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5 09:29: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23-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的国家,原因不仅在于我国拥有黄河、长江、珠江等众多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水系,还在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的巨大落差。水能资源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的能源,也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因此水电资源是一种理想的能源的获取途径。但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升,特别近些年水电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地理环境趋于恶化,不少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水电事业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既能够充分开发水能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又能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能源开发的一个关键点。
1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积极作用,如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增加人工湿地等等。同时也存在消极作用,大坝、水电站等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势必会影响生态系统维持所需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这三大功能,进而扰乱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例如拦蓄河水,阻止或延缓水能从势能的转化;阻断鱼的洄游路径等。当这种影响超过一定限度时,特别是在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必然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改变局部小气候
水电站拦坝蓄水,水面面积扩大,蒸发量也将增大,从而提高了空气湿度,最后导致局部降水量增多。而且由于水相较于岩土比热容更大,水体对周围环境微气候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大面积水体代替了原先的陆地,通过升高最低气温、降低最高气温,减弱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从而对区域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水面比地面更加光滑,近地面大气运动所受到的摩擦力降低,风速将会显著上升。
1.2改变河流特征
大坝水库虽然有利于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流的理化性质。由于河流被拦截,流量减小,流速下降,水中泥沙提前沉积导致河床上升,水坝上游水位上升,下游水位相对下降。如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两水库可将40~50亿m3水量从汛期调至非汛期,使汛期水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由62%降到40%;而三门峡、黑石关、小董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比例由1950~1960年的60. 0%降至1986~1993年的45. 9%,而汛期沙量占全年沙量的比例却从84. 8% 上升至91. 4%,“小水带大沙”,影响到河床中泥沙输移和沉积[1]。
1.3破坏生物多样性
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河流水位上升,河流上游两岸处于水位线以下的陆地被淹没,某些地势较高的地方还可能形成孤岛,例如三峡水库蓄水,白帝城由“半岛”变成四面环水的“孤岛”。这对于陆生动物来说,栖息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不得不离开原有的地区而向外迁移,而一些生长在河流两岸地势较低处的陆生植物也会被上升的河水淹没而死亡。另一方面,由于水库上下游水深的变化,以及拦蓄河水导致的河流理化性质如流速、水温、含氧量等的变化,水生环境发生改变,水生生物也可能被迫迁移或者由于不适应而死亡。此外,大坝隔断大江大河,对一些洄游性鱼类的种群繁衍造成威胁。
1.4诱发自然灾害
水电工程改变了当地的地质构造,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为地质灾害。水库诱发地震的两种主要机理,第一种是水库蓄水后水体重力产生的静水压力对坝区地下岩体的加载,造成岩石断裂错动而引起地震;第二种机制是由于水库蓄水造成岩石中孔隙压增大有效应力下降而引起岩石破裂错动产生地震[2]。另外,水库水位上下急剧变动,水体对坡地的压力加大,也会促使斜坡和岸坡发生滑坡。
生态环境的好坏与否决定了水电开发的效率和持久性,生态环境一旦恶化也必定会影响水电工程的正常运作。例如,如果一条河流水体受到污染而严重酸化,则会对发电机组造成强烈腐蚀,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大大增加了维护工作,并且极易使设备故障而导致严重后果。如果水电站由于开发不当导致周围土壤结构性质改变,将会对大坝的稳固性造成威胁,严重者可能溃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保障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只有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才能充分保障可持续发展。
因此,生态环境和水电开发的影响是相互的,也是多方面的。
2协调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突出强调了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对于水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做好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3]。
协调好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端正态度,加强生态环保意识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日益剧增。面对水电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水电工作者不应该想着如何逃避责任,而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小化。既不能为了发展水电而盲目的破坏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水电事业。近年来,全国各地大肆修建水电工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对许多无证开发的水电站不置可否,甚至是开绿灯,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乱建、违建的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一些水电投资方,要么打着法律的球,要么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置若罔闻。政府以及水电建设方、投资方的观念不端正,履行责任不自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首先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3]的原则,要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社会的失责,也是对子孙后代利益的损害。
2.2提高效率,建设科学的水电工程
“合理可行型”工程规划 在水电工程的设计阶段,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结合测绘、地质、水利水电等专业部门,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合理规划设施结构布局,把工程建设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工程的设计要科学可行,还要做到不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比如水电站横断大江大河时,设计洄游鱼类安全过坝通道不影响其繁殖。
“环境友好型”工程施工 水电建设是大型而且相对长期的工程,在施工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尽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得随意占用耕地、林地,对可能影响到动物或者珍稀植物进行就地保护或者迁移。在水电站建设期间,大量建筑材料需要运输,材料的原产地和堆放地都会对陆地生物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应尽量减少受影响的陆地范围,并提供实物支付或等价替换的保护措施[4]。工程竣工后,应进行环保验收,验收通过后才能投入正式使用。
“生态协调型”工程运转 水电工程必须要与生态环境长期协调共存,制定一套合理的运行机制,才能使水电开发取得的效益最大化。水电站的运行要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合理调节流量,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和生物生存情况,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此外,水电开发还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如瑞典和欧盟的“绿色水电”认证制度,美国的“低影响水坝”评估,对我国的水电开发具有重要指导和参考意义。
3结语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大规模开发修建,正是社会对能源的强大急切的需求造成的。协调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溯之根本,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水电工程的负担也就相应减小,由此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会减轻。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只有高度重视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水电事业才能健康、高效的发展,才能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麻泽龙,谭小琴,周伟,等.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广西水利水电,2006(1) :24-28.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排名远远落在后头,而在社会大发展过程中,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峻,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一、森林生态功能价值与森林生态效益价值
