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国庆,骆永明,宋静,夏家淇.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I・国际动态及中国的修订考虑[J].土壤学报,2005(04).
[2]陈怀满,郑春荣,周东美,王慎强.关于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06).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27-02
作为大学环境类相关专业(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专业等)的重要课程之一,环境评价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同时,近年来环境评价也成为环境科学类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政府、专家、学者和公众对于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环境评价在环境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环境评价已经列入国内的工程建设程序,且环境评价制度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之一。因此,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对于环境评价技术、方法等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也应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特别是在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环境评价工作奠定基础[1,2]。
为此,本文结合工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该门课程的特点,从重视教材的选用、讲授内容的新颖性、重视案例教学、结合撰写环评报告书开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探讨,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注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
一、重视教材的选用
环境评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内容较为丰富,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技术导则、技术方法和环评案例分析等。目前,已有大量的环境评价教材出版,但内容相对单一,比如各倾向于环境评价的某一方面,或者是环境评价理论,或者是环境评价技术和方法,含有综合性内容的教材较少,没有一本教材能够包括环境评价的大部分内容。因此,选用教材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也决定了能否达到课程的预期培养目标。随着近年来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制度的正式实施以来,较多的环境类专业的毕业生将要加入注册环评工程师和环评上岗证考试的队伍中来。因此,选择教材时除了考虑环境评价课程基本的内容体系外,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兼顾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和内容,并使所选用的教材基本思路符合注册环评工程师资格考试培训的内容,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3]。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了建筑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选用的课程为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持编写的系列教材,一套4本,即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系列教材。同时,在具体课堂讲授时,根据重点进行取舍。从几年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普遍反映此教材内容充实、实用、创新性强,其中的案例针对性强,能够较好的提高应用能力。这样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保证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
总之,在选用教材的时候,要针对专业特色,选择适合本学校和本专业学生的教材,并在必要时补充必须的重点内容,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讲授内容要与时俱进
环境评价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门环境类的学科。环境评价课程的内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更替和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理解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环境评价的内容较之前有了较多的变化。比如像环境评价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环境评价导则和相关技术方法都在不断变化。如果在教学中不关注这些新内容、新方法和新要求,学生就不能学到最新的环境评价内容知识,不能够适应现行环境评价工作岗位对学生技能的要求。
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给学生传授较新和较前沿的知识,除了认真学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外,课堂教学过程要不断创新,特别跟踪和关注环境评价最新要求和动态,了解相关环境标准、法律法规、技术导则的更新情况,基于最新的环境影响评价政策等,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新颖性。
三、重视案例教学
如上所述,环境评价课程理论性强,密切结合实践。该门课程的理论性强,主要表现为涉及的环境法律法规多,标准体系丰富,并且涉及到较多的新概念和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不易被学生理解和应用。同时,环境评价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又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案例教学要求实际项目的案例要和理论密切结合,同时又要突出工程案例自身的特点。
由于学生缺少实际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经验,为了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水平,同时针对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在环境评价教学中必须采用案例教学,在讲述环境现状调查、污染型和生态影响型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等具体技术和方法的知识点时,辅以案例教学,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接受那些复杂、难以理解的内容。同时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讲解,使得同学们了解环境评价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具体项目的环境评价技术和方法,对项目实施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并研究对策。在案例教学时,尽量选择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项目的环境评价案例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比如像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垃圾处理厂项目、重大水利工程等和民生相关的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通过讨论和交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讲解、交流、沟通、小组讨论等形式的“案例教学”,使得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环境评价理论和技术,使得枯燥、单一的内容变得有意思,学生更易接受,同时可培养其应用环境评价理论、技术解决具体项目环境评价的能力。
四、让学生以环评工程师的身份开展实践教学
由于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环境评价的法律法规、导则、原理和方法,学会编写符合格式、内容等要求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在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具体的科研项目为条件,通过环境评价课程实践环节,学生可解决较多的实际工程和项目问题,使所学知识最大程度地应用于实际中,为今后从事环境评价技术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讲,在实际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提高要求,编制具体的工程项目的环境评价报告文件,达到环评工程师的工作和能够报批的环评报告书的要求。同时,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期工作,包括工程的前期勘探和调研、搜集相关资料、编制环境评价大纲、环境现状调查、工程分析、预测模式选择、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亲身作为,全面熟悉环评工程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并且提高学生编制高水平环境评价文件的能力。让学生在撰写环境评价文件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相互点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把自己编写环境评价文件过程中的好的做法、问题和不足进行充分交流、沟通和讨论,同时,由任课教师对于学生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表现,包括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技术的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水平等进行一一点评。当然,在交流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敢于质疑其不足之处,达到提高自身环境评价报告文件编写水平和应用能力的目的。
