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09 17:01: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篇1

认知目标:

1.

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

2.

初步理解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

能力目标: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本领带小动物们安家,并相互说一说它们住在哪里,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情感目标:

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上与下、左与右是相对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海的变化真大啊!很多小朋友都搬了新家。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胖、小亚和小巧也搬家了,住在一栋新房子里。他们邀请欢欢和乐乐去做客,我们去瞧一瞧!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师:这栋房子里住了哪些人?

对!他们都住在一栋房子里。欢欢和乐乐先要到小巧家去做客。听!欢欢正在问乐乐:“你知道小巧住在哪里吗?”

乐乐怎么回答呢?我们听仔细了:“太简单了!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

[板书]

乐乐把这一层叫做……(上面一层)这一层是……(中间一层)那么这一层就是……(下面一层)。

乐乐把这里叫做……(左面的房间)这里是……(中间的房间)那么这里就是……(右面的房间)。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本领“上、中、下,左、中、右”[揭示课题]

所以他说小巧住在……(上面一层左面的房间里)我们要像乐乐一样把话说完整,先说哪一层再说哪一面的房间,一起说一遍“小巧住在……”。

老师请两个小朋友把刚才欢欢和乐乐的对话再说一遍。

师:会吗?乐乐要考考我们,听好了:“小朋友,你们会不会用上中下、左中右来说一说其他人住在哪里呢?”

这幅图在我们书上,请你们看着书小组内两人一组,一个演欢欢提问,另一个演乐乐回答。

师:现在老师请每组派两个小朋友来演欢欢和乐乐。注意别的小朋友提过的问题就不要再提了。

三、针对练习,巩固新知。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师:乐乐说小朋友们真棒!这回轮到欢欢要考考大家了。请你圈一圈,谁住在紫颜色的房间中?

(讲评第一题)

师:会吗?请做书上第2大题。

2.

师:刚才是告诉我们房间,让我们圈出谁住在里面。这回反一反,告诉你一个人,请你把他的房间涂上颜色。有问题吗?请做第3大题。

3.

师:欢欢说小朋友们真厉害,他和乐乐又想了许多问题要难倒你们,怕不怕?这些问题是第4大题,请你们小组内轻轻地说一遍。

师:我们来开小火车。

4.

师:最后我们来做抢答题。第一个举手的小朋友才能回答问题,答对者拿一颗五角星,答错者扣一颗五角星。预备开始!

(1)谁住在小丁丁的左面,小巧的的右面?

(小淘气)

(2)谁住在小胖的右面,小亚的上面?

(亮亮)

(3)谁住在小丁丁的下面,康康的上面?

(外婆)

(4)谁住在亮亮的左面,小巧的下面?

(小胖)

(5)谁住在小胖右面的、下面的房间里?

(康康)

(6)谁住在康康上面的、左面的房间里?

(小胖)

(7)谁住在外婆下面的、右面的房间里?

(小亚)

(8)谁住在亮亮左面的、上面的房间里?

(小淘气)

(9)谁住在外婆下面的、旁边的房间里?

(小玲和小亚)

(10)谁住在外婆上面的、旁边的房间里?

(小巧和小丁丁)

篇2

知识目标:

确定空间中物体间左右的位置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知数学是有趣和有用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确定空间中的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参照物不同,方位不一样,所看到的物体也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1.

健康操比赛。(出示主画面)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巧、小亚、小胖来到课堂里,要带领大家一起去逛街。大家高兴吗?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做做健康操。(通过游戏,复习左与右)

2.

师举手表扬大家:大家做的真棒!我举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

二、创设情境,展开探究。

(一)确定参照中心,判断其左右事物。

1.(出示“在街上”主题图)

街上到了!瞧!街上车来人往。司机和行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你对交通规则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说。

2.

师:小巧过马路,先看哪一边?

向左看,她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又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告诉旁边的同学。

3.

师:看,小巧的对面是谁?她也要过马路,如果你是小亚,向左会看到什么,向右会看到什么?

4.

比较,发现不同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小结:小巧和小亚站的位置不同,所以两人的左右也不同。

5.

师:小胖和小丁丁也要过马路,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小朋友轻轻的说一说,向左看,看到了什么?向右又看到了什么呢?如果有困难,可以出来站一站。

三、联系生活,巩固深化。

1.

