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09:29: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普通中学的教育任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增加,普通中学中非示范性高中优势日渐显现。城市普通中学在节约当地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利用教师资源,方便附近居民小孩入学等方面,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现行城市普通中学的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
(一)学校多位于城市边缘,办学难以形成特色。以南宁市中学为例,普通中学大部分建校时间较短,很多学校建在城市郊区,以方便附近居民子女入学。随着城市发展,外来人口增加,郊区逐步城市化,使这些中学成为优先满足附近居民子女人学需要的学校,其生源来源复杂,办学形式不明显,难以形成自己教学特色。
(二)学生来源面广,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从生源来看,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城市普通中学接受的大部分是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和属于地段小学毕业生。初中学生部分来源于附近居民子女、外来务工子女和外地借读生;高中部生源主要来源于本校初中毕业后回归本校的就读学生,以及附近的厂矿企业和社区学校的学生。其中还有部分来源于南宁市城区扩大后农村中学的学生。/
(三)城市普通中学教师育人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在城市普通中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教学工作。特别是初中部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育人的工作尤为重要。普通中学教师每天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解决学生的问题,如打架、斗殴、赌博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们亲自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
二、城市普通中学管理对策
(一)加强普通中学的班级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针对城市普通中学学生历来纪律比较散漫的问题,学校必须加强班级管理和严肃校纪校风,提高普通中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强班级管理,就必须依靠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共同努力,在普通中学中实行全员育人制度,实行班级管理组,推行在每个班级中,除班主任负责管理外,每班的主要学科老师要一起共同协助参与班级管理,并成立班级管理组。新学期开学之初,年级组长必须召开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班级管理组会议,制定本学期班级目标,管理计划、班级纪律和管理措施。
注。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引路者,研究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不仅对学生成长而且对班主任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
现状分析
笔者认为班主任职业倦怠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育人活动中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工作满意度低、工作动力不足、兴趣和热情下降,以致造成能力衰退和工作绩效降低。
笔者认为,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程度较之一般教
师高。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现状为:(1)情绪低落。(2)处事的非人性化。(3)职业成就感低。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得过且过,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厌倦,盼望早日脱离苦海。
二、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致有以下一些:(1)工作千头万绪,纷杂繁重。班主任杂事非常多,特别是一些城市学校,本该是一些后勤部门、教学处、德育处等部门干的事转嫁给了班主任,使得班主任工作非常纷杂繁重。(2)工作的时间长、强度大。据笔者了解,城市普通中学的班主任一般都是早上7:30到校检查清洁及清点学生人数,中午一般都不能回家,一直要等到学生上了晚自习后才会回家,如果自己有晚自习的话,要晚上9:00才回家,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之多。(3)班主任工作付出和回报的失衡,造成心理失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后,班主任津贴占工资的比重减少,特别是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津贴比以前少了很多,让城市普通中学的班主任们很是想不通。
三、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消解策略
(一)从班主任自身方面消解班主任职业倦怠
1.从我做起,向自己挑战,保持追求精神
要克服“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必须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有些班主任教师仅仅把当班主任视作是多挣一些钱、为了评职称而不得不当。而我们认为应把班主任工作当作安身立命的事业。职业可以应付,事业必须追求。有追求才有目标,有目标才有干劲。
2.悦纳现实,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精神
很多班主任觉得“太累太苦”,毫无“潇洒”可言,是因为没有笑纳自己、笑纳他人和笑纳现实的缘故。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悦纳现实,放松心情,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二)从学校、社会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等方面消解班主任职业倦怠
如何克服班主任的职业倦怠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消解城市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这个难题,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采取以下措施:(1)重视班主任工作,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地位。(2)建立班主任工作的新机制,减轻班主任工作的压力:①实行班主任轮岗制;②重点培养“副科”教师做班主任;③适当为班主任“减负”。(3)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4)改善班主任物质生活条件及提高班主任津贴。(5)改进班主任评价制度和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对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此外,全社会对教师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普遍承受着多方面压力,其中学习压力是他们承受的主要压力。李文道,钮丽丽、邹泓编写的《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文章中表明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研究》作者李祚山、张涛,对重庆市30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表明:重庆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表现在情绪不平和学习压力两个方面,其次是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研究表明,导致重庆市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原因是学习压力。
初中生是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青春期的开端,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使他们容易感受和遇到挫折,感到更多的压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某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各一所,共99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990份,回收有效问卷855份,有效率83.6%。其中初一学生304人,初二学生291人,初三学生260人;男生422人,女生432人;普通中学 408人,重点中学447人。