同时,通过模拟环评工程师的身份开展实践教学,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评工作程序,熟悉环评工作内容及方法,巩固和深化在学校所学的环评专业知识。实践结果表明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五、小结
环境评价课程的实用性,决定了课程教学必须以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特别是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更严格执行,环境评价这门课程在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改进,克服课程教学和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环境评价应用能力,是我们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重视教材的选用,讲授内容的新颖性,重视案例教学,让学生以环评工程师的身份开展实践教学作为突破口,加大课程教学实践,效果良好。今后,在此基础上随着环境评价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能够达到更好的学生能力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房地产 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评价
一、房地产投资环境及评价理论的分析
(一)房地产投资环境相关概念
房地产投资是一种将资金或资源投入到房地产开发、经营、中介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等经济活动中,以期获得未来最大限度利润的经济行为。投资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行为,笼统的讲,房地产投资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和置业投资。任何一项投资必定在既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运行并与周围各类环境因素发生着各种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将在一定时空领域内影响投资者投资活动的各类外部条件的总和成为投资环境。那么,房地产投资环境即是指某特定时空领域内影响房地产投资者投资行为与投资效益的一切条件之综合。它是影响制约房地产投资效益的自然社会、文化经济、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各类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
(二)房地产投资环境的特点
1.房地产投资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纵深而重大。所谓纵深影响,即指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经济坏境都会对房地产投资带来影响,而非仅在其中某个层次产生作用。与其它商品相比,房地产具有高昂资格,成为人们财富的象征和一生追求的选择,当人们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后,总会不断改善自己的居住和生存条件,从小房到大房、从多层到高层、从普通住宅到高级别墅,个人的经济实力成为房地产商品购买力最主要的制约力量,成为影响房地产投资微观环境的直接因素。
2.房地产投资环境是广泛而复杂。所谓广泛性,是指投资环境范围的宽广性,即从宏观环境到中观环境、再到微观环境。
(三)房地产投资环境的划分
从一般来讲,我们将房地产区域投资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房地产投资环境区域划分的最核心层是微观层,即具体的项目市场区域。从内到外,分别是中观层与宏观层。中观层指以城市为代表的房地产市场客户群所在区域。
(四)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
实践表明:房地产投资效益不仅取决于投资者的自身因素(如:资金实力、投资经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还与受资地区的政治状况、经济环境、社会需求、市场容量、政策法规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选择稳定的、持续的、可靠的投资环境就成为保证房地产投资效益的关键条件。纵观近年来的“开发区热”、“批地热”、“房屋空置率高”、房地产业的失衡发展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房地产投资环境的估计不足和选择失误有关,所以,在投资之前,必须进行房地产投资环境的评价工作,它不仅是实现投资目标的手段,又是财务分析的前提,在整个房地产投资决策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理论与常用方法
(一)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依据
投资环境评价必须遵循投资环境评价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投资环境评价的行业特色,并形成行业性的评价依据。综合而言,主要的投资环境评价依据如下:
1.区域经济学理论
2.投资环境评价方法论
3.区域经济与行业经济统计
4.行业项目投资经济评价方法
5.各种行业性调查数据、报告分析
6.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7.专家意见
8.评价者个人专业知识与经验
9.行业管理相关法规
10.政府区域政策等
当然,实际进行投资环境评价时,能够收集到的数据资料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绝对充分,所以还是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能够得到或方便得到的数据可以纳入,不能得到或不方便得到的数据则要参考专家意见或结合评价者本人专业知识与经验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凭借有限的资料及时做出评价,并使评价结果对于投资决策和区位选择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的常用方法有:
1.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
2.主成份分析法
3.聚类分析法
4.层次分析法
通过对投资环境评价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投资环境评价理论的存在以下特征:(1)从评价范围来看,存在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特征。人们对于区域投资环境评价范围由最初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评价逐步细化到现在的项目区域本身。(2)从评价方法上看,存在定性向定量变化特征。评价因素的选择更加全面与量化,使得评价结果由主观趋于客观科学。(3)从学科应用来看,评价理论更加注重多学科的应用。由最初的单一数学学科发展到现在数学、物理、地理、经济、环境等多学科结合,评价系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康幼.投资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50-200.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133-02
一、前言
环境评价课程是高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态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环境类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一门综合性和工程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而且其内容集中体现了环境科学与技术基础、环境管理和环境法学等学科分支知识的交叉和运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1]。
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加规范严格,这对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的更高要求,学校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也应进行创新改革,以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毕业生。
专业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率,特别是在目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前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文通过对当前环境工程类环境评价课程的调查研究及分析,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初步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如何适应新世纪的需求而进行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环境评价课程简介
从20世纪60年代初“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的提出,到20世纪末的30多年中,环境影响评价既成为环境科学体系中一门基础性学科,也发展成为环境管理过程中一项具体制度,同时还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一种有效模式[2]。
环境评价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是一个发展中的具有理论框架的学科体系。特别是近十年来,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无论在理论、法规与体制上,还是在内容、方法与技术上都有长足发展。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适应本科生培养的要求以及形势的需要,开设了这门课程,并列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目的是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的教学,使本专业的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技术与法规,融合可持续发展观,为以后从事环境保护、管理和规划等工作打下基础。
三、环境评价课程教学的探讨