摆一摆。(课件摆学习用品)

(1)把学习用品排成一排,师说要求。

(2)学生做小老师,说要求,其余同学摆。

2.

师:看,谁来了?(课件出示福娃图)

关于福娃,你知道多少?(介绍福娃的相关知识。)

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本领说说福娃的左与右分别是谁吗?

3.

看一看(课件出示)

师:看,谁来了?

出示小丸子和侦探柯南:“在马路上有一元钱,小丸子说在他右边,可柯南却说在他的左边,这是为什么?”

4.

师:“超级变、变、变”,超女周笔畅来到我们课堂上,要和大家一起学本领。用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三位数?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小朋友经过小组讨论、动手摆摆数卡,得出了123、132、213、231、312、321六个三位数。

四、共同总结,拓展延伸。

1.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教学方法

讲授、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上学歌》。

2.谈话:同学们,我们天天在学校里学习,谁能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各抒己见)

3.揭题:同学们,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等。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教学生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荒、笛、罚、假、袋

2.交流识记生字

加偏旁记忆的字:闰—润

角—触

汤—烫

换偏旁记忆的字:壁—臂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润湿突然原野互相狂欢急急忙忙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

荒野:荒凉的原野。

狂欢:纵情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四、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将课文分为四个段落,分别请四名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指导。

3.说说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1~2):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第二段(3~5):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段(6~7):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8~9):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妈妈扬起了双臂。

五、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聆听并补充。

六、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知

1.开火车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朗读课文,句段解析

1.学习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学生交流汇报这一段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3)学生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

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

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短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你能模仿着说一说吗?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中感悟到了什么?

“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

(2)交流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你怎么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学生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这一句的?

“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你能用这个句式说话吗?

(3)教师指导朗读。

(4)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

(2)指导学生理解、感悟。

“我”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是指哪儿?

在“我”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

(3)学生自由朗读感悟、想象。

5.教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

仿照课文内容,再看一看图片,说出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篇4

[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懂得怎样和朋友友好相处;了解哪些行为会破坏友谊;知道怎样做才会受别人欢迎。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和朋友相处要真诚、礼貌、友好、关心、体谅。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

3.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故事、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和朋友文明相处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难点]懂得和朋友友好相处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朋友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在课间休息时,老师看到小朋友和自己的小伙伴玩得可开心啦,有的在一起捉迷藏,有的在一起跳绳。是呀,我们生活需要朋友,有了朋友,就会有更多的快乐。但是,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对,有时就会和朋友闹矛盾,甚至失去好朋友。那么,怎样才能和朋友友好相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怎样和朋友相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忆在课间和朋友的快乐玩耍,知道生活中朋友的重要性。)

二、故事启发

1.教师讲《孤独的熊猫》的故事。 (故事略)

师:听了这个故事,我想问小朋友几个问题。

2.投影出示问题。

(1)为什么熊猫会很孤独?

(2)为什么熊猫交不到朋友呢?他做错了什么?

让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3.给找坏习惯。

师:大家一起来找一找,下面哪几个圆圈装着熊猫的坏习惯呢?说说为什么要选它。 (略)

教师小结: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不能像这样乱发脾气,没有礼貌。否则到时候我们就一个朋友都没有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情节中去体验坏习惯给自己交友带来的困惑。通过引导学生找寻熊猫的错误,也借此提醒他们自己所存在的问题。)

三、交友游戏

师:老师要送给你们一首儿歌,叫做《找朋友》。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学吗?接下来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先请几位小朋友跟我一起示范一下,没有请到的小朋友先跟着音乐拍手唱歌,好吗?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用刚才老师的方式和这些老师交个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和别人交朋友时要有礼貌,并能主动大方地和别人交朋友。)

四、问题讨论

1.课件呈现问题。

(1)同学不小心踩到自己的脚。

(2)组长发新书时,把一本脏的书发给了同学。

(3)做作业时同学忘记带笔,在那没有事情做。

2.4~6人为一组讨论,如果是自己碰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让学生按讨论的结果表演。

(设计意图:创设三个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团结、友爱、互助的情感,学会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五、自我反省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为什么把他们当作你的朋友呢?

2.你还想和谁交朋友呢?你为什么想和他交朋友?他们有哪些优点?

3.你觉得别人愿意和你交往吗?他们喜欢你吗?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喜欢你呢?

