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健康教育的理论

健康教育的理论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5 09:29: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健康教育的理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健康教育的理论

篇1

1.1.1构筑和谐平等的护患关系为确保健康教育护理的深入开展,护理人员需以实际行动博得所有患者的信任,这便需要从患者入院之初,仔细完整地了解其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以此作为相互沟通的突破口。在进行临床谈话时,要用柔和的语调、清晰地发音,为患者提供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在谈话的初始阶段,护理员工可略去健康教育的有关要点,主要以护患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熟悉为主[2]。在健康教育活动的后续阶段,可牢记护理重点,分主次向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述,并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赢得其认同。例如,灵活地通过动作、图片、神态及表情等形式,特别对于口语表达有障碍的病患,图片及文字无疑具有更理想的效果。

1.1.2加大疾病保健常识的宣讲力度神经内科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消极情绪,或对治疗护理抱着不合作的态度,这些状况的出现大都来源于对自身疾病的不明确性。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各异,职业及人生阅历更是截然不同,因此,对于疾病的认知及相关保健知识的掌握度相差甚远[3]。基于此,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内心需求及认知程度,详细地讲解疾病的病理、治疗方案、护理手段及自我调整方法等,并以临床护理中成功的案例,激发患者克服疾病的信心,培养自我预防意识,使之深切地意识到个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均对病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重新树立起健康的生活态度,并朝着康复的方向迈进。

1.1.3亲属投入到教育活动中为数不少的内科患者的生活均依靠亲属的关照,从这个角度看,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亲属的辅教育不可或缺。需提升患者亲属的疾病知识及操作能力,特别在患者出院前,要对接受辅助护理任务的患者家属予以相应的考核[4]。

1.1.4出院指导患者准备出院时,需提前告知患者出院后的休养及饮食方面的要求,并指导患者坚持功能性锻炼,发放健康调查卡片,其内容主要有:患者姓名、家庭地址、病症类型、主管医护人员、出院后的提醒事项、病房联系方式等。

1.2疗效指标出院时对比2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的满意度。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行问卷调查,共设置50题,每道题2分,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在及格以上的评分中,≥90分为优秀[5]。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掌握程度为“优秀”的43例,占86.0%,对照组“优秀”32例,占64.0%;观察组有47例对教育效果满意,占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例74.0%,观察组病患在对病症掌握度及满意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对病症掌握度)=3.825;χ2(满意度)=3.175,P<0.05]。

篇2

 

任何一门学科教育,当它停留在技术层面时,它是低级的不成熟的。当进入到人们的精神层面,影响到人的行为时,它才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体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授促进学生健康的终身身体活动,培养学生对身体活动积极的行为方式。体育锻炼行为是一种健康行为,体育习惯是一种健康行为习惯,因而对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培养也遵循健康教育规律并符合相关理论。在体育教育中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是一种健康的体育教育形式,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所需,更是一种对健康体育教育的探索、尝试和创新,也以期对实现体育学科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有所裨益。

1.健康教育的阶段改变理论及体育活动行为阶段划分

健康教育的阶段改变理论是于1982年由Prochaska和Diclinente在其开展的戒烟项目中提出来的,该模式理论依据是: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而且每个作出行为改变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动机,其理论基本点为:1. 人们以不同的速度在行为改变的五个阶段之间变动。2. 在改变的过程中,人们在这五个阶段之间反复往返;3. 对不同的个体,要使其发生行为的改变,应该对其采用不同的认知和行为策略。每一种行为变化都可以被人为地划分为五个阶段:1无打算阶段;2打算阶段;3准备阶段;4行为阶段;5维持阶段。针对成瘾性行为如吸毒和酗酒,行为的改变还包括第六个阶段:彻底戒除阶段。

如果将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看作是行为改变的目标,规律运动的定义按照公共卫生领域推荐的合理运动量:每周大多数天数中,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根据阶段改变理论的行为改变五个阶段的划分,那么在体育活动促进的范畴中这五个阶段相应地分别可以指:1无打算阶段:每周中没有一天达到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并且没有增加体育活动的打算。2打算阶段;每周中没有一天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但有增加体育活动的打算。3准备阶段:每周中至少有一天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但活动不规律,没有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4行动阶段:体育活动水平达到推荐的合理活动量,但是尚未坚持到6个月。5维持阶段: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并已经坚持6个月以上。

2. 对不同阶段个体进行体育锻炼的促进与干预

针对处于上述不同阶段的个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2.1 无打算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可能尚未意识到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或是因为以前增加体育或的的尝试失败而充满挫折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不能认为处于无打算阶段者已经作好参加一项锻炼项目的准备,而应该把干预的重点放在向其宣传锻炼的益处,帮助其识别阻碍其进行锻炼的障碍上,鼓励其与坚持锻炼的人交谈以获得激励。另外,即使其暂时不可能有锻炼的行动,也可以鼓励其记录每天有过多少次锻炼的念头来自我激励,帮助处于无打算阶段者从无打算阶段向打算阶段迈进。

2.2 打算阶段:处于打算阶段者,已经有打算锻炼的念头,但还没锻炼。这时需要鼓励其开始尝试锻炼,帮助其分析:为了开始锻炼,存在哪些阻碍因素和有利条件,锻炼场所,锻炼应采取的形式,锻炼的时间如何安排。锻炼目标的设立应该从简单易行的短期目标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频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向干预对象传授一些自我激励和从外界环境和家人、朋友处寻求支持的技能。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2.3 准备阶段:处于准备阶段者,已经不规律地进行一些锻炼,但尚未养成规律习惯,尚未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论文写作,健康教育。他们已经切身开始体会到锻炼带来的益处,但不知道怎样能够做到坚持锻炼。这时进一步帮助其识别影响锻炼的有利因素和障碍,继续从家人、朋友处寻求支持,并坚持记录锻炼的情况,这些都有助于其进一步规律地锻炼。

2.4 行动阶段:处于行动阶段者,每周大部分天数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锻炼,而且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但还少于6个月。对于处于行动阶段者的干预重点是设法使其将这一习惯继续坚持下去,帮助其识别影响其坚持锻炼的因素,寻求支持,让家里人和朋友对其进行监督,防止锻炼终止。在这个阶段,需要向干预对象着重强调的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中断锻炼几天或一两周,也不意味着规律锻炼计划的失败,不要因此而气馁甚至放弃自己的锻炼。

2.5 维持阶段:处于维持阶段者,已经成功地坚持规律锻炼6个月以上,将锻炼视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并真正体会到锻炼的益处及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套适合其自身状况和时间安排的运动方案。在这个阶段,应鼓励其继续记录锻炼情况,尝试一些新的锻炼项目来防止同一项目所带来的枯燥感,并继续进行自我激励。

3. 健康教育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在体育锻炼促进中应用

根据阶段改变理论,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促进时,可以通过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来对处于静坐生活方式的干预对象进行干预,这些策略在上述的各阶段的干预中已有所论及,概括起来讲,针对体育活动促进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各包括5个方面:

