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05:02: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素质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大学生使用和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科学成果整理和传播,有利于专业课的学习。大学语文教学也是精神文明的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思想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实质就是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学生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使其拥有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克服困难的素质。大学语文精选的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优秀作品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直接影响学生文化素质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历史上仁人志士的标识,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精神品质。现今国内外形势复杂,各种威胁不断,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抵御世界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觊觎就需要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操给我们坚定的意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内容。大学语文教材精选了中华民族和世界包含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学精粹。例如,在《关山月》中陆游表达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为民族献身的情感。大学语文选用了众多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勇于奉献精神和闪耀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不要为富贵为仁,不要为求生害生,必要时杀身成仁。”这句话被无数仁人志士作为精忠报国的座右铭。大学生作为迎接明天世界挑战的一代,更需要民族气节,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的发展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教育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扎实的知识技能并重。同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范仲淹的高尚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文以载道,大学语文所选录的文章是作家精神的体现和价值取向的流露,要让学生领悟其中人生哲理,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孔孟语录》十二则里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展现了孟子的忧国忧民思想,学生深切感受并领悟孔孟的价值标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多么高尚的道德情操。文学作品中生动的事例可以震撼心灵,鲜活的人物形象可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作者自身的高尚道德情操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3.有利于培养学生崇高美好的审美情趣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终古常新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美的世界,学生在这个世界里被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大学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鉴赏名篇意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个字表达的美景如画面般鲜活。优秀的文学作品表达的生活图景生机勃勃,表达的情感纯真炽热,学生沉浸在这种内容与形式和谐的美中,不知不觉中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陶情养性,形成高尚审美观、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语文素质是大学生的就业基石
新时期,激烈的劳动力市场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即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择业或转业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市场用人需求。就业的可持续发展性还体现在就业的质与量的高度统一,就业不但要有基本的数量保证,同时也要有基本的质量保证,扩大就业人数是基础,而提高就业质量则是根本。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定的基础,语文素质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拥有高水平的语文知识素养的大学生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持续发展动力与拓展张力,提升大学生持续发展的人格魅力。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爱岗敬业以及成功转岗就业。因而,语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基石。
(一)语文素质教育以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为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所存在的高分低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语文教育就是为了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贯彻落实,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语文教育中,注重将知识体系融合于字、词、句、段落、篇章等文本形式上,发挥它们知识载体的作用,实现交际的目的;若工具性不强、使用方法不当,就很难产生出实际的应用效果。缺乏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大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时候,会遇到种种问题,如口语表达能力欠缺、求职意向书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不能够正确理解用工合同中的条款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发展空间。高等教育不仅服务于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是服务于社会管理、领导型人才的培养。因而,全面型、德才兼备型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人才培养目标,它是与时展紧密结合的教育目标。语文教育要与时代紧紧相连,对大学生进行文采、口才及人才的专项训练,以保证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二)语文素质教育是生存之本
大学生毕业之后,由于初步踏入社会,难免会带有一定的学生气,不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当中,在工作岗位上也会表现出一定不足之处,这些困难的克服,都需要有一定的语文素养作支撑。实践证明,对语文有着较好的理解和把握的学生,往往也会有较为宽泛的阅读面,能够对生活形成更为客观、成熟的认识,能够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抱有乐观的态度,做到爱岗敬业。我国文学界泰斗张志公先生就医时,面对病历写不通顺的医生,感到自责,他认为自己没有教好学生,连基本的病历都不会写,是一种失职。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学习的,同时也应该通过此类事件看出我国语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说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让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的主人而非永远的跟随者。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于社会,让更多的在职人员更加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
