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图书管理方法

图书管理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7 09:19: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图书管理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图书管理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246-01

大学图书总量大、资源丰富,面对的人群比较广,所以在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图书资源的共享,人们需要改进大学的图书管理方法,提高大学图书的管理效率和有效利用率。本文将分析大学图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难题,探讨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型的大学图书管理。

1 大学图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资金问题

近几年,大学加大了扩招的力度,大学的师生人数在不断地增长,使得师生对于图书资源的需求超出了图书的供给量。所以大学需要不断地购买书籍,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图书资源需求。其次,在图书资源的馆藏中,一些图书资源的年代渐渐久远,利用的价值正在逐渐地丧失,或者与现代的学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大学需要对这些旧的图书资料进行更新换代,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老师的科研需要。在购进新书的同时,大学也要耗费一大笔资金,由于图书的价格逐年在增长,新书的购进量又大,所以资金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1.2 利用效率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大学图书资源都向学生开放,学生主要是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而各个院系自己的基础藏书,并不向学生开放。而这些资料室里的资料专业针对性强、专业涉及范围广,如果不被有效利用,就会丧失其存在的价值。此外,学生向图书馆借书,如果不规定借书的期限和数量,那么就可能导致一些书长期地存放在一个学生手中,不能够使图书资源更快地流通,从而满足其他学生的图书需求,提高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1.3 图书流失或者损毁问题

一些大学因为管理不善,在图书外借、流通的过程中,许多图书资源在流通的过程中流失,使得其他学生无法利用这些图书。有些资料年代比较久远,而且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如果在流通途中流失,学校将很难再买回来这样的书籍,那么这对其他需要这些书籍的学生来说,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还有些图书,在流通的过程中,被一些同学损毁或者出现了乱涂、乱画的现象,导致其他学生不可读,或者在读的过程中不方便。比如,一些附有习题的图书,学生在上面用笔写上答案,其他学生在做这些习题的时候,就会十分地不方便。

2 实现资源共享型的大学图书管理方法

2.1 加大图书资金投入

首先,学校领导要引起对大学图书管理的高度重视,在学校的财政计划中,拨出一定数额的资金进行图书资源建设,每年都根据需要定额地购入一些实用的图书资源。为了降低图书的购买成本,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的书籍,学校可以利用采购的方式购买书籍,从网上搜集看从哪些地方可以购买到所需要的书籍,然后比较哪里的图书价格更加便宜,从而减少购买图书的成本。为了避免重复地购买书籍,大学一定要建立一个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库,搜集需要购买的书籍是否已经存在。此外,也要将各个院系的图书资料编制进图书信息资料管理库,对各个院系的图书资料进行有效地管理。

2.2 提高大学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

大学图书主要是为学生服务的,为了让更多地学生利用大学图书资源,实现大学图书资源的资源共享,必须加快图书资源的流通速度。因此,在学生借图书资源时,一定要规定一个期限,规定学生必须在期限后返还,否则就要进行一定的资金处罚。通过规定图书外借期限,能够督促学生加快阅读图书资源,加快大学图书资源的流通速度,让更多的学生共享同一本图书。此外,为了充分地利用大学的图书资源,还要加大大学图书资源的开放力度,各个院系的图书资源应该向本院或者本系的学生开放。因为,各个院系自备的图书资源涵盖了各个院系专业各个方面的知识,学术科研的价值比较大,而且门类比较齐全,所以对于本院系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各个院系应该设立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负责院系图书资源的管理,提高学生对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保护好图书资源。

2.3 发挥图书馆的主力作用

图书馆是大学图书资源的主要集中地,也是学生利用图书资源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实现大学图书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要发挥好图书馆的主力军作用。图书馆需要加强对大学图书资源的管理,对图书进行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的内容,将图书资源分为不同的科,然后按科摆放在不同的书架上,在图书上贴好相应的标签,并且贴上条形码,方便进行电脑检索。在学生借图书时,需要给学生图书题板,在学生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的时候,将题板放在这本书原来的地方,如果学生不需要这本书,就可以根据题板的位置将书返回原地。这样就可以避免大学图书资源乱放、乱堆的现象,也方便学生查找自己想要的图书资源。其次,为了防止图书资源在流通的过程中丢失或者损毁、弄脏,图书馆一定要制定外借图书的相关规定,规定学生一定要好好爱护书籍,如若出现丢失,将承担一定的责任。对于损毁书籍的现象需要作出严厉地批评和处罚,在收回图书的时候,一定要翻动书籍,看是否学生在上面有乱涂、乱画的现象,对于这样的现象一定要给予批评和处罚,以更好地保护图书馆共有的资源,为大学全体同学能够更好地共享图书资源提供保证。

3 结语

图书资源是大学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和宝贵的财富,它具有种类全、资源丰富的特点,图书资源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科研服务的,所以,在大学图书资源管理中,必须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要提高大学图书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丰富图书资源,加大图书的开放力度,然后对图书外借进行有效地管理,加快图书的流通和提高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黄秀英.高校图书馆开架管理下图书分类与排架初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2).

篇2

正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它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办公效率,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当前信息科学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核心,,信息的载体也逐渐走向数字化,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渠道,人们获取知识一种相对广泛的途径的公共机构,也要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转变为数字化管理模式。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加方便管理图书信息以及满足广大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

一:图书馆现状分析

许多大学的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比如,一些高校合作完成一些大型数据库,一些高校创立了自己的数据库,部分高校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及数据资源。大体上来讲,许多地方高校因为各个方面的原因,数字化发展建设参差不齐,相对差距比较大,许多高校对于数字化图书管理还是不够重视,很多高校还停留在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上面,仅进行初步的信息数字化建设,整体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二:数字化背景下图书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数字化是信息时展的必然产物,集网络、信息、多媒体、计算机于一体,改变了传统的图书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检索和浏览,扩大了信息存储的领域。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有其必要性,这里有二点要求。一,信息技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是致使图书馆管理模式数字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图书馆数字化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二,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走进了千万家庭,它的推广和普及,为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提供了现实的网络环境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网络小说、电子版书籍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图书存储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新的技术支撑,也就是现在说的数字化图书管理。

三:数字化图书馆的特点

(一)信息化管理方式。数字化图书馆就是运用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与图书资源管理相结合,进行管理存储运用,让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便可以迅速方便的对图书进行存储检索以及查阅,以此达到准确、便利、快速的效果。

(二)书籍文献数字化。数字化图书馆就是图书管理数字化,存储检索数字化,图书馆所有馆藏数字化,几乎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数字载体获得,通过计算机网络为读者提高准确高效快速的服务。数字化图书馆即是一个数字化信息系统,它将不同地方、不同格式、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方式储存,以网络化的方式传输。

