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09:31: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卧床病人如何护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腹膜透析的一种方法。利用人体腹膜这一天然半透膜作为透析膜,将适量透析液引入腹腔并停留一段时间,使腹膜毛细血管内血液和腹膜透析液之间进行水和溶质交换的过程。(CA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它具有居家透析的特点,简便、安全、费用低、节省人力。在持续治疗及自我护理中遇到的问题,都要在腹透护士指导下得以解决。这对提高家庭腹膜透析(PD)的护理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时限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3年收治的6例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07年7月~2010年11月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2~67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衰、贫血、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腹透过程中,7例并发腹膜炎,8例出现精神障碍。行腹膜透析前血尿素氮值为18.21~35.04mmol/l(正常值2.9~7.14mmol/l),血肌酐值为419.8~1334.4umol/l(正常值44~ 133 umol/l)。行CAPD治疗后,尿素氮降至6.19~29.6mmol/l,肌酐降至309.4~1172.1umol/l,大部分接近正常值范围。
1.2 腹膜透析时间选择及依据 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1)适应证与血液透析相同,;原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儿童;反复血管造瘘失败者;有明显出血倾向不适于肝素化者。(2)禁忌证:腹膜有缺陷者,各种腹部病变导致腹膜清除率降低者;腹部手术3d内,腹腔置有外科引流管者;腹腔有局部炎性病灶,肠梗阻、腹部疝未修补和椎间盘疾病;晚期妊娠及腹部巨大肿瘤;严重肺功能不全;长期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高分解代谢;硬化性腹膜炎;不合作者及精神病患者;横膈有裂孔;过度肥胖者。
2 临床观察和护理
2.1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一般情况差,长时间重复透析,加之生活不便及费用高等因素,病人会出现焦虑和抑郁、失落感、悲观失望、依赖性增强,有的会拒绝治疗甚至轻生。有的担心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前途暗淡。种种问题困扰,使他们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失望的心理。医护人员以和蔼、亲切、自信的语言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治疗康复有极其有益的帮助。
2.2 饮食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加之透析过程中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的丢失,使各项营养指标进一步下降。据报道[3],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8%~56%,适当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透析时有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应给予补充,如谷类、干果、水果、新鲜绿叶蔬菜。控制水盐,预防容量负荷过多。
2.3 透析管护理 在透析过程中,要保持管口周围皮肤、出口敷料清洁干燥,敷料随湿随换。注意观察出口处和隧道口有无异常。特别注意导管应固定在良好位置,。
2.4透析环境:保持环境清洁,换液室每日拖地2次,及时清除墙壁门窗的灰尘,每天早、中、晚开窗通风1次,换液前用紫外线灯行空气消毒,用消佳净湿布擦拭操作台,换液时避开通风口、风扇、空调出口,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换液室。 转贴于
2.5严格操作规程 (1)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2)统一操作标准使每一位护士熟知并应用于实践中。(3)患者腹透用品设专用箱, 1人1箱,每天消毒1次。(4)每次透析前严格检查透析液是否有混浊及絮状物。(5)术区换药:术后4d内每天换药1次, 5d后隔日换药1次,同时观察术区有无红肿、渗出,并及时进行处理,术后10d愈合良好后拆线。(6)术后次日手术切口用神灯照射每天1次,每次20min,达到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的目的。所用Y型管路视情况2~3个月更换1次。(7)观察透出液的量、性质、颜色,如果超滤量为负数,及时报告医师,有利于及时调整用药。如透出的液体混浊变黄,应考虑与饮食有关或腹腔内有感染;透出的液体为粉红色或红色,应考虑腹腔内小血管的损伤,应立即给予止血药。(8)每天记录24h出入量,供医师参考,有利于及时调整液体的量及用药的种类。(9)血压检测:是检测透析患者体液平衡的方法。如果体液过多、同时盐摄入过多、情绪激动及未及时服用降压药物均可使血压升高。
3 并发症观察和护理
3.1预防腹膜炎及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的发生 腹膜炎是CAPD的主要并发症和治疗中断的原因。预防胜于治疗,预防感染的关键是严格培训操作人员,强调无菌技术操作,创造良好的透析环境,提高病人对预防感染的警觉性。因此,认真做好居家腹透培训对预防腹膜炎的发生至关重要。在培训中,护士可运用讲授、提问的教学技巧,因人施教。应写出操作步骤的书面方法,逐步进行手把手的操作指导,使病人及家属掌握PD环境的要求和操作者应该掌握的方法及无菌操作技术等,反复实践,直到熟练掌握为止。也可鼓励病人及家人多提问,多练习,耐心指导家人如何照顾病人,以及病人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让病人注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际操作相联系,以解决在家透析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充分认识腹膜炎及隧道口感染的危害性。指导病人早期识别腹膜炎的知识,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透析液混浊、引流不畅、发热等,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掌握腹膜炎及隧道口感染的防御及初步处理方法。
3.2精神症状护理 老年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发生精神障碍并不少见,本组中8例出现精神障碍症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尿毒症引起的神经病变,老年人大脑老化、低钠血症、透析失衡综合征、营养丢失综合症、心理障碍等[4]。表现为:情绪抑郁,自卑感,兴奋躁动、烦燥不安,无自知力,记忆力减退。临床中应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血象,维持水电解及酸碱平衡,注意观察血钾、血钠过高或过低的表现,准确记24小时出入量。对不合作、躁动患者宜安置在光线暗淡的病室,使用约束带保护,遵医嘱使用小量镇静药,向病人解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诱发因素。
4 讨论
正规的操作、严格的无菌程序、密切监测液体出入量及血压、观察所透出的液体的性状、颜色、量,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总之,做好腹膜透析不但要有严格的技术要求,还要采取各种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不间断的教育,充分了解患者的透析情况、饮食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以便使患者建立良好的依从性,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 考 文 献
[1]郭志勇,袁伟杰.居家腹膜透析指南.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65-66.
