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09:27: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港口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港口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份额。比如,美国地东海岸经济圈依仗纽约为中心而繁荣发展,西海岸的洛杉矶,也受益于大西洋的港口贸易,日本一个区区岛国,却因为多面临海,形成了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我国同样也是如此,临近太平洋的城市,比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城市,因为靠近海岸,城市发展欣欣向荣。具体分析来说,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港口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港口经济主要是指港口运输业的发展,其次是指因为与港口运输业相关的一些列经济发展。比如,港口仓库的存储、物流贸易的发展、服务加工业的发展、还有运输贸易的发展。这些产业因为港口经济的发展而一荣俱荣。港口经济的发展会极大地带动其他周边产业的发展,而且周边产业的效益比港口经济带来的效益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国民生产总值做贡献,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岗位。
二、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取得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产业集群就是企业群落,这些企业部落并不是互无关联,而是因为中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和支撑而形成的具有竞争力的群体。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提高了竞争力、可以实现各个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让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企业不再是孤零零的个体,而是抱成一团的企业群体。企业在竞争中又有合作,能让企业实现大规模的经济效应,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港口建设能够促进一系列的产业发展,形成沿港效应的发展。首先,港口经济运输方便直达,减少了不少的中间环节,节约了很多成本。其次,港口建设中有许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码头建设、方便直达的公路、铁路等,这些资源可以让临近港口的产业尽享其用。一系列的港口基础设施可以让与此有关的企业尽得其用,并在港口周围聚集发展,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部落,取得了集约型发展,取得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三、减少了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说中国地大物博,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资源就非常少。对于这些有限的资源,我们应该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即让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地利用,有些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当今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低能源、高效率”。港口经济占据最优势的地理位置,最丰富的资源,因此港口经济中应该发展循环经济,早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看中国的窗口和发展贸易的主要集聚地,临港地区应该积极探索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各个地区之间形成示范效应。
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格局
经济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这个丰厚的基础,由于资源分配在各个地区分配不平衡,就决定了交通在调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港口作为海运的一个重要中转口,成为配置调解资源、调解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中转口。港口经济如果想要得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依靠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传统产业的模式,还可以开发新产品,吸引新客户,还可以加强管理,抓好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产量。同时,港口经济还可以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和发展,提高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如此一来,尽可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而且,现代化的港口建设可以提高本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能力,并且为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集约式的港口建设可以降低了资源运输的成本,为本地区的竞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港口的周围聚集着许多竞争力强大的公司和企业,它们围绕着港口经济,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链条,给许多的供应商提供了很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极大地优化产业结构的布局和分配。
五、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各个区域之间的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互通有无,降低经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港口经济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可以形成密密的交通网络,实现经济、信息、资源之间的交流。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让企业形成集约性发展,企业之间可以一个产业链条,让区域经济得到丰富、集中的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发展让整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得以欣欣向荣。
六、港口经济可以改善周围的环境,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
港口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原因,可以极大地带动周围经济的发展,改善周边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在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港口经济是经济中的一个重头戏,港口经济不但可以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国民升入、增加人民的就业机会,为国家提供税务收入,为国家的经济做出贡献。另外,港口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周围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区域的形象创设一个优渥的形象,让国内外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向此处,有梧桐树自然可以引来金凤凰,有了优秀的环境,优秀的技术和人才自然也会纷至沓来,从而带动了周围腹地经济的发展。有了资金、技术、人才和优秀的环境,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而言之,港口经济本身具有丰富的经济效益,带动周围形成产业集群,并且引领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了产业布局结构,同时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佩鲁最早提出以“增长极”为标志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在他看来,经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在空间的某些点上集聚,于是形成了增长中心或增长极。它们会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即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但最终归结为城市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优势。
2.增长极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总体上看,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还有两大缺陷:一是过分强调发展极的正面效应而对负面效应不置一词;二是将发展极建筑在抽象的经济空间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和赫希曼,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弥补了这二方面缺陷。
(1)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的或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即“累积的地区增长和下降”理论,并使用“回波”和“扩散”的概念,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极)对其他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
(2)赫希曼的“边际不平衡增长理论”。赫希曼认为,凡有关联效应的产业,不管是前向联系产业还是后向联系产业,都能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
(3)布代维尔的“地理性增长极”理论。布代维尔把增长极概念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发展成具有更广泛的区域范畴,将地理学中的“增长中心”这一地理空间概念引入佩鲁增长极,并正式提出“区域发展极”概念。认为创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导产业中,而主导产业群所在的城市就是增长极,它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腹地的发展。
3.增长极理论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至今,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向新区域经济理论的渗透。在向新区域经济理论渗透的过程中,很多理论推动了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①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资本或人力资本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减对经济增长的约束;②新经济空间(场)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大空间是自然空间和经济空间的总和,内含各种事物,具有广泛性、叠加性、波动性、联系性和相互包容性;③地域集群理论,该理论指出增长极定位的原则是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④核心-理论,该理论认为核心和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发展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会阻碍核心区本身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的扩散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核心、之间的差距将逐渐缩小,空间经济将呈现一体化格局;⑤点轴理论,该理论更加强调非均衡发展、区位优势和区域效应,凸现凝聚力、协同力、聚集效应或规模效应,以及多种生产要素的互补,并力图打破僵化的行政区划的约束。
(2)向新产业空间理论的渗透。这里讲的新产业主要是指高科技产业,在向新产业空间理论的渗透的过程中,诞生的主要理论有孵化器(创新中心)理论和“粘胶效应”理论。孵化器(创新中心)理论强调:新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崛起和繁衍是新兴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政府应通过各种措施和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孵化环境和生长机制,用以降低创新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开发成本,提高新兴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防止新兴增长极或增长中心资金、企业和人才外流的“空沿化”和“空壳化”,“粘胶效应”理论应运而生,同时衍生为四种类型的粘性区域:一是马歇尔或意大利式工业区;二是舵轮式工业区;三是国家拉动式工业区;四是卫星式工业平台区。
