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财务公司经营模式

财务公司经营模式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6 09:31: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财务公司经营模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财务公司经营模式

篇1

一、引言

农业在我国处于基础地位,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农业上市公司则是带动农业现代化的龙头企业。在农业上市公司的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农业上市公司绩效低下、负债率不断攀升。一些农业上市公司因财务危机陷入经营困境,甚至被终止上市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构建适合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尽早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信号,这对于提升农业上市公司生存发展的能力、改进其治理水平从而发挥其龙头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种财务预警模型中, Edward I. Altman提出的Z计分模型(Z-score)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一种定量财务危机预警方法,这种方法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爱尔兰、日本、荷兰等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Z计分模型从总体角度给出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定量判定标准,但由于Z值受行业、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西方国家利用Z值判别企业财务危机状况的标准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本文希望通过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Z计分模型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预警的有效性,并结合农业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改进,为农业上市公司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Z计分财务预警模型,促进其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Z计分模型概述

(一)Z计分模型发展概述

Edward I. Altman(1968)提出了Z计分模型(Z-score),通过观察破产和非破产两组制造业企业,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22个财务比率进行筛选,得到一组能反映财务危机程度的财务比率,根据这些财务比率对财务危机警示作用的大小分别赋予相应的权数,建立Z计分模型。Z计分模型从总体角度给了企业一个定量判定标准,方便于判别企业的财务状况,但企业规模、行业、地域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Z值的横向可比性较差。

(二)Z计分模型基本原理

Z计分模型:Z=0.012X1 + 0.014X2 + 0.033X3 + 0.006X4 + 0.999X5。模型涉及5个变量:

(1)X1――营运资本/总资产。该变量是衡量净流动资产相对于总资产比值的指标,其中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值。很明显,该变量将流动性和规模这两个因素考虑进去了。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持续的经营损失往往伴随着营运资本的缩减。相对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个变量被证明在财务危机预警上更具有价值。

(2)X2――留存收益/总资产。这是一项与各年累计利润有关的变量,它隐含着对公司年龄的考虑。如一个较年轻的公司往往有一个相对较低的留存收益总资产比率,因为它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累计利润。因此,在Z值计算当中,年轻的公司多少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与老公司相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新公司将会有更大的概率被判别为危机公司。事实上,现实情况就是这样的,一个公司在其发展初期发生财务失败的几率是比较高的。

(3)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该指标用扣除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比上总资产,剔除了来自税收因素和借贷因素的影响,其实质是反映企业总资产真实产出效率的指标。公司立足之本是其资产盈利能力,该指标对于研究公司财务失败特别合适。此外,当公司的总负债超过其资产的评估价值之时意味着企业将要破产,而资产的评估价值则取决于其盈利能力。

(4)X4――股东权益市场价值/负债总额账面价值。股东权益市场价值是用所有股票的市场价值来衡量的,而债务账面价值则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该变量可以反映公司在资不抵债趋于破产之前,其资产的价值(用股东权益市场价值加负债来衡量)最多可以降低多少。例如,一个负债500万的公司,若其股东权益市场价值为1000万,那么它在破产之前资产价值可以下降2/3。该比率考虑了市场价值尺度,在预测破产方面比类似的用账面价值计算的常用财务指标――产权比率显得更加有效。

(5)X5――销售收入/总资产。这项指标是阐释公司资产获取销售收入能力的财务指标,能反映管理层适应竞争环境的能力,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资产周转率高,表示资产使用效果好,企业可以因此获取更多的利润,留存更多的收益,并提高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这项指标从统计显著性的角度看与企业财务危机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明显,但由于与模型中其他指标之间有独特的联系,对提高模型的判别能力有着重要贡献。

Altman认为,Z值的大小与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成反比:Z值越小,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行就越大;Z值越大,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当Z

三、Z计分模型在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中的应用

(一)农业上市公司Z值计算变量说明

在运用农业上市公司数据计算Z值的时候,模型中各个变量分子分母在计算口径上应该保持一致。计算X1 用的营运资本(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和总资产数据来自于资产负债表,为时点指标,均采用期末数进行计算,即:

X1=(年末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负债)/年末总资产

X2 的计算也用期末数,即:X2=年末留存收益/年末总资产

计算X3时,分子息税前利润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时期指标,分母总资产来自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指标,为使两者计算时间口径上一致,分母应该用平均总资产进行计算,平均总资产由期初总资产与期末总资产的和除以2得到。X3的分子息税前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加上利息费用,由于作为报表的外部使用人不能得知公司的利息费用数据,因此我们用利润总额加上财务费用来表示息税前利润。即:X3=(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平均总资产

X4的分子股东权益市场价值用股票总市值来表示,分母负债负债合计数,即:X4=年末总市值/年末总负债

X5的分子是来自利润表的营业收入,分母则采用平均总资产代入计算,即:X5=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

(二)样本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0年至2009年沪深两市的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Z计分模型的适用性。依据2005年3月颁布的《上市公司分类与代码》所进行的归类,农业上市公司为包含有代码“A”的上市公司,计算Z计分模型中各变量的指标数据除总市值以外直接来自于CCER数据库或在此基础上加工得到,总市值的数据则来自于CSMAR数据库。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异常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导致其股票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或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投资者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其股票交易将实行特别处理,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Special Treatment)。观察农业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的原因,均为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以最近两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当年经审计净利润为依据),因此我们将实行特别处理带有“ST”标志的农业上市公司视为陷于财务危机的公司。

(三)农业上市公司Z值分析

本文根据CCER及CSMAR的有关数据按Z计分模型进行计算,得到2010年未被实行特别处理的正常农业上市公司的Z值如表(1)所示。表(1)中标注“―”的说明:天音控股从2008年起不再归类到农业类上市公司,因此不予计算其2008年、2009年的Z值。绿大地在2007年上市,民和股份在2008年上市,CCER数据库未提供上市当年年初的总资产数据,因此未计算当年平均总资产,也由此未计算相应年份的Z值。根据来自CCER及CSMAR的有关数据按Z计分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实行特别处理的ST农业上市公司的Z值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公司在被特别处理的前三年时间里,其Z值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在被特别处理前一年的Z值显著小于正常农业上市公司的Z值。Altman对制造业研究样本分析得出的结论认为:当Z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Z计分模型应用分析发现,运用Z计分模型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时候,需要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农业上市公司的实际,用Z值判断财务危机状况的临界值应相应调整。利用Z计分模型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判定标准应该大幅降低,企业将陷入财务危机的判定标准应由Z0.7。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Z值判断标准与原始模型之间的差异也带给了我们一些启示:(1)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亟待改善。Z计分模型其实是对一些与财务危机密切相关的财务指标赋予不同的权数进行平均,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计算出来的Z值结果偏低是因为用于计算Z值的各个财务指标的水平偏低,反映出农业上市公司在资产流动性以及资产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方面的水平偏低,亟待改善提高。(2)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对财务预警有着重要的作用。Z计分模型是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总体判断的一种方法,所用的财务指标数据均来自公司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是Z计分模型发挥作用的客观前提。对于那些象蓝田股份一样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的公司是无法用Z计分模型提供财务预警的。(3)国际差异影响模型效果。我国在2006年了新会计准则,新准则符合会计国际化的趋势,但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还是有差异。这导致计算Z值所用的财务数据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没有实施新准则的2006年以前,这种差异更大一些。我国股票市场建立之初,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成,上市公司只允许少部分的股份能够流通,目前这种状况正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而改变,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的目标基本实现。在非流通股向流通股转变的过程中,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市值也受其影响发生改变,在存在非流通股时,用股票市价与总股数的乘积来表示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总市值是不够准确的,而股东权益总市值在计算Z值时要用到,这也使算出的Z值与股份全流通的西方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运用Z计分模型时,应该充分考虑导致Z值计算差异形成的各种因素,不能将西方国家的Z值判别标准拿过来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袁康来、李继志:《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来自农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徐雪高:《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燕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篇2