研究工具 《初中生学习压力调查问卷》方法:在综合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及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确立问卷分为个四个维度: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和同学学习之间的竞争压力。请有关专家对问卷的题项进行审查,找出表达不清楚,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项目加以修改或删除,编制出有33道题目的预测问卷。在选项设计上,每道题五级计分,用于调查每个情况的符合程度。选项是以单选多选的形式进行调查。根据对预测问卷的因素分析,形成了包括23道题目的正式问卷。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0.908,各因素的同质性信度均高于0.7737,总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45,各因素的分半信度均高于0.720,说明本问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比较高。各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11至0.854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度,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同质性;同时,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09至0.622之间,说明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总的来说,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认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具备教育测量学的标准要求,可以施测。
施测程序 研究者主持每次测量,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量。所得数据信息采用SPSS统计软件,并进行数据统计。
结果与分析
不同学校的初中生学习压力的差异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在作业压力维度上,普通中学初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重点中学初中生;在考试压力维度上,重点中学初中生显著高于普通中学初中生。
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学习压力的差异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习压力得分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事后检验分析(见表3)可以看出,在升学压力维度得分上,初二学生大于初一学生,初三学生大于初一学生。在作业压力维度得分上,初二学生大于初三学生,初三学生大于初一学生。在竞争压力维度得分上,初二学生大于初一学生。在考试压力维度得分上,初二学生大于初一学生,初三学生大于初一学生。在学习压力承受力总分上,初二学生大于初三学生,初三学生大于初一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初二学生的学习科目最多,又处于学习分化阶段,会感受到更多的学习挫折,主科教师特别重视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布置作业相应增加。所以,初二学生的作业压力比初一学生要大,承受的学习压力最大。初三是中考冲刺时期,多是以考代练,作业虽多但不及随堂考试多,同时经过磨砺的初三学生对作业压力的承受力增强。
压力来源深度分析
初中生学习压力的一般特点分析 王天阳(2010)研究发现,竞争在中学生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社会生活中激烈的竞争已让初中生认识到要获得发展,必须参与竞争。学习是初中生竞争的主阵地,他们必须在升学中竞争、考试中竞争,甚至完成作业中竞争,才能脱颖而出。因此,竞争压力是初中生承受的最大学习压力。
不同性e的初中生学习压力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初中女生竞争压力显著高于男生。究其原因与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文化有关系。社会偏见使女性在社会竞争中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对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女大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的性别歧视使初中女生感受到比男生更大的竞争压力。
不同学校的初中生学习压力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在作业压力维度上,普通中学初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重点中学初中生;在考试压力维度上,重点中学初中生显著高于普通中学初中生。因为多数普通中学初中生的任务是升入普通高中、职高或中专,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升入重点高中,因此,多数普通中学的初中生最首要的任务是完成每天的作业,因此,作业压力是他们的主要学习压力。而重点中学的多数初中生的任务是升入重点高中,决定他们是否顺利升学的标尺是考试成绩,因此,他们感到的考试压力比普通中学的初中生要大。
参考文献
[1]李文道,钮丽丽,邹泓.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
[2]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
[3]李祚山,张涛.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4]李茜茜,张大均,郭兰婷,冯正直,吴明霞.重庆市中学生焦虑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9).
[5]赵丽霞,袁琳.学习压力的心理承受力研究概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6).
[6]葛岩.初中生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自我自我效能及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16-01
前言: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职业中学作为向社会提供专业性技术人才的学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职业中学的物理教学课程与普通中学的物理教学课程在知识的体系和侧重方面有很大差异,职业中学物理教学更侧重于学生所学的专业,为学生今后学习专业知识做铺垫,而普通中学物理教学更重视全面的学习,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大。文章从职业中学在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职业中学物理教学的质量,改善职业中学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职业中学物理的含义
职业中学物理教学不同于普通中学的物理教学,因为其教材是在普通中学物理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和深化的产物。职业中学物理课程虽然是职业中学学生们的基础课,但其作用要远大于普通高中的物理教学课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职业中学的物理课程是为学生们专业技术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这么说,如果职业中学的学生不能把物理这门基础课程学习好的话,那么会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寸步难行。
二、职业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
1、学生缺乏对物理的重视
职业中学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多半较差,职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的并非是聪明的头脑和学习基础,学生们缺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对职业中学物理这门基础课没有足够的重视。作为专业基础课,职中物理基本上都是在学生刚进学校的第一学期开课的,学生们刚到学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对自己的学校和专业缺乏信心,大多数学生的想法都是坚持三年然后混个毕业证下来,也算对家长有个交代,这就出现了上面我们提到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职业中学物理这门基础课缺乏重视。
