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6 09:31: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篇1

 

引言:

素质教育是一个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过程的核心话题,作为20世纪90 年代迅速兴起的中国高职教育,是否应该成为一种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应该怎样构建?成为很多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贴近社会,贴近民生,是应试教育特征鲜明的高中后职业教育,应该成为一种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围绕“职业素质”来做文章我们提出,新型的高职素质教育模式构架应该从组织机构改革、教学改革、综合人文素质拓展和考试考核方法改革等全面着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参照国外发达职业教育经验和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深度地创新构建。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 ,通过教育培训、 职业实践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品质和能力 ,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从企业对就业者的要求来看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可分为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职业素质:基本职业素质指所有“ 职业人 ” 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 ,主要体现在责任心、敬业精神、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是相应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质 ,即良好的职业技能。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要素构成来看 ,可以将职业素质分解为三大构成:身体素质、 心理品质、 思想道德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从业者必备的、 对职业岗位 (群 )工作起保障作用的因素 ,可称之为保障要素;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反映能力是适应职业岗位 (群 )工作并支撑从业者整个职业生涯所必备的素质 ,可称之为支持要素;而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是为个体职业生涯发展、 自我潜力发挥服务的要素 ,可定义为发展要素。

一、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

1、素质

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毕业论文,内涵。先天素质,是通过父母遗传因素而获得的素质,主要包括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身体其他方面的一些生理特点。后天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而获得的。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2、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而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此,职业素质是素质的主体和核心,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适应素质、创新素质等。

(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是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心理品质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方位认识人的精神素质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征,既要看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树立严格的纪律观念,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

二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教育,主要是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应注重学生综合归纳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还要进行具有现代文明素质和管理、组织才能的训练。把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起来,把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衔接起来,把应用目标与学术目标结合起来,把社会发展与个性发展协调起来。

三是高职院校的职业心理教育,主要是指与人所从事的职业匹配的心理素质教育。毕业论文,内涵。高职院校职业心理教育,旨在协助大学生解决其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职业选择和适应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提高其自我决策的能力,启发他们从自身的愿望和特点出发,采取最佳的途径服务社会,并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优化。帮助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去追求职业目标。

四是高职院校的职业审美教育,主要是审美教育在职业岗位领域的延伸和扩展,是对专业技术人才在审美修养方面的特殊要求。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职业岗位操作能力,而是从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知识广博、技术专长,而且还要情趣高雅;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现代型专业技术人才所具有的素质,包括职业技能、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创业能力、人文素质等,其中就包括审美素质。 让高职院学生具备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审美素质,即职业审美素质,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是高职院校的职业劳动教育,主要是与未来职业活动相关联的职业劳动意识的强化教育。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内容,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及发展,以及对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创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为全面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与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应该设立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负责全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其职责,包括收集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信息,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提供各方面信息参考;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校内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及学生对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需求情况,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依据;组织召开职业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制订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

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探讨各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色,建立具有本校高职特色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负责组织召开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研讨会,交流职业素质教育课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探讨推进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二)建立向职业素质教育倾斜的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完善和创新高等职业人才素质培养模式,体现在实训模式和质量评价机制两个方面:一是从改革实习、实训模式入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充分实现实习、实训的最大价值。拓展“边实习边就业”、“预就业教育”的格局。在实习、实训中,将顶岗实习纳入学分制,将企业鉴定作为学分的评价依据,加大素质考核的分量,从而加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最大程度地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空间。二是探索向职业素质教育倾斜的人才培养技能评价机制,必须推行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实施“多证制”。高职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职业技能考试,应从设备、师资、制度上保证各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从事一门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水平等级的培训与鉴定,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必须引入用人单位评价机制,把学生是否达到企业岗位要求作为素质培养的最终评价标准。

(三)加强就业与创业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根据生源结构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培养高职毕业生的良好就业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就业素质,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纳入高职人才培养计划,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分阶段、分层面进行就业指导。开展多种方式的就业指导活动:利用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指导;办好供需见面的双向选择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招聘活动;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办好校园就业专门指导网站,为学生搭建网上就业指导平台;对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既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又可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用于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毕业论文,内涵。创业素质的核心是创业能力,需要创业者在青少年时代打好创业教育素质的基础,就要培养学生发现与捕捉机遇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毕业论文,内涵。毕业论文,内涵。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建设一支有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

(四)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高职院校的人文环境建设时,要将与学院专业设置有关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将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源泉,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内涵与特色才能真正创立和形成。一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引进,如诚信文化、人本文化、尽职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非常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想、社会现象及热点问题,以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将诚信、人本、尽职的道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企业管理文化的引进。高职院应将企业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规章制度等,与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严谨态度和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建立起富有企业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

(五)培养优秀的职业化教师

高职院校可借鉴美国,以各州为主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做法,对职业院校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有计划的送培,在校职业教育师资班学习的学员,可按照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要求来进行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课和教育学课程之外,还可设立有关专业教学方法及大类专业技能课程。当地政府可以借鉴日本经验,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任务,建立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系统。毕业论文,内涵。通过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师资实现对高职

学生的高质量培养。在终身教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环节上,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李丹,刘霄骁.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学校精神刍议[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2).

