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09:27: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怎样进行阅读教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将识字阅读与各科教学活动紧密结合
在语言教学中开展诗歌、故事教学活动时,我会将识字阅读运用在其中来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通过欣赏、跟读、朗读及识字游戏来进行,使幼儿在形式多样的重复中认读,从而更有效地达到语言教学的要求。如:诗歌《眼睛眼睛亮晶晶》,首先,通过和小朋友做“盲人摸鱼”的游戏,使幼儿初步感知眼睛的作用、认识眼睛、怎样保护眼睛等,并出示字卡“眼睛”让幼儿认读;然后通过欣赏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在观察中教师边提问边出示生字卡,如: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幼儿答出“眼睛眼睛亮晶晶”时,出示字卡“亮晶晶”让幼儿认读;小兔、小猫、黄发妹妹、小朋友的眼睛分别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后分别出示字卡“红”、“绿”、“蓝”、“黑”让幼儿认读。在幼儿初步认识了这些字以后,集体做游戏:拍拍手找一找,X字X字在哪里?最后请小朋友上来找眼睛,如老师说小兔是什么眼睛,幼儿则上来找出字卡“红的眼睛”等等。就这样,通过各种方法使幼儿在认字的过程中、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会了儿歌。
二、将识字阅读与各种游戏相结合
游戏是幼儿生活有的学习方法,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促使幼儿情绪兴奋,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在识字阅读活动中,要充分注重游戏的参与性。我常常开展“摸箱”游戏来复习巩固所认识的字,并学习组句或一句话。我把所学过的字用硬纸板制成字卡,把字卡放在箱里,幼儿来摸,每摸出一个自己念念是什么字,如“黄”,幼儿可说“黄发妹妹的黄”、“黄色的黄”。 答对了,给一个红五星当奖励;答错了,在大家的帮助下重复一遍,也能得到奖励。幼儿都能参与进来,都很兴奋,每次都争着要来表演。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的前提下,在玩中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转贴于
三、创设识字阅读环境,在日常生活渗透识字阅读内容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就很难体会到朝鲜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根据文体,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像小说、童话、寓言这类文体的朗读要注意根据情节的起伏来决定语速的快慢,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可通过对话中语调的轻重缓急来充分体现。比如《神笔马良》中大船画好后,马良开始画风时,朗读的语气较慢,随着风力的不断加大,朗读的语气也应随之加快,这样就能更好地突出故事的和随之而来的结局。故事中送神笔给马良的老爷爷说的话,朗读中可以缓慢、轻声地读,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老爷爷是一位和蔼可亲、善良的神仙;而朗读财主的对话时,语调急促粗重,就能突显出财主是一个凶狠残暴、贪婪的人。诗歌的朗读就不一样了,诗歌的朗读必须注重节奏和停顿,每一句要划分出一定的节奏,重点字句的朗读要有短暂的停顿并读重音,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朗读能使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雄伟壮阔的瀑布画面。又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散文《桂林山水》,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感。
第一,粗放式提问,实效不高。教师往往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可常用“是”“对”或“不是”“不对”回答,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讲课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
第二,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导致的后果令人担忧。
第三,惩罚式提问。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走神”“睡觉”“眼望窗外”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时若教师突然对这个学生提问,学生显然是回答不出来的,这种惩罚式的提问,不仅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容易破坏师生之间的感情,因其有百害而无一利,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
二、优化课堂提问的意义
“优化”,最早见于苏联教育家班巴斯基的“优化”理论,其最基本的内容,指的是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的效率。优化课堂提问,就是精心设计,针对阅读材料提出新的有见解的问题,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这对落实培养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学语文学科特点着眼,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应是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紧贴学生学习实际,蕴涵品德素养、语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机制。有人曾戏称教师是“职业提问家”,而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对课堂提问有正确的认识。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就教师而言,应是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及心理素质水平,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寻求最佳答案,进而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开发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就学生而言,应是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或课文疑惑之处提出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师生共同探讨,进而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培养创新精神。课堂提问对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认识规律看,课堂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其动力之一是学有所疑,从有疑到解疑,学生的认识就能前进,创新精神就能逐步培养。正如我国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所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是长进。”
三、优化课堂提问的实施策略