(三)良好的语文素质教育是就业的基础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能说、善听、常写、好读,这些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能够推而广之,应用到其他的学科及领域中,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完善人格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惯并不能够直接产生知识或技能,却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使得学生获得一种持续的、能够终身受益的自我拓展能力。高等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其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语文素质就是该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缺乏最为基本的语文素养,必然会在其以后的交流与生活中遇到种种障碍与困境。随着新时期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必须做到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让每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能够明晰自己的人生目标,能够在今后人生中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做到正确的转岗就业;语文教育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大学生就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主要体现,大学英语素质教育侧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加强对文化的导入,锻炼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辨别能力,教师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地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对比,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全面系统地了解,增强跨文化意识。中西方社会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而形成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存在不同。与外国友人进行交际时,外国人能够理解说话者的语音或句法错误。但是对于违反文化规则的现象,他们常常不能容忍,认为讲话这缺乏礼貌和尊重。文化失误往往使两个民族之间产生误解和敌意。这种忽视了文化差异的思维方影响了交际效果,无法实现素质教育中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共同发展。因此,语言和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不了解西方文化、历史及风俗,也就无法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所以,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习掌握语言基础知识,还要使他们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应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英语专业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应注重学生的英语跨文化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英语语言学习。不仅是单一的语言知识学习,还涉及到其他的一些方面。英语教学实践中应融入中西方文化教学,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学习和借鉴西方一些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适应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交际能力包括不同文化场景下的社会语言能力,是交际者根据交际的话题、交际对象的身份以及交际目的等恰当理解和表达话语的能力。因此,应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英语教学当中,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学习,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对于跨文化方面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传授给学生独自获得文化知识的途径,按照教材内容适时地提供一些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课外资料,布置他们撰写学习心得,增强英语教学活动的实用性和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
二、大学英语素质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大学英语素质教育应把与文化教学同语言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可行性的、能够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育模式,而素质教育中的文化渗透会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因此,在大学英语素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教材中增加跨文化教学内容的比重
以教材为重点,进行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学好英语语言并将其应用到交际当中的关键所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内容要导入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能够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差异。教材中的人物对话情境应体现人们的实际生活,是人们在真实语言环境下的交际语言。教师应该按照教材的内容及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语言专业知识和文化信息含量。通过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文化内容教学的结合,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及民族特色等。所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通过语言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进行交际的能力,其能力的高低直接与教材内容的编写有关。为此,在教材编写中不仅要重视语音、词汇、语法、篇章、修辞等知识内容,还要增加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的编写,使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语篇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对文章进行把握和理解。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包括中西方的人文、科技、历史、地理、宗教、风俗、艺术、饮食、服装等内容。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单单依据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进行交流,还要多视野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因为交际的成败不只取决于词汇和语法,也要受到文化背景知识的影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掌握英汉语用差异,逐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语用能力。教材应根据这一规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编写,紧扣文化信息,进行中西方比较。教师要按照教材内容中的语言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逐步渗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实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教师对跨文化内容的引导
除了在教材中增加跨文化教学内容的比重,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学生要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教师应不断地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教学中的“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西方文化进行了解和掌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性地进行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与日常交际内容相结合,教师不能单纯进行常识性文化知识的讲授,也应创设各种体现文化差异的语言情景,应重点介绍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交际规则及语言规范,把西方文化内容的介绍与语言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实现文化知识内容的体验和感悟。在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异域文化,而且要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灌输封闭教学,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新模式。新模式下教师的任务是指导、组织、协调、监督学生进行合作与自主学习,让学生反复练习,举一反三,做到熟练掌握跨文化知识内容。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文化学习与交流当中,不断传送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跨文化内容的教学