1.重视教材的选用。科学、合理地选用对于知识的传授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也决定了能否达到课程的预期培养目标。然而,与其他课程不同,环境评价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涉及内容非常广,包括法律法规、技术导则、技术方法和案例分析等。目前市面上环境评价教材种类繁多,但大部分都倾向于环境评价理论、技术和方法部分。在选择教材时应注意其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实际环评案例的分析,同时要及时更新教材,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前沿的知识。特别是最近几年实行环评上岗证培训和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制度以后,毕业后很多同学将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的大军,选择教材应该参考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培训教材,兼顾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和考试的内容,并使教材内容与环评上岗培训和环评工程师培训接轨。比如我们在教学中选用了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写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学生普遍反映此教材内容充实、实用、创新性强。这样,无形中我们就优化了知识体系,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
2.突出工科院校课程体系开设的优势和特点。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学科。新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环境工程也在迅猛发展。要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各高校必须在相同的原则下,利用各自的优势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环境评价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在这方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的环境评价教学必须围绕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建筑类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并在下列内容上做进一步的改革或完善:(1)围绕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工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特点,调整课程、课程学时和课程教学内容。由于环境评价课程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一门课,需要的前期知识较多,因此,该课程需要设置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生态学等课程之后或同步开设,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学习课程的难度,更加熟练地学习该课程。(2)由于环境评价课时较短,需要对环境评价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整合,全面分析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内容,去除跟课程无关紧要的部分,增加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3)将国内外和教师自己的新科研成果充实到课程教学内容中。环境评价知识体系是随着科学发展和大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更新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把一些最新的知识内容充实到课堂中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3.加强环境评价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1)认真备课,这对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要。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对照大纲要求,找出重点、难点,同时,除了准备课本内容外,还要尽量多收集一些环境评价的相关资料和案例作为补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搜集一些实际的环评案例和课本知识相结合,使得课本知识贴近日常生活,把抽象的原理化为具体,让他们了解社会发展和生活处处离不开环评,从而激发出他们自觉学习的热情。(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于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听讲的情况,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增强和学生的互动,提问的内容可以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案例,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提问时,尽量把面铺得广一些,这样就能增强全班同学回答问题的热情。
4.重视学生的课程实践。实践教学环节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重要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毕业生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解决实际同题的能力,特别是工程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尽快转变实践教学的传统模式,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切实重视和加强实验、实习、计算机上机等教学实践环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一向有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点,并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因此,对于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在理论教学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比如在教学活动中,可增加即社会调查、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实践环节,同时学会写好调查报告、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这样就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写作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环境评价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实际,不能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环境评价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比如水、气、固、生态等,不但需要学生具备较开阔的前期知识,还需要学生对各个行业的生产工艺、设备以及污染物处理工艺等较为熟悉。这样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就会避免由于不了解工艺和设备情况,难以正确评价工程或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污染物治理措施。因此,针对企事业单位对环境评价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扩大知识面,改善人才层次、专业知识结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5.加强环境评价课程师资队伍培训和建设。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的效果。在当今社会,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更新可谓日新月异,这对教师特别是环境评价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要加强环境评价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育质量。建议:(1)学校派课程教师有计划地参加各种类型的专业师资培训班或研讨班。同时,加强同专业名牌大学和有经验的环境工程专业环境评价课程教师的经验交流。通过不断的合作与交流,才有利于开拓眼界,吸收好的经验,促进环境评价课程的健康发展,使培养的人才真正为中国的环境评价事业做出贡献。(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多向有其他兄弟高校和本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听不同教师的课,博采众长,这是一种提高教学能力的比较好的方式。这些资历丰富的教师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气氛的掌控方面都相当有经验。
四、结论
环境评价涉及内容广、实践性强,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传统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工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要求,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结合本专业及学科的发展动态,使学生真正适应环境工程专业的要求。同时,也要积极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密切联系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将案例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培养环境评价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刚,王宁.基于CAE的《环境影响评价》实验课教学实践体会[J].实验室科学,2009,(4):51-53.
