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09:31: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国学热现象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冲击
近年来,我国现当代文学在文化界、思想界的影响力逐步降低,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开始追求感官刺激与娱乐,现当代文学包含的部分革命精神与热情,已经无法激发人们的兴趣,且从学术层面而言,我国传统的古代文学也更具优势。从娱乐元素方面来看,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更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国学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其内涵极为丰富,不管是在审美体验方面,还是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都更具有民族代表性,可以极大地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帮助相关的文化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可见,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国学热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现当代文学。
(二)国学热现象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促进
国学热现象的出现虽然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当代文学的消亡,与之相反,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现当代文学应当被赋予新的意义。现当代文学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产物,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合法性,因此,不能因为国学热现象就一味的否定现当代文学的价值和魅力。现当代文学与国学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国学热潮流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逐渐研究和思考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与存在价值,进而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二、国学热现象下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研究
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文化前进的基础和动力。国学热潮流一方面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为其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促使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不得不正视时展的现实需求,并及时革新现当代文学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方式,赋予其新的生命力。笔者认为,若要在国学热潮流下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促使现当代文学充分吸收我国国学的内在精髓,除此之外,还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当前现当代文学的特点,灵活运用,提升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效率。文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大胆的改革,若要积极应对国学热现象,增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活力,就必须及时革新现当代文学。当然,这种变革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关键之处在于和国学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现当代文学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方面,相较于国学,我国现当代文学具有更强的开放性特点,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只有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才能够增强现当代文学的方向性,避免其出现僵化模仿的现象,坚持与国学相结合,才能够增强现当代文学的民族色彩和个性价值。另一方面,我国现当代文学还处于发展时期,只有将其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增强其发展动力,促使现当代文学更好更快地发展。总之,应当明确国学热潮流下,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国学热现象带来的挑战,并学习借鉴国学的内涵和形式,及时革新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模式。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08 文学院(电话:89683067、89683519) 147 文学院所有专业均不接受单独考试。 135102戏剧 30 01 舞台剧与影视剧写作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623 艺术基础(戏剧影视文学)④902 剧本写作 复试科目:0810 创意与编导
《戏剧艺术十五讲》董健、马俊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专业学位,学制3年。联系电话:89686486。 02 舞台剧编导 03 影视剧编导 04 演出管理 130300戏剧与影视学 6 01 戏剧戏曲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6 戏剧与电影基础(含戏剧与电影理论、中国戏剧、外国戏剧、中国电影、外国电影)④978 评论写作 复试科目:0809 戏剧与影视专题 参看“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网站“招生与培养”栏(njuxy.cn/student.htm) 本专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在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电影学 03 电视艺术学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1 欧美文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西方文论 03 中外文学关系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1 现代文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6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当代文学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 先唐文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5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唐宋文学 03 元明清文学 04 近代文学 05 域外汉籍研究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01 古籍整理与研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5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中国文化史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1 古代汉语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4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现代汉语 03 中国语言学史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 理论语言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社会语言学 03 方言学 04 对外汉语教学 05 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规范 050101文艺学 01 文艺理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5 文学(含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④935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复试科目:0802 文艺理论专题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招生规模81人,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总分排序;参考书目适用于初试及复试。 02 文艺美学 03 西方文论 04 中国文论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 30 01 汉语国际教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54 汉语基础④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复试科目:0801 专业综合(语言学概论、作文)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二册)王力著,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当代中国》张海林著,南京大学出版社;《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专业学位,学制2年。咨询电邮:chenguang@nju.edu.cn。
1.“中国文学”之辨。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中国文学”是第一个关键词,辨其意涵,一是确定主体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中国文学”,而非其他国别文学,或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等;二是确定主体研究对象与内容是通代“中国文学”,而不是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这是对中国文学从起源到当今时代的古今贯通。
2.“古今”之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的第二个关键词“古今”,这本是一个时间概念,是基于对中国文学“古”、“今”两大时段划分,同时又具有“古”、“今”两大时段中的两种不同文学形态———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意义。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分属两个不同学科,治中国古代文学者不知中国文学流向何方;治中国现代文学者不知中国文学源自何处。章培恒先生最初由“重写文学史”倡导开展“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打破目前这一人为的学科壁垒,融合古今,贯而通之。当然,“古今”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相对概念,今天之“古”曾是昨天之“今”,今天之“今”又将成为明天之“古”,以此类推,以至无穷。换言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古今”之别,这只是一个绝对变动中的相对界定。就当今对中国文学的“古今”划分与学科设置而论,则“古今”分别对应于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通常以五四与新文学诞生为界,或由此往前追溯至1840年前后为近代文学,作为“古今”之间的中介与过渡。以此衡量当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的古今贯通、就古论古、就今论今的三种取向,严格地说,只有第一种才真正契合“古今”这一关键词的内在意涵。
