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8 09:29: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

篇1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2日

一、中原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与产业升级关联性分析

发展低碳经济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只有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显著降低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并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给,进而切实解决好“三化”协调发展问题,才能不负重托,完成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提供示范的使命”。

从本质上来讲,低碳经济不同于一般的环保理念,它所要解决的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其目标是既维持经济增长又保证低碳排放。然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凭空进行,与其他经济形态一样,仍然必须借助于产业这一GDP推手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实现。

低碳经济是我国迫切需要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来推动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区结构的优化以及科技创新的加快发展,以此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原经济区(CPER)是以郑汴洛都市区为核心、中原经济区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地理位置重要、交通发达、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是河南,作为一个内陆人口大省与农业大省,近年来依托比较优势,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逐渐形成,食品、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日益壮大。但是,与其他省份比较,河南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局面尚未改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同时产业内部结构也存在着不合理并且层次偏低。诸多实证研究表明,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推动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也即是说,在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低碳化过程中仿效沿海地区大力振兴第三产业,把传统高耗能产业转移出去或者淘汰掉似乎是可行的。但是,由于要素禀赋结构及面临的约束条件各不相同,产业升级的方法和路径在我国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价值链理论的观点,如上思路如果付诸实践也须谨防陷入低端嵌入区域间分工体系的误区。那么,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三次产业结构到底该如何调整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产业内的结构性矛盾又该如何解决?本文主要围绕该核心问题展开研究。

二、中原经济区主体的现实产业结构升级现状

中原经济区与河南省整体经济一样,在第一产业中农业比重过大,农业中粮食种植比重过大。第二产业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所占比重大。轻工业多而不强,消费品工业发展相对乏力,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增需求的需要。轻工产品除了食品工业较强外,其他行业竞争力小,行业集中度低,资源配置不是太合理。即使在较强的食品工业内部,也存在类似问题,这使得河南与中部及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消费品工业产品种类偏少、档次偏低、竞争力偏弱,不能完全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不能与国家刺激内需政策有效对接,因此发展相对乏力。重工业中加工工业比重较低,重工业中矿产和自然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加工工业的比重同样也相对较低。重工业中的原材料和采掘业多处在初级加工状态,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水平含量较低。但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环境下,食品加工业、现代农业、原材料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高新技术等传统产业大力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产业的升级步伐加快,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并且,中原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已初具规模,产业集群行业分布广泛,整体呈良性发展。

三、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相对滞后。中原经济区与全国相比,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远赶不上全国平均水平;与国内其他经济区相比,中原经济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也处于较低水平。而在第三产业内部,其结构虽然呈现出高级化的发展趋势,如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业等的比重越来越高,但是中原经济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服务业仍为推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而高增加值、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GDP中的比重却偏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

(二)产业专业化程度较低。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加深,中原经济区制造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其技术进步增长率在逐渐升高;但工业总体水平、专业化产业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经济区内部产业布局不合理。中原经济区内中小城市比较多,经济实力比较弱,综合实力比较差,整体城市功能不强。其中,一些县级市具有明显的农村城镇的特征,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中原经济区内部的产业布局不合理。

(四)经济区产业之间经济联系较少。中原经济区中各个城市产业结构同构化,产业关联度小。各城市的支柱产业多是自成一体,相互之间经济联系十分松散,产业结构整体趋于同化,主导产业产品链条短,支柱产业中缺乏跨市发展的企业。

(五)经济区各产业对外开放度较低。中原经济区各产业对外开放度较低,难以较快提升或较接近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难以有效促进各个产业加快发展、增强竞争力,更不利于中原经济区乃至河南全省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四、中原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升级模式设计

根据中原经济区经济结构特征和产业发展阶段和态势及内在规律,我们认为,目前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适合采取“创新网络”模式。该模式思路源于:产业优化升级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其核心动力是产业内部的创新,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网络就是要把各个城市放在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布局,使城市产业的集聚效应和经济区内产业关联效应与产业创新升级互为动力、相互补充,从而加强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创新互动,即在创新中加强产业关联和集聚,在产业集聚和关联下促进创新。具体框架就是提升“一核”(郑州)的中心城市综合集聚能力,打造“两轴”(郑-汴-洛陇海轴、新-郑-许-漯京广轴)产业集聚主干区,促进以创新为中心的“三类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构建“网络”(城市主网与县级城镇次网)激励互通机制,使创新的技术和成果能在网络间快速流动,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提升产业水平。

(一)加快“一核”与“两轴”发展。“一核”即以郑州为核心城市及其边缘区,包括附近几个城市组成的郑州都市圈,其功能是集中全省人力、财力、物力,辐射引导经济区边缘带和外部区域的发展。核心城市要在经济区的建设中发挥引导作用。“二轴”为沿京广线纵轴(安阳一新乡一郑州一平顶山一周口)和沿陇海线横轴(洛阳一郑州一开封一商丘),以“二轴”作为中原经济区空间发展的骨架。横轴沿陇海铁路走向,以郑州为中心,以堰师、洛阳、开封、商丘、巩义为重要节点的中心产业发展轴。此轴重点打造机械制造、装备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纵轴沿京广铁路走向,以平顶山、安阳、周口、新乡、郑州为重要节点的中原经济区联南贯北的产业集聚重要轴线,发展电子、纺织、食品等轻工产业集聚区和农业产业集聚区。在各个城市已有的经济聚集区建设基础上,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中沿陇海线与沿京广线这两个地理轴线上的产业集聚区,使其连接成片,成为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主干区,也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产业集聚主干区。主干区中的各个城市发挥在当地的经济聚集作用,带动其他城镇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产业关联效应的产业经济发展带。

(二)推动“三类产业升级”,保障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既要注重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也要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培育,同时也要注重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这是全面保障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的“三驾马车”,也是实施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的基本内容。即对传统产业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壮大企业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对于落后产能坚决淘汰,加强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使得传统产业迅速、有机、高效地与高新技术逐步融合,相互促进;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政府要加大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力度,结合现实条件和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专门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研发和创新;对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规划专门的集聚园区,或在已有的相关产业集聚区预留东部产业落脚地,通过总结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措施,制定出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提高政府和产业集聚区的服务水平。

(三)强化创新能力,创建网络激励互通机制。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的核心在于强化产业的创新能力,需要多种相关联的产业、多个产业集聚区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产业创新能力的发散效应。因此,在中原经济区产业升级过程中,还必须构建灵活高效的网络辐射互通机制,即以郑州为中枢,以中原经济区省辖城市为主网络节点、各县级城镇为次网络节点形成产业升级互通网络,鼓励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网络中心和重要的网络节点对产业关联数据收集整理,构建促进中原经济区产业全面升级的运行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西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区域内产业集群颇具规模,产业基础格局较为稳固