优化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首先要强化提问意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这既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又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提问与学生提问同时考虑,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问人之所未问,发一问带动全文,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生从敢于提问到善于提问,逐步培养勇于探索和创新精神。学生如果不会提问,也就不会积极思考,就谈不上智力与能力的提高,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因此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课堂提问,其意义非同一般。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提问的手段,必能促进师生交流思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从而较好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更能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因为好的课堂提问一定是教学信息反馈的桥梁,学生探索知识的路标,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那么究竟该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著名语文教育家成功的教育案例,提出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1.总体设计形成系列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游离于教学的目的而随问随答。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构思出提问的总体设计。
所谓总体设计,就是课堂提问一定要紧扣教材和教学目的,从整篇课文着眼,设计提问的内容和形式,每个提问往往是个别的、局部的,又是互相联系的,这些提问必然是有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的中心,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表达有较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提问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整体性,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其次是它的系列性,层层设计,环环相扣,以便于学生随着问题、读书、思考、解疑,在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了能力,发展了思维,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当然,课堂提问的总体设计一定要立足于《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落实。
2.精简数量突出重点
既然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课堂提问应该讲究质量,而不是追求数量。无休止的串问,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往往是师生两败俱伤的疲劳战,所以,课堂提问要提倡“精问”,克服“串问”。所谓精问,是指紧扣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及其知识训练的项目而精心设计的提问。精问,从根本上来说,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理解的精,对教材驾驭分析的精,精问的设计是不能离开教材的。
3.铺路搭桥化难为易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的语篇形式少,内容匮乏
所谓语篇,主要指的是语言以特殊内部意义结构连接起来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将议论文、叙事文、说明文以及描写文等均归纳为学术语篇。从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教材中大量文章类型都是学术性语篇,即使一些实用性语篇,也是经过改造之后的语篇,缺乏内容和语言的真实性。所以,议论文和说明文无法向学生提供自然、真实的情景对话,文章中的情境内容不贴近生活,缺乏真实性,再加上阅读文章时,大多数是书面语,并且语篇形式过于单一,所以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语用能力低,课堂教学效率差。
2、英语老师语用知识水平较低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不仅对教师语用能力的要求较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从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城市,大部分英语老师都是大专、专科以及本科学历,自身的语用知识水平较低。由于学制较短,无法开设很多课程,再加上自身汉英文化修养和深厚语言功底的缺乏,在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此外,由于大多数英语老师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且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内容以知识理解为主,对语言内在结构的讨论较多,基本上不会涉及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没有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较差。
3、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措施
(1)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
基础知识差也是导致学生语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对于初中英语老师而言,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尤其是与句子、短语以及单词相关的语用知识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讲解句子、短语以及单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基本含义,使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讲解一些句子、短语以及单词的语用含义,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将这些句子、短语以及单词的语用知识综合起来,并建立一个相应的语料库,让学生可以经常回顾一下。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监督和管理作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情景对话,从而有效提高语用能力。
(2)丰富阅读语篇类型,丰富阅读资源
一 阅读教学的内容
以前为了怕学生不明白,阅读课上把所有生词逐个教会,每个句子解释清楚,结果把阅读课上成了精读课。专家认为,阅读课不但要教阅读,而且要教语音、教语言。从字里行间发掘出可以教的东西,如发音、语法、文化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文章中发现为什么?希望学生们从中学到什么?所以确定教学目标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语言点及阅读策略。
二 阅读教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背景知识材料有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预习练习能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使预习有的放矢。
2.发展学生初读预测能力
在学生预测故事之后,就是老师带领学生阅读了解故事的最好时机了。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初听故事内容,并结合故事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这时对学生的要求应该着重于耳朵听录音,眼睛看文本)。教会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是首要的,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展开细读复述环节
