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生素质教育论文

高中生素质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5 09:29: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生素质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生素质教育论文

篇1

二、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策略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时高职生落入“一叶障目”的尴尬境地中。要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进行文学常识传授

单从文学常识的内容来讲,这部分内容略显枯燥和单调,主要是一些作家的姓名、出生年月和主要作品等。但如果高职语文教师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会使文学常识教学变得十分出彩。比如在讲授郭沫若《炉中煤》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告诉学生郭老先生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前期,那时候郭沫若还远在日本,但是国内的革命形势仍旧激荡着他的内心,使他在激动之下写下了这首诗。这种爱国精神对即将走上社会,开始人生新征程的高职生而言不无启示。如果实现“中国梦”,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是值得高职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2、开展文学诵读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重视文学诵读过程的知识化,即一味强调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要咬字清晰、注意断句。这种僵化的诵读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甚至引发他们对语文的厌烦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诵读文学作品,促使学生徜徉在文字语言的魅力中,使学生日积月累,欣赏语文课文的独特之处,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以泰戈尔的《春天的遐想》为例,该文饱含希望与喜悦的情感,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舒缓、轻柔的语气诵读,抓住“芊芊嫩梢”、“妙龄少女”、“亲姐姐”等重点词语,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若是在文章层次间遇到停顿之处,也要竭力做到语断意不断、音停情不停,带领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春天美丽的景色,体会作者看到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愉快之情。

3、实施文学欣赏教学

高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或是赞美具有雄心壮志的英雄,或是描写秀美壮丽的风光,还有一些文章抒发人间的美好情感,这些都是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的良好素材。在讲解完基本课文知识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就文章的某一段进行鉴赏,让学生就文章情感、文章内涵等问题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提升文学素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比如巴金的《怀念萧珊》、高尔基的《鹰之歌》等课文都是值得学生用心鉴赏的好文章。文学是抒感、表达命运的特殊形式,学生可以不用囿于文章作者所搭建的框架,就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论对错,只要有独到之处,教师就应该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文学潜力。

篇2

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十分迅猛,进一步扩大了招生规模,在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为了一味追求教学进步和教学成绩,很多教师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传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上,严重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令人担忧。如果缺乏健康的人文素养,那么即使学习和掌握再多知识和技能,也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全,很多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也经常会遇到困惑和挫折,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情操,缺乏一定的处事能力。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在当前经济形势的带动下,为了进一步培养专业性人才,很多高职院校一味重视技能教学轻视人文教学,过度占用人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对于大学语文来说,课时一再被压缩,已经逐渐被挤到教学边缘地带,甚至有些高校试图取消大学语文这一课程,面临的处境十分尴尬。然而,一般来说,尽管按照就业的思路看,高职学生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工作的比率偏高,而现代企业除了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优秀的职工必须具备人文情怀、创新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灵活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丰富,视野广阔,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这些能力和素养的习得并不仅仅依赖于专业课程,更加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的支持,这是大学语文主要的职责和功能所在。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正确看待大学语文课程,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对策

1.优化和调整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不同的教材版本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相同,也不一定适合现代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应该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仔细筛选和教学评估,选择优秀的教材使用,或者也可以充分借鉴和汲取优秀教材的经验和长处,组织本校优秀的教学工作者根据本校自身的考虑和安排编排大学语文教材。在大学语文内容选择方面,除了择取必要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之外,还需要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添加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辩论稿等稿件,并放入多种报告题材的文体作品,帮助学生进行调查和研究,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大学语文教材的实用性。通过调整和优化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先进的文学思想,而且要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陶冶道德情操,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革和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落后,已经不适合现代大学语文教育,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特别是对于人文素质这种情感类型的教学,需要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而不能强行进行灌输教育,强迫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学习和训练。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开展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对学生加以合理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生活实践,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当中蕴含的语文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开放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获得良好的感悟和体验。另外,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渗透到高职教学中,对于大学语文教学,也应该提倡开展多媒体教学,通过现代科技优化和创新课堂,丰富大学语文的课堂类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建设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过强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收集和整合教学信息,设计和组织教学各个环节。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建设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过强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为人文素质教育奠定雄厚的教师基础。首先,可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职业道德感和使命感。其次,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全方位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时俱进。另外,教师应该主动加强人文素养的进修,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一言一行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篇3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来培养,教育的创新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自身发展的需求。

我国现代化教育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以新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的高中生物新教材,认真领会教学大纲中有关学生要“树立创新意识”,“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进一步形成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教材编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如何深化高中生物教材和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教材编者和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一)创新教学的氛围。

在教学中,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是环境,我们经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铺石;创立学习共同体,活跃课堂氛围;运用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活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氛围。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充满想象、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保证。

(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是学生对知识产生主动探究和有目的地索取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生物学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经常有意识地介绍一些生物学发展史、当代生物学科最新研究动态和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细胞的发现简史、“中心法则”的建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展、克隆技术、西部开发与三江源生态的综合治理、人的健康与补钙、排毒等知识。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深刻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这些都与生物学的研究息息相关。并告诉学生在生物学科中还有许多难以解释的自然之谜、没有揭示的生物学原理、尚未涉足的未知领域,这些都有待你们这些未来的生物学家去探索、研究、解密。生物学科是当代前沿学科,二十一世纪是生物世纪等等。真正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前景广阔、生机无限、大有可为。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创新欲望。

(三)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思维的发散性为主要特征,它不单单是简单的逻辑思维,因为逻辑思维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按照正常的逻辑,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正确结论。生物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力重在创造力培养的过程而非结果,这个过程其实就蕴含着丰富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特点是它的求异性,不模仿,思维独立,不受外界干扰。思维新颖不落俗套,多角度、全方位逆向分析问题,勤质疑,善质疑。如学习了衣藻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衣藻有眼点能感光的特点,要学生想办法用吸管一次尽可能多地从烧杯中多吸一些衣藻。基于眼点能感光这个信息,许多学生能用正常的逻辑,在光这个关键因素上作些想象也能设计出较为正确的方案。但有的学生思维却已超出了正常逻辑的羁绊,偏离了束缚他们思维的常规,丝毫不受已给出的信息,提出了用分子筛选过滤、将大部分水自然蒸发掉、让衣藻大量繁殖以增加其密度等措施。同样的命题,不同的思维,既有“合乎情理之中”的成功,更有“意料之外”的喜悦。此时,是大力褒扬前者,还是鼎力推崇后者?答案不言而喻。

(四)创新教学反馈。

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形式。批改作业,用“×”、“√”等判优劣正误,学生看后往往要么不高兴,要么无所谓。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改变了方式:批注应注意什么问题、加上鼓励性评语、要求学生反思悟错等。这样做调动了学生动思考问题,认真改正错误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中学生物课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尝试,其宗旨是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科学方法的启蒙训练。在引导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学会自己“找路”,进行主动学习的探索。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课的特点是,兴趣性、探索性、实用性。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使学生手脑并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和实用意识,在活动中使学生形成兴趣,使个性得到发展,并将相应的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上去,从而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

生物第二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生物技艺类;如“鱼骨贴画”、“鸟羽画”、“贝雕”、“盆景”、“插花”等。创造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作品。