西部地区主要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区域内各地区发展条件、产业发展程度也并不均衡,在西部地区经济基础相对雄厚的区域,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产业群,目前在我国西部地区可以看到一些初步具备集群成长特征的企业网络。以中小企业自然集聚形成的“成都-重庆-贵阳制药业走廊”发展势头迅猛;川贵滇等省区依托自然和人文特色形成了旅游产品企业聚集;云南昆明及周边所形成的花卉产业,己形成在国际上具备一定竞争力的花卉企业集群;云南及周边的烟草产业集聚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产业集聚区;此外,内蒙古的乳品产业集群、四川泸州、贵州仁怀等地酒业聚集群、四川德阳的装备机械产业集群、贵州贵阳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六盘水-攀枝花的煤炭-冶金工业集群、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的石油化工基地集群等逐步壮大,所构建的良好的产业基础为西部地区经济的集群成长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二)产业配置竞争优势弱,创新匮乏,对周边地区带动能力不足

从第一产业角度看,部分西部地区虽具备形成产业集群的客观条件,但只是形成了在自然禀赋基础上“靠天地吃饭”的相对集中的产业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也正是因为自然所限,现有条件下第一产业在西部地区难以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第二产业角度看,西部地区由于自身所处地理条件及历史遗留原因,工业发展大多集中在重工业、采掘业和原材料进出口等产业链前端,自身加工衍生产品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在破坏自身环境的同时并没有显著提升竞争力。此外,在区域产业集群内部也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与清晰的协同合作生产关系,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及支撑产业相关联互补的良性生态圈,产业内的关联度小,产业链较短,竞争多于合作,内耗频现。在实践过程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没有形成健全的行业自律性组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缺乏相应的行业引导与协调,加上少数企业的短期牟利行为,往往会在一个低端产业集群中产生同行业企业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导致既有产业集群缺乏在国际甚至国内大舞台上的竞争力及创新动力,且对周边相关地区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地区贡献率长期走低。

(三)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领先于其他地域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革期,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2015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从全国四大地域板块来看,2015年1―11月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9%,虽不及去年同期,但涨幅依然在全国各地域板块中领先。

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一带一路”等全球化战略影响日益加深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5年1―11月全国进出口总额220703.3亿元,同比下降7.8%。从四大板块来看,西部地区外贸增速回落最为明显。在国家“一带一路”等利好政策不断推出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外贸增速回落意味着“走出去”来到了转型期。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新技术、新经济产业革命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浪潮对产业结构的冲击不断增强,知识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国家经济结构向知识(知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家正大力度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不仅是西部地区内生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也起着积极作用。创新是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主要动力,西部地区应抓住国家大力扶持机遇,主导产业结构转向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如贵州省目前正在积极打造中国大数据之都,截止到2015年底已累计吸收投资222.38亿元,希望通过新技术产业革命带动经济转型,这样不依赖于传统资源的经济模式在面临着转型期的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此外,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互联网+”进程、利用信息技术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升级改造更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于西部地区传统产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西部地区通过信息及高科技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西部地区应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策与建议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要增强外向性和开放性

地区产业结构是区域间产业分工的结果,与全国产业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相比,地区产业结构应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专业性特点。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经济将不可避免的进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全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产业要从全球大局着眼进行调整与改造,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影响到国内各区域产业分工,地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势必需要考虑外向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对于西部这样的内陆地区来说,所谓外向性是指,西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当主要以国内中部、东部以及周边相关国家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照顾内需的同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出口导向型道路。在东部产业升级和中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这些地区会退出一些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并转移相应的产品和技术,这就为西部发展向东部和中部输出商品的相关产业创造了条件。在接受这些退出的产业时,西部要有所选择。首先应当选择比西部地区自身技术水准更高层次的设备和企业;其次是在引进中要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以满足西部技术适度跨越和特殊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这样做,有利于西部较快吸收先进适用技术,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有利于东中西部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有利于推动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促进整体经济效益较快提高。

(二)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源头调整倒逼改革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但这样一味追求高速度的增长模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也凸显了一系列问题,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正是问题之一。“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一点在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过往“资源开路”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因此,西部地区未来要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一方面,要加快制度供给,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创造公平的市场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破除有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制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的发展,完善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制度,调动技术研发者的积极性;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鼓励创业和创新,鼓励传统企业的高科技再改造,加大对创业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建立创业投资基金;拓宽绿色经济、健康经济等新的消费领域,推进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调整,从而倒逼生产方式的变革,形成发展新动力。

参考文献:

[1]卢阳春. “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结 构政策调整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0:30-36.

[2]宋周莺,刘卫东.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0:31-37.

篇3

我国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模式一般都属于粗放式,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一些房地产企业由于不能适应新的发展方式,已经出现亏损或倒闭的现象。低碳经济是保证我国房地产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做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工作,努力克服房地产行业向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我国房地产行业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增加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一直是各行各业高度关注的话题,也是我国大力提倡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低碳经济主要贯彻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能源开发等方式,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减少对废弃的排放,从而达到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的目的。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保护人类现在所处的环境,也能够使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还能促进新能源的开发。所以说,低碳经济也适合应用于房地产行业中。

二、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产生的影响

(1)低碳经济会使房地产的成本增加。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导致我国的低碳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低碳技术,就会使房地产的生产成本有所增加。房地产开展技术研发工作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低碳经济主要是将原有的传统能源用新能源来代替,但新能源会增加成本投入,在房地产经济管理中使用新能源,会使房地产企业投入的成本增加。但就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规模来看,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以小型企业为主,没有能力进行较大力度的资金投入,这就给低碳房地产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低碳经济会使房价升温。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就需要在房地产发展的过程中运用新技术和新能源,这就会变相增加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支出。某些使用低碳材料的建筑,会借着低碳的名义来抬高房地产的价格。而消费者普遍认为,只有高质量的房屋,才会具有较高的售价,这就使房屋的价格在无形中有了升温的趋势。而这种情况,会使得部分消费能力较低的人群,无法承受房地产升温带来的压力,从而降低了一部分人群购买房屋的欲望,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发展。

(3)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在房地产发展的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木材和煤炭,这样就会使能耗总量有所增加,从而使房地产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从房地产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想使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好,必须有雄厚的能源做保障,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能源支持受到了限制,也使得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这样不仅会使房地产发展在较大范围内受到影响,也会影响到房地产经济的整体情况。

三、低碳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的主要措施

(1)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来约束房地产行业的碳排放。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在飞速的发展,要想使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能够更加健康,就需要建立健全的有关房地产的法律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房地产事业的健康发展。从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国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有效的监督房地产行业。要想使房地产行业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就应该对房地产行业中存在的高耗能和高排放问题进行控制,并严厉惩处超过国家规定和标准的房地产企业,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能够在低碳经济下健康发展。

(2)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房地产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低碳经济背景下,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须使用最新的技术和环保材料,这就会使房地产的投资成本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在控制成本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最优化的原则来选取房地产的材料和相应的技术,尽量选用低碳环保和低能耗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最好能够保证最低的排放量。由于低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要用到价格较高的新型材料,所以应该准确合理的统计所需要的材料,避免出现资源和资金浪费的现象,并严格执行成本控制制度。

(3)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立和完善房地产经济的管理机制。虽然房地产市场日益壮大,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的要求下,如果只依靠行政政策管理,很难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针对房地产低碳化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增加对房地产行业的干预,建立和完善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有关机制,让房地产行业真正走上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做好房地产长期目标的规划。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也在随着变化。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必须将低能耗和低排放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这就需要国家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形态进行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并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宏观指导,这样才能使房地产行业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稳步发展,也能保证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从而避免受到低碳经济影响而导致房地产行业出现经济下滑的情况。

(5)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房地产经济的财税政策进行合理调整。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只有相应的增加资金投入,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这种情况对于靠贷款来发展的房地产企业来说,给自身带来了较大的投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应该采取适当的财税政策,来促进房地产行业向低碳方向发展。对于能耗比较高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国家可以相应的征收污染税,这样就能促使这些房地产企业向低碳方向发展;还可以采用降低部分税收和合理增加补贴的方式对房地产行业向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这样也能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向低碳经济的方向迈进。

四、总结

在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只有不断增加节能环保意识,将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作为自身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样才能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做好房地产经济的管理工作,并且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使我国房地产行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沙之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10).