3.“演变”之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的第三个关键词“演变”反映的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中国文学由古而今的发展变化过程。但“演变”一词的意涵较之“古今”宽泛得多,因而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也就困难得多。对此,黄仁生教授新近提出以下三种思路:一是中国文学观念的古今演变;二是中国文学内容的古今演变;三是中国文学形式的古今演变,可以视为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的“演变”这一关键词内在意涵的方向性理解与阐释[1]。需要略加补充的是,在观念、内容、形式之外,还有一类交叉性、综合性、影响性的演变研究,如文学原型研究,即合内容与形式于一体而难分彼此;如有关区域文学的古今演变,同样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特点;如古代文学精神、内容、形式以及某一文学经典对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影响等;又如文学形态与规律的演变研究,这不仅兼具观念、内容、形式三者,而且更具宏观性、本源性意义。
4.“临界点”与“关联点”之辨。由于“古今”的游动性与“演变”的宽泛性,不同的学者对此多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对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意涵辨析,需引入“临界点”与“关联点”这两个概念。“临界点”研究重在探索中国文学由古而今的发展变化过程、形态与规律,葛永海教授的《文学古今演变的临界点之辨》[2]、范伯群教授的《文学语言古今演变的临界点在哪里?》[3]分别从理论范畴与具体形态两个层面对此作了比较精辟的阐述。葛文指出,所谓文学演变的临界点也就是文学古今演变的关键时间点,具体指的是文学体系各要素在由古而今的演进中发生重大改变的转折点,它可能是一个时间点,亦可能是一个时段。“临界点”之于文学演变的意义,譬如江之入海,其境始阔大,铁之淬火,焕然已成钢,在古今贯通的文学视域中,“临界点”的辨析与判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正是它的存在使文学古今演变的概念被赋予了完整的内涵而获得了合法性的意义,同时具备了方法论的内涵。实际上,“临界点”是从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所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从“古今”“演变”研究的游动性与宽泛性概念落到实处的关节点。因此,基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范畴,对临界点研究的内涵特性进行学术层面的界说、解析和提升,使之转化为有效的学理资源,可以为自觉的学术探索提供足够的启示和借鉴。
“关联点”研究重在探索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古今具体作家或作品的某种源流关系。“关联点”之不同于“临界点”,主要在于“临界点”具有明显的时间标志,是指文学体系各要素在由古而今的演进中发生重大改变的转折点,而“关联点”则主要是指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源流关系,并无明显的时间标志。若要探索和研究古代文学精神、内容、形式乃至某一文学经典对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影响,其前提条件是彼此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然后才有可能发现和确认彼此的关联点,包括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后者对前者的借鉴,从而有助于彼此之间的意义互释与重释。关联性程度越高,关联点的研究也就越有价值。
5.“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整体意义。概而言之,即是力图打破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分学科设置的人为壁垒与鸿沟,而对中国文学发展演变作贯通性的研究。因此,它既不能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学或现当代文学各自演变的研究,也不只是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或加上近代文学的简单连接,而是着重强调在古今贯通中对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内在关系和演变规律的重新审视及探索。从总体上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理论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内涵、外延、理论、范式、方法等重要学理问题的研究。二是实体性研究,又可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有关中国文学由古而今的发展变化过程、形态与规律的整体性研究;其二是有关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古今具体作家或作品之间存在的源流关系的研究。
二、“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学科定位
对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而言,如果说“正名”重在辨析其名称之争,那么学科定位则旨在辨析其身份困惑。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究竟是一种研究方法、研究领域还是一个交叉学科,目前学术界尚存在不同看法。然而,既然“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被定位于贯通两个不同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那毫无疑问应该具有某种交叉学科的准学科性质。所谓学科,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学术分类体系,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学科的分类,如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等;二是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与专业密切相关。目前,高校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门类。在各门类之下,又由88个一级学科、381个二级学科所组成。例如,在文学门类之下再划分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等四个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之下再划分为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八个二级学科。有关学科的以上两种含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两个二级学科,是贯通这两个二级学科的一种交叉性、综合性研究,所以应从一种特定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作出跨学科的定位与设计。从一般的学科含义上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偏重于前者,即重在学术研究之意义。自2001年9月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新辟“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这一研究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9月,又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再至2005年,经国家学位办公室批准,终于将“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增列为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平行的二级学科,至此,“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总算在国家学位序列中拥有了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二级学科同等地位的“户口”,取得了某种合法身份,同时也因此拥有了学科———包括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相对完整的意义。
然而,从深层次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身份困惑并没有获得真正解决。一方面,在目前国家学位序列中,“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仅仅是一个临时“户口”,还没有真正确立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两个二级学科同等的地位,迄今为止,在大部分高校中,古代文学还是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打通彼此的课程、教材都显得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学术界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学科归属与定位上还远未达成共识。鉴于现行学科体系中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依然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状况,倡导和设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这种人为壁垒而进行贯通古今的研究,因而,它既不能等同或附属于中国古代文学,也不能等同或附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而是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贯通性研究。那么,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是否真正确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三分天下格局,或者一并合之为中国文学?的确需要学术界一同思考并作充分的论证,但不管那一种方案,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学科定位与建设涉及到学术理念发展、学术分类体系、人才培养体制、学术交流平台以及学术组织形式。学科分类与“身份”确认的负面作用是“画地为牢”,在打破旧的学术壁垒的同时,又可能会制造新的人为壁垒,但其正面意义是对现行学科体制进行重新调整,是对学术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所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独立设置,从总体上说还是有利于其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
三、“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理论引领
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中,是否具有前沿性、导向性、创新性的理论引领,是一个事关学科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事实求是地说,在过去十余年的学术探索过程中,这一核心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整体理论创新不强,直到新近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黄仁生教授从中国古代文史理论中发掘、重释“通变论”并应用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理论建设[1],才在这个核心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现以此为基础,一方面参照相关研究成果对“通变论”加以重释;另一方面以“转型论”、“对话论”为辅助,通过与“通变论”三位一体的组合,一同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通变论”可以上溯至《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西汉司马迁自述编纂《史记》宗旨为“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遂以“通变论”运用于史学研究。南朝时期,以沈约、刘勰等为代表,又以“通变论”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与文学理论建构。沈约率先承接和借鉴“通变论”论述文学源流变迁,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首倡“文体三变”说:“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二班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论汉魏至晋宋两段文学,文体各有“三变”,实为两个“文体三变说”。
刘勰《文心雕龙》则进而承接和借鉴“通变论”运用于文学理论建构,其第二十九篇经直以“通变”为名,提出“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无怯。忘今制奇,参古定法”。第四十五篇《时序》进而结合时代变迁,论述上古至于当代的文学演变进程与规律,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可以说是对当时自古而今文学演变研究的典范论述,富有理论创新性与历史深邃感。