(三)组织形式网络化。图书馆网络化是集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信息资源于一身的网络系统,它通过通讯网络虚拟连接,使信息资源得以数字化实现。信息的组织形式从顺序的、线性的方式转变为直接的网状的组织形式。

(四)高端的存储技术。数字化图书馆是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存储技术,对信息资源建立一个大型的存储系统和检索系统。信息的主要存储方式从传统的纸张印刷文献转变成数字化信息文献,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存储效率和检索速度。

四:图书馆数字化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素质问题。馆员的素质问题,在传统的图书模式即将转变为数字模式下,老式的管理人员必定会茫然不知所措,不能正确的定位,认识新的变化的必然性。这些当然会阻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观广大图书馆员,能适应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技术型人才并不多。数字化图书馆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准的。因此,培养和选择高素质的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人员显得十分迫切。我国必须做好数字化图书馆人才资源管理工作,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数字化技术难题。数字化图书馆的存储对象及存储技术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图书馆的范围,它设计到各个方面的技术难题。国家相关单位还应该继续积极参与与国家组织的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发挥和技术过硬的技术人才,加快研发攻克数字化模式下的难题,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出较多的关于数字化图书管理模式的相关技术。

(三)网络及安全问题。数字化图书馆顾名思义是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因此网络问题是实现此功能我们需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数字化图书馆的主要依托是网络,网络化的程度也是检验数字化图书馆完善的一个基本条件。在校园网络建设中,主要应完善两方面的网络设施。一个是远程互联网,另一个是校园网。目前部分高校十分重视这个工作,校园网逐步完善。因此,数字化图书馆的安全问题在数字化是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学校方面应重视数字化图书馆的安全和维护以使它更长久的发展。

五: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具体措施

(一)完善硬件设施,增加资金投入。经费问题一直阻碍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国家应拨出资金扶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各个高校也应积极争取企业、国家经费资助。广泛引入技术、人才,共同开发相关数字化系统,完善硬件设备。

(二)重视数字化人才培养。重视数字化人才培养问题,培养相关人员的数字化服务意识。不仅需要管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业务水平,也要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存储、检索、排错等多项技能。

(三)确定发展规划,明确自身定位和读者需求。构建数字化图书馆中,第一要考虑自身定位。一方面,由于资金问题,不能每一个方面都做好,因此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是引进技术还是集合高素质人才自己构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系统。其次应考虑读者的需求。社会告诉发展,读者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因此数字图书馆应该提供全方位快速准确的信息系统,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六: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的意义

(一)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存储空间更小,存储内容更多。

(二)数字化图书馆除了可以收藏数字内书籍,还可以收录其他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比如视频、音频、计算机程序等。

(三)数字化图书扩大了读者的范围,传统图书馆因为存储量多少、地理因素等限制只能为少数人服务。

(四)数字化图书馆运用网络以及科学技术等代替传统的信息存储、加工、管理、使用和传播的方式,从而是读者对于信息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和共享。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图书管理;方向

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管理体制建立的好与坏,管理水平的高与低,都是考验图书馆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图书馆的管理作为整个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图书管理观念是“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大胆进行图书管理改革,构建现代图书管理新体系,推动图书管理发展。

一、我国当前图书馆管理呈现的问题

随着文化建设的逐渐发展,我国图书馆管理已经逐渐走向良好的发展轨道,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建立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我国图书馆管理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图书馆对于图书分类不科学

众所周知,人们在查找图书的时候,都是按照合理的分类去寻找所需要的书籍,但是部分图书馆对于人员甄选到图书管理过程中,都不注重图书的分类,使得图书馆的书籍粗看整齐有序,细看杂乱无章。

2. 图书馆人员工作效率低,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都缺乏。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的核心,使管理制度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管理人员观念都停留在传统管理服务方式上,创新能力较差,让读者觉得服务质量低下。

3. 缺乏科学性的规划

许多图书馆对于自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都没有,缺乏合理的科学规划。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管理方法去进行图书管理,守旧、应付过日子的比较多,使图书馆管理职能根本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针对当前我国图书馆管理问题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1.明确图书馆管理的目标,完善图书馆的管理体制

虽然一直强调要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但是始终有部分图书馆无法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没有认识到管理职能的重要性,那管理也无从说起。图书馆管理实质上是对人员与图书资源的管理,因此必须对于两者进行有规划的管理,而已经制定相应管理体系的图书馆则需要进―步去完善管理制度。

2.管理的大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能力是―个国家进步的基础,只有创新才能让国家可持续发展,对于图书馆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日常管理,图书舸以转变经营理念,实行多元化的开放,与一些高等院校进行区域性的交流,将文献资源实现短时期的交流。在地区可以建立小的图书交流站点,让人们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掌握知识与信息,实现图书馆职能的重要作用。

3.利用现代化设备实现快捷管理

许多图书馆早已安装数字设备,方便管理图书,但是由于部分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最终无法彻底实现现代化设备的全面应用,使图书的管理还是无法得到改善。图书馆应该重视人员的专业培养,早日提升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图书管理的质量。

4.树立危机意识

对于图书馆来说,树立危机意识是管理与发展的需要。在如今的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加上人们对于文化财产的不重视,图书馆自身更应该要有着危机意识。对于一些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形成危饥,给图书馆的形象和财产造成重大的危害和损失。

三、现代图书管理的重点发展方向

1.信息网络化是现代图书管理发展的趋势

知识经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基础上,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要有极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金球信息数字网络化时代,人们要有极强的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时代条件下,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中,图书馆也要面向全社会提供联合化的信息服务。将自身转换成为多功能的现代信息中心。图书馆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一方面.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终身教育成为世界趋势。图书馆公益性、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能贴近群众、服务社会,社会上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这里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平等地、随心所欲地进行终身学习。所以现代图书馆不仅仅被誉为“大学的心脏”,而且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必将成为“社会的心脏”。传统图书馆正在被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代替。

数字网络化建设是要使图书管理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这样,才能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馆藏资源信息化和社会信息资源馆藏化,图书网络与科技、教育’、经济网络实现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信息资源效益最大化,这是现代图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2.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成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

现代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中馆员的工作也不再是简单的借借还还,服务工作已由单一、被动转向了开放、多方位和主动。图书馆需要一支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专业队伍,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要有极强的洞察力、创造力,灵敏思维和强烈的事业投入精神。正是这支队伍要面对观众,服务社会。图书馆员要真正担当起信息专家、信息向导、信息管理者、信息顾问、系统专家等角色。他们既是图书馆员,又是知识经济的参与者。美国的图书馆学专家迈克尔・戈曼就提出:“图书馆拥有三大资源,一支由训练有素和知识渊博的图书馆员和其他图书馆工作者组成的队伍;馆藏;供检索馆藏使用的书目控制系统。”在美国,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可见,优秀的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公共信息资源共享趋势的到来,现代图书馆管理正面临机遇和挑战。在培养高素质管理技术人员的基础上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结合起来,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明华.信息交流与现代图书馆系统.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6.8.

