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09:29: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水稻栽培的秧田准备
任何事物的稳定都需要良好的基础,水稻种植前,我们需要做好相关的秧田准备,耕地犁地、防水灌溉、平整田面等,好的种植地可以促进作物快速、健康的生长,种植地的状况是影响水稻长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前期在种植地点上的准备工作,为水稻生长打下基础。
2、选种
水稻培育前,选种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实际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还要观察这个品种的外形、特性、种子是否纯净、是否携带病虫害等,一定要细心多观察种子的形态,以及是否存在破损情况。同时我们还要特别重视水稻稻种的内在因素,如直链淀粉、胶稠度、糊化温度、蛋白质等的含量是否适度等,其主要原因在于水稻的产量很容易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3、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4、催芽:催芽在28~32℃温度条件下,芽整齐一致,有催芽器用催芽器最好,无催芽器的可在室内地上,火炕上或育苗大棚内催芽。具体操作,先把浸种好的种子捞出,放入40~50℃的温水中预热,待种子达到温热(28℃左右),立即捞山,装到种子袋中,放置到室内垫好的地上(地上垫30厘米稻草,铺上席子);或者火炕上,也要垫好,种子袋上盖上塑料布或麻袋、袋内插上温度计,随时看温度,使温度不低于28℃,也不高于32℃,同时保持种子湿度,每隔几个小时上下翻倒一次,使种子温度尽量上下、左右温度、湿度保持一致。特别注意的是,种子在发芽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度自然升高,稍不注意就会因高温烤坏种子,一般2天时间就能发芽,当破胸露白80%以上时就开始降温,适当凉一凉。芽长一毫米。
5、做好水稻稻种的播种育秧工作
催芽完成后,就要进行播种育秧了,首先要注意播种时间,结合当地的气温和季节变化,选择合理的插秧周期,要保证水稻插秧后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气候适宜。如果插秧太早,气温低,很容易造成由低温引起的烂芽、烂秧。在插秧中,要保证稻秧密度均匀,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一般比较适合的苗床种植比例是10-20kg/667m2。现在大多的水稻种植都会在播种后,搭棚覆膜,有效的做好保湿、保温,减少生长脆弱期对秧苗的损失。
6、做好水稻秧苗的移栽工作。
旱育秧宜适当早栽,宜栽种偏小苗,以秧龄30天左右,当水稻秧苗长至5~6叶期的时候,移栽为宜,因为旱育秧根系发达,如果秧苗过大,在起苗时很容易造成根系的损伤,而影响水稻后期的生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移栽前的3~4天,通常需要即按照施尿素1.5kg~2kg/667m2,以用作送嫁肥。
二、水稻的管理
1、及时除草
杂草占据水稻的生长空间,会吸收水稻的营养,而且使水稻的生长环境变拥挤,影响长势。及时去除杂草,能疏松土壤,也避免了杂草携带的病虫给水稻带来危害。除草的方式主要有弯腰耘和立耘两种。如果采用弯腰耘的方法的话,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拔除杂草、浮根的时候,要保证做到稻根周围泥平、草净。
2、合理灌溉
水稻的生长必备因素是水,因此灌溉工作至关重要,水稻根系的生长以水为依靠,所以灌溉工作不能是盲目的,要科学合理,在适宜时期进行灌溉,对水的控制,要以增氧、通气、养根、活根为中心,增强根系活力为目的。返青期以适当深水灌溉有利返青,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灌溉,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其余时期均以保持湿润为主。
3、防治病虫害
按照《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规程》的规定,应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做到安全无污染。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稻瘟病防治:每亩可选用75%三环唑25-3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纹枯病防治:合理施肥,科学排灌,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组合抗病能力,严重时用20%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25克/亩兑水50-60公斤,针对稻株中下部喷雾;白叶枯病防治:可用消菌灵、叶枯宁、消病灵、菌毒清等药剂;防治立枯病、根腐病,可用敌克松。
水稻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5%,具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等特点。成熟后的水稻一般称作米,通常是煮成饭或粥。碾米的副产品包括米糠、磨得很细的米糠粉和从米糠提出的淀粉,均用作饲料。加工米糠得到的油既可作为食品,也可工业使用。碎米用于酿酒、提取酒精和制造淀粉及米粉[1]。水稻使我们的饮食生活丰富多彩。改进水稻种植技术,采取适当的田间管理措施,能提高水稻产量,对以水稻为主食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 水稻生长周期