[2]陆书玉.环境影响评价——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论文摘要:文章回顾了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的历程.着重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城市因子选择、评价适用性、评价思想等方面。并提出未来人居环境评价应特别注重区域性、引入人地和谐——环境友好观,最、加强多学科的耦合及GIS的应用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居住环境发展非常迅速.而人居环境的研究还相对落后。事实上,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日趋严格。因此。对人居环境的研究熏待加强,在纵深方向和不同领域加以深化。本文试图对国内外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作进行系统综述,探究这些研究对中国人居环境的启示、展望人居环境评价.以期抛砖引玉的目的
1人居环境的起源及国际响应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还是一个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交通日益拥挤、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等现象,导致了“城市噩梦”的产生。从而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早在1954年,希腊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学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等创立了“人类聚居科学”fEkistics)的理论,即:ScienceofHumanSettlement伸文简译为“人居环境学”),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即: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和联系网络)。
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如何建设、评价人居环境成为探索热点。1961年wH0(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即“安全性(Safety)、健康性(Health)、便利性(Convenience)、舒适性(Amenity)”),并提出了居住环境的基本理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议程。
1976年,温哥华第一次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通过了《温哥华人类住区宣言》,提出了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类住区政策的首要目标。1996年,伊斯坦布尔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会议(HabitatII)探讨了两个具有全球性重要意义的主题:“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城市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人居署从1989年开始创立“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以表彰在人类住区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2001年,在纽约召开的Istanbul+5特别联大,检讨和评估了《人类居住议程》的执行情况
2城市人居环境评价
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通过人居环境评价来描述.而人居环境评价则由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或定性描述来体现。人居环境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相关指标体系的建立来刻画人居环境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可以使对人居环境理论的探讨转向如何实施和操作的应用层面.因而人居环境评价是人居环境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的重要环节:还有利于对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并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以便找出不足,取长补短,进而寻求发展的方向。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人居环境优劣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是对人居环境质量的一种刻画、描述和度量,是一种“尺度”和“标准”。而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坏则在系列指标体系中表现出来。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是综合评价人居环境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基础.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可为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述评
3.1国外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国外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美国走在前列。早在1976年,美国卡普(Cap,F.M.)等学者在调查旧金山的居民对居住区位因素的选择时.让居民从100个因素中挑选出对区位选择最重要的选项.得到了有意义的2O个要素;后来,诺克斯(Knox,1995)把这些要素分为6大类(美学、邻居、通达性、安全、噪声及令人烦恼的事情),开创了系统调查评价的先例。《美国城市文化》评价“城市宜人性”涉及到良好的自然条件,良好的人工环境,丰富的文化传统及设施;1997年,美国对301个都市区评选“居家最佳地区”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英国“城市设计小组”的“好的城市设计”的概念中包含了城市最佳人居环境的要核。2001年Asami提出衡量居住环境的重要指标和要素应包括可持续性(Susmin.ability)[1ol。2004年,英国经济学家智囊团(EconomyIntelli.genceUnitEIU)的全球城市“宜居性”排名工作是在其先前“居住困难度”的调查方法上展开,选取40余项因子、五大类,为城市宜居性提供评价的指标ll1。2005年,美国MONEY杂志每年一次对全美宜居城市进行了评选。其评价基于对市民的调查,和英国一样把宜居性放在了重要位置蚴。美国著名的默瑟人力资源咨询公司(MercerHumanResourceCon.suhing)提出了城市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国外在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中主要把‘宜居性’作为重要指标并指导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
目前,由于一系列环境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投入运行及纵深的应用,西方发达国家(美、日、英、法、德等)已应用计算兼容磁带遥感数据方法在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中。这一评价技术手段和方法已成为国际研究城市人居环境的总趋势。
3.2国内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在国内,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相对较晚,但发展快。自吴良镛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要把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科学进行研究以来,人居环境的学术研究逐步展开.并逐渐深入到可操作的层面。由吴良镛提出的“五大原则”、“五大系统”、“五大层次”等理论为我国目前人居环境科学建设的主流导向。在实践层面.已经在两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一,从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即微观层面探讨人居环境建设的操作方法,比如基于小区尺度、居住区尺度的实例研究等;其二,为佐证理论研究而对城市进行中观和宏观层面人居环境评价及措施建议。
和国外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主流方向一样.周志田等(20tMa)提出中国适宜人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第一财经年度合作编制了“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o7a)主持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宜居性”评价提供了科学评价的依据fl8刮。而有更多的学者加强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杨贵庆(1997a)建立了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刘颂(1999a)、李雪铭(2002a)、叶长盛(2003a)、李娜(2007a)等构建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提供了展坚实的理论依据。李王鸣(1999a)、张仁开、李华生(2005a)等从城市尺度对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宁越敏(1999a)和胡武贤(20tMa)张文新(2007a)、孙志芬(2007a)分别对大都市和中等城市确定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对城市层次上的人居环境研究进行了细化田。陈浮(2000a)等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叶依广(2004a)的最佳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熊鹰(2007a)等以长沙市为例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定性定量评价、李明(2007a)等在我国主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方法、陈春(2007a)等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定级研究。拓宽了我国人居环境研究的评价方法、思路。
国内已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具有代表性的还有以下一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部的中国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提出了由1O个次级指标构成的我国民众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小康》杂志在2006年1月第一期杂志中推出了“中国小康休闲指数”。纵观十多年来我国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情况,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理论成果丰硕但却不能有效指导实践。
4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分析
综上所述.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多基于建筑学的角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尚不完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人文素养等差异都很大,单一而笼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难以表达不同区域人居环境的优劣,缺少对区域的考虑。在评价内容方面.国内已有的评价体系几乎无一例外的以城市环境质量为着墨点,而忽略了对城市形象与文化等内容深层次评价方法的探讨。在城市因子选择方面,强调了一些细化的且易主观改变的指标.而对地理环境这一制约人居条件的最重要因素缺乏考虑。在评价适用性和结果可比性方面,国外的评价指标相对宏观,使评价体系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从而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程度的横向可比性,亦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我国的评价指标往往根据特定的单一评价对象量身定做,从而使评价的结果具备客观性的同时却丧失了横向可比性。在评价思想方面,不能适应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需要.未能将“人地和谐”和“环境友好”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人居环境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大量数据、图形的分析、处理,在过去的研究中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展望
我国目前对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已备受关注且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现存的人居环境的评价理论、方法、尺度等方面尚存诸多缺陷.难以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服务;因而在未来的人居环境评价研究中以下内容有待深入。
5.1加强区域研究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簏异,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内涵也不同。人居环境中无论是自然因子还是社会人文因子甚至是建筑风格都无不体现出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在人居环境的评价和研究中,难以统一的指标体系对不同区域的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因而.人居环境的区域研究有利于洞悉人居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的机理,预测其发展趋势,拟定调控与管理对策,提出不同类型区域的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模型。例如,四川省的大部分地级市都在四川盆地内,这些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人文因子十分相近.以区域为尺度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地级市的人居环境进行横向评价,从而促进区域人居环境的建设.
