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09:29: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考化学原子质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A.金Au>银Ag>铜Cu
B.钾K>钙Ca>钠Na
C.锌Zn>铁Fe>汞Hg
D.铝Al>镁Mg >锌Zn
考点: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对应名称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答案:B。
说明:对于元素符号的书写,除了“一大二小”的规则外还要熟记常见元素的符号,尤其是近音名称(如铝与氯,汞容易误写为贡等)更要特殊记忆,这些也常常成为中考的考点。
考点2元素符号的微观及宏观意义(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分)
例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A.Al B.N2C.ClD.H
考点:元素符号的含义。
答案:A。
说明:元素符号的含义有两个,(1)表示元素;(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不要忘记,像金属等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元素符号还能表示其化学式。
考点3 元素的存在(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分)
例3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予以补充,这里的“钙、铁、锌、硒”是指()。
A.原子 B.分子C.元素D.单质
考点: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答案:C。
说明: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1)游离态(存在于单质中);(2)化合态(存在于化合物中)。
考点 4相对原子质量(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分)
例4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A.32m B.2m C.mD.不能确定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式。
答案:B。
说明: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求解有两种方法,(1)定义式;(2)近似式,即质子数+中子数。中考中常会将这一内容与原子内部结构结合起来考查。
考点5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为2~3分)
例5 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X
B.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4
C.金刚石中含有该原子
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考点: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相关知识。
答案:C。
说明: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知识常结合出现,成为中考中的热点。
考点6元素周期表(多以选择、填空、探究形式出现,分值为2~4分)
例6磷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中,磷元素的某些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5
B.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C.元素符号为P
D.属于金属元素
考点: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答案:D。
说明: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学习中要注意其各部分的含义,为体现这一工具的作用,中考对此内容的考查逐年加强。
考点7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为2~6分)
例7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氧化铝A12O3 B.氢氧化钾KOH
C.氯化钙CaCl D.硝酸HNO3
考点: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的书写。
答案:C。
说明:对于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的考查,近几年来主要有两个命题方向,(1)与具体物质的俗名相结合;(2)由已知元素(常常给出元素的化合价)组合、书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式。
考点8通过化学式求某元素的化合价(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分)
例8冲洗照片时,须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0 B.+2 C.+4D.+6
考点:对化学式的意义的理解。
答案:B。
说明:由特定的化学式求某一元素的化合价已成为中考的必考内容,近年来常结合一些新信息进行考查。解决这类问题要抓住关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考点9 化学式的含义(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约为2分)
例9甲醛(CH2O)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醛由C、H、O3种元素组成
B.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C.一个甲醛分子含有4个原子
D.甲醛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是1∶2∶1
考点:化学式中的相关信息。
答案:B。
说明:结合化学式的意义,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此知识点亦可设计成开放性试题进行考查。
考点10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为2~4分)
例10下列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B.2HC.H2 D.2H2
考点: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答案:B。
说明:化学符号中数字所处的位置主要有4种,位置不同,意义不同,提供的信息也不同。数字在符号前,表示粒子的个数,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前的数字分别表示原子、分子、离子的个数。数字位于符号正上方,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字位于符号右上角,表示粒子所带电荷数。数字位于符号右下角,表示每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
考点11相对分子质量(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为2~3分)
例11 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是阿昔洛韦(化学式为C8H11N5O3)。下列有关阿昔洛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昔洛韦属于有机化合物
B.阿昔洛韦中C、H、N、O 4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11∶5∶3
C.阿昔洛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5
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考点: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答案:B。
说明: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是关于化学式的最基本的计算。
考点12粒子的微观示意图(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为2~4分)
例12下图为氧化汞受热分解时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根据以上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图示中可发现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
考点:宏观概念与微观粒子的结合。
答案:2HgO2Hg+O2;分子、原子。
说明:化学用语与微观示意图结合的考查方式,在近几年各地中考中常常涉及,应对化学反应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多多了解。
考点1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分值为2~4分)
例13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氢氧化钠:2NaCl+2H2O 2NaOH+Cl2+H2。因饱和食盐水中混有一定量的NH4Cl,在电解时会引起爆炸。为除去NH4Cl,工业上常利用电解后的碱性废液、Cl2与NH4Cl反应(其中Cl2与NH4Cl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使NH4Cl转化成N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说出此方法的优点之一。
1.题干所给信息往往是学生未曾学过的新知识或是新情境。
2.题中信息具有启发性,可以加以充分利用。
3.解答问题时,要从新信息中抽象出来新知识和新规律并将之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二、信息给予题的基本形式:题干(叙述部分)+若干简短问题