[2]雷阳.低碳经济背景下乌鲁木齐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5).

篇4

一、低碳经济

工业化发展为人类社会指明了发展方向,并且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但是,亦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气候变暖等问题。为此,国际方面十分重视改变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大力支持发展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开发新能源用以代替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降低碳排放量。在低碳经济中,主要强调的是利用清洁的、绿色的能源,降低碳排放量的同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1.对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影响

低碳经济在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当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各个国家均比较重视低碳经济,但是,大多国家贸易规则均针对工业而设定,在农业与非农业方面设计的比较少,谈判的进程比较缓慢。世界贸易组织当中的部分成员国,为了能够推动该部分谈判进程,开始了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在此方面,通过低碳经济的指引,在谈判中寻找到了比较简单的、快捷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即可以采用双边以及区域合作的模式,促使合作贸易自由化,促使低碳产品与贸易服务协调发展。

2.对多哈回合谈判的影响

低碳经济在多哈回合谈判当中,主要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相应的指示。低碳经济当中包含了生产需求条件、生产要素条件、生产竞争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在谈判当中必须针对低碳经济的内容做出贸易规则的调整[1]。据此,气候友好型产品成为了多哈回合谈判当中的主要内容与谈判方向。该类产品在整个低碳经济产品清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巨大的内在价值。

三、中国在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规则背景下制定的对策

1.积极参与低碳相关标准的制定

我国需要积极参与到国际方面低碳相关标准的制定当中,例如,积极酝酿新型能源的开发,制定新型能源的标准,对碳足迹、碳标签等相关规定进行制定,由此不仅能够促使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亦能够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2]。在此方面,我国首先应该重视培养该方面的人才,其次要对国际标准的制定给与一定的支持力度。

2.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规则的制定

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到区域贸易协定规则的制定当中,积极对TTIP以及TTP谈判中涉及到低碳经济的内容进行追踪。在此方面,可以结合与美国、欧盟之间签署的相关环境保护条款,对我国自身的环境保护条款、发展方向等进行进一步探索。在开展双边以及区域贸易方面,我国需要寻找恰当的合作国家,为发展低碳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据此,将能够有效地降低我国的碳排放量,提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综合竞争能力。

3.积极参与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

在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当中,若不能够根据当前国际贸易的总体格局,对涉及到低碳经济的内容达成一定共识,则必定会对国际贸易格局以及体系产生一定影响[3]。在此情况下,我国必须积极探索国内的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对自身发展所具备的条件有清醒的认知。对我国所具备的低碳经济竞争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与探索,进而发挥我国在WTO多边贸易规定当中应有的积极作用。

篇5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低碳经济时代的进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资源、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低碳经济实质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导下,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的优势,尽量降低煤炭石油的能源消耗,减少排放量,实现一种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1 产业背景下的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策略是指通过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计划,以争夺消费者和市场为主而展开的一项全面、长远发展的谋略,其目的主要是推动产品销售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现今产业发展背景来分析,产业经济中资源消耗模式逐渐向生态型资源循环模式转变,包装产业的线状经济模式向资源利用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变,以此组成一条重视降低单位能耗和增加产品销售总体设计的模式。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调整经济结构性伴随着产能过剩的同时,因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耗比,导致对环境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减少包装内容,改善包装环保性能已经成为低碳经济背景下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势。

2 消费市场中包装设计

消费市场作为人们购买、使用产品,以此达到消费需求的活动场所。其作用是实现人们的消费需求,推动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消费活动中因为不同阶层、性别、地区和年龄,同时受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对商品喜好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导致消费心理与消费需求存在差异性。因此,为了提升消费能力与调整消费结构,合理引导消费需求,适当选择包装设计策略。其中,主要包括简约价值设计、可持续性设计和绿色包装设计。

2.1 简约价值设计

企业要想扩大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占有率,占有一定优势,除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外,还应注重竞争者产品发展情况,对竞争对手目标进行全方面了解,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找出适合的包装设计。从竞争者角度来分析,利用一种合适的包装设计策略来提升产品自身价值是明智的选择,按照竞争者和消费者特点对包装设计定位,以此打造产品品牌形象,减少营销过程中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浪费,达到低碳经济的要求。例如,日本无印良品在包装设计策略上,结合“极简主义”审美要求,利用简约造型,简化包装设计的生产过程,在广告方面只是出现商品、字标和没有经过漂白的纸作为产品包装、标签,让消费者在适中价格和高质量产品上对无印良品的产品质量产生认同,使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让产品使用价值变得“简约而不简单,平凡而不平庸”,让产品使用价值在简约包装设计中突显呈现出来,变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包装特色品牌。

2.2 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侧重设计方案的构思、产品回收阶段整体性和资源循环生态设计模式,首先在设计包装材料中,应引入循环利用观念,除了注重包装材料的可降解性外,还应注重包装材料的低耗能。例如,包装材料中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可以利用资源丰富的材料替换资源稀缺的包装材料,减轻包装物重量,降低生产阶段的耗能,以此减少材料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达到低碳经济要求。又如植物包装设计,使用鸡蛋壳作为包装容器,材料是天然的且随处可见。蛋壳中营养物质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让植物快速生长。从包装设计外形来说也是独具特色的,破壳而出的树苗暗示了生命力,十分贴切。同时,将蛋壳移置野外,因为蛋壳本身起到自然降解与土壤融合,所以不会产生污染,符合生态设计。其次,组合设计的多用途。不同的包装结构的组合设计,其包装销售对象和产品因素也不一样。设计可以改变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带给消费者一个全新的理念与生活方式,以此提升消费者的社会意识与环境意识。从促销包装设计开始拓宽包装物的使用范围,做到物尽其用,从而减少包装物的总能耗。最后,废弃包装再利用。作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内在的重要部分,任何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污染。因此,必须注重加工处理时投入的产出比,以免回收处理中的能耗大于生产能耗,无法满足生态要求。另外,在包装循环利用上,应改变传统消费的思想,引入合理消费的新观念。例如,纸张能够利用回收形成再生纸或者是缓冲材料,也可以经过加工折叠组成纸板储物架,以此促进纸张的二次使用。又如玻璃包装,在回收旧酒瓶后,经过重新处理,在酒瓶外表绘制出不同图形,让每个酒瓶具有自身特性,组成一个具有设计艺术气息较强的产品,以此突显出一种成长性与多样化特性,吸引消费者眼球,确保包装设计发展的可持续性。