(一)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森林具有天然的生态功能价值,其对周围环境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森林在土地荒漠化地带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可以起到保持水土平衡的作用,在干旱的地带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在气候严峻的地带还可以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等等。
(二)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森林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具有森林生态的效益。例如,比如利用农田防护林来对周围环境进行调节能够实现农田增产,增产的量就是农田防护林产生的森林生态效益价值。
二、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自1998年我国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以来,2016年我国南方有再次发生特大型洪水,受灾面积约为14个省份,直接经济损失137亿元,不仅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影响,还对人民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相关研究表明,过度开采森林以及乱砍滥伐是造成洪水灾害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退化面积约为90万平方米,占现有草地面积高达3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8.2%,上述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醒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森林资源匮乏是引起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我国政府以及人民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森林工程建设,但还是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探索与努力。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世界标准水平的23%,与世界水平相差悬殊,因此必须进行不断的努力,利用科学的手段对森林资源覆盖率进行有效提高。成熟林和过成熟林是用材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上述木材蓄积量呈现出大幅度下降趋势,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导致树木数量锐减,按照当前消耗速度,地球上的树木使用量仅剩7-8年。因此,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势在必行。退耕还林是增加森林覆盖面积的有效手段之一,对该种手段进行合理利用可促使荒漠化面积进减少,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三、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
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存在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的现象。具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我国大约有400多种的野生动物长期处于饱受威胁的状态,濒临灭绝。更不要说是世界上的所有野生动物了。野生动物的身上一般会带有很多的传染病,人类食用之后会出现生命的危险,并且,由于病毒的传染性很强,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威胁,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科学研究表明,艾滋病就是由于人类食用森林中灵长类动物所造成的,最后导致一场世界性的灾难。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与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之上,我们应该对其进行保护,而不是大肆迫害,不能够随意的捕食与杀害。而禁止违法捕杀以及食用野生动物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对人类自身安全的维护。
四、增生态保护意识的意义
(一)保护生态系统完整和多样性。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以植物、动物、微生物为主的生物因素以及包括阳光、水、土等生态系统构成的非生物因素两部分,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表现出多样性,一般来说,当生物的种类越呈现多样性的时候,生态系统就越具有稳定性,能够获得更好的可持续性发展,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被人为地进行破坏,出现种类减少,将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甚至引起整个生态圈的崩溃。
(二)保护森林生态能够为我国带来很强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之上的,这就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的后果就是我国的自然资源越来越紧张。为此,我国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促进我国的发展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前进,为我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生产开发与对自然环境的利用维持在平衡状态,尽量使得利用少于开发,维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状态。
(三)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自然环境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想人类能够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大自然的被破坏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对人类的生产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而基础上进行人类的生产活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吐曼河维吾尔语意译为“雾河”。地处东经75°30′—76°15′,北纬39°25′-39°36′之间。是塔里木河流域喀什噶尔水系克孜河北边支流之一。发源于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是一条典型的泉水河,河源在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沿河经过疏附县、喀什市,河流末端汇集在红旗水库,全长77.6km,集水面积48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26×108m3,流量常年稳定在3~5m3/s,控制灌溉面积23万亩。担负着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和部分居民生活用水的职责,具有供水、排水、景观、防洪等多重功能。
一、吐曼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吐曼河蜿蜒曲折,水流缓慢,两岸多自然生长的植被,原生态环境良好,两岸分布着两阶级地及宽窄不等的漫滩,阶地陡峭,河床低洼。吐曼河由于受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气候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污染严重,硫酸盐、总硬度、矿化度等天然水化学指标本底值较高,且随着流程的延长逐渐变大,到下游红旗水库时各项水化学指标已远远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
(一)从城市发展角度
喀什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城市。1996年以来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国民经济一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喀什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喀什地区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加快,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佳的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视。吐曼河穿城而过,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喀什市城区建立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条件,吐曼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丰富,两岸旅游业开发可为喀什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
吐曼河属泉水河,流经喀什城区长达20公里,在喀什市的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喀什市的“母亲河”,是南疆少有的穿城河之一。随着喀什市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吐曼河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沿河两岸垃圾成堆、道路破旧,建筑物陈旧破损,严重影响了喀什市各族人民生存居住环境。吐曼河已经成为自治区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并且由于吐曼河是跨市县的河流,下游疏附县两个乡及伽师县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条件艰苦,一直将受到严重污染的吐曼河河水作为饮用水源,已经严重影响了下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所以,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环境的影响角度
严格意义上说,水系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但随着吐曼河污染的日益严重,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了。滥采地下水,改变了城郊湿地的生态功能,影响了湿地的生态效用。一块湿地的价值比相同面积的海洋高58倍,而湿地的功能被改变,将带来灭顶之灾,造成水生态和物种的衰退。无节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仅使昔日的湿地迅速变成干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地层沉陷,因此吐曼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四)从生态景观角度
