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4 09:27: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篇1

引言

探索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途径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内在品质的升华,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我们需要积极地发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发掘语文教育背后的人文魅力,从语文教育的知识层面、理论层面、道德层面启发大学生对于人性中真善美的思考,促进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我们将从实际的教学工作经验出发,结合语文教育的理论知识,探索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结合途径。

一、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语文教育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具备美感的全面人才、发掘语文教育中的真善美的本质,分别表现在:首先是为了捍卫语文学科的尊严,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科技型人才的需求,忽视了大学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通过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发掘语文教育在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力, 是捍卫语文学科尊严的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缺乏对于语文教育的这一研究,没有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支撑,语文教育对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还不够,为此我们必须探索相关的融合途径改善这一问题;其次为了加强自身的修养需求,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全面性,克服对语文教育的狭隘认识,无论是语言、文章、文学等语文方面的研究综合到“语文教育真善美探讨”的根本上来,这是一个关乎修养和心灵的改善过程,从语文教育的基础教育过程来提高受教育者的修养,无论是从加强“德”的修养,还是知识面“智”的加强,或者对技能的提高“才”的改善,都是语文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修养的提高。

二、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具体思路

(一)知识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融合

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方式首先是通过知识层面展开的,毕竟知识是语文教育中非常关键的教学目标,通过语文知识、文学知识等的探索和发现来寻求和真善美教育的结合。所谓“真”,我们可以理解为真诚或者对真理的追求,就语文教育的过程本身而言也是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以及相关的能力,这也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工作,一方面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文字理解能力,另一反面能够帮助被教育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对语文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表现出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中“真”的结合,求真是语文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格养成和创造型人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帮助。对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分别是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智力。文知识包含了很多,主要的内容是以语文为主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总括,系统地来说有语音、文字、词汇、逻辑、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语文教育要想通过知识层面促进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发展,就应该更加注重知识层面的传授,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够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此语文教育应该将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的阶段中,语文能力是一种利用语言来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沟通等方面。文教育想要健全人格和塑造创造型的人才就必须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知识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语文智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全面地提高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通过知识的教育环节的设计和安排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二)理论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

从教育学理论层面探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即只要通过语文德育的角度来思考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使得被教育者能够从语文教育中获取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从而提高被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这种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核心所在,从教育学的理论层面证明了语文德育教育对被教育者思想层面的影响。文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通过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对被教育者的人文修养的提高,这也是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理论支撑。

语文教育中很多课文和文学作品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多的课文和文学作品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爱国主义、革命理想、道德理想等元素。这些都是语文教育积极的引人向善的特点,承担着对于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使命,是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结合的完美做证。具体的融合过程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充分地考虑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节操、品德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三者的培养过程改善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效果。其中人的思想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看法,所谓大学生真善美的培育最为主要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即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富有责任感等积极可贵的思想品质,语文教育要想通过教育学理论的观点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时思想境界的提升也能反过来影响到其语文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语文德育教育的理念能够透过教育学的手段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培养大学生情操的逐步养成,透过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的魅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对大学生情操陶冶的目的。所谓德行,指的是人在日常处事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坚韧的性格特点。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追溯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本质,语文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探索、谦逊谨慎等珍贵德行的养成。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研读理论,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教育学理论的相关特征和语文教育的德育效果,培养大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发掘人性中真善美的能力。

(三)美育学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语文教育从美育学的角度而言指的是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审美意识的提高,语文教育能够通过美育学的思想改善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心灵的构建,即通过美育的过程促进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即使得大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认识到什么是美,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崇尚美。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这就需要从大学生本身的审美意识、审美因素、审美能力出发。其中审美意识是指人类思想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审美观点、审美倾向、审美标准等;对于语文教育的过程而言,这种审美标准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是全面提升大学生审美理解和感知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发展创新型的人才有着审美能力的支撑,具体到实际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将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纳入教学的重点考虑,通过语文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审美意识的效果。

(四)语文教学体系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构建一个以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至为重要,通过这个以美学宏观角度完善语文教学的系统构建,全面地促进语文教育中对人性中真善美的培育过程。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能够对以“美”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有深入的理解,构建这种语文教学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智力教育,更不能笼统地认为是道德教育、审美教育。而要将语文作为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充分地渗透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文章、文学三个教育重点,充分地挖掘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通过语言、文章、文学三者的相互促进和补充,完成适应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但是这个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极其复杂和宏大的,它既要考虑到东西方美学的特征,又要考虑到马克思美学的逻辑和总结作用,通过美学的观点充分地发掘语文教育中语言、文章、文学的独特魅力,从而从智育、德育、美育的提高完成大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塑造。进而实现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那么这种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育过程怎样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真善美教育呢?首先是“求真”,求真是从认知的角度开发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智力、创新技能等能力的养成,这是一个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其次是“向善”,即通过美学的语文教育,积极地通过文章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向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最后是美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崇美”,即从美学的角度思考,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对语文中文章、作品、语句等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能够促进学生们健全自己的心灵构建。