2.3 绿色包装设计

首先,从绿色包装整体观念出发,在明确包装产品设计方案时,应全面考虑包装的各个环节,研究技术对人与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技术对人的沟通,注重技术的合理和服务性。

其次,在设计材料方面,应选择适合的材料技术标准,利用产品优良的销售性能和品质,设计出符合绿色包装要求的包装。例如,北京奥运会期间,为相应“绿色奥运”号召,三星电子在市场上推出了一款以环保为主题的直板手机E200 Eco。该直板手机借助生物塑料作为材料,具有水溶性,且本身含有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分解,不会带来污染。同时,该直板手机的包装盒使用无镀层可再生材料纸盒,降低了制造中的排放的污染源。从设计结构方面,尽可能达到内置重量和包装材料重量比的最大化,可在不改变原包装材料的背景下,使用合适的技术降低包装用料量,满足包装减量化设计的标准。例如,广东竹壳茶,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竹叶,使用细草将褐色茶末一节节捆扎起来,组成连着的小圆球,和北方生长的压腰葫芦十分相似,这一包装和传统包装工艺、现代包装技术有效结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设计出具有绿色包装的技术。

3 结语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变成我国经济增长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方法。同样,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下去,应结合自身情况,树立正确的低碳经济发展观,加大绿色包装材料与先进包装机械的研发力度,让包装设计整个过程做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发展,达到包装产业稳定发展的目的。且我国虽然是包装大国,却不是包装强国。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发展重要战略转型的机遇,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包装企业科研与产品开发力度,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从而形成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华.基于低碳背景下的包装设计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2):78.

篇6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财务管理;信息披露

0 引言

低碳农业经济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节能减排、环保安全成为低碳农业经济的首要关注热点,为了保证低碳农业经济的迅速高效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低碳经济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披露的政策和体系。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称之为低碳会计,它是对传统会计内涵的丰富,巩固了低碳经济理论体系,是农业低碳经济生产核算和管理的工具。低碳会计要求低碳农业企业履行低碳社会责任、治污减排和节能降耗责任;还要求低碳农业企业公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等信息,通过这些会计信息的披露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社会对企业的评价,进一步影响到农业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为了保证农业企业低碳经济长效顺利发展,笔者对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体制进行相关研究,以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1 概述

1.1 低碳经济和低碳会计概述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低碳会计提出了要求,低碳会计为低碳经济发展服务;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低碳会计的出现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低碳会计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管理手段和基本保障。

1.1.1低碳经济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以及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对煤炭、石化等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双赢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实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1.2低碳会计内涵

所谓低碳会计,是指以国家现有的能源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货币、实物计量或者文字表达形式,对企业履行的低碳责任、节能降耗和减污减排进行实时动态的确认、计量,对企业的自然资源利用率进行报告和考核,对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社会效益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一本新型会计科学。它可以科学的衡量国民生产总值与企业的经营利润,促进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企业效益的共同提升。

1.2 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所谓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按照一定原则、标准和要求向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信息使用者公开自己财务信息的行为。主要侧重于上市公司在新闻媒体上公布重大经济业务事项以及相关信息的行为。这里的财务信息是指财务经营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向信息需求者提供有利的决策和管理的信息,从而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2 国内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2.1 国外研究现状

低碳会计在国外研究起步较早,挪威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Alfsen K. H.T. Bye and L. Lorentsen (1987)提出低碳会计是环境会计的一个分支。Climate Change Information Center(2003)通过对⑶M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认为要研究碳排放会计,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源头排放和汇清除,即净碳通量会计。他将碳排放会计作了如下的定义:碳排放会计是采用排放源头和汇清除(Emissions by Sources and Removals by Sinks)的方式,通过碳会计来实现碳排放量的记录、总结及报告的过程。Stewart Jones(2008)提出了碳排放会计的体系概念,认为碳会计一般包括碳排放会计和碳固会计两个方面,在Stewart Jones(2008)的研究中,认为碳会计属于企业实施碳排放管理的一个体系,所以碳会计研究必须要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即碳会计体系,把碳排放会计作为碳会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相关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低碳会计起步较晚,周志方、肖序(2009)介绍了中国低碳会计的发展概况,必须分清碳排放源头,从源头上控制处理。刘金拜(2010) 提出企业所产生的CO2减排量经过审核和检验可以作为商品买卖;但是这种减排量交易不属于技术转让合同,也不能作为货物买卖合同确认。张鹏(2010)阐述了对我国碳减排量如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问题,他指出核证的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简称CERs,应该称之为碳减排量,他认为碳减排量满足存货的确认条件,可以作为存货进行会计处理。王艳、李亚培(2008)认为碳排放权有商品属性,可以进行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企业取得碳排放权的目的是进行短期交易。彭敏(2010)指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环境不成熟,金融市场不晚上,暂时不能确认企业金融资产,应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会计处理。邹武平(2010)认为企业的碳排放限额超过标准,职能通过交易市场从其他企业购买,可以将碳排放权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

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国内外关于低碳会计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碳排放交易权的确认类型上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局限:一是没有专门针对农业企业的低碳经济的研究,二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不足,三是没有系统的阐述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与方法。笔者就以上问题在农业领域的低碳经济背景下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3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3.1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目标

3.1.1基本目标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低碳会计是服务于农业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实现农业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是其最基本的目标。刺激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动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积极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不能以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来追求农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积极配置农业环保设备,引进或研究农业低碳技术,提高农业企业的生产效率,走农业低碳发展道路。

3.1.2具体目标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披露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向信息需求者提供决策依据;二是俄日农业企业经营及其投资决策提供方向和指导,披露农业企业的碳资产和碳负债流入流出情况、农业企业低碳资源的使用与分布情况、碳资源总额、投资管理与盈利情况、低碳资源所能产生的农业经济效益、低碳支出总额及具体使用情况、农业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情况。

3.2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意义

3.2.1理论意义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一是低碳会计在农业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理论检验与总结,使得会计信息在农业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得到了积淀和完善;二是促进农业企业掌握低碳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扎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完整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三是扩充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低碳会计作为新的学科将推动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披露制度将导入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3.2.2实践意义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可以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包括政府部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农业企业周边的群众和社会团体、银行或者保险等金融机构等。二是可以更加促使农业企业依靠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保证内部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农业企业的综合效益。 三是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推行可以促进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低碳发展模式,避免引进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发展项目,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四是有利于科学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改变片面依据GDP进行核算和评价的模式,推动绿色GDP的施行,适应低碳经济和科学核算的要求。

3.3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3.3.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是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体现的重要方面,也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和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正中下怀。

3.3.2经济外部性理论

所谓的经济外部性理论是指农业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经济主体,它的行为对周围人的福利会产生一定的有利的或者不利的影响,当经济主体的私人行为带来的私人利益小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就称之为正外部性;反之,称之为负外部性。传统会计无法反应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因此,能够反应社会效应的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便呼之欲出。