2.生物实验类,如显微镜的观察技术,动植物标本制作,形态结构解剖实验,生理实验等。

3.实用生物性类,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学以致用;如栽培与扩繁,无土栽培技术、庭院美化、自制葡萄酒、学会使用血压计等。

4.专题研究类:如生物与人类未来、自然保护、环境污染调查、营养与健康、吸烟与健康等。学生选择某些类型的问题进行较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掌握研究工作的步骤和基本方法,学会撰写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总之,生物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教学中,我们应当遵循教育规律,使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得到最优化发展与提高。

篇4

摘要: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近些年,我国对绿色化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教育层面,化学学科属于科学性学科,其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无污染,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绿色化学的教育理念出发,致力于将该理念完全渗透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实验环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教学。

关键词:绿色化学;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研究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化学科目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理论,一部分实验,相比较而言,实验部分才是该学科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而化学试剂、设备、实验过程的无污染操作,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都是一种保护,因此,将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渗透在实验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很有必要的。

1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绿色化学资源,增强绿色化学观念

对于課本内容,大多是以化工实验为例,因此,对于绿色化学的理念也可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

1.1节省资源:我们都知道氨气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尤其存在于厕所中的每个角落,因此,在氨气的制取和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这方面的循环操作,来达到节省资源的效果;

2.1尾气处理:实验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便是对尾气的处理了,无论是钢铁的冶炼还是化学气体的制取,都需要对实验尾部进行处理,因此,对这方面内容可以在实验后期,安装一个吸收装置,对物品进行集中处理,将绿色化学理念践行到底。

2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2.1改进实验方案和装置,优化实验效果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实验装置和方案进行改进,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能够减少反应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SO2的性质》。对于这部分内容,课本上所讲述的、关于该气体的制取方法是通过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得到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实验人员较多,造成气体制取过量的情况发生,且这类气体在流入空气中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简陋的实验设备和过程,也不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因此,对该实验装置或方案进行改进是很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对于实验方案的改进,先让学生了解SO2的制取并不只有该章节介绍的一种,其通过硫磺与氧气的燃烧反应,也能得到SO2气体,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气体产生过量的情况发生了。其次,对于实验过程的改进,可以通过在封闭处进行实验的方法,减少SO2气体在空气中的排放,达到绿色化学的效果。

2.2化学实验微型化处理

“微型化”的重点在于“微”,所谓的“微”,就是将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剂量减少或减小,但不改变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过程,以此来达到微型效果。同时,经过微反应后,产生的反应物质也会减少,污染也就随之减少了。

例如,《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对于这部分内容来说,无论是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还是直接进入实验室实验,都具有一定的不足。主要包括三方面的不足:1.对反应物的处理不当;2.实验过程不严谨,耗时较长,反应物被污染;3.尾部处理工作未做好,造成环境污染。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CaS、Ca3P2、Ca3As2等物质,在遇到水后,就会产生异味气体,对于实验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身心上的折磨,因此,当对该类试剂处理不当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对于第二个问题,乙炔的实验过程并不是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的,而且对于实验试剂的用量也没有一个准确的限制,时常更无法控制,因此,会很容易造成反应物的污染;对于第三个问题,也是实验中常遇到的问题。在实验结束后,学生们通常会将实验物质随意丢进垃圾桶,而不是集中或分类处理,这就很容易造成水体污染或空气污染。

而在进行微型化处理后,不仅减少了试剂的使用量,还采用了饱和的硫酸铜洗气,这在减少成本输出的同时,还达到了绿色化学的标准,减少了环境污染,且微型化实验处理,也使得实验的效果更加直观、清晰。

2.3通过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

对于实验环节来说,难免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或者物质,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它能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同时降低实验操作的危险系数。尤其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和操作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此外,高中化学科目中所包含的内容也包括一些靠课本内容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对于这部分内容,必须借助多媒体,通过动态演示才能够加深理解。

例如,《离子键的形成》。对于这部分内容,如果光靠课本上的讲解,是不能够完全掌握其变化的规律和原则的,因此它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实验中,在不脱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以“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过程为例,对离子键的形成做主要讲述。通过演示,我们能够观察到该反应的过程十分剧烈,还会释放出有毒气体——氯气。且在此实验过程中,如果减少试剂的使用,则无法进行正常实验;而如果使用过量的试剂,则又会导致有毒气体的释放量增加,污染空气。因此,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正符合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不二之选。

3结语

化学学科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对于学生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将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渗透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还能引导他们更加规范、合理的使用化学试剂,这在保证他们人身安全的同时,也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然而,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久的耐心和时间来完成,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化学老师,要具备“上下而求索”的决心。

化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高中化学教育困境进行的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现如今,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推动,使得高中教育制度有了质的飞跃,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其发展的固有思维使得教育内容体系过于单一,教学设备与实践的缺乏让高中化学教育面临着更多的困境。为了让高中学生的学习跟得上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它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学会自检自查,提升自我教学方式、教学质量水平,追根溯源,找准定位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去提升整体的高中化学教学水平。如何创新现代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知识具体结合,让学生学有所用,解决高中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亟待解决的。本文旨在从高中化学教学困境入手,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育困境;研究建议

一、国内高中化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形式的书面化

国内素质教育发展较晚,在父母与教育工作者眼中,学生的分数起关键作用,这也促成了如今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书面形式化。教师这些年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上依旧停留在书面教学中,对很多化学理论并未实践过,因此在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被化学这门课程所吸引,很难通过兴趣去主动学习化学。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发展至今,依然注重传统知识点的学习灌输,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书面化的片面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极不情愿的去学习新的知识点,很多难以理解的化学内容,学生苦于无条件、无时间去动手实践,只能死记硬背。除了部分客观因素存在之外,像一些化学试剂的腐蚀性较强,危险性较高,如若操作有誤,后果不堪设想,是不提倡实验的,其他一些轻实验还是可以操作的。目前化学教学是重形式,轻实践,这种现象很难在短时间去消除,这就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断的调整自身的思想。

(二)基础教学设施的缺乏

化学学科的实验性很强,在学习上需要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好的辅助器材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上课情况,这关乎到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水平程度,更是学生迅速掌握化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但就目前国内的教学环境而言,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较低,实验过程较为复杂,对于精准仪器的使用需要花费大笔的资金,资金仅用于教学与实际不符,使得学校化学教学设备普遍是缺乏的。设备短缺就直接造成了许多化学实验无法进行,学生不能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对许多化学知识也就无法深入理解,像化学教师在讲解方程式的时候,一些反应是较为微观的,但结果却是很复杂的,如若不能通过仪器去操作,很多步骤都无法完成,但这种精密仪器价格昂贵,实验室没有条件能够配备,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就只能通过化学教师的口头讲解和书本的文字介绍来学习。