作为文学“通变论”的一种更为具体的文学史观,由沈约首倡的“文体三变”说在南朝之后,一再得到各代学者的回应和重释,进而演变为中国文学史的一种基本论述模式。比如,梁代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提出“今之文章,作者虽众,总而为论,略有三体”;北周庾信《赵国公集序》提出“自魏建安之末晋太康以来,雕虫篆刻,其体三变”。而后到中唐,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提出“唐有天下几二百载,而文章三变”的“唐文三变说”。北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文艺列传序》提出“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的新“唐文三变说”。北宋杨龟山、南宋刘克庄等提出盛唐、中唐、晚唐的“唐诗三变说”。再到南宋周必大《广昌县学记》、楼钥《北海先生文集序》、元代脱脱《宋史·文苑传序》提出“宋文三变”说;南宋刘克庄《江西诗派序·黄山谷》提出“宋诗三变说”,汪莘《方壶诗余自序》提出“宋词三变说”;元末陈基《孟待制文集序》提出“元文三变”说,杨维桢《玩斋集序》提出“元诗三变”说;明代黄佐《文体三变》提出“明文三变”和“明诗三变”说;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邓显鹤《岳归堂全集序》亦有“明诗三变”之说。由上可知,沈约的“文体三变说”在其后的一千多年里影响深远,已成为历代文学史的基本论述模式。李定广教授总结由沈约首倡的“文体三变说”的主要理论意义在于:一是开创了中国文学史论述的基本模式,是古代文学史论述最富理论形态、最有方法论意义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论述模式。后世的理论家从此掌握了一种最简洁、最有效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和论述模式,并广泛运用于各个朝代各种文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二是开辟并规范了古代文学史论述的基本视角,即从“文体”角度来观照文学史的演变。三是确立了古代文学史论述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即以“变”来观照和研究文学史。《周易》从哲学上强调“变”的精神,有所谓“变化日新说”,唯有“变”才能“久”,是为后世文学新变思想的哲学依据。四是创立了一种推尊某些作家或流派文学成就和文学史地位并使之合法化的基本论述方法,尤其是将某些作家放在第三变上,突出其崇高的文学史地位,从而树立文学偶像和文学经典。这也许是“文体三变说”最重要的理论意义[4]。
明清时代,随着大量区域性文学流派的产生以及诸多区域性文集的问世,区域文学的意识与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重视,相继出现了一些总体性或专题性的有关区域文学古今演变的论述。比如,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文集序》称:“广东居天下之南,故曰南中,亦曰南裔。火之所房,祝融之墟在焉,天下之文明至斯而极。极故其发之也迟,始然于汉,炽于唐于宋,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故今天下言文者必称广东。”是为区域文学的古今通观之论。
“通变论”的核心意旨在于通观古今之变,洞悉和把握文学演进的形态与规律,臻于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这是通中之变与变中之通的互动和结合,积淀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蕴涵与重释价值,因而可以作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理论支撑的基石和主轴。
“转型论”的提出,主要基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不仅标示着中国文学从古代延续于现代的不同时段之意义,而且标示着中国文学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不同形态之意义,因而需要“转型论”对“通变论”加以补充和完善。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外部形态与内在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不同转型主体的内质与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转型内容和方向的必然性与多样性,“转型论”即是对这一现象和规律的深入思考与研究而形成的系统理论及模型。就“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而论,“转型论”要系统解释和回答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型的动因与动力、方向与模式、过程与结局、成效与影响等问题,并对其成果与不足、经验与教训加以历史性的反思和总结。
“对话论”的提出,主要基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既有内在的相通性,又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因而需要“对话论”对“通变论”与“转型论”加以补充和完善。“对话论”既源于古老的先哲智慧,更有现代的理论创新意义。现代对话概念的提出与对话理论的发展,是与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英国物理学家、思想家戴维·伯姆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巴赫金强调了对话的必然性,认为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的不断沟通———对话为基础,“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意识的对话本质,人类生活本身的对话本质,用话语来表现真正的人类生活,唯一贴切的形式就是未完成的对话”(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布伯强调了对话的平等性,认为因为原初之词“我—你”和“我—它”是双重的,所以,人们在认识世界时也是持双重的态度,世界也因此变成双重的了。由世界的二重性与人生的二重性,构成了“你”之世界与“它”之世界的对立以及“我—你”与“我—它”人生的对立。“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我”只存在于“我—你”或“我—它”之间,个体之“我”不应当把“他者”视为客体而形成“我—它”关系,而是应当建构平等的“我—你”关系,使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构成平等的“相遇”,这种“我—你”关系和敞开心怀便被称之为“对话”(马丁·布伯《我与你》)。伯姆则强调了对话的创造性,认为“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对话所追求的是“一赢俱赢”,“在对话中,人人都是胜者”(戴维·伯姆《对话论》)。就“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而论,对话的必然性、平等性、创造性意义,对于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深度对话而相互走进对方进而发现新的意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要之,“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理论引领,应以“通变论”为主轴,以“转型论”、“对话论”为两翼,由此形成三位一体的稳固性结构。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夯实“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学科基础,而且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范式建构具有导向和启示意义。
四、“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方法整合
2007年8月7日至8月10日, 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主办,由武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文学院、湖北大学文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协办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武汉桂子山和咸宁九宫山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近50所高校与科研单位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盛会。这次会议着眼于探讨一些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宏观性问题。会议围绕主题,较集中就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与文学史的定位问题。陈思和(复旦大学)认为,古代文学处于静止、封闭、完成的成熟状态,而现当代文学是动态的、开放的、有未来的文学,两者是不同的。他就重新构架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两种发展模式作了具体阐释。他认为,20世纪现代文学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以常态形式发展变化的文学主流,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逐渐发生变异。一个是以一种非常激进的文学态度,使文学与社会发生一种裂变,以先锋的姿态出现,在断裂中产生新的范式或新的文学。这样一种先锋与常态并行的二元性文学史观有利于我们以开放的眼观阐释“五四”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突破以往新旧文学的简单界说,更真实深入地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生态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特征。王晖(南京师大)以“时间”、“地域”、“民族”作为“当代大中华文学”的三个主要元素,提出了大时代文学观更具概括性和可操作性。周晓明(华中师大)则以唐宋元明清文学的命名方式为据,将“五四”以来的文学作为历史延续的一个阶段,认为用朝代更替的方式命名更符合历史叙述的轨迹,要注重学科的史学性。王彬彬(南京大学)认为,“现代文学”这个名称,是一种宏观裂变,也是一种微观突破,“现代文学”的名称包含的是现代意识,而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和以往以时间和政权划分的朝代文学是不同的。王本朝(西南大学)认为,现代文学边界本身是模糊的,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二三十年代对旧文学的拒绝,与我们现在的接纳,实际上都是文学史书写的一种策略。黄万华(山东大学)提出了“1949年战后文学”的命名问题。昌切(武汉大学)认为文学史界限的拓展实际上是文学性质的增加,将台港澳以及华文文学纳入到中国新文学的范畴,在时间纬度上达成共识,而意义纬度不同,会带来现代学科的混沌。颜敏(江西师大)认为,我们要加大文学史的包容性,重建适应未来的文学史观,但是这种重建现在还不需要动摇整个“现代文学”的概念。汤哲声(苏州大学)认为在面对危机与挑战尤其是90年代以后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研究范围应该扩大,乡下绅士和通俗文学都可以入史。
文学史的本体观和价值观是会议关注的又一个话题。用什么样的核心观念和根本价值立场来叙述文学史,现代中国文学应有的价值立场和精神是什么?这一关涉文学史研究根本观念和叙述方式的问题在会议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探讨。黄曼君(华中师大)认为新文学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审美生命形态,学科应该从生态审美的高度,通过学科内外部关系的和谐,把握学科现代品格的核心和特征;以新文学经典为主体,从动态中把握新文学有机整体的生态生命审美系统。董之林(中国社科院)指出文学史必须讲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研究概念的历史叙述是无法回到当年的理论框架中去的,必须着眼于发现历史的相关性,并在既定的文学史与概念的反思中探索主体如何叙述历史、回归历史。杨剑龙(上海师大)以人性论为核心理念,指出“五四”以来的文学仍然是对“五四”权威的维护,不应该把复杂的文学历史简单化。马云、郭宝亮(河北师大)则关注到21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出现的政治关怀倾向,特别是对左翼文学的政治关怀和民族想像的政治寄寓的重新关注,从而又推动了近年来文学研究从内到外的转变。王泽龙(华中师大)认为,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是因为它本体属性上具有文学的特征,而我们以往的研究过多关注的是文学思想属性与文化特征,导致了现代文学形式研究的薄弱,后者对学术的积累更重要。曹万生(四川师大)认为“回到语言艺术本体的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可以科学、真实把握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的演变规律”。宋剑华(暨南大学)指出鲁迅、闻一多等一代知识分子的身份本质是“现代乡绅”,中国现代学者应该有自己的本体立场和价值观念。熊元义(《文艺报》)则从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主体性论战现象出发,指出文学研究中的矛盾、分裂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深入探讨文学研究中的整合问题,又不抹杀矛盾,在对立与整合关系中把握现代中国文学的正确走向。许祖华(华中师大)则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知识学问题,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如何坚定原型信念、模型信念与道德信念的问题。高玉(浙江师大)则从后现代作为人类思维发展的重大延伸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阐释了后现代的思维价值理念对文学研究的本体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李蓉(浙江师大)、吴建波(华中师大)等人则强调要注重审美形态研究,注重文本研究、形式本体、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
