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3 05:09: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学校对口帮扶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多,家庭监督教育的弱化,学校应对措施的不力,直接导致低年级教育质量低下、高年级难以提升的局面。农村小学如何从教育主阵地的角度分析和着手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展示教育的能力,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笔者单就学校层面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加以探讨。
一、更新观念,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严峻形势,学校要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培训内容,使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各项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交流家访心得、教育教学案例等,进行教学研讨,提升教师能力,形成氛围。投入到位,如给教师适当电话费补贴,让其在电话交流沟通中放开手脚等。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想尽一切办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工作做好。
二、提前介入宣传,促进家校融通,提升家教水平
马卡连柯说:“学校要领导家庭。”怎么领导?我们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高度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把“家庭早期教育”也提到议事日程上。从提前介入、分层渐进入手,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家教宣传。对本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细节加以规范和引导,让外出务工的父母与监护人等达成共识,使监护人知道该对孩子做什么,不该对孩子做什么,懂得家庭影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宣传要在详细摸底的基础上从幼儿开始,分幼儿、学龄前、学龄期三个阶段。宣传的形式可以采取村广播播音、村头巷尾办板报、散发小册子;宣传的内容可以从“生命之初”“科学喂养”“早期教育”“言传身教”“行为习惯”“入学指南”“家庭辅导”等方面展开;宣传的时间定期安排。为此,学校要组织有方:专人负责搜集编写宣传资料,专人负责播音,专人负责出板报,专人负责印制小册子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使有序宣传变为新常态,真正起到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作用。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小学在学生入学时会分发给每位家长一份《入学指南》,指导家长该对孩子做什么以及不该对孩子做什么,实质上就是一种通过学校和家庭方面的沟通交流来提升家教水平的对策。对留守儿童来说,我们可以召集其监护人共同学习《入学指南》,这会是一种很好的提升家教水平的方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室)如有专门人员搜集编写有关“家庭育儿”等方面的小册子供基层学校参考将会更好。
三、改革德育教学方式,细化、固化好习惯
灵活使用德育教材,把课时目标细化为一个好习惯,开展符合留守儿童实际的生活化情境教学,从低年级开始每一节课一个一个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根据心理学“21天效果率”,一种行为在坚持21天后,就可以形成初步的习惯,且从习得之日起,21天内均安排日程表,督促鼓励完成使之固化下来。假如我们能有一套适合农村小学实际(留守儿童居多)的德育教材,从4―5岁的学前班儿童开始就付诸实施,何愁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会有效养成呢?
学校要建立以班主任为留守儿童的帮扶负责人,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对班内问题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帮助,对个体从心理、学习、生活各方面进行辅导。建立结对帮扶联系卡,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开展“五优先”帮扶活动:在学习上优先辅导、在生活上优先照顾、在活动上优先安排、在物质上优先资助、在家访上优先选择。如“生活上优先照顾”可包括帮孩子理发或梳头、帮孩子剪指甲、帮孩子洗衣服、给孩子过生日等。通过定期家访,与学生监护人座谈、物质帮扶与心理疏导,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庭的关系,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及生活困难,营造关心关爱特殊儿童的浓厚氛围。偏远的农村学校一般师资力量不足,要根据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对口帮扶措施,对个体发展全程追踪服务。
五、采取措施切实提高低年级教学质量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坚持“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发展特色专业,培养特长学生,创建特色学校,强力打造区域合作办学品牌,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互惠互利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区域合作办学和交流,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双向流动和重新配置,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办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营造具有浓厚特色的区域合作办学环境,打造区域合作办学品牌,提高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三、试点范围
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县区职教中心为重点,带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走出一条区域合作办学和交流的路子。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行政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办学和交流工作,统筹协协调本地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办学和交流工作,加强业务指导,主动为职业学校穿针引线,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办学和交流工作。
(二)推进校校合作。各中等职业学校要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和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校校合作。合作学校双方要以构建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为平台,以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来促进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合作学校双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广泛开展各方面交流活动。如举办双方论坛、交流会、专家讲座,成立各类合作共同体;开展师资培养与共享,互派教师兼职兼课,共同组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各类教育资源互补,推动区域教育共同发展;开辟交流平台,互通教育信息,互通教研成果,合作开展具有共性的课题研究、教育资源开发等活动。
认真做好省属中专学校对口支援一般职业学校工作,开展本市重点职业学校对口支援薄弱职业学校工作。我市省级示范以上中等职业学校都要与一所一般职业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通过教师互派、干部交流、联合办学等途径,提高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
(三)开展部分专业合作。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向区域外院校引进1至2个专业为突破口,探索合作方式,借鉴区外的教学经验,以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做好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办学是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的环境和资源,利用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通过校企合作,达到学校学理论、企业练技能的目的,减少办学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五)组建职教集团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区域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在合作中发挥优势资源的辐射效应、品牌学校或专业的带动功能,实现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
