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8 09:29: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39-01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拓展学员的视野,丰厚文化底蕴,提升学员辩证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员的人文精神、帮助学员树立高远的人生追求、提升爱国情怀与人生境界具有重要作用,为学员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高尚境界和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必要的人文素质支撑。

二、大学语文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要求学生具备探索精神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形象思维、写作演讲与表达交流等基本应用技能,作为“道器兼容”的学科,大学语文在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丰厚的人文底蕴方面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教材中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读,都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从“独立不迁”的屈原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带给学生的是刚正勇往、坚毅执着的情操;从“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带给学生的是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名士风范;从“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到“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的艾青,带给学生的是关心民生疾苦、仁爱深广的爱国情怀,等等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文情感、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的作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基因,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芒,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佳学习内容和素材。

三、加强大学语文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首先,应树立大学语文教学契合时展的教育理念。具体如下:

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注重大学语文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深广影响,深刻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成为品德高尚、情感健康、情趣高雅以及人格完善的优秀人才。

树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理念。以青年人成才为目标,以能力素质提升为核心,以创新教学方法为手段,加强基础理论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促进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实现人才培养全面发展。

树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倡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和方法。鼓励学员敢于思辨,不仅善于求同,更要善于求异。教学过程中尊重个性、培养个性。

其次,教学内容上要重视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重视人文精神的传承,突出课堂人文性,就是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中力求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浓缩在几个选定的经典文化作品中,通过对作品的全面解读,力求带引学生对其篇章所触及的时代和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对于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卓尔不群的气质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通过语文的教学,去重新以人文情怀认识历史和社会,去继承、传播和积淀中国文学以至于世界文化中那些积极意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从而达到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高度融合与支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的导引与教学:

中华民族的贵“和”思想。以和为贵是典型的中华民族文化心态,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体现着宽广仁和的民族文化心理。回溯历史,无论是政治上的“大一统”,文化上的“天下一家”,还是文学上的“大团圆”,美学上的“以和为美”等这些情趣、情怀、情致都无不体现着“中和”思想,而这一思想也正是我们和谐社会至今所重视和传扬的。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亦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修身和做人之道的重要体现。这种儒家推崇的崇高人格也正对于今天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起到了重要作用。重视气节操守的民族性格,“喻于义”而“坦荡荡”的君子精神,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仍有裨益。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感染和熏陶了中国历代无数志士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为乐”的儒家士子的大格局胸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大丈夫热血与洒脱的

气度,“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赤子忠贞情怀以及“学而优则仕”的学子报国天下的心愿,都包涵着一种兴国利邦的抱负、为民请命的精神和对国家前途命运关心的忧患意识,这些对引导青年传承民族品质都是不无裨益的。

再次,大学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既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又将视角延伸到当代中国、放大到世界文化背景下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点、重要地位,对当代中国的双重影响等,体现出历史的流动性,传统的延续性,充分体现了贯通古今中外的开阔视野和多元的阐释思路。另外,大学语文课程要历史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包含对历史问题和社会现象的辩证分析,特别有利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的提升和理性精神的培养。实现以人为本、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教育,提高教育的效果。

篇2

[中图分类号] G4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1-0065-04

学校文化是学校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师生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发展性和校本特征。学校文化随着学校的诞生而产生,它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较大的相对稳定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校的形象、质量和生命力,这已经成为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共识。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媒介和途径。正确把握和理解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既重视传承,又重视创新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令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与发展的纽带。学校文化积淀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而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今学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帮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在今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多一分厚重的文化积淀,就会少一分轻浮的言行举止;多一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就会少一分对于多元价值体系的迷茫与困惑;多一分对于传统文化中惰性因素的清醒认识,就会添一分在教育改革创新中寻求突破和超越的勇气。因此,学校要重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底蕴。

文化本身就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学校文化同历史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这里所指的历史,不仅包含国家民族的历史,还包括学校的历史。从学校历史来看,一所学校,不管历史的长短,其走过的时间历程都是一笔财富,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① 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体现着学校文化的厚重和活力;校风、教风和学风,折射着学校的精神风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办学传统,则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血脉,是这个学校的精神记忆。学校文化就在传承校本文化中得以发展。学校文化的品位,正是因为历史的积淀,时间的锤炼,才具有感染力。

“学校文化传统是学校师生在教育实践中长期创造积累形成的,但是学校文化不是静态不变的,不是消极地接受前人创造的传统,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的形势创造的新的学校文化。”②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创新才有时代的积累。“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只有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保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学校精神的创新,就是要培养师生形成一种视野开阔、博大恢宏、兼容并蓄、勇于创造的治学思想、学术传统、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气”。③ 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有创新,注入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活力、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让文化底蕴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彰显学校的独特魅力。

二、强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科学与人文的合力推动的。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人文的研究对象有关人和社会一切事务。科学以物为尺度,推崇工具理性至上,追求严谨和真实;人文则以人为中心,推崇价值理性至上,追求善良和美好。有人说,假如把人类文化看作一枚硬币的话,科学与人文就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即对立又统一。从文化的层面看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科学文化的精髓是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人文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二者同源互通,共生互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不仅利于两者的发展,而且根本在于有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④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共同构成了社会整体文化,促进人的自身完善,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播,都不可偏废。科学教育对科学自身、个人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层面,以及社会、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重要价值。⑤ 它在开发人的潜能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校环境下,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主要体现在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功能、客观求实的理性精神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实现科学理性精神人格化。人文文化在促进师生员工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来看,学校内外一切活动都应是以人为中心的。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和完善人,注重师生员工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树立仁爱的伦理价值观,冷静客观地看待社会上“对物的崇拜”,形成有利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是学校人文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讲,学校文化是一种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是一种和谐的、完整的文化,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融合的文化。