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特色景观,在环境中尤为重要。吐曼河改造完成后,喀什市的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四个百分点,因此,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改善喀什市城市环境最佳措施之一。
二、吐曼河生态环境现状
吐曼河的上游、下游均地处干旱区,荒地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及汛期对土壤的冲刷。
三、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一)自然因素
干旱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吐曼河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协调性差、易遭受破坏并难以恢复,表现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征。
(二)人为因素
1.认识问题。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恢复再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在长期拓展绿洲的进程中,缺乏对山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重要性的认识,更忽视了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2.流域规划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长期以来,由于财力支持不足,流域规划滞后,跨区河流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不仅给水行政管理造成困难,在河流两岸上随意扔垃圾及排放生活污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
3.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满足人类需求、生存和经济活动,不断拓展绿洲、新辟或扩大绿洲的同时也改变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加剧了下游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
4.经济实力不足,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中引发新的生态退化治理不力。
四、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但社会对环境的意识却十分薄弱,尤其是生态问题,应继续加大宣教力度,通过提高政府的生态环境意识,促进政府在形成信息过程中采取科学决策,全面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
(二)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要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定期检查,向社会公布。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世纪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协调行动。
(三)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要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加快制定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强大舆论。
关键词:吐曼河 生态环境保护
吐曼河维吾尔语意译为“雾河”。地处东经75°30′—76°15′,北纬39°25′-39°36′之间。是塔里木河流域喀什噶尔水系克孜河北边支流之一。发源于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是一条典型的泉水河,河源在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沿河经过疏附县、喀什市,河流末端汇集在红旗水库,全长77.6km,集水面积48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26×108m3,流量常年稳定在3~5m3/s,控制灌溉面积23万亩。担负着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和部分居民生活用水的职责,具有供水、排水、景观、防洪等多重功能。
一、吐曼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吐曼河蜿蜒曲折,水流缓慢,两岸多自然生长的植被,原生态环境良好,两岸分布着两阶级地及宽窄不等的漫滩,阶地陡峭,河床低洼。吐曼河由于受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气候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污染严重,硫酸盐、总硬度、矿化度等天然水化学指标本底值较高,且随着流程的延长逐渐变大,到下游红旗水库时各项水化学指标已远远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
(一)从城市发展角度
喀什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城市。1996年以来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国民经济一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喀什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喀什地区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加快,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佳的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视。吐曼河穿城而过,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喀什市城区建立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条件,吐曼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丰富,两岸旅游业开发可为喀什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
吐曼河属泉水河,流经喀什城区长达20公里,在喀什市的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喀什市的“母亲河”,是南疆少有的穿城河之一。随着喀什市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吐曼河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沿河两岸垃圾成堆、道路破旧,建筑物陈旧破损,严重影响了喀什市各族人民生存居住环境。吐曼河已经成为自治区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并且由于吐曼河是跨市县的河流,下游疏附县两个乡及伽师县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条件艰苦,一直将受到严重污染的吐曼河河水作为饮用水源,已经严重影响了下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所以,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环境的影响角度
严格意义上说,水系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但随着吐曼河污染的日益严重,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了。滥采地下水,改变了城郊湿地的生态功能,影响了湿地的生态效用。一块湿地的价值比相同面积的海洋高58倍,而湿地的功能被改变,将带来灭顶之灾,造成水生态和物种的衰退。无节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仅使昔日的湿地迅速变成干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地层沉陷,因此吐曼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四)从生态景观角度
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特色景观,在环境中尤为重要。吐曼河改造完成后,喀什市的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四个百分点,因此,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改善喀什市城市环境最佳措施之一。
二、吐曼河生态环境现状
吐曼河的上游、下游均地处干旱区,荒地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及汛期对土壤的冲刷。
三、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一、吐曼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吐曼河蜿蜒曲折,水流缓慢,两岸多自然生长的植被,原生态环境良好,两岸分布着两阶级地及宽窄不等的漫滩,阶地陡峭,河床低洼。吐曼河由于受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气候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污染严重,硫酸盐、总硬度、矿化度等天然水化学指标本底值较高,且随着流程的延长逐渐变大,到下游红旗水库时各项水化学指标已远远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
(一)从城市发展角度
喀什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城市。1996年以来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国民经济一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喀什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喀什地区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加快,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佳的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视。吐曼河穿城而过,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喀什市城区建立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条件,吐曼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丰富,两岸旅游业开发可为喀什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
吐曼河属泉水河,流经喀什城区长达20公里,在喀什市的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喀什市的“母亲河”,是南疆少有的穿城河之一。随着喀什市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吐曼河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沿河两岸垃圾成堆、道路破旧,建筑物陈旧破损,严重影响了喀什市各族人民生存居住环境。吐曼河已经成为自治区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并且由于吐曼河是跨市县的河流,下游疏附县两个乡及伽师县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条件艰苦,一直将受到严重污染的吐曼河河水作为饮用水源,已经严重影响了下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所以,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环境的影响角度
