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培养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能力的重要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5 09:29: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培养能力的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培养能力的重要性

篇1

1.培养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其显著特点是改进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将培养能力放在比学习记忆现有知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目的知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高分低能,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数学科高考不但要考查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是否达到了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水平,而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已有和潜在的数学能力。

2.培养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数学学科的能力要求是由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建国以来,制定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能力的具体要求。2002年《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规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提出“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探究性、综合性、应用型,切合考生的实际。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的结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上诉三种基本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3.培养能力是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经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端倪,要适应这种需要,就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数学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识自然界的各种数量关系和现状、空间概念,并通过利用这些数量关系和形状、空间概念改造自然。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获得应用乃至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四、数学能力培养的六项原则

1.启发原则。

通过教师设问、提示,为学生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情景和条件,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核心是参与思维。这既是教育原则, 也是能力培养原则。启发的真意在于促使学生探求和理解。贯彻启发原则是一个实践问题, 一般说来, 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

(1)选好材。

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内容作为启发的素材直接关系着启发的质量。实践表明, 精简的理论、实用的基础知识、中学常用的数学方法和富有思考性的典型问题,都能为学生提供训练数学思维的问题情景和机会, 都能使他们对数学概念得以深刻理解,学到数学思维方法, 从而不断提高对数学方法、数学本质的认识。显然, 这样一类高智力价值的教材内容是启发的好素材。

(2)定好度。

恰当地确定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关系着启发的成败。这需要教师深刻领会数学教学大纲对有关知识的教学要求和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及情感动机水平。应该说, 数学教学大纲只是规定了教学的最低要求。因此,在确保学生达到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的同时,应促进学生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而不能以此限制学生的发展。为此,宜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确定恰当的较高要求, 把握好深度和广度。

(3)定好点。

把握好启发的时机, 是关系启发成败的又一因素。那么,究竟何时启发为好呢?这要凭教师的经验临场作出判断。一般说来, 在学生思而不解, 渴望点拨时再加以启发, 会收到好的效果。这里有四种情形。第一种情形, 教师提出的问题无一学生能独立解决, 全体学生处于暂时不知的状态。第二种情形, 学生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第三种情形, 学生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即能直觉地猜想出结论, 但不懂得原理。第四种情形, 问题已经解决, 但为了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提出探索性思考问题。

除了上述可预见的四种情形外, 还有一种事先难预见的情形, 这就是当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产生独到见解或概念性、思想方法上的偏差与错误时, 教师应有足够的教学机智, 敏锐地发现并迅速提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性问题。

(4)设好问。

设计好启发的起点和间题是关系启发成败、效果优劣的又一重要因素。起点过低, 学生无所思起点过高, 学生无从思。那么, 怎样的起点合适?即如何把握好启发的层次?一般来说, 对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启发的起点要低一些, 对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启发的起点要高一些。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常常会遇到启而不发的情形, 这时就应迅速降低起点, 作第二次启发, 促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也时常有这样的情形, 有些问题虽一再启发, 学生仍不得要领, 此时必须由教师讲解。在讲解中应着重分析思路,使学生找到自己的障碍点, 从而逐渐学会“怎样想”。

2.循序原则。

教学要按照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数学能力结构的自身发展顺序渐进地发展能力。数学知识有着鲜明的序结构申简单到复杂, 由易到难, 由具体到抽象。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序则是由简单的符号认知到概念认知, 再到命题认知。而数学能力结构的序可表述为由认知能力到操作能力到策略运用能力。

循序原则的实质在于充分认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渐进、有序的积累过程, 是由初级水平向高级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 如果简单的认知能力不具备, 也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高一级的操作能力, 乃至复杂的策略运用能力。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缩短认识的进程, 但不能跨越某个过程, 超常教育亦不例外。

3.主从原则。

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 确定每一章、每一节课应重点培养的一至三个数学能力。如讲授“ 空间直线和平面” 这一章, 我们确定重点培养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三个能力。一般地说, 观察能力较多地与数、式及图形内容联系在一起逻辑思维能力主要与侧重于推理论证的教材内容联系在一起;空间想象能力主要与图形位置有关的知识内容联系在一起;而数学概括能力则是在宽广的知识内容上与知识发生(猜想、发现)和策略认知(概括间题特点, 总结解题方法, 建构各种思维模式等)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此, 可依据上述数学能力与教材内容、数学活动的关联特点去确定每章和每节课应重点培养的数学能力。由于在问题解决中各种数学能力成分交织并存,因此需根据解决问题的进程, 在不同的阶段中逐一地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而对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数学能力自然要重点培养。