[2]邓泽民.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篇2

一、人的素质与语文素质的关系人的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是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我们对这“稳固的性质”的判断,以适应环境和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标志,是对人的适应环境、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潜在能力作用的量度。人的素质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素质教育,中心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语文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从基础教育角度看,语文素质决定人才素质品格。因为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学科,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核心的部分。

语文素质往往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才素质和语文素质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一个是上位概念,一个是下位概念。两者的基本点是一致的,基本点是人的素质。两者大部分是呈重合状态的,且两者的目标、任务相呼应。人才素质目标烛照着语文素质目标,规定着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和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是圆点接近,半径几乎相等的两个圆。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对人的教育塑造,坚持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才素质目标相统一,把教学生学语文和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二、人的素质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纲要”中指出的素质教育目标,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发掘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应试教育只强调适应学科要求,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模式,是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高分低能”弊病的一种概括。而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凝聚力强、覆盖面大的一面旗帜,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宿。

所谓语文素质,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情趣、语文交际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交际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具体地说,语文素质有五个方面:1.语文基础素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2.语文智能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3.语文技能素质——听、说、读、写能力;4.语文道德素质;5.语文审美能力。语文素质教育,不只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及听、说、读、写、书(写字)能力训练。知识和技能只是素质的外在形式,素质教育有更丰富的内涵,是深层的教育,是根本。

语文素质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认识、情意、操作诸因素的统一,语文素质各要素的和谐发展,不是孤立的某方面的单项指标,也不是几个单项指标的简单相加,是一种综合效应,综合整体水平

三、小语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切实打好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质,将对各类人才的成长,从基本素质上打好基矗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

篇3

素质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基础教育领域率先开始,90年代逐渐进入高等教育,得到了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普遍认同,此后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倡导和推进。多年来,有关素质和素质教育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不少,但对素质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素质及素质教育的概念不十分清晰,素质教育及实践过程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时至今日,中国GDP居世界第二,但国人素质未见大幅提升,素质教育被冠以“老大难问题”。有人说,素质教育知易行难,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有赖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不能满足大众需求是造成“应试教育”的直接成因,也是素质教育受阻的主要原因。当我们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今天,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实践依然举步维艰,这让笔者重整思路,反思并总结过去有关素质教育的努力和走过的路程,回到原点重新认识素质和素质教育,定义素质和素质教育。

一、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素质”,是指人们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比较稳定、内在和基本的品质。“素”是物的基本构成成分,如元素、要素、素养等;“质”是指构成物的根本特点, 如性质、本质、品质。 素质,就其本身讲,有先天素质、可能素质和现实素质。先天素质指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主要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先天素质是人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可能素质指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叫发展潜能或发展潜力。而现实素质就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等。在这一层次上,人先天的、可能的素质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通过内化,成为人的一种稳定的现实品质。

把素质的基本意义引用到教育领域,综合起来就是人的“基本品质”。它包含人在生理方面的基本品质和人经过“社会化”之后,作为社会人在心理意识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品质。素质是人的基本品质,而素质教育就是人的基本品质教育。人在心理意识方面基本的品质,主要包括人格、意志、情感、兴趣、气质、思维、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等。这些基本的品质影响着一个人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决定着一个人如何做人、做事,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能否持续发展。所以,素质是指人们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基本”的品质,而“基本”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唯有基本的,才是稳定的、持久的,才具有普遍意义,也才能真正具有教育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按照“素质”的定义,“素质教育”应是以提升人的基本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升人的基本品质”,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这和教育自身的理想是一致的。教育是宽泛的概念,而素质教育像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一样,并不是教育的全部,也不是教育的泛化。例如,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教育一词前加上其他限定词,如传统文化教育、师范教育、医学教育等。而素质教育与上述各类教育的不同在于:素质教育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这种素质教育或素质教育思想,可以在不同的教育(如职业教育和英语教育)中得到实施和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没有加深与扩展的必要,素质教育就是人的基本品质教育,这种教育自然就有其基础性和普及性。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是指把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从业和求知基础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职业)性、定向性而言的。素质教育所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如果把基础教育限于职业的、定向的训练,就会使本来应得到扩大发展的可能性空间过早地停滞、萎缩,也就无法指望学生很好地应付社会繁杂多变的“不确定性”。

素质教育具有普及性。普及就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每一个社会公民基本素质的提高上,没有选拔和淘汰义务,也没有创新的任务,素质教育依照“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在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倡导尊重、发挥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强调“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生存”,也要学会关心他们,学着做日后合格的公民。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把重心放在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这个内涵看起来很全面, 但仔细分析便可以看出,这个素质内涵说包括的内容并不都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最基本的品质。文化修养、业务能力是在个体基本品质提升的基础之上因人而异地、自主能动地、有选择地获得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思想品德修养,也往往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与信念、理想联系在一起。所以,“素质”应是人的“基本品质”。它指人在生理方面的基本品质和人经过“社会化”之后,作为社会人在心理意识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品质;而上述的素质内涵说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或“提升”了素质的内涵意义,当作为基本品质对学生和全民提出时,在实践中是难以做到的,也因此有了素质教育的“老大难问题”。