结语

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全新思想和途径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全新发展方向,也是较为理想的语文教育理念。为此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理论、语文教育中美育学特征、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的具体特征,通过对这些角度的思考,发掘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潘纪平,柯华桥.语文审美教育原理略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047-01

语文教育本是个丰富而生动的美的世界,然而,前些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却变得面目全非。就普遍情况而言,前些年的语文教育的状况,教师几乎完全是为升学率而教,学生几乎完全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于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代替了丰富生动的语文教学,大量机械重复的试题占据了语文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枯燥单调的应试训练窒息了语文教育的活力和生气。在此情况下,语文教育的美就无从体现和展示。语文教育的美得不到体现和展示的原因,还在于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缺乏应有认识,有的即使有所认识,亦因受功利主义影响而缺乏实施美育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

语文教育确实是一个令人求索、令人陶醉、令人感动的丰富而生动的美的世界。她的美不仅在于其几乎涉及人文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教材内容美,同时也包括其展现、传感这些内容美的教学艺术美。

就教材而言,众多名著佳篇,犹如丛丛各色各香的奇葩,赏心悦目,沁人心脾;又如支支美妙的乐曲,优雅动听,扣人心弦。就教学艺术形式而言,异彩纷呈的教法、课例和活动,犹如幅幅精美绚丽的画卷,气象万千,各臻其妙;又如件件构造精巧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语文教育的美真可谓如花,如歌,如画,令人赞叹和神往。

语文教育内容的美,除课文内在的思想美、人格美、人性美、情感美、境界美等外,还有其外在的语言美、结构美、风格美。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感悟、涵泳、欣赏这些美,让学生从中得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修养美德,完善人格,同时提高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艺术的美在于教学过程的结构美、和谐美、流畅美和教师控制课堂的技巧美、语言美、板书美。语文教学艺术美,不仅能巧妙而充分地展示教育内容美,使学生在积极投入的状态中受到感染,而且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美也自然而然地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我们知道,作为全面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方面的美育,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教育所施以积极影响的美感教育活动,对于建构人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包括德育、智育在内的其他教育所不可能替代的。美育陶冶的高尚情操是道德、人格完美的必备条件,美育所创造的热情,是战胜困难、攀登高峰的巨大动力;美育所造就的智力的完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一环。而依前所述,语文教育正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足以在艺术教育之外给予学生广泛的、多层面的、生动的美感教育。同时,美感教育是通过对美的认识、理解起作用的,语文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足以使人在艺术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以外,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和运用去认识、理解诸多的内容美和形式美。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也是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其它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当然,从内容特点和教育方式,语文教育是不能和美育画等号的。但是,依前所述,语文教育内容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美,而这些美又渗透和融合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对这种种美感触、感受、感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育的过程同时是实施美育的过程。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从全面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在教学中将语文教育与美育融为一体,尽可能发掘和充分展示语文教材的内容美、形式美,并以美的教学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在进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读写听说训练的过程中,在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充分地认识、感受、领略美,潜移默化地受到美育的熏陶。如果对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缺乏认识,势必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摆脱不了功利主义的束缚,美育在语文教育中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如果认识不到语文教育实施美育的特点,而把两者相辅相成的融为一体的关系看成是主从关系,表里关系,那么语文教育与美育的目的都不能很好达到。

篇3

语文教育作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接受的基础教育,语文教育训练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通过接受语文教育,人们能够从更多的层次来理解人间百态,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感受力和表达力。内心世界的修养需要通过阅读,通过朗读来孕育自己的语言感受力,感受语言内在蕴含的柔情似水、激情澎湃、热情豪放、惊心动魄、身临其境等。丰富的内心感受几乎都是通过阅读和有声阅读获得的,内心的丰富情感必须外化于自己的行为中,能让行为变得高尚、恰当、得体等。通过在语文教育中鼓励朗读,使其通过朗读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华夏民族的文化本质和文化灵魂所在,提升我们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

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启迪与塑造

语文教育不仅是要交教孩子认识字,关键是要教给孩子认识自己身处的文化环境,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所具有的各种文化特征。把各种民族文化的优秀内容融入语文教育中,如甲骨文、少数民族语言等,不断启迪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提升它们追求民族文化的勇气。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启迪民族精神的主要形式。朗读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孩子们直接感受和理解民族文化的最重要手段,通过朗读学生就获得语感、语调、语境,就获得语声、语气、语态,就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系统和语音系统。朗读在语言教育中启迪着每个人的语言能力,也启迪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更启迪着自己血液里流淌着的民族文化感。