4.差异原则。

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和现有能力水平, 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培养, 即因材施教。这样做, 可以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如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思考某个问题时, 对敏捷型学生要求慎思, 注意思维的严谨性、逻辑表达的准确与简明性及思维的灵活性(探求多种解法);对慢思型学生则给以启发, 不要求他们回答快速反应的问题;对尖子生进行个别辅导, 引导他们对某些间题作适当的延伸和拓展, 等等。当前数学教学中有两种倾向应注意克服;一是教学中脱离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片面地向重点中学高要求看齐, 造成多数学生消化不良;二是教学中过分迁就差生, 降低难度, 放慢进度, 弃中上等学生于不顾, 以牺牲优秀生的学习发展为代价, 求得低水平的整齐。为此, 我们应转变观念, 全面理解和贯彻差异原则, 要以优秀生的学习去带动和促进差生的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可行的有效措施。

5.反馈原则。

篇2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能力,其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其它能力的基础.然而,许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动手操作,这样,即使掌握了知识却无法将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另外忽略了动手操作能力,便缺乏了生活经验,在学习一些较抽象的知识或是一些离我们生活较远的知识时就会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做题难以下笔.由此可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下面我们以几个例题为例说明.

例1 如图1是一名学生用自制的“试管排箫”吹奏乐曲,吹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试管内空气柱的产生;试管内空气柱长度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不同的声音.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也不同.

解答 演奏时,试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不同长度的试管内空气柱长短不一样,因而空气柱振动频率也不同,所以音调也会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原因和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例2 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2所示.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

分析 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

解答 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汽化和汽化吸热的特点,关键是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特点.

例3 学习电动机和发电机时,课本上安排了三个活动.

(1)图3甲是观察磁场对通电线圈作用的实验装置,将线圈两端的漆全部刮去后放入磁场,闭合开关,会观察到线圈(选填“能”或“不能”)持续转动,原因是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时,线圈受到磁场作用力相互平衡.

(2)图3乙是自制简易电动机模型.刮漆部位及方法见放大图.按这种方法刮漆,目的是使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线圈中(选填“有”或“没有”)电流,从而能够按原方向持续转动,因此这一部位就相当于直流电动机中的(填某一部件的名称).通电后线圈能转动,如要加快转动速度,可采取的做法是:(写出一种即可).

(3)将图3甲的装置改装成图3丙所示的发电机,在风车持续转动时线圈中产生的是(选填“直流”或“交流”)电.

分析 (1)直流电动机中的换向器可以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使线圈持续转动下去;

(2)换向器可以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使得线圈连续转动下去;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大小与电流大小和磁场强弱有关;

(3)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 (1)将线圈两端的漆全部刮去后,没有了换向器,不能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就不能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所以闭合开关后,发现线圈只能偏转至水平位置而不能持续转动.这个位置物理学中称为平衡位置,它是线圈所在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的位置;

(2)漆是绝缘体,按图中方法刮漆,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线圈中没有电流,线圈由于惯性能够按原方向持续转动,所以此这一部位就相当于直流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通电后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磁场越强,线圈在磁场中受磁力越大,转动越快,所以如要加快转动速度,可采取的做法是:增大电流或增强磁场;

(3)将图甲的装置改装成图丙所示的发电机,线圈旋转时,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且电流方向发生周期性改变,属于交流电.

故答案为:(1)不能;垂直;(2)没有;换向器;增大电流(或增强磁场);(4)交流.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电动机的原理、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影响磁力大小的因素,另考查了学生利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培养出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对学习物理有着不匪的帮助,更是对我们的人生发展大有裨益.那么,为了让我们的物理水平更上一层楼,也为了培养自己的能力,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吧!(本文是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指导初中学生物理小制作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JK11-L211)

篇3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2—0027—01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可以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而且不需要大人的帮忙呢?答案非常简单,就是在孩子生命的一开始,在他有能力去处理事情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把事情完成的方法,就是一个培养孩子独立性最好的方法。

当今社会,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事事让父母家人帮助解决,连幼儿园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让父母家人代替做了,大人还总埋怨,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差了,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了,养成和促成了孩子们的依赖感,不管是谁的责任和任何原因,我们面对孩子时,有两件最根本的事情要严肃以对。

第一件事是孩子对活动的热爱,以及热切想要完成一件事的渴望,如果以大人的观点来看,孩子们做了哪些活动,完成了什么样的事情,可能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认定,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恰当的。例如,在孩子们的活动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模仿”,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虽然孩子们说不出原由,但是他们会以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来模仿大人,而模仿这样的活动过程,对孩子日后是否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影响十分重大。

第二件事就是孩子们的独立性,事实上,为成长所做的任何努力,最终就是要获得独立,身为“人”,最重要的,就是个体要能独立运作,因此,为了成长发展的需要,孩子们都需要培养独立性。