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般分为5个时期,每个时期的表现形式及环境要求都不同。地膜水稻栽培每亩可增产200斤左右,水稻提早5-7天成熟,有利于再生稻的生产,再生稻可收350斤稻谷,每亩又可增收270元以上。强化栽培,调节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宽行有利通风采光,易于人工田间施肥、除草等农事操作。单株个体间分蘖快,上林早,有效穗成林,停止无效分蘖,比等行、宽窄行提前15天左右,有效穗成林早,有利于养分向有效穗积累,形成个体穗大、穗长、产量高,亩增产200斤左右。
1.1 幼苗期
幼苗期的形态变化是由1颗种子变成萌发出3叶的幼苗。一般种子在低温条件下易出现腐烂坏死的情况,所以在进行种子培育的时候,应该将温度控制在30~32℃。为了培育出健壮的水稻秧苗,选择排灌良好、光照充足的地理位置。
1.2 返青期
返青期是秧苗移栽后,秧苗逐渐变成青绿色的时期。培育温度与幼苗期一样,在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种植田时要经过4 d的培育方能确定它的存活情况。因为幼苗较小,在进行秧苗浇灌的时候,必须控制水位低于秧苗新叶,以免造成秧苗闭气而烂秧。
1.3 分蘖期
分蘖期是秧苗生长期中根、茎、叶生长高峰期,它对温度、光照、水分、营养都有严格的要求。在32~34℃时秧苗分蘖的有效穗数达到最高,适宜进行插秧。光照不足时,秧苗分蘖延缓甚至秧苗死亡。水分应该适当,水分多时,秧苗会因缺氧而导致分蘖停止;当水分少时,秧苗会因干旱而枯萎死亡。
1.4 分穗期
分穗期是水稻生长的高峰期,也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期间,水稻的形态会发生很大变化,根群分化变大,稻叶变得繁茂。其中,在根群增加的时候,为了保证幼穗可以正常分裂,应该在抽穗20 d后进行施肥。在减数分裂时期,颖花对温度尤其敏感,保持在26~30℃时可以避免颖花孕育失败。幼穗到抽穗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般由颖花光合作用而成,因此适当的光照也是维护水稻生长的重要条件。
1.5 结实期
结实期是稻株生长停止,决定水稻产量的时期,这时的工作重点是水稻的管理。为了使稻粒饱满充实,应该保持适当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温度决定稻粒的质量,水分决定水稻物理性质,矿物质决定水稻的根茎生长状态,在进行培育的时候应该控制得当。
2 水稻栽种技术
大竹位于重庆西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有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境内有多条河流纵横,比较适合水稻的生长。笔者主要介绍大竹县适用的水稻栽种技术。
2.1 种子处理
水稻种子在播种之前一般要经过晾晒、盐水浸泡、消毒、菌拌4个步骤。晾晒是将稻种均匀铺摊在席地上,选在晴天的正午时分暴晒6 h,连续2~3 d,并定时查看是否有种子破皮。这样可以将稻种杀菌,提高其对水分与空气的吸收率,增加稻种进入培育田的发芽率。盐水浸泡选种可以将不合格的稻种及其他杂质淘汰。消毒是利用药水将选好的种子进行浸泡,间隔2 h换清水泡,反复2次,可以防止稻种病害。菌拌是将增产菌与稻种混合,用以增加水稻的产量。
2.2 插秧
插秧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水稻插秧技术要点概括如下。
(1)适宜水深。秧田水位的高度决定着插秧机作业的难易程度与秧苗的存活率。
(2)田面硬度。插秧时,如果田地很硬,秧苗无法插入,插秧机不容易行驶;但如果田面很软,秧苗也无法直立,扎根不牢。以田面至田里深度2 cm为适当深度判断是否插秧。
(3)插前三带。按照插秧计划,在插秧的前期对田地进行施肥,一般以磷肥、生物肥、增产菌为主。
(4)插秧深度。插秧的深度决定着秧苗的生长过程与结实产量。
(5)适龄壮秧。选择适当时期的秧苗进行嫁接。
(6)合理密植。在综合考虑秧苗田的地理状况后科学选择种植。
(7)科学灌溉。保持合适的温度与湿度进行灌溉。
(8)早施蘖肥。在秧苗尚未完全返青前施蘖肥。
(9)及时防虫。记录秧苗成长情况,及时喷药防治害虫。
3 田间管理措施
3.1 苗床及秧后管理
苗床是秧苗赖以生长的温床,重视苗床管理对培育健康的秧苗有着重要意义。种植水稻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良好、无病虫害的沙壤土作为水稻种植基地。一旦选定,还要在种植过程中坚持定时定点监测、监控,保持、优化种植基地环境[1]。秧苗插秧后发现苗歪、苗缺的情况立即补救。待幼苗进入返青期,追加肥料保证枝叶繁茂。待秧苗开始分穗时,清除田间杂草。
3.2 光照、风力管理
秧田水分过多时,会导致秧苗根部缺氧腐烂,因此必须保证秧田通风。阴天时,可以打开顶棚或者使用农业风扇进行风干处理,秧田在旱育条件下更容易培育出强壮的秧苗。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根茎叶都会有足够的无机养料,这不仅促进根系的快速发育,还增加枝叶对养料的吸收。
3.3 水分、温度管理
水分管理应该严格按照标准,不能随意加量。水稻生长的障碍温度指标是播种至出苗期最低气温为-1℃,地表温度为-3℃;出苗至三叶期最低气温为3℃,地表温度为-1℃;三叶期以后最低气温为5℃,地表温度为1℃。如插秧期气温有1℃以下低温时,要将秧田盖好,或采取其他增温措施,严防秧苗受害[2]。
3.4 施肥、防病管理
水稻施肥应该重施优质有机肥,有机肥料肥效长、养分全、含有大量水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3]。一般每667 m2施用500~1000 kg有机肥,同时每667 m2配合施用尿素3~5 kg、磷酸二铵8~15 kg、氯化钾7~8 kg或施复合肥20~30 kg,以达到供肥均匀的目的,促使苗壮苗齐[4-5]。在病虫防治方面,如白叶枯病、三化螟等复合为害时,可用叶枯宁与杀虫双的混配液防治,这样既省工省时,又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6]。
参考文献
[1] 任仕伟.浅谈水稻种植技术与中后期田间管理[J].新农村(黑龙江),2014,(12):93-94.
[2] 汪佐荣.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 (8):106.