[2]和海霞.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2009,2(12):78-79.
[3]李 霞,李家耀.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老年患者的护理.2005,17(3):48-49. 转贴于
[4]王兰,汪涛.腹膜透析中心管理模式的建立与体会.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7):546-547.
[摘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我国法制体系的日渐完善以及医疗知识的逐步普及,居民对于医疗护理的认知越来越多,要求的也更为严格。为了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心,强化护患沟通,减少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该文就当前各项告知签字和对应的警示标识进行了介绍,并就其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实施及产生的良好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
关键词 ] 告知签字制度;警示标识;不良事件;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127-02
在当前医疗行业有很大发展的前提下,护理不良事件仍有发生,对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具体而言,护理不良事件指在病患护理过程中,发生了护理损伤,影响了病患的诊疗效果,从而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痛苦,并有可能发生护理事故和护理纠纷的事件[1]。护患纠纷的防范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今天这种非常的医疗环境中,如何降低护患纠纷显得十分迫切,甚至成为了衡量医院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层面。如何减少护患纠纷,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广大医疗工作者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重要内容[2]。护士为住院的病患提供服务,且服务内容多样,在某一项出现失误或纰漏,将会导致纠纷和麻烦。以往我们也有告知签字制度,但是签字的家属不可能保证24 h在病人床旁,其他家属不能了解签字的内容或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问题出现。所以有必要在告知、签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警示标识,以此来提醒病患及其家属,使他们能够重视该项内容[3]。自2011年以来,该科在告知、签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警示标识,患者及家属的重视程度加强,一些医疗纠纷和事故明显减少了。现将有关经验作如下报告。
1 签字告知,标识警示
1.1明确入院须知
入院须知是病人在住院前必须了解的医院入院规章,涉及内容广泛,例如,病患入院必须实名制,不能够擅自离院,如私自离开,出现的一切后果自负(包括出现各种意外)。又如贵重物品妥善保管,以防失窃等。护士入院时告知患者后,病人和家属认可知晓后同时签字,并签上填写日期。根据需要我们制作了“请勿离院、贵重物品妥善保管”的警示标识。
1.2特殊情况告知、签字
对特殊病人如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和年龄>80岁的高龄病患,主管护士要对病患进行状况评估,告知病患家属必须对病患进行全天陪床,在相应的护理记录单上写明具体情况和要求,让家属签字;肝性脑病的患者,躁动、幻视、幻听,我们为其使用床档、约束带,交代签字;还有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需要绝对卧床,在床上大小便。护士也反复交代并让家属签字。对应的我们制作了“24 h陪护、注意安全,小心坠床”和“绝对卧床休息”的警示标识。
1.3健康教育签字
消化科病种多,患者带引流管的也不少,带管的患者护士在宣教相关知识后挂上“注意安全,防止导管滑脱”的标识;低流量吸氧的患者,护士操作后告知并使用“低流量氧疗,请勿随意调节流量”;高龄及不能自行活动的患者使用“注意安全,小心跌倒”的标识;如一些药物,需要控制滴速,对应的标识是“请控制滴速”;卧床病人如肿瘤晚期患者恶液质状态,我们使用“按时翻身,防止压疮”标识等等。
2 实施
以往我们做完宣教后患者或家属签字就可以了,但是消化科患者普遍高龄,家属更换频繁,一些患者及家属理解能力差或对此认识不够。若出了问题,轻者在大吵大闹后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降低,重者投诉到院里。虽然经过解释没造成任何直接后果,但是扰乱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针对以上困扰,我们讨论后自己设计制作警示标识,标识字体字样规范。例如“绝对卧床休息,24 h陪护,注意安全、小心跌倒,注意安全、小心坠床,请控制滴速,低流量氧疗,请勿随意调节流量,防压疮,注意安全,防止导管滑脱”等,共12种。然后在每个病室醒目的位置粘贴上“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及“请勿离院”的标识。责任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宣教告知后,请患者或家属在护理记录及告知签字单上签字。然后在床尾挂上相应的警示标识,巡视及交接班中再强化告知。
3 效果
①告知签字联合使用警示标识应用在患者安全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②告知签字联合使用警示标识应用在患者安全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见表2。
4 体会
4.1 医疗举证责任明确,强化自保意识,维护合法权益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01年12月6日颁布实施,明确规定,在医疗纠纷中,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或没有明确的医疗过错的情况下,医疗单位负有举证责任。在告知签字和警示标识应用以后,一方面告知成为了护士的责任,另一方面却也通过告知实现了和病人的沟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自身利益。所以,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强化护理管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理念[4]。各种签字告知为我们举证储备了条件。
4.2 告知签字联合使用警示标识应用在患者安全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
护理工作开始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认真的告知、沟通并使用警示标识,有利于病患的诊疗,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警示标识对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都是一种提醒,也使患者感受到医院的安全文化氛围。护理质量的目标就是力求为患者提供完美的护理服务。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各种工作流程,强化护士沟通能力培养,提升安全管理意识,最终实现患者安全目标,建立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
4.3增进了护患关系
护理警示标识作为一种直接识别方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可以让患者感到被关心、被重视,增进了护患感情,密切了护患关系,同时也是保证病患治疗效果的有利途径,更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题中之义和发展趋势[5]。在此基础上配合护士专业知识的讲解,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促使疾病尽快康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因此告知签字联合使用警示标识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
[1]司丽云.“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80-881.
[2]卞红. 普外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美容医学,2012,8(21):81-82.