当下语境中的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方法是与会学者最关心的话题。在当今,学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会议发言对正在升温的西方汉学热、“国学热”等问题展开了热烈争鸣。温儒敏(北京大学)在会议发言中阐述了当下文学研究中“汉学心态”下的“仿汉学”研究问题。温儒敏指出:新时期以来我们与海外汉学界联系日益密切,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一种强行跨越人文背景的“跟风”,甚至连语气都要带着一种“翻译味”,这是很不可取的。汉学很重要,是可供本土学科发展借鉴的重要学术资源,但对汉学盲目崇拜,甚至要当作本土的学术标准或者摹本,这类“仿汉学”研究并不能真正提升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品格,是一种学术自信缺乏的表现。王又平(华中师大)认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经历了从经验判断到知识考古,从结构性解读到解构性解读,从价值评价到描述性解释的变化。而“海外汉学”拥有跨文化的特殊视角,一直是拓展与改变现当代文学研究格局的有生力量,不断刺激着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总的影响是积极的。高旭东(中国语言大学)认为现代文学自诞生之始就具有横向移植的特征,主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要在探讨西方的接受和影响、深层联系等方面,改变一对一的比较研究的单调格局,多将问题放在流动的过程中进行整体把握。樊星(武汉大学)从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联系中,提出了当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源头意义。国学热语境中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受到代表们普遍关注。陈国恩(武汉大学)发言最有代表性。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他的合法性是“五四”文学革命所赋予的。捍卫“五四”文学革命传统与启蒙价值的现代文学研究,较长时期承当了文学以外的使命,曾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影响。当这种学术地位再不存在时,我们的学术如何转换?王富仁(汕头大学)先生提出的新国学概念,是为了取得与古代文学平等的地位,减轻国学热对现当代学科的压力。可是,这一理念实质上是放逐了现代文学现代性精神,抹平了与古代文学的本质差异。想以妥协求自立的策略,反而削弱了学科独立性的基础。陈国恩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独立性和平等性地位,应该通过坚持“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正当性,突出其作为历史原点的意义来保证,应该通过强化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艺术观念的差异性来保证。
引言
现当代文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充分反映出社会和时代的特点,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目前现当代文学选文的数量占到总文选的一半,现当代文学对学生知识积累、阅读广度的开拓以及情感培养有重要作用。[1]从作品中的人物、故事中懂得为人处世的哲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提升思想意识。本文针对现当代文学入选教材的状况和教学价值进行分析。
一、教材中现当代文学数量统计情况
根据《新课标》对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要求,主要改变方向是选文要凸显现代化、世界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教科书编写要突出时代和现代特色,要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但是,目前语文教材针对现当代文学数量和所占比例并没有做出明确要求,根据《新课标》标准,现当代文学应在教材中至少占据一定的比例。判断教材作品的年代归属主要以作家创作的时间为准,其中1917年至1949年7月所创作的作品被称作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作品划分时间点是指1949年至今的文学作品。现代文学入选教材数量要比当代文学要宽泛,目前高校语文教材中两者数量之比接近2:1。[2]当代文学创造背景与当今大学生生活环境相差不算远,容易拉近与学生距离,从而排除由于时间跨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因素导致学生理解差异和解读困难,讲授这部分内容最容易引起师生共鸣。这种教材编纂结构反映出《新课标》对语文教材编写的要求,目前高校教材中当代文学占整体现当代文学的比例较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实现语文教学大纲目标。
二、现当代文学作为语文教材选文的教学价值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媒介与工具之一,也是学生接触语文文本的根本素材,是教师进行讲述的基础,地基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校语文教材编写关系到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效率,教材编写状况显得十分重要,教材编写要符合科学性、合理性并能够促进学生更有效地进行知识积累,不断提升语言理解和运用的综合能力,对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夯实的基础。因此,科学的教材设计是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3]语文教材中要具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开拓眼界的内容,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教材选文内容既要充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美学素养,也要贴近学生生活。这就需要在语文教材编写中增加现当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与学生生活背景相似,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能够吸引学生关注阅读、激发学习积极性、充分理解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并促进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积累并提高语言能力,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在面对教材里贴近生活的事例和人物时,会引发对正确人生观的思考,并进而深化到人生与个人理想,促进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因此,现当代文学对学生具有突出的教学价值。
(一)基础语文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初中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促进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学习、做好知识积累并夯实学生汉语能力(听、说、读、写),掌握语文学习的科学方法,注重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高中阶段语文教学《新课标》则将语文教学目的设定为以学生知识能力的增加为基础,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习能力。两者要求层层深入,旨在注重对基础的积累,发展到大学阶段则要求学生重点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二)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主要以熟练掌握和运用母语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对文字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读取,能够快速、准确、有针对性地阅读文字和理解文字,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备驾驭语言进行写作的能力,利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熟练运用各种文体写作。[4]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具备规律性,是学生完成各项工作所必需的能力,主要来源于学生通过对教材文选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培养,而教材中对学生能力提升关联度最高的是现当代文学作品,学生在对这些选文学习时能够促进语言综合能力提升,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根据语文教学新课标要求“情感态度”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师在进行文选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态度端正的培养方面,这就需要在讲解时充分剖析文选中正面人物形象的精神、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引导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并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文选中先进事迹的学习不断提升情感和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想做好通过文选进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就需要教材具有情感和态度培养的典型性,要求在选文章时慎重并坚持原则。目前,语文教材对选文要求既要兼顾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又要具有美学特征,重点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欣赏能力、美学素养,并提升对美的感受力与创造力。同时还要兼顾“质”美,要求选文在思想情感上内容丰富、积极向上,引导学生通过细读和教师讲授,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态度,为学生为人处世、学习实践做好纲领指导。语文教材要满足这样的情感和态度培养过程,文选中现当代文学就呈现出重要意义。现当代文学创作背景、事件、人物形象、精神素质、态度价值观都与学生所处时代一致,更贴近学生生活,不要像外国文学那样存在着地域和文化差异,使学生难以理解,也不要像古代文学那样由于社会体制不同、时代距离较远等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现当代文学作品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是学生需要长期学习和关注的,也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体现,使学生在对现当代文学学习中能够明辨是非、提高情感丰富性、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语文教学目标达成。