(六)探索国际合作。按照因需制宜、洋为中用的要求,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和典型,探索我市职业教育开展国际合作的路径和方法,与国外开展学生交流和培训,提升我市职业教育的影响。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各校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选准区域合作办学和交流的重点和突破点,进行初步的实践与探索,并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建设阶段
以发展的眼光拓宽视野,广泛寻求合作对象,通过论证和筛选,选准合作伙伴,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不断总结提高,通过项目化管理和课题研究等方式,提升合作办学的品味。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
进一步拓宽区域合作和交流的领域,在互惠互利中向纵深发展,不断巩固提高区域合作办学和交流的成果,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增进效益,提高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实施计划和工作的指导与开展。各学校要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办理区域合作办学和交流工作。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区域合作办学和交流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分层制定措施,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经费投入,逐步形成常规,建立区域合作办学和交流的考评与激励机制。
(二)加强监督检查
1、调研对象:用八天时间对*中学、*一中、*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等初中开展视导调研。这些学校对我县中小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研方法:一是听校长汇报学校工作。主要了解校长是否有明晰的办学思路,是否落实切合学校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二是深入课堂听课。主要抽查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功,新课程理念的贯穿,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双基的落实情况。三是走访师生。主要了解学校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教学工作状况、教师工作责任心、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等。五是查阅各类资料。重在掌握过程管理是否精细化。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这几所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也是我县中小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改革滞后
我县教师人事管理机制跟不上时展的要求,教师职业终身制、教师岗位“金饭碗”,没有被打破。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没有形成。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在调研中发现: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有的小病装大病,请假在家,工资分文不少;有的评上高级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课;有的不愿当班主任等等。而学校领导对这些老师也只能是听之任之,其它奈何不了他。现阶段大家都觉得老师难管。
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部分教师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新课程理论了解甚少,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市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部分教师“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经过教研室的广泛宣传和深入指导,很多学校对校本教研引起重视,但部分学校或学科组对校本教研还认识不够,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校本教研激励机制不健全,教研目的不明,教研方式单调,教师对教研没有热情,学校教研气氛不浓。很多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没有产生最大效益。教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大。
5、教学常规管理抓得不细、不实
多年来,我们对学校常规管理(包括教学常规)进行了督查和考评,全县中小学校的常规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部分学校在教学常规精细化方面还有欠缺。特别是镇教育总支对村校的管理力度不够,要求不细。在管理中,有的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有的重视制度的制定,不重视制度的落实;有的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有的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的指导等等。一些教学工作细节管理有漏洞。如教研组、教师工作计划审签、单元过关抽查、作业批改检查、教师听课评课辅导检查等,管理还不细致,不实在。
6、学科教师不配套
全县教师总数基本足够,但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局部有缺额,特别是*、*镇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配套不齐,部分科目教师不够。如英、史、地、生、化等学科教师普遍缺编,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师兼课的办法,弥补部分科目教师不足,增加教师工作量,也由于专业不对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7、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
经过“两基”攻坚的大量投入,全县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投入不足,设备数量偏少。全县半数以上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初中各校也是十几个班共用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教师使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深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建议上级党委、政府及人事部门研究出台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师人事管理规定,激活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管理格局。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办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益。一是实行校长竞聘制和教师全员聘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和任职目标,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二是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根据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三是暂停教师养老保险扣缴,以鼓励教师安心教育教学工作。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建立“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改变现行只提要求,不问结果;不认真学习,冒报学分的现象。三是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科研经费奖励机制。四是认真解决一些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3、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