教师强调:通过学习,有的小朋友知道了怎样和朋友友好相处;有的小朋友认识了自己的缺点,知道别人为什么不和自己做朋友。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就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小结:要想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听听小博士给我们的意见吧!

课件呈现:1.真诚微笑2.热情大方3.关心体谅4.礼貌友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努力完善自己,让同学们喜欢自己。)

六、舞蹈

师:因为有许多朋友让我们感觉很幸福,老师今天也交了很多朋友,哪些是我的好朋友,请站起来跟老师一起表演。

放《幸福拍手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拥有朋友的幸福快乐。)

[点评]

朱燕老师执教的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和朋友相处》一课教案设计较好。首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过程与方法这些教学目标符合教材规定的内容,更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形势;其次,作者使用导入新课、故事启发、交友游戏、问题讨论、自我反省、舞蹈结束这六个环节进行教学,符合一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陌生感,就是在交友的美好时光中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第三,教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核心地位,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后,教师以舞蹈和音乐结束,显得十分轻松,学生还留恋在愉快的交友活动中,有难分难舍的感觉。

一位乡村小学教师,能备出和上好这种目前大多数教师不愿意接受的非考试科目的教学内容,实属难能可贵,愿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我们期待的目标健康发展。

篇5

本人曾指导了一堂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动物说话》,参加全市的“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获得市“一等奖”。回顾赛前对教案的反复修改,以至整个比赛的过程,从中感悟了许多,收获了许多。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兼有节奏学习,歌词创编的综合课。通过《动物说话》这首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从而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使其认知人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学习歌曲的同时开展了创编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下面就本课例中几个较成功的环节进行分析,并将我的感悟与同行分享。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这节课的成功一部分归功于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在课前的组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随音乐《快乐的小鸭子》律动,上课铃声响后,用音乐指令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此时教师出示课件:四组动物(小狗和大灰狼,小鸡和蚊子,小马和鸟儿,老虎和小鸭子)。这时孩子们睁大了惊喜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叫声,这时的教室:老虎、小鸭、小鸟等的叫声响成一片,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一会儿,让学生闭上小嘴的音乐指令响起,课堂一下变得静悄悄的,教师向学生发问:仔细听听,谁的声音长?谁的声音短?在这形象感知、辨听声音长短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进行长与短的对比。学生模仿了火车汽笛长鸣的“呜呜”声与车轮短促的“咔嚓”声;蚊子的“嗡嗡”声和小鸡短促的“叽叽”声;狼长嚎的“傲呜”声和小狗短促的“汪汪”等声音,再让他们进行即兴的表演。

感悟:一年级的孩子好动、好奇,好玩,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鲜活的动物形象让学生很迫切地想去亲近动物,观看并模仿动物的叫声,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表现欲,他们被引入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的特定场景,促使孩子主动感受音乐要素:音色、音值,在轻松偷悦的气氛中开始音乐课的学习。

二、方式多样,突破难点

学习歌曲 《 动物说话 》 时,歌曲中的间奏是学生不易掌握的一个难点。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示间奏处的节奏,孩子们用了拍手、跺脚、耸肩、弹舌头、摇头等动作来表现。此外,还用了钥匙、铅笔、筷子、响板来练习间奏,这为歌曲的学习扫清了障碍。

感悟:如果用传统的教法让学生读节奏,会很枯燥。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声带的负荷小,用自带的“打击乐”及自由选择身边的“打击乐器”练习间奏处的节奏,学生更乐于去实践,在感性的基础上,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的认知学习,学生兴趣浓,效率高。

三、创编歌词,拓展表演

教师先用听唱法教唱歌曲,待学生熟悉歌曲后,分组合作创编歌词,再引导孩子抓住小动物的动作特点,为自己创编的歌词进行表演。歌词内容与前面三段相吻合,在教后面两段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自己编创不同动物的歌词,无论是节奏,还是歌词意境与原歌曲都是相符的。比如:小猫说话喵喵喵,公鸡说话喔喔喔,小狗说话汪汪汪,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猪说话噜噜噜……都是歌曲的一种延伸和升华,甚至可以拓展到目前学生喜欢的“喜羊羊”等动画片。