(三)注重教学理论,偏离实际

高中化学这门学科一直是高中生的必修课,但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其学习内容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成果的领域探索不多,且教师对于教学知识的讲解依旧偏离学生的主体地位,未结合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发展状况,使得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上较为吃力。现今教学背景下仍旧将高考置于重中之重,这就使得高中化学教师偏离教学初衷,一味的灌输知识理论,而忽视了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繁琐复杂进而产生厌学的心态。高考时间争分夺秒,对于繁杂的化学式子,高中生不得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无疑更是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也不利于化学教学。如何打破这种旧有的传统理念,改进化学教学内容趋于形式化,优化化学教学体系,让化学课程的学习更接近生活,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教学工作者需不断思考的方向。

二、应对高中化学教育困境的策略

(一)理论结合实践

篇5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数学教学一直以来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受益,目前已经成为值得现代数学教学人员深入探讨的课题。

教学技巧的概念

教学技巧与教学技能息息相关,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原有的教学理论,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到知识。在教学技能里,很好地应用不同的方法也是教学技巧的一种,它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巧在教学技能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以让教学创新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教学技能中的教学技巧是始终困扰年轻教师的难题,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想尽周折想突破数学教学,但都只是小有成绩,没有几位教师能够让自己的教学技巧大众化,成为让教学受益的经验。如何提升教学技能的教学技巧,我觉得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让学生受益才是解决教学技巧的关键。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致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无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1、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应试压力的存在,由于教师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所限,学生的思维力培养往往都是在习题解决中自然生成的,缺少有意识的针对性培养。例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听不懂,这个比较常见,故不多着墨,原因一般是学生基础差或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听得懂但却无法解答习题,这个现象很常见,但有效的化解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多,教师往往都是通过重复讲解与训练来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的。

2、应试教学现象严重,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成绩成了衡量高中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许多数学教师紧紧抓住高考的教学要求,高考考什么,他就努力教什么,忽视了教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活动。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传授,严重忽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教学活动,缺乏学习的动机,而且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致使学生的智能因素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及技巧

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1 要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习惯

思维力不是一个空虚的东西,其重要载体就是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利用思维习惯生成的新的数学知识。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思维力的培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1.2 要注意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很多学困生其实是因为基础差而非智力不行,因此,在思维力培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培养,在对知识基础要求不高的数学学习中,要注意多将他们当作关注对象,通过引导,让他们的思维力得以发挥,从而利用这种积极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施学困生的转变。

1.3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思维力最终的体现并非一两道习题或一两个问题的解决,而是学生拥有了某种数学思想及思维方法,在他们遇到新问题、新情境时能够顺利地利用这些方法与能力去进行解决。因此,在思维力培养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中应注重提问技巧及方式

2.1 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提问

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技巧性和策略性,教师应该提出让学生思维开窍的问题,以此对学生的智慧思维加以启迪。高中生处于身体和心智都逐渐成熟发展的阶段,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采用适合他们的课堂提问。他们对于身边事物的认知性不高,所以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有一种好奇的心理,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设计出更加符合高中生年龄段的数学提问,从而使得高中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并产生一定的新奇心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都比较好动,并且不能稳定集中注意力,很难整节课都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中,此时教师就更应该进行实时提问,从而集中高中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内容。

2.2 提问时应尊重学生

高中数学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高中生的心理特征,遇到有些高中生不能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耐心、主动地启发和引导,并给学生再次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心理得到补偿,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如果问题比较难,就要化难为易,给每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和思维,同时要尊重每位学生,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高中生能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下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在遇到不懂问题时对老师进行提问,创建和谐互动的教学课堂,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2.3 捕捉到提问的最佳时机

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都是以所学内容包含的逻辑性进行编排的,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不影响教材逻辑的情况下,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上应该注重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根据学生上课时的具体状态,随时调整课堂提问的具体内容,也能做到临场发挥,运用课堂提问来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了解到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所以充分地掌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能有效地控制好课堂的节奏和教学气氛。

提升教师自身的数学基础

高中数学教学的任务很重,但是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数学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教学,而且还得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基础,多汲取自身之外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技巧有所提升。只有数学教师的知识丰富了,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发挥,才能把知识通过不同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这是现代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师不能每天只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多看一些课外书籍来充实自己。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寻找最新的高中数学知识资源补充自己。这是现代教学中最便利的方式之一,也是未来教育教学中肯定会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可借鉴前沿数学教学中的论文撰述,通过数学教育名家的教学技巧和数学知识让自己的数学知识丰富起来,让自己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掌握技巧。在课堂中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快速的思维和教师丰富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这样也可以让教师学到知识,寻求到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科目的教学,更是一种全新教学技巧的体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辅助力量,学生才是主体,所以要通过精妙和简单的教学技巧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并融汇贯通深奥的数学知识。高中数学教学技巧没有定数,只要高中数学教师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的机会,在每次机会中很好地总结,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03-2

江苏省东台中学是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学校从2001年起,在全市率先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新课程开设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素质教育成绩捷报频传。自学校的办学质量进入高位运行状态后,学校领导深深意识到,教育科研应该是学校内涵式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后劲,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2007年9月份从骨干教师中聘请了20名教师担任教科处的兼职教研员,建立了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对全校的教科研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引路作用,教师在参与教育科研的广度上和深度上均有了新的突破,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2008年我校成为第一家通过了盐城市首批“教科研先进学校”验收的学校,2011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

一、以理念为引导,体现教育科研的生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搬入新校区后,学校明确提出“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的办学理念,这个与我们以前提出的“以育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具体阐述了“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而且它更为具体,更为形象,更为个性,也更为人本。“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包含我们每个东中人,老师、学生、职工,甚至每个到东中的人,都要在百年老校东中不断得到发展,进而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层次上获得成功。我们所说的发展和成功是分层面、层次的。只要在你所在的位置、所在的层次上向前迈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就是发展,就是成功。以前有许多教师认为教学研究是教研人员的专利,自己只要能够教好书就不错了。即便是借鉴别人的经验,由于没进行深入的思考,也常常是只学其形,而未领其神。为此,学校通过举行座谈会、举办教师论坛等多种途径,使大家认识到教学科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之一。也使大家真切感受到,在新课程理念下,没有绝对的权威和专家,人人机会均等,只要自身努力,成功之路就在脚下。

二、以课题为抓手,提高教育科研的生成性

课题拉动是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良好的方式。学校班子成员是教育科研的组织者、领导者与身体力行者。因此我们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积极为学校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亲自参与建立学校教学教研的导向、激励与保障机制,挖掘整合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校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一些研讨亲自参加,带头参与课题研究,大力解决了一些存在的困难,增强了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决心与信心。学校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顺利且高质量地完成了十二项省市级课题,完成的质量之高和数量之多在盐城市所有学校中是非常少见的。学校以《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教育生态环境的探索与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生态课堂构建研究》、《普通高中学生学业不良常见表现及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等省级课题为抓手,在理念上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努力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2011年3月份,由王兆平校长主持的国家级“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实践研究》将要进行结题论证,这项课题的过程,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师专业发展。

