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09:27: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自媒体时代的缺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自媒体新闻传播对象的冲击及影响
在信息化时展与进步的当下,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大的。自媒体新闻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范围的拓展,新闻受众对象也不断增加,拓展了一大批新闻用户。在自媒体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和信息技术便可以实现新闻传播,很多用户只需要通过“手机”,便可以接收到各个领域的新闻信息[2]。但是,传统新闻传播的受众对象相对较为狭隘,若在同一时间段内,受众对象听了这一时间段的广播便无法接收同一时间段的电视新闻内容。而且传统新闻信息内容都是以“听新闻对象向未听新闻对象进行传播”,在某种意义上“听新闻对象”并不是专业媒体,导致其新闻传播的准确性无法保障。但是自媒体新闻传播形式非常灵活,广大受众对象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收看任何一个时段的新闻内容,新闻信息可以直接向受众对象进行传递,保障了信息传播的精准性。在新时代下,传统新闻传播工作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自媒体新闻传播的优势,充分吸取自媒体新闻传播信息传递直接、高效的优点,结合广大群众们的基础,促进传统新闻事业向新媒体、自媒体平台领域进行传递,为传统新闻事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保障。
三、自媒体新闻传播社会舆论程度的冲击及影响
1.自媒体的发展现状
从MSN、ICQ、QQ等即时通信出现到博客、微博的勃兴,再到公民新闻网站的悄然兴起,自媒体全面进入了普通公众的生活。自媒体焕发出巨大能量,自媒体也是一种“自组织”,有着“自我净化”的功能。“金庸去世”的谣言在微博扩散,使很多人在评论、转发时,变得更理性、更谨慎。“武汉女大学生被割肾”的传闻,通过知情网友的质疑、辟谣,也澄清了事实。谣言不是自媒体的主流,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视。社交网站、微博上流传的无稽之谈“日本核辐射空气抵沪”,让上海市民惊出一身冷汗;而“滴血食品传播艾滋病”的失实传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恐慌。
2.自媒体的传播优势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从点到面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自主交叉互播的特点形成了它独有的传播理念,从传播向互播转变,这是自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
一是平等的传播理念。作为草根媒体,自媒体是平民化、私人化、自主化的传播,其理念是平等对话、信息共享。如韩国的OhmyNews,其新闻理念就是“每个公民都是记者”,自媒体立足普通公众,关注普通公众。
二是同向的传播价值。传播价值取决于传播主体和客体的需要。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与客体为同一群体,信息的生产者、使用者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这种同向性决定了自媒体新闻具有更加强烈的贴近性、趣味性、动态性,更符合目标受众的偏好。
三是网状的传播路径。信息源决定了传播的方式和路径。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垄断信息源、独享话语权,而自媒体的信息源则遍布民间,每一个公众只要有手机或网络,都可以将各种信息传送出去。所以,自媒体的传播路径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一对多的扇形模式,而是多对多的网状模式。
四是高速的传播时效。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流程有严格的制度规定,经过层层筛选、把关、编辑后才能到达受众。在自媒体时代,新闻的技术门槛和“准入”条件降低,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论坛、QQ上新闻,信息会很快在这些载体之间互播。
3.自媒体的传播缺陷
自媒体深刻影响着媒体形态的演变进程,而它自身,同样存在着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一是新闻真实性存疑。首先,自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没有任何准入标准,个人道德素质无法甄别评判。其次,自媒体不受新闻传播机制监管,这使它的真实性失去了制度保障。再次,有些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速度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可信度降低。
二是媒体公信力较低。有些自媒体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植入、恶搞等内容,有的炒作个人隐私换取点击率,降低了公信力。
三是受众选择性困惑。专业新闻机构都有自己的系统过滤功能和把关人制度,新闻定位明确。但自媒体载体种类多,在海量信息面前,个体要依据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来选择信息难度加大,难免产生无助感,容易陷入选择信息的困惑之中。
传统媒体负重前行
“在搜索引擎和互联网站的双重挤压下,传统媒体已经成为‘金字塔下的奴隶’。每年办一张综合性日报的采编成本数以千万元计,但是当我们把优质新闻信息交给网络媒体时,得到的却只是象征性的区区几万元。”①而网络媒体则依靠对平面媒体内容的重新包装整合,构筑起了新的新闻传播价值链条,使得报纸客观上陷入了线上大量资讯的下游提供者的困局之中。②
1.传统媒体的固有优势
传统媒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固有优势,这些优势在短时间内是难以被取代的。
一是专业化程度高。传统媒体在采集、编辑、制作、发行、商业运作这个大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专业化以及行业标准都相当成熟。
二是品牌内容好。优质的内容是大多数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传统媒体的内容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检审过程才能对外传播,传统媒体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以品牌影响力来影响大众。
三是版面视觉感强。和新媒体不同,报纸、杂志有版面视觉感,版面可以从上下、左右、前后所提供的信息判断出新闻的价值,这其中还包括标题的浓淡、大小、报道分栏等。编辑把对新闻的价值判断整合在版面中,使读者在很短的时间里接受这种判断。
2.传统媒体的弊病和不足
一是针对性和时效性亟待加强。目前,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还不是很强,结合实际策划和做深做透不够;舆论引导滞后、有时很被动,被网络等其他媒体牵着鼻子走;主题宣传、成就报道的方法比较生硬,鲜活的内容显得较少。
二是报道模式和报道手法陈旧。质量不够高,特色不强,精品佳作较少。同时,在新闻报道中,“说教”的痕迹太多;新闻写作模板化、脸谱化和程式化,有的混淆与行政公文的区别,难以让受众接受。
加强传统媒体在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自媒体优点突出、缺点明显,它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很大,但自媒体时代还是不能缺少传统媒体的保驾护航,为公共舆论提供正确引导。传统媒体既有着不可推卸的使命与责任,也是传统媒体在自媒体时展的未来方向。
1.把脉舆情变化,主动设置议题
随着社会舆论多元化,传统媒体要想成为新闻舆论的主导者,必须用主流声音主动引导,及时准确地把握舆情变化,主动设置议题,才能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传统媒体是自媒体高可信度的关键信源,所以,一定要把握好传统媒体的信源关,主动及时地正面信息,传达党与政府的声音,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遵循及时、准确、有利的原则开展相关新闻的报道,引导自媒体舆论健康发展。
2.凸显自身优势,树立权威地位
自媒体时代,虽然谁都可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但受众迫切需要具备权威性、可靠性的传播者。传统媒体应该利用自身优势,注重打造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实现新闻的深度开发,寓思想性和指导性于新闻性之中。
3.创新报道形式,提高引导艺术
传统媒体必须充分研究、准确把握大众传播规律和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立足时代特征和当下特点,持之以恒地创新新闻报道形式,提高舆论引导艺术,力求形态新、包装新、风格新。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与新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传统媒体要与新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构建舆论引导的合力,提升舆论引导力。例如,很多新闻事件都是由网络媒体率先报道,而后传统媒体跟进,因此,传统主流媒体开设微博,能以更快速、更有效的传播效率向大众传播新闻,特别是对于官方传统媒体来说,这是必要的选择。
注释:
一、自媒体的概念
作为网络世界的新兴事物,自媒体(We Media)也成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2003)认为自媒体是普通人民通过数字技术在互联网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提供和分享新闻和事实的途径,是可以发送各种心情及事件的载体,如各种微博、论坛、社区、博客和推特(Twitter)等,民众可以通过这些载体自我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件。早在上个世纪,传播学家McLuhan就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相似理论”,随后美国新闻学会(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的媒体中心出版了由Shayne Bowman(2003)与Chris Willis(2003)两人联合提出的“We Media”研究报告,对于“We Media”下了十分谨慎的定义:“We Media”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这份报告认为“We Media”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新闻传播模式,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2016)将这种特征概括为“全民DIY”。代玉梅(2011)认为,界定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以人为传播主体的节点是通过数字互动媒介接受和发送信息的媒介用户。在自媒体时代,每个用户都可以发言、评论,都可以实现“节点共享”。