西方增长极理论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理论演衍和有力的经验验证,日臻成熟。它尽管有某些缺陷和局限性,但仍
不失之为发展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之一,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在现实中,伴随某一区域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相应的生活条件也会随之提高,虽然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对居住环境相应有较高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是相辅相成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起着客观的推动作用。近些年,环境艺术设计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趋进步,从本质上来讲,环境艺术设计包含在社会意识的范畴中,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环境因素设计的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好比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壤,它为环境因素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生长条件,因此,它们任何一方的发展都在紧密相连,只能从主观因素和整体发展方向去探讨,才能使这种研究不论从理论意义还是实用价值方面得以深远。
1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1.1环境艺术设计与区域建筑设计息息相关
建筑设计包含在环境艺术设计里面,任何一个区域的建筑,都要有比较显著的建筑特色才能体现出城市的特色,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在发展中必有的创新意识,也是城市在逐渐改革中具备的重要特点。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区域的建筑在整体设计和构造方面都不相上下,那么不仅会让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产生视觉疲劳,也根本不会对外来人口有吸引力,因此就会影响到外来投资与贸易。所谓的区域特色,就要以特定的区域文化为基础,充分发挥环境艺术设计的专长,为打造区域的整体风格并设计出区域标志性建筑而努力。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与区域建筑设计息息相关。
1.2环境艺术设计对区域建设起了积极引导作用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如果每天生活在固定的区域中,迎面而来的都是高大的建筑物没有什么绿色景物,就会让人感到非常压抑。虽然建筑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标志,但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如果缺乏生机盎然的绿色,就如同给我们围上了一层冰凉冷漠的屏障,不仅让心胸感到沉闷,精神也会非常紧张。这时候环境艺术设计就可以充分发挥它的积极引导作用,为城市的绿色美化做好工作,它是一种积极的思想、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一种让区域经济呈现勃然生机的强化剂,比如很多人比较向往云南丽江的生态环境,那里风景宜人、生机勃勃,在纯天然的美景下擦拭掉心灵上的尘埃,人在精神上就会感到一种宁静、平和,在那里生活且不论经济条件如何,但幸福指数相对偏高。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只要巧妙运用就会把大自然注入到区域建设中,让我们在有限的区域内同样感受到无尽的幸福与快乐,让我们有效地释放压力每天拥抱自然的无限美景。
1.3环境艺术设计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可以说,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发展要以便利的交通促进贸易往来、以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投资者的眼光,而环境艺术设计能够通过自身的作用对区域交通的建设、绿化道路的设施、大型商超的设立、医院和学校的建设以及居民居住环境的建设起重要作用。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城市区域中有完备的健身器材设施、清新宜人的绿化环境、交通便利的医院以及学校,是不是让我们感觉这个城市的人文环境非常适合生活呢?环境艺术设计通过不断的创造、不断的思索、不断的追求,不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城市的艺术美、建筑美,也让我们切实体会到身心的舒适和精神的愉快。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4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价值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区域经济的进步发展当然离不开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我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特殊的地理面貌和风俗习惯,正是这些不同才造就了区域经济的特色。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恰好能有效结合每个区域不同的地理风情和历史背景,给我们留下直观清晰的区域环境,让在这个区域中生活的人们从视觉上就能感受到城市的历史风貌,比如山西平遥由于完好的建筑而为整个城市赋予特殊的历史气息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所以,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鲜活的血液,使整个城市充满生机盎然的旺盛生命力。
2如何充分利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1把区域经济的历史元素有效融入与扩大
我国每个区域的经济状况不同、历史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同,那么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也会由于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经历有着不同的故事。每个区域城市的发展都承载着当地人们对它的深切怀念,人们只能通过区域城市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和设计风格对于这个区域有更充分的认识与了解,本区域的人文精神对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可以利用自身的特殊优势,把区域内的历史元素有效融入于扩大,在保护历史文化和历史建筑的基础上有效融入现代建设的新思想,为我们打造独具历史内涵的区域建设。虽然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促进区域经济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有效地将现代与历史进行完美融合,使其能够在凸显区域历史元素的同时又能体会到浓浓的现代气息,那么这个区域就有非常独特的美感。
2.2充分利用区域的文化差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国家,国土面积辽阔,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但就南北方的划分来说,在气候方面就有很大不同,这些复杂的环境使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以及经济有明显差异,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恰好可以利用这些差异发挥更广泛的设计特色,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设计中把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民族文化、民族经济、民族艺术充分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相结合,并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将人类活动与自然特色有效融入,使之在整体上更加和谐、统一,人生活在自然中就要受到自然的制约,但人又在创造自然中起着决定作用。所以,要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区域的文化差异,在遵循和谐共处的原则上使环境艺术设计做到因地制宜,力求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资源,让区域经济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3重视环境艺术设计的优秀人才
若想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就要充分发挥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作用,那么培养环境艺术设计的优秀人才是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我们知道每个城市的经济文化不同、历史风情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设计者要根据这些不同加上自身拥有的丰富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符合区域生活的人们审美意识的情况下通过大胆实践和创新意识,与时代潮流步伐一致,用高超的艺术素养为我们建设独具特色的区域环境,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体验到这个区域的整体内在美和文化特色。
2.4对区域经济进行有效规划并确保建设
资金供应每个区域的经济建设,都需要独具慧眼的人持有独到见解和果断的决策,这个统领着区域经济建设的决策者要有长远的眼光、灵活的思维、独特的审美观以及让人信服的魄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区域经济建设进行有效的规划。当然,决策者再深谋远虑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后盾给予支持,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不论区域的规划设计还是实质的建设程序,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来源。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案要在建设资金的充足供应下才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优秀的建设规划中才能表现得更完善。
2.5在充分利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
地区贸易与旅游业从客观方面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就是一种有效的生产力,它不仅推动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吸引着很多外在的有利投资因素。充满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区域城市,能够吸引四面八方的客人,而先进的社科教育、充足的旅游开发资源、外来的金融融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互作用密切。所以,充分利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能够为区域经济带来很多有利条件,不仅能大力发展区域贸易与旅游业,而且带动了科教文化和金融的进步。
3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明白了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新世纪,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息息相关,一个区域的外在形象不仅能让生活在当地的居民感到身心愉快,也能给外来者留下美好印象。环境艺术设计要与特殊的区域经济、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互相结合,在满足现代人审美观点的基础上完美地融合设计元素,为我们呈现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精神面貌,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源,带动当地的旅游业金融业的发展。总之,二者要互相结合起来才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区域城市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永来.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J].区域经济,2016(14).
[2]张乐.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5(01).
[3]王宏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2008(11).
[4]杨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特色观[J].装饰,2013(01).
[5]王增.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交际,2016(08).
[6]潘晶.浅谈国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发展[J].知识经济,2013(07).
[7]王威.对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05).
[8]张引.论“突显地域特色、服务区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J].现代装饰理论,2015(09).