“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说是老问题,是因为几十年一直在努力,但一直没有完全解决;说是大问题,是因为它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未来;说是难问题,是因为它不仅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更涉及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多年来,素质教育举步维艰,一路坎坷,没有明显效果,与人们对素质教育本质内涵的认识有关。这个被“善意”拔高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在操作层面上搁浅,也是必然。

二、素质教育是对人的基本品质的要求

社会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生活由每一天、每一秒组成,每一个社会人、每一个生命活动都在体现着作为人的素质。素质教育,应该是对每个人的基本品质的要求: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人格修养。

学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教育有自身的规律,它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与社会经济结构完全匹配。哈佛大学前校长鲁登斯坦有一句名言:“社会变化得越快,大学这块变化相对少、思想观念相对独立的领地就越有价值。”大学不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和适应当前需求设立的,大学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它要传授的是一代又一代学生一生都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知识和方法,它要探求人类最有普遍意义和恒久价值的真理和学理,它更多地关注“应当怎样”和理想境界,而不是实际的操作和现实的妥协方案。在当前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教育应当建起一道无形的篱笆,保持一种率真的勇气和向善的本性。

《公民常识》一书的编者关澜20年前这样呼吁:“教育从来就是被当作实现某个具体目标的手段,而从来没有人喊出过什么也不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合格公民。” 关于教育的有为与无为不属与本文讨论的范畴,但是多年来,我们清楚地看到由于教育存在的弊端而造成受教育者所缺失的,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品质。 如今,中国社会需要人的基本品质的输入和不断重申――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调研组.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 高校 排球文化 大学生素质

高校排球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接触较为广泛,富有活力和创意的一种文化。高等教育是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及审美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而高校排球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大学生排球联赛的蓬勃发展,排球运动极大的丰富了大学校园的文化生活,并渐渐地融入了校园文化综合素质中,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高校排球文化的内涵

高校排球文化是指以高校校园为空间,以大学师生共同参与为主体,以排球运动为主要运动手段,也是排球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虽然高校排球文化是在大文化的范畴之内,但与其他文化的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功能。首先,高校排球文化是思想精神的文化,它是参与者通过排球运动来表达自己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其次,排球文化的是一种物质文化,排球场地的尺寸、球的大小、重量,球网的高度等都具有明确的规定是在规定以后不容易改变的。排球文化具有自身的结构,最里层的是排球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精神文化层,它包括排球的思想、心理和谋略。由内向外的第二层是排球文化的制度层包括排球的规则、法规等。而第三层是排球文化的物质层,包括排球的各种设备和物质及象征排球运动的技战术,如球场等。最外层是环境文化层,是排球文化的基础。

与此同时,高校排球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全面性和特殊性、社会性和个体性、全球性和区域性、继承性和时代性、竞技性和艺术性。不同的排球活动形式蕴含和传递着不同的排球文化,具有文化表现形式的独特性。

二、高校排球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高校排球运动通过其自身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增强学生身心素质,其功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美学素养的教育,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和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素质。由于排球运动的魅力和特点,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高校排球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排球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地位,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大学生素质教育核心体系。高校排球文化将简单的排球运动变为育德、育智,充分发挥排球运动所具有的文化功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学生通过实践丰富了高校排球文化的内涵,达到提高大学生素质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大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来讲,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高校篮球文化通过其教育功能,能够极大的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素质的提高又能更好的丰富排球文化的内涵,营造良好的排球文化。二者相互促进,把高校排球文化和大学生素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因此,高校排球文化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三、高校排球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一)高校排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影响

高校排球文化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并逐渐形成一种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和氛围,能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排球运动是一个团队内部必须紧密团结、相互合作,要求运动双方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的运动项目。学生在参与排球运动中要注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禁止做违反体育道德的事情。这些都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道德品质。

(二)高校排球文化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身体素质是各项素质的前提,必须重视身体素质的发展,而排球运动具有健身功能,对大学生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排球运动,大学生的各个器官功能得到提高,体质得到增强,从而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三)高校排球文化对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审美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欣赏美、创造美以及正确的审美观。排球运动是以团队协作,具有高度技巧性和严密的集体性,以及极强的观赏性,参与者可以直接得到美的感受,从而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高校排球文化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影响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生活在一定人类群体文化中的人们,在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行为准则、生活习惯等方面所形成的与一定文化相适应的稳定水平和特征。高校排球文化要求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组织排球赛事,培养自主意识。与此同时,由于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规则的不断变化以及自身的运动特点,有助于大学生不断的创新,激发探索的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武术文化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一、前言