二、自媒体的特点
自媒体(We media)重点还是在“We”,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多样化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的民众,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来说,自媒体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传播者对于新闻和事件的整体性、把握性、及时性要强于他传播。
(二)平民化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主要来自于社会底层,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他们对于事件的解读和间接更公平、公正,人人都有话语权。
(三)普泛化
只要拥有数字终端,并且有网络连接,自媒体能保证每时每刻向民众提供所需要的资源,进一步缩小了人与人的距离。
当然,当今社会的自媒体还拥有许多缺点,由于自媒体内容产生缺乏他律,所以在内容的把关方面掌控不够,有些团体或个人为了自身利益的实现,虚假信息不断流出,降低了公众对一些自媒体的言论的可信性;一些营销号为了博取眼球夸大其词,断章取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恪守底线已经成为自媒体用户必须面对的头等大事。最后,自媒体维权也频频出现,由于引用他人原创而不标明出处发生的纠纷也可以造成不良影响,而维权则需要大量时间、金钱。总之,自媒体现在还尚未成熟,它的日后维护建设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三、自媒体的数据
在自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不可否认,国内现在最火热的自媒体便是微信和微博两项信息技术,来自新浪微博(2015)和腾讯微信(2015)官方数据显示,这两项技术所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目前用户均数以亿计。微博(Weibo)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根据2016年微博的第三季度财报,Useit知识库进行了整理,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人数达到2.97亿,较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34%,其中9月份移动端在MAU总量中的占比为89%;9月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32亿,较去年同期增长32%,影响力迅速攀升。微信(Weche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为智能终端提供及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也可以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的社交插件,根据腾讯的2016年微信数据分析:截至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个人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超过800万个。其中,61.4%的用户每次开微信必刷“朋友圈”。可以发现,微信已不再是最开始那个简单的“APP”,它正从一个“应用”,进化成一种蕴含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驱动力的“现象产品”。
四、自媒体的发展前景
自媒体在现代传媒地位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Bill Gates曾经宣称,报纸还有40年的生命。预计未来几年,自媒体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作为最主要的信息平台,营销推广平台、社交应用平台,微博、微信两项信息技术的使用人群将以更加快速的方式增长。另外,日后自媒体的一些数据也会被应用于预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如推特(Twitter)信息曾被成功用来预测股市走向,微博信息还被用来生成地震和各种流感流行的早期警告。
企业和商家也在其中看到了自身的利益,对于企业来说,公开的信息披露使得投资者更加了解企业的情况,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匹配程度,以往的传统媒体只是注重于报道知名度高的企业的信息披露,而小公司则无法享有这个权利。自媒体的出现改善了这种情况的产生,除了传统媒体,公司还可以通过在自媒体来传播自己的公司信息,这能很大地弥补传统传播媒体的局限性。自媒体使得公司扩宽了信息披露的渠道,而如何利用自媒体更好地提升企业自身价值也会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之一。由此看来,自媒体的日后发展范围十分广泛,对于企业的影响也将成为其发展的有利推动因素之一。
五、自媒体发展的应对策略
在舆论导向方面,应积极支持自媒体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就其的不足做好应对措施。对于以上提到的知识产权以及网络安全等问题,应从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加强对自媒体信息内容的管制,减少假新闻、标题党等缺陷,提供一个真实良好的网络平台环境,一旦查处假新闻,通过罚款等方式使其承担社会后果,增强自媒体言论的可信性;加强维权意识,加大对抄袭行为的管制,使民众愿意提供言论共享,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要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
六、结语
自媒体通过网络以及当今数字技术,正在以核裂变的速度快速向前发展,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自媒体也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对于其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自媒体在日后也会衍生出很多对于其他行业的影响,包括对公司行为的改变、人类行为的影响等,对于自媒体的探索也会不断充实传媒方面的学术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文静.国内新媒体文献研究综述[M]新闻研究导刊,2016:Vol.7 No.08.
[2]邓新民.自媒w: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2,(2).
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68-01
目前,气象服务产品日益多样化,针对性、适用性强,但服务产品的仍面临“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传统媒体和新兴的传播媒介,为打通气象信息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多种途径,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其需要的气象资讯。通过对比各种传播方式,分析其优缺点,得出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新媒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气象信息产品的分类及特点
气象信息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公益属性产品,由气象主管机构统一向社会公众,气象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大喇叭、户外电子显示屏、互联网、手机短信、新媒体等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预报产品。另一种是专业化专项型产品,由气象部门借助自身优势,结合相关行业特点,为有特定服务需求的用户量身定制的专业化气象服务产品,如为社会公众提供的生活气象指数类产品和为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提供的专业气象信息产品等。气象信息产品普遍具有技术含量高、时效性强、易于产生效益等特点。
2 气象信息产品的传播方式
报刊、户外广告、广播、电视等为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媒体,为气象信息产品的即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气象信息产品由最初制作到最终在相关媒体上,即变成了有价值的东西,广大受众可以根据产品趋利避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传统媒体深植根于大众,受众面广。但其传播气象信息的缺点是受时空限制。报纸作为纸媒,属于空间性媒体,一旦受众和报纸在空间上分离,信息的传播就无法实现。广播和电视属于时间性媒体,受众一旦错过节目播出时间,则不能再接收到希望了解的信息[1]。
随着“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气象信息的传播途径也在不断拓宽。气象部门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手机客户端APP等陆续推出,收听、关注、安装气象APP等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大有超过传统媒体之势。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防灾小常识、科普小专栏等都是实用的内容。内容有了,若没有好的传播渠道,没有足够多的受众、粉丝,那么官微的发声也是无效的、不成功的。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官方的积极宣传运营,加上不断充实的内容,通过亲民化的气象服务内容吸引网友,俘获粉丝,粉丝群体和定制群体会越来越宠大,传播的效果也会呈几何式增长。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充分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实现了点对点的传播模式,让受众在互动体验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新兴媒体通过裂变式的信息传输方式,通过转发、关注等个性化信息定制功能,使信息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果,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2]。
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的传播以及新兴媒体的多点对多点的传播,二者融合发展,非常有利于预报、预警信息的即时共享。官方,媒体助力,多方传播,可将气象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有效解决。