1.1区域产业合作和产业转移的加快哲学观指出,矛盾具有特殊性。而我国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上,每个不同地区都具有自身的天然地理特征和自然区位优势以及自然资源优势,也不例外的都具有各自的区域短板和发展局限性。于是区域合作便应运而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迅速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总量。并以此为引导实现区域间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交流。
1.2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讯是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的血脉联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展提供了便捷之路。截止到目前根据资料显示,我国高铁里程达到世界总里程的一半,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50%,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3政府政策的支持除了近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以及长江经济带以外,我国三十年来发展成熟的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国家级特区,上海浦东、重庆两江、甘肃兰州等国家级新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1.4人口的跨区域性流动人口流动是自古以来都有的“天然”现象,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科技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样化和频繁,而人口流动也越来越容易和便捷,尤其是农民群体在城乡间的往来流动占绝大多数。这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人力支持,为较落后地区带来了思想变革的先兆。
2我国区域一体化及法律治理中的问题
国内经济一体化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种政策性支持和调控,例如逐步取消和打破阻隔各地区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等等。同时根据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点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但是仅仅依靠政府是无法圆满地从彻底上解决问题的,除了政策性支持和引导之外,政府应寻求和积极力促各地区间的更普遍和更深层次上的互补双赢与合作,建立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法律治理模式,但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治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2.1缺乏统一遵守的合作协议或章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没有根据各地方的利益诉求去建立各地共同遵守的区域合作协议或章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个区域的政府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并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但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各地政府为了各自政绩而忽略区域全局的建设,强化各地方的资源配置和重复建设,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市场分割的盛行,由此可见利益分配问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问题[2]。我国当前区域合作主要通过区域合作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基本上是单一领域的合作协议,缺乏基于共同利益诉求的协议约定,因此难以形成真正有效并可持续性的区域合作机制,最终难以实现共同利益。
2.2缺乏区域政府间的长期合作机制我国部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主要通过制定行政协议来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虽然引导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措施代表的只是发展的方向与发展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性的、长期制度化的机制,更遑论符合法律精神的违约责任认定机制和解决纠纷机制[3]。如果缺乏区域间争议解决机制,会严重限制政府间的合作。
2.3限制了社会公权力的作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忽视了公民参与治理的作用,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并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与民众息息相关,公开是区域一体化法律治理的重要要求。法律治理的公开机制能够有效地保证各区域之间政策运行的透明度,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促使各地区之间及时获取信息,学习实践经验,形成合作和互动。通过发展区域中多元素和多主体的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体,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权力的作用。
3法律治理模式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有利于实现区域合作效益的最大化,而法律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律治理模式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治理是行政管理中的新型沟通合作理性,在权利运行方面,治理是关系到上下、水平方向的互动管理过程,各地方政府进行协商与合作,制定共同目标,共同实施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与职责[5]。每一种社会治理模式都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法律结构,法律治理模式中主要分为三种模式。
3.1硬法治模式区域治理中的硬法治模式指的是确定的、可预期的法律,能够保障社会的秩序和基本价值观念,从而满足社会法治化的需求[6]。但在区域法律治理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运用硬法,也没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硬法治理。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中硬法很多时候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
3.2软法治模式区域治理中的软法治模式指的是由区域各地方成员协商一致,共同制定发展经济的规章制度,软法律虽然不具备强制力,但是各个地方成员必须遵守,具有约束力[7]。软法律模式的缺陷就是过于理想化,在当下社会无法真正实现民主与法治,各个成员从自身利益出发,如果一方不遵守协议,会造成其他损失。
3.3混合治理模式混合治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软法和硬法的优势,能够充分实现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硬法和软法的有效结合使法律治理更具多元化和有机化,软法有利于回应社会对公平、法制的需求,硬法能够确保区域中各个地方的遵守程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法律治理的重要手段。
4构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法律治理
4.1法律治理的实践轨迹区域行政协议和区域性组织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期的法律治理机制,其中行政协议指的是各个政府机关之间缔结的协议,行政协议不仅用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内容也逐渐向合作和发展转变,逐渐成为重要的法律治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进行统一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的改革,破除各地方立法,因此我国在改革法律治理的过程中对地性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和协同立法,并采取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的领导方式,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了区域行政协议、区域合作组织、区域协作立法、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等五种法律治理方式。
4.2法律治理中的政府首先要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体系,借鉴国际上欧盟的成功经验,注重基础条约的重要保障作用,并广泛运用于我国区域中各地方内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法律制度进行引导,各个区域内的各地方是公平、平等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以及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立法进程,明确各个地方政府在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职责,避免地方保护主义。通过立法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区域一体化领导组织机构,加强各区域间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各区域的领导集体组织,并形成长期的合作机制。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应要相互协调,逐步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导协调机构,并制定符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逐渐形成本区域长期的发展模式。最后要不断完善司法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地化解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各项矛盾,如果无法有效地确定责任的承担主体就会阻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司法纠纷解决机制中建立有效的司法纠纷化解机制,及时解决各地方政府、公民与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矛盾与纠纷,促进矛盾的有效解决。
4.3法律治理中的公权关系法律的制定在于反映民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应充分体现社会公权关系,充分体现民主协商性在法律治理中的作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主题更加多元化,公民能够代表公共自治区的广泛民意,与此同时,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应更加开放,向社会与公民的各项利益诉求开放,最终法律治理机制更加注重商谈、合作,注重与各个地方的沟通与对话,强调共同的认同和共识,促进区域各个地方的共赢。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78-02
1 襄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分析
物流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战略要服从和服务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又要服从和服务于更大经济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因此,必须把襄樊经济区域物流发展问题放到市域、省域和国家域的大棋盘中去认识和讨论,才能得出高瞻远瞩且深思熟虑的真知灼见。
1.1 催化中部崛起的增长极: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过了持续高速增长的近30个年头,中国GDP总量增长了10倍左右,年均增长率高达9%。按世界银行的话来说堪称“中国奇迹”。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无法独善其身,并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始了实质性的调整过程,中部崛起开始真正成为我国经济振兴的新突破口。
金融海啸后,国家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国家也希望从地域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口,将中部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来促进经济的复苏。为此中部崛起被重新提了出来,并于2009年9月下旬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性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计划》(下称《规划》)。《规划》中提出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重点是加速推进或尽快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明确了中部崛起的发展方向是“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任务和“两横两纵”的发展思路。
此次《规划》出台,是继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长三角、珠三角规划后,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又一重大布局,标志着中部崛起这一国家战略实施向纵深推进,中部崛起开始真正成为我国经济振兴的新突破口。这是因为一方面,中部地区是连接沿海和西部的主要纽带,发挥出中部地区的作用,能起到有效盘活全国一盘棋的效果;另方面,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部六省GDP总量占全国GDP的总量,基本上是一年平均提高半个百分点,现在已经达到21%左右。同时中部地区由于并未继承东部的外向型经济特征,拉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和消费,所以2008年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情况下,中部地区的经济仍能保持较快的速度发展,说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更为稳定和具有可持续性。