[3] 尹鸿艳. 试论水稻种植技术[ J ] . 农业与技术,2014,(4):129.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81-01
前言: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关键的作用。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变革,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生产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革新,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应运而生,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然而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亟需进行改进。我们通过研究水稻栽培技术,积极探索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掌握技术要点,保证水稻的高效生产。
1 分析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现状
1.1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概况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是指借助一定的手段对水稻栽培条件加以控制从而优化水稻栽培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的规范性方法技巧。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基地选择、培育壮秧、合理移植、施肥灌溉、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在栽培过程中通过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要点的重点把握提高水稻栽培的效率与质量,为水稻的优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缺陷
目前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着缺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现行的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偏重于优良品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实用性技术的应用发展,使得水稻栽培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停滞不前。同时,相关部门及人员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上有所懈怠,导致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作为,其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效果不明显,使得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陷入困境。
2 把握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
2.1 加强品种选择和播种处理
积极加强水稻品种选择,提高播种处理水平,是保证优质高产水稻栽培质量的前提条件,能够促进优质高产水稻栽培工作。在优质高产水稻栽培前期,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合理选择水稻品种,根据栽培基地的气候条件、水分条件等筛选适合的水稻种子,尽可能挑选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并进行有效的试验检测,淘汰质量不合格的种子。同时加强种子的播种处理,逐一进行晒种、浸泡、消毒、检查等多项程序,保证水稻种子的高品质。
2.2 适时播种育秧及合理移植
适时播种育秧及合理移植是提高优质高产水稻栽培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科学把握播种育秧的时间,充分考虑水稻种植时的气温条件和天气条件,避免栽培基地的低温时段,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积温、水分条件,并合理利用天气优势促进水稻的生产。在水稻秧苗的合理移植方面,科学分析种植密度,保证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为水稻种子供给充足的营养素及水分,有利于阳光的均匀照射,加快水稻的生长速度,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虫灾害的蔓延,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2.3 完善水稻栽培的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水稻栽培的关键环节,针对目前田间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加以积极完善。在肥料管理方面,应当注重肥料的品质,减少化学肥料的比重,选择有机肥料,在提供养分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保持栽培基地的持续性发展。而在病虫害管理方面,应加大病虫害防治的力度,合理采用抑制病虫害的手段,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减少药物防治,避免对水稻造成污染。同时,不断优化栽培基地的环境条件,及时清除杂草污垢,抑制细菌病毒的滋生,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发挥出田间管理的实际价值。
2.4 创新应用水稻的栽培技术
重点突出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创新应用水稻栽培技术,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努力健全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将育种技术、育秧技术、种植技术、施肥灌溉技术等置于系统化的框架内,并对其加以积极的推广,使得各项栽培技术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不断成熟发展,掌握其应用的要点问题,提高水稻的成活率,保证水稻的优良品质,并为日后的优质高产水稻栽培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长远发展。
结语
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化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一定的机遇与挑战。目前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在应用上存在较多的漏洞,阻碍水稻生产的发展进程。如何加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成为社会关注的新课题,针对现行的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问题,我们进行深度的研究,分析解决对策,创新发展思路,着重突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水稻栽培的技术手段,推动优质高产水稻的稳定生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74-01
前言:随着我国农民的种植水稻的技术的不断的提高,在水稻的生产环境中,水稻栽培技术和水稻育苗技术已然成为水稻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性要素。但是如果我县农民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农户们在水稻栽育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技术方面的方式执行的不到位,稻田的保护差,从而导致水稻的质量下降,甚至产生破坏秧苗的现象,造成我县的水稻的产量下降。所以也就有了以下的措施。
一、水稻的栽培与育苗国内外的发展与变化
水稻是全球上的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播种的占地的面积大概占据了全球的粮食作物的种植的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并且在世界上大概有百分之三十三的人们是以水稻作为主要粮食,而且中国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稻王国”,水稻的每年的产值大约占据了全球的水稻年产值的百分之三十七之间。并且是位于全球的第一位。水稻作为一个在国民生活和经济的地位仅此于小麦的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它的栽培和育苗技术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并且我国的水稻栽培和育苗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二、水稻栽培与育苗研究的意义
在我县,农业是最为主要的生活和经济来源,也是我县人们生活的根本。而水稻在中国是一项主要的粮食生活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县的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而且,我县的面积十分的广阔,地势较为复杂,并且水稻的栽培和育苗受到的气温条件,地势的环境和种植的制度以及农民生活经济的条件的等等诸多方面和因素的影响,在我县的水稻养育的方式又各不相同,因此我县对于水稻的栽培技术以及水稻的育苗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所要对水稻栽培与育苗的研究的意义十分重要。
三、水稻栽培技术
1.水稻常用的栽培技术