5.2引入地理信息系(GIS)
人居环境评价很难通过单一而笼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表达特定区域人居环境的优劣。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海量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处理和空间信息模型模拟分析为其核心功能(高级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引人,建立数字城市,可以解决人居环境研究中众多的技术问题。根据对现有人居环境的数据库的建立并对资料进行特定区域与空间的影响分析,体现人居环境研究的整体性和区域性;通过模拟分析,建立特定(非普适性)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而得到模型,从而有效的分析人居环境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5.3注重人居环境评价理念的拓展
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首先要深入对人居环境的内涵、外延及其形成、演进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需加强对“人居环境”的界定、人居环境的实质、人居环境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范畴等进行探索,以指导人居环境建设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城市人居环境研究需要基于“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和谐”的新视野、新思维。基于“人地和谐”的环境友好型城市人居环境,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的城市尺度的人居环境评价的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助于制定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如亲水性指数、绿色度指数(反映一年中可以观赏到乔木绿叶的时间)、近山性、自然宜人指数(冬不用暖气,夏不用空调一既有利于人体健康,又节省能源)等。二是从地理学而非建筑学的视角。审视过去人居环境建设的得失,建构基于“人地协调”的人居环境建设新思维。
5.4多视角多方位研究以及加强学科间的渗透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8日
一、我国(省会)城市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合评价指标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每一个指标不能反映一个地区真实的评价水平。因此,要建立客观体现城市环境评价水平的指标体系,就应该从不同角度选取指标以全面地反映环境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从中发现造成城市环境和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增强城市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城市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一个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借鉴前人的评价体系成果,根据城市环境综合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从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源类别中选取9个指标,以期能客观、全面、综合的反映该城市环境水平。其指标为:各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x1)、二氧化硫(x2)、二氧化氮(x3)、比例城市污水排放量(x4)、废气排放量(x5)、烟尘排放量(x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x7)、城市绿化覆盖面积(x8)、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年(x9)。
二、运用主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
因子分析的出发点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可以通过下面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x1=a11F1+a12F2+…+a1mFm+a1?着1x2=a21F1+a22F2+…+a2mFm+a2?着2…xp=ap1F1+ap2F2+…+apmFm+ap?着p
其中,x1,x2,x3,…,xp为p个原有变量,是均值为零、标准差为1的标准化变量,F1,F2,F3,…,Fm为m个因子变量,m小于p,表示为矩阵形式:
X=AF+a?着
其中,F为公共因子,可将其理解为高维空间中互相垂直的m个坐标轴。A为因子载荷矩阵,为因子载荷矩阵,aij为因子载荷。如果把变量xi看作m维空间中的一个向量,则aij为xi在坐标轴Fj上的投影,相当于多元回归中的标准回归系数。?着为特殊因子,表示不能被因子变量解释的少部分信息。
计算各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x1)、二氧化硫(x2)、二氧化氮(x3)、城市污水排放量(x4)、废气排放量(x5)、烟尘排放量(x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x7)、城市绿化覆盖面积(x8)、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年(x9),由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选取全国31个主要省会城市对应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表1)
根据表1给出的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其中KMO值越接近1表示越适合做因子分析,从表1可以得到KMO的值为0.659,表示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原假设为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2给出了每个变量共同度的结果。从表2可以得到,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都非常高,表明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均能够被因子所提取,f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表2)
表3给出了因子贡献率的结果。其中只有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68.919%,因此提取前三个因子作为主因子。(表3)
表4为未旋转的因子载荷。从该表可以得到利用主成分方法提取的两个主因子的载荷值。(图1、表4)
表5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值,其中旋转方法采用的是最大方差法,通过因子旋转,使各个因子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表5)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看出,每个因子只有少量几个指标的因子载荷较大,因此可根据上表的分析,将九个指标按高载荷分成三类:废气排放量(x5)、烟尘排放量(x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x7)在第一个因子上载荷较大,可以将第一个因子命名为污染源因子;可吸入颗粒物(x1)、二氧化硫(x2)、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年(x9),在第二个因子上载荷较大,可以将其命名为环境质量因子;二氧化氮(x3)、比例城市污水排放量(x4)、城市绿化覆盖面积(x8)在第三个因子上载荷较大,可以将其命名为环境效应因子。
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结论:环境评价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污染源、环境质量与环境效应。我们在对全国各个城市进行考察或者评价排名时,可以参考这三个方面。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
