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8 09:29: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的稳定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业现代化带来农产品价格相对降低,会产生国民实际收入提高的明显效应,并对国民择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增强国民创新活力。研究表明,食品价格相对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国民在择业时越会受到兴趣偏好的支配,增大职业岗位创新的概率。当职业岗位不被当作“饭碗”,而被看作实现人生追求的平台时,人们在择业时的胆子就大,并敢于为提高职业技能做长期投入,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就有了动力。一个社会有了这样的内在要素,才可能成为创新型社会。
在提升效率的前提下相对降低主要农产品价格,使国民吃饭成本相对下降,有助于改变我国的“消费―储蓄”模式,推动消费创新,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国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显著低于发达国家,致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长期难以改变。导致这一模式的因素之一是恩格尔系数过高对家庭财务预算的影响:当人们对未来的食品保障充满忧虑时,会以高储蓄作为降低不确定性的应对手段。基本食材价格相对低廉还可减轻政府以食品援助穷人的财政负担,同时增加优化家庭财务预算的正向调节因素。美国的食材价格相对低廉,政府有能力给约1/7的家庭发放食物券,这无疑对美国家庭的财务预算有着极大影响,能够使美国国民的实际福利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提高农业竞争力,使我国农民在整体上由兼业小农转变为职业大农,会让农民成为中产阶级,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分割问题,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小农兼业虽然可以提高收入,但社会经济效率不高。如果农民保持小农状态,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无论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其收入也不会赶上城市居民。依靠农产品的政府提价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绝不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长久之计。只有让农民与农业经济充分卷入世界分工体系,才是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的可靠基础。
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对于保持主要立足于国内供应的重要农产品的市场均衡,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人口大国,如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谷物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会放大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加剧国内价格水平的不稳定。如果农产品价格波动过度,即使有国家储备来调节,也会造成财政负担,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协调稳定发展。如果重要农产品依赖国际市场,即使供应国不明显使用“制裁”武器,其某种“不配合”的策略就足以给我国经济稳定带来困扰。
农业竞争力弱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深度卷入国际分工,殊非易事。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稳步升值,国际贸易平衡有所改善,但农产品价格在国际比较中已显示劣势,这说明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不足。我国谷物已连年出现净进口,其中某些品种的进口数量已超过低关税配额。如果国内主要谷物的价格继续提高约60%,即使按照配额外关税标准,谷物的到岸价格也会低于国内价格,进口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这个趋势若得不到遏制,谷物增产将遇到“天花板”,价格提高将很难刺激国内产量的提高,财政补贴将有可能让进口商享受。
造成我国农业比较优势差的原因,一是农产品生产的劳动成本比较高。我国谷物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1%;按实际劳动时间折算,这个数值也不超过5%。而我国农业领域日工资水平已达到美国最低日工资的20%。劳动成本高缘于我国农业经济的纵向专业化水平低,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二是我国农业的技术模式内含了高成本因素。欧美的谷物生产一般为雨润农业,较少灌溉,极大地节约了劳动成本与固定设施的维护成本,并有利于大型机械耕作。而在我国主产区的谷物生产中,灌溉因素形成了劳动总成本的30%左右,近年华北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户因灌溉综合成本高而放弃了小麦种植。三是我国农业的化肥、农药等流动性投入也比较大,单位面积使用的化肥量约为美国的3倍。四是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低。“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此外,财政支农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形成本。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去年我国中央加地方对“三农”的投入,在去除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以后,仍为欧盟农业支出的4倍左右。
认清挑战的同时必须紧抓机遇
以人力成本为例,我国降低人力成本的空间有很大潜力。据笔者大略计算,如果我国全部农户数量减少到3000万户以下,其中谷物生产农户降低到1000万户左右,其余农户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则我国按实际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动态地说,在这个水平上,农业居民的平均收入将与城市居民相当。如果按农村人口为农业人口的4倍计算,这意味着我国的城市化率必须达到70%左右。今后我国城市化率每年递增1.2%,大约在2030年前后可实现这个目标。
从土地资源状况看,实现我国农业竞争力跃升的目标也并不悲观。按最新资料,我国有耕地13538.5万公顷、园地1481.2万公顷、林地25395.0万公顷、草地28731.4万公顷。如果按耕地户均13公顷,园地户均2公顷,林地户均100公顷,草地户均300公顷计算,再加上养殖业对农户的吸纳能力,3000万户职业农民按适度规模经营标准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是有保障的。我国草地的品质不好,承载牧民的能力较弱,但要知道,荷兰这样的牧业发达国家户均草地也不过40公顷左右,却达到了很高的产出效率。
前言
自去年七月份起,我国经济存在着严重的过热现象,流动资本过剩、股指震荡、食品价格猛涨、燃油和钢材价格快速走高、房价扑朔迷离、能源紧缺,一直以来被人们担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2007年1月份的上涨2.2%逐月走高,至2008年4月已上涨到8.5%。
物价大幅上涨,老百姓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物价增长速度。论文百事通为了控制经济过热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积极地采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综合调控措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自去年3月份以来,央行连续六次加息,于今年的5月20日再次加息,并也在今年5月份第十四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我国正严密关注经济发展动向,使经济波动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一、通货膨胀形成的内在原因
1.1过度的信用供给效应
通货膨胀是由于过度的货币供给引发的,而过度的信用供给不仅仅跟货币发行有关系,更在于过度的信用供给,因此,过度的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首先是由于国家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实际上是由于国家推行扩张性政策来刺激需求而引发的。其次,是由于信贷原因导致过度供给货币使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了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求,这跟政府、社会过热需求和银行决策都有很大关系,比如我国房价虚高就是此类原因。
1.2外资流入效应
外资流入不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发生,但是,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也受到外资流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外资流入,大大增加外汇储备,人民币外汇占用款随之增加,直接扩大了国内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对国内通货膨胀构成直接压力。另外,存在着地下渠道外资热钱涌入的现象,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并最终兑换成人民币赌人民币升值,导致在市场上人民币流动性过度进一步加剧。二是引进外资所需配套资金的增加超过财政和信贷的承受能力,就可能造成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最终导致物价全面上涨。三是引进外资虽然是为了增加供给,缓解需求矛盾,但在供给增加滞后于需求增加的情况下,由于不能控制好引入外资的规模和结构,会加大供需矛盾,引发通货膨胀。
1.3需求拉动效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不断扩大,导致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水平,形成供需缺口,引起物价上涨。由于供给水平的增加在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企业利润的积累带动了整体工资水平的上涨,在工资的拉动下,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1.4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通货膨胀主要原因是社会总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总需求,但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加剧通货膨胀程度,特别是连续的、多次的重大突发事件影响更大。我国2008年初的大范围雪灾和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县的8.0级大地震,严重影响了我国局部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救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扩大了社会总需求,两方面原因对通货膨胀有加剧的影响。
三、通货膨胀形成的外在原因
2.1美元的持续贬值
由于美国的经济发展低迷,美国政府为刺激经济恢复,持续让美元贬值;加上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为了稳定本国的金融,增发了5000亿美元注入金融体系,导致国际市场上美元贬值加剧,以美元标价实现国际贸易交易的原油、期货价格等纷纷大幅走高。传导到国内的商品价格也大幅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2.2国际油价、粮价的持续上涨
近年来,美元贬值导致石油价格节节升高,使得以石油为原料的下游产业的产品和交通运输的价格节节攀升,传导到其它领域的价格不断提高,引发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的风险。比如说,美国原来是玉米出口大国,为了规避石油能源危机,使用玉米大力发展生物柴油,消耗大量粮食,世界市场上玉米保有量突然锐减,导致世界粮价疯狂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2.3美国、欧洲的经济发展
美国、欧洲的经济发展与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在性质上是一致的,由于国际间直接的价格传递机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而商品的价格通过汇率进行折算,美国、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物价的上涨,这也是国际价格的直接性扩散作用。美国经济发展另一个影响因素是次贷危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重量级的市场参与者出现问题,次贷使得美国不够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贷款打包、证券化将风险分散到了全世界,埋单者中包括了欧洲国家的银行和我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环境,推动了世界通货膨胀趋势,尤其是在我国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的背景下,影响更大。
2.4国际铁矿石价格猛涨的影响
2008年国际铁矿石进出口价格谈判破裂,国际铁矿石价格预计比去年猛涨70%,而我国是铁矿石进口大国,国内钢铁企业成本压力大增,有的钢产品出厂价出现几千元/吨的涨幅,导致下游企业产品跟风涨价,加大了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三、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途径
3.1以房价控制为目标,控制信用供给