关于水稻常用的栽培方式,我们要根据我县的实际的地理因素去研究,并且也要根据稻田中所含的养分,稻田中的盐碱含量,稻田的病虫害的各个方面去分析。还有要分析这几年国内外的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以及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去因地制宜的发展,这里我所要讲述的是以下的水稻栽培技术,其一是水稻牛耕人工栽培技术,其二是是旋耕机人工栽培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水稻栽培技术,在此,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由于耕种技术较落后都是人工插秧。以下将重点介绍上述两种的水稻栽培技术。
2.水稻栽培技术的优缺点
首先先要介绍的是水稻牛耕人工栽培技术,主要流程是:1先对于整个稻田的铺平和起出一些垄地,2十分重要的施肥环节,3进行插秧处理,4对稻田中水分的控制,5是除草和预防病虫毒害。其优点是利用牛耕栽培技术能够稳定的高产,增产的作用,而且利用牛耕技术能够节约成本,十分方便,虽然在牛耕技术上的劳力大了点,但是这一切是综合了我县的实际情况而定的,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的环保。但是此栽培技术依旧是对于地势的要求有一定的要求,只要老牛进入了稻田中,就可以我们的进行了水稻牛耕栽培技术的实施了。其二是旋耕机人工栽培技术,基本上是一样的,首先要人工把旋耕机开到田地中,先将整个稻田铺平,然后再进行人工插秧处理,所以在旋耕机耕田时,根据不同地方的地理形式,并不适用于每块田地,只有一些土地整改后有公路的地方才能进去,所以要及时对道路进行检查。
3.水稻栽培所注意的问题
对于水稻栽培时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在技术的支持方面,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所以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要能够有一个合理化,规划化的管理水稻栽培的完善的方案,若是有一个完善的方案,我们就能够全程的控制水稻的发展与成长。
四、水稻育苗技术
1.水稻常用的育苗方式
关于水稻育苗的方式,我们要根据我县实际的地理地貌环境因素去考虑,若考虑到的地势因素的话,例如一些旱田,水田,油菜田等等,最好是利用是有塑料薄膜的纸张对其进行控制温度的旱育苗。其中一些特色的育苗方式是:硬盘育苗和旱育浅植育苗的方式,还有一些其他的育苗方式,而本文将重点介绍以上两种育苗的方式。
2.水稻常用育苗方式的优缺点
首先,我先介绍硬盘的育苗方式。有关于硬盘育苗的方式,他的育苗的成本太高,所以不利于在我县实行。其次重点介绍的是旱育浅植育苗方式。其一它的育苗的面积的范围较大,受到的光合作用的面积广阔,他所能吸收的热量也非常之多。对于热量的利用率较高,使育苗内的温度增长速度较快。出现的秧苗会早。其二其它的突出的特征是,具有适应范围广,育秧成本低,移栽无返青期,抗逆能力强,增产幅度大的特点。但是其育苗方式也存在缺点,如此育苗方式所需要的床田需要经过酸化处理或者加入调剂而配置成的标准化的营养稻田,制作此秧田的工艺较为复杂,并且此育苗方式所需要秧田的面积要大,所以在播种秧苗时不能播种的太多,若播种的太多,秧田内也就难成状苗。
3.水稻育苗所注意的问题
关于水稻育苗所注意的问题,首先是有关温度的控制,为了保证秧苗能够过早的发芽,早点出现整齐的秧苗,在旱育苗出现秧苗时要做好保温管理的事情。且一定要在此时盖好秧苗的塑料薄膜,并且要保持塑料薄膜的透光性,增加薄膜内的温度。其二是有关水分的控制,播种秧苗的稻田内的水分缺少,不足的话,也是影响秧苗的出苗率,因此要在此时检查稻田中的水分的情况,若不足时,应当及时补水。其三是预防病虫,鼠害等等情况,所以要在此时及时观察,打好防疫药水。
五、总结
纵观全球的水稻栽培和育苗的技术的发展历史,不能够以已在世界的前列而骄傲,要真正的为我国的水稻栽培户们考虑,清楚更多的水稻技术,更有效的,更完善的帮助他们。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81-02
农业部门基层工作者在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大力推广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发挥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作用,逐渐提升有机水稻的种植效益。
1 有机水稻栽培准备工作
在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应用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以便于提升栽培技术的应用质量。
第一,创建良好的土壤环境。基层工作者要指导有机水稻种植工作,要求创建良好的有机水稻种植土壤环境,例如: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利用秸秆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要做好施肥管理工作,适当对土壤进行翻耕处理,提升土壤的匀称性,为有机水稻的后续生长创建良好环境。
第二,设置营养补充方案。在水稻种植之前,基层工作者需要根据水稻生长需求,设置营养补充方案,可以大力推广生物菌肥或是有机肥,将其作为底肥,同时,还可以指导农民施加叶面肥料,保证在有机水稻植物生长旺盛时期提供充足的营养[1]。
第三,保护有机水稻植株。在有机水稻种植之前,基层工作者需要大力推广有机生物制剂,引导农民利用制剂浸泡种子,科学防治病虫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病虫害现象,需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杜绝所有农药的使用,提升有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质量。同时,要利用叶面肥提升有机水稻自身抗性,缩小病虫害的扩大面积,利用人工灭草方式减少其中存在的杂草,不可以使用农药开展相关工作[2]。
2 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应用措施
在使用有机水稻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基层工作者需要利用良好的推广方式开展相关工作,提高栽培技术的应用质量。
第一,科学选择地块。在有机水稻栽培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重点选择地块,根据相关标准,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保证有机水稻栽培质量符合相关规定。例如:选择灌溉便利、肥力较高的地块开展种植工作[3]。
第二,科学选择有机水稻品种。在水稻种植之前,需要科学选择水稻品种,例如:在吉林省区域,可以选择吉农大878品种,并对水稻种子进行全面的筛选,选择颗粒饱满并且外形较为完整的水稻品种,并具备一定的病虫害抵抗能力,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提升其工作质量。
第三,育种措施。在有机水稻实际种植中,需要做好育种工作。在种植之前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然后利用盐水对其进行浸泡,再利用1%的生石灰浸泡处理,避免种子中带有细菌。在此之后,需要对种子的苗床进行处理,在翻耕12cm之后,必须保证苗床的平整性符合相关规定,然后在苗床中添加一些有机肥,并对其进行均匀的搅拌。在当地气温为7℃的时候,就可以对水稻进行育苗处理,在育苗之后,需要科学控制播种密度。如果选择常规播种方式,就可以将其密度控制在1800粒/m2左右,如果选择地膜打孔育苗播种方式,就要将其密度控制在800粒/m2左右,保证播种的可靠性[4]。
第四,插秧措施。在有机水稻插秧过程中,需要做好整地工作,科学开展灌溉活动,利用机械设备清理土地中的杂草。在整理大田之后,需要在温度达到13℃之后,才能对水稻进行插秧处理,保证插秧工作的匀称性。
第五,秧田管理措施。基层工作者需要大力推广有机水稻栽培技术,指导农民做好秧田管理工作,保证可以满足水稻植物的生长需求。首先,需要做好温度调控工作,保证秧苗的茁壮成长,合理控制秧田温度,例如:在秧苗生长中,需要将其根部温度控制在13℃左右,叶部温度控制在16℃左右,如果温度过低,会出现停止生长的现象。其次,需要科学防治青枯病,保证水稻秧苗的快速生长。
3 有机水稻管理措施
在推广有机水稻栽培技术之后,需要指导农民对水稻进行全面的管理,保证可以提高有机水稻的产量与质量,达到预期的种植要求。
第一,除草管理工作。在有机水稻移栽大田之前的15天左右,需要做好翻耕工作,消除大部分的杂草或是老草种子。在插秧前3天左右,需要再次开展翻耕工作,去除新生长的杂草。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利用人工拔草的方式,减少稻田中的杂草[5]。
第二,水分管理措施。有机水稻种植中,水分管理工作较为重要。在幼穗抽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间歇性的灌溉处理,在抽穗之后,要做好浅水湿润管理工作,保证水稻根部的生长效果。对于灌溉区域而言,需要利用洁净无污染源头水等对其进行灌溉处理。要及时开展杂草清理工作,避免田间出现新生杂草。保证水面温度符合相关要求。在水稻成熟之前,需要做好排水工作。在水稻黄熟期间,也就是抽穗30天之后,需要停止灌溉,全面排水,并根据水稻生长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水分管理方案。
第三,病害防治措施。基层工作者需要做好病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大力宣传生物防治技术,科学控制水肥等管理工作,提升水稻的病害抵抗能力,从根本上防治病害问题。
第四,虫害防治措施。在虫害防治工作中,基层工作者需要根据水稻虫害实际问题与特征,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保证水稻种植产量与质量,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在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的情况下,需要科学开展虫害防治工作,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例如: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等对病虫进行诱杀,除了可以提升虫害防治效果之外,还能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优化其l展体系。
结语:
在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应用先进栽培技术,做好肥水管理等工作,满足有机水稻的生长需求,同时,还要做好管理工作,提升灌溉工作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提升先进技术的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桂英.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探讨[J].大科技,2015(27):201-202.
