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的应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5 09:29: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的应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的应用

篇1

[DOI]10.13939/ki.zgsc.2016.36.197

1 中学教育现状

教育乃立国之本,而中学教育乃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中学生处于青春的成长期,各项综合素质逐渐完善中,中学教育意义和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中学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为主,仍然需要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考”“高考”,中学教育很大程度左右了学生的未来。

目前的中学教育资源,分为公共教育资源――公办/民办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私人家教、补习班等,有如下两个特点。

1.1 学生得到的公共教育资源不足

学校班级结构的构成是:一名班主任教师,多名科任教师。在大多数学校中,无论是班主任教师,还是科任教师,均会承担其他班级的教学任务。可以看出,教师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加上“中考”“高考”的上线压力,教师往往会将有限的精力分散关注在所有的学生上,每个学生得到的公共教育资源并不多。

1.2 学生获取的社会教育资源不公

学生若在学校无法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将不得不转向社会教育资源去求助。据统计,学生参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成本在200元/小时,学习费用成本过高,进一步造成普通学生的社会教育资源也无法获取。

本文要探讨的,正是通过人工智能这一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智能辅助学习系统,使中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多、更公平的教育资源。

2 智能辅助学习

2.1 人工智能简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能够对人的意识、思维等信息过程进行模拟。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成功应用,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展现出蓬勃的冲击力。以谷歌围棋机器人“阿尔法”、微软助理机器人“小娜”等为代表的虚拟智能机器人,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具备超过常人的智能。

在国内,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表现得越来越活跃,尽管人工智能并不是为教育专门研发的,但是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使得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育的智能化一直是教育界和教育技术领域的理想和目标。

2.2 智能辅助学习系统

智能辅助学习系统,其表现形式是能够为每个学生,配备一个虚拟教师。学生能够通过电子设备(如手机、计算机),与虚拟教师进行交流对话,咨询虚拟教师各学科的问题,并得到有效的学习辅助。

该智能辅助学习系统,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2.2.1 虚拟教师跨学科能力

与传统的教师专一某一学科不同,虚拟教师并没有学科边界划分。只要学习系统研发出某一学科的学习算法,该虚拟教师就能够获取该门学科的能力。

2.2.2 虚拟教师深度自学习

虚拟教师的“智能”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学生基本信息档案,该档案涵盖了从小学教育开始的学科成绩、综合能力、爱好特长等,虚拟教师得到学生的人物画像。二是虚拟教师对学生的自学习,每一次双方的沟通交流,虚拟教师都能够不断更新发展学生的画像。三是虚拟教师对学校课堂内容的自学习,虚拟教师并不是独立于学校教育存在的,而是作为学习教育资源的一个补充,虚拟教师能够掌握课堂进展、作业部署、考试动态等信息。

2.2.3 接近自然语义的沟通

学生与虚拟教师之间,可以通过自然语义的语音和文字进行沟通,如 “今天数学作业第2题不会”“《荷塘月色》全文中心思想是什么”“Lets start a conversation”等。其他计算辅助手段为补充,如上传某道数学题图片,虚拟教师通过图形识别匹配,给出该题的解题思路和讲解。

2.3 优势分析

智能辅助学习系统,有三大核心优势。

一是“即学即问”,相比目前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只有有限的时间与教师交流,在智能辅助学习系统中学生将不受空间、时间限制,随时随地可以与虚拟教师互动,获取充足的教育资源。

二是“定制教学”,相比目前的教育形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教师不可能专为某个学生定制教学方案,在智能辅助学习系统虚拟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一的关系,虚拟教师能够更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最佳学习方案。

三是“受众广阔”,相比目前的公共教育资源紧缺、社会教育资源费用昂贵,智能辅助学习系统一旦推广,受众学生可无限增加,边际效应非常明显。并且计算机系统设计特有的水平扩展能力,能够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支撑广大的学生辅助学习。

2.4 前景预测

笔者比较看好人工智能在中学辅助教育中的落地前景,除了前文所述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中学教育带来的价值外,当前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也非常有利。

第一,未来10年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会大幅增加在教育信息化产业上的投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相关规划相继出台,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产业的投入,人工智能+云计算是重中之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必将教育信息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风口,根据前瞻产业研究《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15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大约为479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预计将增长到504亿美元。这个持续迅猛增长的市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意和资本,教育领域中的人工智能也很快会成为热点,涉足其中的高科技公司也会越来越多。

3 结 论

本文通过智能辅助学习系统,探索了人工智能在中学辅助教育中的一个应用。虽然没有介绍具体的技术实现、系统研发,但对现状痛点、应用前景做了综合性分析概述,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教育领域的融合开放,本文探索的这个应用将实现于市场,使广大中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多、更公平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何维贵.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高效课堂[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3(6).

篇2

这只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小试牛刀。虽然有专家预测在未来十年内不会看到人形机器人替代教师进入课堂,不过地平线报告2016年基础教育版和2107年高等教育版都预测未来五年内人工智能将会在教育行业普及。

教育行业已有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

Woolf等人在2013年提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努力解决“五大挑战”:①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虚拟导师:无处不在地支持用户建模、社会仿真和知识表达的整合。②解决21世纪技能:协助学习者自我定位、自我評估、团队合作等。③交互数据分析:对个人学习、社会环境、学习环境、个人兴趣等大量数据的汇集。④为全球课堂提供机会:增加全球教室的互联性与可访问性。⑤终身学习技术:让学习走出课堂,进入社会。

过去十年,一些研究者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探索。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①跟踪学习者的思维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潜在目标结构(Anderson等,1995);②诊断误解和评估学习者的理解域(VanLehn,1988);③提供及时的指导、反馈和解释(Shute,2008);④促进高效学习的行为,如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和自我解释(Azevedo&Hadwin,2005);⑤以合适的难度水平和最适当的内容来规划学习活动(VanLehn,2006)。

这些研究,基本上使用到了人工智能的每一项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不确定性推理、规划、认知模型、案例推理、机器学习等。“智能导师系统”就是基于这些研究和技术而开发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类似的成熟产品包括Tabtor(hellothinkster.com)、CarnegieLearning(carnegielearning.com)和FrontRow(frontrowed.com)。2014年,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一项试验发现用智能导师系统的学习者比使用其他教学方法的学习者获得的成绩更高。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新发展

教育行业的三种类型(内容、平台和评估)的服务商都在经历着一场变革。内容出版商面临纸质印刷到数字出版和开放教育内容的挑战。学习平台正试图区分自适应、个性化和数据分析的功能。评估供应商则继续探寻从多项选择题测试转向更具创新性的问题类型。人工智能将为这三种类型教育服务商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契机,同时也惠及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学生通过即时反馈和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将获得丰富的学习分析和个性化指导经验,父母能够低成本地为孩子改进职业前景,学校能够规模化提高教育质量,政府能够提供负担得起的教育。2017年,人工智能将在以下领域发挥其效益。

1.人工智能批改作业

批改作业和试卷是一件乏味的工作,这通常会占据教师大量的时间,而这些时间本可以更多地用于与学生互动、教学设计和专业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批改作业已经相当接近真人教师了,除了选择题、填空题外,作文的批改能力已经大幅提高。美国斯坦福大学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种机器学习程序,能够批改8~10年级的作文。随着图像识别能力的大幅提高,手写答案的识别也接近可能。就连占有美国标准化考试60%市场份额的全球最大教育企业——培生公司也认为,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出现在教室并提供足够可信的评估。据培生公司近期的报告IntelligenceUnleashed推测,人工智能软件所具有的广泛的、定制的反馈能够最终淘汰传统测试。

2.人工智能实现一对一辅导

自适应学习软件已经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撑。据2011年VanLehn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在某些特定主题和方法上比未经训练的导师更具有效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导师能在学生出错的具体步骤上给予实时干预,而不是就整个问题的答案给予反馈(Corbett&Anderson,2001;Shute,2008)。

自适应学习在拉美地区正在兴起。AndréUrani市政学校的学生使用人工智能软件Geekie观看在线课程(视频和练习)。Geekie为学生提供每一步的实时反馈,并随着学习的进展来传授更为精细的课程内容。

早在1984年,本杰明·布卢姆的研究就提出一对一辅导能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模拟一对一辅导,以更好地跟踪、适应和支持个体学习者。这将是人工智能在教育中更高层次的个性化学习应用。例如,比尔·盖茨看好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或个人虚拟导师,能在学生面临挑战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时随地回答学生的提问;还可以为学生订制学习方案和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并引导学生走向成功。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可以匹配聊天机器人或虚拟导师的面孔和声音来满足学生个人喜好。对比网页界面的自适应学习系统,这才是真正做到了一人一导师。

3.人工智能关注学生情感

2016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把情感计算列为教育技术发展普及的重要方向。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不仅限于模拟人类传递知识,还能通过生物监测技术(皮肤电导、面部表情、姿势、声音等)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适时调整教育方法和策略。例如,机器人导师捕捉到学生厌烦的面部表情时,就可以立即改变教学方式努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种关注情感的人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更真实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更好地维持了学习者的动机。美国匹兹堡大学开发的AttentiveLearner智能移动学习系统就能通过手势监测学生的思想是否集中。突尼斯苏斯国家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开发基于网络的人工智能教学系统。该系统能够识别学生在任何地方开展科学实验的面部表情,以优化远程虚拟实验室的教学过程。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还可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已经有使用人工智能来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有效支持的案例。例如,伦敦知识实验室在Topcliffe小学开展试验,让自闭症学生与半自动虚拟男孩安迪开展互动交流,研究人员发现患有自闭症的学生在社交能力方面有进步。

4.人工智能改进数字出版

教科书等课程材料并非总是完美,传统印刷出版让课程的修订变得过于缓慢。这不仅是生产工艺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纸质课程材料无法快速获取使用者的反饋来识别缺陷所在。而数字化出版在人工智能的支撑下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人工智能可帮助使用者快速识别课程缺陷。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Coursera的提供者已经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当发现大量学生的作业提交了错误的答案时,系统会提示课程材料的缺陷,进而有助于弥补课程的不足。

另一项人工智能在数字化出版的应用是自动化组织和编写教材。这是基于深度学习系统能模仿人类的行为进行读和写。ScottR.Parfitt博士的内容技术公司CTI就依据这项技术帮助教师定制教科书——教师导入教学大纲,CTI的人工智能引擎能自动填充教科书的核心内容。

随着自然用户界面和自然语言处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熟应用,课程材料的数字化出版也会有更新的形态——不再局限于书本或网页的形式,聊天机器人和虚拟导师将成为内容表达的更好的方式。

5.人工智能作为学生

多年的研究表明,教会别人才是更好的学习,即learning-by-teaching。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DanielSchwartz正基于这一理念来开发新的人工智能产品。他联合了多个领域的专家一起开发了人工智能应用——贝蒂的大脑(Betty’sBrain),让学生来教贝蒂学习生物知识。试点研究发现,使用这一方法来学习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成绩更好,且在科学推理上也更胜一筹。

类似的研究和开发还有瑞典隆德大学的TimeElf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SimStudent,这两个人工智能产品也是基于learning-by-teaching而开发,让学生在教会机器人知识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篇3

第一,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首位,但要避免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在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明确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技术应用到教育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相较于城市,农村教育的基础较为薄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城市优质资源输送到农村,并且使用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但要避免走入技术助长应试教育的误区,要以育人为前提,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恰当融入信息技术。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信息素养。免费师范生政策、特岗教师计划及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政策的出台,解决了一些偏远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的问题。

篇4

李 奕:是的,当时计划的“教师走网”,已经通过“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在全市范围的教师继续教育领域里成功地“走”了起来。教师通过自主选课并在课堂中听课研修,改变了传统继续教育“讲大课”的方式,实现了教师选择的自主性和实践性。该项目自2016年4月启动以来,已经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完成了一轮培训活动。

第一轮培训,我们将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的1482门课程名录挂到网络平台上,听课教师在线自助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充分尊重了听课教师的自主选择权。只要教师自己喜欢,就可以跨年级,甚至跨学科选择授课老师的课。线上选定听课对象以后,听课教师们就可以根据时间安排,到线下授课点听课,并参与教研和备课。这一系列活动完成后,教师们将照片、任务单上传到平台,平台就会给授课老师和听课老师双向计学分。由于这个平台对接北京市教师MIS系统,所计学分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晋级密切相关。

在开展第二轮培训时,又实现新的突破――我们把上传授课目录的教师扩展到年轻的骨干教师。只要教师具备独特的内容或擅长的方面,就可以上传。由于上传行为本身是没有成本的,只有实际发生听课行为了,才有成本,所以我们继续扩大供给侧的结构和数量,供给越多,教师们选择的范围就越大。此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民办教育机构的教师也首次尝试进来,量虽不大,但是一种类型,或许不输给公办学校的教师。“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是典型的利用互联网思维来运作的一个项目,它的特点是自选、开放、后付费。形式上,它与初一、初二的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相似,不同的是,这次是教师“走网”,骨干教师、特级教师的优质资源属性开始在网上流动了。

为了保障培训质量,让学员之间能够有充分的讨论和互动,我们要求每位授课教师每学期最多开放两次课,并且每次课最多接纳10个学员听课。所以,有的授课教师大家抢得厉害,而有些授课老师的课型挂上网以后,没有人选他的课,形成潜在的压力。

记 者: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真的会出现这种情况吗?那不被选的教师岂不是很尴尬?