3 各类气象信息产品规范管理方法
自媒体时代,信息和传播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需相关部门的审核,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可以预见,将来开发利用气象共享资源产品的企业和用户越来越多,在充分释放个人声音的同时,势必也会让一些不实信息甚至与官方相悖的信息蔓延传播。倘若不对此加以约束,势必会造成公众的恐慌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从源头上规范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预报显得尤为重要。《气象预报与传播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6号)作了明确规定: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官方统一向社会,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气象预报。鼓励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应当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并注明气象预报的气象台名称和时间,不得自行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和结论[3]。气象主管机构要引导舆论,加强气象预报与传播的事中、事后监管,媒体要坚守职业操守。官方和媒体形成合力,提早防范不实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蔓延、传播[4]。
4 结语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会形成“1+1>2”的传播效果,二者相得益彰。官方和媒体单位遵循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权限和流程,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和渠道,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多管齐下,气象信息的“最后一公里”将不再存在盲区。
5 参考文献
[1] 信欣.媒介融合背景下气象信息的传播[J].商情,2009(50):73-74.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意义上的广播以声音作为载体,通过传统方式从事信息传播活动。如今,高速发展的融媒体充分利用多种不同媒介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融媒体资源整合、多元化传播的特性让传播变得更加立体和多元。
一、对传统广播的质疑
融媒体时代到来,各种单一媒介被以多种形式整合后重新推出,在全新的媒介平台上,自媒体也应运而生。自媒体主持人借助新媒体平台,生产独立的信息产品,其群体日益壮大、受众数量日益增长、社会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信息传播需求的碎片化和分众化使得小众音频产品在开放平台上广泛传播,这为自媒体主持人打通了传播的渠道,融媒体较强的互动性也使自媒体主持人有了铁杆粉丝。相比之下,传统广播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形式单一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条信息被整合为多种形式,通过不同媒介传递给受众,这对传统广播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不仅体现在信息时效性、多元性、准确性上的“同质”超越,还是对传播模式这一最能体现媒介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根本颠覆。也就是说,传统广播的受众被丰富、多元的可视内容分流,新时代下单靠生产单一声音产品的广播能够给受众带来多少刺激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二)听广播不再是主流用户的习惯
融媒体时代,收音机不再是收听广播的唯一渠道,数码技术的不断创新,使传统广播受众收听习惯发生改变。数据显示,台式收音机、数码产品类传统收听终端的使用比例最小,便携式收音机、手机、车载收音系统则占据较大份额。其中,使用手机收听广播的听众比例超过40%,近五年来上升幅度超过30%,已经跃升为主要收听终端。①各家门户网站也纷纷开通音频服务,蜻蜓.fm、考拉FM等音频客户端纷纷抢占手机移动应用市场,一方面为通过手机收听广播节目提供了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分流了传统广播的受众。
二、众多媒体人开办自媒体音频节目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不断突破,自媒体的概念也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吴晓波、罗振宇等主持界的“外行”纷纷在网络传播平台上开设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其分流传统广播节目固定受众群的能力之强令人震惊。以罗振宇的自媒体公号“罗辑思维”为例。罗振宇曾是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和《对话》节目的制片人,2012年底打造知识型脱口秀“罗辑思维”,“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以每天一分钟的有声语音推送作为尝试,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声音产品逐渐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罗辑思维社群”目前有350万以上的年轻听众,“罗辑思维”视频节目是互联网上最多人喜爱的知识型脱口秀,仅优酷视频上的每日新增播放量就达10万余次。
类似罗振宇这样的媒体人群体,凭借自己鲜明的性格、知识抑或是语言个性,依托更加开放的新媒介平台,在满足普罗大众与“明星偶像”直接交流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小众化的传播。这些主持人火爆的因素,恰恰是在传统广播媒体工作的广播主持人缺乏的。
三、传统广播如何突破困境
纵观上文提到的质疑,传统广播节目并非没有机会。危机中蕴含希望,传统广播依旧可以在困境里找到突破口和生机,实现自我突破。
(一)声音产品更易得到受众认可
融媒体时代,新的媒介传播方式层出不穷,人们在唱衰传统广播时,可否想过为什么新涌现的自媒体纷纷选择了以声音为载体?正像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的那样,一种媒介总是充当另一种媒介的“内容”,媒介之间只有进行相互作用才具有自身存在的意义。②显然,声音作为媒介就是连接传统广播与融媒体之间的桥梁,声音产品不会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被淘汰。而之所以会是声音,则是因为声音更符合融媒体环境下用户的接受特点。
融媒体时代,多种媒介互相融合借鉴,促成了更加细分化的受众市场,受众更多希望是一对一的信息接受者,相对于其他媒介传播形式,广播的声音传播方式使其更擅长长驱直入,深入人心,成为受众亲密的伴侣媒介。有调查显示,43%的听众同意这样的说法“我发现我好像正在与广播中的主持人交谈”③。这种交谈是一种私密的感受,这样的一对一地传播也正好契合融媒体时代受众的心理需求。
2015年11月,从中央电视台辞职的电视新闻主播曾选择了声音艺术产品进行商业化探索。首先,曾筹办声音剧场《一段》,项目名称主打声音牌;其次,在内容方面,曾邀请到了著名配音演员、演播者、新闻主播以及主持人等表现声音的专业人士,声音产品感动受众。曾在《一段》的宣传语中说:“无论你是否熟悉我们的脸,都一定听过我们的声音,我们是通过话筒,用声音表达自己的人。而在《一段》里,我们都是想好好说一段话的人。”曾再创业选择声音产品,看出他对于声音市场在融媒体时展前景的敏锐观察力。
(二)内容为王是时代不变的主题
优质声音节目的生产者,依旧是融媒体时代传播领域的明星。蜻蜓.fm、考拉FM等音频客户端里也成长起来一批保有大量原创节目的群体。可是,无论媒体技术如何发展,内容和品质永远是媒体得以生存的根本。在众多全新媒体平台上,以打造声音产品自居的自媒体主持人更是逃不出这样的传播规律。所以,融媒体时代具有专业的声音产品生产能力依旧是吸引受众的关键。
纵观当下众多音频客户端,点击和关注量高居榜单前列的还是传统广播媒体生产的高质量节目,而受到融媒体环境下受众追捧的明星也大多是这些传统广播媒体的主持人。蜻蜓.fm副总裁段然介绍说:“2015年以来,蜻蜓.fm共签约至少5000位主持人,其中真正拥有较高留存率的仍然是那些在传统广播电台中的专业主持人。”
另外,由众多广播主持人发起的《为你读诗》活动,借助当下流行的微信朋友圈传播方式,瞬间受到用户关注、熟悉和喜爱。包括老一辈播音表演艺术家方明、于芳在内的众多广播主持人用声音的传播方式,达到了令人震撼的传播效果。这样的声音产品的传播尝试,甚至还引领了当下整个社会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风潮。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一批年轻的广播主持人,凭借着对于声音表现的熟练把控,也成为了融媒体时代的网络声音红人。
这些事例再一次证明,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优质的声音产品依旧是吸引受众的致胜法宝,而先天就善于生产优秀声音产品的广播主持人依旧会是受众心目中的明星。
(三)后劲不足是自媒体主持人的先天劣势
依托稳定节目资源的主持人方能在融媒体环境下打造稳定的节目品牌。高晓松、罗振宇、吴晓波这些自媒体主持人以个人品牌为基底,拥有庞大的知识储备或在某个领域有多年的积累,在思维与形象上均能体现出个人的独特性,他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自己的声音自媒体进行传播,但他们的自媒体账号在繁华背后,却存在着先天的危机。
自媒体公众号采取完全原创的方式,等同于经营一家以采访、写作、编辑为主体的传统媒体,存在严重的“难以为继”的问题。个人的创作存在和低谷,更新率的无节奏性往往导致粉丝的大量流失,或者由于个人见解的狭隘、知识体系的缺陷,在原创内容上易产生雷同,或者由于个人力量所限等因素,无法找到恰当的商业变现渠道。
也就是说,不论是在传统媒体独大的时代,抑或是现如今自媒体蓬勃发展的阶段,内容为王意味着媒体需要稳定而优质的内容,这才是其核心价值所在。而在这方面,依托广播电台专业节目制作团队的广播主持人无疑可以更稳定、更长久。
四、未来传统广播如何创新发展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但如何在未来媒介环境不断更新变化的情况下守住自己的位置,依旧需要广播人探索和创新。
(一)依托传统广播节目,探索适播产品
融媒体时代,众多全媒体表现形式并不是敌人,甚至是传统广播可以寻求帮助的朋友。多媒体、多渠道、多终端的时代,从品类、质量、数量等方面对内容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时的只是载体,优质的声音产品永远是不变的“明星”。如果传统广播能够利用好新媒体的技术、渠道,传统广播的内容资源优势就会被放大。