严格意义上说,水系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但随着吐曼河污染的日益严重,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了。滥采地下水,改变了城郊湿地的生态功能,影响了湿地的生态效用。一块湿地的价值比相同面积的海洋高58倍,而湿地的功能被改变,将带来灭顶之灾,造成水生态和物种的衰退。无节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仅使昔日的湿地迅速变成干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地层沉陷,因此吐曼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四)从生态景观角度
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特色景观,在环境中尤为重要。吐曼河改造完成后,喀什市的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四个百分点,因此,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改善喀什市城市环境最佳措施之一。
二、吐曼河生态环境现状
吐曼河的上游、下游均地处干旱区,荒地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及汛期对土壤的冲刷。
三、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一)自然因素
干旱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吐曼河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协调性差、易遭受破坏并难以恢复,表现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征。
(二)人为因素
1.认识问题。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恢复再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在长期拓展绿洲的进程中,缺乏对山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重要性的认识,更忽视了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2.流域规划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长期以来,由于财力支持不足,流域规划滞后,跨区河流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不仅给水行政管理造成困难,在河流两岸上随意扔垃圾及排放生活污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
3.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满足人类需求、生存和经济活动,不断拓展绿洲、新辟或扩大绿洲的同时也改变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加剧了下游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
4.经济实力不足,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中引发新的生态退化治理不力。
四、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但社会对环境的意识却十分薄弱,尤其是生态问题,应继续加大宣教力度,通过提高政府的生态环境意识,促进政府在形成信息过程中采取科学决策,全面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
(二)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要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定期检查,向社会公布。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世纪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协调行动。
(三)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要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加快制定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强大舆论。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环保要深入人心,启发式的教育可以更加有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环保是一项终生事业,当教育启发人们环保意识时,生态环境就可以持续不断的改善。当小孩子从小就拥有环保意识和行为,那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将取得持续发展。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概念、意义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概念
生态保护,保护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由于人类的过多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不再能自然协调,产生了很多自然灾害。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态保护的实质是人类与自然资源摄取平衡的一种过程,生态保护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空间,这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生态保护不是一个名词而更像是一个动词,你我积极参与其中的行动。环境教育是进行生态保护的第一步,只有接受和感同身受的人们才知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才能身体力行的进入环保事业中。环境教育是每个人生活在地球上都要接收的一堂课,环境教育通俗易懂,不是之于课堂教师的学习,是身边可以切身感受的一堂课,是终身受益,造福后代的教育。环境教育可以是身边公园的文明标语,亦可是学术研讨会上激烈的辩词,环境教育不分大小,环境教育可以带动全员促进生态保护。
(二)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意义
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生态保护就是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相尊重,生态保护是在人们已经破坏生态环境前提下提出的一种观念。是在生态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后,人们自觉意识到危机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行为,生态保护不是一个阶段性过程,而是持续的过程,环保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生态保护,只有大力宣传进行环保教育,让人们普遍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的持续发展。环境教育要深入浅出的进行引导。环境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的人们环保意识的觉悟,从小就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让人们从小就培养良好习惯。环境的教育就是重在让人们了解环境对于每个人意味着什么,人类身处的每一个景色,吃的食物,穿的衣裳种种都是与大自然密不可分,通过实时性环境教育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生生态保护和环境的教育教学策略
(一)深化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习的母本,深化教材内容,把生态保护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表述给小学生听,改变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传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本中能看到身边生态保护的行为及破坏环境后生态的景象,学生能够在课本中读出生态保护是与每个人体息息相关,与大家平时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态环境的神奇和破坏环境后所引发的恶性影响。通过思考和反思来理解生态对于我们来讲是什么,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阅读是环境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课堂上所接受的东西主要都是被动的,与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课本编材有着重要的关系,那么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阅读,让学生主动去接受环保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关于生态环境的视野,使生态保护更加深入学生的心中,阅读也可以更加符合每个学生对环保教育的理解,读学生喜欢的环保类型教育能够让学生持续关注生态保护并参与其中。增加兴趣了解的同时,学习更多环境保护知识。
(三)展开专题讲座
开展专题讲座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社会上有这么多杰出的环保人士,在讲座中每个主讲人都有着关于环保事业的不同理解,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环保事业领域里做出很好的成绩,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去学习。在生态环境专题讲座是应更加着重针对主讲人自身参与的环保事业为核心进行讲解,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们感同身受。