房价控制是我国通货膨胀控制的首要任务,政府在调控房价的过程中,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客观规律,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既从“根”上解决问题,又不因调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有效调控的原则和目的。当前的通货膨胀与房地产市场过热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信用的不断扩张和过度供给,导致消费信贷不断扩大,使炒房的壁垒非常低,炒房者和炒房现象非常普遍,中央银行只能通过不断供给货币来解决消费信贷扩大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提高炒房的难度,比如大幅提高非第一套房的首付和贷款利息等措施,同时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控制信贷供给,可有效控制房价因信用供给扩大不断上涨。
3.2通过税收抑制流动性效应
不断完善税收制度,提高税收制度的调控作用。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完善的税收制度能有效地规范税收行为,执法者也会受法律制约而秉公执法,政府也能有效地发挥税收杠杆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因此,它在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的层次都是比较有效的,在宏观层次上能够影响货币供给量,微观层次影响的是货币需求量,整体上对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产生影响,抑制货币的流动性效应,使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3抑制流动性过剩
自2006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大幅度增长,外汇储备巨量上扬,股票市场价格持续高涨,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资本的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泡沫的出现,几乎可以说,如果抑制了流动性过剩,就能有效控制我国的通货膨胀。
当前,我国政府已经在这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包括提高股票交易契税和货币政策的干预等,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可通过蓝筹优质股票上市,优化投资结构,减少经济泡沫。其次,要加强监管,防范流动性的国际流入。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吸引了大量外资投资国内市场,而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国家要防范输入型的外资流入效应,防止部分资金以套汇、套利为目的违规进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对于侨汇等经常转移项目也要跟踪其流向,防止投机资金的频繁进出,提高投机的成本来把外资流入效应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3.4根据国际形势,适时出台宏观政策调整经济发展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国际间的经济具有传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输入输出国的物价水平和资金的供应量,因此,政府就必须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出台一些政策来降低国际间的通货膨胀传导影响。比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影响资本与金融项目、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缓解外汇储备激增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进行调节,比如利率和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和改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
3.5大力发展生产,保证供应,平抑物价
出台鼓励和扶持措施,引导农业、能源、钢铁等基础产业的从业人员提高生产积极性,努力生产,确保供应,平抑目前的过高物价。出台相应的鼓励和规范政策,使市场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于扰乱市场价格的行为,应予严厉打击。同时,落实节能降耗,限制关键物资的出口,确保国内供给,控制通货膨胀。
四、结束语
通货膨胀是各国政府、经济学家等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CPI、PPI指数的不断提高,表明通货膨胀的治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当前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宏观调控,抑制物价上涨,使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的基本情况与机制转变概述
一从分权“突破口”到分税分级框架建立:财政体制变革中财政政策向“间接调控”转变
中国渐进改革的初期,与农村改革、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一道,财政是在传统体制上打入楔子的“突破口”之一:从年起改变以往“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集权型财政体制,改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分权型财政体制。这一阶段的种种安排,都是为正面启动城市改革和宏观、微观配套改革准备条件。财权向地方下放之后,在企业层次上先后进行了企业基金制和企业利润留成制的改革试验,又前进到一、二步利改税,试图在对外开放、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培育市场的大背景下,通过放权让利和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达到搞活企业、解放生产力的改革目的。
年,以利改税为基础,财政“分灶吃饭”体制的具体形式改为“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年后,又调整为“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分权”取得了明显成效,又很快暴露出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地区割据、财力分散和运作失范,企业难以真正搞活,政府间财力分配也难以真正规范和稳定。经过反复的问题剖析、理论研讨、国际经验借鉴和试点经验总结,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及财政改革与整体改革配套的轴心逐步得到明确,原创:即认识到应建立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从政府财力收支的制度框架上,改变凭借行政隶属关系压抑和损害经济运行效率的“条块分割”,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二位一体地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经济关系,使宏观经济管理由传统的直接控制,转为政府运用政策工具、通过市场中介间接调控的新经济运行机制。
年,中国推出财政、税收的配套改革,初步建立了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成为由“行政性分权”分灶吃饭向“经济性分权”分税分级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在新体制下,中央、地方划开事权,各自掌握不同税种,同时也保留若干比例明晰、规范划分的共享税,以自己的收入安排支出,形成各级独立的预算同时也发展力求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企业则在税法面前一律平等,不分大小,不论行政级别,不再考虑行政隶属关系,依法既交国税,又交地方税,走向明晰产权和公平竞争的道路。
这种分税分级的新财政体制,内在地要求财政政策的设计和运用以经济杠杆经济参数形式为主,成为中国财政政策在体制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两个转变”进程中,向市场经济条件下间接调控境界靠拢、提高政策效力的制度依托。
二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而努力:连年赤字与财政困境
中国“两个转变”启动时的“历史欠账”堆积如山,为了达到以改革促进发展和长期稳定、以稳定保证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基本环境的目的,把握住经济发展这个“硬道理”,贯彻现代化基本路线,所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层出不穷,千头万绪,政府体系所需要的财力规模极大,远远超出常规。因此,历史积累因素和现实压力因素的综合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迫切要求,便马上形成了极度的财力紧张和明显的财政困境,赤字连年发生,持续至今;财政收入占的比重也在分权过程中逐年下降,由年的.%降为年的.%,以后才有小幅回升见表一。
表一国家财政收支总额、收支差额及占比重
年份财政收入(亿元)财政支出(亿元)收支差额(亿元)国内生产总额(亿元)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在国家财政收支中,价格补贴年以前冲减财政收入,年以后列为财政支出。为了可比,本表将年以前冲减财政收入的价格补贴改列在财政支出中。
国家财政收入中不包括国内外债务收入。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三转轨中政府财力体系的多元化:预算外收支的膨胀与治理
经济转轨中分权改革的实施,以及政府资金面临的多方面巨大需求压力,使“预算外”、“制度外”资金迅速增长,在一些阶段甚至急剧膨胀。中国的“预算外资金”早在年代初就为调动地方、国营企业“积极性”而设立,但一向规模不大,到年代之后,以远高于预算资金的速度迅猛扩张见表二,年时,已相当于预算资金规模的.%。到年,改变其管理范围与统计口径,将企业专项基金和税后留利从“预算外资金”中排除出去之后,由地方财政和政府主管部门掌握的预算外资金年度收入仍相当于预算内收入的/以上,年又跃升为.%。年再度调整预算外资金口径,不再包括纳入预算内列收列支的若干项政府基金收费收入,其总规模仍在预算内资金规模的/左右。在预算外资金旁边,还有更不透明的第三块资金,原创:即所谓“制度外资金”或“预算外的预算外”,其总规模没有准确统计数字,内容也十分复杂,既包括社会保障的一些基金、政府集资收入、乡镇政府自筹资金,也包括权力部门、单位的“小金库”、“创收”收入和私自从制度内转出的资金。据一些专家估测,高峰时这块资金也与预算外资金规模不相上下。年以后,以分税分级体制为依托,上下结合地对于已呈明显弊病的制度外、预算外资金的混乱与失控进行了清理整顿,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管理,总的趋势是先把三块财力规范、归并为预算内、外两块,再逐步将预算外资金也纳入预算内管理,最终达到预算对政府财力的完整覆盖。
四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应对全球化趋势的财政政策与制度安排
中国的开放,内在地包含着正视和自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逻辑和内容。开放的多种措施,使市场经济多方面的政策与制度模式,对中国的经济生活产生了种种影响。因此,开放在促进发展、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在促进改革,即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引进体制创新的多种配套要素。中国的财税政策在年代以来积极地促进开放,在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加强联系与合作的同时,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也积极地改造财税自身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框架。
(一)入世带来的制度创新压力必然要求加快和深化财税改革
入世,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和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大势所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应看到,入世将是中国经济管理体制模式与经济增长模式“两个转变”的一种催化剂,必然产生国外制度规范、竞争机制、科技水平、市场辐射等方面带来的冲击,增加中国调整经济机制与经济结构、提高科技含量的压力,短期看虽有痛苦,长期看却将是良性的效应,逼着我们上下一心,转换机制,加快市场化和现代化步伐,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靠创新调动潜力,焕发活力――竞争力是竞争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在全球化的大市场环境中发展确立的。
中国财税体制是政府经济调控体系和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有力工具,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新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入世以后,这些矛盾将表现得更加明显和突出,因而入世带来的制度创新压力,必然要求我们加快和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二)对关税将分步调减并改进结构与管理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名义关税税率的算术平均水平,已由1991年初的42.5%,逐步下降为1994年的35.9%,1996年的23%,1997年的17%和2000年的15%。当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后,还将依照WTO的要求和自己的承诺,将关税进一步降低。根据协议,将继续有若干年的过渡期,分步实施,至2005年要把关税平均税率降为10%。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将合理调整关税税率结构,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对国内产业进行适当保护;将继续严厉打击走私和大力清理、整顿、削减关税优惠减免措施,提高实际征收率(现仍大大低于名义税率);也将加快建立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制度。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进口产品中近半数是加工贸易的来料,对这些来料,现行规定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流转税,允许在不提供确切担保的情况下,分散到各地自由进行加工,属于世界上最宽松的开放型全优惠征管办法,漏洞与弊病很大,今后可能的改进方向,是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把加工贸易纳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或指定的保税工厂实行保税管理。其他不进入这些地点的进口原材料,一律照章征收关税与进口环节流转税,或缴纳一定数额保证金,在加工成品出口时,退还所征税款或保证金。