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会一再表露他想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的需求。比如:孩子们常说:“妈妈帮助我自己做”,孩子们穿衣服时,妈妈可以协助孩子穿好,而不是怕麻烦,代替他一穿了之,可以藉由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来把事情完成,这种方法,就是一个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最好的方法。

篇4

(1)求碰撞前瞬间小球P的速度。

(2)若小球C经过路程s=0.09m到达平板,此时速度恰好为0,求所加的恒力。

(3)若施加恒力后,保持平板垂直于纸面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变,在D点下方任意改变平板位置,小球C均能与平板正碰,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恒力。

该题的解法来源于对A与P球的运动与受力分析。A与P球在未相遇时,A做机械能守恒的变速圆周运动,P做合力恒定的类平抛运动,加速度a==15m/s,经过0.2s时P的大小方向均是确定的且可求,此时P与A球迎面正碰,A、P二球的速度在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A球的速度方向恒与轻绳垂直,D的位置(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到A点的竖直距离)可求。由机械能守恒可求出A球到D点时的速度,再由动量守恒可求粘合在一起的C球速度。断绳后,C球有初速度,受重力、电场力与新添恒力(三力的合力仍为恒力),C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要求考生能作进一步的判断。由第二问,小球C到挡板时的速度为0,小球C一定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为0。在第三问中,要保证C与板正碰,一是初速度与挡板垂直,C后来做直线运动,到达挡板时与板正碰。只要新加恒力能让物体C做匀加速运动,按条件无论怎样移动挡板的远近,C球都要与挡板正碰。二是C的初速度与挡板不垂直,物体C做曲线运动,到达挡板时速度方向恰好与挡板垂直,这种情况下恒力的大小与方向取决与挡板与D的远近,与题意不符。所以出现第三问中的现象只能是小球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了上面的认识就找到此题各问的解法,从类平抛运动规律可求第一问;由三力合力与C的初速度共线反向的条件可求第二问;由三力的合力与C的初速度共线同向的条件可求第三问。因此一个没有较好的运动与力的分析能力的学生是不可能做对这个试题的。此题在区分考生能力方面有极高的区分度,从考试择优角度来说它是一个难得的好题。

无论是高中物理教材本身还是物理教师全部的课堂教学实践,无不都在围绕培养学生的运动与力的分析能力。

不需要力来维持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别的运动,因其运动状态不断地变化,必须有对应的力来完成这种运动状态的的变化。如匀变速直线运动,要受到一个与速度共线的恒力;匀速圆周运动,要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一直指向定点(圆心)的力;类平抛运动,要受到一个与初速度垂直的恒力;简谐运动,要受到在一条直线上方向指向定点(平衡位置)、大小与位移成正比的力,即:f=-kx;实际雨滴的运动,可看成受到一个合力向下逐渐减小最后为零的运动。物体之所以能完成各种各样的运动,这取决于初速度与各力的多种变化情况。这些力由谁来提供,这就是高中物理要研究的问题了。

在高中物理第一章《力》,研究了产生重力、弹力与摩擦力的规律,要求学生明确知道认识一个力的实质是知道这个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并能用力的图示(形象的方法)和解析的方法去表达出一个已知力。同时要求学生能通过受力分析的方法去分析未知力和确定未知力。教材中还要求学生了解力的效果之一是让物体产生形变,两个以上的力可以用一个力去等效代替,出现了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的矢量运算即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习力不是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研究大千世界物体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运动。在第二章《运动》中开始向学生介绍研究运动的最基本的方法,要求学生能独立研究简单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个运动有两个特点,运动规律稍微比匀速直线运动复杂一点,但在运动状态变化中却是最简单的一种,后一特性与力发生了联系。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引导学生去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首先要突破在生活中形成的错觉:力是形成运动的原因。要让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与运动物体的速度发生联系,而是与量度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发生联系,即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从这一章后“运动”与“力”被绑在了一起。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引导学生去认识一个运动中最特殊的现象:加速度为零的现象即平衡。物体要处在这个状态中应满足的条件是不受力或合力为零。

为了扩大学生研究运动与力的能力,在第五章《曲线运动》一章中引导学生去认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了解通过控制力的变化来完成各种各样的运动。为了提升学生形成一点研究曲线运动的能力,向学生介绍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这样物理学家研究运动与力的最基本的方法便呈现在高中学生面前了。

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重力的产生原因,让学生认识到有质量的物体间一定存在着万有引力,它是改变天体运动状态的力,进一步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释了行星为什么要绕着太阳旋转,让学生感受了现代行天技术的魅力。