篇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8)03(a)-092-02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医院文献信息支持保障系统的图书馆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办好医院图书馆。加强医学信息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书刊文献资料的数量、种类急剧增加,使书刊文献的出版发行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医院的水平如何。就在于它的领导者及其所领导的人员掌握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论是内部信息或是外部信息,信息不全、不通、不灵,就会直接影响管理、医疗、教学以及科研成果。而搜集、传递、提供外部信息为主的现化医院图书馆已成为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医疗质量,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支柱。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医院图书馆为医学科研和管理决策提供预测性的信息依据,在明确课题价值、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拟定政策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加强医院图书馆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近年来各类书刊文献的价格逐年增高,许多图书馆、室都面临着经费不足这一难题,我馆也是如此。

我院地处山东省梁山县,医院占地面积150亩,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开设床位480张,1994年被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批准为“二级甲等”医院。我馆是50年代建立的小型图书馆,藏书有一万余册,订阅医学期刊320种。虽然近几年医院增加了对图书馆的投资,平均每年4万元左右,但书刊价格的增长幅度大于医院增加对图书馆的追加投资。以《实用内科学》上下册为例,1981年出版的价格仅为16.19元,1993年出版的增至78元,但2007年出版的却猛增至306元。20年的时间,价格上涨了将近17倍。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满足我院各层次医生对医学图书的需求,在工作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 领导重视是前提

图书馆以为医教研提供信息、为领导提供情报为己任。但是在当前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情况下,不少图书馆处于停滞不前状态,业务和建设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对图书馆的建设不够重视。由于一些领导认为图书馆的投资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率低,致使图书馆在人员配备、设备购置、经费投入等无法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工作难以开展。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领导重视是前提。离开了这一点,医院图书馆的作用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 制定购书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地采购

首先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要为医院中心工作服务,为医务人员进行科研教学、猎取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服务,为领导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根据我馆的方针、任务、读者对象及藏书结构等制定购书原则,采购什么,不采购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医务人员的需求。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根据医院经费情况,结合业务工作的需要,在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下,优先满足重点学科、重点科研课题和临床医务人员的需求,同时适当考虑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制订采购方案,确保有限经费用在刀刃上,避免盲目购入或重复购入,充分发挥了所购书刊的作用。

3 加强图书管理员自身素质

首先要纠正认识偏差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相结合,医院领导要纠正图书馆办好办坏无所谓的思想,纠正医院小,资金短缺,文献信息交流无足轻重的思想。造成上述认识偏差的原因虽然有许多,如办馆条件无标准、办馆水平无要求等。但更主要的是,图书馆人员没有认识到信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明确图书馆自身的地位,只在借、还中过日子。随着改革的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院图书管理者纠正了认识偏差,意识到图书馆的水平是医院水平的体现,图书馆的建设是医院建设的一项标志。新刊到馆后,应有专人负责,做到盖章编号后立即上架,力争当天与读者见面。同时,应实行开架阅览,方便读者挑选所需期刊。可采取“一条龙、单口出入”,即书库、阅览室、业务用房设一个出口的布局方式。针对医护人员的查阅习惯,所有书籍、期刊应分类排架,标题索引,一目了然,为读者尽快了解馆藏、获取医学信息资料创造有利条件。

4 开架服务,做好新书的宣传工作

过去图书馆普遍采用闭架式藏书管理方法。无形中构成了藏书与医务人员之间的鸿沟。多年来我馆一直坚持开架服务,打破了这种无形的鸿沟。使医务人员面对丰富的藏书。开阔了科学视野,缩短查阅时间,增加了利用率,不但调动了医务人员利用医学文献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医学藏书的利用率和普及率。为医、教、研等服务,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只有更新观念,拓宽服务意识领域,提供针对深化服务内容,才能使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图书馆才能在科技兴院中有更大的作为,以适应时代对我们的挑战和要求。

我们利用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向读者宣传对新分配来的医护人员主动向他们进行图书馆入门教育。介绍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藏书布局、怎样办理借还书刊等手续服务意识和水平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图书的有效利用率。宣传加强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和争取领导支持相结合在明确自身地位,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文化水平的基础上,管理员一方面热心地为读者服务,一方面宣传图书馆现代化的优点和实现的难处,形成医院迫切需要图书馆现代化的氛围。同时,馆长积极地与医院各级领导搞好沟通和说服工作,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加强医院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不仅是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医院两个文明建设、上等达标的需要,还是医药科技跟上时代步伐,迎接计算机网络化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信息高速公路为特征的信息革命到来的需要。

在信息化时代,管理者应把信息作为与人才同等重要的特殊资源。而以提供外部信息为主的医院图书馆各项职能能否充分发挥,在医院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非可有可无。医院领导明确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后,在建设医院电脑信息中心的同时,大力支持图书馆工作,加大投资力度,把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纳入医院建设整体目标之中。

篇5

作者简介:俞国忠(1964-),男,浙江萧山人,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创新

任何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顶峰,都离不开理论思维。而图书馆则是进行文化知识保存、传播的重要机构。人类和社会的发展都必须要在继承先人科技、文化等成果的基础上,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而图书馆则是人类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介性机构。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传递和扩散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文化建设,因此,图书馆就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管理创新则是新时期环境背景下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造成影响图书馆进行科学管理的原因

1.1图书馆管理思想上的落后

现阶段多数图书馆还停留在过去较为传统的管理方法上,过度重视对书籍的收藏而没有将书籍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并且将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放在图书馆馆藏内容上。例如,以往图书馆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其中有很大一部份内容是针对借阅者的,设置多种条件限制来要求借阅者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图书的借阅,同时对预防书籍损坏的措施也相对较多,给图书借阅者在使用图书馆资源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限制。而图书馆中的部分报纸以及期刊的购买,不仅没有按照读者的实际需求作为其购买依据,也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对于信息需求的改变。除此之外,图书馆对图书的使用灵活性不足,实际利用效率也不是很高,相对重要的书籍对读者的借阅都设有一定的制约。而在对图书馆进行评估时,通常会将图书馆的馆藏量作为评定的指标,并没有将读者使用图书的实际情况作为相应的评定标准。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思想观念上也没有与时俱进,对书籍重藏轻用,没有将书籍与数字资源的共享当做是对图书馆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方法,缺少为社会、行业服务的长远发展眼光。其次,现阶段我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与信息素养也相对不高,导致其在信息交流、使用方面缺少相应意识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滞缓了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1.2对图书馆的定位以及作用认知上存在一定欠缺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经济建设水平在不断提升,社会发展的脚步也在逐渐加快,国内外也开始加大了对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其具体体现在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图书馆外观建筑设计也开始给予重视,更加讲究图书馆使用的灵活性以及可拓展性等方面。虽然加强了图书馆各个方面的完善,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图书馆在我国属于非盈利性机构,馆长往往是由政府任命的非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行政色彩十分明显,这就导致了在对图书馆管理上受到的严重影响。对于图书馆的管理,政府部门则是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来对其进行管理,有时行政命令往往会违背图书馆管理的内在规律,致使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长时间得不到提升,也导致了图书馆相关业务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还有一部份管理人员只是想将图书馆打造成该地域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工程,过于盲目的进行规模攀比,导致图书馆的建设成本过大,给日后经费的运转带来了影响,使图书馆在后续运行和维护上很难正常进行。