文化使生命具有潜在的动力,使生命变得更加具有人文性,也使生命变得更加理性。语文教育中的民族精神通过朗读融入学生生活中,它不断地塑造着学生的内在世界和外在行为,如,孟姜女、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内心世界的痛苦,让人们感受到内心世界的痛苦给生命带来的蹂躏。朗读能够展演语言之间蕴藏的情感,不仅能够打动自己的心灵,同时也能感染周围每个人的心灵,打动自己和感染别人实质就是在塑造内心,也在塑造行为。朗读在语文教育中既启迪着自己对民族文化的感悟,也塑造着自己对民族文化有的文化性格和文化行为,朗读不断地启迪和塑造着华夏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情感。

三、朗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语言能力和语言素质的培养作用

语文教育不仅限于教人读书写字,而是要教人学会用思想的智慧、语言的灵活、表达的幽默来展现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生活内涵。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把语言读出来,只有读出来他才能够对语言有潜在的感受,其原因是它们缺乏对语句表达内容的理解,它只有通过朗读过程中对语调的把握来体会语言内在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通过朗读获得直接理解,它就能直接把它融入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中,能够直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到语言素质,在不同的语言表达和抒写过程中,总能够看到它们中间所蕴含的语言素质,所以说,朗读对语言能力和语言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语境、语调、语感方式的培养作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特定的语调就能有特定的语感。汉语语义的复杂性就在于以上三者中任何一个变动都可能导致原有的语义发生彻底的改变,都可能使人们的交往受挫或情感倒错。对语境、语调、语感的把握需要通过朗读来实现,没有直接的有声朗读,对它们的把握几乎是不可能的,你也就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人们所说的口头语言。几乎可以说,没有朗读,就没有口头语言;没有朗读,就不可能获得语言的直接表达方式,语言就会变成书本上的语言,语言自身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外在灵活性。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表现在对语境、语调、语感方式的培养,培养我们能够理解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种语调所表达的语义,使自己能够理解自己民族文化形成的不同视角。

(三)语言感受力和语言欣赏力的培养作用

朗读是语文教育中唯一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方式。通过自己朗读和聆听别人的朗读,我们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朗读所渗透出的丰富情感和感召力,语言的感受力只有通过朗读来实现,通过感受语言表达中的各种语言来获得五味杂陈的内心感受,使自己获得发自内心的感动。感受朗读语言和感动内心世界实质就是在欣赏朗读和语言,有感受朗读的能力,才能有欣赏朗读的能力。在语文教育中,鼓励学生采用朗读学习语文,渐渐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欣赏力。

(四)情感表达的培养作用

朗读不仅培养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影响着孩子们的抒写情感表达。通过对朗读过程中语言蕴涵情感的把握,学生就能够在自己的写作中表达出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不断地把语言中的情感渗透到学生自身,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要想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就必须有丰富的情感收获,学生的情感收获方式就是通过朗读语言获得,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朗读对学生情感表达所起的重要作用。

篇4

二、对语文教材的研究与建设

顾先生研究语文教育史的同时即对近现代以来的一些语文教育专著和教材进行过比较系统地研究:如对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阮真的《中学国文教学法》、夏丏尊、叶圣陶的《国文百八课》、孙起孟等的《写作进修读本》、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等进行过研究,这为他研究语文教材打下深厚的基础。早在80年代初,他提出了在全国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教材的多样化,试行分编本教材,这一主张后来被官方采纳。顾黄初从1985年起连续担任过三届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并曾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这一时期他开始自觉研究教材的教育思想、体例特点、编制原则等理论问题。1989年,他在自己参与主编的《语文教学论》中执笔写了“教材论”一编三章;1993年又与他人合作完成《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一书,在语文教材编制理论的研究的方面跨出新的一步。顾先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语文教材观,他认为编制语文教科书的首要工作是确定教学目标。在对语文教材的性质的认识方面,顾先生发展了叶圣陶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国文课本是‘凭借’”的观点。他从语文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角度出发,认为语文教材是具备智德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的集教学、教育和发展功能于一身的“特殊凭借物”,是传递和接受人类精神财富的特殊凭借物,认为语文教材要适合“语文训练”和“精神训练”两方面的训练。他认为语文教材编制的两大关键是:依据汉语文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对语文知识优化选择;把优化选择出来的知识进行合理列序。顾先生还对教科书的内容要素的设计(如范文的选择与加工、作业的设计、导学材料等助读系统的设计等)和教科书的使用等方面做了专门的研究。顾先生认为,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应走在继承中创新、科学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认为教材改革应追求多样化、讲究生活化、教材内容要相对稳定、教材目标要求应有适当弹性、教材编写要力求创新、教材编写队伍结构要合理、要提高教材装帧和设计的质量、教材审查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教材使用要引入市场机制,这些理论为现行语文教材尤其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制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三、顾黄初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顾黄初的语文教育思想在他晚年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2006年,顾先生在《生命•生活•生态———我的语文教育观》一文总结并阐述了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可以称之为“三生观”,这是他晚年语文教育思想的结晶。具体为:

1.语文教育生命观。顾先生认为,语言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而人的交流、思维和感悟都以语文为媒介和工具,所以语文作为学习“语言”的课程对于人来讲具有最重要的意义。他说:“生命始于交流,交流促进思维,思维催生感悟,这是生命历程的三大标志,而这一切都得凭借语言(言语)。”这说明语文课教学生学习语言,但同时又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神圣的使命。语文不仅教学生学语言知识、教学生学习与语言密切相关的听、说、读、写,并使之具备相应的语文能力;语文还要让学生学会交流,让学生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的人。由顾先生的观点,我们可以认识到语文课必须要让学生做充分的交流。语文课要在学生的语言交流上下功夫,这包括口头语(听说)和书面语(读写)的交流。

篇5

2大学语文教育的特征

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性视野中研究大学语文,是认识其本质的需要,大学语文与其他阶段语文教育不同,在强调基础内容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延续。人文方面,大学语文教育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中小语文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要发挥语文人文教育的作用,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等。大学对人文要求更高,内容也相对较丰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需要避免重复中学内容,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且能够与时代要求相符合,人文性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重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语文技能的培训,大学语文教育应在中小学基础上提高,否则大学生会出现大学语文已经学过,不需要重复学习的理解误区。专业不同也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医专业强调对语文中文言文部分的学习。要针对专业的需要,改变语文教育的侧重点,提高学生的技能,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就会失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仅代表阶段性结束。因此,从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提高,例如: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母语发展。

3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针对衔接性视野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变化。首先,深入探索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为大学语文教育确定目标。其次,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需要区别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特点,寻求独特性。这种大学语文思维能够将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参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大学语文学科体系。第一,要确定各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传承文化方面,确定各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研究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区别。如:语文与国学的区别等,以此来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第二,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各阶段语文教育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的。由于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对语文的理解会呈现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教学手段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教材内容也要逐渐深入。第三,由于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选段要注意,同样一部著作,对大、中、小阶段的选段要区分开,著作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想要传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篇6

一、语言运用价值概述

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受教群体合理应用语文知识,实现语言的科学应用十分必要。众所周知,小学作为学生智力启蒙的阶段,其对语言能力的理解、认知、运用对其一生而言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实现小学语文的语言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教育在弘扬中国优良文化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小学阶段教育来讲,语文教育则更加倾向于文字认知以及基础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对语言的运用,通常语言运用也只是单纯将其转化为文字,如看图说话以及写作等,这种方式使得小学语文语言运用形同虚设,阻碍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应重视小学语文语言运用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的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

1.语言运用形式单一

目前在语言运用形式上较为单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的运用形式都是通过教材进行硬性的灌输。对语言的运用都偏向教师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依靠课本的内容,获得语言的硬性指导。其优势在于让学生可以按照教材的要求获得模式的引领,学生可以通过课本的文章获得对语言运用的掌握。但缺点在于,灵活运用语言形式缺乏,不利于学生获得更为深度的语言运用方式。在语言运用形式上过于单一的模式,不符合素质教学对小学语言的整理要求。特别是在对语言的灵活表达之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语言运用价值激发不足

语言需要应将其所原有价值获得最大限度的激发,当前新课改教育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应在语言知识讲解中,让学生可以运用语言在不同场景中运用自如,使得学生可以灵活掌握语言,并在语言运用价值上获得完善的体现。从当前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现状来看,目前小学语言教学大多存在对语言运用价值的激发不足现象,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在特定的场合对语言进行有效运用,致使语言运用价值偏低。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学生都是把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硬性地运用文字展现出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激发只是单纯的课本理论灌输,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潜移默化的感受到语言又如何有效运用。

3.评价与激励观念建立不全面

小学语言需要在正确的评价和激励观念中获得价值的建立。但当前小学语言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评价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认识,在激励观念上也有着不充分的理解。众多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对小学的语言教学进行大体指导,并按照教材培养目的进行知识灌输,并且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硬性的模式引导,灵活度偏低,忽视对正确价值观建立的重视。

三、提升小学语文语言运用价值对策

1.扩展语言运用形式

小学语文中语言运用地点多种多样,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教育其主要以基础知识认知以及文字认读为主,而相对于语言运用则多局限于写作,将语言转变成为文字,这种展现方式致使语言运用显得意义全无。因此以不断拓展语言运用形式,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抑或者在课上与学生进行成语接龙等游戏,运用游戏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在交流中,积累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故事法,向学生讲解成语故事,使得学生在聆听故事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增长,也可向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查找资料,面对全班级学生讲解相关成语故事,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技巧。