2、过度重视动手操作,忽视了理论知识
许多职业中学的物理老师,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经常是把学生们分成几组,通过运用一些教学器械和设备,让学生们进行动手操作。首先,要强调的是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过去在中国许多普通中学里,在学习物理这门课程时,更多的是物理老师单方面的灌输,学生们对于比较难懂的物理知识很难接受理解。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学校进行教学体制改革,中学物理老师试着把课堂教学内容情景化,用这种方法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质量。但问题是,有很多职业中学的物理老师过于重视动手操作,而忽视了将物理知识融合到实际操作中,这就导致学生们在今后面对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时,更多的是凭借自己的积累的经验,而不是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3]。
3、课时较少,学生不能深入学习研究
一般情况下,职业中学的物理课安排的相对其他课程比较少,而且课时也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每课时45分钟。这就给职业中学物理教学带来了难度,因为课时较少,物理教材的内容较多且比较难懂,物理老师为了赶上规定的课程进度,就必须加快教学速度。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过快,课后学生们又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就算学生们有学习的兴趣,在没有老师的指导和实验操作的情况下理解的也会很慢,而且学习的效果不好。
三、改进职业中学物理教学的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若想提高职业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想首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职业中学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方式,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用志趣来增进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2、注意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两者相结合
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通中学物理课程教学方式过于死板,而职业中学在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又过于重视动手操作,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若想实现物理教学的新突破就必须打破现在的教学局面,职业中学在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要注意结合理论知识,二者相辅相成,最终实现物理知识可以很轻松的让学生听的懂、学的会、吃的透。
3、培养学生课后动手实践能力
职业中学老师在下课后,可以给学生们布置相应的作业。正常情况下,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都是课后习题,这既是为了督促学生们学习,也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这种作业无疑是学生们的负担,书本上的课后题只会让学生更加厌恶物理课程,因为物理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不同,在我们的生活中,物理现象到处都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那么作为物理老师在给学生们布置课后作业或是课后学习任务时,就应该侧重将作业和生活内容相结合,布置能够结合生活的课后任务,从而增强学生课后动手实践能力。
4、国家加大对职业中学物理教学的扶植力度
现阶段,职业中学物理教学方面主要面临两个难题。第一,许多学校由于资金短缺等问题,没有配备或是缺少专业的物理教学设备;第二,很多职业中学都缺少优秀的物理教师。国家必须加大对职业中学的资金投入,在师资问题上应重视职业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论:综上分析可知,职业中学物理教学在职业中学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想实现职业中学物理教学的进步和突破,就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师资力量建设上共同推进,最终实现职业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对于学生的文化教学和技能培训都十分重视,希望能够培养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同时又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虽然主观方面是美好的愿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
1.呆板的学籍管理影响了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中职教育一直是采用普通中学义务教育的学籍管理模式,学生在中职学校必须完成3到4年的学业,在考核通过以后,才能取得毕业证参加工作。如果是普通的中学,采取全日制式的教学管理方式,是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进步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但是,中职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学校,其教学的目标是为社会一线生产储备力量。学生毕业以后,如果不准备升入大学继续深造,那么就会到社会上从事相关的工作。所以,呆板的学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校人才的培养。
2.教学方式的单调
我国职业教育的初衷是为社会培养基础性人才,满足经济不断发展对于初级人才的需要。但是,在现实的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方面不能够充分体现这种趋势。中职学校的教学安排基本是采取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完成普通高中的教学任务以后,才开始专业技能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培训的效果,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3.课堂教学管理缺乏创新
中职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延续普通中学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地讲解,学生认真听讲,并且做好课后的练习,然后通过考试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方式方面缺乏创新,不适应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尤其是技能方面教学,应试教育更是突显出强烈的不适应,是影响中职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中职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中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我国的中职教育是脱胎于传统的普通中学教学教育的。虽然在办学方式、课程设置、办学目标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很多的教育理念难以摆脱普通中学教育的影响。在学籍管理、教学方式及考试制度等方面没有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办学特点,尤其是职业技能教学方面尤为明显。这是中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理念方面的原因。
2.教育改革不彻底
中职学校的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教育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及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制约,我国的中职教育改革还停留在初始阶段。改革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很不理想。突出的问题是中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和市场不对应,难以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这在体制方面制约了中职学校的发展,造成在中职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三、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中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进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1.改革学籍制度,灵活考核方式
