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劳动教学设计

初中劳动教学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5 09:29: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劳动教学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劳动教学设计

篇1

新时期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理念,主张“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切实要求教师放低姿态、走近学生,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新时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研读教材特征,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如今的初中物理学科经历了新课改这一事件,整个物理教材内容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后的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编排更科学、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理论知识也更有弹性,这就让不同潜质、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因而,初中物理教师更应仔细研读物理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优化教学内容,将生涩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比如,《物态变化》一章中涉及的概念名词较多,一些物态现象的发生条件、影响因素也需要学生娴熟掌握,同时还要求学生要能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因此物理教师应投入一定精力在课堂教学环节,确保列入教学设计中的内容具有实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循着教材中名词概念的出现顺序,依次阐明“凝固”、“熔化”、“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现象,随即细致描述每一种物态现象的发生条件、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尝试引入学案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或多媒体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才能有章可循,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完善备课方式,创新教学设计

一般来讲,备课环节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土壤,课堂教学设计基本上都是在备课环节正式定型,因而教师应尝试完善备课方式,进而有效创新教学设计。我认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案最好采用共性教案与个性教案相结合的方式,“共性”即吸收和借鉴多数物理老师的备课方式,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减少劳动的重复;“个性”则是在共性的基础上凸显个人教学的特色与风貌,竭力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营造出耳目一新的物理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课时,可以将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即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备课时便确定好教学目标,同时制作好上课所要用的PPT课件,准备好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钩码等实验教材,明确整节课采用分组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课中: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演示整个物理实验过程,然后给每一小组提供固定且有限的实验器材,鼓励学习小组成员依照课件中的实验步骤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课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结合理论知识再次认知整个实验活动,从而矫正自我、完善自我。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部分是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大纲,却并非一成不变,教师可根据实况灵活调整。

三、革新学习方式,引领合作探究

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学主张“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倡导探究式教学,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务必遵循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然后精心设计出有趣味性、探究性、开放性以及层次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引发学生思考与合作探究,进而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他们的知识框架。比如,在讲授“压强”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简单实验:用木板和手指分别压住气球,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用木板压气球时,用很大的力也无法将气球压破,而用手指却可以轻松压破气球,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根据这一现象,提出压力、压力方向、压力作用效果等多个名词概念,同时提出压力作用效果如何表现、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相联系等问题,这样由浅至深、层层递进,经由学生思考、交流与合作之后定然都会有所获。因此,在某一节物理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善于组织探究,设想整个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切现象和达成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奠定了基础。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真正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努力,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周丽,张金良.浅谈中学物理教学艺术[J].中学教学参考,2014(08).

篇2

一、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指导思想

1. 新课程理念下,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扩大,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情况是难以预先设想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预测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继而设计出针对不同学生的多项指导措施,这样的课堂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行到位而恰当的点拨、引导、评价。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应以课标为指导思想;以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会用数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

1. 提高教师分析学情、教情的能力。(1)学情分析。它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2)教情分析。教情分析是分析教师自身特点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教师的课程和教学理念,教师的价值观、人才观等,都对教学设计形成指导性的作用。

2. 提高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合理的组织教学,创造一个愉快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创造出适合学生,而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

3.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设计不仅是教师备好课写好教案的基础,更是反映教师教学能力、体现教师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的重要途径。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要围绕具体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来进行。

4. 提高教师课外活动设计的能力。数学课外活动是数学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活动的开展,使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数学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数学的价值。我在设计中突出学生的广泛参与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采用小组合作型为主,活动的评价多元p多层次,重在参与,重在体验。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体会

1. 活动操作模式的教学设计。活动操作教学模式,意在突破传统的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陈旧格局,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构建一种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课堂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 真实任务情境的教学设计。重视创设一种接近生活原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总是领受“真实任务”、形成迫切解决需要,并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认知与个性发展。

篇3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弊端 学习需要分析 

 