教材没有就此停留这里,在《机械振动》中简谐运动将受变力的运动展现在学生面前,不过于强调解析研究法,但却突出了图像法研究这种运动的魅力,在学生的运动学词库中出现了“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等等。

同时在引导学生去认识力对运动物体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可以改变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它的能量与动量。在《机械能》一章中,介绍的动能定理就是力引起运动物体的能量发生变化的量度;在《动量》一章中,介绍的动量定理就是力引起运动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的量度。这样在解决运动与力的问题中可以从力对运动物体的任何一个作用中去着手分析,达到求解的目的。

篇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不同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学生,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设定总目标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不同层次各自的教学目标为起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及要求,低层次的学生要掌握基本教学内容,高层次学生要在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思维,挑战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然后逐步延伸,趋向共同的总目标。这样,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牢固掌握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并在各自层次上有所突破、有所挑战。

(2)授课分层教学

面向学生全体施行授课分层教学,是分层教学理论中的重点及难点,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投入。在授课分层中,教师要遵循在授课内容上保持进度一致,授课程度有所不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点,针对不同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不是以问题答案为目的,而是要互相探讨问题各个层次的问题点,最终得到一致结论,使得各层次学生都能明确了解该问题所能学到的知识。该方法的进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互相讨论的重要性,有助于各层次间学生相互学习理论知识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使较低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分层设置问题,统一问题的简单部分和复杂部分分别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就感,而且能使较低层次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高层次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3)课后练习分层教学

课后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后练习的难易程度可能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造成不同层次的影响。简单的课后练习不能提高高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复杂的课后练习又会使低层次学生产生学习的挫败感,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课后练习分层化,是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施行分层作业,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能力设置简易题、中等题、难题,必答题、选择题,他们选择各自等级的题目后自主进行题目选择,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课后练习,从而使他们的课后作业自主、积极地完成,利于对课堂知识的消化、总结。

二、分层教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传统应试教育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教师在授课时更多地注重升学率,重点放在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初中数学教学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先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思维中教学的目的是考试这一思想,实行教育民主化,真正实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正确、深入地认识、了解、掌握分层教学,是分层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

(2)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课堂中,教师能够容易辨认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为有效分层教学、进而设定分层教学方案作充足的准备。

(3)注重学生能力的不同

在初中数学教学施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辅导。学生在被给予适当材料教学的同时,如果还能给予适度的辅导、充裕的思考时间,那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能达到学目标。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层次低的学生,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层次高的学生,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解决深层次问题、挖掘深层次知识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开设一帮一活动,使学生在互相帮助之间达到能力的提升。

(4)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应有不同。另外,对不同层次上表现不同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评价。表现优秀者要给予赞赏,使他们今后的学习更加充满激情;表现稍差者也要积极鼓励,使他们快速建立起自信。对于各层次学生的评价都应做到及时、客观,使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的效果。评价的目的要让每个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让教师的分层教学有理性的依据。

篇6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156-02

每个人的语言很大程度都受环境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每个正常人到了一定时候都会说母语,而学习外语都要下很大工夫的缘故。婴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

一 语言能力的培养应从婴儿时期抓起

婴儿时期尽量为孩子创设语言环境,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记得女儿刚出生不久,一位亲戚把他的成功经验告诉了我:要经常给宝宝讲故事,这样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我就按照他所说的做了,尤其是在宝贝睡觉之前,我都坚持给她讲故事,或放录音带。宝宝到了4个月,就会叫爸爸、妈妈、哥哥,她的语言能力直到今天也超过同龄人,这是我最值得欣慰的。所以0~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这个时期需要父母和老师给予高度重视,有意识地多和孩子说话,多给孩子语言的刺激,多和孩子交流,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语言的发展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 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语言完全影响着孩子,如果父母能够心平气和地说话,那么孩子也会一样,比如说:“宝宝,请你把衣服拿过来,好吗?”“请吃饭吧!”“妈妈,我想出去玩一会,好吗?”……

新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发现班里有个男孩说话粗声大气,甚至还带脏字,经过调查,发现该生的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在家里经常用命令的语气对他讲话,而且孩子的很多脏话都是跟爸爸学的,几位老师找到他爸爸进行沟通,爸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通过爸爸的改进和老师的引导,该生变成了文明、懂礼貌的乖孩子。