三、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根据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还担负着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要求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素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为学生按照个性进行自主发展和自主学习奠定基础。要求学生能够在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通过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阅读各种专业书籍、欣赏各种文学类型和艺术类型,体会到其中的美感,如音乐、美术、建筑、风景等,使得学生审美情趣充分提升,并应用于各个广阔领域中。
(一)文学作品语言鉴赏
现当代文学作品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这些语言充满了作者的独具匠心,而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在鉴赏语言过程中充分提升文学感悟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首先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对文本阅读后能够有亲身体会,做到欣赏优美语言并提高表达水平,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置身于教材环境中,对文字之美有感受和体验。其次,可以引入课堂讨论环节,要求学生充分表达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促进交流和相互学习,做到思想开拓和思维活跃,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在阅读老舍《四世同堂》时体会作品中浓浓的京味、独有的诙谐幽默以及通俗易懂的语言;在阅读冰心的诗句时能够体会到作者语言的清新,体会到作者表达的真切情感和温婉情怀;在阅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时能够感受到朴实语言背后蕴含的哲思和正确的人生观,以及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在阅读北岛和舒婷的朦胧诗中体会语言的唯美和意蕴深长;在阅读钱钟书的《围城》时体会独到的比喻手法和幽默诙谐的语言,以及对婚姻家庭的独特观点。[5]
(二)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鉴赏
按照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语文教材中现当代文学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发扬优良传统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能够透过作品体会到人物形象的伟岸身躯和高尚灵魂。由于现当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事件和社会背景与学生生活的时代接近,更能够打动学生,使学生在阅读作品后能够体会到作品中所彰显出的灵魂之美,并能够透过文字表象深入发掘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对其思想内容进行理解和鉴赏。在文学作品思想内容鉴赏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能够分析表象深入作者表达情感的本质,解读选文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和蕴藏的深意。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社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旧社会等级制度对人民的残害;阅读沈从文的《边城》能体会到作者对善与美的不懈追寻;阅读舒婷的《致橡树》时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女性独立与追求自由平等的情感;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能体会到亲情的伟大;阅读《金锁记》能体会到作者张爱玲对封建礼教的鞭挞、对女性自由的追求与讴歌;阅读郭沫若的《女神》能体会到激昂的文字背后所迸发出的振奋精神;阅读余华的《活着》能充分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在面对困难时态度积极和斗志昂扬,以及对生命的珍爱与赞美之情。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教师引导解析最能引起学生共鸣,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奠定了基础。选文内容的正面价值激发学生对善恶美丑的分辨能力,提升了对积极人生观的识别能力,并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鉴赏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四、结语
语文教育担负着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等多重任务。作为语文教材中文选最多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也担负着更多使命。对通过现当代文学作品,对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积累、提升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个人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因此,高校语文教材中现当代文学选文对学生长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新华,贺朝霞.语文知识编排在近代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变迁[J].语文建设,2016(16).
[2]王领.汉语言学习中的语音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4(02).
[3]宋园园.关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实用性与教法的构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0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与中国古代文学、世界文学等课程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课程的核心体系。与其它学科相比,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富有的现代性的品格决定了它在教育改革中理应处于领先的位置,这门课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本论文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让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均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二者协同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现当代文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潜能。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能否借助MOOC翻转课堂
(一)慕课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结合
近年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MOOC的研究成为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MOOC以其优质教学资源,带来了数字信息时代新型的教育范式,受到了高等教育改革者的关注。较之传统课堂,MOOC在授课人数、课堂时空、学习动机、学习主体、交互方式、课程设计及评价等环节上都有本质的区别。它本质上“把人的重要性置于教学内容之上”,解构了传统课堂人与人面对面交流体系中的“教与学行为链”,并通过流程再造,重构了基于互联网的交互体系,实现了平台、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资源四大元素的联动。这种互动模式是语言学习得以发生的必备条件。相对而言,MOOC比已有的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在教学功能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MOOC在大受追捧的同时,也受到了各方质疑。首先,课程完成率成为慕课可持续性发展最突出的障碍。其次是学科适用性问题。MOOC由于其本身的特质难以适应高等教育不同学科课程的具体要求,具有学科局限性。《纽约时报》在提出“MOOC元年”后仅一年,又发表文章指出:“MOOC的初步应用结果令人失望,其教学效果依然不及大学课堂,这让很多人开始重新反思MOOC对于高等教育的意义”。这提示我们,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不能简单地模仿MOOC的外表形式,而是要深入挖掘其内涵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开展需求导向,深度改革教学模式,借力MOOC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现当代文学教学。而“翻转课堂”正好可以有效弥补MOOC这一缺陷。
(二)翻转课堂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结合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教师录制教学视频,连同文献资料放置在网络上供学生课前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并向教师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一种课下学习新知识,课上复习巩固消化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应该包括两个阶段: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翻转课堂中知识传授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知识内化则以课中教师的个性化指导与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交互学习来实现。
“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教师能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重视,提高教学效果。相对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将有趣的教学讲授放在课下学习,让学生内化学习,而不是简单地预习课本。它重新界定了师生之间的角色,让学生提前带着视频资料学习,带着问题和思考来上课,以便及时解决问题。本论文基于“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思想,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如何应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进而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模式。
(三)“MOOC”是否可以“翻转”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
首先,在相关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上论证MOOC可以翻转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1)个性化需求。网络时代是资源共享的时代,视频学习资源已经广泛兴起并应用了,MOOc教学模式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学习时间和空间更加灵活。(2)情景化学习理论。在抽象的概率下,学习者无法真正理解问题的实质,也无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MOOC视频资源加入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预习效果更佳。(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定情景下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主动的从外界进行知识的获取,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4)掌握学习理论。回到课堂,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理论设计目标,利用分组的方式,使学生进行群组学习,通过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对学生的认知进行矫正,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
其次,MOOC可以翻转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哪些方面呢?