3.3.3信息不对称理论

所谓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相关人总能掌握比其他人更多的信息,他们能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处于更加有力的地位,使之自身利益最大化;反之则不利。而低碳经济背景下,处于不利一方正是政府、民众和社会其他机构,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能够很好的弥补信息不对称缺陷,可以让他们很好的掌握市场信息,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

3.4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与原则

3.4.1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要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相关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应当满足以下两点质量要求:一是信息相关性。农业企业披露的低碳会计信息必须与农业企业与低碳会计相关,必须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相关,必须与企业的决策相关,不能是无关紧要的信息,也不能是过时的信息,更不能是无用的信息。二是信息客观性。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必须是尊重客观事实的,没有隐瞒客观存在的信息差异,所披露的信息不能是忽视实际变化的信息,更不能是虚假的、杜撰的,必须是真实的与客观相吻合的信息。

3.4.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要掌握一定的度,应当遵守以下几点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低碳农业会计信息披露必须将碳资产、碳负债、碳收益和碳成本等货币计量的和非货币性的信息,必须全面披露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二是成本效益原则。低碳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信息披露必须协调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碳信息披露成本与效益必须在可控范围内,以最少成本换取最高效益。三是自愿与强制相结合原则。碳信息披露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积极主动,对于积极披露的农业企业政府应当鼓励;对于不配合甚至的抵制的,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强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披露方式。

3.5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方式

3.5.1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碳资产、碳负债、碳权益和碳损益,下面详述之:

农业企业碳资产。所谓的农业企业碳资产是指农业企业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能够给农业企业带来预期收益的低碳资源。农业企业碳资产包括碳资产存货、固定那个资产、无形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低碳存货是指农业企业为了开展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需要消耗的特殊材料,对产品进行包装的低碳包装物、低碳管理部门的耗用材料等。低碳设备是指农业企业为节能减排所使用的设备。无形资产是指低碳技术,农业企业为节能减排研发或者引进的低碳技术。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碳排放权;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低碳耗费。以上都是农业企业必须进行披露的碳资产信息。

农业企业碳负债。所谓农业企业碳负债是指当农业企业承担生态坏境破坏费用或者支付生态环境补偿费、购买低碳排放指标等行为或产生支付业务,形成农业企业碳负债。碳负债主要包括三种:一是长期借款,也就是长期低碳借款,指企业从银行取得的用于引进碳减排设备或者技术的贷款。二是应交税费,包括应交碳罚款和应交碳税,指应交未交的碳排放罚款和碳排放税。三是预计负债—碳预计负债,指由于碳排放问题未来给农业企业带来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债务。

农业企业碳权益。农业企业碳权益信息披露主要包括四种:一是实收资本—低碳资本,指农业企业投资者投入到企业当中用于低碳经营的资本;二是资本公积—低碳基金,指环保机构拨付的低碳基金、国家财政拨付的专用于碳减排的基金;三是盈余公积—低碳盈余公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低碳基金;四是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指农业企业未作分配的碳利润。

农业企业碳损益。农业企业碳损益信息披露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碳收益,包括两种,一是补贴收入—碳补贴,指政府给予的碳补贴;二是营业外收入,有碳排放出售利得,也就是农业企业出售碳排放权获得的收益,有其他碳收益,如国家颁发的低碳贡献奖、政府发放的环保补助、税收减免收益等;第二类是碳费用,包括两种:一是碳管理费用,指政府征收的碳税,低碳设备的折旧、低碳技术和低碳耗费的摊销,企业日常用于低碳维护的费用;二是营业外支出—低碳罚款支出,指农业企业碳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罚款支出。第三类是碳利润,也就是碳收支净额,指农业企业碳收益和扣除碳费用的净额。

3.5.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外传播,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在农业企业传统的财务报表中披露,并且单列低碳科目。农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单独的低碳项目,反映碳资产和碳负债;在年底的利润表中增设专门的低碳项目,反映碳支出和碳收益;在现金流量表中增设碳项目,列示碳支出明细。

(2)编制农业企业单独的碳会计报表或者报告。这种方式可以作为传统会计报表的附表或者补充报表,编制单独的碳资产负债表、碳会计利润表和碳会计现金流量表,编制单独的碳会计报告,将所有碳会计的信息在一份单独的报告中单独披露。

(3)编制农业企业低碳报告书 。农业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有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信息,非定量的、非指标化的,比如地碳绩效信息等是无法通过碳会计报表或者报告来体现的,这就要求农业企业必须同时使用多种形式,如表格、文字、图形等编制低碳报告书来进行全面详细的披露。

(4)农业企业的其他披露方式 。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公司简介、公司章程、企业招股说明书、公司上市公告书、企业业务数据摘要以及董事会报告、董事或者经理的业务报告、重大事件报告等对农业企业与低碳相关的问题进行披露与说明。

4 基于低碳经济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4.1 基于低碳经济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处于缓慢起步阶段,因此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根据笔者的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尚不完善。目前我国会计基本理论以及低碳会计理论与国际理论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在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方面还不太完善,开始推行低碳经济的企业并没有一套可以遵守完整的理论,尤其农业企业还难以参照规范的理论进行会计信息披露。

(2)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法律的制定滞后,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我国低碳会计体系仍然处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对于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的研究很少甚至是刚刚起步,因此,相关法规制度还处于不完善和缺失的状态,导致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不能按章办事。

(3)农业企业缺乏专业的低碳会计信息披露人才,或者人才知识结构难以满足需求。低碳会计目前属于一个边缘学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涉及会计学、管理学、环境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会计人员需要掌握多门知识,了解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才能满足需求。

5 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措施研究

针对目前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根据农业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国家低碳经济相关政策法规等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1)开展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工作。必须突破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障碍,会计理论界应该加强对低碳会计这门新型学科的实证研究,解决低碳会计计量和成本确认等基本理论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带加大支持力度,成立专门的课题组进行研究,促进低碳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

(2)完善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农业企业是国家第一产业的支柱,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必须重视对农业企业的管理,在农业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更要制定法律法规,明确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

(3)培养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农业企业不仅需要掌握农学的专业型人才,更需要掌握经济、管理、税收、生态、环境、资源等各方面的复合型会计人员,高校应当加强培养,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会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为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服务,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

6 结论

节能减排现己成为国际潮流,农业企业也不例外,国家应当尽早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低碳农业经济的顺利发展,学术界加强对低碳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加强对低碳农业所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保障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瑞丽,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会计模式构建初探[J].中国外资.2011(07).

[2]蒋晓改,低碳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辽宁经济,2010(3).

[3]李晨晨,不同市场成熟度下碳排放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财会月刊,2010(12) .

[4]Anita Engels.The European Emissions Trading Schexne:An exploratory study of how companies learn to account for carbon[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dety.2009,18(34).