[3]张敏,蒋萍,卢绮萍,李建群.护理标识在普通外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6,9(6):59-60.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PTE临床症状不典型,有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未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达25%~50%[1]。因此在诊治过程中,护士的密切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我院近年来收治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8~81岁,平均(58.5±11.2)岁;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及气急8例胸痛5例,咳嗽3例,典型等“PI三联症”(呼吸困难,胸痛,咯血)2例;诊断:患者经X线胸片、心电图、CT肺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检查确诊;治疗:经抗凝、溶栓等支持对症治疗,痊愈13例,死亡2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对高度可疑或确诊PTE的患者,收住监护病房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心电图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突然改变,已确认栓塞位置者采取健侧卧位。指导患者低盐、低脂易消化粗纤维食物,并保持大便畅通,避免用力。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探视,保证足够的休息。
2.2 氧疗护理:急性PTE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一旦疑诊PTE,应尽早给予氧疗,采取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维持氧饱和度在90%以上。当出现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时,可给予无创呼吸机使用,必要时予机械通气。
2.3 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溶栓及抗凝治疗是PTE的基本治疗措施,也是非大面积PTE的主要治疗措施,出血是其主要并发症。溶栓及抗凝治疗前评估有无禁忌症,检查出凝血时间,按医嘱及时正确用药,准确掌握溶栓及抗凝药物的剂量、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注意出血症状的观察,如皮肤青紫、穿刺出血过多、血尿、腹部或背部疼痛、严重头痛及神志改变等。注射部位延长压迫时间,复查出凝血时间,如有出血倾向及时报告医生,及时给予停药、止血处理。
2.4 心理护理:由于PTE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常伴有剧烈疼痛、呼吸困难、有濒死感,患者易出血烦躁、焦虑甚至恐惧等不良心理。有文献报道,情绪过于激动也可诱发栓子脱落。因此,护士在整个抢救治疗过程中应沉着、冷静、机制、果断。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时解答患者问题,介绍相关治疗方法,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5 出院指导:PTE患者的住院治疗仅是治疗的一个阶段,出院后病人需长期服用华法林等抗凝剂,定期检测凝血功能调整剂量,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加重或致病情复发,这需要护士在病人出院时给予详细的用药及生活方式指导[2]。建议病人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多食用低脂及粗纤维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畅通,控制血脂、血糖平稳,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由于深静脉血栓(DVT)史是PTE最常见的患病因素,长期卧床病人要增加肢体运动,防止DVT形成,对存在DVT危险因素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下肢运动,下肢静脉曲张者可穿弹力袜,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告知病人定时对口服抗凝药物的重要性,教会病人如何观察是否有出血征象,发现异常应及早就医。
3 小结
肺血栓栓塞症在临床上越来越普遍,但其起病急,进展快,误诊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3]。我们护理人员应提高对PTE的认识,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掌握急救技术,为抢救赢得时间,配合医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和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护士与病人沟通当成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交谈,形成一种一问一答的 形式,护士问 的多,病人由于受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回答的少,导致沟通的效果不佳。只有抓住与病人沟通的契机,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以此来适应不同的病人,才能提高与病人沟通效果。现就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抓住契机与病人沟通谈几点体会
尊重病人是沟通的基础
在护士与患者沟通中,首先是礼节式的沟通,体现在护士一方面就是在尊重病人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得到病人的信任,让病人愿意和护士沟通,才能达到有效的与病人沟通。
耐心认真倾听 :护士每天与病人接触最多,最密切,熟知病人性格,习惯,行为,治疗前后的反应和病情的变化及最了解病人需要什么,关心什么,忌讳什么,所以护士的一言一行都会给病人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与病人谈话不但要重视内容,同时要讲究语言的技巧。
避免刺激性的语言:作为护士,每天都跟病人打交道,如果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回答患者的询问时语言生硬,甚至发火指责,那么,在这种不良语言的刺激下,病人不仅会对护士产生厌恶感,而且还会加重紧张,恐惧的心理,可能诱发许多心理疾病的发生,从而影响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凡是容易刺激病人的语言,护士应该谈吐严谨,切勿因语言不慎而加重病人的病情。
给病人畅所欲言的机会:如召开座谈会,公休会,请病人提合理化建议,让病人申明自己的观点,提高各自的积极性,病人提的意见可作为我们改进工作的参考,同时,密切了解相互间的关系,加深彼此了解,加强了病人与护士的沟通。
沟通要抓住,抓准机会:整体护理是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要使病人了解护理工作不是只管打针,发药,还包括许多健康教育的内容。与病人沟通就要针对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抓住沟通的时机,随时随地的有目的地进行。
沟通要抓住机会:护士与病人沟通时,首先是护士要更新观念,每每谈到收集资料,和病人交谈,我们的护士就理解成要有一定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正式地和病人交谈。当我们有时间和地点准备与病人交谈时 ,但患者不一定愿意和我们沟通,这就要抓住机会。比如,需要绝对低盐饮食的病人在大口大口吃咸菜时,护士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向病人讲解一下限制钠盐对肾病的危害;心梗的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但病人认为自己的病没有护士说的那样严重,激烈运动而出现胸闷气短时,护士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向病人介绍绝对卧床的目的和意义,使其配合治疗。所以,沟通就要随时观察病人,抓住机会交谈。