中小板上市公司大都是高科技、高成长性的中小型公司,依靠一项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对于高收益、高风险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来说,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提前预知各种财务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化解措施。

一、公司背景

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日太阳”)成立于2003年6月26日,主营太阳能材料及设备,硅太阳能组件95%以上出口。截至2013年3月,公司的资产由最开始的5亿元增加至76亿元,但近期因“资金链断裂”、“老总被传跑路”、“超日债将违约”等报道而备受争议。2012年12月公司带上“ST”的帽子,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接连被停牌?本文通过对该公司近几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尝试找到答案。

二、单变量财务预警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1)公司2008、2009年的盈利指标处于较高水平,但2010年开始出现下滑趋势。总资产利润率由最高的13.46降为 -23.13,净资产利润率由28.39降为 -150.74,营业利润率由14.79降为 -108.24,其他的盈利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2)公司主要市场在海外,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光伏市场行业不景气,经营成本持续上升,销售量减少,销售价格降低,导致销售毛利大幅下跌。欧元汇率持续下跌,且应收账款以欧元计价,除去欧元套期保值业务所缓冲的部分影响,汇率的大幅度变动导致的汇兑损益影响公司的利润。

(二)偿债能力分析。(1)由表1数据可知,除了刚上市的2010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不高,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弱。“超日太阳”的资产负债率在上市后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利息保障倍数大幅减少,表明公司在未来可能出现长期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2)尽管公司的各项偿债指标均在合理范围之内,偿债信誉较好,但是从流动性角度看,流动负债在负债中所占比重大,在企业出现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债务的情况下,会加大财务风险,引发财务危机。

(三)成长能力分析。(1)从表2可以看出,上市之前,公司的各项发展能力指标高速增长,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之后各指标波动较大,持续降低至负值,说明公司的经营发展出现危机。(2)企业净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在于销售价格大幅降低,汇兑损益、计提减值准备增加。2011年“超日太阳”实现营业收入共33.32亿元,同比增长24.04%;然而净利润却亏损0.55亿元,下降126.55%。

(四)营运能力分析。从下页表3可知,各项营运指标都呈下降趋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困难,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设备利用率低下,销售缓慢,出现财务预警的信号。该公司的多家子公司连年处于亏损状态,投资决策的失误也进一步对母公司的经营状态产生不利影响。

三、多变量财务预警分析

(一)Z-Score 模型。以2010-2012年超日太阳股份有限公司的报表数据为预警数据,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公司面临的情况,建立Z-Score财务预警模型:Z=0.012X1+0.014X2+0.033X3+0.0064X4+0.999X5 。

通常情况下Z值越低,表明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大。Altman提出了用于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如果Z值大于2.675,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较小;若Z值小于1.81,表明企业存在较大的财务危机;如果Z值处于1.8与2.675之间,进入这个区间的企业财务是极其不稳定的。

通过分析表4中数据发现,“超日太阳”的Z值自2010年以来均低于1.81,且出现不稳定变化趋势,另外,比较每年的单项指标发现代表获利能力的指标下降最多,分别为253%、490%,该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大,企业应该引起重视。

(二)野田式企业实力测定法。日本的野田武辉从各个财务报表的诸多数据中选取了包括增长性、综合收益性、短期流动性、长期安全性在内的4个用于判定企业危险程度的基本要素,从人均销售额、总资本经常利润率、流动比率和固定长期适合率4个指标反映财务状况。野田式企业实力测定法需要将准备进行判别的起因与同行业企业这4项财务比率的平均值相比较,其中前三类指标=5×案例企业指标/标准值,固定长期适合率=5×标准值/案例企业指标。企业危机程度的评判原则:4-5分为安全;2-4分为警戒;2分以下为危险。

从表5、表6可以看出,该公司在长期资金筹措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是很大,但短期周转资金不足。另外缺乏发展后劲,收益为负值,难以返还欠款,不得不依靠短期负债来弥补长期负债。

四、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因素。我国光伏产业的原材料、终端市场均不在国内,国内的企业只生产附加值最低的组件,当该行业出现危机时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超日太阳”原来将产品销售给终端光伏系统商,但为了追求高的毛利遂转为供给中介电站,该战略决策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伏笔。

受到欧债危机蔓延及欧美“双反”的影响,全球光伏行业不景气,光伏产品的销售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尽管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但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仍然导致了企业综合毛利率下降。欧元汇率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企业期末应收账款按期末汇率重新估算产生了大额的账面汇兑损失,“超日太阳”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汇兑损失对公司造成了亏损现象。

(二)内部环境因素。公司为了追求利润,转为投资光伏电站行业,从2011年初开始,“超日太阳”通过设立或收购境外投资公司,与天华控股等公司合作投建包括青海锦国兴、美国的SunPerfect Solar.lnc等子公司。电站行业的投资周期长,回收款项困难,政策风险较大,尤其是德意等光伏大国再度调整新能源政策,包括加快削减太阳能补贴,政府补贴政策极为不稳定。

“超日太阳”的收入确认存在不规范入账现象,企业出售组件给自建的光伏电站,没有将电站项目计入合并报表并抵消内部交易。截至2012年底,“超日太阳”的应收账款239 650 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48 619万元,在光伏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企业大多数境外客户应收账款还款困难,应收账款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五、结论

本文运用多种财务预警模型分析“超日太阳”的财务状况,结果显示,早在2010年该公司就存在财务问题,2011年欧债危机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潜在的危机彻底爆发。各企业应以此为警示,除了要加强对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还要加强对危机的治理,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的损害程度。

参考文献:

篇3

面对当今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且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多数企业面临的首先往往是生存问题,然后才是发展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的发展,有效地规范和控制风险,财务预警的重要性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阿尔曼模型在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应用较多,而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提高,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更加的广泛。