(三)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并扩大出口退税税种范围
中国出口产品的退税率经近年的调整,已达平均15%的水平,但仍低于一般产品17%的法定税率,留有一定的出口税负。另因现在采用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产品生产中使用、消耗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劳务则缴纳营业税,除交通运输业外,一般也不得抵扣增值税,所以实际退税额是低于已征税额的,依据WTO规则和国际惯例许可的全额退税原则,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直至实行全额彻底退税,以加强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另外,中国目前出口退、免税的税种只有增值税和消费税,而依据WTO规则,可退税的间接税,还包括营业税、销售税、印花税等。为加大鼓励出口的力度,今后可考虑把营业税和随同增值税、营业税征收的附加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列入退税范围。
(四)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按“国民待遇”原则减少内资、外资的税收优惠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目前内资、外资企业适用不同的法规,外资企业所得到的优惠明显高于内资企业,这一政策旨在吸引外资,有其积极作用。但从发展趋势看,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和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公平竞争环境,都必然要求在今后适当时候实行两套企业所得税制的并轨统一(包括统一税前扣除规定和资产税务处理规定)。当然,为照顾外商实际利益和平稳过渡,不排除分步并轨或一般时间内保留一定优惠待遇的实施方式。
与此同时,“国民待遇”原则的普遍实行,还必然要求逐步取消目前内资、外资企业分别享受的名目颇多的税收优惠(现对内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主要侧重于劳动就业、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外资企业则主要侧重于区域性优惠)。今后的方向是构筑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的税收环境,真正形成“一条起跑线”上的公平竞争。
(五)增值税需要转型
中国1994年财税改革后,增值税在生产、流通领域得到比较普遍的推行,已成为税收总收入中占据最大比重(50%左右)的税种。目前的一大问题是生产型的增值税不允许企业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款得到抵扣,不利于鼓励投资和鼓励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借鉴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考虑生产型增值税向避免投资重复征税的消费型增值税转变。由于受到财政状况的制约,中国增值税的转型很可能无法采取“一揽子”方式,而是仍然采取渐进方式,先在部分行业或部分项目实行,再逐步扩展到全部。加入WTO,可能会形成这种转型的更迫切的要求和更强大的现实推动力量。
(六)税费制度的配套改革势必加快
中国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具有突出特点的问题,是政府各部门和权力环节的税外收费过多过滥,造成政府行为扭曲,企业、农民负担沉重,“民怨沸腾”(朱?基总理语)。乱收费的现状,也造成了对外资企业的不利影响,是外商设想、考虑来华投资时对投资环境的顾虑之一。近年政府有关部门已抓紧进行了清理整顿收费项目、取消不合理收费的工作,并研究准备了以道路、车辆收费改征税为突破口的“费改税”方案,将择机推出,农村税费改革正在实施,规费、使用者付费的制度建设和政府部门预算外资金进一步的加强管理,也将配套推出。加入WTO,会使税费制度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从而加快这方面配套改革的步伐。
(七)入世还将推动其他税种的改革和税收征管的加强
入世还将在其他税种的改革、完善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国际惯例和普遍经验有望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引为借鉴。现在可以预期,今后社会保障税的设计与开征将会提上决策的议事日程;财产税类的健全与发展(包括准备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等)将更受重视;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转为综合征收的转变条件也要积极地逐步创造(如金融实名制,金融机构信息处理联网);地方税税种的丰富和必要税权的下放,在深化改革中也将会循序渐进。
此外,依法治税原则的实施和税收征管的加强将会不断取得进展,因为这些都是市场经济下健全的投资环境的必要组成因素,是与WTO并行和呼应的国际惯例与潮流。
就外商特别关心的方面而言,我个人认为,中国加入WTO和必然由此而加大其力度与步幅的税制改革,虽然形式上可能会减少外商原来享有的某些优惠,但总体上将提供一个更加适宜外商投资和长远发展的完善程度明显提高的税制体系、更加稳定的法治政策环境与公平竞争局面。
四、财税政策及改革方向的展望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
2001年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实行,但力度上还有相机抉择的问题。2000年经济形势的好转,既有近三年反周期调节中经济内生方面的积累因素,也有国内国际某些外生方面的阶段性因素,好转的基础尚不牢固。有几个突出的方面值得特别关注和作进一步的观察:
第一,民间投资的跟进状态如何。
积极财政政策的代表性事项是扩大国家举债规模,运用筹得的资金安排政府投资,从而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改变市场预期,拉动民间的投资和消费趋于活跃,使整个国民经济回暖转旺。民间投资是否真的跟进了,是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是否发挥到位的一个重要判断。2000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接近12%,民间投资的增幅则在6%左右,后者虽然比前两年的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明显低于国有部门投资增幅。全年的情况如何,统计数据要待2001年一季度得出。只要不能认定民间的投资充分跟进了,积极财政政策就不宜改变,以防止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第二,世界经济的变化趋势如何。
2000年世界经济运行情况较好,大部分时间中,最具影响力的头号强国美国的状态尤佳,欧洲、亚洲和周边国家的情况总体也不错,因而我国的外贸增长相当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增幅甚高(达30%以上)。但接近四季度时,美国经济已露疲态,人们甚至开始议论其如何避免“硬着陆”的问题,而2001年,另一关联密切国家――日本的经济恐难见大的起色,某些亚洲国家的状态甚至可能恶化,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提醒“防止又一次的金融危机”。总体而言,我国2001年外贸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很可能明显劣于2000年,这样,外需减弱,扩大内需的任务便相应加重,从这个角度看,积极财政政策也有必要继续实行。
第三,深层结构调整、体制与机制转换的进展如何。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直接表现为在经济运行状态层次上的政府支出扩张,而要解决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问题,仅靠这种扩张是不行的,必须利用这种扩张所带来的一定时间内的“喘息之机”(操作余地),努力化解深层的结构制约和体制制约,推进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机制转变,深化政府、企业、市场诸方面的改革,从而为经济今后的中长期发展提供支撑。1998年以来,在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工作有所进展,但客观地说,还有不少方面不能令人满意,结构、体制问题常常十分明显地表现为增长的障碍(试观粮食结构、钢材结构等的现状和“建个商品交易市场要盖112个行政图章”的事例)。因此,从操作层面看,在经济形势好转、但基础并不稳固的情况下,继续实行一段时间的积极财政政策,同时充分利用操作空间大力推进结构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是一种追求长期发展的较合理的选择。
(二)税费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方兴未艾
1998年以来,在施行反周期经济调节的同时,决策层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如下一点也逐渐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即要把运行层次调节与深层的、中长期的制度创新、机制转换结合起来。几年间,在财税制度创新方面的努力,突出地表现在经过酝酿、筹划、试点而渐具轮廓、方兴未艾的税费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方面。
1994年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使各级地方政府消除了对中央“平调”本地财力的担心,改变了以往“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业”的行为模式,开始关心弄清本地财力的全貌和对本地预算内、外政府资金实行统筹协调管理运用。各地纷纷成立收费局来监督、管理行政性收费,实行预算外资金专户存储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此形势下,1996年国务院29号文件进一步形成了全国性的清理整顿预算外资金并加强管理的指导规范;1998年之后,国务院更明确提出了“费改税”和税费改革配套的思路。税费改革的基本目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促进政府行为的法治化、规范化,减轻企业、农民负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建立有利于廉政的理财制度。近两年在清理中取消了近千项不合法、不合理的基金、收费,并加紧研究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原准备以道路、车辆的收费改收税为突破口,逐步推开,后因多方面原因,燃油税、车辆购置税的出台还需等待时机,但于2000年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安徽全省和其他省选择部分县)。可以预期,2001年以后税费改革将出现新的重大进展,总体的走向将是形成政府税收、规费、公共设施和服务的使用者付费、经过规范的公共选择程序的集资、以及企业化单位经营性收费的各行其道、分流归位,从而大大提高政府税费征收和政府行为的规范化与合理化。
1998年以后,国务院、财政部领导明确提出尽快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在此导向下,一系列预算管理改革的举措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试点、推广,并逐渐在指导上形成了今后若干年推行此项改革的通盘考虑。这方面的要点包括:
――继续深化以推行招投标为主的集中采购为代表事项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法》立法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加快研讨试点和设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001年将在几个中央部门和部分省率先实施,2003年将全面推行;
――继2000年中央级在科技、教育、农业、社保四个部门试编部门预算之后,2001年要求将部门预算编报范围扩大到国务院所属的29个部门;
――2001年在国家计委等10个部门将开始试行定员定额和项目预算;
――酝酿现行预算科目的调整;
――对财政部门内部机构设置作进一步调整,负责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部门分开,各司其职,强化制衡,并适应部门预算等改革举措的推行;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1
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受到以往我国经济水平的限制,我国的企业竞争力较差,企业的数量很少,规模也比较小,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最大程度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当时的政府选择了引进外资和外企的方法,制定了一些针对外资和外企的优待政策,同时在我国廉价劳动力的吸引下,大量的外国企业和资金涌入到了我国,极大的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现在看来,这种做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就是大量外企的涌入,压缩了我国企业的市场空间,企业的竞争力本来就很差,却要面对更激烈的竞争,在这种背景下,只有一些大型的国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民营企业很难持续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相关的政府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开始减少针对外资和外企的优惠政策,大力地扶持本土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经济的稳定性分析
1.企业经济稳定性简述