3.1 认知策略

1) 增加知识:进行各种知识的宣传教育,如活动和锻炼益处的教育,什么是中等强度的锻炼项目;怎样合理安排中等强度的锻炼项目。

2) 理解益处:鼓励干预对象思考采取和保持活跃的生活方式对其个人会有怎样的益处。

3) 警告危害:讨论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4) 考虑对他人的影响:鼓励干预对象思考其静坐生活方式对其家人和朋友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5) 增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多动员干预对象积极调查其周围有哪些可利用的进行体育活动的资源和机会,如住所和工作单位附近的公园、体育馆、小区内的健身园和拳操队伍等。

3.2 行为策略

1) 做出承诺:鼓励干预对象设定特定的短期目标。如开始锻炼的第一周,可以设定每周中的3天健步走10分钟,然后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和频度,并最终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

2) 获取社会支持:鼓励干预对象从其周围的家人和朋友中寻找愿与其一起锻炼者。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3) 寻找替代:帮助干预对象根据其日常生活安排,在平时采取静坐生活方式的时段进行锻炼,如在看电视广告的时间散步,或在午休时间进行散步。

4) 自我奖励:鼓励干预对象在自己达到设定的短期或长期目标时,对自己进行奖励,以增强进一步坚持锻炼的信心和动力。

5)自我提醒:教给干预对象一些自我提醒锻炼的技能,如计步数、记录锻炼日记等。

4.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论与体育锻炼行为促进教育

健康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改变过程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息认同——态度改变——采纳健康行为”。从知到行要经过的四个层次,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的过程,特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行为转变,其过程就更为复杂和困难。从图1中可见健康教育的知、信、行三者的关系,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为了达到行为的目标,就要从这个目标出发使受传者知和信。另外,从知到信到行只存在因果关系,不存在必然性。论文写作,健康教育。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信息知 信 行 增进健康

图1 健康教育模式图

健康行为学认为影响锻炼行为的认知中,知识态度自我效能行为间呈逐步递减的轨迹。

因此,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的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安排活动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动作做得很熟练,并不一定意味着课外学生也会积极参加锻炼。特别是当今,有许多因素阻碍人们经常参加锻炼,如电视和电子游戏机的诱惑,不安全的环境、缺少适宜的场地…因此,系统地学习安排体育活动的技能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另一方面,尤其应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信念、态度及情感的培养。而上述的认知、行为策略就是一种很好培养与教育方法。

5.小结

由上述可见,在实践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技能与策略培训,如通过家庭作业与家长交流,校外区域体育活动的集团学习等,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目标设定、运动问题解决等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意识,融合公共卫生的要求开展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自我负责的意识和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尝试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的青少年儿童身体活动监控体制和资源互助机制等措施,使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质教育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华,刘波.对我国体育教学与人格精神教育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4.1

2.尚大光,姜文生.学校健康经验指导[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1

3.尚大光,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理论基础与操作技术[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7

4.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篇3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175-02

1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简介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是法国当代国际知名社会学家。“场域-惯习”理论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主要围绕场域(结构)和惯习、资本的关系展开讨论。他他提出了发生性结构主义公式:实践=惯习鬃时·场域,来说明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布迪厄的观点表明,实践是惯习、资本在场域的作用下的活动。下面从“场域”和“惯习”两个概念了解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1.1 “场域”

“场域”是指由附带一定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之间一系列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所构成的一个网络。场域是由各种位置组成的关系网络或关系空间,具有客观性。每个场域是有着自身逻辑效果的运作空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其自身逻辑发挥作用的界限是每个场域的界限。现代社会世界高度分化后产生出一个个“社会小世界”,每一个“社会小世界”就是一个场域,包括权力场域、学术场域、经济场域、文学场域等。再次,场域也是一个充满争夺的空间。布迪厄说:“作为包含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的空间,场域同时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这些争夺旨在继续或变更场域中这些力量的构型。”场域中各种位置占有者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或改善他们的位置,使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最大化。

1.2 “惯习”

“惯习”是由积淀在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其形式为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它是一种结构形塑机制,涉及社会行动者具有的对应于其占居的特定位置的性情倾向系统。惯习首先是被决定的,是历史的产物,它受场域形塑,是场域的固有属性体现在身体上的产物,是一种人们后天获得的具有一定主观性的、持久的和可转移的禀性系统。惯习具有的历史性、生成性和开放性。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剖析

作为新事物,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如缺乏规范化的学校行政管理体系;理论基础薄弱并与实践相脱离;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从“场域”和“惯习”两个角度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问题出现的原因。

2.1 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场域中的位置

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问题,可以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场域中所处的位置,该位置运作的资本,及其与位居其他位置的诸育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由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在素质教育场域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乘数效应”,它对学校其他诸育起着“酵母”式的促进和放大作用,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由此,心理健康教育理应处于教育场域中的核心地位并占据首要资本,以充分发挥其在整个教育场域中的“乘数效应”。

然而,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发生的大环境,而新课改又发生在社会这个大“场域”中,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紧密相连。因此,教育是受到整个社会,整个学校外部环境影响的。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无论家长、学生或是学校仍将分数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最主要标准。在这样的教育场域中,能有效提高分数的教育则处于该场域的中心位置,其所得到的资本也随之最大化,从而进一步加强其位置的稳定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能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这样的促进带有一点隐蔽性,评价难,并不能立竿见影,所以这样的保证则显得苍白而无力。由于自身对教育场域发挥作用的有限性,导致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处于边缘位置,而其所占有的资本也是有限的。这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

2.2 心理健康教育“惯习”与“场域”之间的“不合拍”现象

篇4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近年来社会、学校关注的重要领域,同时心理健康也成为衡量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准。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基层学生工作的经验,从需要这一心理学中最基础的层面来讨论一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认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了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要求。20世纪40年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对人的本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影响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从低级到高级呈金字塔状的,而且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的满足才会产生更高级需要。生理需要指的是人的最原始、最基本、需优先满足的一种需要。包括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人的生理需要是维持个人生存和发展及种系的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安全需要指的是人对稳定、安全、秩序、保障、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的侵害的需要。这种需要主要表现在人对生命、财产、职业稳定安全的内心诉求。爱和归属的需要指的是在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基础上,便产生了要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要求得到友伴、家庭、团体及社会的接纳与认同。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人在对自我尊严和价值追求,包括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对自己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个体希望发挥自我最大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将人抽象的心理需要具体化,提出了需要是人的动机和行为的源泉。

马斯洛的需要是针对人这一类本质而言的,大学生群体作为人在特定阶段的群体在需要方面有着自身阶段性的特征,根据中国地质大学王萍、张宽裕对武汉七所高校的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主流需要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相吻合的。因此,从马斯洛需要理论去探索大学生需要是有科学性的。大学生也具有人的这一本性的东西,然而由于大学生还处于人生的特殊发展阶段,外界对他们自身需要的认识及他们自己对自身需要的认识和需要满足或满足方法上的一些不正确,使得大学生还不会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便产生了焦虑、恐惧、自卑等情绪体验,发展下去会引发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需要缺失及产生的问题