三、尊重个性,和谐宽容

个性在学生的求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尊重个性,在学校教育中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长期以来好学生的标准不外乎听话、听教,在此基础上,若能学习成绩优异,则在教师眼里就完美无缺了,而有棱有角、有突出个性的学生不仅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反而被想方设法放进“熔炉”,“打磨”成标准件。因为有了这个无形的标准,所以很多学生都朝这个标准方向努力发展自己,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处于一种“听话”的状态,泯灭了自己的思维与个性。这种“只讲统一,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是“中国教育当前最大的弊端”,“这样的教育培养不出顶尖人才”。⑥

“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记差异性的教育。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公平”。⑦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学校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学生个性的张扬需要一个发展的空间,需要学校文化的宽容。“宽容的深刻含义就在于: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也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信赖的事物又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宽容,最重要的是对富有个性的人与富有个性的思想的宽容。”“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它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⑧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摈弃那种不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赋予个性教育以丰富的内涵。应该创设和谐人文环境,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回归到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灌输的客体;教师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使“失败者”不再成为学习困难者的同义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差异,接纳学生的个性,包括其个性中的不足;关注每一个学生,因学生不同的天分而教,因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佳学习期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而教。学生有多少需要,学校就提供多少服务,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和谐的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施展才华,激扬人生的沃土。这是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四、旗帜鲜明的多元化特征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差异性。多元文化是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出现与多元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所有学校都是多元的。” “多元化包括许多方面,如年龄、性别、性倾向、政治信仰、社会经济地位、、智力水平、语言和民族等方面的不同。”⑨ 学校文化之所以深邃而博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多元化特征。学校文化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融过程。在学校,不同的文化广泛交流、碰撞、借鉴、吸收,推动着学校文化的发展。

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主要表现在:(1)文化的多样性影响着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多元文化教育体现维护教育机会均等的精神;(3)学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4)推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渠道是渗透性的,“多元文化教育渗透进学校所使用的课程和教学策略,渗透于教师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互动,以及学校解释教学和学习本质的方式”。“由于多元文化教育以批判教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并将知识、反身、行动(实践)作为社会变革的基础,它因此促进了社会公正的民主原则。”⑩ 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充分考虑多元文化对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培养师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文化批判力,“警惕文化帝国主义的威胁,重构学校的文化形象,为建设一个多元共存的文化世纪作出贡献”。“不仅应该认识到外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而且更应该认识到学校内部学生群体基于性别、种族、阶层、地域等的文化多样性,从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应该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审视课程内容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从多种不同文化传统中吸收丰富的课程资源。”{11} 应该给弱势学生群体更多的关爱,推进教育机会均等,促进社会公正公平。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必然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12}。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崇尚和谐,追求和谐。

五、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

行为文化紧密相连,四位一体

学校文化是整合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从文化的层次结构上看,学校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反映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精神文化凸显学校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灵魂和生命力的作用;行为文化是师生文明素质的表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从育人的视角来看,物质文化层次侧重服务育人,制度文化层次侧重管理育人,精神文化层次侧重教书育人,行为文化层次侧重实践育人。这四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育人这个主题。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些学校往往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实际上,学校文化不是靠物质包装出来的,而是人与物相作用的结果。学校文化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应坚持“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务虚与务实”和谐统一的原则,统筹兼顾四个层面,实现学校文化整体内容的发展,包括从内核到表层、从硬件到软件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13} 学校文化需要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无声地影响师生员工的思想,形成独有的学校精神,内化为师生的性格,并最终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文化力的作用。

注释

①苏令:《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31日(5)

②{13}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8,69页

③邱伟光:《科学把握和谐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5期,第42页

④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第11页

⑤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⑥⑦张建新,薛飞:《专家指出 不讲差异是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2日(6)

⑧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89,190页

⑨⑩[美]威廉・G・坎安宁,保罗・A・科尔代罗:《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赵中建主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2,107页

篇3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教育;茶文化;共性

现如今,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健康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崇,各地区的健身会所、健身房等健身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校对体育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学校的体育教育,还是社会上的体育锻炼,都以学习体育技能、强身健体为目的,很少关注和学习体育文化。通过茶文化的融入,不仅有助于打造浓厚的体育文化学习氛围,还可以赋予体育文化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促使体育技能的传授和体育文化的传承双向发展。

1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特点

1.1茶文化的特点

我国茶文化不仅讲究外在的礼仪章法,更具有浓厚的思想文化底蕴。与英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茶文化相比,我国茶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这些个性是在长期演变和发展的历程中形成的独特标志。

1.1.1民族性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另外,不同地区的茶文化又具有不同的区域特色,符合当地的人文特点和自然环境特征。因而,我国茶文化才能根植于区域文化中,与国人心理因素融合,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

1.1.2大众性

虽然茶文化有着区域特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区域特性已经融合共生成一种文化元素,有着广阔的群众基础。比如,城市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茶室,各种各样的茶艺表演、比赛,各行业企业定期举行的茶话会等等,借助茶文化促进交流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的一种思想共识。

1.1.3个体性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相对比较完善的茶文化体系,其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理念。但是,由于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人生阅历不同,其参与茶文化活动中获得的感悟和体验也各不相同,这体现了茶文化的个体性特征。

1.2体育文化的特点

在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体育教育逐渐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转化。尽管我国的体育文化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不难发现我国体育文化是以儒家推崇的“和谐”理念为底蕴的,具有显著的民族性特征。

1.2.1聚合性

聚合性的形成遵循“兴趣———文化——参与”的发展规律。简单来讲,即某一群体人基于共同的兴趣,自愿走到一起,共同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并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引领和熏陶下,自觉、资源参与这种文化活动。以当今社会广泛流行的一个名词“驴友”为例,一群有着户外徒步旅行兴趣的人基于绿色健身和亲近大自然的共同目标,自发组织到一起,结伴旅游,这就是体育文化的聚合性效应。

1.2.2民族性

每一个国家的国民都具有一定的相同和趋同心理,所构建的文化也具有显著的民族性特征,这是民族趋同性使然。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的篮球文化展现了美国文化和美国人的价值取向,其他国家无法复制。同样,中国国足饱受关注,是因为国足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在这一民族心理的聚合作用下,中国国足形成了强大的命运共同体,并肩作战,荣辱与共。