从广义上来说,企业经济的稳定性不仅是指资金上的稳定,同时包括了企业人员和固定资产等的稳定,企业人员和固定资产等的变动,都能够在一定程度对企业的经济造成影响,因此在讨论企业经济的稳定性时,应该把这些内容涵盖进去,但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企业经济的稳定性,就只包括资金类的问题,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是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文化并没有过多的重视,这导致了企业的目光比较短浅,通常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虽然也很重视经济效益,但是更重视企业的信誉和企业文化,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西方出现了很多百年的企业,我国虽然建国时间比较短,但是超过50年的企业都非常少,究其根源就是因为企业对经济的稳定性理解不够,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企业的经济应该是随着时间慢慢积累,同时维持了收入和支出的一种动态平衡,只有这样稳定的经济,才能够保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2.企业经济稳定性的意义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可持续发展,而要想保证可持续的发展,企业首先应该具有足够的经济效益,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应该完全的贯彻企业文化,保证自己的信誉,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经济因素是决定企业能否继续发展下去的根本,通过对一些破产的企业研究发现,很多企业都是因为经济不稳定造成的,其中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还很好,只是因为对收入和支出的估算不准确等因素,导致企业的流动资金无法还上银行的贷款,从而导致企业不得不申请破产,从这里可以看出,企业经济稳定性的重要,企业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经济不可能会保持不变,有些项目必然会带来收益,有些项目也可能会出现亏损,而经济稳定性的含义是一种动态的稳定性,即企业总体经济应该保持平稳的增加,然后支出和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
二、企业经济的突破发展分析
1.企业经济的突破发展简述
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平稳的发展固然很好,但是如果能够有一个突破发展的机会,企业的经济就会快速的增加,从而扩大企业的整体规模,相信面对这样的机会,每个企业的管理者都会很好的把握,但是企业实际的运营中,这种机会毕竟很少,而且需要企业自己去创造,从美国Groupon和Facebook的成功可以看出,在信息时代中,企业要想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只有依靠自身的创新,如果一个创意能够被人们接受,并且迅速的做出产品,那么企业就能够轻易的取得突破性发展,对我国的企业来说,要想进行这方面的创新比较困难,主要是受到传统观念和科技水平的限制,这也导致了我国喜欢复制成功模式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山寨这一代名词,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企业的整体形象,要想从本质上改变这种现象,企业就应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使企业能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2.企业经济的稳定性和突破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表面上来看,企业经济的稳定性和突破性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其实不然,企业经济的稳定性,主要是让企业能够平稳的运营,而突破性发展却需要企业去创新,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企业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投入,去研发新的产品,这是企业经济稳定性的一部分,也是突破性发展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经济的稳定性和突破性存在很大的交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经济的稳定性,就是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通过对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研究发现,很多企业在成立之初,企业的规模都很小,在稳定运营的同时,非常重视新技术的研发,正是这种技术上的创新,使得企业能够生产出一些产品得到广泛的认可,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因此企业在日常的运营中,在保持经济稳定性的同时,不能够安于现状,应该加大研发部门的投入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
三、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受到以往我国经济水平较差的因素影响,我国企业发展的情况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上,我国企业只重视眼前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导致我国企业发展的时间都比较短的重要因素,要想从本质上改变这种现象,企业就必须了解经济稳定的重要性,然后在保证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加大技术部门的投入力度,使企业能够研发出一些新的产品,从而让企业能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寿向东.论安全和稳定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两大基石[J].金山企业管理,2004(04):3-7.
[基金项目]2008年度湛江市第九批科技攻关项目“湛江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08C09022)
[作者简介]黄小晶,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广东湛江,524048;付文平,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1-0010-0006
重化工业有着“起飞产业”之称 ,被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脊梁”,是实现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近几年来湛江将重化工业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之重,并确定了“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生态建市”的城市定位,确定了新型工业化的港口城市和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的目标,围绕着钢铁、石化做好文章,发展其相关配套的产业。
一、湛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湛江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有750多万,现管辖3市、2县和4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个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是广东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广东省西部和北部湾地区的交通中心,粤西和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中心,有优良的港口,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物流中心。近几年湛江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发展战略,着力推动深水良港-重化工业-现代物流-海湾城市“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然而湛江也面临着防城港、钦州、北海等广西沿海三市及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类似的区域发展条件以及同质的产业战略在未来与湛江形成强烈的竞争。
(一)湛江产业发展情况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发展,湛江经济基础日益改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逐步由欠发达的农业经济地区过渡到逐渐以工业为主地区。近几年来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表1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9年,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不断提升,特别是工业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占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绝大部分,工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38.8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498.79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418.51亿元,增长13.2%。三次产业比重为20.7∶42.5∶36.8,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工业完成增加值450.55亿元,增长9.7%,反映出工业在湛江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加大。表2数据表明2001~2008年,湛江工业增长率上升趋势比较明显,第二产业对湛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对GDP的拉动度值相对较高,但波动比较大。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反映出湛江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重工业比重稳步提高。由图1数据所示,湛江工业总产值增长趋势明显,重工业总产值稳中带升。2007年湛江工业总产值更是突破1000亿元,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湛江重化工业实现产值649亿元,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2.2%,折射出湛江工业重型化趋势明显,重化工业已成为湛江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二)湛江经济产业发展与其他地区发展情况的比较分析
从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湛江的工业化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湛江的工业总产值占比不仅低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还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低于省内山区。一方面,可以看出湛江的农业优势地位不可小觑;另一方面,也可反映湛江工业化发展潜力巨大。
(三)发展战略的失误是湛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湛江第二产业的发展滞后是以往“两水一牧”产业发展定位的体现。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经济开始迈入高速发展的时代,湛江却明显落后于时展的步伐。虽然1984年湛江被列入全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但湛江没有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没有大力发展工业,而是全力发展“两水一牧”――水产、水果和畜牧业。没有很好地利用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的优惠政策,却梦想着要把湛江建成一个纯农业城市。错误的发展思路一下子耽误了湛江十几年的黄金发展时间,错过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城市定位是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需求趋势等及其动态变化,在全面深刻分析有关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复合效应的基础上,科学地筛选城市地位的基本组成要素,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的基调、特色和策略的过程。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战略的基础。科学和鲜明的城市定位,可以正确指导政府活动、引导企业或居民活动、吸引外部资源和要素,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最优化地配置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最有效地制定战略,最大化地占领目标市场,从而最有力地提升城市竞争力。
世界上许多发达城市和区域,都是以港口为依托,以临港重化工业为支柱,实现了城市经济或区域经济的繁荣。如日本京滨工业带,以炼油、钢铁、造船等为主导产业,工业产值占日本全国的40%左右。
二、发展临海型重化工业是湛江经济腾飞战略的理论和现实选择
(一)是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的自然效应
梯度理论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形成了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生产力的空间推移,首先是有条件的高梯度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二级梯度、三级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速度的加快,就可以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随着先发沿海地区产业“腾笼换鸟”力度的加大,相关产业迁出速度呈加快之势。湛江作为沿海后发地区,自然成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顺德(廉江)、龙岗(吴川)和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就是梯度转移的典型案例。
(二)是区位优势基础上的反梯度赶超战略选择