[2]靳乐山.中国环境价值评估:理论与实践[J].环境科学动态,1997.4.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07?05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方式之一受到了学术界、企业界、政府部门的广泛重视,并将其作为增加就业、实现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创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创业环境是影响创业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创业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大学生创业环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外对创业环境的研究起步很早。Dill(1958年)、Lawrence和Lorsch(1967年)、Duncan(1972年)等从创业环境维度出发对创业环境进行界定,认为创业环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Gartner(1985年)从个体、组织、过程和环境四个维度描述了新企业创生框架,认为创业环境由资源的可获得性、周边的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的干预及人们创业态度等因素组成。Gnyawali&Fogel(1994年)从影响创业环境因素角度分析,开发出包括金融支持、非金融支持、创业与管理技能的培训、社会经济条件、创业政策与程序的创业环境五维度分析框架[1]。Pages和Markley(2004年)从社会文化氛围、公共基础设施和政府支持三个方面界定了区域创业环境要素。全球创业观察(GEM)在2005年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测度创业环境模型,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九个维度框架。Lundstrom & Stevenson(2005年)以“创业机会论”为基石,将创业环境分为创业教育、创业促进、减少进入障碍、启动支持、启动融资以及目标群体政策六个维度,建立了创业环境分析框架[2]。Anstin(2006年)通过研究,将环境分为宏观经济环境、税收、规则结构和社会政治环境。Scotto Shane(2001年)将创业环境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对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在近几年才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池仁勇(2002年)将创业环境分为创业者培育系统、企业孵化系统、企业培育系统、风险管理系统、成功报酬系统和创业网络系统6个子系统并提出相应的分析。叶依广(2004年)等依据创业环境的内涵和功能提出了经济景气指数、鼓励、支持、服务和综合成果6个指标体系。蔡莉(2005年)等从科技型企业创业要素的角度对创业环境进行分析,设置7个一级指标,对创业环境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周丽(2006年)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提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三大系统,并从政策法律、金融服务、智力技术、社会服务、产业支撑五大体系提出了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外对创业环境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多以GEM 和Gnyawali & Fogel进行分析,Gnyawali & Fogel框架是GEM模型的前身。GEM着重于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侧重于宏观创业环境研究,对创业环境的描述不够充分,缺乏从系统角度对创业环境的评价。而且,国外有着完善的制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指标体系不一定适合我国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创业环境分析。本文以Lundstrom & Stevenson(2005年)开发的M-O-S模型为基础,在M-O-S模型提出的创业政策框架上,针对我国大学生这一特殊创业群体并结合我国实际,构建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提供理论指导。[3]
二、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评价指标的选取
Lundstrom & Stevenson于2005年开发出基于M-O-S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创业机会论”为理论基石,提出六维度创业政策框架。六维度包括:创业教育、创业促进、减少进入障碍、启动支持、启动融资以及目标群体政策。[4]与GEM及Gnyawali & Fogel框架相比,M-O-S模型具有很多优点。首先,该模型以“创业机会论”为基石,具有理论基础;其次,该模型结构性强,它把创业过程分为创业前(pre-start)、创业(start-up)、创业后(post start-up)三个阶段,创业对策围绕M-O-S而提,具有系统性;第三,该模型聚焦于创业者的创业活动过程链,针对性、操作性强,首要目的是要鼓励更多的人考虑创业,进行创业。因此,M-O-S模型的这些优点更适合于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创业环境的研究。笔者将以M-O-S模型为出发点构建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和指标。
第一,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在构建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时,笔者以M-O-S模型的框架为基础,遵循以下原则:①创业者导向原则。创业环境是创业者所面临的环境,是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条件的来源,所以要按创业者的需求或满意程度来设置创业环境评价指标。基于此,笔者采用倒推法,以M-O-S模型六维度作为主体评价指标。②系统性原则。创业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选择和确定具体指标来构建指标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我们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尽量考虑到信息的全面性和指标的简便性相结合。③可操作性原则。创业环境指标体系设置要充分考虑到指标资料的可获取性、有效性和公正性,设立可量化的有关评价指标,最大限度地保证整个指标体系的实用性。④可比性原则。设置指标体系时应具有纵向可比性和横向可比性,并符合国际公认标准,以保证合理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第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M-O-S模型主要从动机(Motivation)、机会(Opportunity)、技能(Skills)角度提出六维度创业政策框架。在创业政策绩效指标方面,Lundstrom & Stevenson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芬兰等10个国家创业政策的考察,列出了所考察国家的相关创业政策测度指标体系,在创业教育政策方面提出了包括教授创业课程的教师数量、学生对待创业的态度、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比例、创业课程的数量、进行创业研究的教授数量、政府对创业教育和训练的支持、创业后续教育教师的数量、以创业为目标的班级学生数量、以创立企业作为风险项目的学生的数量、初高级课堂中创业课程和模块的数量等10个方面;创业促进包括增加创业潜力人口的数量、每单位资金的企业数、社会对创业的态度、成功创业榜样的多少、创业意识的增强、创业活动的宣传、有创业意向人数占一般人数的比例等7个方面;减少障碍包括减少创立企业所需时间、减少创立企业的成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减少雇佣第一批员工的障碍、减少政府规则的负担、减少税收负担等6个方面;启动支持包括创业信息网络支持、政府R&D及创新支持、创业咨询服务3个方面;启动融资包括银行对创业企业贷款的拒绝率、优先为创业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数量、为创业企业担保的企业数量等3个方面;目标群体政策包括妇女、青年、移民、学者以及大学生创业活动水平的变化等。