李 奕:当然有。第一轮1482门课程挂上去后,只有1375门课程选满了,另外100多课程情况很复杂了。有的授课教师已经脱离教学一线,有的是对开放自己的课程压力大等。中央提出,要更多地用市场的机制决定资源的配置。这就是由市场机制来决定,拿事实来说话。包括以后我们评价一位教师的影响力,就要看他的受众到底有多少?通过互联网的行为数据,能查出每年到底有多少个区县、多少个教师选他。选的人多了,他自然就是骨干,因为他已经用实际的影响力证明他就是这个领域的“骨”和“干”了。假如还有另外一位教师,他一年教了200节课,发表了10篇论文,但只是面向自己教的这两个班的学生。那他是一位优秀、敬业的好老师,可是他在骨干引领作用的发挥上,就不充分了。

这些都是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市场机制和优质资源属性配置。这个项目运行后还有个“副产品”:来听课的10位学员之前可能完全不认识,但在听完课离开的时候互相加了微信,建了微信群,形成了一个备课交流圈子。有了这个圈子,教师们以后的讨论会延伸下去。这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起了教育系统内人与人之间“跨界”的连接。

在通州区启动的双师服务工程只是一个试点,将来有可能扩展到全市。一旦全面启动,将会比“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的工程大,因为它属于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智慧学伴”将让学生的交往超越学校和学区边界

记 者:您刚才提到教师参加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后,会结成一个个社交的小圈子。这个圈子超越了地区和班级的界限。这种边界的超越,会发生在孩子们身上吗?

李 奕: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计划带来的宝贵“财富”是:一个实践活动班内30个来自不同学校的孩子聚在一起搞科学实践活动,从互相不认识,到在一起做事,再到分手时合个影、留个联系方式,后续还会有联络。这是任何一所学校靠自身力量,再怎么走班教学,也提供不了的教育服务。等这拨孩子2018年中考时,每个人的通讯录里都有五个以上非本区、本校的同学,而且他们在一起合作学习:做过飞机、拆过鼠标或捣鼓过中医药、护手霜,到现在还有联系。这就是在孩子们身上真实发生的实践活动。这个项目给教育系统留下来的是他们选课的记录,告诉我们为什么学生喜欢选这个,不选那个。所以,这个项目最大的价值就是让孩子独立选择,而且班级的组合是开放的,是有意做到“无组织、有纪律”,不再需要“带队老师”,不再是和“本班的同学”一起做了。

北京市教委2017年从教育信息化角度重点推进的一个项目就是“智慧学伴”。互联网给人带来的是相互交往能力的跃升。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不仅是可以穿越边界,还能实现跨越角色的交往。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学伴。就拿“双师工程”来说,其实它背后更可能吸引孩子的,不是双师,而是学伴。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一个学生可能在这儿找到几个跨区的、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建立起定向的联系,分享自己的成果和成长的经历。这是我们所乐见其成的,因为这实际是从底层,用互联网思维来支持和帮助孩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就是“学伴工程”。

我们现在给学生配双师,目的是增加学生的实际获得,但同时也要考虑未来,特别是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学生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得的知识比例会进一步降低,而且还会更精准,更符合每个孩子的个好和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也可以掌握大量的关联知识。就像我们现在在工作过程中利用搜索引擎了解讯息、学习新知那样,随时随地会有个资源库、智能系统支持我们的工作与成长。

人工智能时代将会深刻影响学习行为,但不会颠覆学校

记 者:人工智能是2016年的热词。尤其是AlphaGo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让人们见识到了人工智能的“过人”之处。相信对于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您也有很多思考。我们想听听您对此的见解。

李 奕: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人工智能,并不像理论界、科研领域那样高深到非得有个机器学习或者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就在我们身边。人工智能是一种理念,在教育中的另一种拓展应用就是助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对我们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重大的影响。如果善于驾驭人工智能,现在我们所倚重的教室、专业器材、教材等,都将不再是最核心的资源。

我们关注同学和老师、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学习资源,即智慧学伴工程。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就是在打造这样一个新平台,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活动丰富起来,对行为数据记录和问题收集进行有效处理,形成对每个孩子的个性支持。

我们认为,一个人从中小学到走上社会,他都需要智慧学习和学伴。想想看,我们的微信群里有没有圈子?其实,你的圈子就是你的智慧学伴,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生活中为什么两个人总是联系,就是因为你发的东西我爱看,我发的东西你爱看,我的生活你关注,你的生活我关注,所以人之间的连接越来越丰富。处在这种丰富连接中的人,知识与信息的获得是持续增长的。当然,这其中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影响。

新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下的数字校园

记 者: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基于微信、QQ等互联网技术建立的圈子,就相当于给人重新划分了学习的社群。

李 奕:在这种情形下,就涉及新的学习材料的提取和萃取,我们将不再仅仅依靠专家编选资源,让学生去学,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尝试由市场机制决定谁是优质教育资源。我们也期待学生和教师,在新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下,开始进入一种新的学习状态。现在,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用手持设备和移动互联网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的活动,就是一个例子。

如北京市教委数字校园实验校中,有的从上个学期9月份开始,就将校园网由PC版升级为移动端APP。升级后,学生每天都要回家完成四项作业:英语的口语、语文的朗读、数学的速算、每天的日记。孩子每天花5分钟做完作业以后,可以给同学点赞,看谁获得的“点赞”多,学生们写的日记可以互相评论和留言。

用手机的方式做四项作业,是一个进步――教师以前检查不了英语的口语、听力,现在通过这种方式能检查了。但这是一个浅层次的提升,更为核心、深层次的提升是:学生学会欣赏了、学会倾听了,与此同时,他的阅读量随着交流的增多也越来越大。这就实现了在一个班、一所学校这样一个小环境里信息的流动和互动。

现在学校在三年级又开展了作业阅读,鼓励学生们自己上传作业内容。小孩子都爱往上传,因为对他来说很容易,就像聊天一样。比如上传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班级作业。只要他上传了作业,教师就会组织全班50个孩子都念一遍,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大量数据,上传作业的学生还有权利给其他学生做点评。

这样一来,新的教学方式出现了。在这样的作业过程中,学习是跨学科的,对象和学伴是互换的,学习的内容是不断增长更新的。

数字校园真正升级在孩子的交往能力上

记 者:据我们了解,北京也有一些学校正在做这样的尝试,比如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利用“一起作业网”的平台,进行作业的提交、点赞和评价,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李 奕:数字校园真正的升级换代,体现在对孩子们的交往能力的提升上。当然,这只是一所学校范围的尝试。如果一个学区有这个意识,像东城和海淀这类有条件的学区,要拓展到学区里去做,效果会更好。比如东城的某些学校在使用“作业盒子”以后,你会发现孩子们交往的朋友圈和视野,比传统名校的孩子更棒。

这种棒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资源和环境,这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什么是数字原住民?数字原住民不是只玩玩游戏,而是他对信息很敏锐,能提取、筛选信息,而且善于交流,有包容心,会给别人点赞,而不是很嫉妒、焦虑或者压抑。从社会大背景来看,利用信息技术能不能实现这种升级和超越?我认为能。

所以,看待一件事,一定要发掘这件事背后的价值取向和给孩子带来的变化。

记 者:我们也发现,教学中技术的使用门槛虽然降低了,但对教师的驾驭能力要求更高了。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而是既要想办法将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手里学习的工具,还要善于组织学生的交流、讨论和活动。

篇5

纵观今年新增的本科专业,有几大门类吸引目光:新文科、新农科建设风生水起,人文与科技更多的“融合”,意味着传统意义上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界线开始变得模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继续成为热门,加上今年新开设相关专业的196所高校,目前,全国已有近500所学校开设此专业;35所高校首次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这意味着,高校开始体系化培养人工智能行业后备军。与幼儿养育相关的专业继续增设,这不仅是因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更是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

“新增专业弥补了我省有关专业的布点空白,进一步优化了专业结构。”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王国银介绍,此次省属高校新增专业主要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万亿产业开设,这些专业瞄准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急需,进行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储备。

夯实基础

新文科、新农科未来可期

作为近年来高等教育中最时髦的词汇之一,新工科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但如果说起新文科、新农科,很多人可能就要打个问号。

去年10月,教育部等部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新文科”概念浮出水面。今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新文科“新”在何处?打破旧壁垒,跨界寻方法,归纳真规律,新文科意味着对传统基础学科的一次重新整合。

“相对于传统文科,新文科有两个特色。”南开大学传播学系主任陈鹏说。其一,新文科是问题导向的,新文科面对的是社会发展变化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新变化,有些现象和问题是人类历从未遇到过的,如大数据、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需要突破传统文科的框架,采用新方法、新视野去探索新理论、新规律。其二,新文科为了寻求对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研究,需要通过“跨界”方式进行革新,这种“跨界”不仅仅发生在文科的各学科之间,甚至出现在文科和理科、工科、医科等学科之间,需要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深度融合。

当前,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设的人文科学实验班,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的学院式教学模式,都被视为我国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经验。一位资深文科研究专家表示,当前,文科与其他学科有一些结合,比如考古学和技术结合,就形成了科技考古;信息技术和艺术结合,就形成了艺术设计的网络化等,但还远远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新文科就是一种有效路径。

2018年4月,浙江大学召开文科大会,提出面向2035年发展目标和“文科十条”,进一步推进文科发展强主流、上一流。省内其他高校也纷纷积极为新文科创建搭建平台。浙江工商大学整合资源打造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打造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浙江农林大学推出新文科求真实验班,帮助学生打牢知识储备金字塔的稳固塔基,再渐次进入专业学习,形成坚实塔身和更高耸的塔尖……

在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邵培仁看来,建设新文科,其实也是对传统文科的反思。他指出,新文科有利于构建立足中国文化土壤、具有中国特色,具备整体性、包容性、互动性、共享性特质的面向全球、面向全人类的大文科。

不难看出,未来新文科相关专业或将成为热门。不仅如此,使用文文互鉴、文理交叉、文工融合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还将为高校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带来新变革。

除了新文科,新技术的出现也让一些专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比如新农科。

当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今年,杭州师范大学就新增了生态学专业。该专业相关老师介绍,随着国家对生态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多,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逐渐加大,未来掌握生态学及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地理学等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和应用技能的人才会很抢手。

“浙江是‘两山’理论诞生地,‘农’字头的专业发展空间很大。”浙江农林大学主要负责人表示,“新农科”建设是乡村振兴实践、高等教育改革、人才需求变化和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选择,原先注重高度专业化、技术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农林高等教育的新需求,亟需探索实现农科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农科”建设之路。

顺应趋势

大数据、人工智能纷纷开班

顺应当下人工智能行业的热潮,今年新增的热门本科专业,均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关键词相关。

梳理发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短短三四年间,从无到有,并一跃成为热门专业。2015年度的审批结果中,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3所高校成为首批获批设立该专业的高校;2016年度又有32所高校设立该专业;到了2017年度,获批设立这一专业的高校数量达到250所;加上2018年度新增的196所,目前,共有481所高校开设这个专业。

今年,我省有湖州师范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宁波财经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9所高校新增备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一位专业课老师表示,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现在的一些“新专业”也许尚无足够的办学经验,但可能恰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在。

在新增专业中,人工智能专业的热度也在逐年递增。继去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成为我省首批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后,今年,我省又有一批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摩拳擦掌”,积极增设相关“硬核”专业,改进人才培养思路。

浙江大学今年新增机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两个专业,还将在竺可桢学院新设图灵班。入选图灵班的学生可以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三个专业中确认专业。从入学开始,每位学生可从学院的优选导师库中选择一名学业导师,还将有国外顶尖大学的教学大师和科研领军人物到浙大给图灵班学生单独授课。

除了浙大以外,省内其他高校也在结合各自特色专业,构建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体系。比如,浙理工把专业发展方向和学校的优势结合起来,重点在智能穿戴等领域取得突破,还专门成立纺织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浙工大结合了安防产业、智慧交通、“城市大脑”等浙江省的优势领域,与企业合作,开拓专业方向。

“打造新专业特色成了各高校的当务之急和立足之道。”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吕强说,针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挑战,杭电人工智能学院提出了多方协同育人的理念,并将其作为教学改革项目进行探索,“人工智能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我们在数学课程中增加了矩阵论、离散数学等原来研究生学习阶段才会有的课程内容,努力帮学生打好基础,在暑假,我们还计划举办夏令营,邀请企业名师进校园培训,共同开发专业课程等。”吕强说。

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已经从独立的专业教育,扩展到更广的层面。今年,浙江财经大学向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推出了人工智能“微专业”,其中包括了Python程序设计、高级数据库、机器人编程与实践等课程。“人工智能在信息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数理基础比较好,这些知识将为他们的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础。”浙财大教务处副处长石向荣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具体专业背景,同时又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紧盯儿童

医教类专业持续扩招

当下,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各大医院产科分娩量走高,目前助产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临床急需本科层次助产人才。助产学专业于2016年首次开设,当时仅有4所高校获批开办此专业,2017年有20多所高校新增此专业。

近两年,我省先后有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杭州医学院等3所高校新增了助产学专业。温州医科大学的助产学专业设在护理学院,目标是培养掌握护理学和助产学的基础理论和护理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和临床助产能力,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能够从事临床助产、围产期护理,以及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级助产人才。今年,台州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也开设了助产学专业。

一位从事医学教育多年的教授表示,当前社会大众对医疗的需求,不仅体现在量上,更体现在质上。虽然现在医疗行业整体水平保持着上升态势,但人们对优质医疗的需求增长更快,所以仍然感觉医疗资源紧缺。

不久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担任院长的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揭牌成立。作为树兰国际医学院首个设置的重点专业,临床医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100人。学院拥有国际医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及一批高水平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实验平台。

同样,面对强烈的社会需求,温州医科大学今年增加了普通本科计划数。临床医学(定向培养)从30人增加到60人,面向萧山区等30个县(市、区)招生;麻醉学专业从61人增加到93人,其中省内普招增加16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新增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这也是我省开办该专业的高校(不含独立学院)。该校招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预防医学、食品科学、营养学等多个学科,在提升健康素养,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疾病的营养学防治完善健康保障方面大有作为。

纵观今年我省的新增专业,从抚养、就医,再到教育,与幼儿养育相关的专业成为热门,除了新增儿科学、中医儿科学、助产学等专业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师范类专业的报考也很火爆。