中职学校的学籍制度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采取灵活的考试制度和毕业制度是中职学校师生共同的呼声,也是教育改革在中职教学管理中的客观要求。改变以往多年教学的学籍制度,推进结业制度的开展,同时,在考核制度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引进多种考核制度。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以“私人定制”的理念,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整体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考核形式方面也需要多元化改革,针对不同的课程,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等新兴传媒方式,体现考核多样性。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学生理解或者发挥空间比较大的课程,如,政治、生物、品德等课程,可以采取开卷考试或者积分考试的形式,避免出现统一命题式考试压抑学生积极性的弊病。对于那些文化课和技能课并重的课程,如,汽车专业、计算机专业,可实行分开考试,综合得分的方式。纠正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偏科的现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处理好文化课和技能课的关系
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是文化课和技能课并重,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为未来的生活和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文化课和技能课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关系。文化课是技能课的基础,只有奠定文化方面的基础,才能够在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同时,技能课是中职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够在毕业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人生的理想。在处理文化课和技能课的关系过程中,实行“功能分班”是比较有效的途径,能够解决文化课和技能课彼此冲突的问题。所谓的“功能分班”类似于高中的文理科。对于那些希望毕业以后,能够继续深造,最终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在教学安排方面侧重于文化教学,在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普通中学的同步教学,让这部分学生在中职学校也能够接受严格的高考训练。对于那些希望毕业以后,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创造价值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技能课的教学,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技能,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能手,甚至中流砥柱。
调研结果显示:在听力教学的认识和实施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矛盾性;教育状况不均衡制约了听力教学的发展。
1 在听力学习的目的和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矛盾性
所有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听力是语言技能重要的组成部分,听力水平会影响说、读、写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但就各种语言技能之间的训练和发展方面,听力是很不占优势的。接受访谈的24位教师和接受问卷调查的87.5%的教师认为“读”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听”的重要性则次于“说”和“写”,排在末位。在访谈中,近2/3的教师认为听、说技能是大学阶段外语学习的重点,而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具体体现为扩大学生词汇量、扎实语法知识。
就听力教学的目的而言,96.9%的教师和74.2%的学生认为听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英语整体语言能力,但79.7%的教师认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以“读”为首,访谈过程中17位教师直言高考试题中听力所占比例和难度决定了听力不可能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中,与其他语言技能相比,听力在英语整体教学中所占时间比例是最少的,并且随年级的增高,时间会越来越少。高三年级的听力时间主要集中在课外,以集体放音方式为主。这种现象在接受调研的中学是普遍存在的。
在听力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10所中学都是使用指定教材和辅助材料。教材听力内容则依据学生具体水平教师自主选择,辅助材料则主要是高考套题以及模拟题。对于课外听力材料,所有教师认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选择标准方面,43.8%的教师和36.9%的学生以兴趣和水平为准,而63.1%的学生则以高考题型为准。20位接受随机访谈的家长中,80%认为听力是否重要取决于高考中有无这一项,90%的家长则坦言如果英语高考试题取消听力部分,那么英语教学中听力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追究教师和学生对高中阶段英语听力教学矛盾认识的原因,不难看出,在现实生活中高考引导了中学教育的方向和模式,成为中学教育的主旋律,造成普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蜕变为应试教育的事实。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主流形式,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就只能流于理想化的口号。高中阶段听、说、读、写各技能的训练和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就不会有较大的改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听力就不会得到应有的重视。
2 教育状况不均衡制约听力教学的发展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地域发展的不均衡、学校类别的差异、教师发展的不均衡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高中阶段听力教学的发展。
山东省区域之间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在教育领域体现为对教育投入的显著差异,而导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就基础教育的发展而言,在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水平等方面鲁西南地区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在具体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次调研的10所中学访谈结果显示,青岛市和泰安市的中学办学条件优越,学校建有自己的课程网站。具体到听力教学,高一年级有选择性地使用教材,高二、高三年级几乎全部选用“原汁原味”的录音或视频材料作为课外听力材料,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兴趣选择下载,而高考式套题学生在高二年级阶段就可以较为轻松地完成。而济宁市和菏泽市调研中学高一年级的英语听力教学则主要以教材为主,高二有目的选取教材材料,高三年级的听力主要以课外练习的形式进行,材料以高考套题为主。