[2]钟春梅.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及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3(6):118-118.
[3]宋长庚.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17):27.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对我国的水稻种植和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水稻产量,我们积极推行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使该项栽培技术在我国水稻种植和生产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2006年,我们开始引进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结合地区各方面的特点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研究出符合当地特点的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并对其进行大力的推广,提高了全镇的水稻产量。
一、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定义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一种促进水稻生产和提高水稻产量的水稻种植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新的关于水稻栽培的理念,由马达加斯与美国康乃尔大学水稻栽培的专家研究而成。众所周知,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致力于水稻等粮食的种植和生产,虽然传统的栽培技术能够使我们有所收获,但是却达不到超高产的要求,也无法为我们创造更高的价值。然而,与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相比,作为新型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例如稀植壮株、嫩秧早栽、控苗壮秆、湿强根和足肥高产等。在所有的强化栽培技术中,这些显著特点在三围立体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中的表现尤为明显。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三围立体栽培方式是指在进行水稻的移栽时,每窝水稻栽3苗,使之呈现三角形分布的状态,其苗距为6cm至10cm,并且使其行间错窝,尽可能地实现水稻栽培密中有稀、稀中有密和促进分蘖的效果,使水稻的有效穗数增加,最终使水稻的产量得到切实的提高。
二、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的优势分析
由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定义可知,与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相比,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例如稀植壮株、嫩秧早栽、控苗壮秆、湿润强根和足肥高产等,这使得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有了许多优势。在水稻种植和水稻生产的过程中,采用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水稻育秧的成本,主要表现在相同种植面积条件下的水稻用种量的减少以及用工量的减少。此外,其嫩秧早栽技术的使用有利于秧苗的早生快发,使秧苗低节位分蘖的发生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充分地体现并且发挥了水稻分蘖的巨大优势,使水稻的足穗和大穗等情况得到进一步改善,进而促进水稻的超高产。
栽秧时灌水方法也很重要,要以干湿交换为主。应采用浅水、湿润、晾田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对秧苗灌溉,这样方便稻苗的插入站立,而且有助于水稻高产的生态和生理需求,达到合理灌溉对水稻生长十分有利。干湿交换也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与科学技术来衡量,干湿的时间长短要根据科学依据有规律的掌握,有利于秧苗的成长。
三、实现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的有效措施
1、做好水稻品种的选择工作
要想实现和提高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要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水稻优良品种,目前水稻的品种也在不断地更新改进,但选择水稻品种时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情况做出选择。地区的不同温度差异就不同,干旱地区就要选择耐旱、耐痔、感温性强的品种。低温地区也要选择适合当地气温的水稻品种。严格地按照抗病性强、分蘖力强、生长力旺盛、耐肥力高而且穗型偏大的标准来对高产杂交稻进行选择,对此,市、县的相关农业主管部门有所推介,例如川优6203、川香优37、蓉18优198、健优388和内5优828等品种都比较适宜。
2、做好水稻育秧栽培方式的选择工作
做好水稻育秧栽培方式的选择工作对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选择湿润保温育秧的栽培方式来对适龄的壮秧进行培育,根据水稻秧龄的长短来确定和选择适宜的水稻播种量,并且加强对其肥水管理,使适龄的壮秧得到更好的培育。
3、做好水稻栽种时间的确定工作
对水稻进行适时早栽是实现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因为对水稻进行适时早栽可以促进水稻秧苗分蘖和早生快发,实现水稻超高产的目的。
4、做好水稻的稀植强化栽培工作
我们要采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三围立体的栽培方式来对水稻进行栽培,将水稻栽培成每窝水稻栽3苗和三角形分布的形式,将其苗距控制在6cm至10cm之间,并且使其行间错窝,使水稻栽培密中有稀、稀中有密,促进水稻的分蘖,尽可能地做好水稻的稀植强化栽培工作。
5、坚持平衡施肥的原则
施肥量的平衡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很关键,施肥量的不均匀不适当对水稻的秧苗有很强的破坏力,施肥量过高的稻田区域,会因为量大产生肥害,稻苗慢慢的变黄,死掉,而施肥量过低的稻苗区域的秧苗成长会很慢,就像人的身体一样,营养补充不足,导致虚弱,因此产量会大量减少,甚至稻子不成熟。所以在施肥过程中要综合实际情况制定水稻施肥量。而且要根据科学技术对水稻进行分期追肥。从灌溉用水量来看,传统技术习惯漫灌,而强化栽培技术移栽则强调以湿润灌溉为主,两者相比,强化栽培技术用水量大幅减少;从施肥量来看,强化栽培技术以有机肥与化肥并重的方式,视稻田肥力而定;从营养生长方式来看,强化栽培技术更加强调中期晒田,促进水稻有效生长,实现产量大增成果。
6、除虫草防虫草措施
水稻生长时难免会遇到有虫害现象或者生长杂草等现象,水稻强化栽培在水田种植时不可以用水压草,这样杂草会继续生长出来,影响水稻的生长。在抛栽后一般要用化学防治,将出虫草剂均拌在化肥中,撒进稻田里。我们还可以通过节水灌溉的方式灌溉农田,采用综合防控的技术措施来对水稻进行除虫和除草。
综上所述可见,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和施肥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农作物发展迅速的当下,我国对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加强,为提高水稻产业的发展,更应该加强栽培技术和施肥技术的更进。不断地更新、创新水稻作业的技术水平,为我国的水稻产业再进新一阶段的生产高峰。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139-1
0 前言
水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分布地域广、种植率高,约占我国总体粮食生产量的40-50%之间,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长久以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提供最为基本的生存保障。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水稻栽培管理不善、部分农民没有掌握良好的水稻栽培技术等因素,造成水稻的产量与我国人民的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从水稻栽培的各个方面入手,加强水稻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管理,以达到水稻的优质、高产,势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从水稻栽培壮秧入手,提高水稻产量
壮秧,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减少水稻病虫害,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因此,从水稻的稻田选取、施肥、催芽、播种等方面入手,加强水稻的壮秧栽培,调节水稻的群体结构,有助于达到水稻高产、高量。