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同样具有中国文化的特性,自成体系,内容丰富,可谓博大精深。武术作为一个文化主体,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文化传播中进行内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其发展早期,就融入了中国哲学、美学、兵学、伦理、养生等众多文化内容,自成一体。在其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的增深拓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武术文化。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深入的分析了武术文化的内涵、特性及功能,进而阐述了其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作用。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武术文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1.武术文化的内涵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武术文化就是传统的武术,专指源流有序、风格独特、拳理明晰、自成体系的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武术文化可定义为:与武术相关的各种领域中文化的总和,包括影视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领域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等。广义的武术文化包含了武术内涵和文化内涵,武术是武术文化核心的一部分,没有武术也就不会有武术文化。下面我们所讲的武术文化和武术,指的是广义的武术文化和武术的概念。

2.不同视域下武术文化的功能

(1)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的功能

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我们简称体育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具有技击性、健身性、防身性的功能特点,这是武术文化的基本功能。武术要发展,必须靠竞技来提高,离开了技击,武术就没有了生命力。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另外武术与中医的结合,创造了独特的中医养生、武术伤科、功夫按摩、运动医药、伤科针灸、救治偏差、练功疗法、特种功夫等成果,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这就是体育武术所追求健身价值。体育武术的防身功能主要基于他的技击的延伸,攻防技巧的应用,目前社会上热门的女子防身术、军警擒拿格斗术等武术防身应用招法就是很有力的证明。

(2)影视领域中的武术文化的功能

影视领域中的武术文化我们简称影视武术,它具有的娱乐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功能特点,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进行拓展而来。随着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达到娱乐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通过练习武术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释放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娱乐的效果。武术无论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所喜爱,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通过对武术的表演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影视、文学、体育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精彩的印象。通过武术表演促进学习,让同学们在掌握武术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老师指导下自编套路或节目表演,传统艺术的审美知识(形、神、气、韵等)贯穿在武术教学中扩大教学的知识涵量。

(3)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文化的功能

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文化,具有教育性的功能,中国武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在习武的过程中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武德精神,它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正义、公平、公道——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习武者需要有吃苦耐劳、知难而进、忍耐克己的精神,同时也要心胸宽广,对人以诚相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责任感,保持不为名利、乐于助人的美德。武文化这种哲理性和教育性的功能特点,在武术的熏陶中得以培养、塑造、锻炼、养成,人格素质得到升华。

(二)高校素质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作用

1.传承传统文化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融合,如与易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理念的融合,使其内涵丰富,寓意深邃,它的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武术文化的素质教育作用不能仅仅局限在武术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功能,它的教育意义应该与武术相关的各个领域中都能体现,充分涵盖武术文化中武术内涵和文化内涵。武术文化与各行各业的结合,都有其发展创新的灵感源泉,我们充分挖掘其武术文化的特色价值,寻求在高等教育中的突破口,如果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与武术文化的充分结合,并不断的研究创新,通过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软硬件建设等方面融入武术文化的因素,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武术文化、体验学习武术文化,发挥武术文化的素质教育作用,我相信他们走向社会势必会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认可。

武术文化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具有十分突出的教育功能。武术文化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而且可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强生存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武术文化的理论教育具有培养学生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意义重大。

当今高校所开展的武术教学,其实和我们提出的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提出的武术文化是广义意义上的武术概念,素质教育也涵盖了普通的武术教学,武术教学是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素质教育包涵了武术教学的全部内容,它是武术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模式,它不仅仅局限于教学领域,他渗透到高校各个领域,他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学生管理、校园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学风校风建设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构建武术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武术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2.促进全面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注重了对大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道德、体育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健康水平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对武术文化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育,但事实上,常常被作为一种简单的体育项目,而忽视了它的教育意义,很多人把重心放在竞技武术的争金夺银上,把它作为高考加分为杠杆,竞技武术的文化底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淡化,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一句空话。

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对武术动作的演练和领悟,达到由形及神、由表及里的审美意识,提高自身的生活文化境界;通过对武术的内外兼修的学习,既注重筋骨的锻炼,又强调心神意气的结合,尤其重视运气、营气,对大学生的情感调节和心理健康具有特殊作用;通过对武术技击动作的演练体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应变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武术文化,能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四、结语

大学是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对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完善人格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而武术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身的诸多特点,在熏陶大学生素质提高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价值。通过对武术文化功能的深入研究,我们能更好的利用其服务于大学生素质教育。

篇6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从根本上讲,是在人固有的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的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开发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并提升人的发展水平的工作与活动。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开拓。

一、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外语教学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在外语教学中,英语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作为一个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工具。英语不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然而多年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获取,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亟须实施素质教育。

二、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特点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不能被机械地教,机械地学。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已经充分证明,语言虽然可以学得,但更主要地是习得的。语言习得理论给外语教学的启示是:语言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某一语言的词汇结构体系和语义结构体系反映了该语言认知世界的方法,同时也反映了该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着文化传统有价值取向等文化信息。因此,对于一名外语学习者来说,某一语言的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结构无一不具有人文内涵,其外语词汇和语义结构的学习必然是接受人文教育的过程。

由于英语学科属于基础学科,所以,就其作为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而言,语篇总是涉及各类学科、种种话题,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与其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学生如果要学得好,首先要学得活。而要学得活,就要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建构丰富的图式框架。英语学习与学生获取信息和背景知识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

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提高英语语言能力,进而提高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