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它可以是对某一实验、生活现象或工业过程的描述,也可以是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化学反应)或一系列物质间相互关系的描述。因此,它的作用是说明已知的条件、提供基础知识或为解决问题铺设台阶。
问题部分往往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一种是借助你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情境问题,或借助你已具有的能力去获得新的知识并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常以连环式、渐进式、并行式或综合式的结构关系形成系列,构成对主题的比较完整的研究。问题部分的形式较多的是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得出某一化学反应新规律,得出已知物质的未知性质或未知物质的相关性质等新知识,或进行一些与情境相关的计算等,也有一些题目出现了与评价或设计相联系的新题型。
三、解答信息给予题的一般过程
1.阅读理解要求认真审题,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的有用信息。
2.分析所给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3.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类比推理,将分析所得的信息概括出新知识或新方法。
四、2013年中考金题传真
1.(2013年泉州中考)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通过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种类,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的本质。
:A.由反应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
B.由反应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变化,故B错误;
C.由图中可知,该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故C错误;
D.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有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充分理解“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2013年咸宁中考)如图,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
C.当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时为原子,由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34=2+8+18+x,x=6,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对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3.(2013年黄冈中考)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B.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 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D.钇原子的中子数为39: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钇,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而不是中子数为39,故选项说法错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通过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4.(2013年株洲中考)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⑤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⑤D.②④
:应用各知识点的概念,理解概念间的关系,结合图示所提供的关系意义,分析相关的选项从而判断正确与否。从物质分类的知识可知物质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化合物与单质,化合物中又可分为酸碱盐及氧化物等;从元素的分类看,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从反应类型看,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物质按含有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并列关系;②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是包含关系;③纯净物按元素的含有情况可分为化合物与单质,故是并列关系;④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因此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⑤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包含关系。
故选D。
:此题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考查,把握好概念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此题应属基础知识考查题。
5.(2013年连云港中考)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中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并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 100%分析解答;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结合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D.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结合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描述错误;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甲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与降温前相等,从图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描述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溶剂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正确;
D.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正确。
故选AB。
: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对溶液温度的影响,并能结合图示分析和解答问题,要据题意和选项细心解答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6.(2013年眉山中考)如图是用回收废料来制取铜,同时制取FeSO4・7H2O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操作Ⅰ、Ⅱ、Ⅲ都是过滤
B.操作Ⅳ为蒸发结晶
C.固体B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H2SO4FeSO4+ H2
D.溶液A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SO4+ 2Fe3Cu + Fe2(SO4)3
:A.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B.蒸发结晶可以从溶液中获得晶体;C.铁能和稀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D.铁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A.操作Ⅰ、Ⅱ、Ⅲ都是过滤,操作Ⅰ是通过过滤把硫酸铜溶液和不溶性的杂质分离,操作Ⅱ是通过过滤把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过量的铁分离,操作Ⅲ是通过过滤把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分离。正确。
B.操作Ⅳ为蒸发结晶,通过蒸发可以得到FeSO4・7H2O。正确。
C.固体B中,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铁能和稀硫酸反应,铁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正确。
该定律的研究对象是化学变化,对于其他变化(如物理变化)所表现的规律不能用这一定律进行解释。所有的化学变化均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理解质量守恒
该定律研究的是质量的守恒,而不是其他物质的量(如体积)守恒。
我们知道,物质的质量可以相加减,而气体的体积不能相加减(因分子之间有间隔)。
3.理解参加化学反应
定理中所指的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是指发生反应的那部分物质,未发生反应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不能计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中,否则求得的生成物的总质量会比实际值大。如3g碳在10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不是13g,而是11g,因为碳和氧气化合时,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32=3∶8,即与3g碳反应时,有8g氧气参加了反应,其中的2g氧气未参加反应。