1.3图书馆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缺失

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图书馆各项服务发挥效用中,图书馆的外观建筑占据可总效用的5%,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料占了20%,而剩余的75%都是由图书管理员所决定的。因此图书管理员是现代图书馆中最为关键的资源及财富,不仅是信息产品的生产人员和设计者,还是推动图书馆管理创新和发展的不竭动力。虽然图书管理员是文化知识的引导人员,但由于在图书馆对社会教育的作用认识还存在一定欠缺,进而忽略了对于图书和情报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

1.4没有正确认识到图书馆进行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整个管理行业,不仅没有给予图书馆创新管理重视,而且也没有意识到创新能够推动图书馆更好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国内图书馆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轻视管理,只侧重于对图书馆制度进行创新和图书馆规模的扩大,忽视了在管理方面的创新等。长期以往,就导致了国内图书馆整体的管理水平,落后于国外图书馆,这也是造成我国图书馆得不到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图书馆是现代社会中人们进行自身水平提升主要场所。全面构建以人为本的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必然趋势,也是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终产物。因此图书馆管理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在社会中确定自己的地位,进而更加有效的实现图书馆存在的社会价值。

2图书馆管理创新方法的构建思路

2.1将管理创新作为图书馆发展的中心思想

回看历史,在我国图书馆管理理念不断发展期间,一直都存在两个极端,其一始终以传统思想和固有经验作为指导;其二,是不管西方国家管理经验是否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就照单全收。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不断摸索和大量的实践证明,这两种情况都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图书馆发展的需求。这是由于文化背景、经济发展和环境的不同,实际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也不能拿过来就用,只有管理方式真正适应文化环境和背景,才能使其具有一定的生命活力。因此,在管理中不仅要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不断学习和汲取外国先进的理念和思想,然后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切实发挥其融合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充分的重视对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始终要以我国特色理论作为中心指导,而中心思想则是要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放眼未来,立足当前。因此充分使用各种资源、管理理论以及实际经验,对图书馆的日常管理进行统筹安排,进而保证图书馆能够良好的运转,进一步达到图书馆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2.2图书馆进行管理创新的原则

2.2.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就是指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要从整体着手,统筹安排,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保证整体最优化收益。因而在对图书馆进行管理期间,不光要注重自身内部之间更关键要素的良好运行,还要注重图书馆内部及有关外部环境之间的建设,以及外部因素的实际作用。

2.2.2人本思想原则

人本思想就是在开展一切活动的同时,都要将人的利益作为基础,然后以人的利益作为最终目的。因此图书馆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具体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其一,将馆内的文献资料与阅读数据整个进行对比,然后以读者为中心进行管理。其二,是将所要管理的对象同管理人员之间进行比较,然后以管理员的管理为根本,能够有效带动起工作积极性、创新性。

2.2.3可行性原则

对管理进行创新的宗旨,就是不断完善工作中出现的缺陷和不足,也是管理能够更加有效和应用,所以在对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不断从实践中吸取精华,然后对自身已经具备的经验进行有效总结,从中探寻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推动图书馆在管理上的创新。

2.2.4实效性原则

在图书馆进行管理期间,一定要使用科学的管理思想作为指导,从而选择最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使用有限的投入,最大程度上对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满足。而图书馆的最终获益就是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结合,更好的推动图书馆发展。

3图书馆管理创新方法研究

3.1加强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水平,提高馆藏资源的使用效率

由于现阶段,我国图书馆在管理经费上投入的资金有限,所以对于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采购部门,一定要在采购之前进行大量调查和分析,清楚的了解市场中文献资料的更新动态以及读者的实际需求,然后制定最为合理、科学的购买计划。另外,还要在保证文献资料在保存良好的基础之上,提升对其使用效率。同时,还可加大图书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文献资料的资源共享,并且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计算,加快对网络图书馆的建设,进而提高馆内图书资料的检索率,更好的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进一步发挥图书馆在文化知识传播方面的作用,促进我国国民整体文化水平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3.2图书馆要提升多元化信息服务的水平

想要更好的提高图书馆信息化水平,首先,就要构建起一套完善、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对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习惯进行良好的规范,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其次,还要尽可能的保证图书馆服务的全面性,加大和读者交流、沟通的力度,从根本上了解广大读者真实的需求,更好的满足读者在借阅文献资料期间的选择性。最后,还要加强对图书馆数据库的建立,进一步提升读者的满意度,从而达到图书馆管理以及服务的多样性,同时,还要对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不断的进行总结,不断对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完善,更好的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3对图书馆硬件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起先进的数字化图书馆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在其自身的发展模式上,必将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上不断前进。基于此种原因,图书馆相关管理人员就要重视起对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充分使用图书馆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系统,进一步对其管理方式进行完善和优化。此外,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过程中,不光是要拓展数字信息资源的储备数量以及完善相关的检索功能以外,还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文献资源检索和搜索引擎完善、建设力度。对于高校图书馆和一些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就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建设起具有自身特色能够满足科研教学活动和为社会行业服务的图书馆。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借阅率较高的文献资料,可以使其转化成数字图书,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共享,从而提升图书馆资源的适应效率。

3.4加大对图书馆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专业人才的建设力度

图书馆想要寻求发展,就要提升其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因为高素质的人才对图书馆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图书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对图书馆人才结构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提升对其培训质量和水平,从而保证相关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高。其次,还要从社会中引进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员,并对图书馆管理手段以及决策做出指导。最后,构建完善的图书馆内部人才竞争体系,经由服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相关评价指标,对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根据评定结果给予适当奖惩,进而从根本上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

4结语

总而言之,知识经济爆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以及管理方式落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图书馆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就要进一步明确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不断总结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更好的完善管理理念,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进而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程春龙.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8):245-245.

[2]祖关秀.当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发展与创新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32-133.