篇6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机器人主要是工业机器人,其中一般以上是面向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即主要用于第二产业。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机器人已经不再局限于工业上的应用,而应该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合理利用。近年来,全国机器人大赛的举办为这些需求提供了一个平台,其中的人形机器人舞蹈大赛更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各大、中、小学校在此项目上的参与度呈现出逐年递增。因此如何让人形机器人在教育应用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 相关研究

人形机器人是具备人类的外形特征和行动能力的智能机器人,可以采用双腿行走方式,通过手臂和身体的协调完成一些简单的功能,以及通过简单的语言和人类交流。与传统的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具有显著的优势。而且人形机器人以与人近似的形态出现,对人类来说就不会感到特别的陌生,也不会产生排斥心理,更容易被人类所接受,所以人形机器人将可能是未来日常应用中最重要的智能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目标是解决人形机器人的双足行走问题。如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教授在1969年研制出WAP-1平面自由度步行机。1973年, 加藤等人在WL-5的基础上配置机械手及人工视觉、听觉装置组成自主式机器人WAROT-1。进入90 年代,人形机器人在控制方法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从而推动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人形机器人向这两个不同的方面发展,一个是外形上与真实人类的细部特征相同的发展;另一个是功能上接近真实人类,具备和人类一样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及对环境的判断能力。在2005 年的日本爱知博览会上,就出现了多种与真人外观一样的机器人,在北京第19 届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上,我国同样也出现了这类人形机器人。

现阶段应用于教育的人形机器人是由伺服电机、控制主板、锂电池、金属框架与控制主板相配套的软件组成。例如ROBOT·X人形机器人,在机器的各活动关节的配置多达17个伺服舵机,具有17个自由度,特显灵活,更能完成诸如手臂后摆90度的高难度动作。控制主板类似于人形机器人的大脑,通过自身智能编程软件便能自动地完成整套动作。锂电池就是人形机器人进行活动的能量。金属框架类似于人形机器人的骨骼,支撑着整个机器人。这些部件组合起来的人形机器人能在音乐的伴奏中完成起舞、行走、起卧、武术等表演,甚至还能完成翻跟斗等杂技以及各种奥运竞赛动作。

2 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及不足

人形机器人在程序的编写、逻辑思维能力、外形、创意、动作设计方面都比其它类型机器人更具有优势。做好一个人形机器人需要很多的创意以及个性的需求,首先要设计好机器人整体框架的构建;接下来是人形机器人的动作设计,它需要设计出能够吸引注意力的动作,而且要能与音乐完美的结合;再下来就是机器人外观的设计,也需要能够吸引人的注意。这些方面都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意思维和个性的突出。另外,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以及能力的发展,相比于其它类型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在这两方面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

目前, 许多新技术不再隶属于单一学科, 而是多门学科的高度综合。人形机器人技术就是一门综合应用数学、力学、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传感技术、通信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最新成就的技术。而人形机器人在教育中的推广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好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有以下作用: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编写程序是机器人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程序就相当于机器人的思想。学生在了解机器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功能的基础上,根据任务来编写程序。程序必须是有严密逻辑结构的,可以使机器人按照程序进行活动。可见,程序的编写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极佳的途径。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作教育机器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机器人的搭建、编程、运行和调试的反复过程。学生要学会分析问题,分析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学生在分析原因的同时,也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试和优化,分析出错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机器人实践过程是一个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机器人的搭建过程是学生手脑结合的过程,需要运用数学、物理、化学、机械、材料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现在教育最常提及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我校的参赛队伍在参加的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上常常取得良好的成绩,与其他学校最大的区别的就是机器人的创新。我们的机器人除了自己不能生产的部件之外,从设计到制作再到编程都是我们自己解决,这就在众多相同的机器人中占有优势地位。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机器人教学大多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机器人的学习其实就是团队合作学习的过程。它要求团队成员团结合作,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个人力量难以完成的问题,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高等学校中开展人形机器人的教学,进行多层次的机器人教育, 既可以普及学生的机器人知识, 加强机器人专业建设, 又可以提高机器人的应用水平。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把机器人引入课堂, 更多的中小学生得以学习机器人知识。机器人课堂教学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活动方面, 形成一个广大中小学生、大学生直到专业科研人员以及机器人爱好者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机器人比赛的局面。机器人不再神秘,直接走入人们的生活学习中。在这种氛围下, 更多的人参与到机器人的研制与应用中去, 必将促进机器人的大发展, 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机器人而言起步较晚,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受到的重视不够,发展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3.1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技术不成熟

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机器人主要是工业机器人,而且都是面向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从而导致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相对较迟。而且各国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上各有不同,例如日本在人形机器人的行走方式上相对较为关注从而其发明出来的人形机器人的行走是相当不错的,而且由于日本在电子方面的发展较为先进,生产出来的机器人在感应上也相对的成熟。而美国一直注重智能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的研究,研发出多种功能强大的智能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从而导致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方向不同。而且各国发展的人形机器人在各方面上都存在着一定缺陷。

3.2 没有引起教育届的广泛重视,缺乏宣传和引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开始步入小、中、高校。在许多的大型机器人比赛上参加的比赛队伍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受机器人的价格、平时的维护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机器人教育并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而且许多学校也只是以课外活动、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形式开展机器人教学。从当前实物机器人课堂教学的开展情况来来看,较多的学校只是以课外活动、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形式开展机器人教学。通常的做法是:学校购买若干套机器人器材,由信息技术课程老师或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进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机器人组装、编程的实践活动,然后参加一些相关的机器人竞赛。但是,现在举办的比赛大部分都是以大学生为主流,中、小学生参加的相对较少。并且目前只有浙江、上海、江苏等极少数的地区和学校将实物机器人纳入了正规课堂教学。

3.3 思维定势,沿袭车型的发展思路,穿新鞋走老路

人形机器人现在受许多家公司青睐,正在被研究开发新的机型来适应市场。然而由于人形机器人沿袭了车型的发展思路还是出现了与其相同的问题:产品缺少规范,品牌十分繁杂,并且大多自成体系,互不兼容,开放度低,适应于不同学段的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很少,特别是对学校而言,开展人形机器人课堂教学初期投入较高,持续费高,难以长期发展。

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各界关注,避免走上以前的老路,应该开辟出一条能够让人形机器人这么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项目发展下去的道路。

4 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人形机器人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虽然在现阶段,人形机器人的普及应用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困难,但是这些不足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重视而逐步被改进的。在现阶段,教育各界都应该重视、积极参与这一领域的发展,这样才能使人形机器人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因此而收益。

参考文献:

[1] 虞汉中,冯雪梅.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现状[A].机械工程师,2010(7):3-5.

篇7

近几年,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流行,让各类传感器的应用贴近了人们的生活。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那些由互动媒体技术构建的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让我疑惑:传感器编程和互动媒体技术,应该归属于信息技术还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为什么要分割?于是,我尝试开发一门名为《互动媒体技术》的校本课程,横跨软件和硬件两个领域,引导学生关注软硬件技术的有机结合和综合应用,成为连结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两门课程之间的桥梁。

课程的内容及目标

1. 课程内容

“互动媒体”是“媒体”的一个数字化分支,是一种具有特殊信息传播功能的媒介。互动媒体技术的核心内容是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编程技术和通讯技术,涵盖了机械学、电子学、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互动媒体技术》课程通过设计单片机控制电路,结合编程语言,参照科技展厅中的互动媒体作品,通过一系列的互动媒体实验,指导学生把新奇创意变为现实,从而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2. 课程目标

(1)了解常见的传感器和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能正确连接传感器、LED和电机等模块;了解计算机串口、并口编程的原理及方法。

(2)通过完整地经历提出设想、规划设计、制作与实施、调试与反馈等规范化设计过程,初步掌握综合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3)感受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对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和设计思想,从而全面并富有个性地发展。

3.教学资源

正如景山学校吴俊杰老师所说:“编程技术和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控制技术门槛过高,难以在中学开展。”互动媒体技术正是因为其涉及多个领域,所以在中小学中很少有人开设相关的课程。为此,在编程语言方面,我选择了图形化编程平台Scratch和S4A,只要拖曳积木图标,就可以制作出各种互动的作品,降低了编程技术门槛。而硬件平台方面,我选择了Arduino。由于Arduino源码开放和价格低廉,通过淘宝网等途径即可购买,因此降低硬件技术门槛和成本,让中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理解互动媒体技术的原理,设计并完成一项互动媒体作品成为可能。

课程的实施

2011年开始,我实施了三轮《互动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共有60多名学生修习了这一课程。在三轮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方案几经修改,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教学资源,课程日益成熟。目前,课程不仅拥有了一系列配套的支持软件,还设计并购买了教学套件。该教学套件由Scratch传感器板、Arduino Uno控制板、系列传感器、LED灯和舵机等组成。

1. 教学案例

《互动媒体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要精讲多练。我采用两节课连上的方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连续的动手实践时间。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学习,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知识的广度,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突出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外界信息的获取》一课为例,其教学流程如下:

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

教师演示一个简单的互动作品,学生讨论其不足之处和解决方案,得出Scratch传感器板支持的传感器类型太少的结论,从而引出S4A和Arduino。

教学环节二:教学新课

认识S4A和Arduino,介绍S4A和Arduino的安装以及常见传感器类型和接口。教师演示传感器和Arduino的连接,以及在S4A中显示传感器的数值。

教学环节三:技术试验

学生安装S4A和Arduino驱动,正确连接传感器,并在S4A上成功显示传感器数值,然后选择学习套件中的2~3个传感器,分别研究它们在不同状态时的数值变化,然后选择其中一个传感器的试验结果填写试验报告单。

教学环节四:作品创作

教师演示温度测量仪的编写,重点介绍如何将传感器信息存储在变量中,并演示将传感器信息可视化的思路。然后学生任选套件中的一个传感器进行程序编写,利用传感器返回的数值,让传感器的数值可视化、形象化。

教学环节五:反馈和提升

教师选择1~2个学生作品,展示并进行评价。然后提问:数字传感器能不能接到模拟接口?同样,模拟传感器能不能接到数字接口?让学生开展讨论。

教学环节六:总结和作业

通过网络,了解Arduino支持的传感器类型,了解这些传感器的适用范围以及淘宝网上的价格。

2.学生作品

《互动媒体技术》课程主要采用作品评价法。课程分为9个专题,每个专题都要完成一个小作品,最终要完成一个互动作品的设计。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设计一个有创意的互动媒体作品,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作品。学生可以模仿一些展览馆中的互动媒体作品,以低成本的方式呈现出来。

学生的创意是无穷无尽的:有的用红外距离传感器实现虚拟翻书效果;有的用震动传感器制作地动仪;也有人用压电陶瓷传感器制作电子爵士鼓。其中,一位新疆的学生根据湿度、温度、雨点等传感器得到外界环境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显示不同的风景画,并让风景画中的湖面出现波纹,非常有趣。各种传感器的应用让学生的创意飞扬。目前已经有10多项学生作品在市青少年科技创意设计大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9项作品被相关部门推荐申报国家专利。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仍和我保持联系,继续完善其作品或者分享他们的新想法。

反思与启示

《互动媒体技术》课程已经实施了一年。从选课情况上看,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在所有的选修课程中,都是最早“爆满”。从教学效果看,学生设计制作的作品新奇有趣。这些都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在中小学中开设类似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是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综合就是创新。因为互动媒体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传感器、人工智能、微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宗光华教授认为:“只有基于项目的工程课程,才可以塑造多学科知识交叉和综合运用环境,将零碎知识与机械过程提升为探究世界各侧面相互联系的过程。”

信息时代,无论是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还是拔尖创新人才,技术素养和创新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互动媒体技术引入到中小学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从小对科技产生积极兴趣,并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而Scratch和Arduino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使中小学的学生实现“有技术含量的创新”成为可能。

2. 可纳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内容

目前,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关注文本处理、互联网应用等方面,技术上仍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将《互动媒体技术》中的传感器编程、智能控制等技术纳入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进一步拓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宽度和深度,使青少年对于信息技术有了科学的认识和较为完整的理解。Scratch和S4A虽然是图形化编程软件,但互动功能十分强大。利用S4A和Arduino,学生能理解互动的原理,并搭建出互动媒体作品的模型,甚至可以学习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和物联网这些高新技术的知识,使课程和时展接轨,让学生感觉技术不再神秘,从而产生兴趣。

3. 是承载STEM教育的平台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STEM education)是近期美国教育的热点,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实施STEM教育,已经逐渐引起我国教育专家的关注。STEM素养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强调把学生学习到的零碎知识与机械过程转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的过程。一个STEM课堂的特点就是,在“杂乱无章”的学习情境中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复杂的学习情境包含了多种学科,其问题可能涉及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和天体生物学等学科知识,强调综合技术的应用。《互动媒体技术》课程以项目的形式,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技术,涵盖了多个课程领域,是一个很好的承载STEM教育的平台。我深信,随着《互动媒体技术》课程的普及,对学生STEM素养的提升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中建. 为了创新而教育[N].中国教育报.第7版.2012.6.15.

[2]吴俊杰,梁森山.Ledong Scratch互动教学平台的应用与研究(七)——基于自制光敏扫描仪谈STEM教育[J].教学仪器与实验,27卷,9-11.