4.理解质量总和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否则就会得出质量不守恒的结论。
5.理解守恒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此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没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6.抓住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
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可归纳如下。
01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各地中考的热点。综观近年来的各地中考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一、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例1发射“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所用的燃料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3R + 2CO2 + 4H2O,则R的化学式为( )。
A.N2 B.NO C.NO2 D.N2H4
解析: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因为化学反应前有2个C,8个H,6个N,8个O,反应后有2个C,8个H,8个O,所以3R中应有6个N,故R的化学式为N2。故选A。
二、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26g铝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 )。
A.小于6g B.等于6g
C.大于6g D.无法确定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铝的质量,因此,6g铝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一定大于6g。故选C。
三、求物质的质量比
例3有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只生成30gD。若增加10g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
A.3∶2 B.2∶3 C.5∶2 D.5∶3
解析:由题意知,增加10g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C的质量比为15g∶(15g+10g)=3∶5。
设15gC完全反应需A的质量为x。
A~C
3 5
x 15g
3/x=5/15g
x=9g
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30gD共消耗B的质量为30g-15g-9g=6g,则A与B的质量比为9g∶6g=3∶2。故选A。
四、推断物质的组成
例4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实验测得1.6g该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纯净物的组成为(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含不含氧元素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在4.4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mC=4.4g×12/44=1.2g;在3.6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为mH=3.6g×2/18=0.4g。因为1.2g+0.4g=1.6g,所以该纯净物中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A。
五、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例5有X2、XY3两种物质,使12gX2与足量XY3反应生成24gXY,反应方程式为X2+XY3=3XY,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
A.1∶1 B.2∶1 C.3∶1 D.4∶1
解析:设X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Y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X2+ XY3=3XY
2a 3(a+b)
12g 24g
12a/12g=3(a+b)/24g
a/b=3/1
故选C。
六、求物质的质量
例6在化学反应3A+B=2C+D中,12gA与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3∶2 。当有8gB参加反应时,生成D的质量是()。
A.16g B.14g C.8g D.5g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2gA与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D的质量为 (12g +3g)×2/(3+2)=6g。
设8gB完全反应生成D的质量为x。
故选A。
七、判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例7在一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1所示。
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表1可知,Z反应后质量等于零,为反应物;Y与Q反应后质量增加,均为生成物;因为Z反应后质量减少了84g,Y和Q反应后质量总共增加了31g,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为生成物。再由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可知,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选C。
[练习]
1图像信息题
例1.将质量相等的A、B两块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产物中A、B两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分析图,可以获得信息有(任写两条):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考查了图形分析和信息挖掘能力。(1)在金属活动性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越强、与溶液的反应越强烈,单位时间产生的H2越多,线的斜率就越大,所以可知金属B的活动性比金属A的活动性强;(2)等质量的金属在化合价相同的条件下,生成H2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产生的H2越多,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A产生的H2比B多,所以B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A。
答案:①B比A活泼;②A、B均被完全反应;③A比B产生的H2多;④时间为t1时,B产生的H2比A多;⑤A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B的相对原子质量。
点评:本题是利用数学函数图像解答化学问题。考查了学生通过对函数图象的理解,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突出了中考试题的选拔功能。
2 文字信息
例2.在通常情况下,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溴(Br2)是深红棕色液体, 碘(I2)是紫黑色固体。实验证明,氯、溴、碘这三种元素中,氯比溴活泼,溴比碘活泼,氯可以把溴或碘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溴可以把碘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碘单质具有遇淀粉生成蓝色物质的特性。
(1)根据下图所示变化关系推断出下列指定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B是_______;C是_______;F是_______。
(2)写出上图中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道图框型信息推断考题,解题的关键是充分运用物质的颜色、活泼性及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这些信息。A是黄绿色气体,则为氯气(Cl2);D是深红棕色液体,则它为溴(Br2);氯可以把溴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则B为KBr;由化学反应:Cl2+2KBr=2KCl+Br2,可推知C为KCl;F遇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F为I2,则E所代表钾的化合物的溶液为KI, 图中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2KI=I2+2KBr。
答案:(1)B是KBr;C是KCl;F是I2;(2)Br2+2KI I2+2KBr
点评:卤素知识属于高中化学所学知识。但此题将所涉及到的相关陌生知识以信息形式巧妙的给出,过渡自然,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处理能力。
3图表信息题
例3.我们看到过高大的铁架支撑着一根根高压电缆,这些电缆主要由铝制成。
(1)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
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分析,说明高压电缆用铝制而不用铜制的原因。
(2)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但铝制高压电缆却很耐腐蚀。试说明其原因。