[3]刘常梅.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6):19-19.

篇6

1 前言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从而使得图书馆的管理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并且,针对图书馆的管理探究越来越多。以下是作者结合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科学方法进行论述。希望为今后图书馆管理中科学方法的运用提供一些参考。

2 以信息化为主的管理方法

在当代,在以信息为主的图书馆管理中,又可划分成多种管理方法,即量化管理、目标管理、信息管理以及知识管理。下面分别对这几种管理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2.1 量化管理

近年来,对图书馆的量化管理探究逐渐趋于成熟化,并且与之相关的文献内容也逐渐在增多。在理论研究方面,是把量化管理和现代技术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有学者已对量化管理特征进行了总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量化管理准则从最初的定额朝着计时方向发展;第二,测算工具从最初的手工计算朝着计算机控制方向发展;第三,管理工作量从最初的主观评分朝着权值计算方向发展;第四,管理范围从局域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2.2 目标管理

尽管目标管理概念已提出较长时间了,但是近年来关于图书馆目标管理文献却逐渐在减少。而只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且有学者认为,目标管理法使得那些初松散、消极的馆员有了工作的压力与动力。而这种压力、动力的产生是来源于制定的管理目标以及奖罚对策。与此同时,还为图书馆管理工作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有些学者则认为这种目标管理法可操作性不强:首先,对系统标准很难驾驭;其次,很难确定期望值的合理性;再次,奖罚措施未及时落实到位。所以,对于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2.3 信息管理

现阶段,学者对信息管理研究颇多,与之相关的文献有很多。不过,不同学者对信息管理提出了不同观点。有些学者根据信息管理发展史,以管理对象特点以及管理方式作为划分的标准;然而,有些是将信息管理整个发展史,通过哲学观点进行划分。然而,无论进行怎样的划分,信息管理指的是在图书馆管理中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管理方式。

3 以效率为主的管理方法

效率指的是管理阶段管理投入的消耗和获得产出间的比值。对于效率管理内容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从质方面分析,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图书馆各方面的工作协调性联系十分的紧密;其二,从量角度分析,把图书馆的管理效率进行客观化与定量化。然而,现阶段,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站在“能力”角度,管理效率应该从提高目标能力方面开始着手,因而目标完成情况与消耗的时间成为衡量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第二,站在“效果”角度,有学者认为管理效率即使效果和消耗间的比值。所以,图书馆为提高管理效率,应该从组织、决策以及工作流程等方方面面开始着手。事实上,图书馆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并且涉及到很多个环节以及要素。因而,在对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的最佳途径以及方法。

4 以人为主的管理方法

4.1 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指的是和物化管理方法相对应的一种管理手段。而这种人本管理的特点包含以下几点:首先,在应用人本管理法时,人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因而,人也是组织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资源。也就是说,图书馆所有组织活动都必须围绕着人来开展;其次,在应用人本管理法时,所有的图书馆员都是管理的主体;再次,对于人本管理目标而言,当组织目标和成员目标都能实现的情况下,代表了人本管理的成效。

4.2 能本管理

在图书馆的人本管理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创新,从而提出了能本管理观点。然而,此观点还没有被广泛应用在实践当中。而且此方面的学者与文献资料也是比较少的。有学者提出,能本管理即是以能力作为标准的一种管理手段,同时这也是人本管理创新发展的结果。这样,能够把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获得最大的能力价值。然而,尽管能本管理是来自人本管理,但是它又比人本管理要高一层。为更好的落实能本管理,应该从馆员中选出一些比较优秀的管理干部,并且彻底消除实践中的官本位人事制度,实现开放性的人事管理。而有些学者则是对能力本位意义、怎样实现创新以及从金钱社会转向能力社会等内容开展了深入分析。

4.3 CS管理

在图书馆管理中,逐渐引入了CS管理概念。CS理念翻译成中文是“顾客满意”。具体来说,CS管理指的是图书馆为让顾客对自己服务满意,全面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测定,同时结合调查结果再对服务进行改善的一种管理策略。可以说,CS管理和传统意义上的“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本质完全相同。不过,在引入CS管理滞后,构建了完善的制度,从而为管理目标实现打下基础。

5 综合管理法

5.1 集成管理

集成管理指的是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所开展的一种管理活动。现阶段,在图书馆管理领域中,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有学者认为,集成管理是由两个或者多个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体。不过,此种集成并不是各个要素间的叠加,实际为各个要素间的紧密融合,也就是说,根据一些规则要求将其进行重新组合。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进一步提升这个有机体的整体功能性。而又有学者认为,集成管理属于一种全新的管理法,核心思想是借助集成思想或是观念对图书馆管理进行科学的指导,优化图书馆各资源要素,将单项优势作用进行放大,以期最终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5.2 全面质量管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便掀起了一股质量管理的浪潮。而近几年,由于质量管理理论逐渐完善以及对现代图书馆管理产生了影响,所以,在我国,很多学者或专家对全面质量管理引起了高度重视。而他们所探究的内容包含其概念以及在实践当中应用效果。

目前,对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理解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企业的所有职工都齐心协力,将先进技术、管理手段以及教育思想紧密集合在一起,这样便把质量产生、形成以及实现等过程构成一完整的保障体系。主要特征是:其一,要突出全面性;其二,以预防为主;其三,管理手段多样化。

现阶段,关于全面质量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第一,图书馆所有职工培养“质量第一”的意识;第二,对用户需求以及对服务态度满意程度予以调查和了解;第三,对工作流程进行改革。

6 权变管理法

从整体上来说,图书馆管理系统十分的复杂,加之,环境的不断改变,使得图书馆管理复杂性也逐渐上升。所以,必须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管理方法。有学者提出,采用权变管理法。通过实践证明,权变管理法能够让管理者更全面的认识到形势的复杂性,提升实施科学管理行为的可能性。从某方面来说,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人和人相互沟通与交流的一个过程。所以,只有正确处理好人际间的关系,图书馆管理工作才有可能受到上级支持、下级的配合。在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才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总之,只有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才会获得较好的管理成效。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图书馆管理发展速度在加快,由于管理工作在图书馆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对管理方法的理论探究也受到学者与专家的高度重视。但是,现阶段,国内图书馆科学管理方法的研究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出现了多种观点,所以,其实践性还不是非常强。若能够找到一个结合点将不同学者说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势必对今后现代图书馆管理科学方法的应用产生一些积极影响,不断提升我国图书馆管理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可使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是新一代的文献信息管理系统,要求通过Internet使多个校区图书馆的系统数据实时同步, 实现图书馆内部业务管理、全区域通借通还,组成一个多校区虚拟图书馆系统。实行图书馆集群管理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使区域内整体建设的资源得到协调、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图书馆集群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实现路径的分析,以期对正在起步发展的图书馆集群管理提供思路和参考。