2.情感运用激发语言运用价值

新课改教育理念下要求当代语言教育应实施情感化教学方式,教师应以人为本,将情感凝聚于课堂中,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正确思想观与价值观。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卧薪尝胆》一课时,在学习卧薪尝胆这一重点段落时,应摆脱课本,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呈现出勾践卧薪尝胆情节,表现出勾践当时困苦生活,并与学生共同学习勾践精神,使得学生获得知识与精神的增长。

3.形成正确的评价与激励观念

小学语言需建立正确的评价与激励观念,并要在正常教材教学中渗透灵活运用的方法。想要有效运用语言价值,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语言运用的价值观进行理解以及潜意识教学研究。并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对语言进行灵活的运用。在保障教学任务获得完成的同时,要对语言的运用价值进行良性的引导。让学生可以对自身的语言运用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语言的不同场合和不同含义需要教师重点的指出,避免学生在语言运作中形成的思维误区。在对知识点的理解上,教师需要配合课程大纲提出的要求,灵活的运用教材,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得对语言价值的养成,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激励观念。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语言运用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应在语文教育中不断对语言运用价值进行开发和运用,并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情感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在实际教学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与激励观念,以便于不断挖掘语言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040-01

一、语文教育的理想形式存在模式

长久以来,对语文教育功能的认识,普遍存在着工具方面的性能和人文方面的性能认识之争。随着一些教育新理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也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使用性逐渐过渡到其人文性,逐渐地对语文教育的理想形式存在的模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1.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教育模式的教学。对于语文教学,不论是在最初的认识上还是将来对语文教育理念的重新定位上,语文教学所体现的工具性和实用性都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属性和价值。我们如果将语文教学效果的工具性和实用性看作是一个多维多层系统的较低层次,把语文教学效果的人文性看作是这个目标系统的较高层次,在这个高层次上来说,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

2.语文教学是一种追求文化之根的教育。语文教育可以说是美育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通过其教和学的过程,教育的最终效果达到人们对事物能够审美的目的。通过语文教育使人们认识美的能力更强大,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美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可以说语文教育旨在使人们接受美育的能力得到增强,所以说语文教育是文化型和形象化的教育,其教学是一种追求文化之根的过程。

二、语文教学的审美化的转变

1.语文教学的目标审美化进程。传统的语文教学目标是以考察学习主体的认知水平来制定的,通常说的就是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达到认知的目的,这种目标立足点由于直接服务于以考查对象所掌握的知识为主要的考试,所以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这种传统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视野的开拓。另外,将教学最终目标过分的明确化就会造成知识的一般性,静态性和封闭性,从而把学习主体认知过程的主动性和动态性抹煞掉,这样对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造成负面影响。目标审美化的进程是从低层次的认知层面向理性层面的发展,从而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是这样,如何是这样,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2.语文教学的内容审美化转变。语文的课本教材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和体现,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工具。在传统上看语文教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语文教材的教学目的上存在着过分强调思想教育的作用,限制和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情感模式的丰富化;对问题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基本教材上的定义上;在教材的选编上,传统的教材所传授的知识呈现零星的分布,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迁移能力培养不足;再者,语文教材的内容在选择上缺乏包容性。语文教科书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对特定文化内容的选择上是以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为依据的,从传统语文教科书上看,多元文化的选择显得十分狭窄。语文教学内容审美化转变,一是在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上要十分鲜明的体现出语文教材所学知识的主线,这条主线分别包括语文知识和人文知识主线两部分。只有以知识主线作教材的基础,学习主体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培养才能真正的形成。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的审美转变中要实现情景化教学,实行个性化的理解学习,在对给定的内容上教学要进行变革和创新,最大程度的使课堂内容变成自己的,激发学生的活力和真性情,发挥教和学的主动性,使课堂真正的成长为动态性和生长性的体系。

3.语文教学的行为审美化改变。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贯穿其中的主要是教学方法的具体使用。语文教学应该以高层次的宣扬正义和人性中的闪光点为教学目的,让学习的主体能感受到一种美的范畴的存在。要促使学习主体产生如此的美感,就对教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点化能力,在教学技巧中具备相应的感染力和渲染力。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对学习主体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对教授者的教学水平一个较大的考验。另外,教师要善于制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用以渲染氛围,配置于现代化的音影设备并以真挚的情感贯穿教学的始终,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语文教学关系的改变