答案:(1)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铜在地壳中含量高;铝的导电性大约是铜的导电性的2/3,但密度不到铜的1/3,制相同长度、相同导电能力的电缆,铝的质量比铜小,避免铁架承受过大的压力和电缆承受过大的拉力。
(2)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隔绝了铝与空气(氧气)的接触,阻止了铝的进一步反应。
点评:本题通过分析图表中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相关金属的导电性和密度,从而明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会解释铝不易被腐蚀的原因。
4实物信息考题
例4.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2)根据下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为合金,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
由上表推断,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强度更低; ②硬度更高; ③熔点更高 ;④抗腐蚀性更好
(4)人们每年要从金属矿物资源中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按要求写出两个生成金属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换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
(5)2008年奥运会主运动场“鸟巢”使用了大量的钢铁,钢铁与___________直接接触容易生锈造成损失,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解析:(l)按质量计算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差别很大,其中占前五位的是:氧、硅、铝、铁、钙,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2)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用途也可以推断出物质的性质,制成电线是利用金属的导电性,拉成丝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做炊具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3)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因此,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4)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保持钢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搪瓷、镀耐磨和耐腐蚀的金属、烤蓝(即表面生成氧化膜);制成耐腐蚀的合金,如不锈钢等。
答案:(l)Al ;(2)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 ;(3)②④;
(4)①C+2CuO2Cu+CO2;②2HgO
2Hg+O2 ;(5)空气和水
点评:铁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金属的用途、合金的特点、金属的制备、及钢铁的锈蚀等知识,属基础性考题,只要掌握好课本知识就会迎刃而解。
5 图景信息题
例5.我省发展钢铁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马鞍山是全国最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庐江有在全国都数得上的高品质的磁铁矿石,两地的交通也便利。常见的铁矿石有: 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褐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3H2O)、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上述几种铁矿石中理论上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请你利用下图中所提供的3个数据,自拟一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解:(1)比较所给出的几种矿石可知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为:(1)磁铁矿、赤铁矿,铁的百分含量高,有害元素少,冶炼时所产生的污染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图片展示的是高炉炼铁的过程,它暗示考生要制得56kg含杂质3%的生铁需含氧化铁80%的铁矿石的质量。
解:设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Fe2O3+3CO 2Fe+3CO2
160112
x×80%56kg×(1-3%)
160/112=x×80%/56kg×(1-3%)解得x=97kg
答:制得56kg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97kg。
点评:本题积极尝试以课外的材料为试题背景,拓展试题的资源、丰富试题的形式。打破常规的命题方法,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解题,既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文字功底,是命题上的一大创新。
6 图示信息题
例6. 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40℃时,烧杯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状态2)>甲(状态1)
B、乙(状态1)>甲(状态3)
C、甲(状态1)=乙(状态2)
D、乙(状态3)>丙(状态3)
解析:作为探究题,该题从素材来看所记载的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图示,从内容上来看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及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判断,该题要求学生在阅读试题分析题意时思考问题的本质。特别关注题中设定的几个数据,20℃,40℃,“相同质量的a,b,c”,“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等。该题设置了探究情境,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答案:(1)20℃~30℃;(2)c a ;(3)甲 (4)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学会分析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7微观信息型考题
点评:本题从微观角度考查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既加深了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和认识,又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打下了基础。
8分子模型信息考题
例8.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解析: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该反应物为一种物质,产物为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丙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图中信息告诉我们反应物分子中含有6个A原子,即三个乙分子中含有6个A原子,所以每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不含B原子。
答案:(D)
点评:以物质的结构模型为载体考查化学知识,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试题,它能够较好地体现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变化、展现物质的宏观组成,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物质的微观世界,解答时要注意观察,弄清哪些粒子参加了化学反应、哪些没有参加,关注反应前后粒子的组成及数目的变化;同时还要注重物质的结构模型与化学式相结合,做到图式一致,从而更准确地解题。
化学计算在整个中学化学知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金属与酸反应的相关计算在中考中容易出现。而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决定着金属能否与非氧化性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其中,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在中考中常会出现与之相关的计算,学生对此有一定的困惑,现将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活泼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
设mg金属R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其中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r,R所形成的盐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n价,则化学方程式如下:
R+nHCl=RCln+n/2H
Ar n
m mH
由上式可知:
m=(Ar×m)/n①
mH=(n×m)/Ar=m/(Ar/n) ②
由①式可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时,消耗金属的质量与Ar/n的比值成正比。
由②式可知: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Ar/n的比值成反比。