班中还有一个男孩,平时很少听他讲话,甚至老师问他问题也不回答,只是皱着眉茫然地看着你,家长也说:“他就是不说话,哑巴。”通过和家长的谈话才知道,诚诚从小是留守儿童,父母亲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身体不好,奶奶又不爱说话,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去玩都是沉默寡言。这就养成了孩子不爱说话的习惯,时间长了也缺乏自信。我的建议是孩子应尽量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父母要多与孩子讲话,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三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小孩子,不懂,别插嘴。”“不要问为什么,这样做就行了。”“走开,别打搅大人说话。”“一边儿玩去。”……这是大人们的口头禅,但却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我们应倾听孩子的心声,他们才会大胆地向你说出他们的想法,以及他们都做了什么,孩子才会把你当做知心朋友,否则,孩子将会与你产生隔阂,甚至代沟,继而发展成向你说谎,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孩子出现口吃现象,或者语言发展比一般孩子稍晚一点,家长就很着急,甚至在孩子说话时就迫不及待地打断孩子、呵斥孩子,这些都很不妥,因为这样做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他(她)就更不敢说话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自卑。所以我们应鼓励孩子别着急,慢慢说。

有个小男孩,口吃特别厉害,邻居和朋友都认为他有什么先天的毛病,建议去看医生,但孩子的父母坚持认为后天可以矫正,每天坚持给孩子讲故事,请孩子简单复述故事内容,教宝宝念儿歌、诗歌……。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与老师事先取得联系,请老师多给孩子提供锻炼语言的机会,鼓励孩子开口说话。现在孩子上小学了,几乎没有口吃的毛病,而且上课积极发言,乐观向上,还当上了小主持人。这就是成功的家长培养出了健康快乐的孩子。

四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活动的结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传统的语言教育模式是以注入式为主,认为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于是让幼儿背诵了大量的儿歌、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这样只是死记硬背,没有给孩子们自己思考的空间。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冬天,下雪了,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让幼儿观察雪花的形状。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然后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相应地丰富了词汇。春天来了,我带着幼儿到户外寻找春天,并启发性地问:“小树有什么变化吗?”孩子会告诉我:“小树发芽了。”“小树穿上了新衣裳。”有的孩子还会告诉我:“天气变暖了,雪也化了。”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五 通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每天的生活没有多大变化,时间长了,他们便失去了新鲜感和好奇心,注意力也会减退。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加以引导,让他们感到每天都有新鲜事儿发生。实际上,这也是帮助孩子发展有意注意,使观察收到更好的效果。由于宝宝观察的稳定性不强,需要经常变换方式,因此,我们还要创设条件,让幼儿通过眼看、耳听、鼻闻、嘴尝等多种方式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使幼儿的兴奋中心能不断转移,避免疲劳,让孩子从小就形成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同时,要引导孩子把所见、所闻、所触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经常更换教室的墙饰,不同的季节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季节的变化,如果幼儿园的环境有了变化也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哪个地方变了?变得怎么样了?比原来好看了吗?

六 为幼儿创造大胆表达语言的环境

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同时也就具备了他们好问的特点,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当详细启发孩子,利用孩子的发问来进行教育,不但要有问必答,还要为孩子创造有利的条件,借以激发其好问心来丰富他的知识和经验。在每次活动和游戏中,我们都应鼓励孩子大胆地说、敢于说、能够说。如《我的手和脚》专题游戏中,我们请孩子印了很多手印在墙上,事先并未告诉他们这样做的意义,很多幼儿都好奇地问:“老师,我们要干什么?”甚至有的幼儿问得更详细:“在墙上印上我们的手印干什么呢?老师你要带我们做什么游戏?”通过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来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再如,教幼儿新的体操时,我事先将新的体操音乐放给他们听,孩子们边欣赏边讨论:“这是什么音乐,以前怎么没有听过?”“老师又要干什么?”“老师要教我们跳舞吗?”“不,老师要教我们做操。”“音乐怎么不一样呢?”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提很多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七 健康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 如果父母经常带孩子去观察,多给孩子阅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书籍,那么这些孩子的语言都发展得比较好。对于我们每一位幼儿老师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提问耐心地回答,并且百问不厌,经常使用礼貌用语,说话都注意文明的语言和优美的语句,在潜移默化中,孩子的语言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总之,环境对幼儿的语言影响很大,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环境会让幼儿的语言发展得很好,同时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也会得到提高。而一个不健康的语言环境会阻碍幼儿语言的发展,从而也会影响他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篇7

1. 创设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习的本身就包括情感、兴趣两个方面。教学时注意到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就能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可靠的保证。

(1)以趣引知,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索某个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动机。例如教学“年、月、日”时,新授前老师问:“小明的爷爷今年只过了18个生日,谁知道小明的爷爷今年几岁?”学生们马上利嘴快舌地答道:“18岁。”接着老师问:“爷爷18岁,他儿子几岁?能有孙子吗?”学生们立刻笑着回答:“不可能有孙子。”那么,小明的爷爷到底是几岁呢?此时,矛盾产生了,使学生们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迫切想知道答案,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注入情感,营造创新学习的愉悦氛围。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特别是小学生更为强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