一、研究背景

1.财务预警的内涵与构建原则

(1)财务预警的内涵

财务预警是以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或集团可能或将面临的财务危机实现预测预报和实时监控的财务分析系统,具有监测、诊断、控制和预防功能及预知性、及时性、完备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一个有效地的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并能及时发现导致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在危机到来之前向企业 发出财务危机的警告,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潜在的财务危机或者财务风险演变成损失。

(2)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的原则

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目的要明确,实现其功能,从而保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企业在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时所采用方法和监测指标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第二,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企业在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时必须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企业本事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第三,要有一定的预测性,即预警系统应根据企业历史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来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已经潜在的风险;第四,要遵循动态性原则,企业的发展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因此企业在建立预警系统时,其选择的各项指标要一定的弹性,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第五,要遵循实用性原则,预警系统再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成本与收益,同时设计的系统应该简单易用,不能过于复杂,预警信号要比较明确 ,能够让企业相关的人员及时发现企业存在潜在的危机与不确定性。

2.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模式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目前在理论与实务应用中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定型模式,另外一个是定量模式:

(1)定性模式

篇4

一、财务公司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财务公司转型的内在动力

我国财务公司在金融业务方面的混业经营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允许企业集团开展的金融业务包括信贷业务、债券发行和发行、投资和投资业务、结算业务、产品融资业务、商业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同业拆借业务、外债融资业务、担保和咨询业务以及企业财务顾问业务等方面。目前,多数财务公司都不同程度的涉足资本市场,在国债、企业债券和一级市场申购等业务方面成为资本市场的活跃参与者。审慎参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也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收益。同时在人民银行总行的批准和支持下,不少财务公司积极参与货币市场运作,成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在我国由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比较少,但是这些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轨迹均是由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而来的,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典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转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

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逐渐被各国接受。就财务公司而言,“混业经营”至少包含两方面含义:经营业务种类的增加和业务对象的拓展。

国内现行法规从总体上讲仍将财务公司的业务对象限于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在集团内部事务已经不足以满足财务公司发展需要时,通过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和证券市场的投资来扩大经营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而当财务公司持有其他金融机构的股权达到一定的比重、涉及的领域达到一定广度时,财务公司也就成了实质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事实上,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现状下,为了满足监管和风险控制的要求,金融控股公司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财务公司混业经营模式的首选甚至是惟一的选择。

笔者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将是中国财务公司混业经营的发展方向,甚至是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讲,本文所讲之“转型”、“混业经营”即是指金融控股公司。

二、财务公司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的路径分析

(一)扩展客户范围

财务公司要跟上企业集团发展壮大的节奏,通过提升自身资本实力,营运能力以及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在为企业集团提供更全面服务的基础上,各项金融业务向集团外延伸。拓展金融业务的范围,在保持集团内部客户的基础上和大力发展集团外部客户,重视集团外部客户在财务公司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为集团内部和外部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拓展财务公司运作的空间。通过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兼并和重组,发行债券,参与上市公司融资,逐步突破财务公司单一服务集团的体系,向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高度结合。

(二)丰富资金来源

就财务公司而言,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来源是保证财务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国目前财务公司资金来源从整体上看比较单一,主要以内部筹资渠道为主。因此,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必须要扩大资金的来源范围:首先,吸收其他企业或金融机构参股,财务公司凭借其在企业集团内部的信息优势、客户关系优势和业务资源优势等,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优势互补。其次,发行财务公司商业票据,实现财务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开展市场化经营。

(三)加强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参与或控制

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型的一个重要过程是逐渐设立金融类子公司或者通过一定程序参股其他金融控股公司。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办法》中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设立分公司和代表处做出了规定,作为财务公司的附属机构参与财务公司的金融业务拓宽业务途径和客户群,有利于财务公司的顺利转型。同时,《办法》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对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和有价证券投资业务时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条件,限制了大部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对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股权投资的准入条件。在我国目前法律框架下,企业集团必须大力支持财务公司扩张资本、扩大经营规模,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投资其他金融机构的股权,通过股权投资的模式扩大经营业务的领域,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转型打下基础。

(四)创新金融产品的品种与类型

篇5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财务公司应从过去获取利差为主的业务经营模式向综合服务模式转化,拓宽收益来源,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经营结构优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

(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财务公司应对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类资产和负债进行预测、组织、调节和监督,实现资产负债总额上平衡,结构上合理。在确保财务公司最低资本回报率,以及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基础上确定各项业务规模,通过总体的信用风险经济资产,指导确定贷款总规模。

(二)提高非信贷利息收入

财务公司应加大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非传统金融业务的占比,降低利率波动对财务公司盈利的影响。例如统筹集团资产保险资源;在集团内部进行供应链票据一条龙服务;对集团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利用专业优势,开展财务管理顾问、资产管理顾问服务。在同业合作方面,扩大交易对手范围,与资本实力强的机构合作,寻找资源优化配置机会。

二、研究财务公司利率定价机制

财务公司应提高利率自主定价能力,制定科学合理、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利率,完善组织架构、确定定价方法与模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资金管理功效,提升资金运用效率和竞争力,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有效地服务集团发展战略和整体利益。

(一)完善利率定价的组织机构

建立利率定价组织架构,明确决策体系以及利率定价职能部门、利率定价执行部门和利率定价监督检查部门,形成前台报价、审核、后台管理的定价流程和体系。

(二)制定利率定价标准

制定包含利率定价、授权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等在内的管理制度,细化分工和流程,制定各项业务利率定价及调整方案,确定定价授权范围和标准。

(三)对存款定价进行规范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应积极尝试结合产品特性、市场利率、经营成本、预期收益以及客户综合贡献度等情况,推行主动负债管理,实行存款利率自主定价。

(四)对贷款定价进行规范

以成本加成为基础定价方法,根据资金成本、经营费用、风险溢价、目标利润、市场竞争因素和客户综合贡献度等进行调整并确定贷款利率。风险溢价根据贷款期限、担保方式、行业状况及财务公司对企业的分类评级等因素加以量化。客户综合贡献度根据成员单位在集团的战略地位、利润贡献、与财务公司业务合作情况、资金归集程度等因素加以综合量化。

三、增强财务公司风险防范能力

财务公司在战略转型过程中,风险偏好也会进行相应调整,在此过程中应更注重稳健经营。量化风险成本,逐步实现按照产品、客户以及业务经营单位等多维贡献度的核算与分析。强化风险控制意识,注重资产质量,增加应对不同经济环境变化的手段和能力。

利率市场化使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应通过资产组合、定价模型等方式进行管理,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即资产证券化,提高负债方的稳定性,拓展财务公司发债空间。加强利率风险管理,不断完善利率敏感性资产及负债的平衡管理,控制利率敏感性缺口、减少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风险。