英语教学设计存在的弊端 

最近读到郝杰老师的《走出教案撰写误区,张扬教师个性》颇有感触。郝杰老师认为教师“教案编写的好坏,不在于统一要求、统一格式、统一管理,而在于在钻研教材、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体现一种创新的思想和理念,寻求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关注学生,培养学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确切地说,教学设计应该聚焦到学生身上。然而在平时英语教学设计中,我们忽视对学生现有水平及能力的调查、分析,而以“静态”的大纲、考纲目标作为教学的具体目标;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出发,凭借教学经验进行设计,忽视了活生生的学生实际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目前提倡的集体备课生成的教学通案虽凝聚集体智慧,但不能面对具体的班级、具体的学生。“要求学习者从同一起点出发,使用从教师出发、从内容出发,见物不见人”的教学设计做法,导致有些设计是重复学习,加重了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有些设计达不到学生满足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客观上造成了英语教学两极分化。总结成一点:当前英语教学设计忽略了学习需要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较低,导致教学盲目性。 

学习需要分析及其实践意义? 

“学习需要”指学习者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学习成绩的现状与教学目标(或标准)之间的差距。“期望”主要指社会发展对学习者提出来的要求,学校和班级对学习者提出的要求,以及学习者对自身的要求等方面。“目前状况”是指学习者群体或个体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方面的不足。 

教学的前提在于了解学生。学习需要分析是教学起始或教学过程中了解分析学生需求,然后制定、调整教学计划的手段,对学生做需要分析是我们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之一,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前期,对学生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就能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就能为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学习目标的编制,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使课堂教学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优良的教学效率。 

教学设计以学习需要分析开始,理顺了问题与方法、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从问题的分析和确定作为出发点,形成总的教学目标,然后寻找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达到目的的手段,从而最终解决问题。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可以让教师与学生的精力和时间以及其他资源被有效地利用来解决教学中真正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教学效益。

我们怎样去做? 

英语教师要对学生现有的水平作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将其与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作对比,从中找出“差距”,亦即找出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必要的启示,减少盲目劳动,减轻学生负担,使教师、学生的精力、时间及其他各种教学资源均能被有效地运用到解决教学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一般要解决以下问题: 

1.学习者缺些什么:了解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些什么,从而找出学习者还缺些什么。要尽可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目标需要和英语基础,真正做到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对于非智力因素也要考虑进去。 

2.想学些什么:学习的愿望与学习的动力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教的东西正好是学生想学的东西,学习者的积极性就高,学习的效果就好。要求教师在信息输出上靠近学生,传送信息的方法奏效。 

3.学习者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需要分析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要经常对学习需要的有效性提出疑问和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教学评价 夏谷鸣、任美琴、周瑜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2 

篇4

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论文 批准号DX(2010)G0110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传统的物理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行为,没有或较少从物理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上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也较少注意从能力培养的着眼点上组织教学,不能达到现代课程理念要求的“以学生发展为本”。 因此,在新课改中对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有必要进行、改进和完善。作为一个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多年的物理教师,我对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研究课堂教学设计,注重课前备课功效

传统教学中也有教学设计活动,主要是指教师的备课。这种教学设计活动的局限是,教师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意向做决定。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中对物理备课的形式要有必要的改进和完善。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研究课堂教学设计,注重课前备课功效。研究课堂教学设计应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主要是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作用。围绕课本教材,通过集体讨论,互相借鉴,彼此沟通,集思广益,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既发挥了团队力量,又突显了个性特点,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集体备课要做到“二研”“三定”“四备”。 具体来说备课成员在集体教研前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吃透每一节内容;明确集体备课的“三定”:定主备人、定地点、定时间;集体备课时听取主备人的发言,制定备课提纲。主备人制定备课提纲时,应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法、作业。然后大家进行相互讨论,以便更好改进;根据集体讨论的内容,主备人修改备课提纲,这样既可以汇聚集体智慧,减少重复劳动,又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更有助于新教师的成长。

二、研究课堂教学特点,精选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一定的特点,教师要研究课堂教学特点,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利用教学设计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精选课堂教学内容。课堂上,不是教师讲的越多越好,也不是学生活动越多越好,只有当教师所讲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发生共鸣,与学生活动产生共振,才能使教与学生成最大的效能。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教师研究教材特点,熟悉教材内容,精选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加工处理,根据选择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既利于自己教又利于学生学。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选择与生活相关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师即以教材为基石,既充分利用教材而又不被教材所束缚,才能使新课程理念具体地落实到教材的处理中。