篇8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旨在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的相关问题,推动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界同仁的交流。围绕此主题,本次大会开设了十个子会议进行深入讨论: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教育游戏与非正式学习、ICT在华文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与教育软件设计、数字化测试与评价、数字化学习与企业培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中小学教师论坛、博士生论坛。本次会议共吸引了500多名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非洲等国家或地区的学者,其中正式代表240人,嘉宾40人,研究生代表220多人。

二 论文集主题与作者信息

为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吸引广大学者的积极参与,本次会议收录的论文被IEEE出版,并送交工程索引(EI)检索。当然,这也是前14届高质量的会议成果铸就了今天的国际认可,从这一层面也可看出主办方为促进学术繁荣所做的努力。

1按论文主题划分

本次会议收到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非洲等国家或地区的学者积极投稿,共收到论文1327篇,经过严格的评审后,录用论文414篇,录用率为31.2%。其中张贴论文73篇,大会最后还评出优秀论文22篇。论文集紧密按照大会主题进行编订。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和“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和教育软件设计”来稿数量不相上下,依然沿袭往届的特征,说明在计算机的教育应用领域,学习环境的构建和教育软件的设计是热点。“教育游戏与非正式学习”的篇数紧跟之后,并且与往年相比,数量有所上升,表明在游戏中教育和组织非正式学习受关注度较高。而“ICT在华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往年相比数量有所下降,这与大会召开的地理位置相关:本次会议在大陆召开,而此主题研究者多为台湾地区。经研究分析,本次大会研究热点和重点话题基本与往届相同。

2按作者来源划分

本次会议收录论文的作者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笔者按照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统计得表2:

分析表2的数据得知,除了中小学教师论坛,其他主题论文的作者半数以上来自大陆地区,除了地理优势外,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陆地区的研究者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推动教育信息化稳步发展。

三 会议内容聚焦与评述

会议邀请来自于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非洲等地教授、学者做了四个大会主题演讲和十个专题讨论会,另外还组织参会者对杭州胜利小学进行半天的参访活动。

1大会主讲

香港大学罗陆慧英教授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为题,认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多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组成,任何一个单一的教育创新的做法都不会成为未来的教育模式。把信息和通信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是对传统的教与学模式的“破坏性”转型。罗陆慧英教授以一个园区的变化为喻,提出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处理教育创新问题,并给出了五项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条件:一是政策,即跟变革相配合的明确的政策方向和压力;二是鼓励和支持策略,即适当的政策措施以栽培崭新实践的出现;三是专业连网,即教育人员专业战略协作和联网机制:四是为学习而建的架构,即机构学习是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五是学习•信息技术•技术,即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创新的物质体现、中介和基础设施。罗陆慧英教授的报告从系统的宏观角度深刻分析了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教育创新,但是教育创新改革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艰难,需要五项条件统筹配合。

华中师范大学杨宗凯教授主题演讲的题目是“深化融合,支撑创新――关于教育中长期规划教育信息化问题的思考”。杨宗凯教授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编制专家组组长,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内容及国际教育中长期规划的需求为背景,阐述了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考。在报告中,杨教授指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整体上处于起步、应用阶段,并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介绍了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编制的指导方针、工作方法、整体风格以及四部分的成果,让所有教育工作者提前学习到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最后杨教授还欢迎大家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意见稿推出时给出自己的意见和思考。

台湾科技大学黄国帧教授主题演讲的题目是“移动与泛在学习的研究趋势与应用”。在报告中,黄教授完整的介绍了移动与泛在学习的定义、实现架构及研究趋势,同时结合实例说明过去的教学工具与策略如何与新的科技结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黄教授已发表超过350篇与数位学习及智慧型系统相关的论文及著作,在演讲中,黄教授展示了多个在自然科学及乡土教学方面的实际应用策略及成果,不仅为教师和研究者提供了具体的参考内容,还为研究生树立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研究的典范。最后,黄教授总结说“教育为本,科技为用”,指出了所有的科技都是教育中的工具,教育才是重点。

华中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在大会最后一天下午以“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新发展:从班班通到教育云”为主题,分析了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班班通到教育云的发展路线。在报告中,祝教授先介绍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绿色班班通”解决方案以及在全国各省市的推广应用状况;接着推出基于大教育装备的“绿色教育云”开发计划,介绍其核心技术及服务框架;最后就如何通过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介绍具有前瞻意义的电子书包系统功能建模,以及电子课本――电子书包技术标准研究进展。据了解,电子书包已经在上海、扬州的部分学校进行开发使用。祝教授的报告内容吸引了众多华人的兴趣,台湾、香港等地专家学者纷纷提问,表示对此研究的支持和认同。

2 部分子会议报告综述

据统计,此次大会的子会议共有182场,同一时间段有5场报告在同时进行,笔者选取部分报告进行综述分析。

(1)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

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和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移动和泛在学习,创造了这两种新型的并极富潜力的学习模式。移动与泛在学习(台湾称为“行动与无所不在的学习”)历来是GCCCE大会研讨主题之一。从本次会议的收录论文来看,移动和泛在学习以台湾学者研究为代表,并以自然科学和英语学习为实例,以混合学习、泛在学习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当下流行的技术设备为工具和手段,以实证研究等为研究方法,探讨相关的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学习活动等。

(2)教育游戏与非正式学习

在娱乐中学习的思想催生了教育游戏,经统计发现,该主题主要是台湾地区研究生作为毕业论文的热门选题范围之一,研究的思路是以一定心理学方法或策略为基础,用量表、问卷等工具,并结合各种教学策略,设计各种教育游戏,对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其中,以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佳燕的题为《目标层次与鹰架策略对国小学童程序设计学习成效与认知负荷之影响》和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宋涵钰的题为《基于凯利方格之游戏学习模式对改善学习成效及态度之研究》为典型。此类选题的角度、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值得大陆的研究生借鉴。

(3)ICT在华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华文教学中写作课程的教学是一大难点,很多非大陆地区的华文研究者都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ICT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报告中,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苏彦宁团队的《导入网络同侪互评策略于国中写作课程之学习环境建置与初探》和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Jo KimLee团队的《线上作文互评功能在教学上的设计与使用》不约而同的用到学生的线上互评策略,此策略吸引了与会者的兴趣并展开热烈的讨论。该主题的主持人陈明溥教授最后总结时指出,在华文教学中,不管使用何种策略,对社会性软件的选择很重要,而学生对社会性软件的使用热情度与学习环境的设计或学习活动设计相关,因此学习环境的设计或学习活动的设计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点。

(4)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从论文投稿和报告数量来看,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是目前的一大研究热点和重点。北京师范大学蔡苏代表他的团队做了题为《基于三维交互虚拟学习环境的案例开发与探究》的报告,报告中以四个众所周知的数学案例――天体运动、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单摆运动展现了三维交互的虚拟学习环境,最后还用增强现实技术现场展示了这四个案例,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注意和探讨。不得不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尤其增强现实技术,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会更宽泛。

(5)数字化学习与企业培训

数字化学习与企业培训是计算机在非正式教育领域应用的典范,但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研究,在往届的GCCCE大会中数字化学习与企业培训就受到专家及学者深刻探讨,当然此次大会也不例外。台湾师范大学张基成教授的《台湾企业数位学经验与个案》的报告是有关中小企业网路大学校在台湾的实施和推广。这个网路大学校的建设是为满足台湾企业从业人员、中小企业的自主性学习需求,课程内容浅易入门、广而多元,为台湾中小企业营造了数位学习的氛围,其运营模式主要包括学习入口网、学习平台、教材管理、学习服务、组织学习、推广服务和专案管理。这个中小企业网路大学校为逐渐兴起的企业大学的建设提供一个好的案例。

南京师范大学张义兵老师的《企业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以苏宁电器的员工培训为例,介绍了他为苏宁电器设计和开发的培训课程的阶段成果。针对苏宁电器的要求,张老师对苏宁电器进行知识管理、培训教材设计、网络课程设计和e-learning策划。张老师的研究告诉我们企业培训没有通用的课程,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的员工培训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深入研究企业培训,先深入掌握企业各个岗位和员工特征。

四 GCCCE促进教育技术发展

经笔者调查统计,发现到会作报告的专家学者多是教育技术专业的背景或是与之相关专业的背景,徐州师范大学更是有20多名研究生参加,可见此次大会在教育技术人心中的重要性。计算机应用于教育是教育技术电教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标志性的分支阶段,不仅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应用越来越深入,更因为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技术的根本问题和使命。

1 名称问题

2011年4月20日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的意见征求稿,提出将“教育技术”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对于此问题,《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通过新浪微博平台广泛征求了改名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众多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家参与讨论并给出自己的意见。根据微博留言可知大家意见不一,总体认为教育技术更名是必要的,但是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是不合理的。

众所周知,教育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多次更名的现象:教育技术起源于“视觉教育”,后来更名为“视听教育”,再到“视听传播”,发展至我国曾有学者(至今有学者)称为“电化教育”,最后到广为大家接受的“教育技术”。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技术的名称变化过程中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于是教育技术是否要更名,免不了要考虑技术是否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然而,纵观此次会议中所有专家学者在报告或论文中所用到的技术发现,专家学者们都在强调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并没有提出新的技术,只是技术使用过程中方法的创新。鉴于此点,笔者认为教育技术更名还没有更名的必要。但是在此次会议中,许多大陆的专家学者提到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他们指出我国还处在教育信息化的起步、应用阶段,要达到教育与应用的融合发展还需要经过融合和创新阶段。另外“教育技术”的名称毕竟是从国外引进,并不具有中国特色。考虑到以上两点,笔者赞同一些专家在微博中提出的更名为“信息化教育”的说法,同时“信息化教育”说明了教育技术的重心在教育,从而避免了教育技术姓“教”还是姓“技”的争论。

2 技术促进教育

正如台湾科技大学主题报告时所说“教育为本,科技为用”,教育技术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在教育,任何的技术(包括计算机相关技术)都是为提高教育的手段。我们关注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更强调是各种新技术下的教育能否得到提高甚至改革。

此次GCCCE(2011)大会“数字化学习与企业培训”的主题会上专门安排了一场由清华大学、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钟晓流教授所做的题为《关于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研制》的报告。2010年5月12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在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下称“标委会”),专门从事教育技术行业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钟教授的报告内容是标委会提出的在2011年开展并完成《多媒体教学环境规范建设》研究与制定工作的成果。《多媒体教学环境规范建设》的研究与制定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50所高校的65位专家和教育技术领军企业的10位专家共同参与的,并分为六个小组分别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制定:供配电、网络和建筑物理环境,音频环境与扩声系统,视频环境与视频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语言实验室与教学资源系统,系统集成。声、光、电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许多方面,《多媒体教学环境规范建设》的六个方面正是在声、光、电等技术的应用基础上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同时改善了传统的教学环境,并彻底改变了一黑板一粉笔的教学设施。

篇9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0008(2012)05-0042-08

一、引言

以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使得我们传统的课堂也渐渐从普通教室转变为技术增强教室(Technology Enhanced Class-room)从单一技术的教室应用转变为泛技术的教学环境。这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对技术教育教学应用的应然要求。正如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所说:“美国的每一个孩子都应当接受21世纪的教育,都应当使用21世纪的技术。”当今。我们所面临的学习者被称为是网络一代/数字后代(Digital Generation/Digital Natives),这一代的学习者正以与他们的父母截然不同的方式学习、玩乐、沟通、工作以及创造社群,他们利用网络,毫不费力地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利用指尖横跨世界。他们崇尚自由和选择权,追求个性化,喜欢交谈、讨厌说教、天生就善于协作,他们会仔细监督你和你的组织,坚持做正直的人,就算是在上班或是上学。他们也想过得有趣些。速度才是生活的常态,创新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出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者。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理想的课堂应是互动的,知性灵动的天地。这些都需要我们改变现有的课堂的物理架构和教学样式。

从技术教育应用的历史来看,教育技术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技术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历史。技术的层出不穷,改变了信息的呈现、传输和存储,也改变了人类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式,但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同时也给教学者和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他们需要不断地去熟悉这些新技术,并将这些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与学的过程。幸运的是,随着社会对人的关注,技术也越来越智能化,从过去以技术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使人可以从繁杂的技术操作中解放出来,实现与技术、资源最为自然、和谐的交互,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过程。借用环境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观点,“人塑造了环境,环境也塑造了人”。提高课堂主体对自身及其所处教与学环境的认识,建立和谐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未来课堂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未来课堂(教室)研究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全球知名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小学校等机构的关注,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已经成为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二、未来课堂的特性及教与学的特点

(一)未来课堂的概念界定及特性

关于未来课堂的界定,国内外的文献中目前尚无统一的论述,对于未来课堂,从名称上有“未来教室”和“未来课堂”两大类。

Clayton M.Christensen.Michael B.Horn and Curtis W.Johnson在“Disrupting Class”一书中指出,未来课堂是一个集成了技术与软件。提供给学生一些替代方法和选择以达到规定的目标的课堂。它们鼓励形成一个让学生一起工作计划,分享经验和教训和进行概念化的学习,而不是单纯记忆一些信息的环境。

美国的《每日论坛》报在其“Classroom of the Future,Here,Now”一文中指出,未来的课堂是一个学习环境,采用创新的教育活动,从课堂管理到教学的所有方面提高对技术的使用。它能使教学者和学习者成为优越的学习环境的一部分。

台湾的陈曼萃认为,未来教室是指这样一种教室环境,教学上,希望由过去单向的讲授教学。转变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引发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而启发学生的创意与思考:同时。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及进行探索的方式,以多元的管道汲取知识。包括使用各类的硬件载具,如计算机、学习机、电视、手机、电子书等。

台湾的赖阿福认为,未来教室可定义为一个高度信息化、互动性强、整合性佳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适合进行信息融入教学、数字学习,教师可运用多元教学策略在讲授、评量、诊断、互动、讨论、探究等教学过程中,除了能强化教学效能及学习成效外,亦能提升学习者的关键能力(包含问题解决、创意思考、批判思考、沟通表达、信息应用等能力)。

台湾资策会在“2009年的数位典藏与学习之产业发展与推动”计划中提出,未来教室为将新兴的数位教学终端设备与数位内容进行整合,辅以适当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发挥Ac-tive Learning(主动学习)的成效,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育体系与环境。未来教室即是将科技工具运用在教学上,且强调团体的交互式教学。并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教材,创造出协同合作之虚实整合学习环境。

台湾的《启动学习革命》一书中认为,“未来教室=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电子书包+随意教室+远距实验室+高互动教室+相连教室”。在未来教室里,无处不可以学习,还可以跨班际、校际甚至国际进行交流。

未来教室是指将高新技术融入教育,创造全新的互动教育环境。未来教室的目标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力、创新力,教学方式是多向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习,学生能够进行主动、探索性学习。