感悟:这样的歌词编创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又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享受,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创编活动给了学生自主体验的空间,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小动物,他们对动物声音、走路的姿态模仿得维妙维肖,在这种参与观赏、体验、模仿、表演、编创等音乐活动中,孩子们无拘无束,全身心投入音乐中,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精彩结尾,升华课题

在本课结束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森林音乐会”的情景,在歌曲表演的同时,让学生置身于森林音乐会这一特定情境中。师生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共同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当学生在表演小动物的时候,加上欢快的旋律以及课件中森林作背景的运用,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仿佛感觉到自己是森林中的小精灵,在尽情狂欢,从而把音乐课的气氛推向……让人与动物身心交融的主题得以升华。

感悟:众所周知,压轴戏是最吸引人眼球的时刻。在公开课、参赛课中,精彩的结尾能给听课教师及评委留下深刻影响。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音乐课在孩子们意犹未尽的时刻结束,将大大激发孩子们期盼下一节音乐课快快到来的迫切愿望。这样的良形循环对培养学生喜爱音乐,让音乐成为终身的需要成为可能。我想:这是学校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价值体现,也是我们的音乐教学所追求的最终能达到的至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动物说话)[M].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篇6

学生是新课程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教师应充分注重学情,从学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进行语文的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应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语文的知识起点,从而全面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对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要全面的掌握,教师应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实现小学生个体差异化的教学;最后,教师应对小学生的学习背景进行全面的掌握与评价,从而整理出适合小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教案。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4课的《小蝌蚪找妈妈》作为例子,教师在进行这节内容讲解的时候,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能力进行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蝌蚪妈妈的角色朗读,通过趣味盎然的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也能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并进一步激起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设置“小高尔基”“朗读之星”等相关的荣誉评价,以此激励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自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并着眼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从而有效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备课

教学离不开书本教材,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应只局限于书本内容,应善于利用书本教材以外的知识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提前备课的时候,首先应对教材进行深刻的钻研,从而找出有用的知识激起小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能力;其次,对课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应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在进行教材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课李白《静夜思》内容作为例子。教师在进行此节内容的备课时不应只局限于课本的参考,可以通过研究诗仙李白的生平事迹,同时对李白作这首诗的时代进行深入了解,并充分进行《静夜思》的深入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语文的教学里能深刻领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小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感,并深刻领悟到《静夜思》所包含的思绪,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三、营造课堂良好氛围进行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

篇7

G623.5

一、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

1.学生本身兴趣不高

随着科技发展,在方便我们的同时也带来开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手机和电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现在学生遇到问题首先不是自己思考而是直接去网上搜索。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越来越差。其次,学生的作业量大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低的主要原因。小学生处于学习初级阶段,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能力还需要培养。而数学这门学科又比较抽象,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吃力。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需要掌握,所以需要加强课后训练来巩固知识。作业的完成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反复的练习,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但是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作业占据,大多数学生会反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以及学校管理的落后

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应当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但是现在教师教学方式相对比较传统、单一。有的教师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教案都是一样的,这样不能根据现在的教学需求去发展提升终究是不行的。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大是特点。而且学生接触网络比较频繁,获得知识的途径也不仅仅止于学校。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要与时俱进,引进新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否则,单调的教学是无法提起学生兴趣的。

3.社会的关注过于片面

在应试教学的大背景下,分数无疑是学生、家长、学校最关心的。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盲目追求分数,而把思想、能力的提升抛之脑后。在分数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目的过于“功利化”,往往达不到真正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同样,这也使教师和家长过度关注,而忽视了教学的真正目的是素质教育,是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二、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数学竞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等相关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就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观察物体》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行政是不一样的,并使学生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从而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教可以采用形象直观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做游戏。然后,在游戏中为学生展示真实的物体,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比较。其次,教师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分析物体的特征,并找出物体不同之处,这样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心与爱护,这样学生就会将自身的内心想法告诉教师,从而使教师能够合理的因材施教。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对话教学,首先,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家中是否都有一个钟啊?”这时学生都会说有,然后教师为学生展示自己带来时钟,让学生观察教师带来时钟的特征,并让学生思考家中的时钟与课堂中的时钟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当学生发现时钟的分针、秒针、时针相同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认识钟表。