学校类别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一种城乡差别。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类别的划分决定了学校生源、学生水平、教学条件的显著差异。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重点中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城市,少数是来自农村的“尖子生”,而普通中学的生源地以城镇、乡村为主。重点中学的教育资金匹配较高,拥有现代教育资源和现代信息工具,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广阔和便利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就英语教学而言,重点中学都聘有外籍教师,多渠道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远远高于普通中学,因此学生听力水平较高,造成学生“听不懂”的主要原因是篇章结构和背景知识。普通中学的英语听力教学则面临截然不同的问题。由于学生初中英语学习的标准性较差,语音成为高一年级学生必须解决的难题,教师花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纠正学生发音,听力教学出现“后延”和“厚滞”现象。
受地域位置和学校类别制约使教师的发展不均衡,在教师专业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掌握程度方面差异性较大。从问卷和访谈结果来看,重点中学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和再教育的比例和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程度远远高于普通中学教师。89%的重点中学教师采用整合网络资源和原声录音的方式选取听力教学资料,而在普通中学,受教学条件和学生水平限制,仅有23%的教师偶尔使用这种方法。在针对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方面,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却存在相似之处。虽然学校都开展了“校本研发”项目,但是78.1%的教师表示他们实践教学经验充足,科学理论和方法欠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性会逐步缩小。因此,目前阶段改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重点应是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改进策略
1 创新教学模式,将“听”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基础较弱的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兴趣十分薄弱,稍遇挫折,如这个问题听不懂或是这节课没有搞明白。都有可能使他无心再学下去。所以在讲课中,幽默诙谐的语言、机智善辩的分析、通俗易懂的例子就显得十分重要。我记得在讲分子间作用力时,因为需要分析引力、斥力的变化情况,又要分析它们的合力即分子力的变化情况及其分子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等,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较大,因此,多数学生都听得一头雾水,大家的作业错得一塌糊涂。第二天我又讲了一遍,结果大家是越听越糊涂了。当我准备再分析一次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大部分同学情绪低落,很烦躁的样子。看到这个情景,我先是吃了一惊,强忍气愤,没有去埋怨学生而是自我解嘲的笑道:“同学们,我告诉你们,这知识点谁要是现在就清楚了那才是不正常的,不会的才是正常的。大家想想,这么复杂的内容,一下子就被大家弄懂了我不是要下岗了吗?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经过多年的思考,才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经过上千次的实验。才找到了可用的灯丝。所以,大家在知识面前不要急躁,我们要慢慢的去理解它、体会它,自然就会了,感觉也就不难了。”经过我这么一说,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同学们开始积极主动的思考。并热烈地讨论开了,我顺势引导大家分析、总结、论证。并拿来几根弹簧为实物来进行讲解,这样一来,这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竟在轻松的气氛中给解决了。
二、灵活多变、恰如其分地处理好教材,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中图分类号:TP393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国内各级学校特别是普通中学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校园网。校园网已经成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强化学校管理,促进教学教研,方便学校师生沟通及学校方针政策传达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校园网作为各普通中学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信息资源。
中学校园网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集成服务器、网站、OA办公平台等软硬件一体且具有交互功能的一个专用网络。家长可以通过浏览学校校园网中的网站信息,及时了解学校的教学现状及自己的孩子在校的表现,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提供的信息资源更好的服务教学与学习。校园网也正在改变着当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态度,并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校园网具有复杂性、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这给管理与维护校园网的带来许多麻烦和困扰。为了保证中学校园网络稳定运行,中学校园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十分重要。
1 中学校园网管理现状及问题
目前,中学校园网还处于不断完善发展过程中,校园网的管理还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网络建设规模小投入少,重硬件轻软件
普通中学与中职和高校不同,中学的校园场地一般比较小,比较重视基础文化教学,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迟,最重的原因是中学的财力有限,很难像高校一样用大量的、足够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大规模的校园网的建设,这就造成了中学校园网中普遍表现出规模很小和软硬件建设基础投入不到位的现象。据相关调查与报道,了解到国内大部分中学领导很少考虑把校园网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到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有很多学校校园网的建设规划缺少前瞻性,软件建设投入远远小于硬件建设的投入,导致软、硬件资源比例失衡。校园网从整体上只能实现互联网接入、无纸化办公、门户网站等基础,服务功能简单。同时因为缺少必要的网络管理软件,校园网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1.2 网络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技术水平有限
校园网的功能发挥取决于在网络的技术与管理的合理分配上――“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中学校园网在规模和应用需求方面与高校有很大差异,它主要是服务于文化教学。在学校校园网的管理过程中,大部分普通中学都没有配备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网络管理人员经常从事多种工作,既要从事网络管理,还要从事是学校的文化课程教学。其次,大多数普通中学都还没有成立独立的网络技术部门,这样造成了学校是对网络管理没有明确的部门职责与权限,网络管理人员只能是一个服务者,相当于救火员的角色疲于奔命。再次,不重视对网络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在管理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安全策略和机制,再加上缺少先进的工具手段和产品、安全技术、系统恢复和备份技术等原因,所以中学校园网难以得到切实有效地管理。
1.3 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应用水平不高
普通中学的校园网用户一般分为为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三类。其中的主要用户是教师与行政人员,他们对于维护校园网络安全意识淡薄,不能认识到维护校园网安全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责任与义务,片面地认为维护网络安全是学校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与自己无关。目前,网络病毒日益泛滥,无孔不入,它们往往通过这些用户很容易地进入到校园网络中,造成了网络或计算机的瘫痪,增加了网络管理员工作难度。其次,教师和行政人员在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水平上的不高,对网络基本知识不了解,经常在校园网使用过程中出现大量的低级错误。比如IP地址正确配置,网络中文件的共享等,这也造成中学校园网应用进展缓慢,从而影响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还有少部分用户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校园网一无所知,即使知道也很难以找到其可利用的地方,校园网成了名副其实的“网吧”,不能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办公与共享等功能。