三、研究课堂组织形式,讲究课堂探究实效

好的课堂教学,不单纯看教师对知识理解得有多深,研究得有多透,表达得有多清晰;也不单纯看学生活动得有多热闹,活动形式有多丰富,活动时间越长越好。看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是否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是否充分,教学目标是否落实。新课改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合作探究”的互动式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是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用以往的集体授课组织形式来替代。所以,从座位的编排到小组成员的组合,从教材的运用到资源的开发过程,从学生参与方式到教师的引导方式方法等都必须在教学设计时加以考虑和整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它既是系统的又是灵活的,其系统性在于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而其灵活性则在于活动可以增减、替换,活动的顺序可以变换,教师应根据探究的要求灵活掌握,即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可以包括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包括部分要素。新课程强调,所有的活动设计都要求有实效,没有实效的活动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时对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一项活动设计都应注重实效,注重可探究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258-01

在我国,音乐教学一般都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这一过程作为音乐教学的启蒙阶段,被人们广泛关注和普遍研究。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需有一定的艺术结构。教师作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犹如作曲家创作一首作品;上这堂课,便是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就是一次艺术欣赏。面对我国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状况,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

1.中学音乐教学现状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音乐课程设计从指导思想、目的、内容、组织形式到实施方法都没有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进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新课程标准规定:音乐课的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音乐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初中音乐课程设计并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音乐课程设计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也没有明确。对中学音乐课的要求是音乐课。唱歌课可有可无,对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功能重视程度不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音乐的课程设计应该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音乐课程的内容有着明确的规定,总的教学内容包括: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除此之外,还明确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内容。

2.优化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的具体措施

2.1 中学音乐教学目标要层次合理

中学音乐教学目标就是在中学阶段,音乐教学活动依照教学标准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及由此带来的效果,它是教学设计最终指向和目的所在,对教学的实施起导向作用,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它具有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层次。波兰音乐学家罗波尔曾指出,人对音乐学习的优劣、掌握程度高低与教学方式、方法成正比。也就是说,音乐教学者的教学方式越科学、方法越得当,则学生们所学习、掌握音乐的效果就越理想。在中学音乐教学阶段里,音乐学习者已对音乐有了六年的学习经历,且此时他们脑部发育较小学时期有较大的提高。因此,中学阶段就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最为理想阶段之一。对于音乐学习者,在中学阶段必须要制定层次分明、合理的音乐教学目标,使之在深度和广度两个不同的层次内达成共识和相溶。进一步说,在制定音乐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充分考虑到音乐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各个专业教学层次和听、唱、演等各个教育领域深入学习重要意义。同时,还必须保证将每个层次、在分层次的基础上,广泛地联系在一起,组织在一起,整体地考量,不能片面孤立地制定中学音乐教学目标。

2.2 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结构

实施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不是教材,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只有明确观念,才能优化教学,教师首先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既是非专业音乐教育,那么教师就必须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才能培养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尽可能完善的人。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步骤,使高中音乐教学淡化知识,强化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教学思想,并根据每一课的教材特点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有机的整体。高中音乐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人的审美能力是靠后天的教育、训练和培养而来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展开。尤其是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

2.3 研究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因教学目标和内容不同,具体活动或是外显,或是内隐,具体步骤和阶段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教学设计者应运用学习结果分类,确立选择和采用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等时,都要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和教学目标。因为目标决定教法,教学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创立适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第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第二,丰富材料,呈现方法。第三,及时反馈,激励进取。

结语: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新课改大潮的冲击下,中学音乐教学设计必须要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科学而高效。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学音乐教学课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璐璐.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理论探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4:118.