大学英语素质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只是涉及到学习和了解高雅文化,还有大众文化包括普通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内容,这些文化信息来自于不同的地域和渠道。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和课外资料,客观地进行跨文化内容的导入,在教学实践中启发学生进行文化学习。教师在介绍西方国家文化时,要把握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原则,让学生多了解西方的主流文化,多介绍积极健康的西方文化内容。凡涉及颓废的、不积极、不健康以及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内容,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辨别是非,批判地进行学习。总之,通过大学英语素质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辨别积极的文化内容和消极的文化内容,感悟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跨文化意识。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跨文化内容的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以及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作为教育信息化主要手段之一,也被应用到大学英语素质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当中。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这也适应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的客观要求。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是指根据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利用音频和影像等现代多媒体技术,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全真的语言和文化教学情景中。教师可以制作和播放一些介绍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视频资料如电影、电视、幻灯片、录像等,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英语国家的风俗与文化,还可以通过一些西方国家的图片及音频资料,使学生对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耳濡目染。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整合各种文化信息,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跨文化学习机会和语言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有利于大学英语素质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确立导师负责制项目和指导教师确立后,学生要和导师签订协议,导师向学院负责,同时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负责项目的立项、实施与完成。如引导学生选题,撰写项目申请书、立项书等,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团结协作和组织实施等综合能力。5.建设合理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为保证学生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搭建金字塔型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尤其重要。一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可以通过开展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科技活动来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要在广泛参与一年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选拔、挑选部分优秀学生开始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二学期使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项目,并开始项目申报;三年级开始科研试验与结题,并将可继续深入的项目发展成毕业论文。
二、科技创新训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现
1.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科技创新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对不同学科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索、研究、创新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精力充沛,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富有进取和探索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能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破,对其以后的研究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科生科研训练可以服务校外,将社会提供的服务和课程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参加服务的活动中满足社会需求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3.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大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其项目从论证、立项、实施到实验结果的分析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权衡比较,得出最优化的决策,需要与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交流协作,单靠一人力量很难完成。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关系,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摘要:大学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给大学生的生活、恋爱、学习以及择业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多重压力,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现实问题和人生挫折,如果大学生缺乏自我调控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周遍人群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关怀,进而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出现各种不测的问题和严重后果。如今,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心理问题介入对象的重灾群体,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情感教育拓展训练,打造大学生强健的身心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日渐成为现实高等教育的一个主题。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情感教育
微时代以来,特别是微信的开通,学生有了更多的网络阅读的机会,而不再局限于在学校接受知识的传授,同时在课堂上也会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因为教师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使者,更是传授学生社会道德的先行者,特别是现今的网络社会,诸多教育方法和手段都是面向主体学生,并且是按照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既定需求对学生进行群体教育,以便最大限度保证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兼顾个别学生身心发展,调和个体的差异和满足情感需求,现阶段,在我国在高等教育中,依然还是以对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着力点,而对大学生能否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否适应社会和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另外,旧有的体制造成的评价标准往往体现在考试分数及其能力的高低上,就是说所有的学习理念都服务于文化知识的提升,这种狭隘的教育目标势必会对学生形成较为枯燥的教育氛围,或者说将会不可避免地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忽视必然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网络高速公路的开通,负面的公共舆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较大,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特别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加剧造成大学生的独立竞争意识也随之增强,个体自我调节能力的不足使大学生追求的人生目标趋于功利性,变得更为实际,对社会主流大众文化和人文氛围表现出相对淡漠的态度,所有这些消极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其日后走向。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2015年公布的关于大学生心理调查数据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17.37%,有某种单一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44.9%,并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持续上升,大学时期是人生最为美好阶段,大学时光总是给人带来无比的留恋和无尽的人生回忆,大学期间的个性心理也日间趋于成熟,与此同时,也是大学生心理上情感较为丰富,情绪多变化,人格相对不够稳定的时期。