1.1 从水稻的稻田选择入手,提高水稻产量
要想得到优质、高产的水稻,对稻田基地的选择尤为重要。在选择稻田时,应该选择土壤不含有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污染的土地。土地要确保土壤疏松,地势平坦,稻田源头灌溉水源的清洁,无病虫害。同时,稻田应该选择背朝风区、向着太阳的走势,以选择这样土地作为稻苗的栽培田。
1.2 注重水稻培肥,提高水稻产量
对水稻的培肥,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在化肥的使用上,要尽可能充分腐熟后,再进行使用,以更好的促进稻苗的生产。在化学农药的使用上,施用有机化肥、生物化肥。真正做到选好地、种好地、以满足水稻在整个生长周期上营养元素的要求。
1.3 使用科学方法催芽,提高水稻产量
对水稻的稻种进行科学的催芽,有助于提高水稻稻种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水稻产量。其一,在种子选取时,将种子进行翻晒,去掉不饱满的种子。选用浓度为0.1-0.2%的“401”的制剂进行消毒,以确保稻苗的正常发芽;其二,对种子进行消毒后,将种子浸泡到温度为27-38℃的最适宜种子发芽的温度中,采用一定的措施,保持温度的恒定。同时在稻苗催芽时,要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催根、保湿催芽和摊凉炼芽”的基本原则。
1.4 选取适当时间播种育苗,提高稻苗的成活率
在进行稻田播种时,首先应该考虑到的就是实际的气温。当春天的平均气温在12摄氏度左右时,应该考虑在晴天及时播种,以达到提前播种育苗的目的;其次,应该考虑在对水稻稻苗进行移植时,天气、温度是否适合水稻幼苗的存活,温度应该保持在恒温15摄氏度左右;最后,针对三熟期水稻的播种,应该全面考虑作物的播种期、成熟期等问题,避免影响后续作物幼苗的成活率。
2 从除草、灭虫入手,提高水稻的产量
稻田的产量除了要在栽培时悉心照顾外,还需要根据水稻的实际情况,进行除草工作。杂草的快速生长,会与其余稻苗争夺养分、水分、阳光、严重遏制水稻的茁壮生产,同时也会带来水田中的寄生虫。因此,对水稻的除草工作尤为重要,多采用人工除草搭配使用生物环保制剂,减少化学性农药的除草剂的使用,以避免在除草的同时损害稻苗的生长。在除草过程中,进行土壤的疏松作业,以此改善土壤的通气情况,保障水稻根系的快速生长。同时,在水田地放养鸭子,使用生态食物链的自然方法做到稻田的生态平衡。
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应该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目标方针,做到因地制宜的综合治理方针。从水稻的栽培上入手,选取抗病虫能力强的稻苗进行培育。同时在栽培的过程中,注意幼苗之间的行距、间距插秧的规格,通过多种手段来状秧,提高免疫力。同时,尽可能的使用生态灭虫方式,在稻田之间,每隔4M左右的距离安置一盏振动式杀虫灯,以此诱杀部分水稻田的害虫。在每公顷的水田里,都放置一百只左右的水鸭,以此遏制病虫害的过度、过密生长,以生态系统手段进行无危害控制。
3 从水稻的田间灌溉、收割入手,提高水稻的质量
要想确保水稻的质量,在灌溉中应该采用浅水插秧的手段,实现水稻的插秧的浅、匀、直。同时在水稻分蘖时期,灌溉水的位置应该确定在幼苗的1-3cm处;在长穗期,灌溉水的位置应该确定在水稻的5-10cm处;而在成熟收割期,灌溉水的位置也应该在5-7cm处,切勿不可过早的断水,早成稻田高位,稻穗涨的不充实。以此同时,确保水稻的优良还需要注意水稻栽培种2-3个轻搁过程,定期进行排水晒田,以确保有毒物质的去除,养分的增加。
水稻成熟的收割技术,也同样影响着水稻的优质、高产。水稻的收割期不及时、收割所使用的方法不适当,均会严重造成水稻稻米形成裂纹,影响优质大米的产生。因此在收割过程中,应该充分根据水稻成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收割。同时采用正确的收割方法,提高农民的收割技术,收割机械化,以此达到收割的及时性、有效性,提高稻田的整体精密率。
4 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 S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187-01
鄂嘉镇位于双柏县的南部,全镇拥有耕地面积大约在36000多亩,其中水田面积14700亩左右,纵观水稻种植情况来看,水稻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12000亩左右。鄂嘉镇水稻土壤种类主要是红壤性水稻土,但是由于本镇的水田主要是放“跑马水”,所以水田的保肥、保水性较差,水稻产量保持一个平稳状态,水稻种植海拔范围在800―1400米,籼稻是当地的主要种植水稻品种,常年产量保持在600―850公斤/亩左右。
1 水稻栽培现状
当前水稻种植现状主要是以矮杆水稻和杂交水稻为主,采用旱育秧方式来改进水稻性能,提升水稻产量[1]。水稻栽培中,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插秧密度不断缩小的趋势,秧苗数量愈加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水稻产量,不利于当地水稻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水稻在种植期间,施肥逐渐从以往单一的有机肥料转变为混合式肥料使用,更是在肥料中进一步添加农作物所需的氮磷钾元素,可以更有效的满足水稻生长需要。水稻在种植生产中,由于很多农户自身科学种植意识不高,忽视了晒田工作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水稻产穗量。此外伴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机械化设备应用其中,以机械化设备代替人力收割作业,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逐渐利用更为方便的农药除草代替传统中耕[2]。
2 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水稻作为日常餐桌上的主食之一,如何保证水稻产量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在水稻高产研究中,明确实验田产量并非是实际种植产量。水稻产量也不是衡量水稻种植的唯一指标,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还应该提升水稻质量,目前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水稻品种选择不当
稻农由于学历不高,对科学水稻种植认知水平偏低,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多年的种植经验来选择种植技术。很多地区的农户选择同一品种水稻种植,导致一旦某一水稻地出现病虫害问题,可能造成大面积的传染,为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水稻栽种中应该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搭配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水文特征,选择更为合理的水稻品种,确保水稻种植高产增收。此外水稻的产量同自身品种和生长周期同样存在关联,在水稻品种选择中应该选择抗倒伏、抗旱和抗病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确保水稻产量[3]。
2.2 水稻育秧技术不当
由于农户自身科学种植意识不足,秧龄过长,导致秧苗之间的间隙不合理,影响到水稻的正常生长,加之忽视育苗前期环节重视,导致水稻产量下降。
2.3 水稻播种时间选择不当
水稻播种时间的选择尤为关键,如果播种时间较早,相应的会延长秧龄,如果播种时间较晚,可能碰到寒冷气候,影响到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尽可能规避不良因素影响。
3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对策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前提”、一个“基础”、一个“中心”和一个“保障”。即以选用优良品种为前提,以培育多孽壮秧为基础,以建立合理的动态群体为中心,以防虫治病为保障。
3.1 选择合适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是否选择合适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对于水稻生产影响较大,应该尽可能选择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品种,为水稻高产、优质奠定基础。
3.2 确定合理的播种时间、培育多孽壮秧
在水稻种植中,播种时间的选择是尤为关键的,如果早播需要考虑到全年种植情况,确保两个季节的种植过渡。不同育苗方式对于播种时间要求存在明显差异,湿润育苗相较于旱育苗方式而言温度应该高2℃。晚播的水稻则是需要充分考虑到水稻的生长周期,外界的天气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确保水稻产量[4]。鄂嘉镇水稻育秧需要考虑三月“倒春寒”和八月阴雨天气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在3月8日-3月20日播种,多采用薄膜湿润育秧、旱育秧等育秧方式培育壮秧。
3.3 建立合理的水稻动态群体
在本镇水稻栽培中,根据不同肥力水平确定其栽培密度,栽培密度在2.5-3.3万丛,一般肥力田块采用(8+3)*4的种植规格,每亩栽培2.7万丛左右,结合合理的肥水管理技术,在确保水稻达到亩有效穗的同时,实现穗大粒多、粒大,从而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3.4 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高产、稳产