在语文教学的理论界,对教学过程、内容以及教材的审美角度的转化,无疑是一个里程碑似的符号。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习主体被动听,教授者填鸭式教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互动性强,创造和实现美的这样一个过程,这是个创造性的进步。师生关系的改变激发出课堂活力,对学生来说,语文的教学课堂是学校生活的主要部分,对学生的前途和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语文教学者来说,课堂职业生涯是其人生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对其将来职业的发展和本身专业水平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者是传道授业解惑,是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发现和解决学习主体实际困难的一个过程,是领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对教学过程、内容和教材的审美转化,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关系。重点不仅仅是学习主体认知能力的提高,还在于教授者和学习的主体同样的在享受一种创造美的情趣,这样的课程具有了鲜明的活力,形成了发现美、创造美和感受美的一个氛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课堂的真情实感以及教和学的生命力得到全面的释放,极大的促进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无可否认,语文在根本上还是一种工具,学生们学习是为了使用,但学生们在学习中能通过对语文中表达出来的情感体会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了解生命的本质。这是一个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培育,所谓语文的人文性也即如此。现代语文教育存在的误区之一是只把语文当成工具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有些职业学校把语文课改成了写作课,以为只要教会学生写各种应用文,语文课没有开的必要。这种做法是没有认识到语文课蕴含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精神上的滋养,中华文化以博大精深闻名于世,通过语文课认识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吸收其中的营养,是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其承载的任务,古人曾提出过“文以载道”。我们民族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也是以这种方式代代传下来的。所以语文教育既可看做是对使用工具的学习;也可看做是提高自己思维能力、掌握思维本质,对生命本质思索的学习。两者不可偏颇,其实专家学者们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两者能够统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兼顾它的人文性,那对学生的影响会是巨大的。

二、语文教育的重点。

以语文教育工具性的属性而言,它的重点在于对文本的研究和解读;而以语文教育的人文属性来看,语文教育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精神结构的重组,增强其对美恶的识别能力和提高其审美情趣。可以说,语文教育的重点是其目的实现的前提。而现在我们语文教育所要的结果使许多老师很为难,一方面是学校、社会向老师们要学生的考试成绩;一方面是学生们不囿于教材所限的求知眼神。这种情况曾让许多老师左右为难,因为考卷考的是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使用,强调的是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抱怨老师讲得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以笔者所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的渗透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这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以言传身教、移化潜默的方式把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这不仅是对现代语文老师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考验其工作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的责任首先是培养人的立身处世,其次是教以技能。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是多元的。所以说,一个学生的成才与否是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而一个学生对自身、家庭、社会有成熟的看法和认识,则是语言教育中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篇9

课程性质是一门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对于该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它指导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侧重、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教学评价的倾向等方面。

纵观语文教育发展的百年历史,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未曾停止,但仍未形成定论。各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界定也仍有值得完善之处。本文以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4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及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历史线索,分析各时期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亮点和不足,并阐述笔者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同时重申语文课程性质的重要意义。

一.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4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及评价

(一)亮点:在原来大纲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反映了当时语文教育界对语文课程性质形成的重要共识。

1、工具性

工具说强调语文的实际价值和效能。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叶圣陶认为“学语文为的是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多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1]。

建国后20多年语文教学遭受政治摆布和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性。因而“工具说”——摒弃了极“左”思想对语文教学的严重干预和错误导向。

2、人文性

人文说强调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教化功能。如韩军提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于漪真正将人文性的理念提升到语文课程性质的高度上来认识。

其意义在于使语文课程充分发挥德育、智育、美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语文教育即语文教育。而语言又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任何言语作品外部形式和内部因素水融。因而语言不仅是交际、生活、学习的基本工具,同时作为思想内容、精神情感的载体,负载丰富的人文内涵。故语文课程既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工具性课程,又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全面深远影响的人文性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两份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具有进步性,终结了“工具说”和“人文说”两者对立的尴尬局面,使语文教育走出了长期左右为难的窘境,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和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凸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个方面,并主张二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注意在两种倾向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张力,并促进二者有机融合”。[2]

(二)不足

1、混淆了语文和语文课程

首句的释义主角是“语文”而非“语文课程”。存在偷换概念主体的疏漏。语文(学科)是学校教学的科目之一,而语文课程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过程之一。两者存在着相同的部分,但不能互相取代。课程强调的“过程”、“进程”是语文(学科)所不具备的内涵。因而界定语文课程性质,不能将性质主体替换为“语文”。

2、未能明确界定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未能准确揭示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没能达到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效果。

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及评价

这份最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课程性质的表述如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亮点

1、历史性的突破——定位回归语言文字运用。叶圣陶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语,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3]叶圣陶所理解的语文即是语言。贯穿语文教学基本过程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因而新课标一针见血地揭示语文课程的核心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强调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掌握母语,把握语言规则,进而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定位的回归可谓固本清源,抓住根本。同时,这一规定也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产生重要指导作用。

2、定性主体着眼于语文课程,避免与“语文”的混淆,只有明确释义对象,才有可能准确地界定性质。

(二)不足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迄今为止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凝聚了几代语文教育研究学者的集体智慧,其新锐之处值得肯定。但这最新成果却并非无可指摘,具体表现为一下三处:

1、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仍不准确,未能抓住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外语课程的本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忽视了语文课程与其他外语课程的本质差别在于民族性。语文课程应是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此处扩大了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范畴,有失准确。