四、影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的因素

1.教育观念因素。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形成的,它过分强调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以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目的开展英语教学,一味地用考试通过率来衡量英语教学水平,使教师和学生大搞题海战术,必然会陷入“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

2.教师素质因素。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方案,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英语课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外语教师必须比其他学科的教师具有更为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等知识,才能把握、处理好教材。因此,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艺术和工作责任心、事业感和敬业程度等都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

3.学生素质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靠学生自身的努力。然而,学生呈多元化,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不可避免。很多学生英语底子薄,知识结构不均衡,应用能力差。例如笔者在自身多年的英语教学中发现目前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不容乐观的情况:一种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只注重考试的卷面分数;另一种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早已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英语学习动机不强,从而失去了教与学的积极互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开展英语素质教育。

4.教学方法因素。目前,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获取,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开展素质教育就要求我们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转变。

5.教学设备因素。英语教学设备资源不充分,教学基本上仍然停留在“课本、粉笔、黑板”传统的教学手段上。电化教学资源不够完备,教学仪器、教学设备都没有达到现代化水平。

五、实施素质教育要警惕三大误区

1.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学生课业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只是一种手段,是通过这种手段为学生争得一块相对宽松的天地,能够让学生抽出时间加强某些薄弱环节,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可以明确地说,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减轻那些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对那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学业则必须强化。中国以教育改革为名,不给学生任何的课业负担,其实是对改革的亵渎和对学生的放任自流,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

2.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

“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最终导致学生的片面、畸型发展,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而素质教育则把考试作为一种检测学生学业的一种重要手段,注重全面发挥考试的功能,追求考试的正面导向,使之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真正是为了促使学生在的全面发展。但必须澄清的是: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平均发展。因为,从遗传学角度讲,由于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这种个性差异,正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全体与个体的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六、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1)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转变“应试教育”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是英语教学中把传统的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转变为侧重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大纲、钻研教材,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语音、词汇和语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英语学习的规律,尽量多用形象化的方法介绍新的语言知识。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注重发展学生社会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课堂练习,为学生营造交际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

(2)挖掘教材内涵,寓德育人文教育于英语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德育教育既是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的手段。而语言又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同时也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等的学习。因此,英语教学完全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充分利用本课程兼容文化和人文内涵这一独特优越的条件,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向学生灌输德育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2.发挥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意义和巨大作用。目前,要提高国内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需改变以下现状:学历层次整体偏低,教师准入的起点不高;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尤其是跨学科文化知识不足;教学观念陈旧,缺乏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较弱。

(2)以素质教育为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在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中,以主导作用出现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根据语言交际性原则,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个又一个语言交际场景,将语言知识有机地融于语言交际活动中,让每一节英语课都成为语言交际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实践证明,传统的分段教学法、语法翻译法都无法体现语言教学实践性强、交际性强的特点。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能体现语言教学特点,对培养语言能力极具效果的交际法。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有其共同特点,即都是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语言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可以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中专;体育教学;学生;素质教育

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素质教育的融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等专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深化中专体育教学改革,明确中专体育教学的方向,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素质教育渗透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在实际体育教学中,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的概述

“素质”是一个生理学名词,是对人体的先天性生理解剖特点进行描述[1],主要包括了个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的特征、感觉器官的特征、运动器官的特征等方面的内容,“素质”是个体发生心理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心理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素质”的具体含义,每一种学科都有自己看法,相关概念并不统一,但是有一点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就是“素质”既包含了生理特点,又包含了思想品德内涵,既包含了心理特点,又包含了智能特征。其中,个体的生理特点主要是指有几个体具有遗传基因的解剖生理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各项机能部分之间的构造等方面的内容;个体的思想品德内涵主要是指个体的社会责任感、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个体的人格等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个体的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个体的心理内涵主要是指个体所呈现出来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智能内涵主要是指个体在后天的教育学习中所获得知识、文化、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自身技能、智能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等[2]多个方面进行教育,从而实现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思想品德高尚等全面发展,在中专教育中,主要是培养技术型、技能操作型的人才,为劳动力市场培养更多具备高素质的劳动力。中专体育课程教学具备动手动脑、身心共同发展的特征,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标准,从学生的心理、品德、智能等多个方面进行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中专体育教学施行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2.1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中专体育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是在中专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才能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素质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养的深度[3],给学生实施具有强度性和深度性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从体育教学的总目标出发,深入学习和掌握现代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要掌握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中专体育教学的经验,更新体育教学的方法,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制定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规划

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和体育认知水平进行有效调查和研究,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体育教育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理解还处于一个概念模糊期[4],有超过一半的中专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价值和素质教育的含义理解不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中专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都普遍重视学生的数、理、化、语等基础性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再加上“读书是改变命运根本”等观念的影响,学生在中专教育学习期间,就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自己也忽略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在中专教育阶段,学生普遍处于青春发育期,心智还不成熟,这也就造成了学生的自控能力差、环境适应差,社会责任感缺失、意志力不坚定等缺点,而且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水平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性,但是,学生同时又具备着很强的可塑性,在中专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2.3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的类型比较丰富,每一种体育运动项目都具备着不同的运动强度,在实际体育运动教学中,对学生的体能、心理等方面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熟练掌握每一种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深入了解每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对人体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素质教育[5]。例如:在“耐久跑的运动项目”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耐久跑”体育运动项目的枯燥性,单调性,这样在实际的体育运用项目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意志力培养、适应能力培养,还可以对运动项目中可能会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说明,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从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修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育,在体育运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体育教学属于学校教育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有着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特点,体育教学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等特征,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抓住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准确把握体育教学的每一个运动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逐渐提升全民的综合素质,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董顺波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舒林.中专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思路[J].科技资讯,2014(18):165.