以县委、县人民政府或者县局的名誉,出台“*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奖惩方案”,加强学校教学目标考核和质量监控,采取过程奖励和结果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给予在高考、中考、小学毕业合格率验收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学校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求各个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大力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中小学常规管理细则,分解管理内容,细化管理环节,规范管理行为,明确考评标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同时加强监督检查,重视问题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跟踪检查,要求整改到位。成立教育督导会诊小组,对教学管理薄弱的学校给予会诊帮扶,提出合理建议,实现整体提高。
5、扎实开展教学科研
增强科研兴校意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确立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工作原则。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有效教学”为切入点,以课堂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艺术等为重点。课题研究以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过程优化、学生潜能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为重点。注意完善教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强调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强化教学工作指导
县教研室作为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学校、教师,加强教学教研工作指导。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深入调研,掌握情况,了解教师需求,提高指导针对性;三是结合学科实际,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四是注意收集和传达教改信息,做好送教下乡工作,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广河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全县辖6镇3乡,102个行政村,1121个合作社,总人口有22万。信仰伊斯兰教的回、东乡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7%,是一个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县。全县各类学校125所,其中独立高中1所,初中7所,小学110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培训中心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5所(民办3所)。全县现有中小学教职员工2237人,专任教师2046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441人,学历合格率为98.8%;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1471人,学历合格率为98.1%。2011年,全县在校学生44820人,其中初中10997人,小学31986人。
二、广河县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育理念相对滞后。较之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的基础教育,我县整体上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大部分教师还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创新意识不强是影响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
2.教师队伍严重不足,代课教师过多,影响基础教育发展的进程。自二十世纪八年代以来,县上教师资源严重不足,为应对教师缺编现象,县上陆续聘请了一部分高中或初中毕业的学生到各学校担任代课教师。截止2010年为止,全县各学校尚有近350名代课教师,而且有的代课教师教龄达到25年之多,比例将近占公派教师的16%。由于专业水平、工资收入、福利待遇上存在较大差距,代课教师的素质、工作积极性、教学能力等,影响着全县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实施。
3.当地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群众普遍文化水平低,学生流失严重,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县是农业县,全县95%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县内无任何矿物资源,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大部分学校办学条件差,尤其是一些农村(山区)学校。教师待遇不高,加上群众整体文化水平低,对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甚至有一些群众受“读书无用”思想的毒害,不认真履行对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孩子还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就让学生外出打工或学做生意。思想保守一些的家长,坚决不让女生上初中,小学没毕业就让女孩在家操持家务活。种种现象导致学生流失严重,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五至九年级中更为明显,给基础教育的普及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4.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对现有的师资培训不力,现有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由于我县大部分学校是农村(山区)学校,虽然自2006年以来,国家对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进行保障,但农村(山区)学校生源不足,按照学生数拨付经费对于农村(山区)生源严重不足的学校财力显得十分困难,只能勉强维持办公,谈不上发展学校。
5.对教研工作不够重视,学校内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非常关注教学成绩的高低,对教研工作始终不够重视。即便是开展了一些教研活动,也是停留在相当肤浅的层面上;对教研工作的定位不准,学校领导、教师对教研工作的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平时自我学习不够,自主探究和研究教材不够,教学理念一直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对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不认真反思;学校对教研活动投入经费不够,严重制约着教研工作的开展。还有很多学校的“专业引领”工作深入落实不够,学校内现有的骨干教师带动作用不大,导致各学校的教研工作还处在一个低层次、低档次的层面上。