三、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的成长

我们的校本教研主要是以教学活动为载体,让生命活力与成长信息充盈我们每一堂课之中,全面促进教师成长。

1.开展每半月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

每半月我们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发言人、定主备课人。每次活动先由教师上研讨课,并说课,其他教师评课,研讨,肯定成绩,解决问题,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之后每位参与活动的教师发言,主要围绕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惑、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经验和实践探索等。每次活动,各年级分管领导都要参加,为教师搭建一个自主、宽松、平等的研究平台,努力让研讨会成为教师展示自己、相互交流、迅速成长的场所。走到研究前面的教师,我们跟踪指导,重点培养,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机会,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成为课改的骨干力量,成为我们自己的专业引领人才。

2.精心组织学术节工作

我们学校举办学术节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二届了,内容分为教育论坛、教学论坛、“红烛杯”会教、对市内外开放公开教学、专家讲座等。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扎实教研,坚持有思想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围绕“与新课程同行”、“追寻教育的有效性”、“生态课堂与有效教学”、“课程能力与教育创新”、“课程基地 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等主题,开展教育教学论坛、“红烛杯”会教和各级“十五”、“十一五”课题阶段性研究、结题等活动,为教师展示自我、碰撞思维、共享智慧提供平台,成为全体教师享受校本研究幸福的节日。学术节的开展全面推进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研究探索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

3.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凝练专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们树立科研意识、名师意识,全面科学地梳理、提炼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鼓励教师发表研究论文,参加论文竞赛,重视了对论文的收集工作,认真实施学校关于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①近3年组织教师参加省“师陶杯”论文竞赛,其中获奖论文50多篇,获奖情况居盐城四星级高中之首。②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学会组织的教学论文竞赛,参赛人数和参评论文质量都比以往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60多名教师获奖。到目前为止,经过教科处统计,全校教师累计发表或获奖的文章达到了三位数。③为搞好我校教科研成果的汇总工作。我们还花了较大的功夫对2003年以来的教师在各级期刊上发展的论文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和汇总,收集完整了文章的复印件和电子文稿,并在此基础上汇编了《与新课程同行》、《追寻教学的有效性》、《课程能力与教育创新》、《思想决定境界》和《做最好的自己》等论文集。

四、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纽带,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很有效的途径。我们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全员参与,人人有研究课题,了解或掌握科研方法或手段,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十多年时间的运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有许多做法在东台市范围内进行了推广。

1.学校通过现场开放、网页展示、会议交流等途径,介绍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成果,努力发挥四星级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专题经验在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验》等刊物发表。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16-02

当前职中政治教学正在从原来的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向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互动的新模式转变。职中政治教学的开放互动模式对于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贯彻职中政治教学的开放互动模式,职中政治课教师要坚持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原则、互动形式多样化的原则和综合评价原则等来进行。具体来看,在职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创意地提出问题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要在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在最后教师要对整个问题进行总结,以全面地提升职中政治教学的开放互动模式的有效性。

1 职中政治教学开放互动模式的意义

1.1 有利于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行开放互动式教学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内在要求[1]。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提出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职中政治教学的开放互动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一模式下,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能够与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意见,交换看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辨别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学习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正因为开放互动模式具有的正面意义,职中政治教学对这一模式高度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开放互动模式。

1.2 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般的教师都认为职中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阶段大多是学习成绩不良、纪律较差的学生,由于考不上高中才上职业高中的[2]。这部分学生在进入职中之后,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提高其学习兴趣,关注其心理健康,才能确保职中的教学质量。职中政治教学的开放互动模式为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个体之间、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大家都可以就特定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既发表自己的观点,又与同学和老师分享观点,学生会积极地融入到这个群体当中,促进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和谐,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2 推进职中政治教学开放互动模式应坚持的原则

2.1 调动学生兴趣原则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学习兴趣更高,学习的主动性也更强。因此,职中政治教学的开放互动模式要坚持调动学生兴趣的原则,将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政治、社会焦点问题等引入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对这些内容有兴趣就会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理论,在课堂上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因此,调动学生兴趣是一项重要的原则。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将政治教学和实际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是重要的途径。

2.2 形式多样化原则

在实施开放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研究活动形式的多样性[3],确保互动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化,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开放互动模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实现,比如鼓励学生就某一主题撰写论文,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组织学生就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以及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等等。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贯彻开放互动模式,政治教师要多学习、多研究,不断地创新开放互动教学的方式和途径,提升开放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2.3 综合评价原则

综合评价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式按照多种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在开展素质教育之前仅仅按照考试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客观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质的成长过程,关于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4]。在试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衡量一个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程度、课外学习成果、创新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等都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之一。因此,职中政治教学的开放互动模式要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采用多种标准开放式地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价。

3 职中政治教学开放互动模式的步骤和程序

3.1 提出问题

职中政治教学互动模式的第一步就是要提出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5]。提出问题是进行开放互动模式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理论知识,将那些与理论有一定关联的时事、社会焦点等作为供教学用的备选项,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小范围地征求学生的意见,从而确定本次课要引入的问题。将那些正在发生的、学生兴趣较高的问题放到课堂上,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得知课堂教学的大体内容之后,可以提前着手查阅资料、进行意见沟通等,为课堂上的互动做好准备。

在问题确定之后,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引入方式也至关重要。教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问题引入课堂,关系到学生能否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关系到学生讨论的视角和深度。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定要承担好职责,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

3.2 充分互动

职中政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边互动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就要在开放互动模式中进行充分的互动和沟通。首先,教师和学生个体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要在提出问题、评价、辅导、直接接触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

3.3 问题总结

教师进行归纳是职中政治教学开放互动模式中的重要一步,教师提出问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既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总结,又对教学的重点概念、知识点进行梳理,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4 结语

开放互动模式被证明是提升职中政治教学质量的重要模式,对于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在进一步的教学工作中,政治教师要把握好推进开放互动模式应坚持的原则,按照激发学生的兴趣、形式多样化、综合评价等原则来实施开放互动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充分的讨论——必要的总结”等环节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教师不断地增强自身掌控全局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能力,以全面提升职中政治教学开放互动模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蒋依燃.浅谈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开放式互动式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1(6):209.

[2]马锦华.职业高中学生与普通高中生情感状况的比较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114-116.

篇8

如何理解您提到的“技术立身、艺术修心”?

■“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特色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前提。素质教育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 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优势,我们决心创办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艺术素养为龙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特色学校。强化学生的技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自立意识、劳动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个人生活角度看,劳动是立身之本,而技术是立身的保障。从学生发展来看,开展技术教育,体会创造的快乐和幸福,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技术课程是对学生实施技术教育的重要途经。《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技术课程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动手做”,学生的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技术试验与技术探究能力以及利用所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增强。我校多年坚持为学生开设技术课程的实践经历和育人成果,充分证明了技术课程是强化学生手脑并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不可或缺。

进行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一个人的气质和生活品位,塑造美的心灵,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人的发展会催动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需要有质量、有品位的生活,而有质量、有品位的生活来自人自身的修养。我校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一个人的气质和生活品位,塑造美的心灵。当然,如果某些学生在艺术上很有天赋和潜能并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学生也可能将来从事艺术职业,在艺术上有所作为。总之,通过提升艺术素养,修心养性、享受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当前,虽然应试教育思想有所弱化,但将技术、艺术等课程提到这样高度的学校并不多见,对此,您是如何考虑的?