未来教室是一个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微格教室、校园电视台等多种环境为一体的新形式教学环境,其中使用了包括电子白板、数字笔、电视(显示)墙、无线网络、数字摄像在内的多种技术,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计算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体验到利用新技术进行学习盼快乐。

未来教室便是利用先进的新一代信息科技,改变传统学校教室的学习环境,建立师生间双向互动的教育学习模式,不但能刺激学生学习动机与创新、探究之精神。更让教师能够丰富教材内容以及轻松教学。未来教室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环境等。

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认为,未来的课堂是“颠倒的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王珠珠认为,未来教室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鼓励学生多方面的进步的,是一个能够展现、呈现或者使用、分享或者多媒体的,应该是能够合作研究,能够便于信息交流的,应该是批判性思考,并且能够主动的计划和行动的这样一个真实和虚拟环境的整合的这样一个环境,或者叫结合的一个环境。

宋卫华认为,未来教室是一种利用电子白板技术、投影技术、智能空间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在现代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出以培养学生21世纪创新技能为目的,以互动为核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协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教室环境。

杨宗凯教授认为,未来的教室一定是云端教室,包括电子课本、电子课桌、电子书包、电子白板等,在资源方面,由模拟媒体到数字媒体,再到网络媒体,资源最终都在教育云上,内容达到极大丰富,从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

通过对上述定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已有对未来课堂(教室)的界定一个共有的趋势是关注于利用新兴的技术创建一个教与学的环境,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相关技能的培养。综合以上学者对未来课堂(教室)的概念界定研究,本文认为,未来课堂(Future Classroom/Classroom of the Future)是相对于传统和现代课堂而言的,是以人本主义、互动、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和智能空间、云计算、人体工学等技术的支持下,以互动为核心,以充分发挥课堂组成各要素(人、技术、资源、环境和方法等)的作用,实施教与学,以促进人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学习与发展的教与学的环境与活动。

未来课堂的特性主要体现在未来课堂的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智能性、交互性和生态性等方面。人性化主要体现在技术设计与应用上。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混合性则主要体现在未来课堂可以实现多种教与学活动的混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结合,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的混合。不同交互类型的混合等: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以及教学资源的开放:智能性则体现在未来课堂应是一个智能化的学习空间,具有自然便捷的交互接口,以支持教与学主体方便地获得未来课堂设备的服务:生态性则体现在未来课堂应是一种平等、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

(二)未来课堂教与学的特点

未来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在学习内容上,不管是哪个领域。都要学习批判性思维、复杂问题的解决、合作以及多媒体通讯等21世纪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从技术对学习的促进方式上看,作为以泛技术环境为特征的未来课堂,可以通过不同技术来支持不同类型的学习,多媒体的呈现形式、网络资源和网络社群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机会:从学习的时间和场所上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按需学习,技术为按需学习和全方位学习搭建了关键性的桥梁。使学习资源通过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得以有效利用:从学习主体的广泛性角度看,未来课堂则是提供了灵活的信息呈现方式、学生知识表征方式和活动参与方式,体现为所有课堂教与学主体提供服务。使所有人都能够得到合适和有效地支持。

三、未来课堂:智慧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目前也已开始受到教育技术学界研究者的关注,《开放教育研究》杂志从2012年开始开辟“智能学习环境”专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知识工程研究中心和加拿大Athabasca(阿萨巴斯卡)大学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学院也联合主办了“北京师范大学一阿萨巴斯卡大学首届“智慧学习环境国际研讨会”。

智慧学习环境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对学习环境发展的诉求,也是有效促进学习与教学方式变革的支撑条件。智慧学习环境的目标是使得学习场所能够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

智能空间(smart Space)是智慧学习环境的一种实体形式,也是智慧学习环境实现的基础,是嵌入了计算、信息设备和多模态的传感装置的工作或生活空间,具有自然便捷的交互接口。以支持人们方便地获得计算机系统的服务。智能空间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具有动态、主动、可思维、开放、多变等特性的建筑空间。

参照NIST(美国国家技术标准研究院)给出的智能空间具备的功能和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标准,我们认为,作为智能空间的特定应用形式,未来课堂也应是一个智能学习空间,它应包括能识别和感知课堂主体以及他们的动作和目的,理解和预测这些主体在完成教与学任务过程中的需求:课堂主体能方便地与各种信息源(包括设备和数据)进行交互:他们所携带或使用的移动设备可以无缝地与未来课堂这一智能学习空间的基础设施进行交互:未来课堂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显示:提供对发生在未来课堂中的经历的记录,以便在以后检索回放:支持未来课堂中多人的协同工作以及与远程用户的沉浸式的协同工作等。

智能学习空间还是一个富交互环境,在未来课堂这一智能学习空间中,大量的计算设备、多模态交互技术模块、情景感知(Context Awareness)模块被嵌入并隐藏在实际的物理环境中这些模块互相协作并能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使得智能空间拥有立体、连续的交互通道。按照智能空间发展的这三个阶段,从独立的智能空间一开放的智能空间一智能社区的演变。不同的智能学习空间之间也应该能够自发地发生交互。当一个空间的资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时。智能空间应该根据用户的要求向临近的空间发出请求来完成用户的任务。

目前,国内外对智能学习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有关智能教室的研究,笔者曾在智能教室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一文中。对智能教室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目前如清华大学的Smart Classroom,Dell公司的intelligentclassroom,卓越电子的智能教室等。

也有学者从各自角度提出了关于智慧(能)学习环境的构想。钟国祥等提出,智能学习环境是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出发,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由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教材、教师、同学等构成的一个智能性、开放式、集成化的数字虚拟现实学习空间,认为其既支持学习者学习的自主建构,又提供适时的学习指导。马来西亚学者Chin认为,“智慧学习环境是一个以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且具备以下特征的环境:可以适应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可以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提供支持;为学习者的发展提供支持。黄荣怀等人认为,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

在这些现有的项目中,尽管各个项目关注点会有差异,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就是技术整合于教室及教学活动,为课堂教与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及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注重学习者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技术、环境、人、资源各主体相互协调的智能学习空间。

在未来课堂研究方面,笔者曾利用质性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目前网络上公开的44篇中小学生所写的关于未来教室(课堂)的作文利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08.0软件进行了内容分析。提炼出当前中小学生对于未来课堂的想象与期望。基于作文内容分析建立的未来教室特点模型,如图1所示。

从模型图中研究者可以发现,学生们对于未来教室(课堂)特点的认识,主要体现在智能的、高科技的、人性化的、灵活的、有趣的、自由调节的、使用便捷的、安全的、心情愉悦的、生态的、环保的、无尘的等概念中。

另外,笔者基于对于未来课堂的定位和特性、学生理想中的未来课堂和未来课堂的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采用了专家意见征询法,对来自于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心理学等领域20位专家,对于未来课堂的认识进行了意见征询,借此构建了未来课堂的模型,如图2所示。

从未来课堂模型中。可以看出。未来课堂的设计主要从课堂环境设计和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设计两方面入手。未来课堂要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应使学习者在未来课堂中能够实现快乐学习和高效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习者在未来课堂中进入到一个积极的心流状态。从心流理论研究可以得出,要使学习者获得这种心流状态,需要从学习环境和活动两方面进行考虑。其中环境部分包括未来课堂的物理环境和学习支持平台。物理环境中,未来课堂给课堂主体提供了高交互的教与学设备。能够有效支持课堂主体对于学习资源的获取、处理和呈现。智能环境控制则给课堂主体提供了良好的外在环境,从光、温、声、背景音乐、空气质量等方面根据课堂的实时状态进行调节。创意空间布局则主要考虑给学习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桌椅设施,以及根据教与学活动的需要能够方便实施桌椅的组合,形成学习小组,以利于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

未来课堂中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和评的活动都是基于未来课堂云学习支持系统来实施的,所有学习资源的提取及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均来源于或进入到可进化的学习资源库中。课后的活动是课中教与学活动的延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实录系统记录的视频和学习支持平台记录的教学生成性资源进行分析,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撰写反思,与同行交流,也可利用学习支持平台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交流。学生在课后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撰写反思日志,并利用交互学习终端完成系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推送的个性化作业。

未来课堂学习支持系统是未来课堂模型的重要支持部分,主要可以基于泛在网络实现高互动教与学设备、智能环控设备的接入与控制,支持未来课堂教与学等活动的开展。教师、学生可以通过交互终端接入未来课堂学习支持系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实施,教研员、学校管理者、教师同事、家长等也可以接入未来课堂学习支持系统,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了解学与教的情况。

可进化的学习资源库是未来课堂学习支持系统的重要支撑。因为在未来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有许多新生成的资源,而且未来课堂中的学习需要有情境性、适应性的资源,需要为学习者进行个体学习时所需的个性化学习资源需求提供支持。根据不同的要求,提供随需应变的学习资源服务。在未来课堂中,学习者需要的不是泛泛的学习资源,而是需要应时的、与学习目标、教与学内容相关的、能够切合学习者所处当前语境的资源。可进化的学习资源优势便在于它解决了资源的应时性。使学习资源有了适应性的特点。由于在未来课堂中,随着课堂主体与资源的交互,不断有新的生成性学习资源产生,也就是说学习资源能在与课堂主体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吸收资源使用者的集体智慧得以不断进化,这样就使得原本传统的静态化、结构封闭、内容更新迟缓的学习资源需要转变为动态生成、持续进化发展、结构开放的学习资源。不断保留在使用和交互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信息作为资源进化的养料,体现资源进化和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历史路径,满足资源自身生命进化的需求。未来课堂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更重要的是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吸取教学者、其他学习同伴、远程学习者或专家等人的智慧,建立起学习者学习的社会认知网络,收获持续获取知识的“管道”。透过学习资源在学习者、教师等人之间建立起动态的联系,共享学习过程中的人际网络和社会认知网络,满足社会化学习的需求。

由上可见,未来课堂是一个智慧学习环境,智能性是未来课堂的重要特性之一,未来的课堂应是这样一个富有技术、充分体现技术、人和谐交互的智慧学习环境。这个环境的组成既包括未来课堂物化形态上所呈现的智能学习空间,同时还包括在这个空间中对课堂主体所进行活动的智慧性支持。在这个环境中,技术也已成为一个具备一定智能的主体,与其他主体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共同促进未来课堂教与学效率的提高。

四、未来课堂的智慧性体现

基于泛技术环境的支持,未来课堂的目标是旨在构建一个自然、和谐互动的学习空间。促进学习者进行个体学习和社会化学习,进而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在空间设计上也应能够体现绿色、环保,从信息化设计到体验性设计。

未来课堂作为一个智慧学习环境。其智慧性主要体现技术层面、环境层面和资源和服务层面等方面。

(一)技术层面——应用大量的智能技术

未来课堂作为一个泛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应用了大量的智能技术,主要实现信息的记录、传输、编辑的智能化,主体之间交互的多元化、便捷化。如RFID技术、泛在网络技术。智能学习空间(Smart learning space)是嵌入了计算、信息设备和多模态的传感装置的教学与学习空间,具有自然便捷的交互接口,以支持课堂主体方便地获得计算机系统地服务。人们在未来课堂里的学习过程就是使用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也是人与计算机系统不间断的交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不再只是一个被动地执行人的操作命令的一个信息处理工具。而是协作课堂主体完成教与学任务的帮手,是人的伙伴,交互的双方具有和谐一致的协作关系。这种交互中的和谐性主要体现在人们使用计算机系统的学习和操作负担将有效减少,交互完全是人们的一种自发的行为。自发(spontaneous)意味着无约束、非强制和无须学习,自发交互就是人们能够以第一类的自然数据(如语言、姿态和书写等)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

(二)环境层面——实现智能环境

未来课堂中应用了许多电子设备,要做到环境的智能化,需要使电子设备消失在用户环境中,因此。需要“虚拟设备”来支持课堂主体与消失了的电子器件间的自然交互。通过智能化、个性化和相互连接的系统和服务创造所需的环境和功能。以此提高人们利用环境学习的质量。

空间可以感知人的存在。根据不同的人,空间就会有不一样的改变。

智能环境控制系统主要基于RFID等的物联网技术对课堂内的光、电、声、温根据学习者学习的需要进行控制,可以根据课堂外的光照条件调节照明,季节气候的不同调节温度,根据课堂内的声场环境调节声音系统等。如图3所示。

环境必须能识别生活在其中的人,适应他们,并从他们的行为中学习,可能的话还要具有情感。在环境智能的世界里,由组网的智能设备组成的电子系统将集成到人们的环境中,并为人们提供随时随地所需的信息、通信、服务和娱乐等服务。设备还能进一步适应甚至预备人们的需要。环境智能将以完全不同于现在的手柄式或固定的电子盒的方式出现。这些新系统将自然地融合到周围的环境中,并可以产生更为自然和隐含的交互方式。

智能环境重要的技术特性主要包括嵌入式(Embeded)。许多组网设备被集成到环境中。环境感知(context Aware)系统能识别你和你所处的环境上下文,个性化(Personlized)系统能调整自身以满足你的需求,适应性(Adaptive)能发生变化以响应你。预备(Anticipatory)系统无需有意识的干涉便能提前准备好你所想要的。

(三)资源层面

未来课堂可以通过云资源支持平台、智能课堂实录系统和交互白板实现资源的智能实时录制和资源存储。

智能课堂实录系统可以对课堂中的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括自我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等过程进行记录,储存于云端资源服务平台中。可供学习者课后进行学习过程的回放,反思支持。

课堂智能实录系统是未来课堂物理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录系统能够自动跟踪课堂主体的状态和活动,自动调整镜头的景别。及实现聚焦和拾音电平的调整。并处理好不同摄像机之间的录制画面的同步。可以实现多摄像机、多场景切换式拍摄。

(四)服务层面

未来课堂应为课堂主体而建,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学习和社会化学习,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是一个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的环境与活动。未来课堂应为课堂教与学活动的实施提供完善的支持与服务。要实现这种支持与服务。需要未来课堂能够根据课堂实时情境。判断出课堂主体的需要,为教师和学生实现教与学过程的智能分析,资源的智能推送等。从而为每一个学习者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提供可能。