反梯度推移是指某种产业经济的流程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展流动的常规方向发生改变,而反过来由低梯度区向高梯度区推移,如果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好的外部经济效应,且又有市场的需要,并具备各必要的基础条件,就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对某些有优势的产业进行大规模开发,实施赶超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向高一级梯度地区进行反向推移。
反梯度推移理论是针对梯度推移理论的不足而提出的。王实等人(1989)在肯定梯度推移理论作用的同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反梯度推移策略理论,主张资源丰富的落后地区,可以依靠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从国际上引进大量的资金技术。实现其超越性发展,认为落后地区可以跳越发达地区而优先发展起来;邓根伟(1992)首次提出了“区域产业经济分析”理念,并结合广东的实践对反梯度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随着产业结构演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产业逐渐呈现出梯度性转移、簇群化集约、园区化集约、融合化扩张、生态化发展趋势;自2003年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构想以来,经济界掀起了对“工业化反梯度理论”的研究。该理论指出,虽然地区间存在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梯度,但这种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先进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顺序,是梯度推移还是反梯度推移,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来决定。结合湛江的港口优势和区位优势,反梯度赶超理论自然得以实现。
港口优势。湛江港是国家级主枢纽港,是粤西、环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有万吨级以至5万吨级泊位20多个,拥有全国第一座30万吨级油码头、30万吨级现代化铁矿石码头和华南沿海最深的航道,已建成30万吨级航道,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近年来,投入巨资进行大型项目建设,已初具国际一流深水大港规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方大港。
交通区位优势。湛江内联“三南”、外连“五洲”,为大西南、华南、海南的交通枢纽。湛江港是全国主枢纽港;铁路与广州、深圳、韶关并列,为广东四大铁路枢纽;公路是全国45个枢纽之一;还有粤西唯一的民航机场,形成了发达的海、陆、空和管道运输立体交通网络。深水航道和特大型原油、矿石等专业化码头,并且与国际重要能源、铁矿石产区海运距离最短,而与此同时发展大型钢铁、石化产业基地,对环境容量以及资源支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湛江恰好拥有较强的环境与资源支撑能力。
重化工业的原料运输和产品运输都非常依赖于港口条件,较好的港口条件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深水良港为发展钢铁石化大工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总投资近1300亿元的湛江钢铁和中科炼化一体化两大项目落户湛江,就是反梯度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三)是政绩冲动的速成联姻
在官员政绩考核的背景下,如何摆脱长期落后的经济地位也是每一届当地官员的梦想。后发区域政府与央企这两个预算和环保软约束体的亲密牵手,在宽松信贷和以复苏为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迅速地促成了湛江等类似落后沿海地方重化工业发展的基调和方向。
三、湛江重化工业发展定位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一)相邻地区发展战略的同质化
从目前的情形看,类似于湛江这样后发沿海区域接纳的主要还是“偏重型”、“偏地型”乃至“偏污型”企业,一言以蔽之,还是“傻大黑粗”唱主角,以致有中国产业转移路线图与污染迁徙路线图基本重合之讥。
以湛江所处的北部湾经济区其他城市为例:中石油在钦州规划了一个1000万吨的炼油项目;中石化在钦州成立了石油分公司;武钢在防城港建立钢铁基地;有水泥大王之称的安徽海螺集团投资玉林建设大型水泥生产项目;金光集团旗下的APP则投资500亿人民币,在钦州打造亚洲最大的林浆纸一体化基地。而湛江目前投产的晨鸣造纸和在建的广钢环保迁建(宝钢)以及中科炼化项目无不与本区域其他城市的类似项目以及现有项目同质重复。并且这些企业和项目基本都是重化工业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
(二)与原有产业的协调问题
钢铁、石化产业属于资源消耗量大、废弃物排放量高、危险性高的行业,重化工业必将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这对湛江原有的生态环境及其环境承载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战。钢铁石化项目还对湛江的资源承载能力提出了挑战。主要的资源承载力是土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和能源承载力。比如建设钢铁石化项目需要充足、优质的淡水资源,原油加工能力1500万吨/年的炼油企业每年大约需要840万吨新鲜水。湛江在鉴江口筑坝挡水,形成近9000万立方米的库容,供水枢纽工程将日供水60万吨,虽然可以满足钢铁基地和湛江东海岛发展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但1500万吨的炼油项目对湛江的淡水资源供应,提出了新的挑战。湛江能否以低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取得大的经济效益,是湛江重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
如图2所示,湛江曾经走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路线,农业基础坚实,海洋经济、农业经济是湛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湛江的亚热带水果、海产品、禽畜产品都极具特色。以湛江国联水产为代表的农海产加工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国内享有声誉。重化工业的发展必然对周边区域的农海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项目对所占用地及其附近区域及海域的影响关系到湛江原有农海产业的发展前景。
(三)与原有休闲城市定位的冲突
湛江市近年来先后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对虾之都”和“广东省林业生态市”等称号,城市环境综合质量连续多年排名在全国重点考核城市前列。这里头顶是蔚蓝的天空,迎面是澄碧的海湾,眼前是葱茏的绿树、娇艳的花朵,充满着浓郁的南国海滨城市风情,旖旎的海湾城市风光。2008年森林覆盖率27.7%;有4个省级林业生态县(市)。绿地率40.65%,绿化覆盖率45.71%,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3.2m2,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四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重点考核城市前列、全省首位。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基础稳固的生态农业造就了湛江休闲、养老的城市品牌。以钢铁、石化重化工业的引入,无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
四、重化工业发展定位背景下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改善湛江重化工业状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重化工业规划,利用工业发展推进农海产业现代化
加强重化工业规划。围绕“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生态建市”的城市定位,制定临海重化工业发展相关政策,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结合海洋生态保护与海岸线合理利用,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引导湛江临海重化工业产业的相对集聚、有序发展。加强工业园区规划,确定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和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工业园区建设在远离生活区的地区,有利于减少对生活区域环境的影响。污染较为严重的厂址要选在环境容量大、扩散和自净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的区域,以减少对周边区域环境的影响。园区建设时应估算评价其建设及投产对周边水产养殖业及种植业区域的影响程度,做好相关保护措施以减少对原有农海产业的影响。
协调原有产业。两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保存原有的鱼类赖以生存繁殖的湿地与滩涂资源,在产卵场附近区域增设人工渔礁,进行易地补偿,保护、营造和恢复鱼类栖息和繁殖环境。建设人工渔礁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构筑近岸生态屏障的措施,应在园区附近海域的人工渔礁、幼鱼幼虾保护区、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贝类和海珍品养殖区等区域实施保养增殖计划,提高增殖放流回捕率,使园区附近近岸海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有效的保护和恢复,使海洋生物资源达到良性循环。
项目建设投产后,排放的废水要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以减少对园区附近的海洋水产生物资源的影响,减少对雷州湾贻贝保护区、硇洲岛鲍鱼养殖保护区等水产养殖区的影响,控制其污染对附近区域水质的影响,减少和避免赤潮的发生。
加强以工促农,利用工业发展推进农海产业现代化。利用海洋优势资源,有步骤地开发中下游产品,形成食品、海洋生物工程、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围绕三大支柱扶植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名牌产品,构建有湛江特色的临海型、资源加工型工业体系。扩大农海产业资源开发领域和规模,增加开发深度,以工业发展反哺推进农海产业现代化,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之路。调整农海产业结构,逐步建立起发达的农海产品加工体系,实现农海产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透过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工业化农业模式。通过有偿转让、集约化经营等方式使湛江的水产、养殖和种植业三大农业子产业振兴发展,树立湛江品牌,形成真正的特色产业。
(二)运用循环经济模式,走生态型工业化城市之路
由于临海重化工业一般是高耗能的工业项目,临海工业区要特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传统的钢铁石化工业是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的产业,是严重破坏环境的重工业。现代钢铁石化项目首先在技术上已经解决了很多废弃处理、排污净化和控制,以及废物在利用等问题。因此,要从环保的角度选项目,对重大工业项目认真进行环境评估,优先发展高科技、高投入、低污染、低耗能的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环保工艺和技术,严格控制沿海近岸的工业污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造环境优美的新型生态工业区,加强岸线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最大限度地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简单的循环经济示意图:
重化工业必将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既要经济发展,又要蓝天碧水。这需要重化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同时,要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综合治理污染源,加强沿海、港口水资源保护,淘汰关闭污染企业,整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
湛江从地理上远离广东省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确切地应该定位在北部湾经济区。因此湛江应该与同在此区域的海口、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等城市协调发展战略。透过相互持股等现代企业资本运作方式实现战略目标和经济利益的协调统一,避免同质化发展带来的量能过剩,恶性竞争等不利局面。
五、结论
重化工业是实现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加快湛江临海型重化工业发展,是实现工业结构由轻型向重化工业转变、推动湛江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发展重化工业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原有环境、产业以及所属区域其他城市的协调发展,唯有这样才能借助,促进湛江大工业的发展,实现湛江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卢树雄.潮州港重化工业园区规划结构模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11).
[2]张庆霖,陈万灵.重化工业背景下沿海欠发达城市的产业选择――以湛江市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7,(3).
[3]范建红,陈烈,蔡克光.基于城市定位的汕头城市发展战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7,(7).
[4]林琳,于伟,陈烈.基于城市竞争力分析的城市定位――以青岛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7,(5).
[5]张义丰,贾大猛,谭杰,张宏业,孙瑞峰,宋思雨,党蓉.海湾型城市定位对湛江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
[6]白福臣.大工业建设:走经济与环保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EB/OL].碧海银沙网,2011-08-29.