三、探索我县农村(山区)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转变观念是加快基础教育进程的优先选择。我县的基础教育要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全县上至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下至每一位教师必须要提高认识,彻底转变观念。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学校实际的中、长期学校(基础教育)发展文本计划,逐步修改和完善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常规,尤其是一些农村(山区)学校更要重视学校的制度建设。以学区(学校)为单位逐步改进和完善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方式,在考核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时,把对过程管理做为重点进行考核(评价)教师,由结论性评价方式逐渐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方式,体现学校管理与教师考核的人文性、科学性。始终把“学校得到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作为重点来抓,努力发展县域基础教育,促使素质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2.充实教师资源,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培养现有的骨干教师,提高师资队伍整体专业素质水平。针对我县代课教师过多,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研究增加农村(山区)教师编制,并根据贫困、偏远地区学校的实际需要设置农村教师岗位,每年安排一些编制将多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优秀代课教师转为公派教师,对不合格、工作不力或无力承担教学任务的代课教师逐渐清退。并从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中用考录的方式争取教师名额,用最快的速度弥补师资紧缺的问题。另外,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培训。通过项目培训,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学习,鼓励教师进行学历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学校内的骨干教师要承担对年轻教师的培训任务,切实加强和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3.重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分担体制,增加农村(山区)学校经费投入,促进各学校均衡发展。对于比较偏远和落后的农村(山区)学校,建议政府、财政部门根据学校的生源情况和办学条件,增加政府投入力度,对相关费用可采用国家保障经费倾斜,地方财政拨付。以农村(山区)学校为主,尽力改善农村(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地方政府还应拓宽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办学,实行县直部门帮扶对口学校等方式,共同发展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
5月16日下午,我们走下高铁踏上广州土地的那一刻,顿时感受到广州这片土地的热情(热的冒汗)和接待人员的热情(花都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广州高铁南站等候),随即乘坐大巴车到花都区景兴酒店(部分老师住在嘉悦酒店),各个结对帮扶学校的老师也早早地的在酒店门口迎接我们,接待我的是新华街第五小学的张帼敏主任。在两个星期的跟岗学习中,我参加了新华街第五小学的升旗仪式,听了汤颖梅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特征》,参加学校行政工作会和全体教师大会以及六年级毕业班家长会,参观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校园文化(地下车库、地下恒温游泳馆、书法文化长廊、陈列室、足球运动场、室内乒乓球场、图书室、音乐室、图书阅览室、书法室、美术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部分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等), 参与语文教研组的教学常规检查,参加语文、英语学科的校本主题教研活动,参与区域学校“名师进校园”学习活动,参加新华街五小教育集团成员校思明小学的教学常规汇报会、参观了思明小学的社团活动集中展示,观摩新华五小书法校本课和篆刻特色课,向新华街第五小学徐志波校长请教学校办学理念的谋划提炼,向毕玉莲副校长请教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向毕雪莹副校长请教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途径,和张帼敏老师探讨怎样开好书法特色课,参观花都洪秀全故居、资政大夫祠以及部分红色革命基地……通过参观交流学习探讨,我的心里触动非常大,此次跟岗学习,带给我十二个思考和四点感受。
一、十二个思考
我们街道的学校在硬件设施、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协同发展、教育改革、常规管理、德育教育、招生入学、特色发展、个性培养、教师考核、领导艺术等方面和沿海城市相比,还是存在一些不同和差距,很值得我们思考,作为一名教师和一名教育管理者,我深知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不过我们不能把一切不足都归于客观原因,我们不能改变客观现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既看到发达地区学校的优势、也要看到我们可发掘的潜力,物质条件的好坏不能成为工作没有动力的借口。
(一) 硬件设施较先进 优先保障学生用
花都区新华街第五小学配备了地下车库、恒温游泳馆、足球运动场、室内乒乓球场、图书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舞蹈室、心里咨询室等,每个功能室和教室均安装了空调(据说每个月电费五万多),特别是学校设计了地下车库和恒温游泳池,非常令人羡慕。设置地下车库避免了车子进入学校,消除学校内部的交通安全隐患;设置恒温游泳池的意义更加重大,我们一直都在抓防溺水教育,但是根本问题却没有解决,我们要开展防溺水教育,根本上应该是要让学生学会游泳,而不是一味地阻止学生靠近水。新华街第五小学把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教室留给了学生,他们的建筑面积相对学生数来说并不是太大,不过却保证学生用的教室和各种功能教室以及运动场馆,老师们的办公条件也只是和我们内地差不多甚至还没有我们内地的某些学校好。虽然他们的某些设施设备比我们先进,不过在某些方面反而落后于我们,比如多媒体教室还是用投影仪(也没有设置高大上的主席台),他们的很多教室还没有安装电子白板,我去听课时和老师说到希沃白板啥的,上课老师说用不上,这一点我们内地至少我们县的所有学校是有优势的。所以说在硬件投入方面,我们有不足,但也有优势,希望克服不足,发挥优势,同时要调整我们的学校现有硬件设施的设置,要优先保障学生使用。
(二) 师资配备欠充足 外聘教师来补充
新华街第五小学有学生2715人,教师136人,师生比1比20,不过学校严格控制班额,设有61个班,每个班最多45名学生,老师们的课时量同样很重,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外聘了部分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学校注重发挥教师特长, 基本做到专科专上,让专业教师做专业的事。反观我们部分学校,过于看中语文、数学学科,只顾把语文、数学课排下去,个别学校还是安排一个老师只上一个班的语文或数学,而让我们的音乐、体育、美术、心里健康、信息技术甚至是英语老师不上专业课,去上语文和数学,然后随便搭几节本班的其他课,这一点是需要立即改正的。
(三) 课程设置规范化 没有一科被落下
关于课程设置,我们和跟岗学校同样存在很大区别。从我跟岗学习的两个星期来看,新华街第五小学的确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没有发现挪用其他课上语文、数学的情况,我这里想重点说的是英语学科的开设,虽然网上出现削弱英语学科在高考中的分数占比的讨论,但是在新华街第五小学,他们却是从一年级就已经开设英语课,我去听了一节英语课,虽然听不太懂,但我看到那些孩子在和老师以及同学对答入流的状态时自己感慨万分。大家可以想象他们的孩子和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如果进入同一所大学,英语素养的差距有多大,同样踏入社会,竞争力的差距又有多大!他们一年级开始就每周开设2节英语课,1节是外聘的外国人担任教学任务,另一节是由本校的英语老师担任,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我在18日还参加了学校英语教研组(17人)组织的专题研讨“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我们这里经济落后,没有外教也请不起外教,我们从一年级开设英语可能不现实,但是更严峻的是我们很多完小特别是村小都还没有正常的开设英语课,即使分得一个英语老师,都安排去上语文或者数学,这一点真的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这样做对得起我们的孩子吗,我们的大部分孩子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四)集团办学规模化 名校效应要提倡
集团办学和名校效应在花都区做的很好,他们开展学校集团化管理,注重名校效应,加强区域学校的协同发展。花都区其实也和我们一样,有强校、有弱校,但是他们采取集团化办学、协作式发展、强弱校互动、统一化管理,以求共同进步、一起提高。
第一是集团办学。以一个龙头学校为核心校牵头成立教育集团,以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五小学教育集团为例,集团有7个学校,新华五小是该教育集团的核心校,成员校包括新华街三华小学、花东镇花侨小学、花山镇思明小学、花山镇新和小学、狮岭镇益群小学、炭步镇大涡小学,新华五小校长同时是花都区教育局聘请的整个教育集团的责任督学(教育集团有活动经费),教育集团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开展教研活动和各种经验交流,做到资源合理共享,相互扶助、共同发展。