四、打造财务公司专业化人才队伍

篇6

一、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内涵与开展方式

(一)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内涵

信贷资产转让是指金融机构(如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之间,根据协议约定转让在其经营范围内的、自主、合规发放尚未到期信贷资产的融资业务,其中,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信贷资产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并一次融入资金被称为信贷资产出让业务;金融机构受让其他金融机构出售的信贷资产并融出资金被称为信贷资产受让业务。

(二)信贷资产转让的开展方式

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分为买断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和回购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买断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是指转让双方根据协议约定转让信贷资产,资产转让后,借款人向受让方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买断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项下,债权人由出让方转让为受让方。这种转让方式也被称为“真实出售”。

回购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是指转让双方根据协议约定在某一日期以约定的价格转让信贷资产,同时出让方承诺在约定的日期向受让方无条件购回该项信贷资产。由于回购型业务所转让的信贷资产在到期前就已由出让方购回,所以不办理贷款档案和法律文件的移交,付息的责任由出让方承担。

(三)我国大力发展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是一种买断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将信贷资产转移给一个特设目的主体(这种转移可以采用转让方式,也可以采用信托方式),由特设目的主体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者发行受益证券,以信贷资产的现金流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方式。可以看出,信贷资产证券化区别于传统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之处即创新之处在于特设目的主体受让了该笔信贷资产以后,以该笔信贷资产的现金流为基础向投资者发行了受益证券。

二、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重要意义

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内部金融机构,是集团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有效平台,也是集团成员之间的资金纽带。财务公司在业务开展中以服务集团发展为宗旨,以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标,同时追求自身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及盈利性。因此,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既可以优化自身资产结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改善资产流动性,增加收益,又可以满足资金需求,降低集团的融资成本。同时,也促进财务公司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使信贷资产转让实现双赢局面。

(一)拓宽新渠道 降低整体费用

财务公司具有开发企业集团内部企业贷款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自身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或者资金额度较小无法满足集团成员企业的发展需要,导致集团成员企业直接向银行借款,相对增加了企业集团的整体财务成本。像葛洲坝集团每年需要流动资金约20亿元,而财务公司每年仅能提供6亿元左右,其他的大量资金需要从银行等方面得来。如果财务公司利用好自身信誉,开展信贷转让业务,拓宽企业集团的融资渠道,可以使财务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同业出让信贷资产缓解资金压力,盘活非流动性信贷资产,回收资金,加速资金的良性循环,为企业集团提供急需的资金支持,降低企业集团的整体费用。

(二)加速资金周转 提升运作效率

通过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把集团内企业的部分中长期贷款打包转让给银行,财务公司获取了新的资金来源,加速了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了财务公司的经营规模;同时财务公司可以将获得的资金投放到其他收益更高、集团重点发展的项目中,既满足了集团企业的资金需求,又增加财务公司的利润,同时降低了集团财务成本,一举三得,增强财务公司对集团的服务功能。

(三)改进经营理念 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财务公司可以调整资产负债比例,压缩风险资产规模,使经营管理符合监管要求。同时财务公司也在这项业务开展过程中转变了经营理念,大胆创新,将放贷模式由传统的贷款-收回-再贷款转变为贷款-转让-再贷款的经营模式,打破了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还在与银行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到银行的很多规范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使财务公司向正规成熟的金融机构更近一步。

(四)优化信贷资产结构 规避金融风险

除了企业集团投向单一、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信贷资金过于集中造成的资金风险外,信贷资产结构不合理也会造成一定的金融风险。财务公司出让的标的资产一般是金额较大的中长期贷款,这部分贷款合同占用资金量大,流动性差,由于期限较长,未来出现不确定性的可能也更高。对于财务公司来说,出让信贷资产仍能获得一部分收益、获得更大的业务量,也是调节信贷资产结构的重要手段,从而达到规避公司经营风险的目的。

(五)促进与银行合作 实现共赢

银行之所以愿意选择财务公司作为交易对手是因为:一是财务公司有持续的资金需求;二是财务公司手中掌握着大量集团内企业的优质贷款,这些贷款的借款企业行业一致、经营情况相仿,对整个资产包的考察相对比较容易;三是财务公司作为行业系统风险最小的金融机构,其信誉度超过了其他金融公司的一般企业,在回购型贷款转让业务中,财务公司通过回购义务为银行提供了可靠的担保,对银行具有相当的吸引力。银行与财务公司叙做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利率高于同期同业拆借利率,使银行在没有承担太大风险的情况下取得了较高收益。所以说,银行与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使银行与财务公司各取所需,各得其利,是一个双赢策略。

三、监管部门对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应采取的策略

(一)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将财务公司从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行为纳入到规定范畴之内。目前对财务公司从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行为进行规范的政策法规还处于空白。监管部门在规范这项业务的相关政策规定中,应对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概念进行严格界定,对财务公司开办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应具备的条件、遵循的经营规则、资产负债比例、监管具体要求等方面做出监管规定。除此以外,为加强行为规范的有效性,政策规定中还应对备案、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规模、资金用途以及对财务公司转让的信贷资产这四个方面内容着重做出限定。

(二)引导财务公司加强管理,规避风险

财务公司从事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风险有:政策风险、经营风险、信誉风险和价格风险。为了规避风险,监管部门应该积极引导财务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有效控制风险。

1、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要求财务公司在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前,按照公司治理的要求取得董事会的同意和授权,并针对这项业务的特点和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确定业务操作规程和各级人员的责任,提出风险防范和预警措施,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将风险防范的关口适当前移。

2、监督财务公司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和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公司要在监管部门规定的规模、资金用途等范围内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不得违规开展业务。

3、支持财务公司与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按照银行先进管理模式提高财务公司信贷资产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不仅为财务公司顺利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创造条件,更为财务公司整体提升打好基础。

4、鼓励引入管理经验丰富的独立董事

鼓励引入具有金融风险管理经验丰富的独立董事,依靠其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风险进行独立判断,帮助财务公司防范风险。

四、总结

财务公司积极介入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即可优化自身资产结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改善资产流动性,增加收益,又可满足集团的资金需求,降低集团的融资成本,同时,促进财务公司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有利于实现集团、财务公司、商业银行三方共赢,是一项值得大力发展及推进的业务,应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努力提高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信息的透明化,为打造更为广大的信贷资产转让平台以及资产证券化创造条件。同时加强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逐步完善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文化。

参考文献

[1]朱根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财务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上海金融,2001年08期

[2]朱广德.《对发展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政策思考》,金融纵横2001年02期