1.2.3愉悦性

国外体育专业领域的人士一直诟病我国体育事业,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国民对待体育活动的态度太过于严肃,不懂得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随着健康理念的发展,我国新一代的体育爱好者对待体育活动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国体育文化的愉悦性逐步彰显。

2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共性

通过对茶文化和体育文化各自特点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两者存在很多的共性。我国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一直保持着“文体不分家”。“文”指的是文化,“体”指的是承载文化的载体或者表现形式。比如,中国的采茶舞、狮子舞、龙舟比赛都是文体结合的典范。以下内容秉着文体互利共生的观点,总结了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共性:

2.1共同的国民心理特征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国民心理的形成都脱离不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儒释道三家文化是精髓和核心。尽管三家文化理念各不相同,但都极为推崇“和谐”的价值观念。自古以来,我国各种文体活动在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延续着这一理念。现代体育文化中的“竞合”精神,茶文化中追求的“和”的境界都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价值观念。这一观念是中国国民共同的心理特征。

2.2易参与的群体性特征

体育文化和茶文化活动属于群体性的活动和娱乐形式,参与门槛不高,只要有时间和空间,便可以自由组织。对于体育文化活动参与者,重点不在于体育资源的多少,而在于参与者的兴趣。对于茶文化活动参与者,关注的不是茶叶的品质,而是追求品茗的过程享受。

2.3地域性特征

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各不相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文化。比如,土家人喜欢摔跤,苗族人喜欢舞狮子,赛龙舟是中国南方地区传统节日活动之一。这些活动既属于体育活动,又充满了浓重的文化色彩,而且彰显出原生态的地域色彩。

3如何将茶文化融入体育文化教育中

茶文化与体育文化一静一动,看似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文化领域,实则有着十分玄妙的内在联系。两者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规范;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观念。但是,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功效与作用并不是“自主发挥”的,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深入剖析茶文化与体育文化中蕴含的文化元素,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融合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茶文化根植到体育文化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茶文化的体验和感悟更加深刻地理解体育文化精髓。

3.1在体育文化教育中开设茶文化课程

目前,学校的体育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体育文化的缺失。社会以及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大力推进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2015年长安渭水大学举办的茶文化与体育文化融合活动,浙江普洱茶协会开设的《茶道与体育之道》等都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联系。但总体而言,大部分高校在茶文化与体育文化融合建设方面,比较滞后。笔者认为,应该把茶文化纳入体育文化教育体系中,在体育专业开设茶文化课程,重点讲茶道、茶艺以及茶文化与体育文化之间的联系。通过讲解茶道,引导学生从茶故事中领悟为人处世之道,知礼仪、懂规矩,和谐与人相处、与己相处,追求宁静致远的境界,这样学生在这个浮躁的物欲世界,便能找到一片心灵栖息之所,涤荡心灵尘垢。通过茶艺讲解,让学生学会辨茶、认水、识器、观史和知人,做一个有修养、有见识的人。通过讲解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联系,让学生明白运动过后饮茶的好处以及不同茶叶种类的健康功效。比如,绿茶可以降血脂、降血压,红茶可以利尿排便,花茶可排毒泻火,令人神清气爽。这样不同体质的人运动过后便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以及健康状况选择不同的茶品,补充水分、释放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3.2以茶文化为载体,支撑和推广体育文化

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不一定局限在教学课堂上,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传播茶文化,让学生领悟茶道和体育之道的共通之处。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校的各种体育兴趣组与茶文化协会加强交流,让两种文化互相碰撞,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茶话会的形式,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体育项目或体育事例展开讨论,达到以茶会友、以茶交流的目的。总之,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形式是开放性的,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集思广益,拓宽和丰富茶文化与体育文化融合渠道,加强二者的融合。在茶文化的支撑和启示作用下,可以赋予体育文化更深刻的内涵,更丰富的内容,从而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4结语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另外,不同地区的茶文化又具有不同的区域特色,符合当地的人文特点和自然环境特征。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与发展,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越来越受重视,甚至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大量社会实践证明,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能够发挥出最佳整合效益,让参与者在健身娱乐的同时,受到茶文化和体育文化的熏陶,树立健全的人格、健康的道德观念。因此,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挖掘茶文化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体育教育中,使体育文化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体育活动更具内涵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刘荷芳.传统茶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390.

[2]温江祥.体育教学的特征与传统茶文化的关联[J].福建茶叶,2016(7):174.

[3]王迎胜.高校体育实施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方略探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2-13.

[4]纪岩.茶理论与实践在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5(6):177-178.

篇4

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向古代医药名人如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等学习,使得“大医精诚”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教师治学严谨,学生认真刻苦,从教与学的每个环节都显示着传授医疗技术的专注,攻克疾病难关的与执着,良好学气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医学院校的专业性、创新性、时代性体现在医疗知识的传授和医疗新技术的不断攻克上,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激励着一批又一批致力于治愈人类疾苦的医学生勇攀医学巅峰。

1.2大学文化与医院文化相融合

医学院校融合高校崇尚学术和医院崇尚技术的特点,担任了教育和医疗的双重使命,既是教育的天地也是医疗的竞争之地。医院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注重医院人的素质开发,以约束与激励、规章与人情相结合为特点,以确立医院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行业文化。为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文化内涵,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增加文化氛围;积极举办一些医疗技能竞赛,增加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高校文化包容性和医院文化专业性,注重大学文化与医院文化的传承与统一。

1.3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

校园文化活动涵盖了体育、文学、武术等方面,定期举办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计算机大赛、辩论大赛等多种文化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课堂所学医学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来,学临床医学的学生进社区为群众免费体检,学预防医学的学生走进农村做疾病预防的宣传,学护理的学生义务为敬老院的老人护理,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环境文化促进人文教育