[7]陈耀光.重化工业、港口、生态共建湛江[N].21世纪,2008-08-12.
[DOI]10.13939/ki.zgsc.2015.43.139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保证经济高速优质增长是区域发展的首要目标。从深层次上分析,文化在区域整合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常态下,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保定文化整合研究不但有助于打造保定文化名城的品牌,还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后盾,并能够引导经济优质持续发展,更能提升区域凝聚力,扩大保定在京津冀地区的影响力。
1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保定文化整合的契机
自古京津冀地区位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界之处,为多民族文化融合沉淀之地,使得京津冀地区文化具有同源性,呈现出文化包容性强等特征,这种相同的文化根基使得保定文化可以依托北京及天津地区的优势资源来发展自身文化,如利用好京津地区群体文化消费需求量大,消费水平高等资源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京津冀地区又因政治、经济等诸多原因,区域内又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保定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特色有效规避同质化竞争,打造自身文化名牌。
作为新兴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是经济文化,文化经济化,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得到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不论是“文化强省”,还是“文化强市”的规划提出,以及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契机。京津地区文化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与保定对口文化部门的合作加深,包括高校间、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加深,为保定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此外,保定市地处京畿,交通便利,具有文化资源丰富、高校众多、人力资源相对丰富等诸多自身优势,能更好对接京津文化经济发展。
2 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势下保定文化整合面临的问题
京津冀区域文化既有历史的传承性,也存在演变的异质性,这使得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既有必要性,又存在不小的发展阻力。宏观上,京津地区明显的优势导致虹吸效应的存在对保定文化整合影响不小。微观而言,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文化管理体制亟待来理顺,管理文化部门从党委宣传系统到文化部门,如文物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还有一些协会等,且部门间沟通较少,造成部门和行业的分割,原本完整的市场产业链被断裂。对企业而言要接受多头管理,增加了交易的费用;就管理部门而言,无法完整的掌握整个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对行业的发展做出快速的反应。造成掌握政策的不一定了解企业信息,了解企业信息的不掌握政策资金的现象,为保定文化有效整合带来了一定阻力。
第二,现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足,新兴文化资源规划不合理,整体开发、宣传、营销不到位。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化资源并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唯一核心。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保定自身的特色,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打造是保定城市的一个名牌,但不是唯一可发展项目。将历史文化资源以新形式和方法呈现出来,才能更好融入进大审美经济、体验经济的发展趋势之中,才能更好地塑造出文化名城的形象。而这便需要与京津地区优势文化企业更广泛和深层次的合作。无论是从建设之初的规划和投资,还是到市场管理和运作,还是到后期宣传和维护,技术、人员、资金的支持是必要的,通过多种形式合作不仅能够节省成本,更能有效带动保定市文化提升。而在保定自身资源为依托的基础之上的建设,也能有效规避同质化竞争。
第三,以文化在经济所占比重和贡献率来论,保定文化发展趋势虽然稳步前进,但落后态势明显。整体性文化建构有待于提升,优质文化项目缺乏,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市民层面文化消费亟待开发,文化营销渠道不畅通等。诸多被动因素相互关联,制约着文化整合。
3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机制下保定文化整合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生产和消费的大部分都是文化。加强保定文化整合能够更有效地带动保定经济持续、健康而高速的发展。
第一,利用互联网加模式,做集群创新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一种必然。如做科技产业区及开发区,保定市有些条件是不具备的,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整体创新战略,必然会碰到一些困境,如科技资源要素不具备、相关技术人员缺乏等。那么互联网和大数据能带来重要的突破,就是打破地域边界,通过相关行业集群模式,利用互联网时代的这个科学工具、技术工具,能够实现北京和天津优势文化产业园区对保定一些相对偏远地区,在技术资源条件不够密集的情况下的支持,通过互动共享,使得这些区域也能复制一些创新样板的集群,一些能够集聚的区域。文化科技融合业态是发展趋势,把握好趋势才能搭上“顺风车”,为经济发展提速。
第二,文化发展必须依靠创新,而在文化科技创新领域,在文化领域的建设政府从来都是“有形的”,而且应该是有为的。尤其是公共文化层面,政府的作为是不能缺失的。因为公共文化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如果公共文化也采取市场的方式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且公共文化在文化中所占比重很大,但是并不能产业化,主要是政府来提供并承担。
能依托市场调节的文化经济,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手,也需要政府的作为。这种政府有为并不是传统意义的直接出面干涉,而是利用政策指引和多方关系协调。首先要打破思想瓶颈,不仅要打破政府固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思维方式,更要引导优势创新型文化企业对外共享信息资源、科技资源才能实现互联网加模式下文化创新,建设相关文化产业平台,不止停留在表层网站建设和宣传招商引资上,而是深层次的互动,真正的交流。而这种思想交流和碰撞会引发更大的创新火花,创新理念通过保定地区较廉价的人力和产业资本转化为实际效益,不但会使文化企业保持优势地位,更会扩大其领先优势。其次,政府除给予小微文化企业,创业群体资金贷款支持外,还应引导创司对缺乏资金而又有潜质的文化项目予以支持。政府专项财政拨款毕竟有限,而文化投入相对来说需要长期资金及技术支持,且较短时间内不易看到利润。文化创业群体和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资质原因,银行贷款较为困难。如大学生毕业依靠自己创意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将创新理念转换为现实利润,而广泛吸收民间资本的创司又苦于没有好的合作项目,政府通过一些平台建设和有效的宣传,降低准入门槛,与创司合作,使优质文化创意项目落地。以保定自身发展来说,作为文化古城,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挖掘,也未和互联网加技术广泛结合。引进技术、加强创意的这种深层合作是日后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宣传及运用好资源优势,利用互联网加的技术建立一个共享平台的创业群,既能节省产业园区建设的成本,又能突破土地和地域限制,有效避免产业园区投资失误或是过度投资带来的弊端。
第三,文化发展要以人为本,将人的因素放在首要位置。移动互联的时代不仅改变了人的生存状态,也改变了人的需求,改变了人的生产消费娱乐模式,所以文化服务商提供服务模式也要改变。如果顺利的吻合了新型人类的这种需求,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自然就能壮大,取得好的社会效益。如果没有吻合需求,自然会逐步淘汰。文化消费群体按年龄、职业等划分有不同的需求,根据不同群体制定不同消费策略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文化经济发展。总体来说,适应时代性的年轻层面文化消费需求旺盛,积极性也相对较高,审美经济和体验经济的时代到来,因而在发展保定自身文化消费中要突出新时代特色,提高文化产品档次,兼顾其他群体特别是乡镇文化消费,拉动文化经济快速增长。而打造文化城市,不仅仅是文化产业园区的建造,更是保定整个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从饮食文化、城市街景文化、军校文化、民俗体育文化、绿色节能文化等全方位打造城市文化建设,突出时代性创意。此外,政府更应注重引导和宣传文化理念,培养市民素质,突出人文保定的城市特色。
强调人的因素不仅要从文化消费层面注重人的需求,更要在文化创新层面注重吸收和培养人才。文化产业建构及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没有人才,创新无从谈起,没有创新,文化体系建构处在低层次复制,毫无竞争力可言。驻保高校数量较多,但人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人才流失现象较为突出。将创客和微客等新兴个人状态,通过大数据汇集到一个创业大平台,以互联网思维方式实现共享,需要政府和高校的投入及引导,不仅要吸引人才,更要注重从保定现有高校资源中培养人才。
区域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带动整个国家经济走出经济新常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也是最佳途径之一。文化发展又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驱动力,加强保定地区文化整合有利于提高文化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率,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亦对京津冀协同而高效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孟祥林.以旅游拨动河北经济――京津冀一体化理念下的发展对策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2).
[2]陈旭霞.京津冀都市圈文化软实力建设思考[J].济南大学学报,2012(1).
[3]冯石岗.京津冀文化圈的渊源和载体[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2).