当然,树立这样的理念并不意味着传统广播可以像以往一样高枕无忧、以不变应万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广播流程模式下的内容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如今多种形式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传统广播影视向视听新媒体的转型是大势所趋。对于传统广播来说,除了将传统的调频广播节目做好、做精之外,还要适应受众“从线性、顺时、完整”到“回看、逆时、碎片化”的消费模式变化,加工出更为个性化、专业化、适播化产品,这是传统广播在融媒体环境下重塑内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适播化正是依托传统广播节目内容,调整制作流程,生产适合多渠道同时编辑分发的传播产品。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阳现场秀》节目为例,节目被碎片化制作成适合音频平台、网络视频、喜剧TV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内容进行多次传播。与此同时,海阳团队依据受众用户特点进行个性化传播。比如海阳的粉丝被分为环球旅行团成员、私家车友汇成员以及海阳乐跑团成员等,对于不同类型的粉丝进行更加精准的内容投放,实现有针对性的传播。通过这样的方式,《海阳现场秀》这样一档优秀传统广播节目用各种新媒体表现形式实现适播化投放,而广播主持人海阳也成为在融媒体时代受众中的明星。
(二)充分互动,挖掘粉丝经济
受众至上是传统广播需要重塑的思维方式。以往的广播节目中,受众互动只是丰富节目的一种手段,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必须更加重视受众的互动参与,实现用户更高的渗透率和忠诚度,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在用户心中的品牌地位。对于需要商业盈利的广播节目团队来说,这样的品牌价值才能保证受众用户的转化率,给广告主带来可观的收益,从而实现自我的生存和发展。
(三)突出个性,塑造品牌
在重视互动、强化粉丝黏合度的同时,注重品牌的塑造更有助于广播主持人在纷繁众多的自媒体主持人中脱颖而出。《海阳现场秀》主持人海阳在节目中故意放低姿态,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亲和、有小缺点且经常愤愤不平的小人物,同时海阳在节目中通过模仿、演绎等表现形式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此一来,一个敢爱敢恨又可爱活泼的草根形象通过声音电波形成极易识别的品牌符号,受众可以一下子辨认出这就是广播主持人海阳。当海阳的品牌形象被成功塑造后,随之而来的忠诚粉丝用户群体就成为了商业机遇,也成为了广播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的牢固根基。
五、结论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并非如坊间所说“大限将至”。传统广播在看似危机的情况下也能找寻到逆势而上的机遇。媒介融合后音频产品的自身特性使得音频产品能被新时代受众接受,使传统广播有了生存发展的契机。技术在革新,时代在改变,广播只要敢于改变、善于动脑,不仅不会死于改革浪潮,还能成为融媒体时代受众的“新宠”。
注释
①白京京《新媒体领域广播受众发展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播发展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
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在内容及传播渠道上颠覆了电视媒体的传统模式
电视媒体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中形成了固有的渠道优势和内容生产优势,节目制作的专业性和渠道传播的广覆盖使电视媒体一直以来来牢牢占据着信息传播的制高点,由于渠道垄断性的存在,中国的电视产业事实上一直是以传播者本位的理念为主导,同时又由于广播电视产业是一项基础投入巨大的国家事业性质的产业,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意味着大量资金的再投入,于是在面临制作理念和技术更新上,规模实力较弱的城市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遭受的转型压力更为剧烈。这表现为:
1、内容生产上不能满足新兴受众的收视需求,资源优势被削弱
传统电视媒体属大众传播方式,在我国,大大小小的电视频道数以千计,生产大量的同质化、无差异的内容产品提供给受众,在这种单向的传播的框架下,受众只有看或不看的权利,而代表其意见表达的收视率调查又严重滞后于真实的受众感知。大量的地方电视台生产节目的内容缺乏对受众市场的了解和贴近,创新意识不足,盲目跟风现象严重,而新媒体的崛起更是将这些问题凸显了出来。如果说之前的互联网媒体兴起还只是在文字图片和视频内容上对传统媒体做了一个扩展和延伸,弥补了线性传播的缺点的话,那么近些年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多屏互动技术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人们使用媒体的方式。资源垄断被打破,信息的接收者和者的位置在不断的更换,每一个接收终端也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来源,而往往在移动终端上被大量点击和浏览的热点信息并不是由电视媒体经过精心选择而报道出来的内容,受众真正的兴趣所在通常正是电视媒体所回避和忌惮的。而在娱乐休闲方面,电视台所播放的电影电视剧集早已不是稀缺资源,高清视频网站和移动客户端的大量涌现,让电视剧这个地方电视台揽金的重头戏变得价值缩水,日益成为主妇和老年人消磨时光的所在。而在原创娱乐栏目上,广告投放日益集中于大投入大制作的真人秀栏目,这种规模的栏目,普通城市电视台并无实力和市场支撑。
2、以电视产业为依托,城市电视台建立新媒体平台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投入回报的前景尚不明晰
目前绝大多数普通城市电视台面临的是产业结构单一,创收渠道狭窄的局面,广告客户的流失让单纯依靠广告收入维持运营的很多城市台感到力不从心。而实践证明,电视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并非是简单的内容网页,在多屏时代(电脑屏、手机屏、智能电视屏等)媒体运营必须在内容生产管理,栏目运营支撑和多屏服务互动等多个层面上对硬件设备和人力资源进行换代更新和业务培训。同时,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逐步规范,新媒体的运作,在版权成本和传输带宽上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这些瓶颈的逐一解决,对于城市电视媒体而言在收益前景尚未明晰的情况下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
二、城市电视媒体的新媒体化发展策略
毫无疑问,城市电视媒体向新媒体方向转化需要巨大的人力财力作为支撑,但不进则退,如若因循守旧,无疑于坐以待毙。我们在探讨电视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应结合城市台的实际情况,做好规划,逐步实行。我们认为应有以下几点举措:
1、内容生产上,打破各频道各栏目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生产聚合
建立统一的制作平台,将采编素材统一上传,按照适应于互联网媒体的传播形态,分别将这些素材加工成文字、图片、视频,以微博、微信以及多屏的视屏客户端在线或下载收看的方式进行多种渠道的立体传播,并通过在线统计功能及时反馈受关注的热点内容,对这部分内容再进行二次提取和深度加工并做好后续的内容采集。在传统的数字电视传播平台上,将热点内容予以重点关注和报道,实现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多维度释放,进而实现电视收视目标到达的最大化。
2、机构运作上,扩大融资渠道,引入社会化资本进入新媒体运营领域,实现合作共赢
新媒体业务的运营,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对新媒体业务进行股份制的改造,引入社会化资本进入,从而实现规模和影响力的最大化,这是新时期城市电视台从事新媒体业务获得资金保障的唯一捷径。目前新媒体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包括户外电子大屏、楼宇电视和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在内的新媒体业务可以说鱼龙混杂,很多是由市场上较为弱小的广告公司进行经营。城市电视全可以借助社会资本结合自身在内容生产上的优势,实现市场的整合,把电视媒介的触角向各个层面延伸,从而保证新媒体领域的电视到达。并且利用新媒体的在线统计优势,可以使类型广告更精准的到达目标客户,这也为地方城市电视台的广告业务的经营开辟了新的途径。
3、资源挖掘上,寻求与知名媒介人的合作共赢,生产更具个性化和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口味的文化产品
移网时代,各种自媒体形式风起云涌,微博、微信造就了全民吐槽时代。但不可否认,一些媒介精英和网络大V们所经营的自媒体博客或视频栏目由于个性十足、观点犀利,正在越来越受到寻求个性求知途径的年轻受众的欢迎。那些成千上万的粉丝群,构成了巨大的社群,在这样的社群中,信息的传播力是惊人的。作为地方城市电视台而言,可以和拥有这些巨大粉丝群的自媒体精英进行商业合作,以合适的价格向其订制适合本地受众口味的内容,形成品牌。这种制播分离的模式,对于快速提升电视台的品牌热度极为有利。
总而言之,地方城市电视台在日新月异的媒介变革时代,应牢固树立以内容服务和多渠道传播及多产业融合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使传统电视传媒向全媒体转变,形成各项业务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态势。城市电视台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应持续提升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郑维东.新媒体崛起背景下电视的突围[J].视听界,2012(2).
[2]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J].视听界,2004(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Grassroots Students Party Branch Construction in Media Age
CHANG Wenhui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4)
Abstract The advent of grassroots media age for college students branch building opened up new areas, and improved the students party's interest in learning, grassroots college student branch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is favorable opportunity to continue to improve branch building, so to become party building work from the media new platform, with the traditional building activities together better for the college student branch of the grass-roots work services.