美国课程论之父TyIer提出的课程框架四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我们借此着重阐述MOOC可以从哪些方面“翻转”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
(1)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历史的全面把握能力,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和文学评论写作能力,及主要文体诗歌、散文以及实用类文章的写作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讲解课程内容,辅之以学生操练完成教学目标。在MOOC中,教师讲解环节均可以通过视频实现,且比传统课堂具有明显优势,原因有三:MOOC授课微视频一般经过集体反复打磨,语言知识讲解比教师课堂讲授的输入质量更高;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反复观看,适应个性化学习:视频等多模态刺激比单纯看课本学习效果更好。
(2)教学组织层面: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容包括从民国初期到21世纪的文学史概况和作家作品,包罗万象,而课时只有200学时,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教师还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必然无法详细地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符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现实需求。课下使用MOOC学习,课堂进一步消化吸收,只有MOOC和课堂学习密切学习,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层面:如何评价MOOC学习效果是一个重要挑战。目前MOOC在线测试主要包括选择和填空题,可以评价语言知识性内容,但无法充分满足语言应用技能(包括文学作品赏析评价及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的评价需求。在线写作批改系统可以通过即时批改促进学习动机,但无法满足课堂的个性化教学需求。MOOC教学模式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更加突出语言应用技能的评价功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形成性评价。
因此,只有在教学内容上最大化地发挥MOOC在课后的教学视频的功效,教学形式上借力MOOC翻转课堂,评价模式上基于MOOC发挥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功能,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教学效果。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如何借力MOOC翻转课堂
(一)教学模式: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背景下,本课题将研究慕课教学与课堂翻转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提出一种以慕课为载体,以课堂翻转为教学模式,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教学内容的新型课程体系,解决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MOOC翻转课堂模式,具体包括两部分:课前和课内。
(1)课前: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MOOC视频替代模式是指课前学生观看MOOC视频代替任课教师自己制作的视频,通过完成MOOC训练题代替教师自己设计的训练题学习新知识的教学模式。首先,MOOC发起教师将课程信息包括课程概要、课程资源、每周话题、活动通知、教师介绍等通过MOOC中心平台,由课程协调人管理和维护。然后,任课教师根据本课程的特征、教学目标与知识体系的总体要求将本课程划分为若干个知识点,即将课程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围绕碎片化的知识点在MOOC平台上搜寻合适的课程微视频,指导学生课前有选择性地注册、登陆MOOC平台、参加MOOC课程,关注课程信息、课程进度等个性化学习工具浏览、讨论与交流。学生按照任课教师的要求观看MOOC课程并进行简单的训练、测验以完成新知识的预习。任课教师浏览、参与MOOC过程,既是一个担任MOOC视频指导者的角色,又通过了解MOOC预习过程,以便更好地组织课堂学习。
(2)课内:
课内主要是指学生参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任课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设计的课堂要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与对话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首先,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前MOOC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点,并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其次,学生分小组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或回复。同时,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预习中碰到的问题或者自己的对于文学史、文学现象的理解提出自己的创见或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答。这样,几经“翻转”课堂,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反思学习效果,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二)教学要求:
理论上说,MOOC和翻转课堂的巧妙结合确实能收到奇妙的教学效果,但实践中却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着力于教学内容文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典范性讲解与课堂讨论的并重,并采用分阶段给成绩的多维考试制度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创新型和谐社会的需要。
(1)教师方面
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模式对教师带来的挑战显而易见,在MOOC开放环境下,本校教师提供的课程不再是学生们独一无二的选择。同时,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模式也给教师带来机遇,老师可充分利用MOOC资源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模式对老师的学科素养要求很高,老师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储备,做到融汇贯通,只有这样才能驾驭知识,引领学生,充当学生的辅导者和引领者。教师的工作包括两方面:MOOC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课堂教学与评价活动设计。MOOC课程设计的核心是视频课程制作。视频内容需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这对于设计视频内容的要求较高,视频中既要做到让学生自学并学会,又要做到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要制作出优秀的授课视频,这需要教师对本专业的热爱和专业的熟悉以及软件的熟练,才能设计出精心独特的视频。因此,单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必须组建教师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大家群策群力才能完成。然后,基于MOOC视频的相关内容,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活动。
(2)学生方面
慕课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对学习者而言,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它脱离了传统课堂来自老师的“束缚”,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参与学习。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强调“学生为主体”,这个“主体”并不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师的作用,变成以学生为“主”,而是在“教师为主导。前提下的“学生为主体”。在开放的慕课平台下学习,“教师为主导”一定不能够忽视,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教师要“约束”学生在一定教学目标、教学框架下自由学习,不能任由学生散漫学习。作为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从认知、情感及行为三方面去正确面对MOOC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按照课程要求进行MOOC视频资源学习和翻转课堂学习。
一、当代文学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学既然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不同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就能在一些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我国现当代文学对目前有情境、体系、性质的反映,这样有助于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特别是现代中国一百多年来所历经的风风雨雨,还有怎样使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化社会的。设置当代文学课,即能够提升留学生汉语交流能力,又能够知晓把握我国文化知识、语言环境。在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时,现当代文学课也是不能缺少的重要一部分。文学课能够有效促进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累积,促进其言语沟通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在有效范围内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面对现当代文学课的授课过程中,犹豫授课时间有一定限制,一些作家的作品涉及的领域比较多,作品必须保持有效性等原因,经常会有文学课上重视现代文学而轻视当代文学的现象。在这之前在研讨留学生对现代及当代文学的教学中,许多人也会把现代文学当做教学的重点,更有甚者有人会仅仅研讨现代文学的教学。现实中当代文学虽然是现当代文学教学范围的一个重点内容,但人们还是没有将其归入研究范围内。
二、当代文学要适应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对象
对对外汉语留学生课程的教授始终是以基本的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即使是单纯的文化知识,也无法与语言知识的教授脱节。 从语言知识的系统教学上来看,当代文学的言语是最灵动的,也是最基础的,他是留学生最喜欢学习的最容易理解的。留学生刚刚来到一个国家,最先要掌握的就是与当地的普通群众进行交流,也是保障他们基本交流的前提。大多数留学生想要学会的是当地的文学常识,而不是很难理解的文言文。留学生更喜欢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或者是当地的方言土语,这些都能挑起他们的好奇心。而那些优雅的、高深的文学语言只有在当代文学中才能寻找到。事实上,只有适应时展潮流的文学语言才会受到人们的大力追捧,才能适应社会生活规范。新的时展下,文学语言更平民化、更加通俗才是人们追捧的流行文化。
生活中,流行文化、流行文学或许才是最灵动鲜活、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而文学语言接收一些流行文化是可以接受的,文学语言有很多限制与规范,这些都会阻止其向大众接受化发展。文学语言在接受流行性的同时,还有自己所要承受的规则,它担负着一个民族语言的纯洁性、经典性、与规范性,还要拥有其自身特点的艺术性。
三、当代文学要适应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对象
根据留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的经验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受到大力追捧的青春文学也可以收进当代文学的课程内。青春文学的重点毋庸置疑要放在“青春”两个字上,韩寒、郭敬明、饶雪漫等大多数青年作家以及他们洋溢着青春的作品中,很容易与作为同时代人的留学生产生共鸣,这些作家的作品也真正的在当下受到追捧,相当受欢迎。
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仅仅是长篇小说的编写,每年就会达到一千部以上,就不需要提很难计算出数量的中短篇小说以及其他形式的作品了。校园文化、穿越魔法、情感纠葛等各种层面、各种题材,都有在当下的文学作品中找出映射,文学时刻紧握、把握历史的脉搏。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作品,因为它精彩的情境画面,唯妙的故事情节,更加易激起留学生追捧兴趣。产生兴趣,也就产生征服欲望,才能促进其语言知识的学习,这是文学无法替代的魅力。回到教学中,对明确的教学来说,在认真研读文学知识的同时,恰当的坚持作品的跨文化阅读,也是提升语言知识、文化素养的重要保障。