(四)加强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的行动当中,让学生们感受到环保事业就是深处在身边的点点滴滴,加强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参与环保事业,积极开展每周环保一行。让父母引导孩子开展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还可以使家长们提高保护生态的意识,开展课外活动中孩子所进行的每一项环保行动都会增加孩子心中的成就感,这对于素质教育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生态保护关系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回归天然保护生态。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个参与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进行对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中我们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首先教课的老师就是热爱自然,生态保护的参与者,老师以身作则可以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授课的内容一定要言简意赅,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让学生接受环保教育。在社会环境中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出模范的榜样。通过以上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们能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地球家园。
作者:李琳琳 惠兴科 单位:云南省曲靖地区宣威市普立乡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陈衍,李海洲.石漠化地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83-1
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保持文化生态平衡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引发了对文化生态保护的几点理论思考。
1 文化生态的现状
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一种历史现象,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人们普遍认为,人类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是在人类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并且具有集体创造与传播符号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过去高速发展的五十年间,随着全球化进程而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民间文化每年都在快速地消失。比如戏曲,历史上我国曾有戏曲394种,而2004年我国戏曲品种仅为260种左右,短短几十年间有134中传统剧种消亡;比如手工艺术中的木板年画如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广东佛山等都面临着危机,有600多年历史的佛山木版年画只剩下“冯均记”在苦苦支撑。比如蚕桑生产民俗,随着各种服装加工的兴起,劳力转移,2002年养蚕户占总户数比例已下降至24%,这种现状已经表明我国的文化生态已经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文化生态的发展失去平衡,必将导致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因此,文化生态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2 文化生态的价值
文化作为一种逝去的历史,又身处于自然和现实的互动中不断创新,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并由此激发他们对文化多样性及人类创造力的认同。
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的宝贵财富,它对人们的精神力量影响最为突出,比如中华文化涵盖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使得中华儿女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使所有中华儿女为之骄傲、为之自豪。同时,认为,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人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在历史中文化最为倚重凝聚力和向心力产生了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这不得不说是文化力量所起到的作用。
3 文化生态的保护
要对文化生态进行保护首先要从观念上抓起,要使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到文化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全民参与,由国家介入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采取多种措施来实施文化生态保护计划:
3.1 给文化注入商业元素
利益是永恒也是最直接的诱发点,也是现如今常用的保护文化的方式,比如开发旅游风景区,既达到了获得利益的目的,又达到了宣传保护的目的;在当地举办商业目的的展览或演出,将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加工再造后进行演出,借此将原始的社会维系作用和深层社会内涵传递出来。虽然这种保护方式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性,但不可否认的,这是一个目前为止最为可行的方法。
3.2 申请“世界非物质遗产”
这是一个非常有利于提高知名度的方法,请专家对当地文化进行评估,发展旅游,从国家的角度上设置保护区,将该文化很好的保护起来,保持整体性和完整保存文化的原始性。
3.3 保护文化传承人
文化是由个人和群体创造的,是一个区域或群体共同的文化情感的表达,为了他的不断延续,传承人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传承人的选择和保护也是极其重要的。传承人在情感上与文化是高度统一的,并且能在文化价值上获得最大的共鸣和认同,但注意不要模糊焦点。传承人只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人文氛围才是文化的真正核心。
3.4 政府的积极鼓励各种文化传承方式
政府鼓励民间职业团体参加各种形式的表演比赛,设置国家认可奖项,以此提高文化和艺术的水平;另外在小学院校,最好在文化原产地开设相关课程,打造文化氛围并且引起当地人对文化的重视;鼓励成立传习所,进行专业的师徒传承,对传承人的培养给予经费资助。
3.5 创新和发展文化
人们对代代相传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但是时代在发展,只有文化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该文化才能长盛不衰。人类将文化创造出来,也一定能将文化进行发展和创新直到与时俱进,只有如此,文化才能成为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文化。
4 结束语
文化是发展的,它具有独特性、开放性、本土性等特点,因此对于文化生态的保护尤为困难,应当从实践出发进行文化生态保护理论建设,不能凭借个别对象的特殊性就进行说明和定义,文化生态保护计划必须具备一般的普世价值,不能泛泛而谈。从一开始我们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尊重和善待生活中的文化,也要学习汲取其他文化的长处为己所用,努力创造更新陈腐的文化糟粕,留下文化精华,保护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朱以青.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可持续发展——兼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
[2] 刘登翰.文化生态保护的几点理论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
[3] 马建华.文化生态保护的理念与方法[J].福建艺术,2011,
(5).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之一。由于多年来过于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而生态环境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自然资源被人类不合理地开发,从而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发生,如水土流失、草地沙漠化、泥石流、沙尘暴等。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是目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颇多,在制定与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研究。由于涉及到生态补偿载体多样、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复杂、补偿范围确定难度大等问题,使得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个案分析,而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并未形成健全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来探讨建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一、我国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生态补偿措施还尚不能满足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还不能够有效地调节生态保护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环境的破坏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生态保护者的经济利益和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一)生态补偿机制缺乏系统的制度设计
目前,我国对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尚没有统一的法律政策,各地区的补偿措施取决于决策者的意愿及该地区的当年财政预算状况。另外,由于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还处于初步的形成之中,林业、农业、水利、发改委、财政等不同部门都是根据各部门的职权和利益来开展生态补偿的实践工作,以至于生态补偿政策较多,统一的国家生态补偿制度难以形成。
(二)补偿范围方法的界定不科学
生态补偿范围主要是指应该得到补偿的地域范围。我国现行的生态补偿实践中范围的界定尚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方法,通常确定的依据是河流上游区域、江河源头,或林区、山区和矿区等,边界范围较为含糊,与生态补偿中要保障生态服务功能的持续供给目的关系不明确,从而导致了补偿责任的不明确,使得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供给得不到保障。
(三)政策效果不明显
当前,生态补偿资金的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效果还没有直接挂钩,尚没有建立起生态保护效果的评估机制与监管机制,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受偿者的责任不明确。尽管国家与各级政府投入了高额的生态补偿资金,但是目前的情形却是生态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还在不断加剧,生态退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生态补偿机制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就是将生态保护的外部性经济内部化,使得生态保护者能够享受到保护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其相应的费用是由生态保护成果中的受益者来支付,从而通过制度设计来实现生态功能这一特殊的“公共产品”,使保障生态功能的投资者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以此鼓励“生态服务功能”产品可持续性生产,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补偿机制