第二是名校效应。为了减轻择校压力,促进周边部分学校协作发展,将部分学校改成新华五小的分校,花都区新华街第五小学宝华校区是校本部,还有新华五小五华校区、新华五小附属凤凰南路学校、新华五小附属映花悦府学校,由一个校长负总责,若干个副校长分管若干个学校,四个校区教师定期考核、教师在四个校区交流任教(对极度不负责任且不听劝告的老师,学校向上级教育主管部分申请将其交流至其他学校),四个校区统一安排、统一考勤、统一作息、统一考核、统一竞聘,优势互补、强弱并进;极大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有效增强教师的紧迫感,逼迫大家不断努力学习。我想集团化办学和名校效应这种模式在我们本地是不是可以尝试运行。
(五)教育改革出成效 主观能动真发展
听了几节课和参加几次教研活动,都看出新华五小教育改革的成果,他们真正的把课堂自主权还给学生,再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观能动、亲手操作、语言表达等能力;比如我听汤颖梅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特征》,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讨论分享、上台展示,老师只是适当引领,特别是不管那个学生上台分享展示的时候,都是自己非常娴熟把幻灯片切换到投影展示模式,讲解分享完以后又切换回幻灯片模式,全程都没有要老师操作。这个方面的培养,我们做的还是不够的,我们还是过于保守,很多老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要不就是担心教学过程和教学预设不一致,要不就是教学环节设计随意,上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
(六)常规管理科学化 全员参与同进步
新华五小的教学常规检查采取全体老师参与的方式,常规管理和检查不单单是教导处和教研组长以及年级组长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任务,更是全体教师互相学习的平台,常规检查也不是抽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而是收取全部学生的作业接受检查。新华五小的常规检查方式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每月一次规定时间,把全部学生的作业本年级分班级收到多媒体教室,老师的各种常规资料和教学设计(含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以及教科书(书批)放在相应班级的位置,然后在教研组长的安排下交叉年级和班级进行检查,记录检查结果,拍照做得好的老师和学生,随后分组上台汇报检查情况并现场展示做得好的老师和学生的成果,然后是教研组长总结,最后是年级组长协助教研组长逐一审核盖章。要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对事不对人,让老师们在检查中学习、探讨、进步,建议制定符合实际的常规管理制度,让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走上正规化、科学化,使管理常态化,而不是领导天天去纠、天天去查,还给学校领导思考、谋划学校发展的时间。要优化我们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既要减轻教师负担,又要取得检查实效,促进教育教学的高效开展,学校管理更不能简单粗暴,所设计的常规管理制度要科学具有可操作性,我建议各学校特别是教师发展中心再好好设计一下教学常规管理,在不违背安顺市教育局和普定县教科局相关文件的前提下,对我们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特别是教师备课方式和常规检查方式进行适当改变。既然是教学常规,一经形成就应该像每天吃饭一样,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主动去做的,而不应该要人每次都喊都纠。
(七)德智体美劳并重 德育为先成共识
德育不是少先队辅导员一个人的事,也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德育必须是校长总体抓、分管副校长亲自抓、少先队辅导员具体抓、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共同抓,在新华五小,更是让我深有体会到德育教育不但是对学生的教育,更是对老师的教育,同学们文明礼仪到位,教师的敬业精神凸显,整个学习的德育成果显著,特别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在想,如果老师的意识形态有偏差、师德表现出问题、敬业精神显懈怠、学习动力不够足,又怎么有资格对学生开展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八)就近入学是前提 体现公平最重要
新华五小小学招生入学严格按照户籍(或房产)划片就近入学,对没有房产和户籍不在当地的是采取积分摇号入学,保证公平公正。通过参加新华五小的六年级家长会,我了解到,他们的六年级毕业生升入初中和考试分数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存在他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就可以全部进入某个学校就读,是要根据户籍、房产、经商(务工)积分等因素向花都区的指定20多所初中投档(可以分三档投三个学校),政策解读、网上报名、三次审核、电脑摇号、随机分配,确保最终每一个小学毕业生都能够进入初中就读。我们的六年级升入初中又是怎样操作的?当然,这个也不是我们个人能够改变的!
(九)在发展中出特色 在特色中求发展
学校特色需要有历史底蕴和文化沉淀,不是一拍脑袋就出特色。新华街第五小学创建于1993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首批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书道文化)、广州市综合艺术课程实验先进单位、广州“粤美校园 品牌活动”校园文化品牌评选一等奖 、广州市红旗大队、花都区书法特色学校、花都区十佳书香校园,荣誉多多,但是他们的第一特色就是传承中华文化当中的书法教育。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至今仍通用的使用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是全体华人的交流工具,汉字是汉语的文字系统,“书写优美汉字,传承优秀文化”是每一所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翰墨立品、书道育人” 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是学校对每个孩子的要求和期望,整个学校的布置、设计、展示几乎都是书法作品的天地,但是这种展示不是买来的、抄来的、搬来的,而是真真切切的成果展示,除了少部分名家的作品外,其余的都是老师和学生的作品(每一位老师都要定期参写参展),特别是学校书法特色课不仅仅是学生练习书法、展示书法的天地,更是老师们定期集中学习书法和展示书法作品的平台,在学校的某个地方总能够找到校长、中层干部和老师们的书法作品。我也希望我们学校要有特色,但是必须经过多年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沉淀方能成为特色。
(十)个性培养不是精英教育 全面发展才是教育初心
我跟岗的新华五小和去参观的思明小学非常注重对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但是他们的个性发展不是个别教育,而是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得到发展。他们的社团(兴趣小组)不是个别学生参加,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至少一项自己喜欢的社团参加,没有一个孩子被落下,学校利用地方课程每周定期开展社团活动,正常上课时间有社团,放学后增加的2个小时托管也开展社团活动。托管工作是由家长自愿根据孩子的爱好在网上的民办机构报名(民办机构的资质必须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备案认可),由民办机构的专业教师负责辅导学生,学校只是提供场地,托管时间的费用由家长承担,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去学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整个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这种模式在我们街道和学校是不是可以思考借鉴。
(十一)公平考核促进步 学校发展靠老师
教师考核关乎教师切身利益,它是以教师职称评聘、工资待遇、评先评优、社会地位等息息相关的,只有公平公正对待一位老师,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一位老师,才不会寒了老师们的心,才不会阻碍学校的发展。我看到新华五小的业绩展示、评先评优公示、表彰荣誉呈现,无不体现对教师成绩的认可和考核的公平。教师考核不是几个领导拍拍脑袋就决定的事,教师考核更不是照顾某人某人的途径。老师有奔头,教育有希望,老师心意冷,说啥都白搭。
(十二)要想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往前带
学校发展依靠的整个团队,而校长是这个团队的核心,我非常敬佩新华五小徐志波校长的人格魅力,校长这个岗位不单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活。两个星期的跟岗,让我看到徐校长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艺术,徐校长“说的话少、做的事多,褒扬不少、批评不多,适当勉励、绝不打击,勇于担当、不会甩锅,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顾全大局、不徇私利,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人尽所能、团结互助,协作发展、共享成果,办学一所、造福一方。”我想这应该就是一个好校长的标准吧!