因此,涉及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的相关计算时,只需看Ar/n的比值。
例题1:等质量的金属Mg、Al、Zn、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Al>Mg>Fe>Zn
B.Mg>Al>Fe>Zn
C.Fe>Zn>Al>Mg
D.Al>Zn> Mg>Fe
分析:若金属是Mg,则Ar/n=12;若金属是Al,则Ar/n=9;若金属是Zn,则Ar/n=32.5;若金属是Fe,则Ar/n=28。
例题2:金属Al、Zn、Mg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那么消耗金属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Zn>Fe>Al
B.Zn>Al>Fe
C.Fe>Zn>Al
D.Al>Fe>Zn
分析:若金属是Al,则Ar/n=9;
若金属是Zn,则Ar/n=32.5;
若金属是Fe,则Ar/n=28。
又因为消耗金属的量与Ar/n成正比,所以消耗金属的量的大小关系为Zn>Fe>Al,故A正确。
二、当足量的活泼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等质量的酸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酸的量决定,酸的量相同,所以生成氢气的量相同。
例题3:足量的金属Fe、Al、Mg与等质量的10%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A.Fe>Mg>Al
B.Fe=Mg>Al
C.Fe=Al=Mg
D.Fe>Al>Mg
分析:本题属于足量的活泼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等质量的酸反应,由上述结论知选A。
由于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是金属与H+反应,所以不管是稀盐酸还是稀硫酸与金属反应,上述判断方法都是可以的。
例题4:用镁、铝分别跟稀硫酸反应,若要制得等质量的氢气,则消耗镁、铝的质量比是()。
A.4∶3B.8∶9C.3∶2D.1∶1
分析:生成等质量氢气时,消耗金属的量与Ar/n成正比,则m/m=(24/2)/(27/3)=4/3。
因此选A。
在这类计算中有时侯还会以图像题出现。
例如: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是()。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足量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由酸决定得出B正确。
大智学校由课外辅导教学研究专家张朋先生领衔的“大智名师讲师团”拥有优秀教师千余人,教研成果百余项,教学服务顾问化,教材出版数十套,恩惠学子百余万。率先在行业内推出“大道从简分层教学法”,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经典性、前瞻性。教学工作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强调学以致用,强化应试技能训练及心态调整,富有鲜明的指导性和实用性,累计帮助15000多人顺利升入全国重点院校,35000多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院校,有10000多人顺利考入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青岛二中等重点高中,高考复读创造了最牛复读班,学生成绩进步率高达98%,学员家长满意率高达99%,被广大家长及学生称为“中高考的加油站,名校的领航人”。
口碑比较好的课外辅导机构咨询电话(即日起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有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
济南大智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22256
找课114-济南 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3898
【其他辅导机构也不错哦,可以多咨询几家】
济南学大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3957
以上的是各个学校的免费咨询电话,课程费用因年级不同、科目不同收费不同,家长如需给孩子找家教提高学习成绩可直接拨打上面400免费电话咨询。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工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不仅要想方设法跟上老师的复习思路,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何来搞好这一年的化学复习呢?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招数:
招数一:善待课本,巩固双基,挖掘隐形关系
一、一般运用
(一)判断金属是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这是金属活动性的基本运用,这一运用我将从两个条件上进行分析:
1.对金属的要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氢气和盐。金属钾、钙、钠除外,因为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太强,易与水反应。这一点需要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准确记忆。
2.对酸的要求:通常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不能为浓硫酸或硝酸,因为这两种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发生的反应也不是置换反应。但是不能误以为酸就只有稀盐酸和稀硫酸,与这两种酸性质相似且没有氧化性的酸同样可以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如醋酸,这一点需要对知识灵活掌握而不是死记硬背。
3.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
(二)判断金属是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发生的条件:1.单质金属要排在盐中金属元素前面,钾、钙、钠除外;2.反应物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的盐。
当盐溶液为混合盐溶液,而金属都能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此时哪种盐溶液中的金属活动性越弱即在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后的,先被置换出来。例如,将金属镁加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排在铜的前面,铜排在银的前面,因此镁既能置换出铜也能置换出银,由于铜的活泼性比银的强,因此,镁先由硝酸银中置换出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发生铁与硝酸铜的反应,置换出铜。
而金属与酸、盐溶液是否发生置换反应也是判断金属活泼性的依据。这一点体现了从现象到本质最后下结论这一思想的
特点。
二、历年中考对此类知识点的考查不止于直接考查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而是将数形结合图形、控制变量法等学科思想一并考查
如,相同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过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图形是否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
思考,涉及的反应原理及用什么进行计算产生H2的质量?
分析:此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中的动态变化,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呈现。从横坐标为时间分析涉及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从纵坐标为氢气的质量考查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计算方法。
解题方法:关注起点和转折点。起点时横坐标时间为零点,此时反应还没有进行,因此氢气的质量都为零,这点和给出的图形吻合;转折点表示反应已经结束,转折点对应的横坐标为时间,表示反应结束所消耗的时间,从金属活动性可知锌的活动性比铁的强,因此锌与酸的反应比铁反应更加剧烈,所需时间更短,图形表示正确;转折点对应的纵坐标为氢气的质量,从题干已知稀硫酸的量是足够的,金属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根据金属的质量来计算,可以通过公式:金属的质量×(金属化合价的数值÷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题目已知金属的质量相等,锌和铁在置换反应中都得到+2价的离子,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因此,金属锌与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铁的少,在图形上就体现为锌与酸反应对应的横坐标应该比铁的小,因此图形错误,应该为
对本题变量的控制即条件的改变可以考查对知识点的灵活使用。
若将条件改变为锌、铁的质量过量,而硫酸的质量、质量分数相同,图形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不变,则对应的图形应该怎样?
解题方法:首先,横坐标表示时间,则锌反应比较剧烈,所需时间少,转折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相对铁的小;而金属的量过量,因此金属有剩余,硫酸反应完全,氢气的质量要根据硫酸溶质质量来计算,硫酸的质量、质量分数相同,可知参加反应的硫酸的溶质的质量相同,根据元素守恒原理,酸中的氢元素完全转移到氢气中,所以得到的氢气的质量两者相等。对应的图形为:
若题目为往质量相同的金属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质量和浓度相同的硫酸,但横坐标改为加入硫酸的质量,纵坐标仍然为产生氢气的质量,对应的图形又为什么呢?