1图书馆生存环境的基本情况

图书馆现是学校中不可缺少的机构设置,从图书馆的场地规模到图书馆的藏书规模,从藏书的种类到各书刊的更新速度,无一不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图书馆水平,教学硬件设施水平,乃至一个学校的水平。

学校的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和购书计划,各学校间没有交流和分享,都是各自为政、各司其职。为了满足学生和老师的读书要求,每个图书馆都力求做到馆藏种类齐全,馆藏书量充足,而与此同时带来的便是图书馆的资金需求增加,图书管理的难度增加。如果这两方面不能同时处理得当的话,图书馆必将会陷入资源缺乏或是资源多而杂,真正找出对自己有用的图书将会耗费大量时间。

现在社会迅猛发展,信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一日千里,关于各方各面的图书更是琳琅满目,种类和数量都已是膨胀状态。处于这样的大环境里,学生和老师对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图书馆要想真正满足学生和老师的需求,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得力助手,就必须丰富图书的种类,增加图书的数量,提高对图书的管理水平。传统的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已然无法实现现代图书馆的要求,各学校间应该形成统一的、分享的管理方式,使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合理的配置,为解决这种现状,图书馆集群管理的方法应运而生。

2图书馆集群管理的方法

2.1技术平台的选择

“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是一套多个学校共同参与,使该范围内实现系统数据同步更新,图书全面整合和共享,业务内通借通还的虚拟图书馆系统。此系统实现了各学校间的业务管理同步和统一,实现了图书馆“三大资源”共享即文献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这种管理平台要求不改变各学校原有的机构设置、人力资源和财政支出达到合理组织、合理分工、协同合作、共同服务的目的。

2.2技术平台的特点

(1)实现了从单馆独立管理模式到图书馆集群管理的转变。真正实现了资源共有、服务升级的整合,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阵”“板块分割”的局面,充分体现了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以便于协调和持续发展。

(2)提高了图书馆的业务服务水平。由于是数据的同步更新,统筹管理,各馆通过浏览器统一作业, 读者服务由一馆服务变成了多馆联合服务,方便快捷,提高了图书馆的业务服务水平。

(3)解决了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问题。因为是多个学校共同参与,形成了读书资源地区覆盖无形的网,资源集体使用,通借通还,为集群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节省了系统维护的费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基于互联网媒体技术,采用的是B/S多层架构,将数据集中处理,各馆的工作人员只需懂得简单的网络操作便可,省去了各个学校图书馆的重复安装和维护等工作。

3图书馆集群管理的实现路径

3.1技术平台落实的总体思路

由于图书馆集群管理平台使用对象较多,图书资源较为庞大和多样化,为了实现该管理平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综合多校老师和学生的需要,统筹购买书籍。因为是统一的管理系统,并能实现资源共享,所以可以采取联合购买的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对于共有资源要实现相同编目。集群管理系统要对各馆的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对相同资源进行联合编目是实现该平台运作、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

(3)图书馆群目录代替单馆目录。集群管理系统具有资源共享、资源庞大的特点,对于文献目录的要求不应再是单馆的目录,提供给学生和老师等读者的目录应该是图书馆群的目录。

(4)要做到对用户的同步管理,通借通还。各学校的地理位置不同,馆藏资源不同,为方便读者,集群管理系统需能做到多校的通借通还,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3.2集群管理的制度和机制

各学校图书馆间要加强交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和规范,各项指标和规则要明确,对工作者要起到指导作用,保证各项业务能配合顺利地完成。建立奖励激励制度,定期召开图书管理会议,表扬先进集体和个人。对于集群管理平台的管理者定期培训,纠正和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该管理系统进行宣传,使广大读者了解和接受集群管理系统,制定相应的读者要求和须知,为读者提供最大程度上的方便的同时,也要让读者遵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4效果分析

4.1集群管理使文献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了共享性

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使得在一个学校能够同时获取群里其他成员更加全面的资源,集群管理内的资源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减少浪费和重复建设,加强了信息的有效利用。

篇8

1 关于期刊

现今的期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子期刊,另一类是纸质期刊,二者现在同时存在且呈现出相互竞争的趋势。期刊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信息载体,同时它也占据了图书馆的半壁江山。它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国内外形势等进行了综合的反映,它通常是以固定的周期连续出版,它还把作者的创作、编者的劳动和读者的相关反馈等不同的信息汇集到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中。期刊具有稳定的内容和体例,还形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动态发展整体。

期刊最大的特点便是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重复使用价值高、深受读者喜爱的特点。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电子期刊便应运而生且蓬勃发展,更加显示出了电子期刊存储量丰富、检索方便快捷、速度快、形式多样等纸质期刊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电子期刊成为了为学生和教师在学习生活中的好帮手。

高校图书馆期刊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利用率。图书馆为了满足师生对期刊文献的多样化需求,就必须转变对期刊阅览室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科学、有效管理势在必行。简单地说,做好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管理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便是要征订那些口碑较好、有效信息较多的期刊,相关资料显示出,现如今全世界期刊的总量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种,大约占整个出版物总量的65%,而我国正在出版、发行的期刊也有近万种并且还呈现出了递增的趋势,正可谓是种类多样、数量繁多,由于其中鱼龙混杂,所以作为高校必须要有所甄选;第二个方面便是要做好期刊的分类,随着信息化时代和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信息呈现出大爆炸的趋势,所以特别有必要对这些期刊进行目录整理与分类,为了方便师生更加快速的找到自己所需的期刊,就要认真编写专题目录、篇名目录、索引、提要及文摘的书本式目录。

2 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管理方法

2.1 合理配置印刷期刊和电子期刊信息资源

随着计算机设备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期刊的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这就迫使图书馆要积极制定出对期刊管理的有效办法,对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使用,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为目的同时还要提高这些期刊的整体利用率。高校还应该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办学目标、学科特色和科研方向,从而把那些利用率较高、专业性较强的期刊作为重中之重。举例说明:一些理工类的学校其中的矿业专业和建筑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那么该学校的期刊阅览室就要多订购有关矿业工程和建筑工程类的期刊,并且这些期刊要尽量齐全,并采取并列收集的方式,特别是这些印刷期刊一定要收全、装订、保存;部分利用率不高又对教学科研工作有用的期刊,数据库又有收录则订购电子版就行;对于综合性期刊,最好采用印刷版本,也不需要装订。对不同种类的期刊进行不同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建立起一个高质量、有特色的馆藏期刊库。高校那些传统的期刊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了,往往只能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因此,必须对印刷期刊和电子期刊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2.2 改变期刊阅览室的服务模式