1.生理需要

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强的物质保障,这主要体现在国家通过一些奖、勤、助、贷等政策解决大学生基础性的生活保障问题,不可避免的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还有一部分贫困生的生存需要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使得一些在生活上贫困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甚至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有很大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正是由于基本的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许多心理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抑郁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这其中较为严重的方面是由于自卑所导致的抑郁,一些经济上贫困的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上盲目的否定自己,整日郁郁寡欢,心理敏感多疑,对待人生消极不乐观,还往往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致使他们很难适应环境,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连带的使许多学生学习动机下降,无心学习,学业上失败,甚至产生行为上的问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

2.安全需要

大学生中的安全需要问题的主要是对学业的成绩能否合格的担忧和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职业安全焦虑。随着大学招生人数的迅猛增加,使得一些学习底子比较薄弱的学生也跌跌撞撞的进入大学校门,然而新的学习方式上的变化和学习内容上难度的增加使得一些大学生出现了学习上的困难,又害怕由于学业上的不合格而导致无法毕业,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了恐惧与焦虑,严重的还有的学生患上了考试焦虑症。另一方面就是就业安全问题。近年来就业竞争的激烈,大学生对职业安全的焦虑也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大学生渴望融入到社会,但就业使得他们内心充满矛盾,面对就业的挫折,使他们产生了自我否定感,失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前途和命运感到无能为力,甚至一些学生还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对学业和就业安全需要的缺失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3.爱和归属的需要

大学生渴望融入到同龄人的群体中,获得爱与归属感。这种需要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交往的需要,但由于个性方面、生活习惯方面以及经济条件方面的不同,并且当前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在没有离开家之前都是家庭的中心,这些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使得许多学生很难适应群体生活,同时还会遭到群体的排斥与远离,而导致一些学生因为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孤僻、自卑等心理失落感,严重的交际上的障碍还会使得学生心理上的扭曲,产生对他人的仇视。

4.尊重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是由未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他们对尊重的需要尤其重视,因为在大学生的认知中将自身尊重的需要作为划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标准。在此阶段的大学生更关注的是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可以使大学生有积极的心理体验,产生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还可以成为学生自重自爱的内部动力,成为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的动机。然而由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大学生身上还会有这样与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并且传统教育中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的一些片面的观点,使得对学生的尊重需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因为一些不当造成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自卑、软弱无力,自我否定等体验。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实现的诉求,想通过大学时间的学习,来实现自身的理想与抱负。但不可否认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学校与社会上的不同,很容易使他们面对失败与挫折。使得他们对社会、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并引起内心的失落感与失败感,而引发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启示

正是由于大学生有了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却得不到很好的认识与满足,并且由于此阶段的不成熟性,使得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从而引起心理上的不良反应,甚至成为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要从学生最基础的需要层面出发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1.从认识上重视大学生的需要

认识到大学生是有诉求、有需要的特殊阶段的个体。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不能无视甚至是忽视大学生对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发展的需要。而是要重视学生的具体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这种对学生需要的重视还包括从深层次引导学生认识需要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需要,以及怎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特别是当自己的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2.从行动上解决大学生的需要问题

首先,针对大学生的生理需要特别是大学生的贫困问题,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物质上的贫困问题,用一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的榜样人物的事例启发和激励大学生,将由于贫困而引发的自卑焦虑的心理转化为具体解决贫困的行动,如多给学生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来取得一些物质上的报酬。其次,针对大学生对学业和职业上的安全需要。高校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一些由高中向大学学习方式与方法转变的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职业安全需要,就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一些关于职业分析,应聘技巧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得学生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至于在突然面临就业时出现心理上的恐惧与不适应。并且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基础做起,先谋生再谋求发展。从而减轻一些学生对职业安全的过度焦虑。再次,针对学生的交往需要和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自卑、自我否定、焦虑的心理问题,要利用与学生个别谈心的方法,引导学生要相互理解,善于换位思考,对于出现的比较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在对学生尊重需要满足方面,要加强高校教育理念的转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且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以得到他人和自己对自己的尊重。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

版社,2003.

篇5

体验式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体现在于对人性的尊重,把学习者当成教学过程中主体,学习者个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这个层面上说,体验式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致的,即都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服务关系。

(一)体验式学习充分肯定学习者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参与者的自尊,参与者只有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可以不断提高的,才会主动热情地学习,因此教育者需要想办法不断提高参与者的自尊,要让参与者看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另外,体验式学习要求教育者做到接纳,尽管这个学习者面临一些问题,有一些常人不能接受的偏差行为,甚至较为边缘的价值观,请站在他们的成长环境去思考并理解他们,并肯定他们的价值。

因此,体验式学习一直强调学习者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并且认为这种价值正是其不断学习与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体验式学习看重人存在于世界中,并创造着世界。体验式学习要求教育者需要对学习者的挚爱和对学习者的谦虚的态度,另外还需要教育者对学习者深信不疑,对他们的创造和再创造的力量深信不疑,对他们能变得更加完美深信不疑,即对学习者的信任。

(三)体验式学习相信每一个学习者都具有成长的潜力。教育者应该协助学习者看清自己的需要,挖掘其潜能;协助学习者认识自己可以得到的支持性资源,如朋友、父母、甚至书籍……;另外,协助其看到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学习方法也是关键。最后,协助学习者做出决定,是否需要改变,如何改变,以及如何承担改变后的结果。

(四)体验式学习尊重学习者的差异性和学习过程的多元性。作为教育者应该强调其差别性,遵守个别化的原则,即将学习者看成一个独特的个体,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并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手法来满足不同需要的成员。当然,库伯也赞同,让拥有各自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尝试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因为整体发展才是体验式学习提倡的。

(五)体验式学习强调终身学习和整体发展观。体验式学习要求教育者做到两点:1,协助学习者树立终身学习和整体发展观,协助其正确的认识自己,包括优势、不足;同时鼓励学习者积极的吸纳不同的观点和体验,从而丰富自己的学习方式,更好地适应外界;2,教育者自己也需要在人生发展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享受整个生活过程,从中积极感受、反思、综合认识从而形成对生活新的认识。

二、体验式学习的模式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过程要求

(一)创造情境,唤起体验。教育者与学习者互动,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互动的过程中建构一个场,同时教育者与所有的学习者又被场所影响着。这里谈到的场就是情境。

这一方面要求教育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平等互动,在平等的氛围中,唤起学习者对自身价值的积极体验,促进学习积极性。互动意味着互动双方在交往机会上的均等,权力和道德上的平等,要在各种的真互动中促成学习者自我满意和自我欣赏的一种情境。因此教育者要将课堂的时间交还给学习者,让全体学习者有更多的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另外,也要促进学习者互相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可以用马蹄形、圆形等座位排列,这样有利于团队合作。同时制定学习者之间的契约,可以促进学习开放自己,并接纳彼此的建议和观点。同时,教育者也要创造一个积极热烈,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培养学习者的责任意识,互补意识和问题意识,将有助于参与互动学习是每个人的责任,自己除了积极参与和思考之外,还要尊重与鼓励他人参与,课堂上的“情境交融”的气氛,互相会产生热情、愉快、真诚、信任的合作欲望,优化学习氛围。