要谈教学改革首本文由收集整理先要对学科的教学环境有个清醒的认识。以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的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为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首先,从学生生源和办学规模上看。独立学院俗称三本,分数线相对较低,学生基础薄弱。在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下设的9个分院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人文与传播分院规模较小,汉语言文学专业亦不属热门专业。在汉语言文学或是公关文秘专业学习的学生,不再是出于对文学的热衷而选择本专业,更多的是一种对专业不了解的状态。还有一部分则是被调剂过来,在一种不情愿的情况下开始学习中文,这样势必会影响今后的学习效果。以笔者两年来从事教学的经验发现,入校第一学期,学生都是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还不能摆脱高中时的语文教学模式,这种状况在第二学期才能有所好转。
第二,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时情况看。独立学院紧抓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契机和社会转型时期细分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更多的从实用性人才入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这样势必给传统的基础性课程带来冲击。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课时量进行了重新调整,实践课时增加,理论课时减少。以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2008级共112学时,历时3个学期,2009级缩减到96学时,2个学期完成,2010级以后改为80学时。课时量远远小于非独立院校。
第三,从教学资源上看。独立学院由于创建时间较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般比较齐备。以三亚学院为例,目前所有教室已配备多媒体。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如何让传统基础性课程更进一步,就成为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学院的历史较短,加之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在图书馆的建设方面还存在某些不足。很多作家、作品或是经典的版本缺失,这样都给教学或是研究包括学生课下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该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需要。
一、教学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讲授基本的文学史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感悟能力,整个教学应该体现出知识性、文学性、人文性和学术性的统一。而由于课时的限制,也由于学生基础的制约,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更应该注重对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还原到文本,注重文学感受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淡化“史”的线索。当然,淡化不是彻底的抛弃,而应该以“史”为线索,将文学现象以及作家、作品串联起来,点面结合,让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个整体的认知。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应该注意两点原则,理论性较强、研究性的教材尽量不选;过老的版本不选。既要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借鉴一些新的理论资源。
二、教学方法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中,应打破原有的以教师讲授
为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还原学生的学习中心位置,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开学之初,就应该对教学过程作出周密部署,安排好老师和学生各自讲授内容,让学生分头准备,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这种方法,笔者曾在讲授80年代小说时在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公关文秘专业做过对比性实验。汉语言班,提前布置,在老师讲完80年代小说概况后,学生登台介绍王蒙、张贤亮、贾平凹等重要作家及作品。由于学生课下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自己动手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准备充分,所以学生反响热烈,教学效果明显。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动手制作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而公关文秘班采用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整节课学生除了在忙于记笔记外,很难有个人独立思考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应当增加讨论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都大有帮助。讨论课也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精心设置问题,在确保学生阅读过作品后才可以开始。讨论课也应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和总结。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如在个别学校,每次课前拿出5分钟,交给学生,让他们轮流介绍最新读过的作家、作品,在扩大了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也培养了一个班级浓厚的学习氛围。
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现代化教学条件也应当充分利用。在有多媒体的条件下,应尽量用课件上课,一方面提高效率,线索性的标题和重要的内容可以在课件上展示,一目了然;另一方面,适当的加入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乃至音乐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讲述郭沫若的诗歌时,在课件中穿插了一段《凤凰涅槃》的朗读资料。学生被其中激昂的情绪所感染,整堂课都精神饱满,学习、接受的效果都非常好。再有,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访问一些文学网站、文学研究或评论网站。比如百家讲坛就是一块非常好的阵地,其中曾就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老舍、张恨水、张爱玲、钱钟书作过系列节目。还有世说新语栏目也同样是一档人文气息浓厚的节目。这些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自主学习,启发思维都是有帮助的。再者,还可以建立现当代文学名著影视资料库,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观看,既可以丰富学生对现当代文学名著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还可以比较文学原著与改编的影像资料的不同,从而深刻认识文学作品作为语言艺术的重要特征。甚至,部分学生可以以此为契机,作为突破口,做一种更深入的思考。笔者就有学生针对王安忆小说及影视改编进行比较写作毕业论文。
课外实践活动的倡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可以组织学生排演现当代文学话剧,举办经典作品阅读报告会,开展现当代诗歌散文名篇朗诵会等。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焕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培养健康人格,真正地愉快学习、自主成长,更好地走上社会。
三、考评标准
考评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所以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改革至关重要。目前现当代文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一般都是以闭卷考试的方式结课,形式相对单一。而考试内容的设置,笔者从这两年来出试题的经验看,也存在一个两难的尴尬境况。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题目,往往因书中缺少固定答案,所以学生普遍感觉较难,考核成绩不理想;而学生感觉相对容易的题目,多是记忆性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自我见解没有太大帮助。由此可见,考评内容的设定也和平常的教学方式息息相关。如果学生从大一开始平时就注重培养他的独立思考能力,这种两难的境况也许就能有所好转。
一、改革教学内容
现阶段,随着教育素质的改革,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向计算机、英语和各种技能等应用型学科上,文学类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走出困境,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一)走出重“史”的教学误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其他文学教育(如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独特之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安排一般是在大一开设现代文学,大二开设当代文学。对于课程内容选择,目前大多数二级院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主,辅予经典作品研读,在以文学史为本文由收集整理背景的基础上,从现代政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本土文化的反思与张扬,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中勾勒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脉络,深入掌握各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这种教学方法也正合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以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思路,该书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目前较为通用的方法,分别按各个时代的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四大体系来划分,但这样一来,利弊也很明显,“这种结构方式条理清晰,便于讲述,但流弊甚多,因为这种结构方式是学者自己制造的模式,它不符合文学史的实际发展规律,割断了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三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感性的理解、把握混融一体的‘文学’历史”。
一般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首先是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文史知识,培养他们对现当代文学的审美感悟,从而提高他们鉴赏、分析、研究现当代文学的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统授课也往往突出“史”,以“史”来带动作品,这也是教学内容的一个方法。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把对作品的鉴赏地位提升到在“史”之前,支持这一观点的有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他在2008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与教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学术界流行宏观研究,轻视对作品本身的阅读,带来文学审美能力的缺失等问题。”如此看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忽视了文学作品所能带给人们的审美作用,而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从而达到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性熏陶的目的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诚然,文学史的教学是必要的,但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学生如何获得和提升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也是一直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努力的方向。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们应该将“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加强对作品的阅读欣赏,从长期以来的生硬的讲“史”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丰富想象力审美的空间。