[3]张平.《集团财务公司的运作与企业绩效》,改革与战略,2008年02期

篇7

中国的财务公司是由企业集团内部集资组建的,是中国企业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国家为了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盘活企业内部资金,增强企业集团的融资能力,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道路,于1987年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即东风汽车工业集团财务公司。此后,根据国务院1991年71号文件的决定,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也相继建立了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它区别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其宗旨和任务是为本企业集团内部各企业筹资和融通资金,促进其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是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中心,在企业集团发展战略中起着双重作用,即对内培育和完善企业集团的内部“金融市场”,对外起到了企业集团面向社会的“金融窗口”作用。财务公司经营的好坏不仅关系着财务公司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影响企业集团的发展。财务公司要配合企业集团经营活动的开展,合理地配置资金资源,其首要任务就是要能够抵御各种风险,而抵御风险的关键就是抓好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相对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自创建以来,由于有关部门在其改革和发展上一直坚持积极引导、稳健发展的方针,因此其总体运行质量较好,发展一直比较稳健,但也有部分财务公司由于在经营过程中忽视了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出现了一些风险,有些甚至无法持续经营。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结合财务公司的特点,笔者认为财务公司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性风险

财务公司管理体制性风险是指因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在体制上的依附关系,以及集团经济运行状况和经营行为对财务公司安全运行所引发的风险。

财务公司的产生根源、定位和特殊的经营目标使其对企业集团具有较强的依附性,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是财务公司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财务公司的资本构成缺陷,使财务公司可能成为企业集团的政策性银行,而且行政干预弱化了财务公司市场化运作的能力。

(二)信用风险

财务公司的信用风险从狭义上讲,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义务致使财务公司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广义上说,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财务公司信用的影响,使财务公司经营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减少的一种可能性。

信用风险是财务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风险,它只能是降低至可承受的水平而无法消除。财务公司是通过经营风险而获得收益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考虑风险大小的同时,需要兼顾效益指标,以实现风险与效益的最佳配合。

(三)市场风险

财务公司的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汇率、利率的变动导致资金市场价格的变动,财务公司表内、表外资产会面临损失的风险。随着利率和汇率管制的逐渐解除,金融机构将逐步有商品定价权,这就要求财务公司能灵活掌握资金价格,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需求,确定合理的定价原则,科学配比资产负债结构,准确运用利率风险规避工具。当前,财务公司的经营模式仍以粗放型为主要特点,注重集团市场占有率的扩张,对资金价格的分析和确定,以及市场风险的规避方法缺乏系统考虑和设计。另一方面,财务公司的技术投入和产品开发不可能取得与商业银行一样的规模效应,部分业务的开展还不得不依靠商业银行的商誉和技术力量。因此,定价自主性较差,同样的金融产品可能成本较高,单位产品的成本控制难度加大,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较差。

(四)流动性风险

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集团单位存款,具有明显的短期性,而资金运用却以中长期贷款为主,资产、负债结构的不配比,使流动性风险的产生成为可能。由于财务公司负债结构调整能力较差,稳健经营型的财务公司通常采用调整资产结构、提高资金备付率等方式以规避流动性风险,但也有部分财务公司未意识此风险的危害性,采取较为极端的做法,如利用循环拆借资金等方式实现“借短放长”的目的。

反映财务公司流动性的综合性监测指标是资本充足率。目前,全国财务公司平均资本充足率约为20%,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和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要求,但问题在于财务公司资本金结构不合理,资本金补充缺乏持续性。主要表现:一是次级资本的相对量较少,贷款呆账和坏账准备金用于冲销坏账,无法当作资本运用。二是资本金主要来源于集团,由于受集团财力限制,不能随资产规模的增长而连续进行投资。

(五)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或称内部控制风险,是指财务公司在运作过程中因机构组织分工、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不严或操作方式落后等内部原因而发生的金融风险。巴塞尔委员会给操作风险所下的定义是“由于不健全或失效的内部控制过程、人员和系统或是外部事件而导致的损失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源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因为失误、欺诈、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而导致财务公司损失,或使财务公司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到损失,如财务公司结算人员、信贷人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从事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操作风险还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诸如火灾和其他灾难等事件。

随着金融技术的日趋复杂化,金融服务业的全球化,财务公司的活动及其风险特征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财务公司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多多。如何将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已经成为财务公司发展壮大自己的迫切要求。实践证明:风险控制和财务公司自身发展密不可分。控制风险、减少风险正是为了财务公司自身更好的发展。只有一个稳健合规经营、资产质量优良的财务公司才能真正留住并不断吸引有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群,才能更好地为集团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才有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二、要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公司存在的风险,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实行股权结构多元化,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目前,财务公司一般是由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共同投资组建的。这种资本构成的单一性,使财务公司产生之初就模糊了其独立的法人地位,难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财务公司实际上演变成了企业集团的政策性银行,从而在根本上阻碍了财务公司的发展。允许企业集团外部资金投资参股,股权结构由企业集团绝对控股转变为相对控股,其意义不仅在于财务公司股权结构的改变,更在于它深刻地影响了财务公司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外部股权为了维护自己的股东权益,必然会对企业集团的各种行政干预产生某种制约作用,财务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无形中得到了加强,也使财务公司获得了较大的经营自,逐步培育了适应市场、面向市场经营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财务公司应建立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三者职责,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明确经营管理层的责、权、利,并应认真分析财务公司经营环境,制定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政策。经营管理层应按商业化、市场化原则经营,对董事会负责,并按财务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人行监管相适应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机制,负责控制财务公司的风险,并确保各业务部门严格执行识别、度量、监控与其业务相关的风险。监事会应按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的授权进行严格的监督。

(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财务公司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内部制度保障,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又是衡量金融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以运作合法、有效和信息畅通为目标,涵盖管理和控制文化、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等多方面的内容。

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既是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的载体,又是实现风险管理控制的保障。我国财务公司大多数已设立了兼职或专职的风险管理部门,承担有效管理各个方面风险的职责,为了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充分保障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财务公司应以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协调组织、业务部门贯彻实施、内审部门监督检查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依据风险管理原则的要求,将风险管理涵盖于各项业务,充分发挥其风险管理职能,推进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三)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加强员工素质培养

金融资产质量是财务公司的生命线,控制风险是确保稳健发展的前提。当前一些财务公司受企业集团行政干预影响较大,不良贷款日益增多,资产流动性较差,极大地制约了财务公司的竞争和创利能力。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财务公司的业务经营将受到更多的国际、国内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将会承受更大更多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减少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经营行为的行政干预,加强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和处置,降低不良资产的比重,完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手段,从而确保金融资产质量,轻装前进,增加参与竞争的实力和资本。

员工是财务公司的无形资产,是最基本的生产力,所有内控制度是针对人设立实施的,每位员工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首先,财务公司应将培养员工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企业的高度忠诚作为首要任务。其次,财务公司应实行提高和引进并举的人才策略,大胆引进和聘用金融、证券和法律等专业管理人才,增强经营决策的专业化和理性化,降低决策失误。再次,有针对性地对职工实施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及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最后,努力营造精诚团结的企业文化,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