五、未来课堂——智慧学习环境的实现技术

未来课堂作为一个智慧学习环境,其实现技术主要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层面,其中硬件技术主要包括所有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技术、多功能交互设备技术;软件技术则主要是指各主体间的信息的智能传输技术、控制技术及推理技术等。

(一)硬件技术层面

要使得未来课堂成为一个智慧学习环境,需要有硬件技术的支持,这些硬件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技术、多功能交互设备技术等。

1.物联网技术

未来课堂是一个泛技术环境,是一个技术增强型课堂。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是指在泛在网络环境支持下,由多屏显示、活动桌椅、智能环境控制系统、桌面平板电脑、无线反馈系统、视讯会议系统、智能课堂实录系统等部分构成。从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可以看出在课堂中应用了许多新的技术,但这些技术在未来课堂中不应该是单独存在的客体,而都应成为彼此之间信息互通的主体,成为未来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实现要实现这些设备之间的无缝链接,主要可以采取物联网技术来完成。

物联网(The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从课堂教与学主体进入课堂开始,其身份信息将自动被读取。相应的设备都会根据读取的主体信息调节相应的设备状态。给主体提供相应的支持。以符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体现所有学习主体的学习机会平等性、学习方式多样性、学习模式灵活性。

基于物联网形成的无缝学习环境和泛在网络技术可以让所有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随时随地使用综合性的学习基础设施。

2.多功能交互设备技术

除了物联网技术以外,未来课堂的主要特性是其互动性,要实现各主体之间的良好互动。需要有多功能交互设备技术的支持。如多功能交互笔。多触点交互显示技术等。

在未来课堂这样一个包括多种显示设备的三维交互空间中。用传统的鼠标键盘进行交互是相当繁琐的。每个显示设备都需要单独配备鼠标或键盘,对于不熟练的计算机用户来说。这种交互方式效率很低。对某些操作,例如绘制图标。即使是熟练的计算机用户用鼠标和键盘也很麻烦。清华大学研究者设计实现了一种多功能交互笔uPen,它是一个具有压力传感器的触摸笔,可以发射激光,笔身上还有激光发射和鼠标左右键共三个功能按键。结合触摸板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用户利用一只uPen就能够以便捷的方式在课堂中与各种显示设备进行交互。这种笔势交互的模式摆脱了鼠标键盘,使用户在课堂的各个位置都能与显示设备交互,而且交互方式统一便捷。每一支uPen在使用过程中能向系统发送惟一的ID信息。为多支uPen同时工作提供了基础。结合室内定位系统,就能够确定使用人员的当前交互状态,为系统的主动服务和用户相关的过程记录提供了可能。

多点触控技术是一项由电脑使用者透过数只手指达至图像应用控制的输入技术。它是采用人机交互技术与硬件设备共同实现的技术,能在没有传统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操作。多点触摸交互技术能支持同时多点触摸输入,使得触摸手势输入和多人协作交互成为了可能,可以提高交互的智能性、协作性和自然性,也推动了人机界面逐渐由图形用户界面(GUI)向自然用户界面的转变。将双手的手势动作定义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自然动作并用来操作计算机,可以大大减少操作者的认知负担,降低学习操作的门槛。触摸手势交互作为一种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它符合用户的认知,提高了交互的自然性。

为满足人们简单、自然、友好、一致的人机交互需求,利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技能和操作技巧,提高交互的自然性,该平台以用户为中心。相对于单手操作。双手交互不单是输入通道上的增加,而且体现了双手合作的特点,提高输入带宽和工作效率,使得传统的图形界面交互能够和双手多指交互相结合达到优势互补。如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发的基于手势的多指触摸协作交互平台。解决了多点触摸识别与定位、触摸手势识别、多人协作交互等关键技术,利用先进的光感应触控手段,实现了双手多指触摸操作的人机交互。开发了基于双手自然手势进行触摸交互的通用支撑软件,支持多人协作交互。通过触摸屏在图形界面上实现了一种自然、简单、高效的人机交互。支持自然手势的双手多指触摸人机交互系统,在触摸精度、显示面积和显示方式上与国际同期同类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二)软件技术层面

未来课堂设备的配置和连接从硬件技术层面来讲创建了智慧学习环境的物理基础,但要使其真正发挥各自的作用。成为一个智慧学习环境。则需要相应软件技术支持。这些软件技术主要是指各主体间信息的智能传输技术、控制技术及推理技术等,具体包括人工智能技术、上下文感知计算技术、和谐交互技术、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和无缝数据管理技术等。

1,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智能教学系统使得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智能专家系统ITS(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为例,ITS是一种能仿真人类教师的计算机教学系统,以学习者为主设计的教育软件,它能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而提供适合学习者程度及喜好的指导、决定学习者模块内容及选择特殊设计以辅助学习指导及练习(Shute&Psotka.,1995)。ITS利用AI技术推论学习者的学习状况、理解状态及分析学习者特质,进而决定教学的内容、时间点、与方式。这不但塑造了一对一教学的理想环境,同时也提供了针对不同学习者需求,量身定做的适性化(adap.tive)学习内容。ITS以学生模型(Student Model)、教学模块(Pedagogical Module)、领域知识(Domain Knowledge)、接口模块(Interface Module)四个组件来达成上述的各项功能。[删

在未来课堂中,学习者除了可以和实体课堂内的教学者、学习同伴进行互动外。还可以和学习支持系统中的智能型人进行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智能性人中的“教学人”可分为“协助教学事物人”及“实际进行教学的仿真教学人”两种。台湾学者陈鸿裕的研究指出,协助教学事物的教学人主要的工作有:(1)自动负责同伴间的联络;(2)自动检视并提示学习进度;(3)自动收集课程的相关信息。而“实际进行教学的仿真教学人”则是代替教师实际进行教学的人,大部分的系统皆是以一个动态的3D人像作为沟通接口。以运用虚拟实境中丰富的沟通形式。与学习者在网络的虚拟实境中互动。

2.上下文感知计算技术

上下文感知是智能空间的重要特征。是提高计算系统交互智能性的核心技术。上下文感知计算是指利用上下文信息自动为用户提供适合当前课堂教与学情景的服务和支持。它主要涉及上下文信息的感知和表述、上下文建模和推理、上下文感知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上下文是指任何可用于表征实体状态的信息,这里的实体可以是个人、位置、物理的或信息空间中的对象。在实际应用中,上下文的种类可归纳为计算上下文、用户上下文及物理上下文等。上下文可分为低层上下文和高层上下文两个层次,低层上下文是指直接从相应的传感器获得的上下文:高层上下文和低层上下文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一般来说是根据低层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得到的。由于高层上下文更能体现用户主体的意图。因此人们对高层上下文更感兴趣。它成为判断用户主体当前意图,为用户主体提供相应服务和支持的重要依据。

3.和谐交互技术

未来课堂通过开发和集成先进的和谐交互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高效的信息获取、交流的工作空间。从而促使显著提高学习、讨论和协作效率。

在未来课堂中,多种来源的相关信息将集成显示在课堂的三维物理空间中,课堂教与学的主体可以在多个显示表面上以自然便捷的方式直接与信息系统交互。或与远程的专家或学习伙伴进行充分的协作交流,整个互动过程还将被自动存放为可索引的学习记录或参考案例。未来课堂这一智能学习空间是一个典型的多用户和谐人机交互环境,目标是促使学习者在复杂的情况下尽快地理解和掌握当前形势并快速地做出合理地决策。关键是要为开放式信息集成、多用户自然交互提供支撑技术。

基于普适计算的智能学习空间技术,能营造全方位信息显示与和谐交互环境,将大大提高教与学过程的快速性和可靠性。

4.计算机视觉技术

在未来课堂这一智慧学习环境中,人的行为识别理解、物品识别与定位,以及场景恢复等问题都需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主要或者辅助手段来解决。计算机视觉是用计算机或机器对生物视觉的仿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信号处理、物理学、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科学等。计算机视觉就是用各种成像系统代替视觉器官作为输入敏感手段,由计算机来代替大脑完成处理和解释。计算机视觉的最终研究目标就是使计算机能像人那样通过视觉观察和理解世界。具有自主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未来课堂中,用到的与计算机视觉相关的技术主要有图像处理、图像识别和图像理解。图像处理技术把输入图像转换成具有期望特性的另一幅图像,图像处理主要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图像识别是指根据从图像抽取的统计特性或结构信息,把图像分成预定的类别,图像识别主要用于对人的动作、物品等的识别与定位等;图像理解不仅描述图像本身,而且描述和解释图像内容所代表含义,图像理解主要用于对场景的理解和对人的行为和意图的识别等。

5.无缝数据管理技术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进入未来课堂后,不同计算设备上的信息被放置在一个系统中,用户无需关心信息的上传和下载,只需利用下文介绍的多功能交互笔就能在不同显示设备上方便地显示、切换、标注这些信息,使得用户的注意力能主要放在讨论和信息理解的过程中,无需过多理会计算系统的细节。远程用户被允许接入未来课堂后,也能利用无缝数据管理模块来提供和共享信息。

在多种显示设备集成的智慧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主体可以通过物理环境(如墙面、桌面)、日常用具(如笔、激光笔),新型信息设备(如PDA、麦克风阵列),以及语音命令等自然便捷的方式与信息系统交互,无需依赖传统的鼠标键盘,以使对计算机不熟练的人员也能够直观地访问、处理信息。原型系统主要通过语音命令和多显示表面上的笔式交互提供直接的支撑技术。

篇10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系统;教学效果;即时反馈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7)03-0037-08

一、研究问题

数学是中小学教育阶段国际公认的核心课程之一。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的国家和地区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测试就包括数学知识考试,它也逐渐成为衡量不同国家之间中小学教育成就的一项重要指标。

但是,在学校常规班级教学中,较高的生师比使得数学教师不可能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即时反馈,提出恰当建议,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兴趣激励。而在数学学习中,特别是在应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即时而恰当的反馈、建议、辅导和激励对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计算机辅助学习系统最重要的优点就是能够自动给予学生即时而恰当的反馈,这也是其智能性的重要体现。所以,长期以来,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其实际应用效果究竟如何呢?

二、相关研究简介

国际上有大量关于计算机支持的数学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因为篇幅限制不能详细列举,简要介绍相关元分析研究的成果。元分析是一种文献研究,其研究对象是已经出版的实证研究文献,研究方法是对这些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分析,以便总结和概括这些实证研究结论所反映的共性和规律。国外很多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元分析研究(Burns, 1981; Hartley, 1978; Kulik & Kulik, 1991; Liao, 2007; Tamim, Bernard, Borokhovski, Abrami, & Schmid, 2011)分别分析了几十个、几百个乃至几千个研究,普遍指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对于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以起到更加显著的正面影响。对于学业表现较差的学生而言,很多研究(Lynch, Fawcett, & Nicholson, 2000; O’Byrne, Securro, Jones, & Cadle, 2006)也表明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于其学习成绩可以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在数学领域的大量元分析中,Cheung和Slavin(2013)考察了K-12学校的教育技术应用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因为美国学生的PISA数学成绩表现长期以来不如其他OECD成员国,而教育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是改善美国中小学生数学成绩的一项有效手段,正如美国数学教师协会曾经指出的“技术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至关重要”。他设置了非常高的研究方法标准(最少持续12周,有实验班和对照班,常规教学条件,有要求严格的前测和后测成绩),筛选出了74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包含的学生样本量为56,886。其中45篇研究了小学阶段的31,555名学生,29篇研究了中学阶段的25,331名学生。该元分析发现:一般来说,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育技术应用都对学生学习产生了正面影响。

在此研究之前,国际上20多个元分析研究考察了教育技术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其中7个关注数学学科。这些研究也都发现了教育技术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正面影响。

国内不少研究也介绍了计算机支持的数学教学系统,但是关于其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不多。从中国知网(CNKI)检索后,我们发现了以下两篇关于技术支持数学教学的实证研究。

张文兰等(2013)对参加三个月的电子书包实验的试点班和对照班的数学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前测中两个班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后测也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实验班比对照班成绩高出0.21分。该文对成绩提高不显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实验周期有限(三个月)、设备技术和功能的局限性等。

管珏琪等(2015)分析了参加两年电子书包实验的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和同时期未参加实验的学生的期末数学成绩,发现不论是三年级还是四年级,期末数学考试中,参加实验的班级的成绩都显著高于未参加实验的班级的成绩。但是,该文没有介绍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在参加实验前的成绩差异,也未介绍除了实验变量(电子书包)外,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是否还受其他不同因素的影响。

基于以上的相关文献分析,我们发现:国内关于计算机支持数学教学的实证研究不多。本研究拟选择某所学校的数学教学进行较长时间的准实验研究,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三、教学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通过强化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刺激和激励来实现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给予学生的即时反馈和建议就是这样的刺激和激励。行为主义指导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强调计算机能够激发学生的反应,并给予学生及时、详细和恰当的反馈,而这种反馈能够包含对学生表现的评价(Skinner, 1958)。Tobias(1973)发现,学生建构性的反应对于提高学业成绩而言是最有效的,而且,这种对于学生的明确反馈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并进一步导致更好的学业成就。Clariana和Lee(2001)也认为,网络学习中的明确反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认知主义强调研究和理解人脑内部的复杂过程:感知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决策过程和对复杂关系的理解,等等。学习是多层次的信息加工过程,包含了对于信息的解释和评价。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在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学生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积极地做出选择和注意等反应,积极地组织已经知道的信息,积极地寻求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Gagne & Briggs, 1974, pp. 10-20)。