2.1精神文化建设发展快速且相对落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已深入学校的文化理念中,也成为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精神文化是学校隐形文化,是文化的凝聚。医学生思想纯净,理想高远,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多数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对他人具有同情心,对社会充满正义感,对民族充满感情,对国家充满激情。医学文化独具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和“大医精诚”的文化理念。尽管医学模式已经向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高等医学院校仍以传授医学知识为主,对医学生人文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医学院校重视科研,忽视文化建设,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医学的人文性质,不仅取决于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学科,不仅取决于医学发展的需要催生了一系列医学人文学科,而且更重要的是,医学自身永远充满着、包含着人性。当我国医学院校放任专业教学乃至职业培训压倒一切,这样塑造出来的人,不能说没有专业知识,但就文化修养而言,却很可能是一群极端自私、蒙昧用至野蛮的新生代。

2.2环境文化建设特色鲜明且有待凝练

环境文化凝聚着社会、历史、地域、民族等系列信息,集中反映高校文化价值观念,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支撑。走进校园,往往给人的第一印象体现在建筑风格、群体设计、环境设施等凝固的物质外壳上。有的校园葡萄长廊很美丽,有的教学楼体现民族特色,有的花园是苏联的旧式风格,让大家感觉到浓厚的民族特色。不过,建筑群体相对缺乏医学专业的文化特征,还没有完全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医学文化氛围。设计规划也有不足之处,医学院校占地面积有限,建筑面积超过绿化容积率,体育场的建设略显不足。

2.3制度文化建设初显规模且整合不够

医学院校的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前者由专职教师讲授,后者由附属医院临床医生讲授。理论性和临床实践性教师相结合,突出医学院校的专业特色。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呈现立体型,来自祖国各地的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融合。高校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双方世界观、人生观和创新性、批判性构成了医学院校特色文化。但教师队伍有待完善,理科性质的院校,逻辑思维很强,理性知识丰富,人文气息相对薄弱,传统文化的土壤相当匮乏。医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校强调培养实用型、操作型人才,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对人文课程的考试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等重视不够。

3凝聚地域优势,彰显民族特色

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灵魂,也是大学的核心文化。没有文化特色不会培育出医技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准确把握当前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机遇,找到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是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

3.1凝神聚力,形成蓬勃向上的精神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千年底蕴,加强人文道德素质修养,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医文化为依托,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文化教育之路。医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其实质是在医学科学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而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中又要体现科学。

3.1.1加强医德文化

加强“大医精诚”文化教育,增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整合医学人文专业课程,优化现代医学教学模式,改变医学生的“唯科学至上、为技术至高”的传统观念,提倡自然与社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直接在课堂上接受文化熏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医学史学习,医学史是医学学科体系的基础和桥梁。作为桥梁,医学史不仅是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也是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学的桥梁,还是从过去到未来的桥梁。没有医学史对医学人和医学历史、医学文化、医学思想的考察,医学便会成为无根无本的浮萍,必将在虚无中飘荡。加强网络文化教育,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利用网络来开展医德教育可以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可以使医学生在闲暇之余接受教育,可以开办“大医精诚”、“医学人文”、“医道天心”等以医德教育为主的网站和版块,让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交流。

3.1.2提升行为文化

一年一度的开学典礼每一名医学新生都要庄严地举起紧握的右手,宣誓医学生誓词,当洪亮激昂的声音回荡在礼堂上空时,每一个参会者的灵魂在这一刻都受到了洗礼,这将为他一生的拼搏注入无尽的动力,起到了代代相传历久弥珍的效果。加强历史的传承,宣扬医学名人事迹,构建文化长廊,校史馆,人体解剖展室,标本馆等教育文化实体,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情感具有潜移默化地作用,深深体会医学文化的渊博,督促我们修身立德。每一所高校都会在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文化底蕴,形成本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等一系列独特的文化内涵,能够传递真朴、仁爱和奉献,蕴涵医学生行为精神。

3.1.3深入实践文化

加强实践教学,“以学生为本”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校园实践的爱心捐助、学生社团、集体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独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广阔空间。加强校园社团活动,开展融医学教育、传统文化、临床技能、信息科技、知识竞猜、文娱表演于一体的各类文化活动,充分树立当代医学生知识性、创新性、艺术性的典范,使学生个性及能力得到充分的张扬和锻炼。

3.2彰显民族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环境文化

医学院校大力加强环境文化建设,促进医德教育,凸显文化环境,需要融合校园文化与医院文化,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专业性和创新性。因此,应该加强外部环境文化建设,构建标志性建筑,彰显医学人文理念。不仅需要图书馆馆藏丰富,教室宽敞明亮,实验室设备齐全,给学生充分施展才智的空间;体育馆设施现代化并随时开放,学生健身设备一应俱全,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有氧”空间;更重要的是医学院校应该注重医学文化氛围的渲染。建议通过建立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物,组建校史馆、标本馆、民族馆等各类科普基地,彰显地方民族特色,体现“大医精诚”人文精神。

3.3凸显现代文化,搭建充满人文理念的制度文化

大学制度文化是运用科学的顶层设计,为学校将精神理念层面描绘的远景蓝图转变为现实场景提供了制度保障。规范化、科学化的制度设计为管理创新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加强主体人群的整合,优化师生结构,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提升学术水平。首先,增强激励机制建设。扩大人文学科教师队伍,增加配置名额,人事制度安排与教学制度相结合,立足本校特色,留住高等人才,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建立医学人文研究机构,聘请一些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为我们传授教育经验。其次,优化学生均衡制度。新疆医学院校应发挥西部区域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在国家大力支持西部高校的同时,提供优厚的政策条件,加大全国范围招生。比如:减免学费、发放补助金、提高奖学金额度、扩大奖学金范围等吸引内地学生报告新疆医学院校,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再者,加强保障文化发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医学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加大人文学科课程比例,减少非必需专业课程,应把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融入教学中,实现自然与人文有机融合,培养全面医学人才。

篇5

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对这方面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于语文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