解题方法:当刚加入硫酸时,硫酸是少量的,加入的硫酸完全反应,金属过量,因此氢气根据硫酸溶质的量计算,而硫酸的浓度相同,加入的量相同,根据元素守恒,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当加入的硫酸过量时,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根据金属的量计算,而金属的质量相同,由上面所给的公式可得锌产生的氢气的量比铁产生的氢气的量少,反应完后终点所对应的纵坐标应该是锌的比铁的小,图像为:
因此,在解决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关注:(1)横纵坐标,(2)变化趋势,(3)起点、转折点、终点等。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
五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3. 关键词的理解
(1) 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2) 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4.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例1 (2011・攀枝花)有反应: 8A + 3B= C+ 6D(其中A、D是化合物,B、C是单质).若13.6g A与21.3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2.1g D,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14 B. 16
C. 32 D. 35.5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的质量为13.6g +21.3g -32.1g =2.8g
设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所以答案应选D.
答案 D
(2)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
例2 ( 2011・内江)有人认为,选用合适的催化剂,通过化学反应可直接把水转变成汽油,从而解决能源紧缺问题.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原子种类不变),因为水中不含碳元素,而汽油中有碳元素,所以水不可能变为汽油.
答案 不同意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原子种类不变)
例3 (2011・苏州)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 一定条件下,SO和O生成SO,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 8g CH完全燃烧生成8g CO
D.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和H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是因为碳元素结合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一定条件下,SO和O生成SO(2SO+O=2SO),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了;8g CH完全燃烧生成22g CO;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和H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 A
(3) 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例4 (2011・张掖)发射“嫦娥一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O=3N+2CO+4HO,则X的化学式为( )
A. H B. CH
C. CHN D. CHN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X的化学式为CHN.
答案 D
(4)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例5 (2011・大理)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四位同学设计了如 下A、B、C、D四个实验,并按下图实验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观察到B、C实验前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某同学认为B、C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他的说法 (填“是”或“否”)正确;而A、D实验天平不平衡,其中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解析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应在密闭系统中进行.金属镁燃烧有氧气参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 否 产生的二氯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例6 (2011・佛山)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 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
(2) 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上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g.
(3) 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
(4) 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条).
(5) 反思:白磷燃烧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
解析 白磷燃烧要放出大量的热,容易使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爆裂,所以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由总质量27.6g=砝码质量20g+5g+游码质量,可得游码的读数为2.6g;白磷燃烧产生浓浓白烟,由于反应放热使空气膨胀,气球胀大,冷却后气球又缩小;天平指针偏向右边说明装置漏气;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答案 (1) 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爆裂.
(2) 2.6
例1.下列物质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FeOB.Fe2O3
C.Fe3O4D.Fe2(SO4)3
解析:将各选项化学式均变形为“XYn”型,即为FeO、FeO3/2、FeO4/3、Fe(SO4)3/2,通过比较各化学式中除铁原子以外的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的式量大小,便可知所给四种物质中只有FeO中除铁原子外的其它原子的式量最小,即Fe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选A。
二、估算法
例2.有一种盐酸盐,通过实验分析之后,测定它含氯47.56%,这种物质是()
A.NaClB.KCl
C.CaCl2D.MgCl2
解析:依据题目特点,将题中含氯质量分数近似处理为50%,即与另一元素质量各占一半,那么另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稍大于氯元素的质量和,选项四种物质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分别为:23∶35.5,39∶5.5,20∶35.5,24∶35.5,只有39∶35.5,即KCl中钾元素质量稍大于氯元素质量,接近50%,选B。