Key words media; college grassroot students Party Branch; the work of Party building
1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自媒体时代”的引领先锋
自媒体时代传播载体多样化,以微博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1月),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量暴增,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2010年的6311万迅速增长到2.5亿,较上一年增长了296.0%,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8.7%。手机微博的应用也成为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上升至了38.5%。《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表明,年轻、学历高的人群是微博的核心用户群体,其中大学专科或以上学历的比例为81.7%。另外,相关的抽样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使用微博的比例为75%,所占比例较大,微博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①
除了微博,微信、论坛、MSN等形式也是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追捧,使用率极其高。“自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与大学生需求极其吻合,这也是“自媒体”赢得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追求自由、张扬个性,希望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并渴望引起圈内人的关注,得到小范围共鸣。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外界事物感兴趣的同时也非常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希望随时记录自己的心情,及时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希望自己的信息能够让特定的人群接收,在小群体中分享自己的点点滴滴,而“自媒体”恰好给了大学生这样的交流平台,使这种想法成为现实。“自媒体”的成本较低,基本的通讯套餐、特定的上网流量、一部手机完全可以达到“自媒体”的使用要求,这也使无高消费能力的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和使用。
2 “自媒体时代”开辟了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新阵地
2.1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为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开辟了更广阔的互动交流阵地
目前,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的互动交流大部分还是以座谈形式为主,这种“教室座谈”的形式无疑有其特殊的优势,学生党员相对集中,出勤率可控,面对面的形式能够使交流更加深入,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神态等获得更多的信息。但这样的方式也受到时间、空间和参与人员的限制。而在自媒体时代下,互动交流就变得更加具有时效性、内容也更加宽泛,能够借助的外界力量也就更大。学生党支部可以根据理论学习、社会政治热点学习等内容为支部学生党员推荐有代表性的博客、微博等,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广阔的互动交流阵地。在党的十召开之前,央视网微博和央视网博客联合推出“喜迎十,微博·博客晒变化”活动,大家可以通过微博和博客展示自己家乡、自己身边的喜人变化,央视微博粉丝已经达到42139人。另外,学生党员可以通过自媒体与所在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学校相关老师进行自由沟通,交流思想。例如,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开通的微博在长春市微博人气关注榜上排名第七位。 2010年6月1日,他写下这样一条微博:
我在想个事情,你们可以参与意见:您心目中的好学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您心目中的好教师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您心目中的好大学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此博一出,上百学生跟帖。随后,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心目中的好大学是这个样子的:有人物——学生和社会敬仰的大师或教育家;有故事——大学自身深邃的文化积淀;有空间——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有代表——被社会认同的一批优秀学生。
盛连喜说,之所以要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就是要告诉他们,来到大学学习,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我思考,在充足的空间内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②
盛连喜的微博拉近了他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师生党员的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为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拓展了更广泛的民主生活阵地
民主生活会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召开的旨(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06页)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学生党支部建设更应该重视民主生活会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作用。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学生党支部出现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民主生活会形式单一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对此,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应充分利用自媒体,探索民主生活会新形式,促进交流的深入性,学生党支部书记、教师党员、党总支、党委书记等个人可以通过自媒体与广大党员同学进行交流。例如,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还在微博中与学生交流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
盛连喜经常发表自己对于学校管理、建设以及发展的一些看法,去外地学习的见闻和收获他也乐于与学生分享。
有东北师大的学生在微博上给盛连喜留言,反映学校食堂饭菜质量有问题。当天,他就给反映情况的同学留言:食堂问题最近反映得较多。我将在本周专门开会研究。对不起啦。
涉及到食堂涨价的反映,盛连喜也给予了回复:是涨价啦!目前看不光是咱学校一家的事。幅度正在比较。
9月8日,他留言:关于我校食堂伙食涨价的事,我最近搞了点调研。明天就召开相关部门座谈会做具体研究,特告知同学们。
9月12日:价格降回来是对的,前一段的关键是没有指导价,二楼调价太随便,这次是调价要有依据。所以可以放心。 ④
2.3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增强了党团建设的互动性,促进了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全面培养
目前,一些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党建与团建脱节,党建无法带动团建,团建也不能很好地促进党建,这就存在了断层现象,影响了党员整体素质的提升,也使学生党员队伍发展不完善,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薄弱。自媒体时代,党支部与团支部可以增强交流,建立共建体系,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面培养。
2.4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弥补了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工作中“重发展、轻教育,后劲不足”的缺点,加强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监督
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中“重发展、轻教育,后劲不足”的现象普通存在,由于高校学生数量庞大,入党积极性高但政治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党员发展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这就使党支部工作的重点往往都集中在发展阶段,对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培养和管理不足,使得党支部发展“无后劲”。自媒体可以通过灵活的形式,凝聚党员,增强党员学习实践能力,加强党员管理,时刻对学生党员进行全员、全方面监督,提高学生党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80-02
一、引言
随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高考生源数量的逐年不断下降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及民办高校招生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与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相比较,地方及民办高校发展平台小,而且受到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方及民办高校为了尽快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必须在保证生源数量的前提下,提高所招收生源的整体质量。在过去几十年的招生工作中,高校相对于考生是强势的一方,考生需要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才能获得高校的认可,然而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高校与考生的态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源数量的下降、招考方式、国外高校的进入等这些变化逼迫地方及民办高校在招生工作思路上必须要重新定位、有所转变,摒弃“坐等”学生找上门的思想,主动向考生宣传自身办学特色,展示自身专业培养特点等,使高校招生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出击。本文在分析传统招生宣传方式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宣传多元化研究,给出了“互联网+招生宣传”的宣传理念,以期为地方及民办院校的招生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促进地方及民办院校的良性发展。
二、地方及民办高校传统招生宣传方式的弊端
由于传统招生工作多是集中在考生填报志愿之前,而且以前高校对招生工作存在“坐等”的认识的误区,在开展招生宣传工作时存在对招生宣传宣传不充足等问题。
1.招生宣传对象定位不明确。在传统的招生工作中,招生宣传对象仅仅集中在应届考生,而忽视了对潜在生源(高一、高二学生和复读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宣传。