程。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学习,才能在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和蔼可亲、自然幽默。如:“谁来做小老师”、“谁来帮助他”等。有时,教师的语言可增添一些幽默感,这样有利于情感的调动。例如一年级第一册“米和厘米的认识”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教室长8( ),有-些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教室长8厘米。我笑眯眯地对小朋友说:“我们在-个长8厘米的教室里学习,都变成了什么了?”边说边演示,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米和厘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 点拨启发,培养学生聚合思维的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创造性思维是组成智力各因素的有效综合。是人的思维品质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方面,是在主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2.1 动手观察,引导学生归纳类推。一些数学知识、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较抽象难懂,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理,运用多种感官借助操作结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类推,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知识。如为了让学生理解“余数-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先分别拿出8恨、9根、10根、11根、1 2根、1 3根、1 4根、15根小棒,要求每4根摆-堆,可以摆几堆?还剩几根?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

8÷4=2(堆)……0(根) 12÷4=3(堆)……0(根)

9÷4=2(堆)……1(根) 13÷4=3(堆)……1(根)

10÷4=2(堆)……2(根) 14÷4=3(堆)……2(根)

11÷4=2(堆)……3(根) 15÷4=3(堆)……3(根)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根据上面的一组算式,你们能看出什么?能得到什么结论?(除数是4,被除数依次大1;余数每隔几个后又重新出现了;余数只出现(0、l、2、3这四个数)。那么,余数会不会出现4呢?(不会,如果还余4,就可以再摆一堆,这样,余数又为0了。)再引导学生类推:当除数是5时,余数可能是几?除数是6、7呢?这样学生根据动手操作的感知经验,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从观察、比较算式后,各抒己见,形成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个概念。这样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发现、概括、探索中发现规律;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聚合思维的能力。

2.2 分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创设最佳问题,最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设计问题,并让学生在问题过程中,着重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主动探求发现新知的: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①启发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也与圆内的某条线段有关?也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呢?

②教具演示:用三个不同长度的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这三个圆同时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就是这三个圆的周长。学生观察得出: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关系。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①测量计算:每位学生测量出一个圆片的周长、直径,并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②讨论交流:交流测量得到的数据,讨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③媒体演示:展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用每个圆的直径分别去度量它的周长,最后得出:每个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引导并概括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以上教学片段,展示了学生认知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较好地学会了探求新知的方法;寻找规律,不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发现创新,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聚合思维的能力。

3. 设计开放式习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开拓性、创造性,教师就应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诱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

3.1 设计一题多问。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已知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让其探求结果的可能性。例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一课,老师设计了一道基本题:“商店里有苹果20箱,梨25箱,苹果是梨的百分之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老师又设计了5个问题。即:梨是苹果的百分之几?苹果占水果总数的百分之几?梨占水果总数的百分之几?苹果比梨少百分之几?梨比苹果多百分之几?这样一题多问,不仅使学生感到问题的新颖,而且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3.2 设计一题多解。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多种解法的训练,可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扩展思维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2、4、6、7、10这五个数中,哪个数与众不同?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踊跃发言。

(1)因为2、4、6、10都是双数,而7是单数,所以7是与众不同的;

(2)因为2、4、6、7都是-一位数。而10是两位数,所以10是与众不同的;

(3)因为4、6、7、10都大于3,所以,2是与众不同的;

篇8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必须培养的能力之一。为什么要培养小学阅读能力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有什么影响?培养小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是什么?

一、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阅读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获取知识,而且有助于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阅读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在指导小学生阅读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给学生以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开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的精神营养剂。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对学生学习功课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阅读理解能力差,就很难有效地掌握课本知识;阅读速度慢,阅读策略不对头,在阅读课外书时就很以做到广采博取,知识量就会受到影响。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改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是每个学生的迫切希望。因此,学会阅读,必须从小学开始培养。

1、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捷径。

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极其落后,知识的传递主要靠口耳相授。口头的传递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且极易消失,因此传递的范围是很窄的。自从有了文字,人们把实践中获取的知识记录下来,变成书面的形式,广为传递,不受时空的限制,消除了声音瞬间即逝的烦恼,阅读也就成了人们获取间接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家牛顿曾经很形象地把书比作“巨人的肩膀”,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有希望比巨人还要高出一头。一个人不可能亲自阅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和事情,去通过生活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事实上,人们的大多数知识是依靠读书来间接获得的,即“间接经验”。可以说,读书是聪明的选择,是一个人获取无穷知识与经验的捷径。

2、读书有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读书一方面可以获得知识,洞悉人生存在的道理和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有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阅读能力培养的对学生的影响