教师和学生一起再次细读故事,分析故事中人物、情节的戏剧性变化,同时在文中寻找出上一环节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检测。教师检测时要照顾到学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并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然后再和学生一起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并拟出故事的提纲。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掌握阅读技巧,这也为后面让学生复述故事做好了铺垫。
4.指导学生听读体验
在前面环节的铺垫下,学生对故事已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这时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带着感情跟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角色感,让学生从情感上更进一步地走进故事。
5.精心设计练习,积累语言
复述、背诵阅读内容。复述或背诵短文既可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应设计一些巩固练习题,考察和培养学生语感和教会提炼中心思想。
6.组织表演,体验情感
表演前教师先做示范,并提醒学生注意人物的情感、语言、动作、表情等,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借助一些现有的物体做道具辅助表演。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较为喜欢,既可以保持学生阅读的趣味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编排、设计、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小组合作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课堂教学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因为兴趣是创造动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思考,而且使知、情、意等整个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无数成功者的事例证明:兴趣是引发创新的先导,他们的成果、成就无不由兴趣而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课堂上的训练题,还是课后的巩固;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教师都应在“兴趣”上做文章,都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置上,让他们在听说读写思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激情趣,促参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教师必须把学生看成可以平等对话的生命体,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阅读教材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感彩,课文有喜有悲,有爱有恨。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参与兴趣和创新精神。以情唤情,能将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要求。使他们的阅读活动更加积极主动,能激发其创造力。
(二)分层次,育个性
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认识水平是不一样的。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作业和练习设计都要体现层次性,要尽量适合与每个学生的口味,使其在不同层面上发展。在阅读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适时适度地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自我创造和展示的机会。
(三)质疑问,展过程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教有疑,有疑者却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教学生有疑问,自然达到自觉思考和读书的目的,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因而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教给学生质疑、解疑的方法,展现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的过程。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条件
1.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
课堂上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主动投入学习,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此,课堂上一是做到“五允许”,允许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方式自由学习;允许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允许学生自由地与老师同学沟通;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出错。二是让学生有成功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表扬激励,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三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运用语言、情境、游戏、质疑、激趣等方式,使学生情绪始终能在愉悦的心态下自主学习。
2.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以往一言堂、满堂问、牵着学生走的课堂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课堂做到“三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给他们研究探讨的时间;给动手操作的时间。在探索空间上不给标准答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去思考,去想象。
(二)发挥学生创造潜能
1.课文让学生自己先读
课堂上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做到学生自己能读懂的自己读,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改变课堂被琐碎问题束缚的现象,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是学生再学习再创造的良好基础。
2.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解决
关键词:幼儿;阅读教学;兴趣;方式;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72-01
阅读是幼儿了解大千世界的一扇窗,是幼儿感受各种情感的一条路,阅读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阅读教学应顺应时代要求,辅以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打开幼儿的阅读之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幼儿阅读教学理解不够深刻,依然沿用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就限制了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本文就提高幼儿阅读教学的效率进行论述。