沟通要抓准机会:护士每天都和病人接触,细心观察每个病人的心理变化,选择时机和病人交谈。比如,临床中我们经常发现有好大的一部分老年患者,因儿女忙于工作而不能陪护老人,这些老人看到别的老人和儿女有说有笑的,自己就暗自落泪,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护士就要主动坐到老人的身边,和老人聊天,使其不在因孩子不能陪他而孤独难过。也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教会病人如何查脉搏,完成健康教育的内容。
与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沟通要抓住不同的契机: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101-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AM]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医学诊疗手段地不断提高,对AMI的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掌握该病的护理措施,对病人施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治疗疾病,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已经抢救成功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作了总结,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40例患者为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住院患者,均符合WHO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2~76岁,平均61.3岁,心肌梗死发生于前壁者17例,下壁者11例,广泛前壁者10例,高侧壁者2例。
2护理
2.1一般护理
包括,①吸氧:病人人院后立即给予吸氧,以改善心肌的低氧状况,减缓心绞痛程度,以避免梗死范围扩大。②建立静脉通路: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选择粗大的静脉进行穿刺。③疼痛的处理:应用有效的镇痛剂,对病人的不良情绪反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使病人克服紧张、焦虑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严密心电监护:观察病人心率、心律和心脏传导情况。⑤卧床休息:在发病24 h内,病情极不稳定,病人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并减少探视,防止不良的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⑥心理护理:AMI病人由于发病急骤,病情重,病人心理非常恐惧,易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变化,不良的情绪变化可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在生活中应给予患者周到细致的关怀,言语柔和,操作时动作轻稳,并耐心地讲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时的症状及预防措施,使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消除其恐惧心理。
2.2生活护理
包括,①戒烟、禁饮含兴奋剂的饮料,以防止发生心律失常。②摄低盐、低脂、易消化、少产气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过饱而增加心脏负担。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按摩腹部,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灌肠,以防止因排便用力而增加心脏负担。③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机体的活动耐力。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用药后可出现头痛,面色潮红,血压低等。因此,嘱咐病人服药时取坐位或卧位,并注意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
2.3并发症的护理
包括,①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护士要注意观察并记录血压、脉搏、尿量的变化,护士一定要熟悉各种抢救药品和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主动配合抢救工作。②心力衰竭的护理: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避免情绪激动,防止便秘、劳累及受凉。抬高床头,取端坐位或卧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氧气湿化瓶内加50%酒精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③心律失常的护理: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主要致死原因,因此一旦发生心律失常,必须及时消除,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利用心电监护监测心律失常,备好各种抗心律失常药品,做好电除颤和安装起搏器的准备。
2.4出院指导
我院自2005年至今采用经颅骨钻孔颅内血肿穿刺抽吸置管外引流术,由于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颅内出血病人82例,男42例,女40例。年龄33—83岁,平均(57±11.1)岁,所有病人均经颅脑CT、MRI证实。按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最少30ml,最多170ml。其中硬膜下血肿26例,硬膜外血肿27例,脑内血肿29例。其中63例有头部外伤史,19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例行气管切开。71例康复出院,5例家属因经济原因带管出院,6例术后再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基本痊愈出院。
1.2手术及治疗方法 本组82例均采用颅骨钻孔穿刺置管引流术,术前根据CT或MRI片定位,局部浸润麻醉,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针对各种不同部位的颅内血肿,在电钻动力驱动下将穿刺针钻颅进入血肿,抽吸血液,如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血液。术后多次行尿激酶注入血肿腔溶解血肿。对于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用手摇钻在颅骨上钻孔后,置入2根带侧孔的硅胶引流管引流。术后给予抗感染、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神经、防治并发症等,引流管一般留置3—7天,复查头颅CT,血肿腔基本消失即可拔管。
2 术前护理
2.1术前准备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全身卫生处置,备皮(剃光头),术前禁食12h,禁饮6h。必要时使用镇静剂,按医嘱使用术前用药,备好药物、病历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带入手术室。
2.2心理护理 向病人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说明手术的意义及配合要点,取得理解与信任,以利配合。
3 术后护理
3.1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持续心电监护,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清醒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无呕吐病人,头部抬高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3.2引流管的护理
3.2.1保持引流管通畅 防止扭曲、折叠、受压和脱落并妥善固定。经常挤压引流管,搬动病人,送病人检查前,应先夹闭引流管。