根据我国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征和生态安全的需要,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为科学基础、受益者补偿、生态保护者者受益等原则,来建立符合各区域实际情况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人类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态系统中得到的各种利益。生态补偿最直接的一个目的就是保护上述各种功能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所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设计生态补偿制度中的重要科学基础。受益者补偿也就是通常说的“谁受益,谁付费”。生态服务功能可以看成是一类特殊的公共产品,因此,按照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享受产品和服务的个人与社会应该向提供该产品和服务的人付费。生态保护是一种强外部性经济的活动,若不给予生态保护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则会影响他们保护生态的积极性,造成生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很可能会导致生态服务功能的退化,使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所以要对生态保护者给予一定的经济鼓励,使生态保护不再仅仅是政府的强制和整个社会的公益事业,更好地鼓励人们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中。
(二)科学确定生态补偿的地域范围
不同地域的生态系统有着不同的生态服务功能,有些地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弱,而有些地域单元则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由于保护生态功能是生态保护的目的,因此确定生态补偿的地域范围时,必须以生态服务功能为基础,来评价不同地域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并根据其重要程度来确定生态补偿的先后顺序。
(三)建立生态补偿金额的合理核算方法
生态补偿金额的确定应考虑到的不同因素有:一是,由生态保护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譬如通过野生动物破坏的居民农作物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为了保护生态功能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如水源保护区域不能发展某些高污染的产业、沙尘暴控制区限制或不能放养牲畜,由此给农牧民带来的经济损失。三是,生态保护的投入,如用于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补偿,保护天然林的补偿,和用于生态保护的人力、物力和管理费用等。
参考文献:
[1]黄毅华.和谐社会视野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刘丽.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0
[3]李晓光等.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J].生态学报.2009
[4]曲福田等.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孙新章等.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J].资源科学.2006(7)
[6]赵春光.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7]李沙.区域生态补偿立法探析[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8]侯超芳.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探讨[D].太原:山西大学.2013
[9]陶建格.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现状与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2(4)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进行林业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前提,有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较高的重视,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在现代经济背景下,需要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行认识和了解,并且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高效合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
1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强化思想认知
思想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为的执行力。想要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对林业经济发展进行推动,就需要充分地对林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进行了解。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工作具有多元、复杂的特点,需要多个部门及社会群众共同参与其中,实现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思想基础。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强化对于林业经济企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一些先进设备及技术的引入,对人工补植方式合理地运用,将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空缺区域进行高等树种的补植,对林业生态系统结构进行完善,有效地提升林业经济的生态效益[1]。
2制定合理规范的生态保护制度
想要使林业经济发展在生态保护的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推动,就需要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制度作为支撑,并且结合多个不同岗位的相互协调、良好配合,才可以完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目标。对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以及确定林业经济发展的评估标准和监测内容,保证森林保护执法队伍的高素质,让有关专业人员可以对林业资源进行实时监控,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同时,提高对林区过度开垦及采伐行为的惩处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3遵守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进行高效合理的林业资源配置
通过选用合理的林业资源高效配置模式,可以实现生态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能够一直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林业生产发展,在建设过程中本着适地适树原则,对林木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升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其中,所谓适地适树,就是指林业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在适合种植乔木的地方不种植灌木,而在适合种植灌木的地方则不进行乔木的种植。通过适地适树的建设原则将林业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林业生产的经济及生态效益。例如,有些地域主要是低山地带及汉水谷地的特点,故此可以尽量选取茶、油桐、杜仲和山茱萸等与地区相适应的经济树种,由此将该地区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展现出来,从根本上做到对水土流失的预防,最大限度地提升林业产业的经济价值;在进行一些不具备天然落种更新的落叶松人工纯林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选择混交林的建设,如将樟子松、云杉块状等混合,通过对树种组合的优化、林龄结构的科学配置,能够更好地进行优质绿化苗木的培养,继而在进行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落实生态保护理念,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2]。
4推动林业旅游业的发展,加强生态及林业经济协调
在林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能依靠供应木材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产品获得收益,并且可以通过对林业旅游的发展促进林业经济建设。所以,有关林业单位应该具备优质的林业资源保护意识,通过对林业资源的利用,创设一个具有趣味性的娱乐休闲场所,并且通过林业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较高的经济价值建设。因为林业旅游从本质上分析是国内扩大内需及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可以为各林业单位的发展建立一个优质的空间。所以,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林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大幅度地强化林业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林业经济效益,保障林业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3]。
5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
1草原生态保护现状
1.1草原生态现状
青海省是我国草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畜牧业是当地人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当地人民总收入的90%以上。长期以来牧民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拼命扩充牲畜的养殖数量,造成过度放牧,对草原超负荷地进行放牧和开采,使得草原出现了严重的草地退化现象;再加上草原上的兔虫鼠害等啮齿类动物的危害,加速了草原的水土流失。草原植被的缺失导致防风固沙能力下降,一下雨,大量的泥沙被冲入河道,造成湖泊河道泥沙含量不断增加,导致湖泊范围缩小,到了干旱季节,甚至导致河水断流。而草地退化,严重影响牧草质量,从而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如此以来,形成恶性循环。