[2]杨永亮.浅谈现代中专体育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2(18):54-55.

篇8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于“素质”概念,以前只是个心理学范畴的专用名词,它认为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素质”则是事物的本来性质。再有,有关素质的解释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官的特点,其内涵是指人的先天性,遗传性的自然素质,外延则限定于人的个体素质。

我们目前所提及的“素质”,其内涵远比上述提法丰富,其外延也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从生理学角度看,“素质的特点”它是智力发展的生物物质前提,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

而关于“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其天赋条件提高素质水平,同时在某些本来的不具备或者在心理和能力上有缺陷的,通过教育,实践,锻炼培养和提高某方面的素质水平,所以,具体的素质教育就按照明确的目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手段、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天赋,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和补偿的有计划的活动。

二、地理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及实施方法

1.政治思想素质教育

地理学科是融自然经济、人口、环境等为一体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特别是中国地理教学中直接学习我国自然、经济、国情、国力、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等,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领导,政治思想素质教育都提供大量素材,所以地理教学中要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首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渗透,主要是根据教材中的大量素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教育、国情国策的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其次,要经常举办以思想教育为目的地理竞赛。如进行“爱我家乡,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地理知识竞赛和以“美丽的祖国,美丽的家乡”为主题的学生演讲比赛等。

再次,要定期举办以“美丽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为题目的彩色画报、彩色图片展览。通过这些形式来表达到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目的。

2.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科学文化素质即“智能素质”,这一素质的培养是落实地理知识的前提,包括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及其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地理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学习地理的兴趣等。

首先,要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智能素质。其方法很多,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形象讲解,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地理教学中投影片和教具的应用等。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地理知识内容在教材中大多是叙述性的,但对这些内容教师要加以指导,最好是先根据教材内容交给学生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内容找出答案。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有目的阅读教材来培养自学能力增强智能

素质。

再次,要通过交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素质,如单字记忆法、比较法、歌谣记忆法等。

3.掌握和学习地理知识的技能素质的培养,此项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的读图、绘图、分析地理图表等技能

对于这一素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培养,对于读图,作

图,分析图的技能,在教学中要本着三多的原则即要多读、多画、多分析,进行经常练习,另外教师要对这一素质较好的学生要个别指导,进行鼓励,促进其对图的兴趣,以此来带动差的学生。

再有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地理教具,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小气象站等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技能。

4.审美和美育素质教育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审美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如祖国的山水美、园林美、国土版图美以及大自然之美等。

篇9

二、加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要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文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求高职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掌握熟练技能的工具。2010年9月,教育部在杭州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会”,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党的十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包括了职业技能、现代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端”的含义不仅仅是技术熟练,还包括了更高层的精神培养,使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现代道德意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指出“:高职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从文件上规定高职教育改革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国外先进高职教育的共识。美国高职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占基础学分的50%以上,各种课外实践教育也是塑造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德国职业教育要求学生了解专业所在行业的基本情况、企业文化、运营方式及涉及的社会关系等人文素质。日本职业教育大都开设“一般教养”课程,对修得人文素质教育学分有硬性规定。

三、加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提高思想认识,重塑高职教育育人理念。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家。高职教育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在人才培养上不仅专业技能过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健康教育理念等人文素养也要过硬,二者相辅相成、相伴相生。

2.服务培养定位,凸显人文素质教育内涵。高职教育着重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用得上”强调了高职教育职业技能的培养过硬,“下得去、留得住”强调了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等现代职业素养。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必须以职业操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为特色,才能更好地服务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结合职教特点,融入企业优秀文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中交替接受教育,直接获得实际的岗位锻炼经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要努力与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对接,吸收企业文化的优质要素,通过企业文化熏陶,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现代职业素养;同时,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专业特点,营造多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篇10

随着人们对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艺术素质的关注也大大加强,成为当今高校重要教育重点之一。高校舞蹈教学作为艺术素养教育的一部分,已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舞蹈教学,更在于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相对于单纯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与表演能力,素质教育的大步伐下,更能凸显这个时代对于全方面发展的需求。舞蹈教育通常可以分为两点:其一是传授舞蹈实践课程,多带领学生参与舞蹈,通过肢体语言将情景、情绪、形体之美完美地表达出来。其二便是舞蹈欣赏品味的培养。使学生可以通过观赏,能将舞蹈的内涵之美与形体之美“阅读”出来。这两种不仅仅在于教学的专业能力,更在乎于舞蹈素养的功底,遵循素质教育改革,更应加强这种专业素养的内涵与技能,触类旁通,专精博闻。