2、将任务纳入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句本身表述无误,但揭示的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所承担的任务,并不属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范畴。

3、未能明确界定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他课程同样具备,这丝毫起不到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作用。

四.反思和补充

这十年新课标的历史沿革已然明晰,其中的发展和存在的疏漏也已得到梳理和评析,以历史的发展眼光看来,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有一个越来越准确、全面、完备的趋势,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但离完善还有一定的距离。

从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对课程性质仍未有完善、准确的定论。这是语文课程发展的重大缺失,对其课程性质的准确界定滞后于语文课程的发展,很可能造成语文课程后续发展的不稳定及众多无谓的争论。性质界定不准确很可能导致教学内容选摘、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评价侧重等方面的偏差,因而这一任务迫在眉睫,仍是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教育就是语言教育。而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是民族性,所以语文教育就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语文课程要能体现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的特点。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民族性,核心是语言。只有认识到这一点,语文教学中才会重视祖国语言,才会重视祖国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丰厚的民族文化精髓,才会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才能正确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实现语文课程的任务,才能给语文课程建设以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38页。

篇10

关键词:

大学语文;层进式教学;视角

学什么、怎么学、怎么教等问题应该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点。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对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与时俱进地主动适应新时代对高校语文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教学内容决定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思想,结合多年的高校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笔者拟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角度对大学语文层进式深化教学做点探讨。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形式都是文选式的,即以精挑细选出的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为教学的内容和抓手。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根据这些作品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就认定人文素质教育或人文精神培养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的盛行是窒息大学语文作为培养大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核心使命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我国高校语文出现诸多问题的缘由所在。鉴于此,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应该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根本,并据此切实构建起以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

二、构建大学语文层进式深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般说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而具体的教学内容又决定于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在于以培养学生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核心。根据大学语文的这种教学目标,可以构建起基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层进式的大学语文基本教学格局。而且从语文本身来讲,也是可行的。一方面,从听、说、读、写的功能性视角看,语文教育的核心在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视角看,语文教育要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字,掌握各种实用性的问题,形成对文学作品审美品位和欣赏的能力,能主动认识、理解和传承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也就是说,通过学习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等层进式的四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母语能力。

三、大学语文层进式深化教学的教学内容

1.大学语文知识性教学。就目前而言,知识主要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的语文知识主要是解决关于“是什么”问题的知识,解决途径主要靠获得者的感觉、知觉和记忆等心理感官机能来获得,所以可以直接陈述出来。而程序性语文知识则主要是解决关于“怎么办”问题的知识,解决途径不是靠个人感官而是需借助某种媒介然后经过思维加工才获得。从大学语文的角度来看,陈述性的语文知识,一方面指的是关于“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指的是关于常用字、常用词、常用成语、常用谚语、常用歇后语以及相关自然、社会等方面的一些文化常识。

2.大学语文能力培养。语文能力主要是指个体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基于个体智力之上的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对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使大学生在对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具备更加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3.大学语文情感性教学。语文情感即是语文课程中所承寄的一定感情。大学语文所选的文章大都是一些经典性的代表,它们要么反映个体的生理性的物质需求,或者反映个体的社会性的精神性需求,而且主要侧重于比较稳定的、社会性、精神性层面的情感。因此,在进行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时要比照语文所体现的情操、情怀、情趣以及情思对大学生层进式地进行思想、道德、审美和人格的教育。如果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很好地基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对大学生采取层进式教学模式,那么不仅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系能够科学地建构起来,而且也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还能够破解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局。

作者:李新荣 单位: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篇11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规律的重要体现,统领语文教育的整体指向;是语文教育发展的指向标;并制约着语文教育的发展与变化,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要素;如何理解与认识语文教育的本质,是把握语文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因而,受到语文领域各界人士的重视与激烈的讨论。本文试图从人性本身的视角来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以便丰富语文教育本质探究的内容。

一.何谓语文教育

究其“教育”的涵义,并无定论,但有狭义与广义之理解;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专门组织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通过学校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以影响,陶冶其思想和品德,便于学习者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

德国教育理论家沃尔夫冈·布雷岑卡(Wolfgang Brezinka)针对教育术语“具有非常不同的含义”这一现象,并对德国、法国、美国、荷兰、英国、前苏联等六国著名教育学著作对教育所下的定义进行比较,认为,“在‘教育’这一问题领域中,概念的混乱是国际性的。这足以表明,如何对教育这一概念作出科学的理解与规定,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人类为了更好地实现延续与发展而兴起的一个专门化领域,这个领域不仅要保证文明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而语文教育在具有教育共性的同时,也具有语文学科的个性;语文教育追求生活世界的回归;对美的向往,众多学者认为语文教育是审美教育,语文教育是人为了对生命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引导,以促进人的审美化发展,提高生命质量的一种自觉的教育活动。语文教育对美的追求,正是生命本身自觉的、本性的追求,也是语文教育对受教育者的人性关怀,即对受教育“主体”的美的一种追求、一种体恤与关怀。