一、激发阅读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幼儿有了兴趣,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发挥出来。实践证明,让幼儿在兴趣盎然的情境里学习,注意力最集中,反应最灵敏,思维最活跃,学习效率最好。但有的教师只重视阅读的量而忽视阅读过程中兴趣、习惯、读书技巧等方面的培养,以致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幼儿却不愿意读书,或拒绝看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方法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比如,在《小灰鼠变身记》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穿上了“小灰鼠式”的衣服,并运用夸张的语言,演绎小灰鼠吃了辣椒后张大嘴巴,眼泪鼻涕都往下掉,打出一个大喷嚏的行为。这时,幼儿们都开怀大笑、兴趣高涨,在轻松愉快中感悟了主题。在幼儿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投入更多的感情去读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预告精彩片段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使“阅读”过渡到“悦读”。
二、改变阅读方式
在幼儿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把故事当成一种媒介,让幼儿在故事阅读中快乐成长。这一方法可以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故事与说话相结合,幼儿阅读的空间扩大了,思维变活跃了。这样的活动能让幼儿自始至终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爱上阅读。比如,在教学《小兔落水后》时,教师这样设计: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小客人,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啊?然后出示挂图,并阅读故事:今天天气很好,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小兔子、小猴子、小狐狸在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玩得高兴时,小兔子扑通掉进了河里,哎呀!小朋友想想看,小兔子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小猴子怎样做?小狐狸怎样做?小山羊来了又是怎样做的?再出示挂图展示小兔获救的过程。最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给予补充,使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并一起讨论:你遇到困难时会怎么办?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会怎样做?你帮助别人后心情怎样?你们被别人帮助心情会怎样?这样的设计能引导幼儿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将外在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幼儿看挂图、教师讲述故事的阅读方法,不仅改变了阅读的方式,还深化了幼儿的阅读情感体验。
三、指导阅读内容
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阅读教学是训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幼儿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内容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时,教师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语言发展水平,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这样,阅读和表达才能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比如,在教学《两条彩虹》这一内容时,教师先让幼儿看书的封面,并提出问题: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呀?接着出示画面2,让幼儿观察熊奶奶怎么了,并问他们是怎样看出的。出示画面3~画5,让幼儿体验关切之情。出示画面6~画面8,让幼儿慢慢体会文本内容。接着出示问题,熊奶奶听了安慰的话,病好了很多,青蛙大叔也来看熊奶奶了,熊奶奶对他说了什么?熊奶奶的幸福是什么?青蛙大叔是怎样说的?青蛙大叔离开熊奶奶家,回到池塘,他有些发愁,为什么发愁?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此时,教师要组织幼儿讨论并大胆发言。幼儿发言完毕,教师再出示画面9~画面11,让幼儿听录音,听一听青蛙大叔想出的好办法。最后熊奶奶的病好了,青蛙大叔、小狐狸、小白猪都非常开心。教师让幼儿再次欣赏故事,让大家把好听的故事讲给没听过的同伴。在这个阅读环节中,经过教师对阅读内容的逐步指导,幼儿慢慢地走进了文本内容中。在多次听读的过程中,幼儿能逐渐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而最后的复述故事的环节,又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好的阅读方法犹如一粒幸福的种子,播撒到幼儿的心田,开出美丽的花朵。因此,在幼儿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改变阅读方式、指导阅读方法,让幼儿感受阅读的快乐,认识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张明红.情感教育在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中的实施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2012(12).
训练性阅读教学,以课文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学生根据教师的预设,围绕问题展开理解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半截蜡烛》为例,训练性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紧扣标题,思考: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这“半截蜡烛”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故事?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教学设计的问题:面对险情,伯诺德母子三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周旋。他们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请认真阅读课文,圈画出有关伯诺德母子三人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深入研读课文,抓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心理,细细品析人物性格特征。教学设计的问题:从伯诺德夫人“急忙”取、“轻轻”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杰克为什么要搬柴生火?他没有端走蜡烛,为什么还要“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说一说你眼中的杰克是怎样的?在这危急关头,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娇弱的声音。小女儿是怎样“娇声”说的?她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说?杰奎琳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运用性阅读教学的课堂分析
运用性阅读教学,还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以学生的自主理解、发现和运用为中心推进学习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同样以《半截蜡烛》为例,运用性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如下。
(1)自主阅读课文,从标题、写作特色、线索脉络等方面进行多元解读,感悟语言表达的精妙、文章谋篇布局的合理,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将这些阅读理解和发现梳理成文,然后在课堂上朗读交流,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启迪智慧。
(2)展示阅读作文,交流感受,分享自己阅读的体会。
学生甲谈《半截蜡烛》的课文题解。