[2] 陈文林.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之我见[J]. 才智,2012,08:90.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307-01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在初中数学新课改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重形式、轻实质,高投入、低产出,学生没有得到真正高效发展的教学低效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的策略,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的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进行高效教学?我就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些分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数学教学的每堂课都应该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要兼顾目标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应有所侧重,根据教材特点科学分配三个维度的比重。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的体验。

二、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合理高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保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高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生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教学设计要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创造性地思考、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活用教学方法是高效课堂的途径。

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合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活用教学方法是高效课堂的途径。

四、精炼教学语言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呈现、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因此,教师精心组织教学语言,才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感染力,才能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概括起来就是要“精、准、活、趣”。如,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 ,对这16字逐字分析,便可知因式分解的对象:多项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整式的积。通过这样的精、准分析,既可以正确表达数学概念,又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精心设计问题,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高效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问点准确,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2)难度适宜,即提出的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经教师的引导能答出来,防止过易或过难。(3)问面要大,即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各类学习水平的学生。(4)问机得当,提出的问题要与知识学习的进程一致,提问的时机应在学生似懂非懂、欲说难说之时。(5)问法灵活,发问要多种形式,多种角度。教师只有把握以上几点,才能设计出高效的问题,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如,在讲“黄金分割”时一开头就问:“在舞台上报幕员或独唱演员为什么都不站在台中央或台角?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都不把画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为什么成年女士喜欢穿高跟鞋?”连续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切想知道与探索这种熟悉的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凸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

篇7

        实施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不是教材,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只有明确观念,才能优化教学。教师首先应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既是非专业音乐教育,那么教师就必须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才能培养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尽可能完善的人。

        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步骤,使初中音乐教学淡化知识、强化观点。面向全体,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强调以美育人,把音乐课设计成充满着美的创造性的课,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初中音乐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展开。尤其是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教师要讲求教育艺术,用充满智慧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堂生动的课应充满艺术的力量,它的成功,不但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而且在于吸引、感染、鼓舞着许多学生为追求美、创造美而终身努力。

        二、加强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学生最怕的是教师的“一言堂”,音乐课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如在乐理课上:我会加一些节奏练习让学生加上身体动作,通过身体的动作让每位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对节奏的掌握。在声乐课上:我会加进许多有趣的练声方法,把深奥的声乐练声生动化,让学生觉得学习唱歌原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会加进让学生模仿表演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体会作品的内涵。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也经常听听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

        初中音乐欣赏虽然有一些配套的音乐磁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我常常加入很多多媒体手段,如寻找vcd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很多视频,即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又增强了上课的效果。欣赏课的情境也在优美的多媒体教学中建立起来,有一些本来不爱上音乐课的学生也渐渐被吸引,欣赏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四、结合多种活动进行教学

        可结合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音乐教学,比如合唱比赛、主持人大奖赛、十佳歌手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才艺展示比赛等等。在课堂中我常常结合各种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和动员,还为个别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篇8

实施音乐学科教育改革的关键不是教材,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只有明确观念,才能优化教学。教师首先应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既是非专业音乐教育,那么教师就必须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确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才能培养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尽可能完善的人。

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步骤,使初中音乐教学淡化知识、强化观点。面向全体,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强调以美育人,把音乐课设计成充满着美的创造性的课,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初中音乐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展开。尤其是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教师要讲求教育艺术,用充满智慧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堂生动的课应充满艺术的力量,它的成功,不但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而且在于吸引、感染、鼓舞着许多学生为追求美、创造美而终身努力。

二、加强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学生最怕的是教师的“一言堂”,音乐课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如在乐理课上:我会加一些节奏练习让学生加上身体动作,通过身体的动作让每位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对节奏的掌握。在声乐课上:我会加进许多有趣的练声方法,把深奥的声乐练声生动化,让学生觉得学习唱歌原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会加进让学生模仿表演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体会作品的内涵。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也经常听听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

初中音乐欣赏虽然有一些配套的音乐磁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我常常加入很多多媒体手段,如寻找VCD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很多视频,即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又增强了上课的效果。欣赏课的情境也在优美的多媒体教学中建立起来,有一些本来不爱上音乐课的学生也渐渐被吸引,欣赏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四、结合多种活动进行教学