(四)明确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

长期以来,在财务公司的发展目标中,多数财务公司将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作为财务公司的微观经营目标,认为财务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应强调其对企业集团的支持功能。然而,在实践中,“支持企业发展”往往是作为财务公司盈利目标的对立面出现,成为当无法用市场化的原则,对某些高风险且收益较少,甚至直接会给财务公司的直接利益造成损失的项目提供“支持”行为时的一种理由,也成为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行政性干预的借口。

按照经济学原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独立的经济实体都应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否则就无法生存。财务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企业,也不例外。这里应指出,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并不排斥财务公司对原有的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支持功能,只是这种“支持”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该在财务公司,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支持。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可以使财务公司少受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集中精力以财务公司自身经济利益为核心开展业务。只有财务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才能有效增强抗风险能力。

总之,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加强防范和控制财务公司的各种风险,才能为财务公司提供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才能使财务公司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发展,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独具特色的一员。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财务公司的性质

财务公司是指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专业化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1]。

从财务公司的性质可以看出,财务公司实际上是产业金融背景,“产融结合”是财务公司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显著的特征,这一特征与财务公司金融业务的发展息息相关。换言之,可以将财务公司集中管理和使用企业集团资金的职能重新定位成为成员单位和集团提供金融支持。这样不仅对财务公司金融业务的发展创新有利,还能为所属集团、相关产业链和实体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二、新形势下财务公司面临的挑战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性质决定了新形势下财务公司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也不同于一般的金融机构。

(一)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为财务公司带来的挑战

国家大力推进“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指导性国际化的战略,外汇管理政策日渐放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给企业集团的国际化道路提供金融支持,财务公司国际化成为当前的必要选择。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商业环境复杂多变,财务公司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主要有:1.时差、币种汇率和信息沟通不畅等因素使企业难以实时获得境外资金存量的准确信息,影响决策效率;2.外汇管制使外资受限,资金安全存在隐患;3.别国资金管理制度和分散的境外资金现状使得企业集团跨境资金结算存在一定困难;4.对国际上政治经济局势和商业环境等方面难以把握,对“走出去”过程中蕴含的各类风险评估不够全面,容易导致经营困难或出现潜在亏损[2]。

(二) 行业形势变化为财务公司带来的挑战

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财务公司的生存环境出现本质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实力不断变强,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行业竞争使财务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有:1.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财务公司具有服务范围广泛、体系完善的优势,严重冲击甚至威胁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生存环境;2.随着金融业务电子化程度不断加深,各类商业银行率先加大对金融业务电子化的资金投入,先进的金融功能可直接介入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结算业务中,甚至可以取代财务公司资金结算环节中的某些功能;3.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结算业务挂靠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为成员单位进行转账结算需要增加商业银行转账结算环节,影响资金流转。

(三) 企业集团需求变化为财务公司带来的挑战

现今,国际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国内商业环境复杂多变,集团发展所需的金融支持也更加广泛和复杂。

企业集团需求变化使财务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有:1.现今形势下,企业集团为谋求发展,需要不断扩张规模、深化管理改革、推进产品升级、大力拓展市场、推进跨国经营等,这就需要财务公司达到集团所要求的金融功能和金融运作能力,而财务公司现有的金融功能显然还没有适应这些变化;2.在新形势下,企业集团资金归集基本已达到顶点,财务公司靠资金规模扩张和利差收入实现增长的经营模式与企业集团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这对未来财务公司的资金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验。

三、完善建议

(一)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建议

1.获得国际金融咨询支持,积极拓展跨境业务。财务公司应该积极拓展跨境业务,努力获得国际金融咨询的专业意见或者组建一支专业化金融团队,深入研究所涉及境外国家商业环境和相关政策,利用自身金融专业能力为集团跨境业务发展提供专业金融支持,协助集团走好国际化道路。

2.构建外汇风险管理体制,统筹管理外汇风险。财务公司应该根据集团国际战略要求和风险偏好,结合自身金融业务资质,建立外汇风险管理平台,为集团境内外成员单位制定具体的外汇风险管理及避险方案。财务公司通过统筹管理企业集团整体外汇资金流向,制定相匹配的外汇收付政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汇兑损失。

3.建立全球融资平台,统筹管理集团资金。财务公司应该在境外金融自由区构建全球融资平台,利用银行国际信息网络,集中管理授信融资渠道,充分利用集团整体优势,统筹管理境内外融资市场,避免分散融资,以获得最低的融资成本,使企业集团实现真正的国际化运营。

(二)应对行业形势变化的建议

财务公司应该趁着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加大对金融业务电子化的资金投入,推出互联网金融平台或产品,为集团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的资金使用提供更多的操作便利。吸取商业银行及替代性金融机构的先进经验,充分挖掘财务公司电子商业潜能,尽量减少资金结算、信贷等业务中间环节,为集团成员单位资金使用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便利性和安全保障。

(三)应对集团需求变化的建议

1.着力申请债券承销资质,推动业务结构多元化。为应对结构性金融资源配置,财务公司应该寻求更加稳定的、长期的资金来源渠道,即发行金融债券。发行金融债券不仅可以迅速扩大资本规模,有效应对集团资金需求,提高企业集团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还可以调整财务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因此,财务公司应该申请债券相关资质,尽快落实金融债券相关操作细则,以促使财务公司能真正进入发行金融债券的操作阶段,为财务公司业务结构多元化提供条件。

2.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开展买方信贷业务。财务公司应该在服务于主业的情况下,延伸“产业链”,即开展买方信贷业务。买方信贷业务是指为促进企业进一步销售产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向企业产品的批发购买者提供资金支持而开展的融资业务[3]。财务公司向集团产品经销商提供融资,有利于财务公司对企业集团的信用控制并安全管理随后的信贷资产,保证财务公司资产配置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收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基于财务公司的性质,客观分析了新形势下财务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提出了应对各类挑战的相关建议,以促进财务公司深化改革、不断发展。

参考文I:

篇9

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各市县新华书店资金虽已集中,但并未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突出表现为大量资金无效闲置、结算款拖欠、财务管理松散、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不完善等现象。为有效利用资金,调动各市县新华书店积极性,加强对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有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河南省新华书店资金使用效率,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资金统一管理进行探讨,期望能为管理者提供参考。

一、当前新华书店集团资金管理的现状

新华书店是政府承认的官方书籍售卖点,其营业点遍布全国各个市、城镇,新华书店从根本上说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从县级到市级到省级又有中国出版集团的子公司管理,从所有权来说,省级新华书店出版集团属于中国出版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以此类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资金的整合,但是由于新华书店的营业点过多,导致集中的资金却没有达到统一管理的效果,从而表现出大量资金被闲置、账目不一,财务管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一定的制度来管理员工,导致员工工作缺乏动力。所以下面笔者主要针对这些现象,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去提高新华书店的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对出版社集团资金的统一管理。