资本账户开放,就是通过放松资本管制实现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并允许居民及非居民持有跨境资产,同时也可以从事跨境资产交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自由化成为必然趋势,各个发达国家开始对本国资本账户陆续实现开放,之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对资本账户的管制采取了放松策略,使得金融发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在各国对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中,关于资本可自由兑换项目的划分也做了一定的限制,由此可见,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基于有效管理的资本况换与流动活动。
一、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发展现状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对于资本账户的管制被细分为资本和货币市场工具交易管制、衍生品及其他工具交易管制、信贷工具交易管制、直接投资管制、直接投资清盘管制、房地产交易和个人资本交易管制等7个方面。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资本账户已与国际资本市场形成了一定范围的相互交流,并使得资本项下交易规模和流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正一步步得到实现。目前已实现基本可兑换的项目包括信贷工具交易、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清盘等14项,部分可兑换项目包括债券市场交易、股票市场交易、房地产交易和个人资本交易等22项,不可兑换项目有非居民参与国内货币市场、基金信托市场以及买卖衍生工具等4项。从总体上来,我国对于资本的管制程度还比较高,但预计在2020年之前,可以完成资本账户开放的全面开放。
随着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日益加大,由其带来的对我国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体现出了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本账户开放以后,我国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经营水平、规范管理程序得到了有效提高,不仅使我国的金融服务竞争力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还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进一点完善。第二,资本账户开放以后,在引进国外资金时,明显降低了引进成本,这使得国内外资金进一步实现了自由流动,从而加强了我国资本的合理配置,相关收益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第三,资本账户开放以后,明显加快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为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完全可兑换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然,开放资本账户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资本账户开放后,必然会加剧国际资本的流动性,由此会加大账户开放后对国家经济金融的不稳定性风险。我国在开放资本账户后,资本的大规模流动会在短期内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不稳定性的负面影响,如果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而采取央行干预市场的手段,必然会导致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不良影响,使得我国货币的供应量过分依赖外部因素。因此,需要借鉴国际上对于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发展和经济金融不稳定的经验分析,以保证我国在进行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中实现经济的平稳和发展。
二、资本账户开放的国际经验分析
本文以IMF测算的G20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度为样本,对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不同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相关测算样本,进行了有关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划分:
中国、印度、印尼、墨西哥、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度较低。这些国家的典型特点为人口多、经济欠发达,经济支柱主要为农业和制造业,金融业发展较为落后,一般都采取宽进严出的资本流动政策,以实现对外资的大规模引进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促进。
法国、德国、巴西、沙特、韩国、美国、南非、土耳其、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属于账户中等开放度国家;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则属于高度资本账户开放国家。各国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的差异,与本国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以南非、沙特、澳大利亚为例,由于这几个国家的重要经济增长模式以能源出口为主,需要政府提供更为宽松的对外投资政策,因此在对资本账户的管制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的限制。而美国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将外国直接投资和非居民投资排除在重要的特殊行业如交通行业以外,因此在整体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上就显得保守一些,处于中等水平。虽然不同国家的资本开放程度各有不同,但从总体形势分析,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则资本开放程度越高。
三、对于我国未来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建议
以上对G20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比较和分析,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提示了我国在进行资本账户开放的相关工作时,应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特点,借鉴国际上的先M经验,与国际经济有机结合、密切接轨,通过制定符合国情的战略措施实现资本账户的有序开放,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第一,通过对国内企业直投管制的放宽,加快资本的流动性,促进国内资本的对外投资,实现国内外市场的平衡发展,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第二,通过对利率的管制的放宽,进一步加强利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调节功能,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建设,使得利率市场化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通过对资本账户的渐进式开放,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因仓促开放资本账户而导致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的破环。
参考文献
【摘 要】为贯彻中央提出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2012年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经济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为此,要继续稳定物价,在经济稳定条件下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改善民生。同时,经济改革要有新突破:要对一些难度较大改革,比如垄断行业改革、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换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做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要积极推进有利于稳中求进的改革,包括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地为稳增长稳物价转方式惠民生服务。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稳定物价;转方式调结构;改善民生;改革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2―0090―03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是党和政府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后作出的重大和正确的决策。
一、稳定经济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是2012年首要任务
2012年的首要工作任务是稳定经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中国经济经过2003-2007年两位数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实施了四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等,2010年经济增速重新登上两位数(GDP增速达10.4%),但经济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逐渐突显,转方式调结构进展缓慢。面对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元区债务危机加重,国际组织连续下调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外需疲软。国内由于前两年货币过量供应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房价更是狂飙,因此去年开始适当紧缩货币和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尽管各地各方面加快增长和攀比GDP增速的愿望很强烈,但是靠大规模扩张货币信贷刺激经济快速增长已无可能。相反,一些人特别是国外媒体和投行却一再预报中国经济将大幅下滑和硬着陆。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实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十分必要的非常正确的。稳中求进,就是要稳字当头,在稳定中求增长求发展求改善民生。
稳中求进就要求经济稳定增长。首先,中国经济2012年不会像外媒说的那样会紧急迫降或硬着陆,而是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比如8%左右的增长。因为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阶段,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还比较强,在党的扩大内需方针指引下,需求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旺盛的。中国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各种条件。其次,由于外需增速下滑,房地产市场受到比较有力度的调控,消费需求则因受制于居民收入增长不够快难以短期内大幅增长等原因,经济增速将会比过去有所放慢,地方追求GDP短期增速最大化的冲动也遏制不住这种下行趋势,因为现在与2009年不同,不能大规模投放货币,否则很快就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危及社会稳定。因此,中国经济整体上将告别两位数增长,转为常态的7%左右或8%左右的增长。再次,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平均近两位数增长,而面临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任务。由于转型意味着注重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专注于数量和规模,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弃量保质,使经济增速放缓,并要求经济保持稳定,在稳定中求增长,使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近两年中国东部地区因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速已经放缓,但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
二、继续稳定物价
物价稳定是经济稳定的主要标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基本稳定,表明社会经济总体上是均衡协调的,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是基本协调的,因而经济是稳定的。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是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更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国内外实践表明,在物价稳定经济稳定的条件下,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有利于经济的有效增长,并能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损失,因而从长远看,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最快速的少走弯路的增长。还有,物价稳定经济稳定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物价稳定最有利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物价持续过快上涨,经济不稳定,容易引发社会震荡,影响社会的稳定。保持物价稳定和经济稳定,在稳定中增长,经验证明是一条正确的增长路径。
中国2010年7月起出现新世纪第三次温和的通货膨胀,2011年CPI上涨率为5.4%(其中7月份达6.5%),估计今年CPI上涨率将回落至4%左右。如果按比较全面反映物价上涨水平的GDP平减指数计算,则2011年的物价总水平上涨率达8.2%(因为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1年全年GDP471564亿元,比2010年的401513亿元实际增长9.2%,名义增长则达17.4%,GDP平减指数为8.2%)。这一轮通胀的原因,一是2009年以来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分充裕形成比较强大的通胀压力;二是全球各个发达经济体奉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导致推高中国的物价水平;三是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面对年初开始通货膨胀发展势头,政府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适当收缩货币,强化价格监督检查,提高农业生产补贴,减免蔬菜等流通环节收费,增加猪肉等食品进口,使物价涨幅有所下降,十一、十二月份CPI上涨率分别降到4.2%和4.1%。与此同时,全国31个省份建立了物价上涨与补贴挂钩的联动机制,2011年共给低收入群体和生活困难居民发放价格补贴近百亿元。
尽管2011年治理通货膨胀取得重要进展,但2012年中国通胀压力仍然不小,控制物价上涨过快还应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上述引发这一轮通胀的三个原因还存在,通胀压力虽然有所减小但未消除,一旦放松货币或者农业遇到严重自然灾害减产以及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等,CPI就会反弹,重新站到5%以上。最近,央行报告称,有占68.7%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因此,今年需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宜大量放水。还要千方百计保证农业稳产增产,保证食品供应。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放松。继续加强价格监督检查,维护市场秩序。总之,要努力使今年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保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三、在经济稳定条件下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