■我校也曾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曾为开设劳技、美术等课程在痛苦中徘徊。但是,令人忧虑的学生综合素质使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不应该是线性的,而应该是立体的,不应该是片面的,而应该是全面的。唯有如此,学生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全面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是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是人的个性的全面丰富和完满。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实施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就是要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本质上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增加人的才能,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对全面发展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深刻体会到“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重要作用,体会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核心理念的时代价值。实践表明,技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会生活”的重要实现方式,是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教育形式,是为“人尽其才”提供的良好基础训练,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我校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天津市第一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我们始终立足学生终身发展,技术课、艺术课与文化课并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培养,以科研为引领,促进技术教育、艺术教育不断发展。同时,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不但保证了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而且在培养学生技术、艺术素养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构建了特色学校的雏形。

我们提出的“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办学特色,不单是技术学科教师和艺术学科教师的事,全校教职员工都要参与;不单是几个兴趣小组和部分有特长的学生的事,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只有广大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进来,才能形成学校的特色;只有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才会成为有特色的学校。

学校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技术立身、艺术修心”?请您具体谈一谈。

■一是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的重建。首先,学校课程管理者转变观念,变“领导”为“指导”和“服务”;其次,做好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切实保证课程实施过程与课程实施方案的一致性,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再次,我们立足本校具体情况,挖掘、利用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例如,在铜版画藏书票模块教学中请来天津美术学院沈延祥教授,讲民间美术时请民间艺人传授制作技巧,铜管乐社团请来天津交响乐团八位优秀乐手来校指导。

二是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在确保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资源实际状况,我们开发了多门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多样的,以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指向的校本课程。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明确课程目标,细化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编制课程教材,强化课程管理,重视课程实施与评价。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流程,从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等方面逐一把关,从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加强监督与管理。到目前为止,我校已开发并实施了技术类如《服装欣赏与结构设计》,艺术类如《陶艺与泥塑》,科学类如《趣味魔术》,健康类如《家庭保健》,综合实践类如《家政课堂》等30门校本课程。

三是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首先,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真正实现教师的教研是“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达到理论实践化、实践理论化,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其次,立足课堂,狠抓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其中包括健全教学常规制度,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骨干教师作课评课、教学沙龙、信息技术培训等活动。最后,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考评制度,从单纯的量化转向质、量的结合。每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教学处建立教师教学成长档案,促进教师的反思和发展。

四是加强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使学科教师人人成为业务精良、特色鲜明的专业化教师,我们尊重教师个性,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创造专业培训机会,发展教师特色,搭建发展平台。我们分别请北师大校长钟秉林教授、《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教育部技术课标组组长顾建军、天津市教科院教授王敏勤等多位专家来校讲座;我们也多次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例如,美术、音乐教师参加北师大相关专业的暑期培训;部分骨干教师赴华东师范大学培训;通用技术处全体教师参加2012年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观摩北京市高中生创意设计大赛。

五是投入财力,加强技术教育中心和艺术教育中心建设。配齐、配好教学中必要的设施和器材,配备教学专职管理人员,加强实验室、工作室的管理,为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到现在为止,技术教育中心已完成十五间“项目型”特色技术实践室建设,艺术教育中心已完善六个美术工作室、四个音乐工作室、一个机器人工作室,建设了一个国学馆,一个外文阅览室和一个高端学术交流报告厅。同时,我们还由工作室领衔人精心设计并实施工作室与对应楼道的文化建设,进一步彰显工作室的文化特征。

六是开辟多种渠道,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升提供平台。我们整合教育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保证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举办18岁成人仪式、迎新年文艺联欢会,与考入大学或参加工作的校友对话、交流。此外,我们组建铜管乐团、合唱团、藏族学生舞蹈团、机器人DIY、电子爱好者、服装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学生社团,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今后,我们还将创建“青少年科技发明研究院”“青少年艺术研究院”,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刚才我们在参观学校的工作室和技术实践室时,教师和学生的作品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印象。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学校在“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特色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目前,附中的“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特色教育初具规模,成为天津市“265工程”技术和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基地。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央电视台网站、香港大公网、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天津教育报》、《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杂志等媒体多次对我校特色高中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介绍。一年来,技术和艺术教育课程覆盖学校2010级至2012级高中生共1362人、2161人次。不仅学生的技术、艺术素养培养初显成效,而且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坚定了全校师生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

篇9

一、引言

动机能够促进或者制约个体的行为结果,但学习动机是如何作用于学习的呢?在生活中人们都体验到,当个体自愿参与某个活动时,他会全身心投入,而且这个活动体验的过程是愉快的,收获也是很大的。这也可以引申到学习活动中来,当个体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时,学习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所以内部动机的激发,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注重学生内部动机的发展,将外在学习动机内化不仅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何为“内化”?心理学 [1 ]上关于内化的定义是个人将社会的价值或实践标准认可作为自己的一部分。而以Dukheim [2 ]等人则提出,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机内化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将外在获得的东西转化成自身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简而言之,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即个体将外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学习动机的过程。

本文基于当今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的现状,对学习动机内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进行研究综述,指出当前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的存在不足,不断积极探索学习动机内化的新发展。

二、外在动机内化的理论研究

纵观其研究,目前关于外在动机内化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折扣定律。Kelly [3 ] 认为个体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大多数情况下会忽略自身内在因素,而重视外在奖励,这会使行为理由打折扣。可以看出,该理论强调外部动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个体行为,但会减弱内在动机。

(二)注意分配假说。Simon [4 ]认为动机最重要的功能是控制注意力。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不同在于对工作本身的注意力分配不同。即由于外界刺激的影响,个体注意力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关注外在目标,而忽略任务本身。换而言之,个体内外动机之间的转化可以通过注意力分配来体现。

(三)自我决定论。该理论是由德西和赖恩 [5 ]等人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自我决定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三个子理论,分别是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有机辩证元理论。其中有机整合理论认为,自我决定行为是由内在动机激发的;外在动机的内化水平越高,由外在动机引发的的行为就会越倾向于自我决定。

(四)动机协同作用观。Amabile [6 ]认为外在动机主要与控制和信息两个因素有关,因此提出了协同与非协同作用的两种外在激发因素。该理论认为,协同的外在激发因素激发的外在动机会促进内在动机的发展;非协同作用的,则对内在动机的发展不起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该理论主要强调不同类型的外在激发因素对动机内化的影响作用。

(五)内外在动机等级模式。Vallerand [7 ]提出了外在环境影响行为的动机作用模式:社会因素――心理中介因素――不同类型动机――结果。该理论主要强调外界因素和个体心理中介因素对动机的影响。不同的心理中介因素会带来不同的动机类型,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各个理论探讨的重点不同,但都支持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在刺激、个体注意力调控等都会影响个体的动机内化水平。

三、国内外关于外在动机内化的实证研究

(一)关于内外动机的研究

关于内在动机,学者们曾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不仅对其定义有明确的阐述,而且也对内在动机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等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