Stevenson以欧美10个国家创业政策为考察对象,提出创业环境测度因素,这些创业环境测度指标因素能为我们测度创业环境提供很好的参考,但是Stevenson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科学的对创业环境测度的体系,而且这些创业环境测度因素是对欧美10个发达国家的创业政策的总结,并不适合我国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创业环境的测度。因此,笔者根据前面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初步指标体系。在创业教育方面主要包含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训练的支持、对创业理论研究的支持、有创业意向学生的比例、创业后继续教育的支持、创业教育机构的数量5个指标;创业促进包含社会对创业的态度、成功的创业榜样、对创业活动的宣传、鼓励创业的舆论环境、对创业成功奖励5个指标;减少障碍包含进入或退出的难易程度、很少的启动和成长障碍、良好的竞争和破产法律体系、灵活的劳动力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政府的办事效率6个指标;启动支持包含创业信息网络的支持程度、“一站式”创业服务水平、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政府R&D及创新支持、创业咨询服务、政府对创业中小企业的采购计划6个指标;启动融资包含优先为创业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数量、为创业企业担保的企业数量、获得风险基金的难易程度、低成本创业贷款的支持程度、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力度5个指标;目标群体政策包含大学创业园的建设、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开业、运营跟踪辅导服务、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落户政策、创业挫折关怀政策6个指标(见表1)。
三、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方法
由于初步选定的指标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剔除一些对评价结果无关紧要的指标。本文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获得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进行指标的优化。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主量分析法,1904年由统计学家斯佩曼(Chales Spearman)提出,它是研究如何将多指标问题转化为较小的综合指标的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它通过把各个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引子,掌握各个测量要素背后隐藏的内在要素,找出复杂因子的主要成分,来实现指标的优化。[5]主成分分析法的方法如下:
(1)设有n个评价指标,m个评价等级的数据样本, 为第i个评价指标第j个评价等级的数据样本,获得样本的原始数据矩阵 ,矩阵每行的均值为 ,方差 。令 ,得出标准化矩阵
。
(2)求相关系数矩阵 ),其中 ,( )。
(3)求相关系数的矩阵R的特征根, ,计算 的贡献率 ,当累计贡献率 大于85%时,则认为这i个主成分可以评价原来的指标变量。
(4)可信度分析
可信度分析是检验测量工具的可信度和稳定性的主要方法,一般以克朗巴赫Cronbach 系数来检验,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总分方差, 为第i个指标的方差。克朗巴赫 系数反映指标的内在信度,通常取值在0~1之间,当
(二)评价指标的优化及结果
为获取主成分分析的原始数据,笔者将6个一级指标下的34个二级指标制成调查表,每个指标按极重要、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来评价,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的分值,然后请专家按照重要程度一同一量纲打分。我们共发出问卷50份,调查对象包括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初创人员、政府官员、银行、学校创业中心师生。问卷发放后共回收有效问卷37份,收集到原始数据后,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输入到SPSS11.5中,利用Factor过程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求出相关系数矩阵及其特征值。下面,笔者以创业教育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对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优化,将调查表创业教育指标层的数据加入,得到结果如下:
求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方程,得到R的非负特征值如表2所示。
表2 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
从表2可知,主成分1、2、3、4的累计贡献率为90.956%,超过85%,说明前4个主成分基本包括了6个指标的主要信息,从而可以舍去后2个指标,将指标数目优化为4个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相应特征值的特征向量(见表3)。
表3 R的特征向量
因此,特征向量所组成的主成分方程为:
从方程组可知,第一个主成分代表的是X11,即政府对大学创业教育的支持;第二个主成分代表的X13,即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比例;第三个主成分代表的是X14,即对创业后续教育的支持;第四个主成分代表的是X15,即创业教育机构的数量。这样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创业教育的指标优化为4个二级指标。
根据这一方法和过程,对其他5个一级指标分别进行优化。原来的34个二级指标优化为26个,得到更加科学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后的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对优化后的指标体系计算其Cronbach 系数,得 =0.827,其可靠性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四、结论
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根据Lundstrom & Stevenson(2005年)开发的M-O-S模型,在Lundstrom & Stevenson提出的创业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创业政策环境以及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调查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调查数据进行处理,按照贡献率的大小进行排序,将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得到最后26个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显示,优化后的指标体系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反映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科学性。[6]
表4 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Gnyawali D R,Grant J.H. Enhancing corporate venture performance through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alysis,1997,5(1):74-98.
[2] Stevenson,Lois and Anders Lundstrom. Patterns and Trends in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and Practice in Ten Countries[J]. Stockholm:Swedish Found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Research,2001(5):27-35.