二、新华书店集团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方案

(一)设立资金统一管理的财务公司

设立财务公司目的。财务公司的建立主要是为出版社集团提供非银行性质的服务管理,来管理各个营业的整合而来的资金,监督集团和其子公司的财务运营情况,监督资金的流通方向,且根据集团发展的实际情况计划出适合集团的财务经营政策。

财务公司经营的业务内容。除了对集团的财务经营模式做出策划,还接收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的一切金融事务,负责企业的融资与证券的发放。

财务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资金计划部,主要解决集团的资金预算对结算的问题,对集团内部成员单位资金业务进行统一管理;结算管理部,主要是为资金和物业的结算,资金流通的整个细节度需要记录;投资信贷部门,主要是对要发行或者已经发行信贷的县、市新华书店进行调查,分析贷款的可行性,贷款的对象只限于集团内部各个网点;风险管理部门,对现金流进行监督,对集团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控制;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其他的部门,分担不同的职责。

(二)资金计划管理

广泛吸收各县市新华书店存款。资金的吸收以平等自愿为基础原则,不能采取行政手段强制集资,这个不合法。所以笔者建议,在企业内部以财务公司为核心,鼓励内部子成员在财务公司进行存款,且根据存款的资金的性质和期限给予利息,鼓励子成员将闲散资金存入财务公司。

外部资金融通。出版社集团自身需要融资时,可以利用其在市场上的声誉和隐形资产,在资本市场上寻求借贷,这样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其他合作良好的企业需要资金周转时,可以将自身闲散的资金,调剂给需要的企业使用,这样既巩固的合作关系,又减少财务工作管理闲散资金的成本,为下一次自身集团筹资做铺垫。

实行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就是一种以集团资本运营效益为中心的自下而上的集权模式,但是其有强调分权。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要把握好的负债率和资产的增长率;管理要注重科学和高效化,落实好授权管理,进行准确的资金投入风险评估。

(三)资金结算管理

加强账户管理,确定结算办法。集团能够通过结算窗口了解到各个营业点的运营情况,分析各个营业点的经济实力,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难度,以便于集团帮助新华书店运营点提供相应的建议,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便于财务工作对资金的统一管理,了解资金的流向和盈利、盈亏处,充分发挥财务公司是集团资金枢纽的功能;在结算方法方面,可以按照新华书店的经营范围和结算的收账期进行确定。

建立完善资金结算信息平台。由上我们了解到所有想要具有新华书店运营权的加盟商,都需要在集团的财务公司开户,所有集团可以利用针对开户的银行开设一个资金结算平台。这个平台主要主要是为了让资金的结算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在异地也能够在这个平台下进行资金的支付,在统一系统平台下也便于财务公司的管理,且集团的管理者也能够在这个平台下了解到各个运营点的具体情况,资金的来源好去向,有利于监督资金的使用。

拓展结算范围。结算的范围需涵盖出版集团的所有内部成员,而且还应该加强集团内部成员于外部金融机构的结算,实现财务公司银行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四)风险监督和管理

在经济市场中,风险越大则盈利越多,所以运营起来的企业都是以盈利为首要目标,所以集团内部的风险监督和管理就成为管理者十分重视的问题,上面提高设立财务公司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想要规避风险,财务公司首先就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每个岗位,每个项目任务都归责到人,减少责任互推情况的存在,加强员工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员工在入职前必须有系统的学习过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加强内部运营情况的审计,对每笔资金的审批到使用,这整个过程都需要进行监督,且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风险点;不定期对新华书店的运营情况进行突击检查,了解到亏损是因为环境、员工本身的服务态度、还是图书的类型的原因;在资金使用的前期做好准确详细的风险评估报告。

篇10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些有企业集团“内部银行”之称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就成为一个重要命题。

净赚757亿元的“稳压器”

财务公司被称为“内部银行”,是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可以调集集团内部成员资金,有助于企业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嫁接、探索和创新,也有利于集团内部更高层次的资源整合,有效降低集团成员的融资成本。

财务公司行业已经逐步成长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财务公司是国内金融体系重要的参与者,对20余个行业的20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及其产业链的支撑和引导作用较为明显。”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何德旭向《经济》记者表示,财务公司日益受到企业集团的青睐。在企业集团探索产融结合的背景下,财务公司被视为产业资本延伸的最直接通道,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在国有企业收入、利润“双降”的背景下,财务公司正在成为企业集团的效益“稳定器”。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向《经济》记者表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22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表内外资产规模6.50万亿元,所有者权益5680.88亿元;201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81.49亿元,利润总额757.76亿元,均为5年前的3倍。“在宏观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财务公司盈利成为所属企业集团经营效益的重要来源之一,一定程度发挥了经济周期波动中集团利润的‘稳压器’作用,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整体发展较为稳健的机构。”

实践证明,财务公司作为服务企业集团的内部金融平台,是服务实体经济最直接、与产业融合度最高的金融机构。

财务公司的资产规模非常惹眼。截至2015年末,财务公司全行业表内外资产同比增长1.13万亿元,增幅21.13%。

与此同时,财务公司的资产质量依然保持良好。截至2015年末,财务公司全行业不良资产率0.05%,不良贷款率0.11%,远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其中194家财务公司无不良资产,行业平均资本充足率22.15%,资本较为充足。”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财务公司的表现亦不负众望。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形势下,财务公司积极助力集团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年末,财务公司全行业发放贷款余额15698.48亿元,较年初增加2701.45亿元,增幅20.79%。财务公司通过向成员单位发放贷款提供融资,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买方信贷、消费信贷、融资租赁以及票据贴现、应收账款保理等金融服务,一定程度缓解了成员单位特别是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随着利率市场化,财务公司面对银行的竞争会更为激烈。”上汽财务公司董事、总经理沈根伟向《经济》记者表示,未来,财务公司行业必须大胆创新、练好内功,和银行拼价格、拼服务,并发挥财务公司对企业需求把握得更快更准确的优势,以取得更好发展。

“十三五”的机遇

当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当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迈入新阶段,历经近30年发展的财务公司站在了新起点。财务公司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三大叠加的机遇。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培建向《经济》记者表示,“十三五”期间,财务公司行业的发展面临重要机遇。

其一便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国际化机遇。“十三五”期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将进一步推进,这给金融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财务公司行业而言,“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行业中,财务公司分布相对密集,支持企业集团国际化产业布局是摆在财务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其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发展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6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层面,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去产能主要是在煤炭、钢铁、制造、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行业下工夫,这些行业财务公司相对集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财务公司而言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

银监会在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要将服务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改善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作为与实体经济最密切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直接对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并通过多种方式满足集团重点项目、紧急项目、战略性项目的融资需求,在支持企业集团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有利于财务公司长远发展。

其三是创新发展中的转型机遇。“十三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十三五”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财务公司也应抓住机遇,通过创新实现发展转型。

而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是“十三五”期间重要课题。产业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通过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以激发整个产业活力,从而形成和谐的产业生态圈。