可结合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音乐教学,比如合唱比赛、主持人大奖赛、十佳歌手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才艺展示比赛等等。在课堂中我常常结合各种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和动员,还为个别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篇9

因材施教法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中首先可根据其理念,在基于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教学方案设计。初中语文素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设立的学科,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文化水平,以及进一步增强学生自身的修养与文化素养。在初中生教育中,面对的一群文化常识、个人特征性格、所积累的生活经验等各个方面都有差别的学生,因此要想有效达到对其的素质教育,就要从基于尊重学生差异性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案。且学生的生活环境、先天素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都不同,教师可利用这些差异性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来展开对语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

比如说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与评价目标对象等方面做到有层次有区分有针对性的去给予适当评价与内容设计,像是说对一些家庭比较好的学生就要多注重其生活常识、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要提高这类学生自己动手劳动的次数。而对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教师可多培养一些文化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认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多学知识能够更加充实自己。在具体的教学设计环节中也是如此,对不同特征的学生给予的评价等级也要有差别,以此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把握学生的差异性做好语文教学过程引导

其次因材施教法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中还可就把握其核心概念进而站在学生不同差异性的角度做好有关语文教学过程的引导,换言之就是对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给予对应的帮助与辅导,有的学生性子张扬,就该教导他关于谦虚、低调等素质内容,有的学生比较内敛,就可多多培养这类学生的大度,为其树立自信心。教师要能就其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施行因材施教法,让每个人都能获得与自己性格互补并能进一步完善自身素质建设的相关教育内容。以此达到素质文化水平提高的目的。

初中生中的性格差异特点比较突出,教师可就男女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展开相关教学,根据男生女生设计不同的语文素质教育方案,比如说男生比较淘气,这里教师要着重强调有关遵守纪律、循规蹈矩的相关理念,而女生一般比较文静,教师就可侧重在培养其气质上,要引导女孩子做一个温文儒雅、识大体、懂事的人,其次教师还可开展一些男女生互评作文的活动,实施性别差异评价,让其性格达到互补,以完善各自的性格塑造。另外,对具体教学内容也能有区分的进行指导,给男生多讲解某一方面的内容,着重培养其某一特性,或者是给女生加强在某一方面的培养,以此来平衡男女教学,并让男生女生的素质文化整体得到进步与提高。

三、为学生提供展现学习成果的平台

利用因材施教法为指导原则也能作为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让学生能根据自身性格特点发挥自身特长与优势。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特长,确定不同教学目标,让学生能有充分展示的空间,比如说对一些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可定期组织这类学生展开实践活动比赛,以此来增强其动手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而一些在动手方面已经过关但是对相关教学知识的掌握还不熟练或者理解能力有偏差的学生,教师则可组织其多了解一些课内外信息内容,通过卷面测试等方式来进行对其学习成效的评定。

篇10

笔者所在的河南省舞阳县共有240多名初中英语教师,其中青年教师约占80%。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是提高全县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全县各初中认真制定了“以老带新”策略,在初中一二年级实行“小组式”集体备课模式,即“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主笔人定案――个性显示”。这里的“老”实际上是指学科年级骨干教师,他们的引领在集体备课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年级组长将教学内容的各个板块指定给骨干教师,由他们分头撰写详细的教案,设计课堂练习,以此作为青年教师参照的“样本”,这就有效避免了集体备课窄化为“组长备课”而不利于教师使用的被动局面。考虑到每个骨干教师的知识结构、驾驭能力和教学特点都有所不同,备课组长需要灵活分配任务量,使骨干教师轮流备课,即根据骨干教师的特点来确定所备内容,有针对性地分工协作,做到择其长、避其短,从而使负责撰写教案的教师的“长处”无形中变成全组教师的共同“长处”,把全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调整到最优。