在本镇水稻病害主要是稻瘟病(特别是穗颈瘟),虫害主要就是稻飞虱。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在水稻不同生育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重点施用农药,确保水稻稳健生长,从而实现高产、优质、低耗农业的目标。
结论
在水稻栽培技术选择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确定播种时间,做好育秧和壮苗工作;根据秧苗生长情况合理施肥,定期灌溉,注意每次灌溉不应该过多水,根据幼苗不同生长阶段确定水量,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少林.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2(31):274-274.
当前时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对于我国的各行各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其农作物种植技术也是有了全新的发展。水稻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社会经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水稻栽培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指出当前水稻栽培技术推广的建议,进一步维护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1农业技术推广概述
1.1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
所谓农业技术推广,根据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的定义,是指通过实验、师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等服务,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全过程的活动。根据该定义,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推广的技术是经过试验、示范过,获得了当前结果验证的技术,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上改善当前的农业技术。
1.2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于维护我国国家的稳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不仅是能够改变当前的农业生产模式,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先进的科学技术深入到农业种植技术中,实现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高效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目标。总之,农业技术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国家的稳定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需要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推行新技术。
2水稻栽培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之前,需要对水稻栽培技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因此,本文针对于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分析,旨在能够全面的进行技术推广。
2.1育苗阶段
在水稻育苗的阶段,要重点的进行品种选择,只有选择了较好的品种,才能够满足产量增加的可能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水稻的品种应该和本地区的土壤、气候相适应。不仅如此,在水稻壮苗的时期,需要借助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知识,尽可能的将床土压得比较平实,这样做的原因在于能够促进水稻稻苗根系的发展。
2.2播种阶段
在育苗完成之后,需要将培育好的幼苗进行播种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是,测试水稻的发芽情况,浸泡水稻种子之前要进行相应的晒种操作。前一步的操作是为了确保种子的发芽率,这对于后期的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后者主要是为了保证种子内部酶的活性,避免种子发芽效率较低,或者是产生酶的活性较低的问题。
2.3整地阶段
在稻田耕作开始之前,要将土地进行相应的平整操作,为了确保其操作的准确性,一般是要求将翻土的深度控制在0.2m左右,在具体翻土的过程中,多是采用旋转翻土的方式,这种操作能够保证整地的顺利进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水整地的完成时,需要对其泥浆的状况进行分析,要确保泥浆质软、泥不外漏才可以进行后期施肥操作。
2.4田间管理阶段
在水稻种植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其基本操作主要是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行肥水操作,另一方面是避免水稻遭受病虫害操作。这两个方面的操作都是属于基本的水稻种植的范畴,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赘述,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水稻的病虫害监测需要及早进行,尽可能的采用预防的措施,避免发现病虫害的时间较晚,影响水稻的正常产量,不仅如此,一旦发现病虫害,需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最为有效的手段解决已出现的病虫害问题。结束语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在我国农业改革不断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对水稻栽培技术进一步的推广,尽可能的提升水稻种植的产量,改善现有的水稻种植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为我国的安全与稳定做出相应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S5l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99-1
0 引言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喜高温,多湿,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自花授粉。水稻结果实后去掉壳被称为大米,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水稻得到的广泛大量的种植,水稻的栽培技术一般包括整地、育苗、插秧、除草与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排水、收成七大步骤。
1 整地、育苗、插秧
对于整地来说种植水稻前必须对土地进行松软处理,一般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现在农业一般都有机械化整地。育苗方面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至于插秧将秧苗仔细的稻田中,间格有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
2 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除草相对简单,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重复整地法,二是稻壳覆盖淹水法,三是高温防除法。
对于病虫害来说在水稻的种植栽培过程中要比较注意,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这种害虫主要出现在水稻生长的初期,如果不严加防范就会造成生产成本浪费。苦茶粕是使用于水稻有机栽培,但施用时不宜过量。
其他水稻常见的病虫害还有稻热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稻热病要控制有机质肥料施用适中及补充土壤中充足的硅含量,可有效预防稻热病。白叶枯病常发生在大风过后,因水稻叶磨擦造成伤口,病原菌感染伤口所致。土壤中有充足的硅含量及避免施用过量的氮素,均可有效降低白叶枯病的发生。纹枯病是在高温多湿的情况下较容易发生,应加强通风,长期施用有效微生物在土壤中,亦可有效降低纹枯病的发生。
3 施肥、灌排水、收成
分蘗期的秧苗,一般需要施肥,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分灌溉。水稻成熟后现代利用收割机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便成了稻谷。
参考文献
[1] 孙义安.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01).