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善于把课程与大自然、社会、学习者自身紧密结合,打通学习者的生活世界与理论知识之间的界限,常常会激发学习者的探求热情,促使他们将日常的生活经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基础,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出现一系列动态生成的场景。

(二)积极引导,促进反思。教育者需要引导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体验。杜威认为:教师除了组织情境引发体验,还要帮助学生提取体验的意义并整合到日常生活中。在体验之后进行反思,有助于学习的深入,有助于产生系统的感悟而反思之后的进一步体验,又会引发新的思考与感悟。

往往提问是引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引导式提问可以遵从以下四个方面:Fact(事实)、feeling(感受)、finding(发现)、future(未来)。事实是指学习者运用其敢感受器官所观察到的周围情境,如所见、所闻、触摸到的等等;感受则是指学习者对所处情境的一种真实体会和感受,即所感;发现则是学习者在综合考虑事实和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反思而获得一种认识,所思所想;未来则是指向未来的一种指导,既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可以用于我们将来的生活和学习。

篇6

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正确推断。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的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它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人作为身心统一的整体,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积极的体育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众多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表明: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现阶段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倾向者的比例为30% -40%,而其中存在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约占总数的10%。并且近年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以心理困扰为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生活适应问题

生活适应问题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新生表现最为突出。目前大学新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入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

1.2学习压力问题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竞争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在增大。学习压力是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易导致学习兴趣和效率的下降,精神上的压抑与焦虑不安。

1.3人际交往问题

在交往中认知上的偏差、语言艺术和技术技巧的缺乏等常常使大学生面临尴尬、陷入困境,加上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心理,使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易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

1.4恋爱问题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使得恋爱成为其敏感话题。部分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对异性的神秘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1.5家庭贫困导致的心理问题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费和生活费等如同压在其心头的大山。窘迫的家境使其易出现自卑、敏感、焦虑、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冷漠等不良的心理特征。

1.6就业问题

就业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当前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工资待遇下降,岗位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常常无法找到自身的定位,难以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

1.7网络中的心理问题

网络积极作用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网络游戏成瘾、网恋、网上暴力等。部分大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荒废学业。

2.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2.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未来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同时,就人类自身来讲,重大的挑战则是心理危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理障碍与疾病。因此,改变传统教育只重视学术、职业与生理健康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强心理卫生工作已迫在眉睫。

2.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2006年,我国健康学者对全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患有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占20% ~23%。对江西省23所高校6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测试,发现20% ~3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16. 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在我国高校患心理疾病而无法继续学习,被迫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的学生总人数的64. 4%,列第一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为常见。目前,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团队协作能力差、意志品质较薄弱、人际关系紧张,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2.3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

体育学科因其教学活动的动态性、身体活动的实践性、人际交往的立体性、心理操作的复杂性、心理体验的复合性等,它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纠正心理缺陷,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具有其他教育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

2.4在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好的促进体能、技能等目标的完成,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同时推进体育素质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摆正体育卫生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改变目前体育卫生工作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是薄弱环节的紧迫需要同时,学校体育新课程标准依据课程学习内容和目标划分了五个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五个学习领域就包括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这不仅体现了学校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本质,又体现了这门学科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3.在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条件及优势

高校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以身体语言为交往和教育手段,使交往各方产生亲近感,体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育教学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提高的最直接、最自然的途径。从心理学角度看,学校体育通过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能够分散学生对自己在其它学科的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从不愉快的刺激或痛苦的抱怨中解放出来。

最后,大学生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体育运动能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从而把被压抑的情绪和思想释放出来。所以,通过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同的手段、方法,使学生敢于面对逆境、困难、挫折、失误和落后的考验,有意识地培养他们面对挫折进行正确思维、判断的能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体育教学和长期系(下转第76页)(上接第58页)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养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雨燕.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改善的途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

篇7

 

一、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使用心理学由开始到现在已较为完备和可靠的科学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手段,来探究人们的品德、潜能等积极品质的一股心理学热潮。它开始于20世纪末的美国,代表人物为塞里格曼。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的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消极心理的改进;提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应限定在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强调对心理问题的解释也应该从它积极的方面入手,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所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在人内在品质中积极的那一面,积极心理学深深地受到人本主义的影响,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二者都强调人内在的潜力,相信人内在都拥有积极向上的动力。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重点应该是从人内在的向上的力量和人的生活出发,倡导用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待人的许多心理现象,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心理方面的问题,在负面的事件中看到积极的一面,就像人本主义的积极关注一样,这样就有利用发现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人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内在能量,就可以用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提供力量,也可以让人们在最大范围内发现自己的内在的力量,由此而达到一种幸福的生活。同样,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强化心理能量,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内在潜能。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三是在群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研究安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区、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从而使公民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

 

心理健康课的目的从主观层面来说,是让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产生积极的主观体验,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过去和展望未来,这种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同的情景时能够学以致用;从个人层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展自己的积极品质和才能,这些在以后的生活中都会产生深远的持久的影响;群体层面是通过打造良好的课堂和班级风气,让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安全健康的。这群体环境包括了教室课堂氛围、学校环境,也可以延伸至学生的家庭,多方面环境的塑造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资源。

 

所以,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向来看,是可以给心理健康课程实践提供相关的指导与帮助。

 

二、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分析

 

(一)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自己为主体,同时教师教育也是以学生为对象。心理健康课需要取得实际效果,就需要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与人本主义颇有渊源的积极心理学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让学生主动的在这种情境中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

 

而心理健康课程正可以给学生这样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其自身积极力量上,即找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潜能。也让学生自己明白内在存在的克服困难能量,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存在的障碍,利用这种积极的潜能来完善自己,而不是没有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使成长有所滞留。

 

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教师也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学生大胆地释放自我,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这样就使心理健康脱离了其他学科的教学的方式和中心,不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而是以学生的参与为主。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内在的力量,认识到自己的强大资源。但是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式还在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存在着,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为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式使知识的传达率提高了,也可以防止一些突发的意外的事件,但是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都受到影响。所以学生的主体性也体现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念。

 

(二)应重视学生的主观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其中一方面就是研究个体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生活中获得的感悟与收获,包括人类的快乐、幸福、美好等等,强调人应该对待生活是感恩的,是充满希望与幸福的,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人生感悟。具有这种感悟的人会以“积极”为主要目的,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形成豁达、宽容、大度的生活态度。

 

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特点是以目的明确、计划详细、可行性强的活动为主,在活动中需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与收获,再从切身的体验中领悟一些道理或精神上的成长。同时,活动场景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在某些生活情景下的行为反应,这样就可以与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进行对比,并可以把这种行为反应应用到不同的生活情景中。这种形式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参与、认真领悟、专心体验和技能的操作训练。

 