篇7

引言

全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在2013-2017年国内有很多地区都受到了非常严重雾霾天气的影响。雾霾天气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带来一系列环保的问题。诸如此类的环境问题,使社会各界人士都对低碳经济予以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致使国内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需要顾及低碳经济对于环境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及时、详细地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1]。因此,构建一套以低碳经济为大背景,并且切实可行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管理模式就显得非常迫切。

1低碳经济概述

1.1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理念基础上,构建的以低污染、低能耗理念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发展体系。

1.2特点

(1)经济性。低碳经济本质上还是一套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经济发展体系。(2)技术性。想要实现低碳经济必须借助现代信息化科学技术。(3)目的性。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而低碳经济则是以平衡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2环境会计概述

环境会计是从财务会计延伸而来,是指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行为以及其对企业财务业绩产生的影响进行衡量和记录。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则是指,将衡量和记录下来的信息向企业的相关利益者披露,能够向企业提供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绿色经营成果。

3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的关系

首先,低碳经济发展体系的确立,使环境资源和碳排放量被纳入企业会计核算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即低碳经济为环境会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企业是国家低碳经济发展体系的主体,也就是说,企业是否能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体系,是判断能否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最后,国家想要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使低碳经济和环境会计二者形成同时运作、相互带动的互利共赢关系,这样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难点

4.1重要性

(1)企业自身发展的基本需求。随着国家低碳产业高速稳步发展,企业想要不被低碳市场所淘汰,就必须积极顺应低碳市场的发展趋势,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管理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已经逐渐变成了影响国内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2)企业环境责任解除的需求。国内很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环境的依赖性都比较大,因此,企业应该及时将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反馈给社会[2]。这就要求企业应该及时、有效地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预防控制。(3)与企业有关的利益体的需求。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存在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而刻意隐瞒会计信息的现象,这就会对使用到相关信息的管理者造成误导,从而影响自身的判断。这就意味企业很有可能会出现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这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对自身的环境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收集和整理,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进行技术改进与创新的依据。

4.2难点

(1)企业之间的竞争风险。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对于企业而言是内部机密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披露,有可能会降低自身的经济利润和市场占有率,进而增加企业与其他同行业企业的竞争压力[3]。(2)更高管理水平要求的风险。现如今,国内部分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数据的搜集体系还不够完善,也就是说,这部分企业很难通过会计手段对自身的环境活动进行衡量和记录。因此,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面临更大监管压力的风险。国内目前正处于不断对与节能减排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优化和改善的阶段,因此,个别企业不愿意将自身的环境会计信息过早地披露出去,从而使自身面临更大的监管压力,压缩自身的经济效益。

5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原因分析

5.1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2010年以来,国家全面推进低碳经济工作,明确开展低碳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建设低碳排放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在多年试点和推广工作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4]。对于低碳经济模式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以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选择:财务报告及附注、单独的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董事会报告、招股说明书、重要事项、内部会议记录、管理层讨论和分析。低碳经济会计信息缺乏公认的量化标准,企业在实践中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无法及时有效反映低碳经济实际运行状况。同时,尚未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审计的规范制度,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条件和环境还不够成熟,使得大部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忽略了低碳、减排的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导致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过低,披露以非财务信息为主。

5.2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

(1)缺乏专业的环境会计人员。环境会计是一门顺应国民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稳定发展理念的新兴学科,它虽然包括了传统会计的基本工作职能,但是其主要目的依然是环保。因此,环境会计应该包括传统的会计学以及现代的环境学。也就是说,环境会计工作人员必须是一个具备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缺少这样的人才。(2)环境会计缺乏外部审计监督。国内目前还没有独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构,因此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基本上是取决于企业自身。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企业不会出现受到利益的驱使,而进行选择性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或者披露虚假的环境会计信息等情况。

6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改进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6.1建立和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会计制度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坚实后盾。因此,国家应该对其他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独属于自己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为促进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发展,提供完整的、全方位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想要企业及时有效地披露自身的环境会计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是否完善[5]。因此,国家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尽快使自身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得以完善,从而规范国内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

6.2提高企业管理层及员工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视程度

国内各级企业都应该对环境会计信息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充分的认识。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可以将环境绩效融入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中,以提高企业员工的绿色经营意识;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将环境绩效融入企业经营绩效考核体系之中,以提高企业管理层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视度,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考虑,为企业更好地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创造条件。

6.3培养专业的环境会计人才

国家想要弥补专业的环境会计人才缺失的缺口,就应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此同时,强化对现有环境会计从业人员的再教育,这样才能为促进国内企业更好地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人才保障。

6.4加强环境会计信息外部审计

想要确保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利益体接触到的环境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必须有外部审计的参与。这就要求在建立和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同时,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进而使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6.5明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素信息

篇8

关键词:

低碳经济;房地产行业;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

受现阶段低碳经济的影响,当前社会中人们的环境保护观念愈发强烈,而房地产行业作为市场中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其经济管理创新已经逐渐被提上日程。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必须要在发展房地产的同时,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全面减少发展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量,降低能源消耗,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文章中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对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发展进行了研究。

一、控制企业经营成本

出于低碳经济环境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技术与材料的类型进行改变,结合低碳经济要求,选择满足环境保护需求的新型技术及材料,但是这必然会增加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也为房地产企业负责人提出了一定的难题,即如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成本的控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全面考虑企业当下发展现状,并结合环保有关要求,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针对房地产企业成本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在选择有关技术和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最优化原则为标准,选择耗能低、排放低的材料和技术;进行施工的同时,必须要全面保证所运用技术均能够实现低排放的要求;开发低碳房地产时,因为新材料的价格普遍较高,以免造成成本过高的现象,务必要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以此避免浪费,对于一些可循环使用的材料要做好回收。除此之外,也在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做好成本的控制,避免后期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环保观念

当前社会中由于雾霾现象严重,所以环境保护工作逐渐被提上日程,随着低碳环保的大力宣传与教育,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步提升,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有一定的低碳观念,形成购买、使用节能减排产品的习惯,转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实现更为健康的绿色生活,这也为低碳经济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了全面实现绿色环保,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十分重要。以往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施工技术,都会产生一定的能源消耗,一些废气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合理解决这个问题,加快实现房地产低碳经济的创新,必须要将材料与技术进行更新,使用符合环境保护的全新建筑材料与技术,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为了实现房地产行业的低碳经济转型,务必要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取代能耗较高的材料,在材料的环保上不断落实房地产的低碳经济转型。现阶段,我国在科学技术上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一些新技术逐渐被发现,这也降低了高耗能材料的使用率,然而一些新材料的技术并没有达到成熟,所以还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研究。除此之外,在现阶段房地产建设的同时,要着重利用包括太阳能、地热能在内的可再生资源,以此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提高绿色环保建材的使用效率,全面建设低碳环保的建筑物。

三、完善房地产有关法规,合理掌控排碳量

近几年在市场中房地产发展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也有赖于房地产法律法规的完善,为了实现房地产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有关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然而受房地产经济管理力度的影响,在健全法规方面依然需要加大力度。一方面,需要对房地产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与优化,合理控制房地产施工过程中对于排碳量的控制,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严格要求排碳量,并严格落实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对房地产排碳行为加以控制。另一方面,设置相应的奖惩措施,针对一些超出规定排碳量、未按规定经营的房产企业,要对其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碳排放量的控制,从而真正实现房地产行业的低碳经济转型。