或许,在许多人眼里,半截蜡烛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么不起眼的半截蜡烛却牵引着国家的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安全,甚至影响着法国人民的生死存亡。它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于是,一个惊心动魄、斗智斗勇、扣人心弦的故事围绕着它展开了。
学生乙谈《半截蜡烛》的写作特色。
《半截蜡烛》一文,故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一方面,这半截蜡烛是万万不能被点燃的,然而实际上,蜡烛两次被点燃,越烧越短,秘密即将暴露,危险更近一步。另一方面,伯诺德夫人和大儿子杰克两次用计熄灭蜡烛,却两次遭遇危机,既紧张又刺激。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女儿杰奎琳以自己的聪明机智化险为夷,使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这一惊一险的紧张情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抗击德军法西斯的艰难历程是完全相似的。
三、训练性阅读教学与运用性阅读教学的比较
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训练教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训练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训练内容可以事先按照教师的预设有条不紊地进行,训练目的明确,有利于教师把控和调节课堂节奏,展示教师的教学才华。二是训练性阅读教学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可以即教即测,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制定科学的阅读教学目标是提升阅读质量,实现阅读的关键,明确科学的阅读目标,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为学生指明阅读的方向,减少阅读教学的盲目性,提升阅读的效率。科学的阅读目标制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要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中心进行阅读目标的设置。无论是整体目标还是阶段性目标的设置都需要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中心进行设置,要紧紧围绕新课改目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进行设置,教学目标要突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通过目标落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要从学生和教材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目标设置,目标设置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设定,目标设定不能太高,超越学生的能力,也不能太低,要基于学生的水平,这样才便于目标的实现。另外,目标设置要充分地尊重教材,要基于教材内容,进行设置,不能偏离文本主题。对于不同的文本,题材不同,内容不同,阅读重点不同,目标设置也应该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题材的文本,也需要根据其字词量的多少,课文内容的多少,课文主题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设置,这样的目标设置才是科学的。
二、理清文本思路
理清文本思路是文本阅读的关键,理清文本思路也是学生掌握文本主要内容的有效手段。是阅读教学开展的要领。无论是什么样题材的文本,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文本的思路。一般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和目标,为了实现写作动机目标,表达一种思想观点态度,作者都用到了什么材料,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用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实现写作目标的。要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层次结构,了解文本思路与逻辑关系,通过这种手段理清文本思路,提升阅读的有效性。另外,理清文本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对于不用题材的文本,他们的表述方式是不同的,只有引导学生理清文本思路学生才能真正明白作者表达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作者表达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能更深刻,更透彻,学生的阅读素养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67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阅读教学不仅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不少学生在阅读题目的作答上总是频频出错,有的学生甚至在阅读学习上还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与心理。那么,新的时期教师究竟怎样开展教学才是科学可行的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思考。
一、及时树立新的阅读教学目标
俗话说得好:“有目标才有方向,有目标就不会迷茫。”新的时期,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学生的认知能力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及时树立新的阅读教学目标是很必要的。以往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就发现,学生阅读的难点已经从词语理解上转变为分析推理。那么,新的时期,我们的目标之一就应该是通过阅读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或者说,每一次课堂上分析阅读文本的时候,都给学生们更多的分析尝试机会,让他们发展思维、积累经验。
此外,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与整体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教学目标的更新与改进。比如说,很多初中生因为各种因素,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内心缺乏阳光积极的东西,那么,我们在给学生拣选一些阅读素材的时候,就必须要多选择一些富含正能量的内容。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读的不仅仅是文本本身,更是文本中蕴含的哲理与真谛。而在这之前,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也必须加上一条,那便是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精神世界、吸收更多的正能量。简言之,学校的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部分,只有更好地融入社会、与社会需要相统一,学生才会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制定切合实际的阅读教学计划
过去的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没有贴切吻合。制定计划就是为现实的教学而服务的,那么,如果计划并不是非常切合实际,其本身的含金量就大大降低了。那么,怎样制定或者说什么样的阅读教学计划才是切合实际的呢?笔者认为,以下两点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教师并不是制定阅读计划的唯一个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有一定的参与的。大多数的英语老师在制定每学期或者每学年的阅读教学时,一般都很少询问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其实,学生的建议对我们更正计划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对象,其本身的体验是非常珍贵的,而且,学生看待阅读学习的角度与教师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采纳学生的建议可以弥补自身视角上的盲区。其次,每隔一段时间要根据实际的阅读测评结果,相应的调整计划。正如俗话所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时候,阅读教学的实际进度、成效,与教师的预期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这种情况下,教师灵活调整计划就是最好的办法。