素质是一个人先天具有的融合性与后天发展的系统性的统合过程,多数舞蹈专业学生缺乏大量关于舞蹈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在教育过程中更是缺少系统性与科学性,提高舞蹈教师的“文化”底蕴,也是长远目光与务实必要内容。舞蹈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并非与体育运动相同,在技能精益求精的同时,与社会文化建设、舞蹈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甚而有学者提出舞蹈家“学者化”,这也是人们对于高校舞蹈教学的素质要求体现。如今许多高校教育在面临舞蹈素质教育之时,往往面临着许多困境,无论是教学资源的落后,还是教学手段的单一,甚而教师匮乏、教学内容陈旧不一而足,各种问题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均是一道鸿沟,这种先天上的不足急需弥补,进而将素质教育内容发展下去。舞蹈素质教育改革不仅仅改教育内容体系,更在于一系列配套措施。内容与时代接轨,将陈旧内容从主要教学内容中剔除,转而涉猎,更能增加历史的厚重与传承的兴趣。这种广泛性与专业性的更新在于时代美感的迅速淘汰与发展,舞蹈的形体更加关乎美得认知,不仅仅内容更新,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最好的保证。在硬件措施与软件措施相互协调之下,教学模式的跟进更是必不可少。除了口头传授之外,多媒体的运用与时代舞蹈的韵律涉猎更在于底蕴的传承,博学与精益从不想悖,相互促进,进而评点更容易激发学生对于求知欲与好奇的渴望。加强舞蹈教育的基础内容授课,强化对舞蹈技能的训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均是素质教育的必要内容之一。高校开展舞蹈素质教育,要确定训练的要点与学生的沟通。每一种学科均离不开研究理论,更离不开操作的技巧传授,这是一种学科的授课体系必备品。高校舞蹈教学除了重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原理之外,更应加重与舞蹈教学相关的技巧练习与实践。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形体艺术,在教学的演练中,实践往往是迅速增强学生领悟与创新能力的一个平台,这种对舞蹈艺术的直接体验,通过舞台,融入生活。高校还可定期聘请社会上有着丰富经验的舞蹈家进入学校进行讲座与表演,这种现场的认知远比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得更为有效,促进学生对于舞蹈的热爱之心,往往事半功倍,进而求精。以现代舞蹈教学内容为本,确定教学内容、目标、考察标准与实践,以时代的审美为基准,用文化元素与时代的审美差异培养思考能力,明确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联系,加强培养科研能力,在学与思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点,培养出素质教育改革下更应对社会发展与时代需求的综合创新型人才。其次,高校应为素质教育大环境与学生创造良好的授课学习环境,明确加强舞蹈素质教育的需求。素质教育改革中,明确为我们提示了大目标,德、智、体、美四个要求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专业的需求,而我们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总有偏颇,甚而“忘记”。舞蹈素质教育中,美育成为重要环节,也是一个舞蹈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素养之一,不可或缺。对于每个学生而言,各种素质内容包含于一个整体之内,统一其中而相互影响,显示整体性。对于群体,素质内涵成为整体性最明显的特点,也彰显着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其间的相互影响巨大,并非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而应是大于二的特征,为此,舞蹈素质教育从全面而言影响到每一位教育者与受众。

素质教育传承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喜好不同、特长不同、涉猎广泛等各具特点的学生,倘若统一特点反而是扼杀各自具有的自身良好条件。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特点,调动学生特长,需要教师慧眼识金,分别沟通才可。以学生为本,履行人文关怀思想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主动性调动,是每位舞蹈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除此之外相互尊重,平和、宽松的教学环境更有助于学生接受授课内容。素质教育在于融合与完善,而不在于统一标准,文化涵养与专业素养之间的平衡点便是舞蹈素质教育最为切合的一个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敏.高校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才智,2011(4).

[2]范巍.高校舞蹈教学问题与对策分析[J].大舞台,2010(9).

[3]李娜.探究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华章,2011(36).

篇11

Study on the Connotation,Structure and Features of Mental Quality

JIANG Lin ZHONG Zhi-bing FENG Zhen-jun ZHANG Xue-ling

(Humanities College,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Jiangxi 330004,China)

【Abstract】Since the concept of Mental Quality been proposed,i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lots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finish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ental quality,the thesis analysis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about mental quality and reviews the connotation,structure and features of mental quality.Although researchers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connotation,structure and features of mental quality,they can be respectively concluded as follow.The connotation of mental quality:Characteristic Theory,Level Idea,Factor Thought.The structure of mental quality:Function-value Perspective and Interaction Perspective.The features of mental quality:Steadiness,Comprehensiveness, Fundamentality,Wholeness,Tacitness and Scalability.