我们知道,动手操作是促进理解、减少数学学习困难的有效手段。而解题练习又是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学习尤其离不开操作、练习。在阅读 学习中,倡导读做结合、读练结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把已初步理解的一些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去,用新的知识体系去解释新的现象。这种过程既是知识的复现,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同 时也有助于学生把凝固的认知结构转化为能动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

如“圆的认识”中,学习圆的画法。当学生阅读了画圆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后,及时要求根据教材中规定的步骤试着先画一个圆。画好后讨论:①画圆时,有一只脚固定不动,是哪只脚?②在纸面上不停移动的是哪只 脚?它是怎样移动的?③同学们画出来的圆有大有小,那么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圆较大,什么情况下较小?最后再要求学生画指定大小的圆。经常进行这样读练结合的教学,潜移默化中,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

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其数学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预习指导读:加强课前预习,布置预习提纲,初步教给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基本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学生课上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悬念和疑问去阅读,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阅读。

篇9

审题能力是一种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理解能力,更是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是一种综合了信息获取、分析、处理的能力。审题正确与否与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读题习惯和思考方法有着莫大的关系。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训练、反思、提高的长期过程。

可是,在现实教学中,由于我们的教育只看结果,使得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知识获取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基础年级的教师因为课时较为紧张,更关注课文有没有讲解透彻,能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高三的教师则更为关注学科知识点有没有系统一体化,考点有没有讲解透彻以及学生的答题是否规范。所以,尽管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到高三一轮复习结束时,所有的知识点都像过筛子一样过了一遍,自以为学生会做的题目都做错的时候才发现学生错的不是知识积累太少,不是答题不规范,而是犯了根本性的致命性错误,答题方向错了。原因在哪?就是题目没看清、没看懂,简单的词语串联起来所隐含的信息没有挖掘出来,说到底就是审题能力不强,读题意识没有培养起来。所以,学生的审题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平常教学中的不重视而造成的。

学生方面,出现审题问题的原因则主要是思维定式和不良的审题习惯。

思维定式也可称为思维惯性,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倾向,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自然地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其进行思考与处理。思维定式有利于学生处理单纯的学习问题,但对于新的相对复杂的问题,则往往表现为处理盲目,思考缺乏广度与深度。做题时,学生往往没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假思索,按“老印象”办事。如,我们试卷中有道这样的语言综合运用题:“ 的美,是 之美。要求(1)在第一空处填入一种植物(松、竹、梅、菊除外)的名称,在第二空处填入一个最能体现这种植物特点的形容词或短语;(2)综合使用描写与说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多学生就选择了括号里的一种来写,之所以会产生这类错误,主要是学生“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认为括号里提供的就是供选择的。试卷改下来每个班都有近30%的学生选了“松、竹、梅、菊”中的一种来写。

很多学生作题急于求成,读题时,缺乏耐心、细心,经常只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读题时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与分析。有次考试,现代文大阅读选了毕淑敏的《斜眼》,其中有道题是“请结合文章的标题,探究小说的主题和社会意义”。我觉得这道题的关键词是“结合标题”和“探究主题”,因为小说的主题往往会涉及社会意义,而我们的大部分学生答题的时候没有结合标题,也没有对主题进行探究(即写出小说的多个主题),而是采用概括主题的答题模式对主题进行概括,再单列开来写社会意义是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学生看到“主题”两字就想当然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知识点的掌握,也不是答题模式不规范,而是审题能力不强!

篇10

口语训练既要体现纵向的梯度发展,又要体现横向的相互融合,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要依据教材,抓住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加强各个技能点、知识点、情意点的相互融合。

二、综合性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和语文其他能力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因此口语训练不能孤立进行,要加强内容与方式的综合化。

1. 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听的能力越强,不仅能够摄取更广泛、更丰富的说话材料,而且能加深在口语交际中传达意思的理解,使口语表达更准确,更丰富。读既能够积累语言,又可以利用获得的语法等知识使语言表达更规范,另外有些阅读材料本身就提供了生动的说话范例。而写的严密性与条理性,能够矫正说话过程中常出现的语病,提高说话质量。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进的。

2. 加强口语训练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的联系。

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又一重要途径,学生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具体特点和事情的诸多联系,才能把内容说完整,说具体,说准确。而口语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口语与思维的发展是同步的,说话的条理性,层次性,逻辑性,都反映在思维活动上,思维敏捷则语畅,思维钝缓则语塞。同样,丰富的想象不仅使学生有话可说,更能把内容说得生动有趣。

3. 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流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口语的过程。我们要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中寻找口语训练因素,促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互动性

口语交际除了要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应具备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待人处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双向互动的方式才能实现。缺少双向互动性,就无所谓交际。新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这更加突出了口语的交际功能。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师范作用不可少。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坚持说普通话,要懂得你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向你模仿学习的过程。