(一)传承传统文化是弥补学生素养缺失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实用经济思潮对传统文明的冲击,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宣传的缺失,学校教育过早地进行“理、化、数”的禁锢,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不足,家庭在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上的忽视等等,都是造成目前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完善,当前学生普遍正义感、责任感淡化,道德修养不足。不少学生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修养,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谦虚等基本文明方面表现欠佳。

(二)传承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然要求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应该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课标强调,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明确指出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背负着一个不可回避的使命,那就是首先成为传统文化的拥趸和实践者,进而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地散播到学校、学区,甚至是社区,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互促互进。

(三)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内在一致性是促进二者相长的必然选择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在内在追求上,都存在着天然的、有机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决定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联系的图例示范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与新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一致;二是语文教育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同时又可以反哺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内容,扩大文化影响力。

二、精选传统文化载体,构建适宜时代需要、学生特点的语文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举凡国学典籍、戏剧曲艺、建筑设计、饮食医药、天文历法等,艺术种类繁多,必须加以取舍,选取最能适合社会发展特点与易于学生接受的传统文化载体。为此,在选择这些载体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一是与语文教育联系紧密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必须具有语文味,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绝不能是遥不可及的文化的空中楼阁。

二是让学生喜闻乐见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保证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效性。

三是便于课堂和课外开展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必须适合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或者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要为文化而文化,而应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相得益彰。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注重国学经典诵读

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最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次。朱自清先生说过:“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读四大名著,感历史人生;品《论语》《孟子》《道德经》之为学,可以深化对文学经典、国学精粹的认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感受传统文化深刻内涵。比如,《论语》中提到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并不是常人所解释的,学得好就去做官,学得好就是为了做官。反而应该看到这两句的并列关系,是说做官做得好就要学习,学习好了就自然懂得做官了。这样仔细解读就有了正本清源的效果。再比如《论语》中讲“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这些都是“自我觉醒和自我认识”的提示,告诉我们要成为高度的自觉者,谨慎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忠实对自己的了解,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学会用仁、礼对待别人,成为仁爱之人。这些道理在物欲横流、浮躁喧嚣的世界里正是自我修心的良方。

(二)要识琴中趣,还劳弦上声——注重传统艺术品鉴

古书讲到“琴道”时常说,陶渊明静坐,膝上常抚一无弦无徽之琴,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意思是只要参透琴的意境,何必拨动琴弦,令其发出声音呢。陶渊明说的或许是人们在精神世界里应该保有的一份独立与清净,不管会不会抚弹高雅的古琴,都应该有所怀抱。让学生泛知古琴、古筝之基本常识,享受现场表演,更能在自己拙笨而真挚的拨弦声中荡涤心灵,真正地劳弦上之声,更识琴中之趣啊!书法高居中华传统艺术之冠,生息发展历经千年而不衰,它禀承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体现了儒家的“中庸” “中和”思想。古人云,中和之极归于平淡,大和之美方臻大道之境。连法国总统都盛赞“中国书法艺中之艺”。语文教师应该将书法训练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掌握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的执笔基本,横平竖直、重心平稳的结构要领,亲历书法世界中的“正”“清”“和”,贯通人生与书写中和谐在矛盾中化解的对应关系,彻悟现实中清静无为的精神幻化为书法中虚实、布白的似无还有的审美志趣。

三、采取有效策略,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互促互进

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感人至深的传统艺术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语文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因此,语文教育必须彻底摒弃呆板、单一的灌输、填鸭方式,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渗透,在理念上要大力提倡,在方法上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切实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互动。

(一)诵读经典,知书识礼

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先割除重理轻文或者只学、只考、只闻读书声的办学理念。将人文素质这个全方位的大课程融入到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教室、课堂、黑板、宣传栏等阵地,将国学经典融入其中;我们可以适当地组织相关的美学美文欣赏与诵读的比赛;我们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引导家长们重视孩子们的国学教育。如果能坚持营造儒雅轻松的诵读氛围,就有理由相信学生们在诵读经典美文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比较全面地掌握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爱家、道德、伦理、尊老爱幼……等一系列塑造人文素质的重要思想。当然,熏陶积累不应是被动的无思考的诵读,而是强调有理解、有分析、有比较、有批评地自我建构。人文素养的塑造也不能仅仅靠单纯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来解决,更需要在重视传统文化的整体社会风气中慢慢熏陶养成。

(二)书写经典,怡情养性

笔者认为,书法是素质教育天然的载体。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书法教育的潜在因素,穿插一些历代书法名家学书的故事,适时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书法的兴趣。中华书法禀承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中和”思想,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到书法艺术中的哲学内涵,比如礼让、向上、和谐等等精神志趣,从被动接受到自觉修得,通过感受汉字去了解、体验民族的文化、思想、情感与民族精神。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和书法一样怡情养性的艺术品类还有很多,譬如古琴、古筝等等。

(三)静态文物,动态体验

篇6

(一)传统的道德感需要继承

中国戏曲历史若从西汉时期的百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它包含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是中国千百年历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它根植于民间乡土,与人民群众感情深厚。而正如历史学者、文艺评论家解玺璋所说:“道德感,就是中国戏曲的价值理念。传统中国人的道德,不是在学校里上政治课培养出来的,都是在听戏听出来的,都是从剧场里慢慢熏陶出来的。中国戏曲里边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都有。”可以说戏曲不单只是一种表演形式,而是有着更为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甚至承载着中华传统文明的传播责任。