3.2.2引流袋的更换、挂放高度 每天更换引流袋,戴手套,头下铺无菌治疗巾,用血管钳在引流管接口端5cm处夹紧,使管口朝上,分离引流管和袋,用络合碘棉签消毒引流管口内壁、横断面、外壁,取一次性引流袋连接引流管,再消毒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扎接口处,固定好引流袋,松开血管钳。脑室引流者,引流袋高于侧脑室平面10—20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单纯性血肿应采用低位引流,引流袋低于穿刺部位20—30cm。若血肿破入脑室则引流管最高点高于穿刺点5—15cm,以免大量脑脊液沿引流管外流[1]。
3.3术后有再出血的危险 颅内出血是颅脑手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48h[2]。患者微创穿刺术后症状好转,以后病情加重应警惕继发性颅内出血的可能。用力排便和情绪激动都可使血压升高,加重出血。
3.4心理护理 术后立即告知家属及患者手术很成功,关心爱护患者,耐心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5饮食 应选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纤维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根据血电解质监测结果,如钠离子低,饮食中应多加盐,不加糖。不能由口进食者,48—72h后可根据病情留置胃管,鼻饲流质。同时观察胃液颜色。
3.6加强基础护理 每日给予口腔及皮肤护理各2次,留置尿管者给予尿道外口抹洗2次,定时开管以增加膀胱储尿、排尿功能。对于有肢体功能障碍、长期卧床、年老体弱者,应每2—3h翻身拍背1次,睡气垫床,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室内空气定时用艾香抗菌条消毒,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
3.7康复训练与出院指导 早期注意良肢位的摆放。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48—72h开始康复训练,早期开展被动运动,按摩肌肉。当病人神志清楚,可进行主动训练。然后过渡到坐位、站立、日常生活训练等。嘱病人出院后继续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高血压病人,嘱定时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
3.8带管出院病人的指导 指导家属和病人如何保护好引流管及引流袋,如何测量并记录引流量,如何换药,防止感染,保护皮肤等知识。
4 小结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心理护理、加强营养、加强基础护理等,大大提高了颅内出血病人的手术成功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1.止血。对开放性骨折,出现大出血者,应及时进行止血,可根据具体情况,应用压迫、加压包扎或止血带等方法。
2.保护伤口。伤口表面有明显异物可以取掉,然后用清洁的布类覆盖包扎伤口。对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以免将污染物带入深层,但要进行保护性包扎。
3.伤肢固定。伤肢的及时固定,可减轻疼痛,避免造成对神经、血管的损伤。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使用木板、树枝等,如无物无用,可将受伤的上肢固定于胸壁,下肢固定于健侧。
力所能及的自我救治完成后,应设法尽快与医疗机构取得联系,以求获得进一步妥善的治疗。
骨折最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
所谓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发生后,离医院较近者,可直接送医院或叫救护车。离医院比较远的病人,必须进行简单的处理,以防在送医院途中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一)病因和发病
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外伤,如打伤、撞伤、挤压、跌伤。其次是由全身性疾病及骨头本身的疾病所引起。如软骨瘤、坏血病、骨软化症、骨肿瘤、骨囊肿、急慢性骨髓炎等。部分骨折与疲劳及职业有关,如过于劳累可导致足部骨折、机床工作者多出现手部骨折等等。
(二)病人表现
骨折发生后,病人表情痛苦,局部疼痛。小儿哭闹不止。骨折局部可出现肿胀,瘀血,变形和功能障碍。触摸局部可感觉骨头变形,压痛明显,有异常活动及骨茬磨擦音。
(三)家庭养护
1.应急处理
(1)如有皮肤伤口及出血者,要清除可见的污物,然后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包扎。
(2)四肢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经伤口暴露出来)有出血时,不能滥用绳索或电线捆扎肢休。可用宽布条、橡皮胶管在伤口的上方捆扎。捆扎不要太紧,以不出血为度,并且要隔1小时放松 l-2分钟。上肢捆扎止血带应在上臂的上1/3处,以避免损伤桡神经。
(3)上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硬纸板进行固定,然后用绷带或绳索悬吊于脖子上。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捆扎固定,也可将双下肢捆绑在一起以达固定目的。
(4)骨盆骨折,用宽布条扎住骨盆,病人仰卧,膝关节半屈位,膝下垫一枕头或衣物,以稳定身体,减少晃动.
(5)通过以上处置后,可搬运病人送医院。搬运病人动作要轻,使受伤肢体避免弯屈、扭转。搬运胸腰椎骨折患者,须由2-3人,同时托头、肩、臀和下肢,把病人平托起来放在担架或木板上。搬运颈椎骨折病人时,要有1人牵引固定头部,其他人抬躯干上担架,然后在颈头两侧用棉衣等固定。搬运下肢骨折病人时,可由1人托住伤肢,其他人抬躯干上担架。上肢骨折者多可自己行走,如需搬运时,方法同下肢骨折病人。病人经应急处理和送医院治疗—段时间后,需要回家康复,家庭成员除应注意患用药、营养饮食外,着重加强护理,协助早期功能锻炼。
2.家庭用药
(1)鱼肝油丸2丸,每日3次口服。
(2)钙片4片,每日3次口服。
(3)沈阳红药2片,每日3次口服。
(4)跌打丸1丸,每日2次口服。或用合骨丸l丸,每日2次口服。
(5)七厘散用黄酒调成糊状敷于骨折处,每日一换。上药可联合服用或任选几种服用。
3.中药及偏方
(1)罗汉松根500克,,续断、小接骨丹各30-60克,75%酒精15毫升,松节油5毫升,仙人掌适量。将上药捣碎混合成糊状,外敷患处0.5厘米厚,5-7天更换1次。
(2)黄柏、续断各30克,大黄、血竭、龙骨各18克,红花、元胡、牛膝各15克。将上药研成末用蜜或开水调成糊状敷于骨折处,隔日—换。
4.营养和饮食
骨折的病人由于疼痛,卧床不活动,消化功能不好,可引起身体代谢的变化,最明显的是蛋白质的负平衡(即蛋白质的消耗大于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外伤所致的失血也是体内营养的损失。骨折的愈合、软组织的修复,都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如果饮食调节不好,营养跟不上,不仅影响病人对骨折、软组织损伤的耐受力,而且还会影响骨骼和伤口的愈合及病体的康复。骨折病人需要吃些易消化、富有营养、清淡的食物,宜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要多食用些动物的肝、肚、排骨汤、鸡、蛋、鱼肉及豆制品、牛奶,并且多吃些蔬菜、水果等。
5.家庭护理
(1)骨折病人大多活动不便或需要长期卧床,生活上需要照顾,对身体的恢复考虑较多,因此需要家人耐心细致周到的护理,家人有什么不愉快之事,不要在病人面前表观出来,以免引起病人的误会。经常同病人谈谈,多加安慰,使其感到家庭的温暖、亲切,增强康复的信心。
(2)皮肤的护理,对长期卧床、特别是对石膏固定和截瘫的病人尤为重要。石膏固定的病人,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需要平整无皱折。截瘫的病人应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用50%的酒精或滑石粉按摩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3)便盆的使用。卧床的病人大小便需在床上用便盆来接,使用便盆时,用枕头垫高上身;如果需长期卧床可将床边开洞口,大便时便盆放在洞孔下,臀部下方垫一小油布或塑料布,自洞口上缘下垂于便盆,保持洞口及其周围清洁。
(4)预防垂足,注意保持伤肢功能位置,床上应备支被架,防止局部受压,预防垂足。
6.康复措施
(1)加强功能锻炼。长期卧床的病人,如不适当的活动常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因此,应将伤肢保持在适当的功能位置,在床上活动,如做大腿肌肉收缩,足趾和踝关节运动。也可将房梁上或床头、墙上拴一绳索活动上身和上肢,并尽力让病人自己梳洗、吃饭,手中可握握力圈、健身球、健身棒锻炼,以达到活动的目的。