二、四个感受
此次跟岗学习,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一)走出去。井底之蛙不知天空之浩瀚,缸内之鱼难懂大海之辽阔;眼界决定视界,视界决定境界。我再次感受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更知道百闻不如一见的真滴,只有走出来才能开阔视野,只有走出来才能增长见识。
(二)找差距。有对比才有发现,有对比才有差距,有差距才有动力。看到沿海城市学校的硬件投入和学校管理以及教育理念,深深感到我们的教育和沿海城市相比还是存在不小差距。后发赶超是梦想,脚踏实地才是真。
根据《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优质、高效地完成市教育局和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具体目标任务如下:
(一)学前教育。全区幼儿三年入园率达到93.5%以上;新建、改扩建4所镇乡中心幼儿园。
(二)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5%以上;毕业率达到100%;“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5.5%以上。初中:入学率达到98%以上,巩固率达到98%以上;毕业率达到98%;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升学率达到86%以上。
(三)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中招生4000人;普高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各科合格率达90%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学前教育普惠化。
推进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加快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按照幼儿园建设目标及任务,如期推进建设进度。继续抓好公办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安全管理、软件资料管理,加大对新建中心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建立体系,逐步开展学前教育质量检测督导评估。结合城乡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学前教育教学研究。规划我区2所较大规模、规范性幼儿园积极争创2015年市级示范性幼儿园。
2、义务教育均衡化。
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规范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做好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严格异动手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生的巩固率。继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将条件具备的小学和初中整合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做好2017年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验收准备工作。
3、高中教育优质化
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将高中招生任务分解到各学校,制定好学校招生计划,落实定向计划,加强招生过程管理。抓好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学分认定工作。加强对高中教育教学视导,认真组织高中毕业班诊断性考试,对诊断性考试的问题及时总结,研究策略,加强高考考点的分析研究,全力做好高三备考工作。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化、特色化发展。
(二)强化精细管理,增强区域教育综合能力。
1、树立法治观念,形成依法治教新格局。加强法制宣传和培训,提高教育系统法律素养,进一步规范教育执法行为。突出校长带头,破解学校内部管理陈旧的“人治观”、“德治观”,树立依法治教新意识,抓住教育综合改革与法治工作的契合点,处理好教育法规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关系,进一步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新模式,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坚持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实施依法办学。
2、打造生态教育,强化教育管理效能。按照区域内生态教育建设目标,指导各校树立“三全”、“三特”的办学思想(“三全”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三特”,即“学校要有特色,教师要有特点,学生要有特长”),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四条禁令”、“三个一制度”、“三条底线”、“三项治理”、“两个计划”等制度相关要求(“四条禁令”即:禁止乱收费、禁止赌博、禁止酗酒、禁止走读;“三个一制度”即:坚持每周召开一次行政办公会,每周召开一次教职工大会,每周召开一次学生会;三条底线即:安全底线、稳定底线、质量底线;三项治理即:开展干部作风专项治理,解决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解决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开展学校管理专项治理,解决办学水平不高的问题;两个计划即:干部队伍建设计划,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加强教育行风建设,促进校长提高管理工作效能,促进教师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深入推进校长“高峰论坛”、骨干“名师论道”、教师“大练兵”等活动。继续实施校级干部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3、落实常规督查,狠抓教学质量提升。各直属学校、镇乡教育管理组要严格执行教育局制定的常规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到细化管理措施,强化管理细节,加强检查评比,提升管理效果。督促各校进一步加强毕业班及非毕业班教学工作质量的全程监控与指导。进一步完善并执行《区2015年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考核办法》,加强常规管理,落实教学质量评估、年终绩效考评制度,采取有效的竞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进一步强化质量立校意识,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大提升。
4、打造校园文化,优化校园育人环境。2015年为全区中小学“校园特色文化品质提升年”。各校要从组织领导、经费投入、文化设计、内涵发展上狠下工夫,进一步抓好校园文化建设。马鞍九义校、一小、二小、七小要充分发挥省、市、区级校园文化建设典范学校、特色学校的示范作用,继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质,并带动区域内各级学校共同建设发展。各镇乡教育管理组要在普遍抓好所属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一至二所重点学校,为其他学校提供学习的榜样。
5、创建示范学校,树立办学优质品牌。规划指导镇中心小学、保和镇中心小学、四小等学校创建“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规划指导镇初级中学创建“市校风示范学校”,七小创建“市校园文化特色学校”。指导已经创建达标的市、区级校风示范学校,市、区级示范性小学、示范性初中、示范性普通高中、示范性九义校继续巩固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三)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育健康均衡发展。
1、加强招生管理,严格教育三乱治理。全力保证义务教育入学率目标任务完成,制发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新生入学工作文件通知,按照新生入学原则,严格招生纪律,严禁违规招生,严禁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严禁分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成立2015年招生工作宣传小组,积极化解城区中小学入学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加大违规办学行为查处。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资雁教发〔2013〕22号),按照行风建设“五条禁令”要求,规范师德师风,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结合依法执教,严格教育三乱治理,继续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维护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2、迎接督导评估,加快教育均衡发展。结合2017年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契机,进一步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稳妥推进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具备一定条件的学校有效整合为九义校。指导各校对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细则》要求,统筹安排,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岗位责任,完善相关材料,加强自查整改,进一步加强经费、人员、设施的投入,减小区域内薄弱学校发展差异系数,开展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互相结对帮扶。指导各校尽力进行班级均衡化资源配置,保证教育的公平性。