如美国心理学家Deci [8 ]认为内在动机的中心成分是自我决定和胜任感。梁海梅,郭德俊 [9 ]对内外动机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暴占光 [10 ]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其主要推动作用的是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即当个体的学习动机是以内在动机为主时,学习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金岐凤与郑丽 [11 ]的研究则表明,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内部归因比外部归因更高,学业成就较好的学生,重视能力和主观努力等内部因素。综上所述,研究者们一般认为内部动机与个体的注意力集中、个体工作成就等有关。

(二)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得知,外在动机内化受到个体能力、自主性和归属感三种需要的调节。个体内部的调节活动是如何影响个体动机内化的呢?学者们主要从个体的自主支持、能力支持与社会支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个体对事物的自主认识与学习动机内化。暴占光 [12 ]认为,外在学习动机内化是指个体在学习中领悟的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不同,动机内化程度就不同。个体把外部规则转化为内部认可越充分,那么动机内化水平就越高。美国心理学家Deci [13 ]等人经过研究得出,有意义的合理理由、对冲突感的承认和压力最小化是促进大学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关键因素。

个体自主的能力支持与学习动机内化。如王有智[14 ]对初中生内部动机和学业成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密切相关。其中自我效能、促进性紧张、社会生活场景的成功动机都对学业成绩有促进作用。庞海波 [15 ]也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内化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动机内化水平的重要预测因素。

个体知觉的社会支持与学习动机内化。Stiller & Lynch研究表明,受到教师温暖和关心的学生,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更强。同时,美国心理学家Steinberg研究表明,受到父母、同伴支持的学生对学习活动更投入,学业成绩也更好。暴占光的研究则表明 [16 ],社会关系的知觉支持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内化发展过程,教师、父母和同伴对学生的支持是影响动机内化重要外部因素。此外,李勇提出 [17 ]社会支持促进高中生动机内化发展,并且自我效能感和亲密感促进动机内化,冲突和惩罚发挥阻碍动机内化。

(三)中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发展特点

钱慧 [18 ]对初二学生的自我决定动机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内化水平已经达到认同调节的水平。庞海波 [19 ]提出中学生整体学习动机内化水平以认同调节和内摄调节为主;其动机内化发展水平处于波动状态,年级上以“高―低―高”的趋势发展。李勇研究发现 [20 ],高中生整体动机自主性发展较好,学习行为倾向于自我决定。低年级好于高年级,年级越高,内在动机越弱;男生动机水平呈现“两极化”,女生更多的是自我控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学习动机内化特点的研究大部分是从整体特点出发研究,缺乏发展性特点的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以自我决定论为基础对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特点、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以及从内外两个方面(如社会支持、他人的影响、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等)来探讨促进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发展的因素,研究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实验研究较少。

四、国内研究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纵观文献,我国关于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和模式,今后应从以下几个研究方向继续深入探索:

(一)研究对象须要进一步扩大

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单一的城市学生或者农村学生,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外在动机内化的研究几乎没有。如何使监护人不在身边时留守儿童也能自主学习,这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二)研究内容须进一步完善

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如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外在动机内化水平研究等,很少有学者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因此有必要对某一阶段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完成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动态性研究,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还可以多角度探索外在动机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师生关系、学生(家长、老师)目标期望、学生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管理风格等,而不仅仅局限于个体能力、自主性和归属感三个理论方向。

(三)研究方法可更多样化

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而问卷研究中几乎都是自评问卷。其实也可以尝试他评问卷,更全面地收集资料。除了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上还可以尝试实验研究,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更具可操作性。

五、本次研究设计

鉴于当前学习动机内化研究存在不足,我们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学生学习动机内化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研究设计如下:

(一)研究对象

农村初中学生,其中又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探索农村初中学生(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内化现状、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学习动机内化的因素。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以行动研究为主,学习动机内化研究与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在自然状态下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动机内化研究,所有与本课题有关的人员均参与研究,包括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积极听取各方意见,收集相关的调研资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

(2)问卷调查法:取用信效度可行的问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影响动机内化的因素进行现状调查,采用自评与他评问卷相结合。

(3)实验研究: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干预策略,把学生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实施具体的干预行为。

(4)个别访谈法:对个别学习动机内化程度高的学生进行访谈,同时也与个别学习动机内化程度低的学生进行访谈,对比他们心理上、生活上存在的不同之处,同时分析各自现状形成的原因,寻求促进学习动机内化的方法。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内化水平进行整体性探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动机内化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探索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对同一年级学生进行跟踪研究,探索学习动机内化水平在各个阶段的变化特点。

(2)通过研究,找出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内化有利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动机内化的情境,并且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具体实践,同时对一些特殊个案进行个案分析,力求找到比较具体、可行、实际的对策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水平。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与前人研究不同,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关注农村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动机内化,着眼于农村教育。同时,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研究学习动机内化,更从多个角度探索外在动机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另外,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配合实验研究,确保资料收集更全面,研究方法更科学,研究结果更可靠。研究即将展开,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筠,仇妙琴.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综述――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论丛,2010.12.15.

[2]暴占光.大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研究[D].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7.01.01.

[3][4]李勇.动机内化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研究[J].校园心理,2010.04.01.

[5]陈志丹,晏艳琴.试析青少年自觉锻炼行为的养成.中国教育学刊,2011.06.05.

[6] [10] [12] [16]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 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7] [17] [20]李勇.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水平及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Deci,E.EL,RyanR M.(1985).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New York:Plenum,38-39.

[9]梁海梅等.成就目标对青少年成就动机和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5):332-335.

[11]金岐凤等. 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12,7(6):106-108.

[13]Deci EL.English.H.Patrick.B.C&Leone.D.R.Facilitaling internalization: The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4.62.119-142.

篇10

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媒”关系发生更为深刻的变革。范龙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提出“人媒交互与共生”的观点,即认为“人与媒介,注定永远处在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交互生成’的关系之中:人通过使用媒介而使媒介成为‘媒介’,媒介则通过被人使用而使人成为‘人’——人与媒介各自本质的获取,是双方彼此赋予的结果”[1]。这种“人媒交互与共生”是“人—媒”关系应追寻的理想境界。为了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培养媒介化社会中个体的媒介素养是极为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当前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虽成长于媒介化社会,但由于心智发展尚不成熟,故对媒介的认识与使用极易出现偏差。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对他们适应当前的媒介化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更在于促使其成长为人性完整而丰富、超越时代、与“媒”共生的未来人。联系我国实际,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尚未普及,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学校较之于家庭、社区等更具现实的可行性。目前,我国关于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专著等相继出现。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有关“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文献的梳理,旨在对这方面的研究作出简要总结与评述。