四、结合低碳经济,制定发展目标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并且速度也在逐渐加快,这在房地产行业的经济结构转型方面存在十分重要的影响,房地产行业必须要将低排放、低耗能作为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则,并深入分析经济结构,在低碳背景下制定经济制度发展目标。基于此,必须要针对低碳背景下出现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在实现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推动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以免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房地的经济转型造成限制。

五、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改善地税政策

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低碳经济发展逐渐成熟,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发展基础上在低碳方面加大投资力量,在经济多元化形式下风险逐渐增加。因此需要在发展房地产基础上由政府给予大量支持,在相关规章制度上进行不断完善,逐渐拓展房地产的发展渠道,利用税负方面的优化政策逐渐推动房地产发展,引导房地产向低碳化经济发展方向转型。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为了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必须要认识到技术、材料转型的重要性,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提升环保观念,以此不断推进房地产低碳的发展。但是因为现阶段房地产的低碳发展依然一些不足,尤其是房地产经济的低碳发展方面,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从而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作者:庞群 单位:天津市政华房地产开发公司

参考文献:

篇9

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制度改革和工艺创新减小生产生活中的污染排放,减少石油、煤炭的使用,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理念。针对低碳经济发展要求,需要积极建立环境保护工程,促进污染治理和保护。[1]

1 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中,生活生产尤其是工业生产中会耗费大量的石油、煤炭等原料,继而产生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等。现代经济发展要求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要求,因而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关于这一要求的提出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进步性和时代文明性。低碳经济是一种生产双赢的表现,旨在通过技术研究核算和设备更新提高社会生产力、降低污染排放。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造成温室效应等。从人类长远发展考虑,要做到节能生产和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主要是从生产制造、流通运输和利用回收等环节减少谈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发展低碳经济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生产生活是人们主要的活动方式,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日益增长的人口带来巨大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加剧,碳污染物排放也不断增加。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是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目标,重点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核污染等。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是有组织、有计划等对特定区域内的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并利用专业理论和科学手段集中改善区域环境。随着人们低碳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于出现地区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整改,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改进生产工艺,促进清洁生产。[2]

2 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方法和价值

2.1 能源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工业生产中,人们对煤炭等资源的使用量较大,煤的使用范围广,但是煤炭综合利用和煤污染处理技术尚且有待提高。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以循环经济的形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活生产污染。低碳经济理念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需要研究碳利用技术,节约煤炭资源的使用,明确高效生产和清洁生产的目的。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通过提高煤炭利用技术,以循环再生的形式实现生产过程的能源再分配。例如在焦化厂需要不进行煤干馏处理,一般是对煤原料进行高温加热,产生获得焦煤等,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煤粉、碳粉等可搜集后再次用于原料加热中,作为二次燃料使用;对于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如甲苯、苯和二甲苯等,可以用于农药、染料、溶剂和洗涤剂等其他合成此材料中。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原材料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等的排放,另一方面则是综合利用煤原料和煤生成物,以废物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形式促进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通过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的改进,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向提高,这也是现代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3]

2.2 发展新能源经济,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经济促进工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能源消耗和污染。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是为了通过技术革新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在建立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可以积极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的经济生产中,人们习惯利用化石能源进行时生活生产,化石能源属于自然衍生物,化学性质属于碳氢化合物,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这种类型的能源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和大气健康,是有利有弊的燃料。现代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运用先进的科技技术能够开发和利用其它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制取方便,且绿色环保无污染,使用效益高。低碳经济下,要求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因而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代替煤炭发电,也可以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等,减少石油、汽油的使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不仅需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工业技能和减排,同时要积极开发和应用新能源,全面构建低污染、低能耗和零排放的工业经济体系。[4]

2.3 建设公共设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经济,不仅是指在生产领域要做到节能环保,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提出低碳环保的要求。我国是人口大国,且人口数量正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人们的出行、饮食等均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资源。以出行来说,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同时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污染严重,容易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汽车鸣笛产生的噪声污染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而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政府相关部分需要做好积极引导,鼓励人们低碳出行,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同时倡导文明消费和绿色消费。政府应该加大公共设施投入,如修建地铁,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人们搭乘公共交通共军,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此外对于私家车的购买和出行,政府需要出台政策予以限制和控制。对于园林绿化、防燥隔音实施的建立,政府也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的理念贯穿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养成节约环保的习惯,践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维护环境保护工程假设成果。环保工程建设不仅包括环境污染治理,还要在政府部分的协作下,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出行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经济的生活服务,引导人们环境保护从身边小事做起。[5]

3 结束语

现代社会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同时需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要求一致,强调在经济发展中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工业污染和社会污染,尤其是要减少、碳污染物的排放。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则是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增加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对于已经形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则需要才有高效、科学的手段跟俊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针对性解决,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文明进步。[6]

参考文献

[1]王雷.基于低碳经济视域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价值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8):125.

[2]周明军.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现状与推进建议[J].中华建设,2013(11):136-137.

[3]杨洪镅.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7):425-429.

篇10

近几年来,环境问题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工业等领域生产中,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烟雾气体,引发酸雨等一系列问题,给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为了改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提出了低碳经济理念,全球就此理念达成一致,以保护生态环境。然而,国际贸易规则随之受到了低碳经济的影响,为了顺应该形势,我国应制定针对性对策,以促进我国竞争力。

1低碳经济内涵

低碳指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所谓的低碳经济,指的是牢牢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减少石油、煤炭等能源消耗形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主要做到以下两点:其一,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稳定,保护环境过程中要减少能源损耗,树立节约能源理念。其二,创新和改革国家现行的经济模式,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构建生态文明。

2国际贸易规则形成背景与方式

2.1国际贸易规则形成背景

实现国际碳交易市场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是碳交易机制存在的主要目的。从本质上来说,碳资产不属于商品范畴,故也不存在开发价值。然而,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充分利用能源,以开发先进的能源技术,并投入到生产中,这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难度,提高成本。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碳能源应用效率偏低,有着充裕减排空间,但成本偏低,进而导致在同一排放量前提下,形成了不同成本,产生价格差异。此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气体排放量与发达国家气体排放要求相吻合,以此构建了碳交易市场。在《京都协议书》中,碳交易机制包括三种,分别为联合履约、排放交易及清洁发展机制。

2.2国际贸易规则形成方式

国际贸易贸易规则形成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其一,霸权主义国家提出。霸权主义国家提出的国际贸易规则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以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这种国际贸易关系中,霸权主义国家不重视弱小国家的利益。其二,发达国家联合制定。各个发达国家相互沟通交流,采用合作模式,提出国际贸易规则。其三,国际组织制定国际贸易规则。

3低碳经济下给国际贸易规则造成的影响

3.1改变国际贸易格局

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是低碳经济的显著特征,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将会改变国际贸易格局。包括两点:其一,改变商品贸易格局。国际贸易中化石能源等传统能源比例下降,新材料及新能源比例上升。这样,使得国际贸易中污染严重、排放量高、能耗高的产品不断减少,增加了低碳商品的比例。其二,改变地区贸易格局。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低碳经济转型,他们掌握先进的低碳技术,并运用低碳技术生产出一系列商品,增强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地位。