三、极端假设法
例3.某含铁样品5.6g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0.195g,则其所含杂质可能是()
A.NaB.MgC.AlD.Zn
解析:假设5.6克为纯铁,根据化学方程式易计算出与稀硫酸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克,而实际氢气的质量0.195克小于0.2克,说明杂质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与铁、稀硫酸反应后的产物硫酸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相同时,其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D符合。同时也说明当杂质为5.6克时,其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比0.195克大,而5.6克钠、铝分别与稀硫酸反应时(钠实质先与水反应,后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均大于0.2克,即此题选D。
例4.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10%B.30%C.50%D.70%
解析:假设木炭燃烧后全部生成CO2,此时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44,其中C%=24%,则CO2%=88%,N2%=1-CO2%=1-88%=12%。
假设木炭燃烧后全部生成CO,此时碳与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28,C%=24%,则CO%=56%,N2%=1-CO2%=1-56%=44%。
而实际生成的为CO、CO2的混合气体,故N2%应在12%~44%,即选B。
例5.喜树中含有一种被称为喜树碱的生物碱,这种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
之间,实验分析得知其元素组成为:C 69.0%、O占18.4%,且O含量为H的4倍其余为N,则一个喜树碱分子中含有的原总数为()
A.42B.43C.44D.45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种生物碱中H% 4.6%,N% = 1-C%-O%-H% =1-69% 18.4%-4.6%=8%,假设这种生物碱的相对子质量为300,则分子中所含氮原子的个为300×8%÷14=1.71,假设这种生物碱的对分子质量为400,则分子中所含氮原子个数为400×8%÷14=2.28。而这种生物碱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之间,故其中所氮原子的个数在1.17~2.28,因为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为整数,因此分子中所含氮子数为2,相对分子质量为2×14÷8%=350依次可计算出C原子个数为20,O原子数为4,H原子个数为16,故该题选A。
四、元素守恒法
例6.有一Fe与FeO的混合物,测得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克,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质量为()
解之得:x=15.2选B。
例7.某种含硫酸亚铁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服用这种含铁元素10%的药物112 mg,则每天他服用的这种药物中含硫酸亚铁(FeSO4)的质量是(该药物中其他成分不含铁元素)()
A. 30.4mgB. 15.2 mg
C. 22.4 mgD. 22.6 mg
解析:由题意可知,患者服用的铁元素全部来自FeSO4中的铁元素,设每天他服用的药物中含FeSO4的质量是xmg,则根据铁元素守恒有:
例8.Fe2O3、ZnO、CuO的固体混合物粉末a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
A.7.41B.3.59C.3.21D.2.46
解析:由于ag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故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a-2.41g,又由于1个O与1分子的CO生成1分子的CO2,1分子的CO2又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1分子的碳酸钙,因而有相当量关系:
O~CO2~CaCO3
16100
a-2.415.00
16/100=( a-2.41)/5.00
解之得:a=3.21g,选C。
五、差量法
例9.将CO通入盛有12 g 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则反应后生成铁的质量为()
A.2.4gB.5.6gC.8.4gD.9.6解析:由于此题中只说明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并没有说明反应是否完全,所以用常规解法易上当受骗,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在反应中,Fe2O3中的氧元素与CO结合为CO2而逸散掉,此时的Fe2O3变为铁单质,所以可利用差量法来求解。假设反应后生成铁的质量为x克,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减少量为12-9.6=2.4g。
六、拆分法
例10.已知FeSO4和Fe2(SO4)3组成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 a%B.1-2 a% C.1- 3a%D.1-4 a%解析:此题中不知道原混合物中FeSO4和Fe2(SO4)3的质量之比,所以解题无从下手,但仔细分析题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混合物中不论FeSO4和Fe2(SO4)3以何比例混合,原混合物可拆分为Fe和SO4两部分,且硫、氧原子个数比为1:4,质量比为32:(16×4)=1:2,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a%.
W(Fe)+W(O)+W(S)=100% W(Fe)+2a%+ a%=100%
解之得:W(Fe)=1-3a%,即选C。
七、电荷守恒法
例11.工业品盐酸中因含有Fe3+而带黄色,若某工业品盐酸中的H+和Cl-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盐酸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
()
A.1:1B.1:3C.91:94D.1:94
解析:由于溶液对外显电中性,因而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0,假设溶液中Fe3+的个数为x,Cl-的个数为y,则溶液中H+的个数为(91/94)y,依据电荷守恒3x+(91/94)y=y,解之得:x/y=1:94,选D。
八、质量守恒法
例12.将20克甲、5克乙、8克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克甲、16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A. 12gB.9gC.4gD. 17g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后甲物质质量减少了20-5=15g,乙物质减少了5g,而丙物质增加了16-8=8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新物质丁的质量为15+5-8=12g,选A。
例13.在反应A+B=2 C+ D中,已知30 g A和1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 g D,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广西柳州中考时间2017具体时间6月24日-26日⒈考试科目、形式、赋分及要求(见下表)