(二)传统形式需要发展和创新

当下的社会娱乐休闲方式太多,分散了人们对戏曲这种传统娱乐方式的注意力,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几乎很少接触戏曲。虽然戏曲舞台简陋,不如明星演唱会的激情四射或大型晚会的隆重大气,但就因为其简陋和鲜有道具才更能让人注重于演员的表演和剧情,充满了想象空间。传统戏曲声腔繁多,剧目数以万计,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段、美学特征、以及灿若群星的艺术家,它是华夏多样化的文化文明审美观念的集合。我们没有理由去舍弃这块瑰宝,更应该在当下逐渐消亡的趋势下保护和发展这门艺术。当下的流行音乐中也会加入戏曲元素,如周杰伦在《霍元甲》中有的片段以京剧的青衣唱腔演绎,而陶喆的《苏三说》用到了京剧《苏三起解》的旋律等,还有一些歌词创作会借鉴戏曲剧目的念白。这些都说明传统戏曲在当代社会娱乐中还是有地位和价值的,戏曲艺术丰富了流行歌曲的文化意蕴,这是不同艺术的相互碰撞与切磋融合。所以社会在发展变迁,传统戏曲也需要与时俱进,要有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一味墨守成规只会继续衰退,必须面向现实生活,开出时代的“新花”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二、传统戏曲对社会的价值

(一)提高个人文化品位

历史上的文人骚客多寄情于梨园,而他们编写的剧目都暗含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爱国情感等,这也就是戏曲剧本的文学性质。戏曲艺术表演有着独特的美感,演员在舞台上三两步便走遍天下,七八人即是千军万马,它用虚拟化、程式化的表演形式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故事情节、表达思想感情,它的程式、语言、旋律遵循着美学原则和精神内核,这种抽象、写意的表演耐人寻味,这便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表演的核心。它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观赏戏曲艺术可以领悟传统文化底蕴、提升人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丰富校园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十分重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艺术它包含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哲理思想等构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2011年10月29日国家京剧院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进行了“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演出,让在场的五千余师生们享受到一场精彩绝伦的京剧文化视听盛宴,感受到了国粹艺术的非凡魅力。这种戏曲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在全国各地高校都有展开,能够普及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让学生了解世界艺术经典进而更加热爱中华文化,这对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中华文化、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

传统戏曲融合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思想,反应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价值观有着宣扬和教化的功能。古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中说:“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也。”是说戏剧有劝善惩恶的作用,这就像儒家提倡礼乐教化一样。当然,戏曲剧目中也有迷信、封建等落后低俗的内容存在,这就需要继承者“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优秀向上的戏曲剧目广泛传播。也需要创作者创作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好戏,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7

中国戏曲历史若从西汉时期的百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它包含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是中国千百年历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它根植于民间乡土,与人民群众感情深厚。而正如历史学者、文艺评论家解玺璋所说:“道德感,就是中国戏曲的价值理念。传统中国人的道德,不是在学校里上政治课培养出来的,都是在听戏听出来的,都是从剧场里慢慢熏陶出来的。中国戏曲里边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都有。”可以说戏曲不单只是一种表演形式,而是有着更为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甚至承载着中华传统文明的传播责任。

(二)传统形式需要发展和创新

当下的社会娱乐休闲方式太多,分散了人们对戏曲这种传统娱乐方式的注意力,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几乎很少接触戏曲。虽然戏曲舞台简陋,不如明星演唱会的激情四射或大型晚会的隆重大气,但就因为其简陋和鲜有道具才更能让人注重于演员的表演和剧情,充满了想象空间。传统戏曲声腔繁多,剧目数以万计,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段、美学特征、以及灿若群星的艺术家,它是华夏多样化的文化文明审美观念的集合。我们没有理由去舍弃这块瑰宝,更应该在当下逐渐消亡的趋势下保护和发展这门艺术。当下的流行音乐中也会加入戏曲元素,如周杰伦在《霍元甲》中有的片段以京剧的青衣唱腔演绎,而陶喆的《苏三说》用到了京剧《苏三起解》的旋律等,还有一些歌词创作会借鉴戏曲剧目的念白。这些都说明传统戏曲在当代社会娱乐中还是有地位和价值的,戏曲艺术丰富了流行歌曲的文化意蕴,这是不同艺术的相互碰撞与切磋融合。所以社会在发展变迁,传统戏曲也需要与时俱进,要有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一味墨守成规只会继续衰退,必须面向现实生活,开出时代的“新花”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二、传统戏曲对社会的价值

(一)提高个人文化品位

历史上的文人骚客多寄情于梨园,而他们编写的剧目都暗含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爱国情感等,这也就是戏曲剧本的文学性质。戏曲艺术表演有着独特的美感,演员在舞台上三两步便走遍天下,七八人即是千军万马,它用虚拟化、程式化的表演形式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故事情节、表达思想感情,它的程式、语言、旋律遵循着美学原则和精神内核,这种抽象、写意的表演耐人寻味,这便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表演的核心。它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观赏戏曲艺术可以领悟传统文化底蕴、提升人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丰富校园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十分重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艺术它包含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哲理思想等构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2011年10月29日国家京剧院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进行了“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演出,让在场的五千余师生们享受到一场精彩绝伦的京剧文化视听盛宴,感受到了国粹艺术的非凡魅力。这种戏曲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在全国各地高校都有展开,能够普及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让学生了解世界艺术经典进而更加热爱中华文化,这对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中华文化、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

传统戏曲融合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思想,反应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价值观有着宣扬和教化的功能。古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中说:“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也。”是说戏剧有劝善惩恶的作用,这就像儒家提倡礼乐教化一样。当然,戏曲剧目中也有迷信、封建等落后低俗的内容存在,这就需要继承者“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优秀向上的戏曲剧目广泛传播。也需要创作者创作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好戏,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 互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集团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因此,可以构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模式,吸收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的精华,来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传播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可行性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可行性是由于二者在许多方面具有内在统一性。

1、从内容来看。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其核心内容为各种价值观和具体化的规范,它对人的影响既包括知识素养方面,也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规范教育。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包含了大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二者在内容上是高度契合的。

2、从功能来看。文化虽然是为人类所创造的,但它反过来却有塑造人、培养人的功能。从根本上说,人类所受的教育,也就是文化的教育。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无可厚非的。例如,儒家学派主张的“仁爱”与“忠孝”,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对人们培养爱心与忠厚孝顺的品格有深远的教育意义。而这些恰恰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之义。因此,从育人的功能上来,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3、从目标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常见的就是关于培养理想的人的观念,比如对君子人格的崇尚与培养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之一,理想的君子具有贵和尚中、厚德载物、温良恭俭的优秀品质。再如,儒家文化倡导以人为本,注重人格修养和人文精神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这些都和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本一致。