2.招生宣传方式单一。以往许多地方及民办高校的招生宣传方式主要选择期刊、报纸等纸质媒体作为宣传媒介,从而来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这些纸质媒体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其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有限以及其信息时效性滞后的弊病不断凸显出来,读者正在快速地流失,尤其是在青少年之中,纸质媒体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因此,虽然花费大量的资金在这些传统媒体上做招生广告,却得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造成投入与产能严重不对等。
3.招生宣传不充足。在传统招生中,招生宣传内容仅限学校简介,考生仅能知道学校的名称、专业的等基本信息,而看不到学校的特色,不能引起考生的“兴趣”。
4.招生工作中存在违规现象。在招生工作中存在,有个别地方及民办高校为了获得足够的生源数量,把工作对象瞄准了高中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向高中教师承诺介绍一个考生给予几百至几千元不等中介费用的违规现象。不论这种方式效果如何,至少该方式涉嫌违法违规操作,而且这种方式必然会破坏招生的整体生存环境,最终高校将会为此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因此该方式是应被杜绝的。总体来看,传统招生宣传方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不足,不适于今天新时代的招生宣传工作。
三、新时代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宣传多元化研究
1.新时代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工作的挑战与机遇。国家教育部2016年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中显示: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W率将达到50%以上,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招生规模的扩大给地方及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我国高校生源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将呈下降的趋势,这又对地方及民办高校的招生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2.新时代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宣传方式多元化研究。新时代地方及民办院校招生宣传要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发挥宣传途径的多样性、树立招生宣传的服务性。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对高考学生获取信息、选择高校等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地方及民办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有必要引入“互联网+招生宣传”的新理念。
如图1所示,“互联网+招生宣传”的新理念的执行包括“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两部分。(1)“线上”宣传。“线上”宣传的实现通过院校招生部门设立招生专用即时聊天工具账号和其他信息平台以及招生网站的建设。通过专用信息软件的强大功能,由专门招生教师负责在线与潜在生源建立经常性互动,对线上“好友”提供专业的答疑解惑,并且推送招生的相关资料。使这些潜在的生源充分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校史发展、师资力量、实验设施、科研实力、奖、贷学金及勤工助学以及校园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使他们在心里对学校产生认同感。而要保证对聊天工具的账号和信息平台推广的顺利实现,首先是需要使高中应届毕业生成为“好友”或关注信息的平台,这主要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到生源集中的高中进行宣传推广;二是充分发挥在校生、毕业生和学生家长的作用,通过他们推荐给身边的潜在生源,引导学生关注招生账号。完善招生网站的建设,将院校招生网站建设为一个招生宣传的平台,网站上除有规章和招生数据外,还要更多地展示学校软、硬件条件,同时还要体现出人文的情怀,让招生网页能够“讲故事”,让浏览的考生对我校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同时,可以将即时聊天工具嵌入到学校招生主页上,学生在浏览招生网页后可与我校招生人员直接交流。对网站的推广渠道很多,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是与搜索网站进行合作,这种方式节省人力资源,资金的投入也是可控的。同时,拍摄招生宣传片,在自媒体中传播。动态的影响资料能够给考生带来最直观的印象,所以院校拍摄招生宣传片是必要的。推广招生宣传片主要利用自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发动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推广。(2)“线下”宣传。将线上潜在的考生信息统计汇总,派专人到潜在生源相对集中的高中举办“宣讲会”,与考生面对面交流,现场解答他们的各种疑问,同时,可以将在校生学科竞赛的各项成果做成展板或视频展现给学生看,激起他们参与的热情。同时,通过在校生和校友自身的学习经历向周围的亲戚同学宣传学校文化,扩大学校的影响力。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进行的“互联网+招生宣传”的理念,弥补了传统招生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地域性的缺点,互联网技术的营运使得招生宣传工作更灵活、更生动,更易于接受。
四、结论
招生工作是高校保证优质、充足、均衡生源的前提和关键。地方及民办高校的发展必须以招生工作为基础,而招生工作必须把招生宣传工作作为重要支点。因此,地方及民办高校必须充分认识招生宣传的新特点,研究新方法,拿出新对策,从而使招生宣传取得更好效果,进而促进高校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表格数据表明,移动广告正在逐渐受到广告商的重视。
2.移动广告的分类和特点。本文拟将移动广告分为诱导式广告、图文硬广和软文广告。
(1)诱导式广告。诱导式广告通过移动端应用呈现至用户。例如,一些手游设置下载特定应用可以获取奖励。诱导式广告的特点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广告,广告的投放效果取决于诱导的程度。对移动应用运营者而言,诱导式广告的优点是成本可控。缺点是广告只停留在送达阶段,有效转化率较低。因为诱导式广告的载体用户粘性低,受众和广告相关程度低。
(2)图文、视频硬广。移动端的图文硬广常见于APP弹窗、社交推广。具体表现形式有:打开手机客户端弹出倒计时广告,社交网络刷新强制品牌推广弹出等。弹窗类图文硬广的优点是,强制消费用户注意力,图文、视频硬广弹出时间较短且不能跳过,使得移动用户只能在等待的时间查看广告,缺点是投放往往针对所有用户,不够精准。社交推广类图文硬广有比弹窗类更能精准投放,但容易引起用户反感。
(3)软文广告。在移动广告中,软文广告是最有效的形式。以微信朋友圈为例,根据梅花网的统计,朋友圈推广广告在重点城市为图文广告150元/千次曝光量,相当于1.5万/10万次曝光量。而据目前的自媒体广告报价,自媒体非头条广告(阅读量低于10万)从几千至几万不等,优质自媒体价格更高。可以看出,在相同曝光率之下,自媒体软文广告效果大于社交网络推广。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广告转化效果方面,软文广告>社交推广>图文硬广>诱导式广告。
三、移动广告中的长尾效应
互联网为广告营销发挥“长尾效应”创造了土壤,因为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移动广告是隶属互联网广告营销的一部分。理论上,运用长尾效应能为移动广告创造极大的传播效果。但是,本文结合移动广告的特点分析后认为,不是所有移动广告都可以用长尾效应来解释。从广告类型来看,诱导式广告和APP弹窗类图文硬广在移动广告中传播效果是有限的,而社交推广类图文视频硬广和软文广告在“被遗忘的尾部”更有提升空间。
首先,诱导式广告和APP弹窗类图文视频硬广可称为移动广告,只因为存在形式在移动端。实际上,这类广告和PC端以及户外展板广告差别很小。长尾的“尾部”用户有其自身特点,不是大众化的广告能够覆盖的。而这两类广告都属于强制广告,不针对特定人群。其次,诱导式广告和APP弹窗类图文视频硬广在网络中不具备可传播的特性,仅仅在用户打开APP的前提下,广告内容才会送达到用户。由于广告覆盖受众数量少,投放又不够精准,所以诱导式广告和APP弹窗类图文硬广不适用于长尾理论提高转化率。
社交推广和媒体软文则不同。首先,一些经营自媒体的媒体人都有自己优质的活跃粉丝,用户粘性非常高并且运营者十分熟悉自己的粉丝特点,随着媒体运营规模增大,广告在这种平台转化效果有巨大的提升潜力。对于社交推广和自媒体,精确的用户定位为挖掘小众用户提供了可能。其次,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日渐成熟,促使“两微一端”(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客户端)的内容分发也更为精细。以今日头条客户端为例,在其用户中,每个人的首页内容都是不同的。越频繁使用这类平台获取资讯和内容的用户,越容易获得更精确的个性化内容推荐。在这种高智能化推送的基础上,如果用户打开的文章已开通广告服务,那么这种广告的转化效果是可观的。粉丝经济加上内容分发渠道精确完备,社交推广类图文视频硬广和软文广告在能够更好地占据“被遗忘的尾部”,从而有提升广告转化率的潜力。
四、提高移动广告转化效果的路径
长尾效应的重点在于小众被关注。所以,移动广告要扩大投放效果,重点应该关注怎么充分挖掘小众用户,让广告能覆盖小众用户并有传播效果。以场景为中心能聚集一批年g、性格等各方面迥异的人,并且,当群体中的个体变化了,场景仍然是不变的。所以,笔者认为,移动广告的从目标用户分析到内容生产再到投放阶段,都应该以场景为中心。技术上再利用智能设备和数据,尽可能覆盖更多小众用户,提高转化效果。
1.分析小众用户的特点
广告设计结合用户的习惯和爱好,减少强制广告。一方面,可穿戴设备的普及,移动设备对用户的分析能够更准确。定位系统能统计用户经常到的地点,从而分析出用户的爱好,例如经常去电影院代表喜欢看电影等。这个例子中,电影院就是场景,用户的特点是喜欢看电影。通过个性的准确定位,能够为增大移动广告的投放效果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粉丝社群的运营也能为挖掘小众用户爱好提供便利。
2.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吸引用户注意力
首先,移动广告必须简洁。移动广告的效果衡量在于吸引注意力。所以内容多以简洁为主,图片效果大于文字。第二,广告出现往往伴随着载体,例如,电视广告插播在影视剧间隙,网络广告弹窗在网站首页。移动广告也应该重视利用载体,时间上尽量短。第三,内容生产结合场景。这要求广告在创意阶段能分析目标用户的特点,追求生产能重现场景的内容,提高代入感。
3.以场景为中心投放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是连通个体。当今人人都是媒体,大众传播的概念弱化,形成众多以年龄、兴趣等划分出的社群。移动互联网要重点关注“移动”的特点。斯考伯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指出,移动设备是场景五力之一。所以,移动设备更利于产出具有“场景”特点的内容。场景时代意味着精确营销,场景时代高效以至于买方无须去特别的地方或表明他们的意图。当场景五力(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表明顾客对某一产品或服务感兴趣时,卖方将找到他们[9]。所以,移动广告根植于移动设备,通过场景五力获取和分析用户所处场景,再根据场景特点进行投放。
五、小 结
长尾效应的应用,本质在于开发了更大的市场。就广告效果而言,无论是定位用户还是挖掘场景,移动广告的改进都增大了随时随地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可能。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长尾理论为基础,提供了移动广告提升转化效果的三条路径。正如艾瑞咨询预测2018年移动广告将占网络广告78%的比重,移动广告已经有众多潜在用户,加之合适的方式提升移动广告转化率,必定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新用户和营收增加。
参考文献:
[1] (美)安德森,乔江涛.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 余博.长尾效应[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
[3] 金宏伟.长尾理论只是二八定律的补充[J].中国中小企业,2007(1).