对调查结果做横向质性分析,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绪化严重,遇事易兴奋,易暴怒,大学校园里可以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放松大学生的焦躁情绪,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便会使大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大学生从不成熟向成熟阶段的过渡,青春期极易产生兴奋冲动,遇事缺乏周全的思考,常常会有情绪失控行为。二是习惯性抑郁。大学阶段通常会感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使得自身心理压力超负荷,比如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常常会使他们感受到外界压力而在学生内心产生抑郁的不良情绪,甚至会出现厌恶、痛苦、自卑,郁郁寡欢,觉得生活苦闷。三是嫉妒心强。高中阶段的佼佼者,自进入大学以后,遇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才俊们之后,自己的失宠状态使自己陷于孤立,可能产生嫉妒的情绪,若不及时调整心态,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变得尖酸刻薄。四是易焦虑。焦虑想必是每个大学生经常会有的情绪体验,如考前对自己信心不足,对考试结果过于担忧,生活中无法适当与人正确沟通,与同学相处产生误解和摩擦等都会使得他们产生心理焦虑,身处群英聚集的大学校园里,如果过于轻视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偏颇心态得不到有效的干预,同样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或者社会问题。五是冷漠孤独。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对大学的期望值过高,会使得大学生感到落空,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态,日间变得冷漠,得过且过,感情淡薄,外加大学生普遍都是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和亲朋,对外界环境的陌生感,对家庭和父母的深深依恋,也同样会使他们感到孤寂,这些心理问题必须通过适当的心理拓展训练才能有效地解决。
目前,美国高校在大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干预教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有一挡节目叫《生存者》,于2000年被《时代》周刊评为最受欢迎电视节目,节目通过其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情节设计以及高超的拍摄手法,值得我们好好品读借鉴,而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拓展训练来说,实为一部好教材,对我国各校正在开展的入学新生军训加入拓展训练项目的编排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告别虚弱,而且精神层面的健康也同样重要,所以健康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状况良好和道德评价体系健康。因此,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紧迫任务。
特别是对大一新生而言,经历了十几年寒窗苦读和紧张的高考,其社会适应能力显然会比其他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逊色一些,好的一面是进入大学之后便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都试图去努力地做大胆尝试,较为自信地解决实际问题,再加入学心理教育的介入,都会使新生在新环境下尽快适应新环境,充满自信地迎接人生新的阶段,然而,有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偏差一些,原因就是能够进入高校学习的大学生大多都是高考分数较为理想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相对比较强,但是,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成长经历往往也不尽相同,同时又普遍都是从小就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特立独行的个性比较强,规范自己独立生活的自律性较差,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没有社会责任感和缺乏担当精神,自我约束上表现不佳,没有危机意识,对未来的人生走向缺少规划而且选择不够明确,在遇到困难时随即表现出的就是不知所措,有时会选择逃避现实。心理咨询网络平台的开通,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依赖心理健康资源,网络信息的内容涉及面广,丰富和拓展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通过网络可以使各个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空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新多媒体技术,采用多样的信息呈现手段,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心理变化情景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网络世界是个虚拟社会,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去网上冲浪,可以使有心理疾病者通过网络平台毫无顾忌地倾诉,以达到心灵沟通和心理平衡,同时,网络社会又在某种程度上说存在着真实性,在虚拟空间里的人们反而更容易倾情流露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说,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洞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剖析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从多维度思考,比如家庭教育是否缺失、学校教育是否健全、社会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性格成因等因素做综合分析,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往往承担着最基本的教化功能,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体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家庭环境是个敏感而又重要的因素,如父母的知识和阅历、家庭经济收入以及住房面积等都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全,家庭的和谐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完整培育,诸多家庭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活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数据表明,在信息高速公路未开通之前,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尊重了孩子的主体行为选择,并且鼓励和积极地去引导其思想的正确表达,并且耐心地听其倾诉,而且求同又忍异,以此方式为媒介将会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打开一扇开放的沟通桥梁,着往往使孩子们在追求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有效地抑制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促进他们向健康化轨道发展。相反,如果父母教养方式是以娇纵子女的手段去溺爱,这往往和子女的沟通经常告别使用处罚和拒绝等手段去无条件满足,这只会给子女在社会适应能力磨练上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思想侵蚀,而且较少得到家长的关注,大多家长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注重孩子文化知识的提升上,这更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发展陷入不健全境地,扰乱了他们正常的社会化历练并且直接影响其日后的人生走向,笔者在韩国留学读博期间,以自己在国外的亲身经历对中韩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做了横向比较分析,韩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的经历基本都有,而国内的孩子上大学之前的勤工俭学经历基本很少,甚至说是没有。