2.角色地位要转换。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要置学生于平等的地位,避免居高临下的发问式甚至责问式,消除学生在交流中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愿意同你倾心交谈。

3.评价要引而不露。在口语交流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表达不足的地方,更多地要在交流过程中巧妙地加以引导和矫正,这样既可以使交流得以继续,又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4.训练要面向全体。口语训练的互动性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又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分小组等各种形式进行训练,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5.内容要利于互动。教师在选择说话材料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材料内容能否实现互动的目的。

四、情境性

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教师可以根据说话内容、形式的要求,采取下面的几种方式:

1.语言调动。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并在交流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帮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点,使他们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

2.环境渲染。根据口语训练内容,为学生营造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这种环境的创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临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准确,更逼真,更生动。

3.表演激趣。小学生的表现欲望一般都比较强,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使学生口语表达更能符合角色特点。另外,表演还需要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表达的效果。

4.课外延伸。课内的情境教学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课外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训练空间和多样的训练形式。教师在训练途径上要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篇11

一.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1.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范围、重点、目的、要求以及阅读时要思考的问题。阅读题的设计,除了具有启发性、指导性、探索性,有思考价值外,还要注意难度上的层次性,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提示题。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还可以自己根据阅读内容,确定阅读的目的和要求。

2.分层阅读。从学生阅读时深入的程度和系统性来看,主要可分为粗读、间读、精读等。粗读是指对于学生已比较熟悉已经掌握的旧知、课文中容易理解的过渡性的导语等阅读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一带而过;精读是指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以及发现问题时,要把相关内容反反复复地推敲、揣摩,力求理解、领会,如果因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实在不懂的问题,应做出记号,便于重点听讲或质疑。精读概念,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定义中的字、词、句,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述或替代,能举出符合定义的实例,会判断某一实例是否符合概念,能对类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找出联系和区别,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精读公式、算理,能理解并用数学语言描述,说明计算的方法和理由。精读解决问题的例题,能看懂解题的过程,掌握分析的方法,建构模型,并探索不同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间读是指对一个名词、术语或一句话因读中有思而读一段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再继续往下读。这种读法无论是在阅读的速度还是在思维的难度上都介于速读和精读之间。

3.分类阅读。阅读中要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类型,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感知、想象、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各类数学知识在阅读中的侧重点和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师应指导学生逐步去感悟,形成技能。概念知识阅读的重点是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只在意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和记忆,忽略教材中对概念形成和同化过程的相关表述。例如学生还没有理解“单位‘1’”、“平均分”的意义,就去阅读“分数”的概念,只会造成简单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因此,阅读中重点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理解“单位‘1’”、“平均分”,有了这些相关知识基础,再来抽象、概括和阅读理解“分数”的定义,学起来就事半功倍了。计算阅读的重点是明了算理、掌握法则。例如:学生在阅读“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时,重点要弄清“为什么 ×3= ?”并且能举出几个同样的例子,看是否有同样的规律。以此归纳、概括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初步感受到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问题对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和综合性要求更高,阅读重点应放在分析、综合等思路的理解上,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对题意本身的理解,强化数量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对同类、不同类但有联系的题目进行比较和类比,找出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阅读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阅读为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的机会。阅读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边读边思考老师布置的阅读思考题,边读边思考每个字、词、符号和图表的内在意义,边读边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找规律、抓本质,而不能只去死记硬背公式、定义、法则或只是机械模仿计算的方法、分析的过程,只有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弄懂、学会知识,掌握思维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2.手脑并用的习惯。

(1)划:划出概念、术语、公式、法则等,以便查阅和记忆;划出语句中的重点字词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提醒自己;划出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以便质疑。画出直观的线段图、平面图形等示意图,变抽象为直观形象,帮助自己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

(2)算:数学知识是以计算为基础的,因此,阅读中,边看、边想、边算,在算中比较找规律、在算中尝试探索、在算中验证推理的结论等。

(3)操作:阅读中,依据教材提供的信息,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获得鲜明的感知。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学生边读边运用割补、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这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积累了感性材料。

3.勤问的习惯。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学生阅读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刚开始,有些学生不会提问题,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幼稚的,但这是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善待,这样,学生才敢思、敢问,才会逐渐产生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4.自省的习惯。

阅读后,要养成总结、自省的习惯。问自己阅读了哪些知识?哪些是自己独立理解的?哪些是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弄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如何处理?找出成绩和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阅读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再缺乏兴趣,就更容易退缩、逃避。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1.加强阅读目的性的教育和鼓励学生克难奋进。以古今中外名人阅读的故事、钻研的精神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以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鞭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