[4] 昝廷全,高亢.手机“碎片时间”价值的“长尾理论”分析[J].现代传播, 2013(11).
[5] 高佳.从长尾理论的角度看微博前景[J].东南传播,2010(8).
[6] 陈力丹,霍仟.互联网传播中的长尾理论与小众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4).
当今世界,自媒体以其平民化、自主化、普泛化的独有特性,通过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迅速成为公民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媒体,尤其对年轻人而言,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的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主要的社交信息传播媒介。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使这一关键因素扬长避短,发挥最大的效应。自媒体凸显的是个体的特性,这种特性往往没有特定的目的和规律,而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组织的团队性,往往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可循的规律。因此,自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既是助力,更是挑战。
一、自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的多样性。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人,只要具备一定的能力,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传播主体。这人可能是一个教师、一个医生、一个出租车司机等等,他们自主地在自己的“媒体”上“想说就说”,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传递自己生活的阴晴圆缺,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二)传播内容的广泛性。由于传播主体的多样性,所以导致传播内容是广泛的。传播主体来自社会各个行业、各个地区,他们的文化水平、价值观念、生活环境等等的不同,都使得他们传递的信息千差万别,你会看到一个包罗万象的自媒体。
(三)传播速度的快捷性。速度是信息传播的关键要素,比如新闻,时效性是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自媒体信息传播速度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要更加快捷。自媒体的传播完全突破了传统传播的方式,传统媒体的传播需要新闻记者赶到现场进行采访后才能传播,但是在自媒体时代里,在新闻记者还没有获得爆料之前,亲眼看到、听到的网友就通过自媒体渠道对事件进行了传播,等到新闻记者收到信息赶到现场时,新闻事件已经在全网传得沸沸扬扬。
(四)传播手段的简易性。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运作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但是,对于自媒体而言,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一些社交软件、手机APP,以及像新浪博客、优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网络上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传递自己想要传播的信息。虽然也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和精力,但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
(五)信息传播缺乏把关。传统媒体和大众媒体往往具有严格的把关程序,这些把关人会把一些错误信息和不良信息尽量规避,从而使信息传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主流意识。而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没有把关人这一过程,信息的传播全凭传播主体的自律和自身素质。因此自媒体上传播的信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传者不负责任,受者缺乏判断,往往会导致错误信息和不良信息在自媒体环境下快速传播。
二、自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成为大多数人的必备,这些产品的广泛使用加速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用手机获取信息,而这就带动了企业关注自媒体平台的作用,通过自媒体各类招聘信息,建立与大众沟通交流的新渠道,这给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
(一)改变传统观念,融入时代潮流人们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刻板印象是严肃、严格、严谨的管理体系,它与人力资源这一特殊群体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位置,更强调一种主观调配、管理和引导。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神秘性。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物质资源,物质资源没有自我意识,没有发展需求,它们的作用是可预测的,它们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稳定的。而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有比较复杂的前提要求,作用的发挥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在自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冲击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过去的人们由于信息比较闭塞,思想比较单一,服从观念较强。因此,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强调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将人力资源这一特殊资源等同于普通物质资源,忽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服务意识不强。在自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即使这些信息未必完全正确,也会使得人们的思维意识越来越活跃,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他们不再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指令一味服从,而是会更多地考虑自我的需求,他们很轻易的可以通过自媒体明确的或暗示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观点,并且由于自媒体传播速度极快,从而迅速形成巨大的反应,这些意见或观点往往不是很正确或者很全面,经常是道听途说、脑洞大开的产物。这就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者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主要从组织和管理方面考虑,而是要改变传统观念,将人力资源个体的实际需求同组织发展的愿景目标结合起来,由以管理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服务、激励和引导为主,从而调动人力资源个体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意识到,组织与个人是一体两面的,虽然有一定的矛盾冲突,但这只是人民内部矛盾,更重要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如,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组织和个人对于招聘方式的观念,逐步开始迈向以自媒体为主体的新时代。从组织角度来看,在采用传统招聘方式的同时,自媒体的使用为组织招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颠覆了招聘刻板严肃的形象,使得招聘也可以变得有趣和时尚起来,如创建组织自己的公众号,定期有关企业文化、形象、工作等方面的资讯,以轻快简单的方式向众人介绍企业及企业需求。从个人角度看,以前求职者普遍认同的求职方式是参加招聘会、投递简历,而自媒体时代对人力资源招聘方式带来的改变可以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组织的需求并同组织建立联系。组织与个人都在自媒体时代潮流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发展方式,这种和谐符合了当今社会对于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具备无限的发展潜力。
(二)创新技术应用,提高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就是指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者们要想更好地开展工作,以达到组织的目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是其重要的组织部分,如何利用自媒体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们的一项重要课题。虽然相对于大众传播工具,自媒体信息传播对组织而言具有很多局限性,但是如果利用得当,也可以成为强有力的手段。使用自媒体进行信息传播,会让人力资源主体觉得人力资源管理者更加贴近他们,而不是高高在上或距离较远。自媒体以微信、微博等新兴方式代替传统纸质传播,人力资源管理者只需将信息公示到指定服务器上,便会有用户阅读、分享,传播效果大大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者利用议程设置理论,将组织要强调的信息在组织传播的主要媒体和自媒体上同时,主要媒体的权威性和自媒体的亲切感,会使人们对信息发自内心的信任并执行,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通过自媒体方式传播,且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做到趣味性与实用性兼备,如“企业培训网”CEO李毅先生成功推出“企业培训网”APP,提供有效系统的培训咨询服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信息,进行学习。此外,许多企业也建立了自己内部的员工培训APP,如富士康云端自主学习、海尔冰博士APP、培伴APP、飞课移动学习APP、培训小e手机版等,这些APP能够为员工提供一个全新的信息接收方式,既能够避免枯燥无聊,又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一举多得。自媒体的应用在为组织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各类人力资源管理APP开发公司带动了软件的升级换代,如今,APP开发功能能够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招聘、培训、考勤、绩效等众多需求,比如在人事管理方面,可以实现人事调动、合同管理、奖惩管理、离职管理、复职管理、职称评定、人事档案管理等众多功能;在绩效考核方面,可以实现对员工的各种考核,如月考核、季考核等,考核结束可立刻得到分析和结果,考核项目可自定义,做到全程无纸化,为组织节省资源。这些都能够极大满足组织的需求。广州APP开发公司别样网络研究发现,采用高级员工管理分析APP软件的企业能够显著提高利润,提高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可以准确、及时地了解企业人力资源变化趋势和绩效情况。
(三)提高素质要求,保持组织活力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和自媒体信息传播的独特性,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在综合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有过硬的人格品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基本的工作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还应当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媒介接触素养、舆情管理能力和危机公关能力等。自媒体涵盖的信息可以很单一,也可以很广泛,例如,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用于专门招聘信息,也可以涵盖组织形象宣传、工作内容介绍、趣闻轶事、各类小贴士等方方面面,给予关注者更多细节方面的信息,扩大组织的宣传力。自媒体可以针对特定组织,也可以涵盖各类组织,现在较为流行的APP如“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能够集多种优势资源于一体,提供网络招聘、招聘猎头、培训测评和人事外包在内的多种人力资源服务,人们可以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信息。这些都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工作更加认真,服务更加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本着认识人、尊重人、开发人、激励人的观念,把人看成一种重要资源来管理,当作一种资本来开发利用。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使用自媒体的时候,无论是工作还是传播私人信息,都应当要具有高度的敏锐性和辨别力,因为在别人看来,你的一举一动都已经打上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烙印,代表的都是组织,哪怕是你的私人信息跟工作没有任何关系,也会被关注者结合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方针加以解读,从而造成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又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针对自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作出快速反应,消除不良影响。