3、巩固“两基”成果,加强学籍统一管理。组织开展2015年“两基”成果巩固提高自查工作。坚持控辍保学工作“五落实”。进一步加强对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籍管理规定的学习,提高师生、家长对学籍管理的知晓率,切实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生的巩固率。
(四)推进课程改革,深化教育内涵品质。
1、加强课改宣传,转变教师观念。2015年为全区中小学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年,各校要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大力宣传课改意义,转变教师的传统思想和畏难思想,提高课改意识,大刀阔斧开展活动实践,做到“学校要校校参与,教师要人人行动”。继续推进各校“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使用,深入开展各种课改活动,加强学科组研究,加强教师集体备课,有效使用导学案,促进教师进行多层次的研讨、交流、碰撞,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高效、快乐的学习乐园。
2、深化课改培训,提升教师能力。本学年将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切实加强对学校各科教学骨干教师、教研员、学校领导的培训指导。将邀请知名专家、课改基地一线教师到讲学;3月将邀请知名专家李镇西到开展《课改-班主任的角色》专题讲座;同时继续选派校长、教师到山西太谷、广州深圳、广西、宜宾、广元等课改优秀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观摩课改现场。2015年,将在老君镇、东峰镇、迎接镇等3个乡镇学校开展片区课改研讨会,促进农村区域课改经验交流。指导各校强化参培教师回校后组织有效二级培训,把学到的课改经验运用于教学实践,带动全校教师共同开展课改实践。
3、落实课改措施,构建管理体系。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要增添课改具体措施,落实课改专项经费,强化教师课改培训,切实开展课程改革主题活动,教研工作要服务课改,课改工作促进教研,进一步完善课改管理制度,加大对教师课改工作的考核力度,加强区域生态教育建设课堂研究,要大胆探索研究切合本校实际的课改新模式,强力打造生本课堂,构建课改管理体系。要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至少构建三层管理网络:以校长为核心的决策层,以教导处(教科室)为重点的管理层,以课改教研组长,一线教师为主体的执行层。实行层层负责纵向管理,使课改各环节得以真正落实。
(五)狠抓课堂效率,提升普通高中教学质量。
1、层层督查到位,狠抓高中教学常规。认真做好高中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局机关包联人员坚持督查到位,区教研室坚持专项视导到位,各校负责人坚持目标管理到位,各学校领导蹲班联系指导到位,各科任教师包联督促关爱学生到位。落实“高一抓起、一抓三年”的管理措施。做好普通高中招生工作,认真组织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
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学习成效。指导各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努力构建“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一方面研究适宜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以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的课堂导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学习能力训练的综合培养,全力打造快乐高效生态课堂。另一方面要坚持抓好高三复习课、讲评课的教学指导,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以此提高课堂效率与复习课效率。同时组织好各年级学科教学研讨会,进一步提升学校课程管理能力和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3、加强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管理督查。根据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区3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要认真做好复核确认验收工作。2015年3月,市教育局将对我区三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进行复核确认,学校要再次整理相关资料,及时梳理整改初验反馈的问题,确保顺利通过市教育局的复核验收。
(六)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队伍建设。各校干部、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及“中国梦”系列重要文件精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和政策理论水平。抓好德育骨干及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加强未成年人“心海护航”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2、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要保证德育工作经费的投入,加强德育阵地建设,配置基本设备设施,提供物质保障。各校要利用各种渠道,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广播、网站、校报、橱窗、板报等阵地的育人作用,打造班级文化建设,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强力打造校园文化,营造优美育人环境。
3、开展主题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各校要做到有标语、有专栏、有活动、有记录。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教育;组织“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活动,加强禁毒教育和法制教育,举办法制警示教育巡回讲座,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学雷锋“五个一”活动,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继续开展“日行一善”志愿服务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爱心小天使”、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组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行国家版图意识教育。
4、加强德育课堂教学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上好《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把德育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各中小学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到有课程、有教师、有教材、有教学、有效果,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5、抓好社会实践及校外教育工作。各校要继续加强校外德育基地建设,建立学生校外实践园地;落实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各环节管理;大力推进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加强师资配备和培训,确保5月份投入运行。已建成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要加强日常使用管理,制定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定期定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保证学生人人参与、周周参与,注重少年宫软件资料建设,认真筹备2015年5月召开的全区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现场会。
6、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及特殊群体学生关怀。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建设。要做到有牌子、有阵地、有队伍、有措施、有记载。全区拟于3月下旬召开中小学家长学校建设工作推进会。继续组织指导多所学校进行“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创建工作,指导二中作好“全国优秀家长学校”迎检准备。各校要与社区、家庭配合,特别关注留守学生、残疾学生、失依儿童、单亲学生、贫困学生、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及后进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抓好“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管理和使用。