1.2草原生态保护现状
牧民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与促进发展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国家也相继出台了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以及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等相关政策,大力提倡和激励牧民们进行草原生态保护。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当地人民文化水平不高,除了放牧没有其他工作技能,只能通过纯体力劳动打散工挣取微薄的收入养家。在保护生态奖励基金和补助资金的发放落实上,也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甚至不能及时发放到位,对牧民的生活造成影响,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牧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牧民为了养家糊口,会继续偷偷扩大养殖,使生态保护不能顺利实施。
2加强草地生长环境治理,维护草原生态平衡
草地作为一种可持续更新的资源,只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治理,人为地为其提供适合生长的条件和保护措施,才能够充分发挥草地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找到草地退化及水土流失的原因,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落实实行。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造成的草地退化,应当利用退牧还草和牧区移民的方式,实行部分区域禁牧或者休牧的管理,对草地进行休整以及管理,逐渐恢复草原的植被覆盖率。由于草原兔虫鼠害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要积极治理啮齿类动物对草地的危害。同时对草地退化,土壤营养流失造成土地板结的地区进行松土耙地,改良施肥。积极进行草场水利设施建设,为缺水地区进行节水灌溉,保证草地牧草的生长。加快草原牧场农牧业现代化技术发展,利用现代空中草籽补撒技术对草地进行补种,运用现代化的大型收割机械对牧草进行收割储存,作为冬春休牧季节家畜的饲料储存。发展当地生产力的同时,对草原进行修整和保护,促进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3加大草原生态监管力度,实行草场承包到户
随着草原生态保护的形式越来越严峻,国家各级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草原生态的监管力度,通过国家出台的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及各种补助资金的政策,大力实行草场承包到户,将生态保护的责任落实到各家各户。并通过先进准确的科技手段,对牧区草场植被情况和家畜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对草场的生态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从而对草原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便相关部门做好休牧或者禁牧的整体规划,号召草场承包的牧民进行相应牧区的禁牧或者休牧工作的配合及实施。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及休牧补助资金的政策,保证对休牧或者禁牧的牧民们进行奖励款项和补助资金的及时发放,并另外计算牧民的经济损失,为其提供更多的补助和保障,来保证牧民的正常生活水平。
4发展畜牧业的相关产业,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1 体现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林业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林业发展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它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如果片面追求林业经济效益而破坏林业生态环境、就会导致林业产业陷入昏乱状态,林业生态环境被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会更加尖锐,这显然是违背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而忽视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会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和作用。我国林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需要依靠林业经济的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调动林业经营者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林业经济和林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林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1.2 充分发挥人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观能动性
哲学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应该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刻认识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善于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努力做到以最小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创造良好的林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林业生态科技研究,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去,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效益,始终坚持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从事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林业经济活动必然涉及到林业生态环境,人类应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守自然规律,如按照林木的生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采伐时间和方式,人类活动不能超越林业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1.3 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普遍联系
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资源安全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林业生态环境不仅与林业经济关系密切,而且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人们的居住环境、气候变化紧密联系。林业建设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使林业的生态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关于群众观点的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充分发挥林区群众的作用,天然林、公益林的养护和经济林的推广和种植都离不开林区群众。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提高林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林业生态环境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保障农业生产,同时改善林区周边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们的生活的幸福指数创造了条件。
1.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发展观。因此,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党的十报告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正确处理好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关系,是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与个体关系,是大厦与基础的关系。人类要提升生态伦理关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林业产业体系,使林业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能够共同发展,在拥有优美的林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挥林业在增加农民就业增收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推动林业服务于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1.5 蕴含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蕴含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古代人在利用林业资源中也有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如儒家的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其中就要求遵守林木的生长规律,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林木采伐。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关于林业环境保护的生态智慧可以借鉴,在当前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对其进行继承和创新,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林业发展状况,按照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研究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可以从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研究、创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产业管理等方面来完善和创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在长期的发展林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经验,不断探索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制定生态与经济双蠃式林业发展战略,妥善处理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林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资料显示,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年造林57.16万hm2,森林改培3.33万hm2,森林抚育175.13万hm2,1.15亿hm2森林得到有效保护。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制约着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2.1 未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保护意识