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体验不断的积累,能够加深内在的强化,慢慢就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这更注重内在感悟,而不是知识的获得。心理健康课程教师不应用灌输或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某些知识,而应当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有所收获。通过体验获得的感受会比通过记忆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更长久,也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课堂授课内容和氛围都是积极的

 

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课堂应强化通过“积极”这条主线来进行课程,教学的目标也始终围绕着“积极”设定。在当代心理学的范围中,“积极”一词,应该是正向或充满活力的含义。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健康课程也应该是充满活动的,具有正能量。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对恐惧的负面的事印象更深刻,而积极心理学更重视传授学生正面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应该是正面的案例多一些,虽然一些心理问题的事件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和应对这方面问题,但是负面案例的介绍强化了学生内在的恐惧;另一方面也应在情绪情感方面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更加重视学生内在良好品质的发展和心理能量的强大。以积极为主旋律,用丰富健康的内容与合理的方式塑造学生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对未来的期望是乐观,富有希望的。在活动中的体验也是积极正向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强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理论下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目标与宗旨。

 

(四)课堂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是社会活动的外部表现,在一定生理条件的影响下,以积极体验为中介,由外而内,转为个体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人格是个体内化社会活动的结果。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第三方面也重视学生周围环境的变化。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在课程内部,通过课程自身的特点帮助学生内在潜能的发现与发挥,还需着力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包括课堂,学校乃至家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导向,从影响学生开始,带动了学校家庭的全面发展,由点到面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而好的环境又给学生以强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走出心理课堂之外,学生也能继续保持在课堂上这样积极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能帮助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篇8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临近晚年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这一理论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曾经有人说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于20世纪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可能在历史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比弗洛伊德心理学给教育的带来更大的影响”。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有必要充分利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顺利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一、弗洛伊德性格结构理论的内涵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对前期的人格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人格结构观(structural view),即把人格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精神层面。

本我(id):本我的精力来源于本能,是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部分,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无组织、无统一意志是本我存在的本质,无时间观点是本我存在的特征。本我不顾社会现实是否有实现的可能,去追求本能的快乐和满足。

自我(ego):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而来的,是后天学习和对外界环境适应发展的结果。它是每个人都有的人的意识的心理部分,是自觉的、能动性心理活动的主要代表。自我可以被看成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遵循现实原则(thereality-prineiple)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符合理性、现实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沟通联系的中间环节。

超我(superego):超我是从自我内部分化出来并且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它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不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意识。它遵循道德原则,主要是依据至善至美的标准来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以此达到理想自我的目的。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如果个体的人格要得到正常发展,那么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者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人的心理疾病的形成是因为自我,本我,超我三者的失调导致的。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来分析,人的大部分过激行为都是心理冲突的产物。因为“本我”和“超我”在意识领域冲突中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理性的方式不能够处理这种因为冲突而引起的心理问题,自我常采用非理性的心理防御机制来歪曲现实情况,这样可以使本我和超我都能得到满足。虽说保持心理平衡可以通过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实现,但如果这个机制被过分使用反而损害它的本来有效功能,甚至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之中。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国高校基本上是以“90后”的学生为主,在未来10年内将全部取代80后的大学生,这些被人们描述为“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的孩子们,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担负起社会的重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应试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社会环境的消极方面以及家庭的不良管教都对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归纳起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问题,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常常会出现盲目乐观导致挫折、现实和期望之间的差距形成的心理落差,陌生的环境造成的自我保护心理,家庭背景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所造成的自卑心理,这些因素都会给生活独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带来消极影响。其次,因学业迷茫产生的大学目标性问题。这主要是指常常不知该如何支配额外的“自由时间”,不懂得利用多余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当他们发现这些问题时,自然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困扰,例如考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心下降等问题。再次,人际交往受挫导致的心理困扰。面对周围的生疏人群,有的会产生社交恐惧心理,直接导致他们对集体宿舍的生活不能很好适应,更别说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于是内心容易产生痛苦不安的情绪,在生活中表现出了冷漠、孤僻、自我与群体隔离的现象。再次,就业压力导致自我定位模糊,对未来的就业失去安全感,导致在职业发展上给自己盲目定位,缺乏职业规划性、目标性。再次,网络成瘾导致厌学情绪严重。部分大学生整日沉溺于网络中,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更有甚者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造成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扭曲,严重者发展到人格异常。最后就是恋爱与性的心理困扰。单相思、恋爱受挫、情感破裂后的报复心理、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这些都是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

造成以上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四个方面找到原因:首先,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温床”。溺爱型和权威型,还有隔代抚养方式的出现在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中较为普遍,为孩子未来心理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其次,社会、校园心理救助不到位。大学的心理辅导机构存在注重形式,没有把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再次,学校教育的原因。“指挥棒”下的教育方式使得大学生们对学习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造成对学习的抵触情绪;最后,个人因素。学习动机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低等问题造成他们抵挡不住网络游戏,不良社会行为的诱惑,使得他们的学习效果与自我价值感都降低。

三、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启示

(一)对潜意识内的压抑进行正确的疏导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对的追求,对欲望的满足,生命的非理性力量会由于挫败、防卫、压抑被埋藏在潜意识中,这些都可能会导致不幸的发生。但如果这种本能、欲望、能量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得以升华,就能衍生为人的志趣、道德、创造力、习惯和态度。如何对新时期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呢?为受教育者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是重要手段。因为自由的学习情境对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希望和爱等积极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以此达到消除心理无能感问题。

(二)建立成熟的自我防御机制

如何面对大学生活中因困难与挫折产生的焦虑心理呢?恰当的自我防御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恰当的防御机制主要是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的防御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积极适应”。弗洛伊德认为“当自我不能很好的调节本我、超我和外界环境三者关系的时候,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会失调导致焦虑心理产生”。因为焦虑的功能就是对自我发出警告信号,当这种信号出现在意识中时,自我就能采取措施来对付危险。当然,大多数防御机制都是非理性乃至消极的。它促使人将感到的困扰,让人痛苦的思想和欲望以及经验阻断在意识之下。这种自我压抑的做法虽然能暂时的解除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但长期积累,会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中,因此自我学会创造放松心理与恰当的自我防御机制对克服焦虑心理具有很大作用。

(三)建立家庭支持沟通系统

家庭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弗洛伊德认为,个性主要是在生命的最初五年就已经形成。当然,我们不必因此就报以悲观的态度,因为对于后天环境而言,人格是可以通过后期的正确方法重新再塑造的。许多大学生沉闷于父母的不满又较少和父母沟通,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大学生家庭支持沟通系统应该在学校的帮助下建立起来,这是一个有效的后期人格改良方法。可适当的开展一些父母和子女互动沟通活动,例如建议学生给家人发电子邮件或者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沟通,也可以提醒学生在父母过生日的时候以及特殊节假日送去祝福,督促学生放假时期抽空与家人团聚,在节假日期间可以组织亲子游活动。这些微笑的互助关怀往往会让亲情更加融洽,学生也会更自信的去面对各种生活的挑战,从而使扭曲的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四)帮助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婚姻观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即是性的本能需要。大学生的兴趣从对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化为异性关系的建立和满足。这时候的大学生已经变成为具有恋爱权利、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认为,这时期他们心理最最迫切的是力图从父母那里摆脱出来,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而高校有义务为学子们提供如下帮助:

1.利用相关知识讲座和开设与恋爱有关的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篇9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96-02

我们借鉴国外心理健康研究方法,结合本国国情、文化背景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创造性的本土化研究,探索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TA)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旨在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

一、沟通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现状

1.沟通分析理论的基础

沟通分析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Eric Berne)创立的一种人格理论。沟通分析法在理论的架构上,虽然承精神分析学派而来,从本我、自我、超我的观念里,析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的概念,强调的不再是生物性的驱力,而是偏重于感觉和情绪。并且这三种自我状态是具体可观察的,不是精神分析学派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抽象性的概念,在这一方面,沟通分析法有其突破性的成功之处。TA对人格结构的看法是:若此三种状态能顺利转换,便可形成良好的适应性人格;假如其中产生混淆、污染、排除的情形,不适应的行为会因此而生。从沟通方面来说,若在三种自我状态下,能以互补式沟通进行,那么沟通是顺利、延续性的;若出现交错式、隐藏式的沟通则会使沟通产生问题。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而言,沟通分析可以帮助他减轻症状,改善适应,增进健康;对于没有心理障碍的人而言,沟通分析可以帮助他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学习人际沟通技巧,可以有效地在现实环境中寻求最佳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贡献于社会发展。

2.沟通分析理论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

国外学校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使用沟通分析理论于各种教育,主要应用在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领域。Johnston[1]研究发现TA是有效地增强交流意识、加强学生人际交流的方法。Won JS[2]发现批判性父母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问题中心、放松紧张;教养性父母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积极关心、寻找社会支持、问题中心;成人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问题中心、积极关心、放松紧张;自由性儿童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放松紧张、积极关心、寻找社会支持、冷漠、问题中心;顺从性儿童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希望、冷漠、问题中心。国外把TA理论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主要涉及在人际交流、自信、团体训练、自我实现、个案咨询等。目前我国TA理论应用研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在师生沟通等方面的研究[3]。

二、沟通分析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沟通分析理论在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前人的研究证明了沟通分析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它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意识方面,在提高学生自尊、自我概念、适应性方面均有很好作用;对有行为障碍的学生有治疗作用;对择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该理论引用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1.理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人际沟通分析的概念架构有他独特之处,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通俗易懂,学生易理解掌握。以往的心理学理论专业性强,深奥难懂,学生只是泛泛学习一些,有个印象,谈到实际用途,学生感觉无法应用,仿佛是没什么用途。相比之下,人际沟通分析的概念架构不但浅显易解,而且更为实用。它没有咬文嚼字的定义,一个人不必具备心理学背景,只要受过短期的人际沟通分析培训,便能利用该理论分析自己和他人。对于自己不满的人,还可以马上用它来谋求改善的途径。这种立竿见影的功效大学生是非常渴望的。

2.以发展性为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人际沟通分析所提出的PAC体系,也具有它的正面价值。它把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和“儿童”三种状态,该概念架构的“自我”是具有理性的,它既能思考,又能作判断。

我国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既承袭了中国人的一般人格特征,又存在着自身特点,即大学生群体所独有的人格气质和行为表现。这当中既有积极的进步因素,也有不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

个人利用该理论分析自我状态,客观地分析自我成长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如果对自己不满,他可以下定决心,坚定意志,将其自我状态进行改善。换句话说,人际沟通分析的人格理论模式认为:人是自己的主人,不是环境或潜意识的奴隶。只要他愿意,他便能决定自己的未来。这种积极的看法使得人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也比较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不管从前发生过什么,人类对自己的行为仍要负起责任;它要求我们主动地改变,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它促使我们达到自我控制、自我意向,并且发挥选择的自由。另外,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工具,参加辅导的学生也无需为参加而感到“担忧”。

3.推广性强,弥补供求间的差距

交流分析特别适用于团体辅导。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极缺乏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很显然的,特别适用于团体治疗,推广性强,能够弥补供求间的差距。近几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透过课堂教学、杂志报刊、各种宣传,不断向大学生倾销,但基于各种原因,期望和实际间总是有很大的裂缝,交流分析正好能够弥补这个裂缝。因为,基本上,它是个教与学的设计,训练我们如何分析自己的行为。它特别适用于在团体环境中生活的人们。相互作用分析在团体环境中的效果最佳。交流分析最大的贡献,在于提供人们自己能使用的工具,教给大学生一种自己能够使用的工具,有利于贯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尝试研究

1.编制自我心态图

我们应用沟通分析理论,根据自我心态的五种功能编制了我国大学生自我心态图(EGOSTATE)问卷[4]。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7129。应用该问卷对我国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实测,揭示了我国大学生自我心态功能结构。根据对546名大学生的测试数据统计的结果,把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分析出了大学生的自我心态图的9种类型:开朗型、苦闷型、任劳任怨型、自我主张型、合理型、矛盾型、压抑型、幼稚型、平凡型。测试显示,性别、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不同专业的方差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对自我了解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2%的大学生了解自己,还有18%的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清。对人生态度(对他人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我不行、你行的占大学生数的4.4%,认为我不行、你也不行的占5.5%,认为我行、你不行的占大学生的9.3%,认为我行、你也行的占大学生的80.8%。

2.团体心理辅导

应用沟通分析理论对20名大学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通过16PF、SCL-90、EGOSTATE、主观量表、活动心得及访谈,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维护心理健康有显著性效果[5]。其中,16PF问卷中聪慧性、敢为性、自律性、稳定性、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7项人格因素及“适应与焦虑因素”、“内向与外向型因素”、“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心理健康因素”4项相关因素有显著性改善;对SCL―90症状问卷中的各项症状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团体辅导显示了阳性总均分有显著差异,除敌对症状无明显改变以外其余9项症状有显著性改善;通过对辅导前后学生自我心态图问卷中的五种心态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团体辅导显示了教养型父母心态、成人心态、自由性儿童心态有显著性改善,心理适应性有显著性改善。

3.个别心理咨询

运用沟通分析理论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起到良好效果。交流分析法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与访谈者通过合作,使彼此的三种自我心态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揭示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克服心理障碍的目的。在咨询中,最关键的是使访谈者的自我从儿童水平或父母水平逐步上升到成人水平,并用自己的成人水平与之对应。交流分析实际上是一个教育过程,它通过让访谈者尽情的倾诉内心痛苦,发泄内心的情感,来了解他的人生态度,借以确定访谈者的PAC三种自我水平;接着向访谈者解释PAC,找出干扰、影响、混淆A、P和C,从而教育他放弃消极策略,改变生活态度,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发挥成人心态的作用。

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使来询者成为一个统合之人,使个人从“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交互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成人式自我”的效能,而不再受他人的支配。由此,学会与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在交往中学会自我反省,是“交互分析疗法”的核心任务之一。