3.2调整国际贸易规则框架

低碳经济背景下,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贸易与环境相结合,且提高两者的结合速度,制定国际贸易规则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问题。GATT作为国际贸易全球协调与管理组织,在初期,始终提高环境保护给贸易造成影响的警惕度。然而,伴随着与环境有关的贸易纠纷不断上升,其观点也发生了转变。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树立了以保护稀有资源及环境为目标和宗旨的思想。为了使环境保护与各个国家发展水平需求相一致,成立了环境与贸易组织委员会。就现存的WTO规则来看,发达国家始终坚持保留态度。他们提出若规则中的环境目的保护措施不明确,应对其进行再次修订。

3.3开拓全新领域

低碳经济环境下,形成了“碳标签”、“碳关税”等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利用低碳和国际贸易谋取经济利益。现阶段,美国及欧盟国家已经实行这种手段,联合贸易活动、碳排放制度,构建“碳关税”等相应的法律法规,将这些法律法规应用于碳减排能力偏差的国家中,进而维护自身行业或者本国国际竞争力。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制定“碳关税”的主要对象。就美国而言,美国能源部门发表对外声明,若国家不重视碳排放量计量,则收取“碳关税”。这种思维理念十分巧妙,它不仅建立了保护环境的高大形象,还对地方产业起到保护作用。这些贸易壁垒的存在,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4我国应对低碳经济给国际贸易规则造成影响的对策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低碳经济下给国际贸易规则造成的影响,也影响了我国经济利益。为了顺应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规则发生转变的局势,我国要积极采取有效对策,提高自身竞争力。

4.1了解区域性贸易中低碳规则发展形势

我国就TTIP及TPP中有关环境问题的谈判进行实时跟踪,参照美国与欧盟签订的环境条款,对环境条款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尤其是把握、研究分析区域性贸易协定中低碳规则发展形势,以积极应对。另外,我国要借助区域性及双边贸易协定,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借助区域性贸易协定,促进我国低碳竞争力的提升。

4.2注重国际范围内供应链与私营标准中的低碳规则

尽管非官方层面的低碳规则与私营标准不具备法律效力,但给企业运营造成一定影响。这种规则主要在供应链中应用,利用供应链影响贸易。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中没有关于这些标准的明确报道,但其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我国要重视这些倡议,将各类信息提供给相应的国际贸易企业,必要情况下,对其进行培训。

4.3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规则制定

自欧盟提出扩充环境产品谈判范围,在谈判中加入环境服务,探究非关税壁垒问题后,给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规则造成严重影响。对此,我国要充分考虑自身国情及低碳发展现状,仔细研究有利于我国低碳发展的条款。将有竞争力的环境服务及产品列入到清单中,同时,也要避免在自由贸易行列中纳入多功能产品。我国要重视非农业与农业谈判中的低碳贸易规则,依据非关税壁垒情况,制定针对性调整方案,以发挥我国竞争优势。

5总结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同时,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构建了一系列国际贸易规则。低碳经济环境下,不仅影响国际贸易规则,还给贸易环节中产业链条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减少其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我国要参与到每一项国际贸易规则构建中,以提升我国整体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丽.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14(9):114-123.

[2]徐红霞,杨元义.低碳经济下对重塑国际贸易规则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4):18-19.

[3]周杰,李金叶.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重构的影响与中国面临的挑战[J].对外经贸实务,2015,18(10):45-48.

[4]郭璟坤.论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27.

篇11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也应该向其进行不断的靠拢,顺着这一思路进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是在英国提出的,我国在2009年正式提出,我国国际发展合作委员会指出,低碳经济就是相对于传统的经济来说,在一个比较新的层次,更好的实现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解决节能以及环保的相关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低碳经济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它是属于一种污染小、能耗低的新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的破坏进行缓解,解决气候变暖以及灾害增多这样的一些问题。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在发展以及进步的科技的基础上,将能源的利用率予以提高,实现一种清洁能源的创新,这样来进一步的造福于人类。因此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不仅仅是国家的一个大计,也是各个企业要做到的。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企业大发展来说,带来的极为重大的意义。第一,改善了企业的运营环境。第二,提升了企业的管理理念,包括三个:低碳经营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崇尚创新的管理理念。第三,低碳经济加速了企业的发展转型。例如说,一些企业在这种理念下就可能会选择产业转移,或者是改变经营业务,或者是进行产业调整以及技术的升级。低碳经济也会对中心部地区带来发展机遇,发挥出东部的资金优势以及西部的能源优势。第五,低碳经济也转变了企业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在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改善与升级。包括采购、财务、生产、营销等等。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发展策略

在这种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应该树立一种绿色管理的观念,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宏观方向。

第一,企业要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企业的形象就是它的无形资产,在这种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就应该首先要树立一种自身绿色与环保的新形象,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对员工产生一种积极的作用,来进一步激励员工的自豪感,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感,促进一个企业的凝聚力。此外,在对外方面,也能够将自己的影响力予以扩大,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信任度,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这样来对企业的份额进一步的扩大,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第二,开发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即开发节能环保产品,通过开展这样的研发相关活动,进一步开发出新的、环保的产品,降低企业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一些负面性的影响。开发这种节能的环保的产品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个应该予以重视的环节,也是进一步推动一个企业的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三,实施绿色生产的过程。对于传统的企业生产来说,其在生产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也会消耗点大量的资源以及能源,这一些都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在绿色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企业应该不断的优化自己的工艺,实现一种绿色生产。不仅仅要做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要做到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比如说,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做到使用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进行循环利用,这样来减少对废弃物的排放。

第四,开展绿色营销。这也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个发展的趋势。在传统的营销中,企业往往是利用产品、价格等一些传统的手段与方法进行销售。绿色营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加注重低碳环保的概念,在营销的同时,要充分的考虑到保护环境,控制污染。通过这种绿色营销的实施,在企业管理中,就能够体现出低碳经济的思想,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也要对于社会的责任勇于承担,这样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形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这样说,绿色营销是未来企业在竞争中的一个优势,是能够为企业占领市场的一个法宝。

第五,建立一种新机制。首先,要定岗定员,做到责权明确。每一个岗位都应该有规定的人员,力求实现一种一岗一人,也可以考虑一人多岗,要做到责任明确。在一些企业以及经理办公室,往往是一人多岗,但是因为职务的限制,在交接部门工作时,可能会出现下级指挥上级的尴尬局面,而如果是赋予工作人员相关的权利,就会使得工作处于一种合理的状态,对企业内部人员的一些不和谐气氛予以消除。其次,做好会计的监督。财务部门要切实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对每一项开支报销要进行核定,防止一些采购人员以及出差人员多报、滥报、错报的一些行为,将成本控制好,做到源头上进行节约,防止浪费。再次,做好人事的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部门要为企业选择合适的职员工作人员,将每一个员工的资料方案予以完善,确定好专人专岗,发挥出没一个员工的潜力,以及效用,防止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外,人力资源部门还应该定期的组织一些培训,增加员工的专业能力,切实的让每一个员工树立起一种绿色经营管理的理念。

三、总结

总之,低碳经济对于社会、自然、以及企业都起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那么就必须要遵循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管理者应该立足于长远,积极的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结构优化,大力的发展绿色产业,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促进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禄生.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