1.4 网络管理缺少制度依据,管理上不规范
当前,由于普通中学领导干部对校园网不重视,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学校网络管理体制不健全,所以中学校园网在管理上普遍不规范,出现了没人管、不敢管、管不了的局面。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校园网的管理作了相关的规定,但具体到某一中学而言,如果没有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与明确、在操作方面可行性不高。同时,学校领导干部只是简单地把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职责或业务划分到网络管理人员身上,没做具体职责分配,造成了网络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明,缺乏合法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就出现了管理人员之间对相近职责相互推诿,难以形成统一认识。尽管有的学校也制定了有关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但是仅对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做了规定,没有针对普通的师生的制定校园网的使用规范,使得学校校园网无法得到有效管理。
2 中学校园网管理的有效机制
在对中学校园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后,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或解决,形成一个可以对校园网进行管理的有效机制。
2.1 加强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任何组织机构和系统部门想要实现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就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安全稳定地运行和健康地发展,校园网也不例外。一个完整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应该包括针对网络管理人员和普通师生两方面内容。对于普通师生,可以制定《校园网络信息使用规范》、《多媒体教室使用制度》、《校园网信息流程》等规章制度。而对于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制定《系统管理员工作职责》、《网络安全管理员工作职责》、《数据库管理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同时完善网络管理部门的值班制度和相应的应急预案,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运行。
2.2 加强网络人员技术培训
校园网想要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就需要该网络能够稳定的运行,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学校中网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关的人员培训计划。中学校园网络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网络管理人员,一类是普通用户。网络管理人员是校园网的建设和维护重要力量,学校要舍得投人资金对他们进行培养。学校可以在校内职工中挑选有相关专业的教师去参加网络建设单位的主办技术培训,也可以定期地组织管理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举办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网络管理水平。对于普通用户技术培训,也就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主要目的是提升他们对校园网络应用水平。对教师可以集中进行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鼓励他们尝试网络化教学。对于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来进行网络应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促使校园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推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2.3 加强校园网软硬件管理
在对校园网管理中,网络中硬件设备特别是关键设备如果存在任何故障都有可能造成整个校园网络的瘫痪,给学校和全师生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硬件设备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网管软件对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它们的工作情况。网络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整个校园网的拓扑结构,按计划对其中的硬件进行检测、维护和更换,对服务器还要做好它们的信息备份工作。此外,为了保障每台电脑的正常工作,学校还需要备有各种零配件,以便日常维修时使用。注重硬件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软件管理,软件管理是保障校园网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软硬件及其维护不同步,会造成网络硬件设备由于缺乏相应软件系统的支持,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最终造成整个校园网络系统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平时要做好相关软件的定时故障检测、升级与更新,有问题及时与软件提供商取得联系,使它们凭借完善的性能能够稳定的运行。
2.4 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络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是网络安全。校园网络管理的目标是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稳定地运行,从而提高了师生员工利用校园网的方便性,有助于他们快速获取资料,辅助教学。为了保证普通中学校园网的安全,维持正常的网络教学活动。这些就需要加强对校园网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机制、安全体系和适当的应急机制。同时,还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增强维护网络安全意识。此外,对于校园网络中的软、硬件要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对安全防护软件要定期升级或更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购置硬件防火墙,预防攻击,漏洞扫描,保护校园网中的信息资源的安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校园网管理是一项巨大而又繁琐的任务, 也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到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才能更好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不仅需要学校领导干部的广泛重视和师生们的共同参与,而且还需要网络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余不断地加强对新技术知识的学习,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找到适合本学校校园网发展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校园网的正常运行,才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一个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钟劲翔.高校校园网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9):2322-2323.
[2]陈创光.校园网管理[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04):76-87.
[3]韩塞北.新形势下校园网管理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104-105.