(2)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病人可扶持他人或借助双拐的力量,早期下床,早活动,晚持重,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进行,切忌急躁。
(四)注意事项
1.怀疑病人有骨折时,要就地取材,简单止血和包扎固定,及时送往就近医院,切不可随便复位。
2.治疗期间,要遵从医务人员的处置,按时服药,切不可自行其便。
3.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进行锻炼,伤后 l-2周主要锻炼肌肉,有节律的收缩、放松;3-6周加强关节的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密切观察固定部位的情况及远端肢体的颜色、感觉活动情况,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4.长期卧床休息要注意卫生,防止虱、蛆生长。
5.避免再次受伤。
(五)预防常识
部分病人是可以避免发生骨折的,这需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以安全第—,时刻注意就能减少骨折发生。儿童走路不稳,容易摔倒,尤其不能到高处玩耍,要教育和看好儿童,避免摔伤。少年玩耍较多,好奇心强,家长及老师要做好教育工作,不要爬墙上树。中青年在工作及骑车时要精力集中,事事处处要注意安全。老年人手脚活动不便,雪雨天及夜晚尽量不外出。外出时要有人挽扶或持拐杖,夜晚外出要有照明工具。上街最好不骑自行车,不要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看过“骨折病人如何自我急救”的人还看了:
1.骨折急救法五个步骤
2.骨折现场急救正确方法
关键词 白内障 围手术期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2月~2006年11月白内障患者125例,男83例,女42例,平均42~86岁,均采取表面麻醉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因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护 理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感,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
术前护理:①了解病人全身状况,保证手术的安全性,防止术后并发症。②术前3天剪睫毛,冲洗泪道,开始滴抗生素眼药水,每2小时1次,以清洁结膜囊,必要时可做结膜囊细菌培养。③让病人练习眼球向各方向转动,以利于手术后观察和治疗,教会病人如何控制咳嗽和打喷嚏,即用舌尖顶压上腭或手指压人中穴,以免术中及术后突然震动,造成意外。④给予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⑤搞好个人卫生,术前1日剪指甲、洗头、洗澡、换好内衣。⑥手术当天早晨禁食,避免术中呕吐,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⑦术前1小时冲洗结膜囊,同时开始用美多丽滴眼液散瞳,20分钟1次,共4次。可根据瞳孔散开情况适当调整滴药次数,保持瞳孔充分散开状态,应注意有合并患有青光眼的病人不要散瞳。⑧进入手术室前,应排大小便,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整理病房,准备迎接术后患者回病房。
术后护理:①安静卧床休息,活动时间根据手术及病人的病情、医嘱而定。注意限制头部活动,尽量避免低头及头部震动。控制咳嗽、打喷嚏,不能用力揉擦眼睛,防止眼内出血及晶体移位。②给予良好的生活护理,协助完成饮食、排便、洗漱,避免烟酒刺激。③饮食护理:继续给予易消化、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用缓泻剂;不宜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④病情观察,疼痛剧烈时可考虑给予一般的镇静剂及止痛剂,病情变化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①前房积血的护理:少量积血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安慰患者,消除顾虑,尤其重视病人,一般数天内自然吸收,玻璃体有出血少时大多也能吸收,大量出血时只能做玻璃体切除术。②持续性角膜水肿的护理:角膜水肿大多是因为术中超声波能量给予过大造成的。由于角膜上皮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一旦发生角膜水肿,应立即适用高渗剂、角膜上皮恢复的滴眼液,每日应4~6次,术后及时复查,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的发生。③术后人工晶状置异常:保守治疗无效时一般均采取手术复位,必要时将人工晶状体取出或更换人工晶状体。④术后眼压增高:大多因残留晶体皮质过多堵塞房角,粘弹剂残留堵塞房角所致,玻璃体脱出瞳孔阻滞亦可出现。眼压升高可造成视神经的永久损害,应及时用降眼压药,监测眼压,加强心理疏导。⑤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关键词】:老年;肺癌;家庭护理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 可向全身扩散, 死亡率高, 消极地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转变患者的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使之成为向癌症斗争的动力, 家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老年病人更是尤为重要。现根据我们科的临床经验,将老年肺癌病人的家庭护理总结如下:
1、 心理护理
由于病程长,费用大,病人对治疗缺乏耐心和信心,尤其是一些病人化疗后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脱发等症状,病人心情悲观、沮丧;也有些病人从此感到自己有病需静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或卧床,事事依赖家属。久而久之,病人不但体力难以恢复,而且精神萎靡。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耐心讲解治疗的重要性及化疗后的反应过程,让他们正确面对现实。另一方面与家属谈心,要他们多花些时间陪伴病人。提高家庭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用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患者, 勿在患者面前表露悲苦的情绪,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所喜爱的儿孙辈, 亲戚朋友多来团聚、看望, 使患者在亲人的亲情, 朋友的友情间减轻心理负担, 消除不良心理反应,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有助于改善病情和缓解肉体上的痛苦, 使患者的生命在不断的希望中延伸, 真正提高患者临终前的生命质量。
2、 营养支持
由于肿瘤细胞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癌症病人身体内的养分大部分被肿瘤细胞所掠夺;癌症治疗期间,机体组织的修复亦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但各种治疗的副作用使人体消化和摄取的营养成分大大的减少,最终造成营养缺乏。因此,提供充足营养,才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对治疗的耐受力。化疗期间,由于疾病及药物的影响,往往缺乏食欲,吃的很少,但如果长时间缺乏营养,势必会影响治疗的顺利实施与康复。因此,家属应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高热量食物可保证机体基本生理需要;高蛋白食物可保证组织修复,增加机体免疫力。注意食物的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霉变及烧烤类食物。化疗期间,患者所需蛋白质比一般情况下要多,因此需要增加鱼、肉、蛋及牛奶类食物,还应鼓励患者多吃蔬菜、瓜果。当患者恶心呕吐时,应给患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应少食多餐,温度适中,避免过凉、过热的食物刺激口腔粘膜,还应鼓励患者充分咀嚼食物,放慢饮食速度,以利于消化,必要时要素饮食和胃肠外营养。