科目形式赋分考试时长(分钟)说 明语文闭卷120150数学闭卷120120不能使用计算器。英语闭卷120120先考听力再考笔试。
听力占30分,考试时间20分钟;
笔试占9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物理闭卷10090试题附部分公式,不能使用计算器。化学闭卷10090试题附部分相对原子质量,不能使用计算器。思想品德与历史闭卷120120思想品德占60分,历史占60分。⒉广西柳州中考时间2017具体时间:2017年6月24日—26日(详见下表)。
时间6月24日6月25日6月26日上 午语 文9:00-11:30数 学9:00-11:00英 语9:00-11:00(听力9:00-9:20)下 午物 理15:00-16:30化 学15:00-16:30思想品德与历史15:00-17:00⒊以上学科的考试范围、内容及要求见桂林市教育局公布的2017年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
一、前言
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对金属活动顺序的特点只描述了两点: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能将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在实际解题运用中所考知识用这两点好多题是无法分析解答的,而中考题型更是种类繁多,书上介绍的这两个金属活动性特点对分析解答有些题目时有时根本无法着手。
二、背景
教材上讲了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可以利用此特点来制备氢气。对这一条要不能盲使用因为钾、钙、钠这三种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水剧烈反应且生成的氢气会马上燃烧。所以在实验室用这三种金属不能制得我们所需要的氢气。另外,从实际操作出发,由于镁、铝与酸反应太快不利于操作,而铁、锡、铅又太慢也不适合用于制备氢气,在实际中多用锌这种金属,而用粗锌又比用纯锌要好;所以实验室制氢气用粗锌跟稀硫酸最好。还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酸指的是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例如与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和硝酸就不能得到氢气。
对于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可溶性盐里置换出来这一点来说也要注意几点:第一当有多种不活泼的盐同时存在时,活动性较差的金属先被置换出来。第二钾、钙、钠这三种金属由于先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对应的碱所以对于这三种金属而言,也不能把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盐溶液里置换出来。第三必须是可溶性的盐,不溶性的盐不行。例如:Cu+AgCl就不能反应。
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越剧烈,且反应的时间越短;可以用这条性质来判决金属的活泼性。有多种活泼金属同时与酸反应时,活泼金属先反应完。这个特点考查得特别多,特别是爱结合图型考查。
等质量的镁、铝、铁、锌与足量的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顺序为Al>Mg>Fe>Zn;当酸为不足量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铁与酸反应只能生成二价的铁。
金属除与酸和盐发生置换反应,还能与氧发生反应(金除外)。同样与金属跟酸反应一样,金属越活泼与氧反应越剧烈,如钾、钙、钠这三种金在空气也能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就,生成复杂的氧化物。也可以利用这条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三、相关习题及分析解答
1.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B)。
A.AgNO3和Cu(NO3)2
B.Zn(NO3)2
C.Cu(NO3)2和Zn(NO3)2
D.Cu(NO3)2
分析解答:由于锌粉是过量的所以溶液中只有Zn(NO3)2 。
2.实验课上小明同学把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溶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有铜,一定不含锌
C.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分析解答:溶液为蓝色说明锌已反应完,金属铜参加了反应同时有硝酸铜生成。如果硝酸银太多,最后所得溶液中也可能有硝酸银。如果较少滤出的固体中就有可能含有铜。综上所述只答案A是对的。
3.有X、Y、Z三种金属,把X投入到Y(NO3)2溶液中,有Y析出得到的X(NO3)2溶液的质量小Y(NO3)2溶液的质量。再把Z投入到XCl2溶液中,有X析出生成的ZCl2溶液的质量小于XCl2溶液的质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C)。
A.金属活动性顺序上是Z>X>Y
B.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是Y>X>Z
C.X、Y、Z依次可能是Fe、Cu、Zn
D.X、Y、Z依次可能是Cu、Hg、Fe
分析解答:把X投入到Y(NO3)2溶液中,有Y析出并得到的X(NO3)2溶液的质量小Y(NO3)2溶液的质量。说明X金属的活泼性大于Y,且X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Y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再把Z投入到XCl2溶液中,有X析出生成的ZCl2溶液的质量小于XCl2溶液的质量。又说明Z金属的活泼性大于X,且Z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X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综上所述A、B、D答案是对的。
4.能判断Zn、Cu、Ag的试剂是(B)。
A.稀硫酸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稀硫酸与硫酸亚铁溶液
分析解答:由于铜和银的活动性都在氢的后面,所以不能用酸来区别;锌和铜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所以也不用硝酸银溶液来区别;铜和银都不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所以用稀硫酸与硫酸亚铁溶液也不能区分开。而锌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而得出锌的活泼性大于铜,银不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铜的活泼性小于铜。这种方法要归纳为“两金夹一盐”即两边金属单质与中间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5.将质量相等的金属镁、铝、铁、锌同时分别放入四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反应时间最快的是铁
B.放出氢气最多的是铝
C.与酸反应的时间顺序为Zn、Mg、Fe、Al
D.放出氢气质量的顺序为Mg、Al、Zn、Fe
分析解答:由于金属活动顺序和特点可得A、C答案错。而通过上面第三条可知等质量的镁、铝、铁、锌与足量的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顺序为Al>Mg>Fe>Zn。所以D答案也错。
6.下列哪种方法能一步区分铁、锌、铜的活泼性(D)。
A.Fe、Cu、Zn(NO3)2
B.Cu(NO3)2、Fe(NO3)2、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