一、研究背景

1.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有待完善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欧洲,至今国内外均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英国学者DavidBuckingham提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2]我国学者张开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通过教育手段应该掌握的一种体验媒体、解构媒体、分析媒介讯息和制作媒介制品的技能和素养。”[3]媒介素养教育,即促使个体具备这种素养的教育,其在1997年由卜卫系统地介绍入我国。在这近二十年间,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研究数量——伴随媒介影响力的深入,相关研究整体上呈现出增长趋势(如表1);第二,研究内容——涉及概念界定、内容建构、施行原则、推行意义、问题反思、发展趋向等;第三,研究方法——既有理论思辨研究,又有实证调查研究;第四,研究思路——既有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又有对本土化理论构建与实施的思考;第五,研究视域——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初步体现跨学科视域的聚焦与融合;第六,研究对象——笔者通过整理2001年至今的460余篇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的主题,发现研究关注对象的多样化(如表2),特别是对于学生受众的研究,涵盖了“学前儿童”、“中小学生”、“青少年”、“高中生”、“独立学院学生”、“研究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生”、“英语专业学生”、“高职学生”、“军校学员”、“医学院学生”、“公安院校学生”等众多视角;第七,研究风格——选取的切入口较具体,贴近时代生活与研究热点;第八,研究呈现“不均衡态”——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关注“受众”较多,特别关注“大学生”与“青少年”群体。有关“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远多于“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即有关研究中具体到学校教育角度的较少,反映出研究“泛而不深”的特点;研究的地域差异较明显,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等。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开展起来。

表1 2001—2012年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数量统计

数据来源: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表2 2001年以来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期刊论文的关注对象类型统计

2.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开展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不仅是完善学术研究的需要,而且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大众传媒正在快速发展,甚至已成为国民经济第四支柱产业。”[4]而与之不相协调的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缺位。特别是在媒介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由于这种教育的“缺位”,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接触”媒介时,为其成长埋下隐忧——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对媒介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如下图);因“媒介问题”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案例增多等。学校对于中小学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中小学学校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性、持续性、强制性、制度化等特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学者就“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展开了研究。

图 未成年人最常用的电脑功能

数据来源: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于2004年11-12月所开展的“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

二、研究内容

1.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方面更为匮乏。因此,我国当前的研究仍在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媒介特点

媒介的形象化、娱乐化、商业化,同质化等特点[5],使青少年在面对媒介及信息时遭遇新的挑战。

(2)媒介接触状况

戴怡平提出:“媒介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效果是累积的,青少年的媒介接触影响其观念和行为的形成。”[6]当前中小学生接触媒介,特别是接触新媒介的人数、渠道、频率等均明显增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7年7月的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1.62亿网民当中,青少年学生比重已达35.8%。

(3)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中小学生所处的心理时期是复杂的,表现为:他们的社会性与主体性意识逐渐增强,但自制力欠缺,易受影响而盲信盲从;思想活跃、敏感,好奇心强;易偏激、冲动,产生逆反心理等。

(4)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当前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存在问题,表现为:在思辨层面,对媒介信息缺少辨别能力及主体性批判意识,进而导致非理性认知及行为;在技术层面,片面使用媒介的娱乐化功能,沉迷于“追星”与“网络虚拟世界”,而利用媒介获取、加工、创造、传递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足。

(5)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英国政府认为:“如果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与学生的基础教育正确结合,就能对他们成年后的‘公民性’产生巨大的有利影响。”[7]美国社会学者英格尔斯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的大众传媒接触与人的现代性有显著的相关,而人的心理素质或人格力量是国家获得现代化的基础。[8]现代社会在科技发展、媒介全球化与市场化的综合影响下,出现了去中心化、意义碎片化、商业利益化的传播浪潮。因此,现代社会中的中小学生更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以促成自己现代公民身份的转变。

(6)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伴随教育研究的深入,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真正作用不是让学生认识媒介并运用媒介,而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实现主体自身及主体间的多向度理解,体验视域交融的生命质感与美感,进而收获全面而丰富的生命内涵。

2.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整体上仍处于准备阶段。尽管一些中小学作出了积极尝试,但是影响尚未扩大。主要问题有:重视程度不够——迫于升学考试压力或受限于眼界;概念界定不明——例如,将“媒介素养”等同于“信息技术素养”等,而对“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其实施方向;具体规范缺失——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仍未建立规范;机制保障欠缺——中小学教师及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估考核机制尚未建立;教育资源匮乏——必要教学设备等硬件资源与专业师资、课程教材等软件资源配置亟待完成;师资培养不足——教师在职培训与师范生教育缺少系统性;社会协力薄弱——缺少相关社会力量的配合,较之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中社会团体及社区所发挥的显著作用,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显得力量单薄。

3.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1)宏观层面——引导与支持

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颁布相应的教育政策,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体系,从法律与制度的层面对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予以保障。具体来说,应引导传媒产业健康发展,并加强对媒介环境的监督,从而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推行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应提供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施行的宏观框架,建立媒介素养考核评估机制,支持完善相关资源配置,从而为其推行构建适宜的内部环境。

(2)中观层面——指导与辅助

①高校:应在研究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有益经验的同时,研究其本土化推行路径;积极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质资源与理论指导。

②社会组织:社会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建设应加强[9],不仅调动媒介机构的力量,还应成立专门的媒介素养培训与教育组织,以辅助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开展。

③社区:应成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补充。在我国,社区在媒介素养教育推行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甚微。伴随新媒体的出现,有学者还提出通过“实际社区方式”与“虚拟社区方式”共同推进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10],富有启发意义。

④中小学学校:是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主要场所。应加强与高校、社会组织、社区等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在职教师的媒介素养培训体系;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将教师与学生的媒介素养测评纳入到已有考核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媒介素养拓展平台,如,鼓励其参与校园广播台、校报、微博及网站管理等工作。

(3)微观层面——转变与交往

在“参与式文化”与“后喻文化”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应以真正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为前提,采取超越“保护主义”的态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往而非单纯的说教来实现,关注学生主体性反思意识及互识、共识的理解精神的生成。与此相关,周大勇提出青少年自主建构媒介识读体系的四个步骤:“知晓—分析—反思—行动”[11],对中小学教师具有启示意义。

4.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设计

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即可概括为媒介的“认识”与“运用”两个层面。[12]戴怡平认为其包含五个方面:媒介结构;媒介类型;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受众。[13]张新明等认为其包含三个方面:媒介知识、媒介信息认知能力、媒介信息意识和伦理道德。[14]关于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讨论,还未具体到中小学层面,但均可体现教育内容对“媒介”本身的超越。

5.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建设

(1)独立模式

宫淑红认为:“随着媒介消费的日益增加,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独立学科的趋势也日益明显。”[15]张开等认为:“在小学阶段,媒介素养可以独立课程的姿态加入小学课程体系,这样既能达到小学阶段教学互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分辨力和综合素质,又能达到丰富小学生生活和减负的目的。”[16]有学者提出:“媒介素质教育的所有目标只有在将其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时才能有实现的保障。”[17]在该模式下,还可讨论课程类别,如主修、选修、辅修等。

(2)融合模式

有学者认为,就我国实际而言,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更适合融合在国家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推行。陶营田提出:“国家新课程标准中的小学的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已经包含有媒介素养的成分。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18]已有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所作出的研究——李海源谈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李凤芹提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建议;也有学者探讨媒介素养教育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3)渗透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可通过“隐性课程”渗透实现或是融合在具体的活动中展开。例如,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报社等。

6.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模式

一是“网络型”,即由下而上自发推进;二是“纵向型”,即由上而下指引推进;三是“放射型”,即主要由个别机构推进,而后逐渐在中小学中推广。目前,“纵向型”模式得到较多学者认可。即应将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指导中小学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越性,上下协力承担此教育重任。