咨询的四个阶段:预备阶段――考虑学生来咨询的动机、求助原因;脚本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脚本、探讨如何脱离脚本;破除脚本――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改变建议;重新决定――学生做出新决定取代童年时期的脚本,尝试新的生活模式。

个别心理咨询的个案说明,沟通分析理论在个别咨询中能起到一定作用,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研究结果证明,沟通分析理论在语言上通俗易懂,所要分析的正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历,特别适用于在团体环境中生活的人们,能够弥补供求间的差距,相互作用分析在团体环境中的效果最佳,是一种教与学的机制,能教给人们一种自己能够使用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工具,参加辅导的学生无需为参加而感到“担忧”。该理论的优势可以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普及性、模式发展性、目标有效性、学生自主性。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影响大学生自我心态图结构的因素更多地是来源于社会不同的文化。本研究只是一项初步探索,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探索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继续深化研究。该理论在中国学校教育中有更广泛的推广意义。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成果将推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向更新的领域迈进。

参考文献:

[1]Johnston,Christine ann,The Effects of training in Transactional analysis upon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s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supervision (EGO states,productive,non-productive).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new brunswick,1985,159 pages.

[2]won js.study on the ego states and coping style of nursing students.journal of the korean academy of women's health nursing.2002 sep;8(3):608~619 TA today P.89~91.

篇10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ranst 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 of change combined with individulized diet scheme on the hemodialysis patients

DAI Jing CHEN Youhua OU Yanli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hua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ranst heoretical model(TMM) and stage of change combined with individulized diet scheme on the hemodialysis(HD) patients. Methods 66 cases of HD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9 to August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asic feature matching between groups, with 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diet scheme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TM based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ized diet schem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compliance behavior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lood phosphorus level and the increase of body mass growth situation before intervention,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 of compliance behavior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of blood phosphorus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 and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increase level of body mass growth situ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 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P<0.05). Conclusion TTM based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ized diet scheme could improve the compliance behavior of HD patients, reduce the level of blood phosphorus, ef fectively control the rapid growth of body mass growth situa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Transt 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 of change; Health education; Individualized dietary programs; Hemodialysis; Body mass growth;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临床一般采取血液透析(HD)治疗,HD治疗周期较为漫长,患者长期治疗易产生悲观、沮丧等负面情绪[1],久而久之,患者遵医行为低下,影响治疗效果,而且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体质量增长速度过快的现象,对预后效果造成影响。个体化饮食护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饮食行为,使饮食搭配合理,营养均衡,满足机体所需要的营养[3]。而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TTM)的健康教育能针对不同阶段的患者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加强自我管理的意识,促进行为转变。目前个体化饮食方案、TTM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临床[4],但两者结合是否能改善HD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学界少有研究。本研究探讨基于TTM的健康教育联合个体化饮食方案对HD患者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HD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需行HD治疗;HD治疗时间至少在3个月以上;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晰。排除条件:合并精神疾病;合并心、肝、肾严重疾病;丧失行动能力;沟通障碍;无法应用手机;合并恶性肿瘤;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25~85岁,平均58.96±5.24岁;透析时间5~60个月,平均42.35±5.63个月;对照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6~83岁,平均58.94±5.37岁;透析时间6~62个月,平均42.41±5.71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透析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方案,首先由内科医师、护士与营养师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基础疾病等,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个体化饮食指导方案,蛋白质摄入量1.0~1.2g/(kg·d),且摄入以含有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为主,对每周透析3次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需增加至1.5 g/(kg·d),热量根据具体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热量为138~147 kJ/(kg·d),其中碳水化合物约为35%为宜。指导患者适量进食谷类、水果、蔬菜等,食物之间的调配可根据患者年龄、病史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另外,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饮食教育,指导患者饮食,嘱咐患者和家属记录饮食日志,指导小组对饮食方案进行核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变化适当调整饮食方案,纳入饮食指导档案,在透析期间采取口头教育、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帮助患者提高饮食管理能力,干预时长6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TTM的健康教育,具体方案如下:

(1)前意向阶段:向患者讲解HD治疗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宣教分为2个课时,每个课时时长40~60 min,第一课时主要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服药、并发症等相关内容,借助提出问题的形式帮助患者思考影响疾病诱发的危险因素。由科室主任医师在第二课时总结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告知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讲解既往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

(2)意向阶段:护士要促进患者意识转向行动,通过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全面了解自我管理的不足之处,分析未采取干预手段的原因,帮助患者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能够体会其对自身的益处。护士应辅助患者,使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改变自身错误的行为。

(3)准备阶段:个性化干预计划由专人制定,同时强化患者的家庭支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得可行性护理计划更切实、具体,包括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等,耐心解决患者的疑惑,鼓励家属多多关心、支持患者。组建病友微信群,相互鼓励,经验分享,明白自我管理对自身的益处。

(4)行动阶段:全面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如饮食需要确保合理膳食,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食盐每日不得超过6 g,多食瓜果蔬菜、鸡蛋、肉类;运动可选择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不劳累为宜,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家属需提醒患者按时、按量、遵医嘱用药;每月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疾病控制理想的患者可分享经验,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5)维持阶段:做好医院支持、家庭支持;医院需要了解患者自我行为转变的情况,及时纠正患者问题;病友群举办定时打卡活动,鼓励患者每日在群内分享自身的计划,每月汇总打卡结果,对积极配合的患者奖励一些奖品;家属需严格监督患者计划的执行情况,强化自我管理能力,避免患者懈怠。干预时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干预6个月后,评价指标包括:

(1)遵医行为:遵医行为评价维度分别为低磷控制和口服磷结合剂。采用的评价量表为血磷控制遵医行为量表,该评价量表采取5级评分法,满分55分,分数与遵医行为呈正比。

(2)血磷水平:在透析当天清晨6:00,当患者处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进行电解质检查,观察患者血磷水平。

(3)体质量增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的体质量增长水平。

(4)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肌肉痉挛、水肿。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血磷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血磷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血磷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增长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体质量增加相对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值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增加相对值比较(kg)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终末期肾脏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为HD[5-6],该治疗方法能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有效延长生存时间。但单纯HD治疗疗程过于漫长[7],患者往往承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长期以往,患者易对治疗失去信心[8],遵医嘱率大大降低,加之患者不当的饮食可能会使得血磷水平增加、体重增长过快等症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需要配合护理干预以提升疗效[9-10]。

个体化饮食方案可充分依据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及饮食口味制订合理、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11],该计划充分结合了患者的个体差异,能为患者提供治疗期间和康复期间的营养需求。在个体化饮食方案的基础上加入TTM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满足机体营养需求[12],也能促进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患者做到知行合一。TTM健康教育能分析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生活方面的需求,制订个性化健康宣教方案,有助于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配合个体化饮食方案能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控制血磷水平、避免体质量增加过快[13]。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的体质量增长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原因在于,TTM健康教育能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情况[14],让患者逐步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如前意向阶段,患者并无管理意识[15],护士采取案例分享等方式唤醒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意向阶段的患者认识到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后续通过一对一访谈等方式帮助患者从意识转向行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来越强[16],遵医嘱行为也就越来越好。个性化饮食方案能确保患者三餐得到合理的搭配,饮食均衡,故血磷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能避免患者体质量增长过快。

综上所述,基于TTM的健康教育联合个体化饮食方案,能提高HD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血磷水平,有效控制患者的体质量增长过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玉洁,余婷婷,关永娟,等.基于微信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钠控制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数字医学, 2019, 14(11):118-120.