2012年,中国要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上迈出更大的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增长方式。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包括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投入结构和分配结构。这两年,我们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2011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投资占54.2%,消费占51.6%,净出口占5.8%,说明需求结构有一定改善。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也要看到,调结构成效总的还不尽如人意。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仍然沿着第二产业高于而第三产业低于GDP平均增速发展,高能耗产业快速发展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发展,生态环境总体还在恶化,等等。因此,今年需要在经济稳定条件下,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是中国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的正确选择。中国2011年人均GDP按当年汇率计算已超过5000美元,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不少国家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如不及时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扭转城乡、区域、居民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改变教育医疗社保等投入不足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的状态,就很难逃脱中等收入陷阱,长时期跨不进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从专注于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转变为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完全有可能避开中等收入陷阱,并争取到2020年前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即全国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2008年美元)以上。
四、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改善民生2012年中国要在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改善民生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我们改革发展的目的是普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也连年大幅度增长,而且其增幅一般均大于当年GDP增速加物价涨幅,从而使这几年中国财力相当雄厚。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超过十万亿元,达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仍将在经济增长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这就为财政向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打下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
2012年,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和民生项目的投入。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其增速应达到或超过财政支出平均水平,以便更好地促进农业的稳产增产从而稳定经济。今年财政投向教育的支出,应首次达到占GDP的4%。财政还要加大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住房保障支出、保护环境与生态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等。以上这些,都是属于公共财政支出,其中除三农支出外,都是用于向老百姓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增加这方面支出,可以逐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公共产品和服务短缺的状况。
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要做到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五、经济改革要有新突破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为落实这一精神,首先要对一些难度较大改革做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有一些改革攻坚任务由于久拖不决逐渐成为老大难问题,如垄断行业改革、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换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等。这些改革涉及比较重大的利益调整,困难和阻力比较大。这就首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排除既得利益群体的干扰,然后由上而下进行强力推动,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次,要积极推进有利于稳中求进的改革。比较重要的有,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使资金利率能反映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并逐步改变负利率状态,利率回归为正数,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抑制投机。前一段,我们看到,负利率使不少老百姓都不愿意把钱存进银行,而是投入到炒股等高风险行业,常常吃亏上当,怨言不少。负利率还必然带来资金的浪费和错配,不利于转方式调结构,不利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所以,为了更好地稳定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需尽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第二,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逐步使资源产品价格真正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由于这一改革会引起价格上涨,国家需要给低收入群体予必要的补贴。今年中国物价上涨压力比去年小,有利于我们抓住时机在不影响物价基本稳定条件下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从而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第三,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地为稳增长稳物价转方式惠民生服务。这也是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的最重要内容。
Making Progress while Ensuring Stability is a Correct Decision to Enhance Steady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Year
ZHANG Zhuoyuan
城市传媒是中国近年来新媒体市场难得的好方向,也有利于文化产业的迅速活泛发展。文化产业,顾名思义,与文化密切相关,是现代网络世界的新宠,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生存发展的事业,结合先进的技术和长盛不衰的文化,推进城市传媒产业突破试点实施阶段,进入普及阶段。“城市传媒”的小苗正在我们身边渐渐发芽。
一、城市传媒的新产业形态定位
城市传媒新产业形态的形成主要是对原产业技术的融合、业务( 市场) 融合和企业组织融合等各个方面。
(一)城市传媒的技术形态
现在与过去相比,不会再过分依赖固定的传送网络线路和终端技术,不再把各种媒体设施与技术业务割裂开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巨大飞跃促成了现代媒体的简便化、生活化,将文档、相片、声音、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这就完成了传统电信、广播电视、计算业务的联合发展,同时淘汰了一部分过去的功能单一的信息产品,促进新的产业产品的火热发展,融合了各个产业原本独立的通信链。
可以把城市传媒简单的解释为各种网络形式在继续发展优势特点的基础上朝着一致的方向前进。从网络的各个层面来说,首先走向传送技术的统一巅峰,其次把网络连接起来便于共同进步,最后在功能和实用方面,交叉运行,同步起来,达到一软件多网络形式的目标。技术融合最重要的两方面是传输通信层和中间网络层。
(二)城市传媒的业务形态
如何在业务上达到融合,应该从技术融合得到的成果出发,把计算机网络、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进行拓展,推陈出新,取旧精华,去旧糟粕,延长产业链,铺开产业网络。计算机网络借助音频信号的发送接收可以达到降低成本减轻用户付费压力的效果,朝着这个目标发展也能够有效率的推进IP网络走向多媒体业务的支持。在电信业的发展中,保存了过去低速数据和语音传输的优点,并扩展到视频通信等宽带业务发展。广播电视网已经进入新领域,主要方向是数字电视、数据传输、电话业务、高清晰度电视以及点播电视,与此同时还要扩大其传统的有线电视业务。通过扩展这些业务使他们之前产生交叉。
(三)城市传媒的企业形态
三大产业从之前激烈的竞争关系转为队友关系,并行发展、通力合作,业务和市场的融合交叉促进了其相似产品的研发与出售,具有相互替代的特点,技术上的飞跃使他们之间又发生了竞争关系,三个产业即合作又竞争,形成良好的企业融合状态。新的融合关系的出现可以淘汰掉原来单独发展、竞争激烈的模式,在并行中互相竞争,在交叉中优势互补,有利于市场环境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促进了企业的高速发展。诸如华数传媒这种优质企业,产业之前交叉融合,无法清楚判断其产业归属。
二、城市传媒集团产业发展经营管理创新
在未来城市传媒发展趋向平稳之际,会产生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叫做“大文化产业”,凯文・曼尼(Kevin Maney)曾经提出“大媒体产业”,用来概括包揽多个信息传播行业的大型传媒集团组成的产业体系,而“大文化产业”表达的是数字融合、媒介融合和城市传媒,通过跨越传统的产业界限,由信息传播技术形态升级转变带动产业形态的改变。进入新的阶段,产生新的产业管制并严格遵守,更好的服务于民众的信息传递。这就是对于新兴的文化产业的展望与目标。
大文化产业的进展可以由产业融合的不同范畴和发展状况进行划分。大文化产业,首先是本文重点解释的城市传媒问题,也可以简单的阐述为技术融合的进展,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依托,多项技术合理利用,极大的促进城市传媒的发展;其次是产业之间的融合,不同产业之间打破原有的严格的界限,实现不同程度的融合。具体表现在互联网行业、广播电视行业以及电信行业的融合,通过企业组织、市场、业务和监管的融合统一,跨越更远一步的障碍。最后是大文化新产业逐渐成型的阶段,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方面,一个以互联网为生存基本,一个以广电业为核心业务,两相并行协调发展,从而能够覆盖全方位的信息产业文化。由此我们推出,这场产业的大变革将不止步于简单的在微观范围内的融合和改变,它会放眼于更广阔的大文化产业群的发展。当然,这是一次新的质变,是一个不断的融合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进行组合和叠加,不同的技术形态、不同的产业形态充分结合,利用相互的优势作用形成最佳的效果,以达到最终的改革发展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的出现及运行是由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构建出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使之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树立支农支牧新理念,坚持“三个取向”
一是坚持“三农三牧”取向。按照为“三农三牧”服务的经营方向,努力改进服务方式,逐步完善服务功能,将农村信用社办成“农牧民的银行、农村牧区的银行及零售银行”,切实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服务水平。二是坚持市场化取向。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只要农牧民需要什么样的信贷服务,就要研发创新什么样的信贷服务工具和相关措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三是坚持“双效”取向。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争创最大社会效益的同时,控制信贷风险,实现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效益和支持效益,达到农村信用社、农牧民互惠双赢。
(二)确立信贷新投向,实现“三个转变”
当前的信贷支农支牧要从支持传统“小”农牧业向支持现代“大”农牧业转变。首先,深化支农支牧内涵,拓展支农支牧的领域和外延。其次,从支持传统农牧民向支持现代农牧民转变,重点支持创新型、科技型新农民和新牧民,提高农产品、畜产品的高科技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农牧民增收。再次,从支持传统的农村牧区向支持新农村新牧区转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牧区的生产力,启动农村牧区消费市场,当好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坚强金融后盾。
(三)转变支农支牧新策略,突出支持“三化”
在支农支牧工作中,重点支持“三化”,即农牧业产业化、农村牧区城镇化、农牧民现代化,以“三化”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新举措
(一)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帮助农牧民增加收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农牧民的增收是基础和关键。一是“多予”。就是要积极扩大“三农三牧”贷款的总量。农村信用社要努力扩大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对“三农三牧”的投入,确保每年新增“三农三牧”贷款的比例,不断扩大贷款的覆盖面,充分满足农牧民合理的资金需求,不要让“贷款难、难贷款”的现象再次出现。二是“少取”。就是切实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减负即增收。对用于“三农三牧”的贷款,特别是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一定要控制利率浮动的幅度,不宜将信贷价格走高,尽可能给农牧民以利率优惠,减轻农牧民利息负担,做到让利于农牧民,反哺于农牧民。三是“放活”,根据农村牧区农牧民的实际,灵活放贷,方便农牧民贷款。要灵活确定“三农三牧”贷款的对象、额度、期限,不宜搞一刀切,尽可能满足农村牧区不同层次客户的贷款需求。要采取灵活多样的信贷经营方式,方便农牧民贷款。要加强“三农三牧”贷款风险控制,确保“三农三牧”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促进“三农三牧”贷款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二)放大小额农贷支农支牧效应,促进农牧民共同富裕
千方百计做好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按照调查建档,初评公示、审查定级、授信颁证、凭证放贷、按时年检的流程,规范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应尽可能满足信用农牧户的信用需求,逐步扩大农牧户信用等级评定面,持证农牧户在授信额度内贷款满足率100%。与此同时,对不符合小额农贷条件但想通过诚实劳动脱贫的农牧户,农村信用社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财政资金支持,采取“财政贴息、信用社贷款、农牧户用钱”的方式,发放财政贴息小额农贷,释放支农支牧效应,帮助更多的农牧民脱贫致富,从而达到农牧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深入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培育文明乡风民风
要科学设计信用指标评价体系,在农村牧区认真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嘎查)、信用乡(苏木)镇及信用社区的评选活动,实行“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信贷准则,并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对文明信用户给予信贷支持,对失信户予以信贷制裁;大力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培育有素质、讲诚信的新型农牧民。