4、从价值取向看。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关注社会政治和现实人生,对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最为鲜明、持久的传统之一。例如,《大学》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善”就是说做治国安邦的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并尊重民意,永无止境地追求至善至美。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培养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是统一的。

二、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重要性

1、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思想政治教育会更具实效性。第一,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社会学家、思想家爱弥尔・涂尔干曾指出:“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把现实社会变成与传统毫无相关的白纸之上的。”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并在实践中提升其文化品位。第二,传统文化能为思想政治提供可行的教育方法。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方法上强调内省性、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肯定主体自觉,这些都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者值得思考的。第三,能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和吸引力。中国传统文化来源于实践,它之所以经久不衰,也说明它容易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音乐、诗词等有形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切入点,这样既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单调枯燥的问题,又能吸引人们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所提倡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2、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传播工具,中国传统文化能得到更为广泛的弘扬。第一,能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形式也多样,包括理论灌输、实践锻炼、自我教育、咨询辅导。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用于视野和内容如此开阔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对人们的知识结构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同时能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欣赏力以及认同感。第二,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西方多元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使当今青年一代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呈现欠缺的状态,如何更好地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教育者该思考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政治文化、伦理文化的传播过程。若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工具,中国传统文化便能从多种渠道和途径得到间接的宣传与弘扬,这也将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三、对如何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的建议

1、从理论来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优秀的精华,但也不免会有不值得现代社会推崇的地方。比如,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束缚人们的思想已然不再适合现在社会。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中的精华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第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因此,传统文化中是有大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仔细研读中国经典著作,找出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利的部分。第三,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兼具政治性与文化性,要求我们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同时,也应该自觉遵循文化教育的规律,注重不断拓展文化资源、充实文化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身就吸借鉴了教育学、伦理学等知识,因此关注其文化价值不仅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文化涵养。

2、从实践来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要素,将教育内容渗透到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社会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如举办中国传统文化作品展、参观革命老区等,都能在历史文化气息里起到教育人的作用。第二,充分利用网络,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当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桥梁,可以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建立具有文化气息的红色网站、组织人们在论坛里讨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及意见、在网络上进行有奖知识竞猜等,这样就会有效地将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的内容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中。第三,政府、社会、学校要共同发挥作用,把弘扬传统文化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能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篇9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本文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1.有利于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说话不文明,遵守校规校纪差,缺乏自律自强,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综合素质亟待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资源,比如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遵循的是“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和“以义制利”,始终将“义”放在“利”的前面,甚至是要舍“利”取“义”;这些育人文化和处世文化等是其他任何文化都不能比拟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精髓融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接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中汲取营养,学会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理性、情感及意志。学会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工程。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生活条件优越,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长大,多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缺失,因此在处理社会关系及人际关系时常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因此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就至关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有益的借鉴。比如儒家思想中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些对于培养高职学生自律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3.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对于大部分高职大学生来说,相比于专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处在一个边缘的地位。高职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到相应的学分,加上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不能认真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程吸引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能有效发挥,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原本相对枯燥单一的理论课程充满生机活力,鲜活的案例也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能力。此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中,有效的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也有效地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双重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着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

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要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社会价值观念多样,高职院校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同样也面临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此情形下,教师更应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夯实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才能恰当的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真正起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作用。

2.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坚持传统文化进课堂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失是一个良好的途径。其实,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本身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互融合的一面。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针对大一年级学生,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等,这些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很多的体现,孟子所说:“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就是教导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也要努力做好当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根据学生的实际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积极引导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不断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校园建设中来,在硬件建设上,教学楼等建筑的设计融入中国传统优秀的元素;同时还可以将中国古代优秀的科学家、思想家的雕塑摆放在校园中,并配上简单的介绍,软件方面,还可以将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标语和图片悬挂在教室以及寝室内,使学生能够时刻处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

另一方面,在组织学生活动中,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比如可以利用一些重要的节日,例如端午节等,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介绍和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经典诵读等活动,促使学生加强对经典书籍的学习与阅读,汲取优秀文化作品中的营养,有利于学生加强自身的修养。此外,还可以邀请国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4.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相对于理论学习而言,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更加直观。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借助社会实践来进行,比如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各类具有人文底蕴的景点、博物馆、纪念馆等等场所进行参观,还可以与这些场馆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中国传统的节假日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活动,播放一些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如皮影戏等,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主动性。

5.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网络上信息冗杂,各种负面消息和糟粕的存在,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有着不良的影响。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大学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要内容,以网络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传播,建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专门网站,让学生能够在网络的环境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通过微博、博客以及微信等,一些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经典文化小问答、成语故事小常识等,向他们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学生交流,解答疑惑,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着积极的意义。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合点,进而能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威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许武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东大学,2012.

[4]李奕.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路径研究[J].理论前沿,2014(11).

篇10

1.引言

从三皇五帝始,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世人皆知。中国文化的人文意蕴,源远流长,就是说,只要有人,有文明,就有人文。中国人文精神的宗旨,是对于生命的关怀。宋明理学家把孔子所说的“仁”诠释为生命之源:“仁者,生生之德。”生生便是中国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血脉。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学问。在现代意义上,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

2.人文奥运的源头、内涵、灵魂与特点

2.1人文奥运的源头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发祥地――古希腊,其崇高的理想和丰富多彩的竞赛方式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奥运会的优胜者被视为善与美的典范而受到人们的崇拜。人文主义者以各种形式赞扬人的伟大和尊严,重视人精神和肉体的全面发展,这种极富人文色彩的体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源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在恢复古代奥运会最美好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活动,并赋予时代感的基础上创立的。奥林匹克运动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人文精神的基础与内核。