3、 环境布置
3.1、 卧室的设置
房间色调的协调、淡雅、柔和和温馨的生活气氛都会对患者产生良好的感觉冲击,对康复起积极的作用。最好为病人安排单独的房间,尽量使用单人床,离墙有一定距离,便于家属和护理人员在床两侧为其做生活护理,整理床铺、静脉输液等,如果有骨转移,应使用硬板床,不要睡弹簧床,以免发生病理性骨折。褥子厚薄适中,对于不宜过多翻身的病人,可放充气按摩垫,避免压疮的发生,床边应留有放日常物品的地方,如眼镜、手表、收音机、痰杯等。[1]
3.2、 房间的温度、湿度
一般来说,房间的温度在18℃~22℃,湿度在50%~60%较为适宜,但也要根据个人对温度、湿度的敏感程度来调节。
3.3、 房间的清洁与消毒
病人由于手术、放疗、化疗等,抵抗力降低,易发生感染,保持房间清洁,空气新鲜,有利于病人康复。定时开窗通风可以有效地降低灰尘及细菌的密度。通风时,不能让风直接吹病人,如卧床应盖好被子。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通风时间,冬季最好在气温较高的时间,夏季可选择早、晚通风,避免中午最热时间开窗。使用空调和换气设备时,应定期擦拭灰尘,以免滋生细菌。
4、 症状护理
加强呼吸道的护理,注意口腔清洁, 痰多时鼓励尽量将痰液咳出。当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适当服用祛痰剂或雾化吸入化痰治疗。病人咳痰不利时,应教会患者家属拍背祛痰的姿势、手法和技巧。帮助其尽量将痰液排出。当患者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症状时, 应让其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按医嘱给予合理的氧疗。癌症转移及压迫邻近器官产生的症状,要给予对症处理。当病人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时,嘱其卧床少动,注意皮肤护理,定时翻身,用温水擦洗皮肤,避免出现褥疮。
5、 特殊护理
5.1、 化疗后的护理
化疗后病人多数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可根据病人口味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必要时给予止吐剂。出现静脉炎时,可局部涂擦喜疗妥软膏。出现骨髓抑制周围血象下降时,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避免发生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定期查血象,观察体温变化,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和大便颜色,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5.2、 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癌症病人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质量,护士应做好病人的登记和用药工作,及时按三阶梯止痛方案:配合医生到病人家中送药。指导病人如何办理麻醉品使用卡,解答疑问,消除病人对止痛药的使用顾虑。同时,指导病人采用其他方法,如气功、冷热疗法等帮助病人摆脱疼痛的困扰。[2]
5.3、 脱发的护理
接受化疗的病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脱发,脱发后头皮敏感,注意不要用有刺激性的香皂和洗发剂,头发剪短,不要染发和烫发,也不要用温度太高的吹风机吹发,鼓励脱发严重的患者戴假发。
5.4、 PICC置管的护理
有些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带管出院,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敷料。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是及时更换。如有针眼周围发红、疼痛、肿胀、渗出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6、 小结
家庭是病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病人获得物质和精神享受的依托。在家庭护理过程中,家属要充当护士的角色,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亲人解除痛苦,使他们感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可以减少他们在亲人去世后的悲痛,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在心理上减少孤独感和凄凉感,有利于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我院自2005年3月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星级护理以来,护士的素质及护理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上升,住院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下是我们的几点体会。论文参考网。
一 观念的转变
在今天,过去单一的以重视疾病护理质量的护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及人类的需要。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我院自2005年3月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星级护理活动,并让患者在出院时采取自愿投票,评选自己心中的优劣护士,并根据满意率评出各科当月的“三星、二星、一星、及无星级”护士,并与当月奖金挂钩,年度三星者医院可外出学习或旅游。论文参考网。由于患者对护士的评星起决定因素,所以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认真工作,积极主动的关心患者,处处为患者着想,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同,无形中促进了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在这几年星级护理开展的活动中,深深地体会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星级护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工作模式,它体现了以整体化护理为指导,以星级护理为纽带的护理工作,是今后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患者是最大的受益者
2 .1 尽早适应角色转换,解除顾虑,配合治疗
患者一入院,首先受到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及时介绍管床医生、住院环境、作息时间、及规章制度等,使患者很快熟悉环境,消除紧张心理、陌生感、尽快适应角色转换;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最担心、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疾病的防治基本知识,需要完善的相关检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论文参考网。现在病人入院不到半小时就知道了管床医生、护士、注意的相关问题、检查的目的等等。
2.2自我保健知识的提高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就会根据其具体病情,进行防治基本知识的宣教。比如;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健康宣教,术前针对患者关心的术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减轻疼痛的方法,饮食的控制,术前准备及配合等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减轻了手术前的焦虑和恐惧,能积极配合术前准备工作;讲解术后入住术后病房及卧床时间较长的目的,减轻疼痛的方法,引流管的护理,进食的时间及规律,有效的排痰方法,饮食的搭配等有效地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出院前向患者讲解如何办理出院手续,如何为护士进行星级投票,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教会病人疾病护理、药物、饮食、休息和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及复诊的时间。曾住过院的病人回访时均说:“现在不仅你们的医疗水平高,服务态度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很多自我保健方面的知识,我们一定会介绍更多的病友来”。