1.2 打造鄂西北经济制高点:湖北省域发展战略的调整
湖北承担着促使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重大使命。但是,作为九省通衢的湖北在拥有众多优势的同时,又存在着发展战略上的明显缺陷,其中最严峻的一点体现在湖北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上。湖北原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定位为一手抓“武汉城市圈”建设,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其结果县域经济没有发展起来,武汉一枝独大和其他二级城市发展缓慢并存,成为湖北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新形势和新使命要求湖北省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必须作出重大调整。一方面,湖北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强力引擎,需要更多的持续发展增长级;同时武汉城市经济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和社会自我发展实力,在整个中部区域的优势竞争地位已经完全确立并且已经无法撼动,可以充分放手进而换档提速启动省内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另方面,从近年“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和武汉的带动作用中受到巨大启发,就是要坚定的加强中心大城市的建设,精心建设具有一定辐射能力和带动力的中心城市,精心培植起面向未来的产业群。有了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县域经济一定会被强行带动发展,而不是本末倒置。这种新认识和新的现实条件构成了对湖北现行发展战略的修正和调整,代之而出的是一个“武汉城市圈”和两个“副中心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新战略思维。新战略的经济目标是在经济总量上(GDP),襄樊和宜昌两个副中心加起来等于武汉这一个中心(武汉市2008年GDP接近4000亿,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GDP之和刚过2000亿元,只有武汉的一半)。在经济格局上真正形成武汉-襄樊-宜昌多极发展的湖北经济大三角。
新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湖北经济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新阶段。不久前推出的湖北深圳工业园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成为湖北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启动标志和重要抓手。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出现实质性重大转折,那就是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战略部署和实施之后,实质性的启动了湖北经济发展副中心城市的建设进程,而且已经找到了这个第二阶段现代化发展的切入点襄樊,同时也为襄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了厘清和定位,那就是打造鄂西北经济制高点,塑造新的区域增长极和西部经济发展推进器。
1.3 增长极和推进器:襄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抢占区域制高点:以不久前“湖北深圳工业园”落户襄樊为标志,说明湖北的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更为实质性的发展举措,那就是以襄樊作为湖北第二阶段现代化发展的切入点,着意在鄂西北打造争霸区域经济制高点,抢先占领渝东北、陕东南、豫西南、鄂西北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积聚最高点。襄樊这个经济“桥头堡”的建设,其在湖北战略棋盘上的意图十分明显,而且针对性强,时间点选择好,露出了占先而后争霸的深远意图。这也是对襄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
培植新的增长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打造产业转移平台”,这是湖北经济发展新战略中对“武汉城市圈”以外的广大地区的产业发展思路所作的基本定位。将湖北深圳工业园落户襄樊,不仅仅只是标志着襄樊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在主动加强与深圳的战略合作方面走出关键而又坚实的一步,而且似乎还蕴藏着由襄樊代表湖北去主动承接来自深圳的产业转移,代表湖北去加强与东南部经济体的战略与产业合作,代表湖北去建设面向未来的新的产业发展基地的更深的意味。加之香港工业园协议的草签,襄樊占尽优势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推出,把襄樊作为振兴汉江经济带的重要力量进行规划等,无不蕴涵着倾力打造襄樊区域新增长极的良苦用心。
打造西部经济推进器:襄樊处于中西结合部,承担着西部经济发展推进器的责任。襄樊作为湖北仅次于武汉市的一座大城市和鄂西北唯一的一座大城市,在鄂西北地区又具有独特的交通、地理和资源优势。襄樊不仅要积极接纳、融化东南部地带传递过来的各种新技术和一些产业部门为己所用,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而且还承担着将本地区积累的管理经验、技术、产业等有计划地传递到西部地带,带动西部地区特别是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的秦巴经济走廊地区的发展。这是作为区域大城市的襄樊不可推卸也无法回避的经济社会职责。
襄樊区域经济作为湖北新的增长极一旦成功,必将对周边地区产生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强大辐射作用。增长极有着强大的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物流的发展尤其使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同时,物流业的发展,也会使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加大,使商品、技术、信息流动到西部地区,推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2 发展物流业在襄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等。会议指出,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我国物流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2.1 物流业的宏观和微观作用
物流即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现代服务产业,与物流有关的产业在我国的GDP中占20%以上。
发展现代物流的究竟意义,在于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更多的产品;创新发展方式,使制造业和流通业在现代物流业服务的支撑下形成产业集聚,由此形成新的产业布局调整,为经济的高效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2 物流业与襄樊区位优势的发挥
襄樊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在全国区域经济棋盘上,襄樊位于秦巴经济走廊东端的山前平原地带,其与周围的武汉、西安、郑州、重庆等特大城市之间形成一个方圆近10万km2 以上的吸引和辐射范围。从省域经济格局看,襄樊是湖北经济“大三角”中仅次于武汉的重要一极,其经济吸引和辐射范围覆盖整个汉江中上游。从鄂西北地区看,襄樊是鄂西北地区唯一的铁路枢纽、高速公路交叉点、国家一级光缆干线交汇点,也是鄂西北地区的经济、物资贸易和交通信息中心。
得天独厚的物流区位优势。襄樊古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在当代则是联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重要的区域通枢纽、物资集散基地和信息港之一。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襄樊境内有一条水路、二座机场、三条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汉丹、焦柳、襄渝三条铁路在襄樊交汇,是我国铁路运输八纵八横网络中的枢纽之一;襄北铁路编组站是全国13个特大型编组站之一。麻竹高速的开建和郑渝铁路的规划,更会直接改善南漳和保康这两个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很丰富的山区县的交通和物流条件,为襄樊地区的区位优势再加一分。
充分利用罕见的物流区位优势打造大物流,把区位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营造强势经济体,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应该是襄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不二选择。
2.3 物流业与襄樊区域经济战略的推展
襄樊近年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加快。五年来首次超过全省的发展速度,2007年襄樊县域经济的发展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金融危机肆虐、自然灾害频发的2008年,襄樊GDP增长了14.6%,主要经济指标都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取得了GDP过千亿、工业总产值过千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超过1000家的优异成绩,成为继武汉、宜昌之后省内第三个“千亿城市俱乐部”成员。襄樊旋即提出GDP 4年再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即到2012年GDP达到2000亿,年均递增14%至15%。
襄樊实现新目标的重要举措是超常规地发展工业经济。计划全市工业增加值3年翻一番,到2012年突破千亿元大关,从2008年的412.9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1040亿元。为此推出了六项战略措施⑥一是大力实施“百亿产业”工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到2011年,形成一个千亿元龙头(汽车产业)、7大百亿元支柱(食品、纺织、电力、医药化工、建材冶金、装备制造、电子电器)为主要支撑,其他传统产业明显提档升级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大力实施“百亿企业”工程,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到2011年,全市过200亿元企业达到2家(东风汽车股份公司、风神襄樊公司),过100亿元企业达到1家(航宇救生装备公司),过50亿元企业达到4家(德纳车桥公司、骆驼蓄电池公司、神龙襄樊工厂、3611工厂),过10亿元企业达到40家,过亿元企业达到30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0家以上。三是强力推动“百亿园区”工程,促进工业经济聚集发展。市区重点建设汽车工业园、高新工业园、湖北深圳工业园、余家湖能源化工工业园、樊西都市工业园五大工业园。四是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五是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实力。六是扎实推动科技进步,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一方面,未来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关乎着襄樊未来区域经济战略的有效实现;另方面,物流产业本身作为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襄樊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高瞻远瞩,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选择合理的发展战略取向和路径,从而奠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沿海东部城市。分析城市竞争力,客观地评价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潜力,帮助城市认清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能够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目前,在区域经济带来巨大规模效应的情况下,城市更应该准确判断在本区域内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在提升本城市竞争力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提升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城市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城市竞争力,从广义上讲,是指城市通过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利用各种途径增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文明要素的能力,在发展层次上表现出比其他城市更强、更持久的特征。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战略目标在于促进城市及其所在的区域经济社会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科学地评价城市竞争力,需要建立在一套合理完备的指标体系基础之上,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1】。
本文主要结合相关数据,从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对外开放竞争力五个方面,对浙江省11个主要城市的单项竞争力进行了考察。其中,在经济竞争力方面,排名靠前的有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和绍兴,较落后的是金华、台州、湖州、舟山、衢州和丽水;在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居前的依次为杭州、宁波和温州;在文化竞争力方面,居前的依次是杭州、宁波、舟山和嘉兴;在环境竞争力方面,排名前三位的是宁波、杭州和绍兴,排名后三位的是温州、台州和丽水;在对外开放竞争力方面,由于区域条件和投资环境好,杭州、宁波、嘉兴和绍兴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就浙江省11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而言,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得分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竞争力最强的城市