混合式学习方式⒋统的班级教学与通过国际互联网或局域网进行的在线学习结合起来。Dziuban、Hartman和Moska(2004)指出:“混合式学习应该被看作一种教学方法,它将课堂教学的社会性和有效性与在线学习环境技术支持下的主动学习结合起来。”Bonk和Graham(2006, p.1)强调:“混合式学习环境将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与计算机支持的在线学习结合起来。”混合式学习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教学应用方式,强调传统的班级教学与计算机支持的学习的有机结合。网络教学系统支持的数学学习与传统的学校教学结合起来,显然是一种混合式学习。

四、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系统功能设计

北京乐学一百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结近15年多媒体教育软件及混合式教学实践经验,研发了“乐学一百”在线教学系统。该系统聚焦于中小学数学教学,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等教学理论指导下,提炼出了适应中小学生在线学习的3I教学法并将该教学法贯穿到系统设计之中:个别自适应学习,自定步调(Individualized Adaptation);渐进掌握式学习,小步闯关(Incremental Mastery);互动发现式学习,持续互动(Interactive Discovery)。

在内容上,该系统包括与全国初中和小学数学大部分通用教材相配套的习题内容,全部为自己研发。与传统印刷版的习题集不同,该系统能够根据学生提交答案的快慢和正误,给予即时反馈和游戏化的积分激励,而不是单纯呈现解题过程和答案。

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为例,介绍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3I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该册内容包括了“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平行线”“变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等。在每一部分,设置了若干关卡练习。比如在“生活中的轴对称”部分,设置了18道关卡(如图1所示)。前面的15关是关于“生活中的轴对称”的若干分解任务的(如第一关是认识轴对称,第二关是“画轴对称图形”,等等),后面的3个关卡分别是“挑战100分”“检测”“错题更正单元”。“挑战100分”和“检测”是综合性练习,而“错题更正单元”是本单元出现的错题集合。

这些关卡题目的做题顺序,完全由学生自我控制,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这就是“个别自适应学习,自定步调”的含义。

第八关是“等腰三角形练习1”,包含10道题,满分为100分,并设置了标准时间,为2到4分钟。如果做题时间短于标准时间的下限,即2分钟,则加分;如果做题时间长于标准时间的上限,即4分钟,则减分。这些题目采用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系统可以判断用户答案的正误。如果答对了,系统给予“正确”之类的提示,进入下一道题目;如果答案错误,系统则给出“错误”或者“再想一想”之类的提示,学生必须再次输入或者选择正确答案,直到该题目答案正确为止,才能进入下一道题目。这就是“渐进掌握式学习,小步闯关”的含义。每个关卡的通过,系统给予正确或者错误的提示,就是行为主义教学思想的体现;这样一系列的围绕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点的小步骤闯关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体现了认知主义的教学思想。

如果学生实在做不出来,可以求助在线的“老师答疑”。这种人工在线辅导加上系统自动给出的答案正误的反馈,构成了“互动发现式学习,持续互动”的教学环境。

以上我们介绍了“同步闯关”的基本内容。每个关口的做题过程都会保留下来,便于用户以后复习。闯关成功后,学生可以看到本次练习的得分、一次正确率、所用时间、(相对于标准时间)提前/延迟、基础学分、奖励学分、获得乐币(该平台的一种虚拟货币)、当前乐币。其中的得分、奖励学分、基础学分和获得乐币是综合考虑一次正确率、所用时间等多个做题表现指标计算得出的。

除了学分和乐币,如果该生能够持之以恒地练完一章的内容,系统还授予学生勋章。同年级同一学段学生,还按照其获得学分、乐币多少设置了排行榜;只要是注册用户,都能在排行榜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要超越的对象。学生还可以使用学习获得的乐币来换取实物奖品。

除了“同步闯关”,还有“强化技能”“挑战100分”“竞赛培优”“专项训练”“最后一题”。这些内容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的较高要求。此外,该系统能够自动收集学生在单元闯关中所有题目的答案,并特别关注做错的题目,形成个人错题集,便于学生开展针对性的纠错练习。

为了辅助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几何作图,该系统设计了几何作图智能判断引擎,自动判断学生的几何作图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借助这个工具,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常规作图方法,更能创造性地解决几何问题。

为了创建社会化的学习环境,系统还设置了“同学动态”窗口。学生用户可以选择打开或者关闭该窗口。该窗口上动态显示其他同学的做题情况,以及家长给予孩子的表扬和乐币奖励。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是准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的基本思路为:根据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安排,选择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其他作为控制班(对照班)。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实验班要通过网络在智能教学系统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对照班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在准实验研究中,自变量是参加混合式学习与否,因变量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及主观反应。通过分析历次考试成绩来比较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数学学习成效;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系统的感受和认识。

对于考试成绩,主要比较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同一次考试中的成绩差异,也就是进行横向比较。这是因为在同一次考试中,两个班的考试内容完全相同,其成绩具有可比性。而同一个班(如实验班或者控制班)在不同时期的两次常规考试中,考试内容一般都不相同,难度也不一定相同,所以前后两次的成绩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不进行同一班前后成绩的时序纵向比较。在比较实验班和控制班两个班成绩的时候,主要考察的统计指标包括:

(1)每一班成绩的平均值。它反映了全班同学成绩集体性的平均表现;两个班成绩的差异就用两个班成绩平均值的绝对差来表示;每次考试每个班平均成绩在整个年级的位置变化,也反映了其成绩的变化幅度。

(2)每一班成绩的标准差。它反映了全班同学成绩的离散程度。

(3)两个班平均成绩差异t检验的结果。它反映了两个班成绩差异的统计学显著程度。t检验是一种假设检验;假设两个班的成绩相同,如果计算出来这种假设的概率很小,比如一般设为小于0.05(即5%),则认为这种假设不成立,即两个班的成绩在统计意义上是有差异的,或者说两班成绩的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t检验可以用SPSS等统计软件来进行。

(4)效果尺度(Effect size)。综合考察两个班平均成绩的差异和每个班成绩的离散程度。国际上常用Cohen’s d这一变量来表示效果尺度(Cohen, 1992):

[d=Mean1-Mean2Standarddeviation]

其中,Mean1和Mean2是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评价成绩,而加权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由下列式子计算得出:

[Standard deviation=n1*SD12+n2*SD22n1+n2-2]

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个班的人数,SD1和SD2分别是两个班成绩的标准差。

调查问卷的实施,则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系统(Limesurvey)来实现,简单、快捷、方便。

六、基于混合式教学思想的课程整合实验

2015年9月到2016年1月,“乐学一百”系统在四川一所初中的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准实验研究。初一年级四个班的教学内容、要求、进度和方法基本相同。选取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其他三个班不使用该系统,作为对照班参与课题研究。

按照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思想,实验班使用“乐学一百”系统(如图2所示)。具体教学流程为:

课前,教师通过“乐学一百”给学生布置“引导单元”部分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完成该部分的作业。教师通过系统检查学生的预习结果,即查看学生是否完成了引导单元的练习和成绩如何。

课上,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对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在“引导单元”基本上回答正确的题目进行略讲,对经常出错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或者请答对的同学板书演示,有时候也请同学们使用平板电脑对难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图3所示)。此外,在上单元小结或者知识点小结的课堂上,教师会直接分析学生之前做过的题目。对于那些得分很高、表现很好的同学,教师会在课堂上给予口头表扬,对于那些没有及时过关的同学,则会询问原因,究竟是网络原因、时间原因还是其他原因,然后再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

课后,实验班学生除了用大约25分钟时间完成一本常规练习册中的配套练习之外,还需完成“乐学一百”中的练习,约10分钟。对照班学生则要完成两本常规练习册的配套练习,时间约为50分钟。

七、实验结果

根据收集到的考试成绩数据、学生调查数据、学生和家长反馈以及教师访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一)考试成绩

我们收集了2015年11月份期中考试,12月份月考和2016年1月份期末考试实验班和其他三个对照班的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题型和总分的情况是:考试分A、B两卷,A卷100分,其中选择题10个共30分,填空题4个共16分,解答题8个共54分;B卷50分,其中填空题5个共20分,解答题3个共30分。

从该表可以看出,在试验初期,实验班比对照班的成绩高出3.8分,统计意义上不显著(p=0.107),实验班相对于对照班的效果尺度也仅仅为0.18。一个月后,成绩差异扩大到5.2分,但是差异显著性和效果尺度有些缩小。再经过1个月,成绩差异扩大到6.1分,这种差异从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p=0.049),实验班相对于对照班的效果尺度也扩大为0.25。

(二)问卷调查

在实验学期结束后,我们设计了一个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使用“乐学一百”系统的体验和感受。问卷包括三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对学习平台的评价和数学学习效果评估。因为在现有研究文献中没有找到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量表,该问卷内容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实验班48人中有42人提交了有效问卷,其统计情况如下。

在个人基本信息部分,关于学生的性别,答案显示男生为18人(42.9%),女生为24人(57.1%)。年龄均值为13岁。平均每次在“乐学一百”在线学习平台上学习的时间,均值为47.4分钟。

第二部分是对“乐学一百”在线学习平台的评价,含有九道题;第三部分是数学学习效果的自评,含有五道题。第二和第三部分共14个问题,都为单项选择题,答案5个分值的Likert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对这14个问题的答案进行信度分析,发现其Cronbach’s Alpha值以及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Alpha都为0.987,表明该问卷可信度很高(如表2所示)。

表3显示了这14道题的描述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到,对系统平台感受的9个问题,均值都在“同意”(4分)附近。最高的一项是“即时给予正面的反馈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为4.05分。可见,该系统界面美观、布局合理、简便易用、稳定可靠,题目质量高、数量合理,以及排行榜和乐币等游戏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即时反馈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在线答疑机制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因此,学生喜欢使用这个智能学习平台。不过这9个问题的均值都未达到“非常同意”(5分)的程度,可见学生对这个平台还有更高的期待值,说明该平台还有很大的改善余地。

对学习效果的5个问题,均值略低于“同意”(4分)。最高的一项是“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为3.98分。可见,该系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但与“非常同意”(5分)还有一定的距离,可见该平台在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调查问卷的结尾部分,还有一个开放性问题,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使用系统的体会和感受。分析这些反馈内容后,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正面评价、建议,以及正面评价+建议。25个同学都给予了正面评价,包括:“‘乐学一百’让我不会的题都会做了,让我的能力提升了”“乐学对我有很大帮助,让我掌握知识,还让我增加对学习的兴趣”等。12条建议包括:“有时候数学符号有点问题”“希望答疑老师能够更好地去引导学生!”,等等。既有正面评价又有建议的反馈3条:“建议改进一下网页部分页面脚本错误的问题,感谢乐学一百对我的帮助!”“在线答疑有时候会人太多,解答不了,其他都挺好的”和“希望把答案做成多样化,其他方面都非常好”。

从这些反馈中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该系统的评价是正面、肯定和赞扬的,还有一些同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比如4条建议是关于在线答疑功能的,应该在这方面进一步完善。

(三)学生和家长反馈

为了解学生和家长对“乐学一百”系统的感受,随机请5位同学及其家长书面总结了学习心得和反馈意见。

学生A说:“自从开始使用‘乐学一百’,我对数学有兴趣了。以前上课不喜欢听课,总是走神,现在上课也不浮躁了。”学生B说:“自从学了以后,感觉我的基础上升不少,成绩也提高了,让我对数学有点感兴趣了。而且不会的题可以问老师,还可以到网站的市场上买很少见的东西,这是激发我学习的动力之一。”学生C说:“在‘乐学一百’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也收获到了学习的快乐。”上述学生的反馈可以概括为:这种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

家长A说:“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对数学逐渐有了学习兴趣,希望能继续加油,多动脑,多做题,把成绩提高上去。”家长B说:“孩子学了‘乐学一百’以后我们很高兴,她自己也觉得很好,我们很支持。”家长C说:“‘乐学一百’的课程设置与学校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而且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分解,使学习更容易,便于孩子理解和掌握,而且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趣味性高,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上述家长反馈意见可以概括为:这种学习方式帮助孩子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成功。

(四)教师反馈

我们访谈了参与课题的数学教师,了解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基本情况,听取其对系统的评价和建议。该教师认为,该系统能够客观、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帮助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让教师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此外,习题是模块化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闯关游戏,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每一道题目都会给学生积极的反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遇到困难,答疑系统就会提示“需要帮助吗”,能及时帮助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

该教师同时建议:“把知识点与课标结合,根据课标的要求,在理解和掌握方面多下功夫。加题目的随机性,派给每个学生的题目最好不一样。学生做错题目进行二次过关的时候,只针对错题,不要重复前面的题目。加强系统的数据统计功能,给老师和学生更多的参考信息。”

八、研究结论和讨论

我们介绍了网上数学教学系统“乐学一百”的基于教学理论的设计思想,自动判分、即时反馈、几何作图智能判断、游戏化激励等多项功能,及其在一所中学一个学期的课程实验情况。在准实验中收集的学生成绩、学生和家长调查反馈、教师反馈等多维度的数据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善其学习表现,缩短学生课后作业时间,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减轻教师负担。该系统交互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即时反馈和正面激励是其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原因。基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教学思想的“3I”系统功能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新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基于该系统功能的贯穿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为该实验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学生和教师的调查反馈也指出,该系统在提供学生游戏化激励的同时,也应该增强其智能性和适应性,给学生提供适应性的测试题目、恰当的做题提示和帮助,实现个性化教学。也就是说,数学教学系统的未来在于智能化,即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ITS)。

一个智能教学系统(ITS)是指一个能够模仿人类教师或者助教来帮助学习者进行某个学科、领域或者知识点学习的智能系统。它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是教育技术与学习科学的基石之一(张剑平, 陈化品, 2008; 张建伟, 2013)。VanLehn(2011)对大量智能教学系统研究成果的元分析结果发现,在效果尺度(ES)上,人工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与智能教学系统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79与0.76)。智能教学系统的辅导颗粒度(Granularity)越小,也就是说辅导越细致入微,效果越明显。“乐学一百”系统的“渐进掌握式学习,小步闯关”功能设计已经初步体现了这种思想。该系统如果进一步改进、提高智能化程度,可以节省大量人力资源和成本,大幅度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具体改进的方向包括:实现对学生的基于自然语言的个性化智能答疑,替代现有的人工辅导答疑模式;把教师的教学资源、考试资源方便地整合到系统中,与原有的教材形成互补;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纪录,进行智能化的内容推送和学习测评等。

[参考文献]

管珏琪,Peter Riezebos,苏小兵,祝智庭. 2015. 电子书包对学生学习体验与学习成绩的影响――以上海闵行区小学数学应用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9):56-62.