三、利用自媒体信息传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自媒体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趋势,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当要正确对待,并善加利用自媒体,使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地为组织目标服务。
(一)正确对待自媒体的信息传播一位政府新闻工作的老领导曾经说过:“媒体不是你的部下,也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的朋友,不过这个朋友是带有挑战性的。”传统媒体如此,自媒体更是如此。由于自媒体的草根性特点,往往有些人力资源管理者将其视为“民间自发组织媒体”,是不经过把关的、有噪音的信息传播渠道,认为自媒体传播的很多信息不准确,或不予重视。然而,根据中国社科院2012年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城市居民最信任的媒体依次是电视和报纸,网络排第三。但30岁以下年轻人更信任网络,如果发生某一事件,在开通了微博的人中,44.4%的人更相信微博上的信息,比信任新闻联播的38.7%略高。自媒体传播的威力不可小觑,比如雷阳事件、女教师因癌症被辞退、辱母杀人案等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上的快速传播,在社会上引起了公众们的极大关注,并对涉及到的有关政府部门、学校、个人等,都造成了极大地影响。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对自媒体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要深入研究自媒体的特点,不能因为它的草根性而忽视它的强大影响力。同样,也不能盲目随波逐流,不加判断地轻信自媒体上传播的信息,并且以讹传讹。自媒体就只是一个工具,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掌握它的人们。
(二)善于利用自媒体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发展到今天,自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顺应趋势,转变观念,善用自媒体,争取主动。要重视并研究自媒体平民化、普泛化、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善于利用自媒体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引导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组织目标。在自媒体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招聘人才、人事管理、人员调配、绩效考核、职称评审、薪酬保险等各个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并使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比如手机微站,在宣传组织人才政策、招揽人才等方面,比组织官方网站,更加具有主动性和互动性,手机微站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QQ等社交网络进行主动传播,而不是被动等人来看。微信圈、QQ群的建立,使得信息的传播随时随地,24小时不间断,一些紧急事务可以不会耽搁。并且由于这些网络社区成员彼此熟悉或者信任,对于好友的信息经常会不遗余力的进行推荐。同时,会针对好友的需求,主动寻找信息,并进行定点推送。这就使得自媒体上信息的传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这一点在组织招聘信息的传播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些系统软件,如人员培训移动客户终端,设计得非常人性化,既有完备的课程体系,也有生动有趣的参与活动,使得受训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大大提高,不再是被动去听,而是主动要学,培训效率自然提高。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由于工作条件和观念所限,人力资源管理的侧重点是组织的管理层,而对于组织普通员工的管理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只重视中高层管理忽视基层管理的体制,直接影响着组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导致组织公信力有所下降,不利于组织的健康运营和稳定发展。在自媒体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整体的工作架构已经逐渐出现了改变。自媒体信息传播具备了自我传播、个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众多优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又规避了它们的缺点。比如利用自媒体进行个体传播,既有面对面交流的效果,又避免了一些面对面的尴尬。人力资源管理者只要善加利用自媒体,主动公开可以公开的信息,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调动员工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拉近与员工的距离,积极接受员工的监督,接纳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就一定可以不断提高组织的公信力,培养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三)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在组织的管理活动中,专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对组织目标达成以及战略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日益白热化的人才竞争,组织如何在自媒体时代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自媒体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的同时,他们的素质结构也会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变化尤为明显。从面对面招聘到网站招聘,再到现在最为普遍的微信、微博等方式的自媒体方式招聘,人才挖掘方式的变化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出新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想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的充实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要通过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学习先进的自媒体传媒方式的同时,以自媒体传播的方式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可以双向交流的平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者之间有效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帮助人力资源管理者提高相应的知识结构素质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整体综合素质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中的自媒体文化的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的形成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组织可以通过加强自媒体企业文化的建设,营造学习氛围,倡导人们进行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从而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提升。
总之,自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能力,才能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各类资源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的变化,为组织发掘优秀人才。在自媒体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扩展知识面、完善自身体系,行业人员要做好从传统向现代网络方式的转变,紧跟时代潮流,去了解、使用新科技新思维。当前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但如何正确运用新媒体,如何通过高速信息传播创造高效益仍是我们该考虑和突破的问题,在掌控和利用信息传播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柳格,周伯鼎.浅析自媒体下的企业人力资源招聘[J].经贸实践,2015(8).
[2]李颖.我国企业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阅读兴趣的淡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阅读兴趣才会有阅读的欲望,然而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造成了学生阅读兴趣的淡薄。教师一堂言的传统教学让学生被迫接受知识,不注重文章情感的培养,学生与文章情感产生不了共鸣,学习语文对学生来说也就毫无兴趣可言。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不加评价(既没表扬也没指导),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长久以来,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日益淡化。
2.阅读评价的缺失。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阅读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就阅读教学的现状看,阅读评价的缺失甚为严重,阅读评价的缺失导致了学生阅读兴趣的丧失。
二、不良阅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是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未发挥积极作用,主要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承受着较大的W习压力,应付作业和考试,没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文学作品。二是流行文化的冲击,使学生的阅读肤浅化。由于流行文化如影视、音像、电子游戏、流行音乐、网络等具有新颖性、时代性、通俗性、休闲性,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尤其是网络的超大信息化、直观性、交互性,使传统经典作品的文本阅读受到极大冲击,加上青少年的思维活跃、接受力强、敏感性高,对流行文化具有特别的认同力和接受性,自然成了流行文化最热衷的追随者,因而课外阅读有所冲淡。三是个别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不够,学生没有正确的、科学的阅读方法。四是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淡化了阅读。五是书源的良莠不齐导致学生的阅读面不宽。
三、小学生课外阅对策
1.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阅读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学语文课本所收录的文章多是优美的,抒情的,感人的。有的故事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小学生对此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课件重现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故事阅读的兴趣。如阅读《庐山的云雾》一课,教师先放映一段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录像,然后导入:“同学们,这么美的地方你们想去吗?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笔一起去游览一番。”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真切感受。又如阅读《海底世界》一文,通过多媒体放映“海底世界”的奇妙神奇的画面,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
2.要突出阅读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突出了对阅读的评价。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读的真好,把作者那。。。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谁愿意和他比一比?”这样的评价既点评了该学生在阅读中优点,挑战阅读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如,教师在学生不动情的朗读后,应给予这样的评价:“你没有读出。。。的感受。究竟什么是‘渲染’什么是‘墨线勾勒’请同学们自己去查字典等方法理解一下。”这种评价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关键词的意思。当然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评在阅读中同样相当重要,指出他人缺点的同时自己也注意避免缺点的产生。多种方式的阅读评价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起了阅读的兴趣。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课堂上要求学生聚精会神地去读,善于抵制干扰,全身心去读书,克服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
(2)培养一边读一边思的习惯:读书前教师可以根据课后内容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后提示问题去读。
(3)培养圈画的习惯:在读书时随时圈点、画、批,画出重点、难点,圈出不理解的地方,批注自己的理解和理会。
(4)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字词随时翻阅词典,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阅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