与我国国家的基本情况一样,德国的学生入学年龄也是6周岁,有寒暑假期,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德国的小学生只有在早晨的时候是上课时间,而每学年大概只有两次考试,除了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之外,学校会给学生上烹饪课、园艺课以及手工课等等。但是在中国,小学生上课一般是上午和下午,除了课间十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之外,学校并不会给学生安排其他的娱乐活动,在小学期间老师和家长就会告诉学生知识改变命运,只有不断的学习努力的学习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和光明的前途。中国式的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国教育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集体观念,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前边也有提到了中国小学生的课业较重,而德国小学生的课业较轻,这是两国初级教育的最大区别,但无论是哪种教育体制都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有直接关系。
2、中等教育
德国的中学可以划分为三种,即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其中普通中学的学制为4年,一般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进入普通中学进行学习,这与我国的初中体制相差无几,在普通中学毕业之后学习可以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实验中学的学制为6年,在德国37%的就业人士来源于实验中学。在实验中学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就读专科学校或者是专业学校,并取得专业资格证书,从而赢得就业的机会。而最后的文理中学,是指在中学时期就开始进行文理分科学习,文理中学学制为9年,这也是学习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毕业于文理科学校的学生可以获得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由于德国在初中时期就开始分科学习,所以目前德国一种介于三者之外的学校,那就是综合性中学,在综合性初中毕业同样也得到德国联邦各州教育部门的认可。
中国的中学阶段包括初中和高中,在初中时期属于综合性学习时期,学生需要学习文理方面的知识,初中升高中之后开始分文科和理科。中国是一个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国家,也就是说在经历小学、初中、高中一步一步的学习之后,通过高考才可以进入到高等学府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面临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压力。这在中学阶段的德国是没有的,中国的家长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抛开学习之外的其他事物都会成为阻挡学生前进的绊脚石,家长会为孩子清除绊脚石让学生努力的学习。而与中国家长不同的德国家长认为,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要不沉迷就应该被允许。
3、高等教育
德国的高等院校除去教会大学之外,一般的授课方式是采用讲座和联系,其教学内容难度较低,但是想要顺利的毕业却都需要吃一些苦头,有的德国大学生读7、8年才会被允许毕业,而且德国的高等院校一般都是由个联邦州兴建的,采用的是学分制教育体系,其考试的流程有三种形式理工、文科和国家考试。想要进入德国高等学府留学,需要准备高中毕业证明或者大学学习证明,在通过德国国家级别的DSH语言测试后,才可以进入德国的高等学府进行学习。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德国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进入中国高等学府进行学习需要先吃苦头,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高考,一旦进入高等学府那毕业就会是一件很顺利的事情。因为中国的大学并不存在学分制,无需像在德国上大学一样修满学分才可毕业,所以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最大的感受是考大学难,毕业容易。
二、中德两国教育体制的差异
1、中德的教育思想在本质上存在差异
我们从德国的教育发展历史过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德国公立教育还是私立学院,从小学到大学,首先学习的都是各种思想文化,无论是基督教哲学还是非基督教哲学,除了宗教学院以外,均是可以自己学习的。这在倡导人性方面十分自由开放。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彻底贯穿,在思想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中德的教育方式存在差异
西方教育方式是不给学生条条框框,不给死板规定。对于大人们本身就质疑的思想或现象,并不强行灌输思想。教学是在一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寓教于参与中接受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知识。师生之间关系平等。教学的课堂并非固定在学校中,而多是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与此不同的是,在中国的师生之间总是有一种相对严肃的长幼关系,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应试,强调师道尊严,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
3、中德的教育内容存在差异
西方教育从小就重视人文社会,地理历史,科技自然等实际教学,对学科内容进行探索 或研究。而中国这些研究基本上来说都是从大学开始的。就从德国的教育制度看:自19 世纪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大纲后,德国就率先的建立起了现代大学体系并一跃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这样独特的体制下,德国涌现出一批影响延续至今的哲学 家、社会学家和人文学者。换句话说,德国大学的教育体制是为了更好地培养新型人才和社会精英,以便营造出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越来越突显出重要的地位,教育水平也随之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我认为有必要从数学教学这方面来分析一下中职教育,现结合本人自身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中职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形成的原因
(一)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主体—学生的现状
现在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中学成绩的就不够理想,特别是数学成绩,水平参差不齐。进人中职学校以后,有些学生的自信心不足,成才的愿望也不够迫切,再加上他们在中学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于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数学有抵触情绪,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智力水平有问题,而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纪律习惯和生活习惯,例如:上课不认真听讲,有听不懂的地方就不想再听了,产生厌学、怕学的现象等等。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研究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一一课堂现状
不管什么学科,它的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教学并不是强调教师或者学生某一单方面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教学过程往往就只注重教师的任务,缺乏有针对性的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也得到了相应的知识;再一方面中职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也是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中职教育更强调的是实际问题和基础问题,是要让学生能够学懂比较实际的问题和比较基础的知识,不必要将内容分析的像高考题那样深,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有可能就会出现教学成果滑坡的现象。
二、提高中职数学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一)强调中职数学教学同中职学校实际相结合
1.反对将中职数学教育普通中学化。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和普通中学的生源不一样,我们不应该用普通中学的要求和目标要求教学,教学方一法、教学内容更不应该照搬。所以我们就要努力研究符合中职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2.反对脱离实际,只照顾一些优秀的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尽力地兼顾每一个学生。绝对不能出现教师只照顾和关心基础好的学生,对那些后进生不闻不问,甚至只要上课不说话就行的极端现象,否则就违背一了教育的方针。