沈根伟向《经济》记者表示,普惠金融将是“十三五”期间金融改革的重头戏,互联网金融被认为是普惠金融的中坚力量。“财务公司可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点放在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上,尤其是产业链金融服务领域,突破传统信贷业务的处理方式,增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之间的粘性,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与此同时,“十三五”时期,财务公司所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增长动力不足,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成员企业经营困难,信贷风险上升。同时,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财务公司传统主业的盈利空间也在大幅缩窄。经济新常态加速了财务公司的结构优化升级,向高效率、专业化的综合性金融机构转型已迫在眉睫。

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思维

2016年是财务公司行业“十三五”时期战略发展的第一年。在224家财务公司中,已有一些结合“十二五”时期积累的经验,制定出了全面且详细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与目标。还有的正在梳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力求新的五年发展计划切实可行。

而财务公司行业也开始积极谋划布局金融创新服务,为集团提供资金集中管理、风险综合控制、产品销售融资、保险、财务顾问等综合金融服务,部分财务公司开始向产业链金融、互联网金融、国际金融拓展。有7家财务公司实现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线上清算,有14家财务公司开展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有49家财务公司成为集团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主办企业。

诞生在金融改革时代的财务公司,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应意识到面临的挑战:金融市场化改革终将削弱金融机构长期以来的“政策差”,存贷息差的收窄也将挤压财务公司的经营利润。只有妥善有效地应对挑战,财务公司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何德旭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动性亟待提高。“盘活存量、增加供给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财务公司等金融子部门的作用。”

在他看来,“互联网+产业+金融”的产融结合新模式应该成为财务公司服务集团公司、服务相关产业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思维。“在国内经济处于新常态的形势下,经济增长中枢下移,集团公司、产业链以及宏观经济的金融支持需求更加迫切,财务公司应该以互联网思维积极拓展对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以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以产业链金融为核心,以财务公司的资源整合为载体,盘活整个产业链的现金流和资源流,构建‘互联网+产业+金融’的产融结合新模式,为实体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而财务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始终与产融结合相伴相生。早在2014年,银监会就曾提出支持财务公司试点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目前,行业中已有5家财务公司成为了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的试点单位,分别是北汽、上汽、海尔、格力、武钢。

在年初召开的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支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扩大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财务公司将服务对象适度扩展到与集团主业密切相关的产业链上游企业,提高企业集团产业链竞争力。这将极大改善财务公司以利差为主的经营模式,有利于财务公司转变发展方式。

侯培建表示,目前已经就此进行了充分准备,一旦试点推出,可以立即开展业务。开展产业链金融服务是财务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篇11

美的电器的公告还透露,即将成立的美的财务公司,由美的集团出资2.75亿元,控股55%;美的电器出资2亿元,持股40%;美的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威灵控股有限公司(00382,HK)的全资子公司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出资0.25亿元,持股5%。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黄晓明表示,财务公司可帮助集团有效整合产业经营带来的资源。他还直言,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有意借此机会,在家电主业之外谋求多元化的发展。

据了解,大型上市公司在资产规模做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多数都会成立财务公司,为公司及合作者做资金融通,方便公司在资本上进行运作。业内观点也认为,通过参股财务公司,上市公司一则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则可以分享该财务公司未来的成长价值。

目前,国内已有75家企业集团成立了自己的财务公司。同属家电行业的海尔集团早在2002年6月就成立了财务公司,随后格力集团、TCL集团等家电集团都先后成立了财务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李东生还引进了香港东亚银行作为自己财务公司的外资股东。

竞争对手走在前面

在美的电器的财务公司蹒跚起步之时,“类金融”业务已是主要竞争对手――格力电器(000651,sZ)经营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其财务表现优异的重要因素。

据格力电器财务公司的员工介绍,为了提高浮存现金(会计账簿的现金余额与实际存在银行的现金余额之间的差额)的使用效果,格力电器参与发起设立并逐步控股了格力财务公司。财务公司首先承担的是内部银行的角色,是集团内部资金往来平台;同时,格力电器通过这一平台向经销商发放信贷支持,以促进终端产品的销售。

“类金融”业务大大降低了格力电器的资金成本。根据财报显示,格力电器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75%-80%之间,远高于同期青岛海尔的10%-40%和美的电器的60%-70%。与后二者的财务费用居高不下所不同的是,格力电器的财务费用基本为负数,由此显现格力电器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

不仅是格力电器,海尔集团张瑞敏、海信集团周厚健等都通过财务公司或结算中心实现了外汇资金集中管理。

对海尔集团而言,伴随着全面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步伐,在实施“走进去”、“走上去”的全球化战略目标中,诸如大额的汇兑成本及结算费用、外汇资金资源集团内部优化配置、集团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管理和集团金融资源全球共享等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跨国资金监控与集中管理体系显得迫在眉睫。

在上述背景下,海尔集团利用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外汇资金转账结算业务的操作平台,通过境内外汇资金集中管理专户对境内外汇资金进行集中运营管理,在外汇管理局核定的5亿美元跨境放款额度内,通过设定境外放款综合头寸进行跨境资金集中运作,为中资公司境外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实现全球范围内配置资金。

据海尔集团财务公司一位姓赵的经理介绍,为支持境外公司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海尔集团充分利用外汇局核定跨境放款额度,为负责欧洲市场开拓的子公司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境外放款,缓解其资金问题,每年还节省利息支出315万美元。据悉,他们在今年又利用境外集中的外汇资金向泰国子公司提供了140万美元贷款,增强了海外公司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而“集中管理+内部结售汇”模式则是以海信集团为代表,由海信集团资金结算中心作为境内外汇资金集中管理的职能部门。通过全额外汇资金集中管理,企业集团能够全方位控制其内部成员对外收款、付款,对内资金结算,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财务公司门槛降低

设立财务公司固然有相当多的积极因素,但也并非“一本万利”,如果在组织结构设置上并不适合集团需要,或者是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反而会成为大型公司发展的绊脚石。

1996年底,由史玉柱一手创建的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计划总投资12亿元的巨人大厦被迫停工,发展良好的生物工程由于被抽走发展资金而衰败,集团资金周转不灵。而由于巨人集团财务组织结构的设置上,采用的是控股型组织结构形式,在使各下属单位(子公司)保持较大独立性的同时,却又缺乏相应的财务控制制度,从而使公司违规违纪、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加速了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困境的步伐。

以巨人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康元公司为例,由于公司财务管理混乱,集团公司未派出财务总监对其进行监督,导致公司浪费严重,债台高筑。至1996年底,康元公司累计债务已达1亿元,且大量债务存在水分,内部人员侵吞造成公司资产的流失严重。这是财务组织管理严重不足的一个典型案例。

今年4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了《申请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操作规程指引》,办法不再硬性要求引人境外机构投资者作为设立财务公司的必要条件,企业集团可选择聘请境外高管和风控人员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