[3] Stevens E, Dimitriadis S. New servic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ens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case studi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4,57(10):1074-1084.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004年12月7日,《金融时报》刊发了周小川行长在“经济学50人论坛”所作的《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报告,将生态 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
(1)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
“金融生态”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涉及到的问题也主要是中国特有的,所以主要是国内文献。“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由“金融生态”概念衍生而来,因此,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应当始于对“金融生态”的界定。
周小川(2004)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引入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他分析了法律环境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并对金融生态进行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分析,认为“金融生态”是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法律制度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主要构成要素,其次还包括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企业改革也是改善金融生态的重要方面.
李扬(2005)在《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一书中把金融生态系统界说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两者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
张鹏、姜玉东(2005)把金融生态概括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韩平(2005)认为金融生态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和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与金融业发展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因素,又包括了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
理论界主要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各要素相互关系等几个不同的侧重度对金融生态的定义进行阐述和分析。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到,其核心都在于金融系统的生态化,即如何模仿自然态系统来构造金融的生态系统,以实现金融发展和环境的相容。应当说,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些专家和学者对金融生态的诊释为人们客观认识和深入研究金融生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意义和作用
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中国金融领域的学者和实践参与者的认同,并做出了一些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集中在对如何建设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学与社会、经济、法律等因素的理论分析。
张楠(2006)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一方面,经济决定金融,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利于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推动经济加快发展。
杨子强(2005)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商业银行如何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承萍(2005)在《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一文中提到,良好的金融生态展示了统筹协调、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有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金融发展,也有助于保障经济秩序、维护社会诚信、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及其评价体系
由于理论界对金融生态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分析还不成体系。金融理论的指标体系也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相对较少。
伍旭川(2005)提出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三类指标组成,即总量增长速度指标、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和结构相对指标,它们构筑了金融生态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朱子云、朱益超(2006)具体提出了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但其研究还是停留在指标体系的设定,而没有实证的数据验证其个指标的相关性,可靠性。中国人民银行洛阳支行提出了区域金融生态指标体系的建立框架,并提出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评价金融生态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5)了《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该报告的分析框架采用了城市的经济基础、企业诚信、金融发展、司法环境、政府诚信、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诚信文化、中介服务发展、社会保障共计九个方面构成一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
(4)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障碍和问题
国内学者吕怡(2007)、李娜(2007)和宋维彦(2008)等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障碍和问题作了相关研究。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观点,得出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①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不到位,社会公众金融知识匮乏。②金融生态法律环境缺位。③金融生态信用环境欠佳。④金融机构自我调节机制失衡。⑤金融产权制度缺陷。⑥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产品趋同化严重。
(5)如何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王承萍(2005)在《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一文中指出,要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1)以完善金融产权制度为中心,突出股东在金融生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2)以市场原则为基础,加快出台有关金融机构破产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尽快建立起以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调节机制。(3)以保护债权为中心,明确债权人的有关权利,为金融生态的平衡提供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规范有序的社会信用秩序。(4)以风险控制为天职,以失职追究制度为重点,尽快制定和完善金融监管的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把监管主体的职责真正引导到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轨道上来。
高超(2007)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制度环境等一系列因子进行了分析,指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法制环境因子不到位和信用环境因子弱化的突出现象。故在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中要重点建设政府引导的金融生态链,将法制和信用建设放在首位。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中,几乎还没有出现金融生态(Financial ecology)这个概念。金融生态问题的提出,是由于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而提出的,金融生态环境在经济发达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大不一样。
国外学者曾经提出过把生态学的理论用来解释经济学的发展问题,如经济生态学。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社会生态学家Mac Kenzie首次提出了经济生态学这个概念,并在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结合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和尝试。美国海洋生态学家Carson于1962年发表了名著《寂静的春天》,真正把社会经济问题展开生态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以及系统科学向生态学、经济学等领域的渗透,经济生态学应运而生。后期研究借鉴了一些关于法律及外部环境对金融系统影响的文献,如Ross Levine(1998)提到法律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产生的结果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并用数据实证了作为金融媒介的外生变量――法律和调整的外部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M.M.G.Faseh和R.C.N.Abma(2003)用至少25年的数据检验了东南亚国家的情况,说明了金融改革的政策因素对经济发展有促进影响。
Chandan Chakraborty,Glenville Rawlims(2004)提出金融资源的流动受到政策效应的影响。Allen, Franklin , QianJun and QianMeijun(2005)提出了在中国法律制度和金融系统不健全的情况下经济高速增长,分析了法律、金融、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评述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丰富了我们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加深了我们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意义和作用、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及其评价体系、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障碍和问题,以及如何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解。使得“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研究初见雏形。但是,在上述研究中任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中未能形成一个公认的评价体系。第二,已有研究中注重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少考虑到区域差别,城乡差别。第三,已有文献多以规范分析为主,实证分析较少,影响了论证的详实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另一方面是因为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金融部门乃至全社会达成共识,共同努力,长期不懈地推进,因而研究也必须不断进行,逐步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尤其是对于我国金融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研究并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创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李 扬 王国刚: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7-25.
[3]张 鹏 姜玉东:我国金融生态体系的改进与优化[M].财经科学,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