参考文献
2.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尤其是在许多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诸如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技能培养、资格认证等等,但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语文的实践能力锻炼更具有综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演讲、自学、辩论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对具体的篇目、人物、观点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评判,同时通过总结回答的方式锻炼学生具体明确、合情合理地表达思想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交流思想、。
3.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代社会需要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这种创新意识需要潜移默化,也需要发掘。大学语文可以提供创造这样的平台来发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在《诗经氓》的教学中,让学生将原文改编成现代剧并课堂表演。对于这种方式,学生们显得积极踊跃,对于文中女主人公的命运安排也是多种多样。同时,在成功表演的基础上,有学生提出“人人演话剧”的想法,让每个人通过体验话剧中的不同角色来感悟不同的人生境遇和人生命运。这种想法不管能否实现,都让人欣慰,因为这就是创新意识。学生能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方法,独立思考、创造,这本身就是创新思维所必需的。
4.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代大学校园里发生的恶性事件,许多是由学生心理问题所导致的。现在的90后大学生,生长于社会转型期面对升学、就业的各种竞争,人际关系的种种压力,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显得无所适从。大学语文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中洋溢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也有作用。我们熟知的许多伟大人物,面对厄运,顽强不屈,司马迁被施宫刑仍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史记》的创作,并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还列举了许多不屈服于命运的人物:“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止他们,还有许多我们所熟知的人,他们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他们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用他们的经历来启迪和鼓舞大学生坚强地面对各种困难。
随着我国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大学生没有目标、盲目就业成了社会关注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更加了解和认清自己,对学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近几年,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关注,各个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了一定的重视,很多高校针对大一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就业指导学科逐步实现了全程化、专业化。
1.2教学团队基本形成,但缺乏专职教师
2007年底,教育部提倡所有高校开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截止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作为大学的必修课。随着北森教育的普及,就业指导教学团队开始专业化,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各个高校都开始建立自己的专业团队,但由于学科建设时间短,专职教师比较缺乏。
1.3教学形式单调,课程形式单一
因为职业生涯规划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教学形式以大班为主,形式相对单调,教学特色也不是太明显。因为大班教学,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位学生,在课程设计上,相对比较单一,大部分学校是两周上一次课,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遗忘较多。
1.4针对性的个体辅导较少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专业教师较少,面对众多的学生,个体辅导非常少,这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个体辅导非常重要,每个学生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不同的解决办法非常好,但因各高校专业教师太少,这项工作基本很少开展。
2.大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2.1职业技能差
目前,我国高校整体教育相对落后,大多还是应试教育,对于知识的掌握靠的是死记硬背,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新兴职业不断涌现。社会中实际工作岗位和大学生教育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相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专业知识掌握较浅、不能灵活运用等现象。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技能水平和企业的要求脱节、动手能力差、眼高手底等现象。
2.2工作经验不足
目前,大学的很多实习是“走过场”,大学生没有得到相关职业岗位的切身锻炼,当今人才招聘发现,大部分企业喜欢要有工作经验的,可以降低很多成本,工作经验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2.3择业观念错误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主要是自主择业,在这种制度环境下,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分配制度下,高校毕业生以服从为主,就业率达到100%,大家也没有太多异议。而在自主择业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和择业观念受到了尊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是双向选择,大学生根据个人发展、职业选择、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在择业观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味追求大城市、非大单位大企业不去、公务员热、对预期的收入过高、对工作环境要求过高、不愿意做基层工作等。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更多地注入了功利色彩、以自己的个人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导致大学生就业的灵活性受到束缚,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4职业道德水平较低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个人如果想在职场立足,职业素养非常重要,而对于我国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频繁跳槽、缺乏敬业精神、夸大在校成绩、编制工作经验、伪造各种证书等缺乏诚信的问题等,成为用人单位非常头疼的问题。在职场中,不能遵循职业规范、诚信缺失、缺乏敬业精神,是一个人个人品质的展现。对于大学生而言,具备了职业素养才具备了职业选择的权利,是未来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发现从自我认知、环境分析、职业定位、计划实施、评估反馈、后续管理等方面都有不同的问题出现。
3.1自我认知不足
高校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在光环下,大学生往往迷失方向,在对自我的认知上,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缺乏对自己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优势、劣势、情商、智商等方面的准确评价。
3.2缺乏对社会的了解
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缺乏社会经验,同时对于自己的规划非常乐观,对于社会的职业结构不了解,对自己的专业不了解,进入社会非常被动。
3.3职业规划期望过高