三 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责任护士在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卫生宣教、询问病情、了解心理状态后,制定出了一套适宜患者的护理计划,为患者排忧解难、解除痛苦,使其积极参与计划的实施;向患者讲解每次用药、治疗、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时了解病情发展进程,减轻心理负担和压力,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向患者演示自已熟练的操作技能,视病人如亲人,多与其沟通,交心谈心,使其尽快掌握病情的相关信息,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实现自我能力体现的信心,加深对医护人员的了解,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现在病人的满意度在95%以上,比以前提高了30%-40%,病人数是原来的2-3倍。
四 护士自我价值的升华
以“病人为中心”的星级护理的开展增强了护士的竞争意识,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以前护士几乎是一问三不知,现在为了解决病人的问题,主动查阅资料或问医生或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各种业务学习,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局面,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与创造性,把从病人利益出发解决问题、恢复健康作为衡量自已工作的准绳,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使护士独立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使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双J管又称双猪尾管,因两端卷曲且形似猪尾而得名,其支架和内引流作用能解除输尿管炎、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防止术后伤口漏尿和输尿管狭窄等。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对98例上尿路结石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且放置了双J管。根据手术方式、部位,置管时间为1~3个月不等。由于置管时间较长,所以大部分患者需带管出院。置管期间,可能出现膀胱刺激征,肾区不适,血尿、感染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与病人缺乏相关的护理知识有很大的关系,且置管期间发生以上并发症势必引起患者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住院期间对病人进行了出院指导,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了结石的复发,对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出院指导
1.1留置双J管的指导
出院前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宣教,讲解留置双J管的目的及意义,使病人及家属理解并配合。留置J管后,由于尿液不断引流,肾盂输尿管圆锥失去了充盈刺激,致使输尿管蠕动明显减弱或者消失,输尿管抗返流作用减弱,当膀胱压力大于肾盂压力时易致输尿管返流[1]。留置双J管期间避免腹内压增高,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预防感冒,如出现便秘、咳嗽时要及时处理;避免扭腰运动及突然下蹲,指导家长不要让孩子打闹及剧烈跑动,以免引起J管移位、脱出。保持排尿通畅,勿憋尿;男性患者最好立位排尿。多饮水,防止尿沉淀物及脱落粘膜阻塞J管,防止感染。在病人办理出院手续前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再三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留置管的意义及留置时间,何时回来拔管,置管期问的有关注意事项,可电话回访病人情况,于拔管前l~2天通知病人。告知病人如有尿频、尿急、血尿、发热、纳差、腰部胀痛等不适时,马上回院就诊。凡是留置有双J管的病人都应建立登记档案,由指定护士专门负责,定时随访,详细询问病人出院后留置双J管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指导处理。
1.2饮食指导
告知病人出院后要多饮水,每日至少2000MI以上。同时,食物与营养对结石的形成和预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饮食与营养的搭配非常重要。成人每日蛋白质的需求量为75~90g,大部分可以从主食中得到,因此每日再补充25~30g优质蛋白质即可[2]。动物蛋白和食糖的摄入要适量,因摄入过多蛋白质会增加钙、草酸、尿酸三种成石危险因素。不宜饮酒,酒会增加尿中草酸含量并引起尿浓缩。高尿酸病人不宜食用动物内脏和菜花、波菜,少食苋菜、竹笋、豆腐,不饮茶或饮淡茶;高尿酸钙者应限制乳制品。
2.对出院后出现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2.1肉眼血尿最常见,主要是由于双J管对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刺激导致粘膜损伤有关,感染、运动可加剧血尿的发生和出血程度,但很少出现大量出血、血凝块堵塞双J管的情况。所以术后尽量减少剧烈活动、多饮水、注意休息,及时控制感染,若出血量较多可口服止血药,经休息、多饮水、大部分患者血尿消失,如血尿量较大且不能控制,应及时指导其回院行检查,尽早拔除双J管。
2.2疼痛主要为腰痛,多见胀痛或隐痛,严重时有肾绞痛,一般症状轻微,多能忍受,以活动及排尿时显著,是有由于双J管刺激输尿管引起输尿管痉挛、膀胱尿液返流有关,亦可发生在管腔堵塞。此时应减少患者的活动,指导患者学会使用疼痛转移法,如听音乐或交谈分散注意力。必要时用解痉止痛药。
2.3膀胱刺激症状及肾区不适置管后部分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能为膀胱内双J管过长、过硬,刺激膀胱三角区所致;肾区疼痛酸胀等不适可能与输尿管内尿液逆流有关,少数情况下为异物排斥反应所致。对于轻度尿道刺激症状,嘱病人不要紧张,可通过自行调整来缓解症状。但如果病人同时伴有高热,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考虑异物排斥反应,应该及时指导病人回院复诊,并考虑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及早拔管。
2.4尿液返流减少引起腹内压增高的任何因素,预防大便干燥,指导病人站立排尿,定时排空膀胱。对出现腰痛症状而排尿后仍不能缓解者,应及时指导患者回院复诊,看是否由于双J管引流不畅所致。
2.5感染与双J管的异物刺激、每日饮水量
2.6双J管移位双J管放置位置正确,一般发生移位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是患者活动度太大及置管不到位所致。应指导患者出院后不参加重体力劳动,不做四肢及腰部同时伸展动作,不做突然下蹲动作,以防双J管向上移动或向下滑脱。一但出现双J管移位,就必须及时回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7双J管的脱落双J管自行脱落排出体外,是置管时为确保进入膀胱而肾端长度不够,未能放入肾盂,因此在确保双J管置入膀胱的前提下,膀胱端不易过长这样可同时减少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另外术后嘱患者不要剧烈运动,尽量卧床休息。如脱出,及时回院就诊。
3.讨论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促进患者健康,提高自我护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是以护士为主,而出院后护理则由患者或患者家属按护士的指导进行。患者置管后出院出现并发症机会较多,因此如何开展更好的出院指导,这对患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