(二)增开选修课。过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一般采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分开的授课方法,授课时数分别为现代文学两个学期,即为一个学年,当代文学两个学期,也是一个学年,总课时是216节。近年在教育部缩减理论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原则指导下,许多高校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调整为三个学期完成,一般为现代文学两个学期,当代文学为一个学期,总课时为160节。虽然课程时数的调整压缩是为了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课程内容的减少和教学质量的下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并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按照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力图发挥出更大的传授、引导作用,并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增开选修课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为了应对课时紧张,部分院校选择采用增开选取修课的办法来缓解这一难题,以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台港文学、新时期文学等部分内容可独立出来开课,原因是台港文学和新时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长河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从区域和时间上看又有着相对独立性,而独立课程的效果是,既可以为现代文学史的课程减压,也可以使独立出来的内容有更充分的分析和讨论的时间。以往港台文学和新时期文学部分的教学,老师们为了赶课往往是点到为止,或干脆放弃,这样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若能将这部分内容独立开课,则可有更充分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和体会,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还可针对目前较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设一些实用性的有关现当代文学的后续选修课。根据各高校所在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性,开设一些本土优秀作家的作品研究,为本土文化的推广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如广西高校可根据目前备受关注的北部湾沿海地区的特点,考虑开设“广西北部湾作家群创作研究”,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将学生的视野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升华当代大学生的爱乡情怀和民俗文化情感;针对当下崛起的较为前沿的女性作家的研究,可考虑开设“女性文学研究”或“广西女作家作品研究”,毕竟,女性的文化视觉与男性是有差异的;针对本科学生大学毕业后有可能到中学教书的特点,可考虑开设“中学鲁迅作品研究”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作为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避免其中有可能生产的消极被动接受,从而为主干课程的顺利实施准备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可以在选修后续课程的过程中扩大和巩固主干课程的知识和内容。
二、改进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生搬硬套死记硬背,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一)设立专题讨论,强化师生互动。在传统教学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惯以“一言堂”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况且,长时间的聆听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为让学生参与其中,可在课堂上准备一二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在激烈的讨论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010年广西高校现当代文学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学院召开,温儒敏教授在会上说:我们在课堂上不要求学生给出什么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在课堂中能围绕某个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那么,我们这节课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确实,与其让学生在被动中强记,不如让学生在主动中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提高学生的文学接受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
汉语言文学考研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文学方向,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一个是语言学方向,包括古代汉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
语言学参考书目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
文学方向的参考书目有中外文学史、《文学理论》等。考研政治和外语是必考科目,一定要通过的。
这方面最好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
(来源:文章屋网 )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技术理性与实用主义走强,文学日益式微,文学教育亦日益边缘化。作为文学教育的重要分支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困境重重;商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直接对接,教育中的工具理性价值观导向更是加大了这种生存的严峻性。困境亦源自于现当代文学课程自身。长期以来学科化、制度化带来的教学的知识化取向、文学教材跟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疏离,造成了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滞后。在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上,中国现当代文学本有着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开放性与永远在场的“当代性”特质,以及相应产生的现实关怀的特点。但这种生机勃勃的“当代性”特质从文学教材和授课现状来看却并未能得到体现。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讲授自五四至当下的中国文学发展历程,授课内容普遍采用六大模块式:现代文学三个十年、建国二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90年代文学。可以看出教学主体内容安排为20世纪当代文学上,新世纪文学一般不进入课堂;即算将下限延至新世纪文学,现当代文学教材基本采用精英文学的一元化格局,台港澳文学长期处于教学“附录”的地位;通俗文学、青春文学、新媒体文学等“在场性”文学生态未能有幸被大学教材吸收进去;新世界文学“多元共生”的新格局基本没有得到呈现。长期以来现当代文学教学相对保守与滞后,既滞后于文学发展现状,也滞后于学术发展现状。新世纪以来文学在日新月异的新发展,还有学术界相应的丰沛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在我们的课堂中得到呈现。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一直沿袭旧有的精英一元化的格局与谱系,新的研究成果很难及时进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明显不够。教师对于作家作品的把握墨守成规,甚至延安讲话以来意识形态思潮对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的定位几十年一贯制,导致教学理念的落后。再加之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史”的介绍而忽略作品的阅读,过多强调理论对作品的肢解而忽略作品的感性体验,不少学生因此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基于上述背景,将商业文学纳入到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来很有必要。作为以商业经济活动为主要题材,以商人形象为主人公,致力于彰显商业文化理性的商业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早就有相关创作表现,只不过是一直被正统文学史所有意忽略,弃于边缘地带,或者是被并入到其它题材小说中提及,没能获得自己独立的文学史地位。直到19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了商品经济的繁荣,相应反映商业经济生活的文学创作也日益增多,并形成了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商业文学通过对商人形象的成功塑造,揭秘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商业形态,再现社会转型期商业生活画卷,关注商战风云中个体生命价值,成为文学形象谱系中不可或缺且独具魅力的组成部分。商业文学创作以如火如荼之势在文坛兴盛,这激发了学界的研究热情。近20年来商业文学创作是文学研究无法回避的文学现象。近年来很多学者把自己的学术热情积极聚焦于文学与商业(经济)的关系研究,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并且还有数部专著出版;商业文学研究也成为近十年来高校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写作的热门领域。鲜明体现新世纪文学新风貌的商业文学,与正在进行的现实社会的关系密切。将在场的商业文学纳入现当代文学课堂,突破教学成规,有效对接当下文学生态,纳入经济视角,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内容对正在发生、发展的社会及时地做出反应,将文学现象置于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宏观视野中,在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上,合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现实性的特色。而作品阅读分析实践与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有助于商科学子进一步认识我们商业时代的社会现实,激发他们的现实关怀的热情。另外,现当代文学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文学史知识讲授为主,对于已经经典化的文学作品及其权威解读,学生除了接受基本已成定论的教学内容外别无他选,于是听课的任务主要就是记记笔记,考前把它背下来,拿走学分。这样一来学习主动性肯定不是很高,课堂气氛也难活跃。商业文学作为一种正在进行的文学创作现象,目前社会与学术界对商业文学还持褒贬不一的态度,尚未形成文学“共识”。这为研究性学习、讨论性教学这些在传统文学课上难以真正开展起来的教育方法提供了方便之门。作为文学最新现象,学界本无定论,没有权威的压力和定论的束缚,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大胆质疑,教学过程中阅读、讨论、争议、再解读,教学开放、自由的思想交锋与惟新的文化姿态,必将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商科专业教育的文化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