目前,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急功近利,对于发展的职业目标期望过高,经常做一些“白日梦”,这就导致很少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而是“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的怪现象。在择业过程中,碰到困难就退缩,在行动中不愿意从小事做起,希望“一次规划,终身受益”,急功近利的现象非常严重。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4.1发挥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要转换“学校找到工作、学校完成任务”的陈旧观念,在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坚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服务意识,使大学生的学业、职业素养、生涯规划、就业等方面协调统一,互相促进,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素质和能力为主要目的,帮助大学生去寻找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职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希望,而这个希望实现的主题是教师,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越来越重要。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还非常薄弱,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的专业素质非常重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学校要给予充分重视,让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更加专业。目前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在对学生的教授过程中要发挥其积极性,具有忘我的奉献精神,关心学生的就业,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充满热情和激情,让学生真正得到收获。
4.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表现是职业素养,在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主要包括对大学生就业择业观念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培养等。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和对外界及内部环境的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是天之骄子,而是社会中普通的一员。在对工作的选择上,要立足自身,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低姿态进入社会。每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有自身的道德标准,遵守职业规范,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职业礼仪、健全的心理素质等。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对自己的职业素质要加强培养,让职业素质得到长期的提高和发展。
衡量高等教育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在于学生的就业,高等教育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重要程序。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灵活,传统的就业教育已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加强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有用。在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要不断转变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让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在大一时重点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分析,大二时重点是择业观、价值观的培养,大三时重点是大学生求职技巧、大学生就业法律知识的培养,大四时主要是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培养。高校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关心学校的发展,关心学生的成才,让学生到合适的岗位上去,使课程形式多元化。
4.4加强社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
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起步较晚,社会要给予充分重视和指导,优化职业指导人员结构,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职业生涯教育认证制度,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进而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化。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目前,我国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很多,而实践环节非常薄弱,需要加强,鼓励学生自觉地加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二、规范教学行为,增强为师意识
现代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及网络辅助教学成为可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要求逐步提高的现实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新的教育模式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使教师的为师意识显得尤其重要。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立性,将学生看成与教师享有平等人格的人,公平,友善地对待学生。其次,不能因为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学习兴趣等任何原因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也不能人为地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但要充分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洞察另一种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其次,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做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变化,以取得的进步肯定学生的努力,坚定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念,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积极主动性。再次,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口袋”或“考试的机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督促,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学生的批评。最后,公正地对待自己和同事。在教师集体中,要学会欣赏别人,以赞赏的态度看待对方的长处,优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顺利进行教师之间的合作。
三、仁爱学生,贡献社会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要实现自我价值,服务人民,贡献社会,就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师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趋向合群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师爱的内容深刻而广泛。首先,师爱是教师给学生的亲近感。教师对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关怀体贴,使师生之间产生了爱的情感。其次,师爱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作为成人的大学生,只有在得到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才能与教师产生心灵的共鸣,甘愿听从教师的指导。最后,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由衷的期待感。这种情感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诱发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对师爱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师爱,在处理师生冲突中锻炼师爱。
四、积累职业知识,提高为师技能
孔子的“游于艺”是指在人文培养基础上道道地地的一种精神自由的状态。而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职业技能的逐步提高是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前提。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共同构成。其中,语言学基础知识、英语语言文学常识、中国文学素养、英语教学法、二语习得理论、英语测试理论等都是称职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普遍原理和这两大学科中与语言教学所特有的最新发现是大学英语教师完善自我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