首先是宁波,其次为杭州和舟山。宁波和舟山的突出优势在于港口资源丰富,有天然的深水良港,在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偏向对外的混合发展模式,综合实力很明显;而杭州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2.竞争力较强的城市
义乌和温州在列,两个有自身特色的城市。义乌是国际知名的小商品城,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很大,为义乌的城市竞争力出力不少。而温州是率先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城市之一,民营经济发展的很好,创造出温州模式的经济发展格局;
3.竞争力较弱的城市
包括嘉兴、湖州、绍兴、衢州和台州,其中衢州的发展滞后与地理因素有关,绍兴的竞争力弱可能与行政规划方面的因素有关,台州的竞争力弱,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其是人口大市,拉低了人均GDP水平。【2】
一般而言,城市竞争力的状况与在本区域经济发展地位是直接相关的。城市竞争力强的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会占据重要地位,可以对本区域其他城市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反之,亦然。从以上的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台州市的城市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第二、三产业产值较高,人均收入也较高,但是城乡差距相对较大,沿海的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对外开放程度并不高。【3】在这种情况下,台州市在区域发展地位中就相应地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浙江省城市竞争力仍然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是分布不均。各城市应当自身的发展特点,在资源、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高,提升在本区域内的发展地位,尤其是目前尚处于弱势地位的城市。作为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台州市,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硬件条件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是优化投资环境和支持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提高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通过城市规划实现每一个子系统的协调运作,从而促进大系统有效的发挥作用,还要避免重复建设,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现象。同时,还应将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和环保规划协调起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4】。
2.发展特色产业,自觉参与区域分工
主要表现在各城市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5】优势各异的各个城市,要着力探索出与自身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模式,例如,有良好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的城市,可以适当考虑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农业优势的城市可以探索出现代绿色农业和食品业的发展道路;资源较丰富的城市,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成为区域内重要的资源供应基地。从浙江的实际情况来看,台州市可以利用沿海的区位条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出独特的经济模式。
3.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技蓬勃兴起,信息化浪潮不断涌动,世界电信产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电信业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也引发了人们对电信业的关注和研究。
1 区域:电信业发展的立足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电信业发展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上进行:一是技术的角度,二是经济的角度。如果撇开技术的角度而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电信业的话,当前的研究又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从宏观层面研究电信业的本质属性和一般意义上的规律性;二是从部门层面上的研究成果斐然。但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立足于区域,产业的整体性是由普遍布于各个区域的内容构成的。中国电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异军突起得益于各区域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如果没有各区域电信业的普遍发展,很难想象中国电信业能有现在的发展成就,因此,探讨中国电信业的发展问题也应该从区域的角度着手。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经济活动的区域化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土面积的广大必然造成资源赋存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历史沿革轨迹、人文背景以及政策操作等方面各区域间存在很大的不同,由此产生根植于本区域各种经济因素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存在,本身就说明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共性,区域之间经济活动的差异性。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各区域各种经济活动差异性的综合表现。
“七五”以来,从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一方面各区域电信业的发展显著,另一方面各区域电信业的发展不平衡,而这些都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差异有密切的联系。从区域的角度看,区域电信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和带动区域电信业的发展,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也必然会反映到区域电信业之间的差异上来;反过来,区域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使其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日趋增强,区域电信业之间的差异也必然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容进而促使差异的形成和强化。因此,从区域角度对电信业进行研究,至少会更加有利于以下的工作:
(1)全面了解各区域电信业发展的异同,掌握其规律性,为指导区域电信业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2)充分认识电信业在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指导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3)正确把握区域电信业之间以及区域电信业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电信业之间、区域经济之间、区域电信业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2 区域经济理论中电信业研究的痕迹
尽管在区域经济理论中并没有显著的对电信业的研究,但这并不妨碍区域经济理论为我们从区域角度对电信业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一,区域经济理论中所涉及的产业研究已反映出各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性;其二,通过对区域经济理论的透视,已经显现出电信业发展的区域痕迹。
2.1 产业区位理论与电信业区位因子定位
产业区位理论是研究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首开了产业区位研究的先河。他在1826年撰写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阐述了农业生产的区位差异性,认为各个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应具有各自适宜的区位。此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的空前发展使基础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2]一书,创立了工业生产的区位理论,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力,其中运费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继韦伯之后,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 Palander)认为产业活动的位置应该以生产的所有费用的总和最小为依据[3]。美国经济学家胡佛(Hoover EM)则分析了产品中转对产业区位的影响,并对制造业生产地域界线的划分进行了详细研究[4]。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osch)在1940年出版的《区位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工业活动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求最大利润地点的观点[5]。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Isard)也详细讨论了运输量、运费率、劳动力等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对市场的分析提出了竞争布局的模式。另外,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Ohlin)和美国学者弗农(RVenon)还分别对贸易区位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区位进行了探讨。
上述这些理论所涉及的主要是工业企业、农业种植地带的区位选择[6],而没有涉及诸如交通、电信等第三产业。一般,我们将前者称为区位性产业,将后者称为非区位性产业[7],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前者具有比较强烈的区位指向性,聚集性明显,后者具有较强的非区位指向性,分散性明显。或者说,前者只布局于各种条件都适宜的区位,而后者则是在各个区位“遍在分布”。然而所谓非区位性、遍在分布的产业并非在各个区位的发展都是同等程度的。事实上,我们从上述理论所感知的是,产业布局于各个区位依赖于各种因素和条件,而产业在各个区位的发展也依赖于各种因素和条件,这既指区位性产业也指非区位性产业。
尽管上述理论所研究的对象没有涉及交通、电信等第三产业,但是逐步地已将它们作为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提炼出来。由于电信业的出现比交通运输业晚得多,因此,交通运输状况基本上成为工业区位论之后各个区位理论都重点考虑的布局因子,按照这一思路,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随着通信作用的增强,通信因素也将会成为产业区位布局的重要因子。
2.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与电信业区域传导效应
对于区域电信业的研究更具有指导意义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就空间范围来看,区域所反映的空间远大于区位所反映的空间,区位经济活动只是“点”状经济活动,而区域经济活动是“面”状经济活动,而且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着眼于区域内部产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最突出的内容是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相互间的影响。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eois perrour)和代维尔(J R Boudeville)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首先集中于增长极,增长极的内涵中既包括具有支配和推进作用的主导产业,又包括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地区,通过增长极产生的扩散效应,带动临近地区或其它部门的共同发展[8]。梯度推移理论则强调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9]。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 Mydral)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提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总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然后通过累积因果过程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即各种生产要素由外围向中心流动;二是扩散效应,即各种生产要素由中心向外围流动。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hman)的产业关联效应理论明确指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极化效应将加剧两地区之间的差异,涓滴效应将缩小两地区之间的差异。而无论是极化效应还是涓滴效应,都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美国学者威廉姆森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认识,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长远趋势做了证实性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倒“U”型假说。他认为,在一国经济的早期阶段,区域间的不均衡增长是显著的,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达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的增长差异会渐趋缩小,区域经济将越向均衡增长。这一假说承认区域经济差距由扩大到缩小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以上这些理论尽管由于立论的基础不同而产生的政策启示有所差别(例如增长极理论、倒“U”型假说强调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下的非均衡增长,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强调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非均衡增长),有些理论本身甚至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例如倒“U”型假说[10,11]),但这些理论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共性认识无疑是正确的。另外,这些理论都承认区域间存在着相互的经济联系,并突出表现为区域间的“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而我们从许多大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这些效应的产生实际上与担负区域间经济联系任务的交通运输业的区域间发展分不开,通信业的出现尽管晚于交通运输业,但就生产性质来看,与交通运输业是类似的。实际上,二十世纪中后期,在区域经济联系过程中,通信尤其是电信业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交通运输业一起,成为两条不可缺少的联系纽带。而区域经济和区域电信业发展的状况,则直接影响电信业这条纽带的带动强度。