三、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改的各项教育理念不止一次地强调过,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享有主人翁的地位。因此,一切背离学生、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行为,都是应该摒弃、改进的。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做好这一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分析文本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传统的阅读教学之所以存在不少的问题,其根本就在于它是“一言堂”,教师主讲的同时,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学生被动久了,他们的精神状态就不会处于最佳水平了。所以,在分析的时候,要多给学生机会发言和参与,帮助学生们处于相对亢奋的精神状态,帮助学生们习得主体感。
其次,选择文本的时候,事先与学生沟通,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选择阅读文本也是彰显教师教学艺术的一个环节,有的教师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哪些文章学生喜欢、哪些文章对学生有益。教师猜测得再准确,也不如直接问孩子们,换句话说,事先和学生沟通一下,选择对准他们兴趣的读物是最事半功倍的路径。
第三,教师每隔一段时间要针对自身的阅读教学技巧,与学生开展沟通和互动。教学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夯实自身教学素质的机会,教师的教学素质高不高,教师自己说了不算,学生的看法才是更有说服力的。所以,教师针对自身的阅读教学技巧,与学生开展沟通和互动,也是非常彰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四、布置形式多样的阅读作业
阅读毕竟只是英语教学的板块之一,除了阅读,词汇、语法、写作等都占用了很多的课堂时间,所以,教师提升自身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技巧是一个方面,布置出形式多样的课后阅读作业是另一个方面。而当前的阅读教学最大的一个不足就在于,教师布置的作业类型太单一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不高,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除了布置一些阅读题目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练习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作业形式是受到学生欢迎的。比如说,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推荐和赏析自己读过的英语短文,学生通过交流,可以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和技巧;再比如说,组织英语讲故事比赛之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改写文章也是非常好的尝试。总之,课后的阅读作业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不同的作业可以提升学生不同的阅读素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
一、“标记阅读法”阅读教学的内涵界定
“标记阅读”是传统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直截体现,与古之所谓“评点”一脉相承。落实在阅读教学中,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潜心默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边读边圈点勾画、标注阅读体验、评价,尔后进行交流提升的一种语文教学法。它重在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式,来完成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任务,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二、“标记阅读法”阅读教学的教学过程
为落实“标记法阅读教学”的理念,真正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最终掌握自能读书的基本方法,将此阅读教学程序归纳如下:
第一步:自读自悟,勾圈点画。这一部分是让学生直面文本,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对字、词语、优美句子、精彩段落进行标注、勾画,每个人所使用的记号不尽相同,勾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进行标记,在充满趣味的阅读中,收获阅读的快乐,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扎实地进行自读,学有所获。
第二步:积累收集,批注感悟。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在勾圈点画的基础上,遇到自己特别欣赏的地方,或一些感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记录,在阅读笔记上写下自已的所思所感,做好批注,进行读写积累。本环节要注重批什么、怎样批、批得怎样。
批什么:凡有所感处均可批注,具体包括词语、句子、段落、标点、插图;文章题目、课文结尾、主要内容、文章结构、表达顺序、写作特点、作者情感等。
怎样批:符号批注与文字批注相结合。要求规范批注符号,对批注的语言要求既简短精炼,又完整通顺。注意保持书面的整洁美观。
批得怎样:深刻性――不流于形式,一目了然,写出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充满个性地理解文本。
第三步:交流批注,点拨深化。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学生间的平行交流,交流自己对文章的收获,大家可以各抒已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步:展示提升,个性张扬。由于受到学习基础、认知水平的影响,很多同学课堂上说话声音小,语言组织差,表现欲望不强。所以在标记法阅读课上我们设计了小组合作展示的环节,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展示自己的收获,张扬个性,提升自我。
三、“标记阅读法”阅读教学的方法
(1)符号批注:默读思考,对文章内容中词、句有所感、有所惑、有所疑处,进行圈点勾划。
(2)文字批注:边读边想,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可以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惑和所疑。
四、运用“标记阅读法”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对“读”的感悟能力。在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以默读、快速浏览、心智速读等方式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不放任自流,而是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
(2)训练了学生“写”而达意的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积累了优美的语句,对作者的写作意图透彻地理解,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所以,学生在写作中如鱼得水,学生自由表达,达到字从文畅,进而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