1.普通话水平,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两种语言互译的能力。
而语言表达能力尤其重要,因为时展的要求,全球化的今天,中英两种语言碰撞的机会无处不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急需提高。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甚至母语教学都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相对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并造成了过去的聋哑英语等严重问题。
2.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小组互助式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主题式,任务式教学模式,都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上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现代教学媒体运用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真实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能在更大的范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用自己的真诚和耐心关注每名学生,倾听学生心灵深处最深的声音。教师需要投入自己的一份情感,对待学生要多些热情、少些冷漠;多些赞美,少些批评,这样学生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放。
五、赞美与欣赏
莎士比亚把赞赏比喻成照在人心灵深处的阳光,可见赞赏的温暖和力量。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渴望得到阳光雨露,都渴望得到鼓励和支持。那么作为青春洋溢的高中生,他们多么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肯定,老师的表扬可以写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可以带给他们青春要为理想而拼搏的勇气。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多些鼓励,例如“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等,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品格。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只有积极的心态和不断的努力才能成功。
六、调动积极性
教师要关爱每一名学生。教师只有把关爱注入每个学生的心田,学生才能体会到亲切、温馨、幸福的感觉,才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求知的愿望。班主任只有热爱教育工作,有工作责任心,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班主任对工作要热心、对学生要耐心,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自己与学生的良性沟通。
七、开好会议
班干部是教师的左膀右臂,也是班级建设的核心力量。对于班级干部的选举一定要加强重视,因此班主任要经过民主选举班级干部,这样选出来的班级干部才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班主任应该帮助班级干部在同学中树立威信,让同学们对班干部信服,这样才能开好班干部会议。而开好班干部会议更是加强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因为班干部是联系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纽带,可以使老师及时掌握班级的第一手资料。教师要定期开展主题班会,班会的过程中要尽量让每一名同学都能发言,让同学们敞开心扉,这样不仅能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声,更能增强学生们之间的友谊。主题班会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主题班会要富有时代感、具有感召力,内容更要推陈出新。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第一,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推动教学内容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推出符合高校特色的体育课程。
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从而消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激情,所以学校和教师要积极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向。首先,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力度,完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规范的网球场地、羽毛球场地以及优美的体育场、游泳馆对学生造成的吸引力是直接的,所以必须完善各种场地建设、规范场地运营。其次,学校可以开设多种体育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将体育课程分为体育必须课和体育选修课,放开选修课选择的自,学校要最大限度的丰富选修课的内容,比如设立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奥林匹克体育运动项目和休闲运动项目。如此一来学生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让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引领学生在体育世界中徜徉。再次,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气候状况、地理环境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比如说笔者任职的学校位于东北地区,冬季天气寒冷,冰雪覆盖,极为适合推出滑冰、滑雪等特色体育项目;若学校有大片闲置空地则可开设定向越野等项目。
第二,树立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意识,转换单一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长久以来,不仅仅是体育教学,各科教学基本都是以教师为核心,为主导,学生处于参与者的地位,这样的方式使得教学成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潜移默化中学生被灌输了“我”无关紧要的思想,老师才是主体,如此一来,学生的参与度差强人意,上课走神的状况时有发生。所以体育教学改革一定要使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树立自己的主人翁观念,而老师则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困惑的解读者,规范体育动作的指引者。比如在游泳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首先讲解基本的动作要领,然后鼓励同学下水试验,教师对其动作规范作出合理指引,然后鼓励同学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泳动作。如此一来,学生便可在体育课中积极地投入运动,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无所事事的走神中。
第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评测标准,将学生的体质水平纳入考核的范畴。
传统体育课程的评测标准往往是体育成绩,比如800米、1000米所用时间、跳远距离、跳高高度等等,这样的体育评测往往使学生“临时抱佛脚”,平时很少或者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质并不会因为这样的体育课而有所提升,所以这也就不能达到开设体育课的目标。所以学校可以考虑将学生体质水平纳入体育课程的评测标准,因为身体素质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临时突击并没有多大用处,这样的衡量标准会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产生敦促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第四,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融合贯通,培育高校校园体育氛围。
体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所以孤立的教学法并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目标。所以学校可以组织对各科老师的培训,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灌输与其相关的体育知识,使得体育教学和文化教学相融合,从而营造全方位的体育学习氛围。
国内的朱安红、贾昌萍等人认为基础发展力、自我提升力和实践应用力,构成了当今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模块。余长春等认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思维能力、危机处理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能力组成了大学生的主要能力。