哲学认为,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部分地区和群众尚未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建设意识,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这就阻碍到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一是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宣传不够,使林区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偷砍滥伐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林业具有商品生产的属性,部分地区为了获得林业经济效益,对在林业发展过程中‘‘重用材,轻护林”的现象没有加以引导。二是对林区的生物多样性重视不够,有些地方采用单一林木品种培育模式,缺乏林下经济意识,因此浪费很多林地空间,没有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结构,森林增长量与消耗量比例不合理,导致森林生态功能下降。三是利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的意识不强,我国对林业生态保护科技成果的推广不够到位。
2.2 群众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群众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努力使群众获得更多的生态经济效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体现,但实际的情况是贯彻不力。一是目前林区群众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基本上是由政府的号召和行政力量的推动,但是按照林业的发展规律,这样的群众参与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部分林区的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部分林权所有者不能按规定获得国家的生态补偿,林农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严格依法实施管理经营,导致公益林建设效果不佳。三是林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林场职工应该既是森防工作者又是森林的保健工作者,然而对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培训较少,不利于他们开展林业生态保护工作。
2.3 未实现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
结合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增长较快,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大,但是林木生长量较低。我国现阶段的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只达到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1%,而人均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这种供需的不平衡是人类活动造成林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实现林业生态建设质的发展的阻碍因素。二是林业生态保护科技的研究仍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较低,林业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水平尚待提高。三是林业产业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后劲不足,林业生态保护激励机制不健全。生态文化体系初步构成,但要实现党的十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格局,还需要以林业产业为支撑、全社会共同努力繁荣林业生态文化。
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所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应该针对当前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优质、稳定地持续发展。
3.1 增强科学的林业生态保护意识
—是强化群众的林业生态意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通过政府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推介,增强群众的林业生态意识。大力宣传生态林业的重要性以及内涵,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意识,是建设好生态林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要获取长远的和宏观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从单纯地追求提高经济效益转为追求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使产业与生态相互促进,同步提高。所以,要转变传统林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林业生态保护的观念。在农村中推广新能源的应用,降低农村生产生活对于林木的需求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林业资源的破坏。二是重视林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区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林区的生态平衡,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形成以林木为主体,其他物种共同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推动近自然林业的发展。三是增强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识,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增加林业生态科技研究经费的投入。加强林业科技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安排林业科技人员深入林间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从而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使林业生态科技在森林有害病虫防治、防护林信息化建设、荒漠化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3.2 充分发挥林区群众的主体作用
林区群众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因素。一是保护森林资源要从保护利益主体开始。林区群众既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又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收益的主体。发展林业经济,增加林业群众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提高林区群众进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增加公共财政对林农的生态补偿,保障林农的利益,促使他们依法进行林业经营管理。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9。通过这些措施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保障公益林建设顺利开展。三是加强对林业工作者的生态保护技术专业技能培训,做好以生态伦理观和现代生态保护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态保护教育,壮大精干高效的林业科技保护工作队伍,为林业建设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人才支撑,全面推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3.3 推动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
实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要做到统筹林业经济与林业生态的发展,保障林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林业资源,利用科技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益,以林业产业的发展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一是严格做到维护生态系统整体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森林资源总量。在当前造林绿化的中,要改变那种只求数量的造林方式,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应大力发展工程造林,确实做到“造—片,成一片,管一片”。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天然林养护,打造品种多样、层次复杂、结构稳定的公益林,另一方面加强经济林科学的经营管理,充分利用林业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行绿色无公害培养,林种结构和林龄结构要合理,增强森林资源的接续能力。二是加强与林业科研院所、高校、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切实保障维持林业生态工程研究经费,建立基层林业生态科技推广机构和壮大从事林业生态保护的人才队伍,充分利用科技巩固和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三是繁荣林业生态文化。林业生态文化建设要广泛地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和观念,体现不同地区的生态文化特色,处理好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关系,完善林业生态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鼓励林业生态文化的艺术创作,推动林业生态文化蓬勃发展,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