[2]蔡明玉,龚文姜,李雪,等.行为转变理论模式改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 2020, 19(5):22-26.

[3]景日泽,方海.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激励机制对医生行为影响的理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21,24(4):12-16.

[4]王焕利,李庆.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 26(5):629-633.

[5]陈汝满,安娜,徐明芝,等. 2017年海南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结核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15):110-117.

[6]黄莉娟,段培蓓,张静,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 2019, 18(3):181-184.

[7]秦燕,田喜慧,刘翠萍,等.协作化的健康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9,41(7):88-91.

[8]翟颖,张蕾,王昆.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9,19(2):33-36.

[9]祁庆,郭秀君,訾涔.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乙肝孕妇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20, 35(9):17-21.

[10]袁梅.量化体育锻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转归的影响[J].中国康复, 2019, 34(6):29-32.

[11]李阿敏,赵云飞,周立恒,等.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低盐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渴及低盐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 21(4):80-82.

[12]罗建琼,陈丽,曾兴蓉.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边远山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17):1334-1338.

[13]王靖怡,王芳,邱爱平,等.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 2019,36(1):129-131.

篇11

1.1 一般资料

选取2 016年1-6月在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回族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0例。

纳入标准:(1)回族;(2)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3)确诊时间未超过1个月,年龄1 8 - 80岁,平均年龄(53.8 ± 6.7)岁;(4)意识清楚,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排除标准:( 1)意识不清或不合作、语言表达不清者;(2)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70例调查对象中,男38例,女32例;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高中21例,人专及以上42例;

婚姻状况:未婚/离异/丧偶9例,已婚61例;

经济状况:≦1 000元/月 7例。1 000-3 000元/月 22例,≧3 000元/月41例;BMI达标15例未达标55例;

慢性并发症情况:无67例,有3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纸各3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等方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见表1o

 

1.2 干预方法

由2名糖尿病专科护 ±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运用微信群、电话随访、集体授课( 30 - 5Omin/次)等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确诊当天即向患者发放疾病宣教手册,依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包括告知降糖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血糖监测方法、运动及饮食疗法等基本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TTM共分为5个阶段: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每个阶段的评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1.2.1 前意向阶段:此阶段侧重于患者意识的唤起特点为患者在未来6个月内没有进行控制血糖的意愿缺乏控制血糖的动力及相应的行动计划。干预时通过访谈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合适判断利用图片及视频讲解什么是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危害让其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危险性,帮助患者向下一阶段进行,干预次数为6次。

1.2.2 意向阶段:此阶段侧重于自我、环境评价。患者打算在未来的6个月内进行糖尿病的血糖控带味但无明确的计划。同时也意识到自身的不良行为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干预时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建立相勺_信仟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了解科学合理地饮食、运动、血糖检测等方法增强其改变意愿和信了以利用科学的数据和图表帮助其制定控制血糖的计划并设立长期以及短期目标。举办病友会,让其他患者现身说法,控制血糖会减轻乃至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气增加说服力。督促患者做出行为改变的承诺,干预次数为5次。

1.2.3 准备阶段:此阶段侧重强化意识、行为指导。患者打算在1个月内实施糖尿病控制血糖行为,并开始相关计划。干预人员与患者一起探讨在进行健康行为时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客观困难,并与其家属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根据患者的自身接受程度进行切实可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通过发放手册、播放视频、个人示范等途径让患者掌握饮食热量的计算、BMI的计算、运动量人小的评估、血糖正确检测的方法等具体内容为下一步做好全而的准备,干预次数为4次。

1.2.4 行动阶段:此阶段侧重行为评价、刺激控制。患者已产生规律的行为,且生活状态已经有所改变患者卞动积极参与控制血糖的行动过程,但还未超过6个月,行为尚未稳,通过访谈评价患者监测血糖、控制血糖的行为是否正确并给予指导,加强管理将短期不规律执行转变为长期规律实施。干预人员与患者共同设立合理地预期目标,制定个体化执行计划,要求其记录每次检测的血糖、计算食物热量及写运动日记和心得,帮助患者解决执行控制血糖行为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动员其家属给予支持,建立医院一家庭双重监督系统,干预次数为3次。

1.2.5 维持阶段:此阶段侧重加强管理、避免退回。患者血糖控制过程已经超过6个月,自我管理糖尿病的行为已相对稳定,通过访谈肯定患者坚持控制血糖的信了以比较前、后血糖低激发其控制血糖行为的积极性避免其行为退匡干预次数为2次。

1.3 评价指标

1.3.1 一般资料:由研究者参考人量文献后自行设计包括患者的人目统计学资料一、疾病相关资料一等。

1.3.2 血糖控制·隋况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采用德国罗氏血糖仪采集手指血检测空腹血糖(F BG) ,餐后2h血糖,运用实验室监测糖化血红蛋自比值。

1.3.3 行为改变阶段的评估:问卷来源于关国癌症预防中心(Cancer  Prevention  Re5earch  Center,CP RC),该问卷只有1个条目。行为改变阶段分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及维持阶段。使用6点正向计分法即前意向阶段定义为1分维持阶段定义为5先无该不良生活方式或维持目标生活方式超过5年者(在跨理论模型中认为超过5年的目标行为改变的终点)定义为6分。

1.3.4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hine 5e ve r5ion5cale of the Diabete5 5elf care Activitie5, 5D5CA):中文版由我国万巧琴等进行翻译,测得5D5CA总体Cronbach’5 α为0.62,重测信度为0.83.翻译后量表由11个条目组成,分别反映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药物等6个方而内容其中10个条目为正向题,1个条目为反向题每个条目按0-7分8级计分总分0 - 77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管理行为越好得分指标一实际得分/最高可能得分10000,并将得分指标≦40%定义为差40%一8000为中等≧80%为良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5P55i9.o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用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一、各量表得分;行为改变阶段采用x=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行为改变阶段的比较

两组的行为改变阶段在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完成后两组资料一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组行动阶段的人员占8000,说明患者的参与度较高行为转变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FBG, 2hPBG, 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FBG,2hPBG, HbAl c测得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

实验组35例糖尿病患者经过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30.49 ± 4.56)分。其中水平良好(得分指标≧80%) 9例,占25.3%;水平中等(得分指标40%-80%) 18例,占51.4%;水平差(得分指标≦40%) 8例,占22.8%。对照组35例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27.23 ± 2.78)分其中水平良好(得分指俪≧80%) 4例,占11.4%;水平中等(得分指标40%-80%) 15例,占42.9%;水平澎得分指柄茱墓40%) 16例,占45.7%。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自身的管理行为有所提高见表40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