3.要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学生加强情感和数学思维的培养,耐心地辅导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二)注意课堂的数学教学和课后的反思
1.数学教学不是几个基础好的学生的问题,一定要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单一的讲授,多采用讨论、交流、实验总结的方法。多具体,少抽象;多基本,少技巧,优化课堂教学。
2.针对学生数学基础差,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用最简单的方法和最通俗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漫慢发现知识的规律,让每个学生都加人到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学习兴趣。
3.教师要对学生负责,热爱学生,为学生着想,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生动的教学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个人魅力来促进学生学习。
与普通中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中专着力于把学生培养为各行各业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围绕着岗位需求来展开。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数学,也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被开设。从传统理解来看,中专数学以专业基础课的身份而存在,在教学中主要围绕着自身的定理、计算法则而进行。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与普通中学的数学教学有所不同,从而也就未能承担起支撑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了。正因如此,进行中专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便成为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那么如何来认识这种创新呢。笔者认为,教学创新本身就意味着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同时还需要教师逐渐的去适应这种新的模式。为此,数学教学模式创新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以突出支撑专业课教学为己任来展开。
一、中专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中专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一)教师教学方面
在对数学功能的传统认识下,诸多数学教师沿袭着引出定义、例题讲解、课堂练习等步骤来进行数学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实则是在数学原理内部打圈圈,而未能与专业课程学习相联系;另外,这种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存有应试的痕迹。
(二)学生学习方面
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十分重要,而在数学教学中则需要通过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训练来推动。其中,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获得仍须建立在岗位情景之中。然而,基于上述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形态,却主要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或许这在普通中学显得重要,而在中专学校来看则没能体现出数学的教学作用。
二、分析基础上的创新模式定位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数学教学的创新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数学教学内容方面
数学教材应成为数学教学的参考,而不用局限于教材的内容体例。在这一指导思想的推动下,中专学校应在校本要求下进行教学内容创新,而创新的着眼点在于与各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目标相契合。不难理解,中专数学之所以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在于传统教材的内容编排上。
(二)数学教学手段方面
教学手段的创新模式定位应借助教学目的的明晰来获得,而教学目的则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且在教材内容创新的基础上便具体为专业问题意识和专业探究能力上了。可见,这两个方面的定位具有相互联系的特点,也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点和难点。
三、定位驱动下的创新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中专数学创新模式可构建如下。
(一)多部门的协作
从以上创新模式的定位来看,在涉及到教材体例创新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其中学校管理层应起到联系各部门的职能,然后数学教研组、各专业所在部门、教务部门等应围绕着体例设计、岗位情景化等问题展开商讨。若是数学教学资源较为缺乏的中专学校,则可以在内部辅导书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二)教材体例设计
借鉴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中的成果经验,可以根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体例来编排数学教学内容。即根据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以一个完整的工作训练模块为项目,而其中再细分为若干个训练任务,这样一来便能为培养学生的专业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提供平台。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须对这一形式进行适应。
(三)教学手段优化
教学手段的优化不仅需要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还需要一来现代教育技术来支撑。从手段的教学方法来看,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引入其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来说,则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具体化工作岗位情景,从而形象的向学生传递数学问题与岗位之间的联系信息。
四、问题的拓展
作为推动中专数学教学模式优化来说,还应关注对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即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视频播放功能,将有效的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具体。同时,上文指出:中专数学教学构成了专业科目体系教学的逻辑起点。因此,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要求下,为体现专业科目间的逻辑连贯性特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上述功能,以其它专业课中具体的内容为载体,进行有关的数学教学。如,物理中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通过引入这个内容来完成三角函数的教学。
由此可见,在中专数学教学环节中引进了多媒体技术,就使得类似于三角函数在内的抽象内容,能够形象、生动的反映给学生。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即,由于内容相对枯燥、抽象。结果,造成了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困难,叠加效应就挫伤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兴趣与主动性。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五、小结
本文认为,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后可得,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前者主要在于教材体例的调整,后者则在于教学方法和技术的优化。同时,还需要依托学校多部门的协作来实现。
具体而言,数学教研组、各专业所在部门、教务部门等应围绕着体例设计、岗位情景化等问题展开商讨;根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体例来编排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优化不仅需要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还需要一来现代教育技术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