2.3 区域自身经济发理论与电信业自身的区域色彩
霍依特(H.Hoyt)等人的经济基地理论[12],将区域经济结构划分为基本部门和非基本部门,基本部门是为区外广阔市场提品、技术、劳务等为主要职能的经济部门;非基本部门是以为区内提品、技术为主要职能的经济部门。该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首先是由基本部门带动的,基本部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因,而非基本部门是为区内服务的,其构成在各区差别不大,它只能与区域经济同步协调发展。基本部门以一定的联系方式对其他非基本部门产生影响,并延伸到区外,形成区际生产联系与合作。因此,基本部门的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乘数效应。然而,我们也看到,尽管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区域的基本经济部门,但区域非基本经济部门的作用不可抵估。一方面,非基本经济部门本身就构成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它对区域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非基本经济部门为基本经济部门服务,因而间接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第三,区域间基本经济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非基本经济部门。而依照这一理论的划分,区域通信业应该属于区域非基本经济部门的范畴,因此,我们对区域电信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应给予重视。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系列原来的不发达区域获得了迅速发展,而用过去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并不能圆满地解释这些区域的发展,因此,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2.3.1 新产业区理论
该理论是基于对近20年来在许多国家的一定区域内,中小企业的集聚而成功地形成成熟型产业的事例研究而出现的[13-16]。普遍认为,本地网络和根植性(根植性是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的结构的影响[17])是新产业区的主要识别标志,专业化生产所形成的成熟产业是新产业区出现和发展的基础。在新产业区中,企业的生产内容更多的是高新技术产品,企业间的联系和合作也更多地依赖现代联系方式,由此,我们已看到在新产业区研究中通信的痕迹。实际上,对新产业区域研究本身也现现代联系方式有关。曾有学者提出“光滑”的生产空间概念[18],其意是指随着运输方式的现代化和信息传输的飞速发展,距离在经济区位选择中的作用日益减弱,资本和工厂的运动变得更加容易,在这样“滑溜溜”的生产空间,有一个具有“粘性”的新产业区,便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2.3.2 跨国公司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及其科学研究动的迅速增加和各国贸易壁垒的显著降低,极大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跨国公司具有自身的生产经营网络,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发展及其地理上分散活动的功能一体化,给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区域经济本地网络与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之间的联系和冲突问题[19]。因此,如何协同全球网络与本地网络的关系,调节全球化和地方化过程中不同行为主体的矛盾,增强区域竞争力,成为区域发展研究的新课题。而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明显促进因素是运输和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区域本地网络和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的物质基础之一就是电信网,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活动是建立在各区域的电信网基础之上的。 转贴于
2.3.3 地方环境与学习创新
九十年代以来,在区域经济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种学习创新——地方环境——区域增长的研究框架[20,21]。该研究认为,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具有区域聚集特性,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地方环境,学习过程在知识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学习过程对地方环境有着高度的依赖。在这种地方环境下,相互联结企业、客户、研究机构、大学和地方行政当局的网络关系能够增强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信任,提高各行为主体伴随竞争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和发现新解决方法的能力。实际上我们看到,尽管该理论更多地是在探讨知识经济条件下区域聚集的原因,但其中也充分体现了对通信的关注,因为有利于创新的地方环境本身就包含着现代通信网络环境和发达的电信产业,同时,依赖于地方环境的学习过程也包含着对电信产品的充分消费。
3 研究的必要性
在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已经涉及到了电信业,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就我国当前来看,发展信息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这其中就包含着通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及其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问题。而通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离不开通信产业,这些都集中于区域电信业的发展问题上,因此,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今后的发展来看,从区域角度研究电信业的发展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来说,有以下要求:
3.1 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要求
加速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而电信是信息化的基础,电信产业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因此,对电信产业发展的关注是信息化建设所不可缺少的。另外应该看到,国民经济信息化离不开区域经济的信息化,电信产业在各区域发展的状况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各区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基础。由此来看,国民经济信息化要求从电信产业和区域双向上加强建设,尤其要求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和研究电信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发展问题及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变化问题,以期找出不断发展的优势和政策制定的方向。
3.2 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是进行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不断优化升级和不断现代化,加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电信产业的建设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使区域经济不断具有活力,能够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要落实到一定区域上,而区域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区域产业结构。因此,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产业研究与区域研究的结合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我国电信业的飞速发展是超常规式的,这种发展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都有重大影响,这就决定了更应该将电信业与区域结合起来。
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各个区域在发展中合理配置资源,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产生互动效应。电信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明显的连带效应。电信业在各个区域发展的程度如何直接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协调的程度。将电信业落实到区域的范围进行研究,找出电信业在各个区域发展的特点、差异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能够使各个区域进一步明确电信业在其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联程度,从而为各区域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合理投资和布局,提高本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并保持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和联系奠定基础。
3.4 电信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电信业本身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性质,这就要求电信业的发展必须各个区域协调配合,以确保网络畅通。电信业的这一特性为电信业在各个区域的发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电信业的区域性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性,只有真正了解电信业在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原因和结果,才能正确选择电信业的发展战略模式,为制定电信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Thunemn,J.H.Von(1826).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Weber,A.(1909).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 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6] 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7] 石磊.中国产业结构成因与转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8] 黄以柱.区域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9] 周起业,刘再兴,祝诚,张可云.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0] 周振华.地区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1] 陈栋生.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起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
[12] 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3] Park,S.O.,Markusen,A.Generalizing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a theoretical agenda and an application from a non-Western economy[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5.
[14] Markusen,A.Sticky places in slipp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Economic Geography,1996.
[15] Grabber,G.The embedded firm-on the socioecon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M].London:Routledge,1993.