7.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享有媒介自由的同时,不为这种“自由”所奴役;促成教育的理解性[19]——由师生主体间理解发展到主体与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由人对媒介的理解拓展到人与媒介的交融与共生;促成社会的和谐——在社会参与中享有理性的自由与自由的理性。

三、研究不足

我国就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表现为相关论文、专著、论坛会议、调查项目、研究机构等的出现。例如,中青网开设“媒介课堂”专栏;“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召开;深圳举办“媒介素养进百校”系列培训讲座;上海成立首个媒介素质“青少年教育基地”;张洁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团队与黑芝麻胡同小学展开合作;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中心在长春市四五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

但整体上看,相关研究亦存在不足:起步晚,数量少,反映关注度较低;论述西方相关概况的理论研究较多,针对我国实际的实证研究较少;感性认识较多,批判性理论论证较少;热衷于关注新兴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忽视对传统媒介影响力的研究等。

四、研究趋势

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应在进一步明晰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开展,以全面理解媒介素养教育为前提,其中包括正确对待媒介的发展趋势。鉴于其重要性与迫切性,相关研究可能呈现出数量上增长的趋势;并应增加更多的实证调查研究;伴随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应逐渐转向重视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推行路径的构建;日后的相关研究会愈发体现出跨学科研究的趋势与优势,特别是心理学,其可能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开辟出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范龙.“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人媒交互与共生[J].国际新闻界,2011.7.

[2]蔡帼芬等.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7][16]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军林等.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6][13]戴怡平.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探索,2001.3.

[8][17]李琨.媒介素质教育与中国[J].国际新闻界,2003.5.

[9]刘虹.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

[10]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1]周大勇.在信息解构中确立主体性——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方法与步骤的探究.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12-7—9.

[1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1.

[14]张新明,朱祖林,王振.我国未成年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M].中国电化教育,2006.6.

篇11

1.挫折教育的概念

何谓挫折教育?向守俊等人认为挫折教育(又叫抗挫折教育、磨砺教育或磨难教育),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1];冯永刚等认为认为挫折教育即“磨难教育”设置困难或障碍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挫折承受力和自主力的教育活动;李海州、边和平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抗挫折承受力的教育”[2];张泽玲认为挫折教育是使被教育者懂得如何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提高被教育者驾驭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教育[3]。还有研究者认为:挫折教育其实是指对于个体(如学生等)的容忍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4]。挫折教育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此观点在基层教育者较多。他们认为,挫折的产生,特别是青少年挫折心理的产生是“由于需要的满足受到限制或者中断而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因此,挫折教育应该以正常人为对象,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挫折心理免疫力、提高人们的抗挫折能力为主要任务。概括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把挫折教育定义为: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使受教育者可以正确认识挫折,在挫折面前适时进行调整,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意识地防范挫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固化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愿望和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定的基础。

2.挫折教育的目的

挫折教育的目的何在?不同学者对此莫衷一是。张大均在《关于挫折教育思考》一文中指出,挫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挫折应对进行自我监控。《心理学百科全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挫折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广大青少年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心理免疫力,教会人们仿效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或者形成为适当的应变能力,以排除其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尽管关于挫折教育目的的说法不一,总的来说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不同学者对挫折教育的目的有着不同的表述,分别有耐挫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容忍力、抗挫折素质等。培养耐挫力是挫折教育的主要目的,耐挫力研究是挫折教育研究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李玲清的《论初中生挫折教育》、刘芳的《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张光明的《关于中学生挫折教育的探讨》和魏林的《中学生挫折教育的探究》等,都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和教育学生,进而提高他们如何应对挫折、承受挫折、忍耐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也有专门对耐挫力的理论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燕国材的《论耐挫力》、薛亚萍的《青少年耐挫力的培养》、李征宙的《论中学生耐挫力的培养》、李星的《高中生耐挫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董晓倩的《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状况调查与对策探讨》等,概括他们的研究发现都是关于耐挫力的途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对提高学生的耐挫力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国外的挫折教育研究普遍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心理耐挫折能力。美国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自立精神;英国则将挫折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在他们的家庭观念中,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的本领;日本,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把“野外文化教育”和挫折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近年来,日本还兴起了“失败学”,即“挫折学”。西方对于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对受挫以后的恢复力。其中最普遍的观点就是父母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西方教育界人士说,对孩子心理耐挫力的培养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可以自身从内心深处激发自我寻找幸福的本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挫折面前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3.挫折教育的方法

关于挫折教育的方法,耐挫力影响因素等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些可资参考的线索。郑日昌在《大学生心理卫生》中介绍了耐冲击力测验。本测验共10题,三个等级,以0、1、2分记分,总分在17分以上说明受挫能力很强;在10一16分之间,说明对某些特定的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弱;在9分以下的,说明承受能力很弱[5]。董晓倩采用心理耐挫力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郑州大学310名1-4年级本科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耐挫力整体水平偏低,情况不容乐观;积极应对与心理耐挫力呈显著正相关(r=.271),消极应对与心理耐挫力呈显著负相关(r=-.250)[6]。杨帆在其硕士毕业论文《挫折承受力教育影响因素的探究及对策提出》中编制了一份《中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并作了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验证了影响挫折承受力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增强中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方法和实施原则。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被充分地应用于挫折教育。[7]。葛明贵、赵必华等,通过对386名中学生的挫折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中学生的问卷得分略低于理论上的中等水平,说明中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8]。

不同国家对于挫折教育在方法上有同也有异。我国学校的挫折教育:一是课堂教学。基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挫折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让学生学习有关挫折教育的知识。二是活动课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指导下,我国在课堂教学之余还进行一些提高学生耐挫力的活动,比如在可以举行有关挫折教育的主题班会、有关挫折教育的游戏等等。美国学校的挫折教育:一是表扬慎重,批评更慎重。美国学校的教师认为重点表扬某个学生,会暗示别人比他差,使受表扬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傲气十足,增加学生间的不平等感,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误导。二是不跟别人比,多和自己较劲。美国学校从不主张学生作横向比较,而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单独培养,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了解,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三是重利轻名,追求实效。美国教师认为学生通过自我奋斗得到自己想要的是无可厚非的,同时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承受力[9]。德国学校的挫折教育:德国学校组织中学生参加‘磨难营’活动,这旨在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团队意识及正视挫折的态度,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能力。同时学校的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现实,如阴暗面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日本学校的挫折教育:学校有意识地对年幼的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刻意教导学生做一些家务劳动,如洗衣板,用扁担挑水,用煤炉生火,用石磨磨豆浆等,经过有意识的训练,提高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和技能,克服了“输不起”的心理障碍。中学规定每年都要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由学校、家长、社会共同组织学生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受锻炼,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本领[10]。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还有很多急需深入和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也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向守俊,张大均.关于挫折教育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5)

[2]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3.

[3]张洋玲.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8.

[4]王鉴.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0,(1).

[5]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17-22

[6]董晓倩.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状况调查与对策探讨[D].郑州:郑州大学,2005:34

[7]杨帆.挫折承受力教育影响因素的探究及对策提出[D].苏州:苏州大学,20O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