2.2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

首先,什么是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本”;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它关注人,热爱人,提升人;人文奥运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民间关怀,它是百姓的奥运、生活的奥运,是以民为本的奥运;人文奥运是对奥林匹克生活哲学的展开与发展;中国古老文化历经五千余年,是世界上惟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化的瑰宝;人文奥运,是世界文化进行交流的盛节;人文奥运的内涵中还必然地包含着教育的深刻内容。

2.3人文奥运的灵魂

和谐思想,对中国、对世界、对奥林匹克运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重要的资源性价值。和谐是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最佳结合点;中国是最有资格谈和谐的国家之一,因为自古以来,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先民追求的目标,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传统文化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统,为我们提供了深厚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

2.4奥运会的特点及重要性

2.4.1奥运会的特点

广泛的国际性;全新的现代体育;追求男女平等;全人类的体育庆典;体系完整的现代组织机构;促进世界和平。

2.4.2奥运会的重要性

它是超越体育的使者,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奥委会提出促进世界和平的提案,向全世界表明,奥林匹克运动以“为建成一个更加美好的和平的社会”为宗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比联合国还大的是奥林匹克大家庭,目前,得到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的国家(地区)奥委会有200个,其中非洲54个、欧洲48个、亚洲43个、美洲42个、大洋洲13个,它是文化与教育的杰出传播者。

2.5人文奥运精神在高校的现状

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精神缺失状况严重;体育教师人文知识缺乏;大学生上体育课不用“脑子”;人文精神的缺损正在向成年人的竞技体育延伸和扩散。

3.人文奥运精神在高校的发展

3.1人文奥运创新理念

“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最为核心的理念。奥林匹克主义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正如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所指出的: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3.2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学人性化

很多教师认为,“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在体育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品德与人格的完善,潜能和特长的开发,创造性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对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切实可行,也势在必行。

3.3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的互动关系

3.3.1实现人的价值是教育的目标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没有人文精神,教育就没有灵魂,就是徒有其表的教育。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归结为一点,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而且失落得相当全面。

3.3.2.教师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师人文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既包括教师的人格修养、精神世界,又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文内容,包括教育的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手段。

3.4教师人文教育的途径

中华民族的以人为本精神,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中“公开、公平、公正”的平等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激励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应从打造育人理念开始;高校教育应体现人文与科学精神相融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人文知识的教育;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手段应人文化。

4.结语

总的说来,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有人文,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奥林匹克运动强调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调过硬的技术和水平,这就是实事求是精神。现在,奥林匹克几乎调动了人文精神的所有资源,所以,高校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给学生以人文关怀,激励学生实现人文价值,从而使人文奥运在体育环境、社会环境和运动环境中得到完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孙葆丽.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04).

篇11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远历史,在这历史的星河中不断发生着巨大变迁,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凝聚着无数祖先前辈的智慧与经验,传统的乡土文化便是经由不断地演变、不断地传承而发展至今的,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是自然与人类的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对于人们人格的熏陶和情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将乡土文化资源充分的利用,与小学美术教学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一、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一)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

美术作为一门优雅的艺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操以及热爱生活的态度等,激发人们的灵感,让人们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将美与情感同时结合并且表现出来,它高于生活,但同时它也源于生活。传统的乡土文化资源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其中包括建筑、饮食、手工等多方位的元素,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乡土资源,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利用身边简单朴实的素材,激发无限的想象空间,将现代与传统跨时代的联系起来。

(二)对小学美术教学产生的意义

陈旧的、局限的教学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小学美术教学,趋于改变或者逐步接近淘汰的边缘,小学美术教学不是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是要大胆使用强烈的色彩来表达内心情感,敢于挑战创新不受制约,敢于质疑权威。怎样的合理取材,巧妙地将自然与艺术、人文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就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乡土文化,就地取材,科学有效的使用本地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保护的作用,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内涵的契机。

(三)乡土文化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国家”没有国哪有家,经济全球化,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取代陈旧的生产生活工具,在生活不断方便、进步的今天,我们得到了很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城市的现代化,农村的城市化。人类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变迁,逐渐对土地、对自然失去了原有的热爱,对家乡的认识也逐渐变淡,正向我国拥有众多民族一样,每个地区都有其特色的地区文化,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对民族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家乡的眷恋,对于民族的归属,乡土文化不仅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同时也是民族传承的钥匙。

二、对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合的建议

(一)小学美术教学课程的改革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乡土文化,这是历史年代的沉积,现在的教育属于“全国化”教育,忽视了原本属于该地区的特色文化,每个地区的地区差异,教师应当在新时期课改的条件下改变对于陈旧的传统课本的依赖,将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使其内容更加的丰富化、多元化,将教学的课程架构不断地完善,也可以引进吸收其他地区的乡土文化,将其带入到课堂当中。与此同时也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发的投入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之中,也可以让学生合作调查,共同探寻,让学生得到锻炼,也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实践不仅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除了检验真理以外,还是知识探索的重要途径,在课本教学之外,实践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乡土文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手工艺品的制造,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也可以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所,与传统的手工艺人或者老一辈的艺术家交流沟通,吸收经验,开阔视野,也可以让学生组织小队,搜集传统的民间故事和趣事,在课堂上用画画的方式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体验、观察、想象来绘制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探知欲和积极性。

(三)以“学”为本

美术教学的重点在于育人,以“学”为本的“学”指的并不仅仅是学习,还包含了学生。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地,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要求学生学会美术,而是要从“心”出发,立足学生的根本,要让学生喜欢美术,喜欢接近自然,愿意去了解乡土文化,不是将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部利用,更多的还是要筛选适合学生的,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灵活多变的将美术与乡土文化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愿意去探索、发现乡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这期间放飞心灵,得到升华。

三、结语

乡土文化浓缩的是无数先辈的生活印记,蕴含着祖先的智慧以及民族的灵魂,乡土文化资源应当受到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在小学美术这道美味珍秀中只有不断地交织不断地融合,才能让小学美术教学更加的美味,让学生体验到博大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小学美术教学充分融合乡土文化资源,并在其中得到活力与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