目前,一些高校的期刊阅览室和馆藏期刊室还都是只提供传统印刷期刊的服务,师生局限于在期刊阅览室查找原文、短期内外借、再进行复印,如果图书馆内没有相关的期刊,就会出现无法查找的现状。就上述情况来说,图书馆就有必要在这两个阅览室之内增设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从而建立“电子期刊阅览专区”,从而有效的将传统的期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合二为一,最终使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二者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从而使师生既可以阅读印刷期刊又可以检索、浏览电子期刊,使二者的优点可以发挥到极致,把原本分散的服务变得集中,最终实现电子期刊和印刷期刊的全面统一,满足读者对期刊信息资源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了期刊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3 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

现今的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管理,不再是原先的只需要管理人员坐在那里等待借阅的师生的落后管理模式了。当下的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管理模式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所以,高校图书馆如果不能够配备高素质的图书管理员,那么就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它的最大效能。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管理工作对图书管理员的技术含量和管理能力要求都是很高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具有图书馆学、目录学、分类学、信息学及文献学等科目的图书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知识;不仅仅要精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网络技术,而且还要具备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所以,学校特别是期刊阅览室一定要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用先进的、科学的、高效的管理体制来吸引那些有素质、有能力、有内涵的图书馆专业管理人员;其次,高校要定期组织这些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要保证有足够的经费来供这些人员的进修和业务学习;与此同时,还要想方设法的改善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使图书馆专业人员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最后,这些图书馆管理人员也要及时给自己充电,不要等着学校的定期培训,要自己给自己创造条件学习,使自己与时俱进。

3 总结

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一定要适应知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只有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只有赢得主动才能更好、更快发展。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管理才能使一个图书馆更加有内涵、更加有深度、更加有品质。

【参考文献】

[1]管绪,俞清.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资源的订购与利用[J].情报杂志,2010,29(06):310-311.

[2]全胜跃,廖美红.浅谈高职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08(33).

篇9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1 阅览室规范管理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作用

阅览室最为图书馆的主体部分之一,对于其管理过程同样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图书馆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中对于其管理要求应该具有一定的同步性,阅览室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也应该随之做到改变。在管理方法上,阅览室严谨规范的管理是我们保证读者能够已拥有良好接收新知识的环境最有力的保障因素,同时也是维护图书馆正常管理秩序的根本所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阅览室的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为广大读者以及信息获得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2.1 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管理机制是对一切事物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图书馆阅览室管理过程中对于管理机制的建立并未得到高度的重视,致使管理过程难以形成标准,管理流程混乱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应该从健全管理机制入手,本文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就结合这一问题现象展开相应的研究。

2.2 管理制度跟不上时展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制度应该得到不断的更新,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然而在对读书馆阅览室的管理制度了解过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得也是非常突出,很多图书馆阅览室依然采用陈旧落后的管理办法,同时管理规定也过于“苛刻”,使得读者对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出现一定的排斥感,图书馆管理工作并不能得到顺利的进行。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一问题,使得图书馆能够满足时展的要求,让其管理过程能够得到充分的优化。

2.3 人性化管理实施过程没有“针对性”

“人性化”管理是我们在进行各项工作达到目标的最高管理境界,同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相关的管理过程,让广大读者在深层次上能够满足管理的要求,确保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然而这样的管理目标我们在图书馆阅览室的管理过程中很难达到,很多时候我们所采用的图书馆阅览室“人性化”管理过程过于盲目,使得人性化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图书馆工作秩序较为混乱,其工作出现的问题逐渐增加。这一问题是我们图书馆管理工作方法以及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所导致的,我们在后期的工作中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

2.4 不重视电子信息管理过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已经占据了主要的位置,阅览室对于信息资料的管理工作也应该得到不断的加强。然而在这一方面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工作做得并不是很好,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要求较低,导致图书馆信息流失较为严重。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图书馆阅览室管理人员对信息资料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欠缺,这样的观点在图书馆阅览室管理过程中较为普遍。

3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3.1 逐步完善图书馆管理机制

图书馆阅览室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主要体现在管理流程的顺利形成过程,在完善机制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对其管理目标的明确。阅览室管理的目标主要在于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围绕这一点来展开管理机制的建设。第一步主要在于图书馆硬件设施的管理过程,第二步则是图书馆阅览室良好的服务氛围,这两点让管理机制在不断完善过程中能够更加细化。比如说在硬件设施管理上对其计算机维护以及软件系统应该形成规律的软件升级过程、对其所用桌椅以及展架进行定期维修以及养护等等,这些都是促使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管理机制得到完善的具体表现。

3.2 满足时代对图书馆阅览室的发展要求

当今时代的不断进步对我们图书馆阅览室的管理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制度上我们应该更加明确。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数字化阅读手段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对于软件系统的应用,我们应进行系统的管理。比如说在对恶意插件的下载时,我们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这对于网络安全环境的营造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得信息资源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正常的运行等等。

3.3 实现图书馆“硬性管理”向“人性化”管理的转变

硬性管理是我们在以往管理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管理手段,而在当代信息时展中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人群,服务过程中质量也应得到进一步提高。阅览室管理人员应该积极转变服务态度,同时服务范围也应该逐渐扩大,真正做到将阅览室变成文化、知识、技能全面提高的主要场所,满足更为广泛人群的需要。

3.4 加强图书馆阅览室信息资源管理力度

信息资源管理是图书馆阅览室管理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所在,同时也是确保信息资源安全的关键所在。图书馆信息资源主要在于学术信息以及科研信息等等,这些信息都是我们在平时难以接触到的,但是学术性质是无价的。所以在平时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于这一方面的管理过程,我们还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对其学术资源的管理要求应不断加强。比如说图书馆阅览室信息安全系统的建立,学术功能保密性的加强等等。

4 结论

图书馆阅览室管理的方法主要在于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及管理过程的人性化和信息管理过程的不断加强。这些问题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我们都是可以认识到的,但是并未到有效地解决。结合当代图书馆阅览室的发展现状,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将其管理方法与广大学者进行分享,希望笔者的观点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后续图书馆阅览室管理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光电技术的电子出版物大量涌现,特别是医学、计算机、外语等专业不断推出附有光盘的书刊。而目前图书馆界对此类出版物还没有统一的著录标准和管理模式,如何规范而有效地管理与利用随书(刊)光盘逐渐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1]。

随书(刊)光盘是书刊的辅助工具,按照光盘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种[2]。一是整书(刊)的电子文本,是对图书(期刊)全文的单一拷贝。二是对书刊中的图像、操作技能等方面内容的演示,是图书(期刊)内容的必要补充,医学类图书的随书光盘大多属于此类。三是图书(期刊)内容的必要组成或辅助说明,读者可以通过随书光盘的阅读,加深对书刊中内容的理解,语言类图书的随书光盘基本属于此类。