【Key words】Mental quality;Connotation;Structure;Features

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愈发受到人们重视,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心理素质作为素质结构的核心层[1],对心理素质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素质相关研究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质量也在逐渐提高,但其仍存在不足。本文将对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特征进行综述以期能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及评价提供可行依据。

1 心理素质的基本内涵

1.1 特点说

特c说从一系列的特点来定义心理素质内涵,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系列特点的综合。燕国材[2]指出心理素质是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在其看来,心理素质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即以人们一系列的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实践活动的影响下逐步培养、发展和形成起来的。

1.2 水平说

持水平说的研究者认为心理素质的内涵是不同因素的水平的综合体现。肖汉仕[3]提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的综合体现。在其看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各种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水平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王建军[4]提出心理素质是个体人格的强度和力量,心理素质基本内涵由其所包含的心理内容、人格的整体力量、心理素质的强弱三个方面构成。

1.3 要素说

要素说从心理素质的构成来定义心理素质的内涵,认为心理素质是多方面心理品质构成的有机整体。王能东[5]认为心理素质是由认知心理素质、社会心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素质三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其看来,对人的心理素质作三大要素的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其实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张履祥[6]认为心理素质是有一个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能素质三个子系统交互作用、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

2 心理素质基本结构

2.1 功能价值角度

本文从功能价值角度,即心理素质各组成要素发挥的功能,分析人的心理素质的结构。张大均[7,9]等认为心理素质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体,其中内容要素包括认知和个性两项基本内容,而功能价值就是以内容要素为基础衍生形成的适应性(或叫适应能力)。该角度是从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方面解读心理素质的构成。冯正直[8]等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中学生心理素质由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基本维度组成。

2.2 交互作用角度

本文从交互作用角度出发,根据人的素质是由先天素质与后天实践活动的交互作用影响,分析人的心理素质的结构。梁宁建[10]等依据素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相互影响与统一的理论假设,提出人的心理素质包括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元认知、认知方式、智力水平等六个维度;赵红[11]根据心理素质是人的遗传素质与环境及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心理品质,分析出心理素质由一般心理素质和职业心理素质构成;贺雯[12]在交互作用理论的影响下,指出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心理品质。

3 心理素质基本特点

3.1 稳定性

素质具有稳定性,指素质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逐渐发展形成的内在的稳定品质。心理素质是素质的组成部分,亦具有稳定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一时一地的行为表现[14]。它往往是指个体的知、情、意和个性的特征,是稳定的心理品质[15]。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一方面,表现在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稳定性,它不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即不随环境及个体品质的变化而改变,另一方面,表现在稳定的心理素质水平,在各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个体经过发展后逐步形成的一种成熟的稳定的心理素质水平[16]。冯正直[8]等在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的开放性译码结果统计中指出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特征。

3.2 综合性

心理素质具有综合性,其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心理素质是先后天的“合金”[13],即心理素质是人在日常的实践生活中综合表现出来的个人品质。周治金[17]指出,对于心理素质的研究不应该简单的从一个角度出发,不能将心理素质看成某个单一的特性,不能局限于在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研究,而应从个性层面分析。王极盛等[18]认为,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

3.3 基础性

心理素质的基础性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就个人而言,心理素质能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不是指个人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项专门的知识和技能[14];就社会而言,素质是人最一般、最基础的品质[19]。素质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并非社会上少数人特有的,心理素质也存在于社会上每个人身上,并非“有”或“无”的差异。

3.4 整体性

心理素质的整体性是指心理素质作为一个由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存在并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心理素质是一个整体并且是一个由多种成分因素有机结合,构建而成的统一结构[20]。另一方面,表现在各个心理品质结合而成的心理素质结构统一在个人身上,各心理品质间融合的程度影响着心理素质的整体水平。

3.5 内隐性

素质具有内隐性,人的素质是以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个体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并内化了的品质[19]。心理素质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具有内隐性,心理素质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对心理素质的测量依赖以心理素质为基础的外在表征[16]。

3.6 可评价性

心理素质的可评价性是指心理素质有优劣高低之分。对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评价,不同的心理素质对人产生的影响及活动成效大相径庭,因而心理素质具有社会评价意义[14]。通过客观的测量与评价,可以培训和发展优良的心理素质。

4 小结

心理素质是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心理品质,心理素质的内涵见仁见智,综合起来有特点说、水平说和要素说理解。心理素质结构可归纳为从功能价值及交互作用两个角度理解。从心理素质的内涵及结构分析出心理素质的特征,对其特征基本已达成共识。综上所述心理素质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及认知能力等,对人的心理发展具很重要的作用。心理素质的研究领域有待拓宽,其研究主要教育领域,心理学领域少有涉及。、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164-165.

[2]燕国材.论人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3):72-73.

[3]肖汉仕.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W刊,1999(4):26-29.

[4]王建军.心理素质概念内涵的新探[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62-63.

[5]王能东.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初探[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3-57.

[6]张履祥.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建构[J].心理科学,2000(5):603-604.

[7]张大均,王鑫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2.

[8]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27(6):56-62.

[9]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56-62.

[10]梁宁建,殷芳.师范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3):315-318.

[11]赵红.师范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综合模式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84-188.

[12]贺雯.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及其自我评价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3(4):109-113.

[13]许燕.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9(10):36-41.

[14]刘华山.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2-53.

[15]高明慧.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20-21.

[16]赵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10-11.

[17]周治金.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