政府投资环境是政府为各种投资主体的投资回报提供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政府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就政府投资环境与其他投资环境相比较而言,任何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政府投资环境具有同质性。然而,就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相比较的角度而言,政府投资环境又存在着区别,有的甚至是巨大的区别,即政府投资环境又具有差异性。在了解政府投资环境同质性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是寻求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有效路径的关键点。
一、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从哲学上讲,政府投资环境的同质性,就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本质或一般特性;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则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从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虽然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却不可能完全消逝。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其气候条件和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不同,往往会历史地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种因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和政府其他方面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如沿海和内地在具体的政策供给上,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地就无法提供临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又如处于交通要道的行政区域,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这种具体政策环境的差异性,往往是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形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又一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来讲,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产品的过程。因此,自然资源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全覆盖的特点。但具体到某一种或某一类资源而言,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却永远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又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由此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往往会使拥有资源和拥有不同的资源的区域,形成资源性经济区域,在具体的政策环境的形成上,往往会出现排斥其他产业的屏障。这种屏障实际上就是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日趋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由于整个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某一区域相对过剩的资本总要找到新的增值空间。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
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根基。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旧的差异性消除的同时,还往往会产生新的差异性,反映到政府投资环境上,就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即使存在雷同的情况,但也不会是对其他行政区域的翻版和克隆。由于历史文化的作用,使得一个行政区域会产生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观念取舍,由此使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选择上形成不同的特点,营造了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如江浙等地,历史上就有商业文化的基因,一旦有适宜的气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并由此构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性,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讲,人们一般都对计划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异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就形成区域间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看,经济发展的理念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是大量的经常的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好恶上。从理论上说,理念也是历史文化的现实表现。具体到政府投资环境来说,理念又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主观因素。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和民间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尽而形成了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使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发生着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获取不同的投资收益。
观念创新能力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而是一个行政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少数人对于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快速演化为本行政区域的集体认同上。观念创新与一个行政区域的国民教育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国民教育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地区,对创新观念认同与接受的就相对较快,观念更新的周期也相对较短。观念创新是政府投资环境创新的基础和认识来源。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就构成了政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现实要素。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对于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有着不同的定位和选择,由此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选择正确,政府投资环境就往往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反之则呈现恶性循环。这方面的实例无论在沿海地区,还是在内陆,都不鲜见。如东南沿海的某个市,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一直摇摆不定,且几任政府几经结构性的政策调整,使其不仅没有抓住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给予的优惠政策,形成先发优势,而且还丧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时机,至今也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3.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累积性差异是客观差异性和主观差异性综合作用的体现,是政府投资环境存在差异性的历史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生成和改变,尽管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但并不由人的意志任意去改变。从实践上来看,改变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既不像变形金刚那样来得随便,也不像换一身衣服那样容易。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无论是良好的政府投资环境,还是不如人意的政府投资环境,其形成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由于历史积累形成的差异性,往往又带有很强的历史惯性,这种惯性同样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讲,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是和人的现实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形成,往往意味着一种现实的利益结构的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对利益结构的调整。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比如对于资源型行政区域,在资源远未接近枯竭期前,要调整经济结构就往往得不到广泛的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的历史积累,往往是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成因。
从主观上讲,主观差异性的历史积累,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政府投资环境从外在上体现为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方面,但从内在上看则是一种具体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从根本上说,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结构,更多的并不来自于客观上的差异性,而是来自于主观上的差异性。由于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区域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观念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会形成特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进而形成维持既有政府投资环境的强大社会力量,而且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又往往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预期,因而在获得社会支持的力量上,常常又会处于相对的劣势。这就使特定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具有极强的历史惯性,进而形成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二、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域政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它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政区域的对比,而是所有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所有的行政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竞争。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差异性。相反,正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为缩小以至于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上的差异性创造了条件与可能。
1.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地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市场主体的竞争有相同之处,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一个行政区域无论占有怎样的竞争优势,都不可能将另一个行政区域挤出竞争的行列,也不可能彻底排除另一个行政区域与其存在的竞争关系,除非中央和上一级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是“相同对手”之间永远存在的竞争,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从理论上讲,不能定义一个行政区域永远保持对于另一个行政区域的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出现此强彼弱的不断转换,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市场主体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则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这种综合性竞争,并不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在所有的领域和产业,都要对其他行政区域形成比较优势,而是依托某一两个或几个优势产业,有效地吸引相关市场主体和集聚更多的资本,形成相比较的优势,进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效益和社会发展上形成优势。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如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为全球市场以至于本国市场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一样,任何一个行政区域也不可能为自身,以及国内外市场提供所有种类的产品和服务。作为“相同对手”,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会因不同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资本总量、资源占有情况等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日益丰富,但从整体上来说都集中体现在相互提供市场和服务上。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
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更多地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主体,政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不是降低,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一个资源匮乏或没有海上交通条件的行政区域,不可能去制定特定资源开发和保护或临港经济发展的政策,也谈不上这方面的政策环境问题,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在提品和服务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政府投资环境每一个基本要素的具体构成,只要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就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同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二是不同行政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任何一个行政区域,在上述资源的占有上,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资源占有的情况不同,决定了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构成也不同。如同任何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样,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也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应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形成本行政区域的优势产业,增强与其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升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而是必须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这就决定了某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在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上,必须突出与其他行政区域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加强自身的投资环境建设。如在政策环境的建设上,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就不能随着经济发达地区跳舞,而要在市场准入等方面相对降低门槛;在服务环境建设上,也不能一味效仿,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政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人的穿着打扮,不是越洋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时、合用,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3.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一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从其发源与起步来看,都是来自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有的是因交通便利而繁荣的;有的是因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的;有的是因政治和历史原因拥有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而发达的等等。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政府在培育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其他方面环境时,只能是依托本行政区域的资源条件,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培育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获得更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有效吸引市场主体的基本途径。人们习惯上都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上,也是如此。不同的行政区域,往往集聚了不同的市场主体。所集聚的市场主体中,资本量最多的又往往是与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相关。从政府投资环境对于市场主体的关系而言,除了极少数特殊的资源性产业以外,对于不占有垄断性资源的行政区域而言,优势产业是可以跨区域流动的。政府只有基于本行政区域的实际,通过突出差异性,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吸引更多的与本行政区域优势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壮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三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主要取决于其优势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的平均成本。政府投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的合理利润空间。当然,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首先是降低其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的平均成本,以此来吸引市场主体和集聚民间资本,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这就要求政府在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把降低优势产业的投资成本作为首选政策目标,以此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贤卓:中国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近年来,受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影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并且相关研究表明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协调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地区发展过程中要明确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推动二者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简述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联性
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二者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高等教育发展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并在发展方向上受经济发展导向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教育规模与质量起到决定作用。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良的教学资源,在根本上决定了教育体制的水平与层次。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教育水平的良性发展;第二,高等教育推动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责任与使命,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的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除此之外,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区域经济新增长点,拉动了区域内部消费水平。
二、推动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共同提升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通常情况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高度一致性,既二者之间的发展水平呈正比关系,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其高等教育水平也呈现落后状态,这样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相应的制约,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协调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在经济落后地区,可通过科普宣传等活动转变当地人对教育的态度,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观念上的支持,并加大投入力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满足当地对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并且在制度上保证高等教育的层级水平,增加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培养力度,增强高等院校人才输出的质量与水平,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除此之外,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色,开设特色教育模式,将地区特色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彰显地方教育优势。
(二)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在区域发展的实际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的现象较为突出,其中如果前者盲目扩大规模,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的发展态势,造成地区人才外流现象日趋严重化,形成前者优于后者的状态,这样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利。因此必须针对这一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协调两者的发展关系。例如在高等院校规模扩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发展现有水平和前景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加强对民办院校的扶持力度,增强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在高校内部实施人才预留制度,并为优秀人才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避免其外流造成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匮乏的现象。
(三)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导向作用
除了上述情况外,由于高等教育布局或人员招生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同样出现相应的不协调现象,导致地方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针对这一想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使其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与技术支持。例如在发展中制定合理的协调方案,利用经济发展的优势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支持人才培养战略。同时对高等教育结构及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以本土经济发展方向为依托,保证为地方企业输送优质对口人才。除此之外,也可与其他地区高校进行合作,在借鉴相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与发展空间,从而提升本地区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在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地区差异的实际情况,在对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推动高等教育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荣,李凤,刘文娟,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研究[J].当代经济,2016(12):81-82.