7、加强德育教科研工作,规范德育目标管理。加强德育科研立项课题研究,德育教研活动的评比、竞赛,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究。继续推行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对德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学校进行表彰或奖励,对德育工作薄弱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督促各校严格执行学生期末德育成绩考核评价。
(七)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学校体育工作。
一是继续规范体育常规管理工作。今年将继续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上报率达100%,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成绩逐年上升;抓好“体育艺术2+1项目”(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的推进工作,抓好全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和长跑活动;督查指导各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强身健体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好相关体育比赛(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各校要认真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确保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和课时,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二是认真组织好运动会、艺体节、体实考项目和各项比赛。指导各校做好迎战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和比赛期间的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新华文轩杯”第六届中小学生艺体节;选拔优秀运动员参加市教育局2015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组织开展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考试纪律。认真开展好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和新增项目的训练,积极参加省、市、区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操等比赛。
三是认真实施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五年行动计划。认真贯彻〔2012〕53号、川办发〔2013〕6号、川教〔2014〕71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五年行动计划(2014—2018年)>的通知》(资府办发〔2014〕50号)等文件精神,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切实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问责机制。各学校要尽力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齐开足体育课程、落实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实施学校体育评价制度,逐步实施本校体育艺术五年行动计划。
四是积极开展体育工作评估、阳光体育学校创建工作。开展对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的常规检查、指导。督促各校10月底前完成国家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等工作。继续开展市级和省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并逐步把“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列为评估各类示范性学校的必备条件。2015年指导二小和马鞍九义校创建省级“阳光体育学校”,指导三贤九义校、绵阳中学育才学校和老君镇初级中学创建市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力争年内圆满通过评估验收。
五是开展足球教学,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指导有条件的学校积极组织中小学足球教学辅导,规划指导中学、七小等6所学校积极争创“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学校卫生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着力抓好学校健康教育,落实健康教育每学期不少于6-7课时,达到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有教案、有考核、有评价的“六有”要求。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深入开展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落实岗位职责,加强保护学生视力工作。狠抓学校爱国卫生工作,继续开展校园内公共场所禁烟活动,创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开展预防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及禁毒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加强学校重点疾病防控工作。
3、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规划指导七小创建省级艺术特色学校。开展全区中小学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专项督查。组织中小学参加省第十一届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和区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班级合唱和校园集体舞,使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使用一至二种乐器、培养一至二项艺术爱好。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和戏剧进校园活动。指导各校搞好“五四”、“六一”、“元旦”的庆祝活动;继续组织全区中小学生硬、软笔书法比赛。组织好“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及全区中小学生诵读比赛和合唱比赛,“牵手国寿,梦想家园”少年儿童绘画评选和“美丽中国梦”第三届国家版图知识竞赛和少儿手绘地图大赛。
4、科技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活动为载体,督促指导各学校以节能减排为主题,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活动,活动要有方案、有总结、有简报、有过程记录。与区科协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开展第三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区中小学中认真开展好“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征文与制作评选活动。做好科普调查统计工作。
5、学校国防教育。
认真落实学校《国防教育法》规定,提高国防教育在地方课程中的开课率和军事训练的开课率。进一步贯彻《高级中学学生军训教学大纲》,确保高中阶段新生参加军训面达100%,有条件的初一新生也要组织军训,同时要提高军事理论的开课率,增强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认真开展国防教育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关心国防、支持国防、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开展双拥工作,落实《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配合区人武部做好征兵宣传、文凭审核等工作。
(八)以教科研促发展,彰显学前教育特色。
1、以科研为契合,促进城乡幼儿园双向互动发展。
在省级课题《区域推进镇乡中心幼儿园建设实践研究》中期成果的基础上,调整思路,有针对性地继续深入开展城乡六片区结对帮扶活动,实现六片区城区示范园与镇乡中心幼儿园双向互动发展。一是强化城区示范性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细化教学过程管理,突出游戏化、特色化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引领全区幼儿园健康、优质发展;二是规范镇乡中心幼儿园园务管理工作。新建幼儿园在初始阶段管理工作必须套模发展,常规管理基本制度要求基本一致,达到规范化的基础后再进行变通发展;三是加大中心园教学教研工作专项辅导。建立完善园本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教研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参与教学竞赛、教师技能比赛等。
2、加强内涵提升,努力追求优质化发展之路。
以“片区推进,个体培育,特色发展”为原则,在统一要求镇乡中心幼儿园规范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搭台子、引路子,促进优质化、特色化发展,提升幼儿园的内涵。指导一些教学条件成熟的中心幼儿园,开设本园特色教育活动,挖掘乡土资源,大胆构建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3、狠抓幼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教育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