二、“专题式”集体备课

“专题式”集体备课是针对初三年级制定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它是高质量完成中考复习工作的前提。这个方案怎么制订呢?它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一是根据备考时间安排;二是按照学生实际。在这两个前提下,备课组长将中考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专题,由指定教师专门负责,根据备考复习的进度由主题发言人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程序,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例如,学习初三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话题中“现在完成时”,主题发言人可以把动词的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合并为一个专题来讨论,以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充分练习,并教给他们做题的方法,使学生对这类题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备课组的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补充与修改意见,做到人人发言,或多或少提出不同意见;主题发言人认真做好记录,最后通过研讨,形成共识,由主题发言人撰写详细教案。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专题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初三年级教师加深对考试大纲的理解,拓宽复习思路。

“专题式”集体备课虽然要求教师备课的参与度更高,但教师参与备课的周期大大延长,有效避免了教师大量的重复劳动,减轻了初三年级教师的备课压力,使他们能有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三、“个性显示式”集体备课

“个性显示式”集体备课由县教研室牵头组织,从各初中挑选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教研能力强的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立备课小组。每个学科带头人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任务,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组内成员每人负责一个话题的备课任务,按要求研读教材,依据实际确定教法,并写出完整的教案。集体研讨时,在学科带头人的组织下,每组成员在一起,首先由备课人简要阐明自己的备课思路和理念,组内成员对本组负责的单元的教案逐一进行商讨、修正,最后汇集成册,人手一本教案,教师在平时备课时再依据实际对教案进行加工和改进。

通过县级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

篇11

一、教师应当具备渊博的地理及相关领域知识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具有一桶水。对于初中地理教师而言,地理专业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当对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原理具有较深研究,同时对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学科、领域也要全面关注。一方面,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时刻注重地理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活动,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广泛涉猎社会发展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知识,在地理教学中才能够旁征博引、挥洒自如。例如在《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中,为了生动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当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精心搜集与了解世界上的不同语言种类、特征,以及宗教的分布与特点等方面内容,只有具备了渊博的关联知识,才能够保障整个教学活动发挥自如、深入高效。另一方面,初中地理教师还要树立专业方面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要选择好地理专业研究方面的课题,以此为抓手开展专业方面的专门研究。

二、教师应当具备深刻分析学生的心理学素养

教育教学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劳动,其工作的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的学生个体,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眼光思维去看待对待学生,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整个教学工作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此,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都应当坚持学习心理学知识,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学以致用。首先,教师要通过学习研究,掌握青春期初中生的一般身心特点,对这一时期学生的叛逆性、独立性等方面具有清楚的认识,不要将这些问题放大,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经历,老师对待这些问题首先要理智、平静,进而在引导中要尊重、平等;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学会分析特例学生,运用个案分析法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发展状况,以便于为他们量身定做教育引导的方案,侧重于引导学生消除地理学习中的消极情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足勇气,重新投入到地理学习活动之中。

三、教师应当具备敏锐领悟新课程要求的能力

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广大初中地理教师能够敏锐领悟新课程提出的各项要求,并将其有效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实际之中。初中地理教师首先应当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学习研究,听取专家学者的讲座,通过观摩课、指导课等形式进行观摩学习,对新课程理念的各个方面具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对其如何有效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直观形象的感知,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新课程要求的领悟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工作中还要学会改革与创新,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够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学习地理教学刊物、教学网站以及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教师自身工作实际,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将先进的教学经验与自己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提炼成果,达到螺旋上升、相互促进的效果。

四、教师应当具备熟练掌握运用电教设备技能

电教设备是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于初中地理教师而言,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应当强化学习,熟练掌握这些电教设备的使用。一方面,教师要学会正确、熟练地使用。许多教师缺乏电脑与网络方面的能力基础,在电教手段运用方面不够熟练,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应当强化学习,既要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同时还要通过自学、在线研究等各种方式充实自我、提高自我,使自己能够熟练地运用电教手段,服务于地理教学工作,从教学设计到教学组织、教学巩固各个方面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例如在《地球的运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规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模拟演示,形象直观地将这一规律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对于提高学生的掌握效果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教师在电教手段的运用中还要逐步提高自主设计能力,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方面,要逐步从拿来主义转变为自主创新,独立地设计制作地理教学课件,将各种文字、图表、图像、影音资料融合起来,设计与制作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具吸引力的教学课件,有效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

五、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