学界对大学生的核心能力的理解各有侧重,但为了在教学中让学生有一定的目标,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其中,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动手、组织、决策和创新能力。这个定义在“能力树”的教学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特点可以适当地增加或减少,教学中也会为同学介绍各种能力的界定,让学生自己取舍。
二、“能力树”工具
1、什么是“能力树”
“能力树”是指将个人成长比喻为树的成长,其中将树的枝干比作生存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能力,要成长为枝叶茂盛的大树,在森林中求得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则应该吸收各种营养,增强自己的“能力枝干”,抓住机遇来使自己得到更好地成长。它是用来认清自己、帮助自己增长能力的一种自我管理的工具。
2、“能力树”的教学步骤
第一步:自我认识
设想自己是一棵什么树:是乔木、灌木、藤木还是匍匐植物。想象得越清楚表明对自己认识越清楚,表明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自己是什么树。例:学生可能认为自己是棵松树或者杉树。
第二部:自我剖析
让学生自我剖析:自己目前具备了哪些能力,把它画成树的枝干,能力强弱与枝干成正比。例:学生在枝干上标注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从简单的图画中可以看出其能力的大小强弱。
第三步:自我期望
学生自我期望:我这棵树会结出什么果?果实包括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获得的证书及自我实现等。这个果实应该结在哪根枝干上,即它需要哪些能力支撑,如果没有可以依靠的树干,说明学生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则请补出这个能力。
第四步:自我培养
学生发现自己的期望和能力不协调后,将在枝干与果实间写出如何强壮这棵枝干的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具体的方法。
第五步:团队力量
当班级里所有学生完成以上四步后,指导老师可以将有相同想法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让组员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三、“能力树”工具的作用分析
1、“能力树”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
不管我们需要培养大学生什么样的核心能力,都应该基于大学生个人本身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由于每一个大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人生信仰。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由学生自己剖析自己的特点,了解自己的需要,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比如,有能力缺陷的同学所画出的能力树就很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更好。
2、“能力树”为学生做了SWOT分析
笔者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曾经多次使用管理学的SWOT分析,让学生对自己进行SWOT分析,但是从学生的实践来看,效果不好,因为学生即便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分析清楚了,但是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自己的优劣势结合分析时,往往找不到突破口。但使用了“能力树”分析后,不但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优劣势,还看到了自己的梦想,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实现这些梦想的方法步骤,一步一步地向目标靠近。“能力树”系统地描述出各种需要培养的能力和理想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卷中将课程设计定义为:“课程设计是课程的组织形式或组织结构。它取决于在两种不同的编制水平上的决策:一种是概括水平,在这一水平上要做出价值选择;另一种水平是具体水平,在这一水平上涉及有关课程因素的技术设计和实施问题”。施良方在《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一书中提出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目标有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种取向,课程内容包含教材、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廖哲勋教授认为:“课程内容是一系列比较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
1.3心理素质拓展课程设计的相关研究
心理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是体验式教育。杜威所倡导的“从做中学”的思想对后期的体验式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体验式教育的理论代表还有皮亚杰、库伯等。皮亚杰的学习和认知发展模式把学习看作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辩证过程,即经验被同化于概念之中,同时概念也要对经验做出顺应。库伯通过对杜威、勒温、皮亚杰的学习模式的回顾,把学习描述为一个起源于体验并在体验下不断修正并获得观念的连续过程。但学校的“素质拓展训练”在形式和内涵上又有了新的丰富和延生。学校心理拓展训练从最初的“团康模式”向“综合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已经不断的完善并丰富。“团康模式”最初是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所产生的一种培训模式,是一种旨在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快乐开心的培训方式。“团康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开心、刺激、好玩、新奇和惊险。它通过简单的活动,营造快乐、活跃的现场气氛,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训练模式”是指通过有挑战性、趣味性、震撼性的训练项目来达到学员体能上的锻炼、精神上的震撼,同时考验学生的应变及团队的协作、组织领导、危机处理等能力。目前很多社会上的拓展训练学校多半是采用“训练模式”。“认知模式”实质上是指通过项目的体验实现有意义的教育,教育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或者启发学生的情感。“综合模式”是学校心理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在经历了一要素论、二要素论、三要素论之后所出现的多元要素构成的教学模式。
2.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课程设计的思路构建
2.1课程目标设计
20世纪初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开展强调了对课程目标的重视。有学者认为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以围绕课程目标的确立、实现及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被定义为目标模式,其经典形式为“泰勒原理”,即通过目标的确定、经验的选择、经验的组织及结果的评价的回答,构建课程设计的模式。美国课程理论专家蔡斯(RobertS.Zais)将课程目标划分为课程的总体目标,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目标三个层次。其中第三层次上的课程目标是指课堂教学的最近成果。本文采用第三层次的课程目标,并将课程目标理解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预期学习结果”。
2.2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类:基础类项目、破冰类项目、激发类项目和升华类项目。课程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以及每次课程的具体目标选择适当的项目进行组合,以实现心理素质拓展课程的有效性和系统性。
3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课程实例分析
大一新生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他们带着期望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环境中,彼此渴望交流,但是常常不知如何迈出第一步。相对与中学的课程,大学的课堂相对松散,没有固定的教室和时间让同学之间有更多频繁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有助于让班级同学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有更好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本文以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心理素质拓展课程为例,就课程目标、班级规模、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分析。
课程目标:从个人层面上,提高新生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团队层面上,增强班级同学熟悉度、集体凝聚力、提升团队意识。课程班级规模:30—60人。
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主要选择破冰类和基础类的项目,项目的选择遵循有的放矢、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