1 随书(刊)光盘管理方法介绍

1.1 书刊与光盘不分离,集中藏于流通部或阅览室 优点:随书(刊)光盘与书刊用同一个分类号,经采编部加工后,作为一个整体典藏到流通部或阅览室,书刊与光盘一起借阅流通。这种管理模式比较简单、传统,随书(刊)光盘既得到了合理利用,又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缺点:①增加了流通工作量;②不利于光盘保管。由于光盘载体形式的特殊性,光盘濒繁地上架、下架容易遭到人为损坏;而读者归还附盘书刊时,如果工作人员检查不仔细,容易发生光盘丢失或被更换的情况;③书库和阅览室一般达不到保存光盘所需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而影响光盘寿命;④书刊与光盘同时借出后,影响其他读者使用,大大降低了资源利用率。

1.2 书刊与光盘不分离,集中藏于电子阅览室 优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轻,随书(刊)光盘也得到了妥善保管,读者在电子阅览室既可以阅读书刊,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浏览光盘,提高了书刊与光盘的使用价值。缺点:①读者必须来电子阅览室才能阅读书刊和浏览光盘,限制了阅读的自由;②书刊与光盘的不断增加,给电子阅览室带来越来越大的空间压力。

1.3 图书与光盘分离,分别藏于流通部和电子阅览室 将书刊与光盘取相同的索取号,著录在同一条书目记录中,书刊与光盘同时贴上标签,分别存放于流通部(书)、阅览室(刊)和电子阅览室(光盘)。读者在借阅书刊的同时,如果需要光盘,就到电子阅览室浏览或者借出。优点:既方便了其他读者,又降低了光盘的损耗,延长了光盘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效率。缺点:①读者借到书刊后,如果想看光盘,就必须到电子阅览室,给读者带来一定不便;②书刊与光盘分开管理,容易出现读者借到书刊却借不到光盘,或者借到光盘却借不到书刊的情况。

1.4 图书与光盘分离,光盘实行网络化管理 将随书(刊)光盘的内容制作入专门的光盘管理系统或制成ISO、BIN、NRG、IMG、MCD等格式的镜像文件,放于网络服务器上供读者下载、浏览、查阅[3]。优点:①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共享,使光盘得到充分利用;②读者可随时登录图书馆网站下载随书(刊)光盘,大大方便了读者;③有利于保证随书(刊)光盘资料的完整性;④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缺点:①技术人员的前期制作工作量大;②下载镜像文件的读者,需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终端条件。

上述四种方法各有利弊,图书馆可根据各自情况及读者需求而采取适合的管理办法。

2 光盘管理的难点

2.1 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则 随书(刊)光盘管理难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办法,造成图书馆各自从实践中摸索,采取的处理方法也五花八门、参差不齐。

2.2 内容上的附属性 随书(刊)光盘不同于独立出版的电子出版物,它们在内容上或是整本书(刊)的全文拷贝;或是对书刊的图像、动画等内容的演示,是书刊内容的必要补充;或是书刊内容的说明。正因为其内容上的不独立性,使得在处理时尺度难以掌握[4]。

2.3 光盘的特殊属性 光盘特有的质地属性,使其必须借助于电脑等设备才能识别,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损坏、划伤甚至丢失,所以管理起来较棘手。

3 我馆随书(刊)光盘管理的实践

我馆是一个医学专业图书馆,对随书(刊)光盘的管理,我们采取了书刊与光盘分离、光盘的网络化服务和馆内阅览相结合的双重管理模式。光盘由图书馆技术人员制作成镜像文件传送到网络服务器上,供读者下载浏览;对加密的光盘数据资源,由于制成镜像文件后无法使用,我馆则直接提供馆内阅览,如有需求,可外借服务。服务器上的镜像文件我们选用了ISO格式,因为ISO是以ISO9660格式保存的最为通用的光盘镜像格式,能够被大多数刻录软件及虚拟光驱软件所支持,并且ISO格式文件经解压后可直接使用。读者可以根据题名、关键词、分类号等检索途径在图书馆服务器上查找所需镜像文件,并下载到本地使用。

实践证明,对于医学院校图书馆来说,光盘实行网络化服务和借阅双重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虽然前期光盘拷贝工作量相对较大,但给读者带来足够的方便,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后期服务压力,较好地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 湛乐.医学院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现状及建议.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4):102103.

篇11

一、现阶段小学图书管理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图书室中的图书资源不断扩大,对小学的图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图书资源贫乏的小学图书室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难以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如今,大多数小学都有自己专门的图书室或图书馆,大量的图书资源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的管理。然而,一些学校由于对图书管理的认识不足,以及专业管理人才的匮乏和资金的短缺,不能对整个学校的图书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其管理效率低下,不能发挥图书资源的真正作用。

二、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的意义

小学图书管理是针对学校的图书资源,在具体的教学以及科研活动中,合理分配图书,必要时采购一定量的图书,来支撑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另外,图书管理也包括向学生及教师提供借阅的服务,使学校的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能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具体的课堂教学提供及时的图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其次,能激发学生阅读学习以及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图书管理中的宣传与相关阅读活动的开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效、高质量的图书管理能为学生及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激发教师科研与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能使大量的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整个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小学图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目前小学图书管理的现状,结合图书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对整个小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提出以下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方法。

1.建立完善的图书分类系统

网络时代催生了快捷、便利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小学图书资源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也越来越多,大量的图书如果仅仅靠人工分类,会严重影响整个图书管理的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图书分类系统,运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将大量的图书资源录入专业的图书分类系统进行管理,能大大减少图书检索的时间,提高图书管理效率。

①完善图书管理制度

过去图书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建立的图书管理制度,在现阶段图书资源丰富的大环境下,已经不能更好约束图书管理的各项工作。因此,完善图书管理的制度,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明确图书管理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按照一定的图书管理特点以及不同学校的发展情况,在原有的管理制度上,优化图书管理的制度,使其能更好地监督图书管理工作,促进小学图书管理的发展。

②引进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过去参与图书管理的人员一般是学校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教师,他们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缺乏一定的管理技巧,加之教师本身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因此,提高小学图书管理效率要引进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与时俱进的图书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效率。另外,对一些原有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再深造,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地参与图书管理工作。

③积极开展丰富的图书阅读活动

图书管理工作不仅包含内部管理,也包含与外界的有效交流,为师生提供图书的借阅服务。因此,图书管理效率的提升也应该包括对外界交流管理的优化。

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图书阅读活动,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图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④组织学生参与图书管理

在小学图书管理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作用,能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小学生希望能帮助教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教师适当地布置一些任务给他们,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图书管理中,可以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与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提高其图书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