[2] 关云志.水稻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
(05).
[3] 顾宗福,王文标,李永祥,周巍,王良宝.直播水稻栽培关键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6,(06).
[4] 刘治权,段立志,刘兰兰,张云华.有机水稻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05,(01).
[5] 吕新国.改革水稻栽培方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J].中国农垦,1984,(02).
[6] 汲惠吉.水稻栽培管理作业历——二月下半月[J].新农业,1985,(03).
[7] 刘军,邵旭琨.改良式盘育机插水稻栽培新技术[J].中国农垦,1987,(12).
[8] 王永石.城子坦镇推广水稻栽培新技术[J].新农业,1989,(07).
[9] 单文忠,董连启,王金海,张久富.育苗灵防治水稻立枯病效果好[J].农药,1995,(01).
[10] 单文忠,董连启,朱宝成,李明亮.水稻航喷丰产灵增产显著[J].垦殖与稻作,1996,(02).
[11] 单文忠,董连启,钱进,管英波,王春举,张喜成,朱宝成.科技兴农水稻丰收[J].垦殖与稻作,1996,(04).
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是未来水稻种植的新趋势,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管理技术又叫绿色无污染水稻栽培管理技术,逐渐成为我国不同水稻种植区重点推广的水稻栽培技术。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温度、土壤等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种植技术因地区而不同。在优质的北方半湿润单季水稻种植区,有其具体的栽培管理技术。
1选择优质的稻田
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种植需要选择良好的稻田,保证稻田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清洁无污染,具有干净的水源,确保灌溉便利,稻田附近没有重污染企业等潜在污染源存在。稻田内的土壤肥力充足,耕层较厚,并具有较强的通透性,无残留的有毒物质,整个稻田的大气、水、土壤等质量符合国家的控制标准[1]。
2选择优良的水稻品种
品种选择是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技术中的首要技术,对水稻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坚持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原则,根据北方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特点确定具体类型。
3.培育秧苗
3.1对固定的苗床培肥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灌溉方便的田地培育秧苗,可以是园田菜地或旱田地,连续几年进行培肥。在5月底6月初,根据苗床面积在苗床中放入腐熟鸡粪、腐熟的烂稻草、酵素菌肥等。
3.2处理水稻种子
将水稻种子在高温下晾晒,或用盐水选种、温汤浸种消毒,以及催芽等方法对水稻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
3.3播种
在4月中旬,当气温维持在5摄氏度时,及时控制床土的PH值,控制在4.5-5.5之间,并播种。播种到出苗期间,保证苗床的温度、湿度,及时通风降温,使床土湿润,出苗达到60%时,喷散齐苗水。当出苗到一叶时,将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并开始炼苗。当出苗到2叶时,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及时通风炼苗,白天晴天时将薄膜全部打开,到下午四点左右盖好,控制浇水量。到移栽秧苗时,薄膜要在白天打开,晚上盖好。如果在移栽前5个小时里没有霜冻就可以完全揭开薄膜,适当增加喷水的次数,保证土壤的湿润。
4.整理稻田
对移栽的稻田进行整理,翻地、整地、耙地,使稻田的土壤达到平整、疏松、干净、细碎的程度。
5插秧并进行合理的稀植
5月下旬左右馕挛持在13摄氏度时进行插秧,对壮秧采用稀植的方法进行,每一穴控制在2-3株秧苗,插秧的深入保持在2.5cm,保证秧苗的行列直、穴均匀、棵准确。
6.适时灌溉
对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灌溉,一定要选用洁净无污染的水源,采用“浅-晒-浅-干”的灌溉方法,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恰当的灌溉。插秧分Y期在1.5-2.0cm进行浅水层灌溉,分Y末期排水晒田。孕穗期抽穗扬花期间则要保证3-5cm的水层灌溉,在具体的灌浆结实期间采用“湿-干”交替的灌溉方法[2]。在成熟期要以浅湿或湿干灌溉为主。
7.科学合理施肥并除草
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施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辅助一些酵素菌肥,切记不能施用化学肥料。一般情况下基肥选用优质的腐熟农家肥和酵素菌肥,在翻耙前施用。分Y肥要在插秧后的25小时施入,穗肥在7月上旬施入,并适时追施酵素菌肥和农家肥。
对稻田中的除草工作一定要进行人工除草。春季容易使杂草生长,一般在耕翻时就要清除杂草。待插秧后,除去牛毛草以及一些形状怪异的莎草和小型的杂草。在深水中淹没小草至1-2小时。也可以采用高温晒田的方法进行除草。
8.有效防治病虫害
对于无公害优质水稻的病虫害防治,要改变传统水稻采用的农药杀虫方法,采用绿色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物杀虫,可以使用物理、生物,或有效的生态措施防治病虫害。让抗病品种、健康栽培等要素成为水稻植株健康的关键,更好的控制水稻的立枯病、稻曲病。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在恰当的时候消灭病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可以进行人工拔除病株的活动,摘除水稻上的病变部位。在春季及时消灭蝗卵,待到春季灌溉时打捞卵块,以防治稻蝗灾害。在水稻即将成熟的时期,每天傍晚使用荧光灯或杀虫灯,消灭害虫。另外,也可以通过清除地缘上的杂草,从根本上消灭虫源。
结束语
总之,在北方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从选田、选种、育秧、播种等不同环节,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管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止等,保证水稻的产量及质量,促进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