张剑平,陈仕品. 2008.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智能化历程及其启示[J]. 教育研究(1):76-83.

张建伟. 2013. 关于美国教育技术研究发展的反思――设计科学的视角[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1(3):32-48.

张文兰,李矗员阁,连云梅. 2013.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12):118-121.

Bonk, C. J., & Graham, C. R. (2006).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Global Perspectives, Local designs. John Wiley & Sons, San Francisco, CA.

Burns, P. (1981). A quantitative synthesis of research findings relative to the pedagogical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2, 2946.

Cheung, A. C. K., & Slavin, R. E. (2013).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for enhancing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in K-12 classrooms: A meta-analysis.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9: 88-113.

Clariana, R. B., & Lee, D. (2001). The effects of recognition and recall study tasks with feedback in a computer based vocabulary less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9(3): 23-36.

Cohen, J. (1992). A power prim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2 (1): 155C159.

Dziuban C., Hartman J., &Moskal, P. (2004). Blended learning. EDUCAUSE Review, 7: 19-28.

Gagne, R. M. & Briggs, L. J.(1974).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M].Holt, Rinehart & Winston, Oxford, England.

Hartley S. (1978)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ly paced instruction in mathematics[D].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8, 4003.

Kulik C. L., & Kulik, J. (1991)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an updated analysi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 75C94.

Liao, Y. (2007) Effects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Taiwan: A meta-analysis.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48: 216-233.

Lynch L., Fawcett A. J., & Nicholson, R. I. (2000). Computer assisted reading instruction in a secondary school: an evaluation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 333C348.

O’Byrne B., Securro S., Jones J., & Cadle, C. (2006). Making the cut: the impact of an integrated learning system on low achie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2: 218-228.

Tamim, R. M., Bernard, R. M., Borokhovski, E., Abrami, P. C. & Schmid, R. F. (2011) What forty years of research says about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learning: A second-order meta-analysis and validation study.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1: 4C28.

Skinner, B. F. (1958). Teaching Machines. Science, 128(3330), 969-977.

Tobias, S. (1973). Review of the Response Mode Issu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3: 193-204.

VanLehn, K. (2011).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human tutoring,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and other tutoring system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6(4): 197-221.

收稿日期:2016-01-08

定稿日期:2016-06-17

作者介:贾积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100871)。

篇11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不再是学校和教育出版社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在线教育,没有任何准入机制。现在教育出版机构面临的最强劲竞争对手是互联网巨头,它们资金雄厚,在在线教育领域一掷千金,几十亿、上百亿元的投资对他们来讲不是问题,再加上他们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得教育出版机构毫无优势可言。   

近年,互联网巨头都瞄准了在线教育市场。海外,苹果i丁unes U开始进军在线教育,主要提供开放式教育资源;谷歌也建豆了Google Doc在线学习系统。国内,互联网三巨头BAT纷纷进军在线教育。2014年2月,阿里投资1亿美元加盟丁utorGroup; 2014年8月1日,腾讯与新东方联合成豆北京微学明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8月5日,百度收购在线教育传课网。此外,阿里巴巴推出淘宝同学,腾讯开设腾讯大学,百度推出百度知心。   

互联网是一次革命,几乎打破了所有的传统行业边界,如果我们再用传统的专业分工思维考虑问题,无疑是作茧自缚。虽然,互联网企业并不掌握优质的教育内容,但是,它们可以花重金购买,也可以重新生产,或者通过协议聚合内容。正如中国知网不生产内容,但是它能够聚合内容,成为典型的内容提供商和服务商。现在几乎没有哪所大学敢不购买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今日头条也不生产内容,但是仅仅经过3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移动新闻客户端的老二,靠的就是聚合内容。   

在欧美在线教育市场,以培生、圣智学习等为首的几大教育出版商已经垄断了付费教育资源市场,中国的教育出版机构在付费在线教育领域没有形成明显的优势。国家教育出版机构组建了很多在线教育平台,但是市场知名度都不如其他行业组建的在线教育平台。无论是沪江网校、网易公开课,还是一起作业网、学霸君、作业帮、学而思网校、猿题库都不是出版机构创建的,这是需要出版同行认真思考的问题。一起作业网由真格基金徐小平等人投资,2015- 2016年连续两年在数字出版年会上大规模做宣传推广,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在很多小学普及。   

二、在线教育课时长度多长为宜   

目前,全球传统课堂的课时长度几乎都是40-50分钟,没有人认为不合理。但是,科学研究却表明40- 50分钟的课时长度并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1996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教授约安·米登多夫和阿兰·卡利什在《国家教学论坛》就发表了一份详尽的关于学生注意力的报告。他们发现学生需要3- 5分钟才能静下心来,在之后的10-18分钟内精力非常集中。之后,不管教师讲得多好,不管课程多么吸引人,学生还是会走神。虽然之后学生还能再次集中注意力,但集中的时间越来越短,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集中的时间只有3- 4分钟。可是,却没有学校愿意把课时长度降低到巧分钟以内。   

在实体教学中,教材编写、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教师计酬等都是基于45分钟课堂,如果把课时长度都改成巧分钟,那么教学管理、教材编写、教师薪酬等都要相应改变,这相当于一场教育革命,不要说技术上如何实现,恐怕教师、教学管理者都很难接受,阻力不可想象。但是,在线教育很多是在实体学校以外进行的,还没有完全进入现行的教育体制,可以不受这样的限制。现在很多在线教育的课时已经调整为巧分钟以内,这需要教育出版机构关注,尽早采取应对措施。   

当下,很多在线教育平台的视频课程仍是传统课堂的翻版,大多数为40-50分钟,1小时的也不在少数,有些甚至长达2小时。这样的时长往往让人感到疲劳,教学效果也难以保证。笔者在超星学术视频看到很多课程在20分钟以内,应该说这样的设置是合理的,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爱课程网的视频课程时长多为30-50分钟,基本是按照现实课堂设置的。  

 三、纸质教材的存亡问题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教材,尤其是中小学教材一直是出版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出版业最关心的是纸质教材的存亡。那么,在线教育究竟会对纸质教材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知识点教育挑战纸质教材的存在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教材并非教育的必需品。早期的人类教育没有教材,工业化革命以后,班级教育的出现才产生了教材。未来教育是否还需要教材,答案恐怕是未必。教材是系统化的知识点。在传统教育形式下,对中小学阶段教育来说,往往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使用材。在以纸质媒体为主要传播介质的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教材。随着互联网高度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我们已经完全能够实现为每一个人单独定制教材的可能。这些教材由计算机软件来完成,不需要印刷,而且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进展随时调整。这就是智能化推送与测试系统,也叫作知识点教育,美国的可汗学院就是采用知识点教育。   

再往前展望,甚至可能没有教材的概念,因为新的学习资料都是根据学习者掌握程度随机生成的,实际上已经没有了教材。在线教育的发展使传统的教材观念、教材盈利观念都受到极大挑战。一旦智能化教育全面推广,纸质教材就可能没有存在的必要。当然,现实发展比技术实现要缓慢得多,欧美的教材定制也仅仅发展到章节的定制组合,也就是根据教师的要求可打乱教材的章节排列,还没细化到对整本教材知识点的重新组合。   

2.实体学校的消失,伴随的可能是教材的消失   

在线教育的发展使得人们随时随地能接受教育,人们是否还需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就成为一个问题。美国一些教育专家大胆预测,将来会有大量的实体大学消失,而中小学实体学校的消失可能要晚于实体大学的消失。美国《国家利益》杂志2013年预测“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说,“学生已经厌倦了传统课堂并准备拥抱网络教育”,“教育技术将摧毁现有高等教育体系,这是不容否认的”。斯坦福大学Udacity创办人特隆认为,50年后美国大概会只剩下10所实体大学。实体大学的消失,不会是个案,伴随的可能就是各级各类实体学校的消失。   

教材是班级教育的伴生物,传统班级教学必然需要统一的教材。依据上述专家的预测,传统实体学校的消失,可能伴随的就是班级教育的消失,不再需要统一的组织教学,教材恐怕也就寿终正寝了。   

3.数字化教材的审批问题   

国家教育部已经开始审批数字教材,上海部分出版社的数字教材已经获得审批通过。这就意味着数字教材不一定由纸质教材转化而来,完全可以单独编写,通过审批后上市使用。过去几年,那些拥有纸质教材版权、经营权的出版机构一直认为数字教材必须由纸质教材转化而来,即使自己不开发数字教材,也能通过转授权获得部分收入。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有些过于天真。这也说明,拥有纸质教材,出版机构在在线教育中未必就拥有优势。  

 四、在线教育的智能化发展   

在线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名教师面对很多学生,当一名教师同时面对几万人、几十万人时,对单一学生的具体指导就会远远超出教师的实际能力。近些年,人工智能发展很快,在线教育使用机器人服务已经不可避免,这也是在线教育智能化的一部分。比如,人机对话软件可以解决语言学习没有陪练的问题,但是人机对话还很不完善,局限性很大。如环球雅思网校的人机对话软件只能纠正单词发音,不能对流畅程度、词汇运用、语法错误进行纠正。人工智能运用于在线教育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是智能机器人在教育服务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美国的可汗学院有试题自动生成软件,学生看过视频后,软件会自动弹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可汗学院还建有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可以追踪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还能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自动推送学习内容,已经实现智能化。   

目前,欧美教育智能化面临的一个敏感问题是个人隐私,很多学生不愿意让平台跟踪他们的学习。   

五、在线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现场感,对人的社会性发展不利    

北京大学文学院陈平原教授回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王瑶先生时说,王先生没有给学生正式讲过课,学生都是在和王老师聊天中学习知识。我国古代的教育方式,很多时候也是聊天式的,导师和学生吃住在一起,可以说无所顾忌、无话不谈。聊天是最自由的交流方式,天马行空,可以就很多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不十分准确和严谨,但是对知识面的拓展、对灵感的激发是很见效的。这种教育方式显然是一位教师面对几十万在线学生无法实现的,也无法产生老师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效果。  

K12在线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提供现场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好老师并非是那些讲得最好的老师,而是负责任的、管理得当的老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老师。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管理课堂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在线教育无法实现像地面教学一样的管理课堂。离开老师的管束,再好的内容如果学生听而不闻、不入脑子,也达不到教学效果。   

在现实课堂中,教师会走到学生中间去,通过手势、表情与学生交流,甚至有一些大尺度的调侃;而视频课程由于录制设备的限制,老师只能停留在讲课桌后面,表情呆板、不鲜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发挥,也使得课程的精彩点绽放受到限制。   

在线教育也会造成学生社会性减弱。人是社会性动物,要参与社会活动,通过社会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同时承担一份社会分工。学生到学校学习,也是在参加一种社会活动。如果大量的学习都通过在线来完成,也就意味着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这实际上减少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主要通过在线了解世界,而不是通过实际的社会生活来了解,最终会脱离社会现实。韩国原计划2015年在全国推广电子书包,结果发现学生大多通过电子书包了解世界,减少了与社会和自然的接触,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于是决定放慢电子书包的推广速度。   

2.视频课程制作花费巨大   

视频课程制作花费巨大,按照哈佛和麻省理工成豆的edX估计,一门课就要25万美元。清华大学指定MOOC制作合作公司“过来人”的创始人张有明说:“一个完整的MOOC团队是非常复杂的,包括项目经理、助教、志愿者、制作人、摄制团队、后期制作、运营人员;整个制作流程也很长,包括选题、知识点设计、拍片宣传、集中摄制、后期制作、测试反馈、运营数据……老师为制作MOOC课程,平均1个小时的视频,至少要花10倍到20倍的时间做前期课程内容的准备,即使这个老师的课讲得非常熟练。”    由于在线教育需要大量的投入,这些投入都要摊到教材上,因此现在欧美大学数字教材价格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比纸质教材还高,而且只能在教育出版商、开发商的软件环境下阅读。相比而言,老师和学生反而更钟情纸质教材。这可能只是阶段性问题,随着技术的普及、数字教材使用人数的增长,教材的价格会逐步降低。   

3.意识形态问题   

开放性教学资源平台的全球免费共享也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意识形态问题。比如,西方国家社会学课程的某些讲授未必符合我们政府的要求。   

4.不利于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目前,在线教育都选择全国顶级的教师授课,最终可能会形成一门课只有几位老师在讲的局面。而教育是多元化、个性化的行为,如果全国都在使用某几个教师的教学视频,那就如同工厂一样,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其实,不同的教师是各有优势的,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讲解,会给学生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方法。   

5.完成率很低   

在一片对网络开放教学资源的赞扬声中,也出现一些不乐观的数据,“以斯坦福大学的Udacity公司的课为例,目前仅有5%一16%的完成率,通过率更低”。没有课堂监督,没有教学管理,只靠自觉完成学习,看来还是有问题的。这也需要在线教育工作者思考,究竟采用什么手段才能提高完成率,否则,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就等于白费了。   

6.一些技术问题   

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课程播放不流畅,教师讲解不精彩。有些用户反映视频播放很卡,有些30多分钟的课程需要1 小时才能看完;有些教师讲解古板,基本是照本宣科,缺乏趣味性。另外,我们在纸质教材中寻找内容很简单,但目前视频关键词搜索技术还很难令人满意。   

7.盗版问题   

在线教育视频盗版问题严重。原创单位花费很多精力、金钱制作的在线教育课程被轻易翻录、传播,严重影响原创单位效益。几千元的视频课程,通过网络十几元就能买到,而且不影响使用。   

8.网游等如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