Abstract: road traffic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is inseparable,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road transportation will cause certain degree of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highway transport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and made a brief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road traffic on Ningxia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highway transportation; regional economy; vision
中图分类号:N94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公路交通运输在所有的交通运输业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加快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交通市场,坚持依法治交、科教兴交,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宁夏是内陆地区,铁路交通有很多地区无法直达、航空交易的费用较高、内河航运缺乏,这就意味着完全需要依靠公路交通。公路交通作为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可以独立完成完整的运输过程,又可以辅助其它运输方式完成运输过程。因为任何一项货物或人员的移动,不论在主要运输过程采取何种运输方式,都离不开公路运输的衔接,目前宁夏公路已形成以银川为轴心,以国家级和省级公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脉络,贯通城乡,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体系,截止2011年末,宁夏公路通车里程已超2.5万公里(含村道),其中,等级公路2.4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00公里,公路密度已达到36.9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44亿人,货运量2.9亿吨,分别比2007年增长86.3%和340%。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对宁夏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公路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影响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不仅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扩大了对外开放,而且改变沿线地区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整合区域内各种经济资源,还影响了区域内企业的发展战略,物流体系等,公路交通的发展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就是提高了社会的运行效率,也提高了区域内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具体而言,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就是区域路网,无论是它的功能还是结构都对区域经济本身的功能和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更为深层次的意义,在对区域投资环境进行评价的参考因素中,除了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区域产业政策以及劳动力素质之外,当地的交通整体功能也是投资商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一旦实现对区域的投资,就必然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当地公路交通建设水平是分不开的,一个交通极为不便利的地区,也不会有很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二、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交通运输关系到国计民生,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有效地联系起来。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公路交通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快速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加快了区域内部的经济循环,带动了城乡经济圈的开发与建设。交通运输是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协调发展重要影响因素。公路交通系统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公路交通影响地区区位优势,促进城镇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往往取决于该地区在宏观经济环境中的区位优势。首先公路交通的便捷程度改变了地区之间的可达性,从而改变该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由于公路交通系统的合理规划,将使公路沿线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得到优先的快速发展。从宁夏区内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到,最近几年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加大,国道和省道沿线各县各乡镇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相对的区位优势不容忽视。
公路交通的建设,推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生产,使农村经济向集团化和优质、高产、高效发展,为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创造了条件,也为农民从传统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高附加值农业转变创造了条件;且还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速度,特别是把农民从小农经济中吸引出来;通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实现大规模的非农转移,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通村公路还缩短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差距,向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迈出了一大步,大大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以及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二)、公路交通系统改善地区资源配置,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路的建设,尤其是农村公路的建设,使城镇公路网得到了完善,交通的便捷极易吸引外来企业的生产投资,促进沿线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加快了“路站运一体化”进程,改变了农村落后的交通面貌,改变了农民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加快了农村客运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交流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交通运输支持;公路网的完善,使农民开阔了视野,扩大了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交流,加快了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转变了农民群众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加快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解放和文明进程,改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农村公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公路沿线地区的土地优化配置以及沿线工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将紧缺的土地资源调度到最紧缺的、能够极大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行业中来。另一方面,公路的便捷也将使农产品更加方便地运输到城市市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开始呈现升级与调整态势。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水平逐年提高,产业地域分布布局更加合理。(三)、公路交通沿线形成了带状经济发展区域,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公路建设本身就属于第二产业,当地的公路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当地第二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在整体的工业发展上也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公路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刺激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例如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服务业以及流通等等,这些产业的发展都是跟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只有在大范围内实行公路交通建设,才能更好的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交通本身又可以刺激第三产业在内部结构上的调整.由于公路网规划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活动区域也随之扩大了空间范围,运输通道不断完善,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的经济带逐渐形成,城乡经济呈现沿公路网发展的带状结构,公路沿线的运输可达性和经济可达性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四)、公路交通系统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是市场经济物资流通的基本保证,尤其是公路交通系统的发达更促进了区域市场结构的完善。商品流通、人员流动将变得更加便捷,同时形成了以车站和物流市场为核心的层次性的区域性的商品流通中心。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对于物资流通的既有线路的规划、既有流量变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地区间专业化市场的扩大和新的市场的形成。总之,交通运输这一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是保证经济社会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发展经济,首先要把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作为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整个社会经济链条的快速运转,离不开交通运输网络,尤其对于地区发展,公路交通的优先发展尤为重要。经济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条件的逐步改善。
三、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公路建设实际上对区域经济还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虽然这个影响同积极影响相比较小,但是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由于工程占用沿线土地或临时用地,改变沿线生态环境,路线经过的居民住房需搬迁,供电、通讯设备及水利、灌溉等设施必需迁移,势必引起沿线动植物及自然、文物等环境的变化。同时,因工程施工破坏沿线森林、土壤、植被,使得土地和松散,这些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公路交通的建设,所出现的如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和土地荒漠化的生态环境污染,及农业结构调整等,加上公路建设征用农业耕地的原因,致使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四、公路交通对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所以要素流动主要是指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的流动。三者在因果链关系上是承前启后的关系:资本的非均衡性流动导致的劳动力流动,才使得要素产生了积聚效应,最终导致区域性差距出现并扩大。
(一)资本的非均衡性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的动力源
境外资本是改革初期全要素中的主要成分,为经济发展准备了条件。因为当时中国经济全要素中,资本是最稀缺的资源,因此其边际回报率比土地和劳动力的回报率高,必然导致了外资向我国大规模集聚。此外,由于东部地区率先改革,解除了制度性束缚,占据了经济发展先机,为外资流向创造了条件。但是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出现,这种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反过来又加剧了外资向东部地区集聚。从分工的角度来看,这种前期资本的投入状况也会进一步加剧各自的比较优势,即东部更多地依赖于制度、技术和资本,而西部则更多依赖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进一步形成了资本流向的锁定。
(二)资本与劳动力由互补关系向替代关系转变
要素流动中资本流动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比较复杂,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从互补关系到替代关系的转变。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实现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了初期原始资本的集聚。在发展的初期,这种资本集聚与劳动力的集聚是呈正相关效应的,资本的集聚为更多的规模化生产和劳动力利用创造了条件。这一过程资本与劳动力是互补的关系。
第二阶段,当产业层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性需求越来越强烈,资本与劳动力的互补关系逐步转向替代关系,也就是产业资本化程度的提高,将逐步减少产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这也就是造成近10年来东部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随着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输出,资本以工资的方式反方向流入中西部地区,这种资本的流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东部地区在前期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正汰效应,其在产业发展中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西部地区资本向东部地区的倒流。
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在政策上经历了一个从限制到放松的过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随着农民增收愿望强烈,加上政府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农村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1992―1998年,平均每年转移468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增加,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4%。2001―2004年间,农村外出劳动力以每年5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2005年以来增长更加迅猛。
与“农民工进城”并存的是高层次人才在发达地区集聚。这种集聚带来的是技术、资金、信息的流动方向单一性,使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也正是这种集聚造成了难以改变人才分布的不均衡局面,造成了不发达地区优秀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的奇缺。
(三)要素集聚最终导致区域差距扩大
要素集聚包括行业集聚和空间集聚。产业空间集聚是由于资本要素的逐利性和风险规避的原因,导致某些产业内的资本要素在增殖率高和风险率低的地区内集聚,形成聚集经济。发达地区的要素集聚已经并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成为促进这一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要素所带来的价值增殖已超出要素原本具有的一般投资的回报率,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人才和市场等资源分配的有效性与规模化,将引致整个社会达到资产组合的最优化,而这个过程的形成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在摸索中前进并取得巨大成果的过程。发达地区形成的要素集聚下的经济扩张型发展,使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产生集中的经济效果和吸引经济活动向这一地区靠近的向心力,这就是集聚效应,这也是导致城市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
大量资本、技术、品牌、优秀人才等高级要素在发达地区的集聚,形成了各厂商之间对资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庞大的规模经济。这些在其他非要素集聚地是无法拥有的持续优势。要素集聚产生的经济效应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扩大、经济集聚程度提高的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视角。
二、积极利用要素流动,实现西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整体经济提升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完全符合“部分先富”的发展策略,但区域差距的扩大将会激化社会矛盾,也与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相悖,最终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因此,消弭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必将是一项极富有战略意义的工作,而合理推动要素流动在缓和这种发展差异上的直接作用力上将更为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