二.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从哲学来看,教育的本质所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本质是事物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的规定性。人们对于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教育观,并从总体上决定着他对教育的外延、内涵与教育的现象和本质问题的认识,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问题。一个人的教育观无疑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支配人的教育行为的直接因素。

1.人性选择:生活世界的回归

教育的一个终极目标即促进人的发展,而语文教育使人更接近于生活的真谛,从而去理解世界的真谛,并逐步趋于世界本原,使人更适应于世界的发展趋于生活的真谛,是人性对生活世界的选择与回归。

第一,语文教育指向趋于“人的生命意义追寻”。人的生命是一个完整的、持续的、充满种种创新特质的富有意义的过程,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融合。理性教育的过分强化,将走向理性主义的极端化,而感性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是对理性教育的弱化,也将最终促使两者融合,从而真正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本身就有对感性教育的赞同,特别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不能是单纯的理性教育,语文教育应该是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融合。

第二,语文教育趋于“人的现实生活的本原”。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以制度化、概念化、符号化和抽象化的理念强加于受教育主体,造成教育生活规范化、程序化,儿童的教育失去了儿童的“特色”,成人化的教育方式使儿童的教育提前,如当今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的“中学化”等趋势,让受教育主体超越了年龄本身的局限,违背了教育的阶段化、受教育者的阶段性等教育规律。而真正属于人的本身“生活化”需求被隐蔽,甚至泯灭,所以,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当今语文教育的迫切需求,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教育的生活回归是必然。

第三,语文教育趋于“生活世界的建构”。人是社会群体动物,趋于社会的集体的生活,因此,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即促使人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的一员;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涵其中》一书中曾指出:教育要引导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也对生活世界的建构提出相应的理念引导,为促进生活世界的建构提出法理依据。学科教育即语文教育不应该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输,更应该是对一种生活的建构,特别是受教育主体的生活世界的建构;改变以往知识为主体的应试教育,应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并行的生活教育;改变以往教育主体的单一性,应趋于的多元化、多样化;使语文教育趋于对受教育主体生活世界的建构。

2.人性情怀:美的追求与向往

语文教育的本身就蕴含美的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与素养,同时,也是受教育主体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的现实反映。也是语文教育对受教育主体的一种人文关怀与关切。

第一,受教育主体的审美向往与追寻。语文教育的本身就蕴含对受教育者的关怀与关切,是对主体美的追求的一种回应。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既然美如此重要和如此有价值,教育就应该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核心的社会活动”。同时,进一步阐述美的教育“才能发挥教育最大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只有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结构,才是人类走向创造,走向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走向幸福生活的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把美作为价值的本质,把审美情感作为人的本质,充分表明了美在人生命中的重要性。

第二,语文教育对受教育者审美追求的回应。有研究者持这样的观点,培养美的高尚的心灵是教育的本质。他论述的理由是“美是价值的本质,美的价值构成价值体系的根部,是各种价值相互渗透的中心,所有价值从某方面说都是审美价值”。美的价值是评价社会一切价值的标准。但是,美的获得不是全靠教育实现的,还有社会活动等途径,如果将它们也包括到教育中去,那么教育的本质则失去了作为区别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标准的功能;同时,教育的本质只是“人的美化”也属片面之辞,美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不能代替整体的教育,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主要目标,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和价值所在。

3.人性存在:生存方式的呈现

教育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存在,是人们理解世界,与世界沟通的一种重要渠道,知识贯穿其中并实现知识的传播与流通,进而促进人的发展,是人发展不竭的动力;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语文教育正是人性的存在方式,实践的重要方式。

第一,语文教育是人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存在。教育是个体的人和人类形成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人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作为通过创造和享用文化而展开的人生的存造过程,以及人生意义的实现过程,不是在零乱的日常生活中自发地进行,而是在各种有意识的特定社会实践领域的支撑下自觉地进行,教育就起着重要的指引和引导作用。

第二,语文教育是人进行意思活动的重要方式。教育本身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自我意识和未来意识。通过反思和自我意识活动,教育时刻关注着个体和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发展样式,从而推动人们对新的生存方式的自主探寻和追求,获得人自身意义世界的增殖,使拥有教育这种生存方式的人继续寻求更多美好生存方式的可能。

4、人性关怀:主体的自我理解

第一,语文教育需要应给予受教育者“自我理解”的权利。在语文教育中,受教育者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受到关注,这样会影响受教育者的学习状态以及知识的内化程度。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师在关注教材本身内容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理解,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还是在课堂中学生状态与表现,同时,给予学生自我理解的空间,反思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