3.合理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渐渐带入我们所设定的情境中来,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含义,并积极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情境、动画情境、故事情境等,将抽象的数字和公式与这些有趣的情境相结合,达到看似娱乐实则学习的目的。例如,在给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十位数内的加法或减法”时,可以将数字的相加与小学生最喜欢听的故事相结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传授知识:“森林里最近发生了盗窃案,因此黑猫警长开着飞艇去抓小偷,发现一共有6只小偷老鼠,于是他拿出手枪当场击毙了4只小偷老鼠,剩余的小偷老鼠听见枪声偷偷地逃跑了。同学们,你知道有几只小偷老鼠逃跑了吗?”设计这样简短、有趣的故事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思考,将本来就枯燥无味的数学计算变成了一道美味的数学大餐,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巧妙利用道具,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数字的组合,而且有图形的分类与归纳。因此,在学习“抽象”的概念时,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例如,圆的定义是: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做圆,然而文字的描述不能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圆,讲解圆的特性更是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可以自己做一个漂亮的圆形卡片在课堂上讲解,这样既利于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又能够根据图形猜想出其具有的特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恰当的道具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易懂。

三、结束语

教育在不断改革,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一个好的教学体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仅仅靠一个人,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习,鼓励他们去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8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的平面图形。本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本节课中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其中的角,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折一折、指一指、比一比、画一画等实践活动中认识角,使抽象变为直观。

学情分析:

由于在小学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的平面图形,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来学习,同时教学时结合生动有趣的感性图片,采用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大部分学生应能较好的掌握本节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情感目标:

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的本质特征;画角。

教学难点:了解角的大小变化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板、剪刀、图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热闹起来,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播儿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朋友起得早,正在校园做早操。”(课件出示“校园的早晨”图片)?(电脑出示红色的闪动的角)足球场的一角也有这样的图形(电脑出示红色闪动的角)。

生:在老师的提示和电脑的引导下观察课件。

师:你们认识它吗?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看到些什么?

生: 回答老师的问题(围绕“角”自由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创设和音乐的营造,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对数学意义上的角的研究,也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对角的认识情况。

二、探究引导,掌握新知

角的认识:

1、联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角。

师: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教室里许多物体上都存在着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同学听。

生: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同学之间互说自己看到的角(按分好的小组进行)。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刚了解的角的特征从现实物体表面上找角,既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充分体验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课件演示学生说的四种实物:剪刀、三角板、课桌的角、黑板上的角)我们给它脱掉华丽的外套,课件演示从四种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生:仔细观察,说说角是什么样的,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学生互相说后老师点名学生来说。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体会到“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有两条直直的边”,形成角的组成的表象。

(2)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庭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前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学生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判断几何图形中有几个角,一是巩固对角的认识,二是为以后继续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坚实基础。

(3)看下面各图都有角,你知道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梯形有哪几个角?

小组内说,组内学生代表回答。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判断几何图形中有几个角,一是巩固对角的认识,二是为以后继续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坚实基础。

3、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我们从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的角,你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角?请同学们先动脑筋想一想,在动手试一试,用两个硬纸条和一枚图钉怎样做出角来?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谁愿意把你做的角来展示一下?有谁做的角和这个角不一样?还有不同的吗?(教师找多人展示,充分展示学生做的各种各样的角,但最后只留3人在讲台前分别展示锐角、直角、钝角。)

问:他们做的角一样大吗?哪个大?哪个小?

思考:怎样才能摆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摆出一个小一点的角?(让学生转动手中的角,摆出大小不同的角。)

小结:看来角有大有小,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3)、老师也做了两个角。一个红角和一个蓝角(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得怎么样?猜一猜哪个角大?(课件播放动画:红角和蓝角)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观点。

小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使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了认识动态中的角,同时引出对角的大小的比较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变化活动角,动态体会角的大小变化与两条边张开的角度有关系,为了突破“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难点,教师通过一小节动画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使学生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又增添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三、趣味创新,巩固新知

1、创作画。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你们瞧(课件出示角的创作画,有小草、五角星等),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

学生回答,激发兴趣。

用角创作出这美丽的图画,试试看,并相互说说都用了哪些角。

2、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2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42页第2题。

(3)完成教材第42页第3题。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练习练习题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用角创作画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关于角的认识我们今天只是进行初步认识,下节课还要继续学习它。

学生自由回答,谈自己的感受及学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先画定点,再在不同的方向上两条直直的线。

角的大小:角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